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授点评:汉语言文学专业好找工作吗,有没有前途?花溅泪

教授点评:汉语言文学专业好找工作吗,有没有前途?

(教授点评200多个热门专业,近期陆续发出,欢迎点击上面关注我们)教授点评:就业率和起薪均处于中下游水平本科毕业的学生就业行业和岗位较为复杂,除去教师、文员等少数对口岗位外,多数进入的是门槛较低的行业和岗位,专业所学对就业的直接帮助不大体制内的党政岗位和公务员对该专业较为青睐,有一定优势专业综述就业上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毕业生规模较大,社会需求较大就业率排第36名,在平均水平;就业满意度排第36,在平均水平;毕业薪酬水平排第117名,比较低;工作3年后工资涨幅排第39名,非常低; –毕业后去向最多的行业是中小学教育机构、其他学院和培训机构、教育辅助服务业;毕业后去向最多的岗位是小学教师、初中教师、文员汉语言文学专业适合的学生:高中语文、历史学得好,英语、政治、地理还行性格上渴望自由,希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追求生活与个性的完美融合基本介绍专业代码:050101所属学科类别: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修学年限:4年主要专业方向 –编辑;文秘;播音主持;财经文秘;创意写作;高级文秘;高级文员;企业秘书;商务文秘;新闻传播主要学习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史、史学等。培养目标与学习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一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师范类更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训练。就业形势深造情况对应考研专业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深造率(含考研和出国):深造率较高(34%)以211高校为例,出国率一般(14%),考研率一般(16%)适合哪类学生:课程方面文理比例: 96:4与高中课程相关度:非常相关:语文、历史比较相关:英语、政治、地理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适合哪类学生:性别与性格男女比例: 16:84适合的性格:艺术型:艺术离不开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这种人的性格往往自由奔放,不愿被约束,他们有理想、易冲动、好独创,喜欢在非系统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渴望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追求生活环境与个性的完美融合。同时,这种自由的性格也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埋头钻研,进行思维缜密、逻辑顺畅的科学研究,他们无法忍受机械化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更适合于能够发挥主观想象力,没有固定规律、模式约束的工作类型。

