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仲村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

12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本次会议以“新时代、新平台、新模式、新贡献”为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会议系统总结了西安交大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讨了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并对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教育部研究生司副司长徐维清、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建利、中核集团副总经济师王安民、华为战略研究院中国区高校合作总监郭永强应邀出席大会并讲话。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王树国,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张平祥院士,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省高级人民法院、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人民政府学术委员会、省委党校等有关负责同志,70家龙头企事业及科研院所代表,在校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生督导专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书记、领军学者、导师代表、研究生代表、辅导员等参加会议。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主持会议。校企联合育人已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需要与趋势牢牢把握西部桥头堡与“一带一路”沿线重镇的节点位置,西安交大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一崭新的、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重大国家战略性平台为依托,以29个研究院的300多个科研平台为引领,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育人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启全球合作新征程。徐维清指出,教育部针对研究生教育提出十大专项行动,还将协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会议精神的落实。“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世界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领头羊”;“西安交大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希望西安交大继续弘扬西迁精神,大胆探索,狠抓落实,大力培养关键领域紧缺人才,推动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王建利表示,陕西省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层次结构性的变革。西安交大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新经验,为国家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希望西安交大持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郭永强回顾了华为与西安交大校企联合育人的多种实践,双方先后成立云计算菁英班、大数据班、智能网络菁英班等,育人效果良好。“大学与行业龙头企业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已成为当前产教融合的重大需求和趋势,希望通过双方合作,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王安民交流了中核集团与西安交大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等领域的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此次会议搭建了校企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希望我们共享资源、精准对接,共同探索校企联合供需对接的新路径,携手开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格局。”西安交大:使命驱动 守正创新 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以《使命驱动、守正创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全面介绍了西安交大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面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并表示,高等教育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文化发展程度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经济解决的是今天的问题,科技解决的是明天的问题,唯有教育解决的才是后天的问题,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创造西安交大未来新的、更大的、卓越的贡献。西安交大永远奔跑在爱国奋斗的路上。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上,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着快速迅猛的技术迭代,西安交大满怀家国使命,激荡奋斗豪情,去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变革与挑战。王树国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科技自强自立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明确告诉我们,知识生产的模式发生了逆转,大学与社会需要深度融合,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的大学需要惊醒,要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让学生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知识更广博一点,基础更扎实一点,对社会的规律把握得更准确一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了国家的未来,也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真正在21世纪去引领世界之未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卢建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培养作出了全面部署,西安交大将始终坚持“四为”方针,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探索学科调整和交叉融合创新,切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卢建军表示,未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认真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探索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联合创新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推动产学研深入融合,努力将创新港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区、科教产教融合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努力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和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上,传承西迁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会上,60家参会龙头企业代表分别与西安交大对口学院负责人签订企业协同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协议。西安交大将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蓬勃有力的西部科研心脏,为中国之脊,为世界之光。【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麻疯女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9月12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创新港涵英楼南广场举行,八千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生齐聚一堂,为创新港注入新活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陕建集团总经理张文琪,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所有在校校领导以及各院系负责人等教师代表和嘉宾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副校长郑庆华主持。思政第一课: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新贡献截至9月12日,累计已有1.3万余名研究生入驻创新港学习、科研和生活,为创新港注入无限活力,也为西咸新区和沣西新城增添了青春色彩。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矢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重视,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对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开学典礼以习近平总书记莅校视察视频作为“思政第一课”,激励全体新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重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更加执著的奋斗,把总书记的肯定和期待,转化为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和实际行动,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新贡献!