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湖北省研究生院排行榜TOP10,优质资源扎堆,2所985,5所211李丹

湖北省研究生院排行榜TOP10,优质资源扎堆,2所985,5所211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湖北省大学名单,湖北省一共有129所大学,其中本科68所,专科61所,这些数据可能不惊人,但是湖北省有2所985,5所211,这可以说是除了北上广等大城市以外比较罕见的了。聚集了这么多优质资源,自然少不了对这些名校进行比较,但这也真的很难抉择,小编今天向大家推送的是研究生院排行榜,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至今已有125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是著名的七校联合办学高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列入世界一列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截止2019年3月6日,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个学科入选US 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ARWU世界一流学科。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是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首钢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共同参与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优秀高校,湖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拥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搜于国中

教育|武汉多所部属高校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统筹考虑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均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同时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的“双识别”技术,对考生进行严格核查。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已于4月中下旬公布,此次各高校均在官网对复试资格、方式、内容及要求、收费、时间,以及调剂、录取、咨询与监督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往年相比,复试流程出现了许多变化,提醒考生们仔细了解重要信息,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武汉大学● 复试工作安排在5月初至6月上旬进行。具体时间、程序及相关要求由各培养单位通知考生本人。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培养单位提前公布网络远程复试实施办法、系统操作指南等。考生应提前准备好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安装相应软件,知晓参加远程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一般应选择安静、封闭的房间环境进行远程复试,力求环境整洁,声音清晰,避免无关人员干扰;复试期间所有行为均应在摄像头覆盖范围之内。● 考生参加复试须按照培养单位要求,核验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核验学生证)和准考证等。培养单位将按报考条件严格审核考生(含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报考资格。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华中科技大学● 院系在复试前要对满足分数线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须提供的具体材料详见学校公告及各院系复试工作细则。未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生源充足的院系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不足120%,按实际情况组织复试。复试名单由各院系在发布复试工作细则时公布。● 学校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综合运用“双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及“四比对”技术(与学信网报考库、学籍学历库、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考生诚信档案库等比对)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考生端通过“双机位”实现远程面试和环境监控,考官端在考场集中组织对考生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顺序、考官分组、试题等随机抽取。● 考生可在5月上旬系统开放后,通过手机登录进行网上复试报到确认,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和上传审核材料等。根据网络远程复试特点及校园疫情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学校将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从5月中旬开始,分院系、分时段组织复试。各院系复试具体时间将提前3天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月12日至19日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网络远程复试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和操作规程等另行通知。● 全日制各专业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可根据生源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调剂。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考生调剂。调剂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统一采用考生网络远程复试,专家组现场集中考核的方式。学校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双机位、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 5月中上旬陆续开始网络复试。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分招生单位、分时段组织网络远程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各单位具体复试时间将提前至少4天发布,为备考做准备。● 学校的复试小组统一在标准化考场内开展网络面试工作,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应选择网络条件稳定、安静、独立的环境,以保障复试效果。多所高校同时强调,根据教育部招生管理规定,学校认为如有必要,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湖北日报记者 方琳)来源 | 湖北日报编辑 | 魏炜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超能力

北京、武汉两大高教城市,进行数据对比,专硕和学硕背后的秘密

北京市和武汉市都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城市,其中北京市有全国最多的高校,武汉市有着世界上最多的高校学生数,北京、武汉两大高教城市,进行数据对比,专硕和学硕背后的秘密,一起来看看吧。北京、武汉高等教育的比较比较各大学的数据,北京市的高等教育质量更好,但武汉市的高等教育数量更现实和实力,从全国高校的杰伊蓝数据可以看出明显的对比,北京有全国顶尖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全国其他大学的数据差距越来越大。武汉市的前两名很高,学校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和北京市的前两名高校相比,差距很大,北京市借助经济和政府中心的地位,对高端科研人才的魅力很强,因此在高端科研人才的牵引下,把北京市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比武汉市大学的综合实力水平很高是的。优秀研究生流失从硕士课程的考试数据来看,武汉市高等教育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的补充,武汉市优秀高校毕业生离开武汉市出现在北京,其中武汉大学成为全国保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数量最多的大学,这也是武汉市大学和北京市高校构造差异的原因。前二名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规模高于研究生规模,北京市top2高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是本科生规模的两倍,另外,荣获清华大学特别奖,4年间完成了大连读,8发表CNS主刊论文的博士生白蕊是武汉大学从保研到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开展了高端科研人才引进模式,但与北京高校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研究平台和条件的差距很大,研究条件和实验器具的落后也是研究生升入北京大学的重要原因。学硕和专业的硕数据最明显。在研究生的申请中,学士和专家的数据对比最清楚,越是有高端人才和学术大牛的地区,学士水平越强,专业大学就越注重应用技能训练,大学科研平台和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大学研究平台的对比上,武汉大学的基础研究平台上比较好,电信比较差,大学有几个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重实验室平台,但偏应用理工学。以上就是北京、武汉两大高教城市,进行数据对比,专硕和学硕背后的秘密。

