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汉工程大学好不好?在湖北排名怎么样?上际于天

武汉工程大学好不好?在湖北排名怎么样?

马上就高考了,最近小编收到很多关于高校咨询的留言。今天便来解答一下,大家关于武汉工程大学好不好,在湖北省排名怎么样的疑问。武汉的高校多了,好学校也不少,因此在众星云集里头,武汉工程大学就很难出彩。看头衔,不是985,不是211;看名气,没有红遍全网的樱花,没有流量飙升的网红……但是,小编翻看数据和资料发现,武汉工程大学可以说是湖北省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大学了。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以优秀成绩通过;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了大家熟知的“小211”;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2018年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软科专注评价高校,每年都会发布相关排名,最有名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是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之一,一般“软科出品”算是比较权威科学的。小编在工作中就经常参考软科发布的数据。在2019年软科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武汉工程大学排到全国第126位,湖北省属高校第2位。全国211高校总共有112所,从这个排名可以看出来,武汉工程大学的实力基本位于省属高校前列。再对比近三年,武汉工程大学的排名上升了46位,从2018年到2019年就前进了35位,进步速度在湖北数第一。进步这么快的原因,小编认为,湖北省政府的作用不小。湖北7所211高校(其中含2所985)都是直属教育部的,湖北又很重视省内高等教育建设,本来武汉工程大学就是省上重点支持建设的,2018年1月又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名单,各种办学资源不愁,学校的进步大也是理所应当。要说武汉工程大学在湖北省的排名情况,得分方向来看。比如说从学科,武汉工程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共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数量在湖北省属高校里并列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在湖北省属高校里排到第四。比如从科研成果来看,在2017中国大学顶尖成果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89位,湖北省属高校第四。再比如从就业深造情况来看,2017届毕业生深造率26.5%,位居全国理工类高校第47位,在全省理工类高校排到第4,稳居省属第一……从上面的排名可以看出来,武汉工程大学的深造就业情况很优秀。据小编了解,近年这所学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考研率近30%。学校学风很好,2017年,材料学院和化工与制药学院就有15个寝室的学生全部考上研究生,其中11人考上华南理工大学,3人考上华东理工大学,其余全部考入中科院研究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985、211及省部属高校。其实,大家在认识高校的时候难免会格外关注985、211等名号,但说实在的,一所学风好、前景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照样出人头地。尤其现在已是“后985、211时代”,小编在了解武汉工程大学之后,综合各方面因素还是非常推荐这所高校的。去年,武汉工程大学在湖北省普通文理科的分数线分别超一本线22分、30分,分数差不多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

数日不见

深度剖析!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怎么样?

学员在选择一所院校时,往往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其中就包括就业前景,毕竟很多人员选择读研便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人水平,从而更好的应对现有工作。那么,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呢?本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学科齐全的教育研究型大学。学员就读本校在职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前景还是较为广阔的,当然根据学员所选专业不同,以后所从事的相关工作也是不同的。下文就详细解读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就业前景分析学员就读本校在职读研,需要留意招生方式为同等学力。这种方式时不需要学员参加入学考试的。本校在职研究生的就业前景还是较为广泛的。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学员可以在毕业以后到IT行业、一些事企业单位当中从事有有关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以及高级软件工程的工作。报考专业介绍本校虽然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但是最终学员所选择的专业和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会有很大的联系。本校现已支持报考的专业有工商管理(MBA)、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报考。由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就业前景是较为广阔的,但是之后学员参加工作时,工作上的内容和之前报考的专业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学员在报前也需留意自身适合报考哪个专业。

错误

客观分析:武汉工程大学在湖北高校排名如何?

