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带77岁养母读研 西工大女孩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江汉声

带77岁养母读研 西工大女孩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在北京举行,陕西省的孙玉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孝老爱亲)。   孙玉晴,女,汉族,199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随州市人,西北工业大学2019届硕士毕业生。在医院照顾养父  回家照看养母   孙玉晴自出生时便被亲生父母遗弃,由65岁的养父和51岁的养母收养。家里的条件不好,但他们对她却倾尽所有。他们只为了一个心愿:让她上大学。   5岁开始,孙玉晴和养母一起捡废品,和养父一起卖废品。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她趁着天还没亮就去捡废品、割猪草,和养父一起背着废品去十几里外的地方卖。   高中时,养父的身体恶化,经常住院治疗,养母也因养猪造成头部外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孙玉晴选择一边在家学习,一边照顾瘫痪在床、无法自理的养父和病中的养母。养父母同时住院费用太高,迫不得已就只能让病情严重的养父在医院治疗,养母在家休养。孙玉晴就医院、家里两边跑,一边照顾病床上的养父,一边回家照看养母。   高考邻近时,养父生命垂危,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给养母捂脚 晚上和她睡一张病床   高考失利,孙玉晴只考上了专科。进入大学,她决心照顾好养母。为了攒钱给养母看病,她在学校食堂卖饭、洗碗、擦餐桌,周末一天做三个家教,节假日发传单、当翻译,寒暑假在培训班代课。   兼职奔波并没有使孙玉晴的功课落下,她最终考取本科学历,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类奖学金。大四时,养母住院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她把考研复习的地方搬到了医院。上午边陪养母打点滴边看书,把午饭准备好,她就匆忙去做兼职。为了给养母捂脚,晚上她和养母睡一张病床,陪养母聊完天,帮养母洗漱好,才开始熬夜看书复习。最终,她如愿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2015年大学毕业将近,养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孙玉晴在母亲节给养母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利用奖学金和兼职打工的钱,带养母坐飞机去北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为她的孝心点赞。养母陪她长大 她陪养母到老   2016年,孙玉晴独自一人带上患有中度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77岁养母来到西工大读研。养母陪她长大,她陪养母到老。就像一个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全职保姆,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去年,华商报曾采访报道过孙玉晴。   随着阿尔茨海默症的加重,今年已经80岁的养母经常会因为精神失常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也会频繁乱跑、走丢,甚至有受伤的情况。有时上着课,养母出现状况,她就尽快赶到养母身边。除了饮食起居,有时养母半夜或清晨闹着要出去,她实在哄不住就会陪养母出门,然后又顺着她不清醒时的意愿哄她回来。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摄影 陈团结

其一

孙玉晴:带着妈妈读研究生

央视网消息:在位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孙玉晴一边读研究生,一边照顾着养母。自从养母被查出阿尔茨海默症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和养母分开过。孙玉晴养父母家在湖北随州,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两位老人对孙玉晴视如己出。孙玉晴高三那年,84岁的养父因病去世,留下的最大遗愿就是孙玉晴能够上大学。但是由于养父离世的打击,那一年她只考取了专科。随后的三年里,孙玉晴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最终考上本科院校。2016年,孙玉晴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时,年迈的养母却被确诊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来到西安后,养母已经出现失去记忆力和幻视幻听的症状,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经常走失,这给学业繁重的孙玉晴又增添了一份压力。西北工业大学了解到孙玉晴带母上学的情况后,给母女俩免费提供了一套教师公寓。虽然带着年迈的妈妈,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孙玉晴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还连续两次拿到了国家奖学金。为了实现养父的遗愿,孙玉晴立志要当一名高校老师,今年她又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正朝着梦想一步步迈进。

