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代名医吴鞠通,“问心堂”问心无愧,淮安河下古镇的故事独眼龙

一代名医吴鞠通,“问心堂”问心无愧,淮安河下古镇的故事

接着分享我的江苏淮安行。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源于被中秋晚会会场的璀璨壮丽所震撼。淮安,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家乡,还是久负盛名的运河之都、名人辈出的文脉之地、闻名遐迩的美食之乡。从哈尔滨出发,几十个小时后就到了淮安河下古镇的牌坊处,如今的交通太发达了。住在古镇南门旁的客栈,得以更多地亲近这座古镇。河下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历史上曾诞生了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的美誉。在古街的中段,吴鞠通中医馆作为中医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中国古代名医、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诞生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的一个书香门第,所著《温病条辨》与张仲景的《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史上的两大支柱。古镇上的老街有些狭窄,走进医馆却别有洞天。医馆占地面积足有3390平方米,分南北两路轴线组成一个古朴浑厚、疏朗淡泊的淮上园林。中医馆通过对中医资料文物展示、名老中医坐堂问诊、中医保健茶艺、太极拳剑表演等营造“养眼、养心、养性、养生”的浓郁中医文化氛围。医馆庭院的中心位置是问心堂,这里是医馆的主堂。吴鞠通一生以济世救人为己任,他认为无论做人行医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问心无愧,所以他一生无论所住何处,都将主堂屋命名为“问心堂”。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道光一十六年(1836年)。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一个穷书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吴鞠通一生悬壶,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清乾隆23年(1758年)6月,吴瑭字配珩,又字鞠通,出生于淮安河下古镇一个书香闺第。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希望日后在科举中有成就。乾隆41年,吴鞠通父亲因病去世。吴鞠通认为如遇良医父病不会致死,痛恨自己不懂医术,若知医,其父病必愈,于是决定放弃科举之路,刻苦钻研医学。吴鞠通苦读各类医学典籍,五年以后医术大有长进,但尚未正式行医。他按中医理论用不同的方法辨证施治,治好了自己女儿让许多医生束手无策的病症。乾隆48年(1783年),他受聘到北京《四库全书》馆工作,负责检校医书,得以研读许多医学珍籍宝典,医学理论水平突飞猛进。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春夏间,北京突发瘟疫,因当时医生不识病因仍用传统治疗属温热病的时疫,致死者无其数。深刻关注民生疾苦的吴鞠通痛心疾首,决定悬壶济世,在京城淮安会馆内应老乡之请治疗救活一垂死病人,继而又先后救活数十名危重病人,一时震动京师。为系统总结温病治疗方法,在潜心研究前辈医家理论及验方的基础上,吴鞠通将自己研究心得和临床实践总结编撰成专著《温病条辨》公诸于世。从1798年开始撰稿,经反复修改,至1813 年定稿付梓。《温病条辨》是一部集大成的温病学专著,成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吴鞠通虽旅居京城,但时刻怀念故土,每隔数年总要回淮省亲。72岁那年回乡扫墓,途中至板闸林家水烟摊前歇脚,见一病危的老妇人,其子在旁哀苦,问之,方知已治于多家医生皆告不治。他仔细检查后诊断为燥热伤津,正苦于身边无药救治,忽见不远处运河堤旁长着一簇簇地黄,大喜,让其速刨斤把鲜生地绞汁灌母,竟覆杯而愈。吴鞠通不但有深厚的辨证论治功底,更有对药性的准确把握。他因时因地因病因人,加减化裁吉方,创制了许多全新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清宣制剂,至今仍是治疗新感温热病的常用药。安宫牛黃丸、霹雳散等用于急救或慢性病的丸散膏丹也极具灵验,为实证疗效,他甚至不顾风险初试于己身。历代皆有一些庸医伪医充斥世间,不知祸害多少病人。吴鞠通感叹“坐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为指导医生正确行医治病,改变医界朽风恶习,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又完成一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诊治疾病实用价值的中医名著《医医病书》。他40多年的临诊医案在他去世后也被医学界整理成《吴鞠通医案》出版发行。清道光16年(1836年)2 月,吴鞠通病逝于北京,葬于北京大兴县柿子坡。淮安医家奉《温病条辨》为经典,为便于学习将其编成《温病赋》、《温病条辨方歌》、《温病条辨汤头歌括》等传诵,当地医学得到空前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著名医生和医学世家,形成了以吴鞠通为宗师山阳医学流派。走过不少古镇,淮安河下古镇是较为特殊的一个,这里可被称为原生态古镇,不大的小镇里,明清建筑的老街上随处可见居民的原生态生活场景,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和谐,像极了梦中的外婆家。待续,我在淮安河下古镇。