墨尔本

教育|武汉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全额退还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住宿费

近日,武汉大学等高校发布通知全额退还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住宿费今日(6月14日)又一波在汉高校的学子们得到好消息住宿费可以退啦如何退、退多少看看这些学校怎么做的●华中师范大学●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学生住宿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疫情期间,学校原则上按学生的实际住宿情况计算住宿费(含空调使用费),一学年按10个月计算,一学期按5个月计算。未在学校住宿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其已缴纳的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予以全额退费。1. 全日制毕业生,已全部缴纳学年住宿费且2020年春季学期没住宿的,退还2020年春季学期所含的5个月住宿费(含空调使用费)即所缴学年住宿费的一半;2.全日制非毕业生,已全部缴纳学年住宿费且2020年春季学期没住宿的,退还2020年春季学期所含的5个月住宿费(含空调使用费),相应金额转入下一学年冲抵下学年的住宿费。3.2020年春季学期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返校的学生,减免其在校住宿期间的住宿费(含空调使用费)。毕业生住宿费的退费工作将在2020年6月20日完成,届时请全日制毕业生及时查收学费卡是否收到住宿费退费款项,咨询电话027-67863553。●武汉商学院●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退费工作的通知根据上级部门有关通知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免收全日制本、专科生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由于我校学生住宿费是按年收取,故按全年住宿费一半予以免收。具体清算方法如下:1、毕业年级学生在离校前按全年应缴住宿费一半进行清退;欠缴住宿费学生,按全年应缴住宿费减半补缴。2、非毕业年级学生按全年应缴住宿费一半抵扣下一学期的住宿费。为毕业前的清退资金能及时到账,请同学们认真核对个人银行卡号等信息。财务处学生工作处2020年6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退费工作的通知根据上级部门通知精神,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学校应按照实际发生原则计算住宿费,经学校研究决定,免收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对于已缴纳的2020年春季学期住宿费,毕业年级在学生离校前清算清退,非毕业年级用于抵扣下一学期的住宿费。国际学生住宿费退费政策学校另行通知。特此通知。武汉科技大学2020年6月13日来源: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 编辑:马梦娅 校对:刘永杰来源 | 长江日报编辑 | 司琪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鲁多儒士

