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物流行业细分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发展动力足阿提卡

2018年物流行业细分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发展动力足

物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全社会物流总额呈不断上涨趋势。根据发改委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2011-2018年,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样逐年增长。2018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56.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持平,占同期全社会物流总额比重达到90.71%。可见,得益于我国工业的崛起,工业物流发展迅猛,工业品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细分市场方面,以煤炭物流为例,煤炭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产量长期保持高位,推动着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国煤炭工业网数据,2018年全国铁路煤炭运输持续增长,全年发运煤炭23.8亿吨,同比增长10.3%。相比工业物流,我国农业物流市场发展稍显落后,但也有明显进步。2018年,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但占同期全社会物流总额比重仅为1.38%。商贸物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商贸物流发展成效显着。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不过,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物流效率偏低,难以满足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目前国内的批发零售业库存占到7%(发达国家一般为1%-2%),国内商业流通资本周转率一年1-2次(日本高达15-18次),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日本、德国占10%左右)。再生资源物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物流规模逐步扩大,区域性的集散市场初步形成,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回收利用效果初显成效。2018年,全国再生资源物流总额达1.3万亿元,增长15.1%。物流行业发展动力足首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公路、铁路和民用航空交通网络呈逐渐延展之势;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在维持增长,从2010年的3万亿元到2017年的6.1万亿元,7年间增长了一倍多。物流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为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其次,政策对于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仍较大,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动力足。例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再如,《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城乡协调、区域协同、国内外有效衔接的商贸物流网络;商贸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商贸流通领域托盘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托盘使用率达到30%左右,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商贸物流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降低到7%左右,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更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趋完善;基本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商贸物流体系。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如也

2020年中国物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以及众多的政策支持,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第三方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整体表现在市场总额逐渐增加、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等多个方面。物流行业市场稳定增长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速减缓,但经济仍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仍拉动着物流行业的刚性需求。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2020年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49.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物流行业结构升级,效率逐步提高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提高,物流市场环境不断向好。数据显示,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20年1-7月份,社会物流总费用8.0万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6个百分点。物流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形成较为清晰的竞争格局。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总体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形成数家大规模专业化物流企业划分市场的格局。2.信息化发展与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经营较为粗放,信息化程度较低,运力规划能力普遍较差,导致效率不高,费用率居高不下。为提高竞争力,物流企业必须着眼于降低成本,加大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及管理水平方面的投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以及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得到广泛运用。3.进一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在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行业上下游企业把物流委托给第三方管理,既可以减少资本投入,又可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4.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物流供应链行业未来发展的另一趋势是服务逐步向供应链两端延伸,加深上游下游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力度,从简单的第三方物流,逐步拓展到全面介入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阶段,并通过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协作伙伴关系。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物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梅利莎

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机遇预测分析(图)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近年来,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以及众多的政策支持,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等第三方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整体表现在市场总额逐渐增加、成本逐渐降低、效率不断提高等多个方面。一、中国物流市场发展背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GDP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0%。2019年中国的GDP为99.1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7.8%,位居全球第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家庭消费稳步上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70892元,较2018年增长7.4%;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元,较2018年增长8.9%。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不断壮大和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为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带来支持,继而推动高质量产品以及可通过便捷途径购买的商品的消费。互联网使用率和全渠道数字商务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中国有904百万互联网用户,其中710百万是在线购物者。随着对互联网及智能设备以及相关功能套件(例如电子支付及直播平台)使用的增加,电子商务的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政府利好政策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和改革以支持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和市场参与者的发展。这些政策通常与物流基础设施、税收和技术有关。二、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物流规模化及效率提升2019年社会物流总价值达到298.0万亿元,较2009年的96.7万亿元增长了两倍多。许多物流子行业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据了解,2019年冷链物流、零担货运、仓储服务、即时物流及整车运输行业的市场规模分别为3390亿元、1.4万亿元、1.7万亿元、1530亿元及2.2万亿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分别增至6850亿元、2.1万亿元、2.4万亿元、4420亿元及2.3万亿元。供给侧结构化改革的更深入实施以及高科技和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有助於提高物流服务效率。2019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百分比为14.7%,而十年前(2009年)为17.4%。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电子商务成商业物流主要增长动力到2024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9.1万亿元,与2019年相比,复合年增长率为17.5%,较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复合年增长率7.4%高出一倍以上。电子商务在中国的渗透率(定义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百分比)预计将从2019年的20.7%增加到2024年的32.4%。近期爆发COVID-19也加速了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因此进一步提升线上零售的渗透率、加速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消费者亦从购买时尚服装转向购买食品和日常家居用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20年上半年的实物商品在线零售销售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8.8%和17.3%,而穿类商品则下降2.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快斗

