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求职缘何受青睐?

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求职缘何受青睐?

HR经理揭开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求职缘何受青睐12月14日19时,距离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仅剩一周,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学楼内,李芳站在二楼走廊,轻声朗读着手里的复习资料,进行考研的最后冲刺。这名2014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今年要报考一所以化学专业见长的院校的研究生。“我们班考研的同学挺多的,大概占80%,许多人有名校情结,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资料图:江苏省百校联动南艺2018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举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今年7月毕业于大连一所高校的李辉,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了。作为非应届毕业生,李辉在找过几轮工作后,“无奈地”选择继续加入考研大军。“谁不想多赚点钱?谁不想有更好的生活?但不是名校硕士,竞争力太弱,能选择的机会太少了。”他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希望通过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今年共有165个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全国范围内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则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从报考志愿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个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均超过1万人。也就是说,这12所“名校”吸引了报考北京院校的约1/3考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考生之所以扎堆儿报考名校,“继续深造”和“为了更好的就业”是普遍诉求。HR经理揭开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在安徽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里,一位前HR经理曾抛出“会对非985高校的大学生区别对待”的话题,引起网络热议。这位前HR经理表示,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名义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对应聘者预先设置各种隐性约束。比如,参加招聘会时,他们会把985和非985的大学生简历分开放,离开时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只能“被清理”。对于这个招聘环节的“潜规则”,很多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已心知肚明,许多人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在他们看来,真相虽然残酷,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他们期待通过考研进入心仪的名校,既提升学历,又能在未来为自己增加竞争砝码。曲琳琳已经在某中央媒体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有情怀的理由”促使她在今年8月辞职,专心投入考研大军。“工作中认识了许多专业精进的前辈,他们让我从单纯对文学的热爱进一步发展到对新闻的热爱,要在这个领域立足,深造是必须的。”曲琳琳表示,她此次报考的是国内最知名的传媒院校之一,希望毕业后继续回归媒体领域。她坦言,名校硕士毕业生才有可能在任职单位解决编制、户口等。而这些对于非名校、又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的她来说,“不敢奢望”。“名校+研究生等于更好的就业”,似乎正在成为找工作的“黄金定律”。“班主任告诉我们,学医的话,不考研没出路!”一名医学生在网帖中坦陈他坚定考研的原因,他回顾说,大一新生报到那天早上,有着消化科博士学历的班主任告诫道,准备将来做医生的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因为本科毕业基本进不了大医院,在医院里会让人瞧不起。医学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不读研就意味着不懂研究和创新,无法最大化实现医生的价值。HR经理心中的名校生标签:更聪明、更勤奋、能充当公司门面在职场,许多人认同“学历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学历低的往往连“出来遛遛”的资格都没有。“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亦宣说。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经理范雪柯则表示,名校生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企业在宣传时经常会提及员工的学历情况、生源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谁都想招聘到名校的毕业生。”某国企HR经理邓明表示,录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壮大公司门面,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校的毕业生,也能不断优化员工整体素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由于名校学生自带聪明、勤奋、适合充当公司门面的标签,因此被企业聘用的几率更高。广开才路、筛选非名校优秀人才?HR经理:成本太高一些知名企业的HR经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会收到数十万份简历,确实存在“简单粗暴地”对待非名校毕业生简历的情况。比如,在进行电脑筛选简历的第一步时,就直接设置学校条件,非名校学生无论能力多强,简历也会被筛掉。但依据学校区分毕业生,企业是否担心会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我个人认为,根据每年的人才市场行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够满足招聘需求,就不会担心漏掉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满足招聘需求,会适当放宽对学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职者也不是全无机会。”邓明告诉记者,在大量简历投递而来的情况下,因为筛选成本太高,一定会设置相应标准删除一些简历,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漏掉。王亦宣则表示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不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很难有精力再去甄别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名校学生确实更有优势,但非名校学生也会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王亦、记者何欣对本文亦有贡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齐琪 郭艳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12月25日 04 版)

不同其事

2019校招季,应届生求职有多难?

