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谁的实力更强华尔街

武汉轻工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谁的实力更强

武汉轻工大学办学历史:学校源于1951年创办的武汉市会计中等技术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武汉粮食工业学院;1993年,改名为武汉食品工业学院;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999年,改名为武汉工业学院;2000年和2003年,原武汉交通卫生学校和原湖北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先后整体并入;2013年,更名为武汉轻工大学。师资力量: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第一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和省部级高端人才和专家名师70人次。学科评估: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0个;有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7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武汉纺织大学办学历史:武汉纺织大学初建于1958年,始称武汉纺织工学院,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行业院校;1998年经中国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武汉纺织大学。师资力量:武汉纺织大学现有教职员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600余人。长期在校工作的院士、外籍院士7人,其中自主培养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0人,省级各类人才近2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7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12人,以及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学科评估:武汉纺织大学拥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湖北省优势和特色学科,有2个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以看出,从办学年龄来比较两校差距不大,都是上个世纪中叶创建。从师资力量来看,武汉轻工大学拥有专任教师900余位,武汉纺织大学拥有专任教师1100余位,武汉纺织大学总体更胜一筹。在院士数量上武汉纺织大学也略多一点。在上一轮学科评估中,武汉轻工大学只上榜了一个专业,但是这个专业达到了B级及食品科学与工程,而武汉纺织大学大学上榜了7个专业,最高等级为B-级有两个及纺织科学与工程和设计学。从他们的最强专业也可以看出他们叫轻工大学和纺织大学的原因。

恐怖塔

武汉轻工大学怎么样?是一本吗?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十九大以来,关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大国声音不断传达至民众心中,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愈加深化。今天小编想解读的这所高校——武汉轻工大学,就与之有关。武汉轻工大学怎么样?是一本吗?粮院,这是湖北老一辈人对武汉轻工大学的称呼,听起来挺有年代感的,毕竟武汉轻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当时能让普通百姓吃得饱、吃得好是头等大事,因此,1951年创办了这所粮食学校。之后,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现在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在,全国以“轻工”命名的高校也就有且只有这一所了。多数高校都在向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武汉轻工大学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坚持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大学了。先来看学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武汉轻工大学以工为主,尤其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从上游的农学、生物学、畜牧学,到中游的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食品加工、化学工程,再到下游的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护理学,一整条“学科链”的实力都相当不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全国30%-40%,在湖北高校可以排名第2,仅次于华中农业大学。同时还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动物科学。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是全国5星级专业,排名全国第12。学校的酿酒工程也是全国5星级专业,能排到全国第2位。另外,学校的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实力也都不错,医学类里的康复治疗更是湖北省第一家本科专业,行业内名气很旺。虽说学校并非985、211之类,但几个王牌专业还是很被看好的,考研选择这几个专业,难度也不小。武汉轻工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每年在湖北省内投放的招生人数最多,比例约占7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专业为一本招生,个别专业是二本招生,比如2018年,只有动物科学等特色专业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艺术本科放在第二批。2018年湖北省理工科一本线是512分,除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余几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都在500分往上,与一本线差距不到10分。这个分数可以说是很有竞争力了。2018年在湖北省各专业录取分数(部分)武汉轻工大学在其余省份的招生基本以二本为主。因此,对广大非湖北籍的考生来说,用一个二本分数,就可以考上这所几千个一本学生争抢的学校,算是一件赚大了的事。总的来说,武汉轻工大学优势学科明显,前景广阔,而且学校还在不停投入资源发力。要是考生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绝对不要错过!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高校的原创解读!

地狱篇

武汉轻工大学怎么样?性价比超高,值得报考!

