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全国首家物联网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无锡通过验收微曰

全国首家物联网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无锡通过验收

9月11日,“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高分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家组验收。该中心位于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依托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无锡市计量测试院筹建,是全国首家物联网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计量测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物联网核心元件标准体系的建设中,计量的作用是形成一套完整的量值测量和评价标准体系。特别是对物联网感知装备(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条码识别以及其他多媒体信息采集设备等)核心元件的参数进行全面测量,对整个系统进行可靠性和精确性评估,形成完整的计量测试技术标准规范,为物联网的全面部署提供计量保障。无锡市计量测试院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方面的计量测试服务,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经过前期大量的积累和实践,201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无锡市计量测试院筹建“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的传感产品计量测试机构,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软硬件设施,具备热敏、湿敏、力敏、磁敏、化学、电学、声学、长度、生物等九大类感知品种的计量测试能力,在惯性传感器、动态压力特性、风速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物联网重点元器件项目的计量检测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验收后,中心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努力打造“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科研装备、咨询培训”四位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娟 通讯员 徐晶心)

梵高

江苏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落地助推产业升级

原标题:条块联动,夯实质量提升基础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检中心、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一批落户于江苏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纷纷顺利通过验收。在江苏,还有很多正在筹建的质检中心。自去年5月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省市场监管局与13个设区市分别签署的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中,共涉及17个国家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7个省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个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3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2个药品进口口岸药检所的建设任务。产业质量提升,离不开计量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计量技术融入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流通、使用全过程,可以解决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难题,激发全产业链创新活力,从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升级。秉承这一理念,全省各地以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为导向,把布局筹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上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作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有关部署。质量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介绍,省市场监管局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搭建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条块合作平台,目的就是利用“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的体制优势,集成运用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职能,携手地方共促优势产业发展、共创一流营商环境、共育高端质量品牌、共建高效治理体系。江苏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于去年8月18日通过验收,是我省建成的首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是省市场监管局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后的首个落地项目。中心设有温度仪表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覆盖90%以上产业所需的量值溯源能力、关键参数检测能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周期比较长,且需要当地有足够的产业基础支撑。”苏州市计量测试院院长张俊峰告诉记者,中心建成后,通过服务“苏州一号产业”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开展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产业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同时,还要紧紧围绕生物药、医疗器械、光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制造等10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用精准高效的计量测试技术赋能苏州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落实到每个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记者梳理省市场监管局与13个设区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发现,每份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都体现了“个性化”,紧贴当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覆盖了61个重点产业、29个重点园区和162家重点企业。13份协议中,省市场监管局支持各地的措施有106条,已经分解为713项具体任务。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尤其对于存在资金、技术、品牌等瓶颈的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积极推进更多的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质量基础设施落地,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整体提升产业水平。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去年12月2日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预验收,该中心是苏中苏北首批、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受理领域IPC分类号75个、洛迦诺分类号30个,覆盖徐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主要技术领域,带动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去年9月,全国首家国家级增材制造产品质检中心在无锡通过验收。无锡市质检院副院长周滢说,从筹建至今,中心先后取得了多项国内外相关标准资质,并且与SGS、BV、CSA等国际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开展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为本土企业的国际合作打通了认证通道。(赵伟莉)(责编:萧潇、张鑫) 【来源:新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乔乔

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纷纷落地助推江苏产业升级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检中心、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物联网感知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江苏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一批落户于江苏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纷纷顺利通过验收。在江苏,还有很多正在筹建的质检中心。自去年5月开始,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省市场监管局与13个设区市分别签署的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中,共涉及17个国家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7个省级质检(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个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3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2个药品进口口岸药检所的建设任务。产业质量提升,离不开计量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计量技术融入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流通、使用全过程,可以解决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难题,激发全产业链创新活力,从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升级。秉承这一理念,全省各地以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为导向,把布局筹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上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作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有关部署。质量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介绍,省市场监管局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搭建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条块合作平台,目的就是利用“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的体制优势,集成运用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职能,携手地方共促优势产业发展、共创一流营商环境、共育高端质量品牌、共建高效治理体系。江苏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于去年8月18日通过验收,是我省建成的首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也是省市场监管局与苏州市政府签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后的首个落地项目。中心设有温度仪表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覆盖90%以上产业所需的量值溯源能力、关键参数检测能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周期比较长,且需要当地有足够的产业基础支撑。”苏州市计量测试院院长张俊峰告诉记者,中心建成后,通过服务“苏州一号产业”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开展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产业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同时,还要紧紧围绕生物药、医疗器械、光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制造等10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用精准高效的计量测试技术赋能苏州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落实到每个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记者梳理省市场监管局与13个设区市签署的合作协议发现,每份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都体现了“个性化”,紧贴当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覆盖了61个重点产业、29个重点园区和162家重点企业。13份协议中,省市场监管局支持各地的措施有106条,已经分解为713项具体任务。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尤其对于存在资金、技术、品牌等瓶颈的中小企业来说,更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积极推进更多的质检中心、计量测试中心等质量基础设施落地,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整体提升产业水平。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去年12月2日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预验收,该中心是苏中苏北首批、淮海经济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受理领域IPC分类号75个、洛迦诺分类号30个,覆盖徐州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工程机械为主的主要技术领域,带动相关产业迈向中高端。去年9月,全国首家国家级增材制造产品质检中心在无锡通过验收。无锡市质检院副院长周滢说,从筹建至今,中心先后取得了多项国内外相关标准资质,并且与SGS、BV、CSA等国际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开展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为本土企业的国际合作打通了认证通道。【来源:新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慧远

强化管理 优化服务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打造能源托管“无锡样本”

