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个帖子搞定你所有报名问题,10.10正式报名开始了!赵盾

一个帖子搞定你所有报名问题,10.10正式报名开始了!

舅舅就是这样,给力话不多!简单粗暴,咱们开始!所有报名相关问题在这里面都能得到解答,请认真阅读!报 名 攻 略1.参加过预报名的该做什么?①查看检查目标学校+报考点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完所有报名工作!(不同报考点报名+缴费+提交材料等要求不同)②检查自身信息是否正确!③下载报名信息表④查看现场确认要求⑤无需重复报名未按照目标学校、报考点政策要求完成报名的或者想要修改学校专业的,请继续往下读!如果你在研招网“帮助中心”找不到自己问题的答案,请继续往下读。https://yz.chsi.com.cn/help/2、报名流程是什么?3.系统开放时间10月10日-10月31日 9:00-20:00 节假日不休4.考生需要准备的信息有什么https://yz.chsi.com.cn/kyzx/other/201809/20180905/1718876721.html 报名系统刚开放时必定卡顿,请同学们把该填写的信息提前用word准备好,方便填写。5.在哪里可以看到目标学校、报考点的要求研招网、目标学校官网、报考点官网,如有不确定的请直接和这些地方官方渠道联系。6.报名需要网络缴费吗?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报考点报考的考生,需要网上支付报考费;以自己报考点要求为准!7.学信网帐号密码出现问题怎么办?及时通过“身份证号”、“邮箱”、“电话”、“帐号”等信息找回,如果操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的可以咨询客服:010-82199588 kefu@chsi.com.cn8.遇到信息未显示、卡顿、支付失败的情况如何处理?一般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类似情况,请同学们尽量错开高峰时间找个网络条件好的地方使用ie、chrome、火狐等浏览器,清理数据缓存、禁用或卸载窗口拦截功能。不会上述操作的,换个之前其他报名成功的同学电脑或者手机。9.需要尽早完成报名吗?建议大家尽早完成报名,每年都有最后几天因为系统卡顿等原因导致报名失败的同学,而且有的报考点有人数限制,满员后只能选择其他报考点。系统九点开放,可以提前登陆系统刷新等着。10.考生个人信息如何填写?按照系统要求,如实填写!带有“ * ”标志的必须填写,没有标记的按照目标学校、报考点、和系统要求填写。(系统里面都会有提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提示)如果出现改名等情况无法报名的,请及时和目标学校、报考点、自己教育主管部门(比如本科学校)联系确认处理方案。以下内容尽量按照系统内信息填写要求排序11.考生来源与最后学历如何选择?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其他人员。考生需如实填写,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果不确认自己身份的可以和自己学校、目标学校、报考点确认一下。“考生来源”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普通全日制。“考生来源”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则“取得最后学历的学习形式”须是成人教育。其他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最后学历,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选择“本科毕业”。12.毕业学校和毕业专业找不到?考生需如实选择填写,并在现场确认时仔细核对。网报系统中列表中没有的选择“其他”后填毕业证书上的毕业学校名称和专业名称填写。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可取得的毕业证书填写。13.获得最后学历毕业年月?考生需如实选择。往届生以毕业证书为准,应届生以实际毕业年月为准。应届生必须是招生年度的9月1日前毕业,应届毕业生只能是普通全日制、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14.注册学号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在校注册学号填写,其他人员不填。一般都是你学校一卡通或者学生证上学号,不确定的和自己辅导员确认一下。15.最后学位考生需如实选择,可选择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无.应届毕业生或未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请选择“无”。16.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如何填写?