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莫要把小课题研究又给搞大了小课题研究通俗地说,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小课题之所以被称为小课题它就应该区别于我们的一般的课题研究。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点。短"短"是指小课题研究的周期要短。作为课题研究动辄是要用年作为单位来衡量的。那么小课题研究之所以称之为小课题就是因为它研究周期要短,它可能需要几个小时、几天、几周就能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笔者认为就是长时间也不宜超过一个月。小"小"是指它切入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甚至只是某个细节。小课题研究切口要小,它可以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要素、一个环节、一个章节、一个案例、一个方面、一个专题、一种现象;小课题研究团队要小,一般为一个人或教研组内部几个人,便于沟通协调。如果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则不利于短期内研究完整和透彻,研究团队过于庞大则要么怠工要么在团队协调上耗费过多的精力。精"精"是指小课题虽然切口小、周期短,但是不意味着效果上要打折扣。小课题研究虽然在广度上要求要小,那我们可以在深度上下功夫。做完以后要让自己体会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比如钱扬义教师就曾做过一个关于"到底是不是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的一个小课题研究,并由此还发表多篇论文,就属于这方便的一个典型代表。悍"悍"是指小课题虽"小",但其价值并不小。小课题天生就具备"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本身就是伴随着问题而诞生的,其必然是要为解决的急需解决个人问题而服务的。最初的小课题研究更多的是老师们自发的行为,现在很多学校和教研室在指导老师们在做这个工作,最近出现了一下与小课题研究初衷相悖的情况,比如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大、研究团队人员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长、研究报告越来越难写等。小课题研究,常常有专家学者说:"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结果即成果。"小课题的最大特点就"小",小才灵活、才容易出成果,实用性才强。小课题研究虽然"小",但是不简单,而且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可以用一系列的小课题来去完成一个大课题研究。不要过多的拘泥与形式,切不要把一个"小"课题又给搞"大"了!笔者个人见解,欢迎同仁交流,留言区见!本文是笔者逐字码出,欢迎关注、转发,原创不易,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1.小课题的概念2.小课题的特点(二)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1) 什么是小课题研究?1.小课题研究,是与专家学者所做的或者“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在短时期内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自我经验作为课题,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探寻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对策的课题研究形式。初学课题研究的教师,适合做“小课题”研究,以免陷入“假、大、空”的局面。2.小课题的特点研究范围局部化、研究内容具体化、研究方式简易化、研究周期短期化的特点。实:一是研究内容真实。小课题是研究发生在学生和前线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课题。例如:“学生不按时交作业怎么办?”“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等。二是研究过程实在。要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做真研究、开展真讨论、进行真实践、写真文章。”小:一是研究规模小。小课题研究常常以教师个人或2至3人的小团体为主体,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开展研究。二是研究切入点较小,内容单一。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如何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时互相帮助”——课堂合作交流有效性的问题。活:一是研究过程方式灵活。可以是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式研究,方式灵活。存在于教师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时时都可以开放,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二是研究成果形式简单。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教师们可进行个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个性化的结论。关键是要让自己体会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成果的形式可以是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快:研究时间短,见效快。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由于样本较小,它不需要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研究的周期少则3至5周,多则一个学期,最多不超过一个学年。(二)为什么要做小课题研究?1.只有“研究性教学”才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优秀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以文会友”,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影响力,成为“名师”。往小处说,就是“解困、去弊、求善”,让自己工作的更舒心愉快。解困: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例如: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怎么办?去弊: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例如:如何让作业批改更有效?求善: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如何提高学生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往大处说,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得到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再往大处说,就是崔院长曾经跟我们说过的话:“为基础教育改革做点贡献。”二、我们怎么做小课题研究?(一)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二)小课题研究注意的问题1.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申报立项。(1)发现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小课题。(2)读书、查找资料,分析研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3)制定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方案,填写小课题申报立项书。2.研究阶段——进行研究,积累资料。(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2)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反复实践和改进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求得更理想的教育效果。(3)在研究过程中忠实记录自己的做法和产生的结果;并且收集阅读借鉴的文章、研究成员的阅读思考及其他相关的研究活动材料。3.总结阶段——梳理资料,提炼成果。需完成的工作是:(1)整理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文本材料,进行归类装订,支撑小课题研究的过程。(2)通览研究过程中的记录的做法、产生的结果以及撰写的案例、随笔等,整理成研究报告(或论文、教育案例等),系统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效果以及注意的问题,为解决同类的问题提供借鉴。(二)小课题研究中注意的问题1.把小课题研究跟你的常规工作结合起来故事:磨道上的驴和玄奘的马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极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行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启示:关键就在于人的选择。我们怎样选择?总之——教师的常规工作通常有两大主题:教学和学生管理,可能还有的老师还在学校开选修课(或兼课)。你可以在这些工作中任选其中一项进行研究,最好选最困扰你的那个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改进,既提高了工作质量,又取得研究的成果。2.填好申报书(1)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填好选题依据(2)梳理研究什么——填好【研究目标和内容】、【预期成果形式】(3)统筹策划怎么研究——填好【研究步骤和时间划分】(1)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填好选题依据首先要做到:研究内容有价值、课题名称表述准确第二,根据确定课题的思考,填写 “选题依据”, 阐述清“为什么研究?”一是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现象、教育教学对该项工作的要求等方面说明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根据学习和思考,阐述通过研究要取得的结果和价值。能让我们每天的教育教学生活有效、快乐的问题一是捕捉身边的现象和问题A.自己或他人教育教学的良好效果——跟踪观察、访谈、实践完善,提炼出有价值的经验,甚至找出经验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供我们借鉴,指导更多人的教育实践。