公德

带母读研孙玉晴:从小被养父母收养,结草衔环报恩、董卿感动落泪

《渴望》主题曲当中有一句台词:“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每个人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平平常常,但是,就像周国平所说,人的最低境界是平凡,最高境界也是平凡。在平凡的日子里自有一番真意。也许母女吴世菊和孙玉晴的故事,能让我们碰触到真实的生活的面容。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变的亲情,永远延续的善良。故事还要追溯到28年前。65岁和51岁的养父母在一个行李袋里捡到了尚是婴儿的孙玉晴,从此,一段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便在这个贫困的家庭开始了。还不足一岁的时候,原本就瘦弱的孙玉晴身体状况突然变得糟糕,这对一个婴儿来说是生命的一次磨难,但考验的却不是孙玉晴,而是吴世菊夫妇。家庭贫困的夫妇俩面对毫无血缘关系的孙玉晴,仍旧做出了人生当中对自己有极大考验的决定,尽自己所能,用一切力量来救助孙玉晴,第一时间将孙玉晴送到了医院。为了救治孙玉晴,夫妻两人拿出了身上积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但仍旧不够,万般无奈的吴世菊夫妇给医院打欠条、打扫卫生、甚至还给医生跪了下来。就这样,孙玉晴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孙玉晴从小便聪明懂事,因为她深知只有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但在孙玉晴上高三的时候,84岁高龄的父亲不幸撒手人寰,只剩下吴世菊和孙玉晴相依为命。而面对突然的不幸,孙玉晴身心受到了深深的打击,学习十分优秀的她只是遗憾的考上了高职。在大学期间,孙玉晴便从未开口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她开始一边勤学苦读,一边打工兼职的半工半读的生活。就这样,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孙玉晴考上了本科,并且进一步进入了西工大读研。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在自己最无能的时候父亲去世,孙玉晴没有让养父享受到一天的回报,这始终是她心中一颗难以拔出的刺。此时年迈的母亲已经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吴世菊,孙玉晴下定决心带着母亲读研,一边读书一边照顾母亲,学校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她说:“这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在陕西我人生地不熟,都是学校帮着出力。”热情阳光的孙玉晴,从没有把照顾养母,当作是烦不可耐的事情,相反,她乐观坚强,将养母照顾得无微不至,想方设法地逗笑母亲,一日三餐,陪着母亲一起散步,在时光的见证下,孙玉晴将一颗爱心献给了自己的养母。2019年,孙玉晴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主持人董卿在《故事里的中国》里介绍她说道:“28年,这个孩子认识了什么叫爸爸妈妈,这个孩子认识了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在她长大成人能够做出选择的时候,她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选择了善良!”她所走过的路,步步长满莲花,一颗感恩的心感染了所有的人。

不谴是非

长安新语 | 向新时代最美研究生致敬

长安新语最近,90后女孩孙玉晴带着痴呆症养母在西工大读研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被称为大西安新时代最美研究生!生于1991年的她,在养父过世后,不仅用8年时间完成了从高职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课业,还靠着兼职打工照料养母、圆了养母北京旅行梦。孙玉晴身上体现出的知责感恩、孝老爱亲、自强不息、勤奋上进、勇敢坚定的精神,是大西安城市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和广大青年的榜样,我们向她致敬!致敬孙玉晴,就是要学习她知责感恩、孝老爱亲的高贵品格。“养母陪我长大,我陪她到老。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这句朴素而又饱含深情的话,展现了新时代青年高贵的品格,让我们看见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光辉,必将激荡出更多、更动人的道德力量,助推大西安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致敬孙玉晴,就是要学习她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奋斗人生。“我舍不得睡觉,从来没午休过,专升本只有一次机会,我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我们要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像孙玉晴一样,以过人的勇气和毅力,承担起“必须承担的责任”,尽心竭力干好每一件事情,努力书写精彩、成就未来。致敬孙玉晴,就是要学习她无畏坎坷、勇敢坚定的执着信念。“我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但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所以我会一直坚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要以孙玉晴为榜样,珍惜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胸怀理想信念,坚定前行步伐,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实干者、奋斗者,为追赶超越发展凝聚起更为强大的精神支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以宣传学习孙玉晴感人事迹为契机,努力在大西安挖掘更多的道德故事,不断激励全市上下见贤思齐、汲取能量,并使之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无限激情和不竭动力,争取向人民、向时代、向城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来源:西安日报责编:大壮/ 校对:安度因大家都在看废物大变身!新城这些“艺术品”你应该来看一看幸福林带项目正式进入主体施工的新阶段!@西安人,天然气能用手机缴费了!终于不用排队了!喜报!西安金翅鸟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

