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坏家伙

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各位考生:2020 年学校尚有部分专业需调剂,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调剂要求1.考生初试单科、总分达到国家 A 类地区复试分数线。2.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拟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且专业代码前两位须一致。3.统考科目基本相同,业务课考试科目基本一致。4.满足我校相关专业的调剂要求。5.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条件。二、调剂程序1.考生与各学科专业所在学院联系,咨询有关调剂问题。2.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开通后,考生填写调剂信息。3.学校向符合要求的拟调剂考生发出同意复试通知。4.考生接到同意复试通知后,应 24 小时内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同意复试”。5.按学校要求参加复试,复试具体事宜请及时浏览我校研究生院及各学院网站。三、信息查询、联系方式1.招生单位代码:西安科技大学---107042.西安科技大学主页:http://www.xust.e.cn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yjs.xust.e.cn3.研招办办公地点:临潼校区骊山校园综合楼四楼。研招办联系电话: 029-83858211。4. 各学院联系方式:研究生院2020年4月27日部分学院预调剂(咨询)公告能源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公告一、能源学院简介能源学院源于1938年7月由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后更名为采矿系)。1957年,该系调整到由上海整体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1958年 9月 15日 ,教育部以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地质系及部分基础部师资与设备为基础成立西安矿业学院。能源学院是西安矿业学院成立时最主要、也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教学单位之一。八十年来,能源学院一直是我国采矿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现已形成学科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教学与科研体系。能源学院下设采矿工程系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现有2个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1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同时还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和教学示范中心多个,形成了教学科研相互支撑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体系。二、导师简介详见能源学院网站(https://nyxy.xust.e.cn/szdw/szgk.htm)。三、调剂要求(一)学院接收调剂的学科及专业领域(二)接受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 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申请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5. 所有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三)调剂流程1.有意调剂的考生可将调剂申请(邮件命名:考生姓名-毕业院校-初试总分-预调剂专业)发至邮箱:nengyuanxueyuan@xust.e.cn,或加入以下QQ群。2.教育部调剂平台开通后,所有考生仍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并按要求填报我院调剂志愿,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3.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各级部门要求,我院将适时开展复试、调剂和录取相关工作。4. 在规定时间内未履行相关手续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处理。四、复试要求科目五、奖助政策六、其他说明(一)所有招生信息以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请随时关注研究生院网站(https://yjs.xust.e.cn/)及能源学院网站(https://nyxy.xust.e.cn/)。(二) 联系人:聂老师,宋老师联系方式:电话:029-85583143E-mail: nengyuanxueyuan@xust.e.cnQQ咨询群:862326248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一、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 考生初试单科、总分达到国家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欢迎跨学科专业调剂考生。4. 统考科目相同或相近。5.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二、拟接收调剂专业三、调剂程序1.有意向调剂的研究生请将个人简历和初试成绩发至学院邮箱 anquanxueyuan@xust.e.cn。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开通后,请考生登陆系统并按要求填报我院调剂志愿,我院将按照教育部对招生调剂工作的相关规定开展录取工作,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注意事项: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及相关操作,参照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咨询电话:029-85583197。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公告一、学科简介1.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表现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子成像、电视、雷达与声呐、导航、遥感与遥测、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架构、功能关联、系统协议、性能评估、增值应用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产生、获取、变换、存储、传输、识别、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的产生与获取技术和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和系统安全等内容。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学科方向。本学科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理论、信号检测与估值、信息网络理论、数字移动通信、嵌入式系统及应用、FPGA开发与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具有通信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通信系统与电路设计、产品开发的创新实践能力。2.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数学、基础物理与量子物理、电路、(电、磁)场与波为理论基础,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的工程学科。本学科主要研究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电路与系统、电子线路,以及各种电子线路、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微波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包括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及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四个学科方向。本学科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频功率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本质安全电路、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非线性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等电磁理论、无线射频电路设计、计算电磁学、光电检测技术、电磁兼容、量子计算、量子器件、微纳米器件与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具有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射频电路与天线系统领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创新实践能力。3.电子信息(085400)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利用微波、物理电子、光电子、维纳电子、电路等基础理论研究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以及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信息与通信技术利用信息理论、通信理论、传输与交换理论及信号处理理论研究信号检测、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与应用、通信与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电子信息(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覆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固体电子器件、电真空器件、微波器件、电子材料与微纳米材料、消费类电子、电子仪器与设备、通信与网络、广播电视、信息安全与对抗、导航与定位、雷达与声呐,遥感与遥测等行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通信理论、现代信息网、接入网技术、数字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具有在电子信息和软件开发领域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创新实践能力。二、调剂要求1.学院接收调剂的学科及专业领域2.调剂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一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申请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5)所有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3.调剂流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开通后,请考生登陆系统并按要求填报我院调剂志愿,我院将按照教育部对招生调剂工作的相关规定开展录取工作,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三、导师简介详见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站(https://txxy.xust.e.cn/yjsjy/dsjj1.htm)四、联系方式及预调剂申请请校内和校外所有拟调剂通信学院的考生填写申请表格发至以下邮箱。院网站和本公众号通知!电话:029-85583165邮箱:txyjs@xust.e.cn学院网址:https://txxy.xust.e.cn/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年研究生预调剂公告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数学学科(070100)下的应用数学方向预接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调剂,电子信息(085400)下的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工程领域预接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调剂,条件丰厚,欢迎考生联系调剂。有调剂意向的学生请填写《附件1_2020年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和《附件2_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汇总表》,命名以“姓名+毕业院校+调剂专业及代码+考研总分”命名,并发送至jsjx@xust.e.cn,收到复试通知后请提交《附件1_2020年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初试成绩单、应届生需提供学生证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及学位证。联系方式:范老师:029-85583173学院主页:http://jsjxy.xust.e.cn/调剂邮箱:jsjx@xust.e.cn一、调剂要求1、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且成绩符合国家所指定的陕西考区(A类地区)的分数线及其相关要求。2、调剂专业代码前两位必须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所报考的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点所属的任一专业、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点所属的任一专业或相关工学类(08工学类),所报考的专业为应用数学专业或相关理学类(07理学类)。3、专业课业务课一考试科目需为全国统考数学。二、调剂程序1、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开通后,填写调剂信息。2、学校向符合要求的拟调剂考生发出同意复试信息。3、考生接到我校同意复试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同意复试”。4、考生按学校要求来校参加复试,复试具体事宜请及时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页。三、奖励及资助政策1、我校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对录取的第一志愿和调剂考生进行优秀新生奖励。2、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除了可以获得国家各类奖、助学金外,还可获得学校的各类奖、助学金。四、信息查询、联系方式(一)招生单位代码:西安科技大学---10704(二)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yjs.xust.e.cn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主页:http://jsjxy.xust.e.cn/(三)学院办公地点:雁塔校区行政楼4楼404室联系电话: 029-8558317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受调剂预报名公告我校材料类硕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现接受预调剂报名申请。