来源:新京报进入校招季以来,大四学生周周已经投了26份简历,参加了10次笔试和1次面试。“互联网行业的网申快截止了,而有些行业刚刚启动。”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笔试面试……近期,2019年应届毕业生开始为就业奔波了。据求职网站大街网统计,截至9月20日,已有千余家企业发布了2019年校园招聘的通知。记者观察到,早在7、8月份已有不少企业启动了校招,预计会在10月进入高峰期。学生对“好工作”定义不同“我希望去国企,因为稳定,不确定性低,还更有可能拿到北京户口。”北京大学2019应届硕士生天天说。她表示,身边和自己有类似想法的同学不在少数。而有过国外留学经历的周周则表示自己不会考虑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她说:“那些工作有种一进去就望得到头的感觉。”因此,她投的大部分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行业一直在更新,有更多可能性,而且这个行业待遇相对较高。”大街网负责人表示,今年的应届生求职渠道分散多元化,会跨专业灵活选择岗位。传媒类专业毕业的周周除了互联网行业外,还投递了教育培训业,她表示,这也是基于薪资待遇的考虑。“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确最重要,但也不能跟钱过不去,如果喜欢的工作工资低于心理预期未来可能会放弃。”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雷中杰则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眼里,一份“好工作”最重要的是公司对应届生有系统完善的培养方案,“应届生目前最困惑的就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所以刚入职场一定要能学到东西,并能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相比互联网行业,理工科和技术类的企业校招一般启动较早。“班上有几个已经拿到offer了,室友今早上都去签约了。”雷中杰由于此前在准备计算机二级考试,目前只投了两份简历,但他没有太着急。“还有几个月时间,机会很多,我对进入好公司还是抱有期待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好心态。“得知简历被刷的时候,我还是蛮受挫的。”周周表示,在还没有拿到offer的情况下,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很焦虑。“主要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其实大家内心对第一份工作还是很挑剔的。”部分企业招人门槛提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随着校招拉开帷幕,“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也被屡屡提及。那么,真实的就业形势究竟如何?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保持高位,同比增长40.8%。某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梦(化名)透露,受整体经济环境下行影响,公司加大了校招的力度,同时压缩社招,并对应届生薪资进行提升。“因为相对社招来说,应届生成本低,可以培养一些年轻人作为人才储备。”某知名地产公司HR Nicole(化名)告诉记者,校招是她所在公司每年都会看重的重头戏,肯定要启动,一是有需求,目前校招仍然是向公司输送核心人才非常有效的途径;二是雇主有品牌宣传方面的考虑。此外,今年给应届生开出的薪资也有所上调,因为学生心理价位普遍提高,高薪才能增加公司竞争力。尽管存在这些有利于应届生求职的条件,但多位招聘行业从业者和企业HR对记者表示,当前就业形势对应届生来说并不乐观,整个市场的就业状况比较严峻。首先,虽然企业对人才需求增加,但从今年应届生求职人群体量上看,就业需求更加庞大;张梦所在的保险公司,虽然加大了校招力度,但招人的门槛也提高了,“今年会严卡学历、学校背景。”Nicole则观察到,从去年到今年,除了人工智能等少数高速发展的行业,很多行业整体上都在缩招,包括地产、互联网等。“虽然各大企业都还维持和看重校招,但总体需求人数并没有之前那么多了。”以互联网行业为例,Nicole表示,前几年这一领域特别缺人,随着大量人员进入,则慢慢趋于饱和,人员需求下降,同时对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与求职者需求难匹配事实上,不仅作为人才方的应届生不轻松,作为用人方的企业也压力不小。Nicole表示,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兴起和传统企业的转型,准一线以及二三线城市快速发展,都带来企业对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然而,对于高技术、复合型岗位,学生在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以胜任,而基层岗位、冷门岗位学生又不愿意做。“因此,尽管求职人数很多,但企业找到匹配岗位的人才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企业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面临许多新的压力。大街网负责人发现,从去年开始,应届生对于“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神圣感在下降。张梦也提及一个有趣的现象——“主动失业”。他表示,现在就业机会还是常有,但当就业环境低于心理预期时,年轻人往往会选择主动失业。近年来毕业生思想发生很大变化,这导致企业相对变得被动。大街网负责人说:“就业形势严峻,可能是大学教育、学生思想和企业需求三方面在时代下不匹配的结果。”建议●张梦,保险公司人力资源经理1、简历要做到简洁不简陋,认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参加过的活动,增加面试概率。2、大学期间一定要实习,实际接触企业会比凭空想象更有指导意义。同时,应提前规划,争取去好的企业实习,毕业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就太仓促了。●Nicole,地产公司HR1、找工作时心态要放平,不要太好高骛远,也不要太自卑,做到不卑不亢去展示自己。2、以前用人企业可能觉得职工能踏踏实实干活儿就行了,但现在不是这样的。在选拔的方向上,企业会更偏向于创新和学习能力,并且更注重以结果为导向。仅仅能听从指挥是不够的。●大街网负责人:应届生们其实不需要过于纠结第一份offer的待遇、地理位置等条件,而是要沉淀下来理性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样的行业,设想一下5年以后有什么样的规划,再决定当下的选择。(记者 冯琪)

