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庆2所大学公布2021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人狼

重庆2所大学公布2021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各个院校已经开始陆续的开始发布招生简章了。小编发现部分院校2021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布,自然2021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也会公布,小编也会及时的公布相关信息。下面是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重庆三峡学院2021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重庆科技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上就是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科技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届时,重庆文都考研小编也会在及时的更新2021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欢迎大家关注哦!有问题找文都!

果有言邪

招1900名博士,武汉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发布!

2019年11月11日,武汉大学在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对外发布武汉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这标志着武汉大学2020年的博士招生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悉,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36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博士生导师1600余人。武汉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900人(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各专业、哲学学院各专业、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历史与哲学相关专业学制4年,其他专业学制为3年。各专业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建议广大考生报考之前务必关注上述信息。武汉大学博士的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非脱产学习。武汉大学的博士报名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据悉2020年武汉大学所有招生单位均通过“申请-考核”方式选拔博士研究生(含各类专项计划)。主要程序包括: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外语综合水平考试、提交材料、确定候选人、现场确认、综合考核与录取。 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直接攻博(在符合学校专业要求范围内选拔具有学术学位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与硕博连读(从我校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三种。2020年武汉大学的报名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为2019年11月19日-12月14日。 博士报名需要网上缴纳报名费60元(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费95元)。 相对于清华北大等院校,武汉大学还统一组织外语综合水平考试(2020) ,主要考查申请者运用外语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能力。考试时间暂定为2020年3月7日上午8:30-11:30。 希望考取武汉大学2020级博士的考生别忘了及时报名哦!

中康

2019考研:75所院校公布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Hi考研党们,说好的帮你们盯着招生简章的事儿,小编可没有食言~看看上面的考研流程到哪了,时间过得真是飞快,又有好多好多院校所学校的招生简章更新了,配合之前整理的学校食用效果愈佳(这75所学校的招生简章已发布!!!)然而,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小编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使用招生简章。小编来给你划下重点:首先要看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学费、学制等。这个一般在招生专业目录里。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对目标院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助于评估院校难度以及经济压力。其次是关注考该院校、专业的条件要求。尤其是对于同等学力,以及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条件非常重要。比如,武汉工程大学就明确表示了,会计硕士不招收同等学力。一定要注意,因为不符合条件报考导致无法录取,后果可是自负的。最后是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复试参考书目,以及专业课的参考书目等。这个不用多说,有了参考书目,复试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性,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如果还没公布,可以参考18考研的,一般不会出现太大变化。(老规矩:根据发布了的官方信息去找到对应的院校官网,记住一定是官网,找到对应的院校招生简章信息,当然,也有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可以找到,比如考试大纲,历年的考试题目,具体还是要看院校那边工作人员勤不勤快)招生简章意味着已经正式进入考研的流程了,之后的考试大纲、考研预报名、缴费等等超重要的考研流程,好了,记得有问题直接问我!

