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国内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费,这些专业学费真的太贵了红猪

盘点国内10所高校硕士研究生学费,这些专业学费真的太贵了

研究生学费是很多考研同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生学费需要多少钱呢?哪些专业比较费钱?下面小编整理了国内10所高校的研究生学费,一起来看下吧~贵州大学(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云南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全日制学术型专业:8000元/年,学制3年,总计24000元。2.全日制专业学位学费标准见下表: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见下表,具体收费标准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和备案的为准:深圳大学根据国家政策,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以全日制脱产方式学习的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学费标准具体如下(均不含教材费、海外与本土学习行动等费用):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75000元;工商管理(MBA):198000元;公共管理:99000元;金融:学费共计人民币78,000元;会计:学费共计人民币99,000元;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54,000元;汉语国际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60,000元;心理健康教育:学费共计人民币72,000元。湘潭大学全日制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2020湘潭大学研究生具体学费及住宿费标准请参见湖南省物价局最新文件。以下为2019湘潭大学研究生学费标准。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学术学位8000元/生·学年;会计硕士28000元/生·学年,中法工程师学院的学费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后公示,其他专业学位10000元/生·学年。郑州大学所有硕士研究生均按学制年限分学年收费。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每生0.8万元/学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及学费标准见下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费标准为0.8万元/生.学年,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缴纳,按三学年缴纳。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见下表: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000元/生/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除外)7000元/生/年,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8000元/生/年,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6500元/生/年。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12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11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法律硕士、土木水利硕士10000元/生/年,非全日制教育硕士7000元/生/年,非全日制金融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16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13000元/生/年。兰州大学1.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8,000元/学年。2.全日制专业学位:艺术12,000元/学年;公共管理(MPA)20,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32,000元/学年,国际工商管理(IMBA)5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8,000元/学年。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公共管理(MPA)23,000元/学年,工商管理(MBA)类别中,普通工商管理42,000元/学年,高级工商管理(EMBA)180,000元/生;法律30,000元/学年;其余专业27,000-30,000元/学年。以上信息来源各院校官网,由中公考研网整理,如有转载请标注来源

撒隆

专硕难度升级!改考数一英一,这所近2.3万人报考的热门高校大改

↑↑点我的头像,到主页领取更多考研干货资料!在全国首次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的大背景下,安徽、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招生大改革消息冲上热搜,又一所高校官宣了详细的改革方案,相比中传,这所学校的改革力度也不小,从公共课到自命题科目,再到招生专业的调整,还有硕士研究生学费也都变了!这所学校就是考研中的“黑马”大热门院校——深圳大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有哪些改革内容值得注意。8月13日,深圳大学官wei发布消息,官宣深圳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有四大新变化:一、优化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调整1、增加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类别。2、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3、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4、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非全日制转为全日制专硕后,学费调整:全日制招生专业学费均为8000元一年,法律(法学)非全日制学费调整为三年9万元;5、扩招:积极争取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好服务鹏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跨界联合,交叉培养这一改革和安徽省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有相似之处。跨界联合培养硕士将于2021年全面启动招生,首届主要采用推荐免试方式招生。三、初试科目的变化调整及复试改革1、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2、公共课方面大改,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注:这里其实英语二改为英一其实不用太担心,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备考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调整,可以参考下面英语一、二的区别:考数学的要注意了,数二改考数一,需要多学一门概率论,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数学一二三试卷结构及各科占比:3、复试环节学校将从复试环节,进一步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扩大各招生学院(部)的自主权,各招生专业可在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栏对考生提出专业背景和能力要求,吸引优秀生源报考,为选拔专业化复合型优秀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学院(部)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复试考核环节,选拔合适的人才。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们当中有没有报考深圳大学的呢?下一篇文章小编将给大家从报考数据方面分析一下深圳大学的历年硕士报录情况,打算报考的同学别忘了关注我哦!通过目前的改革消息,考研er需要关注的有以下几个趋势:1、专硕扩招。比如安徽省的研招改革消息里面就提到专硕占比要达到70%。目前不少地区的专硕的招生人数及报考人数已超过学硕,但部分专业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专业学位人才,会持续扩招。但同时也会提高专硕的培养要求。2、专硕和学硕的招生及培养,要进行区分。目前硕士招生和培养方面,专硕和学硕基本上没有区别。招生考试尤其在复试阶段,很多高校学硕和专硕的考核内容都一样,采用笔试+面试随机提问,没有区分度;在培养阶段,也有不少高校专硕和学硕一同培养。虽然专业硕士强调应用型,但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因此,专硕和学硕从招生和培养,都需要改革。尤其在21考研复试阶段及21级以后的硕士培养方案上会有体现。3、复试改革。上面提到专硕和学硕的招生要进行分类区分,那么就会体现在复试过程。除此之外,复试也将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各院系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结合专业背景进行复试考核。4、学科专业调整。这也会在招生专业目录中体现,21考研专业目录中有变化比如学硕已有一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进行招生、命题;专硕招生专业原则上不再区分研究方向。5、鼓励高校与高校或研究中心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需要21考研er关注的当然是与初试相关内容,注意院系初试科目的调整,已经公布21招生专业目录的基本上就已经确定的,大家可以安心备考,不要太过于焦虑改革会怎样,更多的变化是在复试部分,关于复试的改革等初试过了之后再去操心。21考研er,加油冲呀!往期干货文章:报考人数近2.6万,整体报录比9:1!这所热门211高校真是不好考!扩招近35%!超1.1万报考!这所热门师范高校公布20年硕士报录数据下个月要报名了!考研报名考试时间表!应、往届生报考点选择提醒

