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吸尘器行业分析 吸尘器多元化进一步提升天野

2019年吸尘器行业分析 吸尘器多元化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吸尘器作为清洁类家电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吸尘器本身具有简便、清洁效果好、使用广泛的特点,不仅仅可以用于地面地板和地毯的清洁,天花板、墙壁、门窗、家具、书架、沙发、床褥等家中环境的清洁,也可以清洁爱车空间,吸尘器作为代替人工的电动清洁家电,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同为家电,比起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一类产品,吸尘器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1999年第一台吸尘器才进入中国市场,但作为小家电品类,自2012年以来迅速发展,我国吸尘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就维持在70%左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吸尘器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家用吸尘器产量为10316.11万台,同比增长4.71%。正因为吸尘器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品牌,扎根中国市场,洞察中国消费者生活环境,清扫习惯和清扫难题,不断推出适合中国家庭使用的吸尘器产品。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几款新品可以分析到,未来吸尘器发展的几大方向:1、无线充电逐步替代有线吸尘器。吸尘器的类型不断丰富,从传统的有线吸尘器,到现在的无线吸尘器不过十几年时间,已经获得较多家庭的认可。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无线充电吸尘器零售额占比76.4%,同比增长5.1%。可以看出,无线吸尘器渗透率在快速提升。比起有线吸尘器来,无线吸尘器更加方便灵活,清扫任何地方不受电线长短的束缚,而且无线吸尘器的身量更加轻量。未来无线手持吸尘器仍将以浦桑尼克、莱克、戴森这些品牌引领为主,从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还有直筒式和手枪式以及立式吸尘器,一浦桑尼克和莱克为代表,未来,无线代替有线,吸尘器的类型将更加细化。2、吸力将进一步提升吸尘器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从有线吸尘器到无线手持式吸尘器,另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是吸力,轻量娇小的机身,让吸尘器吸力变小,但是2019年发布新一批新款吸尘器,不管是高端款还是中端款,吸力都在加大。浦桑尼克最新款吸尘器I9,吸力做到了22KPa,成为中端款吸尘器领域佼佼者,莱克最新款M12S真空率提升到了160AW,成为高端款的领航者。3、续航时间持续延长无线吸尘器灵活便捷好用,但电池容量有限,续航时间是一个缺点,所以各大品牌都在想方设法延长吸尘器的续航时间。浦桑尼克手持吸尘器I9采用的是快速充电、可拆卸电池的做法,备用一块电池,就可以拥有双倍的续航时间。莱克安装了8节2500毫安的锂电池,续航时间可以延长到70分钟.4、使用场景多元化,功能多样化。现在家庭装修风格多样。场景多元化,所以对吸尘器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精细。家中除了地板板和地毯的清洁,天花板、墙壁、门窗、家具、书架、沙发、床褥以及爱车空间,都需要吸尘器来帮忙清洁,所以吸尘器的多场景应用的刷头变多,如莱克立式吸尘器就拥有七款刷头;不仅仅如此,便捷性设计越来越多,如浦桑尼克I9手持吸尘器,坐式收纳装置,既能够收纳吸尘器机器,也能够收纳刷头、还能充电,不破坏家中的装修环境,以及一键倒尘。尘桶可以水洗等设计,功能越来越多样化。5、外国品牌优势减小,各大品牌百花齐放近几年,不管是传统的家电品牌还是新新崛起的吸尘器品牌,互相竞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国外品牌戴森、惠而浦、松下,国内品牌浦桑尼克、莱克、海尔、美的、小米都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外国品牌的影响力逐渐在减小,吸尘器的中端低市场全面开花。

江湖

2020年我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吸尘器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组图」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机器人、推杆式、立式、卧式和便携式等等。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零售额规模近198亿元。我国吸尘器市场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2019年1-11月线上渠道零售额为137.6亿元,占总规模77.5%。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均以推杆式和机器人吸尘器产品为主。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各种类产品均价差距较大,其中差距最大的主要为推杆式。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渠道品牌集中度均较高,线下集中度略高于线上。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零售额规模近198亿元2012-2019年期间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规模为194亿元,同比增长32%;2019年1-11月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规模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5%,初步估计2019年零售额规模近198亿元。我国吸尘器市场以线上渠道销售为主,2019年1-11月线上渠道零售额为137.6亿元,占总规模77.5%2019年1-11月我国吸尘器市场零售额为177.5亿元,同比增长2.5%,零售量为2189万台,同比增长7.7%;线上渠道零售额为137.6亿元,同比增长3.3%,零售量为1949万台,同比增长7.8%;线下渠道零售额为39.9亿元,同比下降0.2%,零售量为240万台,同比增长7.2%。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均以推杆式和机器人吸尘器产品为主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均以推杆式和机器人吸尘器产品为主,其中线上渠道机器人比重为45.6%,高于推杆式(30.7%);线下渠道推杆式比重为58.2%,远高于机器人(20.8%)。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各种类产品均价差距较大,其中差距最大的主要为推杆式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各种类产品均价差距较大,其中差距最大的主要为推杆式,线上推杆式产品均价为876元,线下推杆式均价为2689元;其次为立式产品,线上立式均价为784元,线下立式为1795元。机器人差距远低于推杆式,线上机器人均价为1476元,线下机器人均价为1891元。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渠道品牌集中度均较高,线下集中度略高于线上2019年我国吸尘器线上和线下渠道品牌集中度均较高,线下集中度略高于线上。2019年1-11月线上TOP5品牌集中度为73.1%,线下TOP5品牌集中度为93.1%;线上TOP10品牌集中度为83.5%,线下TOP10品牌集中度为99.6%。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吸尘器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巴洛克

