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医学研究生奋战武汉战“疫”现场:希望一觉醒来,我们胜利了纪恋日

医学研究生奋战武汉战“疫”现场:希望一觉醒来,我们胜利了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崔宁宁 通讯员 倪明渝)“儿子,多穿点衣服,到医院之后给我们报个平安。春节老爸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菜,也没来得及做给你吃,等你回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李艺在回武汉支援的车上,收到了父亲的信息。李艺是武汉科技大学2018级研究生,1月29日从武汉回到老家湖北荆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时刻挂念着武汉。“自己的战友都奋战在前线,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当逃兵呢?”一番纠结后,他尝试和家人沟通返回武汉,没想到得到了家里的支持,之后他便立刻奔赴战场。图为李艺(右一)在科室工作。受访者供图到了医院,李艺便迅速投入到接诊工作中。“尽管此前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但上岗后发现形势依然比想象中的严重。”仅在第一个夜班,他就接诊了整整一车的病人。“本来就很紧张,还要安慰焦虑的患者们,这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忙了一晚上,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打湿,双层口罩让他的耳根和鼻梁剧痛,不合码的防护服让人无法站直,护目镜上也全是蒸汽和水雾,李艺对于当晚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晚,除接诊病人外,李艺还认识了一位病人。这位病人之前也是医生,但不幸被感染了,他告诉李艺:“一定注意防护,你们千万不要倒!”除了他之外,医院已经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感染,看着曾并肩作战的战友被感染,李艺的心中五味杂陈。在之后的工作中,李艺时时刻刻记着他说的话,“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图为李艺(右一)和同事为武汉加油。受访者供图一边是日复一日的身心双重高压,一边是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李艺心中五味陈杂。一次他上完白班后,忽然接到医院同事的电话,“给你煮了饺子,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身体”。第二天在食堂,工作人员过来拿了一堆点心,送给李艺和其他同事,“你们是医生吧,这是给你们的礼物,辛苦了,元宵节快乐”。大家的关心和温暖,让他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李艺的学长孙康,是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17级研究生,他也选择主动请求前往抗疫前线。图为孙康与同事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1月23日,看着老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便主动请求上“战场”。不过,由于他的专业是外科,因此未被选中。1月24日,孙康在工作群里又得到通知,“医院可能抽组医疗队支援地方,进行报名登记”。他便立即二次“请战”。1月31日,孙康收到医院科室主任消息,有一场急诊手术。为了不耽误手术,他迅速和社区、单位协商,赶往医院协助科室老师,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孙康所在的医院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感染风险极高。手术顺利结束后,手术室老师问他:“过来害怕不?”孙康笑着说:“刚开始有点,现在不害怕了。”孙康告诉记者:“在战‘疫’打响的时刻,我只想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虽然比起一线的战‘疫’人,我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我仍然等待组织的召唤,时刻准备着。”疫情还在继续,硝烟还未终止,但李艺和孙康表示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祖国尽一份力。“我希望一觉醒来,打开手机,弹出的所有热搜和推送都是我们胜利了,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来源:中国青年网)