杕杜

19年金融应届硕士毕业生,校招无人问津,转战FRM获认可

19年金融应届硕士毕业生,校招无人问津,转战FRM获认可很多人都知道,学历越高,然后找工作的话,就越容易。但是现实中是这样的吗?其实,很多金融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工作,很不容易。今天的学员分享就是来自一位19年金融应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招中,虽然他的学历很出彩,但是因为在大学中,没有积累什么过多的实习经验,也没有企业需要的一些资格证书,被直接淘汰出局。然后再有经验的学长哪里了解到了FRM资格证书,从校招无人问津,转战FRM获认可,他只仅仅通过了FRM的一级考试而已。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备考过程及他自己的一些现状。为何报考:19年应届硕士毕业生,本科硕士均就读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参加校招,由于简历上学业方面的欠缺,可以说是被前面的梯队疯狂吊打,而且自身能够申请到的金融机构岗位基本都是基础岗位。绝望之际开始疯狂考证加强学业方面的竞争力。本来就准备参加今年六月份CFA一级,后来了解到FRM的存在,知道FRM一部分内容与CFA一级重叠,果断报考!职业现状:七月初刚入职某一线城市的某股份制银行。FRM有四本书,二月份开始春招和考小证的事情干扰,4月20号考完基金之后开始正式全力复习FRM Part I,这时还差3本书没学。之后一段时间,参加了好几轮春招面试又少了不少时间,城市之间来回跑。但毕竟不是上班族,不用笔试面试的时候一天也至少会有九个小时复习,全部用来听精讲课,做课后题,改正。临考前串讲课没时间听,直接做押题,押题只做了70%剩下的没时间做,考前一天白天就做押题,晚上背公式看错题。最后出了成绩飘过3312,个人感觉其实学习进度推进得最快的还是最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可能由于有压力更能集中精力吧,效率差不多是平时的两倍多。到最后第一本书第二本书内容忘得很快,但也好运算是飘过了。其实我本身不是什么学霸,业余爱好太多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一般。所以也是打算考证之后开始慢慢找到学习的感觉,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属于中等水平。这次FRM一级的话其实难度确实不高,定性题居多,计算题的话涉及利率互换这段对我来说会觉得困难一点,难易点因人而异。个人认为只需要看网上的精讲课课程加上押题班冲刺(不会使用计算器的需要看一下金融计算器前导课),然后不懂的就在答疑群里面问老师,基本上就可以飘过啦。但是看过的内容要懂,有问题要解决,不然错了一题下次还是错。想要找到一份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就要提前做决定,比如我自己决定报考FRM的时候,也是看重了它的含金量果断出手。当时报考的时候,同学感觉有点不靠谱,一直都在观望状态,直到我自己报考之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他们才决定报考,其实这个时候虽然不晚,但是也浪费了近一年的时间。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FRM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我们。