亚马逊选品调研|吸尘器品类亚马逊美国市场调研报告

目 录第一部分 吸尘器品类Vacuums 市场容量分析 整体情况 TOP100预估月销量分布 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预估日销量分布 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预估月销售额分布 第二部分 吸尘器类目TOP100若干销量分析 主要类目分布 卖家类型分布 吸尘器主要类型月销量分布 吸尘器类目Top100品牌预估月销量分布 价格区间月销量分布 第三部分 吸尘器类目TOP100评论和星级分布 第四部分 热点产品分布 扫地机器人 手持式吸尘器 热点产品分析总结 法律声明 报告试读第一部分 吸尘器品类Vacuums 市场容量分析整体情况1. TOP100预估月销量分布经筛选,吸尘器品类(Vacuums)BSR榜单TOP100的有效样本为99个Listing。TOP100的预估月总销量407199件,每个Listing的平均月销量4113.12 件。2.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预估日销量分布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的预估日销总量13593件,平均每个ASIN的日销量137.30件。3.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预估月销售额分布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的预估月总销售额为66,041,947 美金,平均每个ASIN的月销售额为667,090.37美金。第二部分 吸尘器类目TOP100若干销量分析1.主要类目分布2.卖家类型分布(卖家类型--ASIN数量分布) (卖家类型--月销量分布)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的卖家类型中,ZMA自营卖家的ASIN数量和月销量的占比最大。FBA类型和FBA类型的卖家次之。但也存在同一条Listing下ZMA自营、FBA、FBM混合共存的情况,且FBM自发货一般为美国本地。3.吸尘器主要类型-月销量分布以产品类型划分,BSR榜单中有立式真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无绳手持式吸尘器、罐式真空吸尘器、无绳推杆立式吸尘器、推杆立式吸尘器、配件、干湿两用吸尘器共八种类型吸尘器产品。各类型的月销量、月销售额、ASIN数量分布如下图所示。4.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品牌预估月销量分布①在吸尘器(Vacuums)类目TOP100中,品牌预估月销量最高的前六名品牌分别是SharkNinja、Bissell、iRobot、BLACK+DECKER、Dyson、Eureka。这六个品牌的月销量均超过25000件。总共销量占比67%。大品牌把持着整个吸尘器市场。销量前十品牌延伸SharkNinja:美国品牌,Shark Ninja是美国清洁和厨房小家电公司。Bissell:必胜,美国品牌,创设于1876年。iRobot:美国专业的机器人制造商。BLACK+DECKER:百得Black&Decker,美国电动工具制造商,始创于1910 年。Dyson:戴森,一家英国工程技术创新公司。Eureka:美国品牌,伊莱克斯(Electrolux)公司旗下品牌。eufy:安克创新旗下品牌。Holife:帕拓逊旗下品牌。Hoover:胡佛。ECOVACS:科沃斯,创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苏州,是全球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Dirt Devil:德沃,美国吸尘器品牌。母公司Royal Appliance公司成立于1905年,与Hoover、Bissell、Eureka并列为全球吸尘器产业四大巨人(世界吸尘器四大顶级品牌)。②在该类目top100产品中,月销量占比最高的品牌是SharkNinja品牌,该品牌有18个ASIN上榜,市场销量占比15.59%;其它品牌的销量占比在1-13.33%范围不等,有1-11个不等的ASIN在榜。③在该类目top100中,最高的Listing的月销量是21,540件,最低106件;月销量上万件的listing有6个,低于10000件的有93个;月销量低于1000的有6个Listing。5.价格区间月销量分布版权声明本报告全部内容版权归喜课科技所有,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未经过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违者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以上为超声波洁面仪亚马逊美国市场选品报告部分内容,如需查看该产品的具体竞争数据、热销属性、痛点和利润信息等,请关注喜课科技大卖家跨境电商数据与服务平台,选择报告通栏目,全年上新100份以上的亚马逊选品经典调研报告!

彼非至人

2018年中国家用吸尘器行业发展现状,家庭普及率将进一步扩大

一、我国吸尘器产量可观吸尘器具有简便、清洁效果彻底、清扫效率高、使用广泛的特点,不仅可用于清洁地面,也可用于对天花板、墙壁、门窗、家具、家电、窗帘、床单、服装及高级织物等进行除尘,尤其对地毯、木地板、沙发、软椅及带缝隙的室内装饰物,更是必不可少的高效清洁电器。因此,吸尘器作为替代人工清扫的电动清洁电器,越来越受青睐。吸尘器是较早进入我国的小家电品类,在 1968 年上海就有专业化生产。1987 年我国吸尘器产量约 10万台。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全球吸尘器最主要的生产基地,自 2012年以来,我国吸尘器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维持在 70%左右。2017年,我国家用吸尘器产量达到8825万台,产量可观。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我国吸尘器行业需求分析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年轻人群生活理念转变,国内吸尘器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城镇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城市边界的持续拓宽,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 59.58%,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 年的目标是 60%,我国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在城镇化发展趋势下,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4551 元,到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进一步提高,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到 2020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将实现比 2010 翻一番的目标。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愈演愈烈,尤其是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生活理念也向轻松、舒适转变,吸尘器由于简便、清洁效果好、节约人力和时间的特点逐步被国内城市居民家庭所接受、亲睐,此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为吸尘器的销售提供较大的便利,促进了吸尘器需求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吸尘器行业零售量达到1567万台,吸尘器零售额达到138亿元,同比增长30.2%。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年轻人群生活理念转变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吸尘器市场前景广阔,未来三年我国吸尘器市场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三、我国吸尘器出口持续增长吸尘器早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必备的家居清洁电器,全球吸尘器市场总体需求未来将继续保持 3%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需求稳定。我国已成为全球吸尘器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我国吸尘器出口数量从 2007年的 9,072 万台增长至 2017年的10829万台,总体而言,我国吸尘器出口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在我国居民家庭中,吸尘器渗透率较低。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吸尘器家庭保有量每百户仅8台,而日本、韩国、美国的家庭保有量分别达到每百户 75台、94台、16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吸尘器家庭保有量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由于普及率不高,我国家庭吸尘器的人均年销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根据中金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吸尘器人均销量仅有 0.02台/人/年,低于 0.03台/人/年的全球人均销量水平,而美国、西欧、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人均销量较高,分别为 0.16台/人/年、0.09台/人/年、0.08台/人/年和 0.07台/人/年。未来我国吸尘器零售市场成长空间广阔。目前,我国吸尘器终端品牌以外资品牌为主,尽管目前亚洲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吸尘器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但终端品牌仍以欧美和日本品牌为主,我国吸尘器制造企业主要通过 ODM/OEM 模式供应给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知名终端品牌,如戴森、鲨科、胡佛、必胜等。但随着国内吸尘器市场需求潜力的挖掘和开拓,国内吸尘器品牌也相继推出,如美的、莱克、海尔、科沃斯等。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吸尘器产品的家庭普及率,吸尘器消费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恋研