安用礼乐

医学研究生奋战武汉战“疫”现场: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崔宁宁 通讯员 倪明渝)“儿子,多穿点衣服,到医院之后给我们报个平安。春节老爸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菜,也没来得及做给你吃,等你回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李艺在回武汉支援的车上,收到了父亲的信息。李艺是武汉科技大学2018级研究生,1月29日从武汉回到老家湖北荆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时刻挂念着武汉。“自己的战友都奋战在前线,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当逃兵呢?”一番纠结后,他尝试和家人沟通返回武汉,没想到得到了家里的支持,之后他便立刻奔赴战场。图为李艺(右一)在科室工作。受访者供图到了医院,李艺便迅速投入到接诊工作中。“尽管此前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但上岗后发现形势依然比想象中的严重。”仅在第一个夜班,他就接诊了整整一车的病人。“本来就很紧张,还要安慰焦虑的患者们,这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忙了一晚上,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打湿,双层口罩让他的耳根和鼻梁剧痛,不合码的防护服让人无法站直,护目镜上也全是蒸汽和水雾,李艺对于当晚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晚,除接诊病人外,李艺还认识了一位病人。这位病人之前也是医生,但不幸被感染了,他告诉李艺:“一定注意防护,你们千万不要倒!”除了他之外,医院已经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感染,看着曾并肩作战的战友被感染,李艺的心中五味杂陈。在之后的工作中,李艺时时刻刻记着他说的话,“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图为李艺(右一)和同事为武汉加油。受访者供图一边是日复一日的身心双重高压,一边是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李艺心中五味陈杂。一次他上完白班后,忽然接到医院同事的电话,“给你煮了饺子,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身体”。第二天在食堂,工作人员过来拿了一堆点心,送给李艺和其他同事,“你们是医生吧,这是给你们的礼物,辛苦了,元宵节快乐”。大家的关心和温暖,让他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李艺的学长孙康,是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17级研究生,他也选择主动请求前往抗疫前线。图为孙康与同事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1月23日,看着老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便主动请求上“战场”。不过,由于他的专业是外科,因此未被选中。1月24日,孙康在工作群里又得到通知,“医院可能抽组医疗队支援地方,进行报名登记”。他便立即二次“请战”。1月31日,孙康收到医院科室主任消息,有一场急诊手术。为了不耽误手术,他迅速和社区、单位协商,赶往医院协助科室老师,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孙康所在的医院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感染风险极高。手术顺利结束后,手术室老师问他:“过来害怕不?”孙康笑着说:“刚开始有点,现在不害怕了。”孙康告诉记者:“在战‘疫’打响的时刻,我只想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虽然比起一线的战‘疫’人,我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我仍然等待组织的召唤,时刻准备着。”疫情还在继续,硝烟还未终止,但李艺和孙康表示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祖国尽一份力。“我希望有一天,打开手机,弹出的所有热搜和推送都是我们胜利了,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云汉

25岁武汉医学生冷静“教科书式自救”!已治愈出院

与新冠病毒斗争近20天、历经生死一夜后,2月8日傍晚,25岁的李霖琳在其家乡——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病愈出院。她是该县首例被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也是首位治愈者。2月9日晚,南都记者联系上了李霖琳,她俏皮地回复,目前正“在家养膘”,各项指标越来越好,不过“元气需要恢复”,以后要吸取教训,不能再随便熬夜了。她在隔离病房时最“迫切”的心愿也已实现——终于好好地洗了一个澡。在李霖琳身边的家人中,多人疑似被传染,但父亲、哥哥在短暂发热后均无恙,只有母亲继李霖琳之后被确诊,进入隔离病房接受治疗。李霖琳告诉南都记者,母亲属于轻症患者,预计在一两天之后也可以出院了。身为武汉某高校医学硕士生,具有传染病学、免疫学等方面知识的李霖琳,希望以自身经历告诉新冠肺炎患者要坚强。“我不是因为年轻才大难不死。我能挺过来,其他人也可以。” 回乡发病在参加一次小规模聚餐之后,1月19日,在武汉读研究生的李霖琳先后乘坐C9257次城铁和K118次列车回到鲁山县。她对南都记者回忆:“我回家的时候,还是一片祥和,武汉(汉口)车站没人带口罩。等我意识到疫情危险性之后,我就尽量不出门了,那时我还没有出现症状。”但在鲁山县,大多数人还未提高警惕,“很多人在外边逛,有的亲戚有事也会来我家。”1月23日,武汉封城。李霖琳在农村老家吃午饭时开始发烧,她已有某种预感,主动联系120说明情况,后被送往鲁山县人民医院,并在那里被确诊为该县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李霖琳对南都记者说,一开始,她难受得偷偷哭,“感觉我还没毕业,什么事都没有做,难道自己的人生就要这样了吗?”她也懊悔当时从武汉回来,把病传染给了家人。所幸,她很快走出了这种情绪化的状态,并用专业知识全力协助当地医院和疾控部门的工作,通过网络搜集可能的治疗方案,告知所有接触过的身边人严格隔离,切勿成为新的传染源。李霖琳说,“我知道一定要放下焦虑,因为焦虑会伤害免疫功能,让病情更难控制。而且,我是我们家第一个确诊的,他们只有在我的身上看到希望才不会害怕、会更有信心,所以我坚定地克服焦虑,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有活下去的可能。”生死一夜入院次日是除夕,也是李霖琳24岁的最后一天。当晚接近零点,她独自躺在隔离病房迎接新年,突然觉得呼吸无力、心跳减弱,意识到自己出现了缺氧(新冠肺炎的重症表现之一)。接着,她展开了极为冷静的、堪称教科书式的自救。根据李霖琳的手记,她先是呼叫医护人员送来氧气瓶,斜靠在床头拼命吸氧、大口呼吸,同时让胸廓配合起伏;随后医生赶到,她断断续续地录完了“告别视频”,然后想办法活动四肢,告诉自己“不能睡”……就这样,她在恍惚中捱过两三个小时,手脚重新热了起来。到了早上,明显感觉“渡过了一劫”。1月26日,李霖琳以截图形式将这篇手记发表在朋友圈,并开放转载,很快收到了来自亲友和众多网友的关心。她回应说:“我挺住了,希望其他人也可以。”康复出院李霖琳告诉南都记者,历经除夕夜最危险的时刻之后,入院第三天,她感觉自己的体温有所下降,肌肉酸痛和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也有缓解。她开始相信,自己的免疫系统“打败了病毒”。之后,主要就是对症治疗,比如改善肝功能、提升机体白细胞、抗炎,以及抗感染和抗菌。学医的李霖琳知道,“这些都是在辅助我们的身体恢复。”虽然一场“大战”之后,她的身体还是很虚弱,但能感觉到一切都在好转,心情也不再紧张、害怕。“困了就睡,饭来了就吃……我在平静的时候,感受到了自己的重生。”李霖琳说,待完全康复后,如果身体允许,她希望能以自己的经历帮助别人、也帮助她所在的城市渡过难关。“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力量有限。我只想能帮到一些人,消除一些误解,希望他们都可以挺过去。”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加满油

