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悲剧!武汉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坠楼身亡,导师曾逼他喊“爸爸”!大保镖

悲剧!武汉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坠楼身亡,导师曾逼他喊“爸爸”!

陶崇园,四天之前,还是一位同学少年,书生意气。他本可以有另一段精彩的人生。可是,时钟的钟摆戛然而断,他的所有的一切都不得不彻底停止。29日,一名网友在新浪微博爆料,其弟陶崇园系武汉理工大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3月26日早上7点半,陶崇园突然坠楼身亡。30日,武汉理工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3月26日,该校一在读研究生在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已经将初步调查情况向家属进行了反馈。“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会自杀,他非常乖,学习也好。”陶某姐姐表示,在家人面前,他一般不会提起学习上的困难。不过,他曾向家人提起过导师王攀教授,“在本科时候弟弟对王老师评价还不错,后来话语就慢慢变少了”。王攀教授向自己的学生陶崇园许诺,如果他选择自己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会确保他能够得到出国读博或者访问的机会。陶崇园信了,选择了王攀作为研究生导师。不料,在读研期间,王攀私下里却逼迫着自己这个学生喊他爸爸,并事无巨细地要求他帮助自己解决生活的所有琐事。陶崇园忍无可忍,希望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此时,王攀撕开了伪善和伪君子的外衣,利用自己的所有权利和影响力,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一切他的触角可以触及的地方,去孤立陶崇园,去丑化陶崇园。最后,这个可怜的26岁青年不得不选择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陶某姐姐出示的几分聊天记录显示,2016年9月,陶某已经准备出国读博,王某告诉他,“这一次一定要对你狠一点,否则你会以为每次都会不了了之”,随后王某要求陶某离开研究所。去年11月,陶某去找工作,王某说“研究所没有你这样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多份QQ聊天记录显示,王某曾让陶某喊他“爸爸”。此外,王某常要求陶某去家中参加活动,为其带饭,“到茶餐厅帮我买一份香菇肉丝、一份黄瓜木耳鸡蛋,一份饭,送到我家。”陶崇园,你的呐喊显得那么无力,以至于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也是不应该的啊,毕竟这样的导师只是少数害群之马而已,何苦付出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应该珍惜。

不知深矣

通报!武汉理工大学逼死学生的王攀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

王攀何许人也?逼死学生!2018年3月26日7点28分,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陶崇园从其宿舍楼顶坠亡。3月29日,陶崇园姐姐陶晓发布微博,称其弟系“因长期被导师王攀精神压迫致死”,陶崇园事件引发热议。达成和解的这一天是2019年3月25日,第二天正是陶崇园逝世一周年。在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王攀和陶崇园父母达成和解,按照协议规定,王攀向陶崇园父母道歉,并支付抚慰金65万元。据陶晓微博描述,原本要求的90度鞠躬道歉被王攀拒绝,“现在仅仅是拿着那张A4纸,照上面念出那段文字。”滑天下之大稽,恢复导师资格?2020年11月20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学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王攀位列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教师名单之中。11月25日以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学生从开始行动,通过实名签署联名信的形式,抵制王攀恢复研究生招生资格[4]。11月27日,武汉理工大学对王攀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11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学生从25日以来开始行动,他们制作了一个公开的网页,呼吁社会公众、校内学生和教职工通过实名签署联名信的形式(以下简称“联署活动”),抵制王攀恢复研究生招生资格,这封联名信将在研究生招生资格公示期间(2020年11月27日17:00前)以书面形式上交学校相关部门。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11月27日深夜发布情况通报称,近日,在我校2020年通过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审核的教师名单公示期间,学校收到对教师王攀资格的异议。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经审核,决定该教师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不予通过。整件事情,让人看完简直感觉到滑天下之大稽,就这居然还能通过校内院级审核,校级学校领导和教务的审核,进入到最后的公示阶段???评过职称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进入到公示阶段了,不说十遍八遍,最起码已经审核过三五次了。一个号称984.5的211高校就这么缺科研?这还不开除?再不济学学别人最起码调离一线教学岗位吧?还能通过多次审核进入到公示阶段。 说到这忍不住去知网搜了搜,王攀同志没牛到那程度啊。最近看多了凡尔赛文学,不禁想来两句:不愧是984.5,发展了20年,真的越来越配得上211的身份呢!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大家评论分享点赞关注!

