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路天智

西方经济学复习思路

前言第一堂课是货币经济学,基本上以叙述为主,核心内容讲货币,例如,什么是货币,与货币有关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银行、投行、券商等等),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构成了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又有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工程。非常重要的是,货币经济学详细阐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概念,学西方经济学之前,确实要把货币经济学先看懂,因为要搞清楚每个名词的释义。那么与货币有关的就是通胀、通缩,还有供求关系,当然很重要的就是央行与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市场,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最后讲了讲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就是未来展望吧。那么货币经济学主要是叙述,比如说各种货币政策等等,所以可以通过整理速记的方式整理知识要点。西方经济学概述但是进入了西方经济学,分为宏观和微观,就发现不一样了,文字描述的少了,铺天盖地的字母、公式袭来,其实这两个从复习思路上来说,差不了多少,因为只要是高鸿业的书,基本上就是做数学题了。所以很早之前,也有人说,曼昆的西方经济学比高鸿业的通俗一点,是因为高鸿业就是各种公式和数学题。所以,11月底和12月初的两堂课,其实听了以后,可能会感觉云里雾里,因为听完了以后,其实可以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并不多。11月底的课程具体讲了4方面内容。1、宏观经济如何去皮重,就是如何做到尽可能的减少计算误差,从这个结论引申出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当然这个就是在解释为什么有多部门的模型,就是为了尽可能精准计算每年的宏观经济数值,这个花了一个上午;2、IS-LM、AD-AS曲线,这个就不用说了,重要考点,讲了一下午,基本都是在做题;3、失业问题以及失业率讲了一上午4、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对比,加上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内容,一个下午讲完了至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老师基本按照书上内容念了一遍,重点的有无差异曲线、生产函数、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垄断和寡头市场、帕累托最优。但是知道了上述的知识点,对考试没啥意义,因为这些都是公式和模型,全部要自己去算,估计考试也是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所以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就不能用整理速记的方式,速记对这两门课不实用,因为这两门课并不是让你去背的,是让你去算的。整体来说,把握2条主线: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国民收入如何决定,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见微观经济学P13。西方经济学距离我们很遥远好,知道了上面的这些内容,接下来要讲讲如何去理解经济学。始终要注意一点,要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去看待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虽然说是微观经济学,其实也是为了制定政策。我们看看定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点不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问题,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这两者经济运行在两个不同层次,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很多个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微观经济学),加和在一起就成了宏观经济学。最后微观宏观加起来,就是西方经济学。那么在这里的学习思路就是,一定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1、我就是为了考过,所以我去学习,就跟高中一样填鸭学习。我在大学考研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考研而去学经济学,因为学校自主命题,要求学习经济学,我就去学了,然后为了做题而做题,到最后,每个名词我都认识,公式也背下来了,题目也会做,但是学习这些的意义和目的,始终不明白,所以无法深入理解这些公式和概念,导致命题组如果换个方式出题,就GG了。2、学习经济学还有金融学,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投资。要明白,这些理论都是为政策制定者服务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说过这句话,忘记哪堂课说的了,应该是货币经济学,讲凯恩斯的时候,说的,说研究经济学,最终都是为政策服务的),他们制定政策,影响我们的,其实学习再多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来说,没有太大意义,12月初,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一句话非常的关键,就是,单个消费者很难讲出来,自己对于某种产品的心理预期价格,当然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在讲消费者选择。“你问一个消费者,他对于iphone手机的心理预期价位是什么,其实他说不出来的”,这个就是老师的原话,所以学习微观经济学对于你买一个产品能不能提升你的砍价技能,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消费者选择、消费者效用,是多少年,很多消费者做出选择以后,抽象出来的模型,而且这个模型还被简单化了,只有X轴和Y轴,而现实当中,影响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透支消费,他就是要买,不管什么预算,借钱还不上也要买,把自己的腰子卖了也要买,那这个时候预算线其实对单个消费者没用。同理,宏观经济学学好了,对于你什么时候买什么股票,这支股票会不会涨;什么时候买房,房价什么时候会降,关系不大。比如上面开了个会,区块链概念股大涨,谁能预料的到啊,跟宏观经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咱们国家的有些经济现象,就不按经济理论来。或者真正影响经济的因素,不在书本上面,而是在幕后。所以说,如果你做并购,或者是企业财务,那么还不如去学习专业对口的课程,因为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并不会考虑单个企业要怎么并购,一个企业要怎么做假账之类的问题,因为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他们看的是宏观,企业间的一次并购只是产生了一次行为而已,那么这种行为对于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这个是经济学考虑的,而怎么并购,并购中会有哪些坑,怎么并购赚的钱最多,应该是“企业并购操作方法、并购定价及案例讲解”之类的课程要讲的。