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教育学考研311大纲,4564字说清大纲精华以及命题趋势周南

2020教育学考研311大纲,4564字说清大纲精华以及命题趋势

编者按:本文包含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点分布及名师详细解读、复习建议、教育学311的命题规律四个部分,共计4552字,读懂大纲,才能决胜考研!建议先收藏后观看。2020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和2019年大纲相比无变化。大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但是今年大纲发布相较去年早2个月,给到大家更多的备考时间,自然可以预想到今年的考试难度相对会高一些,大家一定要跟着文都比邻的课程好好学习。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1.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2.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1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2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 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考点分布及解读一、教育学原理大纲考点分布:教育学原理部分的考点最多,约249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学原理部分在教育学考研中的分值约100分,占到了教育学考研专业课总分300分中的三分之一,因此它是教育学考研的核心科目。教育学原理的内容比较庞杂,理论化知识多,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以理解为主,在理解基础上重点记忆。考生要对教育学原理有一个总体性、框架性的了解,复习要大面积撒网,因为历年真题中知识点的覆盖面很广。建议考生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适当关注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前沿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实际问题,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第三章的“本土化、民族化与教育改革”、第五章的“幼儿园的培养目标”等均反映了考试性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热点。如此说来,平时多注意、多留心教育实践的热点还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二、中外教育史 大纲考点分布:中外教育史部分的考点约417个,中教史约206个,外教史约211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中外教育史部分的分值共占100分左右,基本和教育学原理的分值相当。偏向于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大题,或是二者的结合,或是单一出题。考生在备考教育史的时候要紧紧把握几个线索: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在这三个线索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也可以进行横向的中外教育比对。教育思想史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思想家和主要的思想流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教育制度史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机构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制度史要与朝代联系,外国制度史要与国别联系。教育实践史指人类教育活动和现象原生态的发展过程,这部分要主要把握各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教育活动等。在历年真题中,中教史的客观题考察范围广泛,考生在备考时要大面积撒网。主观题主要集中在私学兴起时期的各个教育家、近代教育改革、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等。外教史部分则重点考察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复习中外教育史一定要细致,尊重历史,不可含糊,记清楚哪位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哪个学校类型是哪个时代的,切不可张冠李戴,走马观花。除了肯花时间、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解去识记。比如运用台阶图学习、表格记忆法等高效的学习方法。三、教育心理学大纲考点分布:教育心理学部分的考点约138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心理学部分在统考中必做题占约40分的量,而在选做题中也有一个30分的论述题,因此也要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于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教育心理学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包含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就很难理解。所以考生要对教育心理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备考时把所复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来,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同时,融会贯通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也是尤为重要,毕竟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它在实际教育中的运用。教育心理学部分几乎每章都是重点,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看出基本每一章都是重点,但是辨析、简答、论述题比较偏重于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从难度上讲,教育心理学的总体难度较大,考生要下大功夫掌握各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四、教育研究方法大纲考点分布: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的考点约172个,各章节考点分布数量表:文都比邻解读: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在考研中占有必答题约30分左右,而选答题也有一道大题,供学生选择,在选择题中也有7道左右教育研究方法的题目,所以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进行重点复习。教育研究方法与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其中比如教育研究的选题和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是动手操作性强的知识点。近几年真题中论述题的部分大都与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观察研究有关,建议考生重视对教育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部分的理解和运用,最好在复习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大纲中还有一些知识点虽然不一定会考查,但是是同学们读研期间必然会用到的基本技能,比如spss在教育资料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因此,提醒大家高效复习,切不可迷失在巨多的考点中,偏离重点,徒劳无功。复习建议暑假时期,是复习的关键期。尤其是对于应届生来说,更是黄金时期,此时,没有忙不完的作业,也没有接二连三的课和考试。当然啦,对于在职的往届生来说,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安排不如应届生那般自由和闲散,但是依旧可以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时间。毕竟,考研拼的不是时间花费的多少,而是复习效率。否则,又怎么会有“后来者居上”这种成功案例呢?既然提到强化课,那我们首先强调下我们的课程制定的优势。我们文都比邻的强化课,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课程体系都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强化课程的课时是最多的,讲解的也是最详细的;市面上很多竞争对手的课程体系都是基础课课时最多,进而逐级递减。那我们当初这么设置课程体系的初衷是什么呢?——当然是本着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考虑到暑期同样会有新加入考研的学子们,这些同学由于复习的时间晚于其他同学,而这些同学即使在没有时间看基础课视频的情况下,依旧能通过暑期的强化课程把基础打扎实。当然,能看基础课最好,毕竟这是个锦上添花的事。关于强化课是使用,分两个群体来详细阐述。一、从基础课开始学的同学这部分学生,在经历过基础课、教材精讲课之后,到暑期时期的强化课阶段,肯定也已经把基础打扎实了。所以,强化课就是帮助这部分同学掌握“繁、难、偏、细”的知识。此时,跟着强化课复习的同时要做好笔记,并且配备好《阿范题》,一章一章的仔细的做题。此时,做题的目标不是只管对错,而是要深究出题者背后的用意,摸索并总结出此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并且要善于迁移和归类类似的知识要点。最重要是,一定要准备好错题集,这能为冲刺阶段减少负担,并且也是高效复习的重要依据。二、从暑期才开始准备的同学 这部分学生由于复习相对较晚,因此,强化课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相当于是基础课。由于这部分学生的整个复习阶段只有6个月左右,因此,暑期承担着巨大的学习任务。暑期能不能用好,几乎决定着考研能不能顺利。当然啦,同学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和焦虑,毕竟教育学这门专业也不同于其他数理类专业需要在高数上花大量的时间。暑期强化课具有课时多,内容丰富详实、讲解细致的特点,能帮助同学们在短期内了解具体的内容,为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这部分起步晚的同学们来说,强化课程的重点是帮助同学们搭建框架,引导同学们识别核心考点。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极强的普适性,适用于所有教育学的教研学子用来打基础或者巩固基础。三、此外若是想更好的掌握好基础知识,同学们还应当回归教材,视频教材两手抓,才能帮助大家理解得更深入。在看完教材之后,同学们应当对整个学科知识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做到透彻的了解。此时,先不要急着做题,而应建立学科体系的框架夯实基础。建立的知识框架要在《教育学考研知识精讲》或高教版《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考试解析》给出的框架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到两级细化,知识框架不仅可以反映在纸上(手写稿)还可以用电子稿,这样能随时保存还不易丢失。四、最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努力备战,加油!教育学311命题规律一、常考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经常“变着法”考查,变换题型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展。比如,朱熹“朱子读书法”的考查方式。2017年考查“虚心涵泳”,2018年考查“居敬持志”,2019年考查的是“切己体察”。再如,选择题“智者的重要贡献”也是在历年真题中反复考查到的几乎是原题。如2018-24,2016-24都考查到了这个知识点。二、考点分布相对集中,某些知识点经常考,虽然某些知识点不常考查,但在复习时要全面,重基础。2019年的考题偏到让很多考生能在考场上惊掉下巴!谁能想到简答题会考查20世纪70年代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这便验证了一句话,天道酬勤。投机取巧不可取,踏踏实实才必胜。因此,提醒咱们2020考生继续加油,打牢基础,不放掉细节知识点和不太可能考查到的知识点,不在考前“捉襟见肘”,把知识点“横扫而光”,以增加考上的胜算!三、认真看参考教材,胜算会更大。2019年简答题“学校美育的内涵及其功能”让不少学生懵在考场上,其实在王道俊《教育学》的参考书上,第十一章就是美育,便可完美地回答这个题目。而参考书目的重要性也是文都比邻课程体系里着重强调的,我们有专门针对教材的讲书课。四、个别题目难度较大,整合性强。2019年的选做题56题教心部分第三问,需要把教心和教育热点整合作答。分析论述题55题需要把维新派和洋务派做制度史上的比较,这些题目都是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之后便可作答出来的。再比如,论述题54题考查了讨论课的必要性,学生不适应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在冲刺大背书的带背课程和答题技巧课上,康维维老师为大家梳理重要章节,以及思维导图,必会助你成功!五、教育史不再只考史实记忆,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历年真题都是简单的识记考查,如2007年简答题51题“简述孔子的教师观”,2010年选择题17题“韩愈说的传道中的道具体是指”。2018年分析论述题55题“孔子、荀况、韩愈的教师观,结合时代背景说说各自的侧重”。相比难度突然升级。以“教师观”这一因素为线,从不同教育家或朝代抽开,让同学们梳理出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验证教育学原理中“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康维维老师独创“台阶图”学习法,以某个因素为中心,带大家探析其发展的顺承和质变,以有效应对这类高难度、高整合度的题目。