湖北省高校云集,尤其武汉,985、211等名校扎堆。武汉工程大学坐落在这里,很容易就被人忽视。一是作为省属高校,名气抵不过旁边的武大、华科;二是理工科高校,不擅长自我宣传。今天,小编带大家从客观角度分析,武汉工程大学究竟怎么样,在湖北高校排名好不好?一般来说,第三方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软科,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学术排名机构之一,排名方法以客观稳定著称,每年都会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等,小编工作中就经常引用。我们看看武汉工程大学在软科系列排行榜中的表现。2019年10月30日,软科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60所高校的4986个学科点上榜。武汉工程大学共有7个学科上榜,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上榜学科全部位于全国前50%,且涵盖文、理、工等学科,显示出学校的综合学科实力在省属高校中还是领先的。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学科位于全国前40%;光学工程排名全国第49位、湖北高校第3位。武汉工程大学以化工为鲜明特色和发展起点,辐射到化学、材料、光学、热物理等学科领域,实力都是值得关注的。在教育部第四轮科学评估中,几个上榜学科的成绩也很优秀:化学工程与技术:湖北高校第1,湖北省属高校中理工类学科中唯一的B+档马克思主义理论:湖北省属高校第2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属高校第2化学:湖北省属高校第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湖北省属高校第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北省属高校第3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武汉工程大学成绩同样值得关注,位列全国第126名、湖北高校第9,在湖北省省属高校排名中由第四名上升为第二名。再来看看学校官方发布的一些硬数据,这个都有证可依,不可随意捏造。“2008年以来,武汉工程大学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338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级项目335项,省部、市级项目1588项。”大约十年时间,承担的科研项目确实数量可观,可见这所学校的科研实力不错。“获国家、省部、市级教学、科技成果奖1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市级科技奖励153项。”一共是4项国家“三大奖”,作为一所省属高校,此成绩已经很突出,小编查了查,在湖北省属高校中也能位列前排了。“2015--2017年,科研入账经费共计3.5亿元,科研经费增幅居省属高校前列。”有钱才能办事嘛。武汉工程大学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在竞争激烈的湖北高校中杀出重围,确实值得关注。关注“掌上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解读!

前岛

湖北“美女博士”:大学就当班主任、拿国家奖学金,获5项国家专利

他们是武汉工程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也是武汉工程大学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本硕博均就读于武汉工程大学,毕业后都选择了留校任教。在武汉工程大学2019年毕业典礼上,这两位毕业生代表让全体师生们印象深刻。苏春平,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武汉工程大学任教。多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成功申请国家专利5项,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获得荣誉1. 2017年11月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 2017年11月荣获武汉工程大学特等奖学金3. 2015-2016学年度获得"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4. 2013年12月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张聪,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武汉工程大学读博,同时留校任教。硕士期间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1项,发表论文3篇,其中EI检索2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连续两年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荣誉1.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一等奖2. 2018年湖北省大学生"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 "创青春"2017年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4. 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5. 2017、2018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6. 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优秀的人才离不开学校的培养。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各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2012年武工大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2013年武工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4年武工大整体进入一本高校行列;★ 2018年武工大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化学、材料学和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进入数量位列湖北省属高校第一。2019年1月23日,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榜单正式发布,共有综合实力最强的549所高校入围该榜单。武工大排名126名,排名稳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二。经过一年的奋进与努力,武工大排名稳中有升,由2018年的第161名上升至126名,进步了35名。2019年,武工大普通文理类录取过重点线的考生比例创历史新高——达100%,2019年我校继续在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总招生计划为4970人,普通文理类全部在一本招生,一本生源率100%。招收博士生23人,硕士生1088人,招生的硕士生来源博士点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考生(全日制)比例达57.25%。2019年,武工大科学研究工作亮点纷呈——全年科研进账11393.19万元,获批国家级项目49项:其中自科项目38项,社科项目7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各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实现零突破;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10个;积极筹建"国家磷资源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磷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工程大学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质量强校、人才强校、特色强校、创新强校、文化强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加快化工学科领域国内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工大力量。素材来源: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官微、武汉工程大学官网