五名学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124年来交通大学的发展史、64年来的西迁奋斗史及西安交通大学新港创业系列故事,三个故事展现了交大人一往无前的奋进历程,将交大人以国为重、爱国爱校的情怀,拼搏奋进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代表 郗平教师代表郗平勉励新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处理好多重身份,在生活中既能坚持自我,也学会在集体中成长,勇于求索知识,科研创新,传承西迁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在创新港开启人生新征程,为世界之光!保卫处 刘勇保卫处刘勇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创新港的发展和腾飞离不开每一个交大人的奋斗,作为新生力量,希望你们认真扎实开展学习和科研,在创新港这个科教高地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成果,交大保卫人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学子心声:携手登上奔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时代快车高年级学生代表、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航天航空学院 宋思扬高年级学生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来自航天学院的宋思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充分利用资源充实自己,以国家需求指引科研,保持忧患意识,用奋斗创造未来,以担当实现梦想。“让我们携手登上奔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时代快车,迈向科技强国的伟大征程!”新生代表、医学部 牛梦甜新生代表、医学部牛梦甜分享了她的入学感悟。“见证了震撼人心的‘科创月’开幕式,体验了创新港打卡地,参加了迎新等实践活动,得到了全新的洗礼与升华。我们要传承西迁精神,汇聚点滴力量,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交大篇章。”校长嘱托:携手将“为世界之光”变成具体的行动王树国说,每个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每个民族都有灵魂,没有灵魂的民族无法长存于世,没有文化的大学走不长远。不爱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抛弃,家国情怀是支撑一个人终生孜孜不倦前行的最大动力。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向何处去,是值得每一位学子深思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立于世,人类要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学需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学生要在多元文化交流、学习中不断进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王树国嘱托学子们:“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开放包容的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面向全世界开放,是一个让大家充满梦想并放飞梦想的地方。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将‘为世界之光’化为具体的行动,为21世纪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奋斗,把我们的精神财富奉献给社会,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来源 / 西安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 / 莓莓子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进行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于2020年12月26日开考,28日结束。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部署下,纪委监察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校园规划与基本建设管理中心、后勤保障部(校医院)、保卫处、网信中心、保密办、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全力保障2021年研考安全平稳实施。考试期间,主考郑庆华副校长巡视考场并专程前往总考务办听取了备用隔离考场情况的汇报。郑庆华指出,要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考试组织工作,确保考生及考务人员生命健康,确保考生考试双安全。建设制度,做好规划。考前,陕西省副省长方光华来校检查指出,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第一次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安全保密、考场组织、考风考纪等环节都面临新的挑战,应落实考试组织管理和疫情防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实现研招工作万无一失。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研招组考工作,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学校多举措抓实疫情防控,从考生健康状况排查、考场设置、考务培训、试题管理、消杀防疫等环节对考务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学校多次召开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会议,制定了详细的考务工作方案和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出台专项考试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新增防疫副主考、防疫医生等考务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增设备用考场,配备防疫物资,强化疫情防控,形成人员、岗位、责任全面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有机结合的防控格局,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考生在进入考点时均须提供考前14日健康登记表和西安一码通绿码,抓好考生健康监测,做好异常考生健康筛查,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两道防线”,积极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考试环境。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考试安全是实现科学选才和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疫情常态化和不确定性对考试的组织工作是一次重要考验。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陕西省相关规定,认真做好考试工作人员安全保密教育、考试规则、工作流程、防疫要求等考试相关培训,加强队伍建设,部署相关工作、压实各方面工作责任。保卫处部署安保人员百余名负责考区安全、考区交通、物资运送等各项保障服务;后勤保障部(校医院)设立防疫副主考,选拔医护人员数百余名专项负责考试期间防疫安全、医疗保障、隔离考场监考等工作,全力保障考点水电暖供应、考区考场消杀,并首次在学校食堂建设考生购餐方舱,提供考生就餐,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服务工作;网信中心为标准化考场系统提供保障,实现了考试全过程、无死角监控,确保考试工作万无一失。“软硬兼施”,做好保障。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贯彻“综合整治考试环境,切实保障公正公平”的工作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各部门协同配合,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学校建设标准化考场346间,设立隔离考场35间,均配备消毒防疫物资,考场及考务值班室监控设施全面使用,对各考场进行全程录像,强化考场管理,监督考试过程规范有序进行,全力做好考生硬件保障工作。在考生绿色通道入口设置多部西安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测温技术支持的“人脸识别智慧考务系统”,兼具AI人脸识别和自动测温等功能,通过现场人证实时验证完成考生签到,核查考生身份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源头上杜绝替考等考试违规现象,同时考试刷脸进场减少了因接触造成疫情传播的可能性。做好宣传,严肃考纪。根据教育部和陕西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要求,西安交通大学进一步严肃考场纪律、加大防范力度,全面构建严密的考试安全体系,确保考试安全。在考前、考中、考后注重对诚信应考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微信等信息平台,广泛宣传考场规则、国家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在学校主要干道悬挂警示横幅,力争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考试期间加强巡视,充分利用手机信号屏蔽仪、无线耳机屏蔽仪等设备,对作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防范和筛查,全程、全时、全覆盖实时监控和现场监督,严防考试作弊,维护考场纪律,保障考试安全。此外,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还设立了专项投诉监督电话,以加强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监督与管理。精准对接,细化服务。考试期间天气寒冷,考生们的热情和学校温暖的关怀却都未被寒风驱散。学校坚持以考生为本,为考生提供周到的服务,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考生在校内外交通、防疫物资、医疗、饮食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为保证考生顺利前往考场参加考试,学校制作考场考区分布地图,并发布相关考点公告,为考生及陪同人员提供便利;对于腿部受伤等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学校做好考场布置及人员陪同等特殊安排;为确保防疫安全,学校提前通过大数据排查锁定健康码异常考生,与考生及时、精准对接,部署相关考试方案,确保考生“应考尽考”,为考生考试创造便利的考试条件,营造严肃、认真、安全、舒适的考试环境。隔离考场内的监考们、防疫医护们身着防护服完成了为期两日的监考及试题消杀工作,护目镜长时间佩戴在脸上留下了勒痕,但他们未曾有过半句怨言,耐心鼓励考场学生。一个人的梦想被一群人守护,每一份努力都不曾被辜负。今年共有22250名考生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和参考人数均再创历史新高。西安交通大学考点作为陕西省最大的考点,设立兴庆和雁塔两个考区,承担近1.2万考生考试。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愿广大考生乘风破浪,金榜题名!文字:研究生院图片:研招办 宣传部 后勤保障部(校医院) 保卫处编辑:朱萍萍