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本,以“绿色智慧”引领公共机构节能提效,助推绿色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政府机关、服务企业和节能市场合作共赢、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无锡样本”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以创新精神开拓能源管理新路径。进驻机关部门多、外包服务单位多,作为全市“中枢”的无锡市民中心,要为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树立“标杆”。如何走出能源管理新路子,一直是近年来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孜孜追求的目标。无锡市民中心能源综合一体化管理项目,就是一个全新模式: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与有关节能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能源托管型合同。在合同期限内,乙方为甲方提供对水、电、气保障的一体化综合服务,甲方在确保节能预期收益的前提下,按月向乙方支付能源托管费用。采用“1+3”托管费用激励机制。“1”是指托管基数,以前3年能源费用平均数为基数,同时综合考虑设备老化、办公需求增长等因素。“3”分别是不低于托管基数7.5%的节能改造投入、限额100万元的奖励费用、因人员设施设备及政策性调价等变量的协商调节费用。坚持“三不”基本原则,即不改变用户原有的物管形态、不大幅更换原有设施设备、不降低保障供给标准。落实“三化”运营机制,深化精细化管理,强化能效提升,优化管理策略。以多元举措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提效。积极发挥政策推动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目标要求、实施主体、基础工作、推进程序、资金支付、成本管理以及管理责任等方面均作了明确界定和具体要求,尤其是在采购方式、合同签订、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等财政政策和政府采购方面突破了一些政策瓶颈,体现可操作性。着眼于各级行政中心节能管理的风向标引领,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无锡市民中心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方为市民中心提供一体化的综合能源服务,为推进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持续打造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的新标杆注入新动能。建成1.55兆瓦的光伏停车棚分布式电站,每年可发电120万千瓦时,积极布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300余个,为绿色出行续航充电。建成感知能源可视化监管平台,对能耗进行分类分项分户计量分析和监测监管,避免和减少无人空调、长明灯、长流水等“跑冒滴漏”现象。近年来,无锡涌现了一大批有竞争力、为公共机构节能服务的企业。累计签订28家规模以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金额达数亿元。2019年,“长三角”公共机构节能交流会在无锡召开后,无锡合同能源管理方案的示范效应快速释放,经验做法被省内外行业广泛接受和复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信息化手段充分运用到机关事务管理实践中,着力推进智慧后勤建设,推动工作方式从传统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向现代集约化、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提升了服务保障工作效能。国管局、省管理局对无锡率先用大数据思维打造智慧后勤的实践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机关后勤予以宣传推介。坚持问题导向,开发管用软件。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机关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依托“物联网+”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开发了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办公用房智能图形管理系统、智慧公车管理系统和市民中心感知能源监管平台,机关事务管理“驾驶舱”、变电所少人值守系统等软件为市民中心整体运行、科学管理和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保障。坚持数据共享,实现智能管理。利用RFID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系统电子标签技术,对市民中心范围内数万件固定资产新增、盘点等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房产智能图形管理系统,全方位统一监管办公用房,实现“以图管房”。启动智慧公车应用管理平台,实现了用车申请、用车预订等多种功能,给公务用车使用部门单位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应用新技术,提升服务效能。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网上办”“掌上办”上寻求突破,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开发网上办理事项新功能。依托微信公众号,打造“指尖上的后勤”微服务平台,提供餐卡充值、点心外卖、特殊岗位订送餐等6大类30余项“一站式”服务功能,大大提升了机关干部和职工的获得感、满意感。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建成的智慧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采取安装红外线对射和智能摄像机的方式,强化了对办公区周边的安全防范。建成的数字感知能耗监管平台,对机关各单位用水、用电、用气等参数实时监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电梯管理系统、“明厨亮灶”系统等,使机关事务管理手段实现了由简单传统型保障向科技智能型保障的跨越,充分展现了“智慧后勤”的效能。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无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采取强化宣传、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深化监管等有效措施,以实际行动持续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精心宣传,持续营造氛围。在线上、线下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新风尚。通过媒体、网站、微信、QQ群等平台载体,呼吁干部职工杜绝浪费。目前,全市2000余家公共机构已经全面开展行动。精准施策,持续完善制度。建立“1+3+12”管理机制。“1”是将“制止餐饮浪费”列入《无锡市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创建内容列入考核目标。“3”是制定了《无锡市机关食堂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无锡市民中心餐厅管理制度》《无锡市机关食堂餐卡管理规定》等3项制度。“12”是制定下发12条具体措施,指导全市各级党政机关贯彻落实。精益保障,持续优化服务。实现市民中心餐饮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在对外包单位考核评价时,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重要考评内容。推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对食堂“大锅菜”产生的“边角料”、瓜皮果壳等集中送至垃圾分类处置间,进行可供厨房清洁使用的酵素制作。厨房泔脚制成有机肥料供市民中心绿化使用,极大提高资源化利用率。采用“小份自取”供餐模式。今年在各餐厅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和“拼盘菜”服务,促进用餐人员适量取餐。为遏制公务接待浪费,对造成较大浪费的公务接待加收服务费。精细管理,持续强化监督。强化采购,利用后勤餐饮供应链平台和机关事务微信平台,做好餐前预判、餐后统计、定量采购。强化监管,设立机关食堂餐饮管理督导员,对食堂三餐进行督查检查;利用“明厨亮灶”监控和人脸识别系统,对多次造成浪费的就餐人员进行短信提醒。

坏女孩

电磁计量委员会年会主题:“磁通计”等磁性参数测量仪器规范

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磁测量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也大为提高,并具备数据处理功能,可直接用于监测生产中的动态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十月下旬,江苏省无锡市召开2019年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磁学工作组年会。来自国内多家的磁学工作机构和单位的35位代表对《永磁材料标准磁特性块检定规程》、《零磁场腔校准规范》、《磁场线圈校准规范》、《磁通计校准规范》、《电工钢样品磁性测量比对方案》进行讨论和最终确认。极大地提高磁性参数测量仪器准确度。对推进相关规程规范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完善磁性能校准溯源体系具有积极意义。磁通计在测量线圈内磁通变化时,根据可动框架的偏转程度来确定磁通量的磁场测量仪器。磁通量是直接测量出的,磁场强度是经计算后得出的。磁通计在使用前需要校正,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各种磁通计都用于恒定磁场磁通量的测量。利用霍尔(尔)效应既可测量恒定磁场,又可测量交变磁场。当将一块半导体矩形薄片(霍耳片)垂直放在磁场B中,并沿薄片纵轴方向通以恒定电流,就会在薄片中心横轴两端点之间产生与磁场成正比的霍尔电压,这就是霍尔效应,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测量磁通量的仪表称做霍尔特斯拉计。常见磁通计:1、磁电式磁通计 2、电子式磁通计 3、数字积分式磁通计磁性测量仪器第一类仪器:测量磁场强度、磁通密度、磁通量、磁矩等表征磁场特征的物理量。典型仪器有磁通计、磁强计(见力矩磁强计)、磁位计(见磁场测量)等。这类仪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三种。第一种是利用磁的力效应,用于测量地磁场强度和检验磁性材料;第二种根据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由感应电动势求出磁通的变化,再导出各种待求的磁场量;第三种利用磁致物理效应(如霍耳效应等)来测量磁通密度,对静止的或变动的磁场量均适用。这类仪器的准确度可达10-3~10-4量级。第二类仪器:测量磁导率、磁化强度、磁化曲线、磁滞回线、交流损耗等磁性材料的特性。例如磁导计、爱泼斯坦仪等。这类仪器所依据的原理与第一类相似,但所能达到的准确度受到材料样品的几何尺寸及磁特性的一致性等因素的影响,约为10-2~10-3量级。由于磁性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第二类仪器的使用比第一类更为普遍。20世纪60年代以来,磁测量仪器有了飞速发展。核磁共振、超导量子干涉效应、磁光效应等各种新的物理效应的应用,使磁通密度的测量误差可达到10-6~10-7量级,量限则扩展到10-15~10特,最灵敏的仪器已可探测到人体的心磁场、脑磁场等所产生的生物磁效应,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量限最高的可测量超导磁体产生的十几特的强磁场。