伶海

74名医学研究生网上战“疫”,答疑解惑让居民吃“定心丸”

“我们小区有确诊病人,怎么办呀?”“请问吃什么药可以预防新冠肺炎?”面对居民提出的问题,一支由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及时认真地给予了解答。疫情暴发后,湖北中医药大学紧急组织该校专业和思想过硬的74名研究生组建线上志愿者团队,下沉洪山区176个社区“微邻里”。他们的手机号公开,即时在线,全天候微信、电话值守,协助社区开展在线诊疗、防疫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等服务。截至目前,团队累计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得知能为武汉疫情防控出力,大家都能高兴,全情投入参与其中。”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李海棠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疫情让我很牵挂,要尽力做点事。”党员大学生周新燕在无锡家中,她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疫情蔓延时,不少市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常敏感,轻微不适也会让他们寝食不安。大多数咨询的市民是轻微感冒,或原有慢性病、其他非病毒感染引起的身体不适。她会详细询问体温、不适症状,对于完全可以判断非新冠肺炎感染的,及时疏导情绪,进行防疫常识普及。“我们要求学生们有问必答,当好心理陪伴。”李海棠说,学生们收到的问题各种各样,洗手液选什么牌子好?超市熟食能不能吃?还有居民会咨询其他病症的用药,遇到专业不对口,学生们会在团队微信群里发出求助,由专业对口的师生给出治疗建议。(长江日报-长江网 记者宋磊 通讯员许敏武 朱睿)(图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周超每日坚守在电脑前,随时线上解答居民疑问,并接听咨询电话。)

