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百度云智学院入驻人工智能科技园 武汉开发区成AI项目落地重要基地其无有乎

百度云智学院入驻人工智能科技园 武汉开发区成AI项目落地重要基地

7月3日, 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宣布,在汽车、金融、芯片制造、人才培育等多领域加速落地,而武汉将成为产业智能化重要一环。6月24日,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启动区(R栋)正式交付使用,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及科创企业入驻、揭牌,百度云智学院(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基地)、百度云智学院人工智能实训室挂牌成立。同时,百度旗下的阿波龙、新石器等型号的无人驾驶泊车将在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进行示范运营,赋能人工智能科技园智慧园区运营,将成为百度产业智能化的生动案例。“百度云智学院”是百度对外知识赋能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直接服务于百度云发展战略。此次成立的“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基地”将面向企业、政府、学校、科研院提供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赋能企业智能升级转型,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研创新创业,培育本地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据介绍,百度云智学院与园区共建的“人工智能实训室”,依托于由数台中央服务器及300台终端设施搭建的先进基础设施,用户可以通过在线课程、现场专家授课及技术沙龙等多种方式接受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并可以直接上机实践操作、演练线性回归价格预测、MNIST数字识别、CNN模型图像分类、神经网络模型人物情感分析、RNN模型语义角色标注、端到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与模型,真正实现百度AI技术服务武汉开发人工智能科技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及湖北省范围内的人才、团队、项目和企业发展,助力产业智能升级转型。

美国心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崛起,行业领军企业悉数在汉设产业基地

7月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届时,在汉应用了随访机器人、康复护航系统的科大讯飞,用高精度算法热成像测温设备助力武汉复工复产的商汤科技都将亮相。人工智能在汉蓬勃发展,目前,仅东湖高新区就已集聚120余家从事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光谷未来科技城一个24小时智能机器人零售店,“店长”是个机器人,它既是分拣员,又是售货员。顾客在窗口通过扫码付款,机器人会准确地将购买物品放在取货口。 记者高勇 摄武汉大学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研究室杨剑锋说:“电动窗帘、智能音箱等组成的智能家居,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智慧门岗,下线空调、汽车的智能生产线……人工智能已进入生活,我们已处于无所不在的物联网与新经济之中。”抓药方、补药品,机器人在无人值守药房当“大掌柜”6月30日,在武汉左岭街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库柏特科技研制的一款全自动药品补发一体机器人,正在无人值守药房内当“大掌柜”。拥有柔性抓取、“眼到手到”绝活的机器人,每小时可以处理500个处方单,自动补药600盒。6月28日,武汉开发区的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展示的无人驾驶物流车。 记者高勇 摄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武汉医疗一线有20多款。在雷神山,联影人工智能阅片系统,将原本需要5—15分钟的CT阅片缩减至1分钟内即可完成,并“眼尖”抓取影像中磨玻璃影,还能通过算法分析病毒类型;在社区,科大讯飞语音机器人拨打疫情防控调查电话,针对武汉话等方言本身的发音及语义特点,人工智能训练师不断调整算法和模型,机器通过深度学习,能“听懂”武汉话了,6个小时就将武汉100万人排查完毕。在路上,京东物流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搭载着环境感知摄像头、红绿灯识别摄像头等,“认”得了路,将医疗和生活物资从物流站妥妥运送至医院。从纳米级微生物到百亿级生产线,人工智能深入武汉各行各业不仅在医疗一线,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深入到武汉各行各业。在位于光谷的生物企业“武汉新华扬”,肉眼不可察的变化正在发生。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技术,能构建出新型酶蛋白,实现自然界未曾发现的催化反应,获得工业级微生物工程菌株。全球最早尝试用人工智能设计新型蛋白质结构的机构之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正与做酶制剂产品的“武汉新华扬”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特定的酶。武汉华星光电投资百亿级的生产线上,100多道精密工序全由机械臂完成,助力国内首条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迈向达产。在武汉,更多产线正在加紧使用人工智能、5G等技术升级改造。在沌口,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加速发展,武汉已为自动驾驶发出25张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在光谷,高新大道上,武汉市首批成功实施并运行的智慧路灯,正在采集各项环境数据、监控路边情况、抓拍乱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未来甚至能辅助无人车驾驶。智能芯片、智能制造、智能网络汽车、机器视觉、语义识别、智能机器人、智能安防、VR/AR等特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场景,正在武汉加速发展,助力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本土企业集聚发展,行业巨头来汉设产业基地人工智能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了行业快速发展。在武汉,光庭、极意网络、天远视科技、飔拓科技、依迅电子等一批本土企业集聚发展。其中,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如果给汽车装上他们的自动驾驶控制系统,能让车自动驾驶,自主泊车。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之势,也吸引着行业巨头前来发展。据了解,小米武汉总部的人工智能团队已独立承担了10余项业务的研发工作,获批的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已投入运作。迈瑞医疗全球第9个研发中心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将加强智能医疗的产业研究。百度云智学院在武汉开发区成立。在江夏的腾讯科技武汉研发中心,成为整个腾讯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后援,提供底层研发支撑,重点布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文字识别,并探索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的软件。科大讯飞、今日头条、出门问问、旷视科技、依图科技、联影医疗……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医疗等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纷至沓来,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汉正在崛起。(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李佳 通讯员王少雨)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 | 魏炜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志保

