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交大硕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么?高永

西交大硕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又是10+SCI,「破格」操作合理么?

【新智元导读】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一条这样的微博引发热议,一方面,大家认同这位同学的学术水平;而另一方面,很多人又对「破格」二字心存疑问。近日,一则人人艳羡的学霸消息冲上热搜。身为硕士的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类似的烦恼——毕业,拿到硕士学位。然而,当你为毕业设计而愁眉苦脸时,当你还为能不能考博而一筹莫展时,有一个应届硕士生居然被建议直接授予博士学位。这个人叫做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一名应届硕士。同时,他也是著名的钱学森学院的校友。可以说,孙光宇是一个「论文狂人」。在攻读硕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另外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论科研成绩,孙光宇硕果累累,他所在的学院建议破格授予他博士学位。读了硕士,却拿了博士学位?孙同学的确实力强悍,但「破格」二字还是让大家议论纷纷。「破格」XX,该不该写入学校政策?如果暂不区分作者身份,孙同学共发表了16篇SCI论文。而且,许多与他研究方向相近的人,都「拜读」过他的文章,「就孙同学的学术水平而言,他完全或者远超普通博士的水平了。」但如果手拿16篇论文的硕士可以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那15篇可不可以?13篇?10篇呢?毕竟,孙同学不是个例。放眼全中国的高等学府,也有一些硕士生有这个实力。例如,前一阵子也被热议的华科大本科生,被导师称「学术水平已与博士毕业生相当」,这位同学也有高达10篇SCI论文发表,其中3篇为一作或共同一作。水平够,与「破格」操作,到底能不能划等号?有人认为,孙同学的完全配得上一个「特奖」,这凸显了他的科研实力,又能不破坏常规的博士学位授予流程。孙同学论文一角如果说真的要给他个博士学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其他硕士生略显不公。毕竟,学术水平只是博士毕业要求的一方面,攻读博士的青春年华也要考虑在内的。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的理工大学,世界排名比清华还靠前,可以说,那里几乎是所有理工学生的向往之地。但孙光宇却有不一样的想法。在一篇名为《孙光宇:发表16篇SCI,我用了三年》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孙光宇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就回母校任教。」在当今学术圈,能发出论文的人很多,但心系祖国的其实并不多。援引《厉害了!西安交大应届硕士生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的话:据了解,孙光宇在读研期间就已崭露头角。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官网2018年11月曾刊文《2018电气学院「研究生科研学术先锋论坛」圆满举办》介绍:孙同学的志向获得了无数好评,网友们纷纷表示,「对祖国的爱是无条件的。虽然科研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参考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063506

或曰

西安交通大学应届硕士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引热议,但实现了吗?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应届硕士因其优秀,而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由此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这名学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也是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他就是孙光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均在学校“最具影响力期刊”目录)、EI会议论文4篇,另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因此被电气学院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张光宇网友看到此消息,众人纷纷表示大神来了,或者是太牛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建议”,至于是否最终真的授予,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成功的先例呢?答案是有的!就介绍一个例子,那就是曹雪涛院士!曹雪涛曹雪涛院士的奇迹人生,就不再多赘述,其中有一点就是,26岁的曹雪涛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由于硕士论文太过优秀,被学位评审会直接授予博士学位,在28岁的时候破格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医学教授。这只是成功案例之一,对于张光宇同学最终是否授予博士学位,大家怎么看待此事?