杨仆

温病学巨匠吴鞠通,“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为何弃文从医

中央十套的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上,曾专题报道过中医史上两大支柱的作者吴鞠通,17年磨一剑,完成中医著作《温病条辨》。这名中医巨匠吴鞠通(1758--1836),也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01酷爱菊花的吴鞠通,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道光一十六年(1836年)。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一个书香门第。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录》)。节花是菊花的另一个古名,古诗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称菊花“百草摧时始见花”,吴鞠通的“鞠”和古文中的“菊”是相通的,据说吴鞠通生前非常喜欢菊花。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淮阴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吴鞠通一生以济世救人为已任,他认为无论做人和行医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问心无愧,所以他一生无论所住何处,都将主堂屋命名为“问心堂”。02 吴鞠通弃文从医源于父亲青年时的吴鞠通攻科举习儒,后来之所以要弃文从医是因为他的父亲得了温病,在他19岁时父亲病故,他认为没有遇到良医,不然父亲就不会去世。他痛恨自己不懂医术,于是决定放弃科举。于是弃儒学医。后被选副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读了吴又可《温疫论》深受启发,又研读晋唐以降各家学说,收益不浅,于医学知识大有长进。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病人,名声大振。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03吴鞠通的主要贡献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通晓温病,以擅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针灸以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和汉张仲景比肩而立,并为我国中医药学史上的两大柱石,故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吴鞠通乃温病学的巨匠。“两相羽翼”。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2003年那场可怕的“非典”疫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疫情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秉超悟之哲,怀救世之心”是道光帝师、宰相汪廷珍为吴鞠通所写,高度评价了他的人品和才智。04家乡有个吴鞠通中医馆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有个吴鞠通中医馆。这里是具有“养眼、养心、养性、养生”浓郁的中医文化特色馆,目前已被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医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中医馆分为“问心堂”、“荟英堂”、“医萃馆”和“后花园”。“问心堂”里有接诊室和休息室。“问心堂”中间的画像就是清代著名大医学家吴鞠通,画像旁边悬挂的对联是他的好友名土翰林顾纯所赠,高度评价吴鞠通的医术,左边墙上是吴鞠通的好友朱士彦在吴鞠通去世后为他写的《吴鞠通传》。朱士彦是清嘉庆年间的探花,宝应人,当过工、吏、兵三个部的尚书。右边墙上悬挂的是记载吴鞠通一生 重要活动的年表。两边墙上8张连环画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吴鞠通的生平事迹。“荟英堂”,这里是介绍山阳医派的专题展馆,在江苏有“南孟河,北山阳”之称,南孟河是指常州的武进,淮安原名山阳县,在民国初年因与陕西的一个地方重名,改名为淮安。“医萃馆”主要是中医科普知识的介绍。“后花园”,与其说是后花园不如说是药圃园,里面种植的都是一些中草药,中医讲究就地取材。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巨匠吴鞠通,可来他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你会收获满满历史文化知识。关注嘟立处的空间,一个大学老师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时空。

煤气灯

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老中医看妇科炎症反复经典案例

现在女性除了要有自己的事业,有的还要照顾家庭,工作辛苦外,老公小孩还要给你增添烦恼,各种压力随之而来,身体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时代进步的同时,一些其他国家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性观念的影响,都是引起女性妇科病频发的原因之一。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哪位好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对中医的了解越来越广泛,很多女性会选择中医治疗,那妇科炎症范围广、种类多,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也不少,哪位值得信任呢?这位中医可以说是淮安女性看妇科病、调理身体的名中医了。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老中医看妇科炎症反复经典案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常委——王兆凯王兆凯中医,主任医师,五代业医,从小便将父亲的教诲和悬壶济世的精神牢牢记在心中,完成学业后,便于父亲二人一起临床看诊,治病救人,成为原淮安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曾担任解放军第八二医院中医科主任,是医学院的特聘教授,曾在国家级、省级以上的医学类杂志发表过近30篇的论文。获得名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2003年担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9年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被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评为江苏省首届基层优秀中医药工作者医学擅长妇科、男科、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疾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胃肠疾病尤其是对妇科:月经病、不孕症、多囊卵巢、盆腔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产后调理、停经后的调理等各类妇科疾病和其他疑难杂症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老中医看妇科炎症反复经典案例中医如何解决妇科炎症,妇科炎症反反复复的经典案例【案例】女,27岁,患有盆腔炎,在西医那内服外用都试过了,病情反反复复一直没有好转的迹象,与丈夫的夫妻生活也受到影响,问诊得知此患者的工作是某产品销售组长,经常熬夜加班,在网络上了解到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王兆凯中医,前来就诊。辨证论治:脸色苍白,脉弦虚弱无力,肝气郁结严重,中医治疗妇科炎症是通过从根本角度出发,将身体调养好,此患者炎症反反复复就是不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长期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大,肝气郁结严重,且生活作息紊乱,所以治疗前期以疏通肝气为主。且严格要求生活作息规律。复诊:当生活作息改善后,肝气畅通,炎症的症状有所减轻,配合消炎滋补的治疗方法,稳定炎症反复的情况。提醒各位女性:工作生活的同时注意休息,释放压力,不要积压情绪,对身体伤害很大,性生活要注意清洁,对于炎症慢性病的治疗上,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都会注重整体的患者情况,用药的副作用较小,反复的情况较少,更加具有优势。淮安中医看妇科专家,老中医看妇科炎症反复经典案例