在白云黄鹤之乡,荆楚文化腹地的武汉市,超百所高等院校坐落于此,“2+5”的高校领军格局,全国领先。在这众多名校的“围堵”中,一所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武汉轻工大学的发展却并未被束缚,不仅多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6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而且近年来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等,位列全国220-250位左右。当然,所有势头猛涨的背后,都是让人信服的强劲!学科强武汉轻工大学聚焦"新工科",服务"新农科",发力"新医科",协同"新文科",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特色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格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4个领域);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食品科学与安全、生物农业),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近年来,学校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农业科学学科ESI排名进入了全球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首次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名列151—200段位。专业强武汉轻工大学现有本科专业6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除此之外,17个专业进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值得一提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仅入选国家“双万计划”,而且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前不久发布的校友会2020中国一流专业排名中,武汉轻工大学以1个世界高水平专业,3个中国一流专业,以及8个中国高水平专业,相比2019年跃进119个名次,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2,全国第216。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六星级专业(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就业强武汉轻工大学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良好素质的优秀人才,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就业质量名列全国第189名。根据最新就业数据,2019届轻工大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45%,8个专业实现了完全就业,初次就业率为100%。不仅如此,在选择深造的学子中,超过半数学子(共363人)进入国家“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毕业一年月收入就达到 7500 元以上。由于名气所限,很多人以为轻工大是一所二本院校,其实早在前两三年,武汉轻工大学就已经荣升为一本高校。按往年招生政策,武汉轻工大学面向全国30(31)个省(区、市)招生,绝大多数在第一批本科招录,少量在第二批本科招生,湖北省本科招生计划占总招生人人数的70%左右。2020高考志愿填报之际,深度小编认为,武汉轻工大学这所坐拥顶尖专业,性价比超高的湖北省“双一流”高校值得青睐!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从天之理

武汉轻工大学学科实力怎么样

我国人口众多,是粮食的种植以及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历来受到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历史上曾创办过众多专门性的粮食大学。当时比较出名的三所粮食类学校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南京粮食经济学院、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均隶属于粮食部,是专门培养粮油食品行业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现今大部分粮食类大学都实现了合并重组,这三所学校也不例外。其中的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已更名武汉轻工大学。虽说随着时代变迁,武汉轻工大学几经合并改名,但这所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在涉及民生安全的农业及食品科学领域,却从未停止过探索。办学至今,为国家培养出众多优秀的行业高端人才。全湖南闻名的“饲料大王”湖南三尖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琼武;“中国生猪全产业链经营第一股”的掌舵人,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深耕农牧业28年,公司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坐拥130家子公司的四川铁骑力士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雷文勇等杰出校友,都曾在此校就读。能够培育出众多优秀的农业领域人才,有赖于这所现代化学府不凡的学科实力。武汉轻工大学在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鲜明特色,在食品类学科更是具有明显优势,让我们通过几项数据来了解一下。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共涉及96个一级学科,其中,武汉轻工大学共4个学科上榜。本次排名中,畜牧学进入参评学校前40%,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参评学校前50%。此外,在今年发布的“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上榜,位居世界151-200名。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湖北省高校中位居第2。从以上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武汉轻工大学已经逐步迈入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声誉也在稳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好农业科学和食品科学并不是这所高校的最终目标,在保持自身独有优势的基础上,武汉轻工大学工、管、理、文、经、农、医、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已经是一所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忍冬

解读——武汉轻工大学到底怎么样?是一本吗?

武汉轻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湖北省,这所高校更多地被亲切称为“粮院”,尤其是老一辈人,因为它是曾经的全国文明的粮食部三大粮院之一。那么,如今的武汉轻工大学实力到底怎么样?是一本院校吗?根据小编收集整理的资料,可以断定,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所值得关注的高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立足行业特殊,办学定位高武汉轻工大学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是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办学数十年中,学校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成长,培养了大批粮食行业专门人才。十九大将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样一来,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代表的这样几所立足粮食行业的高校肯定会乘上发展东风,势头大好。2. 轻工食品类学科优势突出武汉轻工大学以工为主,尤其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从上游的农学、生物学、畜牧学,到中游的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食品加工、化学工程,再到下游的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护理学,一整条“学科链”的实力都相当不错。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学校创办时间最长、投入力度最大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30%-40%,在湖北高校可以排名第2,仅次于华中农业大学。3. 师资力量强劲武汉轻工大学拥有一支敬业爱生、潜心治学的师资队伍。在职教职工近1400人,专任教师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90%。近年来,有多位教师入选各类高水平人才项目,且频率和数量都呈现一个猛增趋势。3月,在湖北省人社厅公布的2018年度湖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以下简称“国贴”)名单中,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学院张永林教授获批。据悉,自2012年以来,该学校已连续有5人获此殊荣,全校目前在岗“国贴”专家共11人。去年年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文公布了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名单,全国共10人,该校食品学院沈汪洋、祝振洲、数计学院曾山等3位博士入选;湖北省人社厅公布的2018年全省50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中,学校的王宏勋教授成功入选……此外,陈焕春院士、印遇龙院士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马勇、杨金海等专家名师都是学校的特聘教授,听院士上课也是校园一景哦~4. 教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据统计,武汉轻工大学近三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其中有8项一等奖。在大众追求“超级综合性大学”的趋势之下,武汉轻工大学可以说是“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典范。该学校立足粮食与食品行业,是国家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产业。试想,无论何时,与粮食沾边的产业会停滞发展?学校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为代表的王牌专业,就业率都达到100%,考研率近30%。该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在最新公布的2019中国大学本科高校就业质量排行榜中,武汉轻工大学名列全国第189名、湖北省第13名。武汉轻工大学每年在湖北省内投放的招生人数最多,比例约占7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专业为一本招生,个别专业是二本招生,比如2018年,只有动物科学等特色专业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部分艺术本科放在第二批。对二本招生的外省考生来说,用二本的分数考上一所一本高校,岂不是一件占便宜的好事!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高校的原创解读!

