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大科研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奢曰

武大科研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武大科研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宋保亮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右二)武大科研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有助于研发新的降脂药物武汉晚报讯(记者邓小龙)为什么有的人只吃素血脂也高?为什么有的人吃很多肉反而血脂正常?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宋保亮教授的研究成果“进食诱导胆固醇合成的机制及降脂新药靶发现”,解答了相关问题。17日,本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成果日前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的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胆固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脂质,但太多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人在进食碳水化合物时,胆固醇主要靠自身合成获得。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合成,饥饿时则抑制,这其中的机制长期不清楚。据介绍,宋保亮带领的课题组发现,进食碳水化合物后,血液中升高的葡萄糖和胰岛素促使肝脏中USP20蛋白被磷酸化修饰,USP20稳定胆固醇合成途径限速酶HMGCR,从而上调胆固醇合成。抑制USP20,降低血脂、减肥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该发现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USP20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目前评选活动已连续开展6个年度。此次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同行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审核,最终确定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入选。 (编辑:裴春梅)关键词: 【来源:武汉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立乎不测

武汉大学:中国科研实力“最”拔尖的大学之一

中国科研实力“最”拔尖的大学之一当“武大梦”融入“中国梦”,犹如远流汇入江海,亦有波涛汹涌之势。多年来,珞珈山上,将无限热情投身于创新研究的学者不在少数。他们中有身先士卒的学科带头人:张俐娜院士在纤维素研究中作出卓越贡献,成为首个获得安塞姆·佩恩奖的中国人;夏军院士凭借其在发展水文科学、改进中国乃至全球水环境方面的贡献,成为首个获得国际水文科学奖Volker奖章的中国学者;舒红兵院士在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培养大批人才,获《自然》杰出导师奖……他们中更不乏充满激情的中青年骨干:雷爱文教授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一些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李红良教授团队致力于心血管和肝脏代谢性疾病研究,不到一年时间就在《自然》子刊发表论文5篇,国际权威期刊《欧洲心脏病》杂志大幅报道团队10年来的突破性成果……其中,张俐娜与龚健雅、舒红兵、李晓红、李建成同一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一次新增5位院士,传为佳话。2013年7月,中央领导深入湖北鄂州市水稻育种基地,查看水稻长势,向科技人员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在这个育种基地,武汉大学朱英国院士培育的杂交稻良种推广种植面积已在亿亩以上,尤其是“珞优8号”水稻已连续7年被湖北省列为水稻主导品种,连续4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长江中下游主导品种,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如今,武大人为粮食安全奋斗的事业仍在继续。2019年1月,武汉大学报送的“维生素E合成工艺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当选湖北省2018年度“十大科技事件”。此次事件中,武汉大学药学院刘天罡和邓子新教授率领团队在全球首创采用微生物发酵合成法尼烯为中间体来合成异植物醇,颠覆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化学全合成维生素E技术,并且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全合成维生素E技术,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生产过程也更加绿色环保,减少碳排放60 %。该技术投入使用一年多,累计为湖北新增产值20亿元,成功占领一个重大品种产业的优势地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除了拥有“科技惠民”的情怀,武汉大学还有一支大胆创新的优秀团队,他们拒绝科技成果闲置,全力破解“转化”难题。“十二五”期间共引进科技成果转化资金5亿多元,转化科技成果50多项;连续十七次囊括深圳高交会各项大奖;设立珞珈创新天使基金,筹资1.5亿元,支持师生、校友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2000年以来,武汉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75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来源:武汉大学

是欺德也

北大武大都在减招研究生,原因很简单:大学生的质量要提高!

提升教育的质量,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在喊的口号。而对于这样的话有些大学是只说不做,还有大学是边说边做,也有一些大学是做了但不说。当然,这里的重点不是说不说,而是到底做没做。只要做了,说和不说都没什么。那么具体到提升教育质量的时候,该做些什么呢?首先必然是大学要严格把关,严进严出。当下的高考其实还是很公平,很严格的。是以想考大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考上大学之后怎么毕业,这点各个高校的态度又是不太一样的。有些高校对于毕业的要求很放松,只要大学期间不挂科,那么四年一过都能拿到毕业证。但有些高校的要求就很严格了,比如说中科大,考上中科大的人无一例外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在进入中科大之后却发现,这科大校园里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除了学校要求严格之外,对于研究生的招收也要严格把关才是。相对于高考来说,考研的难度可能要小很多,因此有些人为了逃避就业,是纷纷选择考研、读研。而有些高校为了增加些研究生,也是年年扩招。一方面提供位置,另一方面有需求,长此以往导致研究生的质量也很差。是以现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都是做了调整,降低了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这其中武大是减少了280名研究生的招生,浙大减少了500人的招生,北大减少了290人的招生。虽然这些大学的减招在总体数据上不值一提,但至少是有这样的态度了。至于说扩招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现在大学生的质量要提高。因为这研究生如果一位的扩招,实际上等于扩招了推免生,从而挤压了统考生。到时候实际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逐年在减少,而这样带来的结果可能就是某某博士那样的人是增多了。