也可以说,西方经济学与我们距离很遥远,因为有的时候确实无法理解,核心问题还是在于不知道理论的意义是什么,当然也有视野的局限性,我们都是个体,都是社会这个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已,那些高位上的人,人家看整体,我们只解决一个环节的问题,大家能一样么? 政策制定者不会管一个企业并购另一个企业的单个案例,但是我们每天都在跟个案打交道,而个案的处理跟宏观问题的处理,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的时候,对我们个体来说,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难以理解、听天书。西方经济学距离我们很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西方经济学,没有意义。看了曼昆的西方经济学就应该知道,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以曼昆的西方经济学,开篇就说了,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是稀缺的,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社会如何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并且实现平等,也就是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在这里,大家有空可以看下百度文档的《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就能理解什么叫市场失灵,什么叫外部性等等概念。百度搜曼昆 西方经济学 稀缺资源这些关键词也可以找到类似文档。说到这里,应该就明白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意义,就是这些理论都希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均衡。所以会有消费者均衡,会有帕累托最优,这些经济学家在研究的就是怎么让现在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变得更加的平等,换个词说就是——均衡、最优。再以帕累托最优距离,帕累托最优告诉我们放开市场会实现资源均衡,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学证明,当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均衡的时候,该社会的资源配置一定为帕累托最优。这是结论,这个结论对于政策的指导意义就是,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不要干预太多,他们自己会实现最优。好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思路,就是我们作为学习者跟发明者之间的区别。对于发明者来说,是很多很多数据,做了很多研究,最后得到了结果。对于我们学习者来说,是已经给定正确结论,然后让我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所以,考试,说白了,就是让你去证明已知正确理论的正确性,仅此而已。这么一说,是不是觉得考试也就那回事。如果要复习西方经济学,看速记,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老师也只能随便讲讲,2天时间讲完一个学期的课程,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而且11月底的课程,老师也说的很清楚了,48个学时以上,而且会要求学生做习题,强迫学生去做题,当然,这个是本科生。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是微积分,当然也要了解希腊字母,如果完全不复习,裸考,那么微积分肯定会让你死的很难看。我当年就是彻底死在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拉格朗日函数。高中文科只学过微分,没学过积分。当然还要有点英文基础,因为西方经济学,那是用英文写的,公式也是从英文来的,你不能死记硬背什么i、c、g之类的,要知道这个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基本公式。i=Investmentg=government……而且要知道,为什么字母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y=yield的简写,代表真实产出,而GDP只是名义产出。百度搜,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公式,经管之家论坛的帖子“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中为什么用字母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找到这个回答了。最后再说2个学习方法,很早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是当年的文科省状元,一个是当年的理科省状元,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但是这两套方法还是很有用的:1、对于文科生来说,重要的是记忆,那么记忆的方法是联想,连贯的引导记忆,比如说,想到唐朝就想到唐太宗,就想到唐太宗比较重要的政策,以及他的宰相,就想到了魏征,就想到了以铜为鉴……然后想到了唐朝的首都在长安,后来又跑到洛阳去了,然后想到洛阳的地理位置,就是通过一个引子开始不断的联想,找到自己知识的遗忘点,然后对于遗忘的部分加强记忆。2、对于理科生来说,那么所有的考试题目,都是基于公式定理,我们无法发明新的公式定理,那么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不断证明公式定理,那个理科省状元最后去了清华,当时电视上说他,从来不做辅导资料,桌面上永远只有一本数学书,那么他就是反复的证明数学书上的各种公式定理,用各种方式证明,最后老师点评他的学习思路的时候说,:“那我们命题,题目都是基于这些公式定理,你把公式定理摸的滚瓜烂熟了,能各种方式去证明,那应试,考试的时候解那些题目,就没有困难了,因为他已经把最核心的解决了。”那么对我们来说,不管是学习西方经济学,还是为了应试,首先都应该明白一点,就是这些公式定理的背后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什么背景下产生了这些公式定理),为什么这些公式定理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他们的推导过程是什么),我怎么证明这些公式定理是正确的(我的推导过程)。搞明白了这3个问题,基本上考试也就不是问题了。几本课本能讲的概念还是很少,需要更多的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发明这些公式的人的背景、生平,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看看网上、别人是如何去理解和阐述的,然后加上自己的推导证明和揣摩,才能真正的把别人的东西转为自己的东西,也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应付考试。西方经济学宏观、微观就说到这里了。总结一句话,面对海量的公式和概念,老师能提供的帮助不多,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发现自己记忆和理解上的漏洞,查漏补缺。一点时间都不花,就想通过西方经济学,我想,对于我等凡人来说,应该是不大可能。