环中

江苏启动云上“5·20世界计量日”活动

今年5月20日是第21个“世界计量日”,主题为“测量支撑全球贸易”,中国特别主题为“计量精准战‘疫’、助力复工复产”。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计量意识,普及疫情防控计量知识,5月20日上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举行2020年云上‘5·20世界计量日’活动启动仪式,为今年全省“世界计量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揭开序幕。据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冯新南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全面部署病毒防控红外测温仪等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向社会公布具备相关检测能力机构清单,组建应急检测小组,开通防疫相关器具检测绿色通道;对接疾控、医院、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单位,系统梳理防疫重点仪器设备检测需求;落实收费减免等相关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4月底,全省累计出动计量技术人员1.8万人次,检定(校准)各类疫情防控计量器具7万余台件,服务医疗卫生等重点单位近万家,服务复工复产企业3.7万家,减免费用2700余万元,为江苏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坚强的计量保障。接下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发挥计量技术优势,紧扣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的支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18项具体措施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2条具体举措,主动走进企业、服务企业、精准施策,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同时,现场正式启动了江苏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通过向社会全面公开江苏5000多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基础信息和检定校准能力信息,将帮助广大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的计量技术资源,也将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相关领域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活动还邀请相关专家面向全社会直播“精准制配眼镜 呵护视觉健康”专题讲座,在线服务眼镜制配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消费者科学选配使用眼镜,保护视觉健康。省计量院通过直播方式,带领公众“云游”计量实验室,深入了解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过程。此外,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网上计量知识有奖竞答、户外科普宣传展示也同步上线,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计量、参与计量,不断提升计量服务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据悉,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将围绕“世界计量日”相关主题,开展免费咨询、上门服务、线上讲座、“云游”实验室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活动。如无锡市将面向全网举办“实验室云上探秘、体验式监督检查,身边的计量在这里”互动体验活动;常州市将举办口罩和熔喷布过滤效率现场免费检测服务,帮助企业提升防疫产品质量;南通市将举办“市监护企 精准施测”线上线下同步免费咨询检测活动;淮安市将开展“能源资源计量服务进企业”现场检测服务活动;泰州市将开展“品质泰州·520计量你的爱”世界计量日网络有奖答题竞赛,为社会公众和广大企业奉献一份精美的计量科普和服务大餐。通讯员方方 江苏经济报记者 朱梦笛

红蟑螂

江苏检验检测行业数据首次公开“苏检通”将上线

一般来说,一项合格的产品,需要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出具合格证。但是,实施检验检测行为的机构实力如何?其出具报告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又该如何判定?12月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次公开江苏省检验检测行业数据:经过近一年的摸底调查和统计分析,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2221家,从业人员80196人,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5家,在境内上市和在新三板挂牌19家。数量多发展快,居全国前列检验检测行业,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非常“接地气”,因为它与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省市场监管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处处长陆林林说,如果将检验检测机构比作为企业、设备等体检的“医生”,那么“医生”的水平则是衡量其所出具的合格诊断书权威性的重要评判标准。对于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报告的认可,反映了检验检测机构的实力和水平。数据显示,全省2221家检验检测机构覆盖了江苏95%的国民经济行业,为新产品研发、质量判定出具社会委托报告1864.1万份,79家检验检测机构承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任务,出具报告2.74万份,386家机构承担了产品质量的地方抽查任务,出具报告41.36万份。不仅如此,检验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公证机构,通过科学的鉴定技术和方法,帮助司法部门查明真相,保证案件的审理质量。据统计,去年一年,全省136家检验检测机构承担了司法鉴定、仲裁检验检测,出具报告10.01万份,其中94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8.1万份,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技术支撑。“无论是从规模数量来说,还是从发展质量来说,江苏省检验检测行业都居于全国前列。”省市场监管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朱丽娟说,与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相关指标相比,2018年江苏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5.6%,位列全国第四。观察经济发展水平的别样视角作为质量基础设施,观察检验检测机构的布局、行业的发展方向,是观察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窗口。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检验检测行业60%机构、70%从业人员和仪器设备、83%营业收入分布在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区。全省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47家检验检测机构中,南京有19家、苏州有15家,在全省占比72%。这与江苏省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吻合。随着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江苏省检验检测行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不再局限于建筑工程、建筑材料、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机动车、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等5个传统领域,而是向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等7个专业检测领域进一步延伸。检验检测中心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相辅相成。2013年,无锡石墨烯产业发展示范区正式成立,先后引入了“石墨烯之父”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首家中国工作室等项目,随后在2018年成立了全国首个石墨烯质检中心,至此,无锡市惠山区初步形成石墨烯制备、应用研发、检测为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在石墨烯产业发展上走在全国最前沿。目前,示范区集聚了烯晶碳能、格菲电子、烯旺科技等50多家应用领域高端企业,成为国内外石墨烯产业投资热土。“苏检通”本月即将上线为了进一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2019年,省市场监管局完成了对150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派出了58名专家对75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对全省100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技术能力考核。截至目前,共移交建议责令整改机构21家,建议撤销资质认定机构5家。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如何判定检验检测报告真实有效?又该去哪里找权威性的检验检测机构?南京质检院的检验机构代表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检验检测机构时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CMA(中国计量认证)资质,其次可以在机构的官网上查询其公示的价格、检验资质情况等,同时可以选择具备检验资质的政府实验室。为了方便消费者,江苏省正在打造精准高效的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江苏检验检测监管服务平台(“苏检通”),并计划在2019年12月19日正式上线。“苏检通”定位为“服务+监管”,充分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和资源,完善对企业、公众的全方位服务。“无论是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消费者还是企业,大家能够在网站上查询全省乃至全国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服务价格等信息。”陆林林说。(赵伟莉 洪 叶)

夫子相亲

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直播进行中,惊喜抽奖活动不要错过哦!