美纪

西安交大自杀博士与导师聊天记录曝光

杨宝德生前照片 图/视觉中国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位博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2月底,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在西安冰冷的灞河水中溺亡,警方已经排除他杀,而从杨宝德家人及女友从他生前许多迹象判断,杨宝德应该是因压力过大选择了轻生之路。其实早在九天前,此事就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杨宝德的女友李欣(化名,微博@追寻杨宝德新)认为,男友的悲剧与其女博导周某有关。她称,杨德宝在读博士期间,周某经常安排他做PPT,打扫卫生,买东西……答应帮他联系出国,又未能兑现。“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他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但这种指控未获得证实。杨宝德生前和女友的合影 图据网络根据李欣贴出的截图,杨宝德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周老师,我还在实验室,下午过去找你。” 2017年12月26日,他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警方称,没有证据证明是刑事案件。杨宝德女友指出,二人聊天记录显示,杨宝德经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车场接送她去办公室,拎包送水;中午给她买饭,陪她吃饭(有时候即使杨已经买好饭在吃也得去),白天陪她逛超市。周某还在对话中叫杨宝德“臭小子”。聊天记录截图(图片均来自 @追寻杨宝德新)杨宝德周五晚去周某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陪她出去应酬,酒桌上被要求给她挡酒,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周某会在师门大群里发消息,如不回复就私聊质问:“老师把心掏出来给你们,可为什么有些人就不懂呢?”甚至连上课的衣着也要杨宝德来评价,还称“记得你最喜欢这件外套”。杨宝德女友还表示,博导过分干预学生私生活。硬性规定杨宝德中午不准睡觉,晚上十二点之前随时待命。文章称:“讽刺的是,前面要求学生中午坐她对面看文献,后面给她女儿打电话一个劲的嘱咐中午要多休息。经常在十点之后找杨聊各种与学术无关的琐事。更有甚者,在晚上一两点还给她的其他学生发‘小可爱、小宝贝’之类的话,吓的学生天天哭。”聊天记录显示,周某还发微信“评论”杨宝德女友,称二人不合适。文章称,有师妹看不下去主动帮杨宝德分担工作,结果被周某训斥。从聊天记录也可看出,杨宝德师妹劝其不要理周某,并称周某“不断践踏学生的底线,所作所为发指”。文章最后表示:“博士本该是国家培养的尖端人才,本该畅游于学术的浩瀚海洋,不断探究世界的真谛。然而,在这里,却成了一个打杂拎包的苦力。人格侮辱、尊严践踏、学术无果、出国无望,当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诚实、善良、乐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他对世界的绝望可想而知。”对此,新京报评论指出:导师视学生为家仆,究其实质,也是利用师生不平等权利关系进行无理索取与强制交易。而这种变异的师生关系的背后,暴露的是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的匮乏,以及学校监管机制乏力的无奈现实。一些学校看重的,是一个老师名下有多少课题经费、是一个老师发了多少篇所谓权威期刊论文。在一些师德丑闻曝光之后,一些高校主事者还打着维护稳定或维护学校声誉的幌子,避重就轻,多方遮掩。这种态度,客观上怂恿了一些人违背师德。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在杨宝德失踪以后,其姐杨宝佳曾赴西安寻找弟弟的踪迹。同时希望杨宝德的导师周某能够提供相应帮助,却遭到了对方拒绝。“我们和她联系,希望她能够寻找媒体朋友,帮我们寻找杨宝德,但她说自己没有这方面关系,而且还把我们在微信上拉黑了。”杨宝佳表示,这让家属觉得十分反常。“一般情况下,学生如果出了事,导师不应该这样。所以,我们去找了他的同学。”杨宝德女友称,得知杨宝德死讯,其导师在第一时间将死者家属微信拉黑,再无法联系。1月8日,封面新闻记者曾尝试拨打导师周某的手机,但对方并未接听。随后,记者就杨宝德自杀事件通过短信垂询,对方也未予回复。西安交大发布情况说明善后事宜获家属认可,深刻反思,以此为戒 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曾就此事回应,关于杨宝德自杀的原因,学校目前还在调查中。1月9日上午,红星新闻联系杨宝佳时,他们一家正在西安返回天津的路上。表示他们获得了学校8万元帮扶金。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向红星新闻证实,学校确实给了家属8万元帮扶金。随后,红星新闻从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得到了一份“关于医学部博士生杨宝德有关情况的说明”。西安交通大学 “关于医学部博士生杨宝德有关情况的说明”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该说明称,2018年1月2日,西安市公安局浐灞生态区分局广运潭派出所出具的《调查意见告知书》(西公浐广 死亡证书[2018]第001号)显示:2017年12月26日,广运潭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发现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灞河永宁坝西侧有人溺亡,经过调查,没有证据证明系刑事案件。事件发生后,学校对杨宝德家属进行了慰问,协助家属妥善处理了杨宝德善后事宜,并得到家属认可。学校和老师对杨宝德同学的离去倍感痛心,深刻认识到要从中汲取教训、反思工作,并以此为戒,全面梳理研究生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育人管理和服务,全面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来源 凤凰网整理自北京青年报、封面新闻、观察者网、微博等本期编辑 于澄 刘青 陈睿哲 任锐