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首届研究生人工智能大赛决赛

近日,我科首届钻研生人工智能大赛决赛在机械大楼东楼A304举办。本次大赛采纳凋谢式命题,分为技术翻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要求参赛作品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干技术探究、设计具备明白场景驱动的应用翻新计划。通过初赛挑选,最终共有20支队伍入围决赛。决赛中,各参赛队伍围绕作品技术要点、翻新点等方面停止问难展现,评委们针对作品状况献上了主观而具备指点性的点评。通过角逐,电气学院曹文君团队获一等奖,武汉光电国度钻研核心张霁团队、光电信息学院李龙团队、人工智能与主动化学院崔雨琦团队获二等奖,人工智能与主动化学院陈志团队、陈妹雅团队,电气学院陈杨帆团队、光电信息学院魏陶然团队、根底医学院刘洋团队获三等奖。本次大赛由党委研工部主办、机械学院承办,以“AI赋能、翻新引领”为主题,旨在激起钻研生翻新认识,进步钻研生翻新与实际才能,造就翻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能人,为人工智能畛域衰弱开展提供能人撑持。同时,在本次较量中体现优良的队伍将被引荐加入首届中国钻研生人工智能翻新大赛。深圳华中科技大学钻研院孵化效劳核心位于基地大楼B座,总面积5592平方米,可供应用面积4030平方米,通过3年多的经营整合,目前已领有一支在孵化经营治理、项目申报、投融资等领城有丰盛经历的业余治理团队,为入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效劳。 产学研基地出租,基地大楼设计,古代、时髦,充沛体现绿色修建理念,配套性能完全,是学校从事高程度名目研发、创办教育和提供守业翻新效劳的现实平台。

面对面

《2020在鄂高校新增专业访谈》——武汉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广播播出时间:4月7日9点至9点30广播收听频率:FM104. 6湖北之声

樱铃

37家人工智能企业角逐江城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与全球AI巨头成立孵化中心

人民网武汉11月10日电 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工业厂房,经改造摇身变成高新科技园区,瞄准当前最尖端、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业,并与全球AI巨头——英伟达公司合作,创立创新孵化中心。11月9日,在武汉市沌阳街民营科技工业园的原址上,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正式启动。据介绍,这一人工智能科技园项目占地201亩,项目总投资20.07亿元,将导入人工智能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同时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过程孵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建成后,将会推进武汉开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吸引优秀科创企业落户,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早期人工智能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吸引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聚焦武汉11月9日,该园区与全球人工智能计算行业领袖—NVIDIA(英伟达)合作,成立全国首个“NVIDIA INCEPTION孵化中心(华中区)”,将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保障。据介绍,未来,A中心会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华中地区,将为早期人工智能项目提供免费孵化技术支持。对加入“英伟达初创计划”的早期项目,不但提供最优惠、最先进的办公条件,还将举办培训、沙龙、路演等活动以及交流机会。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负责人表,此次与NVIDIA(英伟达)深度合作,希望通过行业最顶尖企业的风向标作用,吸引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目光聚焦于武汉开发区,为地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作为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开发区,武汉开发区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设,将推进开发区动能转换,盘活现有的存量资源,提升城市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国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共话趋势初创项目激烈角逐11月9日,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启动活动现场,全国5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共聚武汉,举办“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峰会”,共话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2018 NVIDIA INCEPTION AWARDS 初创企业大赛”半决赛也于同日进行激烈角逐,最终家优秀的创新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将会亮相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GTC CHINA2018”的活动现场,向全球展示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力量。NVIDIA INCEPTION AWARDS初创企业大赛,汇聚了众多最具创造力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企业。来自全国2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经过为期两个月,三场城市分赛,三十余位专业投资人评委团层层筛选,三十余家初创企业创始人最终汇聚武汉,逐鹿荆楚。一场代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未来的技术碰撞之后,一流科技、探智立方、智擎信息、积图智能、DealTape、清帆科技、米文动力七家企业最终入围决赛。NVIDIA中国高级市场总监刘念宁女士表示,“NVIDIA一直致力于帮助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本次大赛参赛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高,说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已初具产业化能力。本次与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的合作,也是希望通过这种聚焦产业的空间载体形态,完善企业孵化链,为优质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技术落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和更全面的企业服务。”与香港科技园推进“汉港互通计划”为内地企业赴港开展业务开通绿色通道现场,香港科学园应邀亮相武汉,“汉港互通”成为活动另一大亮点,香港科学园作为香港唯一的科技产业园,为香港科创企业的发展营造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产业生态,也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园区与香港科学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汉港互通计划”,双方在品牌共建、产业对接、研发支持、项目互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内地企业赴港开展业务开通绿色通道。两大科技园以“汉港互通”为支点,依托内地蓬勃的创新力量,借助香港特别的区位优势,拓宽合作网络,引入前沿视野,为初创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发展途径。峰会现场,32家NVIDIA INCEPTION AWARDS大赛入围的人工智能企业,已意向入驻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张敏 孟园)(责编:关喜艳、周恬)