第五个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跳楼坠亡案:导师道歉并赔偿65万

来源 | 都市现场综合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界面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3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坠亡研究生陶崇园家属与其导师王攀签订和解协议,王攀道歉并赔偿65万元。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生陶崇园,从五层宿舍楼顶天台坠落。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生前长期遭受导师王攀压迫,多次被导师王攀要求送饭、洗衣,甚至被要求叫王攀“爸爸”,并被其阻止深造,不堪忍受后选择跳楼自杀。高校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做苦力“早就已经成为高校里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学生们称呼导师为“老板”。而与一般意义上的老板不同的是,这些拥有“教授”“副教授“头衔的老板们不仅决定着学生的收入多少,还掌握着学生表现评价以及能否毕业的“生杀大权”。王攀和陶崇园的对话记录陶崇园和同学的聊天记录小编希望,陶崇园同学的家属能够节哀,从这件事里走出去,找回自己平静地生活,希望天堂中的陶崇园同学安息。

其死生也

武汉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坠楼身亡 导师曾逼他喊“爸爸“!

3月29日,一则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跳楼的微博引发关注。30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此事称,学校已经成立专班进行调查。29日,一名网友在新浪微博爆料,其弟陶某系武汉理工大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3月26日早上7点半,陶某突然坠楼身亡。30日,武汉理工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称,3月26日,该校一在读研究生在校内坠楼身亡。公安机关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事件发生后,学校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已经将初步调查情况向家属进行了反馈。“根本没有预料到他会自杀,他非常乖,学习也好。”陶某姐姐表示,在家人面前,他一般不会提起学习上的困难。不过,他曾向家人提起过导师王某,“在本科时候弟弟对王老师评价还不错,后来话语就慢慢变少了”。陶某姐姐出示的几分聊天记录显示,2016年9月,陶某已经准备出国读博,王某告诉他,“这一次一定要对你狠一点,否则你会以为每次都会不了了之”,随后王某要求陶某离开研究所。去年11月,陶某去找工作,王某说“研究所没有你这样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多份QQ聊天记录显示,王某曾让陶某喊他“爸爸”。此外,王某常要求陶某去家中参加活动,为其带饭,“到茶餐厅帮我买一份香菇肉丝、一份黄瓜木耳鸡蛋,一份饭,送到我家。”29日下午,新京报尝试联系王某本人,王某表示不愿接受采访。

不离不劳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跳楼身亡,寒门学子之死只是因为心理太脆弱吗

26日早上7点半,武汉理工大学一研究生跳楼身亡,事件发生至今已过了8天,我们还没有得到真相。目前网上除了对于导师的一片声讨外,还有一种声音——这点压力就承受不了,学生心理承受力太弱了。小编有个疑问,“这点儿压力”,是什么压力?是帮导师洗衣买饭做家务?还是被要求叫老师爸爸说出“爸我永远爱你”?或者是导师承诺的送他出国却临毕业了告知要求他继续留下工作?还是在被导师发现自己私自找工作而被威胁打压?从两人聊天记录让人惊奇的发现,这个导师的“儿子”不止一个,被要求“坦坦荡荡说出那六个字”的,不止一个。王攀后发布声明表示让死者称其爸爸是因为两人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目前学校成立了专班调查,家属现阶段得到的回应是:1.初步认为学校和导师无责,2.已经请了律师走法律走法律程序,3.处于人道会给5万元安抚金。近年来高校学子自杀频频,前有西交大博士不堪重负自杀,现在是武汉理工研三学生自杀。无独有偶,同为寒门的西交大自杀博士生前也是被女导师当做“苦力”,早上去停车场接导师去办公室、拎包送水、陪导师吃饭逛超市,去导师家打扫卫生,甚至,导师还挑拨博士与其女友之间的关系。难道真的是学子心理承受力太弱?北大-贾昊,北邮-孙腾霄,中南-姜东生,南邮-蒋华文,西交-杨宝德,武汉理工-陶崇园,还有多少个学子要走上自杀之路?真的只是学子们太脆弱承受不了打击?我们不是当事人,可能永远都读不懂当事人的艰辛与绝望。寒门学子自杀并非心理太脆弱,相反,他们从小肩负着一家人的重担,他们的心理往往比我们更为强大。而自杀,小编相信真的是一条绝望的选择,小编也相信邪不胜正,请给死者家属一个说法。