2021考研教育硕士333考研大纲

22考研的宝宝可以参考哦2021新大纲变化情况对于学硕,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于专硕来说,增删了部分知识点,只能说它更往学硕靠近了。在专硕方面:教原、中外教育史、教心四个学科中,变动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原理(现在改名:教育学基础)和中教史两科上。整体学科框架,大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增添了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删减了部分内容。教心和外教史整体变动不算大。教育学原理部分的变动体现出一个趋势,以往考试主要偏重于王道俊老师编写的《教育学原理》,现在加入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教育学基础》。这两本书之间有一定差异,前者偏认知,偏基础,后者系统化、理论化更强,整体知识点更新迭代多。但是大家不要认为《教育学原理》就可以不看了,这本书在教育学考试中非常非常重要,重要到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专硕新增的部分知识点,大多是小的知识点,单独成为大题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小题考不考就不一定了。2021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333考研专硕)一、考查总目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基础、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教育学基础:约 60 分。中国教育史:约 30 分。外国教育史:约 30 分。 教育心理学:约 30 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 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简答题:4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分析论述题:4 题,每题 20 分,共 80 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基础(一)考查目标1.系统地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形成现代教育的理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3.能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1.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探索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探寻教育艺术。(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2.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质的特点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传承、践行人类经验的活动;教育是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方式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4)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3.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学校教育对提高人的现代性有显著的作用。4.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2)教育的社会功能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③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3)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5.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概述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的建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我国的教育目的①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②我国教育目的在普通中小学的实现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6.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概述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终身教育。(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7.课程(1)课程概述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课程理论的发展;课程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2)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3)课程改革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8.教学(上)(1)教学概述教学的概念;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任务。(2)教学过程①教学过程的性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②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传授——接受教学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问题——探究教学的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③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掌握知识与进行教育的关系;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3)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发展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9.教学(下)(4)教学方法①教学方法概述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的选择。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含义和要求。(5)教学组织形式①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走班制。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辅助组织形式③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教学评价。(6)教学评价①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的种类。②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③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④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10.德育(1)德育概述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特点;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任务和内容。(2)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教导下的个体品德的自主建构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提髙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3)德育原则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疏导、长善救失、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因材施教、在集体中教育、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要求。(4)德育途径与方法①德育途径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劳动与其他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校园生活等途径。②德育方法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等方法的含义和要求。11.班主任(1)班主任工作概述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班主任素质的要求。(2)班集体的培养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学生群体及其主要类型;集体的发展阶段;培养集体的方法。(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12.教师(1)教师工作概述①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专业性。②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的劳动价值。③教师的权利与义务④教师职业的角色扮演教师的“角色丛”;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2)教师的素养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3)教师的培养与提高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的紧迫性;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13.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概述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学校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2)学校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学校管理目标;学校管理过程。(3)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4)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法治化;学校管理人性化;学校管理民主化;学校管理信息化。主要参考书: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七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三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年版。中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把握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掌握学习教育史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历史上的教育现象,探讨有益于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启示及教育规律。4.通过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二)考查范围1.甲骨卜辞中的商代学校2.西周教育制度与“六艺”教育“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六艺”。3.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私人讲学兴起;诸子百家的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2)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以“六艺”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论道德教育;论教师品格;深远的历史影响。(3)孟子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主张因材施教、“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4)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与“六经”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5)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 “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说教、善述善作、合其志功的教育方法。(6)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学派;“法自然”与教育作用;追求“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7)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8)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学问思辨行。《学记》:教育作用;学制与学年;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尊师重教;“教学相长”。4.儒学独尊与读经入仕教育模式的形成(1)秦代的教育政策与措施统一文字;禁止私学;实行吏师制度。(2)“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实行察举,任贤使能。(3)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学教育;太学;鸿都门学;郡国学。(4)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5.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中央官学;南朝宋的中央官学;北魏的中央官学。(2)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齐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考试的程序、科目和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5)韩愈的教育思想道统说;“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师道观。6.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宋元明清的文教政策;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学校的制约;“苏湖教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2)书院的发展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3)私塾与蒙学教材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4)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论“大学”与“小学”;“朱子读书法”。(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7.早期启蒙教育思想(1)倡导新的教育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2)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颜元与漳南书院;“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义利观;“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 “六斋”与 “实学”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8.