惨惮之疾

《西方经济学》导论

1、稀缺性(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它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2、选择:(1)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2)选择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是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正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5、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6、生产可能曲线(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2)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概念,它凹向原点说明了为了多生产一种物品所放弃的另一种物品是递增的。7、经济制度(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做出选择的方式,或者说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方式。(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决策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激励机制不同。(3)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它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如何界定西方经济学? 试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界定。(1)时间上,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理论;(2)地位:流行于西方国家学术界并影响着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3)立场上: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对立的;(4)内容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5)理论来源:新古典经济学为主的微观经济学,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并立的宏观经济学;(6)方法上:主要以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方法根据理性与自利假设展开演绎分析。研究对象:(1)研究由稀缺性所引起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2)具体问题有:微观层面的市场运行、价格决定和调节、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宏观层面的收入与就业决定理论,也就是资源利用理论,包括:经济波动与增长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根本研究方法: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对个体行为展开研究,假设个体行为是理性的和自利的,通过研究最优化或均衡实现的条件和特征来对现实进行解释,对未来进行预测。(2)具体研究技术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建立模型;利用数学工具。(3)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而选择不同的技术方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边际分析。西方经济学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变的?(1)西方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大的阶段;(2)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有关;(3)西方经济学的演变也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发展有关。3. 为什么和如何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成分有助于我们理解、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西方经济学在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3)西方经济学为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和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视角,对其他理论至少是一个有用的补充。如何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了解和研究,认识到其阶级性和非科学性;(2)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的成分;(3)根本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具体方法上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成熟工具,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4)将对西方经济学的了解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了解结合起来。

断头气

你真的了解西方经济学吗?①

你真的了解经济学吗?常会有小伙伴们疑惑学经济学干什么呀?经济学就是讲钱的嘛。真的是这样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学习西方经济学前的门扪心自问1.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帮助你了解现代化生产,市场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当然了,它也反映了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特殊阶级的利益,制度属性和意识形态。我们要善于把中西优良文化吸取发扬,吸取其适合中国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2.西方经济学是什么呢?西方经济学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家庭企业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陈述他们在市场调节下做出的各种理性选择,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学重点研究社会总体的活动。比如说经济中的总产量,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等。你肯定想发财。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我们大家都知道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重要4.西方经济学是如何研究的?西方经济学一般主张由个人到整体。从每个人的个体进行分析,找出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原因。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5.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基本假设?西方经济学认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即认为人们在各种方案中总能挑出最佳方案。而且认为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先实现利己的目标,然后再满足他人的需要。你有没有体验过缺钱的感觉?6.西方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有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有众多经验总结出一般规律的归纳法。有复杂现象简单化的模型法。很多方法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都能用到。海外公司入住,经济蒸蒸日上。7.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弊病?西方经济学有明确的阶级性,我们在了解的过程中摒弃这种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海归冲击就业,光靠工作收益不够呀8.西方经济学有哪些历史渊源呢?西方经济学大师辈出,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到;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在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股神巴菲特你也可以成为的。9.推荐你阅读的9本经济学经典著作有哪些呢?1、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2、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3、马克思(德国)《资本论》4、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5、费雪(美国)《利息理论》6、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7、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8、萨缪尔森(美国)《经济学》9、布坎南(美国)《同意的计算》关注逸枫,带你了解经济学中的理财知识,财务自由的路上我们同在。