不能让名

一位教授的亲历:那些被遮蔽的二本学生,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

来源:瞭望智库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浪潮重塑了中国社会的面貌,这其中就包括高等教育。随着资本洪流的介入,中国高等教育在高校扩招趋势的推动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作为一位在普通高校教学一线工作15年的教师,黄灯教授以“从教日常”为观照对象,对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生存图景进行了呈现。“在这一漫长、复杂、看似平和实则惊心动魄的过程中,我作为高等教育市场化铺开前的最后一批见证者、亲历者,在这一呈现中,因为各类杂糅经验的冲撞,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参差、对照的个人视角。尽管因为对象的限定,在不少生命故事的展开中,我不得不承认逐渐分化的趋势与命运,已经铁一般地砸中了一个群体,但正是个体丰富的突围,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功能正是为了反抗这种铁定,并打开、提供新的命运方式。”文|黄灯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华文学选刊杂志”(ID:zhonghuawxxk),原文首发于2020年5月13日,标题为《黄灯:那些被遮蔽的二本院校学生 | 非虚构》,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12005年,我博士毕业后,入职南方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广东F学院,当了一名教师。十四年后,翻看保留的学生名单,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教过的学生达四千五百多名。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借此接触到一个群体,看见一个群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漂浮与命运。随着十几年和学生大量、琐碎的交往,以及对他们毕业后境况的跟踪,我深刻意识到,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只有少数人能进入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走进数量极为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就我所教的几千学生看,他们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以及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养殖、屠宰、流动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照。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并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入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小心翼翼、跃跃欲试。他们进入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在一系列严密的规定动作中,他们被删削掉一部分个性、血性、活力,以标准答案为突破口,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以致面目日渐模糊。作为教师,通过无数的课堂观察和见证,我深感这个群体经过严苛的刷题和排名竞争,加上就业的焦虑和现实生存压力的逼近,业已过早透支了他们生命的能量,削减了青春的锐气,以致呈现出某种漠然的生存状态,其思考力、创造力,已在残酷的考试进阶中悄然磨损而不自知。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的去向对应着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在当下的社会格局中,任何群体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需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者知道。黄灯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作为二本学生,他们刚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作为教师,我对世界的安全边界的认定,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二本学生作为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的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空间、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多年来,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是我最多的问题,也是本文竭力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我知道,我既无法通过穷尽对象的学理式写作获得答案,也无法通过严丝合缝的推理来寻找结论。唯一能够依仗的,不过是十四年从教生涯中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从师生之间的长久联系、观照中所获得的感性认知。通过打开有限的个体命运,我发现,他们的生命故事竟能验证自己的某种直觉,并通过这种直觉帮我找到一种理解时代的可靠方式。我知道本文无法提供整体性的观点,不过呈现了“个体见证个体”的生命景象,但我不能否认,正是具体的生存境遇,让我意识到中国普通青年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某种必然的遭遇和突围的可能;我亦不能否认,正是鲜活的个体生命,丰富了我对年轻人的认知和理解,稀释了此前对这个群体常见的曲解和成见。22006年6月16日,在原来经济贸易系文秘教研室的基础上,学校决定成立财经传媒系。我当初之所以进入广东F学院,也是因为学校要申报新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作为第一个中文博士,通过人事处的招聘信息得知,我实际上是以申报新的专业“急需人才”的名义而入职的。说是财经传媒系,但因为师资的百分之九十以中文背景为主,依托的专业也是汉语言文学,在没有获批新专业以前,实际上就是中文系。2006年,新成立的财经传媒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我在给全校学生上公共课的同时,终于拥有了一个在本系上专业课的机会,并且在第一届新招的两个班中,被系部书记安排当062111班的班主任。2006年9月16日,是新生报到的日子。一早,我就按学校的规定,履行一个班主任的职责,去迎接新来的学生。天气还不错,我穿着军绿色套裙,穿梭在人流中,心里涌动着第一天上课般的激动,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充满了好奇。开学第一天,学校的人气极为旺盛,繁忙的接新生车辆来来往往,将来自广东省各个地方的孩子,拉到了学校青年广场上方的空地上,各个系部的迎新桌子一字排开,一张张新鲜、略显紧张的脸庞在桌子周边环绕。我留意到班上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那天报到的方式完全不同,印象深刻的有几种:其一,一个女孩的爸爸找我反映,说是看过学生宿舍的情况后,发现没有空调,感觉条件太差,问我能否到校外给孩子租房住。他的妻子,大波浪的卷发,脸化着浓妆,年轻、光鲜也时尚。她跟随丈夫,一言不发,揉着红通通的眼睛,怎样也擦不净冒出的泪水,仿佛女儿住进没有空调的集体宿舍,即将面临一场地狱般的痛苦。女孩看起来极为单纯,面对父母对我的咨询,眼神闪烁而茫然失措。其二,一个男孩,眼神坚定,行李简单,很明显没有父母的陪伴。我后来注意到,送他来学校的,是一个比他大几岁的哥哥,因为长得太像,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两兄弟。哥哥看起来受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遇到不清楚的事项,也不问人,而是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很快就熟门熟路地处理好了诸如缴费、办卡、进宿舍等琐事,一看就在外面闯荡过,颇有社会生活经验。其三,一个戴眼镜的斯文男孩,陪伴的队伍最为庞大,不但父母来了,爷爷奶奶也来了。奶奶挂着拐棍,看起来有八十多岁,一脸的幸福,感觉孙子能上大学,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男孩淡定、从容,知道我是班主任,很大方地和我点头微笑。其四,一个看起来朴实、懵懂的女孩,眼神里有着不确定的害怕,但又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我目光相撞时,明显想躲闪,躲闪不过,终于从嘴边挤出了一些不自然的笑容,略黑的脸蛋,倒是显得极为阳光。她的父母从装束一看就是农民,爸爸带着女儿办各种手续,妈妈怯生生地躲在树荫下守着化纤袋包裹的行李。开学后,我特意到宿舍了解情况。第一个女孩,出生于汕头,家里很有钱。她父亲是汕头一家公司的老板,妈妈的生活非常优裕,保养得极为年轻。女孩很快就适应了集体生活,性格温和,讨人喜欢,与同学相处也融洽愉快,宿舍没有空调,在她眼中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第二个男孩,出生于农村,家里情况不是很好,但男孩性格开朗,长相英俊,不卑不亢,喜欢也擅长与人打交道。适者生存的准则,在他身上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生活的历练,让他无师自通地懂得机遇的重要,在班级的首次竞选中,他顺利当上班干部。有一次我没带饭卡,他看到我,直接将我带到食堂底层,叮嘱打饭的师傅给我来一份最好的菜,根本就没有刷卡收钱。后来才知道,打饭的师傅是他老乡。这个男孩适应能力强,做事不死板,内心也没有太多的规则约束。毕业时,因为找工作,没有时间好好写论文,指导老师又急又气,但面对他的态度,又不能发作,最后只得想尽各种办法让他通过。第三个孩子来自惠州一个教师家庭,父母看起来教养不错,得知我是班主任,立即邀请我去惠州玩。孩子入学后,各方面都符合好学生的标准,专业功底也不错,对文学的感悟力显然超出班上别的同学很多。但更多的孩子则悄无声息,恰如第四个家庭中的女孩,在班上默默无闻,唯恐被别人注意,也不愿和老师多沟通,到毕业时,都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一次开班会,我拿到了全班的名单,共五十二人,三十八名女生,十四名男生,全部来自广东省。他们出生的时间大多在1987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当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是80后。让我奇怪的是,班上男女比例如此失衡,我难以想象,一个五十二人的班级,男生竟然不到三成。而在我念大学的时候,情况恰恰相反,同样是中文专业,四十六名同学中,女生十二名,不到三成。和教研室老师聊起,才发现,男女生比例失衡早已成为常态。我后来才明白,作为系部第一届学生,062111班的男生数量,和此后其他班级比起来,已经是非常可观了。2007年6月,我开始休产假,错过了大二第一学期给他们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的机会。考虑到此后课程的安排,为了早点了解他们,在系部专业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在大一第二学期,我主动要求给他们上“外国文学史”。待我2008年2月休完产假,他们已经进入大二第二学期,此后,我再也没有机会给他们上专业课程。通过给他们上课以及日常的接触,我发现,广东学生相比我熟悉的湖南、湖北的年轻人,更留恋自己的家乡。在班上,我随机做过调查,很少有学生愿意离开广东,到外地念书或工作。这种执念,和我高中毕业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远走高飞,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既让我困惑,也让我着迷。我突然发现,这种身处异地所带来的文化冲撞、映衬,除了让我更好地看清了自己,本身也极为有趣。我甚至觉得,如果说,来广东的选择和留广州的决定,让我真正确认了自己湖南人的身份,那么,062111班孩子的存在,则让我在这种奇妙的碰撞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内陆人的认同感。自然,“广东学生”这个固定的群体和概念,也伴随我的班主任身份,一步步扎根于我的内心。从2006年入学算起,我目睹他们踏进校门并度过波澜不惊的大学时光,然后在学校的后山和他们共度毕业聚餐,随后一直关注他们毕业后的漫长岁月。仰仗信息时代的方便,通过QQ和微信群的便捷,我随时都能知道他们的动向。在虚拟的网络中,有一个小小的空间,依然延续了我作为他们班主任的既定角色。在中国的教育语境中,班主任意味着更多的担当,意味着一份信任的托付。尽管大学有专职的辅导员,学生学习上的教务管理及生活琐事,几乎不用班主任操心,但对学生而言,班主任始终是他们大学生活中最为亲近和随意的倾诉对象。在当他们班主任的几年中,除了和学生不定期的交流,我的一个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配合辅导员做一些所谓“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他们逃课,考试不及格,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反感被迫去听讲座,不认同学校的诸多评价机制,以一种让辅导员头疼的方式,保留了凝聚于叛逆气质之上的生命力。如何说服这些孩子面对学校的考核,并让他们顺利获得学位,以应对进入社会后更为死板的基本门槛,成为我最头疼的事情。