里程碑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跳楼坠亡案:导师王攀道歉并赔偿65万元

3月25日晚,一年前坠楼身亡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的姐姐发布微博称:“时隔一年,王攀终于认错道歉了。”该微博所附的调解书显示,陶崇园的研究生导师王攀除道歉外,还赔偿了陶崇园家属65万元。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从陶家代理律师金宏伟处证实了上述微博内容的真实性。▲陶崇园的姐姐发布微博称,王攀认错道歉了。网络截图2018年3月26日7时28分,武汉理工大学三年级研究生陶崇园,从五层宿舍楼顶天台坠落。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事发前,他曾向家人抱怨研究生导师王攀对他各种控制,令他困扰。事发后,陶崇园家属在其电脑中发现了一个文件夹,里面保留了自2017年10月以来所有与王攀有关的聊天记录和邮件往来。“他多年以来承受着导师王攀的精神摧残。”陶崇园坠亡后,家属将其自杀原因指向王攀。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双方对簿公堂。陶崇园家属诉称,陶崇园于1992年2月12日出生,自2011年9月1日起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王攀系陶崇园本科期间的专业课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2018年3月26日上午7点半左右,陶崇园从其宿舍顶楼跳下后身亡。家属认为,在陶崇园就读期间,王攀对其存在侵权行为,故陶崇园的死亡与王攀之间有因果关系。家属请求法院判王攀赔偿死亡赔偿金868100元、赔偿抚养人生活费31624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合计1284340元。此外,请求判令王攀公开赔礼道歉。▲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做出民事调解书。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2019年3月25日,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做出民事调解书,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王攀同意于3月25日在法庭组织下,就其在教育培养陶崇园过程中的不当言行道歉;王攀对失去陶崇园这名优秀学生深表痛心,对陶崇园的悲剧表示惋惜。王攀向陶崇园家属支付抚慰金65万元,该款于2019年4月15日之前一次性予以支付。该调解书显示,陶崇园家属不再以任何理由及方式就本案相关事实,向王攀及其所在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主张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所有权利,并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我们心中的他,不是只有那天的痛苦和悲伤,更多的还是那25年以来在一起美好的点点滴滴……亲爱的弟弟,明天我们一起去看你。”陶崇园的姐姐在微博所附文章最后写到。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优木

武汉理工大学男研究生跳楼身亡,又是被导师“压迫”所致?