达瑟儿

西方经济学历史的研究对象

资源的稀缺性与西方经济学稀缺性: –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 选择的必要:–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目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于对象的定义:–(早期的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生产和分配;–(现代的西方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研究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对象 关于价格的理论 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 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国民收入与就业的理论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稀缺性 –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 –着眼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现还是物质技术关系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 –为其辩护

卡拉斯

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基本假设–研究问题的出发点1、 理性假设–理性——个体在决策时会收集和利用各种有用的信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权衡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方案 –理性的人在决策时了解约束条件和要实现的目标–理性共识——互相相信对方是理性的;更为严格和苛刻 –并不必然要求行为上自利,理性也可以用来分析利他主义2、自利假设–个体在决策时会追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看不见的手: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会导致社会利益实现 –经济学理论对理性假设的依赖远大于自利–也可以用理性假设来分析利他主义“经济人”假设:包含了理性假设与自利假设3、均衡假设–均衡来自物理学:一个物体多方受力,反向受力相等时会处于静止不动或匀速运动的状态 –经济学中的均衡:经济事物在影响它的各种外力处于平衡时而出现的状态(静止不变,各种相关经济变量也不再变化)–均衡实现的内在机制:涉事各方的利益在他人行为不变时已经最大,因此不愿意单方面改变行为 –均衡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问题的落脚点

尝试与来

在职攻读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容易吗?

在职研究生的开设专业较多,西方经济学便是其中之一。在经济发展备受重视的现代社会,该专业受到较为广泛的青睐。那么,攻读西方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容易吗?在职攻读西方经济学研究生较为容易。首先是入学无需参加考试,只需通过个人资料的审核,便可缴费学习专业课程,就读较为容易。其次是申请硕士学位也较为容易,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即可,两者难度均不大,学位获得率较高。详情如下。学习课程较为容易课程的学习是提升专业能力务必要经历的环节,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够逐步实现专业知识的积累。该专业开设的在职研课程,以同等学力的方式招生,入学无需参加考试,只需通过个人资料的审核,便可缴费就读。是就读较为容易的专业课程,且学历要求仅为大专,一般的人员都可拥有学习的机会。申请学位也较为容易完成课程的学习,申硕也较为容易。取得本科学位满三年的人员,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便可获得硕士学位。申硕考试科目仅为两门,均达到60分便可通过考试,并且考试机会较多,通过较为容易。之后通过答辩便可获得学位,答辩难度也不大,机会有两次,通过率较高。综上所述,该专业开设的在职研课程,可免试获得学习机会,就读较为容易。同时申硕难度也不大,完成课程的人员,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便可获得含金量高的硕士学位。

救援犬

22考研西方经济学最难考的5所院校,没实力别看,有本事的尽管来

大家好,启航考研孙老师今天给大家讲解,西方经济学全国最好的5所院校。西方经济他在经济学门类学术型研究生,同时是理论经济学考生最多的专业。22考研西方经济学最难考的5所院校,没实力别看,有本事的尽管来,各个都是顶尖的院校。西方经济学虽然不是最热门的专业,但是在考研里面也绝对是中等考上难度的专业。推荐给大家最好的5所院校,同样,也是全国排名的名牌院校,985/211排名最考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这些院校录取人数多数都是个位数,报考人数动辄数百人,学生实例强劲。整体的报录比都超过了15:1,平均分也都接近了400分左右!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报名人数 103人,录取人数 5 ,报录比高达21:1 ,最低分是376 ,最高分高达394分。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报名人数 147 人,录取人数 10 ,报录比高达 15:1 ,最低分是369 ,最高分高达 396。武汉大学西方经济学报名人数73人,录取人数3人 ,报录比高达 24:1 ,最低分是 392 ,最高分高达401。在这些院校里,能高达四百分以上。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报名人数33人,录取人数 2,录入人数真的太少了。仅次于清华大学的录取人数。报录比高达17:1 ,最低分是383,最高分高达388。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西方经济学报名人数人没有公布,唯一一没有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录取人数 1人,数据显示,这一个学生录取分数是375分。同学,除了前面说的这些高校,你觉得还有哪些院校,比这5所更厉害的?评论里见!