亡身不真

在河下古镇,曾有一幢最高的建筑,它位于现今吴鞠通中医纪念馆内

在河下古镇,曾有一幢最高的建筑,它位于现今吴鞠通中医纪念馆内由于数百年的时间变化,人们踏上了汽车,石板的表面被打磨得非常光滑,有些石板甚至被车轮磨损了。淮安地区属于何丽霞平原。没有山。这些石板是从何侠古城哪里来的?坊间传说一开始有大量盐商住在河下。他们卖盐赚钱。为了报答他们的邻居,他们用卖盐的空船从其他地方购买大量的石头,并为了方便他们在家里四处传播。这样,你一个接一个地躺着,直到人们今天看到的石板街。据考证,整个石板街的最终完工大约是在清朝统治时期。河下的石板街实际上不是一条街,它覆盖了22条街和91条小巷,如易一街和赣榆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网络。从主干道上,你可以穿过任何一条小街或小巷,你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木门,敞开的,半封闭的,或者向街道关闭的。当然,所有的小街道和小巷仍然是用石板铺成的,主干道两边纵横交错。在何侠古城的石板街上,除了拐角处的几家小商店制作“茶点”,几乎没有其他商店。“茶香”也是淮安的一个地方特产,有一百年的历史。“鲜而不杂,香而不茶鲜”是老淮安人永远不会忘记的美味。这种用面粉油炸的食物柔软可口,易于消化,曾经是女性制作“月饼”的必备食物。何侠古镇有一家百年老店,名叫“文楼”。说到“文楼”,你必须提到淮阳的大名“蟹黄汤包”,这在淮阳是独一无二的技能。“文楼”汤包都是由汤制成的,是真正的汤包。它又大又薄,不用照明就能看穿整个汤。非常好吃。如今的“文楼”汤包制造商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独特技能,汤包加工的一般过程仍然保密。在何侠古城,曾经有一座最高的建筑,位于二楼的“巨化大厦”,它位于今天的吴鞠通中医药博物馆。中国清代著名的中医吴鞠通,已经被重建为吴姓后裔的纪念馆。“锯花”位于纪念馆的后院,是整个河流地区最高的建筑。"花园不可能没有山,人们也不可能没有建筑。"所谓的“登高望远”是何侠古城一个大家庭的建筑风格。淮安菜不仅创造了淮安的名菜,也创造了中国最独特的菜肴——小龙虾。淮安的下属盱眙因其位于大江南北的小龙虾而闻名。所以在淮安,小龙虾必须尝一尝。在淮安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卖龙虾的商店。人们习惯于在户外摆桌子,聚集三到五个朋友,抓龙虾,喝几杯啤酒。或许这是减轻夏天炎热的最好方法。洪泽湖古堰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位于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上。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水阁亭市、渔人湾和快乐乐园。洪泽湖大堤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途有许多历史遗迹,如乾隆纪念碑、谯周大唐和新坝遗址。水缸城占地755亩。它的建筑风格以类似歌曲的花园为主,亭台楼阁相互交替,中空的拱门、桥梁和流水相互辉映。这座奇妙而独特的建筑和清澈的河水描绘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洪泽湖大堤始于北部淮阴区的码头镇,止于南部洪泽县的江坝镇,全长70.4公里。它建于东汉,明清时期完工,今天已经加固,有1800多年的历史,并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面向水面的垂直砌石墙由60000多块重达1000斤的石头和糯米石灰浆制成,规格统一,施工精细,水控制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沿线有许多文物,如谯周大唐、新坝遗址和乾隆帝国纪念碑,展示了一千年来古堰的魅力。

风花

淮安看脾胃好的中医,中医看脾胃,少吃多动把酒戒!

脾胃是先天之本,脾胃不适带来的腹泻、腹痛、腹胀等,不仅身体上感到不适,还会影响大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淮安看脾胃好的中医也不少,看看中医是如何调理看脾胃的。王兆凯主任,淮安的五代中医传承人,是原吴鞠通中医研究院的院长,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曾是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是江苏省首届基层优秀中医药工作者,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一、少吃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中医上说脾胃主消化吸收,饮食是对脾胃影响比较直接的,中医上有不少关于脾胃的问题,都是从饮食上开始调整,比如脾胃虚寒的,经常腹泻,尤其是在换季或气温骤降的时节,通过祛寒温补进行调理。1、少吃寒凉的食物螃蟹、夏天的冷饮、冰咖啡、冰奶茶等等,都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也是经常吃的,虽然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取之有度,不要过量,尤其是女性,更要少一点,在夏季这类寒凉的食物要尽量控制,不要摄入过量了。2、少吃油腻的食物部分地区的人,做菜油、盐等调味比较重,建议可以多以新鲜的瓜果蔬菜去代替,比如养胃的南瓜、小米、山药、胡萝卜等,这类易消化的食材。二、多动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都很大,在工作学习之余,很少有人愿意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去运动,缺乏运动概念,不运动,爱吃爱喝,脾胃的负担增加,得不到蠕动和消化。1、每天早晨起床后,网上睡觉前,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拉伸运动,比如瑜伽、太极等,舒缓肌肉紧张。2、白天适当的运动对于脾胃不适的人,在运动上不宜剧烈的安排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接纳能力,合理安排,比如游泳、慢跑等。三、戒酒无论是朋友聚餐、请客吃饭,饮酒似乎是必不可少的,而酒精对脾胃、肝肾都有影响,脾胃不好的人,建议不要饮酒,尽早的戒掉。1、从减少饮酒的量开始,缓慢的实施戒酒计划。2、饮酒后调理护脾胃。