我不在乎他们是否能够获得优秀宿舍、优秀班级的称号,但每个学生必须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是我对自己班主任职责的基本要求。十四年来,我突然发现,正是班主任身份,让我的社会关系中多了一个确定的群体:我的学生。相比公共课上一闪而过的面孔,这五十二个孩子,像是永远守在一个角落,一旦要和母校建立联系,我就成为他们毫不犹豫要找的第一个人。十四年来,还是因为班主任身份所提供的方便,我目睹了一个群体从学生时代到完全步入真实的社会,并和这个时代产生真实的关联。我目睹了80后一代,在房价飙升最疯狂、社会群体分化最严重的十年,所演绎的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命运。他们,如一个个固定的锚点,成为我对国情最方便的观测。他们,以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成为我对时代最真切的感知。3从2006年9月16日算起,我已见证062111班整整十二年,班主任的身份,早已成为我丈量自身职业生涯的标尺。2006到2018,恰恰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快、分化最明显的十年,在梳理学生命运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和我大学的同学进行对比。我得承认,尽管从就业结果而言,两者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但若从更为细部的肌理进入,诸如培养目标、培养形式、就业观念等维度,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毫无疑问,我的大学时代和学生的大学时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图景,分属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资源主导的高等教育,两者差异的原因,显然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市场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势,快速登录中国大学所致。不能否认,我的大学时光,依旧弥漫着计划经济时期理想主义的余晖,而对062111班及他的同代人而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大学时光,则更多充斥着市场经济所致的功利、现实、竞争和机遇。作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阶段的亲历者,联系自己做学生的经验和教学生的过程,我能明显感到中国大学教育目标的变化。我的大学时代,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而到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以温铁军老师的话,就是“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伴随培养目标变化的,是身份指认的区别:我的大学时代,哪怕只是一个中专生、专科生,也被视为“天之骄子”,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学常常被视为“跳龙门”,并被国家从人事关系上认定为“干部”;而对062111班的学生而言,进入广东F学院这样的二本院校,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精神上的荣耀感。从进入校门开始,还没来得及感受高中老师曾描绘的美妙大学时光,就被辅导员告知就业的压力,他们毕业时,更多人拿到的只是一份“劳务派遣”。可以说,刚刚卸下高考的重负,就崩上了找工作的弦。整个大学过程,被学校锻造为专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规整产品,并被冠以“人力资源”的工具化表述。正因为这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大学生,无论国家顶尖的北京大学,还是地方上的岳阳大学,在培养学生上,都首先立足将大学生还原到一个完整的人,注重学生的整体素养和长远发展,学生既不会被就业绑架,也不会盲目地受制于一些所谓的就业技能,忽略掉更为重要的专业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上,学生也会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不会延续高中时代的填鸭模式。以我的经验为例,我之所以在大学毕业三年遭遇国企改革下岗后,能在短短几个月的备考后,通过武汉大学1999年的硕士研究生考试,依赖读书再一次改变个人境遇,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正来源于我大学时代,利用大量的闲暇时间打下的良好专业功底,也和自己没有就业压力,始终怀有从容不迫的心态,坚持个人兴趣密不可分。而到我062111班的学生,随着就业不确定性的增加,学校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往往没有经过严密的专业论证,就增设过多工具性的课程。我的学生,拿的是文学学位,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除了上中文专业的课,也要上传媒方向、甚至经济类、金融类的课程。石磊大学毕业时,就因为没有通过教学计划中的“高等数学”考试,推迟一年才拿到学位。因为专业培养涉及的学科门类太多,大部分课程只能蜻蜓点水,没有太多专业含量,学生上课压力极大。就算如此,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他们不得不涉猎更多的信息,以致修第二学位,成为学生无可逃避的选择。放眼望去,大学考证成风,学生无所适从,焦虑迷茫,盲目跟风,被各类考试牵引,根本没有条件获得更多闲暇时间,去好好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二本院校的大学氛围,在极其强烈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像职业院校。与教育目标不同对应的,是就业方式的差异。在前面的分析中,我曾提到,让人欣慰的是,062111班的大部分孩子,通过各种途径大都较好地安顿了自身生活,享受到了时代夹缝中的光芒。从整体而言,062111班学生的生存状况和我大学毕业的班级,相隔十五年,差异并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抵达这一结果之前,过程也具有相似性。对九二中文二班而言,我们获得工作的方式,主要依赖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包分配的政策。在大学尚未并轨之前,因为入读比率极低,这客观上保证了文凭的稀缺性,国家也能从政策上统筹安排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个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天然建立了彼此牢固的关联,换言之,国家在包揽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实际上通过行政的力量,保证了底层家庭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我大学的九二中文二班,来自普通农家的占到60%,通过国家分配工作的比例高达97%(只有一个没有接受统一分配),这从整体上保证了班上成员仅仅因为大学教育,就能获得较好的生活保障。我大学毕业后,通过统一分配,和同届的一名男生,进了岳阳市一家大型国企。当年和我一起分配进厂的四十多名同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其中不乏中国纺织大学这样的行业名校。进入大型国企,在当时的语境下,同样意味着获得稳定的生活,尽管工资不高,但能享受到单位提供的住房、医疗、孩子托管和入学等相关待遇,对农家子弟而言,意味着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得以真正改变。而到062111班,随着教育市场化的推进,他们一入学,就被社会、学校、家庭作为就业的主体对待,“国家”这个宏大的词汇,在他们的生命中,已没有太多具体可感的关联。他们的毕业去向,在“自主择业”的话语中,早已失去了“国家分配”的兜底和庇护,必须依靠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去争取。大学毕业以后面临的生存压力,诸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都只能在彻底市场化的社会语境中独自承受,个体和国家的粘连度越来越低,学生的去向,越来越受制于个体背后掌握的资源,底层家庭的孩子,在自主择业的鸡血和市场经济的赤裸搏击下,不确定性成为唯一的确定。对我大学的九二中文二班而言,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拥有一个共同的大学文凭,同窗的就业质量相差无几,但对062111班学生而言,个体出路和家庭情况密不可分,学生的命运,某种程度上,甚至由原生家庭决定。——事实上,学生分化的开始,已说明了问题。在追踪062111班学生去向时,我猛然发现,在迎接新生第一次和他们见面时,凭直觉留下的几种初见印象,竟然从整体上印证了他们毕业的基本流向。我想起那四个孩子,除了第二个依靠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凭个人之力在现实中找到了立足之地,其他孩子的命运,仿佛更多受制于一种无形魔力的牵引:第一个汕头女孩,父母早就给她安排好了出路,念书的唯一目标,就是拿到文凭,获得进入社会的入场券;第三个惠州男生,也在父母的打点下,一毕业就回家考了公务员,在父母早就买好的房子中结婚生子,无忧无虑;只有第四个女孩,恰如她在校的沉默一样,毕业以后,在茫茫人海中悄无声息,我听班上的同学说,她做过文员、销售,卖过保险、做过微商,辗转换了好几份工作,也换了好几个城市,没有成家,生活也无安稳可言,在各类被叙述为个体命运的话语中,独自承受生活的考验。不可忽视的是,我在随后多年范围更大的持续追踪中,发现这样的孩子占比越来越高,他们汇成日渐庞大的队伍,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隐匿而突兀的人群。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以及手头拥有的那份根基不稳的合约,最大的意义,除了成为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数据支撑,根本无法成为他们人生锚定牢固的桩基。漂泊不定,是一个群体的真实生存。正因为九二中文二班和062111班所依凭的时代差异,他们的就业意识,以及面对现实的态度,也迥然有异。尽管计划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灌输,在具体的专业教育中,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甚至因为毕业包分配的就业保障,客观上也保证了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对公平,但事情的另一面是,正因为有国家的兜底,那一代人的就业观念,体现了对稳定性的强烈渴望和对集体、国家的明显依赖,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自然缺乏应有的敏感,甚至有一种隐约的排斥,他们的日常状态,和计划经济时代提供的最后稳定构成了一种甜蜜的依附关系。但到062111班那一批孩子,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任何国家兜底的概念,从一入校,他们就接受了自主择业的观念,并在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通过商业和竞争的通道,完成了自我社会教育。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惊讶地发现,从接手062111班开始,我的学生和我大学的同学相比,确实更认同商业的准则,也更拥有做生意的勇气。很多时候,我甚至就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客户,我办公室里永远擦不完的皮鞋油,吃不完的茶叶、红枣,还有丝绸被、洗发水,都来自学生的推销,我的日常消费中,一些护肤品、小首饰、正式一点的包,都来自学生的供货。这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在我的大学期间,我不会因为拿纸蛇捉弄老师导致课堂骚乱而羞愧,但难以接受为了获取利润和差价,将商品推销给师长的行为。这种差异以及面对市场经济的不同态度,毫无疑问,显示了时代在我和学生身上打下的不同烙印。概而言之,毕业八年后,综观062111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和生存状貌,可以看出,整体上,对80后一代孩子而言,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让人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很明显,对那些通过“考公”,得以顺利进入体制的学生而言,这种通道,显示了大学教育最为直接和原初的价值,以及时代给他们提供的公平机会。对那些顺利进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选择,得益于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提供的就业优势。对那些进入各类企业大显身手的学生而言,广东地区发达的经济环境,毫无疑问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当然,对那些一直坚持梦想,愿意在市场中搏击,敢于自己创业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的自信在时代和自我的认知中最好的证明。无论如何,062111班的学生,之所以还能够在教育市场化的境况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显示了这一代普通青年曾经拥有的丰富资源和时代机遇。