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教会学校的举办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教会学校的发展;“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课程;教会学校的性质与影响。(2)太平天国的教育举措对儒学的批判;改革文字、文风和科举制度;改革教育内容。(3)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与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幼童留美与派遣留欧。(4)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9.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改革科举制度;建立现代学制。(2)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创办京师大学堂;书院改办学堂;废除八股考试,开设经济特科。(4)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5)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开民智” “兴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倡导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论述近代学校制度。(6)严复的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7)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10.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中小学校课程标准。(2)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及对收回教育权的推进。(3)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4)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5)1922 年 “新学制”“新学制”的产生过程;“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新学制”的特点;“新学制”的课程标准;“新学制”评价。(6)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教育的扩张;收回教育权运动。(7)新民主主义教育发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李大钊的教育思想;恽代英的教育思想。1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2)教育制度改革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3)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推行导师制;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实行毕业会考。(4)学校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2)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3)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群众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靠群众办教育。13.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1)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论教育的本质;论教育的功能;“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倡导学校教育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以县为单位的教育实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立足于文化传统的乡村建设实验;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为祖国、为民众、为儿童探索教育的一生;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生活教育”思想体系。(6)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主要参考书: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版。2.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外国教育史(一)考查目标1.系统地了解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特点,掌握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重要的教育机构、重大的教育事件,理解重要教育家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贡献。2.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增强学生研究教育问题的历史感。3.通过外国历史上教育人物矢志探索教育的精神,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情感。(二)考查范围1.古希腊教育(1)古风时代的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2)古典时代的教育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2.古罗马教育(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3.西欧中世纪教育(1)基督教教育基督教教育的机构与内容;基督教教育的特点。(2)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中世纪大学。(3)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主要教育机构;历史影响。4.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1)人文主义教育家弗吉里奥;维多里诺;伊拉斯谟;莫尔;蒙田。(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5.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1)新教的教育思想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加尔文的教育思想。(2)天主教教育6.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1)英国教育的发展公学;贝尔——兰开斯特制;1870 年《初等教育法》;《巴尔福教育法》;《哈多报告》;《1944 年教育法》;《1988 年教育改革法》。(2)法国教育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国民教育设想;《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费里教育法》;《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59 年《教育改革法》。(3)德国教育的发展初等国民教育的兴起;巴西多与泛爱学校;实科中学;柏林大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德意志帝国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4)俄国及苏联教育的发展彼得一世教育改革;《国民学校章程》;苏联建国初期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统一劳动学校规程》;20 世纪 20 年代的学制调整和教学改革实验;20 世纪 30 年代教育的调整、巩固和发展。(5)美国教育的发展殖民地普及义务教育;贺拉斯曼与公立学校运动;《莫里尔法》;“六三三”制;初级学院运动;《国防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生计教育和“返回基础”教育运动;《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6)日本教育的发展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军国主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20 世纪 70-80 年代的教育改革》。7.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2)洛克的教育思想白板说;绅士教育。(3)卢梭的教育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公民教育理论。(4)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活动;论教育目的;论教育心理学化;论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6)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万物有神论;顺应自然原则;幼儿园;恩物与作业。(7)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生活准备说;知识价值论;科学教育论;课程论。(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论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9)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前期的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梅伊曼、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理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历程;昆西教学法;有机教育学校;葛雷制;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法。(10)杜威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论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方法;论道德教育;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1)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改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12)苏联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赞科夫的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主要参考书:1.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2.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 年版。教育心理学(一)考查目标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与启示。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及方法技术,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和本质,探索解决有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二)考查范围1.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教育心理学的研容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发展趋势。2.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心理发展的实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启示。(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1)学习概述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生学习的特点。(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②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用。(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5.知识的学习(1)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知识的含义及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2)知识的理解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知识的整合:记忆及其种类、遗忘的特点与原因、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知识应用的形式、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6.技能的形成(1)技能及其作用技能及其特点;技能的类型;技能的作用。(2)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3)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7.学习策略及其教学(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的结构。(2)认知策略及其教学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3)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元认知及其作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的教学。(4)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8.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1)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传统智力理论:二因素理论、群因素论、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智力结构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2)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问题解决的内涵;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知识经验、智能与动机、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措施。(4)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的内涵;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的培养措施。9.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1)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2)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内化。(3)品德的形成过程及培养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道德认知的形成与培养;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4)品德不良及其矫正品德不良的含义与类型;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品德不良的矫正。10.心理健康及其教育(1)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认知法、游戏法、测验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实践操作法。主要参考书: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天能