取境

硬核!武大研究团队参与发现迄今最大恒星级黑洞

还记得今年4月人类史上首张面世的黑洞照片吗?这一由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从四大洲8个观测点“捕获”的视觉证据,首次将这个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天体呈现在人们面前,引发了全世界对黑洞的广泛关注。△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团队发布的世界上首张黑洞照片天文学家根据黑洞质量的不同,将黑洞大致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但是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仅发现约20颗恒星级黑洞,而且都是通过黑洞吸积伴星气体所发出的X射线来识别的,质量均小于20个太阳质量。因此,发展新的方法来发现数量巨大、且无X射线辐射的黑洞,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伟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教授、武汉大学珞珈讲座教授刘继峰的研究团队等国内外天文学家,日前在合作研究中有一项重大发现:他们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LAMOST望远镜与星空 (图片来源:国家天文台)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势必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他们的合作成果。论文题为“A wide star-black-hole binary system from radial-velocity measurements”(《径向速度测量发现宽轨道黑洞双星系统》)。刘继峰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是国家天文台和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王伟是合作作者,署名单位是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王伟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博导。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天体物理硕士学位,2007年在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加入国家天文台,2014年聘为研究员。2017年加入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天文团队。已发表60余篇论文,主要研究兴趣是高能天体物理,黑洞、中子星、脉冲星的理论和观测研究,超新星物理,超新星遗迹与高能宇宙线起源,核天体物理,空间天文等。高能天体物理团队有教授1名,特聘研究员3名,博士后4名。团队致力于理解宇宙中剧烈活动天体物理过程,揭示黑洞、中子星等特殊天体的物理本质,是中国第一颗X射线卫星慧眼科学卫星、高海拔宇宙线天文台LHAASO、黑洞猎手巡天项目的PI团队。同时利用国外先进天文望远镜如美国NuStar、Chandra卫星,欧洲INTEGRAL卫星开展黑洞、中子星和超新星物理的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新手段理解黑洞形成、吸积和喷流,超新星爆发的物理机制。△王伟教授(右一)研究团队LAMOST是我国自主研制、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望远镜,2019年成为全球首个获取光谱数突破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在这次科学发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秋季开始,以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开展双星课题研究,对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进行了历时两年半的长期监测。在两年半的时间内,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积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研究人员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宁静的双星系统(LB-1)中,一颗质量是太阳八倍的蓝色恒星在绕着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周期性运动,其不同寻常的光谱特征表明那个看不见的天体极有可能是一颗黑洞。研究人员随即通过西班牙10.4米加纳利大望远镜和美国10米凯克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并计算出黑洞质量是太阳的70倍。△ LB-1的艺术想象图(喻京川绘)目前,恒星演化模型只允许在太阳金属丰度下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颗新发现黑洞的质量已经进入了现有恒星演化理论的“禁区”。△ LB-1和引力波并合事件、X射线方法发现的黑洞的质量分布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这一非凡的成果,将与过去四年里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及欧洲室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双黑洞并合事件一起,推动黑洞天体物理研究的复兴”。接下来,利用LAMOST极高的观测效率,天文学家有望再发现一大批深藏不露的“平静态”黑洞,开创黑洞批量发现的新纪元。据悉,武汉大学-国家天文台联合天文中心是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成立的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中心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加强双方的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推动课题的联合与交叉研究,推进双方合作参与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旨在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天文学科研平台。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字:张一飞图片由王伟教授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来源:武汉大学( luojia1893 )

赌命汉

武大文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27人,北大8人,北师大7人!