吸尘器消费者报告

大家好,我是厉害,这一期《吸尘器消费者报告》和过去一样,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也设计了很多实验,希望真的能和大家一起了解吸尘器这个产品。和我们以前评测的很多产品一样,测试数据,对吸尘器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吸尘器的体验。所以我们邀请到了我们身边,真正会每天使用吸尘器的段阿姨。一起来完成整篇消费者报告。环境我们的办公室在三环办公区的顶层,上下两层 270 平米。顶层的花园和南北通透的户型,提供了很多活动空间,但是对阿姨开窗通风带来的灰尘,大大增加了需要清扫的频率。像地毯、窗户,清洁桌面用品和电脑屏幕,一天不搭理,灰尘就很明显。地面也许扫把还可以应付,但是一楼的地毯,大家的办公桌面,键盘,这种地方,吸尘器能大大加快阿姨的清扫的速度,速度对阿姨来说不止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而是相同的时间里,它可以节省下更多时间有机会接下第二份工作,来改善生活。样品吸尘器各个价位的销量,呈一个倒梨形,百元和高端走量很多,但是千元级别并不多,是典型的非成熟市场。针对目前市面上无线吸尘器产品的销量和关注度的现状,我们挑选了 8 款产品。我们还原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垃圾。滑石粉,模拟空气中的灰尘;饼干渣、瓜子壳、花生、米粒,模拟常见的食物碎屑。头发丝,剪成 5cm 的短发和 20cm 的长发,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头发。阿姨将每天使用一款手持无线吸尘器,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从拿起吸尘器,到最后清洗、安放,到我们填写我们的打分表格,这是一个时间超过一周的体验测试。而另一边,我们寻找了北京的一家拥有吸尘器测试设备的实验室。 而另一边,我们也找到了北京的一家拥有吸尘器测试设备的实验室,对吸尘器的核心数据,进行详细的测试。吸尘器的核心科技吸尘器历史最早的「吸尘器」雏形,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由内燃机提供动力,它甚至不是吸尘,是吹尘。几十年后,真空式吸尘器出现了。它通过电泵带动气流,让吸尘器内部产生气压差,把灰尘吸进去。最开始的时候,吸尘器体积很大,只能用马车运到家门口,把软管伸到建筑角落里清扫。吸尘器能在之后的 100 年里走进千家万户,离不开电机的进步。体积更小、转速更高的电机,彻底改变了真空吸尘器的形态,伴随着一战结束女性解放的社会趋势,最终完成了替代扫把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几百岁的家用小电器产品,吸尘器行业里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细致的测试标准,这些测试中最核心的,就是「吸力」。吸尘器通过均 压箱连接到测试设备,用蓝丁胶密封进气口。整套系统就像一个不断往吸尘器打气的气筒,无论吸尘器吸走多少空气,这台近似蒸汽机的机器,都能快速的为均压箱打入等量的空气,通过持续测试,统计均压箱捕捉到的吸力上限。这场吸力竞赛,电机的「转速」直接决定了最终的结果。10 万转电机美的吸尘器每秒钟可以带走 10L 的空气,为了提供这样的吸力,电流通过线圈和磁铁产生斥力,让电机旋转能达到每分钟 3 万转以上,但是 4 万到 5 万转已经是它的极限。瓶颈就在接触转子的电刷,因为高速旋转产生的摩擦,这种有刷电机不仅会产生高温和噪音,还非常容易损耗和故障。美的、韩夫人所代表的千元以下的价位,基本上都这种有刷电机,他们的吸力在测试中只有 20AW 到 30AW 左右。这是什么水平呢?无刷电机的五分之一。 无刷电机能做到更高转速的主要原因,就是调换了电机里磁体的位置。把不需要电流的强磁作为轴心,把需要接入电流的线圈固定住,通过高频的电流切换,产生相斥力让轴心旋转,就像磁悬浮列车一样,大大降低了电机的发热问题。第一个在吸尘器领域使用了无刷电机的,就是戴森。早在 2014 年,戴森研发出的一款 V6 无刷电机,就把电机的转速推到了 11 万转。而国内电机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则是来自 2015 年,莱克做出了国内第一款 8 万转的无刷电机。今天,戴森自己的无刷电机已经提升到了 12.5W 转,国产的无刷电机不仅突破了 10 万转,还逐渐下放到了千元价位。今天的 8 款样品中,从戴森,到国产的莱克、米家、追觅、添可、小狗,电机的转速都达到了 10 万转。吸力测试虽然国产的进步将无刷电机的吸尘器拉到了千元级别,但是从吸入功率的结果来看,相差还是很大。第一梯队的戴森达到了 209AW,第二梯队的莱克、添可、追觅、米家都在 100AW 左右,而同样使用无刷电机的小狗只有 43.8AW。作为吸尘器的核心,吸力在高端价位和低端价位,基本跟价格成正比,简单说就是贵的好。从吸力的角度来说,可能并没有「性价比」的美好幻想,只有一分钱一分货的冷酷事实。 但是吸尘器这种结构和原理并不复杂的产品,主观感受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就去看看阿姨对这几款吸尘器的使用感受。吸力差不多?Q:觉得哪个比较好用,好用在哪?段阿姨:这个(莱克)吧,可以自己往前走,就比较省力气。可以立住,挪凳子到时候不用找墙靠着;美的还挺好用的,吸什么都不堵。别人吸花生壳什么的就可能吸不进去。Q:觉得哪个不太好用?段阿姨:这个吸尘器(小狗)有点拖不动,阻力太大了。Q:感觉谁的吸力最大?我感觉吸力差别不太大,用完都挺干净的。吸力差别不大?这个结论我们第一听到的时候很意外,从经验来说,如果数据相差 50% 以内,确实可能因为使用的人不够敏感,可能体现不出来。但是这 8 组样品中,戴森和韩夫人的吸入功率相差了几乎快 10 倍。数据和体验之间的巨大差异,让我们首先反思的是接近半个月的长期使用是否哪里不合理。 所以,为了更精准的量化或者说还原段阿姨的体验,我们再次设计了实验。单次集尘实验(地毯)我们用麦片 5g,瓜子壳 10g,饼干屑 10g 模拟常见的生活垃圾,注意,这些都是湿垃圾,均匀混合在同一片区域里,每台吸尘器用 30 秒的时间计时吸尘,通过吸尘前和吸尘后的称重,计算出它的集尘效率。 结论非常有趣,除了小狗之外,各家的差别非常小。这确实印证了之前的主观感受,都挺干净。除了小狗的发挥失常以外,这说明对于生活中的常见的垃圾,哪怕吸力最小的韩夫人,都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清扫工作。即便是将地毯换成地板,数据也没有变化。这既可以说明大家的吸力应对日常清扫够用,也说明这个「范围集尘」的实验还无法展现出吸力的巨大悬殊。