欢迎达到全国A类分数线标准、且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全国各地优秀考生选择预调剂我校材料类硕士攻读硕士学位(招生计划与报考条件详见《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调剂程序:1、预报名:在国家分数线尚未下达之前,我院接受预调剂考生报名登记。电话咨询方式:任老师:029-85587373 18191016032邮件预报名:调剂考生将自己的详细信息(考生姓名、毕业院校及专业、第一志愿学校及专业、初试成绩(单科及总分)、联系方式(电话、邮件)等详细信息发送至邮箱1005620523@qq.com,邮件标题命名为“考生姓名-毕业院校-初试总分”。2、正式报名:国家录取分数线公布后,调剂考生请按国家规定的调剂时间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填报调入到我校的志愿。经学校审查合格后,学院及时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复试通知;同时,学院将进行电话、邮件告知,请及时查收我校回复。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咨询公告化工相关学科开始接受调剂线上咨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是学校底蕴深厚、后发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组建的西安矿业学院基础部化学教研室和1989年组建的西安矿业学院矿产研究所。2003年在原材料工程系化学教研室、化工教研室和矿物加工工程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化学与化工系,2008年定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96年,同年获得矿物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2001年获得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含矿物加工工程),并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含矿物加工工程),同年获得工程硕士(矿业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化学工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授予权,2017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一、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科简介1、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以及其他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拥有一支包括陕西省“百人计划”、陕西省科技新星等在内的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煤炭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一系列教学科研平台。2、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主要包括以矿物学为基础的矿物分类与可利用性分析评价理论与技术,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电磁学等为基础的矿物分离理论和技术,矿物材料深加工、精加工和全值化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难处理、低品位矿石的高效利用理论、方法与技术,二次资源的加工、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3、化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以及分子以上层次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以及相互转化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它在自然科学中位居基础核心地位,是包括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科学等在内的其他科学分支的重要科学基础和生长点。本学科拥有一支包括陕西省教学名师和校级教学名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青年创新团队等在内的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任教师队伍。学科具有煤炭分质转化、煤炭综合利用、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平台,以及校级化学分析测试中心,为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撑。4、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化学工程领域是研究化学工业及相关工业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和物理过程规律以及应用技术的工程领域,是工业技术的核心领域,是口径宽、覆盖面广的工程领域;化学工程领域以化学、物理、数学、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过程工业中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共性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5、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矿业工程是一门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研究主体的工程学科,研究目标是把各种矿产资源以经济、安全、高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从原生地开发出来,并进行合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二、联系方式欲咨询调剂事宜的考生,可加入“2020年西科大化工学院预调剂线上咨询群”(QQ扫下图二维码即可)进行沟通咨询,为确保及时获取调剂信息,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s://yjs.xust.e.cn/)和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官网(https://hgxy.xust.e.cn/)。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公告应用统计专业西安科技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7年获批。本学位授权点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煤炭安全开采等相关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工程实践中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开发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统计调查咨询、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本学位授权点具有一支精干的创新型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外聘行业教师13名,其中高级职称12人,近5年专任教师在统计学及相关领域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检索70余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获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授权点设有“金融统计”、“生物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三个的研究方向。一、接收调剂的学科专业及调剂要求二、调剂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一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4.所有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三、调剂流程1.5月中旬,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将开通调剂系统,请考生登陆系统并按要求填报西安科技大学调剂志愿,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2.西安科技大学将通过研招信息网调剂平台给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应及时点击“确认”同意参加复试,考生确认参加复试后,西安科技大学将对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安排复试。3.西安科技大学将根据考生综合成绩确定待录取考生,并在网上设置“待录取”;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待录取”确认。考生确认后,即视为被西安科技大学录取,录取考生须尽快办理相关手续。4.在规定时间内未履行相关手续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处理。四、联系方式1.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网站:https://yjs.xust.e.cn/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网站:https://lxy.xust.e.cn/2. 联系人:乔老师 王老师 电话:15991706058 187295889233. 调剂信息填报 https://docs.qq.com/doc/DRWRtZHBteXdQV2tO4. QQ咨询群名称:西科大应用统计调剂咨询,QQ群号:1070995826,767987675五、复试科目与时间复试科目与内容如下表:复试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进行。力学专业一、学科专业介绍西安科技大学力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曾培养出包括何琳院士、魏悦广院士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于2017年获得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历经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力学与工程领域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力学学科以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为依托,将力学与机械、土木及矿业等工程领域相结合,从较高层次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力学问题。已形成机械系统动力学与结构强度、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岩体多场多相耦合、岩土力学及工程应用、工程结构稳定性评价、矿山工程力学、铁磁材料强度与应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学科拥有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学科研队伍,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平台,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力学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为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霍英东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力学教师徐芝纶奖5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30余项,完成纵横向科研总经费近8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技成果奖励7项。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国家电力、航天科技集团、格力电器、爱默生科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大型集团及科技企业中表现优秀。二、联系方式理学院力学学科研招办办公地点:雁塔校区行政楼12楼1201室,临潼校区实验楼2楼204室联系人:师老师联系电话:18892027285邮箱:swgxust@163.com(调剂申请表请发至该邮箱)物理学专业西安科技大学物理学为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计算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为特色,以扎实的物理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应用型技术研发为导向,学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目前设有光电功能材料、光电器件与功能材料、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声学材料与微声学器件、材料物理与理论计算及计算凝聚态物理等研究方向。学科团队凝聚力强,科研实力雄厚,在微纳米器件与技术、功能材料与薄膜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物理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共有教职工4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三十余人,研究生导师二十余人,已形成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先进的物理学学科实验室。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共计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一百多篇,出版著作多部,获批多项国家专利。一、接收调剂的学科专业0702物理学(学术型),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同时也欢迎化学、材料学等报考理科专业的学生。二、联系方式1. 调剂信息填报https://docs.qq.com/form/fill/DTnJyak51cE94RVVt#/fill2. QQ咨询群:849685611。3.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133790977304.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网站:(https://yjs.xust.e.cn/)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网站:(https://lxy.xust.e.cn/)三、调剂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4.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5.