B、困扰自己或身边的人的教育教学现象梳理清“问题”和“课题”3.撰写小课题实施方案小课题方案的一般样式【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和方法】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谁的问题?研究什么学段、学科的问题?)研究的方法(怎么研究)研究的步骤(同申报表中的【研究步骤和时间划分】)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常用的研究方法有:■ 行动研究法:确定问题——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实施观察——反思改进■ 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观察准备(制定计划、准备工具、确定途径)——实际观察——分析整理,总结归纳。■ 调查研究法:针对教育现象或问题开展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或建议。4.收集整理好研究资料(1)学习资料(2)研究资料A、组织实施资料:包括方案、研究配档表、研讨活动的记录、活动过程照片等。B、研究过程资料:调查问卷的原始文本、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访谈记录及分析结果;授课的教学设计(实录)、评课议课的过程和主要观点、活动的评价结果;教师写的反思、随笔、案例、阶段总结等。还包括光盘、录像等。C、成果证明资料:研究中取得成果的证明材料。与课题相关的发表论文和报刊报道的刊物复印件、获奖论文、优质课、观摩课、会议交流的证书复印件。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 12月10日,天府新区白沙小学小课题研究人员齐聚墨韵工作坊,参加区级小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汇报会。五个区级课题主研人员分别从课题简介、课题开展情况、课题开展以来形成的阶段成果、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和后期的工作的打算进行了汇报。课题组汇报之后,教务处张学金主任对各课题前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希望各课题组根据课题,选好2-3篇理论文章,充实自己的内容;围绕课题研究撰写切合主题的研究报告,并让研究成果落地生根。最后贾文群校长总结本次会议:1、继续:白沙小学课题组老师们能有5个小课题被评为区级小课题,首先得益于教务处张学金主任、刘美艳主任对大家的精心的培训、指导,其次是因为老师们对教学极其认真负责的研究精神,希望大家继续这样的步伐,再接再厉。2、学术气:学校要有书香气,教师要有书卷气,教(科)研要有学术气。课题研究是一所学校最应该也最能散发学术气的工作。因为学术,我们更有底气,因为学术,我们定会行稳致远。3、希望:希望我们相互学习,改善汇报的内容、方式。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咨询解决,效果会更好。持之以恒,行之有效。初显效果将会继续加油,将研究工作做实做细!教与研相结合,将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编辑:伊佳责编:付艺薇来源: 成都天府新区白沙小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一、 “五步教学法”的提出最新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课程,教师都应继承学科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科目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当前的教学存在的问题“重人文,轻语言”“重内容,轻形式”“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造成学生语言能力弱化的严重问题,显然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我们自己的可行性模式,尝试“五步一体”教学模式,将“导、学、研、展、测”贯穿于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将课堂统一于感悟探究的整体教学中,实现增长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和谐统一。五步教学坚持 “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教学宗旨,遵循“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课堂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做自己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会学,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二、五步教学法定义五步教学依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检测、当堂达标”等课改思想与思路,课堂模式在操作中分为五个大环节: 导入新课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研讨环节、展示交流环节、当堂检测环节。“五步教学法”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全方位开放。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深入探究、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在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发展能力。课堂上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取代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进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长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慧。三、五步教学法实施前的准备(一)编好用好导学案落实“先学后教”的重要工作就是要认真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其次,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导学案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自我学习的程序链,是合作探究的方向盘,是展示交流的指南针,是当堂达标的目标地。为此,必须重视导学案的研制过程与导学案的质量。1.高效导学案的编制要遵循四个符合: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二要符合具体教学模块的要求,三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四要符合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实际。2.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工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明确本导学案承载的知识、能力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导学案的编制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问题设置有层次性,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3.导学案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对学群学、展示交流、测评反馈、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4.导学案编写程序 ⑴ 主备教师备课。开学初各备课组即分配好备课任务,主备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研读教材、广泛参阅资料,自行设计、制成导学案草稿。 ⑵ 学科教研组备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 ⑶ 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备课组意见予以认真研究、修改,最后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印成正式文本。 ⑷ 课前补充。上课前,教师熟悉导学案,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修改补充,并作好批注。 ⑸ 课后反思。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总结得失,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二)抓好小组建设抓好学习小组建设,这是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器。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1.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等来优化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5--7人,分上中下三层。 2. 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 3. 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注重小组长和组员的培训。 教师课前培训组长,让他们了解五步教学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教师课前培训后,学科小组长要和学习小组组长一起对下一节课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形式、分工进行阐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每一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的达成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保证课堂高效。(三)教会学生充分预习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五步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要全面发动学生,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领,认真主动的探究,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果课前不能做好认真地预习,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引领,不用说拓展延伸了。