妙米

西安交通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16篇SCI,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破格”有何不可?》,大体意思如下:西安交通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光宇,在读硕士期间,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Phys. Rev. E等国际顶尖主流期刊发表了8篇SCI论文,加上8篇作者身份的SCI论文和4篇EI论文,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钱学森学院院友)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因为这个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程序没有对外公开,很多人并不知道究竟是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提出来这个建议的,然后随着媒体对这个事件的疯狂报道,很多网友开始质疑孙光宇是想通过走后门、走捷径的方式拿到博士学位,并要求学校要严查此事。查看了教育部相关文件,确实发现有规定说,如果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做出重要的技术突破、发明、发现,完全可以依法依规直接跳过考试环节,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一旦通过答辩,就可以授予博士学位。可见,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本身也是合法的。那为什么社会公众对这个硕士生被建议破格一事,反应如此强烈呢?这主要还在于国内高校对于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案例,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俺这么多年在高校的人都基本上没有听说,更别说社会上的其他人了。据说上一位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是现任南开大学曹雪涛校长,对社会公众来说,印象确实有点年代久远了。随着国家对破除“唯论文”的决心,各大高校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反灌水论文”的配套政策,反而转向关注学位论文本身。在不以论文论英雄的时代,该不该对发表16篇SCI论文的硕士毕业生直接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如果能够破格,是不是意味着将来只要发表了很多篇SCI论文,任何一个硕士生都可以跳过艰苦的3到5年博士学习生涯,直接拿到博士学位?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当然,也有人建议说,直接转为硕博连读,再读3年博士,对这样优秀的学生来说,应该也是很轻松就能拿到博士学位论文的。事实上,硕博连读、提前攻博在国内很多高校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硕博连读生和提前攻博生,这也是高校和国家为了尽早发现优秀科研人才,并设法留住这些人才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因此,对于真正优秀、做出突破性原创工作的硕士生,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成为常态,而不应该无理由地遭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和反对。无论是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硕博连读,还是提前攻博,只要选拔的程序和标准能够获得认可,合法合规,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优秀的科研人才,让国家的科技事业后继有人。

老明星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吴宏春副院长一行莅临正业科技考察交流

7月3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吴宏春副院长一行在东莞市科技局张建明主任的陪同下莅临正业科技考察交流,正业科技副总裁徐国凤女士、人力资源中心总监严敏升先生接待了考察团,并详细介绍了正业科技在激光、X光、新能源、光电、PCB等领域的创新技术、优质产品以及软硬件资源优势,吴宏春副院长一行对我司的企业规模、先进技术和设备赞不绝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此外,考察团还着重了解正业科技产学研的丰硕成果。正业科技先后组建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组建了以服务集团旗下各事业部、各分子公司技术创新的中央研究院,并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全国二十多所高校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主导或参与起草、制定10多项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拥有600余件专利;荣获“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优秀民族品牌企业”、“2017锂电行业十大上市公司最佳表现奖”,在全国构筑起卓越的人才、技术、市场和品牌等资源优势。双方就“产学研合作”、“名校研究生实践基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表示今后要共同探索新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结合正业科技的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优势,努力加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将项目合作及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同时解决技术问题和企业储备高端人才的难题。