所有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受预调剂公告一、管理学院接受预调剂专业及专业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管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全面、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学术研究基本素养和独立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具体包括:(1)对于管理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技术有系统掌握和透彻理解,能够采用恰当的定量分析技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2)熟悉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发展动态;(3)掌握规范的研究方法,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该专业设五个学科方向:管理科学;矿业系统工程;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120200)(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具有科研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掌握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术,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与学术动态,善于提炼科学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开展本专业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设五个学科方向: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能源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学(020205)(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培养具备全面、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规范的学术训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成果,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针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设计方案、构建模型、实证检验,并具有继续学习、创新、提高的基础和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思维严谨,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从事中高层次实务工作。该专业设四个学科方向:产业组织与政策;能源金融工程;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本学科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领域毕业的研究生,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和专业的工业工程知识,毕业生可以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二、接受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A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三、注意事项及联系方式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按照教育部、陕西省教育考试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相关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和调整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录取等工作,具体安排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管理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通知。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官网:https://glxy.xust.e.cn/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xk-gyyjs符合调剂要求且有意向调剂的考生,可以添加咨询微信号:xustglxyz。请在备注中写清楚:姓名/调剂专业名称/初试总成绩。人文与外国语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通知一、西安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简介本专业学位结合我国能源国际化战略,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依托我校安全地矿工程等学科优势,深入开展地矿类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实践与研究,突出外语学科在能源国际合作领域的研究特色。本专业学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能源国际化发展战略,适应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陕西省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以地矿类科技英语翻译、知识产权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翻译为研究方向,具有学术道德、专业素养、职业精神,掌握语言与翻译、百科与信息技术、地矿及商务等知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二、招生人数2020年我院拟招收全日制翻译硕士生18人,非全日制翻译硕士生22人。三、调剂要求与条件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一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考生初试科目应与申请调剂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4)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5)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四、调剂流程请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按要求填报我院调剂志愿。我院将按照教育部对招生调剂工作的相关规定开展录取工作。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五、复试内容1)面试2)笔试:英译汉、汉译英六、咨询方式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29-83858073 ;邮箱:57854380@qq.com西科大MTI2020年调剂咨询群:867609763更多信息请关注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网站(http://rwxy.xust.e.cn/)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文西科。艺术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公告一、艺术学院简介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建筑工程系设立的室内装潢专业,2004年5月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和机械工程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相关教师及学生组建成立艺术系,2008年6月更名为艺术学院。学院现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工业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本科专业。学院机构健全,教学条件完善。目前设有4个系:产品设计系、动画系、环境设计系(下设室内和景观两个教研室)和视觉传达设计系(下设平面和展示两个教研室);3个科研机构:设计中心、设计与美术理论研究中心、艺术实践与创作中心;1个实验中心。建有逆向工程实验室、动画专业录音室、“三雄”极光照明实验室、木工制作工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原画制作室以及平面输出、丝网印刷、建筑装饰材料等17个实验室(或工作室);1个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平台;1个党政办公室以及工会、团委2个群众组织。与安徽梦园写生馆、江苏大丰东方创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签有23个实践(实习、写生)基地。学院拥有独立的专业画室、设计室、多媒体教室、图档室和专业机房,教学设施完备。现有教职员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实验教师5人,管理干部8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12人,讲师37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11人、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82%。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积累,2005年至今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等,项目到款累计502.98万元。教师在校级及以上级别获得课程比赛奖项27项,出版教材或专著29项,获批教学改革项目19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8项,教材立项项目14项,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950人,学生多次在德国“红点设计奖”、德国“IF奖”、“亚洲设计学年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艾景杯”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以及“动画学院奖”等国内外的专业设计竞赛中获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2项,获外观设计专利320项。毕业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广泛欢迎,多次获得学校“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接受调剂的学科及专业领域三、调剂要求1.符合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 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申请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他要求。5. 所有拟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必须保证学籍、学历的真实准确,若出现学籍学历问题导致不能录取将由考生本人承担全部责任。四、调剂流程1.有意调剂的考生可将调剂申请(邮件命名:考生姓名-毕业院校-初试总分-预调剂专业)发至邮箱:yishuxueyuan_xust@163.com,或者加入以下QQ群。也可以通过共享文档填写相关信息:https://f.wps.cn/form-write/p3F7FKGJ/2.教育部调剂平台正式开通后,所有考生仍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并按要求填报我院调剂志愿,不经调剂系统调剂无效。3.符合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和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学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按照教育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相关工作要求,合理安排和调整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录取等工作,具体安排请考生随时关注网站通知。4. 在规定时间内未履行相关手续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处理。五、复试科目六、奖助政策七、其他说明1、所有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最新信息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s://yjs.xust.e.cn)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网站(http://ysxy.xust.e.cn/index.html)2、学院联系人:任老师电话:029-83856239(疫情期间,建议邮件和QQ群咨询)3、E-mail: yishuxueyuan_xust@163.com4、QQ咨询群名称:西科大艺术学院调剂咨询QQ群号:1046653020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公告一、调剂复试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的原则;坚持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研究生的原则。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 初试成绩既要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又要达到我校调入专业的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四、调剂分数线及名单的确定1.接收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2.对申请我院同一学科、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3.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不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不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五、调剂程序符合我院接受调剂条件的考生,可申请调入我院系进行复试,具体程序如下:1.考生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填写调剂信息。2.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在研究生院指导下进行,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3.学院将向符合要求的拟调剂考生发出同意复试通知。(具体时间待定)4.考生接到学院同意复试通知后,请在8小时内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点击“同意复试”。5.按规定时间来校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安排待定,请随时关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告。6.4月26日至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组织举办“2020年研考招生复试网上咨询”活动,会有专人在线解答考生咨询。7、复试科目、复试内容形式及参考书目,请参照《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8、其他问题,可咨询办公室电话:周一、周二请拨打:029-85583835 ,周四、周五请拨打029-83858215。