食品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此次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将检验检测技术置于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 力邀八位专家教授,分享知识 八大议题涵盖广泛,由浅至深 实时参与问答互动,学术交流 全天直播,干货满满,尽享免费知识盛宴 观看线上研讨会,还有不定时惊喜抽奖活动!“2020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检验检测技术会议议程 09:00-09:30 议题一:《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物质进展》 讲师简介:姜晓冰,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201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领域:质量与安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食源性细菌对抗生素和消毒剂的耐药机制。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SCI收录16篇。 09:35-10:05 议题二:《工业VOCs治理技术及设计问题探讨与案例》讲师简介:苏建华,教授级高工,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0:15-10:45议题三:《标准物质及其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讲师简介:沈磊,北京北方伟业计量院标准物质研制技术骨干,河南省豫南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技术员。参与伟业计量2020年国家二级标准物质的申报工作、河南省豫南检测中心CMA认证工作。有过多年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经验,对食品检测中理化分析、仪器分析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10:50-11:20 议题四:《实验室管理及信息化技术—中科LIMS系统详解》讲师简介:彭蕾,中科互联LIMS实验室系统产品经理,专业从事LIMS、OA、CRM系统的开发,有十余年的互联网开发经验,两年来一直针对实验室内部流程结合LIMS系统进行研发。其成功研发的中科LIMS系统,经广大检验检测机构试用后备受好评,现已成功推入市场。 15:00-15:30 议题五:《大气颗粒物监测及防治技术》讲师简介:耿红,山西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大气颗粒物化学分析与毒理效应研究,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扫描和透射电镜-能谱仪、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粒径大气气溶胶形貌与化学成分,丰富了气溶胶研究手段、拓展了源解析理论;对沙尘暴、灰霾等特殊天气状况下大气PM2.5的理化特性与毒理效应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分析,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社发重点项目2项、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和地方基金项目多项,在中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出版中英文著作各1部。目前为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山西省毒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5:35-16:05 议题六:《食品微生物检验关键控制点》讲师简介:曾静,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在微生物专业领域具有30年工作经验。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制定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微生物限量标准GB29921;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6项,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共计9项,制定行业标准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16:15-16:40 议题七:《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讲师简介:詹旭,博士,江南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鉴定、评估与修复的研究方向。任环保部环境执法大练兵评审专家、江苏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江苏省太湖治理咨询专家、江苏省环保科技专家、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江苏省环境应急专家、江西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 16:50-17:25 议题八:《水质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 讲师简介:刘睿,河南省洛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机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参与制订四个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多次参与国标方法验证工作。多年来,致力于环境中有机物监测工作的研究。温馨提示:本次线上研讨会免费,请您准时进入直播间观看,错过直播也不用担心,我们后续会提供直播回看!

卦辞

前瞻半导体产业全球周报第14期: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问世,未来有望高效替代硅