上了热搜的教育类硕士,怎么考?

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了这件事,决定推进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改革,促进师范毕业生从教就业。会议决定:在已对教师职业资格实行“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基础上,推进师范毕业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并建立教师教育院校对师范生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制度。加快推进允许教育类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审核,审核通过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可免试认定教师资格,便利师范毕业生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瞬间,教育类硕士上了微博热搜。先了解一下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设定的教师资格考试。自2015年全面改革后,教师资格证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考试大纲,面向对象也不再局限于非师范生,所有要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人员都需要通过考试才可以(包括师范生)。教师资格证难不难考?山东省教育厅官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50余万人一同报考教师资格证,其他省份的报考人数也都在20万以上。教育部官网上教育部副部长孙尧的一篇名为《努力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讲话中有如下内容:严格资格准入,提高入职门槛,新入职教师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从源头上保证教师质量。所以说教师资格证统考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毕竟教育是一个国家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大计,对教师的准入要求提高,但是到底难不难考,的确因人而异。考教育类硕士,可以免教师资格认定!从两门考试科目可看出相似之处,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有《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育类硕士考试笔试科目有《教育综合》《学科综合》。所以,国务院的鼓励外加福利,考教育类硕士的劲头是不是更足了呢?教育类硕士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教育学是考研十三大门类之一,学科下共有七个一级学科专业,其中三个学术硕士专业,四个专业硕士专业。学硕专业:0401教育学,0402心理学,0403体育学。专硕专业:0451教育硕士,0452体育硕士,045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4应用心理硕士。教育类学术硕士0401教育学★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040111 教育法学0402心理学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教育类专业硕士0451 教育 ★045120 职业技术教育   045101 教育管理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5 小学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19 特殊教育045171 学校课程与教学045172 学生发展与教育045173 教育领导与管理045174 汉语国际教育   0452 体育045201 体育教学   045202 运动训练   045203 竞赛组织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   0453 汉语国际教育0454应用心理以上是教育类硕士考研方向。目前,教育类硕士就业前景广、需求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理论、学科、管理等考研专业方向。

今日晏闲

考研改革再出新花样!

