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是分数最低的985,专业冷门就业难,不要被985名号迷惑李孟夏

这是分数最低的985,专业冷门就业难,不要被985名号迷惑

现在考大学的学生都喜欢考985、211高校,其中985尤其受到考生的欢迎,虽然有些985不如211,但社会上985的名声显然更大,如果想考985高校的话,自己的分数不是很高,怎么办才好呢?这是分数最低的985,专业冷门就业难,但是大家不要被985名号迷惑,一起来看看吧。西北农林科学技术大学,顾名思义,是一所偏重农业和林业的高校,现在农学系的大学集体降温,这所大学也不例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了比较冷的门,学生毕业后就业是问题,很多农业学生毕业后都跳槽了,除了专业的冷门,西农的地理位置也不太好,学校不是西安,是距离西安还有近一个小时开车移动的农业示范区,杨凌农业示范区人口不多。农学部的两个985高校之一,西农比不上中农,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学科评价和高校排名中,西农连和211的南京农业大学相比,渐渐被武汉的农业部211高校华中农业大学超越,有点尴尬。西农的实力一般,但是专家的就业很普通,但是,学校毕竟是985,目前,在重视这个学校品牌的社会中,西农会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其他利益,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来说,西农现在在985所高校中分数最低,考生正好可以捡西农,之后,考研究生的时候,转入受欢迎地区的高校专业,这时,考生可能会得到好的本科“出身”和好的研究生专业和地区,今后的发展前景很明朗,如果本科毕业后准备就业,西农的优势不是很明显,甚至可能因为学生的专业太冷而找不到好工作。其实,如今很多考生都在纠结选热门地区低层次高校还是偏远地区高层次高校,如果有考研打算,那就去偏远地区高层次高校,如果本科毕业打算就业,那就去热门地区吧!以上就是这是分数最低的985,专业冷门就业难,大家不要被985名号迷惑,大家觉得怎么样?欢迎留言。

王巍

你知道武汉还有一所中国地大吗?它的毕业生出路如何?

提到中字头的学校,很容易让大家联想到的是学校一般是在北京的,一般学校在外地,用中字头的不多,咱们今天介绍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是一所在武汉的中字头学校,本来这所学校和北京的是一家,是地大在文革时搬出来的,改革开发后,北京的故地又开始办学,也就导致了一所学校在两地办学的特点,后来索性分成了两个学校,都叫中国地质大学,但学校后面都标注有办学地址。所以,这两所学校没有山寨的,那这所学校实力如何?毕业生毕业以后出路咋样呢?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这两个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6103人,包括本科生 18140人,硕士研究生 6312人,博士研究生1651人,国际学生944人。这所学校的招生代码是10491,而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的招生代码是11415,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成绩上,只有武汉的中国地大学科成绩啦!A+: 0709 地质学,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B+: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1204 公共管理B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0707 海洋科学,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4 土木工程,0815 水利工程,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B-:0202 应用经济学,0708 地球物理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20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 工商管理这样看来,武汉的中国地大的地质学专业实力的确很强,其他专业就比较一般了,这样的学科实力分布,大概也就是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的平均水平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7 届毕业生共有 6356 人,总体就业率为 96.70%。其中,本科毕业生 4447人、生就业率为96.45%;硕士毕业生 1754 人、生就业率为97.26%;博士毕业生 155 人,就业率为97.42%。2017 届毕业生人数男女比例为 1.78:1,毕业生中共有男生 4070 人,女生有1482人。从地域分布来看,学校 2017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主要在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分别占毕业生人数的 31.15%、8.09%、5.68%、5.10%。实际上,学历不同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的选择差异还是很大的,本科生有相当比例的选择了升学,地大就有43%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而研究生则是就业为主,无论硕士还是博士,情况大抵如此。 升学情况:学校 2017 届毕业生国内升学 1826 人,占比 28.73%;出国出境 273 人,占比 4.30%,出国出境毕业生全部为升学。 关于升学的进一步信息,学校没有披露,本科生考研升学一般是以本校为主,其他学校次之。出国信息也没有详细披露。我们就不在这分享啦!就业行业分布:学校 2017 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2.19%)、建筑业(16.42%)、制造业(14.55%);研究生主要集中在教育(16.3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4.3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03%)。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毕业本科生集中在其他企业(主要指私、民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48.88%)、国有企业(25.67%)、科研设计单位(7.70%)、三资企业(7.53%)。毕业研究生集中在其他企业(主要指私、民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31.24%)、国有企业(29.93%)、其他事业单位(12.83%)、高等教育单位(10.21%)。就业地区分布:2017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地区为湖北省,有 1455 人,占比 35.98%;其次为广东省,672 人,占比 16.62%。就业单位:学校 2017 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薪酬水平:2017 届本科毕业生转正后平均月薪为 5481 元,有 26.50%的本科毕业生月薪集中在 5000-5999 元。毕业研究生转正后平均月薪为 6900 元,有 27.59%的毕业研究生月薪集中在 7000-7999 元。 这样看来,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就业率也不错,薪酬水平也还不错,那我们看看哪些专业的就业率较低:本科生:经济学(82.81%),地球化学(83.33%),地球物理学(85.71%)硕士生:矿产普查与勘探(60%),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66.67%),水利工程(66.67%),地质工程(75%),地质学(77.78%),化学(80%),矿产普查与勘探(84.00%),会计学(87.50%),物流工程(87.50%),法学(87.5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87.50%),管理科学与工程(89.47%)注:括号内的数字为专业的就业率这样看来,地质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导致哪怕是地质大学的王牌专业地质学的就业率也一般,研究生毕业的就业率也才77.78%。看来如果要想找工作容易,还是进传统专业啊!关于武汉的地大的就业情况大抵如此,欢迎您在下方讨论区留言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形魂

竟然还有这种事?选调录用后上万元补贴,包括本科生

考上选调生本就是前途一片光明,竟然还有上万元的补助?这不是真的吧!小编是骗人的吧!哈哈,小编先在这里不厚道的笑了。小编可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骗大家!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们真实的原因!我们以青海省为例,假如你有资格报考青海定向的选调生,那么小编现在在这里提前恭喜你,云青海定向的选调生补助政策很好哦。如图: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 选调人员到岗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别一次性奖励8万元、5万元、3万元,并按《青海省选调生招录及管理暂行办法》管理。那么各位也要注意啦:选调人员均办理公务员(参公人员)录用手续,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按《新录用公务员任职定级规定》任职定级;不合格的,取消录用。.选调生在青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试用期),在青工作不满5年离职的,须全额退还一次性奖金、培训等相关费用。那么自己有资格报考青海选调生吗?小编也给你汇总了可以报考青海定向的学校。也就是说,如果你是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那么你就有资格报考青海定向。但是也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才可以哦!注意:预科、定向、委托培养生,自考、函授、电大等成人教育毕业生,民办高校毕业生,不列入选调范围。

对门儿

他们从民办大学考研到太原理工大、武汉科技大、中南民大等高校!