依然回到了教师主宰课堂,用“灌输式”“填鸭式”“问答式”的老路上,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包办代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生只是观众和被动的接受者,法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思维活动,终导致了学生的学小于教师的教的“低效高负”的课堂教学现状。(三)教会学生充分预习五步教学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如果课前不能做好认真地预习,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引领。1.预习要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对性强。2.经常检查预习效果,以便“以学定教”。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四、五步教学法的过程设计(一) 导入新课环节(3—5分钟左右)导入新课环节是根据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常常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对学习内容、学习的目以及学习效果不太关心,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在一节课开始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启动过程,启动的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导入环节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教师通过趣味谈话、讲故事、游戏等,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的导入课题的方式要根据课题内容决定,课题本身就有趣味性,就不要用过多的话语,浪费时间。对比较抽象的课题和学习内容,要精心设计。2.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题内容灵活多样,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可口头揭示,也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常换常新,不能千课一面,总是老一套,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虽然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类型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但其也各有各的规律,让学生逐步找到这些规律,逐步达到上什么课,学生自己知道应该学什么。如小学语文学科低年级阶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会会写的哪几个生字,会认哪几个生字,理解生词,读通顺句子,读通顺课文;第二课时围绕中心问题,理解课文,深化字词的理解与记忆。至于哪些生字要求会写,哪些生字要求会认,课文后已用生字条和田字格提示了。并不用教师每节课都要将这些字逐一写在教学目标中,强调会写的字有哪些,会认的字有哪些。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一年级识字教学开始就应该教会学生。高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小学数学课有计算题、有应用题、有图形题。不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除法,不论是整数加减乘除还是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只要是计算知识,其教学目标一般都是知道算理、学会算法。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目标一般为理解概念、记忆概念、应用概念。3. 根据学习内容指导学习方法。使用本教学方法初期,以教师指导学习方法为主。中期以教师提示,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为主;当学生逐渐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后,让学生逐渐找到使用学习方法的规律。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教师指定学习方法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相结合。例如语文阅读课教学,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朗读又分自由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男女赛读、分角色读、一听一读,互相监读。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采用形近字比较识字法,拆分偏旁识字法,图字结合识字法,词句结合识字法等学习方法。(二) 自研自探环节(8—10分钟左右)自研自探环节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1.学生自学。学生按照自己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或教师指定的学习方法,应用课本、资料、工具书、实验材料、多媒体,采用听、读、写、记、背、察、验、思、议、评的方式,一般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为主,学习指定内容。语文课以看书看教材,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为主,语文课上学生根据不同的课型,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说一说,完成识字、组词、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方法等学习目标。数学课从教师或教材创设的情境入手,从引入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寻答案;再通过看教材,完成例题中问题和做一做。对概念性强的知识或数学公式的学习可从看书入手,通过记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负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自己通过看教材第2页和第3页就可以学会。品德与社会课课上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游戏活动,交流收集有关资料,谈感受、谈愿望、谈理想。科学课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合作探究,总结观察到现象和结果。2.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三) 合作研讨环节(10—12分钟左右)合作研讨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概括提炼的过程。这是五步教学法的重头戏,内容是集体探究解决个体自主探究中尚未解决或比较模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结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辅导和知识启发。既可以教师辅导学生,也可以学生辅导学生。通过师生探讨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概括提炼学习内容。在合作研讨环节,教师梳理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关键,要有深度,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提出研讨的问题。例如数学课中对算理的学习,语文课上研讨学习文章后的思想感受。 流程是:梳理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小组汇报。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需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数学课堂上的探究小组,面向全班发言的任务一般有:①我的例子是什么?②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③解题时要注意的是什么?④我不懂的问题是什么?(四)展示交流环节(10分钟左右)展示交流环节是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学生展示、交流自学的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和提升,也是一堂课中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五步教学的最大亮点是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这个展示是分层次的。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展示简单的,基础的知识。让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展示中等难度的文本材料,如汇报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展示精彩的自编对话、含义深刻的段落等。小组展示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同学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如某某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其他学生先倾听,后评价,再补充。在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中,教师要融入学生的展示点评中,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评价、、点拨。“点”要收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拨”要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目的。教师的点拨,一是针对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展评中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五)当堂检测环节(5分钟左右)当堂检测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学情的反馈环节,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当堂检测环节, 检测题要“精”、“准”、“短”,设计一定将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主次排序,不强求面面俱到。