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恢复期血浆疗法已走出国门,在许多国家推广迟缓者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恢复期血浆疗法已走出国门,在许多国家推广

今天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段凯介绍了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有关情况。段凯表示,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将康复患者身上采集的富含抗体的血浆,经过特殊处理后,输出给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法。恢复期血浆治疗是一种被动免疫治疗的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是传统而又创新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十多年来,在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N1N1、2014年的非洲埃博拉等多次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应对中都得到应用。实践表明当突发性传染性疾病暴发但缺乏有效救治手段时,采用恢复性血浆治疗,对于重症及危重患者是一项有效的手段。段凯介绍,恢复期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及多重安全监测合格后,就可以制备成合格的血浆。从2月8日开始,首批重症、危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该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家卫健委充分认可,并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累计临床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超过700例,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已经走出国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推广和使用。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如意编辑:高晨晨流程编辑:王梦莹

缉毒警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可订购”、“朋友圈兜售”等传闻不实

近期网上出现了关于新冠灭活疫苗可以“订购”、“朋友圈兜售”、“支付保证金采购申请”等不实传闻,引发广泛关注。8月13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在网站公告称,非常感谢大家对新冠灭活疫苗研发生产工作的关心。目前,我公司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国际临床试验(III期),疫苗产品尚未正式上市。请大家不要上当受骗,继续做好防护措施。我们会继续全力以赴,尽早研发出安全、有效、足量的新冠疫苗,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此前报道498元一支?还不止一款?微商对新冠疫苗下手了新冠疫苗还未上市,却有微商已经开卖?据上海网络辟谣消息,近日,朋友圈里的微商卖起了新冠疫苗,还不止一款!第一款刷屏的“新冠疫苗”文案里写着:“需要新冠疫苗的联系我,可做出口,产量低需排队,9月2日正式上市”,配图是一个橙色的包装盒。而第二款则在各大微信群疯转,有人发消息称“498一支,总共打3支,已经出来了。医护人员和出国人员可以先用。差不多年底,能普及了。”并配了一张白底黑字有蓝绿边的疫苗盒图片。通过网传疫苗的盒身条形码,记者找到了这两款疫苗的出处,分别来自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记者致电联系后,得到答复却很一致:并未上市!更不可能在朋友圈兜售!原标题: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可订购”等传闻不实来源:综合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网站 中国青年报流程编辑:TF010

机心

国产新冠疫苗价格有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回应

近日,有网上信息指国产新冠疫苗出炉,498元一支。记者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了解到,疫苗目前已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但还未上市,也未公布价格。来源:澎湃新闻

悠悠忽忽

灭活疫苗获临床试验许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做好大规模生产准备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30日讯 据长江日报消息:30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4月12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一类新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这是全球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段凯博士30日介绍,目前,该所在积极推进灭活疫苗研制后续工作的同时,也在积极做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段凯说,4月12日,经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我省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取得了临床研究批件,当晚该灭活疫苗即开展了人体临床研究。此外,段凯还提到,因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国累计临床使用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超过了700例。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吴麟章介绍,该厅积极对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已争取国家专项资金6000万元,将重点围绕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实施100个短期内形成创新产品、能见到经济效益、对复工复产有直接带动作用的项目。现在还正在组织项目的遴选工作中。此外还响应科技部“百城百园”的行动,争取中央引导地方资金近8000万元,按照“一城一主题”“一园一产业”的要求,支持我省28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在疫情防控、智能制造、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快速推广应用一批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产品。

可不慎与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积极做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

同疫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4月30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现场)湖北已获批检测试剂盒合计产能达50万人份/天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吴麟章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组建科研攻关组和专班,对全程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需求进行预判,围绕病毒机理、药物筛选、疫苗研发、检验检测技术与产品开发及临床治疗方案等紧急决策,直接指定相关领域最优势科研力量承担应急科研攻关任务,拨付启动经费保障项目实施。专班组织力量开展检验检测技术产品研发,着力保障研发生产企业检测产品的质量可靠与产能供给、检测机构检测能力提升与快速高效,支持推动华大基因、明德生物等公司的7个检验检测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目前,我省已获批检测试剂盒合计产能达50万人份/天,试剂条达10万条/天。支持明德生物、康录生物等公司的9个检测产品获得欧盟CE准入、华大生物和明德生物的2个检测产品获美国FDA紧急使用预授权,目前还在积极推动更多检测产品过审获批支援境外疫情防控。专班启动并支持相关科研单位开展灭活、亚单位、重组和mRNA等4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继军事科学院陈薇院士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后,4月12日,我省研发的灭活疫苗作为全球首款获国家药监局临床实验批准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也顺利启动了临床试验。推动孵化机构为在孵企业减免近9000万元房租金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吴麟章介绍,近段时间以来,省科技厅积极对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已争取国家专项资金6000万元,将重点围绕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实施100个短期内能形成创新产品、见到经济效益、对复工复产有直接带动作用的项目。以绩效后补贴方式,推动我省孵化机构为在孵企业减免房租金,目前已减免近9000万元,帮助1700余家在孵企业的17000余名员工及时复工。4月23日开展首期“湖北创投抗疫复苏”云沙龙活动,吸引中投保集团、邮储银行、省再担保集团等近40家国家和省级投融资机构参与,对接数十家优质科技企业(覆盖融资需求超过10亿元)达成初步投资意向4家;联合银行、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推出“科技战疫贷”“科技云贷”等融资服务产品,已成功服务31家企业,融资到账金额超1000万元;优化完善科技型企业保证保险贷款业务,简化新备案企业审核流程,疫情期间,受理发放保证保险贷款业务41笔,规模9190万元。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积极做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疫苗研发进展如何?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段凯表示,疫苗研发需经历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的临床试验,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我省开展的是灭活疫苗研发。研发团队经过数月的连续奋战,成功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生产毒株的纯化,攻克病毒培养技术难题,建立病毒大规模培养、灭活、浓缩、纯化等生产工艺,筛选出灭活疫苗制剂配方,制备出候选疫苗,圆满完成了候选疫苗免疫原性分析、安全性和保护性研究。4月12日,经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我省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取得临床研究批件。当晚,灭活疫苗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当前,在积极推进灭活疫苗研制后续工作的同时,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积极做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其中,推动建设中生武汉生物实验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完成了该实验室建设规划的设计并已开工建设。【来源:北京商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大肉票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批