三代

「院校信息」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变化

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跳板考研的学长学姐们第一时间将2021年的简章内容与2020年的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几处重要不同,将在2021年简章的改变处为大家标注出来。大家可以根据标注及时了解考研信息变化。完整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链接将放在文章尾部,想要了解的请自取。一、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35108艺术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平面艺术设计 0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2. 壁画、岩彩画设计 二、空间艺术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与2020年相比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三、材料艺术设计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 四、数字艺术设计 06.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 07. 数字产品设计 五、创新艺术设计 08. 创新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比2020年相比少了跨文化设计专业指导教师:艺术设计领域:田云庆教授、庄小蔚教授、刘森林教授、张苏卉教授、杜士英教授、汪大伟教授、陈青教授、金江波教授、章莉莉教授、董卫星教授、程雪松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4英语二3. 713设计造型基础4. 952设计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1方向)953设计专业基础(壁画、岩彩画设计)(02方向)954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955设计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04方向)956设计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05方向)957设计专业基础(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6方向)958设计专业基础(数字产品设计)(07方向)959设计专业基础(创新设计)(08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其中艺术设计领域(135108)的01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3方向(环境艺术设计)、06方向(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7方向(数字产品设计)的研究生可申请参加上海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1+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项目信息详见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safa.shu.e.cn/detail/1485)。此项为2021年新增项目。3、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到上海大学报名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400美术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美术学本体研究 01. 美术史论 02. 绘画技法材料研究 美术学本体研究2021年比2020年少了一个美术批评专业二、当代美术创作研究 03. 中国画 04. 油画 05. 雕塑 06. 版画、摄影 07. 书法篆刻 三、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08. 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21年也不招生指导教师:陈平教授、郭亮教授、姜建忠教授、蒋铁骊教授、金江波教授、李超教授、李敏教授、刘建华教授、罗宏才教授、罗小平教授、潘力教授、浦捷教授、孙海垠教授、汪大伟教授、王建国教授、夏阳教授、肖素红教授、徐龙宝教授、杨剑平教授、章德明教授、张长虹教授、张海平教授、周国斌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及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27美术理论(01、08方向)629油画修复基础(02方向)628造型基础(一)(03-06方向)630书法篆刻理论(07方向)4. 860专业基础(中国画)(03方向)501专业基础(油画)(04方向)502专业基础(雕塑)(05方向)861专业基础(版画、摄影)(06方向)862书法临摹与创作(07方向)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863专业基础(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2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1、08方向:专业写作 02-06方向:专业创作 07方向:文字学基础和篆刻创作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或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27美术理论”“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02-07方向)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500设计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上海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二、“都市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专业三、“都市造物”理论与实践研究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06. 壁画艺术设计 四、“数字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07. 数码交互艺术 08. 数字信息设计指导教师:陈青教授、程雪松教授、董卫星教授、杜士英教授、金江波教授、刘森林教授、田云庆教授、汪大伟教授、章莉莉教授、张苏卉教授、庄小蔚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31造型基础(二)(01、04、05、06方向)632理论基础(一)(02方向)633理论基础(二)(03方向)631造型基础(二)(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635逻辑演绎(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4. 864专业基础(公共视觉传达设计)(01方向)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02方向)866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868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设计)(04方向)869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05方向)873专业基础(壁画艺术设计)(06方向)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2方向:专业写作 除02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 或 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 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32理论基础(一)”“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0810J3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上海电影学院)学制:2.5 年研究方向:01.数字音视频智能处理应用技术 02.数字娱乐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03.数字艺术处理与游戏开发技术 04.数字特效处理与艺术设计技术 05.数字创意展示与内容传播技术 06.数字媒体管理与版权保护技术指导教师:丁友东教授、许华虎教授、黄东晋副教授、谢志峰副教授、朱永华副教授、田丰副教授、周霁婷博士、张典华博士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1数学一4. 875多媒体技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今年只考875多媒体技术,不再是在829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或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几个科目之间选考复试科目:数字媒体综合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本年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上海电影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130301戏剧戏曲学: (01)戏曲史论 (02)戏曲传播 (03)当代话剧史论 02. 130302电影学: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03)电影制片管理 (04)电影导演研究 (05)电影产业与新媒体研究 (06) 影视特效与动画研究 03. 130303广播电视艺术学: (01)电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02)电视编导研究 (03)新媒体与电视产业研究 (04)电视剧研究 (05)纪录片研究指导教师:戏剧戏曲学:赵晓红教授、刘彦君教授、廖亮副教授、邓黛博士等。 电影学:陈犀禾教、程波教授、高长力教授(特聘)、聂伟教授、潘璋敏教授、黄望莉教授、林少雄教授、曲春景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葛颖副教授、王艳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齐伟副教授、曲丽萍副教授、祝明杰副教授、刘兆君副教授、周倩雯副教授、蒋敏副教授、吴丽娜博士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王艳红教授、陈晓达副教授、廖亮副教授、陈瑜副教授、张莹副教授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外语考试的科目3. 642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电影学方向)644影视艺术理论(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4. 877中国戏剧史(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878电影产业与文化(适用电影学方向)879中外电视史(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复试科目:电影学方向:电影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方向:影视作品分析;戏剧戏曲学方向:戏剧戏曲基本理论和戏剧戏曲作品分析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3、欢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二、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上面的招生计划表,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减少1人;推免计划数为9人,比2020年多了2人。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减少1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60人,比2020年多了9人。上海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少了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5人,比2020年多了5人。设计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少4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0人,与2020年的人数相同。而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34人,比2020年少1人,推免人数为35人,比2020年多5人。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与美术学院上面的几个专业,2021年的统招人数都在减少,而推免人数都在增加。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链接:https://yjszs.shu.e.cn/info/1004/5363.htm

