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净三

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

5月30日,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开展开展了课题研究课听、评活动。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于5月30日开展了英语课题研究课听、评活动。授课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备课,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了异彩纷呈的课堂。听课过后,全体英语教师进行评课议课。每位老师从学生参与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及时点评。在充分肯定2位老师课堂上的亮点之外,还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词汇课教学可以多一些趣味,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自然拼读掌握单词的发音,另外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适当扩展,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英语课堂要尊重学习者的好奇心、意愿、探究意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开口欲,鼓励他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参会老师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本次英语课题组研究课听、评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紫薇小学各位英语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同时此次活动也为各位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力求在研究中提升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共同成长。(图/文 夏雯雯)刘陈琛老师带来词汇课《Whose dog is it?》李沁老师带来词汇课《How many?》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题组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认真记录。

刘先生

「祈福英语实验小学」记英语科小课题开题报告会

以研促教,静待花开,课题研究,引领发展。英语科的小课题研究在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引下,顺利开题了。出席本次会议的学校领导有:张映球校长、尹盛洋副校长、曾令发主任以及侯镇汪副主任。本次工作会议由英语科组长蔡菁菁老师主持。本次开题的小课题研究选材丰富,其中有课堂教学实施的研究,也有延伸到课后聚焦学生本家校联动的研究,还有因为疫情而带来的新型教学趋势----线上教学引发的思考。首先是彭亚平老师和彭健欣老师的课题《同伴提问策略应用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这个研究点聚焦在高年段的听力教学中的提问策略。任教三四年级的石晓红和王红老师基于中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开展《小学英语情景教学法策略研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真切地体验语言和运用语言。两位老师试图把课题研究和教学实际结合,打造更高效的课堂。除了课堂教学教学实施中的运用情境教学,分级阅读也是这几年很热门的研究主题。我校书香班级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陈嘉敏老师和李菲老师从绘本阅读为切入口,就《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策略研究》作开题报告。期待两位老师会有更多精彩的分级绘本阅读课例呈现。前几个课题的研究都是着眼于如何从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学习不仅仅只发生在课堂。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学困生的学习困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梁晖老师带着自己的思考,打算通过《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学困生的学习困难成因,除了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原因外,还可能是因为网课这种新的学习渠道而产生了新的问题。彭健欣老师借助网络调查问卷在疫情期间进行了很多次的数据收集,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她将开展课题《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与改善对策研究》。在所有开题报告展示完毕后,学校领导逐一进行了点评。尹盛洋副校长高度肯定了英语科组承担课题的实力和英语科组的凝聚力,赞扬了老师们不仅在思考课堂上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心中有学生、致力于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研究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中学生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促成长,研究分享共奋进”的要求。任教我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侯镇汪副主任就小课题开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我校教研室曾令发主任也肯定了英语科组课题的“真”和“细”,真下功夫,入“细”心愈研,并针对各个课题研究可以优化提升的部分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英语科组长蔡菁菁老师提出了“课题研究,理念先行”的重要性。要求科组里的老师们理清各个教学理念的概念和实质,带着对课题研究的思考和实践,把相应的课题研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寻实用之题,开唯真之路。此次英语科组的课题能顺利开题,和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支持和指引是分不开的,和这几年以来英语科组对教育教学孜孜不倦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开题明思路,研究促成长,英语科组将以小课题为依托,以新课标为目标,携手共探研究路,深入课题促成长。

佐仓

花垣小学英语组课题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本网讯(通讯员 施春秀)花垣县花垣小学廖敏老师主持,石国英、麻建银等老师参与研究的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互联网技术促进英语教学实验研究》的子课题《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花垣小学获得优秀课题研究单位。据悉,湘西花垣县花垣小学课题组于2018年2月向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重点课题领导小组申请了“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 2020年6月课题研究已经到期并结题验收。《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总结出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现状的好方法,形成在英语学科中进行信息化教育的有效策略。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 取得了有卓越成效的结果。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取得的物化性成果有:2016年6月石国英撰写的论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打造精彩的英语课堂》在《素质教育》一书发表,国内刊号CN11—4350/G4,国际刊号ISSN1005—4197; 2016年1月廖敏撰写的论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英语课堂生机盎然》在《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在596期发表,国内统一刊号CN43—1401/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0954;编写了教研课及擂台课等《案例集选编》,收集了课题研究两年来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等共31篇;编写了《论文集》,共收集本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其中12篇荣获县级以上奖励;撰写了《结题报告》,陈述了课题研究的时间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收集了4堂获奖课例;编写了立项通知书、开题论证书、结题鉴定申请书和中期检查报告。取得的经验性成果: 积累了编写论文、课例的经验;寻找到了解决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与途径; 获得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一些经验。取得的实效性成果有:1.确立了小学英语课堂新的教学模式;2.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END·监制/角角主编/麻麻编辑/王向远 李艾家 黄沙沙审核/石群方 尚欣更多资讯持续关注!

