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本科生中超过半数选择深造!石保

西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本科生中超过半数选择深造!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在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考上西北工业大学,相信也是很多学子心目中的目标。想要考一所学校,就一定要知道这所高校的王牌专业和就业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所位于西北地区的顶尖名校。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985工程院校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中的A类建设高校,其在我国理工类学科领域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实力,更是整个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顶尖院校。在我国“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内,西北工业大学举足轻重,是一所以发展“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因此,航海、航天、航海相关专业,自然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王牌专业,除此之外,其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也非常不错,在所在学科领域内较为拔尖。对于面临升学(特别是理工类专业领域)的同学们来说,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非常值得报考的好大学,那么,这所顶尖名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优势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今日(1月2号),西北工业大学发布《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笔者选择其中关键的几个方面,给大家进行简单的分享。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总人数为6334人,其中本科生占据51.72%,硕士生占据40.59%,博士毕业生占据7.69%。作为我国非常有名气和实力的一所顶尖学府,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2.31%,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6.30%,细分到学院,部分学院的就业率达到100%,比如航天学院、机电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工业大学2019的本科毕业生中,超过半数选择继续深造,其中52.20%选择国内升学,8.09%的毕业生选择出国、出境,整体深造率和国内众多一流大学不相上下。硕士和博士大多选择签订就业协议,其中硕士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达到88.06%,博士达到86.24%。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签订就业协议的所有毕业生中,世界五百强已经国企、央企占据54.72%,足见这些企业对于这所高校毕业生的青睐程度。当然,西北工业大学专业实力强,就业形势好的前提,是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能考上这所大学。最后,想要告诫那些希望在这所大学求学深造的同学们,一定要加油哦!

鬼线人

大手笔,西工大一次引进4位院士当院长,目标是星辰大海

6月29日,西北工业大学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西北工业大举行了新建的3个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的聘任仪式。这4位院长都是院士,分别是:郑晓静院士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唐长红院士受聘为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樊会涛院士受聘为航天学院院长;张平祥院士受聘为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院士与极端力学研究院郑晓静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力学专家,本科毕业于华科大,在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原先在兰大当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后来调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校长和党委书记。现在从校领导职位下来,受聘到西工大的极端力学研究院来当院长。郑晓静院士主要的研究方向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极端力学研究院挂靠在航空学院下面。大家看到航空学院大概就明白这个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了。西工大最强的学院就是航空学院,我国很多飞机的总师都毕业于西工大。因此,这个极端力学研究院主要研究的就是航空、航天方面的极端环境下或者新型材料的极端力学等问题。唐长红院士与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唐长红院士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他是西工大的校友,著名的“航空三杰”之一,运-20飞机、某个歼击轰炸机的总设计师,现在是中航集团的首席专家。唐院士作为航空方面的专家,对于未来的航空发展、未来飞行器的研制等等,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个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的看点在于,它是跟中航集团合作的,就是说,研究院做出来的东西可以对接到实际的飞行器设计中去,很有想象力。樊会涛院士与航天学院樊会涛院士是空空导弹专家,也是西工大的校友,现在他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副院长。西工大号称三航:航空、航天和航海。在这里面,最强的是航空,航天没有太多的声音。这次,聘任了导弹专家,估计要在航天这块要大展身手了。张平祥院士与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张平祥院士本科和硕士都在陕西师大就读,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现在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祥院士还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西部超导的董事长。西部超导跟西工大已经合作了十多年,主要是钛合金的超导线材方面的研究,还有联合培养学生等等。以上这4位院士都是双聘的,不是全职,除了郑晓静院士,其他三位院士都是在企业或者研究院。联想到前不久,西工大和华为一起,联合培养软件精英人才。这看出来西工大正在走一个开放态势的科研平台,而且跟企业和研究所紧密结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方式。这种灵活、务实和开放的方式,相信会帮助西工大飞得更高,更远,飞向星辰大海!(以上人物图片来自于西工大网站)

黯而不明

五大航空航天大学,哪家实力最强劲?考上任意一所都是赚到了!