考生务必按《毕业证书》、《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填。考生可登录学信档案(my.chsi.com.cn)查看本人学籍学历信息,如有疑问,请尽快与毕业/就读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联系,否则会影响到报名甚至录取。17.民族、婚否、现役军人如何填写?考生需如实选择,并在现场确认时仔细核对!18.政治面貌如何填写?考生须如实填写,部分学校专业有要求。如无要求,按照报名时的真实身份填写就即可。19.籍贯所在地怎么写?籍贯不是户口、居住地,籍贯自你出生之后不会再发生变化!请以自己的户口本信息为准!20.户口和档案所在地如何填写?应届毕业生户口迁至学校的写现就读学校所在地和现就读学校详细地址,没迁至学校的写户口实际地址即可,往届生按实际情况填写。档案填写同理。如果不确定自己档案和户口的,可以和学校、当地派出所、当地人事机关沟通确认。21.家庭主要成员如何填写?同学们按照户口本上的信息,填写父母即可。如果有其他情况,请以实际情况为主。至少有一行完整填写,可填“无”,但不能空。一般只有个别学校专业会要求审查。22.现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如何填写?应届生写自己学校,往届生写自己工作单位,如果往届生没有工作是脱产学习的可以填写“无”。有些目标学校、报考点要求此栏填写内容和现场确认工作证明一致,请同学们确认后填写,否则可能出现现场确认不通过的情况!23.学习与工作经历如何填写?考生直接从大学开始写起,职位写“学生”或“无”。工作单位情况参照上一条内容。24.奖励和处分如何填写?最多输入200个字节的字符,如有处分需如实填写。“考生作弊情况”,指考生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的情况。要如实填写,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进行处理。同学们实际填写的时候,只有极个别学校专业才会检查奖励情况,所以一般奖励不用写。但处分和作弊情况必须如实填写。25.通讯地址如何填写?通讯地址为考生接收复试通知书、录取通知书的有效地址,必须准确填写。如果有同学不确定的,也可以先写一个能收到的地址,等复试录取之后再和招生单位协商。26.联系方式如何填写?请同学们务必填写一个能及时联系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且至少在复试录取前不作变更。因为往年有通知重考的、复试的、录取确认、调剂确认的信息有些同学没有及时收到耽误了自己的事情。27.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就是你自己的目标学校或者专业。除了高校之外,一些科研院所也接受研究生报名。请同学们结合学校具体《**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等具体招生政策文件报考。如果遇到系统中信息和学校、报考点公布不一致的,请及时和学校报考点沟通!28.考试方式怎么选择?报名成功后本项不可更改,可选择全国统考,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同学们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的,请及时和目标学校沟通!29.单独考试是什么?单独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考生须符合特定报名条件,所有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题。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除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招生单位不得按单位、行业、地域等限定单独考试生源范围,也不得设置其他歧视性报考条件。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初试科目设置与相应学科专业全国统考初试科目设置相同,单独考试的各考试科目可由招生单位命题,也可以选用全国统考试题。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由招生单位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行确定。30.专项计划怎么填写?考生在网报系统中选择,报名成功后本项不可更改,可选择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计划,无专项计划。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三类考生网上报名时,需要校验码,没有校验码将不能选择相应类别。不同类别校验码不能混合使用。 强军计划的验证码由有接收资格的招生单位负责发放;援藏计划的验证码由西藏考试院发放;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要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提供省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后获取校验码。