骆驼草

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迎接市级立项课题中期检查

10月17日上午,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迎来了“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策略”中期验收研讨会。10月17日上午,紫薇小学英语课题组迎来了“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策略”中期验收研讨会。琅琊区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教研员慧银芳,琅琊路小学英语教师盛安永和第二小学英语教师许书泉对课题阶段性成果进行中期验收。紫薇小学校长许捍平及课题组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了会议。报告会上,教科室副主任、课题组组长陈勇平作课题中期报告。陈主任首先介绍课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他从研究目标、研究过程、调研计划、实施情况、拟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能否按时完成研究计划等作了报告。课题组长汇报完毕后,专家们对课题进行指导。首先,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研究的问题很清晰,并且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以及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其次,专家组也建议课题组成员继续探索更加丰富与深入的教学策略,争取更好与更多的研究成果。本次中期验收活动,不但充分肯定了课题组课题中期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成果,而且指导了课题后期研究的方法,给予课题组研究巨大的动力与清晰的方法,对本课题后期的有效研究起着积极的意义。(图/文 夏雯雯)报告会上,琅琊区教研室副主任张业成对课题进行指导。报告会上,教科室副主任、课题组组长陈勇平作课题中期报告。专家们进行中期验收。课题组成员魏光锦老师上汇报课。

复灵以生

谈谈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大家一起来探讨吧!

一、认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学有所获,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英语,乐于主动学习,并能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系统,课堂教学中学与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我们知道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结构、过程、方法、评价以及课堂教学的情景、语言和教学技能等。笔者认为,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必须建立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的,而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力求做到努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上好每一堂课,才能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英语素质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三、如何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实际交流有很大局限性。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产生教有所受、点有所到、启有所发、导有所悟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准备是有效性教学的前提(1).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的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2).合理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手段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利用40分钟课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例如,pep小学英语这套书中有许多知识是反复的出现,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让学生把自己能消化的知识在课前完成,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语言难点进行集中讲解,集中练习,这样通过分解教学任务集中解决教学难点,就会大大节省课堂时间。2、课堂教学是有效性教学的核心(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新课程也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教学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例如,五年上册unit1 A部分的教学内容偏多,我主要教授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tall,shord,old,young,thin,strong在句子中的运用,让学生学会描述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在此课教学中,我自然地从描述教师本身引入过渡到重要内容。首先,我让学生描述我的发型、眼睛等。学生感到很有趣,平时很少可以这样去描述一个教师,如今可以无拘无束地描述老师,孩子们都觉得很有趣。在练习描述完发型、眼睛后,我便提问学生:Am I thin or strong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Thin!我便装出一副非常高兴的样子,又再问一遍,学生还是说:Thin!于是我又做出大力士的样子,再次发问:Am I strong now ?这下学生可乐了,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thin,有的说strong,班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于是我又故意装生气的问:Who says I am strong ?这时,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都不怕“得罪”我,我特意请了一个比我壮的学生上到讲台上来,在我们之间做出了比较,进一步引出句型:____is thin.____ is stron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构建平等、合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有效的教学效果一堂课的成败、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都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形成技巧,并发展智能。一般来说,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预先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可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②教唱英语歌曲,学讲英语小笑话、小故事以及表演话剧、童谣、小诗、绕口令、猜谜等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教材中,不少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和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上五年级Unit6中的Read and write时,我发现当孩子们觉得疲惫并开始走神的时候,我让学生唱“High in the mountain, deep in the forest,where the air is fresh and clean,the panda eats bamboo.the panda eats bamboo.chomp,chomp,chew,chew,yummy bamboo.”在唱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们做动作,学生表演得很起劲,特别是模仿动物发声部分,学生更喜欢唱。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③设计游戏活动,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活动,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它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学生可在游戏活动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生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五年级Unit 6 A Let’s talk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T:Hello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 OK? Ss: OK!T:Please guess : What's in the box?