绝路桥

快讯: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12月19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涵英楼千人报告厅顺利召开。来自25个学院(部、中心)的10个代表团共324名研究生代表共聚一堂,齐心协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昌昌,党委研工部部长李秀兵,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贾鹏锴,校团委书记苏翔,党委研工部副部长薛周利出席本次大会。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省内兄弟院校研究生会代表到会祝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省外兄弟院校研究生会为大会发来贺信或祝福视频。校各职能部处、学院(部、中心)领导嘉宾参加会议。大会执行主席石卫江主持会议。大会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第十届研究生会工作报告,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章程》《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关于坚持从严治会塑造清新形象的决议》,选举产生了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和常任代表会,表彰了标兵研究生分会、优秀班级委员会、优秀研究生会工作人员以及优秀班干部等先进组织及个人。01 不忘初心,服务文化建设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拉开帷幕。赵昌昌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研究生们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交大人勇于担当、敢于拼搏的精气神。交通大学为民族而生、为时代而生。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交通大学形成的西迁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取得卓越成就。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创新港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深化改革、人才集聚、自主创新的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区,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赵昌昌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要从百余年光辉校史中传承弘扬好伟大的“西迁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潮流,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命运。二是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要传承发扬老一辈“交大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精神,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做好准备为国家解决“卡脖子”“捅破天”的问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属于我们交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三要勤于修身立德,锤炼高尚品格。要在努力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提高自身素质。在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力戒浮躁,潜心求学,做砥砺奋斗的实干家。大会执行主席梁瑞华在开幕词中提到,第十一次研代会是在全国学联二十七大胜利召开、我校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喜人形势下,我校青年学生振奋精神、开拓进取的一次盛会。“让我们以此次大会的召开为新的起点,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研究生,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业绩。”大会执行主席、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朱晓光代表第十届研究生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勇于改革创新,服务同学成长,团结带领广大研究生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书写青春华章》的工作报告。报告从我校研究生工作实际出发,紧密围绕我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顾总结了近三年来研究生会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分析阐述了新形势下研究生会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生会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为进一步鼓励动员广大研究生团结奋斗,大会对7个标兵研究生分会、55个优秀班级委员会、132名优秀研究生会工作人员以及108名优秀班干部进行了表彰。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林景代表兄弟高校向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西安交大广大同学致以诚挚的问候。他表示,西安交通大学与清华大学都曾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毅然踏上西迁之路,两校始终保持着历久弥坚的宝贵友谊,在共创“双一流”高校的征程中携手并进、奋斗不息;长期以来,两校研究生会也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兄弟情义。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推进改革,注重工作实效,关切同学诉求,为学校发展及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愿同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一道,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同祖国共奋进,同人民共命运。陕西省学联主席贾鹏锴代表省学联充分肯定了我校研究生会取得的重要成绩和丰硕成果。他表示,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能够弘扬优良传统、勇担时代使命,不断深化改革、践行服务宗旨、提升服务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他希望,研究生会以此次大会的召开为新起点,努力建成“引领型”、“服务型”、“创新型”研究生会,团结带领广大同学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02 砥砺同心谋发展,携手共进创未来大会在总监票人田博文主持下进行了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常任代表会的选举,并通过了工作报告决议。大会主席团成员宫明辉受西安交通大学第十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主席团委托,向大会作出《提案工作报告(草案)》。报告回顾了第十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提案处理情况,并汇报了本次研代会提案征集情况。本次研代会共收到提案339份,经去重精简以及和各代表团商议后,确定有效提案共185份,主要包括创新港建设、双一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科研与学习、生活服务、其它重大问题等7大类重点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推进各项提案落实的工作计划和举措。在听取《修改研究生会章程的说明》后,代表们一致通过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章程(修订案)(草案)》。大会指出,本次《章程》的修订,认真落实了新时代对研究生会工作的各项要求,突出政治性、时代性和改革导向,紧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并切合我校研究生会工作的具体实际,为充分发挥研究生会代表同学、引领同学、服务同学的作用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大会通过了由大会执行主席许日升宣读的《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关于坚持从严治会塑造清新形象的决议》。决议指出,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立足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前列,认真研究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西安交通大学关于推动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从明确政治属性,加强思想引领、抓好作风建设,培育清新文化、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三个方面不断坚持和加强从严治会,塑造清新阳光的组织形象,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研究生同学服务宗旨。大会执行主席廖广临代表大会发出倡议,号召全体交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不负青春韶华,刻苦勤奋求学、锐意奋发进取,勇于创新创造,为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篇章。经过严谨细致的投票计票环节,大会选举产生了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常任代表。最后,由大会主席团成员王韬致闭幕词,她代表全体与会代表,向一直关心、支持本次大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怀、支持研究生会工作的学校各部门、各学院领导和兄弟高校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和为本次大会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倡议,交大学子应不断锐意创新、积极进取,完成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为我校发展建设献计献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披荆斩棘。至此,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与会代表们铿锵的校歌声中圆满结束。新的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我们期待,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生会将团结带领全校研究生同学继续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祖国、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大局当中,为实现学校“双一流”建设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交大青年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投稿 / 夏昕 编辑 / 梅苹苹 赵海涛 责任编辑 / 杨敏 张颖

落地点

从“应试”到“应用” 西安交大研究生英语学习“活”起来

孙维茁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今年的全国学术英语会议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孙天旭获得大会宣读一等奖。由开始时阅读英语学术文件的“小白”,到如今在全国学术英语会议上崭露头角,孙天旭认为“这得益于英语课堂上的充分锻炼”。“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研究生英语学习告别传统的应试教育?2018年6月,西安交大启动了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西安交通大学供图这一改革,遵循“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能力为重、效率为先”原则,努力构建课内授课与小班实践、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传授到能力养成”“单一课堂教学到多学科、多环境协同育人”的三个转向。改革推进1年有余,成果初步显现。“我们的英语课教师,有外语学院教师、外教,还有学院专业教师,三者讲授各有重点。”孙天旭告诉记者:外语学院教师讲通用论文写作框架;外教讲西方文化、地道的表达交流方式;学院专业课教师讲基于计算机学科特色的论文写作,及学术报告相关要点。西安交通大学供图改革推行“32+16+16”学时构成模式,即32学时的外语学院英语教师课内授课、16学时的各学院专业老师授课、16学时的外教小班实践。其中,后两者共同构成小班实践环节。变压器的温度变化规律、气候变化统计的算法优化……这些不是专业课学习内容,而是研究生英语课程的研究项目,学生们不仅要用英语查文献、写报告,还要进行课堂演示。“改革中,研究生英语教学不再单纯以词、句、段或表层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形式的教学为主,而是以培养语言为载体的综合学术素养为教学内容和目标。”授课教师吉乐表示。为检测改革效果,课程考核方式也有了变化:传统的结果性考试,被分解为阶段性过程考核,“临阵磨枪”不再管用。外语学院副院长王华教授告诉记者:英语课程考核有详细的打分量表,期末根据标准进行考核总评。学生还可以根据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减少了教师主观评分的随机性,也避免了考试成绩的单一决定性。自改革全面推行,西安交大已有4000余名研究生接受改革教育。未来,学校将大力推进语言实践中心建设,完善小班实践模块,尽快建成新媒体语境下的新型研究生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大堡礁

16篇SCI论文就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西安交大硕士孙光宇是第一人吗?