玉观音

清代名医吴鞠通:温热邪气所致的干呕、口苦等症,可以用这个良方

医圣张仲景的黄连汤调理胃热所致的腹痛欲呕证常获良效,以三黄(黄连、黄芩、黄柏)中的黄芩命名的黄芩汤对热郁少阳之证疗效甚加。后至清代温病多发,清代名医吴鞠通在其著作《温病条辨》中收录一方,名为黄连黄芩汤。那么,这个良方,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两方相加吗?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的黄连黄芩汤,由黄连(二钱)、黄芩(二钱)、郁金(一钱五分)、香豆豉(二钱)等中药组成,见于中焦篇第十九条,与张仲景的黄连汤(黄连、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甘草)、黄芩汤(黄芩、白芍、大枣、甘草)的药物组成相差甚远。那黄连黄芩汤是为何而设呢?究竟有什么妙用呢?明清时期,温病肆掠,温热之邪常袭人体,还常与湿、燥、风等邪相兼,甚至成为邪毒之疫疠害人。温热之邪较甚,可直入阳明经犯胃与大肠,胃气受热所乱而不降反升则欲呕吐;热灼胃津则口干;胃属阳土,邪火盛可反侮肝胆之木,可见胆热而口苦。此外还可见大便黏软或秘结,小便短赤,心绪烦乱,耳疖等症状。这些症状都是热郁胃胆夹湿的证候,要解决症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如此方可“以绝后患”。所以吴鞠通认为当以苦寒微辛法,“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芳香(郁金、豆豉)蒸变化其浊”。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认为,“凡泻火清心之药,必用黄连”,此外黄连还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能清上泻中之火,故为君药。

汤斌

温病学巨匠吴鞠通,“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为何弃文从医

中央十套的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上,曾专题报道过中医史上两大支柱的作者吴鞠通,17年磨一剑,完成中医著作《温病条辨》。这名中医巨匠吴鞠通(1758--1836),也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01酷爱菊花的吴鞠通,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卒于道光一十六年(1836年)。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山阳县(今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一个书香门第。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录》)。节花是菊花的另一个古名,古诗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称菊花“百草摧时始见花”,吴鞠通的“鞠”和古文中的“菊”是相通的,据说吴鞠通生前非常喜欢菊花。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淮阴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吴鞠通一生以济世救人为已任,他认为无论做人和行医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问心无愧,所以他一生无论所住何处,都将主堂屋命名为“问心堂”。02 吴鞠通弃文从医源于父亲青年时的吴鞠通攻科举习儒,后来之所以要弃文从医是因为他的父亲得了温病,在他19岁时父亲病故,他认为没有遇到良医,不然父亲就不会去世。他痛恨自己不懂医术,于是决定放弃科举。于是弃儒学医。后被选副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医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读了吴又可《温疫论》深受启发,又研读晋唐以降各家学说,收益不浅,于医学知识大有长进。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吴鞠通利用叶天士之法奋力抢救,抢救了数十病人,名声大振。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03吴鞠通的主要贡献吴鞠通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通晓温病,以擅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针灸以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和汉张仲景比肩而立,并为我国中医药学史上的两大柱石,故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张仲景是中医学的泰斗,吴鞠通乃温病学的巨匠。“两相羽翼”。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2003年那场可怕的“非典”疫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对疫情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秉超悟之哲,怀救世之心”是道光帝师、宰相汪廷珍为吴鞠通所写,高度评价了他的人品和才智。04家乡有个吴鞠通中医馆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有个吴鞠通中医馆。这里是具有“养眼、养心、养性、养生”浓郁的中医文化特色馆,目前已被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医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中医馆分为“问心堂”、“荟英堂”、“医萃馆”和“后花园”。“问心堂”里有接诊室和休息室。“问心堂”中间的画像就是清代著名大医学家吴鞠通,画像旁边悬挂的对联是他的好友名土翰林顾纯所赠,高度评价吴鞠通的医术,左边墙上是吴鞠通的好友朱士彦在吴鞠通去世后为他写的《吴鞠通传》。朱士彦是清嘉庆年间的探花,宝应人,当过工、吏、兵三个部的尚书。右边墙上悬挂的是记载吴鞠通一生 重要活动的年表。两边墙上8张连环画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吴鞠通的生平事迹。“荟英堂”,这里是介绍山阳医派的专题展馆,在江苏有“南孟河,北山阳”之称,南孟河是指常州的武进,淮安原名山阳县,在民国初年因与陕西的一个地方重名,改名为淮安。“医萃馆”主要是中医科普知识的介绍。“后花园”,与其说是后花园不如说是药圃园,里面种植的都是一些中草药,中医讲究就地取材。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巨匠吴鞠通,可来他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你会收获满满历史文化知识。关注嘟立处的空间,一个大学老师带你走进不一样的时空。