所以我们布置了 8 条 2 米长的跑道,均匀铺上 50g 的滑石粉。这次,8 款吸尘器只有一次清扫的机会,来考验它们的单次集尘能力。滑石粉细小且不易燃,被广泛采用在吸尘器测试中,但是细小的滑石粉洒在纤维编织的地毯上时,确实一个非常极端的用户场景。所以匀速推完之后,没有一家可以完全清理干净。第一、第三和第七条最为干净,分别是戴森、添可、美的。第二梯队是莱克、追觅、米家、韩夫人,也能清理得七七八八,但是会有比较轻微的残留。小狗发挥依然很稳定,是 8 款吸尘器里比较差的。因为这个测试过于出乎意料,我们又复测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吸入功率相差了快 5 倍的美的和戴森,在清洁能力上几乎一样。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实验结果其实是和阿姨的主观感受是吻合的,范围集尘差别很小,而生活中真的遇到细小的粉墨嵌入到地毯里的时候,哪怕真的可以一次就清理的很干净,我们也会习惯性的多推拉几次,这就会进一步缩小清洁的差距。当数据和实际体验对不上的时候,直觉告诉我,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我们决定选择一个更为极端的实验,来还原出数据上的巨大差异,而且最好这个实验能尽可能的接近用户的实验体验 —— 除螨。 除螨螨虫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说的除螨,主要说的是以人类皮屑、各种粉尘和一些真菌为食物的「尘螨」。杀死尘螨很简单,要么高温(35 度以上),要么低温(0 度以下)、要么干燥(RH<50%)。但是在螨虫最容易繁殖和聚集的床单枕套上,却因为纤维的孔径多、层数也多,尘螨往往不仅附着在表面上,也隐藏在深层的床垫里。所以常见的紫外线、高温的方式都很难清理干净,最重要的是,尘螨的尸体本身就是引起过敏的元凶。所以从清理的角度来说,吸尘器直接吸走,其实是最简单直接的手段。如果最终目的是吸走,那么在吸走之前它是死是活都没有太大意义。我们也走访了几家既做吸尘器也做除螨仪的厂商,除螨本质上也是吸尘,一个好的吸尘器是完全可以替代除螨仪的。除螨测试,我们采用的是业内惯用的做法,使用 2g 医用滑石粉铺在纸板上,盖住一层床单厚的毛巾,模拟尘螨环境。除螨实验第一梯队是莱克和添可,清扫得非常干净。第二梯队戴森、米家、追觅也有很明显的效果。而第三梯队的美的、小狗出现了大块的粉尘残留。韩夫人因为没有除螨刷头,官网页面也没有宣传除螨的场景,放弃参赛。在这场测试里,美的终于回到低吸力的梯队里,而数据最好的戴森并没有取得最好的成绩,反而被吸力不如他们莱克和添可追了上来,落在了吸力功率只有它一半的追觅和米家的梯队里。到现在我们的实验仍然跟数据对不上。动压和静压吸尘器其实和我们喝珍珠奶茶很像,如果我想吃到珍珠, 那么我就需要不断的用习惯吸入空气寻找珍珠,此时其实考验的是我带动空气的能力,这是动压,而像现在(吸入了珍珠)吸管一旦被珍珠堵住,但依然要往上吸珍珠时,此时考验的,就是我的静压。对于吸尘器来说,只要吸尘器没有被堵住,那么考验的就是动压,也就是吸尘器的空气流量,而随着被清扫的物体挡住习惯越多,甚至像珍珠完全堵住吸尘器时,更加考验的是吸尘器的静压能力。地板和地刷之间的空气很大,其实更加考验的是动压,当测试变成了地毯甚至是床单这种柔软的材质时,其实考验的是吸尘器的静压能力。吸入功率就是动压和静压相乘的结果,而动压就是空气流量。空气流量*静压=AW(吸入功率)所以我们需要更细致的测试这些吸尘器的静压和动压。静压测试为此,我们带着吸尘器去了一趟江苏省苏州市。这里是长三角最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吸尘器制造代工城市,销往全球的吸尘器,有 50% 以上来自苏州的代工厂。我们找到了一家没有样品参与我们本次测试的代工厂,展开了测试。而成绩出来的时候,结论突然清晰了起来。 吸入功率上,戴森确实是美的和韩夫人的 7 到 10 倍以上,但是在清理地板上的垃圾时,吸尘器都没有被堵住,所以此时考验的各家风量,戴森也仅仅比美的韩夫人高了一倍左右,而最差的小狗也确实不行。所以对于日常清扫而言,空气流量能达到 6 以上,吸力就完全够用了,而空气流量继续大下去,对清扫日常垃圾来说就有点过剩了。高速电机的优势无法完全展现出来。而在静压上,戴森、追觅都超过了 15KPa,其次是莱克、添可、米家,都在 10KPa 左右,这几款恰好也是在考验静压的除螨实验上表现比较好的选手,而美的、小狗、韩夫人的静压就不高了,韩夫人和美的只有戴森的四分之一。然而,数据和结论唯一有偏差的地方在于,为什么在地毯实验上,美的可以越级跟戴森打平?为什么在除螨实验上,莱克和添可效果比戴森还要好呢?显然这里面有一个比吸力更重要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拍打功能让我们回到除螨实验,看看吸尘器在清扫的过程中到底做了什么。为了重现这一过程,我们将接触面换成了玻璃。这样我们可以用摄像机完整的吸入过程。可以发现,莱克、添可、美的的刷头在吸尘时,会产生比较大幅度的震动。为了验证拍打的力量是否有差别,我们将玻璃板换成了塑料薄片和小球。莱克、添可和美的的震动幅度明显更大。其实莱克和添可的官网页面中也对自己的拍打功能有介绍。实际来看,在考验静压的环节里,拍打功能可以让灰尘弹起,并且拍打可以让吸尘器和接触面产生短暂的间隙,这时只要吸尘器的动压足以吸走这些灰尘,就可以大大提高清洁效率。吸力「过剩」了 回看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对吸尘器的吸力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小风量就足以清理干净,而在要求更高的地毯和除螨环境下,考验的是吸尘器的静压能力;当静压足够时,刷头的拍打功能可能比一味提升静压带来更明显的清扫效果。同样能把硬质地面清扫干净的扫地机器人,吸入功率只有 30~40AW,如果你是清扫床单和地毯,戴森 V8 的无刷电机也已经足以满足日常的使用了。实际上在苏州拜访业内人士时我们也了解到,戴森 V8 依然是戴森自家产品中最近几个月销量最高的单品,并且在友商中的口碑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失望的答案:目前吸尘器,尤其是戴森的的高端系列,吸力已经过剩了。那是不是我们就认准一个高速电机,并且有拍打功能的刷头就足够了么?我们回到阿姨的实验,正常用似乎差别并不大。但是其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阿姨使用的时间太短了。吸力衰减用吸管比喻吸尘器最大的不妥就是,奶茶吸到嘴里除了长胖没什么危害,但是对于吸尘器吸进去的灰尘,不仅会堵塞滤网,甚至还会进入电机,造成损耗和故障,体现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就是吸力衰减。