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17名北大学子保研到武大?武大法学究竟有多牛?!神之末也

2019考研:17名北大学子保研到武大?武大法学究竟有多牛?!

说起中国法学领域的王牌院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四系分别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现如今,“五院”基本上都升级为了大学,其中中南政法学院被合并为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大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趋势。今天要重点说一下的就是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一直被认为是“网红”大学,貌似在各大新闻中,经常能看到它的名字。然而,最近武大又“火”了一把。被誉为“最牛的法学系”。原因是这样的:前不久,武汉大学法学院公布了该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根据该名单显示,本次共接受各校推免生共186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推免生名额,除了武汉大学本校41人外,竟然还有17人来自北京大学的17人……北大的学子,保送到武大?!一般来说,各校保送到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比较常见,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到其他学校则太少见了!不少人看到这个新闻有些不淡定了,武大法学院的实力到底有多牛?武大法学院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17年的双一流学科名单中,武汉大学的法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并且,在连续三轮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武大的法学都入选了A级,与北大属于同样的级别,同属于法学领域的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改组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作为中国当代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源头,武大国际法专业在法学系仍属翘楚,毫不夸张的说,排名第一!另外,武大法学院所有的法学二级学科基本都可以排名全国前十!

独乐其志

学法硕(法学)这些高质量院校靠谱!