31.报考类别是什么?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大部分同学都是非定向,和你的所报专业、自身真实情况有关!有的专业只招收定向。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若考生选择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则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并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最多60个字节)。32.报考学习方式如何填写?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如何填写以自己目标学校、专业要求为准!不能胡乱填写!非全日制和以往的在职研究生不同,是否选择此类专业,具体情况可以和学校咨询沟通。33.研究方向如何选择填写?每个学校、专业政策要求不同,以自己学校、专业最新招生政策要求为准!有的是在报名阶段就选择了具体导师,有的只给出了大致的研究方向,舅舅建议同学们做出了解后进行选择,毕竟这将影响你未来的研究生生活学习!34.考试科目如何选择填写?不同学校、专业要求不同,以自己的目标学校、目标专业公布的《招生目录》要求为准!如有疑问,请尽快和招生单位沟通!35.备用信息如何填写?部分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或招生章程上会有特殊要求,考生需要将某些信息在报名时填写在该两项中。请考生仔细阅读招生单位的网报公告以及该招生单位招生章程。如果没有要求的按照提示不用填写。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36.报考点下拉后没有选项?如果排除掉系统网络卡顿的情况,那么就有可能是报考点已经到达报名人数上限关闭了,请和报考点确认沟通。37.报考点如何选择?报考点是报考点,考点是考场,报考点一般是高校或者地方教育官方机关。报考点,应届生原则上选择自己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点,往届生原则上选择户籍所在地的报考点。部分专业有特殊要求,请以目标学校、报考点要求为准!不管你的身份,你想选择什么报考点就看自己是否符合该报考点要求即可。38.如何判断报名是否成功?严格检查目标学校、报考点要求,如果没有其他特殊要求(如补充提交其他材料、线下缴费、其他网络渠道缴费),生成报名号+学籍学历校验通过+网络缴费成功=报名成功。39.考研报名分一志愿、二志愿吗?系统中只能保留一条有效的报名信息!40.如何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登录原报名账号(无需重复注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要慎重选择,一旦生成报名号后则不可以修改。如报名成功后,发现确实需要修改,报名期间,请使用已成功报名的账号登录(无需重复注册),取消原有报名信息,重新报名即可达到修改的目的。41.学籍学历信息校验失败怎么办?大部分同学是由于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比如自己改名、学校专业改名……)。一般情况下,学历(学籍)信息是可以快速校验的。如遇网络拥堵等特殊情况,将出现“进行中”的状态,考生可以继续填写考生信息中的其他部分,不影响接下来的操作。校验失败的同学建议按照系统提示检查自己的信息和学籍学历信息,如有问题,及时和自己的教育主管单位(学校、教育局等)沟通确认。42.是否下载打印报名信息表?舅舅建议大家至少下载一份电子版多个地方(网盘、邮箱、优盘等)保存,有的学校需要同学们打印提交纸质版报名信息表。43.校验码出现错误怎么办?只要没有报名号就说明报名没有成功,校验码可以继续使用。请注意,校验码只能使用一次,即一个校验码只能对应一个报名号(包括已经取消的报名信息)。发生问题及时和目标学校、报考点、相关单位机构沟通。44.往届生选择非户籍所在报考点时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注意的报考点是否有相关工作证明要求,有的是要求纸质工作证明、有的要求档案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一致、有的要求社保流水。请同学们以自己报考点要求为准!不确定的直接和报考点工作人员沟通!往年出现过很多不符合规则不让现场确认的情况!45.办理暂缓毕业的算应急生还是往届生?往届生!因为你已经拿到了毕业证!46.网上缴费必须是用网银吗?部分地区接受支付宝,为了以防万一,请同学们至少准备一个具有网络支付功能的银行卡,此银行卡不需要在自己名下。47.报多个学校和调剂有关吗?系统中只能保留一条有效信息!调剂是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后,自行联系调剂意向学校。48.上述问题没有覆盖到的怎么办?所有情况皆以研招网、目标学校、目标专业、报考点等最新要求为准。如遇其他问题,请留言告诉舅舅,舅舅为你解答。