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时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考研是一条漫长路,学长们的经验心得,对我们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期给大家带来了,掌声送给追梦人丨这份“个人考研指南”请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汉口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几位学长学姐的的考研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赢NO.1尽人事听天命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学校:武汉科技大学录取专业:电子信息我觉得考研首先要确定好自己为什么考研,一定要有“非考研不可”的信念,才能在接下来的备研过程中坚定且不动摇的学习前进。建议学习的时候去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在寝室多呆一天就是浪费一天的时间。备研的时候我的生活是及其规律且枯燥的,每天7点起床,晚上11点就寝,晚上7点会去跑一个小时的步,其它的时间没有课都是在自习室,当然适当休息也很重要,我的周末会给一到两天放松,要知道考研是一场马拉松,一直绷着神经的人,是跑不完全程的。关于择校的问题,也是很关键的,考研圈一直有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虽说有些绝对但是也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结合自身的学习实力,本科院校,以及将来要生活的城市,合理地选择学校,不要盲目自信。关于初试的备考经验∶1.英语。英语单词永远是基础,每天都要拿单词书背一背,单词书用谁的不用太纠结,都差不多,能背下来才是王道。后期就是拿着历年真题多刷几遍,考英语几就刷英语几的题,每篇阅读的每一句话都要知道意思结构,有时间可以背下来,毕竟对英语写作有好处,作文范文越早背越好,会提升整个英语水平。2.数学。数学可以说是我花了最多时间最大精力去学习的学科了,但是最后成绩不是很理想,毕竟它不是一门可以突击的学科,靠的是你从小的数学积累,但是也不要失去信心,研究透每一道题比刷题的效率高,不要去追求刷了几本书了,这种自我感动的事情,总结同种题型的不同解法,会更高效,千万不要忘记你的计算能力,不要觉得简单计算能力就可以忽略。3.专业课。专业课其实很好拿分,去找你目标学院的历年考研试卷,每年的出题重点就一目了然了,我是到7月份才开始准备专业课,最后也考了136分。所以信息的搜集在考研中同样重要。4政治。政治真的不用太早开始,我是10月中旬才开始看政治视频,每天学习政治我就是当做放松的时间了,所以都放在晚上学习,政治最重要的是最后的知识点总结那本小书,要多看,和最后的肖八肖四,我政治主要是背肖四,最后考了76分。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累,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要和别人比进度,这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题,这就是一个不断失败又重新开始的过程,能在考试之前发现越多自己不会的地方,不要沮丧,你应该越感到高兴事情,去发现不会的问题并弄懂它,坚持下来就胜利了。罗宇轩NO.2吾辈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本科专业:通信工程 录取学校:武汉科技大学录取专业:电子信息考研于我而言,不是一次挑战,更像是一场试炼、一次苦行。是我生命中一段极其重要的体验。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是没有后路的。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外界默认的“避风港”。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就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面,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做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选择考研前的我没有目标的前进,站在路中间,身后没有灯,身前雾茫茫。孤独的复习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两个字,忍耐。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退缩懦弱的人,中途放弃的人,犹豫不决的人,临阵脱逃的人,这些人穿插在你整个考研过程中,层出不穷。王羲之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耐力,抑或说是坚持,可以说是考研人最重要的精神品质之一。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有人问我,考研是为了什么。很多人也会被网络节奏带动,在是否考研这件事情上争论不休。其实很多时候读书都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现代人选择的权利提高了上限,也拉低了下限。懂得筛选信息的人能探索自我,不断地打破天花板。更多人只能被动的在信息的汪洋里面随波逐流。真正关于考研的经验,流程和细节都不用多说,而我能给的,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就是: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别被碎片化的信息干扰了你的思考能力,效率远远比时长重要,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只是浪费时间,最后,人生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别人的眼光,所谓的拥有自由就是具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祝所有的努力都有收获,加油。伍竞成NO.3管住嘴,迈开腿。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学校:中南民族大学录取专业:计算机技术首先要想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单纯为了提升学历,是为了转到自己后知后觉感兴趣的专业,还是只是为了将来不错的薪水。选择学校时就要考虑到自己的考研原因和实际水平,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妄自菲薄。如果你对学校的选择还飘忽不定,那也没关系。考前一个月才开始报考学校,先把公共课,数学英语政治学好,自己的水平提上去了报好点的学校也更有底。考研不可过于按照别人的计划走。我是跨考计算机的,也是大概19年9月份才准备考研的。先说一下当时的基础。考研数学基础几乎为0,高数线性代数本科都是60分左右。英语大一大二过了六级484分,之后也没再学。专业课是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自学的,基本是看看网易云课堂,b站等视频结合csdn,牛客等网站刷题,专业课大半年自学的还行,和本科计算机的差距也不是很大,也考了软件设计师中级。那么我学习的重心当然就是数学了,几乎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准备数学了,建议几本资料。基础一般看完基础课视频后做汤神的1800题,基础好的看完视频做张宇的1000题。时间充裕的看完视频后可以先做做数学的全书,线代看李永乐。至于专业课英语政治,我看的不多,没有什么参考经验。专业课建议去群里先找找往年真题心里有个底,政治看徐涛刷1000题,英语做张剑黄皮书真题。除非考的学校难度很大,我建议还是把重心放到专业课和数学上,拉分很大,政治英语大家差不多都是60左右。最后提醒一下,英语不好的人别报英语一,每年都有大量的人英语一过不了线,英语二约等于四级难度,英语一约等于六级难度。考研的过程肯定是相对枯燥的,我建议每天学两个小时,歇息20分钟出去喝杯奶茶啊什么的,透透气,不要学的太压抑。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算晚,贵在坚持和效率。还有一定要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在宿舍你不可能学好,只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我们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可以去图书馆公众号申请,其实我更建议去图书馆的四楼学习,位置大空气好还可以选择各个方向的位置,管理员人也很好,每天陪到10点左右下楼。自习室我是不适应,太拥挤了,学习氛围好一些。徐梦飞NO.4不管前方的路多么难走,坚持走下去,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一片新的天地。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学校:湖北师范大学录取专业:电子信息考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我认为一个人只要坚持到了最后,不管结果怎么样。都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废。甚至不要期望考试有好的运气,只有踏踏实实的复习,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面对考研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很迷茫,甚至不知道怎么办。就像我一样,我要提醒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不要盲目的冲名校,甚至义无反顾的选择一个自己没有多大希望的学校。因为,我们会花费很多的精力,甚至,也不知道结果。因此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量力而行。不然,等到结果出来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后悔自己选择的学校,因此选择学校极为重要。我个人建议,我们应该要选择自己把握大一点的学校,还有就是专业课对自己来说比较简单的。即使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调剂的时候我们的分数也比较高,这样也容易调到好的学校。其次,我在考研期间,最深的体会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考研的一年期间,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在考研的备考中,特别会消耗自己的身体,因此我们一定要保证自己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状况,才能够将复习最大化。在学习当中,我们一定要把不懂的问题弄清楚。多询问其他的人或者老师,不要把问题留在考场当中,不要祈祷不会的题不会考。在政治方面我认为,多做选择题,做选择题时应该要多看详细答案,然后在课本中找到相对应的地方,然后记住。就是后面肖四肖八大题一定记住,这样政治就可以。在英语方面,单词是基础,多刷几遍真题。在刷真题的时候把一些单词给记下来。在刷真题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的自信。然后专业课,我们要多多收集考的学校的专业课的题目,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问那个学校的学生,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数学方面,数学需要一步一步的来,可能前期我们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把简单题做对,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做对我们应该做的基础题,然后再攻破一些中等题。这样我们的数学也有一定的好的分数。不管结果怎么样,努力就行,坚持下去才是最后的胜利。虽然,我留有遗憾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但是,我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前方的结果怎么样,起码我们努力过、追求过。不让自己后悔吧。杨熠轩NO.1我很聪明,我能改变我现在的生活,改变我的一生,而我仅仅需要这个机会!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录取学校:湖北工业大学录取专业:电子信息考研比的不是谁比谁聪明,谁比谁智商高,而是谁比谁有毅力,坚持就是胜利在考研这条路上将会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当然,考研的准备工作也不需要太久,战线没必要拉的太长,如果你大学底子好,就从同年六月份准备,这六个月的时间利用好将绰绰有余,如果底子还要差一点的同学,就从三月份开始,马不停蹄的追赶吧,千万别去和他人比复习进度,因为每个人的基本功不同,只有将基本功练扎实,才能无所不破,同学们也要对自己有信心。数学二的考试范围算是统考数学科目中最少的,跟哪个老师都一样,因为关键在于你刷了多少题型,近两年来的题型变得越来越新颖,相比十年前的固定题型来说,同学们一定要将基本功练扎实。英语的单词有多关键我相信大家不言而喻了,而分数占比最多的阅读理解则是重中之重,不仅要记忆复杂词汇,更是要理解长难句,我推荐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公众号,每天一个长难句,坚持下来你的阅读将游刃有余,作文方面推荐谭剑波老师,因为他的押题确实蛮准。政治肖四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是接触考研的人都听过他的名字,建议全文背诵。专业课一定要去寻找目标院校的真题,只有真题做了你才能知道这个学校专业课考什么,一般学校的专业课题型都不会做太大改变,也不建议选择专业课题型变化多端的学校,考研就是要一战成硕!最后祝愿所有考研学子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谢逸飞NO.1前程是天上的云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趁着这金子般的时代,发出耀眼的光芒。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录取学校: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 )录取专业:工商管理学(MBA)申请出国读研是我下定的最大决心,并且借此机会告诉大家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总结,让以后想出去学习的学弟和学妹们少走一些弯路。出国读研相比于国内读研还是有一些难度,首先出国要事先准备,从下定决心开始,就要在学习英语方面全力以赴。在学好大学课程的同时,课下时间要充分使用,最开始建议从单词抓起,并且日常生活尽量多接触一些英文的新闻或者报纸,尽量让自己有一个英文学习的环境,这对于英语的提高非常重要。其次,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学习的app,找到另一个和你有留学想法的同学,每天用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口语的对话练习,因为对付考试,最难提高的部分就是口语,每天坚持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申请的澳洲大学,是需要先提供大学的成绩单和毕业的相关材料,并且通过中介公司来申请的。尽量不要自己申请,难度很大。此外,中介公司也要选择大公司,以免价格过高并且申请不到自己心仪的学校。要考察好学校的信息,在选择的过程中选择学费、排名、专业符合自己的学校,自己要多了解,多问,免得多走一些弯路。也要根据雅思考试的四部分,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并且应该首考一次,看看自己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方面有什么不足,然后对症下药,听力和阅读分地就补充词汇量,多看英语新闻、报纸,口语不行就多加练习对话,写作最好买一本专门交写作的书,因为写作对我们中国考生提分是最难的部分。英语的学习并不是那么困难,是不间断的学习和积累,希望大家好好努力,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把握好机会,努力的改变一下自己,让自己发光发亮!吴伟兰NO.1真正的富有是不放弃希望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录取学校:太原理工大学录取专业:能源动力既然选择要走考研之路,那便要风雨兼程。在这一过程中,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当身边的小伙伴都因为出国、就业或者保研而各自奔波,当看到满校园的招聘单位公告时候,自己一定要能够静下心来。心平如水,才能波澜不惊;坚持始终,才不会茫茫无为。考研复习是一个非常考研耐性的过程,讲究每一天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心静才能进行有效率的复习。坚持就是胜利。刚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都会很迷茫,我也是这样过来的。那时候迷茫难过的感觉压得自己都哭了一场,现在想想真是太搞笑了,再难再苦也都过来了,万事开头难,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被孤独害怕、挫折打败,等考完研的时候,你就会感谢这近一年的坚持与各种挫折,所以答应我,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因为不止我身边,太多太多的人因为各种事情放弃了考研,或许是觉得太难了而放弃,或许是因为找到工作了而放弃,或许是自己忍受不了孤独而放弃。考研的路真的不容易,不像高中一样有老师监督,同学们进度都一样,没有生活琐碎来打扰,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但是跟你一起战斗的是几百万人,他们都能坚持,你为什么不可以?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坚定信心,就是干!不要被身边的人干扰。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以其高而容日月。其次,就是学习方法。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大相径庭,不需要刻意模仿,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不需要觉得别人一大早就去学习而自己还在睡觉是一件不正确的事,我就是这样,对睡眠时间要求比较高,如果我不休息好一天精神都不佳。但是也不是说一直睡觉就是对的,核心是只要你可以用比较高的效率和精力去按时完成计划那就都行,实质远大于形式,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里!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但因为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我们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和众不同的行动。相信,你的人生因考研而变得精彩,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曾经竭尽全力的去尝试过。小编祝愿各位有计划考研的同学们马到成功!来源:汉口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党委宣传部 电信学院 策划:苏祖安 邓奕 吴月 编辑:武玉芬 校审:罗梓谦指导老师:李冰 赵悦