今年很多省份和院校都有公布关于考研改革的信息,不少院校的难度都有所提高,近期深圳大学和江苏省也传来研究生招生改革消息,小伙伴们赶紧来看一下!深圳大学考研改革01初试自命题科目调整2021年,深圳大学将全面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1、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给大家上一份17年到19年英语一和英语二难度比较图,看历年的平均分就知道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难易程度了!对于前期准备英语二的考生,如果英语确实一般,考察英语一没有绝对把握时,建议大家换一所考英语二的学校。2、除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专业选用数学二以外,所有全日制理工医专业不再选考数学二,改为数学一;虽然数一数二在难度上也有区别,理论上数一大于数二,但近难度几年区别不大。如果说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是可以进行概率论和高数知识点的学习。但是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建议大家还是可以考虑其他学校。3、除教育部有相关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相同专业的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自命题考试科目一致,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于复试阶段再行体现。02招生专业调整除了初试科目调整外,一些专业设置也有调整。我校将新增机械(核工程)、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不再招生;部分原非全日制专业,如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转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同时,积极争取教育硕士、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的招生规模,更好服务鹏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上内容节选自深圳大学研究生官方公众号江苏省考研改革扩大专硕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目前全省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5,2020年将达到6:4。内容节选自教育部官网,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41/202007/t20200714_472682.html考研改革趋势分析近期已经有2所学校和2个省份,公布了2021研究生招生改革相关信息。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些消息中透露的研究生改革趋势。1、专硕扩招。安徽省的改革方案里面提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逐步提高到70%。江苏省改革方案中提到:稳步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目前全省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研究生比例为5:5,2020年将达到6:4。2、专硕英语二改考英语一。深圳大学的此次初试科目调整,将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再选用英语二、改为选用英语一;在此之前,安徽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部分专硕专业,也将原本的英语二调整为英语一。3、复试改革。中传的改革重点就是复试这块,只要通过国家复试线,就有机会参加复试;复试的考核标准是:初试成绩+材料评议,不再只看初试成绩。深圳大学也表示学校将从复试环节,进一步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特长、创新思辨、道德品行、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21考研的小伙伴们不要因为这些改革而乱了复习阵脚,虽然政策在变,但我们还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来以应万变,初试成绩仍然是一个自己实力强有力的证明!而对于22考研、23考研……准备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在本科期间也要注重提升自己——考证书(起码四六级证书要拿到)、参加活动获得名次、发表论文、不挂科……

丹书

21考研人注意:这12个高校专业不要报名了,已通知停招

在考研界,有一句话被奉为圭臬,那就是“对的学校和专业就是考研成功的一半”。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跟着学长学姐的步伐,伴着学长学姐的经验,目标定在了学长学姐考上的学校和就读的专业。当这些同学准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一个大的意外可能正在发生,那就是要考的学位可能今年刚刚被撤销,要读的专业可能今年刚刚要停招。早点知道,则可改变院校,更新目标,尚可一较;晚点知道,则会贻误战机,耗费心力,最终放弃。为了让大家不浪费充满汗水的考研青春,为了让大家不错过含苞待放的硕士生涯,今天董师兄罗列了一些明确通告2021考研起将停招的院校专业。如果你的目标不在榜单,请你继续拼搏奋战;如果你的目标落在榜单,请你及时做出改变。华北区停招信息首先要说的就是211财经名校,培养了无数商界精英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根据学校发布的公告,2021年将停止信息学院产业经济学、金融学的招生计划。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不淡定了,“财经院校不招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学生了?”,其实公告中说的是信息学院的这两个专业,而非传统商学院中的这两个专业,所以不必慌张,选好学院,你要的专业都还在。除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也发表了声明,新闻与传播的专硕和公共管理硕士,将在2021年停止招收全日制生源。这里有很多限定条件,大家需要注意一下,分别是新闻与传播的“专硕”,以及所谓的“全日制生源”,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则依然可以报考,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咨询学校招生办,进行再次确认。变动比较大的,应当属于北京大学,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于2021年起,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改为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河北工业大学发生的变动也不小,其理学院的统计学专业将不再招生,而且其会计专业,将在2021年起只招收全日制生源,非全日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华南区停招信息作为华南区的考研大热门,深圳大学,也加入了停招军团,根据公告显示,自2021年起,其应用化学专业将不再招生,取而代之的是新增了机械(核工程)和学科教学(生物)专业。而且,一些之前是非全日制的专业,也将正式转变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包括法律(非法学)、学科教育(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和学前教育专业。华东区停招信息华东地区在本次的停招军团中,可谓是人多势众,共有五所高校入选。首先是“篮球名校”华侨大学,其将在2021年停止招收法律(非法学)专业和法律(法学)专业的招生,两大当下的热门的专业被停招,势必会影响很多同学的备战,所以务必及时应对。上海地区有两所高校发布了相关停招信息,复旦大学的软件学院将从2021年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生,取而代之的是将其转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上海电力大学则是宣布停招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的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非全日制专业。浙江和安徽也分别选派了一所高校,加入到本次停招大军中,分别是浙江理工大学,其理学院的纳米材料与器件专业将于2021年停招;安徽工程大学则是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微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剔除出了2021招生专业名单中。西南区停招信息西南大学也是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其经济管理学院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将在2021年停招,之前有意的同学一定要及时更改目标,重新出发,或是换学校换专业,或是不换学校,然后专业做就近调整;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也在其2021的招考专业中,将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从名单中剔除,不再招生。招生信息心中记,再三确认要仔细。考研复习虽重要,目标选择莫儿戏。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鳧鹥

