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北“最低调”211大学,考古学比肩北大,理论经济学与浙大相当工技不巧

西北“最低调”211大学,考古学比肩北大,理论经济学与浙大相当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所低调的“211”大学,这所大学地处西北地区,曾被《大英百科全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但很长一段时间鲜有人知,事实上,这是一所地区认可度较高的大学,优势专业非常强势。不费话了,下面就为大家聊一聊这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我国“211”工程院校,2017年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地质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其实,西北大学是一所百年高校。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后来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大家都听说过西南联合大学,但却很少人知道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就与它相关。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所以西北大学具有西北联合大学的血统。1958年学校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说起学校的优势学科,那可是名震四方。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考古学进入A+学科,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形成“考古三杰”!全国第一。理论经济学为A-,实力与浙大、南大相当。

观过

点赞!百年名校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最好的学校!

文章来源和编辑:香蕉原创 香蕉编辑资料来源:西北大学官网简介及研究生院西北大学校徽和标识前段时间,高考状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热议焦点主要有两个派别,第一个派别认为:家庭贫困,应该学更加实用的专业,以她的成绩可以选择清北的经管学科。另一个派别是:为什么要选择别人觉得好的?为什么不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很多学者和博物馆的管理人员都在线支持钟同学,并且邮寄很多书和信件,以表达对钟同学的尊重和期盼。香蕉观点:很明显,香蕉也支持第二种派别,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欢的专业极其重要,虽然说物质决定生活质量,但是我觉得精神世界的充实更加重要。考古学排名并列第一的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校门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学考古学非常厉害,当之无愧的第一?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来自陕西西安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西北大学获批A+,和北京大学并列全国第一!此次考古学参评的学校一共25所高校,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占84%!西北大学建筑物之一据香蕉了解,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西北大学校内美景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9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北大学校内美景据说,在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工作的人员中有50%左右来自西北大学,早在1956年,西北大学就成立了考古系,学科底蕴非常好,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文理科都招,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西北大学就没有停止过追踪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脚步,这些都使其在学科的设立上,从考古学到文物保护,再到文化遗产保护,一直走在国内高校前列。香蕉认为,西北大学的考古实力非常厉害,可以从学校层次、学科评估、学科底蕴三个方面评判,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如有不同意见,香蕉无条件接受,如有不到之处也麻烦指出,谢谢。

周敏

西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数情况

西北大学坐落于陕西省会西安,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211大学,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北大学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西北大学的办学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具有很强的底蕴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同时西北大学也被称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曾经全国14个大油田中有13个油田的局长或总地质师,都出自于西北大学的地质学系,这所大学虽然很低调,但学校的院校整体水平是远超于院校知名度的,如果想要扎实的学习某些专业,完全可以来这所大学,比较它的性价比还是相当的高的。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共有25个学科上榜,其中有2个学科获评A类,分别是考古学为A+级学科,并列全国第一,地质学专业也是世界一流建设的学科,也拥有了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比较厉害的专业之一,这次,西北大学的上榜学科总数位于陕西省第3名,只排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后面,是一所实打实的高水准综合性强校。西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渐悟

国内25所“考古学”专业大学排名,北大、西大、吉大位列前三甲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在国家教育部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25所考古学专业强校脱颖而出,其中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名列前三甲,获评A类高等成绩,那么这三所大学的考古学专业的报考难度究竟有多大呢”。值此文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着重探知北大、西大、吉大的考古学专业发展实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高校。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设置在著名的“考古文博学院”,该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了以马衡先生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外聘罗振玉、伯希和等为考古学通信导师。北大考古的办学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几乎同样久远。北大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重大贡献,其报考难度可想而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主要设置在西大文博学院,该学院建立于1988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37年的历史学系。数十年来,历史学科先后有著名学者陈登原、马长寿、陈直、张岂之、彭树智、周伟洲教授等执教;199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7年被列为陕西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及国家计委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在新世纪之初,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考古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均被评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该学院建有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西安事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视听室、图书资料室等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该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有着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是由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和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先生亲手创建,在边疆考古、科技考古、古文字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在2017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在2018年6月20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揭牌成立仪式在长春举行。吉大考古学院整合了吉林大学原考古系、博物馆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等资源,以“中国考古、外国考古、科技考古、文字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学”六大学科板块为支撑,汇聚了一批在国内外考古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全力推进考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水平,积极探索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的新模式。对于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的综合发展实力,以及三所高校的考古学专业发展优势、就业潜力、未来情景等方面,同学们有哪些补充看法呢?欢迎大家一同讨论、交流、学习。【本期“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文主编/林瑜伽老师】