(教师出示一个盒子)S1:Is there a pen?T: No, there isn't.S2: Is there a pencil?T: No, there isn't.S3:Is there a book?T: Oh, sorry.S4:I think there is a ball.T: Now , Let's have a look. Oh, it's a ball, a ping ping ball. You're clever! Clap, every one !Ss: Clap, Clap ,Clap.这种游戏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盒子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从而促使其动脑、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自然轻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⑶、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为有效课堂助推评价是小学英语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创建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即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英语的奥妙和乐趣。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儿童英语学习环境,提高鼓励性评价使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充分调动多种鼓励评价方式与科学运用鼓励手段时,使鼓励性评价具有适度性、过程性、互动性和差异性;把握儿童认知水平高低的程度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表扬方式;对英语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儿童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鼓励师生互评,促使儿童反思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提高认知能力,形成一种多向互动的儿童自动建构过程。以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参照,找出每个儿童的“闪光点”,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促使不同的儿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六年级Unit3 A pair work时,我在黑板的右边画了一个梯子状的表格,并在梯子顶端画满了葡萄,然后对学生说:“Do you want to get the grapes ? They are very sweet! Try your best! Every time you do well, you can climb up a step .The group who can get the grapes first is the winner. Are you ready ? Let’s go!”在活动中,表现好或者完成任务快的小组可以向上爬一格;活动不积极或完成任务慢的小组则被罚降一格。而且,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关注此评价表格,看哪个组领先了,哪个组又落后了,以此来不断激励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精神,紧跟教师步伐,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有效利用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评价表格精心设计成富有生活气息的葡萄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在课堂活动的每一步都用此表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相互监督,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评价,积极有效。3、课后延伸是有效性教学的保证⑴、作业有效———为有效课堂巩固小学英语课如何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是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目前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停留在听磁带、读单词和抄写层面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作业巩固所教知识,什么样的作业学生喜欢做?让我们从低段、中段、高段三个学段特点来思考。①低段以口头作业为主听一听:听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听的作业要求学生听懂老师的课堂用语和文本材料,请家长配合督促孩子完成,培养听录音的习惯。说一说:对低龄儿童来说,朗读的兴趣维持时间很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其看到的英语读出来,将学过的单词句子读给父母听,激发学习兴趣。唱一唱:小孩一唱就快乐。教师将所学内容编成儿歌让学生完成,由于说唱作业对低段学生很有吸引力,他们能自觉完成。录一录: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认真对待这类作业,为了使自己的作业效果最佳,学生往往会反复练习作业内容,并反复录音,有效提高了朗读水平。②中段作业力求生活化。读一读:中段对文本认读要求有所提高,机械型的作业让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师可以增加拓展性作业。如,认读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在收集过程中学生不经意就将字母学会了。找一找:在生活中学英语,既能保持兴趣,又巩固中段学习和增加词汇量。如,让学生找学过的交通工具、家具词汇。画一画:让学生将单词或句型用绘画的方式识记。写一写:中段可适当布置写字作业,以创意方式做更好。如,三明治英语,学生将会写的单词和中文表达混合在一起,只要能巩固所学单词就行。③高段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一想:高段教材语篇较长,需要学生通过思考获取所学内容,作业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练一练:为加强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在作业中适当加入阅读练习,并做简单的检测题。比一比:时态学习是高段难点,作业中一定要不断进行比较训练。写一写:不是简单的抄写练习,而是造句,写小段落和小短文。⑵、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用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一般地说,一堂课后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们的参与程度高吗?②.学生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吗?③.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④.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效果好/不好?为什么?⑤.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⑥.学生在反馈检测中出现了哪些差错?为什么?⑦.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失误该采取什么措施?⑧.我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还要特别提倡专业合作精神,促进教师有效地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开阔反思的视野,提升持续反思的质量,以便以后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实施有效教学服务。四、结束语总之,在新教材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树立英语新课程理念,改变我们的教学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新教材,科学合理地安排新教材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积极研究适用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果,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3]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 安玉成.《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甘肃教育 2012年第8期,35-37[5]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6]许叶祺.浅析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http://wenku..com/view/cc0a0f84e53a580216fcfe18.html