教育类硕士,毕业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会导致教育类考研热吗?

考研与考教师资格证认定原本是两场没有什么特别联系的考试,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考教师资格证会在本科期间完成,而考研是要在大三之后才会准备,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也不大会在读研期间考教师资格证。所以二者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和交叉,但是近日的一项改革却把却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同学们最好奇的就是这项改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考研?教育类考研备考教育类硕士受益最大近日一项关于教师资格证认定的改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关注,这项改革明确指出今后“教育类硕士及以上毕业生直接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虽然不是直接说考上教育类研究生就等于考过了教师资格证,但是也差不多了,毕竟硕士不能毕业的只是少数。这项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教育类的硕士生了,无论是在读的、还是以后想要考教育类方向的同学,都不用再单独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这其中的一系列流程都不用再去经历,笔试、体检、面试等,对于今后会成为教育类硕士的同学来说节省的不仅是经济成本,更是时间成本,不用再单独的花时间来备战笔试和面试。同时也直接提高了教育类考研的的筹码,考上研究生就是一举双得,毕业后相当于获取三证。教育学硕士会导致教育类考研热吗当然,考上研究生所能获取的筹码有多少并不是同学们最关心的,同学们最关心的事应该是这项改革会不会引起教育类考研热,使得更多的考研生选择教育学方向,最终直接增加教育类考研的难度。先给正在备考教育类考研的同学一个准确答案,“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并不会导致教育类考研热。原因很简单,首先对于能够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来说,考教师资格证更是小菜一碟,笔试不用多说、面试再差也能熬过;其次单单这一个筹码还不足以改变同学们的决策,对同学们的吸引力有限;最后,教育类本就是考研跨考热门,即使有些同学因为这个筹码选择了教育类,也不会对总体热度和难度有什么影响。不会导致报考热度巨变教育类都有哪些热门高校所以最终这项改革,是真正的只会惠及到已经在读研的教育类硕士以及原本就会选择考研教育类的同学,当然,这项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教师资格证认定与教育类考研联系在了一起。不过,同学们对教育类考研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具体来讲,教育类学硕包括教育学(040101)一级学科,分为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研究、课程与基本理论、中国近代教育史等;应用心理学(04020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教育类专硕包括教育管理、学科教育(各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学教育类方向是十大跨考热门方向之一,所以每年的教育类考研竞争压力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一些热门高校。这些热门高校的教育类学科实力都是非常强的,如果你想考教育类方向的研究生,那么这些高校绝对是最佳的选择。学科评估获得A级的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A+)、华东师范大学(A+)、南京师范大学(A)、东北师范大学(A)、华中师范大学(A)、北京大学(A-)、西南大学(A-)、浙江大学(A-)、首都师范大学(A-)、华南师范大学(A-),这10所高校的教育类专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北京师范大学总结这次有关教师资格证认定的改革对于教育类考研生和在读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而且未来想要报考教育类研究生或者正在备考教育类研究生的同学也不需要担心,这一项改革可以说是“纯利”,并不会带来教育类考研热的“副作用”。尤其是目前正在备考教育类研究生的同学,“免试认定”应该作为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备考的筹码,而不是用来过分担忧的因素。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已经选好的目标院校那么就一往无前,如果还没有定好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在上面的10所高校里进行选择。考研加油你觉得教育类硕士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会使得教育类考研热度上升、考研难度加大吗?或者你觉得这项改革还会带来什么改变?欢迎在下方评论或者留言!