21考研教育学的考研科目都有哪些?考研大纲是什么?

教育学专业作为跨考的热门专业,每一年都有许多考生报考。一般来说,教育学专业对口,硕士研究生学历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可以满足大多数中小学校的任职要求,这也使得该专业热度一直不减。教育学统考311是一些高校采用的,选拔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其命制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四个部分。在2019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这也是统考大纲近十年以来第一次的系统性修订,整体变化较大,增添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容。使得整体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知识面更广。20版大纲在去年7月初公布,今年受疫情影响21版大纲公布时间会向后推迟,因此可以暂时使用20版大纲指导复习,预计21版大纲不会有太大变化。(以下内容根据20版大纲、真题和各高校教育学硕士招生简章进行综合整理)教育学学术型硕士考研专业课科目的考试形式以统考或自命题进行。统考科目即311教育学统考。在全国所有招收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高校、科研院所中,共有约74所采用统考的形式考察专业课,进行择优选拔。而其他高校则以自命题的形式进行。选择统考院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真题较为容易获得,历年的统考真题包括配套解析很容易就能够检索到。其次是配套资料购买方便。专业课311教育学统考的考试科目主要由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四个部分组成。教育学原理部分主要考察教育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基本问题。分值为100分。考察目标在于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运通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来说,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等。机油教育学原理传统的问题也有学术界前沿问题。中外教育史部分顾名思义,是史论部分的考察。其中年份和人物、学派较为复杂,记忆点也非常多。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的演变、教育制度的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其次,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的学风。最后,还要能够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教育心理学部分是心理学研究在教育学中的分支,要求考生识记并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教育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术语、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具有进行教育研究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的初步能力。能够运用教育和研究原理分析和评论教育研究设计、成果及典型案例。公共课大部分学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少部分学校为思想政治理论+俄语/日语等小语种。教育学统考311是一些高校采用的,选拔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其命制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四个部分。在2019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这也是统考大纲近十年以来第一次的系统性修订,整体变化较大,增添了一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内容。使得整体的知识体系更为完善,知识面更广。20版大纲在去年7月初公布,今年受疫情影响21版大纲公布时间会向后推迟,因此可以暂时使用20版大纲指导复习,预计21版大纲不会有太大变化。(以下内容根据20版大纲、真题和各高校教育学硕士招生简章进行综合整理)一、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二、考察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三、试卷形式和结构(一)试卷满分和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由必答题和必选题组成1. 必答题总分值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2. 必选题总分值为30分,考生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一题为考察教育心理学的试题,第二道为考察教育研究方法的试题。考生若两道题都回答,则只计入第一题成绩至总分。(四)试卷题型结构1. 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2.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3.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4.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整日整夜