(一)中国人民大学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根据往年数据的统计来看基本在15-20:1,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20:1以上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60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30人,复试差额比为200%,最高分402超过400分共有1人进入复试超过390分共有7人进入复试超过380分共有14人进入复试超过370分共有24人进入复试超过365分共有17人进入复试(二)北京大学难度:☆☆☆☆☆北京大学2018年首次法律硕士(法学)开放统考,所以当年分数较低,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1:1,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5:1以上;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140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97人,复试差额比为144%,其中全日制32人,非全日制65人,最高分为401分超过40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为全日制超过390分共有11人,拟录取10人为全日制,拟录取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80分共有23人,拟录取15人为全日制,拟录取4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47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拟录取28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65分共有52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拟录取31人为非全日制(三)吉林大学考试难度:☆☆☆☆吉林大学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0:1,因为吉林大学在该专业有缩招的趋势,所以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5: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78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43人,复试差额比为181%,其中全日制31人,非全日制12人,最高分为416分超过40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超过39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为全日制超过380分共有12人,拟录取12人为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9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超过360分共有14人,拟录取5人为全日制,拟录取3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25人,拟录取2人为全日制,拟录取7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5分共有7人,拟录取2人为非全日制(四)武汉大学考试难度:☆☆☆☆武汉大学往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7:1左右,根据现阶段的考情分析,因为武汉大学在该专业有缩招的趋势,所以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3: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共有34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28人,复试差额比为121%超过350分的同学共有21人,最高分为386分,全部在拟录取名单之列分数在340-350的学生在复试中淘汰6人(五)中国政法大学考试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且推免比例比较高,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10:1,但是因为一志愿上线人数较少的原因,有少量学生是通过校内调剂的方式进入最后的拟录取名单,中国政法大学的分数是比较稳定的,基本要进入复试环节要考到355分以上才可以,所以整体难度还是比较大的!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一志愿共有32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25人,复试差额比为128%,最高分为401分超过40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超过39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超过38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13人,拟录取10人超过360分共有8人,拟录取5人超过355分共有3人,拟录取2人(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试难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较多,2019考研法律硕士(法学)报录比为20.6:1,报录比虽然很高,但是分数线不算高,所以即便是如此,同学们也应该拼劲全力把分数考得更高,未来在复试才会更有把握更有底气!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一志愿共有95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65人,复试差额比为146%,最高分为381分超过332分共有37人,拟录取12人超过340分共有34人,拟录取30人超过350分共有23人,拟录取23人,最高分为381分(七)华东政法大学考试难度:☆☆☆☆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但是分数线不算低,因为地处上海,所以对外语的要求会比较高,同时专业课的要求也不会低,同学们也应该拼劲全力把分数考得更高,未来在复试才会更有把握更有底气!官方并未公布报录比的相关数据,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华政的报录比不会低于15:1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30人全日制,另外还有30人为非全日制;拟录取名单超过332分共有56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40分共有45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50分共有16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60分共有8人拟录取名单超过370分共有5人,最高分为382分(八)西南政法大学考试难度:☆☆☆☆西南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共有401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325人,其中全日制308人,非全日制17人,复试差额比为123%,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仍然存在高分被刷的情况,所以复试仍然不能懈怠。有96%的复试淘汰学生集中在339-360分数段,所以想较为稳妥的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基本要过院校线20分,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通常来说,每年大概有2000人报考西南政法大学,根据招简公布人数来看,报录比在12:1左右,2020考研仍会稳定在12:1甚至有所增长。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306人全日制,另外还有17人为非全日制,最高分为387分;超过380分共有10人,拟录取9人为全日制,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70分共有30人,拟录取29人为全日制,1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60分共有58人,拟录取55人为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130人,拟录取117人为全日制,8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0分共有154人,拟录取94人为全日制,5人为非全日制339分共有19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2人为非全日制(九)西北政法大学考试难度:☆☆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比较多,院校线与国家线持平,共有142名学生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119人,复试差额比为120%,整体难度相对其他五院四系的学校来说会低一些,但是想要稳妥地考上基本也要达到335分以上,否则是存在很大复试被刷的风险。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19人全日制,另外还有30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20分共有54人,拟录取39人超过330分共有37人,拟录取34人超过340分共有36人,拟录取32人超过350分共有8人,拟录取7人超过36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最高分为381分北京地区(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试难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适中,共有67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54人,复试差额比为121%,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仍然存在高分被刷的情况(复试淘汰最高分为368分),因为对外经贸大学复试中考察法律英语,难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即便初试拿到高分复试仍然不能懈怠。通常来说,每年大概有400人左右报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该专业,根据招简公布人数来看,报录比在8:1左右,2020考研预计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55人全日制,最高分为406分;349分共有3人,拟录取2人超过350分共有23人,拟录取16人超过360分共有21人,拟录取17人超过370分共有11人,拟录取11人超过380分共有8人,拟录取8人,最高分为406分(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试难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人数相对适中,共有30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27人,复试差额比为120%,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2019年存在缩招的情况,所以整体分数比较高,2019考研报录比在6:1左右,2020考研如果招生人数没有上涨,预计报录比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27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86分;340分共有11人,拟录取8人超过35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超过360分共有10人,拟录取10人超过37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最高分为386分(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试难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极少,报考难度就会提升很多,但是如果考虑非全日制的同学,难度会降低不少,共有18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15人,复试差额比为120%,复试淘汰比例较低,但是仅针对非全日制的学生来说,全日制共有7人进入复试,但是最终拟录取仅为4人,所以北航对于全日制的学生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北航,初试高分是必要的,2019考研报录比在4: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6: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15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52分;315分共有6人,拟录取5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20分共有6人,拟录取4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3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为非全日制超过340分共有1人,拟录取1人为全日制超过350分共有3人,拟录取3人为全日制,最高分为352分(四)中央财经大学考试难度:☆☆☆中央财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适中,报考难度同样适中,共有57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44人,复试差额比为130%,复试淘汰比例适中,但是想考央财即便是往年分数线较低的情况,也要考到345左右才会稳,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央财,初试高分是必要的,2019考研报录比在7: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8: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44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95分;超过340分共有17人,拟录取10人超过350分共有25人,拟录取22人超过360分共有6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7人,拟录取7人,最高分为395分(五)中央民族大学考试难度:☆☆中央民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全日制招生人数适中,报考难度同样适中,共有102人进入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为47人,复试差额比为217%,复试淘汰比例较高,所以不能被院校线蒙蔽,复试淘汰率非常高,根据数据分析来看考到345左右是比较稳妥的分数,所以整体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有学生想考中央民族大学,初试高分是必要的,而且复试同样要好好准备,2019考研报录比在8:1左右,预计2020考研报录比会在10:1左右;2019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最终拟录取44人全日制,最高分为395分;超过320分共有36人,拟录取7人超过330分共有25人,拟录取6人超过340分共有18人,拟录取13人超过350分共有13人,拟录取12人超过360分共有5人,拟录取5人超过370分共有2人,拟录取2人,最高分为386分。