恶童

名字中带“科技”的全国高校排名,前三都是巨头级别的存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高校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高校排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老牌的985院校虽然任然排在前列,但是随着我国双一流评选的执行,一些老牌院校已经进入了“疲惫”时期其他一些一线城市的学院已经和他们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甚至出现了赶超的现象。很多双非院校的特色专业已经进入了全国前30。今天跟大家聊的是名字中带“科技”的院校的排名。跟我一起看看吧。第一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是艾瑞深校友会发布的排名情况,在最新的排行榜中,科技类高校位居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全国排名第3,作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国科大的办学水平很高,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培养了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和双学位博士,而且它是科技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拥有5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1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科教实力雄厚,在科技类大学中排名第1实至名归。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12,排名第3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国排名第15,电子科技大学第5,北京科技大学第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8,这些都是我国的一流大学。第二名 华中科技大学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7人;有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第三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第四名 国防科技大学国科大设有十大学科门类42个本科专业、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两院院士20人,博士生导师333人,硕士生导师916人。第五名 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占地4100余亩;下设23个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个学科进入ESI前1%;有教职工38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3000余人。第六名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有海淀、管庄2个校区,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共有教职工总数3368人,其中专任教师1836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53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截至2018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本专科生13683人,各类研究生10441人,国际学生912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71449人;在站博士后283人。第七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南北两个校区占地约4050亩,下设18个二级院部、5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全职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生3.5万多人,其中本科生2.2万多人,硕士研究生1.08万多人,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西电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中国IT学科的先河。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0余万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9位两院院士。第八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占地5657.21亩,下设26个二级院系部,67个本科专业;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职工4400多人,专职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万人,研究生9600多人。重点是它是985!985!985!第九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好像是唯一一所双非大学进入华为公司的校园招聘的名单。当然,不止有华为这一家公司这样做。除了华,还有阿里也对这所大学情有独钟,乃至于现在已经形成华为系,阿里系!所以说,通常所说的什么双非大学毕业生,外企,国内大型企业连面试机会都不给,只要985/211大学的学生,好像在杭电这里不太成立!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一点,为什么这所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会高于一些211工程大学,乃至于偏远985大学!第十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校占地面积4600余亩,建有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有开元、西苑2个校区。学校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和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31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4100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95人。第十一名 山东科技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243万平方米(3640余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97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46亿元。学校设有二级教学科研单位33个,专职科研机构6个,独立学院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开办9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157人,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6127人,研究生9049人。第十二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教育部共建,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第十三名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9年更为现名。第十四名 湖南科技大学学校肇始于1949年8月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11月经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湘潭工学院(原煤炭工业部在长江以南地区惟一的部属高校湘潭矿业学院更名)与湖南省第二所本科师范类高校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3107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设有19个教学院及研究生院、独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有90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教职工3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46人、正高职称370人、博士学位教师838人第十五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除此之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也不错,这些院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办学特色,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是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实力强劲。以上就是我国科技类大学的排名情况,总共有50名大学上榜,这当中有你看好的吗?