最近,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武汉理工大学一名男研究生陶某于3月26日跳楼身亡,他生前称忍受不了导师压力。本来,陶某将于今年6月毕业,工作也已找好,银联商务方面的工作,前途本是一片光明,如今却戛然而止。他对妈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攀老师”。王攀老师是陶某的导师,本科导师和硕士导师。上大学本科时,陶某成绩优异,多次获奖,是学校足球队骨干,并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的保研资格。但其本科导师王攀却让陶某跟着他继续读研,并书面承诺在他手下读完硕士后将优先推荐去国外读博,于是陶崇园便继续跟着王攀读书。没想到,这是陶某噩梦的开始。据陶某姐姐说,王攀要求陶某每天晚上都要去他家,频繁要求他做带饭、洗衣、叫床、找眼镜等琐事。对此,陶某都忍了,尽力做好,同时继续投身科研,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但就在陶某准备材料想出国时,王攀却突然翻脸,要求他留在课题组继续读博,并以硕士毕业证相威胁。王攀还将陶某赶出实验室,撤除干部职务,要求陶某离开研究所并辞去球队队长职务,对他找工作也是百般阻挠……终于,陶某忍受不了了,在即将毕业时选择了跳楼“解脱”。以上便是陶某姐姐的讲述,也得到了一些同学部分的认证。同学提供了多份聊天记录,显示导师王某曾让陶某喊他“爸爸”,还让他说“爸我永远爱你”;导师叫他时,必须立刻答“到”……而陶某也多次向同学抱怨自己很辛苦。对此,武汉理工大学称已成立专班调查和处置相关事宜,并将初步调查结果反馈给家属。事实真相如何,期待其水落石出,也期待有关责任人受到应有惩罚(不能只怪自杀的人脆弱,更要归咎于罪魁祸首)。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又一个青年才俊无可挽回地走了,而这已不是第一起类似的悲剧。今年年初,寒门博士杨德宝也因不堪导师虐待而自杀(详情见寒门博士自杀是捍卫弱者尊严,而非精英六六所言“村娃自视甚高”)。我们想问的是,这样的悲剧什么时候能不再发生,大学的一些导师什么时候懂得真正关爱学生?在现代学术体系中,导师和学生本应是合作、契约、平等的关系,而非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或市场上的老板与打工者关系。导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徒弟”甚至“家奴”,没有权利要求学生为其做私事或打工,就像老员工没有权利要求实习生为其买外卖一样。可现在,在大学里,把学生当成“家奴”或“打工仔”,以“老板”自居的导师恐怕不在少数。目前,我国硕士、博士普遍采用是导师制,导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命运,所以有些导师会对学生“为所欲为”。这种导师制可能需要一些改进了,一些大学也该真正地整治下“教风”了,一些导师更该好好地反思下自己了。但愿天堂没有压迫,但愿人间多些公道!但愿每一朵花都能尽情地绽放,而非早谢!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对他人温柔,也被世界温柔相待!●●●作者简介:张守涛,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大硕士,大学老师,省作协会员,出版作品《说说当今这些文化名人》《先生归来》《凡人鲁迅》《书香余脉》,个人公号时代涛声。

迪克西

武汉理工研究生坠亡1年后导师道歉 家属获赔65万

据上游新闻3月26日报道,3月25日晚,一年前坠楼身亡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的姐姐发布微博称:“时隔一年,王攀终于认错道歉了。”该微博所附的调解书显示,陶崇园的研究生导师王攀除道歉外,还赔偿了陶崇园家属65万元。记者从陶家代理律师金宏伟处证实了上述微博内容的真实性。2018年3月26日7时28分,武汉理工大学三年级研究生陶崇园,从五层宿舍楼顶天台坠落。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事发前,他曾向家人抱怨研究生导师王攀对他各种控制,令他困扰。王攀(武汉理工大学网站)事发后,陶崇园家属在其电脑中发现了一个文件夹,里面保留了自2017年10月以来所有与王攀有关的聊天记录和邮件往来。“他多年以来承受着导师王攀的精神摧残。”陶崇园坠亡后,家属将其自杀原因指向王攀。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双方对簿公堂。陶崇园家属诉称,陶崇园于1992年2月12日出生,自2011年9月1日起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王攀系陶崇园本科期间的专业课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2018年3月26日上午7点半左右,陶崇园从其宿舍顶楼跳下后身亡。家属认为,在陶崇园就读期间,王攀对其存在侵权行为,故陶崇园的死亡与王攀之间有因果关系。家属请求法院判王攀赔偿死亡赔偿金868100元、赔偿抚养人生活费31624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合计1284340元。此外,请求判令王攀公开赔礼道歉。记者了解到,2019年3月25日,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做出民事调解书,双方自愿达成如下协议:王攀同意于3月25日在法庭安排下,就其在教育培养陶崇园过程中的不当言行道歉;王攀对失去陶崇园这名优秀学生深表痛心,对陶崇园的悲剧表示惋惜。王攀向陶崇园家属支付抚慰金65万元,该款于2019年4月15日之前一次性予以支付。该调解书显示,陶崇园家属不再以任何理由及方式就本案相关事实,向王攀及其所在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主张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所有权利,并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我们心中的他,不是只有那天的痛苦和悲伤,更多的还是那25年以来在一起美好的点点滴滴……亲爱的弟弟,明天我们一起去看你。”陶崇园的姐姐在微博所附文章最后写到。