2020年919学前教育学考研大纲

2020年919学前教育学考研大纲01一、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1.学前教育的功能2.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二、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2.社会历史文化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3.人口对学前教育的影响01三、当代学前教育理论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2.情感教育理论3.认知发展教育理论4.社会互动理论5.适宜发展理论四、学前教育课程1.学前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2.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原理3.学前教育课程规划与管理4.常见学前教育课程方案比较5.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01五、三岁前学前儿童的保育与教育1.三岁前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的特点2.三岁前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六、幼儿生活保育中的教育1.幼儿生活的在教育中的价值2.幼儿生活教育的特点3.幼儿生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01七、游戏与幼儿发展1.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2.“游戏精神”与幼儿发展3.成人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4.幼儿自主游戏的教育要求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互动1.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2.幼儿园的家长工作3.幼儿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幼儿园的社区资源利用与社区生活参与01九、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危害与纠正2.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做法十、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1.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2.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3.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新发展参考书目:1.刘晓东等著.《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更多详情可以私聊喔~

良知

22教育学考研: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备考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 ,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招生人数专业及方向: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全日制)不分方向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3日语或204英语二(3)333教育综合(4)815小学课程与教学21计划招生人数:20(不含推免)20复试线:363分报录人数:20年--报名328人,录取25人19年--报名243人,录取17人18年--报名245人,录取19人华中师范大学参考书目333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第7版)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版)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李明德,人民教育出版社(第3版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815小学课程与教学罗祖兵编著《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备考经验333 教 育 综 合复习心得:333主要就是背背背。背的技巧是理框架+记关键词,框架很重要。一战时直接拿着背的,二战也是。近几年师范大学333越来越活,考察你自己的理解,而且一定要全面把握。对于华中,我觉得还是应该对照教材听课,注重自己的理解,一定一定要全面复习,333知识点超级庞杂,背到头秃背到怀疑人生,可以跟着辅导班走,每天背完默写。坚持完全程走下来,比自己一个人背书效果好。815 课 程 与 教 学 论815考的非常活,背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着背,背的技巧:理框架+举例。815不背个七八遍是不行的,理框架贯穿整个备考阶段。背的时候灵活点理解着背,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积累实例,没有例子的支撑答案会显得空洞,也不容易得高分。平时背的时候就可以多思考下怎么把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像李吉林情境教学法,你在给孩子讲的时候怎么运用进去,都可以思考下。我当时这样想的: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可以这样运用:讲“火”字的时候呈现火的照片。讲“月”字可以在黑板上画一轮月亮。利用情境在整体中认读可以这样运用:例如说月亮挂在天上,地上的草堆燃起大火,给孩子描述一个情境更好的记住“火”“月”“天”“地”等汉字。像这样的例子大家平时都可以开动脑筋想想,另外有效教学里也有很多蓝色字体的拓展知识,可以当做例子积累。平时也要关注下教育热点。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逻辑性和全面性,总分总的形式答、点要答全,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再结合平时积累的例子,就离高分不远啦!