10月1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在网站上公布了2020年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从公布的名单来看,武大文学院2020年一共招收推免生81人。武汉大学文学院2020年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为125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92人,专业学位硕士33人),本次共接收推免生81人,剩余44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13人,专业学位硕士31人),不过,推免情况从生源质量来看,还是很不错的,招收的81人一共来自16所学校,其中14所是985高校,2所是211高校。另外,从各校生源人数来看,来自985高校生源有79人,211高校生源2人。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27人,占总的三分之一,来自北京大学的推免生有8人,占比接近百分之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分别有6人,来自兰州大学的学生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学生分别有4人,来自山东大学的学生有3人,另外,来自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各有1人;武大文学院今年的推免生源质量确实不错,武大汉语言文学在第三次学科评估中排名第十,在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A-,位置大概也和前一轮评估差不多。武汉大学文学最鼎盛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著名的“五老八中”,八中的程千帆先生的学生今年也很有名,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就是其学生。武汉大学文学院目前师资力量也不弱,有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人(宗福邦、於可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陈文新、尚永亮),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李建中)。

第三部

武大法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30人,北大9人,清华2人!

10月8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示了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示的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一共接收推免学生165人,其中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30人;来自同城的另一所法学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各有9人,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各有6人,还有许多来自其他高校的学生,一共来自47所高校。为保护隐私,就不公布具体的名单了,只公布统计结果,具体如下:从整体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推免生来源学校基本都为985/211大学,除了法学强校西南政法大学之外,都是211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领域中,武大法学还是基本排名前五,在国际法领域享有盛誉,在环境法领域也很不错,在行政法和宪法领域也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之前统计了一下,武大法学院出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也不少,虽然今年有一位长江到华中科技大学当法学院院长去了,不过今年公示的2018年的长江特聘名单中,武大法学院又上了一个长江特聘,师资力量可谓非常雄厚。另外,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82人,除了接收推免165人之外,还有统考名额117个。武大法学院2020研究生统考名额:END!

红飘带

2019考研:17名北大学子保研到武大?武大法学究竟有多牛?!

说起中国法学领域的王牌院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四系分别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现如今,“五院”基本上都升级为了大学,其中中南政法学院被合并为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大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趋势。今天要重点说一下的就是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一直被认为是“网红”大学,貌似在各大新闻中,经常能看到它的名字。然而,最近武大又“火”了一把。被誉为“最牛的法学系”。原因是这样的:前不久,武汉大学法学院公布了该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根据该名单显示,本次共接受各校推免生共186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推免生名额,除了武汉大学本校41人外,竟然还有17人来自北京大学的17人……北大的学子,保送到武大?!一般来说,各校保送到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比较常见,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到其他学校则太少见了!不少人看到这个新闻有些不淡定了,武大法学院的实力到底有多牛?武大法学院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17年的双一流学科名单中,武汉大学的法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并且,在连续三轮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武大的法学都入选了A级,与北大属于同样的级别,同属于法学领域的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改组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作为中国当代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源头,武大国际法专业在法学系仍属翘楚,毫不夸张的说,排名第一!另外,武大法学院所有的法学二级学科基本都可以排名全国前十!

爱旬

武汉五所大学均为百年高校,武大稳居第一,华中科大能否逆袭

武汉五所大学均为百年高校,武大稳居第一,华中科大能否逆袭,武汉简称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6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经济和交通方面都很发达,教育方面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数据显示,武汉有82所高等院校,大学数量在中国列第二,公营大学居多,在校大学生104万人,规模居中国之首,接下来我们介绍这五所大学。1.武汉大学1893年首次设立的综合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国字世代”大学,目前武汉排名第一,是国家首个“双一流”建设高中,遥感技术在ARWU学科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在教育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价中,4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9个学科排名前三,硕士课程347个,博点250个,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央直辖副部级大学,拥有国家大科学中心,师资力量强,有学院士17人,202人硕士称号的授权点,有189人博士学位的授权点,有39人博士学位后的研究流动站,总面积7000亩以上在,我会考虑的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师范大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一级科博士学位授与点21个,有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个,有政治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两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有9个运动等国家重点学科,与美国、俄罗斯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关系,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4.武汉理工大学创立于1898年,拥有3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授予博士课程学术学位的一级学科有19个,材料学专业、工学专业、化学专业和物理学科都名列世界ESI学科的首位,包括15个国家特色专业,有国家级共享资源课17门,学校有四个校园,环境优美。5.华中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个,是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大学,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拥有27个一级学科硕士课程、15个一级博士课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我国最有名的农业学校之一。这些大学中有适合你的大学吗?你认为武汉五所大学均为百年高校,武大稳居第一,华中科大能否逆袭?