五材

重要突破!近日,湖北多项科研成果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在科学创新进程中,学术论文的撰写发表是反映基础研究进展,让公众了解科技前沿突破的重要渠道。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规模,更是反映高校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2019年以来,武汉工程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频频出现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多篇重量级学术论文被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陈金毅教授课题组论文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2019年5月20日,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陈金毅教授课题组的论文Adsorption and rection of chromium(VI) from aqueoussolution using polypyrrole/calcium rectorite composite adsorbent在Water Research期刊上发表。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徐瑶雷,其导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陈金毅教授和王小凤老师为共同通讯作者(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唯一通讯单位),是学院硕士研究生首次在环境工程类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文章采用钙基累托石原矿制备了聚吡咯/钙基累托石复合材料(PPy/Ca-REC),并研究了此类材料对水体中Cr(VI)的吸附-还原机理,为粘土基材料在高铬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生田凡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ACS上发表论文2019年4月8日,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JACS,影响因子14.357)在线发表武汉工程大学陈嵘教授课题组在Ag基纳米团簇方面的重要进展——Pd-mediated Synthesis of Ag33Chiral Nanocluster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in T Point Group(唯一通讯单位,唯一通讯作者)。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武汉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田凡,这也是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首次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更值得一提的是,田凡同学是武汉工程大学2009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级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是在武汉工程大学自己的“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体系下培养的第一个学生,充分体现了武汉工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田凡同学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师从陈嵘教授,也实现了陈嵘教授一直坚守的“Made in WIT”人才培养理念。田凡同学经过在武汉工程大学十年的磨炼,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两度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截止到目前为止,他以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包括JACS在内的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J. Am. Chem. Soc.,Journal of Catalysis, ChemSusChem),2区论文2篇(Ind. Eng. Chem. Res., CrystEngComm),3区论文一篇(New J. Chem.),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件。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奚江波文章入选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据2019年3月ESI公布的数据,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奚江波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期刊Applied CatalysisB: 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11.698)上的题为Confined-interface-directedsynthesis of Palladium single-atom catalysts on graphene/amorphous carbon的论文同时入选高被引及热点论文。来自web ofscience的数据:奚江波博士与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千人”王帅教授团队、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刘利民研究员团队以及丹麦科技大学孙宏宇博士合作,在制备单原子催化剂时,设计并构建了石墨烯/非晶碳的限域界面,实现了超高活性单原子钯在石墨烯/非晶碳界面的可控负载。并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钯原子与碳材料(石墨烯和非晶碳)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了碳基负载型单原子催化剂模型并模拟了单原子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在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单位物质的量金属单位时间内的催化转换频率(TOF)高达602 min-1,并达到“平台值”,即该反应体系的最大原子效率,较常规纳米催化剂高出一个数量级。此项工作为高性能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相应催化体系中最大原子效率的探索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催化剂的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武汉工程大学数篇论文接连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体现了武工大的科研能力,也说明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在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认可。2018年,武汉工程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的ESI排名历史性的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其中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对这两个学科ESI排名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延伸阅读: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和大学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JACS: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 JACS,影响因子14.357.《Water Research》是环境工程和水处理行业的顶级期刊之一,中科院JCR一区期刊,影响因子7.051。欢迎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武汉工程大学招办"百家号并积极留言互动,我们将会全程陪伴考生的备考和报考过程,为考生服务!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官网

功利

硕士报考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几种方式?

现如今,高层次的人才不断的在提升自己,对现有的格局范围进行自我突破。通过多次学习、锻炼,达到双学位的目的。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支持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报考。那么同学们了解,硕士报考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有哪些报考方式吗?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是同等学力。这种报考方式与其他院校报考方式的培养制度、上课方式、获得证书等情况均不相同。报考该校在职研的学员拥有大专学历便可在本网站报名。 报考方式武汉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课程是以同等学力的方式面向大众招生。这种报考方式在学员入学前没有任何形式的考试,拥有大专学历便可以直接报名入学。报名时间也没有限制,全年均可报名。另外,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在后期的申硕考试报名中,会有一定的优势。报考流程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进入课程班学习,通过结业考试获得结业证书便可以在3月份报名,5月份参加申硕考试。此次考试难度低、通过率高。对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来说,没有过多的压力。通过申硕考试与论文答辩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根据上文介绍得知,该校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是以同等学力的方式面向大众招生。对于拥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来说,报考方式亦是如此。这种报考方式上课时间灵活,深受社会在职人士的喜爱。