红颜劫

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变革,改革成趋势,你还敢考吗!

一代改革一代难,代代改革属中传!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官方公布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从最新的考试大纲看,中传2021年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大改革,从原来的各个学科考各个学科的专业课变成公共管理、法学门类、艺术学门类、文学门类科目三考主题写作,科目四考应用基础。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目四也为人文社科基础。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要说这主题写作是什么,我们可以先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主题写作考试要求:0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0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03写作具体要求:(1)标题:不超过30字;(2)摘要:200字左右;(3)关键词:3-5个;(4)正文:2000-3000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从考试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要求你现场写一篇论文吗!从案例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还要求至少设置一级标题,这不是同学们平常写论文的格式吗?外国语文学各专业“主题写作”用所要求的语种作答,现场考验你的词汇量、句子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这很中传!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那么人文社科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再看下中传官方给出人文社科基础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文学考查考生对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文艺思潮、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经典作品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文明史考查考生对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发展历程的基本脉络,以及不同阶段代表性文明的主要特征、重大成就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基本状况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哲学考查考生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审美观、历史观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主要人物和流派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第四部分:媒介与社会考查考生对媒介社会学分析视野,以及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关系互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信息来源:中国传媒大学还好中传最基本的事做到了,给了推荐参考书目,至少同学们不会漫无目的满世界找书找知识点。有一说一,不论是清华大学取消部分专业本科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改变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这些都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定要走的一步,只不过中国传媒大学把这件事提前了,中传可能只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一个开头。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因更改考试科目、更换考试方向让同学们百感焦灼,“百日重学”里也有它的一份力,可以说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都有一颗改革的心,不过是时间问题。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放平心态,第一年改革大家都是同一水平,不一定谁赢谁输,你可以坚持一下试试,或者选择换院校,有些专业的考试内容都是相通的,现在重新择校还来得及。不要害怕,同学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做出决定并实施,时间不等人!信息来源:网络信息来源:网络说过了中传改革,我们来看看最近又有哪些院校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考试目录等信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公布工程管理硕士2021年招生说明,2021年计划招收30名全日制和156名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接受推免研究生。信息来源: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公布学术硕士计算机学科各专业2021年全国统考初试科目调整通知,其中全国统考科目四原“计算机基础综合”(代码855)调整为全国统考科目“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代码408)。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科目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公布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信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信息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机械专硕初试科目有所更改,初试科目805测试技术改为806电气控制与PLC。奖学金制度也有所改变,2020年主要为新生奖学金,2021年奖学金包含新生奖学金和老生奖学金两个方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信息来源:江苏理工学院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其中非全日制专业相较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说少了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体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四个专业。学费也有所调整,法律硕士非全日制从7.5万元变为9万元。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信息来源:深圳大学更多最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信息,我们将持续更新,请同学们继续支持!此时正在备考的你是不是还在为了“ 历年真题找不到 ”等这些问题而捉急上火?憋慌!研线网后台回复“平台名+领真题”,例如“领真题”,即可领取10G超全考研资料,你想要的历年真题资料这里都有!如果想成功逆袭上岸,请一定收下这份备考大礼包!真没多少时间了,快快抓紧时间学习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小编就为大家解说到这里!辣务u——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想了解哪些考研资讯呢?留言区等你们!(啾啾啾!)文章来源:研线网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中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变革,改革成趋势,你还敢考吗!(附最新院校招生信息)