据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官微5月2日消息,4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批件,成为中国生物第二家、国内第四家获批生产的四价流感疫苗生产企业。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中居

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公告:疫苗产品尚未正式上市

#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尚未上市#近期网上出现了关于新冠灭活疫苗可以“订购”、“朋友圈兜售”、“支付保证金采购申请”等不实传闻,引发广泛关注。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目前该公司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在开展国际临床试验(III期),疫苗产品尚未正式上市。8月12日,“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号发文称,近日,有微商在朋友圈卖起了新冠疫苗。据介绍,第一款疫苗,名叫“克尔来福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最下方的批准文号显示待定,该疫苗的生产企业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第二款疫苗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生产企业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上海网络辟谣”消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疫苗正在巴西、孟加拉国等国家进行三期临床研究,还没有上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疫苗还在临床试验阶段,没有上市。可见,网传两款新冠疫苗都没有上市,不存在一些人员先期接种,在朋友圈兜售就更不可能了。此外,在朋友圈里兜售“疫苗”本身就是违法行为!2019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接种单位供应疫苗,接种单位不得接收该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此前在“新冠肺炎抗议最前沿云端研讨会”上表示,相信国内新冠疫苗很快会和大家见面。目前五条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同步催生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制,其中灭活疫苗进展较快,技术较成熟。杨晓明表示,“我们在长期对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SARS、甲流等)中积累宝贵经验,储备了大量人才,为这种突发大规模疫情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这次疫情中,政府机构、医疗单位、各协调部门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关键时期,各部门间的协调顺畅,运转良好,“串联”变“并联”,为我们的研发进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编辑:孙明胜来源:综合自北京商报网、中新经纬APP、每日经济新闻等等

斑夏

中国生物将在武汉布局疫苗研发生产基地

6月18日,湖北省科技厅召开疫苗研发生产座谈会,组织武汉市及江夏区与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汉相关企业,就推进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发及在汉落地产业化进行对接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科技厅及时启动疫苗研发科研攻关工作。4月12日,我省灭活疫苗全球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实验批准,并于当天顺利启动临床试验。6月16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议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其中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详细介绍了新冠病毒肺炎疗法、药品和疫苗的科研攻关及生产进展情况。他说,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发的过程中,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紧密依托于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研究中心的优势建立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快速规范化研发平台,极大地加速了疫苗研发进度。下一步,将积极在武汉布局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书记、总经理段凯表示,公司将以研发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P3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建设。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但长春说,武汉市将建立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为依托的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支持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尽快完成疫苗研发,早日上市。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炜说,省科技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积极支持和服务疫苗研发生产,为疫苗产业化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加快推进疫苗研发成果在鄂落地产业化。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动物用新冠疫苗、国药集团在我省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的相关情况。湖北日报,记者文俊编辑:吴非 审校:丁鹏

风音

我国又一新冠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或为全球第三个

来源:金融界网站4月13日,据澎湃新闻报道,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灭活疫苗(Vero细胞)Ⅰ/Ⅱ期临床试验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正处于“通过审核”预注册状态。根据公开信息,这是继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之后,中国第二个注册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天眼查数据显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0年3月,注册资本约10.6亿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制造、销售等。该公司由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的大股东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5%,第二大股东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5%。澎湃新闻的报道指出,按照此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个候选疫苗在研发,其中有两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个是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在当地时间3月16日宣布该公司研发的mRNA疫苗开始人体试验,另一个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科研团队。也就是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灭活疫苗,或将是全球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

逆也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积极做好疫苗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

4月30日16时,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科技助力疫情防控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段凯介绍,疫苗研发需要经过前期设计、动物实验和总计三期的临床试验,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湖北省灭活疫苗研发团队经过了数月研发奋战,圆满完成了候选疫苗的免疫原分析、临床前安全性和保护性研究。4月12日,湖北研制的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取得临床研究批件,当晚灭活疫苗开展了人体临床研究。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也在积极做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准备工作。其中推动建设的武汉生物实验室非常重要,目前完成了该实验室建设规划设计,并已开工建设。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如意编辑:曾佳佳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