傅玄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1拟录取推免生统计:北大19人 复旦3人

近日,武汉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武大法学院)正式公布了2021年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通过公布的名单显示,2021年武大法学院拟录取免试硕士研究生共167人,分别来自国内不同层次的46所高校,其中既有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样的顶尖985强校,也有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这样的一流学科建设名校,同时还有中南民族大学这样的双非高校,能吸引到各个层次的人才,可见武大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从具体名单来看,本次录取最多的是武汉大学本部的,共有38人。令人意外的是,人数第二多的并不是同城的法学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是北京大学这所顶级名校,共有19人。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好奇,堂堂北京大学,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知名度以及办学水平都远远强于武汉大学,而且地域优势和影响力更是武汉大学所无法比拟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武汉大学呢?来源博雅数据库其实,武大法学院每年录取的北大推免生都有,并不是2021年才出现的。据统计,2019人就有17人,2021年再创新高,达到了19人。另外,华东五校之一的复旦大学拟录取3人,北京师范大学3人,浙江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中山大学6人,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法学强校都有5人,可见武大法学院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那么为何武大法学院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其实,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国内一直比较强势,在业界的认可度也比较高。第四轮选学科评估显示,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为A级,软科最近发布的法学学科排名显示,武汉大学位居国内所有高校前2%,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强于排在第六位的北京大学,所以说北京大学虽然整体综合实力很强,但是在法学上仍然不及人大和武大等高校。根据武大法学院2018年就业报告,作为五院四系的老牌法学名校,武大法学院硕士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既有去往中国人民银行金币总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样的金融公司的,也有去往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这样的国家单位,另外各大律所也是就业的去处,总体来说,业界口碑在国内还是不错的。

超轶绝尘

武汉大学哭了!王牌三专业:法学,测绘,口腔就业率垫底

武汉大学,大名鼎鼎,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综合性重点大学里面,仅次于华东五校,比山川吉高一个档次,和中山大学不想上下。现在的武汉大学实力没有以前牛,在民国时期,武汉大学可是非常牛,我觉得武汉大学的名字也牛,国立武汉大学,倒过来念:学大汉武立国武汉大学历史悠久,武汉大学溯源到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虽然不少武大教授说这是瞎扯淡,武大和自强学堂其实没关系),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被誉为民国四大国立大学,和中央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大+清华+南开),浙江大学不相上下,当然可能是四个里面实力最差的。另外武汉大学曾经是国立第二中山大学,非浪得虚名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当年教育经费,名列全国第四,比清华北大都要高,所以武汉大学是现在牛,历史上也很牛,一直牛。新中国成立后,在1960年,武汉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13所的综合性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强强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当时武汉大学,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武汉水利水电大学,电力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家测绘局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湖北省属重点医科大学现在的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985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不少指标都是国内前十名,具体各类排名咱就不π了,那么武汉大学的优势学科是什么?看双一流学科:法学,测绘,口腔,马克思,地球,图书情报等。武汉大学的学科实力雄厚,毕竟是4所重点大学合并而成。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武汉大学的文科,理科,工科,医科都有。很全面啊。4个A+:马克思,地球物理,测绘,图书情报,然后法学,口腔医学也是都很很厉害,武大五院四系之一,武大口腔国内前五名。那么这些武汉大学实力强的专业,就业怎么样?就业最低的一个学院:法学院,武汉大学可是五院四系之一啊,武汉大学的法学那是大名鼎鼎啊,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啊。202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保送生出路,保送到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有19人你说武汉大学法学能不牛?北大都保送过来19个,。不过武汉大学的法学本就业名列倒数第一,实在让人想不通,就业率才60%(包括考上研究生的)。另外武汉大学的口腔医学,那是看家学科,双一流学科,竟然是倒数第二,然后武汉大学的测绘,学科评估第一,就业率是却是最差的理工院系。武大测绘,全国第一,就业理工倒数第一,这反差有点大啊,是不是这个测绘学院冷门专业太多了?看看具体专业吧,只看倒数的。倒数第一是地球物理学,倒数第二是法学,然后是口腔医学,考古学,这几个都是低于70%的。研究生就业倒数的专业有:这些专业打假都看看就知道了。反正基本都冷门专业。武汉大学的就业报告很详实,很真实。升学,就业,本硕博都具体到每个专业,实在是一份极有价值的资料。武汉大学,不像,某些高校,直接吹牛,就业率95%,毕业人均17.8万,一看就是假的。而武汉大学,本科月均收入8800多,这个数据可信度是很高的。老铁们,你们怎么看