三天内刚斩获全球大奖,又夺得唯一一等奖,湖北这所高校实力爆发

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生在各类国内外大赛以及省级赛事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优异成绩。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在各类国内外大赛中频频获奖,用优异的成绩来迎接2020。土建院学子在第十二届全国3D大赛中斩获佳绩2019年12月6日至12月9日,在云南玉溪聂耳文化广场举行的全国3D大赛,武汉工程大学"693号"团队荣获该赛事湖北省赛区的特等奖,全国总决赛的数字人居设计大赛三等奖。"693号"团队由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与城乡规划系2016届3名本科生胡兴益、徐兴林、刘康组成,在徐伟、彭然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该项赛事的数字人居设计大赛,最终以"宣恩贡街滨水长廊"参赛作品荣获三等奖。电气信息学院学子在Innovate FPGA全球创新设计大赛中斩获第三名2019年12月11日,由Intel、ADI/ISSI和友晶科技公司等国际半导体巨头联合举办的2019 Innovate FPGA全球创新大赛总决赛在天津落下帷幕。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作品《基于视觉的无人驾驶辅助系统》经过初赛、半决赛、区域决赛的层层选拔,在区域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代表大中华区参加全球总决赛,最终斩获第三名。获奖团队由电气信息学院杨志芳老师和黄丽坤老师指导,参赛队员为电气信息学院研究生李胜,本科生刘聆子、谢铠羽。团队设计了一款无人驾驶的视觉感知系统,该系统使用Hero异构平台,并采用OpenVINO技术实现ADAS(辅助驾驶)中车辆、交通标牌、交通灯和车辆周边行人等多目标以及车道的实时检测和识别。武汉工程大学学子斩获武汉市大学生文创大赛唯一一等奖2019年12月15日上午,武汉市大学生文创大赛总决赛在武汉文创聚集地,汉口江边平和打包厂旧址--多牛世界隆重举行。武汉工程大学"芯自造"创业团队凭借着出色的科技文创项目,击败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的参赛团队,斩获第三届武汉市大学生文创大赛第一名,获得全场唯一的一等奖,武汉工程大学另一只团队——乐事吉他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本次大赛经过项目海选、初赛、复赛、半决赛等环节,武汉工程大学两只参赛团队进入了最终的十强总决赛。现场展示评比环节,武汉工程大学芯自造创业团队黎曦博士与郑永权同学现场演示智能无线电子积木项目,通过改造传统乐高积木玩具的静态使用场景,在积木搭建过程中融入智能科技元素,用信息编程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让乐高积木动起来,变身生动活泼的小玩具,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启蒙。项目生动体现"智能软件+科学教育服务"的理念,博得评委一致好评,最终摘得大赛唯一一等奖。武汉工程大学机器人团队在RoboMaster机甲大师机器人校际联盟大赛中斩获佳绩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RoboMaster(机甲大师)机器人校际联盟(含邀请)赛中,武汉工程大学机器人代表队(Nautilus战队)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从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16强,并取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奖团队由机电工程学院陈绪兵教授和张聪老师指导,参赛队员为Nautilus战队代表队员:张国华、张靖宇、康富伟、张炳阳、杨涵钧等12人,他们来自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等多个学院,经过了5个月的学习、设计、加工、算法编写等环节成功完成了两台机器人的调试安装。土建师生作品在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获奖在2019年12月29日开幕的第八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再创佳绩,获得多个奖项。其中由段丁,潘悦,徐伟团队创作的随州市老火车站片区城市更新设计方案——城市夜景动画,获得动画组银奖(第二名)。其它师生作品也斩获了多个优秀奖。武汉工程大学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按照"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化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树立"全面成长,追求卓越"的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两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五年来,武工大学子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际奖项8项,国家级奖218项、省部级奖项570项。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于武汉工程大学官网、武汉工程大学新闻中心

新疆“超牛”学霸:求学武汉,每天工作12小时,短短一年发3篇SCI

"格物明理、致知笃行"是武汉工程大学的校训,同样也是王腾时刻铭记在心中的一句话,作为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他常常以杰出校友陈芬儿院士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经过多年的攻坚克难,王腾在3D打印电化学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机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型研究成果,并获得该领域专家一致好评。王腾,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2017-2019年连续三年武汉工程大学二等奖学金,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优秀研究生,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王腾出生在新疆昌吉一个普通家庭,2013年,19岁的他独自一人背起行装、跨越千里,来到武汉工程大学开启他人生的新征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腾在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影响下,大一刚入学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14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二那年,王腾进入到了导师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2017年6月,王腾组队参加了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并以《环境友好型TiO2空心球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项目荣获省三等奖,而此次获奖也坚定了他不断攀登科研的决心。本科四年以来,王腾多次斩获"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助学金""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因此也被同学们戏称为班级中的"得奖王"。大学毕业后,怀抱着科研的初心,王腾选择继续投身自己热爱的学术专业,通过异于常人的努力以专业课近乎满分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李亮教授的王腾开始从事3D打印电化学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机理方向的研究。"勤能补拙"和"熟能生巧"是王腾的科研工作信条,同时,在李亮老师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引领下,王腾每天往返于寝室、教室和图书馆之间,过起了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实。很快便从初入茅庐的科研"小白"蜕变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实验室"骨干",多次斩获"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荣誉。为更全方位的提升自己学习与科研的能力,在导师的积极推荐下,2018年4月王腾申请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田晓聪副教授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中,王腾坚持每天工作12小时,周末节假日也毫不放松要求,甚至3、4个日夜的连续工作只为攻破一个课题上的难点。王腾同学参加第二十次全国电化学大会合影(左一为王腾)除此之外,王腾积极参加科研交流、不断总结经验,先后参加第十四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第二十届全国电化学大会、第四届全国超级电容器及关键材料学术会议、第九届高校材料科学与论坛学科论坛等学术会议。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王腾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SCI影响因子10以上1篇、5以上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包括J.Mater.Chem.A1篇,Electrochim. Acta 1篇。学习是思想的羽翼,钻研是成长的臂膀。王腾的认真努力、刻苦专研换来了思想境界、科研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王腾自信地说:"要去太阳上的人,就不要满脸乌云。"他希望自己能继续努力,保持初心,以更饱满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国家的繁荣贡献更大的力量。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工程大学新闻中心