投竿东海

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枫香小学 胡纯艳2017年9月,课题组对学校寄宿生经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寄宿生的心里状况,根据这些状况制定了课题研究计划,按照计划课题组采取了一系列的疏导措施,经过大家的努力,总结出了寄宿生的管理策略,促进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关键词:以爱为源 以疏代堵 家校共育 健康成长正文:一、课题提出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将调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并指出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2005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4 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04 年全年我国撤减小学 3.17 万所。于是,我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6年9月办起了寄宿制。2017年秋季学期,为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保障适龄儿童入学和享有优质的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将我镇四个教学点四至六年级学生整体平移到我们中心小学,于是我校成了寄宿制小学,而寄宿生的管理则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使寄宿生能健康成长,我们提出了课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根据分析,寄宿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不善交流,性格孤僻。有的学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往,整天呆在教室或寝室,不与他人交谈,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2.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如:怕被同学欺负,怕有病无人照顾,怕尿床,怕从床上掉下来,怕自己学习差、自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3.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经不起批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4.自控力差,容易冲动。不少的孩子成为寄宿生后,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易违反纪律等。有的甚至有厌学现象。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上进心,甚至上课不拿课本,不完成作业,经常迟到、早退、旷课,有的因此辍学。5.具有消极情绪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实践活动,希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学习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因此遇到困难、复杂问题常常表现得十分迷茫,脱离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很容易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们长期缺少家人的关心,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就更明显,教师没对他们进行及时开导,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状态也越来越消极。学生选择住宿,是从个体生活变成了集体生活。有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陌生环境,消极情绪便一直堆积在内心深处,沉默寡言、不爱学习、不合群成为了他们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带来了更多的管理问题。6.行为出现偏差由于受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及缺乏家长的教育,部分学生成为寄宿生后,学习成绩大滑坡。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陪伴他们的爷爷奶奶代沟过大,没有共同语言。爸爸妈妈偶尔回家,也只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而很少去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情况下,部分学生就会表现出上课不专心听讲,情绪浮躁等现象,甚至出现偷窃的不良行为。7.性格古怪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父母对学生缺乏关爱与沟通。紧张的学习生活、巨大的学习压力等易导致学生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1.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2.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健全学生人格,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健康成长;3.能增进家校沟通;4.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和自强意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5.教师的关爱,可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健全他们的人格;6.可增强寄宿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与人和谐相处;7.为社会培养健康向上的新时代人才;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理由依据由于寄宿生年龄比较小都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很多学生来到学校都不适应,学校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知识面窄、经常不完成作业,个人卫生不好等。这些学生远离父母,对环境又不熟悉,整天沉侵在思念父母的情绪中,所以寄宿生管理成了学校一大难题,因此,对寄宿生进行心理疏导势在必行。2.实践依据从2017年9月份起,我校学生从830人增加到1300人,其中寄宿生从83名增加到220人,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有13岁,最小的只有7岁,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也有部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两个孤儿,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多数孩子成绩较差。因此,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成了难点。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我校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寄宿生进行科学的测查分析,掌握基本情况,进行现状比较,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2.对心里有障碍的寄宿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另一方面,积累个案为研究提供素材。3.探索我校开展寄宿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积累切合我校实际的寄宿生教育管理经验。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枫香小学寄宿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寄宿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课题组对农村小学寄宿生进行了全面的情况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疏导方法。六、课题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一)理论指导法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农村学校的寄宿生也不例外,所以,在课题开始时,我组织实验老师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一些关于寄宿制学校关于寄宿生的文章,让大家在迷茫中找到一条条孩子发展的一般和特殊的规律。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这些理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案例分析法如果只是对几个孩子进行研究的话,那研究的结果适用的就是那么几个类似的孩子,这样的研究在普及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为了这样的研究可以指导更多的农村寄宿生孩子的教学,我们按年级,按性别、及平时的学习情况对孩子进行长期的跟踪,对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记录,进行心理疏导之后行为的变化,然后把这些记录的案例集中在一起,总结孩子发展的规律。从案例分析中,我们走出了别人未走出的路。(三)案例对比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是却有很多相似的树叶,孩子的发展也是这样,在很多方面,可能很多孩子对某些事看法、态度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有的部分却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案例进行对比,然后找到相似之处,别人对相似的点是怎么进行疏导的,对效果好的进行吸取,不好的进行抛弃。案例的对比就是取同弃异。(四)特殊情况处理法对于研究农村学校寄宿生的理论相对来说都比较少 ,如果当遇到普通学生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有规可循的进行心理疏导,但是遇到特殊学生,很多规律可以说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没有理论的借鉴,没有理论指导时,我们就得对特殊的学生进行观察,进行记录,进行再分析,然后用于实践,最后是对疏导过的孩子进行追踪,再形成此类孩子研究的新理论。(五)借鉴法很多成功的人,不是他们站得有多高,而是他们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在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面,有很多的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理论用于我们的教学,让更多人的孩子在借鉴中受益。(六)沟通法1.新学期开始,大多数寄宿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来到陌生的学校,顾虑重重,忧心忡忡。