一本

疫情下武汉病毒所做了啥,是否预警?原病毒所科研人员回应

【编者按】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职责,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时不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读书、工作多年之后于2018年底离职的科研人员赵非,就其所了解的情况并结合公开报道和相关信息,针对公众关注的与武汉病毒所相关热点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文章共分9部分,分别是:1. 他们到底做了什么?2. 病毒是人造产物吗?3. 病毒是实验室泄露的吗?4. 有没有改造过病毒?5. 是否及时预警?6. 怎样评价石正丽?7. 如何评价药物筛选?8. 为什么不出来澄清?9. 作者自己有什么想说的?作者同时希望,全社会能更多地关注科研工作者和他们的工作。毕竟,科研工作者也是和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从疾病和疫情之中拯救世界的英雄。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疫情最早报告是在武汉,而位于武汉市、坐拥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4)、且多位研究人员常年致力于冠状病毒和蝙蝠病毒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病毒所),自疫情开始至今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虽然一直在为应对疫情、研究病毒倾尽全力,但面对甚嚣尘上的传言、部分毫无根据的猜疑、少数具有明显针对性的谣言,以及一些来自外媒用心险恶的中伤,武汉病毒所似乎一直默默背负着所有舆论压力,全心投入科研攻关。在传言、猜疑、谣言和中伤之中,也有很多理性的声音希望了解武汉病毒所在此次疫情中到底做了些什么。随着中国疫情压力逐渐缓解,世界其他多个国家的疫情蔓延愈演愈烈,部分国际媒体和某些别有用心之徒试图施展甩锅嫁祸大法。在此,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一下武汉病毒所在此次疫情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工作。作为一个受过比较系统的生命科学研究训练、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读书、工作多年之后于2018年底离职的科研人员,我仅代表个人身份,基于个人的经验和理解,结合网络公开报道和有关信息,对大家关注的和武汉病毒所相关的热点问题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注:本文内容均基于个人理解,和任何机构无关。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以官方身份正式将新型冠状病毒定名为SARS-CoV-2。这一命名引发了较大争议,中国病毒学家先后2次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建议更名。为避免引起更多争议和不必要的误会,在此我按照WHO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命名,称之为COVID-19病毒。)1疫情期间,武汉病毒所到底做了什么?根据网络上可查找到的信息,我简单梳理一下武汉病毒所在此次疫情中所做的工作。2019/12/30:从合作单位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获得不明肺炎患者样本。2019/12/31:经通用引物鉴定初步判断病原为一种冠状病毒,开始构建文库准备进行测序。2020/01/02: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确认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即COVID-19病毒。2020/01/05:成功分离到COVID-19病毒毒株。开始建立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搭建抗病毒药物筛选平台,逐步开展药物筛选。2020/01/09:按标准将COVID-19病毒毒株收入国家病毒资源库,进行了标准化保藏,可依法依规提供给有关机构,将为当前COVID-19病毒的科学研究、疫苗开发、生物医药筛选等提供重要资源支撑。2020/01/11:武汉病毒所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ll Influenza Data)发布,实现全球共享。(美国首个mRNA新冠疫苗就是基于中国提供的病毒序列开发的,所以武汉病毒所和其他广大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实际上对于国际防控应对疫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惜中国人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和巨大牺牲争取来的时间,被某些国家白白浪费了。)2020/01/21:就瑞德西韦抑制COVID-19病毒复制(细胞水平)提交专利申请。2020/01/22:开始COVID-19病毒灭活疫苗研究。2020/01/23: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表明COVID-19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同时鉴定了COVID-19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为ACE2,为抗病毒药物开发、测试和病毒感染防控提供了靶点。2020/01/23:湖北省新型肺炎应急科研攻关专家组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宣布:成立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组由武汉病毒所、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单位的13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由武汉病毒所牵头,石正丽任组长,着重在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疾病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研究及临床诊治、抗病毒应急药物和抗体类药物研制等8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2020/01/24:成立新冠肺炎病原学检测团队。2020/01/25:紧急建立近20名成员组成的检测团队,开始针对首批196份送达样本开展检测工作。(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在2020年5月11日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累计检测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咽拭子样本6500余人份”;武汉解禁之后,武汉病毒所仍然继续作为指定检测单位之一负责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2020/01/28:宣布筛选得到3种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分别是瑞德西韦、氯喹和利托那韦。2020/01/28:组织黄冈当地的病毒所职工和研究生支援黄冈市病原学检测。2020/01/28:与丽珠试剂联合开发COVID-19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应急审批申请。2020/01/29: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建立,将为后续研究提供关键支撑。2020/01/29:在细胞水平初步测试双黄连抑制COVID-19病毒的效果。2020/01/30:丽珠试剂联合武汉病毒所推出首个抗体检测试剂盒。2020/01/30:内部报送双黄连测试结果(该结果被媒体曝光后产生较大社会影响)。2020/02/03:丽珠试剂与武汉病毒所联合研发进展公布,介绍多种检测试剂盒,包括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和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上述产品已完成研发和试生产,正在与多个疾病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合作,扩大临床样本例数对产品进行进一步评估,验证其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2020/02/05: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始瑞德西韦III期临床实验,测试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效果。2020/02/07:科技部表示磷酸氯喹对治疗新冠肺炎是有效的,专家一致推荐应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扩大临床适用范围。2020/02/07:国内有关单位开始进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2000029605。2020/02/07:收获了第一批按疫苗生产标准大规模培养的病毒。2020/02/11:开展测定临床治愈病人血液中抗体效价的工作。2020/02/19:发布“武汉病毒所致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的一封信:全身心做好科技攻关”,在谣言四起、尘嚣漫天的时候,以信明志,以信励志,要求全所职工和研究生“用扎实的工作成绩体现科技‘国家队’的使命和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个人觉得与其发出这么一封空喊口号的公开信,倒不如作为专业的病毒学研究团队,早早通过各种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新媒体等不同平台向公众宣传病毒学知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普及防控常识,以病毒学专家的身份和临床专家一起答疑解惑破解谣言。)2020/02/21-2020/04/17:各种平台谣言漫天,因此武汉病毒所不得不主动三缄其口,除了部分科研论文的发表之外,没有通过任何途径公开发布任何新的工作进展。2020/03/14:与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2019新冠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据关武祥2020/05/10接受采访时介绍,武汉病毒所与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制了2019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程序,但我没有找到详细信息)。2020/03/18:武汉病毒所副研究员王曼丽、研究员胡志红与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合作,发现氯喹的低毒衍生物羟氯喹可以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有效抑制COVID-19病毒。Cell Discov. 2020 Mar 18;6:16. doi: 10.1038/s41421-020-0156-0. eCollection 2020.(虽然后来有观点认为氯喹等并不能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但也不能因此抹杀科研人员利用细胞在体外水平鉴定可能的有效药物的努力,毕竟在药物研发和老药新用过程中,体外有效的药物最终能够成药的只是极少数,但体外筛选药物的工作仍需要得到肯定。)2020/04/08:武汉病毒所研究员刘翟与首都儿研所合作,基于逆转录等温扩增技术开发了一种COVID-19病毒快速检测的新方法。Clin Microbiol Infect. 2020 Apr 8. pii: S1198-743X(20)30186-5. doi: 10.1016/j.cmi.2020.04.001. [Epub ahead of print]2020/04/10:武汉病毒所副研究员邱洋和研究员周溪揭示COVID-19病毒编码的核衣壳蛋白可作为病毒产生的抑制因子抑制细胞内RNA干扰。Sci China Life Sci. 2020 Apr 10. doi: 10.1007/s11427-020-1692-1. [Epub ahead of print]2020/04/12:武汉病毒研究所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开发的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该疫苗时依赖于武汉病毒所最早分离的一个新冠病毒毒株,由武汉病毒所和武汉生物制品所共同克隆筛选之后,合作开发得到的疫苗。(但是铺天盖地的疫苗宣传中鲜有提及武汉病毒所,是否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武汉病毒所正处于谣言漩涡中央,大家避嫌只好略去武汉病毒所的名字?具体详情作为外人无从得知。)2020/04/15: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作为专家,共同参加湖北省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宣传分享普及生物安全知识,分析梳理我国生物安全现状,围绕更好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2020/04/18: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袁志明接受CGTN采访时,就人造病毒、病毒泄露等阴谋论说法进行分析和驳斥。2020/04/22:有媒体爆出武汉病毒所的网络和邮箱遭到攻击,多名研究人员的邮件地址和密码被人拖库,还有不明团体整理了一份@wh.iov.cn的邮件账号和密码列表,石正丽的邮箱被人撞库试探了数百次。还有人的邮箱被攻击了3000多次,部分实验室电脑也被攻击后需要重装系统。(不过得益于中科院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障,没有任何邮箱被攻破。)2020/04/23:武汉病毒所和武汉生物制品所联合开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完成第一阶段前三个年龄组96人的疫苗接种。(可惜在多数宣传中再一次缺失了武汉病毒所。)2020/04/28: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袁志明接受路透社专访表示,有关新冠病毒由武汉病毒研究所合成的说法毫无根据,新冠肺炎疾病起源尚无定论。2020/05/02:武汉病毒所副研究员王曼丽、研究员胡志红与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合作,发现抗流感病毒药物盐酸阿比朵尔可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有效抑制COVID-19病毒。Cell Discov. 2020 May 2;6:28. doi: 10.1038/s41421-020-0169-8. eCollection 2020.2020/05/07:武汉病毒所副研究员张磊珂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杨海涛团队合作,基于蛋白结构揭示了抗肿瘤药物卡莫氟抑制COVID-19病毒主要蛋白酶的机制。Nat Struct Mol Biol. 2020 May 7. doi: 10.1038/s41594-020-0440-6. [Epub ahead of print]2020/05/10: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介绍武汉病毒所在疫情之中的科研攻关工作。*截止2020/05/12,在医学文献专业检索网站PubMed搜索作者单位含武汉病毒所的文章中,标题含有COVID-19的共有35篇。相信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实际参与的工作、开展的工作、完成的工作和所做出的努力远超报道的内容,但因为身处各种舆论、谣言、攻击、抹黑的旋涡中心,同时也受制于部分网络暴徒不辨是非的攻击以及部分外媒势力的抹黑,不便详细说明自己的每一项努力、每一点工作和每一份成果;针对铺天盖地的谣言和质疑,也无法澄清和回应。2COVID-19病毒是人工改造的产物吗?不是。基于目前所有报道的数据、全球专家的分析,再基于客观的实际情况和逻辑分析,已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对此,全球绝大多数病毒学专家都有共识。(1)在现有的科技能力下很难实现。现有的科技水平下,科研人员确实有能力对冠状病毒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比如像不久前引起大家关注的2015年Nature Medicine文章那样(Nat Med. 2015;21:1508-13. 已有多篇文章解释这项工作),该工作由美国科学家在美国完成,构建了重组病毒。石正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蝙蝠冠状病毒负责识别进入宿主细胞的S蛋白序列信息,并在细胞水平确定了蝙蝠冠状病毒S蛋白可识别细胞受体ACE2,但没有直接参与重组病毒的构建和感染特性分析,没有参与病毒重组工作。另外,2015年那篇文章的工作是用一个已经知道的S蛋白替换掉原有的S蛋白,而现在COVID-19病毒的S蛋白和现有已知的所有病毒S蛋白都有所差异。那么,如果要人工合成一个新的S蛋白,并让它满足以下条件,(i)能结合人ACE2受体,(ii)其结合能力是SARS病毒S蛋白10-20倍(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1.944462v1),且(iii)具有完整生物学功能保证病毒正常复制,其工作量将是天文数字。即使有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结构预测等现代生物学技术辅助,也需要大量的实验工作进行筛选验证,所耗费的人力、经费和时间仍然是难以想象的大。所以,在现有的科技能力下很难人工制造出COVID-19病毒。(2)科学家没有任何动机去改造这么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病毒。科学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们的工作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同时,也需要面对众多实际问题以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其中最重要的3个应该就是研究经费、实验人员和研究条件,说通俗一点就是钱、人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i)钱:实验室必须有足够的科研经费(钱)才能开展科学实验(试剂、分析、测试、实验动物……),研究生每月的生活补贴也要从科研经费中支付。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根本没有办法正常运转一个实验室。武汉病毒所的经费绝大部分是纵向支持,主要包括中科院每年的直接拨付研究所运行经费和各个课题组申请的国家级和地方项目,这些项目信息完全是公开透明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询,比如自然科学基金NSFC查询系统如下:https://isisn.nsfc.gov.cn/egrantindex/funcindex/prjsearch-list)。中国目前的科研大环境下,申请人所发表的文章直接决定了他能获得的科研项目和业界认同,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发表到更好的杂志上。目前国际上对于增强病原毒力或者改造病毒宿主的研究工作管理非常严格,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允许发表这类工作的文章(比如上文说到的2015年文章也受到了一些质疑)。如果一项工作不可能发表文章,试想哪位科学家会花费大量的经费和精力去进行这样的研究?(ii)人:实验人员,包括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目前高校和研究所里科学研究的主力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最期待的就是经过几年的实验室学习和训练之后,把自己的工作发表到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然后顺利毕业。