金字塔

西工大女研究生带着76岁养母上学 担心母亲不能自理

>>1991年湖北女孩孙玉晴被捡时,养父65岁,养母51岁。养父母捡废品供她读书>>2010年养父去世,恰逢她当年高考,入校后她开始勤工俭学>>2016年她考上西工大的研究生,带着母亲上学一路走来,她还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母亲患病后总不记得吃饭,最瘦时只有70多斤,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孙玉晴带着母亲一起读研究生,来西安快两年了,母亲长胖了十多斤。养父母收养她时已五六十岁捡废品供她读书27岁的孙玉晴是不幸的,从出生起就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养父母的爱心和坚持,她不仅有了一个家,还能一直读书。孙玉晴家在湖北随州。1991年她被捡到时,养父65岁,是小学退休教师,养母51岁,没有工作,但收入微薄的他们却下定决心,要将孙雨晴抚养成人,一定要让她多读书。于是身患高血压和严重风湿的养父陪着养母一起捡废品,就这样将孙玉晴养大。在孙玉晴的心里,她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虽从小就知道自己是收养的,但养父母对她的爱不比别的父母少一分。“别人都说能养大就不错了,不用那么辛苦供读书。”孙玉晴说,就是因为父母的坚持,她才能一直读书。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专升本并成功考研2010年5月养父去世,即将高考的孙玉晴陷入巨大悲痛,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才走进考场,却只考取了高职。入校后孙玉晴就定下目标,一定要考上本科。为了挣生活费,她一入校就开始勤工俭学,别的工作干不了,她就去学校食堂帮忙,擦桌子、打饭、收拾餐具,餐具多的时候摞得比人还高。就是这样一份辛苦的工作却只有80元月薪,别的同学干了一周就不干了,孙玉晴坚持了一年。大二以后,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做销售、带家教、翻译……孙玉晴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为了实现目标,孙玉晴还必须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每天早出晚归,基本和宿舍人不碰面。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玉晴成功考上本科,并于2016年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进入该校外国语学院。养母生病无法自理她决定带养母读研“这样的过程让我变得更坚强,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孙玉晴说。2013年孙玉晴读大三,母亲说身体不舒服,检查发现脑子里有淤血,是之前受外伤时留下的,做了微创手术后,母亲就开始变得思维不清,总是忘事,经常一个人跑出去忘记吃饭,加上患有冠心病,时不时就晕倒了。为了照顾母亲,身在襄阳读书的孙玉晴每周回家给母亲准备一周的菜,收拾好屋子洗好衣服。在学校也不放心,还要每天打电话叮嘱母亲按时吃饭。2016年考取研究生后,孙玉晴犯了难,她不能把76岁的母亲一个人留在湖北,于是她拨通了辅导员的电话。学校得知她的情况后,不仅帮她申请了学费减免和各种补助,还支付租金,在学校家属院帮她租了一套房,供她和母亲居住。“母亲越来越像个孩子,我每次出门心里都不踏实”昨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了孙玉晴和养母吴世菊租住的地方,这是一套位于西工大长安校区家属院一楼的两室一厅,房间应该新装修不久,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窗外堆放着一人多高的废品,孙玉晴说,这些都是母亲捡来的。昨日孙玉晴学校事多,来不及做饭,就在食堂打了一份饭,娘俩分着吃了。孙玉晴说,她们的生活很简单,但每天回家看到母亲,她就觉得心安。下午2时许,吴世菊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女儿聊天时总是不自觉地握着母亲的手,吴世菊一脸慈爱笑容满面,但思维显然不太正常,问起她和女儿的年龄,要么说错要么说不知道。孙玉晴说,让她最担心的还是母亲的病情。“她经常自己跑出去,有一次跑了十几里路不知道回来。”孙玉晴说,她要去上课,有时候还得去老校区办事,母亲在家待不住就往外跑,好几次跑出去回不来,幸好她给母亲脖子上挂有写着自己电话和同学电话的牌子,都是好心人给她打了电话才去接回来。昨日下午3时,孙玉晴要去一趟老校区,母亲执意要出门走走,孙玉晴只好将手机给母亲装好,从出门开始就叮嘱母亲不要走远早点回来,一直到分别短短几百米路说了三四次,最后还撒谎说她没带钥匙让母亲提前回家开门。“母亲越来越像个孩子,我每次出门心里都不踏实。”坐上车没多久,孙玉晴就开始给母亲打电话,电话没人接,孙玉晴又开始担心了……将来想继续读博进入大学教书虽要日夜照顾母亲,但孙玉晴并未放松学业,她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参加外语类顶级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汇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被评选为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青春自强·励志华章”主题活动中,获得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孙玉晴说想读博,然后进入大学教书。“我从小受到老师的帮助,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更多学生以激励。”孙玉晴说,养父是一名小学教师,她的成长过程中也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所以她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是否要带着母亲继续读博?孙玉晴说,她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摄影 陈团结 华商小记者 罗玉琪(来源:华商报)