衡门

身边人的经历告诉你,西交博士如果换导师,最难的是什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自杀引起社会关注,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学校给出了处理意见,停止杨宝德导师周筠的博士生招生资格。小编曾在上海某高校读研究生,工科门类,同一年级的同学,有两名同学换导师。这两个同学的经历告诉你,研究生期间想要换导师有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心理关;第二个难点是找到肯接收你的研究生导师。心理关是指你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你的导师了。你已经明白这个导师的真实水平,比如科研、教育、学术。你心里已经明白跟着这个导师只能打打杂,学不到真东西。你想换导师,但不想和原导师撕破脸,而且换导师的手续很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很可惜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没有过这一关。如果你过了心理这一关,那就坚定的执行换导师的行动。接下来的你会明白,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肯接受你的研究生导师。小编只介绍其中A同学的的经历,有代表性。隔壁宿舍的A同学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上学期末提出换导师的要求;A同学的导师是日本东京某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Z教授,是个海归,年纪轻轻就是个副教授,现在可能是正教授了。Z教授是学院的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手底下研究生较多。Z教授对学生比较严格,周末时间有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做某些有报酬的活动。A同学是从杭州的某大学考过来的,一年级结束后就没有课了。A同学在实验室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要呆在实验室,平常就是自己看看书,然后帮导师跑腿,主要是去学校的财务处报销能一些列杂事。上海是个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很多的城市。学校的某些年轻导师由于手头没有适合研究生做的项目,从研究生一年级后的暑假开始就把自己研究生推荐到某些科研研究、企业的研发中心去做项目。因为小编学的这个学科,要求实践性比较高,还需要掌握编程方法。A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早早的出去做项目,晚上回来就看书学习。心里很是焦急,就开始考虑换导师了。终于,在一次去财务处报销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报销出来,被Z教授严肃的批评。A同学寒了心,于是坚定决心换导师。A同学终于和Z教授摊牌,A同学给Z教授说了很多,最后一句是:“Z老师,我跟了你这么久,跑前跑后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您高抬贵手,同意我换个导师”。Z教授很不屑的说了一句:“没有苦劳,更没有功劳。换导师,我没有意见;你只要找到一个接受你的导师,拿着他的书面材料找我,我就同意你换导师”。A同学接下来的2星期时间里,开始了密集的拜访学院里有资格接受研究生的导师,从年轻的导师到学院的学术主管领导,没有一个痛快答应的,都说需要考虑一下。Z同学那段时间明显的很焦虑,很迷茫,没有再去敲其他导师办公室门的勇气。我们就给A同学出出主意,让他去找C教授。C教授是学院的老教授,学术也很好,曾经在Nature上发表论文。C教授是很有特点的老教授,上课时让研究生去黑板上做专业课题目,小编的这门学科需要很多数学、物理知识,如果你做不对或者学不会,C教授就会讽刺你连小学生也不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C教授是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的本科是读五年,数理基础非常好。只可惜,还有两年就退休了。A同学就去找了C教授,C教授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学术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的题目。问完之后,C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他,接受A同学做他的导师。A同学把学院的一些相关手续完成之后,总共花了四周时间。A同学跟着C教授做了一段,C教授感觉A同学基础可以了,不会给他丢脸,就把A同学推荐到某科研机构的下属研发中心,做项目了,自此毕业论文也有了方向,开始忙碌起来,不用无所事事了。多希望杨宝德能过心理这一关,他这样努力的学生,肯定会有教授愿意接收他。

美人渔

该校原为西安交通大学一部分,独立办学后一直未获得自主博士点

众所周知,陕西一直是我国高端教育重镇,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云集,其实在陕西,还有这样一所省属高校,该校原为西安交通大学一部分,独立办学后一直未获得自主博士点,它就是:西安工程大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建校,后为西安交通大学一部分西安工程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首批“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安交通大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发展阶段,1959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原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截至2018年12月,学校金花、临潼两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个;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各类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200余人 。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现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学科实力不俗,纺织服装特色显著学校于1928年开始培养本科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是陕西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也是计划单列联合培养博士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评估为C+。办学历史悠久,但博士点一直未获批西安工程大学已办学一百余年,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安交通大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发展阶段,同养以纺织工程闻名的的天津工业大学已经迈进双一流,纺织工程位列A+,但西安工程大学受限于各种因素,一直未能获批博士点,这已经严重制约了该校的长远发展,相信该校会凝聚学科实力,尽快想办法获批属于自己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霹雳火

