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研究生毕业后当大学老师容易吗?自私自利

研究生毕业后当大学老师容易吗?

重点院校。重点院校一般指的是211工程大学,这些高校现在基本上都是需要拥有博士学历的人。我查询过陕西省某些211工程大学的招聘介绍,上面不仅需要人才拥有博士学历,而且要有一定的国外教育背景,有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这样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了。普通一本。想进入普通一本高校当老师的话,估计也是需要拥有博士学历。普通二本。现在大部分公办二本高校也是需要有博士学历了,但是部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可以进入普通二本高校当老师的。专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目前还是可以进入专科院校当老师的,不过以后的情况就很难说了。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现在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当大学老师是很多人的梦想,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的:第一,现在研究生毕业当大学老师很难,我们可以去各大高校招聘老师的简章上看,现在很多大学都要求要博士以上的学位。所以想当大学老师光考个研究生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学历贬值越来越厉害,很多重点中小学都要研究生以上学历了。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第二,可以去一些大专或者中专院校当老师,现在很多专科院校的老师都还是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中专和大专也是和大学差不多的管理体制,工作的性质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研究生都会选择去专科学校教书。第三,如果想到一些本科院校当老师,还是选择考个博士吧,毕竟大学的待遇这么好,无数人都羡慕的职业。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只要你愿意努力,肯付出,考上博士以后出来就可以教本科了,但是很多人都熬不出来,因为博士想要毕业太难了。研究生毕业这个太笼统,看你的学校吧,也看你的科研能力,当然也看你的专业。据我所知,有些二本学校的某些专业研究生是可以当讲师的。如果只有研究生学历的话,当个辅导员应该问题不大。

曼哈顿

大学辅导员都要博士?那么,北师大硕士能有机会进大学当教师吗?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按照最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通常大学的教学岗都是招收博士毕业生。从最近两三个月的2019届毕业生的招聘情况来看,博士已经成了大学任教的基本门槛,除了这个学历要求,好一点的大学往往还需要附加条件,比如博士毕业的学校层次,博士文章情况,乃至第一学历情况等。一句话,进入大学任教,门槛越发高了。甚至,一些高校招收辅导员也要求博士,比如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虽然是一所不错的大学,但还不是211,招收辅导员都要求博士。其实,江湖流传,不少二本院校辅导员都开始要求博士了,并非重邮一家而已。想一想,如果是211甚至985呢?重庆邮电大学校园那么,北师大硕士能有机会进大学当教师吗?北师大作为师范类中少有的985名校,多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其中以优秀教师居多。无论从品牌、生源、培养质量等方方面面而言,北师大都是我国师范类大学之执牛耳者,也是内地大学中的一流名校,毕业生就业当然是很好使的。从毕业生的走向来看,北师大不少毕业生进入了教育类单位,主要进入中小学,也有小部分进入大学。根据《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有792人进入了中小学,占比35.33%,而进入大学的人数是158人,占比7.05%。北师大2018届硕士生签约单位统计也就是说,该校的硕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工作是并不少见的,虽然总比例不算高,但可行性是很大的。然而,按照当前的“行情”来看,北师大固然是一流大学,但硕士要进入高校工作,恐怕最大可能是进入不错的普通本科院校当辅导员,能不能当教师都够呛。当然,在普通本科院校这个体系,也是有较大差异的,不同院校的招聘要求也会有一定差异。北师大硕士应该有机会进入部分普通二本院校任教,当然,进三本院校当教师机会更大。其实北师大硕士更多的是进入了各地很不错的中学任教,包括国家级重点及省重点,担任高中科任老师。比如,在成都的一些中学,这几年就不断地有北师大的硕士毕业生进入这些中学任教,有些中学就是国家级重点中学或者省重点,比如双流棠湖中学,比如成都十二中(四川大学附属中学)等,进去都是很不错的教学岗位。你觉得大学辅导员该要求博士吗?北师大研究生毕业进入大学还是中学更好?

复于不惑

硕士研究生,在怎样的学校当老师更有优势?