华之乱

8名北大本科生保送至武汉大学文学院,名校推免已经成为主流

在10月12日,武汉大学文学院公布的2020年招收推免研究生信息显示,今年总计招生计划为125人,其中光是推免生就占到了81人,也就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只有44个,其实相比于南开计算机留的位子已经够多了。不过这44个名额之中,学术学位硕士只有13人,其余31个均为专业学位硕士。武大文学院2020年的推免生招生情况依旧良好,81人之中79人来自原985院校,其余2人来自211高校(湖南师大和华中师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8名保送生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园可能有的网友对于从北京大学保送到武汉大学有点不太理解,认为是一种倒退。单纯从学科上来说,北京大学文学要强于武汉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北京大学是A+,武汉大学是A-。武大文学院与法学院一直以来都是武汉大学的优势学院,在曾经很火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之中,武大选手基本都是这两个学院的,每年保送到武大文学院和法学院的北大学子都不少,在去年更是有17位北大学子被保送至武大法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大家都认为能在高考之中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但是在研究生推免之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拥有此资格,首先能得到推免资格就说明平时的学习一定不差,至少在中等偏上。何况文学这学科不像理工科有量化的考核指标,论师资力量及学科实力,武汉大学文学院也是国内一流的。除了武大本校以外,保送人数较多的高校还有北师大7人,华东师大川大中大三校均有6人,这些高校的中文学科评估成绩均为A-及以上,可见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推免生质量还是很好的。推免生毕业院校人数排名比较有意思的是武汉大学是多年以来保送至北大的第一大高校(除了北大),而每年保送至武大的北大学子也很多,可见如今推免已经逐渐成了名校互推的趋势。除了原985高校之外,部分优秀的211高校可能还有机会角逐名校热门专业,普通院校保送名校热门专业的机会已经很渺茫了。

铃音

武汉大学的2个王牌专业:乍一看很冷门,实际学科实力全国第一!

春天满目樱花盛开,珞珈山灵狐满身仙气,校园绿树成荫鲜花齐放,这是只有在众多学子们向往的武汉大学才能拥有的绝美体验。小壹相信大家对“网红大学”武汉大学并不陌生,尤其是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武汉成为了大家格外关注的对象,作为新生的你们,有报考武汉大学吗?众所周知,能够考入武汉大学的都是状元学霸,毕竟其不仅是国内外知名的985顶尖名校,且综合教学水平相当强劲,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完全能够位居前十。武大作为高分学子们梦寐以求之地,高考竞争压力逐年递增,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大幅度上升。但大多考生们对于武大的专业并不甚了解,今天小壹就给大家介绍武大最强的2个“王牌专业”,大家乍一看以为这2个专业很冷门,可实际上学科实力在全国位居第一的宝座!一、武汉大学首先,小壹给大家介绍知名高校武汉大学,武大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自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发展创建以来,在长达127年的悠久办学历程中,先后历经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等阶段,不断扎实教学根基以提高综合实力,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以壮大师资队伍,成为了享有卓著声誉的顶尖名校。武大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的重点高校,受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大,所拥有的学术资源与科研经费也更为丰富。武大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理念,积极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培育方针,为推动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贡献了力所能及的力量。二、王牌专业测绘工程: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大力发展,测绘工程成为了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涉及内容有高新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研究实践,今后就业方向有国内知名的航天航空部门、海洋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地震地质部门等。由于国家目前对高新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发展信息技术业的强烈意愿,使得测绘工程的就业市场相当广阔,该专业毕业生不仅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新人才,且工作薪酬待遇同比更好,大多是任职于国家单位,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大家看到该专业名称时,可能会以为这是“冷门专业”,毕竟颇具工科类特征,以及未曾过多宣传,使得社会名气并不响亮。遥感科学与技术:该专业主要为国所用,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需要的关于目标的时空信息,以推动国家社会的重大决策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为国防建设及国家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遥感科学与技术之所以能成为名校武大的王牌专业,一方面是因为其作用极其广阔,涉及石油、航天航空、农业、地质等多行业,其实用价值及应用价值不容小觑;另一方面,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极其乐观,就业行业多样,且工作不可替代性强,是学子们极佳的选择。但与测绘工程一样,更注重实在意义,致力于培育优秀学子,而使得社会名气并不高。总之,作为武大的王牌专业,测绘工程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在第四轮评估中,都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小壹建议对该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加考虑,看上去似乎是“冷门专业”,但实际上无论是从学术资源、科研经费,亦或是就业工作、薪酬待遇而言,都会让你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