动与过也

刚刚,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正式启动!

今天上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开启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征程(图为10月11日,“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白皮书发布会”现场。)9月初,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此次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启动建设, 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图为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一是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开放给武汉市软件开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解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算力需求问题。二是打造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结合武汉人才密集优势,鼓励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创建一批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创新科研组织,基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落地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关键人才。三是打造应用创新孵化平台。结合武汉产业特点,编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机会清单,面向人工智能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进行公开发布,鼓励开展人工智能竞争性和先导性应用开发和场景试验,牵引科技创新成果做商用转化、形成重大产品创新和示范应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示范项目,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智能化升级。四是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发展平台。依托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配套园区,并联合AI头部公司联合建立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等生态运作组织,进行企业交流、初创孵化、技术赋能、人才培训、技术方案对接、产业推广等活动,促进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据悉,下一步,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基础上,为更好助力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助力武汉市引领带动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图为《新一代人工智能2030全景科普丛书》揭幕。)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武汉将充分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立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拓展应用场景,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慧医疗等领域打造创新应用标杆,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智慧城市、社会民生深度融合,重点打造“一芯、两网、四大应用场景”。(记者:陈诚 熊思琪 摄影:高勇 通讯员:夏春城 制作:张颖惠 校对:彭艳)【编辑:姚昊】

变态男

武汉人工智能科技园已入驻十余家知名企业

9月3日,俯瞰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由中国一冶承建的该人工智能科技园取得建设、运营双进展。园区第一组团——人工智能组团4栋研发楼已交付使用,国家电投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火炬孵化集团等十余家汽车、科技领域知名企业陆续入驻。园区第二组团——大数据组团4栋研发楼已基本完工。此外,紧挨第一组团的科技研发楼现已完成深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正在进行地下室基础施工,预计明年交付使用。

无影无踪

武汉人工智能园已入驻十余名企

9月3日,俯瞰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由中国一冶承建的该人工智能科技园取得建设、运营双进展。园区第一组团——人工智能组团4栋研发楼已交付使用,国家电投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火炬孵化集团等十余家汽车、科技领域知名企业陆续入驻。园区第二组团——大数据组团4栋研发楼已基本完工。此外,紧挨第一组团的科技研发楼现已完成深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正在进行地下室基础施工,预计明年交付使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通讯员 张华月 摄)