解兽之群

2021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双证MBA这8所院校值得报考!

2021在职备考非全日制双证MBA这8所院校值得报考!MBA教育将积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文化素养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方向,开放交流为理念,努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那么就让必尚考研为大家分析在职备考非全日制MBA八所院校考研情况吧!陕西地区: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央部属高校,1959年中央确定的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行列,是我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哈军工、西军电并称)和56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院之一,''两电一邮''成员。研究方向为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战略、信息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等。学费为7.2万元。2、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安工大”,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兵工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研究方向有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管理、财务与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创新、公司治理与评价。学费4.8万元。3、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西安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费3.5万-6万元/人。不区分研究方向,往年有部分调剂。4、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Xi’an Shiyou University),简称“西石大”,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非全日制学费4.5万,研究方向有会计与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管理、金融与风险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国际商务、供应链物流管理、项目管理。5、西安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西邮、西安邮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主干课程:管理统计学、会计学、公司财务、营销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官林立信息系统、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学费3.6万元。江西地区:1、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江理”,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费3.6万,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学费,研究方向有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生产运作管理,矿山、冶金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2、华东交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简称“华东交大”,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江西省属重点大学,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非全日制学费3.6万,研究方向有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金融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一所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文理学科协调发展的涵盖文学、理学、医学、工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与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公司治理等。学费每年1.2万元。咨询|考研|择校|备考|经验|资料|研招指导|复试调剂私信-考研