上窥青天

让董卿落泪的西工大学子,感动了全中国!

这个故事的开头是这个妈妈并不认识这个孩子这个故事的结尾也许是有一天这个妈妈又一次不认识这个孩子但是28年这个孩子认识了什么叫爸爸妈妈这个孩子认识了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在她长大成人能够做出选择的时候她和自己的父母一样,选择了善良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董卿在采访孙玉晴母女时潸然泪下如是说道。12月8日晚8点档90后女孩儿孙玉晴带着母亲一起走上了CCTV-1《故事里的中国》节目舞台讲述她与养父养母之间的故事感动万千观众02:01▲ 2019年9月,孙玉晴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孝老爱亲)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孙玉晴,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过去的多年里,她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再从本科到研究生的飞跃。这一段艰辛却又写满荣耀与无悔的青春奋斗史,让大家看到了一位不向命运低头、孝字当先的“阳光大女孩”。用坚毅之志完成逆袭28年前,孙玉晴被丢弃在火车站的一个行李袋里,65岁的养父和51岁的养母捡到了她。为了抚养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养母吴世菊每天在学校的各个垃圾桶里捡垃圾,养父则负责把垃圾分类后,背到二十多公里外的地方换取微薄的生活费。2010年,在孙玉晴高考之前,患有高血压和风湿病的养父突然离世,面对至亲离世的沉重打击,孙玉晴遗憾地只考上了高职。开学第一天,她暗自立誓:“我一定要上大学!给我爸妈争气。”从那时开始,孙玉晴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一边打工赚取生活费,一边努力学习,考取了大专;求上进的她,从未停止学习,顺利实现“专升本”,后来又考上西工大硕士研究生。她的校园生活除了做兼职,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她说:“不舍得休息,从没午休过,宿舍是我待的最少的地方。”在读硕士期间,她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参加外语类顶级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汇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被评选为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青春自强·励志华章”主题活动中,获得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带着妈妈去上学上大学时,养母的身体时常不好,每年都要住院三四次,孙玉晴每半月都要从学校回家一趟,火车票集了满满一抽屉。为了更好地照顾养母,孙玉晴决定带着养母读研,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孙玉晴把养母安置在了学校附近。她说:“这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在西安我人生地不熟,都是学校帮着出力。”在毕业典礼上,她带着77岁高龄的妈妈一起参加毕业典礼,让妈妈见证自己的成绩与荣耀。“像阳光一样”正如她的QQ昵称“像阳光一样”,孙玉晴始终乐观自强。虽承担太多责任,却未曾绝望,她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多年的奋斗经历让孙玉晴在学习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她的时间表中,每一个计划和目标都清清楚楚,学习上的每一次弯路,她都会静下心来认真总结,目的就是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入弯路。“如果之前没有那么多老师开导我,给我那么大的帮助,可能我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或者说能够坚持到现在,所以结合我这些经历,我也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让我的经历激励更多的学生,这也是一种回报社会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与西工大校友合影虽然已经毕业,但她还是很感谢读研的时光,感恩帮助过她的人们,希望自己毕业之后有机会能够为母校做些贡献。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孙玉晴诉说自己的渴望:我渴望我妈能多留给我一些时间,我渴望能延续我爸妈的这种善良。传承、延续这是善良最重要的意义也是对美德最好的回应来源:综合公众号"央视一套”“西北工业大学”“随州女性”编辑:小羊审核:小燕 大脸猫