云飘飘

有多少应届毕业生认为校园招聘有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周宁漫画:王乃玲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很多人已经在秋季、春季的校园招聘中找到了工作,校园招聘对于他们来说有用吗?他们找工作时看重什么因素?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894名受访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6%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校园招聘对应届毕业生求职来说是一个好渠道。在就业方面,53.4%的受访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选择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占33.1%,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占12.5%。受访毕业生对工作最看重的因素是职业发展前景,然后是薪资待遇水平。88.6%受访应届毕业生认为校园招聘是很好的求职渠道“校园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潘铭认为,校园招聘让学生求职更方便,到学校开宣讲会的招聘企业经过了学校就业办的审核,更靠谱和对口。调查显示,88.6%的受访毕业生认为校园招聘会对应届毕业生求职来说是一个好渠道。“校园招聘对于各个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王霆认为,校园招聘是企业和学生能够在学校这个正式平台进行供需见面、直接交流的非常好的渠道,也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最为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不过,他同时指出,校园招聘也面临很多的问题与挑战。“除了对于招聘信息的把关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本科生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本科生,对于校园招聘的参与率相对比较低。所以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校园招聘会组织得很热闹,但本科生参与和响应度很低。”对此王霆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本科毕业生尤其是一线城市大学的本科生,基本都希望进一步深造,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慢就业”的学生,他们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给自己一段缓冲期。53.4%受访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周月林发现,身边的同学选职位时,很多人首先会看单位所在城市,“有的人觉得大城市压力大,就回了家乡所在省份的省会发展。省会城市有着良好的教学资源以及不错的上升空间。另外,同学们都比较关心薪资待遇,因为这关系到之后的生活水平”。潘铭表示,他找工作不局限于某个行业,但专业一定要对口,所以他的offer(入职通知)里涉及很多行业,从电子通信到家电、电机行业。潘铭对于工作还看重薪资待遇、公司发展状况以及在该企业工作的学长学姐们的评价。调查显示,53.4%的受访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发展,超过一半,选择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占33.1%,选择在三四线城市发展的占12.5%。受访毕业生对于工作最看重的因素是职业发展前景(71.1%),然后是薪资待遇水平(61.0%),接下来是能否提供所在城市户口(45.2%)和专业是否对口(43.2%)。周月林坦言,她对自己的工作唯一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居住地区的生活开销太高,“尤其是房租,对我来说太贵了,我觉得肯定会影响我工作后的生活质量”。叶心悦说,她目前职位提供的薪水在自己的预期水平之下,“北京房租还是比较高的,加上大城市的生活开销不低,我感觉未来三四年内经济情况会紧张些。希望之后我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好的发展”。调查显示,在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上,56.8%的受访毕业生希望之后的工作内容与专业更对口,55.8%的受访毕业生期待薪资待遇能提高,51.8%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自己的发展前景更明朗。

采葛

校招有哪些黑幕是大学生们不知道的?

近年来,校招是非常火爆的,而本人之前也通过校招去实习过。校招一般都会有两次,春季和秋季,大企业一般都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的高校去进行校招,开那些校园宣讲会,而且这就是一场人才的争夺,手快有手慢无的。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校招吗?他们又是怎么招揽人才的,跟大家聊聊呗。校招黑幕:怎么说呢,其实社会招聘很难,不管是用人单位是是求职者,都很难招聘到自己想要的人才或者找到好的公司,属于信息不对称吧。而且应届的大学生其实是非常好塑造的,对于大公司来说,年轻人有干劲和活力是最好的,能力倒是其次的,可以培养。而且入职后也会有相当全面的培训。其实,大企业校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招聘人才的,为了宣传,怎么说呢,其实就是为了给新的大学生们给出一个概念,“这边工作很好,一定要想办法去这里工作”,还有一个就是“树立品牌意识,可以发展成为未来的潜在客户”,这个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就好比我参加校招,然后有个大的互联网广告公司在那,以后我有这方面需求肯定是先想到这个公司,这就是人家先入为主,在我的脑海中树立了品牌的意识。招揽人才的方法:内推,一般都是内部工作人员推荐,工作优秀不管是内推的人还是hr都会有相当不错的奖励。举行一些什么比赛,这个一来是宣传了企业的品牌,第二也招揽了这方面的佼佼者,一举多得。当然了校企合作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个是学校与企业都获利的,学生就业有保障,而企业有有人才供应链,当然了会签合同的,属于当实习生,然后企业觉得你不合适就会把你踹了,当然了一般都是有保障的。Paperfree原创