九守

西安科技大学2021届保研情况

西安科技大学,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历史悠久,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2018年8月,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2020年7月,西安科技大学工程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根据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公示:2021届推免生180人。其中包含本硕连读5人,2+2辅导员6人。保研率3.77%2021届部分同学保研去向:来源:博雅数据库,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处理

大椰子

推动“1581”走向卓越,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圆满召开

12月29日,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临潼校区骊山校园召开。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和平出席会议。西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一级学科带头人,研究生教育督导专家,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各学院(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书记、院长,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代表和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参会。西科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1581”理念陕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袁宁致辞: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水平大学,多年来扎根西部、服务行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校党政的领导下扎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希望学校师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要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要坚持服务需求,加快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来兴平在讲话中表示,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国、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通过总结工作成绩,分析问题与不足,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求,谋划好下一阶段工作。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研究生教育会议的重要意义。要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具有西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的综合能力与指导水平;强化研究生教育保障,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更好地支撑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威虎主持大会时指出,要学深悟透国家和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要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快发展。要不断强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自觉维护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加快改革创新、加强工作落实,为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贵荣围绕“‘十三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回顾与总结”、“当前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及问题”、“‘十四五’期间研究生教育”等方面向大会做了工作报告。他表示学校下一步将重点在强化立德树人成效、深化人才分类培养、提高导师育人能力和严格教育质量管理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奋力谱写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侯恩科解读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阐释说明了学校“1581”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理念,更好地支撑学校全面建设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罗振敏、能源学院副院长赵兵朝、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振岗、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曹现刚、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杜京义做主题交流发言。本次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事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西安科技大学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厘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目标,凝聚改革共识、促进改革创新,不忘初心再出发,肩负使命铸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新篇章。

马布里

2021MBAMPA调剂:广东班在职研究生招生学校

—MBA (工商管理硕士):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湘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MPA (公共管理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培养方式:师资介绍:由主办院校老师来基地授课,课程结束通常采取随堂考试、测试试卷、案例分析等形式完成。

拉巴特

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调研华北科技学院 开展校际合作交流

未来网高校频道1月13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侯智)1月9日,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蒋林一行7人到华北科技学院调研,就进一步推动校际合作开展座谈交流。华北科技学院校长张瑞新出席座谈会,副校长邹光华主持座谈会。张瑞新对蒋林一行来校调研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两校有着深厚的渊源,长期互通有无,希望双方能够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全面提升两所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共同为国家应急管理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蒋林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西安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成就。他指出,此次调研是落实省部共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支撑应急管理事业水平。双方一致认为,要在学科专业建设、打造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方面加强合作;要共享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交流,定期互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挂职锻炼;要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搭建智慧矿山、风险预控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着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应急管理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双方就合作承担陕西煤化集团企业标准编制研究、联合申报“煤矿井下辅助运输机器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国内外高校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研等事宜达成共识。蒋林为学校安全工程学院尹尚先教授、陈学习教授颁发了西安科技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聘书。会前,蒋林一行在邹光华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校史馆以及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相关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科技处、对外合作与联络处、发展规划处、计算机学院负责人,学校行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技管理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安全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爵禄不恃