疫情期间,西安交大两位博士生通过视频完成毕业答辩

发布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经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批准,2月14日下午2点至6点,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举行了封华、李君艳两位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这是疫情期间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的首期博士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按照学校研究生院发布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在严格执行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正式答辩标准的前提下,管理学院师生共克时艰,高质量地完成了首期博士学位论文在线视频答辩。封华是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其学位论文题目是《企业风险承担与股票市场反应—基于股价信息效率和崩盘风险的实证研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西安交通大学张俊瑞教授担任,委员由香港城市大学巫丽兰教授、岭南大学苏黎新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郑柳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郭菊娥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贾明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李留闯教授组成。李君艳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媒体关注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比较分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西安交通大学张俊瑞教授担任,委员由西北大学冯均科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郭菊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建君教授、西安理工大学李秉祥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贾明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齐保垒教授组成。封华和李君艳两位同学,分别在陕西省西安市和湖北省黄冈市家中,通过在线共享、演示学位论文PPT和全程视频的方式,与答辩委员会专家进行实时交流。专家针对学位论文内容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及修改建议。经过答辩委员讨论,投票表决,一致认为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和答辩过程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建议学位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待线下补办签字程序后,即可提交学位委员会。整个答辩过程交流顺畅、效果良好。这是管理学院在特殊时期,贯彻落实学校“停教不停学”的要求,首次采用远程视频平台组织的学位论文在线答辩,研究生院学位办派专家全程在线旁听观摩了此次答辩。

导盲犬

一边读博一边开“酒馆” 西安交大博士生自学自制50余种“精酿啤酒”

一边是繁忙的学业,一边经营着自己的精酿啤酒小馆,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张博维同学的读书生涯可谓是“香气满满”,“荔枝海盐古斯”、“桂花小麦”……酒馆里,自己研发和酿造的多种啤酒琳琅满目。那么,工科专业的他和啤酒酿造是如何有关联的呢?原来小张从本科时起,就对酒很感兴趣,一开始他非常喜欢红酒,上了学校的品酒课,还考了专业的品酒师证书。张博维正在进行酿造啤酒的关键一步“下料”精酿啤酒让他觉得“惊为天人”发现并迷上精酿啤酒,还有个小故事。一次,小张心情不佳,随意的在路边小酒馆点了一杯啤酒,一下子“惊为天人”,他说,市面普通的啤酒口味太淡了,也单一,小酒吧里买精酿啤酒,丰富的香气和口感很好,余味还特别悠长。原来,从大类来说,啤酒有一百多个大类,市面上的只是简单的一种。啤酒世界的丰富,深深的吸引了小张,怎么想到自己酿造啤酒?小张说,啤酒和红酒不一样,红酒需要葡萄庄园,成本很高,可是啤酒的制作翻一翻国外的论文和书籍就能学会。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而且最主要的是成本比较低,可以在网上购买到质量非常好的原料。就这样,善于学习的小张,一边看书,一边看论文,一边学习酿酒,终于酿出了自己的精酿啤酒。他介绍,简单来说,自酿啤酒过程第1个步骤是粉碎麦芽,使麦芽中的酶尽可能作用并分解麦芽中的内容物质,所以要将麦芽破碎。第2个步骤叫糖化,使粉碎麦芽中的不溶物转变为可溶物质。然后就是过滤麦汁,将麦汁煮沸,将酒花中的香味和苦味物质溶解在酒中,同时分离麦汁中的蛋白质冷却麦汁、转入发酵罐中接种酵母并开始发酵。配图,图文无关口味受肯定 开店5个月就回了本哪里产的精酿啤酒是最好?小张介绍,这个和个人口味喜好差别大,但是精酿啤酒的主要产区主要聚集在欧美啤酒文化发源地以及原料的主产区,比如美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而在亚洲,主要产区是在日本,而中国也因为新兴市场的兴起,成为精酿啤酒的新兴势力。自己酿的啤酒挺好喝的,但是其他的人喜不喜欢呢?2017年小张在文昌门附近开了一家生啤店,专门卖来自全世界的生啤,其中也开始卖自己酿造的经过工商局批准经营的精酿啤酒,结果很受客户欢迎,大家的鼓励给了他很强的信心。2018年,小张拉到了新投资,开启了新的店面,所有的设备都是自己购买的,到如今这家店面已经开业5个月了,由于生意不错,投资已经回本了,也开始有收益,小张说,“精酿啤酒属于消费升级的一种体现,西安目前来说,精酿啤酒的客户不如北上广多,因为在北上广,精酿啤酒客户占整个啤酒客户的20%左右,不过我们对于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配图,图文无关读书创业两不误博士的读书生活,科研压力是很大的,怎么样平衡创业和读书呢?小张表示,自己创业伊始,就和自己的导师做了沟通,现在他每天早上在店面忙碌,下午和晚上就在学校读书,日子过得丰富而充实。目前,张博维设计酿造出了近50种不同口味的精酿啤酒。他说,自己最爱香草可可牛奶世涛这款酒,喝起来就像可可牛奶的味道。关于未来,他说,我梦想拥有一家自己的酒厂。来源:文/图 西安日报记者 张潇编辑:芥末花生