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问世,未来有望高效替代硅!《自然》杂志28日发表了一项计算科学最新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14000多个碳纳米管晶体管,制造出16位微处理器“RV16X-NANO”。(图源:Nature)其设计和制造方法克服了之前与碳纳米管相关的挑战,将为先进微电子装置中的硅带来一种高效能替代品。他们利用一种剥落工艺防止碳纳米管聚合在一起,以防晶体管无法正常工作。此外,通过精细的电路设计,减少了金属型碳纳米管而非半导体型碳纳米管的数量,后者的存在不会影响电路的功能,从而克服了和碳纳米管杂质相关的问题。“Hello, World!I am RV16XNano, made from CNTs.”这句话是最新芯片执行的一项程序,它用这种方式,和世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中关村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8月24日,中关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政策发布会在顺义区召开,将针对性在企业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中关村管委会上限支持额度为5000万元,而顺义区的支持额度不设上限。中关村顺义园聚焦发展智能新能源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创新型产业集群。长江存储64层芯片正式量产,打破国际垄断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在 IC China 2019 前夕宣布正式开始量产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芯片,标志着长江存储已成功走出了一条高端芯片设计制造的创新之路,同时,这会是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最接近国际大厂的一次。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获台湾地区经济部批准闻泰科技28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荷兰安世半导体(Nexperia B.V.)已于8月28日收到台湾经济部的函,批准此次交易。据此前披露的方案,闻泰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总计人民币(下同)268.54亿元购买安世集团部分GP和LP的份额,最终间接持有安世集团控股权。本次收购后,闻泰科技将从ODM公司延伸到上游半导体器件领域。美光CEO:中国市场去年半导体销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美光科技公司总裁兼CEO Sanjay Mehrotra表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半导体销售业务一直在以接近7%的年复合增长率发展,去年达到4690亿美元。中国如今是一个庞大的半导体市场,占2018年半导体销量的三分之一。台积电被控16项专利侵权?回应:所有的技术均自己开发半导体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GF)8月26日在美国和德国提出多起诉讼,指控台积电(TSMC)使用的半导体技术侵犯了16项GF的专利,并希望美国贸易主管部门发布进口禁令,以停止台积电“侵权”生产的产品进口,并寻求获得“实质性”损害赔偿。一些与台积电有关的厂商都被列入了被告名单。台积电否认侵权,并称将积极应诉:“台积电一直尊重知识产权,我们所有的技术均由自己开发。”以鲲鹏芯片为核心,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成立8月27日,华为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以华为鲲鹏处理器为核心,结合重庆当地优势资源,建设全栈的鲲鹏IT基础设施及行业应用,培育和发展一批鲲鹏计算产业上下游企业,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高地。 宜兴中环领先大硅片项目:8英寸硅片实现试生产中环股份8英寸硅片生产车间实现试生产,12英寸硅片生产厂房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中。据了解,中环领先大直径硅片项目于2017年10月正式签约落户宜兴,由浙江晶盛机电、中环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环香港、无锡市人民政府下属公司三方共同投资组建,并设立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环领先”)运营。浙江格科微嘉善项目正式开业,预计年产值超百亿9月1日,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开业典礼在嘉善举行。据了解,格科微电子(浙江)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5.4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和年产12亿颗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用地124亩(首期开工建设60亩),项目全部达产后,全部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百亿元。韩国奎科签约威海,打印机半导体激光器领头羊将入驻8月27日,全球打印机半导体激光器领军企业、韩国株式会社QSI(奎科)项目正式签约威海高新区。威海高新区按照省、市的战略部署,正在全力打造10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激光打印机基地。基地已引进了美国惠普、香港亿和、美国捷普、韩国大振、台湾正崴等一批国际知名强企。国内首支光电芯片基金在西安成立,总规模10亿元8月29日,在2019全球创投峰会集成电路和光电芯片论坛上,12家单位联合出资的“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募资完成,标志首支专注于光电芯片领域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总规模10亿元,目前已全部募集到位,主要围绕消费光子、光子集成芯片和光电应用产业进行布局和投资,具体包括光通信、光传感、光显示、光子制造、生物光子等领域,侧重于早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兼顾成长期项目。截止2019年7月,该基金已投资项目70个。紫光集团DRAM基地落户重庆,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8月27日,紫光集团将在重庆两江新区发起设立紫光国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在重庆建设DRAM总部研发中心、紫光DRAM事业群总部、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紫光科技园等。据了解,紫光重庆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主要专注于12英寸DRAM存储芯片的制造,该工厂计划于2019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蔚华科技代理线再下一城!携手韩国先进半导体设备领导品牌STi半导体测试解决方案专业品牌蔚华科技今日宣布与韩国先进半导体设备领导品牌STi合作,负责STi大中华区Reflow System回焊炉的设备经销,搭配蔚华科技现有的AOI光学检测设备、覆晶设备(Flip-Chip Bonder)、针测机、等产品,完善先进封装解决方案。投资20亿元!高端半导体及电子产业园项目落户山西河津8月27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合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不低于20亿元,建设高端半导体及电子产业园项目。据介绍,该项目计划在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分两期进行投资:一期投资3亿元,占用150亩工业用地,改造或新建标准化厂房、引进设备。二期适时引入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形成半导体封测、半导体元器件等系列产品,年产值不低于10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士兰微8英寸生产线二期项目投资方案出炉8月28日,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士兰微”)发布公告称,将投资建设子公司杭州士兰集昕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士兰集昕”)二期项目。公告显示,士兰集昕二期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二期项目建设周期约5五年,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计划投资6亿元,形成年产18万片8英寸芯片的产能。二期计划投资9亿元,形成年产25.2万片8英寸芯片的产能。总投资12亿元!新华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开工8月28日上午,新华三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全市16个项目参加开工仪式,总投资达23亿元。新华三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建成后用于新华三及其配套生产企业实施“年产30万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50万台以太网交换机及路由器整机、1580万片设备模块”项目,预计年产值200亿元。2022年产业规模超200亿,浙江海宁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海宁市相关领导发言表示,海宁出台了“一个规划、一个意见、一套政策、一张招商路线图”在内的规划设计;目标是到2022年,海宁泛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超35%,超亿元企业超过25家。强帅加盟!孙世伟任武汉新芯总经理兼CEO8月28日,继紫光集团宣布委任高启全为DRAM事业群CEO后,紫光旗下武汉新芯宣布,聘请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孙世伟接任高启全担任武汉新芯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CEO)。孙世伟先生于2017年加入紫光集团,担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是芯片业界知名的领军人物。比特大陆向台积电购买60万采矿芯片媒体报道称,虚拟货币挖矿机大厂比特大陆(Bitmain)目前正计划对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下单,预计采购60万片新的采矿芯片,而这些挖矿芯片的利润,预计将会超过10亿美元。良品率达到行业水平,粤芯12英寸半导体项目即将量产8月27日,智光电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广州粤芯半导体已顺利投片试产,良品率达到行业水平,计划于2019年9月份量产。据媒体此前报道,粤芯12英寸芯片半导体项目已在6月15日开始投片,目标9月20日正式量产。美光在台扩厂,加码903亿元建两座晶圆厂美光(Micron)加码投资中国台湾地区,要在现有中科厂区旁兴建两座晶圆厂,总投资额达新台币4,000亿元(约合人民币903亿元),以生产下世代最新制程生产DRAM。美光此次903亿元扩建案,规划在目前中科厂旁,兴建A3及A5两座晶圆厂。韩国公布关键技术脱日自强计划,投入至少5万亿韩元韩国政府28日公布了旨在应对日本限贸的“原材料·零部件·装备领域研发扶持计划”,此举正值日本将韩国移出贸易优惠“白名单”的决定生效之日。韩国政府将在半导体、显示器等产业指定100种以上的关键材料,并从2020年至2022年投入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以上的预算大力支持这些材料的研发。政府还提出了凝聚产学研力量的方案。出口连续3个月两位数下跌!韩国8月半导体出口同比下滑30.7%9月1日,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公布数据显示,8月出口较上年同期下跌13.6%,连续第三个月以两位数比率下降。进口同比萎缩4.2%,贸易顺差为17亿美元。东芝开始研究5bit PLC闪存颗粒,未有具体时间表东芝已经开始计划其BiCS闪存的第五代到第七代的研发。每一代新产品都将与新一代的PCIe标准相一致,BiCS 5将很快与PCIe 4.0同步上市,但该公司没有提供具体的时间表。BiCS5将具有更高的带宽1200 MT/s,而BiCS6将达到1600 MT/s, BiCS7将达到2000 MT/s。日对韩半导体材料出口大幅下滑,两国局长级会谈未获实质进展日本财务省29日发布统计报告显示,受日本加强出口管控影响,今年7月,日本对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氟化氢479吨,环比大幅下降了83.7%—,而氟化氢出口量是日本政府评估出口管控影响的重要数据。29日,韩国外交部亚太局局长金丁汉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杉宪治在首尔举行局长级会谈。韩国外交部官员在会后表示,双方存在较大分歧,没能取得实质进展。外媒:日本批准对韩国出口氟化氢,三星明年初就能用上据外媒30日报道,日本已批准向三星出口氟化氢,氟化氢是蚀刻和清洗晶圆的关键材料,三星能在明年年初用到这种材料。这是自日本政府7月初对韩加强出口管制以来,氟化氢首次获得出口许可。此次进口方是韩国三星电子,该公司7月4日前后提出申请。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当日表示,已确认日本政府加强出口管制后首次批准出口氟化氢。美国工程师开发新型半导体,用于制造无毒性太阳能电池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工程师们与美国能源部(DoE)合作,他们的一项发现为无毒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铺平了道路。由麦凯维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助理教授Rohan Mishra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由钾、钡、碲、铋和氧组成的新型半导体,有望取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使用的铅基半导体。中国大陆第一颗!易冲半导体自己搞定USB 3.1中继芯片易冲半导体(ConvenientPower)近期推出了一款专为USB 3.1信号链路设计的10Gbps低功耗、高性能、四通道/双端口线性信号中继器芯片CPS8604。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颗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独立设计完成的10Gbps高速信号调理类芯片。阿里平头哥发布SoC芯片平台“无剑”:可降低50%设计成本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SoC芯片平台“无剑”。