2019年上半年度中国物流快递市场研究报告

随着网购使用率逐年上升,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购的继续渗透,人们对快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上新零售的不断发展更推动物流快递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2018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5.95亿人,占总体网民规模的73.0%;预计201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达6.49亿人。2019年上半年度中国快递业务量、收入分别完成277.6亿件和3396.7亿元,较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了25.7%和23.7%。线上线下融合速度加快、电商行业持续增长,再加上社交电商的火爆,促使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大幅提升。比达(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5月中国主要物流快递服务类APP月活跃用户数分布中,菜鸟裹裹位居第一,月活跃用户数为796.4万人;运满满找货排行第二,月活跃用户数为197.3万人;快递100排行第三,月活跃用户数为192.0万人。菜鸟裹裹作为阿里旗下物流快递平台,有强大的资源,凭借数字化运营的模式推动物流快递行业升级。

解析投资:物流市场研究:商业模式变革下的创新

多年前,有谁能想到足不出户就能购物,有谁想到在家里就能吃到外面餐厅的饭菜,有谁能想到在晚上可以宅在家里看球赛吃烧烤大串,甚至周末在沙发瘫着,不用顶着大太阳去买生鲜。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唯独我们的生活里已经不能没有物流。因为物流,我们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知天下,也可以动动手指头买尽天下和吃尽天下。什么是物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认为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到消费的有效流动与储存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行业原本只是制造业的一个环节,但日益复杂的资源整合需求使得物流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并独立发展。物流行业从诞生发展至今,由于经济活动对物流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行业内部的分工也在不断加快。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物流行业包括有上游基础设施、石油化工行业和交通方面通用及专业设备,中游物流相关行业,下游商贸产业、制造业、电子商务行业等等。物流行业的运输依赖基础设施条件,如公路、铁路、航运、港口、河道、机场等等。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早已经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网络,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运输设备包括各类通用和专业运输车辆,如常规卡车、冷链运输车辆、特种集装箱运输车辆等。一般而言,交通运输工具决定了物流业的生产力水平。仓储设备的核心是仓库,地理位置优越的仓库是仓储业的核心资产。而且,仓储还需要各种配套的装卸设备、搬运设备等,针对特殊的化工、冷鲜等物资,还需要专门的储运设备,这些设备的供应商都构成了仓储行业的上游。此外,货物吞吐能力也决定了物流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先进性水平。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先进技术、管理系统被应用于物流企业。此外,物流需要大量的运输,对成品油消耗量较大,因此成品油供应商也是物流行业上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游物流行业。物流一般包括采购,运输,仓储,配送及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参与主体既有专注于单一环节的,也有同时经营多个环节。其中,运输与仓储是物流的基础环节,运输完成了物品空间上的转移,仓储完成物品时间上的转移。此外,配送环节通常还包括分拣、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目前,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物流企业可以分为通用型物流企业和专业服务型物流企业。前者可以提供跨行业的物流服务,涉及物流产品的种类较多。后者则是基于某行业产品的特性,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如汽车物流、IT物流、钢铁物流、石化物流等。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之间利润水平差异较大。对于只能提供传统运输、仓储业务,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的物流企业,其利润水平较低。而对能通过不断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和效益的综合物流企业,则可以维持业内较高的利润水平。物流产业的下游主要有商贸产业、制造业及电子商务等行业。物流企业主要为商贸行业和制造业提供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其中电子商务是当前商品贸易的新型业态。例外,从物流的对象看,工业品、农业品等是物流的主要服务对象。1918年,英国犹尼利弗的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但此时物流概念尚未形成。到了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供应,物流的概念初步形成。在当时,物流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愿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56年,日本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担任团长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考察了美国的物流。他们发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hysical Distribution启蒙运动。但在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直到1963年才被引入。于是,物流在日文的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用“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开始将“物流”概念一词从日文资料中引进来,并一直沿用至今。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中心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以及新兴消费的兴起,使得全球物流格局发生了变化。