不断

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考研到郑大临床,划算吗?网友们众说纷纭

首先观点:肯定不划算,但是总体也不算吃大亏。哪里不划算?从院校角度讲很不划算。武汉大学是985院校,双一流a,老牌的重点大学,民国时候就是牛叉国立高校。现在更是厉害。录取分数非常高。比如河南2018,653分。郑州大学是211院校。双一流b,属于新中国新秀。虽然录取分数也很高,但是和武汉大学有明显差距。差了近50分。这一点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高考角度讲,绝对是不划算的,毕竟高考差了50分,差距很大建议武大医学学生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科最好,或者首医,协和,北医,复交川大中山等。低一档的西交医,山大医,郑大医都报考吃亏。不要小看首医是非211院校,医科水平现在已经远超武汉大学了,和北大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相上下,如果想去北京工作,考首医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医学这个东西,有非常强的地域性,郑州大学医科在河南及周边那是绝对的扛把子。而武大医学院在湖北只能当老二,因为老大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如果想在河南就业,郑大医学院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因为郑大医学院河南省卫生领域的所有领导,教授,三甲医生基本承包了。咱们分析一下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两校医科的实力对比。先1981年首批博士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5个并入武大):高电压工程、工程水文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武大(11个):现代外国哲学、世界经济、国际法、汉语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基础数学、空间物理、物理化学、植物学、病毒学哈医大(4个):医学遗传学、生理学、内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首都医大(3个):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浙医大(2个):传染病学、内科学(血液病)苏州医学院(2个):内科学、外科学河南医大(2个):病理解剖学、耳鼻咽喉科学武汉测绘学院(2个,并入武大):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重庆医大(1个):传染病学西安医学院(1个):生理学山东医大(1个):妇产科学天医(1个):内科学湖北医学院(并入武大):0可以看得出来,当初湖北医学院是合并院校中实力最差的一个,和河南医科比差距很大,没有一个医科博士点。当时基本属于不入流的水平。武汉大学医学院,郑大医学院,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数量郑大医学院数量是37个,而武大医学院数量是20个,郑大医学院差不多是武大的两倍。咱们看附属医院实力,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排行郑州大学:名次,院校名称,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数量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6个重点临床专科31,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11个重点临床专科4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9个重点临床专科85,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个重点临床专科可以看出,武汉大学这一点是被郑州大学碾压的,郑州大学光一附院就26个临床重点专科,而武大两个加起来才13个。数量上,郑州大学是武大的进3倍。可见在附属医院实力上,武大医学院和郑州大学医学院的巨大差距。咱们看临床医学学科评估:不过武汉大学的口腔医学很厉害,获得了A级,这一点要承认学科评估上看,两个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主要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看,两个院校几乎完全一样。而武汉大学作为老牌985发展成这样,说实话有点对不起牌子。其他基本没啥说了,最后还是建议,能考985好的医科大学肯定要考。如果想在河南地区工作,选择郑州大学不吃亏,其实医学实力综合起来是超越武汉大学的还有大家讨论,留言,点赞,转发

教之

武汉这所985吞并医科大学后跻身全国前十?4个A+学科医学类占了俩

从高考到现在恢复的时间过去了40多年,可以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从90年代开始在我国实施了两大教育工程形成了现有的大学发展格局,那就是很多人熟知的985和211工程,甚至提及它们如今被视为重点大学的代名词,而随着20多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到当时为均衡各地高校教育的发展政策有了很大的效果,特别是211院校的分布遍及各省市区,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大学之间的实力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985高校中往往根据实力高低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类就是很多人熟知的顶尖985,这类高校大约有10所,除了清北复交外,其他一些院校有些争议,而处在第二类的985被称为中坚九校,这类大学往往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而被很多人所认知。最后就是末端985高校了,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常常会被上游的211所超越,但因为有了985的头衔,让这类院校每年依然十分难考,而且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很高。而在我国其实一直存在像曾经闻名全国的领域名校,甚至在业界有着各种不同的叫法,比如政法类院校中有“五院四系”之说,它们都是在法学类院校中大名鼎鼎的代表。而“老牌四大工学院”其实也是如此,从这4大院校情况来看全部成为了985(如今的东大、大连理工大、华南理工大和华科),其中华科算是在各类排名榜单和人气最旺的一所,华中科技大学甚至在一些国内院校榜单中还列在了前十的位子。说到华科其实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华科是湖北仅有的2所985,甚至这所985大学常常与武大争位,虽然有人认为武大综合实力更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华科在理工类学科优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如今的华科在计算机类专业上在业界享有盛名,甚至该校每年计算机大类的学科成为了华为等互联网通讯知名企业的员工。而从华科的师资力量来看其实走在了985的前列,特别是在该校的领导层中书记和校长全部都是院士,单单从这点已经超越了清北两校,比如从现任的清华北大校长和书记的头衔来看,仅有清华校长邱勇为院士,不仅如此华科这样两位高层领导皆院士的情况,在我国大学当中也是十分少见的。除此之外,说到华科很多人只是纯粹把其当作为一所理工类大学,而忽略了这所985在医学类建设当中也是十分彪悍的,特别是该校的同济医学院实力非凡,甚至还包含了两所闻名全国位居综合医院实力榜前二十的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说到这里就要提一提华科的发展历史,其实华科是一所在20年前由2所重点大学合并而来的高校,其中同济医科大学就是重要的组成成员,而这所医科大在当时的领域内赫赫有名甚至还齐名了北京的协和医学院。而说到这所医科大学其实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且该校还是在建国以后从同济大学分离出来迁往武汉办学的高校,如今从华科的上次学科评价中可以看到,该校有4个A+,其中单单是医学类就占据了2个(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如今华科下辖的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这两所三甲的实力也十分强劲,甚至在全国医院中进入到了前20之列,所以说华科并入了这所医科大学算是当年十分明智之举。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突鬓