作者 | 陈彩娴、青暮编辑 | 青暮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应届硕士生孙光宇因“三年发16篇SCI”、“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新闻火遍全网,引起热议。在知乎热榜上,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消息紧跟在“昆山世硕将员工证件随地乱扔”之后。据澎湃新闻报道,孙光宇为钱学森学院院友,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同学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瑞士等离子体中心(SPC)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图注:孙光宇在ICPADM 2018)据AI科技评论了解,孙光宇发表SCI论文的期刊包括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Letters、Physical Review E、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等影响因子交给的杂志,孙光宇同学在三年硕士就读期间便能以一作身份在多份SCI期刊上发表8篇研究论文,想必付出了许多努力,实是科研大神无疑;而在另外8篇SCI论文上挂名,也说明其所在的导师团队的持续产出能力足够深厚。事实上,孙光宇并非是我国研究生三年密集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的第一人。2017年12月,搜狐网曾报道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硕士生张琦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Materials,Chemical 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而且,张琦在本科大三期间便在化学工程顶级期刊Ind. Eng. Chem. Re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第一篇SCI期刊研究论文。同样在研究生就读期间密集发表多篇SCI期刊论文的张琦同学没有被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而是在华东理工大学直博深造,2018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en L. Feringa院士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共同发表论文(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此次孙光宇同学引发的“全网热议”,除了16篇SCI论文所代表的“别人家的孩子”的科研水平,更多还是在于“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在所引起的热议。多篇SCI期刊论文所指代的科研能力是否能等同于学术评价体系中所规定的获取博士学位前应交出的学位论文呢?目前,学术界已有对SCI排名淡化的趋势,我们又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SCI论文?1你真的了解SCI吗?想必很多人心里会疑惑:三年内发表8篇以上的SCI期刊难度有多大?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则讨论,是关于“如何看待肖战粉丝@少年无关月与风立志半年发10篇以上的SCI”。这一“豪言壮语”多少也反映出了很多人只知道SCI的名字,但对于SCI“只收录自然科学论文”的常识与发表SCI的难度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那么SCI是什么?发刊难度如何?SCI的全名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一个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在1961年创建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出版形式包括印刷版期刊、光盘版以及联机数据库,现在还发行了Web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ISI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所收录的文献覆盖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化学、农学、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被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认可,并用来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目前,SCI数据库已成为当代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SCI,EI,CA,SA,AJ/РЖ,JST)和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之首。关于发表SCI论文的难度,尽管评论区的大部分答案已将话题转向肖战粉丝论战上,但仍有认真答题的人。比方说,网友@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子立提到,如果希望半年发表10篇SCI,需要带领团队,并配备:两个副研究员,6个博士,12个硕士,整个团队持续工作半年左右,还是有可能的,但难度仍然比较大。而单兵作战的话,从课题设计、数据收集、论文写作、同行评议到最后发表校对,犹如过五关、斩六将,发表一篇SCI论文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2SCI期刊论文应该等同于博士学位论文吗?因硕士期间表现优秀而破格一毕业便提为博士的案例在我国早已有之。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校长的曹雪涛教授在就读第二军医大学硕士期间,就因为发表了优秀的硕士论文《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让专家评委拍案称奇,“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被批准补做半年学习和半年科研后直接获得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曹雪涛教授当年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硕士论文“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对于孙光宇的案例,其争议点在于:以往没有因为发表SCI期刊论文的数量多即授予博士学位的先例。这当中所反映的,是对学生科研水平的评价体系如何衡量的问题。毫无疑问,在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和获得博士学位均能反映该学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问题是:发表期刊论文数量多和有资格评选博士学位,两者是否可以等同?按照规定,授予博士学位需基于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能由期刊发表论文替代。否则,博士生都只需在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无需撰写学位论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对孙光宇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应该根据其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而非其在读研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AI科技评论也注意到,目前在相关媒体报道中,只提到孙光宇是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而并没有提到建议方的身份,以及该建议是否正式。要求在硕士、博士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并将其作为允许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是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的普遍倾向。这种倾向导致社会和学生都产生了理解偏差,认为发表期刊论文比学位论文更重要。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是,对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对于博士研究生,则侧重学位论文质量,这些大学一般不要求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发表论文。而我国目前也正在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取消就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学生乃至社会都重新建立新的研究生教育共识。