现在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国内开设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本科院校也非常多。很多考生都希望能上一所理想的航空航天大学。下面我就给你推荐国内五大航空航天类的院校,看看哪家实力最强劲。不过,这五所大学的实力都很强大,不论考上哪一所都赚到了。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校。它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8所院校的航天航空系合并组建的。它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1984年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30个二级学院,逐渐发展成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学和艺术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但其学科特色鲜明,有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 为A+学科。北航现在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师资队伍强大,专任教师中78%具有博士学位,有3位两院院士、31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5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还引进了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北航现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博士学位是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是授权一级学科点。北航作为国家航空航天比较早的大学,一直都在专心研究最前沿的航空航天技术,科研实力强大,社会认知度很高。绝对是一所可以满足各位学子航天梦想的地方。02、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哈工大始建于1920年,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曾誉为中国“工程师”的摇篮。它是中国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哈工大发展到今天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师资强大、学科实力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哈工大一直立足于航天、服务国防,创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小卫星。首次实现了新地激光链路通信。诞生了第一部新体制雷达。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与工程,研制成功的空间机械手,在“天宫二号”上实现了维修科学试验。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聚焦型霍尔电推力器首次实现了空间应用。哈工大还参与了“探月工程”等十几个国家重大的科技专项。成功助力“长征七号”“长征五号”火箭首飞、 “天宫二号”和“神舟11号”载人飞行等重大任务。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航天名校。哈工大成就了不少学子的航天梦。03、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我国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它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方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高等学府。是一所“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大学。这所扎根于西部、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学。如今又成为“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的组织成员。“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北工业大学科研能力强,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曾经为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近五年来,西工大投入科研的经费已经超过了百亿元,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如今已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航天航空的强校之一。培养出不少顶尖的人才,历史上,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博士都是西工大培养出来的。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都是西工大的校友。在航天领域,从的“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如今的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一大批西工大杰出的校友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工大还参与了我国大飞机、航天航空、探月工程等10多项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它开创了我国无人机研制的先河,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学校最早创立可以追溯到1938年,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成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体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拥有友谊、长安及江苏太仓三个校区。师资雄厚,热爱航空航天的学子,到西北工业大学就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它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211工程”建设高校。南航拥有强大的科研能力,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理念,也创造了多个第一。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南航人还参与了我国重大航空项目的技术攻关,有多项技术还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0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发展的高等院校。它是由国家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的高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其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几经发展,2010年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建校以来,沈航为国家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其中有上万人就职于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企事业单位。还有不少人成为总经理,总工程师等高层管理职务。沈航的毕业生受到了不少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1人,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沈航致力于开发新能源通用飞机,现已成功研制出了三款新能源飞机。建立了“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为国家培养航空航天的特色人才。这五大航空航天大学,哪家实力最强劲呢?你愿意到哪家去呢?欢迎留言交流!

四象

4位院士分别受聘担任西工大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

本文图均为西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图据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9日,学校举行3个新建研究院和航天学院院长聘任仪式。聘任仪式上,党委书记张炜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四位院士担任西北工业大学相关研究院、学院院长,校长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任证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宣读学校聘任文件。聘任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何国强主持。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校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聘任仪式并座谈交流。汪劲松为四位院士颁发聘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受聘为极端力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受聘为未来飞行器创新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受聘为航天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祥受聘为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郑晓静,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学部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执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研究成果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唐长红,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系统综合等领域研究。先后担任JH7A、运—20飞机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我国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歼击轰炸机,带动我国大飞机整体研制水平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等奖4项等。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中央企业央企楷模”等多项荣誉。樊会涛,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飞行器型号研制和预先研究工作,担任多个国家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主持研制的飞行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相关技术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发展。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0年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张平祥,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实用化超导材料制备技术、磁通钉扎控制和超导磁体应用技术等方面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3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解决了我国新型飞机的结构材料“卡脖子”问题。先后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创先争优奖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110项。郑晓静、唐长红、樊会涛、张平祥四位院士感谢学校信任和重托,表示未来将带领相关学院和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服务国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汪劲松热烈欢迎四位院士的加盟,对四位院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将全力以赴支持四位院士开展工作,希望各位院士为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张炜在讲话中指出,聘任四位院士担任院长是学校从事业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实际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四位院士都是相关学科领域的杰出领军人才,都为国家科技进步、国防事业发展和西工大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四位院士担任院长,将为西工大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和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出了三点希望。(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麋鹿王