卫风

南宁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考研初复试难度、分数线、参考书等情况全解

#广西文都,懂广西考研,更懂你!#现今,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的培训学校,老师的待遇也是越来越好,这就使得很多在校同学和毕业后的同学,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名(中小学)老师。无论任何行业,人多竞争就激烈,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学历是很多同学提升自我的第一步,所以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小学教育的考研大军中去。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是一个学生求学生涯中最漫长的一个开端,也是一个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就和大家解读南宁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代码:045115)研招情况。001 院校简介小学教育专业隶属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该学院前身是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其源头可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南宁道师范学堂,至今为止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学科底蕴深厚。2004年成为现在的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同年开始设置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成为广西第一个开设全日制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师院系。2013年,开始招收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小学教育方向)研究生,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四个学科领域。002 考试科目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0)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试:语文方向: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②教育科研方法数学方向: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②教育科研方法英语方向: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②教育科研方法体育方向:①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②教育科研方法注:同等学力的同学需要加试:①教育学;②心理学003 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1.《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6.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7.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30)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蒋蓉、李金国主编,《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同样,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硕士的下属方向,所以也是需要考333教育综合的,该科目背诵多,范围广这个就不多说了,但是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对于学习情况不是很明朗的同学,可以考虑参加课程辅导,毕竟考研是一个结果导向型的过程,证明自己单兵作战能力强不强不是目的,上岸才是目的!004 招生情况了解完该专业所在学院的发展历史与简单情况,我们直接切入看一下它的招生情况2020年:计划招生16人(政策影响应有扩招,后续更新)2019年:录取16人,皆为一志愿录取2018年:录取15人005 复试与录取1. 来看一下它的复试分数线,2020年的复试分数线还未公布(后续更新),2019年,该校该专业普通考生需单科线超过45分,总分334(含)以上方可参加复试,英语单科比国家线高了4分,总分比国家线高出近20分(2020年此分数线仍有上涨趋势)。2019年南宁师范大学所有研招专业只有学科语文(316分)和该专业进行单独划复试分数线,由此可见该校的小学教育报考热度。2. 调剂方面,原是19年和20年都是没有调剂缺额,受到政策影响,今年该专业有调剂缺额。但还是希望紧张备考的21届、22届……29届……39届的同学一战成功。3. 复试差额比例为150%,复试名单人数=招生计划数×复试差额比例,复试竞争比较激烈。4.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面试三个部分共300分,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复试总分不低于180(每科不低于60分),方可拥有被录取的资格。按照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相加得出总分,结合招生计划按高低顺序排名确定录取名单006 小结本文所跟大家聊的这个研究生阶段小学教育专业,在广西区内只有该校开设有,所以在备考和在准备复试的学子们,大家面临的可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高手,大家加油!综合来看,该校的小学教育考取难度是比其他专业稍微大一点的,想要进入复试成功上岸,大家的初试目标需要比国家线高出40-50分左右,合科学复习,合理规划,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想要在竞争大潮中刷掉别人、欺负别人,还得靠自己。如果在考研上存在问题,可以直接私 信我们!也可以到我们广西文都各地分校当地直接进行面对面了解!(公众号ID:南宁文都考研,桂林文都考研;深耕本土多年,懂广西考研,更懂你!)更多广西考研资讯:广西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考研难度、参考书目、复试调剂情况解析全面解读广西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考试内容、参考书、复试调剂情况带你分析广西民大计算机考研题型、内容、参考书、大纲、复试情况带你了解西大计算机考研招生人数、专业课、分数线、复试调剂情况

逛巴黎

教育硕士考研学科教学类及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分析!

教育硕士考研学科教学类及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分析!教育类专业硕士可以分为十几个专业,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有所不同,这也会让大家的就业方向有所差别,今天必尚教育给大家介绍一波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类专业以及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特点以及就业前景。一、学科教学类学科教学类的专业详细分为: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政治、历史等等,它们虽然都是学科教学类专业,培养目标都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中小学教师,但是具体的培养方案以及就业前景会稍有差别,这里我们以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英语和语文为例,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1、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语文教材研究、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教育心理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等科目。要求实践时长不少于一年,实践的内容要求不严格,可以选择教育实习、教育教学调查、课例分析项目、班级管理实务等多种实践形式,对于到中小学实践的要求时长要至少半年。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很明确,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前往中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也会有部分的毕业生会选择去教育机构当培训老师或者报考公务员等。2、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英语教学教材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外语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外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等科目。要求实践时长与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相同,原则上专业实践的时长不能少于一年,实践的内容要求不严格,可以选择教育实习、教育教学调查、课例分析项目、班级管理实务等多种实践形式,对于到中小学实践的要求时长要至少半年。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也很明确,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前往中小学担任英语老师,也会有部分的毕业生会选择去外贸公司担任文秘、翻译或者报考公务员等。二、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小学数学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等科目。没有强制要求实践时长,实践的形式需要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体实践形式相结合,兼顾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实践,把基础教育发展和学术汇报等活动相结合。该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前往小学或者中高职学校担任教师。更多关于教育硕士的专业介绍或想要报考教育硕士的同学可以咨询必尚考研付老师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 私信:考研