无剑是面向AIoT时代的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提供集芯片架构、基础软件、算法与开发工具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芯片设计企业将设计成本降低50%,设计周期压缩50%。美光量产第三代10nm级内存:首发1Znm工艺,16Gb DDR4日前,美光公司宣布量产了1Znm工艺的16Gb DDR4内存,这是第第三代10nm级内存工艺,这次量产也让美光成为业界第一个量产1Znm工艺的公司。与上一代1Ynm制程相比,1Znm 16Gb DDR4内存芯片可以提供更高的密度、更高的性能及更低成本,没有透露具体数据。12nm制程工艺打造,紫光展锐发布新一代移动平台虎贲T6188月27日,紫光展锐宣布,推出全新8核架构的LTE移动芯片平台—紫光展锐虎贲T618(以下简称虎贲T618),影像处理和AI能力全面升级。采用12nm制程工艺,由两颗2.0 GHz的Arm Cortex-A75 CPU 和六颗1.8 GHz的Arm Cortex-A55 处理器组成,配置Mali G52 GPU;第五代影像引擎Vivimagic解决方案,搭载了全新3核ISP,支持时下最流行的4800万像素。百度发布全自研昆仑云服务器:基于自研AI芯片8月29日,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正式发布昆仑云服务器,服务器针对云端场景,基于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研发。昆仑云服务器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的性能提升了近30倍,兼容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度飞桨(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针对图像、语音、NLP等AI能力专门优化。踏上征程2.0!地平线推出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8月30日,AI芯片技术公司地平线发布了中国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二代边缘人工智能视觉芯片。征程二代芯片集成地平线第二代BPU架构(伯努利架构),能够更高效灵活的实现多类AI任务处理,对多类目标进行实时检测和精准识别,可应用于自动驾驶视觉感知、众包高精建图与定位,视觉ADAS和智能人机交互等智能驾驶场景。华为旗下哈勃出手,连投两家半导体公司近日,华为于4月成立的哈勃投资已经连投了两家半导体相关公司,一家是从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相关的山东天岳,另外一家是从事电源管理芯片设计的杰华特微电子。据查询,7月份,杰华特微电子(注册资本1033.5234万美元)进行了一次股东变更,哈勃投资成为杰华特微电子的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不详。8月份山东天岳(注册资本9087.5万人民币)股东也有变更,哈勃投资成为新增股东,持股10%。17亿元转让!中车时代电气重组半导体业务8月29日,中国中车旗下中车时代电气发布了一则《自愿公告资产重组计划》,拟对其旗下半导体事业部进行资产重组。方式为:(1)本公司向全资附属公司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半导体”)增资人民币24亿元;及(2)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将本公司半导体事业部的现有资产、负债及业务以约人民币17亿元(视乎专项审计的资产净值而定)的代价转让予时代半导体。华达科技:拟通过认购共青城橙芯投资中芯绍兴华达科技公告称,拟出资 5,000.00万元人民币参与认购共青城橙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共青城橙芯”)基金份额。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由资金。共青城橙芯募集总规模预计2.15亿元,资金募集完毕之后,出资2亿元专项投资于中芯绍兴,占其总股本的 3.40%。光宝科拟1.65亿美元售固态储存事业东芝,预计明年4月接手完成光宝科8月30日召开重大讯息说明,表示公司董事会通过,拟依企业并购法第35条规定,将旗下固态储存(SSD)事业部门分割让予100%持股的子公司建兴,然后再以股权出售方式,将固态储存事业部转让予日本存储器大厂东芝(TMC)。交易对价金额暂定为现金1.65亿美元,而整起股权出售案预计2020年4月1日完成。半导体测试机供应商华峰进入问询,曾陷知识产权争议上交所更新科创板申报企业状态,华峰测控进入问询环节,此前因“躺枪”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被中止审核的杰普特、国科环宇回归正常审核状态。华峰测控自主研发的产品实现了模拟及混合信号类集成电路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进口替代。晶丰明源过会,公司拟融资7.1亿元8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召开了审议会议,同意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佰仁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晶丰明源科创板上市申请于4月2日获得受理的,保荐机构是广发证券,会计师事务所是立信,经历了3轮问询。晶丰明源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40万股新股,融资7.1亿元,用于产品研发及工艺升级基金等3个项目。中兴通讯半年报:营收446.09亿元,同比增长13.12%8月28日,中兴通讯发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446.09亿元,同比增长13.12%,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71亿元,同比增长118.80%。中兴通讯指出,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是由于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其中运营商网络实现营业收入324.85亿元,同比增长38.19%;政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00亿元,同比增长6.02%。顶汇科技半年报:营收28.87亿元,或成A股首家千亿市值半导体公司深圳市顶汇科技8月29日公布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7亿元,同比增长107.91%;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806.05%;每股收益2.27元。净利润规模、同比增幅均领先目前已披露业绩的半导体上市公司。随着屏下光学指纹的大规模成功商用,今年公司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飞跃式增长。另一方面,汇顶科技也开始积极收购,现金收购海外标的。闻泰科技半年报:营收114.34亿元,同比增长110.71%闻泰科技8月30日晚间披露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34亿元,同比增长110.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7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6亿元,上年同期为-3.9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上年同期为-0.28元。华天科技上半年营收38.39亿元,3大因素致净利润下降8月28日晚间,华天科技披露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9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02万元,同比下降59.33%,降幅较去年扩大。公司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全球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公司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规模及订单、生产成本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华邦电上半年营收228.98亿新台币,第三季开始全产能投片受到存储器价格下滑影响,华邦电第二季合并营收季增10.3%达120.11亿元(新台币,下同),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季增11.3%达4.62亿元,每股净利0.12元。华邦电上半年合并营收228.98亿元,归属母公司税后净利达8.77亿元,每股净利0.22元。华邦电第三季开始全产能投片,主要是针对订单的需求,下半年看起来会比上半年好。上市后首份半年报!博通集成上半年营收3亿元8月27日,博通集成发布其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数据显示,博通集成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2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1.22万元,同比增长4.22%。2019年4月15日,博通集成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兆易创新上半年营收小幅增长,营收同比上升8.63%2019 年上半年,兆易创新实现营业收入12.02亿元,同比增长8.63%。净利润方面,兆易创新表示,由于研发费用大幅增长等原因,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20.24%。兆易创新的主要产品分为闪存芯片产品、微控制器产品(MCU)以及2019年新增加的指纹传感器产品。上半年士兰微营收同比增长0.22%,士兰明稼四季度试生产2019年上半年,士兰微营业总收入为14.40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0.22%,集成电路产品的营业收入为4.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公司分立器件产品的营业收入为6.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发光二极管产品的营业收入为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0.83%。四维图新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48%,芯片业务营收1.84亿元四维图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亿元,同比增长9.43%;净利润8560.03万元,同比下降47.56%;每股收益0.04元。其中,芯片业务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下降34.44%。四维图新表示,上半年芯片产品收入成本同比大幅减少,主要系杰发科技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销量下降所致。“换股”增利!上海新阳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75.68%8月27日,上海新阳披露半年报。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上海新阳实现营收2.77亿元,同比增长10.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去年同期为-1876.19万元,同比增长1575.68%。主要是公司将持有的上海新昇26.06%股权置换成硅产业集团7.51%股份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两部分,增加了公司净利润约2.62亿元。2018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与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步增长2018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与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步增长。根据WSTS和SEMI统计数据测算,2013-2018年每年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市场规模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比例约为7%。根据SEMI,2017年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为469亿美元,增长9.6%,其中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的销售额分别为278亿美元和191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7%和5.4%。2018年全球半导体材料销售额达到519亿美元,增长10.6%,超过2011年471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其中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的销售额分别为322亿美元和19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9%和3.0%。SEMI报告:300mm Fab制造设备支出将在2021年和2023年创下新高根据SEMI行业研究和统计小组在其第一版300mm Fab Outlook报告中所述,在2019年衰退之后,300mmFab厂设备支出将在2020年缓慢复苏,并于2021年起飞,创下6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仅在2022年再次回落后2023年反弹达到峰值。未来5年Fab厂设备投资激增,大部分是受内存(主要是NAND),代工/逻辑和电力的影响。 尽管欧洲/中东和东南亚预计在2019年至2023年之间也会出现健康增长,但韩国将位居首位,其次是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CASTAS 2019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应用创新展时间:2019年11月25日 9:00 - 2019年11月27日 18:30地点:(广东深圳)福田区福华三路与金田路交叉口深圳会展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应用创新展(CASTAS)是在相关部委指导下,由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及创新战略联盟(CASA)主办,于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SSLCHINA)与国际第三代半导体论坛(IFWS)同期举办的专业型精品展会,紧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前沿技术、市场趋势,及已取得成熟市场应用的重点方向和领域,汇集创新项目、优秀成果、最新产品与区域产业集群,涵盖材料、装备、器件与应用方向全产业链,全方位呈现我国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的发展面貌。