教师以提问题、做一做、小测试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质疑解难,以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的目的。对要求学生必须背会的概念、公式、重点句子和段落,也可分成小组,让组长提背检查。做到测中有练,测中解惑。例如识字教学,可让学生听写生字或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识记某一个字的。五、五步教学的特点五步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四突出l.突出学生。它规定每堂课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2.突出学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五步教学的基本过程是:(1)课前的学习准备,比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文字或图例表达自己的意见。(2)上课时的小组讨论,课堂上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3)课后的追根究底……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重要千万倍。3.突出合作。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五步教学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港能得到发挥与拓展。(二)三转变l.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变“学会了”为“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三)三亮点一是学生“进”了。五步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学习”的状况,这种转变,来自教师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信任,而这一份信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时的心态。小老师、小记者,小辩手……等一系列角色的改变,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善,会自学,会倾听,会思考,会提问,会合作,会反驳,从而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教师“退”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五步教学中,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承认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有了教师适度的“隐退”,教师作用在于进行价值的引导、方法的点拨和情感的支撑,这样的“退”,恰恰成就了学生的“进”。 三是教学“美”了。 五步教学呈现的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教学风貌:简约而深刻。五步教学虽不精致,但很大气。不仅体现在精致、细腻、行云流水等传统的课堂审美上,而是表现为一种主体美、结构美、思维美。五步教学定义:学校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堂。它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是在学生的发展上。六、五步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一) 五步教学基本原则1.生本教育原则:必须体现生本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信任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引领学生,切为了学生,注重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2.自主学习原则:五步教学是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其重要目的之一。为此,各环节的安排要求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预习习题的设计一定要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合作探究做服务。习题的编制要指导向所有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渗透,精讲点拨要注重学习探究方法的指导。3.可操作性原则:五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效益,必须增强各环节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五步教学具有实践意义。4.因材施教原则:实施五步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切忌生搬硬套,杜绝简单化、剪贴化。(二)五步教学模式要求五步教学要以生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为基本方法,结合学段、学科特点进行整合优化,制定出符合我校实际及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1.先学后教要求(1)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全面、具体、可操作,要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2)要注重知识联系,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学段学习过程上的地位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学习时,做必要的准备和为以后作铺垫。要注重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3)要加强学法指导,包括学生要重点理解教材中的关键词句、内容等,以及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学习活动方式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学法指导要具体。(4)要呈现问题结构,导学案的设计问题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构图和程序链,要有层次和联系,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注重反思领悟,学生学会每个知识点、解答每道题都要进行反思、总结得失、领悟真理,必要时写在导学案上。2.合作探究要求(1)教师必须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每堂课都要开展全方位探究。可小组合作,可师生合作探究,也可以实施个人探究,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做好准备,明确目标,组织科学。(2)一定要实施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提自己不懂的问题。(3)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活动要有效,探究问题要有效,学生参与要有效。(4)问题呈现方式应形式多样,可口头、可书面、可录音、可视频、可投影等。3.展示交流要求课堂中学生展示交流要做到充分、适度、到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操作。(1)展示的学生数量。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在课上得到展示。展示要可采用一对一展示、小组内展示和全班展示交流等形式。(2)展示的呈现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进行呈现。展示呈现的形式有黑板展示、纸质展示、多媒体展示、语言表达等。(3)展示的姿态形式。要灵活运用展示的状态形式,可讲解、演讲、演示、表演、讨论、辩论、质疑和提问等,以提高展示交流的高度、深度、广度。(4)展示的质量要求。要尽量让问题解决的不同方法都得到展示,以拓宽学生视野;要尽量展示问题解决的方法、规律和体会等,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使全体学生共享合作探究的全部成果。(5)展示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展示交流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大声讲话、大胆质疑。”这一条必须作为常规基本要求落实好。4.当堂达标要求(1)每堂课都应有达标检测。(2)检测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可口头,可纸质,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3)检测步骤要切合学科特点,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分步的。(4)检测内容有批改方式及时间。可课后集中批改,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批改,教师也可以用多媒体边展示检测边批改,也可根据部分不同层次学生掌握情况,推测全体学生的掌握状况。(三)五步教学课堂对教师的要求1.教师要充备课一堂完美的课来自于教师完美的备课。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自己一样要做这样的备好课,准备好资料,而且比学生做得还要更充分。2.提高课堂调控驾驭的能力(1)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2)教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四)五步教学评估标准1.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2.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是否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互动。4.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七、五步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一)五步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 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上第一课时,只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而这样一来,能用两课时上完的课,我们就要花上三课时甚至更多时间。