面包师

大学生带养母读研:她陪我长大 我陪她到老

(原标题:中国梦践行者丨西工大女孩带着养母来上学,感动万千网友!)最近,一篇正能量文章刷屏了!文章中,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孙玉晴作为青春励志故事的典型,接受了中国青年网《中国梦践行者》节目的采访。视频介绍了她自强奋进,完成了从高职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课业,还带着养母畅游北京的故事。大家对于这位自立自强的研究生同学是不是很好奇,小微曾采访过孙玉晴同学,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的故事吧!本文图片均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孙玉晴,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自强不息的她完成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西工大研究生的华丽转身。并以孝字为先,带着76岁养母读研。曾获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半工半读 完成逆袭27年前,65岁和51岁的养父母捡到了孙玉晴,老两口生活拮据,但是靠捡废品的微薄收入全力供养女儿上学。高考之前,患有高血压和风湿病的养父离世了,面对至亲离世的沉重打击,孙玉晴遗憾的考上了高职。“那时候特别自责,一想到我妈一个人孤零零在医院照顾我爸,就痛恨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自责愧疚之后是不服输的倔强,开学第一天,她暗自立誓:“我一定要上大学!给我爸妈争气。”从那时开始,孙玉晴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一边打工赚自己的生活费,一边努力学习,实现“专升本”。“身兼数职”,她是精打细算的“苦行僧”。做销售、翻译、发传单、一天当三个家教……;为了月薪只有80块的工作,在食堂打工,早中晚三个时段,卖饭、洗碗、擦餐桌、倒剩饭,她整整干了一年。除了做兼职,孙玉晴就泡在图书馆里,“不舍得休息,从没午休过,宿舍是我呆的最少的地方。”就这样,孙玉晴大学期间从没要过家里一分钱,而且考上了本科,后来进入西工大读研。在西工大,孙玉晴也是优秀生。硕士期间,她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参加外语类顶级国际会议并作口头汇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奖学金;被评选为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的“青春自强·励志华章”主题活动中,获得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孝字为先 带母读研上大学时,养母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年都要住院三四次,孙玉晴每半月都要从学校回家一趟,火车票集了满满一抽屉。为了更好的照顾养母,孙玉晴决定带着养母读研。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孙玉晴把养母安置在了学校附近。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养母愈发像小孩子,经常闹脾气,走丢是经常的事。“有时候,我凌晨三四点爬起来,发现母亲不见了,就赶快出门去找。”2015年母亲节,孙玉晴“奢侈”了一把,用奖学金和兼职挣来的钱圆了母亲的北京梦。“我爸妈经常提到北京,可能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毛主席有特别的情结。”4天的北京之旅,母女俩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缆车、第一次坐游船、第一次上长城,花了3500多元,“虽然打工攒钱很辛苦,但那些天我们很开心,所以我觉得自己做的对。”心怀感恩 回报社会收到西工大录取通知书后,孙玉晴考虑再三,联系了辅导员,虽然素未谋面,辅导员却在了解了情况后,立即伸以援手,不仅帮她找房子,还帮她申请一系列补助,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孙玉晴还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温暖。“我们班的同学也对我特别好,每周都有两个同学到我家陪我母亲聊天,我真的特别感动。”“我自身就感觉到在学校里,老师对同学的关心是特别重要的,如果之前没有那么多老师给我开导,给我那么大的帮助,可能我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或者说能够坚持到现在,所以结合我这些经历,我也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让我的经历即可激励更多的学生,这也是一种回报社会回报他人的一种方式。”对于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孙玉晴表示:“我想当老师,想去关心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想让那些遇到困难的学生能从我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正如她的QQ昵称“像阳光一样”,孙玉晴一直乐观自强。虽承担太多责任,却未曾绝望,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到底,便是胜利!

初始化

高考前,考研界最近都发生了什么?