尤其我国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业总体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其中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进一步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尽管从2012年开始我国物流市场增速下降至10%以下,但目前仍是全球最具有成长性的物流市场之一。根据发改委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其中,得益于我国工业的崛起,工业品物流发展迅猛,在全社会物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2018年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56.8万亿元。相比工业品物流,我国农业品物流市场发展稍显落后,但也有明显进步。2018年农业品物流总额为3.9万亿元。另外,随着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的增加,物流总费用也随之增长。2018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达到13.3万亿,其中运输费用6.9万亿,占比52%,保管费用4.6万亿,占比34%。由于高额的通行费支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以及中小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不得不高度重视物流成本,并多次提出降本增效相关政策。自2014年起,物流业降本增效频繁开始出现于国务院、发改委及交通运输部各项文件中,并且各项措施逐渐具体,涉及到货车法规,税费安排,公路收费等等众多方面,并且各目标也越发清晰。随着一系列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我国的物流费用相对GDP的占比已经从2009年的17.5%降至2018年的14.8%,尤其运输费用率在近年来逐年下降,使得我国物流的运输效率也在逐步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提升明显,但相较于个别发达国家依然有比较大差距。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费用相对GDP的占比整体大致在8-9%之间。为此,《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务必要“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至12%左右”。物流作为支撑生产、加工、销售商品流通的底层工具,其依托于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然而,每一次商业模式的变更都会推动物流运营模式的更替。具体来看,我国过去的工业时代,当前的电商时代以及未来的新零售时代,都带来了不同的物流运营模式。工业时代,由于缺乏线上渠道,消费者只能通过线下渠道购买商品。厂商只能通过多层级的经销商构建的串联线下渠道将产品顺利打进各个城市。这就导致整个商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太多中间环节,大量的商流被切割成规模较小、运输距离较短的商品物流运输需求,使得厂商和经销商自建物流足以满足需求。网络信息技术升级带动行业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首先,阿里巴巴横空出世拉开了电商时代的序幕,国内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随之开始迅猛增长,2006-2019年电商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其中网购渗透率从2006年的0.3%逐步提升到2019年的25.8%。显然,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居民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电商渠道突破时空限制,厂商和经销商无需构建中间环节繁多、链条冗长的线下渠道也能将商品呈现给消费者,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工业时代多层级的商品经销流通体系,大大降低了流通环节数量。商品流通变得更加对称与透明,而有商品流通的地方就有物流的需求,快递公司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就以较低成本获取客户物流需求信息。这一时期催生众多物流龙头的出现。比如,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快递和韵达快递等。随着电商时代进入下半场后,标准SKU配送即时性的需求又推动仓配一体化新模式的产生。借助仓配一体化新模式,天猫商城和京东商城的商流支持,使得菜鸟物流和京东物流业务量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随着电商零售的不断发展,线上化的商品品类不断丰富,电商进一步渗透到餐饮,从而拉动了O2O外卖市场规模的快速壮大,即时配送市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接下来,新零售时代,用户体验为王。新零售下物流演变成仓配一体化2.0。从某程度上讲,新零售下的物流将采取多层级的前置仓,并且最末端的前置仓是分布在同一区域内、数量众多的门店仓,每个末端小型前置仓(社区门店)覆盖3公里以内的社区圈,通过这些小型前置仓实现同城即时配送至消费者手上,大大提升配送速度,提高用户体验。然而,继未来新零售之后,是否还会再有新一轮技术革命继续去推动物流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呢?顺丰控股(002352):国内领先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公司的物流产品主要包含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同城配送、仓储服务、国际快递等多种快递服务,以零担为核心的快运服务,以及为生鲜、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客户提供冷链运输服务。公司拥有通达国内外的庞大物流网络,包括以全货机+散航+无人机组成的空运“天网”,以营业服务网点、中转分拨网点、陆路运输网络、客服呼叫网络、最后一公里网络为主组成的“地网”,以及以各种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及运筹优化、语音/图像/计算机视觉/智慧安检AI识别、智慧物流地图等组成的“信息网”。德邦股份(603056):以零担快运业务起家,目前主营业务为快递、快运业务,各业务又依据产品重量、时效要求多维度区分为多产品。2018年公司开始全面聚焦大件快递市场。圆通速递(600233):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以快递服务为核心,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代收货款、仓配一体等物流延伸服务。公司以自营的枢纽转运中心和扁平的终端加盟网络为基础,拓展末端网点。韵达股份(002120):采用“自营+加盟”的快递经营模式。自营方面,所有枢纽转运中心的设立、投资、运营、管理均由公司总部负责,有效实现对核心资源与干线网络的控制力。加盟方面,全网的收派两端由具备快递经营许可、资质优良的加盟商提供服务,最终形成“枢纽转运中心和干线网络自营、终端揽派加盟相结合”的平台化、扁平化运营模式。(资料来源于:解析投资APP)

而寓诸庸

物流行业的数据分析,主要分析什么?