藜羹不糁

HR经理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

12月14日19时,距离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仅剩一周,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学楼内,李芳站在二楼走廊,轻声朗读着手里的复习资料,进行考研的最后冲刺。这名2014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今年要报考一所以化学专业见长的院校的研究生。“我们班考研的同学挺多的,大概占80%,许多人有名校情结,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今年7月毕业于大连一所高校的李辉,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了。作为非应届毕业生,李辉在找过几轮工作后,“无奈地”选择继续加入考研大军。“谁不想多赚点钱?谁不想有更好的生活?但不是名校硕士,竞争力太弱,能选择的机会太少了。”他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希望通过考上名校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统计数字显示,北京今年共有165个招生单位招收研究生,全国范围内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则为322897人(不含推免考生)。从报考志愿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个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均超过1万人。也就是说,这12所“名校”吸引了报考北京院校的约1/3考生。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考生之所以扎堆儿报考名校,“继续深造”和“为了更好的就业”是普遍诉求。HR经理揭开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在安徽卫视一档访谈节目里,一位前HR经理曾抛出“会对非985高校的大学生区别对待”的话题,引起网络热议。这位前HR经理表示,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名义上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对应聘者预先设置各种隐性约束。比如,参加招聘会时,他们会把985和非985的大学生简历分开放,离开时只带走985大学生的简历,非985大学生的简历只能“被清理”。对于这个招聘环节的“潜规则”,很多非名校本科毕业生已心知肚明,许多人甚至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在他们看来,真相虽然残酷,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他们期待通过考研进入心仪的名校,既提升学历,又能在未来为自己增加竞争砝码。曲琳琳已经在某中央媒体工作了一段时间,一个“有情怀的理由”促使她在今年8月辞职,专心投入考研大军。“工作中认识了许多专业精进的前辈,他们让我从单纯对文学的热爱进一步发展到对新闻的热爱,要在这个领域立足,深造是必须的。”曲琳琳表示,她此次报考的是国内最知名的传媒院校之一,希望毕业后继续回归媒体领域。她坦言,名校硕士毕业生才有可能在任职单位解决编制、户口等。而这些对于非名校、又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的她来说,“不敢奢望”。“名校+研究生等于更好的就业”,似乎正在成为找工作的“黄金定律”。“班主任告诉我们,学医的话,不考研没出路!”一名医学生在网帖中坦陈他坚定考研的原因,他回顾说,大一新生报到那天早上,有着消化科博士学历的班主任告诫道,准备将来做医生的一定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因为本科毕业基本进不了大医院,在医院里会让人瞧不起。医学既需要经验,也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不读研就意味着不懂研究和创新,无法最大化实现医生的价值。HR经理心中的名校生标签:更聪明、更勤奋、能充当公司门面在职场,许多人认同“学历不代表能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但可惜的是,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学历低的往往连“出来遛遛”的资格都没有。“目前虽然是应试教育,存在死记硬背的因素,但名校研究生仍意味着更勤奋、更聪明、反应速度快、做事更容易上道。”就职于一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王亦宣说。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HR经理范雪柯则表示,名校生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很多企业在宣传时经常会提及员工的学历情况、生源地,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时,企业可能招收普通学校的学生,但当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时,谁都想招聘到名校的毕业生。”某国企HR经理邓明表示,录用名校研究生更能壮大公司门面,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学校的毕业生,也能不断优化员工整体素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由于名校学生自带聪明、勤奋、适合充当公司门面的标签,因此被企业聘用的几率更高。广开才路、筛选非名校优秀人才?HR经理:成本太高一些知名企业的HR经理表示,一次招聘往往会收到数十万份简历,确实存在“简单粗暴地”对待非名校毕业生简历的情况。比如,在进行电脑筛选简历的第一步时,就直接设置学校条件,非名校学生无论能力多强,简历也会被筛掉。但依据学校区分毕业生,企业是否担心会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我个人认为,根据每年的人才市场行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范雪柯表示,“如果重点学校的学生能够满足招聘需求,就不会担心漏掉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满足招聘需求,会适当放宽对学校的要求,非名校的求职者也不是全无机会。”邓明告诉记者,在大量简历投递而来的情况下,因为筛选成本太高,一定会设置相应标准删除一些简历,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往往被漏掉。王亦宣则表示已经习惯了招聘季时“优秀名校毕业生蜂拥而至”,不担心漏掉非名校的优秀人才。“名校的优秀研究生数量已经很庞大了,很难有精力再去甄别一名非名校的研究生是否优秀。”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名校学生确实更有优势,但非名校学生也会以考取名校研究生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文中人物均为化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王亦、记者何欣对本文亦有贡献)原标题:HR经理揭招聘“潜规则”:名校,研究生,必须的!