12所大学研究生男女比例:西工大最高,南科大其次,复旦最均衡

上次写了一篇本科生男女比例揭秘,很有趣,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今天写一篇研究生男女比例揭秘,看看跟本科生数据有什么不同。现在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所以,这个男女比例还挺重要。清华大学清华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的2倍多,有9000多人。整体男女比例是1.93:1,硕士男女比例是1.78:1,博士男女比例是2.26:1。清华本科生男女比是2:1,看来读硕的女生要多一些,到读博了就更少一些。北京大学北大的研究生人数也不少,有9300多人。男女比例是1.29:1。同样,这个比例低于本科生男女比例,本科男女比例是6:4。看来,总体上读硕的女生要比男生多一些。复旦大学在本科生中,复旦大学的男女比例最为均衡。我们看看研究生的情况。复旦大学的博士生加硕士生超过1万名,这个数据比本科数据大多了。不过,复旦还是很好地保持了男女均衡。在全日制研究生中,男女比例还是1:1。堪称男女比例最为均衡的一所大学了。上海交通大学发现上交大和复旦的规模差不多,研究生超10000人。整体男女比例是1.38:1,博士男女比例是1.62:1,硕士为1.30:1。上交大跟复旦相比,还是理工更强一些,所以女生更少一些。浙江大学从目前列出的几所大学看,浙大的研究生数量最多,有12403人,男女比例是1.35:1。这个比例跟上交大的很像。这两校的专业设置也比较像,理工科比较厉害,有农科,有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在本科生的男女比例中,电子科大的最高,为4.28:1。我们看看研究生的数据。电子科大研究生一共有6747人,男女比例是2.09:1。这个数据大幅降低了,可喜可贺。不过有些院系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男女比超过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也一向是男女比例失调的大学,它的研究生会不会也好一点呢?北航共有研究生6453人,男女比例是2:1。北京理工大学北理工有研究生新生6070人,男女比例是1.6:1。不过硕士的男女比是1.4:1,博士是2.8:1。西北工业大学西工大有研究生新生6013人,男女比例是2.32:1。这是目前为止,整体男女比最高的大学。硕士是2.24:1,博士是2.81:1。南方科技大学南科大的研究生数量也是比本科生多,男女比例是2.13:1。这个数据没想到。按道理,南科大的医学、生物这些专业的女生是比较多的,大概女生不愿意去南科大读书?上海财经大学上财一共有2915名研究生,男女比是0.73:1。典型的文科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北林一共招收研究生2253人。在本科生男女比例中,北林就是最低的,比传统文科学校的比例还低。我们看看研究生数据。男女比例是0.52:1。哇,果然还是最低啊。总结总体来说,女生念硕士的比例稍高一些,念博士的比例低一些。男女比最高的是西工大、南科大、电子科大、北航等学校,北林还是最低。大家还知道哪些大学的研究生新生比例?可以在下面补充。