娓娓不倦

少招近1000名研究生?深圳这所高校学费竟然近20万!谁能上得起?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深圳大学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综合类的重点大学!创校初期,深大接受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高校援助师资力量。深圳大学2020年录取硕士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录取4155人,比19年增幅42%。但是近日深圳大学公布了《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包含每个专业拟招生人数,总计约3411人。其中非全日制专业招收约423人;全日制专硕约招收1819人;全日制学硕月招收1169人。总计比2020届少招了近1000名研究生。深圳大学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受欢迎的程度却一点也不差!2020届报考深圳大学的人数高达22715人,今年报考的人数只多不少,录取人数却减少那么多!又会有不少考研党们变炮灰、成陪跑了!深圳大学地处超一线的城市深圳,学费也真是超级不便宜。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还是标准的8000元/年;但是非全日制的学费就不怎么美好了!工商管理(MBA):198000元; 公共管理:99000元; 会计:99000元; 金融:78000元; 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75000元; 心理健康教育:72000元;汉语国际教育:60000元; 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54000元; 这么高昂的学费,谁能上得起!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普遍也都很高,基本都在2万以上,所以犹豫考非全的研友们,考研前一定要打听好学费,免得你考上了却伤不起,那就尴尬了!深圳大学的学费昂贵,奖助学金也不含糊!除了其他学校都有的奖助学金外,还有部分院校特设了1-2万元不等学院奖学金,研究生创业项目和重点项目等。真是“豪”啊!那具体深圳大学2021年都有哪些专业招收多少个研究生呢?看表↓↓↓多少分能考上深圳大学的研究生呢?参考下2020年的复试分数线↓↓↓现在你对深圳大学是不是有了一个全新系统的认识!关于深圳大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分享~