“硕士研究生,在怎样的学校当老师更有优势?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有人问。研究生学历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如果是博士研究生,而且是在海外“镀过金”的海归博士,估计当教师的话可以成为一些高校的教师。但如果是硕士研究生,那么不好意思,想要进高校任教,估计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哪怕是二本院校的辅导员,几乎都需要博士学位才可以。所以,现在的硕士研究生想要当老师,去大学估计能争取当个传说中的实验员;硕士研究生如果去当中小学老师,特别是去当小学老师,才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研究生学历如果去农村小学当老师,那么应该是文凭最大张的牛人。在农村小学,很多老师现在都是保持大专文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孔雀东南飞”效应:一些比较年轻的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都纷纷选择离开农村,调往更有前途、更有“钱途”的市区、县区的实小、中心校去任教,所以在乡村地区,基本上都是学历水平不怎么高的“油腻中年教师”。当然,这两年在农村中小学,本科生的比例也不容小觑,像我们镇的中心校,拥有本科学历的老师基本上超过八成。如果我们镇的某一所小学突然来了个硕士研究生过来任教,估计会成为最牛的存在。其次,研究生学历在中小学当老师,底薪会比其他普通的大中专和本科学历高一些。我记得在17年前,我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达到859元,如果是和我同一届毕业分配的研究生,估计可以达到九百多甚至四位数,因为硕士研究生如果从教的话,在入职底薪方面比大中专生、本科生多一些,不过基本上也不会高太多,能高个几百块差不多就顶到“天花板”了。第三,研究生在中小学当老师,职称评聘的速度会更快。在我们这边,本科生要想评上中级职称,差不多要等待二级教师评聘四年之后才可以参评,而研究生想要晋升中级职称,则只需要二级龄两年就可以了。但是,我说的是有职称评聘“职数”的情况下才有机会晋级职称;如果在没有“职数”(职称评聘名额)的情况下,别说硕士研究生学历,就是博士后也照样不能评上中级。没有传说中的“职数”,无论是谁都直接与更高一级的职称无缘。当然,在有“职数”的情况下,研究生还是可以享受优先评上更高一级职称的优惠。总而言之,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相比确实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硕士如果参加中小学教师竞聘,正常情况下在学历方面是可以“独领风骚”的。

后之以发

同样教书,当小学老师好还是大学老师好?仁者见仁

哈喽大家好,我是辣辣!因为今年过年比较早,所以学校正在忙着赶课,老师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甚至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得抢。忙碌的工作之余,同事们只能靠聊天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在聊天的过程中大家谈到了一个话题:同样都是教书,当大学老师和当小学老师完全不一样。要是早知道小学老师如此苦闷,当初应该努力考上研究生,毕业去当个大学老师。话虽然这样说,但你能说大学老师一定比小学老师好吗?也不见得,所以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首先来看小学老师因为辣辣是一名小学老师,所以对这一点比较有发言权。小学老师面对的是7至12岁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老师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但也正是因为孩子们还小,所以不管大事小事都需要老师操心。刚开学几个月,辣辣就觉得自己化身“全能型保姆”,但这都是一个小学低学段老师必须要经历的。小学老师的工资虽然不是太高,但相应的也没有那么大的升学压力,虽然工作比较琐碎,但只要找到方法和头绪也能很快适应。很多人对小学老师这个职业嗤之以鼻,认为不就是教小孩子嘛,有什么难的?但其实教小孩子是最难的,因为你不仅要有方法 ,更要有耐心和爱心。很多人天生就喜欢小孩子,和小孩子相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这样的人选择当小学老师自然是没错的。选择职业一定要选自己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不要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否定自己的选择。我们再来看人人羡慕的大学老师大学老师相比于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来说,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也不怎么为升学率发愁,而且只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也不用担心别的什么问题。就算学生不来上课,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而且大学老师地位高。首先,人们认为一个孩子能考上大学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能当大学老师,肚子里一定有墨水。高校老师的光环如同观音菩萨的光圈一样夺目,不像小学老师那样,走到哪都被人看低一等。但是大学老师的竞争相当激烈,学历博士或者博士后已经是标配,即便在一个省级高校,也必须是博士,还要求本硕博专业一条龙。教师的考核指标也水涨船高,老师们就算没有升学压力,也会因为各种考核而筋疲力尽。教师行业没有高低之分,小学老师是一个人的启蒙指导,中学老师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而大学老师负责提高学生的眼界。不管哪一个阶段,都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所以这些阶段的老师更是缺一不可。不论教小学还是教大学,只要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都可以成为人人羡慕的“好职业”!我是辣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桃源镇