看世界

西交大、北大博士生乐观吐槽学术生活!直击科研人有趣的一面

来源 | 募格课堂整合自中新网、中国青年报、小木虫、亚辉编辑 | 学术君科研人拥有怎样的生活?在一贯的概念中,他们是混迹实验室,身穿白大褂,手握器材,精算数据的一批严肃学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实他们的闲暇时光,也是可以时不时冒出一些接地气的吐槽段子,以最戳心窝的方式调侃自己的学术生活,如此一来,科研人有趣的一面就此藏不住了!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动力学院,就有位在读博士生梁墩煌,他白天是实验室里的科研专注者;晚上是脱口秀大军中的幽默制造者。从理性思维的创造,到幽默有趣的灵魂,他做到了切换自如~图源:中新视频截图这位博士生对自己的看法是: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工科博士会比较沉闷,但是其实幽默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侧重在我们的段子的结构、逻辑,然后以及我们一些比较幽默的想法,以及我们出乎意料的表演。在梁墩煌看来,脱口秀与科研同样重要,二者共同构成了他的人生。他认为二者并不冲突,科研比如尤其是工科博士,他对于我们社会的科技生产力是有促进的帮助,而我在脱口秀这方面,可以进一步的让整个社会,让大家更加去关注了解我们科研工作者他的一些生活,以及他的一些想法。这样从另外一方面,也是对于我国的一些科研事业的一种推动和帮助吧。不止西交大有着这样的斜杠青年,让人们发现了工科博士有趣的一面,此前,北大也有位博士生小姐姐的脱口秀《娶妻当娶女博士》,使她一度登上了热搜,以下是段子节选:微博上有很多人说,你看这北大的女博士,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我说你也太小瞧我了吧?我明明就是白天愁论文,晚上还是愁论文呐。我要说:娶妻,你别娶女博士了!你老婆如果是女博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躲得过四下无人的街,躲不过独守空闺的夜......图源:微博@坑中的bessie她是一位来自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2015级的博士生,秦难寻。当时,在接受新闻采访的时候,她表示这是实验室年度聚会当中的一段表演,本来是一段小品,但是由于搭档临时有事,不得不更换节目,改成了脱口秀。秦难寻说,里面的台词不过是自己日常的吐槽集锦,是把3年的吐槽集结到了10分钟的节目里,她说女博士总是被吐槽偶尔也得反击。下面来看看她对于读博学术生活的吐槽段子吧~“关于导师”虽然很忙,女博士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孝顺。为什么这么说,就是说古今中外吧,横亘在人类的人性伦理道德面前最大的难题,婆媳问题。一旦你读了博士,天天要与这种高智商而且逆天的生物,叫做导师的物种。天天你要和他沟通,我的天哪,婆婆根本不在话下。这个世界只有征服不了的导师,没有沟通不了的婆婆。“关于送礼物”我男朋友他之前给我买过四个钻戒,都被我扔了。我们要的礼物实在是太难得了,真正让我们眼睛发亮的东西,只有paper。如果你能燃烧自己的岁月,给我送来一篇paper。然后告诉我,嫁给我。我绝对会说,Yes,I will !以此文公布后,随之来而引发了大部分科研人直言自己生活经历,他们有趣的一面可以说在评论中显露无疑:有关《娶妻当娶女博士》的读后感除了像以上两位博士生,以脱口秀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学术生活的“苦中作乐”,还有着看似一本正经(实则幽默感十足)的理工科博士张亚辉,他从西北工业大学开始本科生涯,到获得巴黎萨克雷大学博士学位,将人生这一阶段的10年求学经历写成了综述文章。课堂此前转载过这篇朴实且诚恳的求学著作:本硕博10年经历竟然能写成综述!理工男近三十而立的真实感悟。文中直白地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从体重外形、生活状态、恋爱经历的生活基础问题,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精神追求,可以说全面且客观地研究了一下自己。看完之余,让人不禁觉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科研之路的酸甜苦辣。作者展示自己不同体重下的体型效果既然话题说开了,就不得不展示一下,科研人一看就心照不宣的那些生活段子了~来自一位女学霸的吐槽:怀孕生孩子是什么,就是你老公给你提供了一个细胞,然后你就在那苦苦做实验,发一篇高质量的SCI,最后你老公和你并列第一作者,还得第一位置,因为孩子跟他姓。更气人的是,通讯作者多半是你,屁大点事儿还得先联系你。 何以醒酒,唯有科研:一位从事科研的兄弟结婚不久,与几个朋友喝酒,醉倒后不省人事。被抬回家后,老婆试着用各种办法给他醒酒,都无济于事,于是打电话询问他的同事该怎么办?同事说,你喊一声:仪器出问题了,数据都没了,实验室打来电话了。老婆不解,但照做了。没想到声音刚落,只见男人噌的一下从床上蹦起来,精神抖擞地大喊道:什么情况?我的工作:做模拟的,得到的结果,除了自己相信,别人都不信;做实验的,得到的结果,除了自己不信,别人都相信。我的工作是实验加模拟,成功地结合了二者的主要特点:别人不信,我也不信。科研领域四大谜题:一、没人做实验,可是总有数据。二、总有数据,可是没有error bar。三、没有error bar,文章却可以发表。四、文章可以发表,可是没人毕业。最后,期望大家获得快乐的同时,paper的录用通知也如期而至哦~本文来源:募格课堂整合自中新网、中国青年报、小木虫、亚辉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说而不休