若骤若驰

在职研大事件!“非全”歧视引热议,中立解读在职非全与全日制

近日,澎湃新闻一则题为《教师招聘歧视非全日制学历?鄂尔多斯致歉:组织者不了解通知》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报道是由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引起,有网友反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参加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和准格尔旗的教师招聘时,均被“学历不符,非全日制学历”的理由拒绝,国家在今年的2月14日就发文,现在还不能保证统招非全日制的就业,略感心寒。鄂尔多斯相关部门回应,承认有关人员不了解国家2月通知,但考试报名工作已结束不能够重新组织报名,今后严格贯彻落实。今年2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各级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要根据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对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不得设置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各地要合理制定人才落户条件,精简落户凭证,简化办理手续,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落户机会。从去年到今年,“非全日制”遭遇歧视的问题就在业内发酵。2017年9月首届非全日制入学,最短2-3年年限,2019-2020年正是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的时期。以前,在职研可能相对好考、好混,甚至在人们的认知中可能和专本科的成人学历差不多(当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以说是属于边工作便读研的在职研究生的一种,被社会人士习惯的认为和原来等同。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原来的“在职研究生”不是一个概念。因为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同样的考试内容,同样的统考选拨,同样的分数线,同样的课程和课量要求,同样的毕业要求,同样的双证效力等等,这些是国家明文规定的。话说回来,歧视其实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同是硕士要看是否双证,同是双证硕士要看学硕还是专硕,同是专硕要看全日制还是非全,同是全日制学硕要看第一学历,同是本科要看统招还是成人,同是统招本科要看学校好坏……有人觉得不公平,也有人觉得这才是公平,毕竟各个学历的难度不同,享受的成果不同也无可厚非。不过,非全日制在其中绝对存在着巨大的误解和不公平。一个HR朋友曾经举例,申请者本科很不错,还考上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和一个本科还不错但没有他好的本科生竞争,一定要把本科学历放到非全研究生之前,否则可能在大致筛选的时候就淘汰了,因为大致扫到非全可能就不看了。费劲考上研究生,花费时间精力读出来居然可能掩盖本科的优势?这种直接把“非全”当成是烂大街的学历的看法不止是一个人,非全日制最大的歧视,应该说是,社会的不了解。人们习惯性的认为统招的是靠实力考的,非统招的都是混学历的方式,而在大多数人’不知道现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是统招‘的情况下,“非全日制”这几个字一看就是非统招,自然划分到混学历的方式中去了。不过,在强调非全和全日制一致时,经常会出现互喷的情景,反而让不明情况的路人觉得非全就是没啥含金量,这是为什么呢?争论点无非以下几个方面:同样的分数线?那为什么考不上全日制的可以调剂到非全?同样的双证?那为什么毕业证书要明确注明是“非全日制”?同样的课程?那为什么全日制脱产专心在学校学习,你还有时间工作?首先,先来说说分数线,说是同样的分数线,一般是同样的国家线,2020年入学校最低分数线也大都公布的同样数字,具体咱们来举例看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分数线比较低的现代教育技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录取分数线同为340分,而全日制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接收调剂。类似学校专业还有很多,同样的分数线,但大多数非全日制名额一般要大于全日制,而且全日制竞争更加激烈,非全日制经常接收全日制调剂过来的考生。但调剂前提是达到这个分数,同专业考不上全日制一样考不上非全,但可以从别的学校或专业调过来。也有单从分数线上就不同的,说个差距比较大的,上海财经的会计硕士:全日制分数线:总分235,英语60,综合120非全日制分数线:总分175,英语44,综合88初试分数线差距如此之大,看看上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的复试考核方式——远程面试+背景考核:1、面试(100分):思想政治和品德(5分)、外语听说能力(20分)、专业知识水平(25分)、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50分。2、 背景考核(20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硕士一直是竞争激烈的热门专业,非全如此低的分数可以说非常照顾在职人员的。很多非全日制的招生也确实倾向于工作能力的考核,还有些学校专业非全日制不接受应届生考,毕竟工作经验多了,考试能力和学习时间自然就弱了。非全日制一般支持边工作边读书,工作经验加上读书学历的总和才是自身最大的资本。当然,没有工作经验加成考上非全日制的学生也是真材实料考上的,如果在读书期间得到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加成,你觉得比全日制差吗?其次,关于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一样的,但学历证书确实会注明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当然也有国家规定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如果大家认可了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有优劣,有的时候确实需要区分。最后,关于课程和学习,这个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全日制整天在学校里也不代表整天学习。当然,如果想学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专业问题。非全日制虽然分时间给了工作,晚上周末完全可以挤出足够的时间。当然,周围边工作边读研的同学真的很辛苦,越好的学校学习任务越重,大多不错的工作压力也不小,有时觉得他们都不用睡觉的。所以如果你读研是完成任务就好的混日子,全日制非全日制其实差不多。如果边工作边读研,没拿到工作经验的优势只去和全日制比学历,那歧视也无可厚非。如果想要真正提升自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向,获得不同的优势。如果只是非全日制就一刀切确实不公平,学校专业好的非全比普通学校的全日制难考,考研的就比不考研的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国家新政与国民认知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2008年国家增设专业硕士,当时被广泛质疑和看不起,但现在已经逐渐被大家接受,虽然也的确还有所谓歧视专硕,不过相对的有些企业岗位反而更喜欢专硕。硕士研究生现阶段还是高端学历,和需要国民普及的专本学历是有所差距的。从国家2016至今的政策来看,国家是重视和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信随着社会的普及,非全经过一个过渡后一定会像专硕那样得到认可。

事业不同

清华北大18人,700分以上6人,天津市第一中学在天津能排第一吗?

天津市第一中学(Tianjin No.1 High School)是天津市教委直属的重点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天津市第一中学组建于1947年9月,原名为天津市立中学;1949年3月6日,学校改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学;1998年,创办天津一中学校。天津市第一中学占地近80亩,共有60个教学班,学生1620人,在岗教师218人,其中高级教师80人;特级教师5人;45岁以下的具有本科学历的98人正在进行教育硕士研究生班的深造学习,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具有研究生学力水平的教师占教师总数60%。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考喜报:天津一中高考成绩喜报你觉天津一中实力怎么样?在天津能排第一吗?想要看到你母校的最新介绍吗?欢迎关注我们并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