985毕业研究生:能进“二三流大学”当大学老师吗!

如今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当然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下的优良成果,社会上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周围本科生基本上都还是常态,偶尔还能碰到几个硕士或博士毕业的亲戚或朋友,虽然在社会上他们与我们一样,感觉不出什么来,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这的确不太一样。之前有人问过我,想要去高等院校任教需要什么条件?因为在所有的工作中,高等院校的老师是最安逸的,而且还拿着很高的薪水,但是相应的,这个行业的入门门槛也高,按照如今的情况来说,一般985 211毕业的研究生现在都不好进高校,即便是一所普通的高校老师也是要求博士学历。那么当下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位大学老师说: 其实我们不妨打开一些高校的网站,上面都有招聘要求,基本上想去一所知名大学当老师,博士学历那时必须的,而且在学术界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名气,有的还要求职称,而这个职称我们都知道跟年龄是挂钩的,也就是说,你想去名牌大学当老师,你必须是一位在学术界有名的还上了年纪的知识分子。所以基本上985毕业的研究生,是白搭。那么对于一些二本院校来说呢?同样要求博士学历。我们再往下看,一些三本院校,这看起来有戏,因为有的三本院校要求并不那么过分,研究生学历就可以,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三本院校,也是比较偏僻了,如果路途不方便你也不会去的。985毕业的一位研究生说: 其实,教师也分一定的地域性,教师能否留任与应聘的城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首先给985毕业的研究生一个定位,在一所不错的一线城市,985院校的研究生可以找到一份什么样的职位呢?第一,可以是普通高职院校的教师。第二,某地重点高中的教师。但是如果是想进入高等院校当老师,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竞争肯定会是异常激烈的。不过,即便是到了偏远地区,这也是需要碰运气的,因为有的地方偏远的三本院校可能会为你提供一个不错的岗位。一位留学生说: 其实,要说现在找工作,这的确是一个大话题,但是要说这个想去大学当老师,这的确很难很难,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职位好,而且没个学校每年名额就那么几个,所以基本上你没有些门路,水平又一般的话,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只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东西。当然它的本身价值是不会变得,但是随着周围与你同等学历的人逐渐增多,你还会觉得这是一个优势么?所以这也表现在,目前当下就业趋势也是一天一个样,未来几年,我们真的不好说,一个985毕业的研究生可以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在当下的高校中,基本上博士学历是硬性指标,而且想要得到这份工作,还必须要有些门路,比如说有朋友或是师兄弟推荐,如果你没有门路,那么你就是我国的著名学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参加过什么863项目研究,当然,这也是可以为你增加不少分数的。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即便是这样的学者,现在也有很多,他们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想安安稳稳的进入一所大学教学生,拿着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985毕业的研究生,想去大学任教,目前来说应该很难。

伟哉

985的硕士毕业生可以当大学老师吗?大学教授说有点悬!