全国21所985名校博士报考要求及备考建议汇总!要考博的看过来

常有人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申请考核制」为主流的生物学博士生招考环境下,考博并非轻而易举。「申请考核制」不等于免试,除去设置 SCI 论文发表数目、英语水平等基本申请门槛,部分高校在考核环节仍会设置专业课、英语考试,考生需予以重视。笔者挑选出 21 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大学,针对性地汇总生物学博士生备考建议,希望能帮助报考者避雷。(整理有误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指正)清华大学作为国内 Top 2 的清华大学,实行「申请考核制」较早。敢于报考的学生想必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素养,在此不再赘述笔试经验,仅谈考博面试。在面试考核环节,创新是博士生涯的灵魂,不推荐提前准备万能回答。尽力在有限时间内展现自身亮点,如果你口语好,就凸显语言优势;如果你跨学科备考,就介绍学科交叉的好处;如果你辞职考博,就表明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实施「申请考核制」已久,举个例子自行体会:有同学报考北京大学,手握 3 篇 SCI 一作文章,英语很棒,和国外教授交流顺畅无压力,综合素质也高。然而,还是没申请到读博的名额。报考这种巨无霸高校,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了。上海交通大学上交大区域优势强,依照「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国际化程度高,某些学院对考生出身要求严格,即 985 + 学硕,手握 SCI 文章加分,限制性强。专业课备考不要只看资料,一定要动笔写,用真题做模拟,不动笔的话永远不知道下笔写时思维的变化。考核形式多样灵活,笔试答题应结合专业的新成果,体现思维能力。在面试前,最好能把已发表论文和研究计划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做个全面梳理,设计好应对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对外招生较少,许多学院原则上仅实行硕博连读制,这与其执行的小规模英才教育,走小而精的教育之路相关。对外招生的院系有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中科大申请考核细则里要求报考者以一作身份在 SCI JCR 分区 1-2 区发表过文章。这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比较难,总体而言,中科大的考博难度还是相当大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实行申请考核以来,考博英语听力的难度很高,满分 20 分,单独划线。如果达不到划线分值,总分过关依旧会被卡。手中的 SCI 文章最好能体现科研实力,灌水文尽量绕行。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生物学专业「申请考核制」与考试并驾齐驱,需要有科研成果、专利、发表的论文。初试很难过线,尤其是英语的题目难度很大。在复试环节刷的人较多,一定要和导师多加沟通,如果导师对你青睐有加,你的胜算便会大大提高。所以报复旦一定要有强大的实力,需慎重。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官网同济大学公开招考的专业里,英语题型是单选、阅读、翻译和作文,可参考中科院英语真题、同济大学考博历年真题、专八阅读。专业课笔试一般分为五道概述性答题,涉及到硕士毕业论文概述、博士阶段研究计划、本专业最新热点等,题目开放性强,重在考察考生平日的知识积累。武汉大学一般来说,武汉大学对博士生的出身歧视现象较少,申请考核通过后部分学科组会对考生进行专业测试。只要考生的专业基础和科研成果足够强悍,导师还是相对友好的。武汉大学的英语难度尚可,复试分为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试,笔试包含专业题型,口试则围绕硕士毕业论文、常见的学科知识,提前准备可顺利应对。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低调务实,「申请考核制」注重面试环节,考生切勿过于浮夸。复试笔试较简单,专业知识扎实的人基本可以通过。综合面试部分考生需认真打磨 PPT,同时做好全英文交流专业知识的心理准备。和其他高校招考要求一样,SCI 在手,胜算都有。厦门大学博士生考核以面试进行,包括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两部分,总分 100 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每个考生以 PPT 形式报告时间 20 分钟后回答导师的提问。在提问环节,考核考生对英文文献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口语及听力水平,同时考核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厦门大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建议平日里作报告易脸红心跳的学生,勤加练习,维持良好台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目前基本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学风很好,博士初试题目考察较细,一般考完后次日晚上公布进入复试的名单,英语不公布具体成绩,只告知考生是否通过。