发表文章对多数学校和研究所(包括武汉病毒所)来说是基本要求,而且发表文章的水平也和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工作、出国进修、博士后等)直接相关。试想,哪位学生会接受一个无法发表文章、不能保证自己毕业的科研项目?同样,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武汉病毒所的工资真的不高)和职称有关,而职称晋升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水平(包括申请项目,上面已经解释,不再赘述),那么工作人员同样没有意愿和动机去进行一个无法发表文章、无法晋升职称、无法升职加薪的科研项目。综上,任何科研人员都没有动机去改造得到这么一个病毒。(iii)研究条件:自从2004年某实验室意外泄露SARS后,国家不立项、也不批准从事SARS-CoV的研究,因此病毒所也没有再从事SARS-CoV的研究。(3)最重要的是,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有人工改造的痕迹。现代法证学的开山大师埃德蒙罗卡(Edmond Locard,1877-1966)提出了一个著名定律:“凡有接触,必留痕迹”(Every contact leaves a trace)。科学实验也是如此,要想把一个病毒进行改造,势必需要用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最简单的比如酶切、连接等等克隆技术,就好像裁缝做衣服的时候拼拼补补一样,基因水平的剪切拼接也会有一定的痕迹留下来。目前COVID-19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经公布了好几个月,全世界众多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但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明确的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人工改造的存在。(印度学者的BioRxiv文章宣称COVID-19病毒含有HIV序列暗示人工改造的文章已经被全世界学者批驳,主动撤稿;“欧洲病毒学专家董宇红博士”和美国的James Lyons-Weiler博士宣称“break the coronavirus code”(破解冠状病毒密码)的证据也完全站不住脚,已经被多人批驳,全球病毒专家都不买账。)(4)近期已有多位科学家发表了各种证据表明病毒非人工合成而是自然起源。比如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著名病毒进化学家Kristian Andersen在virological.org发表文章,反驳了 “人工合成”阴谋论,文章已被众多著名病毒学家转载并支持。这是目前最专业权威也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一篇反驳研究文章(http://virological.org/t/the-proximal-origin-of-sars-cov-2/398)。另外,华南农业大学、香港大学管轶教授与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都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 发表研究论文(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7.951335v1,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3.945485v1),表明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与COVID-19病毒类似的冠状病毒。尽管对于穿山甲是否真的是中间宿主尚有争议,但目前公认COVID-19病毒应该源自蝙蝠。(5)全球顶级科学家都已达成共识,否定这一阴谋论。全球顶级科学家不久前在国际顶级杂志《柳叶刀》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认为该新型冠状病毒疾病并非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并“支持中国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疫情中的科研、公共卫生、医务工作者”。(注:以上数据内容更新至2020/02/21,后又有大量专家发表文章或声明纷纷批驳人造病毒这一说法,因时间关系,没能一一列举。)(6)据参考消息网2020/05/10报道:据外媒报道,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卫生大臣以及俄罗斯总统发言人在内的多方人士,都否认关于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指控,并强调这一病毒来自自然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5月6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否认关于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指控,并强调这一病毒来自自然界。报道援引英国路透社的文章称,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称,英国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此外报道还援引了英国天空新闻频道的报道称,英国政府人士表示,伦敦的立场是,新冠病毒很可能首先从动物传染给人类,而与实验室没有关系。另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5月6日报道,俄罗斯表示,美国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指责中国对新冠病毒疫情负有责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人造病毒”“实验室泄漏”这些阴谋论说法,在早期主要是部分网民和哗众取宠之人四处散播,在国外疫情蔓延之际,部分国家的媒体也开始散播这一说法(有一些谣言很可能是出口转内销),而部分政客也处于种种政治目大肆宣扬。但是,人生病了应该听从医生的判断,听算命先生的说法是不对的;学习数学应该听从数学老师的建议,找体育老师也是不合适的。那么,关于病毒的起源,不去看全世界病毒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专业意见,而去听那些玩弄权术的政客和专营小道消息的博眼球媒体炮制出来的噱头,岂不滑天下之大稽。3COVID-19病毒是实验室泄露的吗?不是!(1)要从实验室泄露出来,首先得有这么一个病毒。如上所述,武汉病毒所都没有改造出这么一个病毒,从何泄露?那么有可能是从石正丽或周鹏的蝙蝠病毒库里泄露出来的吗?同样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i)现在发现与COVID-19病毒相似性最高的是来自蝙蝠的BatCoV RaTG13,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现和COVID-19病毒一样的病毒。(ii)绝大多数的蝙蝠病毒都只有序列,而没有病毒实体。为了避免伤害蝙蝠,一般采样都是采集粪便(可能还有唾液、尿液、血样等),接着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所有病毒的序列信息,从中发现可能的病毒种类。BatCoV RaTG13也是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和COVID-19病毒相似性较高之后,再重新检测原有样本,获得了全长序列。(iii)在COVID-19病毒之前只发现了6种可以感染人的病毒。如果早就发现了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科学家不去尽快发表文章(如果不是疫情影响,这应该会是一个重大发现),而是偷偷藏起来等着泄露,这从任何角度来讲,都不合逻辑。(2)通过实验动物泄露出来的可能性极低。实验动物使用管理是有严格规范的。据我所知,武汉病毒所的实验动物场所有P2、P3和P4 三个等级。我只了解部分P2实验室的管理,P3和P4属于高等级实验动物实验室,我没有资质使用;但肯定比P2动物实验室的防护规格更高,管理更严格。就P2来讲,每一只实验动物从何而来、进行了哪些实验、实验持续时间多久、实验终止方式、试验后动物如何处理,全部都有严格登记,可谓是任何一只实验动物活要见鼠,死要见尸。最终的动物尸体全部统一收集,定期回收作为医疗有害垃圾处理(由有资质的专业处理公司负责)。而且实验动物中心有专人负责动物的管理和监测,实验空间内24小时无死角监控,实验人员不能随心所欲地对待处理动物。COVID-19病毒的研究需要在至少P3级实验室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管理更加严格。所以,发生“武小红博士”所说的实验动物逃跑、被吃掉的几率为零;发生假冒“实名举报”微博里的所谓“拿一些实验动物售卖”之事更是无稽之谈了。(3)灵长类实验是近期疫情暴发后的COVID-19病毒科研攻坚工作。(i)从管理的角度上看。首先,动物实验的审批和P4实验室的使用是有严格管理规定的,所有工作需要符合生物伦理和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当能够用小动物(如小鼠等)时,不允许使用大动物,灵长类的实验更是要慎之又慎。如果实验被批准,所有工作需要在动物中心监督和管理之下进行,绝不是随心所欲。对于P4实验室来讲,动物实验甚至都不是由开展项目的科研人员进行的,而是提交实验方案后委托经培训有资质的P4实验人员代为操作。最后的动物处理,相信比P2实验室的小鼠处理更加严格。毕竟P4实验室是研究最致命病原的场所,从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实验人员安全等各种角度出发,都不容半点闪失。(ii)从经费的角度上看。灵长类动物实验成本相当高,不说后期实验过程中的成本,单单是购买一只恒河猴的费用就在2万元左右。据我所知,武汉病毒所只有在P4实验室中才有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空间(P2和P3都没有),维持P4实验室和在其中工作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如果没有特殊的需要,完全没有任何必要进行灵长类实验。因此,灵长类动物实验往往是一个课题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在细胞水平、小动物实验都已经完成,而且结果很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灵长类实验。据我所知,P4实验室在此次疫情之前并没有开展灵长类动物感染实验;疫情暴发后武汉病毒所为了进行科研攻坚,才在P4实验室中开展了部分灵长类实验。目前灵长类实验的具体实验内容和动物数量我不了解,但按常规流程推测,可能会涉及(不一定全部包括)了解病毒致病机理、发展治疗方案、测试药物、开发测试疫苗等工作。(注:以上数据内容成文于2020/02/21)2020/04/12媒体报道,武汉病毒所(多数媒体报道未提及病毒所)和武汉生物制品所联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临床测试之前,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毒性测试和有效性验证,相信在这些测试工作中,灵长类动物的感染模型立下了汗马功劳。4武汉病毒所有没有在进行冠状病毒的改造工作?我对武汉病毒所的冠状病毒研究工作了解并不十分深入,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病毒的实验室来讲,针对病毒进行一些改造操作实在是太正常了。比如,为了研究病毒入侵细胞、复制、传播的过程,用可以发出高亮荧光的量子点标记病毒表面,在病毒基因组中添加荧光蛋白基因,把病毒表面的蛋白融合荧光蛋白,敲除病毒中的毒力基因以用于疫苗研发等。但是,所有一切实验设计都是基于安全性角度展开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生物安全等级的实验室,实验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内容选择合适的安全等级。以导致艾滋病的HIV来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颁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HIV属于第二类病原(和SARS一样),病毒培养(也就是扩增病毒)和动物感染实验(利用活病毒)需要在BSL-3即P3实验室进行(动物实验在ABSL-3)、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可以理解为很少量的病毒)和灭活材料的操作(比如COVID-19病毒的临床样品检测需要先灭活,再在P2实验室进行)可以在BSL-2实验室(P2)进行,而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比如针对单独病毒核酸或蛋白等)要BSL-1(P1)就可以了。那么如果病毒进行了改造,是否都是很可怕的?答案也是否定的。绝大多数的病毒改造是为了科学研究,都是基于安全性这个基本前提进行的。还是拿HIV举个例子。HIV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把它的基因组整合进人的染色体(这也是为什么HIV难以根治的原因之一)。利用这个特性,科学家把HIV改造成了一种用于基因传递的载体,就像卡车运货一样,把它所携带的目标基因转到其他的细胞里去。几十年以来,HIV载体(一般叫做慢病毒载体)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从第1代发展到了第4代,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安全性逐渐提高。现在全世界应该绝大多数细胞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在用慢病毒载体。顺便说一句,传统的HIV只能识别一个叫做CD4的受体,也就是只能感染含有CD4的一类细胞(CD4+T细胞);为了能让它识别更多种类的细胞,科学家特意把识别CD4的HIV表面蛋白替换成了另一种病毒(水炮口炎病毒,VSV)的类似蛋白(VSV-G),从而让慢病毒载体能感染很多种不同细胞,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就病毒进行一些改造并不都是坏事,也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注:以上数据内容成文于2020/02/21)在武汉病毒所(多数媒体报道未提及病毒所)和武汉生物制品所联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之前,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陈薇院士团队已经率先开发了新冠病毒重组疫苗。这个疫苗实际上也是基于病毒改造完成的。陈薇院士团队的疫苗是通过改造腺病毒(一种常见病毒,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眼部和胃肠道感染;也可以导致婴幼儿肺炎,病情重、病死率较高)所得到的。简单地说,通过基因改造去除腺病毒基因组上关键的复制相关基因后,再用所获得的无法独立复制的重组腺病毒作为骨架,表达新冠病毒(或其他病毒如埃博拉病毒)的表面蛋白质,就获得了基于腺病毒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所以,病毒改造是非常常见的技术手段,完全没有必要恐慌。虽然病毒改造是常规技术,也是常规操作,但改造病毒(特别是需要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研究的高致病性病毒)也并非可以随随便便就开展的工作。任何有关高致病性病毒的改造工作,在项目启动前必须要通过专业的“生物安全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的评审。只有符合国际和国内生物安全和生物伦理,评审通过后才能开展。这些过程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严格的申请和评审程序,绝非儿戏。5武汉病毒所是否预见了可能的疫情,是否发声示警?有可能!武汉病毒所之所以十几年如一日地研究冠状病毒、研究蝙蝠病毒、研究其他烈性病毒、建立P4实验室,就是因为预见到新发传染病可能造成的严重威胁;而且石正丽也曾多次警示要高度重视蝙蝠携带的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对人类可能的危害(https://www.yixi.tv/speech/663)。但是,科学家不是预言家,没有人能提前预见到2019年末会有这么一种病毒引发如此严重的疫情,他们能做的只能在疫情发生之后迅速启动科研攻坚。武汉病毒所参与新型冠状病毒工作的时间节点如上所述,也就是说有据可查的最早时间是2019年12月30日收集到了临床样本。病毒学的关注方向可能和传染病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有所不同,主要是针对病毒自身进行相关研究。面对这么一种新的病毒(虽然类似SARS但毕竟还有较大差异),在不进行动物和细胞实验的情况下,很难得出明确结论是否会出现人传人,也无法预言是否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唯一可能让科研人员警觉的就是,测序结果和序列比对显示COVID-19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定关系。但科学是严谨的,仅就病毒序列的相似性是不足作为确定证据预测严重疫情的,如果贸然将这一消息公布媒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武汉病毒所最可能的做法是,根据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将这些信息提交有关单位(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了解具体是哪些单位,但网上已有大量资料描述新发传染病的法定报告途径,大家可以自行查询)。现在没有确定证据表明这点,但是武汉病毒所在1月11日“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从这里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是,无论如何,我个人认为武汉病毒所,还包括全国其他从事病原研究的单位,在繁重的科研攻关的同时,都忽视或忽略了专业病原研究机构应该尽到的另一重要社会责任:在疫情初期,没有尽快面向公众进行高质量的宣传,科普病毒特性,介绍预防手段;疫情发展过程中,没有及时面向公众介绍自己在针对病毒进行哪些研究,工作得到了哪些进展,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进一步完成;在谣言漫天时没有及时站出来,以专家的身份澄清辟谣,而是听之任之。除了潜心科研、发表论文之外,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单位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就是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用普通民众听得懂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工作和结果。尽管我所了解的武汉病毒所科研攻坚团队每天工作10-20小时,的确无暇顾及公共宣传和教育,但其他暂时没有参与科研的其他科研工作者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众答疑解惑。个人认为,本次疫情中,多数相关科研单位在这“社会责任”上只能打负分(其实这是国内多数科研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另外,大疫当前,也反映出我国缺乏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新闻队伍进行正面的宣传,这也是谣言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在遭受了某些国家狂风暴雨般的抹黑之后,我们终于也理解了所谓清者自清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该澄清的时候一定需要澄清,改批驳的时候就应该站出来批驳。在此基础上,用科学的知识来武装公众的头脑,是让大家对谣言免疫的最好方式。所以,科普工作任重道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6怎样评价石正丽?我个人非常尊重石正丽。她是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不盲从、不跟风、不哗众取宠,坚持十几年潜心坐冷板凳研究冠状病毒溯源,研究被人关注甚少的蝙蝠病毒,能够长期坚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钻蝙蝠洞、进行野外考察,而且能够持续产出重要科研成果。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比我更有影响力的人来评价更可信。