武汉选聘部分高校2021届博士硕士生到事业单位工作,有你的学校吗

近日, 武 汉 市 委 组 织 部与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部分高校公开发布选聘公告,选聘一批2021届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研究生,安排到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作。公告中明确了选聘的博士、硕士毕业院校以及本科阶段的毕业院校,看看有你的学校吗?看看自己能不能报考吧!一、博士、硕士毕业院校名单二、本科毕业院校名单符合上述学校的同学,再看看具体选聘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准备报名吧!三、选聘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综合表现较好。3、2021年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在2021年7月31日前获得全日制硕士或博士学历学位(其中本科须取得内地有关高校全日制大学学历学位)。具体高校名单见附件1。4、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8周岁以下(1993年7月31日以后出生),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一般在32周岁以下(1989年7月31日以后出生)。5、具备选聘岗位需要的其他资格条件,身体健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1、现役军人、非应届毕业生;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校或工作期间受过处分、在各类考试中被认定有作弊行为的;3、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不得报考的其他情形。四、选聘程序1、网上报名。报考人员请于2020年10月29日(周四)上午9:00--11月13日(周五)下午16:00期间点击武汉组工网上的报名进入“武汉市2021年专项选聘考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注册,提交报名申请(含上传照片)。本次专项选聘考试收取报名费用50元,正式聘用且到岗入职后凭缴费凭证在用人单位报销。2、资格审查。报考人员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申请后,须同步将资格审查材料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3日(周五)下午16:00。资格审查材料清单:(1)《报名登记表》电子版;(2)学校核发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扫描件(如果已与其他单位签订协议,可在办理入职手续前提供);(3)身份证、学生证扫描件;(4)2寸免冠照片电子版;(5)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博士研究生还须提供硕士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6)学校出具的学生成绩单,反映主要学术成果和重要奖励等材料扫描件。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人员请于2020年10月29日(周四)上午9:00--11月14日(周六)下午16:00期间,登录考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即确认报名,未按期缴费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3、打印准考证。报名人员应于2020年11月16日(周一)上午9:00至11月21日(周六)上午7:00期间,登录武汉组工网相应链接下载打印武汉市2021年选聘生面试准考证(A4纸张黑白打印即可)。4、集中面试。面试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式进行,时间定于11月21、22日(周六、周日),在武汉集中进行。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根据考生面试成绩,划定合格分数线,高于合格分数线的,按照1:1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进入考察人员名单将在武汉组工网上公布。5、考察和体检。考察采取深入考生所在院系访谈、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进行,重点了解其思想政治、学习、一贯表现情况。如考察中出现影响聘用的情况,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按照面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递补,并对递补人选进行考察和体检,不适合进行递补的岗位核减或取消选聘计划。对于经过考察没有发现影响聘用问题的考生,由用人单位按照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体检标准,组织拟聘用人员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取消选聘资格。考察中存在影响聘用问题或体检不合格的,可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递补,不适合进行递补的岗位核减或取消选聘计划。6、公示和聘用。对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武汉组工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之后,如有放弃聘用资格的不再递补。对于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拟聘用人员,按照武汉市事业单位补充新进人员登记有关规定和专项选聘生的待遇规定,办理其就业报到、岗位认定登记、落实编制、工资兑现等有关手续。拟聘用人员不能按时毕业或未取得招聘岗位规定的学历学位证书的,取消其聘用资格。拟聘用人员已与其他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待本人与该单位解约后,方可办理相关聘用手续。五、管理培养1、管理岗位的聘用人员,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一般聘任到事业单位7级管理岗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一般聘任到事业单位8级管理岗位。2、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人员,博士研究生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以聘任到专业技术9级岗位;硕士研究生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可以聘任到专业技术10级岗位。3、所聘用人员享受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和武汉市选聘生政策规定的落户、住房、补贴和培养等方面待遇。对于正式聘用人员,在办理聘用手续时,由用人单位报销其报名费、体检费及参加面试和体检往返武汉的交通费。4、所聘用人员应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有关政策规定,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试用期、考核、职务晋升、辞职等制度规定。试用期一般为1年,首聘期一般为3年(含试用期)。5、选聘生由武汉市委组织部负责宏观管理,市委组织部建立专项选聘人员信息库,跟踪掌握选聘生岗位安排、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履职尽责、选拔使用等情况,对于综合表现优秀、符合调任条件的,优先调任党政机关公务员岗位。市委组织部每年组织新入职选聘生岗前培训和往届选聘生调训,定期组织召开选聘生座谈会,加强培养使用。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定向从选聘生中招录选调生。符合条件的小伙伴赶紧去报名吧!#大学#