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两课时上完一课,上第一课时时,不管学生预习如何,硬是硬着头皮上,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夹生现象。2.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弱。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是学生掌握知识、启发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五步教学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有些教学任务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用心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多数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有些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即使让他说一说,也是“照葫芦画瓢”,赘述其他同学的说法。久而久之,班上形成了有差别的两个极,课堂讨论失去其原本意义,五步教学目标难以实现。3.部分学生过于重视交流和讨论,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五步教学的新意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实现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一部分学生对生本教育存在误解,乐于搜集资料完成课堂交流和讨论,而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讨论交流很热烈,一堂课下来,大体思路清晰,观点掌握了,但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没有掌握;或者是主动参与讲课的同学明白了,其他听课同学还是不明白;或者是课堂上学生讲得不明白,还是需要教师讲。虽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但能力恰恰需要知识提供支撑,没有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提升的能力也是不牢固的。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五步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在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仍是放不开手脚,在实践中难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认为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有一种与其花时间让学生讨论,还不如自己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来得快的想法。5.低年级学生小,不好组织预习、研讨、交流、展示。有的老师认为一二年级不适合做五步教学,原因是一二年级的孩子这么小,不可能能养成这个习惯。这是错误的认识。五步教学模式从入学开始,养成习惯,才更有发展潜力。因为学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好习惯就要从小抓起,若是中年级或是高年级凭空做起,还是一样从零开始,慢慢适应,而且半路杀出的学习方法是对一二年级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就像突然换个老师一样。所以,五步教学绝不是中高年级的事情。(二)对策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要“消失”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做点燃学生的“火炬手”,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去纠偏、指出、、点拨、引伸、拓展,归纳、总结、提升。1.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学校本期开始将全覆盖铺开生本教育之路,可是大多数老师都未见过生本课堂的模样,所以大多数老师只是形式上开放,而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没有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这样既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天性,又大大削弱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师不仅应该在思维上放开,而且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去学习和自由发挥。2.教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时教师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是。3.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五步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所以作为老师,不断地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对他们来说就是放开脚步主动前行的一种动力。4.教师要组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设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组学习时,优生能够带动和帮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小组学习成果,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小组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动员家长也参与学生预习。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加上预习大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与督促,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的预习的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当孩子预习出现问题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导。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并且可以很好地督促平时比较懒惰的孩子,一举两得。
奎文区北苑实验学校以面向未来培养人格健全、卓识通才的中国人为培养目标,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近期,学校初中部进行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展示,起到了激励优秀学生团队的研究精神,向新年级传承研究课程的效果,整个活动的主持、摄影、展示等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活动即将开始,主持人范馨格同学开始了她流利的致辞!首先是来自八年级一班的赵佳佳组,她们的小课题研究展示是“疫情下的新长征精神”,她们通过研究疫情下的新长征精神,赋予了长征精神新的内涵、通过资料查阅、调查问卷等多种调查方式,带领全体同学重新认识了新长征精神。八年级四班的高子健组,展示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科技篇”,他对华为手机芯片断供事实的分析,让所有同学意识到我们应该自主研发,不断创新,使祖国更加强大、独立。八年级二班的杨晨旭和八年级三班的贾静雯小组,他们研究的是“”中学生上网调查“”的研究,他们共同倡议中学生应该合理利用网络,远离网络带来的弊端。本次活动中,各团队代表班级展示了他们的自信,展示了小课题研究成果,向全体同学树立了榜样!本次活动是北苑实验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个缩影,为培养面向未来的研究素养,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纳入课表,鼓励老师设计研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各类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周末、各种小长假、寒暑假的研究性学习落实,为知识的学以致用提供平台,起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学校始终坚信给予孩子最重要的并非是知识和技能,而是终身学习的方法,并一直在不断探索!
当下,中小学老师做课题成为一个热门行为。有的老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的老师为了评职称、应对绩效考核,纷纷开展课题研究。中小学老师教学任务繁重,课题研究费时费力。针对这一热门行为,不少人提出质疑:中小学老师做课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开展课题研究?怎么做课题?本文将从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目的,哪些老师适合做课题,以及做课题的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中小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01中小学教师为什么做课题?从长远看,中小学教师做课题,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对教育、教学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由于管理不当,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功利性目的的导向下,中小学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出现了种种乱象:乱象1:做课题为了职称和绩效,背离探究问题的初衷引导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可是,不少学校把课题研究作为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的重要砝码。有的学校甚至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有的学校则是硬性规定老师必须完成的科研任务。