大学教师在人们看来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就业选择,毕竟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薪资待遇也很理想,且课时安排比较轻松,不像初高中老师那样有着较重的教学任务。一些优秀的大学教师在不断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发表高含金量论文的过程中,还能够额外拿到不少经费。真正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与论文带来的是名利双收,总体看来是非常诱人的。但是,相应地,想要成为大学教师就要真正具有硬实力和高水平,光是学历要求就相当高。一般大学教师的学历都要在博士生学历水平,而博士生数量本就稀少,基本上都是尖子生、佼佼者,因此想要过学历这一关就绝非易事。那么,如果是985名校毕业的硕士生,能否成为高校教师呢?资深大学教授表示:有点悬,可能性很小。首先,高校分有三六九等,一般本一大学的教师都是博士学历水平,想要进入一本高校任教,非博士机会渺茫。想要在211高校任教,一般都要是顶尖985高校的博士生出身;在985高校任教,则一般要求世界级名校博士生、相关留学交流惊艳、出众科研论文成果等。因此,如果是一流顶尖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在某些二本、三本高校任教还是有很小机会的,但是随着高校对于老师要求愈发严格,难度也在不断上升,基本上也要求是博士学历;其次就是一些专科、高职院校,985硕士生就业相对比较吃香。因此,就当前高校教师的就任情况来看,如果是名校硕士生身份,想要在本一院校就业,可以任大学辅导员职位。但是辅导员与教师相比,无论是工作方向还是工作内容上都存在很大不同,并且显得比较“鸡肋”。大学辅导员不像教师一样,一些院校对于辅导员职位采取的是合同制,使得其岗位定位有些尴尬;且大学辅导员一般不任教,从事的是行政类工作,上升空间也尤其有限。大学老师更接近教师的身份,辅导员的发展晋升空间则小了很多,不仅被编外人员身份限制了职业发展,且想要考取本校的博士生继续发展,也不是很吃香。最重要的是,比起大学教师的高薪高待,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不是那么可观,如果在非一二线城市的高校任辅导员,一年到手的薪资很可能不过十万。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贴近于负责好学生的各项生活日常,比起教授老师们只需要讲好课、解答少量问题、做科研的工作内容,就显得比较“鸡肋”些。当然,985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如果有意向在专科或是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相对而言反而更加理想。因为当下有不少位于经济发达迅猛的一二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待遇都很高,薪资相当可观,并且一般还给编制,稳定有保障些,也有更大的上升发展空间。并且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还比较青睐985名校的硕士生,对于学历要求不至于那样严格,就业上更吃香些。如果没有读博意向的话,在高职院校任教反而是挺好的选择,教学压力相对小。但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地位和名校辅导员的身份地位也存在不同的争议看法,需要大家仔细斟酌。如果让你做选择的话,你是选择继续读博深造去更好的大学当教师,还是选择就以研究生身份在高校中任辅导员、或是去高职等院校当老师呢?欢迎评论!

不敢饮食

过来人忠告:研究生毕业后去大专当老师比去本科当辅导员更有前途

过来人忠告:研究生毕业后去大专当老师比去本科当辅导员更有前途当下很多本科生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选择考研的人数也是屡屡增多,其实在许多研究生眼里,如果将来毕业之后能够留在大学任职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每天跟这么多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打交道,不仅有活力相对来说工作也比较稳定,况且还不像中小学老师那么辛苦。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大家眼前。很多优秀本科学校在招聘老师时,学历门槛基本都在博士,对于硕士毕业生,也只能去竞争一些辅导员的岗位,这个岗位说白了其实更像是大学生的“保姆”,要保证同学们安全之余,也要给同学们处理各种杂事。可大专院校就不一样了,他们招收老师是会选择研究生学历的,对此,一位过来人给出了忠告,如果大家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去大专院校当老师将来一定会比去本科院校当辅导员更有发展前途和机会。因为虽然在学生眼里,不论是辅导员也好还是教师也好,他们都是“老师”。可是从编制方面来看,辅导员并不在其中,而大专老师是拥有编制的。也就是说,作为大学辅导员其实从稳定性来讲,不如大专的老师,一旦犯了错误,很容易就会被学校开除,因此优先考虑去当大专院校的教师会更合理。另外,在专科院校当老师晋升空间也比较大,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做出教育成果之后,能够一步步成为班主任甚至教授,而辅导员想要晋升为主任都非常困难,如果评不上职称,那么薪资待遇也会被大专老师逐渐拉开,因此论发展前景,也是当教师会更好一些。所以整体分析下来,既然大家已经有了研究生的学历,最好还是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当然这只是作为过来人的一点建议,如果大家十分不愿意参加教学工作,就喜欢当辅导员,那么就只能因人而异了,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李悝