臣之事君

武汉轻工大学实力究竟怎么样?是一本吗?

高考临近,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更加成为考生和家长心中的一件大事。小编解读高校已久,首先想在此告诫大家,报考时,大学和所在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专业的选择也同样重要,不能因为一味追求学校名气而随随便便选择了一个专业就去上。学校实力怎么样,是不能只靠在外名气来判断的。报考最重要的,是高考分数与意向大学、专业“性价比”之间的权衡。很多分数高,却没考到好学校;也有很多分数并不出色,却在报考这条路上获得成功,诸如此类的案例想必大家身边都发生过。小编今天想为大家解读一下武汉轻工大学,这所学校在录取批次、优势学科、科研能力方面究竟值不值得报考呢?录取批次围绕这所学校的问题基本都是“武汉轻工大学怎么样”“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本吗”之类的。在这里,小编首先解释一下武汉轻工大学是几本学校的问题。武汉轻工大学每年约在全国30个省份招生,其中投放70%左右在湖北省内,其中绝大部分专业是第一批次招生,其余省份的大类招生几本都是第二批次。这样看来,武汉轻工大学算是一所一本院校。优势学科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在于学校大而全,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优势学科是否够强。这是当下较为受推崇的一种治校理校观念。武汉轻工大学创办于1951年,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为培养粮食行业人才应运而生,是全国最早培养相关专业专门人才的摇篮。曾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粮院”。现在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食品相关的学科是武汉轻工大学的传统特色优势学科,是学校成立最早、投入建设资源最多的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全国30%-40%,在湖北省高校中排名第2,仅次于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湖北省政府就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大动作,武汉轻工大学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为核心,以“畜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物理与化学”、“机械工程与信息科学”等学科为支撑,学校在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相关学科形成鲜明优势。像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土木工程都是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科研能力科研方面,武汉轻工大学的一些数据还是非常可观的。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16项;截至2019年4月底,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0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获授权专利725项,其中发明专利214项。作为非985、211,还是一所普通省属高校,武汉轻工大学可以说是用非常小的科研投入,获得了相当厉害的科研产出,仅从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就能窥见一斑,不少重点大学实际上取得的国家三大奖数量还不及这个。这是因为武汉轻工大学重视科研原创及成果转化,建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粮食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综上来看,武汉轻工大学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大学,尤其对外省同学来说,二本分数可以上一本院校,挺值的,小编在此推荐!关注“在言高校”,获取更多对高校的原创解读!