今日推荐:性价比最高实力最强的十三所工科四非大学

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2016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的工程专业国家认证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观摩考察,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现有9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认同,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学校设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类别(工程博士),3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64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8个学科获得B类以上评估结果,其中机械工程为A类,全国排名前1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排名前20%。学校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亚稳材料科学与技术、并联机器人理论与技术、流体传动与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与热处理技术、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与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于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学校拥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和智能轻工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7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学、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建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现有本科专业6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学校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获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机与电器),4个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一流学科(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建有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50%的学科数由第三轮的2个增加到6个,首次进入10-20%、20-30%的学科各1个。在这里,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稀土永磁电机、中国第一台异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中国第一套长输管道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十三五”以来,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确定了“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的科技工作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等校企联盟4个,筹建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获得省专项建设资助1000余万元;推进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务辽宁“三市一区”为重点,创建铁岭研究院,完善营口研究院,与沈阳经济开发区中德产业园开展紧密合作;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按照“需求服务提前,资源配置优化、校企深入融合、创新成果共享、成果转化共赢”的思路,先后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12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与军工企业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组建校企研究院,与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艇研究所共建实验室;推进国际深度合作,与德国德赢集团、中国华晨集团三方共建“中德汽车轻量化技术工程中心”,与德国韦格纳吉集团、中国太库科技创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中德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中心”;推进跨学科创新体系建设,建成新能源研究院和寰博纳米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获得省专项资金奖励1000余万元。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推荐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批成立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单位优先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试验区。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机械委、机电部、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0年,长春建材工业学校并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7年,吉林省电信培训中心并入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并由学校代管代建。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基地)。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学校以光电为核心的特色学科在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和核心影响力,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光电特色学科体系,主干学科光、机、电、算、材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学科门类以工为主,覆盖工、理、文、经、管、法、艺,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3个吉林省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科研工作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目前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千余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径,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百强省属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工程4项、二期工程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含覆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12个(含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7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类等级(全国前2%~5%),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类等级(全国前10%~2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 学校在2018年9月ESI全球综合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62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6位;2018年8月,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1位;2018年8月,学校跻身“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行列,位列全球第401-500位,并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6-51位。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学校是国务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为B+(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30%);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全国前40%);2016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具有10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拥有16个授权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四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环境设计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学等21个本科专业获准陕西高校“一流专业”建设。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相继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学院由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和北京工业干部学校组建而成。三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追溯到成立于1945年的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成立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和1952年成立的沈阳工业干部学校。北京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69年搬迁至陕西汉中,1972年迁至西安。陕西工业大学以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的水利系、纺织系为主体,合并西安化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机械专科学校等组建而成,水利系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 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入全国前30%;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40%。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学校是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电熊猫、长虹、海信、海尔、创维、中芯国际、厦门宏发、北信源、京东方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5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审计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及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7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南科大被确定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校,并赋予学校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使命。南科大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科为主,兼具商科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学校着力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和先进的全面教育体系。学校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优秀学生。学校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和特色,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采用书院制管理,目前共设立致仁、树仁、致诚、树德、致新、树礼6个书院。2017年9月在校生超过4000人,包括本科生、国际留学生和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前三届毕业生中超过60%被世界名校录取,绝大多数进入博士专业学习,体现出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招生自2012年开始率先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我校自主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机试25%、面试5%;上海、浙江的能力测试采用综合面试方式),高中平时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7%),按考生“631”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革除了“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和“片面应试教育”等传统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有利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南科大录取新生,严格遵守综合评价原则,不唯高考分数。从录取结果看,新生能力测试成绩优秀,平时表现突出,高考成绩在大部分省份排名理科前2%,在多个省份排名接近理科前1%。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和创意与艺术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校设立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和通识教育中心。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原则,突出“通(通识教育)、专(专业人才)、新(创新创业)”的特色,建立了由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本科培养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标准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选用国际经典教材;所有本科生必修数、理、化、生、信息,打下坚实理工科基础;加强中华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学校注重将创新实践融入培养全过程:2017年,全体2016级本科生前往全国13个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体2015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50家企业和园区开展暑期产业实践活动,近30%的大二大三本科生在学院/研究所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学校致力于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优秀学生提供充足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2017年93名本科生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耶鲁大学进行暑期课程学习和交流。2018年6月,我校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在199名本科毕业生中,约38%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已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人均收到2个以上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包括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5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51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总毕业人数的26%。约34%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AMD、和辉光电、上海证券、上海银行、汉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约8%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暂缓毕业。

丰年

高校之最-陕西,科技大学最多的省份

陕西省现在名字叫“科技”大学是超级多,一不小心就会把你搞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类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电一邮之一,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超强的2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老八校中唯一的非985)、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占地5653.5亩,设有25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教职工4500多人,专职院士3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00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西安市共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占地约270公顷,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35277人,其中本科生22112人,硕士生10816人,博士生1960人;专任教师2100余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陕西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共建 ,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设立研究生院。学校雁塔、草堂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下设20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种;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教职工2800余名,在职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在校学生34000余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西安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学校下设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59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双聘院士15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万人。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高校。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设有13个二级院系、58个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前1%。