女巡按

985院校硕士应聘洗碗工:实力不足的你,只会用“内卷”安慰自己

高考时如果能够进入一所985院校,对于学生、家长和学校来讲,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毕竟985院校全国也才不到40所,绝对称得上是高等教育的领头羊。但是如果你看到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应聘的是“食堂洗碗工”,会作何感受?洗碗工有必要招985硕士?去年看到这样的一幅恶搞图时,不明真相的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虽然这件事情并不真实,但是现实中类似的“洗碗工”事件却一直在发生。博士生去求职,因为第一学历为双非被拒,大家喊着“内卷”。深圳中学2020年招聘的新老师,大都为名校博士毕业生,大家喊着“内卷”。有人在自行车上看书、有人边走边端着电脑改论文,凡此种种,引发了我们对“内卷”这件事情的焦虑。很多人自然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认为哗众取宠的成分多一些。因为内卷,一个优秀的人才去从事陌生、难以创造出于其实力相匹配的价值的工作。因为内卷,让很多不那么优秀的人陷入无事可做的尴尬境地。“内卷”在词条上给出的含义是这样的: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简单的讲,它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损耗。拿高考这件事来讲,学生们为了上大学将大好时光都用在了对偏题怪题难题的研究上,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如何破解?一味地批评、咒骂内卷现象的出现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个人来讲。从某些角度看,内卷虽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些损耗,但是当达到质变的程度时,会倒逼社会的发展。放到个人身上,就是要“谋求变化”。第一点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断学习,强大自己。无论你怎么抱怨,内卷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群体在同域竞争”的现象不会轻易改变,甚至会愈演愈烈。这个时候,如果你停留在抱怨的层次,那就只能面临淘汰的结局。第二点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开阔眼界,寻找机会。既然已有的领域已经趋于饱和、难以进入,以自己的实力也无法在此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时候。不妨选择一个新的领域去做,或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传统媒体的门槛较高,近些年就出现了很多自媒体从业者,演化出了很火的直播带货等等形式。比如一个农学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大城市除了进研究所好像真的没别的出路。但是近些年有一些人进行了反向选择,回到农村利用所学发展新型农业,把创业这件事做得风声水起。如果你有这样的眼界和敢于创新的想法,内卷又怎么能影响得到你的发展呢?一些感想很多人之所以难以取得成功,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能够发现问题,但是不去谋求解决办法。很多人都能够看得到马云的成功,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以“马云是少数人”来劝退自己。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看直播的经历,但大多数都以“能走红的是少数”来劝退自己。现在的时代是机会遍地的时代,能不能走向成功最主要的关键点在于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你能不能坚持。不要因为害怕别人把自己称之为骗子,而失去可能取得成功的机会。敢于尝试绝对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之一,对内卷的看法,有的人看到了机遇,有的人看到了拦路虎。归根到底是因为心态和眼界的局限性。欢迎留言讨论!