所以吸尘器的灰尘和气体分离技术,对于一款使用周期达数年的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在测试尘气分离之前,我们先排除灰尘这个变量,对 8 款吸尘器空吸的吸力,连续测试了 20 分钟,看看他们在没有灰尘的情况下,电机本身会不会随着电量电压的下降而衰减。吸力衰减测试(电机衰减,最大档位)戴森和追觅几乎全程平稳没有明显衰减,其他几家吸尘器的衰减都在 10% 以内,莱克和小狗在持续运行几分钟后衰减比较明显。所以好的电机,不会受到电量的影响,而有些电机因为本身的问题,还没轮到灰尘堵住风道,自己先衰减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正常使用时,到底谁的吸力衰减更严重。多锥气旋的原理戴森一直以来都会在宣传中强调自家的尘起分离技术,并且它也是第一个将气旋分离技术应用在吸尘器中的。但是「旋风分离」这项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应用,从制糖,到原子弹浓缩铀,再到滚筒洗衣机的甩干功能,都是利用旋风分离产生的离心力,分离不同密度的物质。当吸尘器带着风夹杂灰尘进入尘桶,质量较大的灰尘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出来。但是,质量更轻的小灰尘仍然可以顺着气流穿过滤网。所以小狗、添可、韩夫人会在后面再加一块海绵或者复合棉。但海绵毕竟是耗材,再好的耗材也有耐久度。而戴森第一次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再用一次「尘气分离」。尘气分离的效果和三个因素相关。质量、角速度、半径。其中和「角速度」是平方关系。如果要提高尘气分离的效果,可以选择增加半径,也就是尘桶的半径,但这样看起来并不明智,因为尘桶已经很大了。增加角速度的效果显然更好,所以可以缩小风道的周长,同样的风速,周长越小,角速度越大,离心力也就越大。因为体积更小了,这样的锥形气旋在吸尘器的体积中,最多可以放十个以上,这就是现在吸尘器宣传页中的「多锥气旋」。当然,小气锥也不是越多越好,气锥越多,带来的气流阻力越大,对电机的转速要求越高,所以气旋和电机是一个相辅相成、需要平衡的系统。吸力衰减测试(堵塞衰减)我们一度非常想通过拆解的方式,来测算一下各家的多锥气旋分离效率,但是变量太多,甚至有的产品还一边吸一边漏,刷头的设计、风道的设计都会影响到最终成绩。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做有灰尘的吸力衰减测试,尘气分离效果越好,吸力衰减也就越小。整个实验最大的难度,就是控制变量。我们搭建了国家推荐标准的实验环境,引入标准灰尘。将吸尘器固定在均压箱上,空吸 6 分钟后,吸入 25g 矿物灰尘,测试吸力;再吸入 25g,测试最终的吸力,算出吸力衰减的比例。首先是第一次吸入 25g 灰尘后的吸力衰减,25g 这个量已经很夸张了。此时,戴森、添可、米家、美的、小狗的吸力依然可以保持在 90% 以上,莱克的衰减比较严重,下降到了 44% 。第二次吸入 25g 标准灰,这一次多台吸尘器大幅度衰减,只有带多锥气旋的戴森和米家还能保持 95% 以上的吸力,299 的韩夫人已经几乎被堵住了。这里显示出了戴森高速电机和多锥系统共同作用下的尘气分离效率,简直是可怕,很多戴森的用户之所以觉得用戴森省力的原因,其中很有可能就是在一个清洗周期里,几乎注意不到衰减。在这 8 款样品中,也确实刚好是戴森、米家在宣传页面里提到了「吸力不衰减」。并且很严谨的给出了小字注释:「根据一份行业推荐标准的规定,实测值和明示值之差不应大于 3% ,当样品的测试结果小于 3% 时,可明示本产品吸力损耗为 0 。」嗯?这个行业标准有点古怪。带着评测人的直觉,我们找来了这份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莱克联合起草的、标准号为 QB/T 1562-2014 的行业标准文件。这份文件在第 5.8 条原文,是「如果在产品包装箱、铭牌或说明书等地方标识吸力损耗,实测值与明示值之差不应大于 3% 」。按照我们的实测,戴森和米家确实是 3% 以内的,但是这份行业标准中,并没有这句非常重要的 「当样品的测试结果小于 3% 时,可明示本产品吸力损耗为 0 」。对吸尘器来说,相比吸力衰减,同样重要的是,吸力衰减是否通过清理恢复,清理起来是不是麻烦。这些样品中,有的价格挺贵的,一台价格都是 4000 到 5000,我们只有一台,为了每一次实验得精准,我们不仅需要控制变量,也需要反复得清晰和保养,以保证每一台吸尘器尽可能得接近出场得状态。清扫的细节拆装和清洗吸尘器作为扫帚拖把的替代品,很多时候不仅是自己用,父母家人也会用到。所以清洗时最好能满足三点:倒垃圾别沾手、拆装别太复杂、有灰的地方都能洗。米家、小狗、添可 3 家是做得比较好的。尘桶、初级过滤器和 HEPA 滤网三个关键零件都可以拆。如果灰多的话,电机部分需要用湿纸巾擦一下。米家有一个小缺点,主机的底部是带弧度的,拆掉尘桶以后就立不住了。追觅可以拆下过滤器和滤网,但是尘桶不能拆。虽然这个电机入口做了一些设计,让水不容易流到电机,但冲洗的时候还是要更小心一些。戴森只能拆尘桶和后面的 HEPA 滤网,初级过滤器不能拆,所以内径只能用纸巾擦。不过有一点戴森做的很好:当拆下滤网的时候,即使误触到开机扳机也不会启动电机。小狗在倒垃圾的时候必须把滤芯全部拆出来,很容易弄脏手。美的的尘桶只能拆下来一半,另一半只能老老实实用纸擦。莱克就更麻烦了,一共能拆下 7 个零件,尘桶和初级过滤器都有两个。有些零件的旋转方向还是相反的,拆装和清洗的过程都相对麻烦。其中一个尘桶需要打开刷头接口倒垃圾,手很容易碰到。吸尘器的清洗综合来看,米家、添可、追觅、韩夫人的清洗都不错,美的和莱克的设计都比较复杂,首先是拆装和清洗的学习成本比较高,其次是拆装时需要的注意力也越多。刷头同样是需要清洁的。8 款被测吸尘器,带滚轮的刷头基本都可以拆下来清洗,只有美的的除螨刷不能拆。在可以拆的刷头里,添可、莱克、小狗都是卡扣结构,可以徒手扣开。戴森、米家的刷头只能用硬币之类的工具打开。一是很容易扣花,毕竟这个地方是塑料,二是现在家里放硬币的人真的不多。所以清洗的时候并不方便。地面清扫谁更省力?几款吸尘器的重量差别不大,除了莱克将近 3kg 之外,其他几款都在 1.5kg 左右。这个重量在清扫地面的时候不算费力,但毕竟还是比常见的胶棉拖把重了不少的。这时候如果有一些能够省力的功能就很重要。添可、莱克这方面做的很好,自行走功能,他们的刷头震动幅度是比较大的,转动的刷头摩擦地面,可以带来轻微的向前走的动力。这一点在前面段阿姨的实验中,也是最先被感知到的功能。手持清扫谁更省力?清扫地面大家都不算费力,莱克、添可还有加分项。但是在清扫桌面、角落,以及除螨这种吸尘器需要频繁抬起的场景时,这时候差距就体现出来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重心的位置,根据杠杆原理,力臂越短作用力越小。