葛洪

我国考古学最好的七所学校,第一名毫无悬念

近年来,考古学类题材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和节目越来越热门,如最近热播的《黄金瞳》、《国家宝藏》等等,这也使得很多的人对考古产生了兴趣,考古学专业也变的不那么冷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考古学,谈谈中国考古学最厉害的七所学校是哪七所。考古学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考古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有高层次专门人才。考古学是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主要是人文学科实力雄厚的老牌综合性大学,还有一些师范类院校和省属综合类院校。考古学专业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现隶属于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系,设有教育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已有多年的历史。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专业成立以来,有夏鼐、马衡、苏秉琦、邹衡、严文明、李伯谦等等考古界的大师任教。承担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项目的测年工作,对夏商周年代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考古学界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且在第三和第四学科评估都获得了第一名。考古学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72年,吉林大学正式设立考古学专业,张忠培教授为专业负责人。1986年,成立了吉林大学中国北方考古研究室。1987年,考古学系成立,与古籍研究所合署办公。2001年,考古学系并入文学院。2005年,依托考古学科建立的“中国边疆史地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在2017年,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吉林大学决定整合原文学院考古系、博物馆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成立考古学院。要知道吉林大学连历史系都隶属于文学院,唯独将考古分离出来单独设院,可见吉大考古学实力之强劲且极为重视,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时,吉大拥有全国唯一一个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国家重点学科。3.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主要设置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新中国建立后,西北大学服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布局,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已经成为专业设置全面、目标方向明确、学术团队充实、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的国内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西北大学依靠西安古城及陕西地区得天独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资源,以及校内大量馆藏文物标本,成为考古学专业教学科研的坚实基础,是其他学校无可比拟的资源。4.山东大学山大考古学科发端于上个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隶属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专业成立于1972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考古专业之一。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考古学科位列前3位,在第四轮中获B+评分。 作为山大王牌专业之一,考古学研究备受重视,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及特色研究领域。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史前考古与海岱考古,夏商周考古,第四纪地质与环境考古,汉唐考古及美术考古等,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2010年入选“国家级考古实验教学示范基地”,使得山大成为首批获得此项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5.南京大学南大考古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南京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以及后来并入南京大学的金陵大学,一向有着重视文物研究与考古教学的传统,与此相关的即有李瑞清、朱希祖、胡小石、商承祚和曾昭燏等多位学者。1972年,南京大学成立考古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考古专业的高校之一,特别是在东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也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现属于历史学院。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也依托南京古城的地下、地上的文物资源,包括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6.四川大学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徐中舒、冯汉骥、童恩正等曾长期执教于此,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设置考古学学科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全系列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川大考古学专业是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四川省重点学科(19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2000)。川大考古学具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在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考古文献学、中国考古学史、考古学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影响力。西藏考古、巴蜀考古、道教考古、藏传佛教考古具有国内首创地位或领先水平。7.郑州大学郑州大学考古学实力上稍逊于上面六所老牌考古学名校,郑州大学考古学科设立于1976年, 1988年开始招收考古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考古学获批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考古学专业被批准确立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是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的主要支撑学科之一。在2016年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考古学科评估结果为B+。郑州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发展,因其地处中原,地缘优势突出,多年来,围绕中原考古教学研究,在中原史前文化、夏商周考古、秦汉宋元考古、田野考古、科技考古等领域形成了较突出的优势。