动物们

坐拥第一、手握冠军!湖北这所大学就是拿奖最频繁的高校之一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近一个月来,武汉工程大学师生活跃在各类国内外大赛中,向世界和全国高校师生展示着武工大的魅力与风采。1、土建学子在2019全国3D大赛中斩获佳绩10月31日,在2019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赛区的比赛中,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693号"团队以总排名第一的成绩获赛区特等奖,"WIT先锋"队获赛区二等奖。"693号"团队由建筑与城乡规划系16级建筑学专业学生徐兴林、刘康、胡兴益组成,指导老师是徐伟、彭然。该团队本次获奖的作品名为《贡街滨水长廊》。而由段丁、徐伟两位老师指导,由冯清雄、王栋、戈劭凯、陈洋几位同学组成的"WIT先锋"队作品绿柳山庄荣获赛区二等奖。特等奖作品展示:二等奖作品展示:2、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在2019年全国3D大赛中斩获佳绩10月31日,在2019年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数字工业设计大赛方向)湖北赛区的比赛中,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WIT智慧停车队"以总排名前十的成绩获特等奖,"VR_young"队获赛区一等奖,"Creator & 百密一疏"队获赛区二等奖,"Wit 激光焊锡"队获赛区三等奖。"WIT智慧停车队"由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蔡润星、曹俪耀 、王维明组成,张聪老师指导,该团队本次获奖的作品名为《升降旋转横移式智能立体停车单元》。该作品还将参加12月在云南省举办的全国大赛。以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王雯雯和高年级本科生一起创作的《可用于工程实训教学的智能制造全工厂虚拟现实仿真系统》("VR_young"队作品)荣获赛区一等奖。3、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11月2日至5日,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化学与环境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竞赛成功举行。本次大赛为省级一类大赛,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代表队吉磊同学获得此次大赛一等奖。本次大赛共分化学实验室技术和水处理技术两个竞赛项目。学校代表队由2017级应用化学理科基地班徐续盼、朱德雨、吉磊三位同学组成,陈嵘教授担任教练。在化学实验室技术大赛中,经过两天激烈角逐,以初赛第一成绩进入决赛的吉磊同学,获得大赛一等奖;徐续盼和朱德雨同学获得优胜奖。4、计算机学院学子荣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一等奖11月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落下帷幕,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斩获一等奖。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卢涛副教授指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陈润斌、王布凡、刘奥琦、李兀同学的作品"基于土壤大数据的智能硬件及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目,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目前已经在武汉市黄陂区、咸宁市等地进行试点推广。5、2019"挑战杯"捷报:武汉工程大学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二等奖11月7日至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举行,武汉工程大学选送的项目《超级电容与蓄电池混合储能型的大型矿车制动能量回收与利用系统》荣获全国二等奖!成绩较上届比赛有所提升。6、武汉工程大学师生在七届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再创佳绩11月8日至10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举办、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协办的第七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武汉工程大学经过层层选拔的6名选手,通过与全省37所高校174名学生同场竞技,最终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学校获得竞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7、机电工程学院学子在2019年金砖国家青年创客大赛中斩获佳绩11月9日,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金砖国家青年创客大赛"中,武汉工程大学"工大F4战队"及"电路画不队"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全国二等奖,校代表队总分位列前五获得"最佳组织奖"。"工大F4战队"由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潘家乐、漆昌恒、吴国雄以及光电信息与能源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杨涵钧组成。指导老师为机电工程学院张聪,该团队本次获奖的作品名为《智能垃圾分类箱》。"