书云

70年中国经济学,突破西方经济学200多年的传统认知

作者:周文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学在创新发展中取得丰硕成果,既推动经济学“术语的革命”、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突破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等的传统认知,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中国学术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面临着更为紧迫的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吸收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研究与理论创新。回顾7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未来发展走向,既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客观需要。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经济学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70年来,我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在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推出众多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大大丰富了世界经济学思想宝库。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非常丰富,这里仅列出四项重要成果。推动经济学“术语的革命”。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经济学创新发展,也是从新范畴、新概念等“术语的革命”开始的。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既能反映中国经验又具有经济学一般价值的新概念、新范畴,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这些概念和范畴得到学界普遍认同,成为经济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涌现出的新概念、新范畴会越来越多,必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学创新脚步。创造性提出并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几个发展阶段,直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经济学创新发展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超越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一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新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等等。超越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传统认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二元对立、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政府只能被动和有限地发挥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才能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兼顾效率和公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既努力实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又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监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政府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开展有效市场建设、克服市场运行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从而突破了西方经济学200多年来形成的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观,有力推动了经济学创新发展。突破对发展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认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西方经济学框架下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但是,如果完全遵循这些理论,就会使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就不可能缩小,世界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也无法实现。有鉴于此,我国经济学者对发展经济学进行反思与重构,提出成功的经济体应同时拥有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要素禀赋在一个时点是给定的,但它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从而使比较优势发生改变。有效的市场是各种要素的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相对稀缺性的市场,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制度前提。有为的政府能够在一国要素禀赋发生变化时因势利导,促进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从而打破“低端锁定”,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积小胜为大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我国学者还将我们党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提出在国际贸易中应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是为了最大限度凝聚国际共识,达成合作;共建是为了在共商基础上建立更为公平的国际分工秩序,最大限度消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蕴藏的贸易不平等;共享是为了在共商共建基础上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其发展潜力。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是对发展经济学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突破,而且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中国学术贡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总结经济规律的学科,其创新发展通常是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必须更好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我国经济学创新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一些学者习惯于从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出发来分析研究我国经济现实问题,经济学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学创新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作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概括、抽象和升华,努力从中提炼出具有学理性的理论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朝着体系化、规律化、学科化方向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学创新发展既进入更加广阔的天地,也面临新的更高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回应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说明、阐释、总结、概括,并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学说,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同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良性互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经济思想,如《盐铁论》等古代典籍中蕴含的许多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不谋而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宝贵资源。吸收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就大量吸收借鉴了前人创造的成果。对现代社会科学积累的有益知识体系,运用的模型推演、数量分析等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用,而且应该好好用。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不要忘了老祖宗,不要失去了科学判断力。”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益借鉴。但我们在吸收借鉴时要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生搬硬套、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应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标题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历史使命》