编辑导语:在做物流规划设计时,数据分析是个很重要的步骤,如果不做这些准备,可能会在做方案时手脚慌乱;注重数据分析,认真分析,找出规律,与用户充分的沟通。本文作者分析了物流行业的数据分析主要分析什么。做物流规划设计时,人们往往对设计指标感到茫然,对新员工尤其如此;有些设计人员比较急躁,一上来就急于做方案、画图,结果画来画去,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了;耽误了不少时间不说,设计方案要么不知所云,要么离题万里,对用户是一个很大的伤害。一个良好的设计习惯,往往是应该首先明确设计目标,了解清楚设计要求之后,再去动笔。就比如写文章,总应该先确定写什么主题、目的是什么、给谁看;然后才开始写提纲、反复推敲提纲、找好素材和参考资料,再动笔写;然后再反复推敲、修改润色。不然,就很难写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画图虽然很重要,但到底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劳动,而画什么、表现什么主题、达到什么目标才是设计的关键。设计是如此,对一个设计方案的评价也是如此;我遇到很多客户要求评价一个总体的方案,其实这是很难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方案是设计需求的响应,对方案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设计目标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才是根本。数据分析是一件很严肃和需要专业知识的工作,并非仅仅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减排列组合就可以了。我特别反对那些不注重数据分析的客户,一项设计,设计指标是基础;基础出现问题,你选用的设备再好,系统再先进,也是于事无补的。其实物流仓储系统的规划设计也没有那么难,关键一点是需求要清楚明确;而需求是可以用数据来描述和定义的,一个项目,其关键数据也就那么几个而已,如收货量、发货量、库存量、拆零量、SKU等,并不难掌握。本文就讲一讲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为了便于理解,主要从物流仓储的几个环节进行描述。一、基础数据在进行系统性描述之前,一定要清楚物流的作业当量最后是以小时来计算的(当然还可以细化到半小时,甚至更小单位)。所以,我们所有的物流量,最终要以小时当量来计算;然而,从用户那里得到的实际的设计指标,很可能是年度的作业纲领,如年配送100亿——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却也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从这个指标推导下来,就会看到,每年的作业天数、每天的作业时间、货物的价值、仓库库存周转次数等,对最终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些关联数据应该是要首先明确的。假设设计纲领是G(年配送目标,亿元),单箱价格是p,则年度总配送箱数是:Q = G/p假设每年作业天数是N(天),每天工作时间是t,则每小时的作业量是:q = Q/N/t如果库存周转天数为D,则库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W = q*t*D以上的数据关系都很容易推导,但在实际中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作业,其作业时间可能是变化的;如高峰时期每天作业时间要大于平常作业,发货时间有时也与收货时间不同等,会增加计算和分析的难度。在进行具体数据分析时,还要明确箱与托盘的对应关系。托盘一般选择标准托盘(1200*1000),假设平均的满盘量为n,则库存托盘数应为:P = W/n当然,在描述具体数据时,要区分收货、发货还是退货,每一个作业也许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用户是不清楚这些差异的,或者表述不清楚,那么我们就应该将自己的经验或理解进行分享,以便双方达到认识的一致。二、收货有关的数据与收货有关的数据,包括到货量(箱)、订单数、车辆的装载量、收货区域大小、收货作业时间、每天收货SKU数等。车辆的装载量和卸载时间主要对于站台设计有影响,包括车辆大小、载重量等;一般情况下,还要分析卸货的方式、速度,以便详细规划站台的数量。收货一般是比较简单的,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形,比如新华书店图书的收货即是如此;因为每天到货的品种很多,还有大量混包的情形,因此收货要进行专门的处理;有些电商的收货也比较复杂,包括要进行QC等动作,对收货区的要求就不一样。很多人对高点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对于设计的影响不甚了解;简单来说,将一年(或一定时间)的收货量除以一年(或一定时间)的实际工作天数,即得到平均每天收货量,一年中最大收货量的一天,即最大收货量。在实际上设计中,如果按照平均值设计,则使得加班的天数会很多;如果按照最大值进行设计,则会出现工作很不饱满,设备闲置的现象。因此,一般取平均值和最大值之间的某个值进行设计,具体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发货也有这种情况。三、储存有关的数据库存能力对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但如何确定库存却是非常有讲究的。除了库存总量W以外,还要考虑SKU数,以及各种存储方式下的库存要求等;很多情况下,仓库的设计并非是单一的,所以,设计的时候就要清楚库存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一般的储存形式分为2种主要方式:以托盘为单位储存(分为立体库和平面库两种最基本形式);以箱为单位储存。当然还有其它形式,如包裹、麻袋、散料等,也有条状物(如钢材)、异形物品(如服装的挂装等)等,不再详述;在设计中,这两种方式都要考虑,有时以托盘为主,有时以箱储存为主,有时两者比较均衡。计算库存能力当然与箱规有关,也与平均库存天数有关,这是基础。