白手掌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坠亡:请赶紧逃离情商绑架

3月26日,武汉理工一名陶姓学生在校内坠楼身亡。据其姐姐称,陶某生前曾与其母亲通话,说道:“妈妈,我受不了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王某老师。”而多份QQ聊天记录显示,该研究生导师曾让陶某喊他“爸爸”。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由于导师过度侵占私人空间致使学生死亡的案例了。去年,西安交通大学一位在读博士自杀身亡,据报道称,其女导师生前也有过度侵占学生空间的嫌疑。去年,著名编剧六六曾嘲讽死去的博士:“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被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海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今年,也有网友持同样的观点,——“寒门,又是寒门。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个豪门是天生的。寒门在走向豪门的进程中,先锻炼好心智”。在他们眼中,学生理所应当为老师当牛做马,而这样的忍辱负重式学习经历会增强自我承受能力,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如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这便是高情商的表现。这些话有一定道理,但怎么着都透着股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劲。天才少女蒋方舟,7岁写作,9岁出书,22岁当上副主编,曾自述深受“讨好型人格”所累,后来去东京疗养了一年,才有所改观。原来,蒋方舟从小便频繁接触一些年纪较大且比较成功的人,习惯去仰视而不是平视,就算他们胡说八道,也得恭恭敬敬地表示赞同,与人交往也是刻意表达友善,不敢与人起矛盾,就算受了委屈也得装作淡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有着很大的危害,它会让人总想着去逢迎别人,总想去讨人喜欢,从而忘记真实的自我,忽略自身独特的价值。反观这两起学生自杀事件,有没有“讨好型人格”作祟呢?两个学生有一点非常相似,生前都长期处于导师淫威下,从来不敢表示自己的不满,不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只是按照导师的要求安排自己的生活,只是去讨好身处高位者的欢心,只是去迎合所谓的高情商标准,久而久之,怎么可能不出问题?蒋方舟28岁的某一天,某位老师和她一块吃饭,席间倚老卖老地教训蒋方舟,却不料蒋方舟对着她破口大骂甩门而去,蒋方舟出来后十分欣喜地打电话给朋友说,“我终于骂人了”。她终于学会了不再讨好别人,可这两位学生再也没机会学成了,相反成了讨好型人格的牺牲品。大“病”初愈的蒋方舟说道,“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那些情商主义者崇尚的不过是一堆金玉其外的人设,永远也不会得到真实的人心。情商主义者总是站在优越的山顶上,纵横捭阖地指挥着身处底层的人们,必须这样做,那样不行;必须得成功,不然对得起谁。可是,你为什么不下来呢?你可以滑翔,可以凿穿阶梯,实在不行跳下来——我接着,总而言之,下来好不好?那些脸上洋溢着圣光的幸运儿,永远不可能明白谷底的求生者;想要拯救世界,那就出去看看;想要治愈别人,先检查自己有没有病。柏拉图曾著作《共和国》,把国家分成三个清晰明确的版块。第一区是哲学家国王,掌管智慧公平正义;第二区是军队,负责保卫国家;第三区是挣扎的劳苦大众,供养着第一区、第二区这些大佬们。你说,可不可笑?而在当下,第一区的哲学家国王就是那些好为人师者,自以为阅尽沧桑,看透世俗,而更可怕的是,第二区的军队也是那些好为人师者,智力武力全占了,风光阳光都享了,第三区只有唯一一个族群——普通人。老和尚常说,大家都苦,不差你一个。既然大家都苦,那为什么有些人总愿意冒充如来;既然大家都苦,那为什么有些人总在分享快乐?最大可能是,人类善于苦中作乐,从小便学会的分类意识会把苦逼们分成高低不等的阶层,在古代以道德划分,在现代以财富划分,高级的秀优越,低级的只好喝鸡汤。但是,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相安无事。我从来都相信,水火可以共生,正如光暗可以共融。那些好为人师者,请学会自言自语;我甘当普通人,谁让中国人善于苦中作乐呢?我十分喜欢王朔《顽主》里的一段话,“听着,我们可以忍受种种不便并安适自得,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完美无缺的玩意,哪都一样,我们对别人没有任何要求,就是我们生活不如意我们也不想怪别人,实际上也怪不着别人,何况我们并没有觉得受了亏待,愤世嫉俗无从由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不足以成事,我们宁愿安静地等到天荒地老”。我们缺的不是实用性的忠告,而是充满暖意的附和。