蓝天使

淮安看脾胃的老中医,脾胃差,消化难,中医教你几招

过年了,家家户户的年夜饭都很丰盛吧,可是不要忽视了我们的“脾胃”,尤其是脾胃差的,平常难消化的人,更要注意饮食健康,淮安看脾胃的老中医,对脾胃不好的人,注意这几招,安安心心吃年夜饭。原淮安吴鞠通中医研究院院长——王兆凯王兆凯主任,淮安的五代中医传承人,临床看诊40余载,对待中医医术诊治各类疑难杂症上,有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对于脾胃的调理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一、饮食上这样“吃”1、温和脾胃,忌吃辛辣年夜饭里鲜香刮辣的菜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对于脾胃刺激,因此,脾胃不适的人饮食上要格外注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以温补的食材、新鲜的瓜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为主,比如南瓜小米粥:洗净的南瓜切块,加入适量的小米,一起炖煮。2、调和脾胃,驱寒化湿对于体质虚寒,容易浮肿,脾胃消化不畅,经常腹胀、腹痛的人,对于脾胃的调和上,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适当的加以温补驱寒的中草药,比如炮姜,可以入药,也可以用来入菜。3、缓解脾胃,三餐规律饭点就吃饭,不能由于工作或者学习,就忽视了吃饭,不规律的饮食,是引发许多脾胃毛病的“导火索”,脾胃不和的人要谨记,早饭一定要吃,午饭少吃,晚饭早吃,睡前不要吃太多,适当的运动,散步消食。二、吃完以后这样“做”1、不要立马躺下或坐下。吃完饭,缓慢地走一走,帮助胃肠的蠕动,吃完就躺下,容易引起“胃反流性食管炎”,并且还容易长胖。2、适当的走一走不要跑或跳,适当的走一走即可,剧烈运动反而会给脾胃带来伤害,引起脾胃的不适。3、半小时以后再吃药对于脾胃不适的人,吃药的时间也有讲究,不应该吃完饭就立马喝药,胃肠的吸收慢,食物和药混在一起,会影响药物的效果,也会影响对食物的吸收,反而会引起消化不畅,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后吃药。