人鱼

100%就业,这所高校“最牛班级”不简单

在武汉轻工大学有一个“最牛班级”,连续三年获得校先进班集体,2020年考上硕士研究生人数占比达40%,全班总人数只有20人,四年累计获表彰的竟有60多人次,截至目前,全班所有学生已跟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率达100%。这个“最牛班级”就是学校土建学院道桥专业1601班。这个班为什么这么牛?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辅导员邹向俊居功至伟。“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这是同学们在给邹向俊的电子锦旗里用到的诗句。回首大学四年,1601班的同学们对邹老师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常很早到寝室叫学生起床,经常晚上深入学生寝室检查学生上自习。每当有人因贪玩补考,他就一对一促膝谈心。道桥1601班孙甲乾同学回忆说:“以前我们总是很反感邹老师到寝室一谈谈个没完。现在快毕业了,却特别怀念邹老师每次苦口婆心的叮咛。如果没有他,我是考不上长安大学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如果思想跑偏了,我一定不厌其烦的引导,在他们人生路上为他们引航。”邹向俊就是这样真心真意地用爱对待每一个学生。大三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的十字路口”夯实学科基础,提高专业素质是我们道桥学生多 年来考研率高、就业率高的法宝。”道桥系主任游其勇说。道桥系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会进行深入交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深圳广田集团人事经理在招聘现场说道:“武汉轻工大学的学生专业知识过硬,能够吃苦,积极进取,所以我们每年都会来轻工大学开专场招聘会广纳人才。“四年多来,道桥1601团支部先后涌现出“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谢金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易珂等一大批新时代新青年。在此非常时刻,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处于这样的定会被历史铭记的特殊时刻。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快乐星

武汉轻工大学隆重举行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轻工大的夏天依然美丽而宁静,栀子花开的季节,没有了人头攒动与人声鼎沸,在梧桐新绿、碧艾香蒲处处忙的清幽时光里,越过疫情纷扰,轻工大人的心里却有着别样的告别仪式。6月24日上午,一场由线上线下齐聚首、众多毕业生共同参加的“云端”毕业礼在金银湖大学生活动中心徐徐拉开帷幕,专属于毕业季的青春盛典在这里被演绎。这是对2020届即将远赴新征程轻工学子的特殊饯行,亦是对2020年众志成城战疫首战告捷的特别纪念。“轻工大,你让我的青春充满爱,是你储存了我全部的青春记忆,多想再看你一眼,这将是我们在母校的最后一个夏天”,伴随温馨泪目的暖场视频,轻工大2020届毕业典礼隆重开启。主题“那年夏天”的暖场片,以“青春”“梦想”“感动”三段式娓娓道来,与会学子或憧憬、或怀想、或沉思,一起分享大学与青春的味道。校领导谭晓明、王志勇、程水源、刘丰林、沙顺利、孙向阳、汪德平、周坚莅临会场,徐徐登场并与毕业生互动。副校级干部陈伟主持典礼。历史上规模最小、时间最短、背景最特殊、准备最难的毕业盛会:诠释伟大与平凡“2020年6月24日,是一个需要我们永远记住的日子。在统筹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防控、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的特殊时期,我们艰难地团聚在一起,共同见证大家的成长与别离。”校党委书记谭晓明开宗明义,指出此次典礼的不易与艰辛。他进一步强调,这次新冠病毒阻击战,又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轻工大人戮力同心,为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抗疫贡献了轻工大力量,这一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平凡中执着,在平凡中坚守,伟大实则是你我的众志成城与甘苦与共,他寄语同学们:“你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骄傲和自豪,应该努力为她奉献自己的智慧、辛劳和汗水!我相信经此一疫,你们定会更有政治头脑、政治眼光、担当意识与责任情怀,一定会更加坚强、优秀和出色。”千里跬步至,江河细流成,轻工大人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奋斗进取精神将永放光芒。青春由磨砺而出色,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谭晓明希望归去的学子持续发扬轻工大精神,自觉听从时代召唤,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在爱国奋斗中书写青春,在平凡中体验伟大、在平凡中诠释伟大,在平凡中铸就伟大,让人生不断出新出彩。危机育新机,变局开新局的毕业盛会:彰显奋进与担当“‘明德、积学、砺志、笃行'八字校训既是价值引领,也是方向目标,更是行动要求,代表着轻工大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想将校训作为临别赠言赠予你们,希望你们青春扬帆再启航,后浪乘风自更强。”在奏唱国歌后,校长王志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深情寄语毕业生,向2020届4500余名毕业生表达诚挚祝愿和衷心祝福。他表示,在疫情阻隔的祖国各地他方,永远有轻工大的力量和坚强发声,这是轻工大人的奋进脚步和忠诚担当。王志勇的讲话聚焦毕业生身边典型,逐一列举了“挑战杯”全省特等奖获得者范馨阳、大学期间创业营业额累计突破2500万元的创业学子黄文皓、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的卓越之星郭琳钰,穿街走巷、接医送药、扶贫济困、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的“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邱天赐等一大批毕业生先进榜样,他殷切希望轻工大学子见贤思齐,修身正己,树立与这个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心怀天下,立志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成就美好人生。王志勇表示此次相聚只若酒浓梦香中,纸短情长里,他分别为现场81名本科生及研究生拨穗正冠,并殷切告诫广大青年学生,要善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明德为基,永葆家国情怀;以积学为本,问鼎真知灼见;以砺志为魂,志存高远不息;以笃行为要,书写人生华章。他号召轻工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勤学善思、做耕耘者;知行合一,做践行者;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勇往直前,让青春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绽放别样光芒。恰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后浪直下料征途如虹。为了分离而相聚的毕业盛会:浸染大爱与温情“有人说,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母校不愿束缚我们,希望我们展翅高飞,纵此一别山高海阔,路远且长,惟愿此去,一路乘风破浪,幸福安康!”暖场视频余音在耳,学院书记、院长及校友寄语给予现场学子更多温暖、感动与温馨。“无论未来同学们行得多远、飞得多高,老师们最牵挂、最想念、最自豪的人永远是你们!”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孟三爱在毕业典礼暖场视频中发出肺腑之言。母校永远是学子们永恒的心灵港湾与精神家园,在这里开启的青春,永远不会落幕,风雨路上,母校期盼学子的成长与归依。“疫情之年,母校将以我们2020年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为骄傲!”全国劳模、88级校友雷文勇云端寄语,沧海横流,大灾之年显大爱,无数轻工学子舍身忘我,投入一线抗疫,展轻工风采,著轻工风流,这一直是轻工大的温度与色彩。“只要我们有真才实学,只要保留青春的梦想与激情,化危机为机遇,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立志报效祖国,有授命于民族危难的情怀与担当,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96级校友周清会勉励轻工学子,早日立志担当、有为有位赴未来。典礼上,由电气学院硕士生导师徐建、医护学院赵小玥分别为毕业生带来“三坚持助你远航”与“特别的毕业季,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辞情恳切,满满温馨荡漾在字里行间,他们邀约即将远赴征途的学子们:在心中有梦,眼里有光的栀子花开时节,再回母校欢聚,共庆母校华诞,同话离别情,长叙师生谊。来源:武汉轻工大学 文字:党委宣传部 摄影:郑璐淳/赵玲/余艺/徐伟琦/陈安灵/卢哲凡等 图文编辑:李袁菲 责任编辑:郑璐淳/熊海