这就使得课题研究背离探究问题的初衷,成了考核的标尺。乱象2:10年毕业班教学工作,不如课题1个课题研究费时费力,并非所有的老师都适合搞科研,都会写论文。结果是在各类评比中好好教学的老师反而比不上会写论文的老师。难道这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忙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忽视做课题的老师就不优秀吗?乱象3:科研能力低、功利性太强,做课题沦为形式有的老师科研能力不足,被赶鸭子上架,只能东拼西凑,实在不行就出钱买。有的老师沽名钓誉,课题立项后只想拿到最后的结题证书。以至于他们轻视过程,重视结果,甚至是眼里只剩下做课题,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学成绩什么的都无所谓了。上述种种乱象,与课题研究的目的背道而驰。老师很难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也不能取得有效的研成果,反而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校园里需要的是安静的书桌,而不是各种考核、指标、沽名钓誉带来的浮躁之风。所以,开始做课题之前,老师们不妨问问自己的“初心”:我对课题研究是否真的有兴趣?我为什么做课题?是为了职称评审?还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荣誉?是为了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还是为了提升自我?其实,课题和职称评审挂钩也是以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学素养。我并不反对把课题列为职称评审的指标之一,恰恰相反,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我自己为例,2015年我申报市级课题,就是因为当时我的教龄达到职称晋级的条件,心想有课题可以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加分。然而,并没有。学校还参考教学成绩、工作成效等各项指标,我的职称申报失败了。不过,在申报课题的过程中,我却收获了很多:选题的过程找到了教学研究的兴趣点;不断修改申请书,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文献,积累不少知识。最终,申请的市级课题获准立项。在后续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搜集案例而更加专注于教学,为了促进课题研究顺利完成,自己也在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科研、写作、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做课题是除了讲授公开课之外,促进自己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方式。我做课题的初衷的确是为了评职称,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因为抱着那么一点让自己学习进步的初心。所以,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达到了成长进步的目标。可见,课题研究抱着一点功利性的目的无伤大雅。老师们如果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把促进自己发展作为后盾,体会课题研究的乐趣,怀抱这样的目的来做课题,那么,课题研究的艰辛也会变得别有滋味。02哪些老师适合做课题?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做课题呢?并非如此。中小学老师是否具备做课题的条件,主要参考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指标。从这三个指标来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老师:第一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这类老师至少工作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能力很强,教学工作游刃有余。家中子女长大成人,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照顾家庭,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之外开展课题研究。这类老教师建议做课题。中小学老师做课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另一种是,把自己几十年探索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让更多的老师学习和借鉴。第二种课题研究特别适合老教师,做课题的过程就是提炼、升华已有教学经验的过程,是对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系统化的过程。我们学校有一个老教师,做事雷厉风行,讲课独具风格,深受学生喜欢。她主持编写的教辅书摞起来比自己还高,带出来的年轻教师个个青出于蓝,教学成绩突出,频频斩获课赛一、二等奖。不少老师很喜欢她的教学方法,劝她:申请名师工作室,多带几个徒弟,传授教学经验。或者,写论文、做课题,把自己的经验方法介绍给更多的老师。但是被她以工作太忙拒绝了。结果,去年的副高职称评审,学校把名额给了另一个教学成绩没那么突出却完成8个课题的老师。这位老师才猛然惊醒:自己可以早一点做课题把多年的教学成果系统化,于己、于人都有益。事实上,许多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是通过做课题把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不断推广,成为名师的。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素养,推广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师。第二类: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这类教师工作5、6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青年教师正处于职业的上升期,想要提高教学能力的愿望强烈,加上职称晋级的压力,他们特别的上进好学,主动性很强。而且,因为年轻,他们有着充足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当然,另一类中青年教师因为经验的积累足以应付教学、考试等日常工作,但缺乏目标,他们往往容易陷入职业倦怠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多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中青年教师不管是出于积极进取的阶段,还是职业倦怠期,都建议他们做课题。近几年,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也趋向年轻化,以青海西宁为例,课题研究主持人平均年龄在不断减小,青年教师比重在增加。如下表:西宁地区2015年——2017年市级教科研课题主持人年龄调查表中青年教师关注学科热点,注重学科关联和外延,教育视角和观点较为先进,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他们的成长为教科研队伍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关键的问题时是,引导中青年年教师做课题,要给与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避免他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走弯路。第三类: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这类老师工作时间低于5年,有的没有完整带过一届学生,教学能力和水平处于积累经验的阶段。同时,也几乎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年轻教师一般不建议做课题。课题研究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年轻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把本该用来提升教学能力的时间用以开展课题研究,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年轻教师如果对课题研究有兴趣,加入其他老师主持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先跟着老教师学习,积累经验。当然,这里只是针对课题研究这一问题,把中小学老师做个粗略分类,并非严格的划分标准。老师们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开展课题研究,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否突出?课题研究的能力是否够格?时间和精力是否有充足?做好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评估,再决定是否要申报课题。03给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三点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造就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如可促使中小学老师顺利开展课题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看,教科研机构要加强指导。有关部门构建合理的教科研体系,增加财政投入,组织有效的培训,完善课题评审和检查制度,加强对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指导。从学校看,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方面,不能仅以论文、课题数量来考核评价教师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喜欢搞科研、写论文的老师,要通过讲座、培训等加强引导,鼓励、引导老师们开展课题研究。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完成,老师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课题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高校不同。高校课题研究注重理论创新,研究目的是形成学术成果,建立学术流派。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实践运用,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并将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可见,老师们边教学,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这是中小学老师做课题较好的方法。