石正丽7如何看待武汉病毒所筛选出的各种药物?根据武汉病毒所官网显示的信息,该所在 2019年12月30日收集了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COVID-19病毒样本;2020年1月2日确定了COVID-19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于1月5日成功分离到了病毒毒株;1月9日将病毒毒株纳入国家病毒资源库(武汉病毒所管理)并进行了标准化保藏;1月11日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COVID-19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从上述时间点中可以看到,武汉病毒所在疫情早期(注意,是疫情早起而不是疫情开始之前)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工作。根据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日前接受采访所介绍的,武汉病毒所紧急凝练了12个研究方向,其中就包括17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药物筛选团队。这支队伍在“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上市药物、临床药物和候选药物的筛选和评价,发现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等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新冠病毒的感染,正在进行其他药物的筛选与评价”。其中部分结果已经通过各种媒体公布或通过专业科技期刊发布。媒体公布药物筛选和科研进展等信息主要集中在疫情早期,但是因为部分信息引起了一些舆论反向,中后期的结果主要是通过科技期刊发表。按照我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武汉病毒所应该还会有大量的研究结果和进展通过其他的内部途径上报上级专家组或者上级卫生、科研部门,但这些情况因为没有公开发布的信息,我们无法了解具体情况。现在就我个人理解来谈谈药物筛选。首先说明,我个人并没有太多药物筛选的经验,只是曾经参与过某个项目的一部分工作,所以可能会有细节方面的错误,但总体流程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在武汉病毒所分离到新冠病毒之后,应该会立刻开始建立感染细胞模型。建立细胞模型应该会利用几种病毒学实验室常用的一些细胞系,利用病毒感染,以模拟体内感染情况。之后,科研人员利用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开始采取了广撒网式的筛选方式(这也是常规的筛药手段),大量筛选已经临床批准或者尚未批准的药物或者药物库(据我所知,武汉病毒所有多个药品库)。如果某个药物在这个细胞感染模型上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那么就有可能(注意,只是有可能,并不能100%确定)在体内也有抗病毒效果。武汉病毒所的多个实验室都在针对不同病毒(如HIV、流感、肝炎病毒等)进行药物筛选,所以拥有多种不同的小分子药物或化合物药物库(一般指原药,而不是成药)。这些药物库有一些已经批准的药物,也有尚未批准的化合物和小分子。科研人员的工作就是利用高通量细胞筛选平台,从大量的药物库中得到高效低毒的少数几种有效药物。在1月28日宣布鉴定出了3种可在细胞水平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包括这次大出风头的瑞德西韦(代号GS-5734)和另外两种药物氯喹(Chloroquine, Sigma-C6628)和利托那韦(Ritonavir)之后,又陆续鉴定了其他一些在体外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并在专业科学期刊中发表研究结果(相信在发表文章之前已经向上级汇报了相关结果)。现在关于氯喹、瑞德西韦、莲花清瘟胶囊等药物的实际疗效都还有争议,这也是科学和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确认一个药物的具体治疗效果,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手段的临床测试,绝不是简简单单地几个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就能够说明的。每一种药物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验证、长期的测试,和各种不同领域学者的密切合作,从细胞水平到小实验动物到灵长类动物,最后才能到达临床测试。经历了I、II、III期的漫长临床测试后,才有可能获批真正用于临床治疗。整个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细胞水平筛选得出可能有效的药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此次疫情突然暴发,所以一切筛选工作只能在保证结果的前提下加快速度,以期尽快提供可能的候选药物进入下一步测试。作为一个基础科研机构,武汉病毒所的研究人员也只能进行体外细胞水平的测试,最多在外加利用实验动物进行一些验证。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资质独立开展临床测试。从这一角度来讲,无论这些药物最后在临床上的实际效果如何,武汉病毒所的工作和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武汉病毒所抢注瑞德西韦专利,虽然热点已经过去,但还是谈谈我的想法吧。我个人不是非常了解知识产权和药物研发领域,所以只能就我个人理解谈一谈想法,就此事也有大量业内专家(恳请大家一定要参考业内专家的意见)评论过,大家可以自行参考。武汉病毒所申请瑞德西韦治疗新冠肺炎的专利时间是2020年1月21日,而宣布结果的时间是在1周之后。产生这一时间差,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数据的完整性,也有可能是在走报批程序。申请专利时的结果可能只是部分结果,在初步发现药物有效性的时候,就迅速开始进行了。而且专利的撰写是有一定规范的,与日常科技写作区别很大。我认识的多数科研人员并不擅长这种专利写作,常见做法是将所有想法、结果和信息提供给专利代理公司(就像打官司找律师事务所一样),然后由专利代理公司负责后续专利撰写和申报工作,并不会过多占用科研人员的时间。申请专利可以批准,也可以不批准,所以有可靠的数据最好,但没有可靠的数据,最多被驳回,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是,公开报道就必须有严谨的实验证明数据,有可靠的结论。我相信,在申请专利(1/21)到公开报道(1/28)这一周时间,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一定反复进行了多次大量的实验,已确认药物效果,这才敢向媒体公开宣布“筛选得到3种有效药物”。当时曾经有人质疑,武汉病毒所在发现药物可能有效之后,为什么首先申请专利、发表文章,而不去立刻推荐临床测试呢?我个人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i)武汉病毒所只是一个基础科研机构,没有任何临床测试的资质和能力,最多也只能把结果公布之后,由上级卫生部门和医院确定,武汉病毒所本身是没有任何决定权的。在正常情况下,武汉病毒所的科研人员在筛选到某些可能有效的药物之后,必须在严格的体外(培养细胞)和体内(实验动物)测试验证的基础上,与有临床测试资质和能力的单位(比如医院)合作进行临床测试,或者委托专业的第三方CRO公司(委托研究机构)代为测试。而在本次新冠疫情中,所有结果都需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或专家组,再由上级单位或专家组作出后续决定,如有必要可以基于细胞水平的评价结果推动后续相关药物的临床研究。相信武汉病毒所已经按照规定进行了相关推荐。(ii)瑞德西韦只是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抗COVID-19病毒的能力,按正常流程来讲,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按理讲后面还应该有小动物实验、可能还有灵长类实验,最后才能进入I、II、和III期临床。试想谁会贸贸然把这么一个只做了细胞水平饰演的药物进行临床测试?(iii)瑞德西韦毕竟还没有正式批准上市,虽然毒性水平可以参国外的二期和之前的实验结果,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一定要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确定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武汉金银潭医院需要进行761例病人的双盲实验,在4月才能得出结论。目前结果显示瑞德西韦没有显著性效果,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临床受试者数量太少(因为大量的临床测试同时上马,导致没有足够的临床患者参加测试)所造成的,所以瑞德西韦的具体效果还有待后续研究。8为什么武汉病毒所和石正丽不站出来澄清?个人的观点,武汉病毒所和石正丽的确应该站出来针对谣言和污名一一辩驳,进行澄清。但是他们也受到种种实际客观情况的限制。武汉病毒所在这次疫情中有招黑体质,导致黑病毒所简直成了流行趋势。一开始是说人工改造病毒、P4实验室泄露,后来病毒所一名毕业2年的学生成了0号病人,接着有人冒充病毒所研究员实名举报所长拿着实验动物去海鲜市场倒卖(想想那画面都觉得滑稽);疫情缓解一些之后,有人四处推广号称武汉病毒的防病毒方法,有人出售号称武汉病毒所研制的抗病毒洗手液,还有人打着武汉病毒所的幌子出去给公司进行新冠核酸检测服务。但是,如果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打这些没有意义的嘴巴官司上,现在大概率就没有能够进入临床测试的灭活新冠病毒疫苗,也没有那么多在体外测试中被鉴定得到的药物,同样也不会有新冠病毒可能源于蝙蝠这一重要发现了。石正丽更是焦点中的焦点,无数谣言都围绕着她而出现:最早说病毒是她人工改造的;还有人打着石正丽的幌子让大家警惕蚊虫可以传播新冠;不久前有外媒有鼻子有眼地说石正丽在开车去P4实验室的路上,偷偷把一个装有病毒的泡沫箱子放在华南海鲜市场的通风口,还有监控视频为证(注意,华南海鲜市场和P4实验室分列武汉病毒所的两边,不能顺路);最近又有微信公众号宣称石正丽给境外提供了5000多份蝙蝠病毒样本;前几天居然还有消息说石正丽携带大量科研资料潜逃法国(我都被气笑了)。结果石正丽被迫再次站出来在朋友圈澄清,表明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不澄清被认为是心虚;结果澄清了之后,又有人觉得石正丽碰到这种情况不报警光澄清一定是心虚;现在我们假定真的报了警,相信还是有人不满意,觉得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去报警简直是作戏,一定是心虚,心里没有鬼的人应该坦坦荡荡地什么都不说,清者自清。上一次石正丽在朋友圈已声明保证没有人造病毒的一段澄清的话已经被各种键盘侠以各种观点轮流分析了一圈,这次还是忍不住站出来在澄清,估计也是被逼无奈。简直是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也解释不清啊。谣言截图谣言截图石正丽微信朋友圈截图由此,我又想到了近期针对比尔盖茨的种种无脑谣言。盖茨基金会长年来资助多国的疫苗研发、生产,并帮助多个国家抗击多种流行传染病。疫情在全球暴发后,他又连续向各地提供了大量捐款,并不以余力地斥巨资全力推进新冠疫苗研发。然而,这些行为却为他招来了“利用新冠疫情控制世界人口,完成人口清除计划”,妥妥地把他黑化成了灭霸(Thanos)。就这些谣言和攻击,比尔·盖茨在2020/04/09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无奈地说:“我觉得这挺有讽刺意味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尽全力做好应对疫情准备的人来说更是讽刺。”这番话,比尔盖茨显然是在说自己,但不也同时适用于武汉病毒所和石正丽吗?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各种外媒和政客的国际化抹黑造谣,我觉得大家应该也能够看出其中端倪。其实早在疫情暴发之初(2月中上旬),就有很多来自境外IP地址的账号在各种平台纷纷跳出来发布消息,从各种角度大肆抹黑武汉病毒所和石正丽以及其他科研人员。最近又有各种外媒和政客纷纷把矛头指向武汉病毒所,而部分所谓的“证据”最终表明实际上是移花接木的拙劣拼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gn/2020/05-07/9177873.shtml);上个月,又有境外黑客团体对武汉病毒所进行网络攻击,利用撞库等手段尝试入侵武汉病毒所科研人员的工作邮箱。综合分析种种情况,我个人认为,针对武汉病毒所和石正丽等研究人员在疫情初期的部分质疑,主要源自部分群众因为对病毒和科学研究缺乏了解所造成的疑惑,本来可以通过专家澄清解释和科普很容易消除疑惑,但是因为当时的一些限制措施,导致谣言愈演愈烈;同时,在这一时间也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网红和一些别有用心的境外账号,试图煽风点火,扰乱视听,借此机会攻击影响武汉病毒所,具体目的不得而知;到了疫情蔓延至全世界以后,部分国家的媒体和政客无视全球科研专家的专业意见,执意把矛头指向中国,指向武汉病毒所,如果不是为了炮制耸人听闻的大(假)新闻,应该也是为了甩锅转移视线,或者其他政治目的。9我自己有什么想说的?(1)请大家不要过度解读科研工作者。多数我认识的科研工作者都是严谨而略带书呆子气的,虽然进行专业报告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但往往不太擅于应对媒体,也并不擅长公共宣传。对于科学结论和基于结果的推测,请大家(包括媒体)在转述时务必严谨地表述全部内容,切勿断章取义,否则极易引起歧义。另外,切记过度解读,科研工作者除了科学研究和科技文章写作以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日常所说的话、所用的语言一般不会像作家和诗人那样精雕细琢,也不会像政治家和外交家一样滴水不漏,往往只是就事论事。就好像“我家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如果过度解读,能够看出各种作者都没有想到的暗指和隐喻。(2)请科研工作者们站出来进行科普宣传、澄清事实、批驳谣言。科研工作者在探索自然、发表论文之余,面向社会进行宣传、增强全民科学素养、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少有科学家愿意站出来澄清事实、批驳谣言。我有一位好朋友在春节之前就把一双儿女送到千里之外的亲戚家,然后迅速返回武汉和妻子一起加入一线医疗,2周高强度工作之后在隔离期还在网上开展在线问诊,他告诉我“都不说真话,假的不就泛滥”;另一位我非常尊重的有社会担当的教授也告诉我“公众知情权在这种时候很重要”。正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打消了我明哲保身、静坐吃瓜看客的念头。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们(包括科学大家、普通科学家、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人员,还包括了解一定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们)能够尽快站出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性分析,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宣传,当把科学的精神和正确的观点告诉大家之后,谣言自然也就无处藏身。3月之后,有很多科学家陆续走到了宣传一线,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基础知识和防控知识的科普工作,由钱颖一、饶毅、潘建伟三位学者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智识学研社联合腾讯基金会还邀请了六位业内顶尖专家开展了系列科普公益直播活动“2020科学抗疫”。所以,科学家们已经行动起来了。希望经此一役,大家都能意识到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在平日就能够通过广泛的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科学素养,一定能够帮助全社会在下一次不期而遇的灾祸面前增强应对能力、减少信谣传谣,从而更好地维持社会稳定。(3)建议武汉病毒所官方发言人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和疑问。我作为一个“外人”并不了解具体的内情,所有解答只能根据网络信息和个人分析,错漏难免,自然说服力有限。建议武汉病毒所在不影响科研攻坚的情况下,能够尽快安排官方发言人定期发布官方信息,代表因科研攻坚无暇回应的科学家们,公开回应社会的疑问。我相信,由你们诚恳、客观、理性地告诉大家真实情况,包括你们的工作、你们的努力、你们的成果、你们所承受的压力、你们的责任、甚至你们的错误,要远远好于“问心无愧”四个字,也远比我的回答和分析更有说服力和公信力。近期武汉病毒所副所长关武祥和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袁志明已经接受了一些媒体和记者的采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个人觉得,作为专家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应该尽量用一些接地气的语言,而避免官话套话,应该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方式向大家宣传科学知识,介绍自己的工作。(4)请有关部门允许甚至鼓励科研人员发出自己的声音。有科学家就“大疫当前,科学家请不要沉默”这一文章发表感慨,表示“不是科学家不愿讲,而是不让科学家讲”。的确,这次疫情之中,我们听到了公卫和医疗系统很多科学家和医生的声音,对大家了解病毒、学习防控、应对疫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病毒学家、免疫学家等相关基础科研的科研人员很少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介绍自己的研究。相信这些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声音因为某些原因受到了一些限制。(注:本文大部分内容成文于2020/02/21,近1-2个月,已经有很多各方面的基础科学专家开始进行科普宣传)我理解大疫当前,信息公开需要有所取舍,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结果和进展都应该立刻公之于众。但是,合理的说明、解释、澄清、辟谣、工作介绍、进展汇报、结果解读,还是绝对有必要的。公众知情权在这种时刻务必需要保障。没有公开透明的环境,没有理性的声音,没有科学的传播,只会让谣言四起,也会正好为一小撮别有用心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非常时期确实应该对公开发表言论持谨慎态度,但是谨慎对待并不代表完全禁止,“一刀切”也是典型的懒政。管理者应该和科学家一起,合理筛选信息,理性发表声音,让科学家说出自己应该说的。(5)请有关单位严格依法管控恶意编造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人。不解释!现在虽然疫情缓解,部分临床医生从几个月的漫长攻坚战中暂时撤下来休整一下,做好准备应对下一次可能的病毒反扑(希望不会,但也需要大家配合才能不会)。即使没有反扑,医生们在短暂休整之后,也会再次穿上白大褂投身进忙碌的日常医疗工作。但是关于新冠病毒和疫情的科研工作仍然在紧张地进行,我所认识的多数研究新冠病毒的科研人员们仍然在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工作,疫苗、药物、传播途径、病毒溯源、病毒学基础研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只有了解足够多的新冠病毒基础知识,积累了丰富的应对手段,发展了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才能把万一新冠疫情重新回潮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请大家还给科研工作者们一片清静的天空潜心工作,千万不要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士煽动,不要被一些另有所图的网红迷惑,也不要成部分他国有特殊目的势力的帮凶。最后,希望全社会通过这一次疫情的教训能够尊重科学知识,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科研工作者和他们的工作。毕竟,科研工作者是也是和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从疾病和疫情之中拯救世界的英雄。[责编:谭思敏][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反观