王乃悦之

文学鉴赏: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看完长知识了!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 思想情感 语言【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 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 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 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 一些像“全球化” 之类的词语, 成了神圣的词语, 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 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 一些诸如“革命”、“救亡” 之类的词语, 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 甚至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 “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 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 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 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 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 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 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 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 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 年的“反右” 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 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 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 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 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 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 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 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 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 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 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 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 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 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 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 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 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 活着就是胜利” 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 只有肉体的“活着” 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 性文学进入文坛。90 年代末期, 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 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 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 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 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 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 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 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 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 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 的研究, 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 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 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 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 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 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 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三、 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开拓的现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文学边界的扩大和文化研究的开拓, 文学本体认知有较大的深入和改变。学术空间的拥挤和学者的浮泛, 以及整体社会普遍的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内在系统呈现了一种“读图”、“复制” 和学术时尚、普及的异化现象。现当代文学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的套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方面是热闹非凡, 成果数量迅速攀升, 另一方面学术深度影响和实用价值范围甚小。张爱玲、徐志摩、沈从文, 以及现代女作家等, 一直成为出版社出书的热门和研究者首选的课题。但是, 对这些作家的研究真正有创新性和学术突破的并不多有。近年来一大批试图走学术和大众阅读相结合路子的“文化快餐”, 却在“高校” 被视为学术成果。还有文学的传播与期刊、翻译、出版、教育等较多的亚文学研究选题, 呈现出文学史研究新的转变。  四、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展望  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 笔者对其有以下几点期望。第一, 在中国文学的叙述话语中, 期望出现更多能够穿透生命、穿透心灵的语言。第二, 期望中国作家抛弃世俗功利意识、超越平庸, 树立探寻真理和生命真谛的心性和勇气, 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挖掘人性的本质, 找到苦难的根源, 揭示燃烧在残酷无底深渊中的人间至爱。第三, 期望在中国文坛看到能在我们这个时代给人们带来新奇的刺穿灵魂的力量的大作品, 期望中国文学真正走向我们渴盼已久的辉煌。

妇女节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解析/初复试分数线/参考书

2019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解析/初复试分数线/参考书1、学院概括2、研究方向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分数线4、专业总汇5、考研专业课参考书6、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1、专业考研出题规律深度解析 ① 报录比及相关数据统计② 参考书及章节重点解析③ 出题趋势及命题规律④ 就业情况简介⑤历年理想途成功学员及辅导简介2、专业考研真题汇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专业考研复试问题汇总3、复试经验及指导4、2018 年专业考研背诵版笔记5、出题人题源论文精编与课件6、常考热点专题汇总(共30 专题)7、模拟押题试卷

目擊者

文科大佬级专业,却不被推荐报考,只因一个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黎允文 - 芳菲,芳菲00:48来自景柯学长欢迎来到 | 景柯学长的每日专业系列课堂了解专业信息,明确高考志愿高考延期,时光反转,景柯学长陪你走过这段最难熬的日子!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69天。在这场30天的加时赛里,请你依旧全力以赴,让青春始终无悔!李白,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泰戈尔,从本本诗集走来,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清丽飞鸟,“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若要问如何提升内涵与气质,只答莫过于与文学作伴。在文科专业中,就有一个整日相陪于文学的专业。可就是这么一个文科大佬级专业,近几年却因一个原因而屡屡不被推荐考生报考。01汉语言文学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一直是文科专业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素养,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如果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又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且热爱文学又对写作比较感兴趣的考生,可以选报本专业。现如今,有些人认为学习汉语言文学出路窄、就业难,便屡屡不推荐考生进行报考。作为国人母语的专业就真的有这么差吗?02汉语言文学学什么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马列文论、西方文论。本专业全面系统地学习了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规范的行文方式、简洁优美的语言,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字能力。汉语言文学(师范类)部分课程03汉语言文学就业汉语言文学就业真的如部分人所说的那么难吗?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全错,只是相对有些片面。汉语言文学近十年来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增,这就造成了就业市场人才饱和的现象,进而便有些人觉得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就业很难。但由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生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为不错的文笔,其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多的。专业对口的部门有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可在其中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如果希望从事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如去初高中或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一定要报考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不是师范类院校,但一定要是师范类专业!如果是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就更好了!),还有普通话水平要求二级甲等起步,最好达到一级乙等。在一些教育机构求职的话,要求则会低一些。若想要在大学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则是必须的!另外,该专业考取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符合很多文职类公务员对专业的限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广阔的就业前景也使得其就业率年年都稳定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本专业就业前景数据源自完美志愿04汉语言文学考研中国语言文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我们对其中三个研究方向进行说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展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版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是某些高校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汉语言文学: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则侧重于研究古文字、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十分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和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05汉语言文学去哪些院校重本: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本:北京语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二本:江苏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注:以上划分以内蒙古录取数据为参考,各省略有差别,敬请注意!)部分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仅供参考06汉语言文学报考建议对于“新高考”省份在报考本专业时一定要注意院校招收要求,不同院校在选科上对政治、历史、地理要求差别较大!汉语言文学作为语言类专业以及文科热门专业之一,一般女生的报考数量较多,男生较少,但是按照专业性质及要求来说,男女生皆可报考。由于本专业课程较为枯燥,推荐对文学和写作具有浓厚兴趣的考生报考。同时,在就业方面也没部分人说得那么玄之又玄,还是可以放心报考的。今日话题: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有哪些?欢迎在下方评论!