为什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选择当小学老师?网友:学历浪费

早些年以前,除很多地区的小学老师基本上老师的学历都是本科学历为主,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毕业选择进入小学当老师。按理说,大部分研究生进入高校比较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个现象呢?是学历贬值太严重吗?还是个人追求?高校科研压力大可能对大多数研究生来说,在读书的时候就被毕业论文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而很多研究生毕业都已经很艰难。尤其有些同学读研仅仅为了提升一下学历,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加码。对科研起初就没有兴趣,那么如果毕业后进入高校,压力会更大。因为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如果每年科研成果产出较少,就会被强制离职。所以很多研究生选择进入基础教育行业,并且小学生相对中学生来说没有叛逆期,相对好管理。发达地区小学教师待遇丰厚相信很多毕业生求职,待遇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人总是要生活的。尤其是国内较发达地区给小学教师开出的待遇很丰厚,尤其前两年深圳某地区的小学教师岗位吸引了很多国内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其中不乏清华、北大这种国内顶尖高校的研究生。所以对很多毕业生而言,如果给出的待遇很高,又没有科研压力的职位是最有吸引力的。近些年就业环境影响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负债严重,有的甚至面临倒闭,企业的倒闭就会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加上今年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使得就业环境更差。很多国外就读的同学都选择回国就业,导致国内岗位竞争力大大上升。并且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也并不像以前那么“金贵”,所以一份没有科研压力并且待遇还不错的工作是很多人都想得到的。个人兴趣爱好因为个人爱好而进入基础教育行业的人相信也有一定的比例。俗话说:“人各有志”,有些同学想当科学家,医生,而有部分同学就想进入小学当个小学老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相处,感受孩子们的童真。研究生进入基础教育行业是否是学历的浪费有部分人认为研究生属于国内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了,是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为国家科学进步而服务的。如果苦读十几年研究生毕业进入小学任教是教学资源的浪费。这部分网友认为小学教育由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任教就可以了,研究生应该进入国家研发行业。基础教育需要高学历人才的扩充持这部分观点的网友认为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所以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如果每个孩子从小学起就接受了更好的教育,那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如今很多贫困地区教学资源匮乏,很多高学历人才不愿意去,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平均学历并不高,孩子想要发展更好,就需要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扩充高学历人才。结束语:小编认为,无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哪个行业,只要努力做好本身的工作,并且多为国家做贡献,那么就不存在学历浪费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目标是不同的。不知道大家对于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小学任教有什么看法,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

政者

“985”大学研究生到小学当老师,月工资2300元,你怎么看待?