大宅男

2020年武汉理工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大纲

快读:作为中部地区的热门设计院校,随着近几年的的报考人数增加,历年分数线也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术:拟招36人专硕:拟招44人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之和/5*70%+复试成绩*30%武汉理工大学历年复试分数线2019201820172019复试笔试内容(参考)笔试:专业素质和能力考试(120分钟,闭卷考试,满分100分)一般来说,学校复试内容每年的变动不会非常大,可以作为今年的参考。报考小提示:武汉理工大学“具有突出创新能力”考生选拔通过选拔的学生,可以在志愿录取中享受以下优先录取政策:(一)初试成绩达到相应专业学校复试分数线,可参加复试,复试合格即可录取;(二)初试成绩达到相应专业国家复试分数线,可参加复试,复试结束后,与其他考生一起按照录取总成绩由高往低依次录取。能够达到相应要求的同学可以尽量尝试!!!!!

当我昏乎

重磅|2021西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变动情况说明

一、关于专业的变动调整二、关于招生人数的变化说明三、部分专业复试考察内容变化说明四、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对比表五、2021西财研究生招生目录一、关于专业的变动调整1、新增了三个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硕-全日制);经贸外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学硕);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乡村经济管理(学硕)。从以前年度的情况来看,新增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如果对这几个专业有兴趣的话可以积极关注;2、删减了一个专业:人文学院-媒体经营管理,人文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本身有一个媒体经营管理方向,此次调整可能与此有关;3、民俗学、应用社会学由人文学院调整到社会发展研究院, 社会学、人口学由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调整到社会发展研究院; 二、关于招生人数的变化2020实际招生人数>2021拟招生人数>2020拟招生人数学硕专业拟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部分管理学专业和个别的法学专业较去年还有所减少;而几乎所有专硕的专业拟招生人数都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从大家对比一下2020年的实际招生人数可以发现,2021拟招生人数仍然是小于2020年实际招生人数的,也就是说2021年学校制定的招生计划仍然是有所保留的,会根据教育部明年的指标以及各专业的报考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关于招生人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都是包含了推免生的,而推免生的最终录取人数现在还没有出来,大家不要被推免生的预录取人数吓到了,从以前年度的情况来看,最终的推免人数会远远小于预录取人数,后面我们也会单独分析说明,大家可以看看去年的数据:独家|西财2020研究生招生统计数据及分析(含推免生人数说明)三、部分复试考察内容有所变化1、金融中心-金融学:由金融学综合(货币金融学40%、投资学30%、公司金融20%、计量经济学10%)改为金融学综合,也就是说今年又去掉了后面的各科比例,这个比例是去年刚加上的,今年又给去掉了,对大家复试备考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应该还是要准备上面各个科目;2、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复试均调整为“会计综合与研究基础”;会计学院-审计、会计(专硕)复试均调整为“专业综合(含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 会计学院今年复试变化是比较明显的,同学们应该引起重视,后面我们也将持续关注;3、经济与数学学院-数学专业复试由概率论改为常微分方程;4、人文学院-经济哲学复试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改为政治经济学;总的来说今年复试考察的内容变动较小,只有4个学硕专业有变动,而且只有3个专业有实质性变动,而去年有10个专业。四、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对比表关于2020年的数据更为详细请见:2020西财各专业复试人数及招生人数统计数据及简析五、2021西财研究生招生目录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梦貘