所以,利用班队课,班主任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精心设计教学,确保教育有效进行。健康教育中,要向寄宿生介绍学校吃、住情况及基本要求,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熟悉学校环境。另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养成教育。2.开学初,及时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减少家长的担忧。孩子住校,最担忧的无疑是家长。总是怕孩子吃不好、住不好,担心这样那样。因此,开学第一周我们就要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寄宿生管理方法。排除家长的顾虑,让家长放心并配合学校管理好孩子。3.学校要加强寄宿生的养成教育,使寄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们从小学校来到较大型学校,有很多坏习惯,需要转变。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不说脏话、流话、不打架、不骂人、不乱扔垃圾等等,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强化班级管理,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热爱集体。一个好的班级,能带领出一批好的学生。好的班级管理,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当学生来到陌生的班级,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然,这个孩子就很难融入这个集体。例如,我校曾有一个偏远的孩子来到四(1)班,刚开始被同学欺负,同学们都远离他,甚至有几天他还不愿来学校。后来,班主任了解情况之后,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说服教育。此后,这位同学慢慢得到了同学们的关心,老师的帮助,学习上也有了信心,真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七)“节日”关注法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寄宿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方面发展,树立自强、自立的良好心态。寄宿生每天都在学校,除了上课、就餐、就是学习,生活比较枯燥。如能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寄宿生练的时间比较多,显然就会比其他同学占有优势。例如:我校推行了一套校园武术操,让同学们回去练,最先学会的就是寄宿生,所以各班的领操员基本上都是寄宿生;我校2018年春季学期从保陇教学点平移到我校的2名寄宿生,因为他们比较爱好篮球,被选拔到贵州省铜仁市参加了“姚基金”篮球赛,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我校在冬季运动会中,得奖的很多同学都是寄宿生。另外,我们还根据重大节气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清明节,组织寄宿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对寄宿生进行追忆先烈、不忘国耻、珍惜美好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2.植树节,组织寄宿生种树、给小树浇水等植树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3.端午节,课题组准备了粽叶、糯米,带动所有的班级号召家长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包粽子、品粽子,为学生讲中秋节的由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六一国际儿童节:组织寄宿生排练节目,高唱红歌、诵读经典诗文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5.教师节,号召寄宿生为老师写祝福语、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6.国庆节,组织寄宿生通过网上寄语、献花,唱国歌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妈妈的高尚情操;7.中秋节,课题组成员带动教师们陪寄宿生一起品月饼、听老师讲故事,从而了解祖国传文化;8.重阳节,我们带寄宿生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庭院、叠被子、揉肩捶背等,让寄宿生用实际行动去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八) 家校共育法1.定期家访,随时掌握寄宿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由于寄宿生的家都比较远,家长监管较差,进行家访是有必要的。有的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侮了不敢说,晚上饿了不知怎么办,通过家访我们会发现很多细节没有处理好,寄宿生的需要是很多很细的,需要我们班主任更多关心,安慰和帮助,只有多与家长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健康地成长。2.创设和谐的寄宿生活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寄宿生莫非就是教室、寝室、餐厅、操场等活动场所,这些都是极其有限的,要让寄宿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我们必须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布置。每学期,我校德育处都要对教室、寝室、校园环境等进行全新的布置,营造美好和谐氛围,让学生在学校就像在家一样的温暖。此外,我校还成立了寄宿生自愿服务队。每天放学后,我校自愿者教师会轮流为寄宿生辅导作业,和他们交流或一起打篮球等。让寄宿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随时和他们在一起,不再孤单、无助。3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寄宿生的个别指导。农村的孩子,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校针对不同的情况开展不同的专题讲座,如疾病、疾控、青春期等专题讲座。针对特殊的孩子,实验教师利用了心理咨询室和他们交流、谈心、并通过画画、沙盘疗法等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教给他们缓解压力的方法。4.做好后勤保障,为寄宿服务工作。后勤保障是推进学校工作的有力保障。更是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支撑点。寄宿生生活涉及诸多方面,如:衣、食、住、行等。谈到住宿,首先要考虑的是吃和住, 所谓“吃”就是一日三餐,既要合理搭配,又要保证营养;而“住”就是一个问题,既要有舒适又要安心。为此,我校开展了“文明寝室”的评比。使孩子们在布置寝室、爱护卫生、文明交往等方面得到了培养。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宣传发动、准备阶段(2017.8-2017.10.):1.成立课题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结合课题要求,我邀请了学校负责寄宿生管理的老师、学校负责安全管理的副校长、和有经验的班主任参加本课题,而我在学校又是负责德育工作管理的,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有利条件。2.人员分工针对我校寄宿生的特点,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分工:课题负责人:胡纯艳,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德育主任,负责课题的主持、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参与教师有:袁建:枫香小学总务主任兼寄宿生的管理,负责提供课题的后勤保障工作;敖沛江: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安全副校长,负责安全、卫生安排工作;潘克健:小学一级教师,枫香镇中心学校教学业务管理员,负责课题的策划、拍照、业务指导等工作;程绍英: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负责会议记录、签到签退工作;沈秀琼: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教务主任,负责课题的研究,寄宿生心理辅导工作;徐健:小学二级教师,枫香小学音乐专业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等工作;敖登文:小学一级教师,枫香小学英语教研组长,班主任兼语文任课教师,负责资料整理、寄宿生辅导等工作;3.确定课题研究对象、调查枫香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情况课题组成立后,我们马上召开了课题组会议,宣布了课题组成员名单,经过大家商量,确定了课题研究对象为枫香小学寄宿生,然后开始部署,对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寄宿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商量了心理疏导对策为实施阶段打下基础。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面对寄宿生自卑、内向、古怪、极端、脆弱、消极等诸多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交流学习、实施阶段( 2017.11-2019.6):1.对寄宿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针对对寄宿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开展各种疏导活动。3.做好特殊寄宿生的个别辅导,并做好记录。4.围绕课题研究的内容,积极撰写论文,投稿。5.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总结经验。6.收集好各种活动图片。7.实验教师结合寄宿生的情况,每人至少设计一份以上的心理疏导教案。收集整理、总结阶段( 2019.7-2019.8):全面总结实施情况,请教育部门专家指导、验收。1.收集、整理资料,做好论文集、图片集、心理疏导教案集等;2.总结提炼《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疏导的策略》;3.撰写研究报告;4.2019年3月,课题组邀请了课题专家——播州区教育局王友权老师到我校指导课题;5.召开全校教师会,将《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疏导的策略研究》成果与大家交流,并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八、课题研究成果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全体课题组成员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在研究中与学生共同进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组成员共发表了9篇论文,分别获得了省级、市级、区级以上的奖项;部分学生参加了区级以上的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实践成果:(一)实验教师的主要奖项及论文发表1.