近日,某网络平台上一位网友发文,言其好友是“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毕业,却到一小学当老师,月薪只有2300元。于是,很为好友惋惜。这个问题可惜不可惜是看评价的角度。如果站在获得财富的角度当然可惜,甚至都有点感觉其“愚不可及”的愤愤不平。如果站在自我实现的角度,也许值得羡慕。一般人往往都是“拿不起,放不下”。但这个研究生却放下了,还放得那么洒脱。心中都有隐隐的嫉妒。01 我国当前社会,追求财富是最主流的价值观从家庭培养一个研究生耗费的精力和金钱来看,研究生毕业到小学任教是不划算的。2300元/月的工资对于培养成本来说,实在太低廉了。但是,这是站在追求财富的价值理念上来评价的。一、现阶段,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是财富比如我作为一个老师从教这么多年,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评价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现在人们评价学生、老师、学校无不是看成绩,不管手段与过程。学生成绩好,就是优秀学生。实际上学校把优秀学生的指标本来就是分配给学校前几名学生的。老师班级成绩好,就是优秀老师。学校成绩好,就是优秀学校。这个标准几乎没有一个人怀疑。追求成绩的背后,其本质就是在追求财富。因为在人们心中,成绩好的人将来能挣更多的钱。社会上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看这个人能挣多少钱,否则就认为是失败。如北大学子陆步轩毕业后回家卖猪肉,人们都不认可,认为是没用。陆步轩在北大演讲时也说自己给北大丢了脸。后来陆步轩身家上亿后,人们又说,北大学生就是了不起,干什么都可以成功。可见,挣钱多少是人们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否则,一个人若没挣到钱,无论怎样都不算成功。二、拥有财富的人,人们更尊重上一个月坐火车去成都。有一个中年人穿着打扮十分精致,看起来就是个有钱人。与周围的旅客在谈当前如何做企业才能赚钱。说他有了一家企业,现在正在洽谈另一家合资企业。周围全是附和之声。周围旅客中偶有其他人插话讲到不同观点,马上就有人怼回去。可见人们也多畏惧财富,对财富之人更尊重。三、财富可以实现人的许多欲望有了财富可以豪宅名车,可以环游世界,甚至还有美人投怀送抱。而这些东西恰恰是绝大多数人最大的欲望。所以,追求财富也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02 追求财富不是唯一的价值观,那些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更值得我们钦佩一个“双一流”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去从事小学教育。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感觉是大材小用,是一种资源浪费。这也是站在世人的针对“成功”的定义上来评价的。在人们眼中,读书到某一个层次,他所对应的工作也必须是在人们眼中的某一个层次才是合理的。否则,就不算成功。一、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着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是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价值观里。昨天在问答上回答《学生站着回答问题算体罚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时,去网上查找资料。看到一篇文章,中国妈妈移民到德国后写的《让最后一名也幸福的教室》。“德国的小学只有柏林跟勃兰登堡等少数几个州是六年制,其他地区的小学大多采用四年制。小学四年级以后,德国把中学分成三类:文理中学(Gymnasium)、实科中学(Realschule)和主干学校(Hauptschule)。”肖云解释,“只有文理中学是瞄准上大学的,既学‘怎么做’又学‘为什么’。实科中学是提高类学校,将来上咱们所谓的大专、中专,培养有技术的人员。主干学校则是培养普通劳动者,更多学‘怎么做’,不关心‘为什么’,不用特别高的要求。”“之所以把中学分为三类,是因为德国人认为这个世界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上大学。”在肖云的印象中,在德国上大学的孩子也就是1/3不到1/2的比例。“他们觉得将来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没必要学那么多,反而还把幸福的童年错过了。”“中国的家长往往都要把孩子往高里拔一拔,而德国的家长就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觉得安居乐业就挺好的。”肖云对此深有体会。“我有一个德国好朋友,她女儿数学竞赛拿过奖,老师推荐孩子上文理中学。我这个朋友竟然不愿意,她觉得让孩子上文理中学太累了。而且孩子的哥哥上的也是二类中学,想把两个孩子放在一所学校里。”肖云为此还和朋友争论过。“我说你女儿明摆着是有天分的呀!她说她女儿得奖是因为女儿自己很要强很努力,她不想让女儿这么累,上第二类中学就可以了。”在肖云看来,这就是许多普通德国父母的态度。可见,在不同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中,人们的生活追求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当前的主流价值观是追求财富,自然人人都追求财富上的成功。而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德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追求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这在我们眼里看来是愚昧的。文章中的肖云也一样不能理解德国人的价值观。所以,她为她自己的女儿申请了文理中学。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更值得我们钦佩。这个研究生的选择,让我就想起了《看见》中的卢安克。当然,想起他,是因为我欣赏他的教育理念。卢安克1968年出生于德国,父母都是老师。1990年,来到中国从事教育志愿者工作。理由是“德国一切都完成了,而中国才刚刚开始。”他靠翻译书和父母的资助活着,每个月一百块的生活费。最初,他在南宁的中学教学,想教“好的而不是对的”英文,“如果学生能够造这样的句子:Run like the kite; I can fly a bike. 这是多么有想象力的句子,但是根据中国的考试是错的,因为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段考的时候,他教的班级英文成绩全年级最差,只有六个学生及格,家长们不快,他离开,在博客里以巨大的篇幅批评和反对标准化教育,反对整齐划一的校园,反对“让人的心死去”的教育理念。“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他明确地写过,很多人的信仰是没有独立个人意识的迷信,是一种提出条件的思想——“如果我做什么,就得到什么结果”,这是一种“教育上的误会”。——柴静的《看见》。许多人听说卢安克后的第一个反应都是问她(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记者老范),“这个德国人在中国乡村到底做了什么?有成果吗?教出了什么牛人吗?” 她说:“我每次都难以面对这样的问题,卢安克的教育方式实在无法用常规意义上的‘标准’和‘成功’来形容。非要这么衡量的话,那么他更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失败者’。”老范写:“从世俗的意义上说,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他做的事情,很可能无踪无影,悄没声息地就被吞没在中国茫茫的现实中,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柴静的《看见》。可以看出,卢安克是一个精神绝对自由的人。他放弃优渥的物质生活,到中国边远山区小学当一名教育志愿者,一呆就是十几年。他已经脱离了物质的束缚,获得了一种升华。这正是我认为最幸福的人,因为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到一所小学任教,月薪2300元,是否为她惋惜呢?如果这是她内心真实的愿望,我只会羡慕她。比如当老师,如果不喜欢这个职业,每个月23000元的工资,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一辈子呆在这个岗位上,直到退休,干了一辈子不喜欢的事,岂不悲哀?如果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一个月2300元又何妨?因为内心里总是充满喜悦的。反观我自己,我更为我自己感到可怜。生活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与追求的是什么?真的是“苟活”着。