考生注意!武汉大学公布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5月6日,武汉大学发布2020年高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优异的考生;以及,基础学科拔尖,高考成绩达生源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2020年5月10日10:00至30日12:00考生可登录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按要求报名。原文↓↓↓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理想信念坚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所报考的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以及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下同。以下简称一本线)以上的考生。二、招生专业及计划结合学校相关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8个,招生规模为150人。各专业招生计划及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根据各省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以及学校历年招生情况,我校强基计划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生,详细分省招生计划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2020年5月10日10:00至30日12:00考生可登录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486),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但可以最多报考我校在生源省有强基计划的同科类(新高考改革省份指同选考科目要求)3 个专业。(二)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学校考核测试办法1.对于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一本线之上的,按照我校在生源省强基计划各专业招生计划的4倍,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学校考核测试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报考了多个专业的,将以“高考成绩优先”原则确定入围学校考核测试的唯一专业。2.对于第二类考生,只要其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一本线,即破格入围我校考核测试,不占用招生计划4倍的名额。报考了多个专业的,以所填报的第一专业为入围学校考核测试的唯一专业。(四)学校考核测试我校考核测试分为体育测试、综合能力测试两个环节,详细考核测试方案在入围考生报名参加测试前公布。我校考核测试将于2020年8月4日前完成。1.体育测试项目为中长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立定跳远两项,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详见附件),所有考生均需参加。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资格。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须出具相关证明;因临时生病不能参加体育测试的考生,凭县级以上医院病历办理缓测手续,录取后在新生报到前先行参加测试并合格后方可办理新生报到手续。2.综合能力测试分专业进行,主要以“对专业学科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立志于为国家发展做重大贡献”为标准,结合考生综合素质档案,重点考查学生在所申报基础学科领域的志趣、天赋、潜质以及已经或可能展现出的能力等。考核方式由各专业从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三种方式中选择(不超过两种),其中笔试和面试主要考查学生所申报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满分100分。综合能力测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学校考核测试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届时再另行通知。(五)录取办法我校将以考生综合成绩为依据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合成办法:综合成绩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我校在生源省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分省分专业按综合成绩高低择优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同分时,学校综合能力测试成绩高者优先)。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所需计划不占已公布的各省强基计划名额。拟录取名单于8月5日前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批准后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并办理录取手续。我校分省分专业录取标准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进行公示。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学校成立强基计划招生及培养专责领导机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财务部、国际交流部、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后勤保障部及相关学院。1.强基计划录取入校的学生实行单独编班、小班制教学,设置首席教授,实施烛光导航工程,安排知名教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活动。2.学校将对强基计划学生实行阶段性考核及动态分流补入机制。本科二年级末,组织专家对强基计划学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学生分流到同专业普通班,空缺人数可由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同专业普通班学生申请转入。本科三年级末,组织专家对强基计划学生进行考核,考核良好和优秀者即可获得继续攻读研究生资格,其中考核优秀者优先获得直博资格。研究生阶段,继续实行专家考核机制,监控培养质量,对不合格学生进行分流管理。3.学校将通盘考虑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以学术为纽带,以拔尖创新的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制定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方案,本科阶段培养重点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在本学科或本学院所涉及相关领域继续深造;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学校相关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机构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优先吸纳强基计划学生参与项目研究。4.学校将多渠道增加强基计划学生国际交流交换学习机会,学校支持学生出国交流经费优先保证强基计划学生需求;突出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科学领域拔尖人才,并在奖学金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5.学校将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举措,树立标杆。为每名“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建立人才成长档案,跟踪培养发展情况,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为关键领域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五、其他说明(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尚未建立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本地各中学报考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学校不要求报考考生另行提供与此相关的材料。(二)对于在我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三)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入学后本科学习期间不得转专业,本科期间阶段性考核分流原则上限于本校普通类同专业。(四)考生来校参加考核测试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考生须缴纳考试费。(五)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六、监督保障机制(一)我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武汉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我校在实施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信息公开、选拔方法公平、录取结果公正、录取标准公示。(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处理。(三)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招生工作接受武汉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七、咨询方式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地址:武汉大学本科生院楼南205、206室邮编:430072招生咨询电话:027-68754231(正常工作时间)传真:027-68755571电子邮箱:wdzsb@whu.e.cn武汉大学本科招生网:aoff.whu.e.cn武汉大学监察部电话:027-68752636(正常工作时间)邮箱:jwo@whu.e.cn阳光高考信息平台:gaokao.chsi.com.cn八、本简章由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附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来源:武汉大学