胡纯艳老师2017年论文《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辅导初探》荣获贵州省教科院、贵州省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二等奖;在贵州省第一届(2018)中小学“微课”应用竞赛活动中,微课荣获二等奖;2019年5月在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中,获区级二等奖;在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指导学生设计的桥梁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心理疏导策略》 于2018年10月发表在《教育现代化》杂志;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于2019年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7期;2.袁健老师2017年5月在全区小学第三届“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课比赛,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5月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荣获区级二等奖。2017年11月教育部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活动区级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18年6月在播州区小学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信息技术学科比赛二等奖。2018年7月在2018年贵州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撰写的文章(标题:《初设Word》教学设计》荣获区级二等奖。论文《浅析寄宿制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引导策略》在教研周刊上发表;3.敖沛江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形成共识,找出规律,并且与城镇小学生各方面进行比对。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4.潘克健老师2017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系统优秀班主任;2018年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获得省级二等奖;2018年9月被评为枫香镇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5.沈秀琼老师:论文“农村留守小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及矫正策略分析”在《南北桥》期刊发表,并在教育论文成果大赛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6.徐健老师在课题研究期间,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赞许。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2017年荣获镇级“优秀班主任”称号、2018年荣获区级“优秀教师”称号;2017年在“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9年5月,在学生才艺展演活动中,指导的节目《打渔欢歌》获区级一等奖;7.程绍英老师2017、2018、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在教研教改中,2017年撰写的论文《如何有效的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别荣获区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帮扶的教师工作成绩突出。2018年撰写的论文《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获区级一等奖并在2018年4月第15期《教育现代化》中发表;2019年撰写的论文《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在《新教育时代》上发表;2018年指导学生在“汉字听写大赛”荣获西片区二等奖,指导学生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活动中荣获区级二等奖。在教师结对帮扶专业成长中,所帮扶的教师工作突出。8.敖登文老师课件制作《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遵义市播州区关于2018年心理健康教育课件评选中获得一等奖。论文《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于2018年12月发表在《新教育时代》第48期上。(二)学生获奖通过课题组的辅导,很多寄宿生参加了近两年的学生才艺展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学习方面、科技制作方面、兴趣爱好方面等都得到了提高:(1)合唱比赛获区级一等奖;(2)器乐比赛获区级一等奖;(3)在2019年科技比赛中,寄宿生蔡鑫燕在“天翔”木质模型飞机项目中获区级一等奖;付进宇在涂装木屋模型中获区级一等奖;(4)在2019年汉字听写大赛中,有4名寄宿生获区级一等奖;(5)在2019年书法、绘画比赛中,有2名寄宿生获区级二等奖;校级活动是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寄宿生在学校书法、绘画、文艺展演等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三)培训提高方面在课题研究的这两年,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寄宿生的管理水平:2017年11月参加了播州区心理咨询师培训;2018年4月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遵义市播州区新时代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培训;2018年7月,参加遵义市留守儿童心理关爱能力提升培训;2018年12月参加了国培计划——贵州省乡村学校寄宿制骨干班主任访省内名校项目培训,获得优秀学员;通过这些培训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思想认识、班级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提高。理论成果:1. 确立了“以爱为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爱、严、细、实”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体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2.主动干预,以疏代堵的方法体系对心理有问题的寄宿生,教师提前介入,了解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3.心理韧性的预测,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对寄宿生进行心理韧性度预测,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会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4.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通过与学生、教师、家长的沟通,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并通过家长培训会,形成了家校共育的模式。5.掌握了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疏导方法理论指导法、案列分析法、案列对比法、特殊情况处理法、借鉴法、沟通法、节日关注法等。6.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教师们都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好书,完成教育工作,但是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们转变了角色,认识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由于心理障碍是长期的生活环境造成的,所以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经过较长时间的陪伴教育、影响等,才能慢慢治愈;2.由于课题组成员毕竟不是心里健康专业教师,所以在疏导方法上还需要提高;3.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沟通上还有一定难度;今后的设想:1.继续加强不同形式的学习,如:网络、书籍、面授等,提高专业知识,在学校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2.继续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一些探讨活动,形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3.把已研究出来的成果进行推广,为教育提供资源;4.继续加强对寄宿生、乃至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排除他们的疑惑,使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5.把研究成果梳理成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方法,促进学校的管理能力;总之,通过研究,我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孩子的心理更健康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班主任和家长的反映中了解到: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有所提高,与人交往的态度明显好转,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态度有好转。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也带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虽然课题研究工作已告一个段落,但是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把这个工作做下去,采取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寄宿生真正能健康成长,我们也会把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与大家共同进步。2019年7月参考文献:[1]薛玉清.农村寄宿制小学青春前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1):166.   [2]祁金花.浅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上旬,2013(6):108-109.[3] 黎军. 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190-190,191.[4] 麻崇明. 留守学生和单亲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15,(32):163-163.