建议中小学老师从日常教学中选题,留心那些小而实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选取一个小切口,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专业书籍,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中小学课题研究中常说的:“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比如,有的教师觉得自己批改作业效率低,于是申报课题研究如何高效批改学生作业;有的老师常年带毕业班,做课题探究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切口小、周期短、好操作、有实效”的课题进行研究,能有效促使老师们在各自领域取得总结性或开创新的成就,又能保证课题顺利完成,还能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提升科研能力老师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论文,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等方式,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规范,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具体来说,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增强问题意识,提高选题的洞察力。学会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比如: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已有的教育理论中寻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支撑点,从棘手的问题中寻找突破点。然后,明确哪些问题值得研究,以此提高选题的洞察力。2.撰写申请书,提高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填写课题申请书的过程,就是理清研究思路的过程。填写申请书是为了让评审老师明白你做这个课题的价值,以及你准备怎么完成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是什么,以便评审老师决定是否通过立项申请。这就需要老师们对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达成目标的过程、方法有着清晰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能够用学科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述。写出一份好的课题申请书,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外,课题研究不是材料搜集整理,老师们在做课题的过程中,要关注成果化的东西,比如结题报告、论文、获奖课例等。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们了解课题研究的流程和规范,不断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做课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无法进行严格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因为中小学老师做课题难成立课题组,几乎没有研究经费的支持,甚至会因为教学工作的调整使得研究对象无法固定。大多数老师都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完成课题研究。所以,老师们在做课题时,要处理好课题研究和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克服课题研究过程中带来的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不断提升对时间、精力、情绪等各方面管理能力的过程中,保障课题研究的完成。总之,建议中小学老师们抱着探究问题、提升自我的目的申报课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从教学实际出发,提高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展课题研究。参考文献:岑礼霞:《我省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对策》娄小明:《中小学教育科研谨防九种错误的价值观》吴维煊:《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误区与对策》作者简介:我是青隅老师,省重点中学工作10年,6届毕业班教学。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主持市级、区级课题。如果你有关于中小学老师做课题的疑问,敬请关注并私信我。
2019年12月5日上午,潍坊信心教育研究中心第十六批信心教育小课题评选活动在潍坊四中举行,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潍坊四中副校长韩文奎、蔡善勤、樊继昌、王淑成出席上午召开的评委会议,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及特邀专家参加评委会议。评委会议由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组长、潍坊四中副校长樊继昌主持,韩忠玉校长就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指导做了讲话,潍坊四中校务委员、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副组长李艳玲就评选工作做具体要求。近年来,随着信心教育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深化,尤其是随着信心教育行动性课题研究的探讨和发展,潍坊四中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成果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信心教育研究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特色的同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一个平台,信心教育研究发展着学校,成长着老师,推动着教育教学改革,为新的教育改革下的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不断积累着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可供借鉴操作的丰富范例。经过十年的探索发展,潍坊四中以“韩忠玉信心教育法”为引领的教育科学研究从理论探究到教育教学实践应用,已经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潍坊四中已经成为教育特色鲜明、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上乘的优势品牌学校。信心教育在走进师生心田的同时愉悦了学生,快乐了课堂,成功了教师,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韩忠玉校长做“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指导”报告▲ 樊继昌副校长主持会议▲ 潍坊四中校务委员、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副组长李艳玲就评选工作做安排要求5日上午的评委会议上,韩忠玉校长对信心教育行动性小课题研究方略做辅导讲话并对评选工作作具体指导。韩忠玉校长在讲话中谈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每位教师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2019年8月,全市首个“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先行区”设立大会在我校召开,强调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该如何适时提升自我,快速成长?毫无疑问,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是一条重要途径。没有思考,个人难以提升;没有研究,教学无法卓越。潍坊四中以“信心教育”办学特色为依托,搭建了很好的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平台,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成长。十一年来,优秀的四中人初心不改追求不止,青蓝相继从未停止过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探究与实践且卓有成效。在历次的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参与热情高,切入点多,材料丰富,使这一活动成为了我校信心教育办学的一大亮点。但研究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出现一部分急于求成或者研究不深入之类浮躁急躁的苗头。这些现象应该避免。希望更多的老师潜心、工心于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来,真正想办法、下力气去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还会不断增强作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韩忠玉校长在辅导报告中说,做小课题研究,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要创新。选题角度要新,不要重复前人研究了多遍的课题,如果真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行动措施上也要有创新之处;行动性措施要新,要大胆实践自己认为好的、可行性强的想法,勇于改革突破。第二,研究要规范。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成一家之言的同时增一技之长。譬如,如何拟题才更符合要求?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怎么写才规范?另外,我们强调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的行动性,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实践行动要有计划、有方案、有条不紊地真正地落实,在将实践过程归结为课题材料时,既要有丰富的原始材料,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实现一定高度的理论提炼。第三,研究定位要有适当的高度。研究不是形式,参评不是过场,获奖不是目的。如果将功利性带入我们的课题研究,那我们的科研水平只会永远停留在低层次。要多想想我研究的课题经过怎样的探究与实践才能成为我们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指南;要多想想如何增加我们课题的附加值从而让它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要多想想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否拿到更高的平台上去展示,能否给人更多的借鉴与启迪。韩忠玉校长在报告的最后讲到:愿老师们常存“空杯心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快速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评选工作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响应,纷纷申请主题立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及时上交结题报告。本次评选活动,在初步评议的基础上将对内涵丰富,内容充实,行动性措施有效,做法提炼到位,选题来自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具有创新意义、借鉴意义、启迪意义,理论与实践结合完美,可操作性强且具有推介价值、实际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的138个已经结题的研究课题进行评估评选。▲ 评委会成员合影报道:郝奉军