玛丽亚

武汉多所部属高校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来源:【湖北日报】这个五一假期,多所高校相继公布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安排。统筹考虑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今年均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同时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的“双识别”技术,对考生进行严格核查。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已于4月中下旬公布,此次各高校均在官网对复试资格、方式、内容及要求、收费、时间,以及调剂、录取、咨询与监督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和往年相比,复试流程出现了许多变化,提醒考生们仔细了解重要信息,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武汉大学●复试工作安排在5月初至6月上旬进行。具体时间、程序及相关要求由各培养单位通知考生本人。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培养单位提前公布网络远程复试实施办法、系统操作指南等。考生应提前准备好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安装相应软件,知晓参加远程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一般应选择安静、封闭的房间环境进行远程复试,力求环境整洁,声音清晰,避免无关人员干扰;复试期间所有行为均应在摄像头覆盖范围之内。●考生参加复试须按照培养单位要求,核验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核验学生证)和准考证等。培养单位将按报考条件严格审核考生(含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报考资格。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予复试。华中科技大学●院系在复试前要对满足分数线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须提供的具体材料详见学校公告及各院系复试工作细则。未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生源充足的院系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不足120%,按实际情况组织复试。复试名单由各院系在发布复试工作细则时公布。●学校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综合运用“双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及“四比对”技术(与学信网报考库、学籍学历库、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考生诚信档案库等比对)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考生端通过“双机位”实现远程面试和环境监控,考官端在考场集中组织对考生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顺序、考官分组、试题等随机抽取。●考生可在5月上旬系统开放后,通过手机登录进行网上复试报到确认,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和上传审核材料等。根据网络远程复试特点及校园疫情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的要求,学校将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从5月中旬开始,分院系、分时段组织复试。各院系复试具体时间将提前3天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月12日至19日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网络远程复试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网络远程复试考生须知和操作规程等另行通知。●全日制各专业不接收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可根据生源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调剂。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考生调剂。调剂时间为2020年5月20日—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统一采用考生网络远程复试,专家组现场集中考核的方式。学校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具有对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双机位、人脸识别和人证识别的功能,严防“替考”等违纪违规行为。●5月中上旬陆续开始网络复试。综合考虑招生规模、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分招生单位、分时段组织网络远程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确定,各单位具体复试时间将提前至少4天发布,为备考做准备。●学校的复试小组统一在标准化考场内开展网络面试工作,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考生应选择网络条件稳定、安静、独立的环境,以保障复试效果。多所高校同时强调,根据教育部招生管理规定,学校认为如有必要,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来源:湖北日报记者方琳

类与不类

教育|湖北成为在汉高校毕业生首选地,研究生更愿留武汉

大学生留鄂、留汉意愿是否增强?哪些大企业最受欢迎?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更多了吗?本科生和研究所薪酬差距多大?这两天,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在汉部属高校发布了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记者进行了详尽分析,为准大学生和准毕业生提供参考。湖北成毕业生首选地 研究生更愿意留武汉记者对比各校近年来数据发现,从热门就业地来看,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进一步得到改变,湖北省、武汉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除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外,5所学校毕业生流向最集中的省份是湖北。武汉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就业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中,湖北以26.08%(去年为24.14%)首次超过广东的25.06%排在第一位;研究生方面,湖北(30.95%)继续领先广东(21.44%)排在第一位。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就业人数最多的仍为广东省(28.28%),湖北省(27.02%)差距较小,研究生就业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37.52%),大大超过广东省(21.01%)。值得一提的是,“同城双星”都显示出研究生更愿意留在湖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近三年留汉研究生人数达6449人(不含定向委培)。武汉理工大学2019届留鄂毕业生占比为本科生33.90%、研究生40.40%,比2018届均有提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留鄂毕业生总体比例高达36.57%,超过2018届的34.76%。留鄂学生占比最少的华中师范大学也达到24.20%,同样是最多省份。一所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表示,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我选湖北”“百万大学生留汉”等工程不断推进,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就业竞争差异缩小,大大吸引了毕业生就业湖北、服务湖北。考研留学意愿居高不下 更多人准备“二战”从各校数据看,201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比较稳定,部分学校就业率数据有所下滑,最主要原因是等待考研“二战”或出国留学。武汉大学分析,该校本科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一是签约就业人数持续减少,仅175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6.53%;二是拟升学出国的人数大幅增加,达到656人,占待就业学生80.89%(2018年这一数据为434名、61.75%);三是出国深造的人数下降3.05%。华中师范大学,超过一半的2019届未就业毕业生准备继续备战考研,有19.12%的未就业毕业生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录考试。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的仍然占比很高,其中国内升学的(含保研和考研),武汉大学为39.70%,华中科技大学为44.28%;出国(出境)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武汉大学为17.07%,华中科技大学为13.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表示,该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出国留学的增幅较大。进入世界500强不稀奇 华为招武大400人虽然因升学意愿导致就业率数据有影响,但记者发现,5所学校的就业质量均有所提升,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不是稀奇事。武汉大学2019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占协议就业人数16.04%;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占17.92%;进入国内民营500强企业的占8.08%。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武大学生最多的三家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腾讯。华为招录武大2019届毕业生403人,比2018年同期数据(211人)接近翻番。华中科技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知名企业有中国建筑(116人)、华为(83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38人)、腾讯(29人)等。研究生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学生最欢迎的企业也包括华为和腾讯等。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70.57%),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47%)和“金融业”(3.94%),该校公费师范生就业率保持为100%。不同学历起薪差距明显 总体水平有进步在大家都普遍关心的就业薪酬方面,公布分析结果的高校,也都有增长。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回收的3462份2019届本科毕业生调查报告分析,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达9448.85元,其中月薪超过15000元的达到10.64%。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武大2018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税前月均收入为8898.45元。其中,本科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为7272.09元;硕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为8998.91元;博士研究生的月均收入为10565.22元。华中师范大学表示,该校毕业生的月均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学校2019届毕业生月均收入为5854.70元。其中,本科生为5745.40元(月均收入5000元以上的较2018届增加2.68%),研究生为6773.37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薪资多为5000元—6000元,占比为28.07%,研究生毕业薪资待遇多为8000元以上,占比为43.99%。武汉理工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7333元,研究生毕业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9484 元。本科生和研究生薪资水平差异每月约为2000元,年差异约为3万元。从以上数据看出,学历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高。(楚天都市报记者 柯称 见习记者 李碗容 国倩)来源 | 楚天都市报编辑 | 宋涛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孰有之哉