法中情

广电计量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广电计量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一、概述2020年上半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要求,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营,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两个高端”市场定位,深化落实大客户营销策略,优化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不断强化市场突破能力;持续加强战略性行业市场布局,构建智能汽车、5G产品、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检测能力;继续完善全国服务网络,提升新建实验室技术保障能力,启动华东检测基地建设;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科研、咨询类业务培育和市场拓展;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经营责任考核和成本管控,强化回款及利润等核心经营指标提升;全面优化人员结构,整体提升人均效能;各项重点工作部署陆续得到落实,尤其是二季度公司经营业绩逐步回升,利润率稳步提升,实现逆势上涨,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一)经营情况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63.70万元,同比下降7.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7.63万元,同比下降262.58%;其中,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379.93万元,同比减少7,570.39万元,实现净利润-11,595.25万元,同比减少8,587.91万元;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983.77万元,同比增加3,178.76万元,实现净利润6,618.76万元,同比增加507.65万元。  报告期内,计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964.33万元,同比下降7.17%。公司尽全力复工达产,保障现场服务,逐步降低疫情影响,其中医疗、汽车、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计量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较快;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医疗、强检项目资质申请,布局高端业务市场。  报告期内,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182.65万元,同比下降6.97%。公司全面拓展重点项目和大客户,华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高端大客户合作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集成电路、电控产品等新领域测试能力日益完善,新兴市场拓展加速;特殊行业、轨道交通、机器人等领域的科研业务不断突破。  报告期内,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94.12万元,同比下降30.85%。为降低疫情影响,公司投入电磁兼容移动检测车,提升业务保障机动性;新能源汽车检测进一步突破,获得福特汽车的资质认可,与特斯拉展开测试合作;积极布局5G通信检测、无线设备验证业务,通过OPPO实验室审核。  报告期内,化学分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63.53万元,同比下降9.04%。公司船舶和塑胶跑道检测业务、轨道交通科研业务等新培育业务发展迅速,不断取得市场突破,尤其是全国塑胶跑道检测业务,同比增长超10倍;稳步推进重点行业市场开发和能力构建,获得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沃尔沃汽车、东风汽车H事业部、小鹏汽车等主机厂的ELV、VOC、材料分析、雾化等新项目认可,新增法国BV船级社认可,完成CCS船级社复评审;参与IEC62321、电子电器VOC国标等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发布《ChinaRoHS2.0绿色指南》白皮书。  报告期内,食品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79.99万元,同比增长47.22%。公司连续中标农业农村部及湖南、江西、安徽、广西、广东、河南、福建、陕西、辽宁等地省部级、市县级政府采购项目80个;湖南广电计量首次入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复检机构名录,取得高端市场重大突破;与连锁生鲜电商朴朴公司达成业务合作,提供生鲜产品快检服务。  报告期内,环保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65.53万元,同比下降14.85%。公司环保检测业务中标项目71个,其中,取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20-2022年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样品采集技术服务项目”、“湖南和安阳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项目”、“长沙市一江六河水质监测与调查”等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突破;环保咨询等新业务拓展较好,碳排放报告核查、排污许可证审核和排污申报等咨询领域业务取得突破。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继续贯彻落实“两个高端”战略,持续布局高端行业市场,不断突破大客户和高端项目合作,整体业务质量稳步提升。  特殊行业方面,鉴定实验业务增长快速,计量业务取得新突破,可靠性与环境试验及电磁兼容检测相继进入重点型号目录。  汽车行业方面,公司新增沃尔沃、福特、小鹏汽车等5家主机厂认可资质,持续投入新能源汽车检测领域,并布局智能驾驶检测领域,开发了地平线、力神、电产、万向等高端大客户;进一步提高集团大客户业务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保障能力,获得佛吉亚、博世等集团大客户肯定并达成战略合作。  通信行业方面,中标OPPO、VIVO、海康威视、上海铁塔等大客户的重点项目,形成5G产品、通信芯片等测试能力,积极参与了面向典型行业的生产网络IPv6互通及融合技术测试验证平台项目,布局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  轨道交通行业方面,公司围绕地铁运营拓展检修评估、电气部件失效分析及在线监控等相关业务,完成防火实验室、轨道交通座椅测试系统、塞拉门测试系统等能力建设,形成零部件产品一站式测试服务能力。  电力行业方面,拓展电力设备检测、充电桩检测能力,布局型式试验和安全检测技术能力,有效支撑后续业务顺利开展。  (二)投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3家区域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合计7,500万元,进一步提升子公司经营实力。  报告期内,无锡广电计量以2,054万元竞得无锡市新吴区XDG(XQ)-2019-1号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完成项目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办理及立项备案审批,该地块将用于公司华东检测基地项目建设。  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技术改造已签订的合同总金额为14,256万元,完成技术改造计划32,834万元的43.42%。  (三)管理提升  1、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组建采购中心,通过集中采购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成立应收账款清收专项小组,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并结合应收账款管理流程梳理,强化对合同审核、合同签订、业务对账及开票回款等关键节点管控,做好业务闭环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修订了《经营责任考核管理办法》,强化经营责任考核针对性,提升了对成本费用、回款等核心经营指标的考核权重,明确了经营目标和导向,切实提升公司发展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各战略性行业大客户名单,盘活公司客户资源,提升各项业务协同性,激发市场团队的积极性,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确定了2020年度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计划,并完成10个信息化项目的立项。  2、多项质量管控措施并举,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召开了质量专题研讨会,明确了质量管控改进的方向及具体措施;将经营责任与质量管控指标紧密结合,通过月度、年度考核,落实经营责任主体的质量管控责任;组织了“质量月”系列活动,通过质量保证承诺、培训与考核、典型案例分析、原始记录和证书/报告专项检查等举措,确保质量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3、优化人员结构,加速高端人才引进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各业务板块年度任务总量与人员效率预算,强化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均效益。  (四)软实力建设  1、研发及资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经营资质的获取,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89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累计获得著作权登记132项。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相继通过CNAS、CATL、CMA等多项资质评审,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总计获得CNAS认可3,408项,CMA认可35,380个参数,CATL认可59个类别。  2、主要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市场飞马奖”,天津广电计量获评“天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武汉广电计量获评“湖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深圳广电计量、合肥广电计量被纳入所在辖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公司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公司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不利事件影响的风险 公司作为独立第三方计量检测机构进行经营活动,将技术和服务融入品牌,公信力、品牌和声誉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取得计量检测服务订单的重要原因。公司一旦发生公信力、品牌和声誉受损的事件,将严重影响客户的选择,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严重情况下,将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 公司历来十分重视公信力、品牌和声誉的维护,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强化服务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确保计量检测数据真实、客观、有效,严格管控计量检测证书报告的制作、审批和签发环节,确保报告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政策和行业标准变动风险 检验检测服务业是政策导向较强的行业,政府的发展政策影响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公司近年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对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行政监管逐步开放、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虽然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化发展已被国家政策方针所确认,但随着各方机构不断涌入,检验检测服务供给量快速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存在现有产业政策、行业资质认证标准、市场准入规则和行业标准的调整,可能出现局部的不利于行业市场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将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历来密切关注政府的政策动态,定期讨论相关方针政策,主动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政策风险。