又见学霸宿舍!近日,山东@聊城大学,数学学院232宿舍的6个女生全部考取研究生。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使得身心状态紧绷,她们会选择看综艺节目和刷微博来放松,有时会在宿舍做减肥操。对未来她们有很多期待:考博士,考教师编制…考研不是终点,是梦想的开始!▲来源:东方IC网友评论:人家的宿舍叫图书室,我们的宿舍叫手游俱乐部。这是他们体会不到的乐趣。40所高校或将改名!新一轮高校更名结果正式出炉5月31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示了新一轮新设置的高等学校名单。拟新设置的40所高校包括19所新设本科学校、16所更名大学、3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和2所同层次更名院校。相比今年1月份进入专家考察环节的高等学校名单,本次公示名单中少了6所高校。 从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校名单所在省份来看,广东、广西、河南和山东最多,各有4所高校入选,福建、陕西和四川各有3所,贵州和江西各有2所,安徽、海南等其他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选。教育部拟批准设置的高校名单如下:专升本考研985,带76岁养母读研【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专升本并成功考研,西工大女研究生带着76岁养母上学】1991年,湖北女孩孙玉晴被捡时,养父65岁,养母51岁。养父母捡废品供她读书。2016年,孙玉晴考上了西工大的研究生,养父几年前已经去世。母亲患病后总不记得吃饭,最瘦时只有70多斤,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孙玉晴带着母亲一起读研究生,来西安快两年了,母亲长胖了十多斤。孙玉晴说,她们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回家看到母亲,她就觉得心安。▲来源:华商网网友评论:大爱的父母,反哺的女儿。多所高校新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南京大学:“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据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官网介绍,2018年4月由南京大学申报的“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该重点实验室由南京大学光学工程、材料学、物理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共同建设。上海理工大学:医用光学仪器与设备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据上海理工大学新闻网透露,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庄松林领衔的“医用光学仪器与设备实验室”于2018年4月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据介绍,“医用光学仪器与设备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光学原理、新光学技术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研究,重点着眼于基于光学新原理新技术的具有重大示范意义的新型医用检测类和新型医用治疗类光学仪器和设备的研究。2018年,教育部共批准上海建设6个重点实验室。其中,地方高校仅上海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两所学校的实验室获批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报道,4月6日下午三点,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郑晓静院士邀请,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和固体力学专家张统一院士于北校区图书馆西裙楼3楼报告厅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场题为“材料信息学”的前沿学术报告。报告由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平主持。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平在会上表示,这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后的第一场报告,跨领域跨学科结合对创新思想、创新技术的驱动有极为宝贵的启示。这些学校的这些重点实验室,也是大家可以考虑的择校择专业方向!发力医学!西大正式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发力医学!这所双一流高校正式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近年来,双一流高校建设医学院(部)的消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的背景下,发力医学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5月22日,又有一所双一流高校成立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成立大会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这是西北大学学部制改革的首例试点。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下设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在生命科学学院框架下,积极推进生态学院、药学院、华大学院建设。南京审计大学发布2019年硕士招生指南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南已经在其官网发布,可登陆官网进行查看。南京审计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审计为特色,经管法为重点建设学科群的高校,毕业就业薪资常年排名前列。