天赐的缘分!考研医学生患病入住武汉方舱医院,意外见到导师

几日前,一段拍摄于武汉江夏大花山方舱医院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几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正穿梭于床位间,进行日常巡视问诊。当行至一名年轻的女患者面前时,医护人员通过聊天意外得知她是一名大四医学生,学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而且正打算报考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她要考我们医院的研究生!”年轻的女医护笑着对另一名男医护说道,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原来,这几名医护人员正是来自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而且其中一名刚好是该校的博士生、研究生导师毛以林教授。得知自己的主治医生就是将来要报考学校的导师,女孩情绪顿时激动起来,捂着嘴有些不敢相信。这可真是天赐的缘分啊!一旁的医护人员当即鼓励道“考进来!考进来!”毛教授对此也深感意外,随后他郑重其事地说道:“欢迎你!”听到这句话,女孩激动地站起身,冲着毛教授深鞠一躬。毛教授又继续说道:“祝你早日康复,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听闻此言,深受鼓舞的女孩再次起身向毛教授行鞠躬礼,并斗志昂扬地喊道:“老师我一定努力!”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网友们无不动容,纷纷感慨道: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确实,能在看病期间遇到心仪的导师,这种缘分一般人还真难遇上。不过,要想再续这难得的缘分,还得靠不懈地努力才行。在武汉方舱医院里,还有很多像这名女孩一样,一边治疗一边备考的学生。他们并没有因为病情或是简陋的条件耽误学习,反而更加积极向上,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如此自律的他们,必能踏上成功的彼岸。

其无有乎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20年考研光荣榜

汗马耕耘有矢志,飘香硕果又一年。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院学子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取得优异成绩。在2020年考研中,我院共录取256人,录取率高达54.5%,创历史新高!再一次展现了我院学子的风采。2020年考研光荣榜(阅读原文查看详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并溃漏发

医学考研,选择985医学院,还是选择某医科大学?学姐:看实力

医学考研,也是一大热门,目前不少专业是必须考研才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其中就有医学专业,目前医学专业就业不错的去向就是各地的三甲医院。不过三甲医院的就业门槛基本最低都是硕士了,所以学医的同学们,都必须的考研。那么考研时候,不少同学就问了:考研,是烤985,211?还是普通医学院?从一般感觉上说,985最好,211辞职,非211就实力差点。不过对于医学院,这些基本就不管用了,医学院是比较特殊的大学,而且有极强的地域性,封闭性。985中实力不错的医学院目前985中医学院厉害的也不少,不过39所985院校,绝大部分985院校的医学院都浪得虚名。985中医学院实力顶级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大,中南大学。985中医学院不错的有: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医学院。目前实力不错的985医学院就上面这些,这些大学的医学院,基本上原来实力比较强的医科大学,历史比较悠久,就业也不错,大部分是原来的卫生部直属医学院。原来不是卫生部直属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这些年发展十分快,实力已经很不错,而原来卫生部直属的西交医学院,山大医学院,吉大医学院,目前实力发展缓慢,基本上和上交浙大不一个档次,和武汉大学医学院比都有些许差距。值得报考的就上述这些985医学院了。其他985院校的医学院基本上可以忽略,比如清华大学、中科大,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医学院都是在当地都不是主流地位或者实力一般,这些大学医学院基本是论文主流,直属医院很差,或者干脆没有,所以不是很推荐。当然这些大学不少是和省医合办医学院,如果有博士点的话,读一个博士留下工作也是有可能的。211中实力比较强的医学院211院校中实力不错的有: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非211院校中实力不错的有: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陆军医科大学。这些非211医学院的实力,和985医学院的实力差不多,甚至比他们都强,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强的,却不是211/985.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实力是超过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交大医学院的。医学院报考原则学院考研具体怎么报考呢?其实很简单,不需要看什么211,985,也不需要去看什么学科评估,那些都没啥用。除了我说的985顶级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外,你想去那个地方工作,就报考当地最牛的医学院。、比如你想在河南工作,那报考郑州大学医学院,那是绝对没错。当然你想去郑大一附院工作,最好报考一附院的研究生,读一附院的博士你想去南京工作,想去那个三甲医院牛,就考哪个医院的研究生,比如你想去鼓楼医院工作,最好是靠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然后是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因为鼓楼医院是这俩大学的附属医院。你学了211.985,很多时候不如本地的医学院管用。比如你上了山东大学医学院,到安徽找工作,可能不如安徽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吃香。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谜之音