几死

武大、山大、兰大等多所高校2020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啦!

教育部今年1月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今年是强基计划实施元年,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于,有关哪些考生可报考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将如何考核和录取、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考生培养方式与其他类型招生计划又有何不同……这些问题都是格外关注。经过近4个月的等待,这些谜团随着5月6日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的公布渐渐揭晓,而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的大幕也随之正式拉开。下面就随天津新文达中小学小文一起来看看各校招生简章吧!武汉大学| 招生对象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下同。以下简称一本线)以上的考生。| 招生专业及计划结合学校相关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8个,招生规模为150人。各专业招生计划及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招生省份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生,详细分省招生计划以武大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报名时间2020年5月10日10:00至30日12:00前登陆武汉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限报要求不能兼报其他高校,但可以最多报考我校在生源省有强基计划的同科类(新高考改革省份指同选考科目要求)3 个专业。| 选拔程序网上报名——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参加校测——录取| 入围倍数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一本线之上的,按照强基计划各专业招生计划的4倍,以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学校考核考试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对于第二类考生,只要其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一本线,即破格入围我校考核测试,不占用招生计划4倍的名额。| 校测项目体育测试:中长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立定跳远两项,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资格。综合能力测试:考核方式由各专业从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三种方式中选择(不超过两种),其中笔试和面试主要考查学生所申报学科的基本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满分100分。| 录取办法以考生综合成绩为依据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山东大学| 报考条件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以下同)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60分(理工类)或40分(文史类)。第二类:相关科学领域有突出才能。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所在省份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招生专业和计划| 选拔程序报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确定入围校考名单——参加校测——确定录取名单| 报名时间5月10日至30日考生登录山东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限报要求考生最多可报考我校4个专业志愿,并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入围倍数4倍| 校考安排8月3日前组织学校考核(以下简称“校考”),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1。笔试和面试方案笔试为综合试卷,满分100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满分100分。2。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办法我校组织专家对考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审查,作为校考的重要参考。3。体质测试方案及成绩使用方法我校组织考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内容:50米跑和立定跳远。测试结果不计入校考成绩,测试不合格不予录取。4。校考成绩折算校考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 录取办法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换算成百分制)*85%+校考成绩*15%第一类考生,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综合成绩由高至低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进行专业分配,专业间无分数级差。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我校予以录取并满足第一专业志愿。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入学后不允许转专业。兰州大学| 报考条件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以上。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 招生专业及计划| 选拔程序报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确定入围校考名单——参加校测——确定录取名单| 报名时间2020年5月10日至2020年5月30日登录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按报名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限报要求限报一个高校,一个专业,报名时间内未确认报名志愿的,报名无效!| 入围倍数3倍| 校测项目1.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创新潜质以及综合素质等。根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面试情况综合评价给出面试成绩。2.体育测试内容:(1)实心球投掷。(2)坐位体前屈。(3)立定跳远。| 成绩折算综合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满分值)×85+(面试成绩/面试满分值)×15| 录取办法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素质测试成绩。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录取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确需转专业的,在强基计划专业内进行调整。南京大学| 报考条件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以上。第二类:五大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 招生专业| 报名时间5月10日至31日24:00,考生可登录我校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 限报要求不能兼报其他高校,第一类考生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第二类考生只能在符合报名条件的竞赛科目所在专业组中填报1个专业。| 南大考核1.体育测试。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未参加测试的考生不予录取。2.综合测试。测试在标准化考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测试项目包括笔试和面试,分别按照60%和40%记入南大考核成绩。| 录取办法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折算成100分)×85%+南大考核成绩(折算成100分)×15%”合成的考生综合成绩进行录取。我校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依据招生计划分专业划定录取分数线。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中山大学| 报考条件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 招生专业| 招生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 报名时间5月9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限报要求不得兼报其他高校,考生可填1-3个专业志愿,并填报是否服从调剂。