红地毯

研究生3年制与2年制,就业后有何差距?过来人:云泥之别!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尤其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了,大部分都是被卡在了学历上。因此,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自己的专业,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优势。想要通过读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是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就去做准备的,虽说考研的人数并没有考公的人数众多,但考研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想要顺利通过并不是件容易事。然而,读了研究生在毕业后,就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吗?答案:并不一定,毕业之后是否能找到好工作,是根据你所学习的专业、选择的研究生类型以及年限来决定的。因为不同年限的研究生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就业方面也是有很大差距的。01同是研究生,三年制和两年制有何不同?就业情况“云泥之别”1.学习的年限3年制与2年制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的年限不同,除此之外,2年制的研究生被称之为专硕,而3年制被称之为学硕,从本质上来看存在着很大的区别。2.报考的门槛每个高校都有着不同的招生门槛,通常来说,2年制的研究生门槛会更低一些,若是考生的成绩一般,并且自己的专业也没有太大优势,只想就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这样的考生可以选择两年制的研究生,其成功上岸几率会更高一些。3.研究的方向与成果对于两年制的研究生来说,因时间较短,所以在学术研究上不会有太多的成就。若是成绩非常优秀,虽说可以拿到毕业证,但是没有过多的学术研究,也就无法发表学术文章。而三年制的研究生,他们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因此,也就更容易研究出很多学术成果,发表很多优秀的学术论文。除此之外,若是成绩非常优秀,那么还会有机会获得国家颁发的相关奖项。4.就业方面“云泥之别”虽说两年制的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会有一定优势,但若是在三年制研究生面前,这些优势也就淡然无存。举个例子:若是同等的条件之下,两年制的研究生与三年制的研究生,同时面试一个岗位,用人单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三年制研究生。因为三年制的研究生学习的时间更长,研究出来的学术成果也会更多,在这方面两年制研究生是没有丝毫优势的,每个用人单位都喜欢更加优秀的人才。很多曾经选择2年制研究生的人纷纷感到后悔,说道:“这两者就业方面真的是“云泥之别”!若能够重来,我一定选择3年制。”02毕业后想要考研,需要做哪些准备?1.报考研究生的流程要清楚大学生在考研究生之前,一定要了解报考的流程,现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大部分考试都是在网上报名的。这时考生需要了解清楚报考的时间,在截止时间之前报名。其次,研究生的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也就是笔试和面试,在笔试考试当中,对于每个专业的考生都会有相对应的考察科目。要注意的是,不论什么专业的考生,都会考英语和政治这两个科目。在被通知笔试通过后,就可以准备接下来的复试了。2.对想报考的院校、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报考研究生之前一定了解自己想要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例如每年的招收名额、录取分数线等等。除此之外,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对其专业都有一定的要求。像有些院校是不接受跨专业的考生,那么这类考生,只能去报考那些接受跨专业的院校了。3.制定考研计划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顺利上岸,考生是需要做好充足准备的,在备考期间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执行。做到当日事当日毕,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自己的学习计划。相信大家对于选择研究生两年制还是三年制,心中多少都有点数了,如果选择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而定,这样才能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编者寄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境地,纷纷都将目标放在了考研身上,在以后考研的人数只会与日俱增,这样也就意味着竞争力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想要一次上岸,是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的。今日话题:两年制研究生和三年制研究生,你会选择哪个?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鬼怪屋

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今天彻底拒绝了上半年好不容易确定的一份当时能找到的还不错的工作,国际学校高中部教师。未来发展当时觉得还不错,体制内教师应届生资格卡太多了,也完全放弃挣扎了。在家里悠哉躺玩几个月在家学车。前几天被通知高中部今年筹建不起来,筹建时间待定。人事部建议先转岗去初中部。想了想,最后也算妥协了。最后禁不住家里人念叨,女孩子最好还是考体制内,不要那么辛苦。越想越觉得应该这样,想想自己还年轻,再坚持看看。只是。。2020届硕士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四个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现在是2020年11月4日晚上的十点,昨天刚结束了一场面试,距离上一次面试机会已经好几个月了。昨天面试的新学校虽是一所私立,实力薪资待遇都非常不错,面试老师也比较喜欢我,整个面试聊天维持了将近三个小时,面试结束后招聘老师带我逛校园了解学校情况。给我分析我的求职现状,(今年绝大公办学校面向2021届毕业生,而我如果犹豫不决错过这个机会也就没有了,希望我考虑清楚)。于是5点面试结束两个小时后,和男朋友仔细商量后立即给学校打电话同意过去。招聘老师说联系校长,找时间安排见一面(当天面试校长不在学校)再通知我。昨天整个一天突然觉得好运气终于来了,整个心都轻松踏实了,甚至已经开始畅想未来了。今天早上9点收到学校电话,招聘老师跟我说我的2020届身份卡住了,学校认为我还不错,教育局人社局没法过,让我关注明年45月社会统考。(注明:这只是批人一个民办学校,档案放在教育局,还是要走个形式)详细下才了解,昨天的这场面试压根没用。如果我参加45月的统考批次,整个流程完全由教育局走,先笔试达到一定分数后面试,该学校完全不参与。整个过程,学校在明确自己的招聘对象是2021届,同时非常了解我的2020届身份背景下.邀请我参加面试,并且在基本敲定的情况后拒绝我,真的非常狗,非常狗!!