大决赛

西北大学在陕录取文史类最高分考生:填志愿时只考虑考古专业

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孟雷今年以630分的成绩,第一志愿考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同时他也是西北大学在陕录取的文史类最高分。谈及志愿填报,孟雷说:“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专业非常优秀,我填报志愿时只考虑了考古、没有想过其他专业,得知被录取时非常高兴、也很期待未来的大学生活。”“选择考古是受家乡文化的影响”孟雷的家乡在周至县豆村。为了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身为教师的祖父建议在孩子6岁后将他带至西安念书。童年在乡村生活的经历让孟雷体验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培养了他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每到重要节日,豆村便会举办隆重的节庆活动。“小时候的我经常拉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听戏,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孟雷兴奋地说。到城市学习后,孟雷除了通过网络学习戏曲演唱,还会自己搜集戏文与曲谱,反复琢磨背后的情感与意义。他说:“学习戏曲不仅对我的语文有很大帮助,也让我从中窥见古人的行为方式与生活哲学。”除了感受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小时候的孟雷还对家乡“豆村”的命名很是好奇,询问后发现周围人都不知道村名的由来。通过资料的查询,他得知“豆”指代一种古代器皿, “豆村”不仅是西周墓葬群的发掘地,也是古代专门制作“豆”的区域。孟雷坚定地说:“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影响,我想进一步了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所以选择了考古。家乡对我而言是成长的地方,更是精神的归宿。”“学习路上的引导与支持”为了让孟雷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在2008年便选择来到西安打工。小学毕业后,孟雷萌生了学习古筝的想法。“虽然家里没有人学过乐器,但当我提出想学古筝时,爸爸就很支持我,随后便想方设法地给我买古筝、找老师,如今的我已经成功掌握了这门乐器。” 这也是孟雷从小到大唯一报过的兴趣班。除了古筝,孟雷还自学了箜篌、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并在学校的文艺节登台演出。在考上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后,孟雷还遇上了一位“像妈妈一样”的班主任。“赵亚霞老师是我高二时候的班主任,她是西大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她的讲述中,我能感觉到历史是‘有条有线’的。”无形中使得孟雷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孟雷选择填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得到了老师的鼓励,父母也很理解并支持。他笑着说:“虽然我的父母觉得自己在学业上帮不了我什么,但他们总是会在我做决定时坚定支持我的想法。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们很开心,也希望我能在大学里努力奋斗、实现理想。”“追根溯源,感受文化余韵”高考结束后,孟雷充分利用陕西省对高考考生的优惠政策,相继参观了大明宫、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在暑假的参观过程中,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大唐芙蓉园基建过程中发掘的文物。通过观察外国使节来唐的组图、外国金币等文物,我能从中感受到国家过去的辉煌,也能更进一步地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他分享道。参观展览时,孟雷会主动将器物上的纹饰拍摄并临摹下来。他笑着说:“我非常喜欢美的事物,在观察器物时,我会去主动了解这些器物的生产年代、出土地点、工艺制作过程等,这种‘一点点研究透’的过程让我非常欣喜。”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日,孟雷还收到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送出的“开学礼物”。其中包括书籍《遗彩寻微》《秦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博物学论著目录(上下册)》《西部考古第16辑》《西部考古第17辑》《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摄影集选》,以及便签纸、键盘垫、书签、活页本等文创产品。面对丰富的开学礼物,他感激地说:“学校送给我许多专业书籍,也帮助我进一步了解考古这门学科。”面对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孟雷说:“西北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更高的平台,它给予我更广阔的视野、更充裕的课余时间。希望我在大学里能参加更多志愿活动,尝试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感受考古学的魅力。”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通讯员 蒋思韵 王鹏威【来源:华商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八卦