SKU对库存分配的要求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往往与作业面设计有关;此外,发货量对于库存设计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拆零量,就要求对拆零区有一定限制。库存ABC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仓库设计起到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库存ABC分析结果决定了储存形式,ABC的定义将随着不同业务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实际操作中,往往要对够托盘,够1/2托盘的SKU及这些SKU所占库存比例进行分析,以便正确决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SKU不断扩大,ABC分析尤其重要;此外要注意的一个趋势是,箱式存储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占比越来越高,也影响库存的分析。再计算储存能力时,人们普遍对库存充满率感到困惑。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托盘或货箱并不能完全被充满,而为了满足作业的顺利进行,货位也不能完全被充满;因此,要留有余地,这两个系数在不同的案例中会有差异,但都不应该忽视。四、拣选有关的数据拣选的订单数、订单行数、发货量是比较重要的设计数据。发货ABC分析同样重要,要注意的是——发货ABC分布与库存ABC往往是不相同的,分析时要注意加以区分。拣选环节设计关注的主要是拣选、包装和输送问题,因此,有关拣选的细节问题就非常重要;如:整盘出库量、整件出库量和拆零出库量,这三个参数对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基础信息也是要清楚的,如拣选效率、播种效率和包装效率等,有些可以通过其它项目经验获得,有些应进行实际测量;需要指出的是,测量结果与作业流程、工位设计以及测量方法有关,有时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结果。不同的拣选方法其效率差异很大,这是设计要特别考虑的地方;事实上,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对设计结果影响甚大;这一些问题,在数据分析时,就应该有所考虑。五、发货有关的数据发货路向、数量、车辆形式、作业时间、暂存时间等数据是发货设计阶段的基础。众所周知,分拣机的格口不可能无限增加;因此,设计中应考虑波次问题,以便控制格口数量;有些物流中心的发货区设计很小,站台停车位很少,给发货造成很大困难。集货区的大小与发货波次有关——很多小的物流中心,每天只安排一次发货,其发货区就要大一些;对一个大型的物流中心来说,一般要按照多个大波次组织发货,每个大波次还有若干小波次,由此可以大幅度降低对集货区的需求;这在设计中是要注意的。随着大家对物流认识越来越深刻,发货装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设计中也要与时俱进,考虑自动化系统对发货区的影响。六、退货有关的数据退货很重要也很困难,但容易受到忽视。在通常的数据分析中,退货分析也是不充分的;事实上,退货与收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退货收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远远大于普通收货。退货作业不是均衡的,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在数据分析中(实际作业也是如此),要将退货收货与退货处理分开来,其作业时间和作业量都不会一样。对退货来说,其作业流程对于设计会产生影响;一般数据分析仅仅提供退货量即可,包括订单数、订单行、SKU、数量等。要注意的是,退货有两种形式:两者差异是很大的,在数据分析时,要分别对待。七、其它数据分析很重要,也有一定难度,这是需要指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于数据分析很重要;此外,数据分析结果必须得到用户确认才能用于设计。对一个数据样本的预处理,是分析数据的第一步;什么数据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要有明确的规则。剔除无效数据对于数据分析是很关键的一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认真调研和分析外,经验和常识也很重要。数据要有典型性,因此,数据量不能太少;比如,一年四季的数据是变化的,一个季度之中的数据也是变化的;每月、每周、每天,甚至每个小时的变化如何,要有系统的分析。一个静止的和孤立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与系统环境相关联,这一点也很重要。有时,数据分析与方案设计不是一个人,这时就需要注意沟通;数据分析不可能完全独立进行,它需要与设计方案相匹配,正因为如此,每个项目的数据分析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数据分析人员至少要对设计需求有所了解,才能知道如何分析数据,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找到规律并抽出有用的东西。最后要说明一点的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并不是直接应用于设计,而是要据此提出设计指标;其中有些数据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如产品特点、订单结构、品项数、作业方式等,有些却会变化剧烈,如设计指标等。这些除了经验、行业情况能够提供帮助外,关键的是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调研,与用户充分的沟通尤其重要。本文由 @李启方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恐高症