紫藤

武汉大学法学院强不强?看保研到武汉大学法学院都是哪些大学毕业

武汉大学在中国的法学界曾经举足轻重,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法学界的五院四系的之一,五院指中央政法、华东政法、中南政法、西南政法和西北政法大学。四系指的是北京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系,这几所大学奠定了中国法学和法学教育的基础,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在上一轮教育部的专业评估中被评为A。2021年保研到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同学来自以下的大学:第一名:武汉大学38人第二名:北京大学19人第三名:中南大学9人第四名:吉林大学8人第五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人第六名:湖南大学和中山大学6人第七名: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各5人第八名:重庆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各4人第九名: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南开大学各3人第十名: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各2人第十一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大学各1人从上面来看,武汉大学的法学院生源质量还是非常好的,除了武汉大学本身的毕业生之外,大多都是双一流大学包括北京大学这样的顶级学院。

北少林

武大法学院推免,9个北大、2个清华真牛

一般来说,考研究生都是往上去的,毕竟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更后面的博士生。一般来说我们都称为深造,既然都是深造了,那肯定是“人往高处走”,像是本科普通一本,考研知名211,读博士知名985一样。不过也并非都是如此,武大最近公布了推免的名单,来武大读书的名校生,那可真的都不少。来看法学院的推免名单,从上到下几乎全部都是985/211大学,有少数几个不是的,也是西政这种行业内的顶尖名校,论实力完全是不虚任何大学。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有来自清北的学生,有九个北大的,还有两个清华的。清北的保研率一直很高,这几名学生选择保研到武大,也是对武大实力的认可,武大的法学院在国内也是鼎鼎有名的。考研毕竟还是导师更重要,武大的法学院,还是有不少行业内的大牛的,实力非常强悍。武大的法学,在过去可是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实力上是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很多传统政法大学,都没能评得上。除了一向的龙头中国政法,像西政、西法大,这些年已经是大不如前了,没有了过去在政法领域“一言九鼎”的地位。相反的作为综合类大学,武大的法学一直是欣欣向荣。去年也是有17名北大的学子,保研到了武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别的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有些门道可仔细看看名单,还是能看出一些门道的,这些来自清北的学子,都是很牛的学生。武大的法学院,也是国内顶尖的法学院,两者加在一起,那就是双倍的“牛”。不过仔细看看,貌似保研到武大的学生,本专业是法学几乎没有,都是跨专业保研的。即便是清北的学生,本科没有选对专业,毕业之后想要学法律,也只能保送武大法硕(非法学),这再一次向我们说明了选专业的重要性。能考上北大和清华,那当年肯定是分数高得吓人,起码都是全省前一百。可即便都很优秀,能上“姚班、元培”,能去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的,也只是少数人。分数尴尬的很多人也只能选择北大的冷门专业,这些冷门专业就算是北大,就业也不容易。如果大学四年成绩不够优秀,那么毕业之后想到热门专业深造,也只能来后面的985大学。相对来说,就感觉有些浪费时间了,毕竟本科的时候,本身就可以来这些大学学习。高考选专业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

不贷

北大法学院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北大93人,人大5人、武大3人!