露西亚

研究生当小学老师,真的是屈才了吗?网友:能被录用就很不错了!

提到研究生就业或许会引起很多高校大学生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想考研,也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但同时他们也更多的在关注现在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即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是否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是否可以拿到更高的待遇?这些将直接影响他们的选择;另一方面是现在社会上关于硕士研究生的讨论也颇多,尤其是比较热门的“考研无用论”,引起很多网友的讨论,而硕士研究生就业便是他们支撑自己观点的关键数据,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因各种原因都在关注着。可是每年硕士研究生就业总是会出现一些令大众所难以接受的经典案例,其中就包括名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选择了去小学当老师的案例,而且这样的案例某种程度上还挺多,所以每年都会引发大众一定程度的热议,有支持者表示学生的选择非常正确,有反对者表示学生的选择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完全是屈才。那么研究生当小学老师,真的是屈才了吗?或许值得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一番,或许能得到适合的答案。研究生去小学当一名老师,之所以能引起大众的热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从小学走到研究生阶段,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当我们学成归来时,应该更多地从事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才是最好的。可是如果去当小学老师,这就是在大材小用,这就是屈才。同时,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小学教师并不要求高学历,普通本科生就完全能够胜任,所以才会反对这些去小学当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可是这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没有任何人规定研究生毕业以后不能去小学当老师,也没有任何一所小学规定不招聘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因为我们的价值和作用是体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依然可以发光发热,依然可以为社会做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时,研究生毕业究竟应该找怎样的工作,这是每一位硕士研究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的真实选择,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应该从事我们所认为的最有前途的工作,何况那些工作是否适合我们呢?此外,很多的网友对此也纷纷表示自己的看法,即能被录用就很不错了。没错,现在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招聘教师时,更愿意去招录研究生,更相信他们的教学能力,甚至研究生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招聘的基本门槛,而且竞争还会非常激烈。例如很多学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想去深圳、广州一带的中小学当老师,这些单位每年来招聘时,前来应聘的学生都排满了整个会场,竞争几乎是白热化的。总之,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罢,最终的我们究竟从事怎样的工作?这只能是我们自己去衡量,但不管在怎样的岗位上,我们都希望这份工作能令每一位学生感到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