礼仪

2021年MBA计划招生5万人,预计23万人报考!附各院校招生数据

本文转自公众号“新师国际MBA教育网”。本数据由院校提供,新师国际MBA教育网编排并全网首发。全国共241所高校开设MBA项目,以一二线城市居多。北京、上海、江苏位居前三,MBA计划招生人数分别为8702人、5958人、2921人。广东、湖北、陕西三地区均超过2000人,四川地区接近2000人。2021年全国MBA高校计划招生总数为47699人,后期可能会有小幅调整,调整后招生名额约5万人。按照22%的平均录取率,2021届MBA报考人数将突破20万人,预计达到23万人。北京(36所8702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800人,合计840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225人,合计250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非全日制EMBA100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710人,合计760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非全日制340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非全日制EMBA83人中国人民大学财商学院:全日制51人,非全日制524人,合计575人长江商学院:非全日制400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50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全日制20人,非全日制412人,合计432人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非全日制125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日制82人,非全日制72人,合计154人中国政法大学:全日制13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185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日制114人,非全日制79人,合计193人北京交通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192人,合计242人北京建筑大学:全日制13人,非全日制25人,合计38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350人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180人,非全日制420人,合计600人北京物资学院:全日制26人,非全日制52人,合计78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全日制43人,非全20人,合计63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80人北方工业大学:全日制38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58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非全日制42人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65人,非全日制36人,合计101人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105人北京化工大学:全日制44人,非全日制83人,合计127人北京科技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165人,合计245人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65人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全日制26人,非全日制7人,合计33人北京邮电大学: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158人,合计183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220人,合计250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全日制42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195人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200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全日制120人,非全日制160人,合计280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日制29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79人中国农业大学:非全日制185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95人,合计145人中央民族大学:全日制41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71人天津(8所1154人)天津商业大学:非全日制17人南开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361人,合计401人天津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367人,合计417人天津财经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40人,合计170人天津工业大学:全日制24人,非全日制22人,合计46人天津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1人天津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0人中国民航大学:非全日制22人上海(14所5958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700人,合计780人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全日制55人,非全日制400人,合计455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1160人,合计1250人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30人华东理工大学:全日制200人,非全日制210人,合计410人东华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110人同济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745人,合计775人上海财经大学:全日制70人,非全日制583人,合计653人华东师范大学:全日制140人,非全日制400人,合计540人上海理工大学:全日制22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52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53人上海海事大学:非全日制117人(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青岛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大学:全日制135人,非全日制128人,合计263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全日制170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370人广东(12所2369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36人,非全日制340人,合计376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全日制38人,非全日制340人,合计378人广州大学:非全日制30人广东财经大学:全日制5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105人广东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85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30人,合计160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日制32人,非全日制300人,合计332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非全日制50人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5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95人暨南大学:全日制25人,非全日制332人,合计357人深圳大学:非全日制113人汕头大学:非全日制88人陕西(16所2402人)西安财经大学:全日制67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77人长安大学:非全日制100人陕西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4人陕西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00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西安工程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29人,合计44人西安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5人西安交通大学:非全日制547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60人西安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20人西安理工大学:全日制14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240人西安石油大学:非全日制40人西安邮电大学:非全日制46人西北大学:全日制240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330人西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316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53人湖北(14所2286人)华中农业大学:非全日制83人华中科技大学: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470人,合计505人武汉大学:非全日制600人武汉科技大学:非全日制84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非全日制200人长江大学:非全日制50人湖北大学:非全日制89人湖北工业大学:非全日制141人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33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23人三峡大学:非全日制37人武汉工程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90人武汉理工大学:非全日制125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非全日制150人中南民族大学:非全日制9人浙江(8所1651人)浙江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21人浙江工商大学:全日制72人,非全日制191人,合计263人浙江大学:全日制56人,非全日制650人,合计706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宁波大学:非全日制160人浙江财经大学:非全日制85人浙江理工大学: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45人,合计80人浙江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6人江苏(19所2921人)南京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南京工业大学:非全日制60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5人,合计20人东南大学:非全日制305人河海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240人江南大学:非全日制150人江苏大学:非全日制105人江苏科技大学:全日制28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68人南京财经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30人,合计160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南京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南京农业大学:非全日制140人南京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50人南京邮电大学:非全日制78人南京审计大学:非全日制37人苏州大学:非全日制300人扬州大学:非全日制108人中国矿业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四川(8所1992人)四川大学:非全日制550人西南财经大学:非全日制205人,全日制25人,合计230人西南交通大学:非全日制470人电子科技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全日制40人,合计440人西南石油大学:非全日制109人西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70人四川师范大学:非全日制83人西南民族大学:非全日制40人重庆(6所1061人)重庆大学:非全日制370人西南大学:非全日制190人重庆工商大学:全日制150人重庆交通大学:非全日制96人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60人,合计190人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35人,合计65人山东(11所1654人)聊城大学:非全日制40人青岛大学:非全日制46人青岛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山东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55人山东大学:非全日制562人山东建筑大学:非全日制40人山东科技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10人,合计140人山东理工大学:全日制19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79人山东师范大学:非全日制70人中国海洋大学:非全日制269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全日制153人福建(6所1091人)福建农林大学:非全日制31人福建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5人福州大学:非全日制210人华侨大学:非全日制115人闽江学院: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00人厦门大学:非全日制580人安徽(6所1418人)安徽财经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71人,合计151人安徽大学:非全日制120人安徽工业大学:非全日制83人安徽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0人合肥工业大学:全日制124人,非全日制350人,合计47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日制60人,非全日制470人,合计530人湖南(8所1189人)长沙理工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50人湖南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450人,合计480人湖南工业大学:全日制40人湖南农业大学:非全日制62人湖南师范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70人南华大学:全日制99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119人湘潭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8人,合计68人中南大学:非全日制300人河北(8所1054人)河北大学:全日制29人,非全日制131人,合计160人河北工程大学:非全日制120人河北工业大学:全日制84人,非全日制200人,合计284人河北经贸大学:非全日制91人河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40人河北地质大学:全日制57人,非全日制132人,合计189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非全日制60人燕山大学:非全日制110人河南(10所1161人)河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60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全日制46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96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全日制150人,非全日制75人,合计225人河南大学:全日制23人,非全日制156人,合计179人河南工业大学:全日制58人,非全日制30人,合计88人河南科技大学:非全日制100人河南理工大学:非全日制34人中原工学院:非全日制30人郑州大学: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人215,合计305人郑州轻工业大学:全日制42人,非全日制2人,合计44人山西(4所570人)山西财经大学:非全日制270人山西大学:非全日制145人太原科技大学:非全日制35人太原理工大学:非全日制120人江西(7所775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全日制24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34人东华理工大学:全日制40人,非全日制20人,合计60人华东交通大学:全日制13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93人江西财经大学:全日制44人,非全日制192人,合计236人(MBA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江西理工大学:非全日制69人(经管院+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54人,非全日制60人,合计114人南昌大学:全日制49人,非全日制120人,合计169人贵州(2所449人)贵州大学:非全日制,MBA265人,EMBA135人,合计400人贵州财经大学:非全日制 49人云南(4所963人)昆明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00人云南财经大学:全日制145人,非全日制114人,合计259人云南大学:非全日制300人云南民族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28人,合计38人云南师范大学:全日制16人,非全日制150人,合计166人广西(4所793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3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30人桂林理工大学:全日制141人,非全日制27人,合计168人广西大学:全日制90人,非全日制300人,合计390人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90人,合计105人辽宁(11所1850人)东北财经大学:全日制50人,非全日制240人,合计290人(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东北大学:非全日制340人大连海事大学:非全日制211人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43人,非全日制435人,合计478人辽宁大学:非全日制190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非全日制50人辽宁科技大学:全日制43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83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非全日制30人沈阳大学:非全日制39人沈阳工业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100人,合计110人沈阳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9人吉林(7所982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非全日制320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全日制19人,非全日制320人,合计339人长春工业大学:全日制10人,非全日制40人,合计50人长春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2人东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120人吉林财经大学:非全日制50人延边大学:非全日制81人黑龙江(7所909人)东北农业大学:全日制15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65人东北石油大学:非全日制50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全日制60人,非全日制105人,合计16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非全日制400人哈尔滨商业大学:全日制41人,非全日制50人,合计91人黑龙江大学:全日制70人,非全日制24人,合计94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全日制34人,非全日制10人,合计44人内蒙古(3所460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内蒙古大学:非全日制160人内蒙古工业大学:非全日制200人兰州(6所1120人)兰州大学:全日制215人,非全日制290人,合计505人西北师范大学:非全日制57人甘肃农业大学:非全日制80人兰州财经大学:非全日制100人兰州交通大学:非全日制158人兰州理工大学:非全日制220人宁夏(1所160人)宁夏大学:非全日制160人新疆(3所535人)新疆大学:全日制80人,非全日制80人,合计160人新疆财经大学:全日制170人,非全日制63人,合计233人石河子大学:非全日制142人青海(1所70人)青海民族大学:非全日制70人特别声明:以上数据为院校提供,新师国际MBA整理。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饥饿症