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我国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随着政府对检验检测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民营机构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会,外资机构也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运作经验进入我国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行业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公司可能存在较难开拓新市场且既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挤占的风险,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不断完善全国实验室和市场网络的布局建设,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和科研开发投入,构筑“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发挥并保持公司品牌、体制、人才、质量、文化等优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4、骨干员工流失的风险 检验检测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优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市场人员对于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研发、业务拓展起着关键作用。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面临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口日益增大,行业内对人才争夺日趋激烈。若人才竞争加剧导致公司难以持续吸纳优秀人才,流失骨干员工,公司的经营发展将受到不利影响。 公司将对标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薪酬绩效激励机制,积极研究和规划股权激励方案;建立全方位的技能和管理提升培训体系,重点提高高端人才的招聘、猎头能力,全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5、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主要经济圈拥有56家分子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和业务营销体系。随着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分支机构增多,公司的管理体系将日趋复杂,运营难度增大,客观上对公司在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人员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公司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活力将受到制约,竞争力将被削弱,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结合公司规模扩张,不断完善全国市场和实验室管控体系,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健全内控制度,对资金管理、销售合规等进行严格管控,并通过内部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为公司规模扩张建立人才储备,以解决市场、技术及管理人才的需求。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带来的市场风险 2020年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公司部分业务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公司经营业绩重回稳步增长趋势,但境外疫情目前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国内防控压力依然存在,经济运行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面临防控疫情带来的市场风险。 公司严格执行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在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情况下稳步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确保公司稳定有序的发展。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品牌优势 公信力是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的立身之本。公司一直致力于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措施和不断改进的服务模式,使“广电计量”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公司是诸多质量监督部门、环保部门、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等政府部门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也是科研院所企业和部分大型企业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检测实验室,在特殊行业、汽车、轨道交通、通信、电力、石化、生物医药、环保、食品等行业获得了众多客户的一致认可。近年来,“广电计量”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广东省优秀企业、广州市优秀企业等品牌荣誉。优势的品牌效应和较高的市场公信力将有助于提升公司服务溢价,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二)体制机制优势 体制机制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有控股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公司是国内极少数较早完成市场化改制的公司,同时也是较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建立多元化的国有控股治理结构的公司。广电计量有别于同行业其他机构的独特体制机制,是支撑公司在计量检测服务业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体制机制优势体现在对内有利于凝聚全体员工,提升内部向心力;对外有利于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特殊行业、轨道交通、电力、通信、石化、食品、环保等行业大型客户的认可,有利于公司集聚、整合社会资源。 (三)“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优势 基于公司取得的大量资质,公司可向诸多行业的客户提供包括计量、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食品检测、环保检测在内的“一站式”计量检测服务。“一站式”服务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节省了不同检测项目需要寻找有相应资质机构的成本,让客户省时省心;另一方面各项业务也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可增强公司对现有客户的业务开拓能力,有利于增加客户黏性。此外,综合性的检测能力能让公司规避单一类型检测业务的波动风险,有利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实现业绩平稳增长。 (四)全国性的实验室布局及服务网络优势 计量检测服务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有一定要求,与客户距离较近也能有效节约各方的物流、时间等成本。为满足不同地域客户的时效性要求,公司作为业内知名的大型计量检测服务机构,现已在全国主要经济圈设立了计量检测实验室,拥有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56家分子公司,能够为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鉴于计量检测服务业客户分散度高的特点,公司未来还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时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在更多的省市进行市场网络和实验室网络布局,以保证能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时效性强的计量、检测服务。 (五)人才优势 公司集结、培养了一支以专家和骨干为核心的专业技术队伍,成员包括国家级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认可委评审员、相关专业机构技术专家。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一个吸纳、发现、培养、使用人才的良好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绩效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势。通过将选人、育人、用人相结合,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强化知识和资源的管理、积累和沉淀,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公司提高了人力资本的经营能力,保证了核心团队的稳定,将公司打造成了学习型组织,有利于公司更为长远的持续发展。 (六)技术和科研开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同时通过CMA、CNAS、CATL及特殊行业资质等资质认证的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之一,经营资质的全面性代表了公司领先且全面的技术能力。公司长期以来建立起了一批重点、优势的计量、检测服务项目,在无线电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磁计量、元器件筛选与失效分析、可靠性试验、环境试验等领域建立了技术优势。同时,公司设有技术研究院,搭建了良好运作的技术创新体系,组建了一只高水准的技术创新队伍。 (七)全国一体化的运营管控模式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行业管理实践,已经打造出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全国“一体化”管控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总部设立各项业务的技术中心,由各中心统一管理该业务线的各地实验室,即技术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公司由此可以更好地了解各地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情况,在某地子公司、分公司设备紧张的情况下,征求客户同意后将承揽到的业务调度给其他有资质的实验室完成。二是在总部设立各项业务的业务中心,由各业务中心统一管理该业务线的营销布局、业务承揽情况,即市场销售的一体化管理;公司由此可实现母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不会同时参与某一个项目的承揽,避免了业务承揽过程中的内部消耗。三是总部战略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直接指导分、子公司对应职能部门,母公司与分、子公司执行同一套管理制度和运营流程体系,即运营的一体化管理;公司由此实现了对所有分、子公司的集团化管控,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团整体。 (八)严格的质量管理优势 质量是第三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的生命线,计量检测服务机构的定位就是坚守独立第三方立场,向政府、社会公众、消费者等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传递质量信赖。公司实施了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始终坚持对内的质量管控标准要高于外部质量评审与考核的方针,针对计量检测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风险,制订了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完善的质量监督管控措施。公司还聘请了计量检测服务业内诸多领域专家,组成质量管控团队对证书报告质量严格把关,并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提升计量检测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公司质量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确保了出具报告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有效性,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九)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以成为一流的计量检测专业服务机构为愿景,坚持“敬业、团队、激情、进取”的企业精神和“专注执着、创新无限、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秉承“诚信务实、立即行动、协同高效”的企业作风,历经18年的发展和沉淀,形成了以“敬业、吃苦、拚搏、狼性”为特征的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公司的价值理念已成为全体员工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融入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中,驱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