西安超一本线118分考生,选择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又一考古界团宠

今年的本科高考录取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大部分新生都陆续到学校报到。除了学校,大学的专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几年有很多专业都在招生中遇冷,除了传统的农林类专业外,大家甚至还总结了工科类的四大天坑专业“生化环材”,文科类专业也不能幸免,比如近几年频频遇冷的考古类专业,有很多学生都是由于服从调剂才学这个专业的。但是今年的考古专业有点区别于往年。来自湖南耒阳的一名留守女孩钟芳容以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裸分676分,可以说报考北大任何一个专业都不成问题,而她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考古。为此考古界的各大知名学者都纷纷发文支持并送礼物,成为考古界的“团宠”。钟芳蓉,堪称奔向热门专业洪流的一位“逆行者”。有人问她,为何会以如此高的分数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只因为两个字:热爱。近日,在考古学学科强势的西北大学也迎来了一位“逆行者”。陕西考生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孟雷以630分,超过一本线118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北大学考学专业录取,而且成为西北大学考古专业录取学生分数第一名,在谈到缘何报考考古专业时,孟雷说对历史和考古非常喜欢,报专业的时候只选择了考古专业,其他专业不在考虑范围。从他的话语间,我们也体会到了他强大的自信和对考古对历史的热爱,陕西文科2020年一分一段表显示,630分及以上的考生有712人,说实话这个分数不仅不算低,应该算是很高的分数了,超过了一本线118分,绝对可以报考很多985高校的热门专业,而且还不会被调剂。为何孟雷会义无反顾的选择西北大学的考古专业?其实无外乎这几个原因:对考古专业的热爱无疑,对考古专业的热爱是孟雷选择考古专业最大的动力,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不会以超过一本线118分报考一个211大学的考古专业的。并且考古专业这几年频频遇冷,不是没有原因的,就业率低和工作环境恶劣是阻碍考生报这个专业两个最大的因素。而且还多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其考古专业学生很大的来源并非是考生报考,而是服从调剂的结果。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实力西北大学是著名的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的考古学被评为A+,国内仅有2所大学考古专业获评A+,除了西北大学,另外一所是北京大学。就连传统的考古学科强势名校吉林大学的评估结果也才是A-,可见西北大学考古系的实力。而且西北大学地处西安,号称是建在古墓上的城市,不仅实践的机会非常多,就业的问题几乎没有,毕竟西安是西北大学考古系的主场。相信孟雷在报考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是对历史和考古的热爱,然后家乡西安西北大学的考古专业的实力,再有就是西安海量的考古资源,而且西安还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研究所,这些都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两位考古专业的“逆行者”,钟芳容和孟雷,以同样的热爱选择了考古专业,成为考古界的“团宠”,也希望能有一天,他们也能像那些大师一样给予后辈们一样的宠爱。

果有名实

这所重点本科大学,学霸3年可毕业,学渣可能需要五六年

我们都知道,本科生读大学基本都是四年、五年,或者八年本硕博连读,而专科一般都是3年就毕业了。其实我国也有3年就可以本科毕业的大学,不仅是本科层次的大学,还曾是211工程,是“双一流”高校,这所大学就是——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简称“西大”,是我国西安市的一所本科高校,曾是211工程建设高校,目前是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尤其在考古领域,西北大学考古学实力与北大在伯仲之间。西北大学在2018年公布了一个《西北大学完全学分制综合改革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按学分的完成情况,决定是否毕业。因此,学分修完较早的学生,可以早点毕业,学分修得够快,3年即可大学本科毕业。完全学分制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减少“大学混四年”的现象,学生在修学分,学习方面可能会更加积极一点。有些学习较快的孩子也可以及早完成学业,学得慢的孩子也可以推迟一下毕业的时间。西北大学优势学科专业:考古学(A+)、理论经济学(A-)、世界史、化学、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均获得了B-类以上排名。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行政管理。大学规模:西北大学规模不算很大,目前在校生数量有2.5万余人,其中1.3万本科生,其他1.2万多人分别是研究生和留学生。师资实力:目前西北大学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全职院士4人,双聘院士10人。西北大学在全国实力排名:西北大学作为一所学科实力较强的重点大学,其实力也是较强的,软科实力排名全国第61位,在我国原211工程大学中也属于实力中档的高校。西北大学2020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你想不想去西北大学读书呢?