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为什么要考这个学校呢?是在我去过南京之后,游览了南京师范大学,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学校了,所以大家无论是选择专业还学校,都要以自己的兴趣为主,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它。我大概是从2017年3月开始复习的,一直到2017年12月,每天都是6点起床,晚上11点甚至12点睡觉。既然大家选择了考研,就应该努力,不要因为自己的懒惰而错失心爱的学校,这样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我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现当代文学专业,虽然我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但选择现当代文学还是在大三才决定的,现在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推免生越来越多,所以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早一点确定好专业和学校,早点开始复习,赢在起跑线上。一、专业课我是从3月开始复习的,寒假的时候正好在过年估计大家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学习,复习的初期主要是熟悉课本,熟悉整体脉络知识框架,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宏观与整体的把握。这样才不会对学习的知识造成混乱。建议大家在暑假之前也就是6月份看完书,掌握整体脉络。暑假要开始第二轮系统的学习。但是刚开始复习不久,考试书目就公布了,我发现换了参考书,所以提示学弟学妹,每年的7-9月是各大院校公布招生简章、招生人数的时候,一定要时刻关注学校官网,及时获取考研信息。当面对学校更换参考书的时候,一定不要慌,因为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大家又是同一个起跑线了,尽快购买考试书目,找到复习资料才是你应该做的。我确实有机会可以重新选择,可以放弃南师,但为了坚持最初的初心,我想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坚持到底。之后就是两个专业课交替复习,不要出现偏科的现象,这样才不会拉分。南师大官网上有公布参考书目,同学们可以自己查看。出的题并不偏,都是基础的知识,而且每科比例也差不多,但是考试的范围比较广,这就是学校考察你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把握。最好是知道哪个作家的作品、年代、特点、时间、作品特色等等。专业课中出现的作家我大致都看了一遍,建议同学们有时间可以看看,把作品和专业课结合,这样对专业课的内容更容易熟记,也更容易掌握。除了课本的重中之重,课外的延伸也是必要的,10月之前如果专业课书本已经过了三遍,我是建议结合书本适当看一些课外的书,比如钱理群的现代文学史、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王富仁、陈平原、陈晓明、程光炜等人的论文,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后期可以结合资料看知识点,看了叶立文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辅导习题集》(绿皮的)的现代部分,圣才上洪子诚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黄皮的),这些资料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的,不是用来背诵的。二、心态心态在考研中是最重要的,考研不仅是信息战更是心理战。大四的时候会有很多事情打乱我们的复习节奏,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不要害怕与烦恼,因为你的对手也是这样,在心理上战胜他们,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见辜人焉

目前上升势头明显的南京师大的实力如何?毕业生出路如何?

提到师范大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然后就是教育部属的其他四所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但是在各类高校排行榜上,南京师大进步明显,比如武书连2018年高校排行榜上位于第53位,比东北师大等高校都好;南京师大在艾瑞深校友会网站的大学排行榜上位居第44位,在软科的最好大学排行榜上位于第63位,那这所学校到底咋样?包括就业,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动物学)。目前有在校普通本科生17396人,其中师范生3747人。在校研究生共11473人(其中学术型6559人,专业型4914人;博士研究生1371人,硕士研究生10102人)。有这么多重点学科,那这所大学的在2017年12月发布的教育部学科评估的结果如何呢?南京师范大学有2个一级学科评为A、4个一级学科评为A-。较之第三轮学科评估,该校全国前5%的学科由1个增加到2个,前10%的学科由3个增加到6个,前20%的学科由7个增加到11个,前30%的学科由12个增加到15个。评为A类的一级学科有:   A: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 A-: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  评为B类的一级学科有:  B+:法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生物学 B:哲学、体育学、化学、音乐与舞蹈学 B-: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物理学、统计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  评为C类的一级学科有:  C+:生态学  C:社会学、考古学在师范大学内部比较,学校大约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北师大,华东师大和东北师大的。看来这所师范大学是颇具实力的。南京师范大学2017 届共有658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共 3965 人,年终就业率为 95.89%。男生 1121 人;女生 2844 人。省内生源共 2410 人,占比为 60.78%,省外生源 1555 人,占比 39.22%;省外生源主要集中于新疆、 河南、安徽等省/市/自治区。2017届统分研究生总数为2616人,年终就业率92.55%。其中,博士生174人,就业率为94.80%;硕士生2442人,就业率为92.38%。从性别结构上看,男生748人,女生1868人。研究生生源地多集中于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民族以汉族为主。男女比例大约维持在1:2.5左右.毕业生去向:本科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就业(59.42%),其次是升学(25.98%)和出国(10.49%)。而研究生则是以就业为主,硕士生直接就业的高达81.65%,博士生的就业更是85.06%。国内升学: 2017 届本科毕业生共计 1030 人在国内升学,升学率为 25.98%;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985”高校,占 比为 39.13%;其次是本校和“211”高校,占比分别为 34.08%和 16.50%。出国出境: 2017 届本科毕业生共计 416 人出国(境)留学,出国(境)率为 10.49%。生出国(境)留学主要分布国 家(或地区)是英国(34.62%)、美国(15.38%)、港澳台地区(14.42%)、澳大 利亚(14.18%)。硕士生主要前往美国、港澳台、法国、德国(均为20.00%)留学深造,这些国家的科研环境相对较好。就业行业分布::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教育 (35.4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1.51%)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90%)三大领域。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就业量较大的行业均为教育,其中博士生从事教育的比例为82.05%,硕士生为51.66%。就业单位性质: 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企业,占比 达到 69.77%;其次为中初教育单位(21.94%)。博士生倾向于留在高等教育单位;而硕士生更多的会选择企业或者是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区域分布:作为江苏省属院校,毕业生以服务地方为主, 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主要选择在江苏省内就业(71.48%);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上海市(5.19%)、浙江省(3.62%)、广东省(1.92%)、北京市(1.92%)等地区。博士生和硕士生也是以江苏省内为主,分别达到55.95%,64.09%.在江苏省内就业也是以南京为主,本科生留在江苏就业的将近50%选择留在南京,硕士生留在南京的比例58.25%,博士生是68.09%主要就业单位:校 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 156 人进入国家电 网公司、中国银行、苏宁云商集团等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 3.93%。薪酬水平: 2017 届本科毕业生月均税后收入为 4736 元,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强化培养学院和外 国语学院本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均在 5500 元以上;而生命科学学院本 科毕业生月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为 3570 元。2017届博士生的平均月收入为6236元,比其求职时期待的月收入(7833元)低1597元。硕士生的平均月收入为5231元,比其求职时期待的月收入(6246元)低1015元。相比较而言,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质量一般吧!毕业出四五千块钱在南京真的消费不起啥,租个房,去除水电费,也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自我突破了,跳槽或加薪,否则,生存都是问题。好了,对于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以及学校实力,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翘足而陆

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排名!