| 入围倍数4倍| 校测项目面试和体质测试| 录取办法综合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折算成百分制)×85%+我校考核成绩(百分制)×15%根据考生填报专业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和名额,按照“分数优先(综合成绩),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我校考核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成绩排位排序。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不予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生源所在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中国海洋大学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生物科学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不低于2020年所在省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下同)线上40分(高考满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满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确定)。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对于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2020年所在省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可直接获得入围学校考核资格。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学校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生物科学专业,招生计划数为 30人,拟面向招生的省(区、市)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具体分省招生计划数见报名系统。生物科学专业2020年在北京、山东和海南三地的选考科目要求均为:化学、生物、物理(3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在上述其他省(区、市)仅招收理工类考生。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报名时间和办法考生于2020年5月11日至31日登录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报考学校数量限定为1所,不可兼报其他高校。(二)入围校考办法7月26日前,对于第一类考生,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各省入围高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全部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对于第二类考生,达到学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成绩要求,即可入围。(三)学校考核学校拟于7月28日至8月4日期间举行考核,考核包括面试和体育测试两部分。面试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式,测试全程录音录像。1-面试 >>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专业志向以及兴趣特长,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潜质以及外语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还将组织专家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办法》有关规定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参考材料使用。2-体育测试 >>进入考核环节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内容包含:BMI体重指数(测试身高和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测试得分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版)中对应项目高三年级组标准为准,体育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考核工作方案可能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如有变动,届时会另行通知。(四)录取办法1-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综合成绩构成:学校考核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15%+高考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85%。2-确定录取名单 >>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将根据考生所在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排序依据依次为:学校考核成绩、高考总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高考语文成绩。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取名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我校于8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志愿录取。四、培养方案(一)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实施 “本硕博”衔接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前3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科研训练,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中间2年,主要开展研究生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后4年为博士培养阶段,期间含有1年国际合作培养经历。(二)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专业将分别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末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整,不适合将基计划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出班级,进入普通班继续学习。同时,通过有关程序,在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中选拔成绩优异、科研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补充进入强基计划。本科阶段三年级末,经考核认定不具备强基计划培养潜质的学生,分流至普通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其他学生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最新相关政策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在研究生阶段第二学年,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工作实施细则等规定,经专家工作组考核未通过的学生退出“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按照普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三)其他激励机制1.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通过校内“本硕博”衔接机制,努力扩大达到强基计划学业标准的本科学生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比例;结合国家公派出国政策支持,优先选拔强基计划学生出国完成博士学位。2.设立“强基”专项奖学金,奖励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立“出国(境)访学奖学金”,支持学生赴国(境)外短期访学(课程学习)、国(境)外短期科学研究或科研训练、参加国(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国(境)外高水平暑期学校。3.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跟踪学生成长情况。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学生培养工作;依托学校专业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教学督导、课程评估和教师帮扶等机制,实现学生培养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自我评估。4.学校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入强基计划学生培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誉感。具体包括:对强基计划选聘的师资在课酬、绩效等方面单独制定政策,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激励教师在授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学业指导、科研训练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子衿