那么具体来说,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根据Editage Insights2017年的文章《9 Differences between a thesis and a journal article》分析,两者除了在篇幅、信息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1、用途:学位论文是为了展示你知道多少,即受教育水平;而期刊论文是为了建立你的学术信誉,对你所在的领域做出贡献。2、潜在读者:学位论文的潜在读者是评委或教授,他们会评估你是否有资格获得学位;而期刊论文的潜在读者是科学家或研究人员,他们读你的论文是为了寻找有证据支持的实用想法。3、材料与方法:学位论文会广泛介绍,完整地叙述和呈现每一个研究切入点和方法;期刊论文则是有节制地介绍,只叙述使用过的特定方法和做过的实验。4、讨论:学位论文会对结果进行详细阐释,展示你对获得的数据的完整了解,透露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兴趣;期刊论文则只对结果做简单扼要的阐释,只讨论主要发现,并直接注明研究目标。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曾于2011年10月刊登施亚玲、李若莹、杜娟和何源等人共同撰写的研究论文《基于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结果的统计分析》,里面提到我国教育部从1990年开始组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综述、论文成果的创新性、论文体现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四方面。论文链接: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7eecaff0dfcbf773318947a18e7f9386.html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选取了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结果中各项评价指标成绩齐全的1222篇论文的3666份评审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四项指标与博士学位论文的总体成果之间关系如下:表1:总体评价结果与“选题与综述”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2:总体评价结果与“创造性成果”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3:总体评价结果与“科学与创造能力”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表4:总体评价结果与“学风与写作”评价结果的相关度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科学与创造能力与总体评价的成绩一致率最高,达到82.71%;其次是创造性成果(77.76%)、学风与写作(71.02%),而选题与综述最低,只有61.36%。这说明评阅专家更看重博士学位论文的科学与创造能力和取得的创造性成果。简单来说,期刊论文体现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而学位论文也重视创造性,但是相对而言,更体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广度与深度。一篇学位论文有可能转化为期刊论文,但反过来很难说,通常需要用好几篇期刊论文合并成一篇更系统全面的博士学位论文。3SCI何时走下神坛?目前还不清楚,孙光宇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是因为其发表SCI论文数量,还是因为其论文学术水平高,我们分别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自SCI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后,逐渐被推上了“神位”,科研领域某些人员过度追求SCI相关指标,导致“SCI至上”或“唯SCI论”现象的产生。作者并非诟病SCI这一中性科研工具的原罪,而是指出我国科研领域“没有与时俱进地优化和合理限制SCI这个客观量化工具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今年3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几个局限性:1)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而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2)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3)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在知乎上,并没有就三年发表SCI论文数量如此之多是否灌水争论不休,而是着眼于孙光宇的论文本身,指出该同学的论文学术质量确实很高。自称与孙光宇研究方向相近的@雨灰灰表示,孙光宇的学术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或远超西安交大普通博士的水平,他的论文绝非灌水,而且PRE、APL、PSST也是知名老牌期刊,从论文中可以看出孙光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大致浏览一下孙光宇的论文,可以发现,公式推导详尽,制作的实验图表也很优美,不是一般的灌水论文可比的。@雨灰灰还提到有网友因为孙光宇研究方向涉及plasma(等离子体)而讽刺其肯定是灌水,因为“等离子体=材料”。但是等离子体相关专业非常多,并且无脑劝退生化环材的态度并不可取,这些专业灌水现象严重,但有产业化和成果转化率太差的因素,而且这些领域也不乏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两年前MIT大神关于石墨烯魔角超导的研究。对学科的评价不能一刀切、非黑即白,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孙光宇的学术能力毋容置疑。在他发的16篇SCI论文中,有8篇是一作。@雨灰灰表示,在这个领域,一个硕士生如果足够专心,在三年里完成8篇一作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能做到的还是少数。只是,这种做法也不需要刻意鼓励,按照自己领域步调来就好。此次事件能引起各界的激烈讨论,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社会对我国科研后起之秀有着极大的关注与期望。然而,我们也应该理智地认识到一点:目前孙光宇同学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或被认为其论文水平已具备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提议者身份未知,网友的评价也不等同于衡量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专家评委的意见。换句话说,尽管我们对科研新秀寄予众望,但仍应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现有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最后,科研论文成果与实际论文落地之间有时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刚刚落幕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生命科学奖”96岁的获得者王振义教授发表获奖感言时,对这一奖项颁布给年纪如此大的科研者感到忧愁。王教授坦言:“我忧愁的、不开心的地方,就是觉得我们年纪轻的人跟上来的不够。我们的标准是看论文,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将过多的目光放在论文上,也许会让我们忘记科研的初衷:让现实生活更美好。参考链接:1. https://www.hu.com/question/413221621/answer/140089473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3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2. https://www.sohu.com/a/207936779_6583153.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776390/answer/145807227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2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4. https://mp.weixin.qq.com/s/fR6UgQj0wYupgqWapUsFwg5. https://zhuanlan.hu.com/p/377223186. https://jiahao..com/s?id=1677097407042420309&wfr=spider&for=pc7. https://www.editage.cn/insights/xue-wei-lun-wen-he-qi-kan-lun-wen-de-9-dian-cha-yi-45928.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679868?utm_division=hot_list_page9. https://www.hu.com/question/419776390/answer/1458072274?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26684480815104&utm_content=group2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