戴森和追觅的重心都几乎刚好就在手心跟虎口之间,尤其是戴森,重心离作用力的位置非常近。比较差的是莱克、小狗、美的、韩夫人的力臂都很长。根据力矩的公式,作用力和力臂相乘,就能得到力矩的结果。力矩 = 作用力*力臂 必要的刷头主流吸尘器一般都会带这几个标配刷头:地刷,主要清洁地面和地毯;除螨刷,针对床单、被褥,以及沙发这些编织物表面的清洁。扁刷和毛刷,主要针对桌面、墙角、缝隙键盘这些小面积、需要精准清扫的场景。戴森 V11 有两个版本,Absolute 版多了一个高扭矩刷头和用来清理顽固污垢的毛刷,安装高扭矩刷头之后,可以自动根据接触面和灰尘垃圾的量,调整吸力,它依然只有三档,只是在这三个档位里做切换。顽固污垢毛刷则只是宽嘴缝隙刷硬了一些,区别不大。所以建议直接买 Absolute 就可以了。添可 PURE ONE 的自动档是通过管口的红外传感器检测灰尘实现的,所以不挑刷头,当检测到灰尘比较多的时候,会提高吸力。总共有 10 个档位。添可 PURE ONE 系列的三款区别基本上就是电池容量,适合长毛地毯的螺旋地刷,以及摄像头组件,正常的家居环境基本款就够用了。同系列不同型号的吸尘器,会有些配件上的细节区别,对正常无宠物的家居环境来说,一般基本款就足够了。谁更怕毛发?吸尘器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垃圾,但是真正让吸尘器全体害怕的,还是毛发,尤其是长头发。为了看看这些吸尘器能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极端垃圾,我们用小碎发、毛发团和大片纸屑,来测试毛发的缠绕情况。在采用地刷的情况下,小碎发是不太怕的,但是长发绝大部分吸尘器都会缠绕,只能用剪刀把滚刷上的毛发剪掉。在遇到头发比较多的地面,我们也建议你用不带滚轮的刷头来清理。吸尘器的「智能」戴森和添可在自己的主打系列都着重宣传了「智能」,很巧,他们的智能体现在相同的地方:屏幕显示、和吸力自动调整。添可的屏幕可以显示当前管口的垃圾,剩余电量,吸力的大小。总的来说它是比较准的。一个星期体验下来,这个屏幕显示在清扫垃圾的时候其实没什么用,因为你看地上比看屏幕更直接。但是清扫地毯这种容易藏灰的地方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不过这个电量百分比的显示就不如戴森直接给你算出剩余时间来的直观,吸尘器是能耗很单一的产品,电量百分比更适合手机这样的能耗复杂的设备。至于吸力的显示和调整还不如主流吸尘器直接按钮切换方便。如果说添可的屏幕显示还有点意思的话,app 就非常鸡肋了。App 上主要是「展示信息」和「操控」。信息展示主要是你吸了多少灰尘、还剩多少电量,但依然是手机的思路,用百分比显示,戴森直接显示的是各个档位的使用时间。我们测试了一下这个灰尘单位「颗」,并不是非常准确。无论是国标,还是进风口的红外线传感器毕竟很难检测出微小灰尘的数量。控制主要是控制吸力的大小,其实这个在吸尘器机身上就可以完成,你很难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拿着吸尘器还去手机上点。App 上还带了个娱乐功能,点开以后是优酷、爱奇艺这些视频网站的网页版,看的时候还要 App 整体上还是比较鸡肋。续航测试首先是最低档位的续航,戴森的续航最久,1 小时 18 分钟。其他几款大部分都在 40 分钟左右。韩夫人和美的只有不到 20 分钟。最高档位下,因为转速越高的电机会带来更大的吸力,导致续航时间相差不大。也很少有家庭在打扫时全程高档位。主流的吸尘器都是有线充电,添可可以把电池拿出来直接放在无线充电座上,随取随用,不需要专门充电然后收起来,小狗则是把整机都放在无线充电座上充。如何挑选吸尘器?噪音和启停速度我们用分贝仪测试了 8 款吸尘器所有档位的噪音。在最低挡位下,大部分吸尘器都在 65 分贝左右,追觅、小狗超过了 70 分贝。最高档,添可到了 80 分贝。追觅的声音虽然没到 80,但声音有一点刺耳。电机的水平同样体现在启停速度上。我们通过采集了 8 款吸尘器从启动到停止的全过程音频,导出音频波形图计算出了几款吸尘器的启停速度。戴森启动速度是最快的,几乎就在一瞬之间。而其他吸尘器基本都在半秒到一秒之间。韩夫人和莱克最慢,需要 2s 以上。如果说大家的启动速度都算干净利落的话,那么停止速度的差距就很大了。追觅、米家、小狗、韩夫人都达到了 3s 以上,给人感觉就比较拖拉。莱克、添可比较快,只要 1s 半,戴森 1s 就能停下。质保和售后对比保修之前,首先我们要知道哪里容易坏。电机、电池、滤芯是相对容易出问题的部件,它们的保修期限非常重要。而吸尘器整机的保修,除了 299 的韩夫人之外,普遍都在 2 年左右,还为电机提供了额外 1 年保修。电池方面,追觅、米家只保 1 年,美的只保半年。最重要的耗材「滤片海绵」大家都不保修。小狗的售后毫无疑问是最值得肯定的,专门附了一张售后说明书,白字黑纸写着人为损坏也一样免费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小狗吸尘器也刚好出了一点问题,报修过一次。从上门取件到返修回来,确实一点废话都没有。不过吸尘器属于大型物件,如果没有原包装盒,很多快递很可能是不收件的,避免运输损坏导致的争议。所以吸尘器的包装盒最好留起来。购买建议经过我们几个月的测试和奔波,我们能看到戴森在这个行业深厚的积累,以及在技术层面功不可没的推动。同时在吸力、等方面用料也非常扎实。选择哪一款吸尘器之前,需要确认吸尘器解决场景。一个吸尘器的使用寿命至少在三年以上,应该按照你未来三年左右可能需要清理的场景来选择。如果你的屋子不大,想尝试这个品类,也想图省心,推荐追觅和米家。米家吸尘器是石头代工的产品,两者不管是产品表现还是用料都比较相似。其实京造的吸尘器是追觅代工,在大部分功能上也是接近的。都是千元价位值得购买的产品。追觅的电机优化能力更接近戴森,电机的启动转速上会及时,尘气分离效率不如米家,表面耐脏性能要好于米家。如果是房屋面积超过 120 平米,或者希望少一些吸力衰减、电机损耗这方面的烦恼,可以考虑戴森 V8 。V8 本身是一款经过市场考验之后依然长盛不衰的一款型号,在吸力、重量和续航上都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平衡,同时,新款的性能过剩,也确实没有太大必要上最新款。千元以下的“准入门级”吸尘器,在“大面积的地板吸尘”时候的差别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主要是除螨功能表现不佳,没有多锥气旋的过滤、长时间使用可能更容易造成吸力衰减。续航也有一定的牺牲。如果是为了消费升级在家里添置这种吸尘器,可能带来的烦恼会比好处多。监制 / Mr厉害主笔 / Mr厉害导演 / 纤尘实验统筹 / 橙红主演 / 橙红道具 / 月岛拍摄 / 赵瑞斌、张琦剪辑 / YesuSama视觉 / 旭茹后期 / 中秋编辑 / 恺伦、纤尘责任编辑 / 恺伦 爱否科技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