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市场竞争加剧

2020年度物流企业50强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2437亿元、1634亿元和106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位居前三;另外,物流50强企业门槛提高到37.1亿元,比上一年提高4.5亿元;民营物流50强企业门槛为8.7亿元,比上一年提高0.3亿元,物流行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物流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中物联组织实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20年11月27日提出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和民营物流企业50强排名。2020年度中国物流行业TOP10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综合、民营物流50强通报》,50强物流企业在2019年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2437亿元、1634亿元和106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三家企业凭借超过千亿的物流业务收入处于我国物流行业的龙头地位,其后是中外运股份和中国物资储运两家企业以超过40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处于第四、五位。而排名第十的圆通速递物流业务收入不到排名第一的企业物流收入的13%。从十强企业名次变化情况来看,除前四企业的名次不变之外,其余企业名次均有变动。整体来看,国内物流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庞大,龙头地位稳固,头尾部的企业营业收入差距明显,尾部企业竞争较为激烈。注:“-”表示未在上一年50强名单中。从民营物流企业50强来看,2019年民营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总收入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物流企业50强增速的9个百分点。其中顺丰、百世、中通、韵达、圆通、德邦、申通、苏宁依次占据前10强,其中快递企业占据前五,反映出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市场的重要地位。50强门槛增长较快,竞争较为激烈从50强企业的年收入门槛来看,2019年,物流50强企业门槛提高到37.1亿元,比2018年提高4.5亿元;民营物流50强企业门槛为8.7亿元,比2018年提高0.3亿元。反映出物流行业企业竞争加剧。运输服务、消费物流占比较大在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中,分业务类型来看,运输服务企业最多,达到19家,但数据有所下降,快递企业数量连续四年增至9家,供应链由2019年度的4家增至于11家;分服务领域来看,服务于大宗商品、消费品领域企业合计超5成;汽车、危化品等特种物流服务企业稳中有升,占比16%;而医药物流企业首次有2家入围。整体来看,目前国内龙头物流企业正由单一型业务向综合供应链服务转型,由生产服务向消费领域服务转移。东部地区50强企业分布最多从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企业有37家,占74%,中部企业、西部企业分别为5、6家,东北企业2家。反应出目前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地区,与国内区域经济现状相符。(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不违

2021年中国现代物流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情商报网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现代物流业所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行业现状分析2016-2020年期间,中国现代物流业总收入从7.9万亿元上升到10.5万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增长至11.3万亿元。体现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物流总收入也不断扩大。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亿元,2019年达到14.6亿元,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减少,社会物流总费用仅上升0.3亿元,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按照此发展趋势,预计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6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现代物流行、业重点体现在行业整体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定制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强调降本提质增效,具体发展趋势表现为:1.标准化标准化是现代物流业及其各细分行业的一大重要趋势,物流业的标准化包括软件的标准化和硬件的标准化。软件指的是法规、制度、政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管理制度等具有行业指导效用的相关文件,为物流及其细分行业的标准化提供制度性的引导和支持。硬件指的是运输工具、转运装备、运载单元、运输枢纽场站、管理系统等在物流行业具有实体效用的装备、场站、系统等。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手段不断更新,更标准的配送,打包等物流服务将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规模化、集约化规模化是现代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企业规模化发展将促进行业集约化发展,促使物流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把个别的、零碎的、分散而同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成规模的、便于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形式。行业集约化有助于协调社会整体资源,规避资源重复设置和浪费;有助于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延伸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有助于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优化运作成本,并进行社会一体化协作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有助于拓展市场、提高客户粘性、提高市场竞争力。3.服务综合化、专业化区别于以往粗放式管理、单一性服务的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可以为生产流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更为全面、综合化、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并在管理运作过程中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物流全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管理中实现增值。综合化服务促使现代物流企业升级为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高度、服务质量,为整体行业的有序、健康、良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个体基础。4.服务定制化、个性化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十年物流业发展迅猛,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00.1万亿元。现代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企业不断进化,物流新品种全面崛起,互联网巨头争相入局,现代物流业已经从快速增长的阶段走向竞争加剧的阶段。行业竞争加剧加速了物流企业的变革,若不能根据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升级相应的战略及服务,物流企业将在瞬息万变的行业中失去竞争力,进而面临行业淘汰的风险。5.信息化及智能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完善,现代物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相关部门为了推进我国物流信息化及智能化,也制定相关政策,从三大方向提升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第一、推进信息共享、提升物流信息服务水平。第二、推进试点示范,强调结合开展国家仓储智能化示范基地等工作,推广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及装备。第三、推进产业融合,鼓励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融合发展,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深度融合。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现代物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卢格