地中海

武汉理工大学举行2020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奖励大会!

9月15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在南湖体育馆举行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奖励大会。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分管研究生工作副书记和副院长,各科研基地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各学院研工办主任,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水平竞赛获奖的研究生代表,研究生导师代表,2020级全体研究生等6000余人参加。会议由副校长王世杰主持。大会在雄壮的国歌中拉开帷幕。王发洲副校长宣读《关于对2019-2020学年研究生科研成果进行奖励的决定》《关于对2019年研究生高水平竞赛获奖成果进行表彰的决定》。出席大会的校领导为高水平科研成果、高水平竞赛获奖的研究生代表颁奖。张清杰校长以《研究生在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中的重要贡献与使命》为题,为2020级全体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他传达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与批示精神,对全体研究生新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和学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生是学校学术前沿领域创新的后备军,是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先头军。他强调,我校研究生在推进学校原创性成果突破、发表高水平高质量论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对提升我校创新能力和国际声誉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用吴新鹤、段乐乐、胡泽启等15位研究生在创新创业、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参加志愿服务、抗击疫情等方面的典型故事,激励研究生新生尽早树立学业发展目标,更加明确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张清杰校长要求,2020级全体研究生要以“学者风范”塑造自己的人生特质;要把“立志于学,三十而立”作为追求卓越的内在要求;要把自己深度融入学校的文化和精神,不懈努力奋斗,拓展成功的边界;要具有比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宽阔的心灵世界,以“心所至,无所不至”的人生境界不断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和锦绣前程。刘祖源副校长作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围绕现有基础与建设目标、重要举措与培养成效、学术道德与安全教育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基础,明确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阐释了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严守学术道德底线与增强安全防范能力的具体要求,希望全体研究生以“学者风范”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卓越人生,不断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和锦绣前程。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俊作为研究生老生代表发言,从立足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做新时代的新青年,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分享了在研究生学习中科研和生活方面的体会。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万琴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她从理想信念、潜心治学、心怀家国三个方面和新生们一起憧憬了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汽车工程学院黄妙华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她从以思想为师、坚守初心使命,以科研为友、竞逐学科前沿,以健康为伴、开启精彩生活三个方面提出期望,希望2020级研究生能够用心对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追寻未来的美好人生。大会在全体师生一起高唱校歌《卓越之歌》中圆满结束。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通讯员:李辉鹏、张琴 摄影:姚洪 审稿人:谢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