盖公

博士1000人、硕士4500人!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公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今天,记者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2021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500人。通知指出,招生对象包括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据了解,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复试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通知要求,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圣人无名

移民管理工作数字2020发布:累计配合落实来华外国人隔离措施12.5万人

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21日发布“移民管理工作数字2020”。其中提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因时因势、果断及时调整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强化移民管理大数据分析预警,严控人员跨境流动,严密口岸边境管控,加强防疫抗疫国际合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湖北、武汉和首都保卫战,港澳、西南和东北边境方向疫情输入阻击战,上海、天津等14个第一入境分流点疫情防控遭遇战,累计推送出入境提示信息2.58亿人次,向各地联防联控机制推送预警高风险入境人员4.5万人,核查反馈输入性确诊病例数据4200余条、同航班人员数据64万余条,为防疫健康码提供入境人员信息核验服务140亿次,配合落实来华外国人隔离措施12.5万人,筑牢外防输入坚固防线。附“重磅数据——移民管理工作数字2020”:四升两降2020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查处非法出入境中外人员和 “三非”外国人数量明显上升,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数量明显上升,打击毒品犯罪、缴获毒品数量明显上升,全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安全,查验放行货机货轮货运列车数量和效率明显上升,及时有效防控疫情跨境传播,从严控制不必要的人员出入境活动,出入境人员数量大幅下降,全面加强边境一二线查缉,内地沿海查获非法入境人员数量大幅下降。严打各类违法跨境犯罪活动2020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破获毒品案件1957起、缴获毒品12.46吨、制毒物品599.46吨,侦办妨害国(边)经管理犯罪案件82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人,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8.9万人次,促使1.9万名前期出境涉赌涉诈等人员回国投案自首,平安口岸、平安边境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因时因势、果断及时调整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强化移民管理大数据分析预警,严控人员跨境流动,严密口岸边境管控,加强防疫抗疫国际合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湖北、武汉和首都保卫战,港澳、西南和东北边境方向疫情输入阻击战,上海、天津等14个第一入境分流点疫情防控遭遇战,累计推送出入境提示信息2.58亿人次,向各地联防联控机制推送预警高风险入境人员4.5万人,核查反馈输入性确诊病例数据4200余条、同航班人员数据64万余条,为防疫健康码提供入境人员信息核验服务140亿次,配合落实来华外国人隔离措施12.5万人,筑牢外防输入坚固防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移民管理“放管服”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及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10项举措,出台服务促进长三角航运枢纽建设10项举措,实行运输防疫抗疫物资、进出口商品、鲜活农产品“零等待”边检服务,为因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出入境人员办理证件2.8万件次,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大力支持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出台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移民管理服务政策措施5项,研究支持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区域移民出入境政策15项,一大批重大制度创新成果纳入国务院自贸区第六批改革试点复制推广。实施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在内地换发补发新政,受理审批签发“回乡证”2.6万人次,推动港澳居民、海外华侨持出入境证件享受交通、教育、医疗等9个领域35项服务便利落实落地。帮扶广西三江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工程,累计投入、引进帮扶资金2.1亿元,培训干部、技术人员7581人,三江县如期脱贫摘帽。素质强警5万余名应届毕业生报考2021年新警招录,3万余人选择报考西藏、新疆等边境省区,一大批优秀人才、新鲜血液成为奔涌向前的国门“后浪”。加强移民管理机构专家型人才库和教官库建设,择优推荐6名干部参加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享受部级津贴人选选拔,遴选52名民警组建国际组织初级人员项目后备人才库、49名民警为警务联络官等驻外岗位后备人选。出台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检查员专业能力等级评定办法,分层分类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234期、培训2.9万人次,组织778名民警跨省来到发达地区或艰苦边远地区轮勤轮训。选送百名民警到名校深造,鼓励民警报考在职研究生,拓展民警学历提升渠道,2500多名初中学历转改民警通过学习全部提升为中专学历,1.7万多名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转改民警全部报读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暖警惠警深入实施暖警惠警工程,公务员登记工作完成,转改士兵首授警衔,原公安边防部队转隶民警退役经费全部到账,落户和配偶子女随调随迁加速推进,边疆地区戍边公寓全面落地实施。协调推进5万多名集体转改人员落户和3000多名配偶子女随迁随调,416名民警实现干部调动和荣归荣调。举办“边关年家国情”专题活动,组织沿边总站676个家庭1481名家属赴边疆与戍边民警共度新春佳节。关心戍边青年民警职工婚恋工作,开展“边守边爱”专题联谊活动,帮助675名青年戍边民警找到另一半,促成173对青年步入婚姻殿堂,为71对新人组织12场集体婚礼。成立移民管理民警英烈专项基金,组织开展“暖心爱警一家亲,凝心聚力保边疆”中秋国庆慰问活动,1000个跨省分居的戍边民警职工家庭受到组织慰问,204个戍边困难民警家庭领到了共计582万元补助金。开展戍边人员家庭联络帮扶工作,帮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父母安养、医疗救助等方面困难1100余个。安排边境三类以上地区移民管理机构2019名民警和2448名家属休养。全面梳理、一体解决基层单位吃水、吃菜、取暖、用电基本生活保障困难846项,海拔3000米以上基层一线单位全部安上制氧供氧设备。在一系列暖警惠警举措的激励下,广大民警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明显增强,年内共有30776名转改民警选择在边疆落户,1133名民警从内陆沿海举家搬到边疆团聚安家,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人口实边、强边固防战略。英烈楷模2020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有20259个集体个人立功受奖,其中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集体个人260个,1个集体3名个人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级表彰,涌现出第四期“公安楷模”孙超、丁发根和“十大国门卫士”等一批重大典型,70名同志因公负伤,孙士博等7名同志为移民管理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燕燕