武汉大学拟举办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想考武大研究生的来

【希望大家能够给阿飞学长一个关注哦!】01写在前面的话在中国,每年夏天暑期的时候,各大院校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活动。关于举办夏令营活动的目的各有不同。其中有一些学校的目的就是提前进行研究生招生宣传,以及对研究生生源进行考察。因为,有资格被邀请参加夏令营的学员往往都是比较优秀的。(图片来自网络)举办院校可以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一方面:对这些优秀学生进行宣传;另外一方面:也能够提前考察这些学生。以便于尽可能地收获到更多优质的研究生生源。这不,武汉大学就决定2020年继续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图片来自网络)02武汉大学拟举办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2020年6月16日,武汉大学在其研究生院官网发布了《武汉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活动报名须知 》咨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来自网络)根据官网发布的消息,有这么几点内容值得我们留意: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武大今年举办夏令营的形式将以线上形式开展。夏令营活动以院系或者学部为单位组织。具体要求由各院系和学部自行制定。当报名通道打开后,考生可按照要求进入到武大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相关界面进行操作。需要指出的是:申请人须在各举办单位规定的申请时间内进行申请,且只能填报一个申请志愿,不可兼报;确认提交后,申请信息填写完毕后,请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提交。申请提交后,不能修改。除了以上几点4点需要各位学生注意的事项,还有一个尤其需要大家注意。就是武汉大学对于入选夏令营学员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不仅要成绩好,对综合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图片来自网络)03结束语考虑到近期西南交通大学陈玉钰弄虚作假修改成绩,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事件,武汉大学明确强调了:申请人在网上提交和下载打印的所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凡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取消申请资格和享受的优惠政策。所以,各位同学一定不要弄虚作假哦!如果对武汉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有兴趣的话,赶紧通过“服务平台”下载打印《武汉大学2020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进行报名吧。

纯纯常常

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在高考学子心目中谁更好一些呢?

应该说,武汉大学在网上已经足够火了,在某一年武书连的排行榜上,把武汉大学史无前例的推到了第三的位置,结果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学校不服气啊!我们今天介绍的中山大学实力也挺强的,但这所大学好像特别低调,在网上的负面新闻比较少,那到底这两所学校谁好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首先看看校史: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从办学历史上来看,武汉大学似乎更长一些,但武大的历史是经过多次溯源才达到这个历史长度的。1983年,武汉大学举办了70周年校庆(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93年,武汉大学举行百年校庆(校史提前到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庆祝建校百年的高等院校)。从这点上来看,还是中山大学更诚实一些。我们看看最近几个大学排行版的名次吧!武书连2019年版的大学排行榜上,武汉大学排第5位;中山大学排第11位。校友会网站上评的是武汉大学第9位,中山大学位列第10位,完全接近的一个排名。在软科版的最好大学排行榜上,中山大学排第9位,而武汉大学排第12位。通过这个排名,可以看出这两个学校的实力就在伯仲之间啊!那我们还是看看各高校的科研实力吧!就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成绩为基准吧!武汉大学有19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其中有4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共有4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共有11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工商管理。而中山大学也有14个学科获得A类评价。那高考学子心目中,哪个学校最好呢?最简单的陈述就是高考的分数啦!看看这两所学校在全国的录取分数比较高呢?我们就以2018年的高考成绩为例吧!通过分数对比你会发现,在理科范围内,中山大学似乎还有招架之功,大概在全国的7-8个省市招生中,中山大学还是具备优势的,可是在文史类的招生中,中山大学完全不是武汉大学的对手,呈现严重的一边倒的情况。看来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武汉大学的实力啊!看来学科评估的结果,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切。我们看看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武汉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生7015名,就业率为93.81%,其中毕业后选择的出国或国内升学的达到4220名,占比高达60.16%。中山大学2018届本科毕业生6970人,就业率为88.21%,其中毕业后选择的出国或国内升学的达到3593名,占比达到51.55%。这样看来,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珠三角,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的动力并不是很强大。综合以上分析,武汉大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学科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最重要的是高考学子心目中的认可度更高,毕业生升学或继续求学的动力比较足,学校的就业率也很不错,所以,武汉大学实力还是要胜出一筹的。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

渭阳

“国立网红大学”?粗浅,为武汉大学正名!