轮回

吸尘器行业产业链及十大品牌企业分析:哪家吸尘器性价比最高?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消费的升级随即带动了消费产业的升级,小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规模上涨,包括近几年快速兴起的吸尘器。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按形状可分为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桶式吸尘器、推杆式吸尘器以及手持式吸尘器。现在机器人吸尘器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流行产品,它的优点是自动清扫地板上的灰尘,自动清理毛发和碎物,清扫任务完成后,自动返回充电,智能吸尘器的核心技术是芯片和里面的软件。吸尘器产业链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吸尘器主要企业分析1、戴森戴森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的工程技术创新公司。在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领导下,戴森公司产品畅销全球45个国家。主要产品为吸尘器,洗衣机,自动吸尘器以及手持吸尘器设计并研发新技术。戴森公司于2006年进入中国,在南京建立生产基地,生产由数字电机驱动的干手机产品。2008年,戴森北京分公司成立。2、美的美的集团创业于1968年,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电商、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四大产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美的主要产品有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大型中央空调、风扇、电饭煲、冰箱、微波炉、饮水机、洗衣机、电暖器、洗碗机、电磁炉、热水器、灶具、消毒柜、电火锅、电烤箱、吸尘器、小型日用电器等大小家电和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变压器、漆包线等家电配套产品,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和微波炉产业链,拥有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和厨房用具产业集群。3、小狗吸尘器小狗吸尘器是一家中国吸尘器品牌,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销售清洁电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自主研发卧式吸尘器、无线吸尘器、便携手持式吸尘器、桶式吸尘器、车载吸尘器、扫地机器人、除螨仪等产品及配件千余款,累计申请产品专利百余项。历经传统与互联网消费时代,小狗吸尘器连续17年稳居国内市场前列,产品销往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外界调侃小狗太“色”,可见小狗的外形引人注目。小狗的设计及色彩搭配,是对传统吸尘器模板化的革新。产品外形风格多样化,不管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还是外猛内柔女汉子,卖萌嘟嘴剪刀手,都能在小狗找到所对应的商品。4、飞利浦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品牌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1891年在荷兰成立,主要生产照明、家庭电器方面的产品。在全球28个国家有生产基地,在150个国家设有销售机构,拥有8万项专利,实力超群。就品牌来说完全值得大家信赖的。飞利浦吸尘器的功能及优势:飞利浦的吸尘器一般拥有1400w以上的大功率,能够轻松除尘,一吸干净利落不费劲。还采用了第四代飓风离尘技术,产生离心力,能够快速分离尘气。一机多用,配置4种吸嘴刷头,能够满足整屋需求;功率可调节,吸力可控。5、海尔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元,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8万多名员工,海尔的用户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发布,海尔集团以962.8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一年位居榜首。海尔吸尘器有以下特点:扫地省时省力吸尘器的自动化,低噪音;小于50分贝,降噪处理,清洁房间的过程免受噪音之苦。净化空气:内置活性碳、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6、莱克莱克电气成立于1994年12月,英文名为Kingclean。莱克与多个世界500强企业战略合作,2017年产值达57亿元,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莱克全球研发中心拥有600多名工程师和设计师,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CNAS实验室,每年申请技术专利200余项,累计拥有专利1600余项。莱克在吸尘器领域开发了大风量龙卷风尘气分离技术、超静音技术、旋风动力刷技术、超高速数码电机技术,积累了多项吸尘器产品的核心专利。还把吸尘器的PM0.3尘散控制技术和高效离心机技术应用到空气净化器产品,研发的魔净K8四大核心指标成为2015年空气净化年会新国标首批获奖的”智享之选”产品。7、韩夫人韩夫人从品牌诞生之初,韩夫人就定位明确,只走线上销售,也就是依托于电商平台。正式这样的一个决策,促使了韩夫人在2017在吸尘器这样一个大类目下面的销量稳居第一!其中的竞争对手不乏美的、海尔等知名品牌。韩夫人一直以亲民的路线和家庭为主的观念,打造着自己的产品线。从推杆式的小吸尘器,到卧式、水过滤的桶式吸尘器;从有线到无线的技术升级;从吸尘器到除螨仪;韩夫人的产品在短短几年之间,不断丰富和更新迭代。8、苏泊尔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中国厨房小家电领先品牌,苏泊尔创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中国杭州,在杭州、玉环、绍兴、武汉和越南胡志明市建立了5大研发制造基地,拥有10000多名员工。苏泊尔是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苏泊尔拥有明火炊具、厨房小家电、厨卫电器三大事业领域,丰富的产品线,全面满足厨房生活需求。旗下生产的炊具及生活家电产品销往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压力锅、炒锅、煎锅、蒸锅连续多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电水壶市场占有率也跃居行业第二的领先地位。旗下吸尘器物美价廉,款式多样,功能各异,选购的用户也很多。9、德尔玛德尔玛(DEERMA)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下品牌。德尔玛产品涉及加湿器、吸尘器、除螨仪、干衣机、拖把、果汁机、养生壶、绞肉机、破壁机等多种生活小家电。10、杰诺杰诺吸尘器有以下优势及特点:强劲吸力,多种用途,配置多种刷头;1200W大功率,强劲铜“芯”,风道转速更快,吸力更大;耐用、低耗、高能;一机多用,大有所为。干吸、湿吸、吹风、车用、除螨、拖地护理;升级水过滤配置,大量灰尘,装修专用,过滤更洁净,拒绝二次排放污染;5L家用大容量;约16米的超长操作直径;双重降噪,大吸力也够安静。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吸尘器行业市场情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时有终始

2017年吸尘器市场销售情况分析:全年零售额近150亿元

中商情报网讯:据数据统计,2017全年吸尘器市场零售量达1794万台,其中,线上市场零售量为1568万台,线下226万台。从零售额来看,2017全年吸尘器整体市场零售额达149.9亿元,其中线上零售额为111亿元,线下零售额则为38.8亿元。吸尘器整体市场零售额增速远大于零售量增速,说明整体市场高端产品增长明显,其中线下市场表现更加突出,线上表现相对较弱。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产品结构来看:2017年线上和线下产品结构调整基本完成。传统卧式吸尘器零售额份额下降明显,尤其是线下市场;手持推杆式线上和线下占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立式增幅较小,除螨仪和机器人出现小幅下降。预计2018年吸尘器市场将进入成长期。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吸尘器品牌竞争情况来看:线上线下热销品牌有所不同。据数据统计显示:线上热销前三的品牌分别是:科沃斯、戴森、小狗;其中科沃斯以零售额占比20.8%占据线上市场最大份额。而线下则为戴森、莱克和飞利浦,线下戴森品牌吸尘器占主导地位。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内容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吸尘器行业市场情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大嘴巴

吸尘器行业面临两大痛点问题,技术升级是关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上涨,消费者收入逐渐增多,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吸尘器越来越受到欢迎。整体来看,吸尘器的市场普及程度还未完成,国内市场走势平稳,消费者需求一直不温不火。但是,随着细分市场产品功能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吸尘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吸尘器行业面临的两大痛点问题近年来,扫地机器人和无线手持推杆凭借其自身的科技化、时尚化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吸尘器市场最大的两个细分品类。但是,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行业未能出现革命性的技术,产品同质化明显,以及消费者的对产品的智能化体验存在痛点问题,整体的市场增速趋于平缓。但由于今年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居家隔离导致需求增多,1-8月同比增速出现好转,达到10.0%。目前国内吸尘器行业面临两大痛点问题:首先,国内吸尘器产品的渗透率偏低,在消费者中普及度不高;其次,市面上产品五花八门,各个品牌在其产品宣传时,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最好,具有大吸力、长续航、高智能化、低噪音等优点,但实际上很多产品参数参差不齐,且存在虚标问题,增加了消费者的选购难度和对产品的不信任。吸尘器产品技术升级是行业发展关键针对吸尘器的痛点问题,产品自身的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关键。首先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年轻一代消费群体对产品外观更加关注,他们在选购时比较看重颜值、质感、外观细节等方面,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具有时尚化的产品外观设计更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次,清洁能力是体现吸尘器产品的最重要指标,市场上产品五花八门,吸力标注很大,但是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清洁效果达不到理想标准。以扫地机器人为例,面对清洁效果不干净可能会造成消费者二次清洁的问题,技术的升级是根本。作为智能家电产品,减少人工干预与清洁技术同等重要,目前规划式清扫已然成为行业主流技术,不再是新鲜卖点时,需要在供给侧深挖新思路。