研究生大幅扩招!教育部最新表态……

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高校能否承载?12月3日,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回应称,将采取供给精准、硬件扩容等措施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超300万人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指标。洪大用表示,2019年我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万人,其中,45岁以下导师增加约4.5万人。洪大用指出,教育部全面深化学位授权审核改革。“十三五”期间组织开展了第12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新增了28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69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1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启动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改革,目前已批准32所高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点。加强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2015年以来,全国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销1663个博士硕士点,增列了1046个博士硕士点。此外,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完成首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全国12877个学位授权点完成自评,抽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现有学位授权点2292个,8个学位授权点抽评结果为“不合格”并被作出撤销学位授权处理,33个学位授权点抽评结果为“限期整改”并被作出暂停招生、限期整改处理。研究生规模扩大,要确保培养质量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特殊形势的影响,硕士研究生大幅扩招。今年2月28日,教育部宣布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去年增加18.9万;9月再次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在扩招情况下,如何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发布会上,洪大用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扩招一方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深造机会,同时,少数高校也确实出现了研究生教学生活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对培养质量提升带来了一些挑战。”洪大用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扩招后的培养质量。首先要结合今年正在开展的学位授权工作,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向中西部地区、向专业学位、向关键学科进一步倾斜,增加学位授权点。同时,扩容硬件设施。据悉,教育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争取多方支持,筹措资源,强化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另外,教育部将落实加强导师岗位管理、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等文件,全方位地提升导师指导水平和能力;明确导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完善研究生资格考试、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制度,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落实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洪大用透露,教育部在推进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着力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要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下降、持续有提升,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洪大用表示。你参加过考研或有考研的打算吗?评论区来聊聊你的经历和想法吧!