什么是名校?顾名思义,就是知名院校。而细究其标准,不同人心中标准却各有不同。或溯其根源,或彰其建制,或弘以名行。然而大学之根本,在其教育。教育之根本,在于明智。从这方面来说,以知行闻名,才可谓名校。可纵观中国大概再没有一所名校,像武汉大学这般有争议。樱花、网络名人、明星等热词常尾随其后,飙升的数据让TA俨然成为名校中的流量,甚至有人将TA的校名改为“国立网红大学”。谈及“网红”,大家下意识会联想到各类直播平台上博出位的各色男女,会习惯性把流量变现、肤浅当做“网红”的代名词。若仅以此做断论,“网红”只能做过眼烟云。回溯30余年互联网的发展,似乎从未有一个“网红”能保持高热度10年以上。而武汉大学,其实百十余年前就已红了。伴随洋务运动为国家自强而生,时任中国地质学会会长李四光选址,首任校长是民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王世杰,首任文学院院长是闻一多,可谓出生自带光环。反观武大在网络时代的高热度,与其说是“营销”,不若说是一种厚积重垒的喷涌。需承认,在诸多高校中,武大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但这样的知名度与话题度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合力共同造就的——也造就了武大独一无二的魅力。1.悠悠百年校史,与时代同辉校运即国运,与民族共存亡百年学校有很多,百年名校却寥寥。大凡名校,总伴随百余年历史的积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唯源深才能流远。脱颖而出者,非在历史的关键节点留下浓墨重彩一笔而不可得。武汉大学的前身,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以国家燃眉之需要命名——自强学堂。1913年改建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上武大学子率先声援五四运动,以满腔热血捍卫心中理想。1921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嘉兴南湖小船上的13位代表中,有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周佛海5位武汉大学校友。1937年,山河破碎,武汉大学西迁四川乐山。竭可用之地,辟堪负之房,建实验之室,造活动之堂。提出“学术救国”的口号,为祖国保留青春火种。诞生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中,筚路蓝缕,匡时济世,“自强”成为武大精神的不竭源泉。祖国存亡的每一刻,武大从未缺席。代代武大人为祖国热血奋斗的每一滴汗水,共同浇铸出的这份声名,武大担得起。敢为天下先,接力谱传奇1952年高校大调整,武汉大学作为“五大母校”之一,大部分专业被调出,或是并入其他高校,或是独立成校。但在1989年高校排行榜中,武大还是处于理科重点大学前列,排全国第4名,可见武汉大学学科基础之雄厚,内在发展机制之良好。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武大“敢为天下先”的独创精神,武汉大学被誉为“创新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之初,武大走在时代大潮的最前沿,老校长刘道玉等率先推行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2004年,武大首创以“质量”和“创新”为中心的研究生质量教育培养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建国后,武汉大学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今,武汉大学依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69项。在泰晤士“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大陆72所高校入围,武汉大学世界排名前400强,内地高校排名第10。2.名家硕儒开山,屡占学科鳌头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正是一代代大师硕儒、科技巨擘毫无保留的献身学术,躬耕科研,才有武大如今的漫天星光。1928年,初建的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理、工、法四个学院。文学院首任院长由闻一多担任,历任授学的著名学者有杨树达、黄侃、郁达夫等,他们为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侃教授被誉为晚清“三大国学大师”之一,与章炳麟创立的“章黄学派”饮誉海内外。50年的鼎盛期,文学院形成了被誉为“五老八中”的学术中坚力量。由于具有群体优势,武大文学院的教学科研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法学院是国立武汉大学的重要院系。当时先后云集燕树棠、王世杰、皮宗石、周鲠生、梅汝璈等一大批著名法学家,办学声誉影响海内外。韩德培是“新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也是著名的“哈佛三剑客”之一。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我们的智慧来自继承。”翻开武大信息科学学部测绘学科的院士家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王之卓院士的学生张祖勋和李德仁,是一对院士师兄弟;李德仁的弟弟李德毅、学生龚健雅也是院士;宁津生和李建成是另一对师生院士。测绘学科形成的“五代传承、四世同堂”,交叉综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格局,在业界传为佳话。如今,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测绘教育之都”,学校的测绘学科与德国、美国并称为世界前三强,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稳居全国第一。2018“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遥感技术学科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2018年,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发射入轨,以“珞珈”命名,闪耀星空。武大人始终坚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在继承前辈精神的基础上,向星辰大海继续前行。经过一代代武大人的砥砺奋发,武汉大学现已实现王世杰校长建“文法理工农医”万人大学理想,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有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重点学科数量并列全国第14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 19个学科获评A类, 26个学科获评B类,A类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七。4个学科排名前2%,8个为前5%,19个为前10%;29个进入前20%。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稳定在全球前1‰,5月最新数据显示,工程科学进入全球前1‰。且学校各指标总体呈上升态势,总体排名居世界321位。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武汉大学 57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排名全国第3。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武汉大学共有26个学科上榜, 3个学科跻身世界前5‰。3.人文自然两相宜,建人文圣地学在国家文物里,奏响不辍弦歌武汉大学濒临东湖,环抱珞珈山。占地面积5195亩,校园内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有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概很少有大学生能有幸住进国家文物里吧?老斋舍武大的学生宿舍区,多以树木冠名,樱园、桂园、枫园不一而足。特别是位于樱园的“老斋舍”,设计奇巧,被学生称为“樱花城堡”,四栋宿舍由三座罗马券拱门连为一体,气势恢宏,质朴大方。它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也是校园早期建筑群之一,距今已有86年历史,目前仍在使用。武大十八栋1928年11月,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为了实现“创造一个新的武汉大学”的愿望,于1931年在珞珈山东南面山腰上一共修建了十八栋错落有序的英式洋楼,作为知名教授住宅区,统称珞珈山“十八栋”。这里曾经住过我国地磁与电离层研究领域的奠基人桂质廷、统计学先驱朱祖晦。其中19、20栋还曾住过周恩来总理。第18栋住过三位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和周鲠生。门牌楼1931年,学校在街道口的起点处,建起了一座木结构的校门牌坊,这是校史上第一座校门牌坊。2013年,建校120周年之际,武汉大学将校门翻新,“形制一仍其旧,以示学统绍续”。时代会变,但武大的气质不易,文脉不移。126年前后从门下走过的学子,风貌气度并无二异。建筑是武大传承的一面镜子,映射出的是一代代武大人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行在自强大道上,创自由包容学风别人家期末考试交上的是试卷,武大学子却是用红楼体、杂剧体写的论文,或是手工做出的古汉字、拿细菌作的画……在武大,敢于说不,打破常规反而成为日常。冷门的“形而上学”课节节爆满,谈到停电而不自知;课堂上用床单抱枕舞狮,竟然是期中考核的要求;用甲骨文给明星写情书,能引得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自“无趣”中寻找“有趣”,让知识回归课堂C位。武大没有“网红”只有“校红”,当求真、爱智、向善、致美成为一种风潮,何乐而不为呢?其实这些“校红课”,大都是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的理念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意在培养博雅之才。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始于21世纪初,至今已经历三个阶段。2018年12月,武大通识3.0第二批课程出炉。在未来,学校计划按批次逐步建设2门基础通识课、60门核心通识课和600门一般通识课,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已经学完一学期课程的2018级新生在经典研读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论性写作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时至今日,武大活泼、自由、浪漫的校风,早已成为武大标识,也是所有武大学子的骄傲。4.学大汉,武立国东湖水远,珞珈山长,南有嘉木,橘绿橙黄。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力图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这里走出的校友,遍布各界,无论你是热爱传统文化,还是醉心高新科技,都跳不开他们的身影。“国民综艺”《百家讲坛》中带你品三国的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多玩游戏网董事长,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雷军;著名的美籍华人实业家,曾任美国国会顾问、泰国森美实业公司总经理、泰国森美石油公司董事长、新加坡石油公司董事长黄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陈铭,以儒雅睿智、进退有礼的形象在超高人气互联网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中一炮而红,还率学生上《新闻联播》唱了歌;新生代武大人则以更多彩多样的角色活跃在大众视线之中,科学竞技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被武汉大学记忆协会承包,世界记忆总冠军王峰,选手申一帆、罗茵、胡小玲、李威、郑爱强都是武大er;元气美女吴倩则在演艺圈刮起“小清新”风。学成不忘母校恩,武大学子脚步遍布全球,但心弦永系学校。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名100强中,武汉大学以18.36亿的捐款总数,位列全国第4。2019年5月,QS发布的世界大学就业能力排名榜单中,武汉大学位居中国第9,世界第205。相较于2018年,武汉大学以77名的攀升幅度位居高校上升涨幅首位,成功赶超加州理工学院、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横跨三世纪,砥砺两甲子。武汉大学时时打磨海纳百川之气度,宁静致远之气质,求真求实之精神,努力在向外开拓与内在积淀之间寻求平衡点。治学严谨而自由开放,安静宁和却不失蓬勃朝气,武大跨越百年,迎风踏浪,步履锵锵,无论世事变迁斗转星移,TA总是本来的样子!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对大学的原创解读!

朱门怨

这5所院校,2020研究生扩招超1000人!有你的学校吗?

大家都知道,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但每所院校的扩招人数不一样,这5所院校扩招超1000人!意味着调剂名额很多呀~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心仪的吧!0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今年学校硕士扩招1000人!02郑州大学今年硕士总增加计划1200多个,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增量计划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制药、生命科学、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储能技术、区块链等相关学科倾斜。03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为4607人,比去年增加了1047个硕士研究生指标。04广西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人。广西大学2019年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800人,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约3100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00名。2020年扩招1500人!05宁波大学宁波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生指标获批3340名,比去年净增1008名,总体增幅达44%,在校研究生规模有望突破8000人。这五所院校有没有你报考的呢?扩招可以说很到位了,大家要抓住机会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