天与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小学教育专业介绍(045115)及备考经验分享

河北师范大学考研-小学教育专业课介绍一、专业名称小学教育(专业学位)二、专业代码045115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河北师范大学2018届小学教育专业的状元。近期很多同学向我咨询备考经验,为了方便大家,我做成了一份经验贴。欢迎大家查看。第一部分: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报名及录取情况再2018年,小教报名人数将近400个左右,扩招了,录取人数30多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为351,创历史新高!在2019年报名人数500+,录取人数20多,总趋势报名人数激增。就我个人已有经验而言,小教专业是师大的热门专业,竞争力大,报考人数多,相比其他专业录取人数也较多,建议有兴趣的大家可以报考!第二部分:参考书的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小教专业参考书包括:教育学薛彦华、心理学鲁忠义、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王本陆第三部分:我的复习经历正式复习时间区间为:7月15日-考研结束在这里详细说一下,我本科英语专业,是跨专业,虽然我的考研开始时间较晚,但在本科期间阅读过有关教育学方面的许多书籍,在当时看书的时候就不是休闲看书,所以当我在着手师大的书籍时相对来说投入快一些,但是仍然摸索了很长的时间才真正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所以也是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在我考研的时候当时我没有报班课,但是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所以当时恰巧通过我的研友认识了河北师范大学研胜教育的大白学长,我记的当时每次遇到挫折困难,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复习中的许多杂问题,以及在复试时候许多数不清的问题,都是大白学校不厌其烦的帮我解答,心里由衷的感谢他的帮助,此经验贴写到这由衷想提起他,真的感谢!根据我个人的备考经验,建议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不要学我,准备时间一定要早,早做准备,打稳仗!因为时间过得真的特别快,后期的复习很紧张,当时我准备得太晚了每天都是高压状态,压得喘不过气来,记得每天一梳头发能掉一大把,那种日子太难熬了,早准备,按部就班的复习!你的生活会充实,有规律,有意义!第四部分:我的各科目备考经验贴现阶段到暑假的英语复习方法(1)英语方面:a.单词,我的参考书是:何凯文1575;方法方面:每个人方法不太一样,有的人喜欢看视频学单词,我就只是背,看着这个单词,不用去拼写,就是看着这个单词,我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以及如果它曾经出现在真题里过,知道在真题中的意思;我每天就是背1个list,大概是75个,我喜欢早晨背单词,晚上在回宿舍之前用十多分钟过一下你早晨背过的单词,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在看一遍昨天背过的,这样记的深,再背第二遍单词时就轻松得多;(2)长难句方面:我的参考书,何凯文长难句那本书;首先,我把何凯文的长难句视频看了两遍,并且,我是边看视频边做笔记,跟着老师去分析句子,在看两遍视频并弄懂分析句子的方法,掌握其中的内容以后,我就开始做他的长难句那本书,给自己规定每天分析几个句子,这一本书我应该做多长时间,我把每个句子先自己分析了,找出主干部分,然后找出从句,以及不懂得词,自己翻译出来,知道句子的意思,不要求你精确翻译出句子。但是句子大概意思要明白,在自己做完以后然后再去找答案,跟答案做对比,比较主干有没有找对,不懂的词要积累起来供第二天背诵,以及句子翻译哪里不太合适,句子的切分,调整语序都要会;其次,何凯文老师每天都会在微信公众号发每日一句,为了练习学会分析长难句,我每天都做每日一句,把句子抄下来,然后自己就去拆分句子,再跟老师的答案做对比;长难句做的多了,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做,也就会了;注意:在长难句做的过程中,至少把每日一句中的单词积累上,供第二天的背诵;(3)在前面两项基础打牢固的基础上,开始做真题(这里就只是指阅读),参考书:张剑老师的黄皮书;一定要把真题中所有的词汇都会,记住单词放到真题中的意思;真题中的长难句要弄明白;在你看何凯文老师的视频时老师讲到的真题中出题人容易在哪设陷阱,是因果关系的倒置呢,还是偷换概念呢等等!都要清楚,特别重要!每个题中的所有错误选项都要找出为什么错?正确答案来源于题目中的哪句话都要找出!一定要掌握方法!特别说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以上是我的学习方法,你如果觉得也同样适合你,可以完全采纳,如果你还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结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沟通,目的只有一个,考上!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在刚开始复习,我是先从大白学长这买了真题资料,拿到真题,我先大致浏览了学校的出题方向,其实当时看了只是浏览,还处于朦胧状态,带着这种状态开始复习参考书,对于参考书我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所有的内容我是都看了,边边角角,看的云里雾里,我记得我的参考书大概看了三遍左右,三遍以后还是不是太明白,后来翻开之前阅读过的书籍一起结合看,逐渐进入的状态,在这过程中走了许多许多弯路,我记得在后期将近十月份左右我才摸清楚三本书的结构思路,现在想想当时的经历真的是太苦了,每天要挑灯夜战,暑假汗流浃背,只能吹着晃晃悠悠的小电扇…所以建议大家有好的时光,好的条件,一定要塌下心来努力学习,不要辜负了好时光,不要辜负自己!写到这里已经夜深人静,思绪万千,希望每个考研人都能上岸,都能不辜负自己,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最后,集中回答一下大家问我频率比较高的问题吧!(1)专业课报不报班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首先,如果你的复习进展不是特别快,本身自己学这些东西投入比较慢,在自己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我觉得你可以选择报班,报班的话,跟着学姐学,几乎可以吸收学姐一年复习的经验技巧,让你用最少的时间增长很多的“内功”。当然报了班就一定努力学,发挥它的价值!如果你学习能力比较强,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没什么太大的顾虑不报也未尝不可,这个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有资源可以紧紧抓住,自己觉得自己可以也要奋起直追!(2)现阶段专业课用不用背书?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因为我后期复习时间太紧张,吃了不少苦头,至今回想起当时的那种滋味还历历在目,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趁早背书,迟早都是自己的任务,谁又没具体规定你必须做什么,而且前期只是英语单词和长难句的工作,有这些大好时光不来背书做什么呢?学习一定不要给自己找借口,留后路,一定要全力以赴,早掌握,后期就有更多的时间灵活安排后期的复习!好了就写到这吧,想分享的都分享给20届同门小教专业的学弟学妹们了,其他专业的同学也可以作为借鉴,期待你们能够来到师大,纵观美景,享受时光,分享喜悦与收获,过充实而有价值的生活!PS:禁止转载,必究