为持续推动教师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相互交流与展示分享,柴棚中学第三期小课题研究专题交流研讨活动已进行近一个月时间了。活动聚焦“小课题研究”,梳理教师应成为怎样的“研究者”,为什么“研究型”教师可以从小课题研究做起,怎么做小课题研究。活动中老师们切实有效地投身到小课题研究之中去,共同从研讨中找寻小课题研究的先进理念,反思自己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实现专业成长的经历,感受到了在小课题研究活动中的成长与快乐,从而对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能力。相信活动会不断激励教师把小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工作常态,借研究助推教学,在教学中催生研究,同时在交流中分享智慧,增长见识,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冯爱珍)【来源:莱州市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专家指导明方向课题研究上台阶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宇燕莅临实小东区指导课题研究2020年6月11日上午,在周晓玲校长的带领下,实小东区课题组成员齐聚会议室,聆听了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宇燕对即将申报的课题所作的指导。首先,陈所长肯定了实小东区课题《小学自主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前期成果丰硕,提炼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原来课题结题的成果可以作为研究的一个起点,可以对自主课堂的构建模式进行提炼,归纳为五个环节:引入,自主学习,教师精讲,自主反馈,自主小结。课题组可以就这五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引入这一环节很重要,引入包含预习,那么预习是放在课前还是在家里完成?这是课题组应该思考的重点,如果能破解课题这一难点,甚至可以在全国都能进行推广和宣讲。引入的环节要在两个地方用力,一是预习如何布置和反馈;二是学案该怎样设计,内容如何因循儿童的认知心理来设计安排。这些细节的问题,能够成为样板的底层成果。课题组还要思考小学生如何做好预习,破解学生预习难的指导策略。在研究时,课题组要思考预习有没有往深处走:差生如何预习,优生如何预习。做好这些研就能丰富个案的特色。自主学习过程包括个体学习(独学)和合作学习(共学)。个体学习中,学生学什么?不同的学生学的内容又有所区别,差生学什么?优生学什么?这些都需要在方案中列出,并在研究中深入。合作学习(共学),其实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脑科学研究的理论支撑着合作学习,课题组需要补充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教师精导是最要下功夫的,要把以前的结题成果的五导变为精导:精准指导(指导时间不超过15分钟);精准辅导;精准引导;精准诱导。陈所长还对自主反馈和自主小结进行了指导。大家都认真地倾听,并把相关建议及时地记录下来。在交流环节,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陈所长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让老师们茅塞顿开。周晓玲校长感谢陈所长的指导,陈所长的指导为实小东区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解决了主研人员萦绕已久的问题,让学校课题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课题研究要想繁花盛开,离不开点点滴滴的积累和专家的指导!实小东区课题组成员通过陈所长指导,不仅丰富了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题研究的能力!老师们将继续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守候柳暗花明后的惊喜。编辑:伊佳责编:付艺薇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东区
2020年12月22日上午,潍坊信心教育研究中心第十七批信心教育小课题评选活动在潍坊四中举行,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潍坊四中副校长韩文奎、蔡善勤、樊继昌、王淑成出席上午召开的评委会议,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参加评委会议并展开评选工作。评委会议由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组长、潍坊四中副校长樊继昌主持,韩忠玉校长就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和评选工作做指导讲话,潍坊四中校务委员、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副组长李艳玲就评选工作做具体要求。近年来,随着信心教育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深化,尤其是随着信心教育行动性课题研究的探讨和发展,潍坊四中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成果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信心教育研究在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特色的同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一个平台,信心教育研究发展着学校,成长着教师,推动着教育教学改革,为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不断积累着丰厚的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可供借鉴操作的丰富范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发展,潍坊四中以“韩忠玉信心教育法”为引领的教育科学研究从理论探究到教育教学实践应用,已经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潍坊四中已经成为教育特色鲜明、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上乘的优势品牌学校。信心教育在走进师生心田的同时愉悦了学生,快乐了课堂,成功了教师,促进了教育改革的发展。韩忠玉校长就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和评选工作做指导讲话樊继昌副校长主持会议评委会上,樊继昌副校长就本次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的“课题内容”“效果体现”“呈现形式”“选题方向”等做了指导要求。李艳玲就评选工作做安排要求潍坊四中校务委员、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评选委员会工作小组副组长李艳玲在工作要求中提到,为体现学校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贴近工作实际、注重行动性措施,切实有效、杜绝空头理论的特点,评审中要特别关注研究者的选题是否和研究者本职工作有关;研究内容是否具有可借鉴性、推广性;是否体现教育教学艺术的探索性、创新性;是否具有教育研究的引领性。同时,要注意通过本次评选,发现教育教学研究的薄弱点和盲区。评委会议上,韩忠玉校长对信心教育行动性小课题研究方略做辅导讲话并对评选工作作具体指导。韩忠玉校长在讲话中谈到:随着信心教育研究在潍坊四中的不断推进以及与国内外教育同行的深入交流,特色化的信心教育办学理念及模式,在成长了师生的同时,也丰富和确立了学校文化、教育科研文化。信心教育研究是一个很好的科研平台、成长平台,十一年来,优秀的四中人初心不改,追求不止,青蓝相继,从未停止过对先进教育理念的探究与实践且卓有成效。在历次的信心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们参与热情高,切入点多,材料丰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要在实践性研究中发展,在实践性研究中总结,在实践性研究中提升。任何一个课题,从立项到研究再到结题评选,要注重它的有效性、实效性、行动性。要接地气,忌形式,出优秀成果,出先进经验。作为课题研究的评比评选,是行动性研究的提升和促进,我们要很好的运用好这根杠杆,严格评选标准,公平公正评选。评选既要评优,又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出接地气的指导性意见,以利于今后研究的更好开展,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信心教育小课题行动性研究”的根本目的。评选进行中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响应,纷纷申请主题立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及时上交结题报告。本次评选活动,在初步评议的基础上将对内涵丰富,内容充实,行动性措施有效,做法提炼到位,选题来自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具有创新意义、借鉴意义、启迪意义,理论与实践结合完美,可操作性强且具有推介价值、实际教育教学效果非常好的118个已经结题的研究课题进行评估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