万物复情

行业报告│又一增量市场!2020年吸尘器对锂电池需求量达4.3亿颗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导语mybatteryEVTank发布《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中国无线吸尘器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已经达到4.3亿颗,同比增长40.24%。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在白皮书中,EVTank将吸尘器定义为包含普通吸尘器、除螨仪和扫地机器人在内的广义吸尘器。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吸尘器出货量1.68亿台,同比增长9.97%,从产品结构来看,普通吸尘器占比最高,达到85.14%,其次为扫地机器人和除螨仪,占比分别为10.41%和4.45%。从中国市场销量来看,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吸尘器销量为3123万台,同比增长25.02%。其中无线吸尘器产品的销量达到1602万台,无线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随着无线吸尘器产品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也逐步提升,EVTank发布《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中国无线吸尘器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已经达到4.3亿颗,同比增长40.24%。EVTank分析认为吸尘器用锂离子电池用量的快速增长与吸尘器本身出货量的增长、无线吸尘器产品渗透率的提升以及锂电渗透率的提升均密切相关。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的下降,预计其很快将100%取代镍氢电池,大量用于吸尘器产品中。在白皮书中,EVTank详细分析了吸尘器行业的出货量、市场规模、出口情况、企业和区域竞争格局,并对包括美的、科沃斯、莱克、石头科技和海尔等在内的吸尘器企业做了详细的分析。另外,针对吸尘器用锂电池,白皮书详细研究了国内主要吸尘器电池供应商及相应的产品型号,重点分析了包括天鹏、海四达、长虹三杰等在内的锂电池企业,也对全球知名的吸尘器电池供应商三星SDI、LG和村田(Murata)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白皮书框架第一章 吸尘器行业基本属性一、定义及分类 (一)吸尘器定义 (二)吸尘器分类 二、吸尘器产业链研究 (一)产业链结构图(二)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产业 (三)中游生产环节(四)下游渠道第二章 中国吸尘器市场环境分析一、中国吸尘器政策环境分析 (一)产业政策(二)行业标准二、2020年中国吸尘器市场特点分析 (一)线上消费恢复明显,线下市场仍然疲软 (二)品牌集中度提升,国产品牌崛起竞争加剧(三)产品升级更新换代速度快,吸拖一体深受消费者喜爱 第三章 2020年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全球出货量分析 二、中国吸尘器出货量分析 (一)总体出货量分析 (二)不同类别出货量分析 (三)有线和无线出货量分析三、中国市场销量分析 (一)总体销量分析(二)不同类别销量分析(三)有线和无线销量分析 四、市场规模研究 (一)全球市场规模分析(二)中国市场规模分析第四章 2020年中国吸尘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市场竞争格局 (一)不同国家吸尘器市场份额(二) 中国不同区域吸尘器市场份额二、企业竞争格局 (一)中国主要吸尘器企业竞争市场份额分析 (二)中国主要扫地机器人企业竞争市场份额分析 三、吸尘器企业OEM/ODM模式分析 四、吸尘器企业竞争格局特点五、中国主要吸尘器企业名录 第五章 2020年中国吸尘器出口分析一、总体情况 (一)总体出口情况分析(二)不同出口地区分析二、吸尘器出口市场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出口趋势(二)出口特点第六章 重点吸尘器企业分析一、美的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二、科沃斯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三、小狗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四、莱克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五、石头科技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六、海尔 (一)公司基本情况(二)主要吸尘器产品和分类(三)吸尘器业务经营情况 (四)主要电池供应商情况 第七章 吸尘器用电池分析 一、吸尘器用电池发展现状 (一)吸尘器锂电池出货量 (二)吸尘器锂电池市场规模二、主流吸尘器企业电池供应商分析 (一)外资企业(二)内资企业三、吸尘器电池国内主要企业分析 (一)天鹏(二)海四达 (三)长虹三杰(四)亿纬锂能四、吸尘器电池发展特点分析 (一)无线渗透率逐步提升催生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锂电渗透率较高 (三)吸尘器锂电池技术要求更高第八章 吸尘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吸尘器市场规模及出货量预测 (一)出货量预测 (二)市场规模预测二、吸尘器用电池市场规模及出货量预测 (一)出货量预测 (二)市场规模预测三、竞争格局预测 (一)吸尘器企业竞争格局预测 (二)吸尘器电池企业竞争格局预测 查看更多报告请点击: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年度/月度行业报告【联合发布单位】EVTank:全球领先的专注于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研究的权威第三方机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生产商、购买商、供应商、投资者、银行、政府提供独立而权威的专业研究服务。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国家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法设立的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和咨询的第三方智库,研究院下设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务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服务、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管理咨询、投融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专业服务。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庆等地方设有分支机构。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中国电池网旗下的独立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大数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权威、独立和专业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报告和数据。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我的电池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长少无序

吸尘器行业规模放缓,无线化为行业增添新活力

2019年,受家电行业整体外部环境的影响,吸尘器行业零售额规模极速放缓,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吸尘器零售额同比上升2.5%,其中,线上渠道零售额同比上升3.3%,线下渠道与去年同期持平。电商渠道成为吸尘器的主力渠道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在新兴消费群体的热捧下,吸尘器市场实现几年的高速增长,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吸尘器市场规模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44%,超过电饭煲成为小家电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从线上、线下两渠道占比来看,吸尘器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线上电商渠道的拉动。2018年,吸尘器在电商渠道的市场份额超过八成,同比增长78%,2019年电商渠道占比接近77.5%。虽然线上电商市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但是相比冰冷冷的参数、价格,消费者更愿意通过线下体验来选购商品,毕竟从线上市场了解产品信息、体验产品功能还是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线下市场就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对产品进行充分展示,让消费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产品。无线化为吸尘器市场持续增添活力随着吸尘器市场的逐渐发展,如今,市面上的吸尘器大多分为手持式、立式、桶式、卧式以及扫地机器人这五种。目前,传统桶式以及卧式吸尘器份额被逐步压缩,手持吸尘器、立式吸尘器以及扫地机器人正在快速增长,无线化正在为吸尘器市场持续增添活力。据中怡康线上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无线吸尘器参与的品牌竞争数量较2017年增加了35个,是各细分品类中品牌数量变化最为明显的。除此之外,除螨仪也是年轻消费群体青睐的新兴小家电品类。无论是吸尘器还是除螨仪,企业都要以用户为导向,回归产品本身,通过不断研发和设计为用户提供精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