室无空虚

2020年关于中小学教育的论文及选题参考

2020年中小学教育论文1、题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基于2009~2018年期刊论文的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2009~2018年有关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核心期刊论文的梳理,借助Nvivo11.0对其研究主题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主题上,主要关注科学素养、聚焦科学课程改革的国际借鉴和跨学科探索以及重视科学教师培训.研究还发现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实践的内驱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科学素养的内涵理解基于政策框架而非科学实质;科学课程全球化吸收增多,本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视角转向跨学科视域,但缺乏深度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由此提出了几点展望:关注科学教育本质的研究;开展基于课堂实践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开展立足于本土需求与经验的科学教育研究。关键词:中小学; 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研究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shanghai-ecational-research_thesis/0201277449452.html?from=lbjh-20200728012、题名:"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摘要: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冲突的加剧,社会问题的频发,已经深刻影响到中小学生.社会事件作为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点,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社会事件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议题中心教学"作为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社会事件的选择和实施.关键词:社会事件; 中小学教育; 社会议题; 议题中心教学法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theory-practice-contemporary-ecation_thesis/0201277455359.html?from=lbjh-20200728023、题名:浅谈农村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有所转变.传统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而在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都要求重视起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在学生的成长阶段给予良好的艺术熏陶,可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素养.这些不但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目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讲教师要加强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策略性,从而能促进农村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发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关键词:中小学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 农村教育; 误区; 策略链接: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examination-weekly_thesis/0201277458869.html?from=lbjh-2020072803中小学教育论文选题参考1、"非常时期"中小学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2.、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探3、教育公平视角下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4、农村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5、信息化条件下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另一视角的思考6、关于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沟通机制的思考7、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内容8、"阳光教育论"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9、浅谈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0、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11、大数据时代中小学英语教育应用性探究12、基于同课异构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3、论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理性价值及其实现——以"吴某弑母案"为切入点1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15、农村中小学教育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更多论文选题,请到掌桥科研【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72801】上浏览查看及论文下载。

昌寓骖乘

课堂比拼读,期末比拼写!——曙光小学英语学科活动

曙光小学英语组的老师们一直记得课堂上的那一幕幕:低年级的孩子开始识记英语单词时,总有部分孩子因为不得其法,不敢开口读英语,记单词靠死记硬背,英语学习积极性受到挑战……高年级的个别孩子,课本上的所有单词都能做到提笔会写,但当同学们大声读单词的时候,这些孩子却憋红了脸,不会、不敢开口……这些孩子学习英语的困难让英语组的老师们记在心头,为此,曙光小学英语组老师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发现:自然拼读法是帮助孩子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于是全组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申请并认真研究了两年的河南省重点课题:自然拼读法在PEP小学英语教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为了帮助孩子们积累拼读量,掌握自然拼读法,能学会并爱学英语,老师们自编了适合PEP小学英语教材教学的自然拼读校本教材并开始在课堂上使用。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以来,各年级英语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拼读,拼读量大大增加,识记单词有法可循;2021年1月11日至14日,各年级陆续开展了英语单词大赛和翻译比赛等活动,孩子们在大量的拼读练习后开心比拼写!一学期以来,低年级的孩子们对字母音越拼越顺口,越读越积极;高年级的孩子在每节课都坚持的跟读、齐读和独立拼读练习中,拼出了规律,拼出了自信!课堂比拼读,期末比拼写!在学与教的路上,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终能梦想成真!

承意不彼

交流共进,成都磨子桥小学分校研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帮助各年级英语教师更好地实施绘本阅读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月15日,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举办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研讨暨2020年成都市棠湖小学教育集团“DC学校发展共同体”主题研讨活动。“DC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相关负责人、倪晓琼小课题研学会全体成员,磨子桥小学分校英语教师、棠湖小学教育集团英语教师参加活动。活动中,“磨分”副校长李素英介绍了活动背景,指出了加强英语学科专业探讨研究的必要性。现场课环节,“磨分”老师张妍瑾带来多维阅读第7级《A handy horse》课堂展示,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并利用图片加核心文字的思维开拓模式,令课堂展示既丰富又多维。棠湖小学老师丁芙蓉带来大猫绘本阅读课《Tec and the Cake》,将临场角色扮演和课堂教学融合,实现知识的可视化、文字的图像化。研讨环节,“磨分”英语组老师袁方、何情分别从绘本特点、绘本教学策略、发展愿景和方向进行梳理,从课题背景、具体措施进行分享;棠湖小学老师代表对“思维可视化”板书设计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详细了介绍。棠湖小学校长李顺榕结合双流区的教学经验,指出了课堂、课题、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老师要学会科学地思考、科学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磨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绘本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掌握了绘本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让磨分英语组的全体成员们深受鼓舞。学校英语组将重视每一次的教研机会,不错过任何一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及教育教学品质。(宋得恩)