洛杉矶

超一本线118分!西北大学在陕文史类最高分考生坚定选“考古”

“在我看来,考古是发掘民族文化精髓、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希望自己能在西大学到更多考古知识,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旅行’。”这是西北大学2020级新生孟雷的心愿。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孟雷,今年以630分的高考成绩,第一志愿考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同时,他也是西北大学在陕录取的文史类最高分。孟雷到西北大学入学报到。摄影:王鹏威谈到志愿填报,孟雷说:“西北大学的考古学专业非常优秀,我填报志愿时只考虑了考古,没有想过其他专业。得知被录取时非常高兴,也很期待未来的大学生活。”在他看来,选择考古是受家乡文化的影响。孟雷的家乡在周至县豆村,童年的乡村生活经历让他体验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每到重要节日,豆村便会举办隆重的节庆活动,小时候的孟雷经常拉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听戏,“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上学后,孟雷开始通过网络学习戏曲演唱,还会自己搜集戏文与曲谱,反复琢磨背后的情感与意义。他说:“学习戏曲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也让我从中窥见古人的行为方式与生活哲学。”除了感受家乡浓厚的文化氛围,小时候的孟雷还对家乡“豆村”的命名很是好奇。通过查询资料,他得知“豆”指代一种古代器皿, “豆村”不仅是西周墓葬群的发掘地,也是古代专门制作“豆”的区域。受家乡地域文化的影响,孟雷希望进一步了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对我而言,家乡是成长的地方,更是精神的归宿。”小学毕业,孟雷又萌生了学习古筝的想法,这也是他从小到大惟一报过的兴趣班。除了古筝,孟雷还自学了箜篌、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的演奏,并在学校的文艺节登台演出。在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求学时,孟雷遇到了班主任老师赵亚霞。赵老师是西大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她的讲述中,孟雷感受到“历史是‘有条有线’的”,这使他对历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选择填报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孟雷得到了老师和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希望自己能在大学里努力奋斗、实现理想。高考结束后,利用陕西省对高考生的优惠政策,孟雷相继参观了大明宫、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参观中印象深刻的,是大唐芙蓉园基建过程中发掘的文物。通过观察外国使节来唐的组图、外国金币等文物,能感受到民族过去的辉煌,也能更进一步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他说。参观展览时,孟雷会主动将器物上的纹饰拍摄并临摹下来——“我非常喜欢美的事物,在观察器物时,会去主动了解这些器物的生产年代、出土地点、工艺制作过程等,这种‘一点点研究透’的过程让我非常欣喜。”孟雷收到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送出的“开学礼物”。西北大学 供图收到录取通知书当日,孟雷还收到了西大文化遗产学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送出的“开学礼物”,包括《遗彩寻微》《秦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博物学论著目录(上下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摄影集选》等书籍,及便签纸、键盘垫、书签、活页本等文创产品。丰富的开学礼物让孟雷十分开心:“这些专业书籍将帮助我进一步了解考古这门学科。”面对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孟雷希望“能在大学里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尝试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感受考古学的魅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大同