电路画不队"由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冷文龙,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黄家鑫,电气信息学院2018级学生张炳阳、向飞鸿组成。该团队本次获奖的作品名为《智能遥控机械臂》。8、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子继写"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辉煌再夺冠军11月9日至10日为"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宣传生态环保知识,选拔生态环保人才",2019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化学与环境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竞赛举行。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派出4名学生组成的专业队参加比赛,其中王茜茹同学以第一名的成绩夺得一等奖。这是化环学子继在上周"湖北工匠杯"化学实验室技术竞赛上获奖之后的又一出色表现。本赛由学院王营茹、李亮老师随队指导,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王茜茹同学获得此次大赛一等奖,伍丽青同学获得二等奖。9、计算机学院学子在第四十四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ACM-ICPC)中再创佳绩11月10日,第四十四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昌站)在江西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一麟、刘子涵、张超熠同学组成的"江湖夜雨十年WA"参赛队,在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灯老师的指导下,勇夺银奖,再次刷新学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省属高校第二。10、法商学院学子在第二届"融仕国际杯"全国CFA金融投资分析大赛中勇夺第一11月16日,第二届"融仕国际杯"全国CFA金融投资分析大赛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圆满落幕。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派出刘聪慧、陈桐垚、高沁颖、毛承宇和程建伟5名CFA专业学生参赛,武汉工程大学代表队以第一名的成绩勇夺一等奖。11、武汉工程大学健美操队在省健美操锦标赛中喜摘双项桂冠11月22至23日,由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承办、湖北省大体协健美操分会协办的每年一届的湖北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武汉工程大学健美操队由8名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组成,在领队张春义、教练郭冉冉、吴雪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以激情四射的表演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在比赛中获得了健美操高水平组有氧踏板、轻器械健身操双项冠军。12、艺术设计院学子作品荣获湖北省第三届法治动漫微电影大赛多项荣誉11月25日,湖北省第三届法治动漫微电影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本次大赛经过作品征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终评出各类获奖作品139件。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作品获得微视频类优秀奖1项,公益广告类优秀奖2项。由杨景豪创作的微视频作品《腐水难收》,荣获了微视频类优秀奖。作品以水果腐坏过程喻示人们防止腐败要注意防微杜渐。由刘雪丹创作的作品《拼图》荣获了公益广告类优秀奖。作品将黑白两面的拼图进行重组,强调人们需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维护公正廉洁。由刘滨祺、杨景豪创作的作品《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荣获了公益广告类优秀奖。13、武汉工程大学学子在第九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创佳绩11月26日,为期20天的全国第九届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落下帷幕。武汉工程大学组织的两支参赛队在全国227个高校304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全国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2名参赛学生获一等奖、3名参赛学生获二等奖、17名参赛学生获三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在各类国内外大赛以及省级赛事中崭露头角并获奖。夺得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冠军、国际设计大赛"红点之星"设计概念奖至尊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瑞萨超级MCU模型车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一等奖等高水平奖项,为湖北省的人才输出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武汉工程大学招办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于武汉工程大学官网、武汉工程大学官微、武汉工程大学新闻中心