布兰琪

中医药抗疫透视:国家战疫 中医“当归”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题:【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中医药抗疫透视:国家战疫 中医“当归”新华网 刘映2020年的春天,定会令世人铭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最早遭遇新冠疫情袭击的国家,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阻击战。14亿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国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赶赴湖北抗疫,历时2个多月,积累了宝贵的中西医结合抗疫经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的参与力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先后近800名中医专家,近5000名中医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救治。尽管人数仅占全部支援医务人员的约十分之一,却在中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首次全面管理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筛选出“三方三药”,中医药服务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人数超过90%,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岐黄亮剑 中医国家队,“疫”聚英雄城一种未知的新型病毒,最初在湖北武汉悄然蔓延之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20年1月20日晚,当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赴武汉调研并表示新冠肺炎肯定“人传人”后,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中央迅即派出多批医疗专家,调配全国的医用物资,驰援武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迅速响应,推动形成中西医协同的防控机制。1月21日,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ICU主任齐文升抵达武汉,成为最早一批到汉参加抗击疫情的中医专家。随着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武汉多家大医院很快不堪重负。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10时起,武汉这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白衣执甲,逆向而行。从1月24日传统佳节除夕夜开始,中医“三大院士”披挂上阵,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到年逾古稀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院士,相继率领中医团队赴汉支援,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防治。研讨病情、分类管理、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承包”方舱医院……中医力量的加入,带来了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理念和方案,中医药抗疫冲锋到了最前线。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湖北其他城市如黄冈、孝感等感染人数也不断增加,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中医医务人员加入了战斗,疫情防治也从初期的“惊慌混乱”逐步进入“规范有序”。大年初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赶赴武汉。疗效是最好的证明,治好病才是真功夫。在中医正式接管重症病区第五天,2月3日,金银潭医院有8名患者出院,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在3月23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一组数据: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4月16日,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院士(左二)在武汉奋战两个多月后返津。史淞予 摄辨证论治 岂曰无药,古有良方作为一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在不知传染源、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何以敢出手迎战疫情?纵观历史,中医药辨治疫病已有数千年,我国历史文献一直有疫病的防治记录。《说文解字》中解释:“疫”,“民皆疾也。”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重大流行瘟疫。但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那样一次瘟疫夺去数千万人生命的悲剧,是因为除病济世的重任一直有中医担当。一次次的疫病袭击,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方剂,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孙思邈的《千金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吴又可的《温疫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方剂药物和技术方法,凝结了古人对疫病防治规律不断探索、思考、总结的智慧。针对此次新冠肺炎,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齐文升等多位专家均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符合“湿毒疫”的特点。为指导广大医护人员更好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出台并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是此次抗疫重要经验之一。1月21日,在疫情暴发之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研究提出中医药诊疗方案,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并发布实施,推动中医药及早介入,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随着疫情的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动态修订,不断总结完善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诊疗措施、方法和经验以及科技攻关成果,近两个月内更新了7版诊疗方案,在方案更具针对性的同时,中医药治疗不断加强。如1月28日,在试行第四版方案上,首次提出临床观察期中成药的应用;3月3日,在试行第七版方案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西医结合。不断优化的诊疗方案,实现了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全覆盖。除了国家诊疗方案,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人群体质等因素,浙江、甘肃、湖南、天津、北京等全国24个地区出台了地方中医药干预方案,内容更具体,覆盖人群更广泛,体现出中医药“三因制宜、不拘泥于古”的特点。立起沉疴 接管重病区,挽救新生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是全球医生关注的重点,不少人认为中医药只适合治疗慢病或者做预防,其实中医从来不是“慢郎中”,中国方案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也是抗疫致胜关键。湖北省42家中医院被作为定点医院,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8个重症病区,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等,都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重症患者,这些策略大大降低了病死率。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第四批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医护人员吴琼丽准备最后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污染区。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疫情突发之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迅速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由黄璐琦院士率领20名医护人员“负重逆行”,接管了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该病区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达57.7%。患者既往基础病复杂,并发症多,疾病深重难愈。同时,作为西医医院,金银潭医院中药使用量少,没有中药处方信息系统,让中医药深度参与困难重重。对此,医疗队积极与医院配合协作,迅速搭建中药供应保障平台,保障中医药的顺利使用。齐文升深入思考,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中医分型治疗进行总结,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方案。医疗队还以视频方式与北京的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晁恩祥和薛伯寿等专家组顾问及刘景源、张洪春等专家“前后方”及时沟通,修订中医诊疗方案,力求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中)。新华社发在3月23日国新办在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院士透露,武汉的重症病人从1.2万减到了1800左右,特别是连续5天实现“三个0”,疫情形势不断向好。截至3月30日首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返京,其接管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累计收治158例,其中重症124例、危重症26例,出院140人,治愈出院率88.61%。生命之舱 中医组合拳,打出“3个零”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医院不堪重负,患者快把医院挤爆了……至今,张伯礼院士还深深记得1月27日,他率领国家中医医疗队抵达武汉时的场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的特点,但面对相同病因、相似症状的大量发热患者,只能参照古人经验,用通治方药普遍服用。张伯礼院士提出对四类人群(确诊、发热、疑似、留观)采取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法,给予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这些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建议,成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为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央指导组决定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张伯礼院士和刘清泉写下请战书“中药进方舱、中医包方舱”,获得批准。2月14日,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开舱,他们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方舱医院,采取中医药组合疗法:患者每天两袋中药汤剂;耳穴压豆调理患者咳嗽、头痛、失眠;穴位敷贴驱寒祛湿,缓解颈肩腰腿痛;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强身健体。江夏方舱医院于3月10日“关舱大吉”,在26天的运营中,收治病人564人,合计治愈392人,创下了3个“零”纪录——零加重、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3月10日,在江夏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教即将出舱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练习八段锦(无人机照片)。当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张伯礼院士指出,中药有助于降低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这是核心指标。中西医结合有助于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如果没有西医的呼吸机,没有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综合救治,病人连命都保不住,中医的治疗也无从谈起,因此救治重症患者,中西医合作是致胜关键。一切,都是为了生命!大疫良药 “三药三方”,历久弥新大疫出良医,大疫出良药。数千年来,人类与疫病的角力从未停止。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以经典名方为基础,创制了很多新药方,如2003年SARS期间创新推出的药物连花清瘟;2009年应对H1N1流感时创制的金花清感颗粒等。为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针对疫情防控的各种问题通力合作。结合新冠肺炎的流行特点,专家们“边救治、边总结、边完善”,通过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月24日,中药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煎药室为煎好的中药汤剂贴标。新华社发(周牧 摄)4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湿败毒方和宣肺败毒方是黄璐琦院士团队和张伯礼院士团队在武汉前线的临床救治过程中,根据临床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在阻断病情发展、改善症状,特别是在缩短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日前,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获得国家的临床试验批件。清肺排毒汤,是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在4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表示,清肺排毒汤是目前唯一的新冠肺炎通治方剂,不仅可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也能用,“这些药就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王伟说,清肺排毒汤在临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目前已在10个省市的66个定点单位开展临床观察。截至4月12日0时,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99.28%。这1262例病例中,未发生轻症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情况,阻断了患者向危重方面发展。从临床观察来看,对比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元,使用清肺排毒汤一个疗程仅需100元左右,在医保费用支出方面也是很大的节约。2月24日,中药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调剂中药。新华社发(周牧 摄)大爱无疆 大疫如大考,中医正“当归”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对于重大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虽然此次中西医携手抗疫,中医药深度参与了全过程,但张伯礼院士坦陈,“总的来说介入得还是晚了些,如能更早更全面地介入疫情防治,有更多的定点医院和方舱,有更多的急重症人才,中医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何中医药未能介入“更早更全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这是因为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占据了医疗领域的主导位置。传统中医药由于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诊疗模式、中医药方剂、人才培养等与现代医学有很大不同,加上多年来深入系统研究不足,发展逐渐势弱,“气血不足”。当归,一味常用中药,中医临床多用于补血。一如疫情之下的中医药事业,做到中西医并重,仍需多方“补血养气”——首先需要制度保障,如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中西医并重参与传染病防控体系;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让中医能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全程参与,整建制承包定点医院,按照中医的理论指导治疗。中医的辨证论治很独特,未来应把辨证论治的科学规律、科学基础进一步深化研究。其次,加强中西结合人才培养,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中医功底深厚、急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第三,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还需借力现代科学技术。此次抗疫,现代科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协同推进防控科研攻关,互联网医疗助力医学专家前后方“远程会诊”,并肩作战;大数据搭建起多种平台参与辅助诊疗,全自动煎药机、空中药房等人工智能技术保障中药供应等。但整体来说,目前现代科技在古老的中医药领域挖掘和运用不足,在制度、人才等很多方面需要国家支持和统筹推进。此外,还需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技术手段,变革中医药服务模式,让中华瑰宝惠及全民健康。大医精诚、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仍在“逆行”海外、助力全球抗疫。张伯礼院士呼吁,“疫情过后也别忘了中医药,还是要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仝小林院士期盼,“大疫如大考,我们需要重新衡量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待劫波渡尽,中医药,当归也。(参与采写:王坤朔 宫晓倩 肖寒 孙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决绝之行