马语者

一位985硕士的“心酸”:快30岁了工资才4600元,书好像白读了?

01前言想要民族富强,想要国家强大,想要家庭富裕,唯独离不开后代的教育问题,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我们很多的家庭和父母都开始注重孩子的教育与学习,以前村里出了个大学生那就是光宗耀族的事情,而如今大学生早已经普遍,每家每户的孩子几乎都会上大学。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继续追求自己的学业会选择考研,的确考研是证明自己价值最直接的道路,是改变家庭现状最便捷的道路。但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和我国的经济形势,就普遍出现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今成为了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形势越演越烈,不仅大学生如此,研究生与硕士也是如此。02一位985硕士的“心酸”:快30岁了工资才4600元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名校毕业的人一定能够轻松地高薪就业,直到网上一个帖子的发出,才让他们恍然大悟,并不一定名校毕业就能够高薪就业。帖子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985东南大学名校毕业的硕士发出无奈的感慨,称自己马上快30岁了却还是拿着4600元的可怜的薪资......实在令人心酸!一时间“读书无用论”的说法扑面而来,网友们纷纷在下方评论,“名校毕业与普通人一样的薪资”、“书白读了”、“读书有什么用,白白浪费时间”。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的,大家对于985名校毕业的学生存在很大的误区。03985名校毕业的同学就应该高薪就业吗?当今大学生和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学生名校毕业,有名校光环,那一定是不用为就业所烦恼,毕业之后就是香饽饽,很轻松地能够高薪就业,走上人生巅峰的。若是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的,的确在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形势下,学历是你通往职场的敲门砖或入场券,但是企业招收员工的时候,不仅仅是单看学历,更注重的是能力,并不一定名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就一定拥有能力。文凭与工作能力并不能画上等号。能力是需要步入社会从工作经验中慢慢积累的,需要脚踏实地地从底层做起,积累知识和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况且名校毕业的学生的起点就比其他人的起点要高,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被企业所重用。04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告别校园生活,刚踏入社会,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职员,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个不小的难题,所以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大学生因为自己有名校光环环绕,在刚步入社会求职的时候就胸有成竹,眼高手低,对于一些工作挑三拣四的,比较地自傲,但是现实却给他们重重的一击,并不是有名校光环加持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步入职场不管你是985还是211毕业都需要脚踏实地、从头做起,因此大学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有太大的心理落差。2.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改进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无人约束,自由散漫成了习惯,而刚步入职场的时候被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条条框框所限制,这个环境的转变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会因为无法胜任这个工作或是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而深感委屈,但大学生要明白的一点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与职场前辈多多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不管你在学校是否是风云人物还是天之骄子,在刚踏入职场的时候你就是一职场新人,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3.少说话、多做事这是职场新人都会犯的通病,对于同事或上级提出来的命令,总是提出疑问,习惯性地问“为什么”,想到什么就会口无遮拦地讲出来,根本不会自己考虑所说的话是否合理或是所问的是废话,大家都知道名企都是非常忙碌的,大家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节约彼此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上级给你的任务。口无遮拦说三道四的人企业一般都是不会重用的,会质疑他们能否为企业保守秘密。4.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一点,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职场上面更是如此,在职场上有时候并不是你付出了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因为总会有人比你更努力,还有面对上级的指责和批评,如果有理有据都要虚心接受,总的来说就是职场之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坎坷与挫折的时候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不要一有问题就哭哭啼啼要打退堂鼓。05结语“快30了工资才4600”来自985硕士的无奈和心酸,985名校光环,的确学历进入职场的入场券,但是学历并不与能力对等,刚刚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不管你是985还是名校毕业都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自我定位,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不要自暴自弃,自我质疑,都有这样的过程,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在职场抓住机遇,发光发热!本文内容由【小柒谈教育】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与您分享教育心得,讲述有料的教育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