大劫难

短短7个月,世界四大洲高校,纷纷与武汉工程大学建立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工程大学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经国外高校邀请和省厅备案批准,武汉工程大学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11月中旬、12月初派遣六支因公访问团队分赴欧洲的德国和法国,亚洲的孟加拉国和泰国,北美洲的加拿大,欧洲的英国,亚洲的马来西亚以及非洲的南非、毛里求斯和津巴布韦,对相关高校开展正式访问,洽谈中外联合科研、教学交流与合作。已圆满出访任务的五大因公出访团组共访问国外高校15所,签署和更新《合作备忘录》与《合作协议》12份。自此,学校跨四大洲的国际交流合作新版图勾勒完成。武汉工程大学代表团积极同外方沟通,在行程紧、任务重的背景下,克服困难,充分完成访问目标,向外界展现了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的高校形象,给外方留下良好印象,为之后诸多中外交流合作项目的实际开展、扎实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5月24日至31日,应德国慕尼黑大学Paul Knochel教授、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副校长Sébastien Grondel邀请,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张文学率团前往两校进行访问考察。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发展规划处处长但继恩、时任化工与制药学院院长喻发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董志兵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员刘莉君。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代表团同该校德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Paul Knochel教授的会谈中,双方表达了对两校今后开展合作的美好愿望,张文学希望Knochel教授能定期来学校进行访问并为师生授课、讲座,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进行分享,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Knochel院士对张校长的热情邀请表示感谢,希望能通过远程授课等方式同学校的科研人员和广大学子进行沟通,并表示将在来年3月份对学校进行访问,推动两校学术交流。代表团在参观该校化学系本科生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时,张校长向该校科研学者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希望在该校从事科研的优秀学子将来能到武汉工程大学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在与该校国际交流处中国关系负责人Hannah Weckemann女士座谈交流中,双方也商讨了两校将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关事宜。代表团在法国上法兰西理工大学(2018年更名前为原"法国瓦朗谢纳大学")访问时,同该校校长Abdelhakim Artiba、分管外事工作副校长Sébastien Grondel、国际交流处负责人Jonathan Brindle、工学院院长及工学院机械系、化学系教授和中国关系负责人徐卫疆老师进行友好商谈。基于两校2013年签订的《武汉工程大学同法国瓦朗谢纳大学交换生协议》多年来的良好运行,通过真诚沟通,双方与会代表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加大合作力度,提升两校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商讨确定了继续合作的学科领域,并就部分合作条款的细节交换了意见和建议,遂由张文学副校长和Abdelhakim Artiba校长共同签署了于2019年秋季启动的两校本科生"3+1"模式新版《交换生联合培养协议》。在参观完该校机械系实验室、实习车间和化学系教学实验室后,代表团看望了学校在该校留学的原机电工程学院2015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法国际交流班)本科生曾洛涵同学,参观其在大学城宿舍区的公寓,了解其在上法兰西理工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努力学习,早日完成学业。访问欧洲高校团组还在张校长带领下看望了武汉工程大学在法进修学生代表——2013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魏图文和2013级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学生付思成,了解他们的近况,鼓励他们在海外继续努力学习,实现人生理想,希望他们学成回国时,能回母校工作,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6月17日至24日,应孟加拉国东南大学副校长Maj Gen Kazi FakhruddinAhmed和泰国格乐大学校长Dr.Krasae Chanawongse邀请,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方文海带队前往两校进行访问考察,并顺访泰国暹罗大学、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和泰国MARYVIT BOWIN SCHOOL,洽谈交流合作相关事宜。该团组成员还包括时任国际学院院长彭石玉、时任研究生院院长吴云韬、管理学院院长冯兵、外语学院副院长杨建兵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员凌晨。代表团在孟加拉国东南大学访问时,同该校董事长、校长、副校长等一系列领导会面,就各自的发展历史、办学优势、国际化推进情况进行交流,表达合作意向,针对两校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以及开设孔子课堂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基于此对拟签订的《合作备忘录》相关条款进行协商讨论,在考察完该校办学条件之后,副校长方文海代表学校同该校校长Dr. A. N. M. MeshquatUddin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学校同孟加拉国高等院校之间的首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团组到访事宜随后在孟加拉国七大主流报纸上进行了宣传报道。代表团在访问泰国格乐大学时,同该校校长Dr.Krasae Chanawongse、副校长郑芸博士、国际学院领导等进行会谈,双方梳理了2018年该校校长代表团访问学校时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内容,基于现有文件的相关条款,商讨新《合作协议》细节。团组成员随后单独召开会议,就泰方提供的新《协议》诉求进行讨论,经国内校领导确认可行性后,最终两校达成新的合作意向,由副校长方文海同Dr.Krasae Chanawongse校长签订两校间《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前期启动项目清单》文件,进一步开展合作。代表团对泰国暹罗大学进行访问时,考察了该校数字化教学设施、讲座式教室布置等办学条件,观摩国际生授课情况,并与该校校领导会谈,针对两校2018年已签框架类《合作备忘录》,双方经过反复沟通,商讨新版《协议》细节,最终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双方拟开始执行该份更具操作性的合作文件。代表团对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进行访问时,同校方代表商谈两校合作事宜,就学生交换、教师交流等方面达成校际合作意向,并签订两校《合作备忘录》。该校招生办公室亦对武汉工程大学到访进行了宣传报道。