2018-2019西安最好的大学排名10强

西安最好的大学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可以看出,2018-2019西安最好大学排名前3名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以下是西安最好大学排名10强名单,供大家参考:西安最好大学排名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带一路”核心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润长安。下辖11区2县并代管西咸新区,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2018年末常住人口1000.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01%。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349.86亿元。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 。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西安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西安排名前十的院校:1、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高校、“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珠峰计划”首批11所名校之一,“2011计划”牵头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学校是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肇始于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8000亩;设有26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生书院和20所附属教学医院;有博士后流动站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8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2个学科进入前1‰,工程学进入前1;教职工6137人。全日制在校生40346人,其中研究生19629人。2、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位于古都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牵头成员,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欧盟QB50项目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在汉中组建的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迁至咸阳,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友谊、长安及江苏太仓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900亩;下设20个专业学院;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22个一级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7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9000余名,教职工4000余人。3、西北大学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19年1月,学校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设有23个院(系)和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陕西省、西安市共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两电一邮''、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中国雷达、信息论、密码学、电子对抗、微波天线等学科的发源地。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占地约270公顷,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有研究生院和18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35277人,其中本科生22112人,硕士生10816人,博士生1960人;专任教师2100余名。西电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中国IT学科的先河。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9位两院院士。5、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成员,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和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的教育学系,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成为中央部属高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截至2019年3月,学校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2800亩,设有21个学院及研究生院,开办68个本科专业;拥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重点学科4个,ESI全球前1%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专任教师1700余人,双聘院士7人;全日制本科生17500余人,硕博研究生18200余人,外国留学生1100余人。6、长安大学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座落于古都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最早承担援外教育和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备警官选拔培训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拥有世界唯一的高校汽车综合试验场。2000年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据2019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下设21个教学院(系)、77个本科专业;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专任教师202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6人;全日制学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9000余人。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安建大,旧称西冶,坐落于古都西安,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共建 [1] ,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第三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学校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建筑、土木、市政类系(科)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设立研究生院。截至2018年5月,学校雁塔、草堂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下设17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0种;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教职工28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名,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在校学生34000余人。8、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西安理工”,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建校年,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截至2019年2月,学校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占地135.2万平方米,另有大学科技园;下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67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2500余人;院士工作室19个,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硕博研究生近7000名。9、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学校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截至2018年10月,学校雁塔、临潼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1.52万㎡,下设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56个本科专业;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双聘院士15人;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10、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政府共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建设高校、国家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成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截至2018年9月,学校西安未央、太华路和咸阳三个校区总占地2055亩,设有13个二级院系、58个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材料科学ESI全球排名前1%;专任教师12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人,其中博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校级院士工作室6个。陕科大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培养了近15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