我们都知道考研初试成绩的排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但是并非每所高校都公布成绩排名。南开大学属于对外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排名的高校。学术之路为了便于广大考生了解南开大学的初试成绩情况,及时制作了各个专业的成绩统计分析。在此之前已经发布南开大学法学院各个专业的统计分析,详见:报考1771人,拟录取109人,南开大学法律硕士初试成绩统计分析与南开大学法学院2020年法学硕士初试成绩统计分析出炉!本文将发布文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2个专业的统计分析结果。据悉,南开大学文学院现有在岗教师103人,其中教授43人(含博士生指导教师32人),副教授33人。现有本科学生近800人,硕士生、博士生450余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00余人。学校的招生计划显示,2020年文学院招收学术型硕士名额为83人,其中接收推荐免试生39人(其中1人支教保研,不占统招名额),2020年用于统招的硕士名额为45人。而文学院的专业共计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传播学、汉语言文字学、美术学、设计学、文艺评论与创作、文艺学、新闻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13个专业。显然将这13个专业放在一起进行统计分析显得数据有点杂乱与庞大,因此我们从中先拎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这2个专业进行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这2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比较多,报考人数也很多,因此能够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已经各录取6名推免生,按照往年的数据,这个两个专业的统招名额各有6-8名。本文假定这个2个专业还各有7名录取计划,根据复试比我们可以推测出每个专业有8名左右的复试名额。经统计,202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2个专业的报名人数分别为211人、305人。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因此未来的招生人数可能不一样。这516名考生中退役大学生计划2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14人。考虑到最近几年的缺考人数不少,因此我们假定有一门成绩为0的考生即代表该考生缺考。我们将缺考考生剔除之后得到的数据为中国现当代文学178人、中国古代文学260人,对应的缺考率分别为15.64%、14.75%。基于上述假设我们知道每个专业大致有8名的考生会进入复试,为了预测复试分数线,因此我们各个专业各截取前15名的成绩。他们的具体成绩如下表所示。通过这份成绩表我们可以发现2个专业的成绩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成绩明显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这两个专业拉开差距的主要因素为业务课2的成绩。经统计,非缺考的438位考生的考研政治平均分为65.06分,外国语成绩平均分为55.23分、业务课1的平均分为71.41分、业务课2的平均分为76.74分,总分平均分为268.45分。至于为啥显得这么低,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部分考生的成绩过低,这438位考生的成绩分布如下表所示。当我们统计各专业前15名考生的平均分时发现,他们的政治平均分高达74分,外国语平均分高达73.87分。这是一个超级高的分数,足见当下考研政治与英语的分数整体上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那么现在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请问你今年或者往年考研英语考了多少分?欢迎互动交流。

处女星

出路宽、好发展,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知识及考取难度介绍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中国文学,气势磅礴,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正是学习这种精深和磅礴的专业。本科阶段,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是文学学科门类的一个大专业类,下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中国语言与文化和手语翻译等九个具体的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最为人熟知,也最受欢迎。语言文学专业是什么?五个字拆开来看,“汉语言”就是中国汉语,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文学”是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当文字不再单单用来记录(史书、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而被赋予其他思想和情感,并具有了艺术之美,便可称为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以汉语和中国文学为主修方向的专业。就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师范类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比较具体,主要是语文教师,而非师范类出口比较多元,可以往涉及语言文学的各方向发展。专业课程。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都涉及汉语史、文学学、语法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比较文学原理、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和创意写作等课程。具体到各专业稍显不同,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文学概论、大学写作和外国文学等课程;汉语言专业有方言学和音韵学等课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和汉语写作等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课程;古典文献学专业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等课程;秘书学专业开设秘书学、文书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和管理学概论等课程;手语翻译专业开设手语语言学、国家通用手语、行业手语、手语翻译概论、聋人与社会、手语翻译技巧、同声传译和文体翻译等课程。学科排名。中国语言文学是一个大学科,103所学校参与第四次教育部学科排名,其中最好的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A+,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A,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A-,14所学校全部是双一流院校。河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是省内汉语言文学最好的院校,被排在了B档。招生计划与录取分数。A档院校在河北招生数量很少,2019年北京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2人,北京师范大学招生计划5人,南京大学6人,南京师范大学8人,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只招生2人,竞争可谓非常激烈。对于想学这个专业,分数又不那么高的考生来说,省内高校比较保险。同样看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年河北省招生计划,计划人数在50人以上的全部是省内高校,比如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招生245人,唐山师范学院招生计划103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招生计划为50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主要在文科招生,考取难度中等,以2019年河北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为例,2019年学校文科投档分数686分,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为593分,专业录取分数比学校投档分数高出7分,比最高的金融学低8分。以汉语言文学为代表,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生出口很广,可以从事编辑、老师、公务员、文员、策划等工作。当然,具体到职业,考公务员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口,当老师需要考教师资格证,做编辑得、文员、策划,需要较高的驾驭文字的能力。语言谁都会说、文字谁都会写,但是做好并不容易,这类专业对学生写作、研究、分析及归纳能力均有一定的要求,学好了才有更宽广的空间。综上,中国语言文学类9个本科专业以汉语言文学最为人所知,也最受欢迎,这些专业目前主要在文科招生,重基础、宽口径,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这些专业的考取难度中等,如果你有作家梦、想考公务员、想当语文老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河北志愿王博士专注河北省志愿填报13年,积累了全面的志愿填报经验和数据,为数千名考生提供了精准的志愿填报服务,欢迎大家私信咨询、交流、点赞。祝大家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七纬

读中文系的人,只是看上去很美?