惨惮之疾

咸冰考研丨首经贸最高性价比专业:西方经济学考研心得

专业课,更专业。一、专业概述西方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西方主要国家流行的经济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在西方国家,该课程是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有:经济增长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理论与宏观调控、金融发展与政府规制、低碳经济与环境经济学四个,这些研究方向都是开学后和导师进行双选,所以在考试时候不用太过在意。学生在硕士毕业后可以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经济管理,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政策分析等工作;还可进一步报考相关学科门类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求学深造。二、考研心得西方经济学专业在首经贸并不是一个热门专业,考试的难度相对于其他专业低一些。它的初试四门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901经济学,这里重点说一下数学三和经济学。相比于其他专业来说数学的难度是最大的,区分度也是最大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不能成功上岸就看数学最终的分数了。数学三涵盖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三门课程,比数二多一门概率论,比数一难度有所降低。其中线性代数、概率论相对简单,考试内容、答题方法相对固定,比较容易拿分,高等数学部分内容多,考察方式灵活,需要花大功夫。2018年数学的难度较大,给我的感觉和张宇4套卷的难度差不多,比往年的真题都要难不少,所以只做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大量的模拟题来练习自己。数学是我花时间花的最多的一门科目,前期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数学上,事实证明,这是对的,数学的学习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货,偷不得半点懒,前期学习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自己也曾受过一些学长学姐们的指导,深知考研不易,所以我打算把我走过的弯路和一些好的复习方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我是从5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复习的,5月-7月份算是基础阶段,我一直在看张宇的书: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第一遍看时还是很吃力的,很多题目都不会做,很痛苦,但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看书的同时我也在看张宇的视频,看视频的同时自己做笔记,做笔记分为两种,一种是听课笔记,一种是自己总结的技巧,错题的笔记,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喜欢在写下自己的思考,这样既便于及时巩固,也便于发散自己的思维。8月-9月属于强化阶段,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最好的一个时间段,一定要把握好,我主要做的是:张宇的三本书第二、三遍复习,还有全书的660题(选择、填空),660题的题目都很经典,值得多做几遍,做完后进行整理总结。10月份就该开始进行真题演练了,真题做哪一家的都可以,我依旧是选择张宇的,从1987到2018,三十年的真题,我一共做了三遍,做真题时要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这样等真正到了考场上才不会很慌。12月份我开始做模拟题,有汤家凤的8套卷、张宇的8套卷、4套卷,其中汤家凤的卷子重基础,难度和以往考试相近,张宇的重技巧,每套卷子总会有不少样式新颖的题目。做完要及时总结,查找出错的原因,并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小结:1、计算能力很重要,千万不要觉得这题简单我会做,就不动手去做,再简单的题目自己不动手算就很有可能算错,会做的算错了和不会的又有什么区别呢?2、建议用一本小本子把题目当中的小技巧和方法总结一下,考试时能节省很多时间,并要时常复习自己的笔记!!!3、最后的最后,心态一定要调整好,像18年这个考试的难度,很多人因为时间不够心态的都崩了,我考试还剩半个小时的我还3道题没做,当时真的是强行稳住的心态把后面的题目做完,要是崩了估计也就没有这个经验帖了。901经济学整体难度并不是很大,考试主要分为三部分: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型分为简答题和论述题,其中简答题6道、论述题2道,18年是政治经济学3道简答,微观经济学3道简答,宏观2道论述。我当时是从9月份开始看的,花了两个月把经济学教程和政经仔细看了一遍,11月份开始背诵,结合真题,分析往年考察的重点,每天下午3-4个小时,到了12月份,开始关注近两个月的热点经济问题,论述题很可能会考到,并开始写往年真题,按照正规的格式、时间进行,并总结答题技巧。考研真题当然期间仍需要不断地背诵、反复记忆,最终要做到不加思考就能写出答案,毕竟考试时候时间是很宝贵的。901有一个重点是对于图形的考察,每年的真题都会有很多图形考察的题目,我的做法是把所有可能考察的图形都整理出来,没事了就画一画,并注意关注横纵坐标、图形名称这些细节部分。上了考场就要不停地写,提前分配好每道题的时间,一般简单20分钟左右,论述30分钟左右,要把简答题当成论述题来写,尽可能的多写,并且要做好要点标注,这样也方便老师按点给分。三、复试心得关于复试,2018届西经上线五个录取五个,不会淘汰,但是仍要认真准备,因为每年情况都会不一样,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察科目为西方经济学综合,参考书目为《经济学教程》、《现代西方经济学说》,这些在学校的官网上都是能查得到的。面试流程为先自我介绍之后抽三道专业问题然后是英语考察,包含英语翻译、专业英语问题,最后是与面试老师交流,面试的老师都很好,所以不用担心,好好发挥自己就够了。开学这半年给我的感觉是,研究生的课程任务还是很重的,除了学好课程外还要开始文献阅读,尽早得准备开始科研工作,此外学校还有助研、助教、助管等岗位供学生来选择,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好好把握这三年的时光,充实并且快乐的度过它。--- END ---本期作者丨洋学长