重要!交大推迟开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这样做!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各学院(部、中心)、研究生:为落实西安交通大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在不降低学位授予质量的前提下,师生齐心克服困难,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3月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将延期召开,审议次数也将适当增加,以保障毕业,并将提前通知召开时间。● 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送外审工作全部通过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gmis.xjtu.e.cn,以下简称“管理系统”)线上进行。博士硕士常规评审由答辩秘书操作,博士匿名评审由学位办负责,硕士匿名评审由学院负责。学位办将提供线上评阅操作培训材料及服务支撑。论文评阅意见书发放工作暂由答辩秘书在管理系统中下载电子版,由学院召开分会前统一打印归档。●三、博士学位论文送审审批由纸质材料审批改为利用网络开展,原管理系统中各项操作及程序不做调整。网络化审批具体程序如下:1) 拟申请送审的研究生向导师提供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电子版;2) 导师通过电子邮件向系所反馈审查意见,由系所组织视频预答辩;3) 答辩秘书整理准备送审审批材料电子版,并发送至学院相应教学秘书电子邮箱,其中导师、系主任签字可由电子邮件同意记录暂代,成绩单由答辩秘书在管理系统中下载电子版;4) 教学秘书初审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材料至分会主席审批;5) 分会主席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学秘书反馈审批意见;6) 教学秘书在管理系统中审批操作。●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由纸质材料审批改为利用网络开展,原管理系统中各项操作及程序不做调整。网络化审批具体程序如下:1) 答辩秘书整理准备答辩审批材料电子版,并发送至学院相应教学秘书电子邮箱,其中导师、系主任签字可由电子邮件同意记录暂代;2) 教学秘书初审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材料至分会主席审批;3) 分会主席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学秘书反馈审批意见;4) 教学秘书在管理系统中审批操作。答辩秘书及学院应保存好所有审批流程记录,各类签字和用印后期补办。●五、开学前原则上不进行答辩审批和答辩。特殊情况经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学位办备案后,可进行视频答辩,后续视疫情发展情况另行通知。参加视频答辩的研究生,务必于答辩前一天将答辩相关材料发送给答辩秘书,由答辩秘书发送给答辩委员会成员。答辩时的具体程序不变,委员讨论形成答辩决议电子版,投票可口头进行,签字事后补办。答辩秘书做好答辩记录以及答辩图片采集,全程录音或录像,并将图片、音频资料发送至学位办邮箱备案,确保视频答辩的效果。推荐4G网络环境下使用Skype、腾讯会议等带有文件实时共享的视频会议程序,具体由导师选定,须提前测试。有条件的学院、系所、导师可提供会议室等场地支持(人员不聚集)。学院在保证视频答辩质量的前提下,可积极探索并提出改进举措,改进方案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同意后执行。●六、同等学力博士送审审批、答辩审批由教学秘书将分会审批后的材料发送至校学位办邮箱xwb@xjtu.e.cn。●七、学院应参照通知中博士相关程序制定本院硕士学位申请暂行办法,并及时向学院师生公布;摸排申请春季学位的研究生名单及申请进度,了解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尽力解决。●八、学院于2月12日前在网页上统一公布学院/系所教学秘书等学位申请业务联系人及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并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备案;同时安排相关人员定时查阅邮件,及时回复响应。●九、学院、导师根据专业和科研特点,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资源、校内资源等继续做好学生的学位论文指导和完善工作。(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乡原