2019武汉大学接收推免生通告发布:共2600人,占全日制50%

近日,武汉大学发布了《武汉大学2019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通告》。根据该公告得知,2019年武汉大学计划接收推免硕士生2600人,约占全日制硕士招生总规模的50%。理、工、医等学科门类中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且进入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学科可接收直博生。直博生招收人数一般不超过本单位招生人数的20%。凡取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身心健康的考生,均可接收为推免硕士生,一流建设高校及一流建设学科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优先接收;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全国竞赛等活动表现突出者优先接收;可以接收跨学科推免生。被接收的推免生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与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入学资格。直博生在培养过程中若不再适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具备攻读硕士学位基本条件者,经审核批准后可按硕士研究生模式培养并毕业。工作流程 复试要求 各培养单位具体组织接收推免生复试考核。考核可包括背景评估、综合面试等部分,复试内容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按学校有关文件要求确定。(一)背景评估 主要根据考生网上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估,包括:考生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及平均绩点(GPA)、科研能力、外语水平以及遴选推免时的综合成绩和名次等。(二)综合面试综合面试包括心理素质测试、专业英语测试及专业面试,主要测试考生心理素质、专业英语能力、掌握本专业系统知识情况、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目的与科研计划等。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倾向)以及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心理素质测试可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负责进行。凡心理素质测试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三)复试综合成绩计算 复试综合成绩、背景评估成绩及综合面试成绩均为百分制。复试综合成绩一般为:背景评估×50%+综合面试×50%。培养单位也可自行确定相关比例关系。所有推免生均需具有复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四)有关要求1.灵活安排复试时间。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考生申报情况,适时安排复试时间,并及时将复试结果告知考生。2.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有条件的培养单位可为外地来校参加推免复试的考生报销往返路费或解决食宿。 录取原则按照接收推免生计划和复试综合成绩排名,确定接收推免生的拟录取名单。 推免生录取名单及新生学籍注册均以“推免服务系统”备案信息为准,未经公示及“推免服务系统”备案的考生不得录取。 说明:详细《武汉大学2019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通告》,请前往学校官网查询。(来源:武汉大学)

掌门人

注意:南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招生计划来了

众所周知,2021考研将在2020年12月份低进行,目前已经进入9月中旬,距离初试也就只有三个月时间,各位小伙伴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我想大部分研友们都已经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了吧,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南开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招生计划。学校简介南开大学,简称南开,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学院“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入选国家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且为36所A类高校之一。历史沿革南开大学创办于1919年,创办人是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1860-1929)和张伯苓(1876-1951)。1937年7月,正处于成熟发展时期的南开大学不幸惨遭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三分之二的校舍被毁。抗日战争胜利后,三校复员北归,1946年南开大学迁回天津并改为国立。1949年1月,天津解放,南开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开大学由一所学科比较齐全的大学变成了一所仅拥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设有14个系,3个专修科。1966年至1976年,南开大学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1966年至1971年教学、科研工作完全瘫痪,五年之久不招生、上课。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学校大部分校舍遭到不同程度损坏。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焕发青春活力。1994年,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学制年限(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商学院、日本研究院国际政治专业实行以2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以3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3、南开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南开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的学制详见该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说明。(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电子信息(含电子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研究方向)、材料与化工(含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方向)、生物与医药(含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研究方向)、农业硕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法律(非法学)、物流工程与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2、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3、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招生专业目录招生计划南开大学是一所很不错的院校,也是很多考生梦寐以求的高校,最后小编也祝愿大家都能去自己心仪的学校。往期精彩回顾郑州工程技术学院2020年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来了重要通知!河北师范大学2021考研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来了河南工程学院2020高考专科批录取情况东北大学:部分专业2021考研招生考试初试业务课科目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