北大喜提团宠小师妹!还有24高校设考古学,他们学什么毕业去哪

高考分数676,很高吧!报考考古专业,很冷吗?“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的新闻在微博上引发热议,这边是部分网友直言“专业冷门”“没钱途”“不容易找到好工作”等,那厢是文博界送礼力挺。比起网友们对其前途的“关爱”,钟芳蓉发微博回应她的选择更注重内心,“我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当晚,钟同学就收到偶像樊锦诗先生的鼓励:“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这位新入门的考古小师妹也成为考古圈名副其实的“团宠”:不仅有偶像的鼓励,而且考古界大佬们也发声支持,送上大礼。目前,已有10余省份文物考古研究院、博物馆等机构为钟同学送上文创产品、文物图录、考古工具等“考古大礼包”。全国25所高校开设考古学专业其实,不要以为北大考古学专业就很平常。北大作为顶级学府,报考难度可想而知,而北大也是最早开设考古的院校,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中心”。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了以马衡先生为主任的考古学研究室,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前身。在几代学者努力下,专业发展壮大成为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空白状态,而来自欧美、日本的学者、探险家打着考古、探险旗号,在我国西北地区实际行着盗掘活动。在此背景下,考古学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界瞩目的焦点,也催生中国高等院校的考古专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数据显示,除了北大之外,还有24所高校开设考古学学科,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实力也颇为强劲。得益于陕西及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资源,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科评估也为最高等级的“A+”。西北大学考古学发展历史悠久,其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西北大学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经过60多年发展,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考古er们都在学什么?考古学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考古工作者们要研究的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遗物,多埋藏在地下,必须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才能使实物资料得以系统、完整地收集起来。考古虽然属于人文科学领域,但由于其研究基本方法是田野调查和发掘,具有极强实践性,因此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这样介绍考古专业的:考古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有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因此,想要在考古圈乘风破浪,不仅要学好历史,还要具备现代科学素养与实操能力。这点体现在各高校课程设置上,考古专业课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等通史类必修课,考古学导论、史前考古、夏商周考古、汉唐考古、宋元明考古、博物馆学概论等专业必修课;另一类为实践课程,包括田野考古、文物修复与保护、博物馆学、遗产规划等。*各高校考古学专业课程词云图。逾七成考古毕业生继续深造“你们就是官方盗墓吧?”受《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文艺作品影响,公众眼里的考古从业者多是干着“下古墓”、“挖文物”的活计。然而,考古er们能干的可不止这些!教学、科学研究,文物保护、古玩鉴定、拍卖,甚至卖汉服……这些工作考古er们都能做。考古学毕业生去了哪里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官网信息发现,考古学毕业生流向以继续深造为主,例如吉林大学近四年来考古学本科生保送、考取研究生比例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6%;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学生超过70%继续深造;山东大学考古学毕业生70%以上进入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重点院校继续深造等。没有继续深造或者考古学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主要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或者到博物馆、拍卖行、文物商店或海关,从事文物保护、古玩鉴定以及拍卖等工作。例如,郑州大学40余年来已培养学生800余人,毕业生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及省内各主要文物考古部门,部分优秀毕业生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等单位。考古毕业生平均月薪6800元职友集数据显示,全国考古学就业招聘月薪以4500-5999元占比最多,达36%,平均月薪6800元。此外,2019年人才招聘市场对于考古学专业毕业生需求相比2018年也提高了5个百分点。招聘信息对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经验要求以1-3年工作经验占比最多,达71%,学历以本科学历要求占比最多,达54%。正如钟芳蓉受樊锦诗先生影响走上考古这条路,当年她也深受常书鸿等老一辈考古人对考古事业恪尽职守的精神的影响,才守在敦煌40余年。考古学家贾兰坡在晚年经常撰写科普类文章,希望能“和小朋友打交道”,因为他最担心“这门清贫寂寞的学科出现人才的断层,后继无人”,因而亲自培养教导一大批考古人才。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中国考古研究才得以发展、壮大。但是,如果仅靠热爱,考古这个“冷专业”还是很难“热起来”,更多就业岗位与更好的就业前景,才能使这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事业发展得更为持久。每25万人将拥有1家博物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显著提高,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与此同时,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明确,“十三五”时期培养各类文博人才1.8万人次以上,在文物重点领域培养领军人才20名以上。诸多措施显示,未来我国文博事业将会迎来新发展,届时考古专业毕业生们面临的不再是有没有工作的难题,而是去哪工作的烦恼。【链接】考古相关十大微热点事件近半与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关联湖南留守女生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专业,一时之间冲上微博热搜。7月23日湖南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当晚50余老师乘坐9台车,抱着烟花炮竹走了30多里乡间道路到村里报喜,村民们也放起鞭炮庆祝。钟父说自己一直在外打工,听到成绩时激动落泪。微热点数据显示,7月23日至29日,湖南留守女生钟芳蓉考出676分成绩的新闻热度没不高,直到7月30日钟芳蓉透露已经决定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之后热度开始加强,很多网友在微博留言或评论说“考古专业冷门”、“以后可能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不选个能赚更多钱的专业?”等,8月2日话题热度达到峰值,与多个省市考古研究机构向钟芳蓉送出“专业大礼包”有关,钟芳蓉当天还收到“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赠予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并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梳理发现,微博上与考古有关的十大热点事件,前三均与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有关,前十热点事件中也占了一半。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据采集分析:袁炯贤 实习生 黄芮雯设计:林泳希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微热点、职友集等【来源:南方都市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