不可听也

揭秘:武汉轻工大学怎么样

如今,受到学生和家长最多关注的就是拥有各种名衔的高校,但是如今也有一些正在蓬勃发展的省属高校也开始回归人们视线,比如本期内容中深度小编要分享的武汉轻工大学。今年5月,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在这一排名中,武汉轻工大学位列全国第225名。综合排名是对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评价,在湖北省属高校(隶属于省政府管理的学校)中,武汉轻工大学位于前列。武汉轻工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与其学科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近年来,武汉轻工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拥有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土木工程),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食品科学与安全、生物农业)和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在软科发布的“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首次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名列151-200排位。此次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能在4000余所高校中脱颖而出,可见该校学科实力不一般。除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排名外,武汉轻工大学在其他方面表现也很不错。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湖北省高校中排到第2位,仅次于华中农业大学。ESI方面,根据最新一期“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显示,武汉轻工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为该校首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这也标志着该校的“农业科学”学科在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在学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武汉轻工大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科研实力的支撑。武汉轻工大学虽然是省属高校,但其科研实力不容小觑,该校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能力非常强。近年来武汉轻工大学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2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其中6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0余项。科研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学科建设状态和科研是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武汉轻工大学无论是在学科还是在科研方面,都是值得关注的。欢迎关注“大学深度解读”,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深度解读!

两个我

武汉轻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专业公布!

4月21日,武汉轻工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接收调剂考生公告,该公告中公布了接收调剂的专业,下面摘录如下,以供广大考研同学参考:重要说明:以上接收调剂的各专业信息均为估计,具体缺额等信息将公布在教育部网上调剂系统中,请以网上调剂系统为准。其他有关调剂的信息,如调剂基本要求、调剂流程、奖助政策、联系方式等信息请参见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处) 官网。来源: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