面试所占比重大,报考导师有一票否决权,发言要注意学术用语,曾有考生将发表的论文、硕士论文、读博计划书做成合集,获得导师们的一致好评,这种有准备、有计划的做法值得学习。图片来源:南京大学官网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考博难度系数稍高,「申请考核制」已经大范围实施, 校内经常有评选学术之星的活动,学术氛围很浓。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比较常规,大体上和其他名校一样。生物医药专业都比较强劲,性价比很高,如果有 1 篇以上 SCI 文章最好。南开大学考博试题和历年真题的重复率较高,建议考生和已经读博的师兄师姐多沟通联系,获得资源。报名前和导师联系,同专业不同导师在最初没有竞争关系,同专业不同考生存在竞争关系,一般是同一导师过线的同学参加复试,根据复试结果择优录取。另外,南开校园很大,初到者就近住宿,防止考试前找不到考点。吉林大学实施「申请考核制」,报考吉林大学的博士生原则上有一篇 SCI 文章,英语水平高。部分专业需要参加考试。考博英语题均为选择题,包括三大类题型,语法词汇、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复习资料要提前准备,可在某宝上寻找考博英语试题,上面提供一部分学校的考博英语真题,也可以咨询下学校的书店、复印社,这些渠道都会不同程度地提供真题资料。初试英语过线以后,才有资格进行专业课的考试。由报考学校学院老师自拟专业课命题,大多都是主观论述题,需要结合平日思考积累,并进行进一步地拓展。图片来源:吉林大学官网山东大学作为老牌高校, 山大虽然源源不断地给清北输送硕博生,但它本校在招收博士时要求也很高。基础医学院规定,除符合山大校方的博士招生条件,还需要符合医学院的规定:硕士就读学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就读院校不符合上述规定,则近三年内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正式出版的期刊上至少发表 1 篇学术论文。四川大学四川大学要求考生有一篇 SCI 论文,考博英语题目难度较大,考生应高度重视。英语题目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选择题,共 50 分;一部分是主观题,共 50 分。选择题有以下三种题型:阅读 6 篇,完形填空 20 道,单选题 20 道。主观题有以下三种题型:英译汉,汉译英,作文。四川大学校风活跃,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的报考者在「申请考核制」下很加分。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官网天津大学天津大学考博英语近几年去掉听力环节,专业方面的考察四平八稳,没有过于胆颤心惊的部分,一篇 SCI 文章是敲门砖。中国农业大学中农的生物学、农学、兽医学等学科实力较强,校风淳朴,实施「申请考核制」。帝都的导师比较看重考生综合素质,口语能力强、SCI 文章多的学生很受欢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考博面试很有南方地区高校的特色,复试面试分为英语和专业课两部分。英语并非考查重点,只是在开始提问有关专业课之前,由外院老师和考生就读博原因、学习经历等非专业问题进行交流。至于专业课,老师依然会围绕当年的热点进行提问,考察应试者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建议考生反复模拟面试,缓解面试中的紧张心情;平时多读书,多思考,对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多练习口语表达,提高自己总结提炼以及有逻辑性地表达观点的能力。中南大学24 个试点单位实施「申请考核制」,对第一学历有限制,对于外校报考生,建议避开院士、院长等热门导师。从初试录取名单可以看出,卡人的主要是英语。专业课备考多看看书、多做真题,过线应该不成问题。湖南大学湖南大学的博士生源多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及外地部分高校,竞争相对激烈。考博试题出题相对稳定,考生在备考时应研究透真题,针对知识点逐一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以上信息来源于已上岸博士生的热心分享,具有个体及专业特异性,欢迎大家补充交流!一些普适的考博经验博士学位是世界上最高的学位,考博不易,需要考生倾注巨大的精力、付出卓绝的努力。报考不同的院校对应不同的备考策略,在此,笔者分享给追梦人一些普适经验,助力考博成功。1、SCI 在手,说走就走。考博第一利器,其重要性不再赘述,多多益善;2、英语!英语!英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部分高校设置英语水平门槛或要求英语过线后才有资格进行专业课考试,建议英语能力薄弱的考生提前准备;3、认真制作科研计划书,严谨的计划书不仅体现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向报考导师全方位展现科研潜质的利器;4、充分调动人脉资源,来自考博成功师兄师姐的经验分享,很大程度上能帮自己少走弯路,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逛逛考博论坛和各类群,及时获取最新资讯;5、在申请考核的招生制度下,考生应注意和报考导师保持紧密联系,刷足存在感直至拿到录取通知书;6、保持良好心态,及时排遣负面情绪,选择离考点较近、环境安静的住宿地点,减少外界对备考过程的干扰。最后,祝所有考生考入心仪高校!