子乎

武汉约100所中小学将试点人工智能课,现面向社会遴选教材

机器之心报道编辑:张倩、杜伟人工智能,也要从娃娃抓起?据《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发布通告,2020 年秋季,武汉将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目前正在面向社会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材。报道称,下一阶段,武汉市教育局还将请各区教育局申报试点学校,初步计划设约 100 所试点中小学,还将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目前,全国各地的多所中小学都已经开始尝试开设人工智能兴趣类中小学课程,但大规模开展的地区并不多。武汉市教育局官方文件显示,此次大规模试点中小学人工智能课其实是「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的一部分。2019 年 1 月,教育部办公厅决定遴选一批地方积极、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北京市东城区、山西省运城市、上海市闵行区、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广州市、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和河北省雄安新区被选为首批 8 个「智慧教育示范区」。2019 年 9 月,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启动会上,各示范区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设重点。其中,武汉市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遴选人工智能教材,实现全市中小学 100% 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借助高校科研力量、企业科研力量、一线教师教研员等,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研究,形成学科典型案例,培养人工智能名师,培育人工智能基地学校。」此外,其他几个示范区也提出了相应的人工智能教育规划。比如,广州市提出要「实施 AI+ 新工程,编写人工智能教材,在全市约 100 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验工作;推动 5G、4K、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和信息化中心学校的深入应用,打造 5 所以上智能化学校。」规划指出,到 2022 年,广州市将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覆盖全市学校。从这些规划我们可以看出,武汉 100 所中小学试点 AI 课程可能并不是一个「孤例」,它符合国家日益重视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大趋势。2019 年 3 月,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 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中就提到了:「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以及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这表明,中小学阶段的 AI 教育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层面,相应地,相关教育机构和有能力的企业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以更吸引学生的方式将 AI 落地中小学教育阵地。逐步走入大众视野中的中小学 AI 教育人工智能该不该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去之后怎么教?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和企业都在这条路上积极探索。2019 年秋季,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增设了 AI 课程,使用商汤科技编撰的《人工智能启蒙》教材进行授课。中小学 AI 教育首先要解决好教师的问题,因而教师的 AI 培训是重中之重。为此,该实验小学以原有的信息技术、数学和物理老师为基础,参加了商汤科技举办的人工智能培训。不仅要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还要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师分开培训。相应地,商汤科技也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研发了不同的系列教材,如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启蒙》。适用于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启蒙》教材。图源:https://www.pingwest.com/a/199668而至于以哪种形式讲授 AI 课程,该实验小学采用的方法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慢慢引入人工智能的相关基本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更为直观,因而也更易于吸收和理解。举例而言,在讲授《人工智能启蒙》其中一课「人脸聚类」时,教师就将抽象的概念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来:在混杂了很多人的照片中,找出包含某个人的所有照片。通过探讨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提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并自然地引入了「人脸聚类」这个概念。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人脸聚类」概念。图源:https://www.pingwest.com/a/199668无独有偶,杭州余杭区的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规划也为 AI 教育走入中小学课堂提供一种模式参考。作为浙江省最早实时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的区县,余杭区在 2019 年 9 月即启动了「AI 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项目。在具体的 AI 教育机制设置上,余杭区形成了「标准校实验室 + 中心校实验室 + 基地校实验室」的三级体系,循序地开展 AI 实验室项目校建设。而在具体课程安排上,余杭区以华东师范大学与优必选科技出版的《AI 上未来智造者》中小学 AI 教育系列丛书为教材,并要求各校每学年每班开设 15 课时以上的拓展课,从而通过这种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AI 上未来智造者》系列丛书。纵观这些已有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的中小学 AI 教育主要以「科普」的形式进行,并没有涉及背后高深的数学原理。这种做法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拓宽学生视野。此外,这些案例都没有将 AI 教育纳入考核范畴,这其实与国家 2017 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纲要》的要求是一致的。在《纲要》中,「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出现在「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一节。也就是说,国家现阶段并没有计划将 AI 教育纳入「必修」范畴。考虑到 AI 中小学教育目前面临的教材、教师、教育公平等问题,这一规划具有其合理性。中小学 AI 教育的广泛开展还让广大「炼丹师」看到了「再就业」的希望:「等哪天 996 熬不动了,可以去教小学生搭积木调参了。」参考链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903/t20190312_373147.htmlhttps://www.pingwest.com/a/199668https://mp.weixin.qq.com/s/_hFlubxTJ98jBkjO4FP2wQhttp://www.e.cn/xxh/media/zyyy/szxy/201909/t20190924_1684310.shtmlhttps://k.sina.cn/article_6780830119_1942b41a700100jftk.html

不废穷民

武汉百所中小学试点人工智能课程

湖北日报讯 (记者朱惠、通讯员邹永宁)9月7日,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2020年秋季学期,武汉市将选择约100所中小学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教育部启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智慧教育示范区”是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武汉市成为全国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根据《武汉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推进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基地学校、名师和学科典型案例”,是方案中的主要任务之一。“开展人工智能课程也是时代的需求。”武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课程处于启动阶段,课程教材遴选、试点学校申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初步计划设约100所试点中小学,下一阶段还将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