「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中医药抗疫透视:国家战疫 中医“当归”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题:【全球疫情下的中医药新观察】中医药抗疫透视:国家战疫 中医“当归”新华网 刘映2020年的春天,定会令世人铭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作为最早遭遇新冠疫情袭击的国家,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下,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阻击战。14亿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国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赶赴湖北抗疫,历时2个多月,积累了宝贵的中西医结合抗疫经验。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的参与力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先后近800名中医专家,近5000名中医医务人员参与一线救治。尽管人数仅占全部支援医务人员的约十分之一,却在中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首次大范围有组织实施早期干预,首次全面管理一个医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区,首次中西医全程联合巡诊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系统方案,筛选出“三方三药”,中医药服务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数据显示,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使用中医药的人数超过90%,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岐黄亮剑 中医国家队,“疫”聚英雄城一种未知的新型病毒,最初在湖北武汉悄然蔓延之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20年1月20日晚,当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赴武汉调研并表示新冠肺炎肯定“人传人”后,一场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中央迅即派出多批医疗专家,调配全国的医用物资,驰援武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迅速响应,推动形成中西医协同的防控机制。1月21日,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ICU主任齐文升抵达武汉,成为最早一批到汉参加抗击疫情的中医专家。随着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武汉多家大医院很快不堪重负。为遏制疫情蔓延,1月23日10时起,武汉这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白衣执甲,逆向而行。从1月24日传统佳节除夕夜开始,中医“三大院士”披挂上阵,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到年逾古稀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院士,相继率领中医团队赴汉支援,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防治。研讨病情、分类管理、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承包”方舱医院……中医力量的加入,带来了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理念和方案,中医药抗疫冲锋到了最前线。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湖北其他城市如黄冈、孝感等感染人数也不断增加,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0名中医医务人员加入了战斗,疫情防治也从初期的“惊慌混乱”逐步进入“规范有序”。大年初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的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赶赴武汉。疗效是最好的证明,治好病才是真功夫。在中医正式接管重症病区第五天,2月3日,金银潭医院有8名患者出院,这是首批以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出院的患者……在3月23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布了一组数据:在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4月16日,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院士(左二)在武汉奋战两个多月后返津。史淞予 摄辨证论治 岂曰无药,古有良方作为一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在不知传染源、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何以敢出手迎战疫情?纵观历史,中医药辨治疫病已有数千年,我国历史文献一直有疫病的防治记录。《说文解字》中解释:“疫”,“民皆疾也。”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重大流行瘟疫。但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那样一次瘟疫夺去数千万人生命的悲剧,是因为除病济世的重任一直有中医担当。一次次的疫病袭击,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方剂,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孙思邈的《千金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吴又可的《温疫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方剂药物和技术方法,凝结了古人对疫病防治规律不断探索、思考、总结的智慧。针对此次新冠肺炎,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齐文升等多位专家均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符合“湿毒疫”的特点。为指导广大医护人员更好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出台并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是此次抗疫重要经验之一。1月21日,在疫情暴发之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研究提出中医药诊疗方案,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并发布实施,推动中医药及早介入,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随着疫情的发生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动态修订,不断总结完善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诊疗措施、方法和经验以及科技攻关成果,近两个月内更新了7版诊疗方案,在方案更具针对性的同时,中医药治疗不断加强。如1月28日,在试行第四版方案上,首次提出临床观察期中成药的应用;3月3日,在试行第七版方案上,进一步强调加强中西医结合。不断优化的诊疗方案,实现了对患者诊疗过程的全覆盖。除了国家诊疗方案,结合本地气候特点、人群体质等因素,浙江、甘肃、湖南、天津、北京等全国24个地区出台了地方中医药干预方案,内容更具体,覆盖人群更广泛,体现出中医药“三因制宜、不拘泥于古”的特点。立起沉疴 接管重病区,挽救新生命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是全球医生关注的重点,不少人认为中医药只适合治疗慢病或者做预防,其实中医从来不是“慢郎中”,中国方案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也是抗疫致胜关键。湖北省42家中医院被作为定点医院,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8个重症病区,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雷神山医院等,都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救治重症患者,这些策略大大降低了病死率。3月29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第四批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医护人员吴琼丽准备最后一次进入隔离病房污染区。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疫情突发之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迅速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由黄璐琦院士率领20名医护人员“负重逆行”,接管了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该病区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达57.7%。患者既往基础病复杂,并发症多,疾病深重难愈。