百年交大 | 这里有一份属于你我的共同记忆

樱花盛放,气清景明时光在交大校园里静静流淌转眼间西安交大已经迎来了她的第123个生日时光荏苒让我们把时间条拉回到学生时代再次感受那段青葱岁月清晨,闹钟响起你迷迷糊糊在枕边摸了半天,才想起自己为了确保闹钟的效果,前一天晚上把手机放在了下面的桌子上。今天是周五,每周两次的跑操还差一次,老师七点就走了,得抓紧时间。匆忙洗漱过后,你一路小跑到了东南田径场,越是临近七点,人越多,你只好乖乖排着队。盖完了章,你感觉身体里有些控制不住的洪荒之力,又绕着田径场跑了两圈,感觉神清气爽。回到寝室,洗完澡,如果1、2节没课,大可睡个回笼觉,你看了一眼课表,还是抄起书本上课去。在上课之前,你决定先在康桥苑解决早饭,一碗稀饭俩包子下肚后,你向主楼走去。走进教室,老师还没来,但前排座位早已经被占完了,你往后走,坐在一个不前不后的位置,翻开书预习一下老师将要讲的内容。课上的时候颇为自由,老师在上面讲,你偷偷刷了刷手机,却发现周围人都在认真听讲而自责不已。下一节课老师讲到了重点,你专心致志,时间很快过去,铃声响后,你看了看课表,下节课在中二楼,有点远,不过二十分钟的大课间肯定够了。下午,忙碌继续中午下课后,饥肠辘辘的你跟舍友一起来到了梧桐苑,那里是下课铃响前最思念的地方,下课铃响后想箭步飞往的目的地。位于梧桐苑一楼的山西刀削面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食堂里和你相熟的打菜阿姨,总是给你比别人多一些。吃过午饭,你去快递点取了快递,一路跟同学打打闹闹回到寝室,准备睡个午觉。下午的5、6节依旧是在主楼上课,两个小时很快过去,7、8、9、10节都没课,你从教室出来,直接走向了图书馆,准备在那里安静的上一会自习。夜晚,安静放松到了晚上空闲时间。你从食堂回到寝室,逛了会儿视频网站,又在游戏里和同学大杀四方。天黑得很快,你关掉游戏,带着电脑去参加社团的培训。经历了一波涨姿势,你心满意足地回到寝室,把培训学得的东西又自己在电脑上试了一遍。隔壁寝室的同学喊你出去宵夜,你痛快地应了下来,和他们一起出去。回来的时候差点没赶上门禁时间,挨了阿姨两句唠叨,最终有惊无险地踏入寝室。周五晚上并不熄灯,但你还是按照习惯的时间换上睡衣爬上床,那时每个铺位都隔着床帘,你跟舍友一边开着卧谈会,一边期待着美好的周末,回民街的麻辣鲜香,钟鼓楼的历史绵长,想着想着,你进入了梦乡......如今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迎来了她的第123个生日在岁月的长河中她创下过无数的辉煌与荣誉“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63年前,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告别繁华的上海,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范,近3000名学生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登上“向科学进军”的西行列车。学校领导、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17位党委委员中有16人迁到西安,西迁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教师总数70%以上,此次迁校,不仅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其背后更是凝聚着交大人爱党报国的使命担当与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我国最早的大学科学研究机构1926年,交通大学成立交通大学工业研究所,初期研究工作主要是承接社会各界委托的化学、电气及材料等方面的分析试验项目。1930年春,扩建并更名为交通大学研究所,成为我国最早的大学科学研究机构。首创近代化新式教育体系西安交大是我国最具开拓性、办得最有成绩的大学之一。第一,在我国历史上首创近代化新学教育体系。一个在我国高教史上明确记载的事实是:南洋公学在19世纪末凌空出世后,不仅立刻成为我国大学的发展源头之一,同时也相应成为我国小学、中学、师范教育的源头,以及大学编译出版事业的源头。率先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领跑我国新学教育,这是学校直到今天都最骄傲的一点。第二,为我国办出了一所独一无二的理工管大学。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上个世纪30年代,被誉为“中国电机之父”的钟兆琳教授指导并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促成了我国第一家民族电机制造厂——华生电动机厂的诞生。我国第一部自制汽车1942年交大电机科毕业生支秉渊研制成功出我国第一部汽车,并因此被誉为“中国汽车之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培养基地1943年7月20日,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交通大学与交通部电信总局、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制造厂合作,成立电信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交大电器教研室于1958年开始真空开关的研究,当年即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真空灭弧室试样,1964年成功研究出商用真空灭弧室,并实际进行了实验,达到国际产品的同等水平,占据了50%的全国市场份额。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1959年,西安交大数学与力学系在著名力学专家唐照千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一直应用到70年代。1978年,唐照千教授研制成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并及时应用于平顶山电站大型发电机组振动测试。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959年,西安交大迁校不久就参与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的全部设计和制造工作;60年代周惠久院士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高校重大的科研成果“五朵金花”之一。国内第一个光笔图形显示器20世纪7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成功研制出光笔图形显示器,填补了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具及通用光笔软件方面的空白,把我国工业生产的全盘自动化水平大大向前推进一步。首创我国众多专业此外,西安交大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汽轮机专业、第一个汽车制造专业、第一个制冷与低温专业、第一个压缩机专业等,创立了中国热能动力学科和内燃机学科。我国西部第一个研究生院西安交大研究生院是1984年全国首批试办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部唯一的研究生院。我国西部第一所国家重点大学1959年,西安交大进入全国首批16所重点高校行列。由于交大西迁,祖国西部第一次拥有了国家重点大学。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2000年,郑南宁院士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我国第一个全面实行书院制的高校西安交大还于2008年起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书院制”,是国内第一个全面实行书院制的高校。此前,西安交大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2+4+X”三段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工程坊”,倡导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与“书院制”共同形成了西安交大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四步曲”,学校致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扎实基础、科学素养、全球视野、求实创新的杰出人才。国家第一批“双一流”高校2017年9月,西安交大进入国家第一批“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在120周年校庆上,交大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吹响了向西进军的号角——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这片以“国字头”命名的土地,不仅被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寄予厚望,也承担着国家建设振兴西部的使命。从2014年校领导实地考察,到2015年4月创新港正式签约落户西咸新区,再到2016年全面开工建设,在2019年,西安交大将全面进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这里,中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即将面世。不仅如此,在123年的风雨前进中,西安交通大学还拿下了多个全国科研“第一”年代科研“第一”事件一览1926年设立工业研究所,为国内最早设立在大学的研究机构3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3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终端有损耗的T形低通与高通滤波器瞬流计算公式,创造性地拍摄了直流与交流场合下的瞬流图1936年国内首创气相高压裂馏棉子油法在铁路及有关行业得到了应用30年代中国最早的关于混凝土轨枕的研究和试验工作30年代国内最早的汽油、柴油代用品植物油裂解技术开发50年代起陈学俊院士在国内最早开展应用基础学科--两相流与传热的理论研究,成为国内这门新学科分支的奠基人。由他提出的多相流及传热领域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为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与中国动力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59年数学与力学系唐照千教授主持下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频谱分析仪1959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1959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机械整流倍加加速器60年代周惠久院士创立了“多次冲击抗力理论”高校重大的科研成果“五朵金花”之一60年代初黄席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电磁波散射传播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70年代,开创了我国瞬态电磁场的研究工作,80年代完成了飞鱼导弹模型后向散射近场的理论计算及测试1984年西安交大自制的WSJ-2多功能数据处理计算机1987年周惠久院士研发的“低碳马氏体的应用基础及开发技术”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西安交大首次提出了VGMP非键盘输入1988年我国第一台伪随机码超声多普勒血流仪1989年信息与控制系开发了我国第一台JTR-1型教学机器人1991年我国首个径、混流式“全可控涡”三元叶轮1991年国内首创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试验系统90年代末国内首台激光快速成型机2000年郑南宁院士研制了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2016年发明基于液态金属电弧放电的大容量直流断路器,创造了国际领先的性能指标2017年建立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多相流能质传输基础与转化理论,进而制定出国际上首部相关标准2018年开展世界第一例“可动人工寰枢关节置换手术”TO BE CONTINUED(据不完全统计)经过123年的风云变幻,西安交大这棵大树在西北这块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愈发繁茂,西迁精神作为西安交大独有的精神财富和气质品格,也必将激励着怀揣中国梦的西安交大人谱写更壮美的光辉篇章!西安交大,为世界之光!内容综合: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