此外,代表团还前往了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在泰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实习团队实习基地——MARYVIT BOWIN SCHOOL,实地查看校舍等教育设施,了解该校的校园文化和基础教育开展情况。7月2日至6日,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郑丹凤率代表团应邀访问加拿大魁北克大学三河分校,洽谈两校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签订两校合作协议。该代表团成员还包括教务处处长王海晖、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卢宜青、国际学院院长李琼、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田琦峰、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员姜欣。期间,郑丹凤副书记与该校校长Daniel McMahon、副校长Sebastién Charles进行会谈。双方均表示两校从2018年起开始交流互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郑丹凤副书记希望两校以此为契机,在未来交流合作中能充分吸纳并运用双方的优势使两校合作更上新台阶,为两校更高层次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Sebastién Charles副校长在致辞中再次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两校的合作基础,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意向和期待。访问期间,双方进一步探讨和寻求在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绿色新能源等不同领域合作的机会,并就两校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互换、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招生模式、奖学金资助体系、中短期游学项目等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并达成共识。会后,郑丹凤副书记代表学校与Daniel McMahon校长签订《合作协议》,并向该校Richard Chahine教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并聘请该校肖金生教授担任学校海外联络员。此外,该代表团还与参会的各学科教授进行了交流,并应邀参观了氢能研究所和相关实验室、生态材料、生态产品和生态能源创新研究所和相关实验基地。期间,代表团还受邀参观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并与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KERYN K.LIAN教授与所在团队进行了会谈。座谈会上,郑丹凤副书记介绍了学校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并向LIAN教授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合作;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校学生能来多伦多大学学习、交流,开阔国际视野。LIAN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多伦多大学的建校历史和现有系部,尤其对应用科学工程学院做了详细介绍,并邀请代表团参观了多伦多大学教学环境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11月18日至22日,应马来西亚的沙巴艺术学院执行董事长Wilson Yong、沙巴基金学院大学校长Mohamed Haleem、沙巴大学分管国际事务校领导Dr. HO Chung Mun、玛尼帕尔国际大学校级领导Dr. Seena Biju以及博特拉大学首席执行官IR. HJ Khairrul Faisi BinHJ Khalid邀请,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张彦铎率团前往五校进行访问考察,并顺访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洽谈交流合作相关事宜。代表团成员还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彭石玉、艺术学院副院长邱裕、国际学院留学生办公室主任游桂兰。在马来西亚沙巴艺术学院访问期间,代表团同该校执行董事Wilson Yong、院长Muhammad Hatta Dahli及教务主任Jay Roy进行会商与交流。基于两校2018年联合签署的《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针对一年来两校的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就专业匹配、课程对接、师生交流等方面的最新需求开展深入交流。代表团在访问沙巴基金学院大学期间同该校校长Mohamed Haleem,学术、研究及国际事务副校长Prof. Dr. Gires Usup,非学术商务发展负责人Syvester Fung和语言及沟通技能学院专家Noorashiqin等校方领导进行会晤。通过洽谈,双方争取来年启动教师互换项目,武汉工程大学选派两名汉语教师前往该校,该校选派两名英语教师来学校,同时学校选派艺术专业教师做前往该校进行2至3周或3个月助教活动,并选派学校艺术学院学生前往该校进行32学时彩绘课程学习。代表团在访问沙巴大学时同该校分管国际事务校领导Dr. Ho Chung Mun、高级主管Mrs. Arvina等人员进行会谈,详细商讨师生交流、专业对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会后,张彦铎副校长率团看望学校正在该校进行研学交流的10名艺术学院学生,与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转达国内领导、老师们的问候,了解同学们在该校进行交流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倾听大家的感悟和诉求。11月1日,玛尼帕尔国际大学对武汉工程大学进行了首次访问,代表团此次回访,同该校校级领导Dr. Seena Biju、校长助理Jason Kok、学工部部长Loh Siew Meng等领导进行会谈,双方就MBA学生互换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拟加大领导互访、办学条件考察等活动,夯实联合培养活动开展基础。张彦铎副校长与玛尼帕尔国际大学校级领导Dr. Seena Biju代表两校签订《联合培养硕士项目的合作协议书》。代表团在博特拉大学访问期间,同该校首席执行官IR. HJ Khairrul Faisi BinHJ Khalid、高级主管Hartima等校领导进行座谈。两校与会人员就开展学生互换、师资交换及教师学历提升、开展博士联合培养及2+2项目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张彦铎副校长邀请该校领导来年访问武汉工程大学,实地了解学校办学条件,落实两校合作。在马来西亚访问本土高校期间,代表团亦前往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分校进行考察,学习该校成功开办海外分校的经验,听取该校领导的筹备海外办学建议,为武汉工程大学开拓海外分校寻找思路和参考,力争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输送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在大力开展"双一流"建设、大力推进"国际化"、大力开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的背景下,武汉工程大学把握时机派遣六支因公出访团队前往含德国慕尼黑大学在内的全球知名高校进行访问、交流,既亮出武汉工程大学名片,又为科研联合、师生互访、高端人才引进做好铺垫,为学校的腾飞发展注入了国际化、宽视野、高水平的全新能量。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于武汉工程大学新闻中心、武汉工程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