采葛

武汉的大学多,但是也是分为几个梯队,高考、考研的你清楚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黄鹤楼就位于现在的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城市武汉,可以说不仅在发展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大学高等教育这一块也是不可忽略的大城市,高考是我们高中生晋升大学的通道,无论对于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很重视的考试,高考的好坏影响学生考的大学层次,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因为高考不只是学生在竞争,说白点更是学校在竞争,其实家长也在暗暗较劲,但最终还是要看孩子考得如何。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首都北京好大学特别多,其次是江苏、湖北、上海、陕西、四川等高等教育资源都很不错,从“985”名校分布来看,北京独占八所一流名校、上海独占四所一流名校、陕西有三所,其省份有两所的、也有一所的,可见不同的地区起高校的资源差异很大,当然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是中国大学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而武汉的大部分大学位于武昌,武汉市的大学基本是位于武昌大学城。那么,武汉的大学有分为几个梯队的?第一梯队: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这两所大学是武汉市的双子星高校,因为它们同属国家“985”一流名校,更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大学,武汉大学无论是上过大学还是没上过大学的都知其大名,为什么这样说呢?武汉大学实力与颜值都是首屈一指的,武汉大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还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每年樱花盛开,武汉大学都会引来五湖四海的朋友,武汉大学还被人戏称网红大学,不过人家的实力也是杠杠的,其双一流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属于偏向理工科类的大学,其实力不输武汉大学,只不过武汉大学偏向于综合类更多一些,两所大学的强项各有不同,华科作为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其一流建设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医学领域实力也很强劲,不过要想考入华科、武大得有实力才行哦。第二梯队:五所实力不俗的“211”国家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也是武汉七校联盟组织的主要成员,除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是这五所,可以说这五所大学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千秋,华中师范大学是老牌重点大学,也是培养老师的摇篮,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也是实力雄厚,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领域自然实力不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说特色鲜明,而且对于文科生来说,想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难度不小,武汉理工大学发展迅速,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三梯队:“双非类”普通大学,像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等,湖北大学不像湖南大学那么有实力,湖北大学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大学基本属于同一层次,而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前都是实力强劲的二本大学,后来晋升为普通一本大学,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王牌专业,因此高考上不了重点大学,来武汉求学的学子们,也可以考虑这些大学。总而言之,湖北省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超级城市,想来武汉求学的学生,就应该对武汉的大学有所了解,因为无论是本科大学、专科类大学,武汉在各批次有很多大学,这也是为什么说武汉是不缺人才的大城市,但是武汉也是很难留得住人才的地方,毕竟每年都有沿海城市的大公司来武汉抢人才,因此来武汉求学,你会获得很多机会,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其实武汉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因为这里有你想读的大学,不是吗?

陶潜

武汉的大学多,但是也是分为几个梯队,高考、考研的你清楚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黄鹤楼就位于现在的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城市武汉,可以说不仅在发展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大学高等教育这一块也是不可忽略的大城市,高考是我们高中生晋升大学的通道,无论对于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很重视的考试,高考的好坏影响学生考的大学层次,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因为高考不只是学生在竞争,说白点更是学校在竞争,其实家长也在暗暗较劲,但最终还是要看孩子考得如何。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首都北京好大学特别多,其次是江苏、湖北、上海、陕西、四川等高等教育资源都很不错,从“985”名校分布来看,北京独占八所一流名校、上海独占四所一流名校、陕西有三所,其省份有两所的、也有一所的,可见不同的地区起高校的资源差异很大,当然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是中国大学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而武汉的大部分大学位于武昌,武汉市的大学基本是位于武昌大学城。那么,武汉的大学有分为几个梯队的?第一梯队: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这两所大学是武汉市的双子星高校,因为它们同属国家“985”一流名校,更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大学,武汉大学无论是上过大学还是没上过大学的都知其大名,为什么这样说呢?武汉大学实力与颜值都是首屈一指的,武汉大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还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每年樱花盛开,武汉大学都会引来五湖四海的朋友,武汉大学还被人戏称网红大学,不过人家的实力也是杠杠的,其双一流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属于偏向理工科类的大学,其实力不输武汉大学,只不过武汉大学偏向于综合类更多一些,两所大学的强项各有不同,华科作为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其一流建设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医学领域实力也很强劲,不过要想考入华科、武大得有实力才行哦。第二梯队:五所实力不俗的“211”国家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也是武汉七校联盟组织的主要成员,除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是这五所,可以说这五所大学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千秋,华中师范大学是老牌重点大学,也是培养老师的摇篮,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也是实力雄厚,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领域自然实力不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说特色鲜明,而且对于文科生来说,想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难度不小,武汉理工大学发展迅速,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三梯队:“双非类”普通大学,像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等,湖北大学不像湖南大学那么有实力,湖北大学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大学基本属于同一层次,而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前都是实力强劲的二本大学,后来晋升为普通一本大学,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王牌专业,因此高考上不了重点大学,来武汉求学的学子们,也可以考虑这些大学。总而言之,湖北省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超级城市,想来武汉求学的学生,就应该对武汉的大学有所了解,因为无论是本科大学、专科类大学,武汉在各批次有很多大学,这也是为什么说武汉是不缺人才的大城市,但是武汉也是很难留得住人才的地方,毕竟每年都有沿海城市的大公司来武汉抢人才,因此来武汉求学,你会获得很多机会,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其实武汉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因为这里有你想读的大学,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