或许,没有哪个专业能比“中文系”更轻松而尴尬了。学生好像每天都能生活在诗情画意中,而且,读小说、诗歌,也并不是一件需要别人教的事情,培养专业作家也并非中文系的目标。但作为一门人文课程,中文系其实有着自己存在的必要与非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也又到了中文系专业的学生为工作头疼的时候——无论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即使在大学里有丰富的思想收获,但走出学校后,也无法直接把思想和内心展示在简历上。与其他专业相比,似乎也没有能在工作中直接派上用场的专业技能。在每年开学的时候,如果教授在课堂上问起,有哪些同学是第一志愿填报了中文系请举一下手,通常举手的学生连四分之一都不到,大多数人都是报考经济、金融等专业分数不够被调剂而来的。但中文系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理由。它用文学作品影响着读者的灵魂。南京大学教授余斌也抱着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中文系的大多数学生。不要求他们能在本科阶段成为多么专业的研究者,只希望通过讲课的方式,做一名文学的“中介”,引导学生们多读几本小说。“从1990年留校任教开始,我一直在教外国文学。几乎每次上第一节课,我都会跟学生说,课,你们可以逃,考试能过关就无妨,但希望能好好读几本名著。说这话没有一点矫情的成分在里面——读书比规规矩矩听课会有更多的收获”。看似轻描淡写的叙述,然而,实际上做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如果要深入研究的话,要阅读大量的文论著作和文学史作品,还有可能涉及社会学、历史与思想哲学类著作,因为每个经典作家都拥有不同的写作观。而且,中文系的地位在文学研究中也比较尴尬,当面对外国文学时,无法直接阅读原著成为最直接的困境,因而,在文学研究中,有些时候一名外语系学生提出的观点要比阅读译本的中文系学生更直接可靠。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障碍呢?大学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教授经典作品的阅读?看似诗情画意的文学研究又有哪些艰苦?这些构成中文系困境的问题,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采写丨新京报记者 宫子余斌,作家,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多年讲授外国文学通识课程。文章散见于《万象》《读书》《读库》等,另著有《张爱玲传》等作品。1当“中文系”碰到外国文学时的尴尬新京报:目前国内“中文系”的定位有些尴尬,尤其当涉及外国文学的时候,受专业知识与语种多样性的限制,学生们不会去阅读原文而只能阅读译本。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否会导致在文学专业性上,“中文系”的学生总是落后于外文系的学生。余斌:中文系学生只能通过译本去读外国文学,这当然有遗憾,却是无法改变的,虽然现在学生外语水平普遍高于过去,有些中文系学生也可以读原著,但和外院的学生还是不同,阅读速度上不去,理解也有更多的障碍。但是否就可推定专业性上就一定不如外院学生,却也难说,因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专业性”并不完全等于外语水平。只是文学是语言艺术,外语是硬功夫,这道门槛令“鄙视链”的形成对中文系学生不大有利,也让他们鄙薄外院学生不擅搭理论框架时有点心虚。即使对外院的学生,本科阶段谈“专业性”也是一种奢求。新京报:是不是应该给“中文系”和“文学系”做一下区分?余斌:印象中国内大学中文系都已“升格”为“文学院”,只有北大还挺着,如果北大中文系也改称“文学院”,那就全部“易帜”,中国大学的“中文系”要成为历史了。民国时不少名校有文学院,和现在的文学院不是一回事,大体上应称为人文学院。南京大学一度曾有文学院之设,文、史、哲,加上外文系,但那是虚的,只有一个名头。现在的“文学院”是中文系的“扩展版”。中文系全称“中国语言文学系”,顾名思义,似乎没外国文学什么事。事实上,很长时间里,外国文学只是中文系“外挂”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都在外文系,似乎只有周作人算自己人,他在北大开的“欧洲文学史”是中国最早的外国文学课程。吴宓的“西洋文学史”课则是给清华、西南大学外文系开的课,大体是英文授课。 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部分,“外国文学”课程在中文系课程体系里固定下来,是1949年以后的事,不过直到“文革”,都还是外文系的老师来讲,拼盘式,多位老师分任,哪个语种就讲那个语种的文学史,古希腊语没人懂,只好由别语种的硬上。与后来不同的是,讲的是“欧洲文学史”(有统编教材)而非“外国文学史”,东方文学不在其内。古希腊时期艺术品中文系设立外国文学教研室,是在“文革”结束以后了。我所在的南京大学中文系,该专业的元老张月超、赵瑞蕻先生,都是外文系出身,赵先生虽然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中文系的人,却是属于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我读本科时,外国文学史的授课老师均来自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所以这个专业在中文系是从无到有的。后来又有了新的冠名,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何所取义,个中人也不甚了了。据说教育部原先定名为“比较文学”,遭反对,才加了“世界文学”的“后缀”,这里的“世界文学”大体相当于过去的“外国文学”(虽然循名责实,“世界”应包括中国在内),跟在“比较文学”后面,感觉有点“尾大不掉”。新京报:虽说一个人不太可能掌握所有的语种,但外语不优秀的话,还有可能继续深入研读外国文学吗?余斌:不管教学科研,这个专业的重心还是在“外国文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就更是如此。中文系与外文系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科研完全是两套人马,自然也都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系统。外文系的文学课是以语言为底子的,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则不讲究语言的门槛。文学是语言艺术,不通外语还研究什么外国文学?这是中文系搞外国文学的人常会面临的诘问,虽然不是完全不通,有的人天分高或是下苦功,甚至下工夫,外语水平高乃至修成正果的也不是没有(中文出身,拿到比较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学位的也越来越多),但无改于总体上外语底子薄弱的事实。我自己就因外语不灵而有心理障碍,读不了原著或只是硬着头皮式勉强读一点,就不大敢写纯外国文学的论文,根据译本写点书评,或是沾上比较文学的边,才放松一点。新京报:那该如何看待外国文学在中文系的角色呢?余斌:中文系的外国文学的确有它的尴尬之处,其存在远不像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欧美大学的本国语言文学系均无相应的专业和课程)。它的角色,是中国文学的辅助学科,是像在外院一样,还是通识教育的性质?我也想不明白。但它在中文系有一席之地是有理由的。我的意思是说,它应该是完整的文学教育的一部分。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其主流是以外国文学(主要是欧美文学)为参照形成的,直到当下,也还在其延长线上,离开这个参照系,很多问题都无法交代。这个参照系已获得了类似通用语言的地位,没有对外国文学的了解以及当代文化的背景,文学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会是悬浮或相当残缺的。2如何以及为何讲授文学经典?新京报:在编选课程时,小说收录的比例远远大于诗歌,为什么呢?余斌:从某个角度说,这个选目里,诗歌是缺席的:即使里面有《伊利亚特》、《神曲》,它们也没有当作诗歌来讲,而是当作叙事作品,只是它们是诗体写成而已。诗歌讲究节奏、韵律,涉及语言的特点、精粹,是更有形式感的,翻译很难传达出来,要讲也是隔靴搔痒地硬讲。至于多选小说,还是因为这个文类比较“亲民”,我相信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读者而言,外国小说就等于外国文学,这当然有些遗憾,不过小说作为入门,还是相宜的。此外,西方小说从十八世纪开始升俗为雅,十九世纪蔚为大观,到如今已成为文坛上主流的样式,最具包容性的文类,吸引了最顶尖的作家,也代表了文学的最高成就。《译林世界名著讲义》,作者:余斌,版本: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点击书封可购买)新京报:通常在编选经典作品时,会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文学史建构到20世纪中期便基本停止,很多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不会被列入教材目录——例如波拉尼奥、彼得·汉德克、A.S. 拜厄特等。你认为这是文学史性质的必然吗?余斌:教学相对于研究总是滞后的。以我所知,外国文学的教学更是滞后。文学史的建构是一个涉及面更广的问题,它的目标,它的标准一直在变。确立文学经典不是文学史的唯一任务,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文学史的确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经典”的确立,重要的一端是时间,一直到现在,“经典”的概念已大大淡化了,人们潜意识里还是多少相信“时间的检验”。这个时间究竟该多长,是以百年为单位,还是以十年为单位,没有一定之规,总的趋势,似乎是在变短。这当然与“后现代”的崛起有关,现在讲“多元”“相对”,后面其实是“平等”,——平起平坐的要求。但是“相对论”如果绝对化,“经典”就不存在了。现在写论文,喜欢用的一个词是“文本”,经典是“文本”,通俗小说也是文本,一样看待,将“相对”绝对化,成“主义”了,结果就是这样。