冰峪沟

2021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沿海省份有哪些适合报考的院校?

2021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沿海省份有哪些适合报考的院校?1、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它是隶属于辽宁省的一所省属重点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区分方向,专业课一考试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在复习这门科目时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专业课二所考科目是823小学班级管理与实践,官网提供的的参考书籍是李学农主编的《班级管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2019年沈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56分,招收人数为40人。2、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位于广西省南宁市,简称南宁师大。南宁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分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和小学体育四个方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一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复习备考。专业课二所考科目是830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包括:蒋蓉和李金国共同编写的《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由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2019年南宁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15分,招收人数为16人。3、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位于海南省,简称海师。海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下分为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和小学科学四个方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一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复习备考。专业课二所考科目是915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包括:关文主编的《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森和陈晓端共同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在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15分,招收人数为15人。4、大连大学大连大学简称连大,位于山东省大连市。大连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再下分方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一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复习备考。专业课二所考科目是84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包括:黄甫全与曾文婕共同编写的《小学教育学》(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庞国彬等人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在2019年大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25分,招收人数为9人。5、宁波大学宁波大学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简称宁大,是一所综合性省属重点高校,宁大也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宁波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不再下分方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一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复习备考。专业课二所考科目是84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包括:汪霞编写的《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本陆等人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在2019年宁波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25分,招收人数为8人。6、集美大学集美大学可以简称为集大,地址在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的综合性公立大学。集美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下分为两个方向,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一的科目是333教育综合,可以参照教育部的统一大纲复习备考。根据方向不同专业课二所考科目不同,专业课二为924小学语文教育学,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是吴忠豪编写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专业课二为925小学数学教育学,学校公布的参考书籍是张奠宙和宋乃庆共同编写的《小学数学教育概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2019年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25分,招收人数为10人。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付老师-考研

带我飞

用心教育|2020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小学教育》专硕辅导班

825小学课程与教学团队介绍:南师大用心教育团队是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优秀学长学姐所组建。团队成立于2014年,即南师大教育学(学硕)考研自主命题第一年,至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团队每年开设网络和面授两种形式的教育学考研专硕和学硕小班课程,并每年为大家根据最新考纲编写南师大教育学考研资料,提供给小班学生。用心团队学长学姐旨在帮助梦想成为南师人的你,在考研路上与南师更近,在考研终点达到南师。辅导课程:825小学课程与教学为南师大自主命题科目,满分150分。授课教师:南师大在读小学教育方向优秀研究生学姐亲自授课。参考书目:《小学教学论》,刘树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授课对象:凡2019年12月参加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方向为教科院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的同学。授课形式:按照各班课程表安排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授课,课下可进行网络视频回播课程不断巩固。授课阶段:全程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精讲阶段:本阶段精讲指定参考书目各章节知识点,突出重难点,夯实基础。(2)强化阶段:本阶段对各章节重难点和考点再次进行补充和框架梳理,并精讲历年真题。(3)冲刺阶段:本阶段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并梳理考前重要知识点、根据历年真题精讲分值分配、答题思路以及答题技巧的应用。请大家关注南师大教育学的报考情况、最新动态,录取经验,招录信息,辅导课程,如有疑问,可留言咨询学长学姐!用心教育团队学长学姐旨在帮助梦想成为南师人的你,在考研路上与南师更近,在考研终点到达南师。(作者:用心教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