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出炉,贵州计划招录人数是……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其中,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为: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据了解,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

其毒

报考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这4条分数线告诉你是否能被录取?

近几年考研热持续升温,研究生学历似乎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的标配,与此同时在职人士也感到了深深的压力,纷纷选择在职研究生进修以提升自己职场竞争力。刚刚结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你对于分数线的了解有多少?跟随小编来看一下。什么是国家线?首先,国家线是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国家分数线包括总分和单科,只有两条分数线都过了,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分区概念:国家按照A区、B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如果报A区的考生单科或者总分没过A区的分数线,但是过了B区国家线,就有机会参加B区招生单位的调剂。什么是34所高校自主划线?首先,这些学校都是竞争最激烈的学校,国家允许这些院校自主决定考研复试分数线,一般都会高于国家线,而且它们的单科线是可以单独划的,也就是说政治和英语的分数线可以不一样。34所自划线院校的自划线,一般会在国家线公布前一周甚至两周公布。会不会出现自主划线低于国家线呢?几乎没有可能,基本都会高于国家线。什么是学校复试分数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一般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也有的高于国家线。所以说,学校复试分数线才是真正的复试线。那么国家线和学校复试分数线有什么区别呢?国家线即全国硕士研究生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是基础分数线,要有资格参加复试必须过了这条线。国家线一般在每年的3月底4月初公布。什么是专业录取线?由于每一个专业都有热门冷门之分,故每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即录取该专业的最低分。这个最低分一般是初试和复试分数的总分(加权平均数,权重从五五开,到六四开、七三开不等),专业录取线并非只由初试分数线构成。因此,只有初试考得好,并不一定会被录取。说了这么多分数线,最后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结果无非有三种:●过了国家线和院线的,参加院校组织的复试●过了国家线没过院线的,可申请调剂●没过国家线的,考试失败所以大家只要能考到国家线,就还有机会。想要明年考研的你,确定报考院校和专业之后,还是要尽早准备。

狙公赋芋

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出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其中,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  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对象为:  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  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  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  据悉,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  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点击下载: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编辑 杨韬编审 王璐瑶

班纳路

2019年考研:决定考研生死的6条线到底是什么?

如果说考试是考研生通往理想之路的一扇门,分数线就是门槛,复习过程中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要跨过这条线。但是线不止一条,拦截的也是不同的人,这取决于不同的人来决定哪条线是属于你的,这样你就可以更顺利的到达你的梦想之门。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考研要给自己加油打气,正能量满满的,但也有烦恼和紧迫。不少考研人对考研分数线傻傻分不清楚,什么是国家线?什么是自主划线?还有A、B线,历年录取分数线(门科类)?院校线?专业线?一、国家分数线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自主划线高校是指学校自己划分的分数线,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而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二、自主划线的大学一共有34所自主划定分数线是2002年开始。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原意是让学校自己选择人才培养。具体的方式就是,初试的分数线由各个有自主划线权的学校自己划定,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就是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定好后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是像以前,等教育部的国家线出来了,在国家线基础上涨多少分予以通过。现今能自主划线的学校有34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三、A、B线A线和B线主要是按照地区进行划分,不同的地区所需要的分数线不同。在职研究生的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专业不同,对应的分数线要求也不一样,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10分之内。相对来说,B线的考生要比A线地区的在职考生占据一点优势。A线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线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四、历年录取分数线(门科类)国家线是根据各个学科类别划分的,形成了各个学科门类的分数线。根据学科的热门程度、难易程度等,分数线的高低各有所不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调剂一般原则是在专业和专业之间进行调剂,它是工科专业的专业只能在工科专业内调剂,而且只能相近专业调剂,调剂的幅度不能太大。一般是专业间调剂,或不同学校同专业进行调剂。五、院校线院线是各招生单位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有关专业生源余缺确定的复试资格线。一般学校直接采用了国家线。所以说,院校线才是真正的复试线。国家线是录取资格线,院线是复试资格线。考生如何根据国家线和院校来判断他们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总结起来就是:通过了国家线且通过院线的好好准备复试,通过了国家线未通过院线的联系调剂,未通过国家线的二战或者找工作。六、专业录取线因为每个专业都有热冷门之分,因此,每个专业的录取自然会形成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通常会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称为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就是录取这个专业的最低分。知道了各线的区别,报考学校也会特别得心应手,小编在此祝你在考研的路上越走越顺!(本文文章图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