最近,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北大法学院2020年共接收推免研究生180人,包括学术型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从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来看,北大法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人。在180人的推免研究生名单中,来自全国34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的本校生源过半,有93人,占比51.7%;其次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2人;来自中山大学的生源有8人;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生源也分别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的生源有4人;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生源各有3人。具体各校生源人数如下:用更加直观的饼状图和柱状图看一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五院四系之一的法学机构,实力雄厚,有许多法学著名教授,比如陈兴良、朱苏力、陈瑞华、张守文、王锡锌等等。基本上法学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和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并列。当然,北大法学院依靠北大的招牌,每年也是许多法学学子的梦想之地。

格斗场

东南大学挖了武大整个法学院的人,是真的吗?看完知道了!

东南大学挖了武大整个法学院的人,是真的吗?看完知道了!从东南大学和武汉大学等两所高校的发展历史来看,东南大学与武汉大学之间还有比较深的历史渊源,在国家进行高校专业整合的过程中,武汉大学的部分专业确实分流至东南大学,其实东南大学还与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进行过合并,在合并之后东南大学的法学院实力又再次增强。只要对高等教育有所了解的人,就会认为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要知道东南大学如果真的将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教授都挖走,做出这样的挖人事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即使东南大学能做到,那么国家教育部门能让他们这样做吗?武汉大学法学院又怎么会同意放人?这种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俨然变成了恶性竞争,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环境中肯定得不到允许的。对于题主所说的东南大学挖了武大整个法学院的人,应该是前几年发生的事情,但这件事情也只是传言而已,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从传言中我们得知,周佑勇和刘艳红夫妻从武汉大学法学院到东南大学任教,前者是行政法教授,后者是刑法学教授。在他们两个人的带动下,武汉大学有可能会出现部分人才流动到东南大学,但这种现象绝非属于较大规模的,只是少数人的行为而已。其实,优秀人才在我国高校之间进行流动,这完全是正常现象,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的探究。在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中,教授跳槽现象时有发生,当年易中天教授到厦门大学任教,也曾在当时引起轰动。我们应该以更理性的态度来看待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这种人才流动有利于推动高校对于人才的重视,更是人才对于自身发展的一种选择。

武大法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30人,北大9人,清华2人!

10月8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示了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示的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一共接收推免学生165人,其中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30人;来自同城的另一所法学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各有9人,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各有6人,还有许多来自其他高校的学生,一共来自47所高校。为保护隐私,就不公布具体的名单了,只公布统计结果,具体如下:从整体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推免生来源学校基本都为985/211大学,除了法学强校西南政法大学之外,都是211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领域中,武大法学还是基本排名前五,在国际法领域享有盛誉,在环境法领域也很不错,在行政法和宪法领域也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之前统计了一下,武大法学院出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也不少,虽然今年有一位长江到华中科技大学当法学院院长去了,不过今年公示的2018年的长江特聘名单中,武大法学院又上了一个长江特聘,师资力量可谓非常雄厚。另外,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82人,除了接收推免165人之外,还有统考名额117个。武大法学院2020研究生统考名额:END!

天人

武汉大学法学强不强?看看2021年保研生都来自哪些大学就知道了

武汉大学的实力在我国的双一流大学当中实属上层,尤其是文科专业实力强大,虽然每一次大学排名当中武汉大学排名都不错,但是在全国许多网友质疑声音不断,都认为它是网红大学,实力一般,成绩都是靠吹出来的。其实武汉大学的一些专业实力还是非常强的,比如说它的法学专业。武汉大学的法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教育的发源地之一,许多法学专家和人才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它是我国最早开设法学教育的高校之一,是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他的法学专业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当中评为A级专业,也是武汉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那么,法学专业在全国的实力如何?我们看看2021年武汉大学法学院保研资格的学生都来自哪些大学就应该了解他的法学专业在全国的地位了。全国保送武汉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共有167名1、 武汉大学,382、 北京大学,193、 中南大学94、 吉林大学,8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6、 湖南大学,67、 中山大学,68、 郑州大学,59、 中国政法,,510、 西南政法,511、 山东大学,512、 重庆大学,413、 武汉理工,414、 北师大,315、 南开,316、 复旦,317、 华东师大,318、 厦门大学,319、 中央民族,220、 北京外国语,221、 浙江大学,222、 华东政法,123、 华南理工,124、 西南交通,125、 云南大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