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市场竞争加剧

2020年度物流企业50强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2437亿元、1634亿元和106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位居前三;另外,物流50强企业门槛提高到37.1亿元,比上一年提高4.5亿元;民营物流50强企业门槛为8.7亿元,比上一年提高0.3亿元,物流行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物流统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中物联组织实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于2020年11月27日提出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名和民营物流企业50强排名。2020年度中国物流行业TOP10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0年度中国综合、民营物流50强通报》,50强物流企业在2019年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1.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2437亿元、1634亿元和106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位居前三,三家企业凭借超过千亿的物流业务收入处于我国物流行业的龙头地位,其后是中外运股份和中国物资储运两家企业以超过40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处于第四、五位。而排名第十的圆通速递物流业务收入不到排名第一的企业物流收入的13%。从十强企业名次变化情况来看,除前四企业的名次不变之外,其余企业名次均有变动。整体来看,国内物流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庞大,龙头地位稳固,头尾部的企业营业收入差距明显,尾部企业竞争较为激烈。注:“-”表示未在上一年50强名单中。从民营物流企业50强来看,2019年民营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总收入超4000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高于物流企业50强增速的9个百分点。其中顺丰、百世、中通、韵达、圆通、德邦、申通、苏宁依次占据前10强,其中快递企业占据前五,反映出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市场的重要地位。50强门槛增长较快,竞争较为激烈从50强企业的年收入门槛来看,2019年,物流50强企业门槛提高到37.1亿元,比2018年提高4.5亿元;民营物流50强企业门槛为8.7亿元,比2018年提高0.3亿元。反映出物流行业企业竞争加剧。运输服务、消费物流占比较大在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中,分业务类型来看,运输服务企业最多,达到19家,但数据有所下降,快递企业数量连续四年增至9家,供应链由2019年度的4家增至于11家;分服务领域来看,服务于大宗商品、消费品领域企业合计超5成;汽车、危化品等特种物流服务企业稳中有升,占比16%;而医药物流企业首次有2家入围。整体来看,目前国内龙头物流企业正由单一型业务向综合供应链服务转型,由生产服务向消费领域服务转移。东部地区50强企业分布最多从2020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企业有37家,占74%,中部企业、西部企业分别为5、6家,东北企业2家。反应出目前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主要聚集在东部地区,与国内区域经济现状相符。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代

2018智能物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上)