诡娃娃

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出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其中,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对象为: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据悉,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吴艺舟编审:干江沄

经无价

国家线迟迟不公布是有原因的!关于国家线你知道的太少了!

现在,对于考研者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国家线。由于国家线延迟公布,不仅让2020考研复试战线延长,也让2021考研复习滞后。今天,我们先一起来捋顺有关国家线的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什么是国家线? 1、什么是国家线?考研国家线是考研中最重要的一条分数线,是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只有过了国家线才可能被录取或调剂,并且要满足总分过线,单科成绩过线的条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2、国家线有哪些指示作用?(1)决定是否有资格复试 / 调剂除了自主划线的34所外,一般都是由国家线决定是否可以参加调剂,还有部分学校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参加复试。(2)国家线公布是复试/调剂工作开始的信号国家线发布之后,学校才会确定调剂名额,相关工作才能开展,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给研招办打电话会收到「等国家线」的回复。(3)国家线变化幅度考研国家线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类地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分区概念: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影响国家线的因素国家线是个综合指标,要考虑多方因素,但总的来说,主要影响因素还是下面这三个。 1. 报考人数考研报考人数最近几年都是连年增长的情况,2020届考生341万,比去年增加52万。一般来讲,参加考试的人数越多,竞争也会越激烈,分数线也会相应升高,但每个学科门类报考情况不同,分数线变化趋势也有所区别。2、试卷难度近几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难度趋于稳定,分数线划定不会以个别科目难度为准,也不会以部分考生对于难度的主观感受为准。 3、招生计划今年,有一个最特殊的情况,2020考研扩招人数达到18.9万人,各地区和院校也开始公布自己的扩招计划。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国家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国家线延迟公布会对2020考研和2021考研有什么影响呢? 对于2020考研和2021考研的影响1、对于2020考研者,复试形式可能发生变化:线上vs 线下兰州大学研招办主任提出:在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各大高校均不会开展复试工作。先前已经有很多院校发布过线上复试计划的通知,虽然有些通知已经被撤回或修改了,但也应该引起2020考研人的重视。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同学们不仅要做好线上复试的准备,也要做好线下复试的准备。2、对于2021考研的影响受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2021考研人数受本次疫情影响很可能会激增。2021考研难度可能会加大。高校延迟开学,导致各类工作计划安排都往后推,不但占用了一定的备考时间,还会严重打乱考研学生的常规备考计划。另外,大家在家复习效率低,往年这时应该是21考研基础阶段,各种计划应该开始稳步进行,但现在完全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率。再加上,考研人数如果大幅增加,基数增加,难度和竞争必然随之增加。总之,作为2020考研者要认真准备复试,作为2021考研者也要认真备考!另外,2020在职研究生正处于招生中,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院校和专业!另外,同学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更多文章!报考在职研究生也要达到国家线吗?当考研碰上疫情,国家线不出,复试推迟,该怎么办?

臣将为锯

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出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其中,贵州计划招录328名硕士研究生。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对象为:1.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据悉,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骨干计划研究生毕业后,履行定向协议回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地区就业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研究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毕业研究生档案转回原工作单位、就业单位或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对未履行定向协议的毕业研究生,将视情记入个人征信档案。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分配表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吴艺舟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