虽有大知

中国小学英语教学与考试

中国有近14亿人口,2.2亿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和1,400万在职教师,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和最大教育国,也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学(TEFL)的最大国。中国小学在校生约1.1亿,绝大部分城乡小学都是从三年级(九岁),也有相当多的小学从一年级或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小学生学外语学得快、忘得快,校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各种校外英语培训规模日渐扩大。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兴起中国小学英语教学早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在沿海发达地区城镇和大、中型城市自发地进行。随着对外开放、国际化的深入,如加入WTO及奥运会申办,国家开始重视英语教学,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就提出外语对中国人“格外重要”,之后更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中谈到,外语教学“不是一般教学问题”,而是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方针实施,和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指出了外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象,亟需研究改进。从1997年中国正式决定开展素质教育至今,英语教育的改革一直是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教育部于1997年在英语辅导报社设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下简称“国家外研中心”),并发展设立《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要求项目研究“集中在中小学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测试、评估手段的改革上面”。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我们斥资1,000万人民币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和测试研究,出资6,000万选派1,200余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出国留学培训。基于世界各国在小学开设现代外语的趋势和外语学习“时间拉长说”及“最佳期说”,中国在2001年决定正式把英语列入小学课程。当时英语课程条件性地于三年级陆续开设,要保证师资、教材品质,和至少每周两长两短四节英语课。现在全国多数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也有一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二年级一般是每周一节)。但无论是小学中的哪个阶段开始,英语课时数都略显不足。中国小学英语教材经教育部审定批准使用的有23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占全中国半壁江山,各地也有很多引进和自编的小学英语“校本教材”。中国小学英语的坎坷之路中国小学英语规模大,但起步晚,起点低,饱受争议,一路蹒跚地走过了近15年的历程。总的看全国小学英语教学成绩不小,但问题也不少。究其主要原因,包括:一、小学英语一开设时就采用母语和二语“习得”理念,小学英语教学课因此没有真正的显性直接地教学(Explicit Direct Instruction, EDI)。二、小学英语课程和教材理念有误,倡导的事不见得适合中国小学英语教育的任务型(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交际法,教材内容缺乏系统,语言知识和技能教学训练编排混乱,学生学不到东西也得不到学习能力的培养。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玩”,培养“兴趣”,而不是学英语,多采用肢体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低估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适当使用母语和翻译;有的地方滥用现代教学技术,学案式的“翻转课堂”使教学 “demand high”,但学生“learn nothing”,到了初中还得重来。四、教师教育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不足,一个小学英语教师教四、五个班几百人并不鲜见,偏远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些小学英语教师“走校”教学,有近半数小学英语教师是别的学科的“转岗”教师任教。五、考试测验滞后。到目前为止,中国除国家外研中心开展的“全国中小学英语学习成绩测试” (National English Achievement Test,NEAT) 和“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National English Competition for Primary Students, NECPS)外,尚无成规模的全国性小学生英语考试系统,各地前几年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是不考不评,近几年又多考滥评。六、课内外和校外英语资源匮乏,雨后春笋般的课外校外培训使小学英语雪上加霜,造成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提前到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国小学英语考评现状中国小学英语考评前几年注重形成性评价,但忽略平时的学习进展测试 (progress test)和期中、期末的学习成绩测试 (achievement test),使考评流于形式。近几年各地加强小学英语的考评,但又产生了考试类型混淆、照抄中考以及高考英语考试题型和考试效度不高的问题,试题结构内容上改革创新不足。另外,各地都是由教研员和英语教师自己出题和评价,信度不高。但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特别是在NEAT和NECPS的开展以来,我们学习和借鉴了世界各地针对儿童学习者的英语考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考试题型和内容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创新,纠正了选择题 (三选一、四选一) 过多的弊病 (现在这两项考试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比例是三比七),增加听力、口说以及翻译测验,得到了中国各地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认可,每年参加考试的小学生超过100万,涵盖小学英语各个年级,并连续十多年举办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总决赛等后续活动。目前,这两项全国性小学英语测试系统不断与时俱进,参加人数逐年增加。中国小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前景早在15年前,国家外研中心在中国全面开设小学英语课程之前,就对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小学英语开设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这些年来开展大规模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国际交流活动。TESOL和IATEFL也都设有YL分会,由于国际化、全球化的加快,各国普遍提前开设小学现代外语课程。英语系国家在全世界大力推广双语教育,效果不尽理想后又推出学科英语(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rgrated Learning,CLIL),但这不一定适合外语、二语国家,正如Michael Swan所说“Language teaching is teaching language.”,中国的英语教学是EFL或TEFL,而经研究发现:外语教学背景下,少年儿童没有像母语那样,生理和心理与外语同步发展。外语学习起跑线设在小学三年级(九岁)是最佳期,过早和过晚学外语都不好。但要研究其优势和劣势,现在要做的是保住底线打好“双基”,做好小学英语的启蒙教育,为以后初中、高中和大学英语学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学和考评是孪生兄弟,谁都离不开谁,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教与学。在英语外语教学和考评上,中国虽有过去2000年的传统和经验可供运用,但对国外近100年来的语言教育考评理念和方法的研究和学习、借鉴、创新不足,更多的是囫囵吞枣,全盘接受,这方面教训不少。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期,要全面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选择了考试与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倒逼教育教学各项改革,而英语、母语中考、高考改革首当其冲。全世界语言测试现在亟需研究突破的问题是考试类型、试题效度、考试题型和应试复习方法,中小学英语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已列为国家外研中心2014至2018年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100项课题之一,可望通过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和实验,使中国小学英语考评工作在近期有突破性进展。(文章发表于《语言之道》 2014年九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