同时,作为西医医院,金银潭医院中药使用量少,没有中药处方信息系统,让中医药深度参与困难重重。对此,医疗队积极与医院配合协作,迅速搭建中药供应保障平台,保障中医药的顺利使用。齐文升深入思考,对重症新冠肺炎的中医分型治疗进行总结,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方案。医疗队还以视频方式与北京的王永炎院士、国医大师晁恩祥和薛伯寿等专家组顾问及刘景源、张洪春等专家“前后方”及时沟通,修订中医诊疗方案,力求中医药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中)。新华社发在3月23日国新办在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院士透露,武汉的重症病人从1.2万减到了1800左右,特别是连续5天实现“三个0”,疫情形势不断向好。截至3月30日首支国家中医医疗队返京,其接管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累计收治158例,其中重症124例、危重症26例,出院140人,治愈出院率88.61%。生命之舱 中医组合拳,打出“3个零”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医院不堪重负,患者快把医院挤爆了……至今,张伯礼院士还深深记得1月27日,他率领国家中医医疗队抵达武汉时的场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的特点,但面对相同病因、相似症状的大量发热患者,只能参照古人经验,用通治方药普遍服用。张伯礼院士提出对四类人群(确诊、发热、疑似、留观)采取分类管理、集中隔离;对集中隔离的疑似、发热患者采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法,给予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这些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建议,成为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决策。为落实“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中央指导组决定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张伯礼院士和刘清泉写下请战书“中药进方舱、中医包方舱”,获得批准。2月14日,武汉江夏中医方舱开舱,他们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陕西等地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方舱医院,采取中医药组合疗法:患者每天两袋中药汤剂;耳穴压豆调理患者咳嗽、头痛、失眠;穴位敷贴驱寒祛湿,缓解颈肩腰腿痛;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强身健体。江夏方舱医院于3月10日“关舱大吉”,在26天的运营中,收治病人564人,合计治愈392人,创下了3个“零”纪录——零加重、零复阳、医务人员零感染。3月10日,在江夏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教即将出舱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练习八段锦(无人机照片)。当日,武汉所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张伯礼院士指出,中药有助于降低轻症转成重症的比例,这是核心指标。中西医结合有助于降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如果没有西医的呼吸机,没有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综合救治,病人连命都保不住,中医的治疗也无从谈起,因此救治重症患者,中西医合作是致胜关键。一切,都是为了生命!大疫良药 “三药三方”,历久弥新大疫出良医,大疫出良药。数千年来,人类与疫病的角力从未停止。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过程中,以经典名方为基础,创制了很多新药方,如2003年SARS期间创新推出的药物连花清瘟;2009年应对H1N1流感时创制的金花清感颗粒等。为统筹推进中医药疫情防治重点科研攻关工作和中长期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控机制的建立,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下专门设立了中医药专班,针对疫情防控的各种问题通力合作。结合新冠肺炎的流行特点,专家们“边救治、边总结、边完善”,通过临床筛选出的有效方剂“三药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月24日,中药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煎药室为煎好的中药汤剂贴标。新华社发(周牧 摄)4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化湿败毒方和宣肺败毒方是黄璐琦院士团队和张伯礼院士团队在武汉前线的临床救治过程中,根据临床的观察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在阻断病情发展、改善症状,特别是在缩短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日前,清肺排毒颗粒和化湿败毒颗粒已经国家药监局批准,获得国家的临床试验批件。清肺排毒汤,是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在4月17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表示,清肺排毒汤是目前唯一的新冠肺炎通治方剂,不仅可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也能用,“这些药就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王伟说,清肺排毒汤在临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目前已在10个省市的66个定点单位开展临床观察。截至4月12日0时,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99.28%。这1262例病例中,未发生轻症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情况,阻断了患者向危重方面发展。从临床观察来看,对比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元,使用清肺排毒汤一个疗程仅需100元左右,在医保费用支出方面也是很大的节约。2月24日,中药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调剂中药。新华社发(周牧 摄)大爱无疆 大疫如大考,中医正“当归”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对于重大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手段。虽然此次中西医携手抗疫,中医药深度参与了全过程,但张伯礼院士坦陈,“总的来说介入得还是晚了些,如能更早更全面地介入疫情防治,有更多的定点医院和方舱,有更多的急重症人才,中医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何中医药未能介入“更早更全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这是因为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占据了医疗领域的主导位置。传统中医药由于其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诊疗模式、中医药方剂、人才培养等与现代医学有很大不同,加上多年来深入系统研究不足,发展逐渐势弱,“气血不足”。当归,一味常用中药,中医临床多用于补血。一如疫情之下的中医药事业,做到中西医并重,仍需多方“补血养气”——首先需要制度保障,如将中医药真正融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现中西医并重参与传染病防控体系;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让中医能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全程参与,整建制承包定点医院,按照中医的理论指导治疗。中医的辨证论治很独特,未来应把辨证论治的科学规律、科学基础进一步深化研究。其次,加强中西结合人才培养,建立起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学科体系,培养中医功底深厚、急重症救治能力强的临床人才队伍。第三,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发展,还需借力现代科学技术。此次抗疫,现代科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协同推进防控科研攻关,互联网医疗助力医学专家前后方“远程会诊”,并肩作战;大数据搭建起多种平台参与辅助诊疗,全自动煎药机、空中药房等人工智能技术保障中药供应等。但整体来说,目前现代科技在古老的中医药领域挖掘和运用不足,在制度、人才等很多方面需要国家支持和统筹推进。此外,还需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技术手段,变革中医药服务模式,让中华瑰宝惠及全民健康。大医精诚、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仍在“逆行”海外、助力全球抗疫。张伯礼院士呼吁,“疫情过后也别忘了中医药,还是要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仝小林院士期盼,“大疫如大考,我们需要重新衡量中医在未来医学体系中的位置。”待劫波渡尽,中医药,当归也。(参与采写:王坤朔 宫晓倩 肖寒 孙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