惑者胜也

经济学考研之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必备大全|第一章 引论

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迄今在世界上尚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一般来说至少含有三种内容: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这类主题着重使用运筹学、数理统计和其他方法来研究经营企事业的有效手段和总结企事业的营运经验。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通货膨胀问题的论述等。它们的研究对象关系到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部门或领域。由于研究对象的差异,这一类别的西方经济学中,经济理论的成分比第一种类别要多。第三,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一方面的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以及根据经济理论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比前两类,第三类在理论上占有更大的比重。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由于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中是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的,故微观经济理论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均衡价格理论;②消费者行为理论;③生产者行为理论;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⑤一般均衡理论;⑥福利经济学;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的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研究这些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中的关键变量是国民收入。因此,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②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③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④开放经济理论;⑤宏观经济政策。4、资源的稀缺性(稀缺)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多样性的特点,为了满足需求,就要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的时期内可用于满足需求的生产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并且一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这就使得有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的需求显得远远不足。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且可以有多种用途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5、看不见的手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市场的运行机制被亚当·斯密形容成“看不见的手”。当经济社会中的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社会整体利益。指导生产、分配,让商家生产最有用的东西、并分配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论证和注解。6、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与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或者说,把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就叫做经济模型。经济模型可用文字说明(叙述法),也可用数学方程表示(代数法),还可用几何图形表示(图示法)。经济现象包括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错综复杂。如果在研究中把所有变量都考虑进来,则会使研究变得极其困难。为此,任何经济模型都是在一些假定前提下,舍弃掉若干次要因素或变量,把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成为数不多的主要变量,然后按一定函数关系把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组。借助于这样的模型,就可预测经济变化结果。7、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统称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政策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一般是确定性变量,其参数不是模型系统研究的元素。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一般情况下,外生变量与随机项不相关。例:Qd=α-β·P,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则α、β是参数,都是外生变量;P、Qd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8、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的总称。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就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迄今为止人类的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自给自足经济,即每个家庭或者村落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大部分物品,经济效率十分低下。二是计划经济,即生产资料归由政府代表的国家所有,政府用行政计划来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事实证明,这种经济体制的效率也很低下。三是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市场价格机制解决。四是混合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事实表明这种机制效率较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经济体制。9、经济人(理性人)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时的一个人类经济行为基本假定,即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不管是居民、厂商还是政府,都是理性人。尽管他们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同,但作为经济主体,都是理智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肯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其基本动力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存在以下前提:①信息是完全的,即当事人确知所有与其偏好和目标相关的信息。②信息收集成本是可接受的。③个人确知所有信息的价值及用处,不存在随机性决策。④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些假设在现实中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与思考成为经济学界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界争论的焦点。10、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力图回答“是什么”即着力于分析和阐明客观经济现象,并借以预测后果,而对经济事实本身不做价值判如何实现的问题。规范分析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研究“应该是什么”,并分析和说明如何实现的问题。在现实研究过程中,两种方法往往是结合使用的。11、均衡分析法经济学中的均衡是借用了力学的一个概念。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常见的均衡概念有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稳定的、不稳定的、半稳定的均衡等。均衡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通常来讲,它分析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以及相应的经济现象。1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个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研究的是经济过程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它研究的是经济过程横断面之间的比较关系。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对经济中发生变动的有关变量进行分析,包括对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的变动速率等进行分析。相比而言,动态分析把经济变化当做一个连续过程来研究。而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则把变量所属的时间全抽象掉了,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蛛网模型即为典型的动态分析模型。13、边际增量分析法边际增量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观察自变量每变动一单位量值会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一个过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分析等,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分析等。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边际分析方法往往能比较准确地描述出变化中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