回壹怪之

西工大“硬核学霸”集体亮相:保研清华、发17篇SCI论文、太优秀……

2019年12月30日,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榜样力量”优秀学生先进事迹分享会,在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举行。2018-2019学年,西北工业大学共有15 位“优秀学生标兵”和10位“优秀研究生标兵”,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他们的风采吧!1、赵嘉墀,航空学院2017级本科生,荣获本学年校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本科生科技之星。他热爱竞赛科研,在竞赛方面,本学年共荣获国际级奖两项,国家级奖五项,省部级奖两项,以及各类校级奖;科研方面,国家级优秀结题大创一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在研各一项。2、周易成,2017级航空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师从吕震宙教授。他在2018-2019学年学业测评1450分,在航空学院硕博研究生中位居第一。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并发表论文11篇,包括9篇SCI、1篇EI。由于较突出的论文成果,他获得了2019年度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的资助。3、丁舒昱,航天学院02011701班,中共预备党员。2018-2019学年平均学分积92.64,专业排名第1,综合测评成绩114.152,专业排名第1,英语六级成绩572,雅思成绩7.0。获2019中国机器人大赛亚军(一等奖)等9项奖项;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重点立项。4、何伟,航天学院17102-1班,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刘佩进教授和严启龙教授。获宝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标兵及学术之星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发表专利2项,主持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多项学术会议/活动。5、王亦晨,航海学院03121602班,中共党员。本学年平均学分积专业第3,综测成绩专业第一。成立逗拾叁文化传媒工作室和深蓝立方水下多功能航行器团队,获工信部创业一等奖学金。获创新创业荣誉12项。2019年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标兵、宝钢奖学金、“创新创业之星”获得者。6、张宝收,航海学院博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为宋保维教授。综合测评744分,连续3年在学院全年级博士中排名第1。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含10篇SCI论文(6篇为一区,本学年2篇),并连续三次获得“标兵”称号、“国家奖学金”等。7、韩浩杰,材料学院本科生,在2018-2019学年国际数模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奖项;分别以学生一作、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并申请有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他荣获2019年宝钢优秀学生奖,优秀学生标兵以及国家奖学金等荣誉,现保研至清华大学材料学院。8、许海龙,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2019获研究生标兵称号,他是老师眼中勤奋刻苦的学生,也是同学心目中最可信赖的朋友。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7篇,含4篇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总和117.4,公开2项国家发明专利。9、冯建国,机电学院16105-2班班长,师从常洪龙教授和Pavel Neuzil教授;上学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1区TOP期刊论文2篇,综合测评成绩728分,位居全院第一。他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吴亚军奖学金,以及“优秀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10、简巍,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06011702班,共青团员。2018-2019学年学分积92.12,综测成绩119.12,专业排名第1。在本学年,他以导师一作,学生二作身份发表国际顶会论文“Second dimension rection method for high-dimensional rotor-bearing system model”;此外斩获国际数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共计10余项。11、段姝宇,电子信息学院08031603班的本科生,中共党员。她热爱科研,成绩优异,学分积与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名专业第一,在2018-2019学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两篇;她团结同学,投身志愿,担任小班学习委员与校庆志愿者,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12、邱彬,中共党员,电子信息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他师从王伶教授,他以第一作者分别在TOP期刊IEEE TIFS和IEEE ACCESS发表2篇高水平论文,公开/受理4项国家发明专利。他荣获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学术之星”称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3、茅鑫宇,自动化学院2016级本科生,大学三年学分积95.02,满分学科累计7门。他热爱机器人,积极参加机器人竞赛,2018-2019学年获国际冠军两项,国际一等奖一项。他英语能力出色,四级成绩662六级成绩607雅思成绩7.0,获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他希望能够保持谦卑,信仰进步。14、张舵,计算机学院10011705班本科生。大二学年综合测评1/222。获国际级奖项3次,国家级奖项7次,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参与暑期科研项目获“优秀实习生”称号。担任校学生软件协会副会长和科创部部长,获 5星级社团。15、陈穆林,计算机学院CS110-3班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导师为李学龙教授。2018-2019学年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1次,优秀研究生1次,优秀研究生标兵2次,宝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1次。公开发表13篇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为多个国际期刊长期审稿人。16、程泽堃,理学院11051702班本科生,学分积专业第2,综测专业第1,曾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学金,“十大社团年度风云人物”、“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国家级特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7次。主持国家级、省级重点大创项目各1项。现任“五星级社团”软件协会理事长,省大骨班学员。17、郭永强,中共党员,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顾军渭教授,连续3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2019学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4篇, ESI高被引论文3篇(2篇同时为ESI热点论文),入选2018年中国100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1篇;授权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各1项。18、张馨元,管理学院12031601班本科生,中共党员,担任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以及班级班长。2018-2019学年她的学分积为94.14,综合测评98.8,专业排名第一,英语六级579分。19、王孜航,人文与经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中共党员。2018-2019学年平学分积与综测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她曾获“观韬中贸杯”陕西省高校英文模拟法庭辩论赛冠军、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银奖等奖项。20、曲卓涵,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上学年学分积91.43,位列年级第9;综合测评132.444,位列年级第1。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他深知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他曾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亚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21、石林,软件学院硕士生,师从史豪斌副教授。获得华为奖学金、工信部奖学金、国奖、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标兵、技术达人等荣誉。综合测评全院第一。发表论文3篇,包括sci1区、3区论文,竞赛获奖9项,申请种子基金2项、软件著作权4项。22、李美萱,生命学院本科生,上一学年学分积90.17,综合测评成绩115.926,排名均为第一;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银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等;同时她还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读书协会会长。23、赵茜茜,女,中共党员,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她连续两年综合测评成绩全年级第一,先后获得了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专业一等奖学金等奖励。已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24、陆芃芃,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2018-2019学年学分积93.26,综测118.118,均排名专业第一。英语专四笔试和口试均获优秀等级。获第二十四届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最佳主持人及其他科技竞赛奖项16项;本学期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交流,所有课程均获A或A+,平均分98.67。25、李鹏飞,教育实验学院HC001601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本学年平均学分积95.18,全院排名3/140,综合测评成绩121.724,全院排名2/140,前三年总学分积93.8,全院排名1/140。本学年,共获校级奖2项、省部级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际级奖3项。国家级重点大创项目一项在研。比你优秀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为什么还这么努力!想想自己曾经立下的FLAG是不是有些坐不住了?还不赶紧去自习室好好学习!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文案|高莹、戴卓 图片|郭友军、学工部提供 编辑|王翠萍 审核|孙中奎、付怡 责编 | 雷军 刘建平