曹褒

全文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在2018西安大学生开学盛典上的致辞

相约新时代,爱上大西安。9月13日晚,“2018西安大学生开学盛典”在永宁门华彩绽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致辞。尊敬的各位书记、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今晚的永宁门,特别时尚,格外美丽,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刚才,大西安张开双臂,敞开怀抱,用最高的礼遇、最深的情意,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我们也非常高兴,又有22万多名同学选择大西安、来到大西安。长安大学30名尼日利亚留学生,参观中国动车,体验中国速度,度过“开学第一课”。西安交大50名港澳台新生,专门去吃凉皮、肉夹馍的“三秦套餐”,感受“西安品味”,品尝“开学第一餐”。今天上午,还有800名新生,沿着我们600年的明城墙,伴着3000年的历史文化,跑开了“开学第一跑”。你们代表大西安的青春和梦想,你们就是大西安的未来和希望,大西安欢迎你们!此时此刻,我非常高兴地和大家分享3句话。第一,千年古都等来了你,这是新时代的缘分!大家都知道,很多城市都有城隍庙。西安的都城隍庙,就坐落在西大街,门口高大的牌坊上,刻着“你来了么”几个大字,这是大西安广纳四海英才的欢迎辞!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沈钦昱同学,因为钟情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关注长安、一心向往西安。填志愿时,家人问她想去哪个城市,她坚决地选择了西安!她讲:我生长于杭州,心却向往大西安!西安邮电大学的艾孜提艾力·买买提同学,来自新疆的喀什,距离西安3600多公里。他非常辛苦,坐了2个小时的汽车、50个小时的火车,才来到大西安。虽然路途遥远,他却感到很兴奋。他说:虽然是第一次来西安,但已经爱上这座城市,一定要好好努力,学在大西安、留在大西安。大家都知道,西安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家乡,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还有1100多年建都史。在我们的东北方向,就是举世闻名的西安书院门。那里有一座宝庆寺塔,是关中书院的标志。关中书院是明朝四大书院之一,创始人冯从吾倡导“困而能学”“学而能行”的务实学风,这种进取意识和实干精神已深深融入到西安的大地,今后也会融入到我们在座各位的心灵!陕师大的学生特别幸福,每个人的通知书,都是老教授们用毛笔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写下来的。我了解,这个传统已经坚持了12年,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每一位新生的尊重,让我们为陕师大点赞!西安自古就是国际化大都市,唐代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时尚中心,在这里求学、经商、做官的外国人就超过10万人,国际化程度非常高。大家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阿倍仲麻吕就是其中的代表,他19岁起在长安求学、做官50年,最高做到了御史中丞。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逢大唐建都1400年。开明开放、宽容包容的大西安,又迎来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00名留学生。俄罗斯乌法市的三胞胎兄弟鲍里斯、亚历山大和格里沙,今年同时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他们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还有一个学习中国武术的梦想。他们说:大西安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城市!今天的大西安,正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具有厚重的文艺范儿,更具有时尚的国际范儿,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名都,是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和博物馆之城!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深深知道,无论大西安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多少亮丽的名片,你们都是大西安最宝贵的财富!千年古都永远热爱你们!第二,奔跑西安迎来了你,奋斗是最好的相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遇到好老师是一个人的幸运,是一个学校的荣幸,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在大西安,就有这样一个关于教育、教师的故事。62年前,响应党中央的号召,6000多名交大师生满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豪情壮志,从黄浦江畔来到古城西安,开创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西迁”。西迁老教授们讲了3句感人至深的话: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党叫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起行囊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习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专门为我们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点赞、送祝福。让我们向西迁精神致敬,向所有为西安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老师们致敬!今天的大西安,正奔跑在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中。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1。在刚刚发布的“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榜中,我们西安也位列其中。1-8月,西安接待游客1.8亿人次,超过去年全年总量。今年我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注册市场主体突破31万户,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工作日每分钟有3个人创业,在副省级城市中增速第1、增幅第3,总量已经上升到第5。今年新引进人才61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工作日每分钟有7个人选择在西安创业就业、工作生活。当前,我们正大力实施“硬科技+”,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大力实施“互联网+”,打造中国新经济之都;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力实施“高校+”,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大力实施“创业+”,努力把西安打造成海内外年轻人向往的创新创业梦想之城。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进入大学,走入了人生最好的黄金成长期,大西安也同你们一起进入新的黄金发展期。奋斗是对青春最高的礼赞!奋斗吧同学!大西安将为你火力全开!为奋斗青年撑腰、给进取学子打call,让大家更充分地“燃烧你的卡路里”!奔跑西安始终力挺你们!第三,温暖之城祝福着你,请将梦想安放在西安!西安从来都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我们推出了文明交通“车让人”行动,现在,“斑马线上的感动”随处可见;我们还增设无人值守的“爱心冰柜”,为环卫工、快递员、交警送上一份酷暑当中的清凉!你们的学姐,西工大的孙玉晴,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她一边兼职一边读书,还一边攒钱给养母看病。她用8年时间从高职读到本科,再考上研究生,还用奖学金完成了带养母去北京旅游的梦想。孙玉晴说:来到西安之后,大家都尽最大可能给予我帮助,很感谢西安。亲爱的同学们,走过“玩命的中学”,走进“美好的大学”,你们已经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请记得:美好生活不是温室里的生活,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风雨雨就是生活的原态,风雨过后就是彩虹!也请大家相信:进了永宁门,就是西安人;进了永宁门,就是一家人!大西安是你们永远的港湾,我们是你们最可信赖的家人!我们将当好五星级“店小二”,为你们的学习生活创造舒心、安心的环境。温暖之城一直守护你们!同学们、朋友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你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同行者,都是大西安的建设者,也都是中国梦的筑梦人。当你们大二的时候,我们伟大的祖国将迎来七十周岁生日;当你们大三的时候,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你们大四的时候,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岁华诞!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西安也将全面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那时的你们,很多还是30多岁的“小大叔”“小姐姐”。2050年,我们将共圆“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西安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那时的你们年富力强,很多人才刚50岁。所以,你们不仅在开创未来,你们本身就是未来!你们怎么样,西安便怎么样!你们越光明,未来越美好!同学们,相约新时代,爱上大西安!相守大西安,永久不分离!大西安的C位永远属于你们!最后,我再送同学们一个“长安”,祝大家的学业事业长长久久,生活身体安安康康!谢谢大家!图:李学东 王健 编辑:千树转载请注明出处<End>▼