医学研究生奋战武汉战“疫”现场:希望一觉醒来,我们胜利了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崔宁宁 通讯员 倪明渝)“儿子,多穿点衣服,到医院之后给我们报个平安。春节老爸给你准备了你喜欢吃的菜,也没来得及做给你吃,等你回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李艺在回武汉支援的车上,收到了父亲的信息。李艺是武汉科技大学2018级研究生,1月29日从武汉回到老家湖北荆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时刻挂念着武汉。“自己的战友都奋战在前线,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当逃兵呢?”一番纠结后,他尝试和家人沟通返回武汉,没想到得到了家里的支持,之后他便立刻奔赴战场。图为李艺(右一)在科室工作。受访者供图到了医院,李艺便迅速投入到接诊工作中。“尽管此前我已经有心理准备,但上岗后发现形势依然比想象中的严重。”仅在第一个夜班,他就接诊了整整一车的病人。“本来就很紧张,还要安慰焦虑的患者们,这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忙了一晚上,整个人从里到外都被汗水打湿,双层口罩让他的耳根和鼻梁剧痛,不合码的防护服让人无法站直,护目镜上也全是蒸汽和水雾,李艺对于当晚的经历记忆犹新。当晚,除接诊病人外,李艺还认识了一位病人。这位病人之前也是医生,但不幸被感染了,他告诉李艺:“一定注意防护,你们千万不要倒!”除了他之外,医院已经有十几名医护人员感染,看着曾并肩作战的战友被感染,李艺的心中五味杂陈。在之后的工作中,李艺时时刻刻记着他说的话,“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图为李艺(右一)和同事为武汉加油。受访者供图一边是日复一日的身心双重高压,一边是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李艺心中五味陈杂。一次他上完白班后,忽然接到医院同事的电话,“给你煮了饺子,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身体”。第二天在食堂,工作人员过来拿了一堆点心,送给李艺和其他同事,“你们是医生吧,这是给你们的礼物,辛苦了,元宵节快乐”。大家的关心和温暖,让他坚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李艺的学长孙康,是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17级研究生,他也选择主动请求前往抗疫前线。图为孙康与同事的聊天记录。受访者供图1月23日,看着老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便主动请求上“战场”。不过,由于他的专业是外科,因此未被选中。1月24日,孙康在工作群里又得到通知,“医院可能抽组医疗队支援地方,进行报名登记”。他便立即二次“请战”。1月31日,孙康收到医院科室主任消息,有一场急诊手术。为了不耽误手术,他迅速和社区、单位协商,赶往医院协助科室老师,最终顺利完成手术。孙康所在的医院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感染风险极高。手术顺利结束后,手术室老师问他:“过来害怕不?”孙康笑着说:“刚开始有点,现在不害怕了。”孙康告诉记者:“在战‘疫’打响的时刻,我只想出一份力、尽一份责。虽然比起一线的战‘疫’人,我能做的十分有限,但我仍然等待组织的召唤,时刻准备着。”疫情还在继续,硝烟还未终止,但李艺和孙康表示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祖国尽一份力。“我希望一觉醒来,打开手机,弹出的所有热搜和推送都是我们胜利了,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