希运

他读研3年发16篇SCI!西安交大直接发他博士证?

从小学二年级跳到小学六年级,这叫聪明。从初中三年级直接参加高考成为大学生,有人叫“神童”。那硕士读着读着毕业了,却要被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叫什么?近日,“西安交大应届硕士毕业生被建议授予博士学位”这一话题登上知乎热搜,讨论热度达到857万。超模君大眼一瞪,三年发16篇SCI!这位仁兄,要不要这么强?孙光宇仁兄大名孙光宇,是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院友,电气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就读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他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器工程专业,参与了中法工程师项目,获得法国高等电力-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西安交大双学位。回国后就一直从事真空沿面闪络与低温等离子体的科研工作。在三年硕士学习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E、Applied Physics Letters、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等各大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论文4篇,并在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另外,他还以其余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孙光宇部分论文除此之外,他参加过在广州举办的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terials and Power Equipment(ICEMPE) 会议与德国 Greifswald举办的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charge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in Vacuum(ISDEIV 2018)会议。他还曾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Igor Kaganovich博士, Alex Khrabrov博士合作进行强电子发射对射频等离子体作用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并撰写论文。孙光宇还为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lasma Source Science & Technology, High Voltage 期刊担任过审稿人,共审稿3次。在西安交大期间,孙光宇先后获得“优秀研究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高电压技术专业“严璋”奖学金和“远东”奖学金、电气学院年度人物等奖项。目前,孙光宇已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在今年6月份,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3名,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理工院校。图片来自泰晤士高等教育争议单看上面的成就,16篇SCI,可能够某个博士毕业4次了。这个消息在微博上一爆出来,引起了大量关注,网友们纷纷膜拜。但是,超模君注意到,在知乎上,更多的则是“摇头”。这个摇头不全是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而是不赞同破格授予孙光宇博士学位。相对比较理智的分析对于那些怀疑孙光宇论文“灌水”的网友,很简单,找个懂行的读读,超模君把论文链接放在文末了。另外有些网友听到他一年发表16篇SCI后,更加疑惑了。不是说论文发表周期长吗?他是怎么做到平均一年5篇的?快来看看孙光宇这篇一作论文“时间点”。2019年9月2日收到初稿2020年1月5日收到修订稿2020年2月12日接受2020年3月4日发布这样一看,发表一篇论文耗时挺“正常”的。想要一年5篇,除非他把精力同时用在两篇论文上。但是,如果他的论文20多天就能被接收呢?2018年5月28日收到初稿2018年6月21日接收2018年7月5日发布科研其实,孙光宇的论文并不是次次都能顺利发表。他第一次科研的研究方向是导师张冠军确定的。关于这个研究方向,孙光宇所在的课题组已经发表了不少论文,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编程将其复现出来。谈到这段经历,他说:“对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过程。我们很难一开始就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体系、全新的技术,但通过一些模仿和复现性工作就会发现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完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就可能会有新的成果,并写成一篇论文发表出来。”图片来自西安交大官网可他第一次投出的论文却因为不够成熟而被拒绝了。孙光宇因此沮丧了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就从中总结除了论文被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这是他读研后第一次论文投稿被拒,但也是唯一一次。“科研带给人的感受是复杂的,偶尔也会因为暂时的瓶颈而感到迷茫,但更多的是出了研究成果之后的喜悦,一作论文发表后的激动,以及对能在更高一级期刊上发表的期待。”孙光宇说。写在最后很快,孙光宇就要前往瑞士攻读博士学位。他计划在瑞士读完博士后回母校任教。“我认为我们青年无论在国外深造多久,都应该回来报效祖国。”孙光宇论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Guangyu_Sun9知乎图片文章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19679868/answer/145888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