一般而言,文学史的内容,总是离我们越近了,讲得就越详细,经如过去杨周翰的《欧洲文学史》,上册从古希腊讲到十八世纪,下册全讲十九世纪。对“经典”的筛选过程还是“正在进行时”。“经典”是衡量的尺度,代表着按照一定标准形成的差序格局,暗示了优劣、高下、雅俗、精粗的区别。新京报:一部作品什么时候才能确认成为一部经典呢?余斌:虽然文学史一直在“重写”,但大体上,越往前越是静态,越靠近现在则“经典”的变数越多。标准总是越往前越严,比如十八世纪重点讲到十位作家,十九世纪可能就数倍于此数(远近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相对于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远,也就相对静态)。“时间的检验”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一定的距离可以更多带来判断的客观性。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足够的距离,才有可能采取“大历史”的视角。对于当代文学,我们还是“当局者”,所以过去当代文学被认为是不宜入史的。完成时的古代文学是文学史的研究对象,正在进行时的当代文学是文学批评的对象;搞文学史的是scholar,从事批评的是critic。现在界线模糊了,但越往前的经典地位越稳固,这点没变。只有达成共识,才能产生经典,而达成共识需要时间。《为什么读经典》,作者:(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译者:黄灿然,李桂蜜,版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4月新京报:面对上述所说的无法收录正在进行时的当代文学的缺憾,你认为有什么可以进行弥补的方法?余斌:在文学院,大体是以开选修课的方式向下延伸,比如我们院里就开过“外国后现代文学”一类的课程。作品选读、精读类的课程比较自由,读什么是教师自定的。我开过一门面向外院系的新生研讨课“外国文学名著精读”,课上读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算是未入史又比较晚近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小说插图一部作品何时可以成为经典,很难说。经典是个弹性的概念,可以加各种的限定和修饰。其内部也是有高下的。好比奖项有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有的作品在某个国家,放在某个时代堪称经典,放在世界文学中,几百年的时段中,可能就数不上了。布鲁姆的《西方正典》里用canon而不是classic,就是要强调他在书中讲的那些作家作品是最重要的经典,构成西方文学“原型”,足以让一代一代的西方作家产生“影响的焦虑”的伟大作品。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正说明经典内部也是分等级的。以我书里讲到的作品为例,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是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但几百年后还是不是被尊为经典,就难说,这部小说和《堂吉诃德》不是一个档次的经典。所以不能笼统地谈经典,最好是在某种限定下谈。我在《讲义》里将不同档次的经典“混为一谈”,是出于可读性的考虑,还夹带了少许个人兴趣,后记里也交代了这一点。《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剧照新京报:那么会担心许多经典作品已经过时了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还有《红与黑》?余斌: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不会过时,而且经得起反复阅读,常读常新。“过时”的反面是“永恒”,我看到中学语文卷上都有过有关文学永恒主题的题目,问有哪三个,给标准答案很搞笑,出现这样的题目则多少说明,冥冥中人们还是认为文学的永恒主题是存在的。这里的永恒是基于人性的不变,人的处境的不变。弗吉尼亚伍尔芙说“在1910年12月或前后,人性变了”,不能全看成故作惊人之论,或全然是俏皮话,她意在强调时代的变化,但从更宏观的角度说,当然是没变,也不可能变。西谚“太阳之下无新事物”,至少就人性而言,绝对成立。这个世界的外观在变,“沧海桑田”当然是巨大的变化,因为人的存在,科技的发展,这种变化还是加速度,但人的规定性没变,仍是“两足无毛动物”(钱钟书语),人的处境没变,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面对的是同样的人生问题。最根本的问题一直在那里:“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的境遇》,作者: [法]安德烈·马尔罗,译者: 丁世中,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法国作家马尔罗有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叫《人的境遇》(又译《人的命运》),写得不好,倒可以借用一下,古今中外的杰出作家,写的都是这个。无非是同一出戏在不同的时空里上演,作家以不同的形式、手法呈现而已。既然人性不变,人的处境不变,就此做出深刻回应的文学经典就不会过时。透过表象,我们可以说,“时”虽已过,“境”犹未迁。我们像古人一样经历生老病死,体验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样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觉得经典作品与我们不相干,往往是因为我们缺少想象力,我说的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一种联想的能力,在文学经典呈现的世界与我们面对的世界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越是有时空距离的经典,越有“变形记”意味(时空距离也会造成“变形”),越需要读者有这种能力。“过时”的概念是越到后来才越强烈的,中外的古人都不大有“时代”的概念,因为古代世界变化得慢。《西方正典》,作者:(美)哈罗德·布鲁姆,译者:姜宁康,版本:译林出版社2015年12月新京报:即使某些作品有很强烈的时代背景也没关系?余斌:既使作者强调了时代背景,其作品也是跨越时空的。《红与黑》就是一个好例子。这部小说讲述的是法国复辟王朝时代一个下层年轻人往上爬的悲剧故事 ,司汤达甚至加了副标题“一八三0年纪事”来提示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其他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不难对于连的故事产生共鸣。上世纪八十年代路遥中篇小说《人生》曾引起热烈的讨论,其主人公就被一些论者比为中国的于连。事实上不仅中国当代读者,所有出身下层希望改变身份的年轻人,都能从于连身上不同程度地看到自己的影子。要说年轻人在于连那里更有带入感,堂吉诃德引起的共鸣就是可以在不同年龄段发生的,钱理群有本书名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说的是中国的知识人,有人把王小波比做堂吉诃德式的人物,都是将文学人物与现实联系起来。当然书中世界与周围世界的关联有时曲折而隐蔽,发现其中的对应不那么轻松,经常也是需要契机的。《红与黑》小说插图3中文系学生只是“看上去很美”?新京报:很多人觉得,当中文系的学生那可真是再轻松不过了,每天不用做实验不用背公式单词,也不用像历史社科那样读厚重痛苦的大部头专著,就读读小说,读读诗歌,诗情画意,随便怎样都能够毕业。你对此怎么看呢?余斌:读文学作品是不是当真那么轻松惬意?你若问中文系的学生,得到的答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他可能原来是个文青,四年读下来离文学反倒远了。因为读什么,怎么读,和他的想象可能大不一样。且不说外人以为中文系就是读作品,事实上远不止文学作品,像文学史,文论,都有大部头专著,就专门性和难度而言,和其他学科没什么差别。即使读作品,也不那么轻松,不信你读《神曲》、《浮士德》试试?另一方面,要求不一样了,阅读不再是纯自发、业余的状态,你得能够分析一部作品,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得下功夫的。所以中文系只是“看上去很美”。当然客观地说,因为作业少,没有标准答案,考试判分有模糊性等因素,中文系看上去的确好“混”一点,但也因为其相对于其他学科问“虚”,想好好学有所成就的话,那是无底洞。也可以说,相比其他专业易于标准化,中文系的学习更带有“修行在各人”的色彩。新京报:这类讲义,任何对文学感兴趣的人都能够来旁听,那么,与非专业的文学爱好者相比,“中文系”的科班学生,他们的优势或者说专业性,应当在哪里呢?余斌:这样的讲义,我觉得应该属于“科普”的范畴,专业性的要求是满足不了的。本科阶段,对大多数学生,严格地说,还谈不上专业(个别“早熟”者是例外),有个兴趣的底子就好。新京报: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余斌:外人认为中文系念起来轻松,跟中文系作业少有一定的关系,——的确是少。我给学生的作业就是细读指定的经典作品。常常苦于没有足够的课堂讨论时间。我认为直接面对经典比在课堂上记笔记更有益,前提是真的认真去读了。最好的检验就是课堂讨论。相比独白式的讲授,这其实要求教师更多的投入。每次要求学生读的书,你得读一遍,读过的也要重读一遍,而“一言谈”的课,有时无须备课,须备课也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但教师其实也不亏,读或重读经典,与学生的讨论,也是一种充电,同时也是证明经典永恒性的一个机会。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采写:宫子;编辑:走走;校对:危卓。题图来自电影《死亡诗社》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延伸阅读清华大学停招新闻本科生?斜杠时代教育的“通才”与“专才”之争文科博士越来越难在高校谋职,读博后的出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