山弦

985西北工业大学,2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最近有个朋友在犹豫,自己的孩子申请高考时,明明西北工业大学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力强,为什么选择了南航?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这两所大学都是我国非常好的重点大学,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一,全部是工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江苏省南京211重点大学,是以航空航天等工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时间短,是中国第一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是目前全国屈指可数的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是985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学院和西安航空学院合并建成,在国内的航空大学,尤其是在国内的航空大学,有自己的航空专业,航空专业。第二,学校的特色相似。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特色有相似之处,围绕着精英航空的专业制作,例如航空、力学、机械工程、计算机、控制工程等,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专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列全国第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力学、机械工程等专业也是A类专业,实力不庸俗。果然有两个大学的实力差。第一,综合实力从综合实力来看,西北工业大学还是985所大学,其实力也得到了外界的认可,特别是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同一个领域的大学,综合实力还是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关于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211列中实力最强的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985列中,是中等以下种类的大学。第二、地理位置有大学的城市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也很受学生欢迎,这主要是多亏了那个好的地理位置,对于许多东部地区的学生来说,也许在高考中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比较好,这从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也可以看出,两所大学在很多省的投资线上基本相同。当然,对于将来的就业来说,211大学和985大学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对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样实力的211大学,已经足够了,不一定在就职单位的市场上吃亏。以上就是985西北工业大学,2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谁的实力更胜一筹?

第一页

工信部直属的航空航天类名校,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各省招生计划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学校被誉为航空飞行器总设计师的摇篮,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隶属于工信部。招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招生计划西北工业大学2020年在内地共计计划招生近4000人,陕西本地生源850人,占总计划的23%左右,这个比例略低于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外招生计划中,有十个省份招生计划超过百人,其中河南、河北、四川等6省份招生计划超过200人。西北工业大学招生专业2020年西北工业大学按照航空航天类、智慧海洋试验班、新材料与化工试验班、航宇智能制造试验班、航空动力与新能源试验班、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物理学类、管理试验班、经济与贸易类(国贸与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生命科学试验班、工程应用力学试验班等专业类招生。提前批招生专业主要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试验班)、海洋工程类(智慧海洋试验班)。本研衔接培养招生专业:航空航天类(卓越班)、计算机类(卓越班)、材料类(拔尖班)、航空航天类(飞天班)。按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可在大类内选择主修专业,专业确认的原则为“遵循志愿、成绩优先、计划控制”,即依据学生志愿顺序、学业成绩和各专业接收指标确定学生的主修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实践教育极具特色,为了使本科生及早体验学科前沿、感受高水平科学研究过程,面向本科生开放所有科研实验室和25个大学创新基地,为学生追求卓越、引领未来提供坚强保障。2019年各省投档线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各省投档线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院校,其文科专业较少,招生规模也小,在甘肃、广西等少数省份不招收文科生,在其它地区整体上理科生分数线偏高,文科生分数线偏低。就业情况西北工业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60%,实际就业比例约30%,毕业生就业城市以西安、北京、上海、成都、贵阳、济南、杭州、武汉、天津等城市为主。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进入国有央企的占41.84%,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占42.39%。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位于西安,西安不仅有很多军校,还有很多军工企业,以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为著名,西北工业大学为西飞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可能在双一流高校中比较低调,但其综合实力不错,而且很多尖端国防科技出自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成果,如果你喜欢航空航天,想投身国防建设,这样一所特色名校再适合不过了。