动起来

带77岁养母读研 西工大女孩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9月5日在北京举行,陕西省的孙玉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孝老爱亲)。   孙玉晴,女,汉族,199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随州市人,西北工业大学2019届硕士毕业生。在医院照顾养父  回家照看养母   孙玉晴自出生时便被亲生父母遗弃,由65岁的养父和51岁的养母收养。家里的条件不好,但他们对她却倾尽所有。他们只为了一个心愿:让她上大学。   5岁开始,孙玉晴和养母一起捡废品,和养父一起卖废品。无论酷暑还是寒冬,她趁着天还没亮就去捡废品、割猪草,和养父一起背着废品去十几里外的地方卖。   高中时,养父的身体恶化,经常住院治疗,养母也因养猪造成头部外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孙玉晴选择一边在家学习,一边照顾瘫痪在床、无法自理的养父和病中的养母。养父母同时住院费用太高,迫不得已就只能让病情严重的养父在医院治疗,养母在家休养。孙玉晴就医院、家里两边跑,一边照顾病床上的养父,一边回家照看养母。   高考邻近时,养父生命垂危,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给养母捂脚 晚上和她睡一张病床   高考失利,孙玉晴只考上了专科。进入大学,她决心照顾好养母。为了攒钱给养母看病,她在学校食堂卖饭、洗碗、擦餐桌,周末一天做三个家教,节假日发传单、当翻译,寒暑假在培训班代课。   兼职奔波并没有使孙玉晴的功课落下,她最终考取本科学历,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多类奖学金。大四时,养母住院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照顾养母,她把考研复习的地方搬到了医院。上午边陪养母打点滴边看书,把午饭准备好,她就匆忙去做兼职。为了给养母捂脚,晚上她和养母睡一张病床,陪养母聊完天,帮养母洗漱好,才开始熬夜看书复习。最终,她如愿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   2015年大学毕业将近,养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孙玉晴在母亲节给养母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利用奖学金和兼职打工的钱,带养母坐飞机去北京,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为她的孝心点赞。养母陪她长大 她陪养母到老   2016年,孙玉晴独自一人带上患有中度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77岁养母来到西工大读研。养母陪她长大,她陪养母到老。就像一个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全职保姆,她一日三餐自己做,所有的家务一个人承担。去年,华商报曾采访报道过孙玉晴。   随着阿尔茨海默症的加重,今年已经80岁的养母经常会因为精神失常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也会频繁乱跑、走丢,甚至有受伤的情况。有时上着课,养母出现状况,她就尽快赶到养母身边。除了饮食起居,有时养母半夜或清晨闹着要出去,她实在哄不住就会陪养母出门,然后又顺着她不清醒时的意愿哄她回来。 华商报记者 任婷 摄影 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