IAII(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与AIL(智能物流基金会)对国内外领先企业在智能物流领域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智能物流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 智能物流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规模超万亿元,行业正由自动化、无人化向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主要技术中,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快递柜、可穿戴设备、3D打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已经逐步开始商用;无人卡车、人工智能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未来前景大。 行业内领先企业积极布局智能物流,抢占先机。–以亚马逊、京东、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注重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依托自身互联网科技基因,在智能物流各领域积极布局,力图实现弯道超车。–以UPS、DHL、顺丰等为代表的领先快递物流企业:通过组建研发 团队,设立研发机构,或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在应用前景明确, 与自身需求紧密相关的智能物流技术上,如无人机、仓内AGV机器人,进行积极布局。–以G7汇通天下为代表的智能物流物联网企业:独立于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专注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开发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模式优势。在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团队和资本的助力下,发展前景巨大。 未来,领先物流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性、洞察所在领域的客户、市场变化,做好智能物流的提前布局,追赶者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 科技,拥抱智能物流,实现转型升级。一、智能物流的定义物流业是国家经济支撑性产业,2009-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5.5%,但与发达国家物流费用占GDP约1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为政府、物流企业与其客户力争实现的目标。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交通运输部也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等四方面着手帮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智能物流是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智能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当前物流企业对智能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数据、物流云、物流设备三大领域,2016 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到2025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智能物流数据服务市场(形成层):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占比较大的是电商物流大数据,随数据量积累以及物流企业对数据的逐渐重视,未来物流行业对大数据的需求前景广阔。 智能物流云服务市场(运转层):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的物流平台服务在云平台上,所有的物流公司、行业协会等都集中整合成资源池,各个资源相互展示和互动,按需交流,达成意向,从而降本增效,阿里、亚马逊等纷纷布局。 智能物流设备市场(执行层):是智能物流市场的重要细分领域,包括自动化分拣线、物流无人机、冷链车、二维码标签等各类智能物流产品。二、智能物流发展驱动因素 2.1 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业自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出台了鼓励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并积极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模式的创新,主要方向包括: 大力推进“互联网+”物流发展,发挥互联网平台实时、高效、精准的优势,对线下运输车辆、仓储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整合利用,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 实现运输工具和货物的实时跟踪和在线化、可视化管理。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发展分享经济新模式,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鼓励包容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社会闲置资源配置,扩大社会灵活就业。 鼓励物流模式创新,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共同配送、无车承运人等高效现代化物流模式。商务部《2015年流通业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出,深入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总结推广试点地区经 验,完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促进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点三级配送网络合理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整合资源功能的城市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网订店取、自助提货柜等新型配送模式。 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数据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鼓励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推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智能物流,运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通道网络,建设智能化仓储体系、配送系统。2.2 新商业模式涌现,对智能物流提出要求近10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C2M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同时消费者需求也从单一化、标准化,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这些变化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商快速发展,电商带动快递业从07 年开始连续9年保持50%左右高速增 长,2016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 达313.5亿件。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量对物流行业更高的包裹处理效率以及更低的配送成本提出了要求。– 未来电商将持续高速发展,阿里研究院预计2020年网络零售额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017年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提出“一天10亿包裹数量,不会超过八年,估计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实现”。–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保持年均增长20%,2020跨境电商贸易进出口占整体对外贸易的比例将由19.5%上升37.6%。 新零售兴起,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这一模式下,企业将产生如利用消费者数据合理优化库存布局,实现零库存,利用高效网络妥善解决可能产生的逆向物流等诸多智能物流需求。 C2M兴起,由用户需求驱动生产制造, 去除所有中间流通加价环节,连接设计师、制造商,为用户提供顶级品质,平民价格,个性且专属的商品。这一模式下, 消费者诉求将直达制造商,个性化定制成为潮流,对物流的及时响应、定制化匹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 物流运作模式革新,推动智能物流需求提升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行业与互联网结合, 改变了物流行业原有的市场环境与业务流程,推动出现了一批新的物流模式和业态如车货匹配、众包运力等。基础运输条件的完善以及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激发了多式联运模式的快速发展。新的运输运作模式正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智能物流快速增长。 车货匹配,可分为两类:同城货运匹配、城际货运匹配。货主发布运输需求,平台根据货物属性、距离等智能匹配平台注册运力,并提供SOP等各类增值服 务。对物流的数据处理、车辆状态与货物的精确匹配度能力要求极高。 运力众包,主要服务于同城配市场,兴起于O2O时代,由平台整合各类闲散个人资源,为客户提供即时的同城配送服务。平台的智能物流挑战包括如何管理运力资源,如何通过距离、配送价格、周边配送员数量等数据分析进行精确订单分配,以期望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客户体验。 多式联运:包括海铁、公铁、铁公机等多类型多式联运方式,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运输组织模式,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布局实施过程中,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由于运输过程中涉及多种运输工具,为实现全程可追溯和系统之间的贯通,信息化的运作十分重要。同时新型技术如无线射频、物联网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多式联运换装转运的自动化作业水平。2.4 大数据,无人技术等智能物流相关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机器人与自动化、大数据等已 相对成熟,即将商用;可穿戴设备、3D打印、无人卡车、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未来10 年左右逐步成熟,将广泛应用于仓储、运输、配送、末端等各物流环节。较为成熟,将要或已经实现商用的物流相关技术: 仓内技术:主要是机器人技术,包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无人叉车、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主要用于仓内搬运、上架、分拣操作,可有效提升仓内的操作效率,降低物本,如亚马逊在13个分拣中心布局超3万个KIVA机器人。 最后一公里配送:无人机技术,包括干线无人机与配送无人机两类,其中配送无人机研发已较为成熟,主要应用于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如京东在2017年618期间,已采用无人机在多省市进行农村小件商品配送,完成1,000余单配送。 智能数据底盘: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商流、物流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主要应用于需求预测、仓储网络、路由优化、设备维修预警等方面,如京东采用数据预测方式,提前洞察消费者需 求,并进行预先分仓备货。相对不成熟,距商用仍有一定时间的物流相关技术: 仓内技术中可穿戴设备技术,最后一公里中3D打印,干线技术中的无人卡车,以及数据底盘的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技术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可分别用于仓内智能分拣、末端产品配送、干线货物运输、产品溯源、决策支持等方面,如在DHL荷兰仓内,员工可根据智能眼镜的图像提示如包裹体积、目的地信息,进行高效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