方济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专业研究生毕业,未来好就业吗?

西北工业大学是我国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内的佼佼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实力自然不会太差,在西北工业大学这所985院校读这所大学最好的专业,还会为好不好就业而担心吗?显然是多想了,这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就非常有优势,研究生毕业的就业情况还要更好一些。虽然知道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宇航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在就业时非常有优势,但我觉得还是要用数据说话。下面我将结合西北工业大学最新一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给大家解答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专业的研究生好不好就业。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相关学科本身就有着非常强劲的实力。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是一级学科,下设多个学科专业(比如力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在全国高校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本学科最好的成绩(A+),足以证明西工大在相关学科领域内的实力。航天学院最新(2018年)的就业数据显示,硕士、博士整体就业率均超过99%,分别是99.26%和99.35%。据西北工业大学最新的就业数据,其硕士、博士毕业生分别有2553人何463人,整体就业率都非常不错,硕士生整体就业率99.26%,博士生整体就业率99.35%,而部分学院的就业率为100%。题目中提及的航空宇航专业(研究生),实际上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本专业内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西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都去了哪里?西北工业大学实力较强的专业大多数在国防科工领域内(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我在之前给大家介绍的西北工业大学比较有优势的一些学科,大多数集中在国防科工领域,在此不再赘述),所以,其毕业生也大多在相关的单位就业,比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除此之外,国家电网、华为等企业也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好去处。可以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生有着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优势学科领域内的毕业生,如果大家有兴趣在未来从事相关的工作,就可以选择西北工业大学。

宗也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的航空工程专硕,就业前景如何?

相信大家也知道,西北工业大学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所同时发力三航(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高校,在相关科领域内有着非常强劲的实力和不可撼动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航空工程相关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有着非常不错的前景。那么具体的就业情况到底如何呢?别着急,咱们先来了解一下西北工业大学这所高校。西北工业大学是什么样的一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最早由国内多所高校的工学系和航空系科组建而成,是我国西北地区高校中综合实力仅次于西安交通大学的一所高校,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名气和实力,尤其是我国工科类院校中,实力更是超群。目前西北工业大学属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有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分别是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然而西北工业大学实力较强的学科,可不止这两个,比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批评过中获得了“A+”,称得上全国数一数二。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电学院的就业情况如何?据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到航空、航天、航海等国家重点领域就业的人数占签约人数的70.97%,需要说明的是,2018年所有的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达到99.26%,下面我给大家重点说一下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机电学院,又分为车辆工程、航空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在今年毕业的硕士生中,除了航空工程专业之外(96.96%),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均为100%,可以说非常了不起。在西北工业大学所有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硕士毕业生中,世界五百强、国有央企等单位占据60.31%,所以在就业环境方面来看非常不错,在具体的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中,硕士主要签约到民营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和国企。就业情况西北工业大虽然地处西北,在地理位置上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顶尖航空航天类院校有优势,但是作为我国航空、航天、航海领域的佼佼者,其毕业生依然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大多在国防科工企业、各类国企、世界五百强等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所以说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就业情况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一点建议作为我国三航领域的佼佼者,西北工业大学虽然位于西北地区,在地理位置并不占优势,但是为我国航空、航天以及航海等领域内培养了大量人才和精英,所以称得上是一所“默默耕耘”的好大学。我们在报考西北工业大学的时候,如果能够选择西北工业大学较有优势的学科,在毕业之后将更加有竞争力,比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等。当然,除了这些王牌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也非常乐观,毕竟,985院校这个牌子就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就业情况我是大学视野,本期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更多的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一起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