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武大法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30人,北大9人,清华2人!骆驼客

武大法学院2020推免研究生来源,武大30人,北大9人,清华2人!

10月8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示了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从公示的推免研究生录取名单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一共接收推免学生165人,其中来自武汉大学本校的学生最多,有30人;来自同城的另一所法学强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各有9人,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有7人,来自浙江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各有6人,还有许多来自其他高校的学生,一共来自47所高校。为保护隐私,就不公布具体的名单了,只公布统计结果,具体如下:从整体来看,武汉大学法学院推免生来源学校基本都为985/211大学,除了法学强校西南政法大学之外,都是211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实力雄厚,在法学领域中,武大法学还是基本排名前五,在国际法领域享有盛誉,在环境法领域也很不错,在行政法和宪法领域也很有竞争力。另外,我之前统计了一下,武大法学院出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长江也不少,虽然今年有一位长江到华中科技大学当法学院院长去了,不过今年公示的2018年的长江特聘名单中,武大法学院又上了一个长江特聘,师资力量可谓非常雄厚。另外,武汉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计划人数为282人,除了接收推免165人之外,还有统考名额117个。武大法学院2020研究生统考名额:END!

此三言者

2019考研:17名北大学子保研到武大?武大法学究竟有多牛?!

说起中国法学领域的王牌院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五院四系”。五院是指,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四系分别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现如今,“五院”基本上都升级为了大学,其中中南政法学院被合并为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大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此消彼长的趋势。今天要重点说一下的就是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一直被认为是“网红”大学,貌似在各大新闻中,经常能看到它的名字。然而,最近武大又“火”了一把。被誉为“最牛的法学系”。原因是这样的:前不久,武汉大学法学院公布了该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根据该名单显示,本次共接受各校推免生共186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推免生名额,除了武汉大学本校41人外,竟然还有17人来自北京大学的17人……北大的学子,保送到武大?!一般来说,各校保送到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比较常见,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到其他学校则太少见了!不少人看到这个新闻有些不淡定了,武大法学院的实力到底有多牛?武大法学院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17年的双一流学科名单中,武汉大学的法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并且,在连续三轮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武大的法学都入选了A级,与北大属于同样的级别,同属于法学领域的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学科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改组成立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都是其中的重要院系。作为中国当代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源头,武大国际法专业在法学系仍属翘楚,毫不夸张的说,排名第一!另外,武大法学院所有的法学二级学科基本都可以排名全国前十!

沙耶

这11所院校法学专业很好,北大、武大你会选择哪所,有你母校吗

中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学校有哪些?以五院四学部为法学基础的11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大、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是代表阵营,现在有清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你是哪一门法学专业的,实力也非常强,同样的考生应该重点考虑。一、法学四系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法学专业设置在著名的北京大学法学院,这个学院于1999年6月26日正式成立,前身是北京大学法律系,是新中国第一个开设法律专业的机构,也是中国“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学的法律专业始于1904年,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悠久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发展迅速,在人才培养、科研、学科建设、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法学院的前列。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律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四个国家的重点学科,另外,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三所大学之一,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学科具有较强的教育和研究能力,该学院依托台队合理最高的法学师资队伍,在教育和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建立世界一流的法律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法学四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第一个正式成立的新型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者、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开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囊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共和国的法治和法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振兴和繁荣法学研究作出了贡献好的。另外,人民代表大会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第一个拥有法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博士课程和硕士课程覆盖全部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包括全二级学科)一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四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包括全博士学位学科)。三、武汉大学法学四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是历史悠久的法学五院四个学部之一,2003年获得了国家首个法学一级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硕士11点、博士6点、博士1个、博士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双一流被批准建设,经过几十年的重建和发展,武大法学院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据点。特别是随着全国大学法学部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法学部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压力,武大法学院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要战略,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扩大就业渠道为重点,使该院研究生维持了高就业率,按照学校的政策,作为应届毕业生来派遣。四、吉林大学法学四部吉林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48年,是中国法学部有名的“五院四系”的成员,吉大法学院的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1966年至1976年期间,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停学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那个学校的历史是从1948年创立的东北行政学院的司法学部开始的,现在在全国受到广泛影响,成为了有着良好名声和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和研究基地。吉大法学院有法学一级专业博士的授权点,在法学10的二级学科中自主设立博士课程,现在设立了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和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学、国际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与经济学院共同培养的法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和行政学院共同培养的法政治学博士学位专业,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法学博士课程,其中法学理论、刑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领先,民商法律是吉林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累和特色的优势学科。那么以上就是这11所院校法学专业很好,北大、武大你会选择哪所,有你母校吗,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

彗星日

法学,看起来很美,想说爱你不容易,武汉大学的法学值得报考吗?

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是武汉大学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在法学领域,特别讲究传承和学校出身。法学行业的人有五院四系的说法,这9所学校是我国最早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五院是指: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四系是指:北大法律系人大法律系武大法律系吉大法律系现在五院变成了五所政法大学,四系变成了四个学院。四系要比五院厉害很多,因为这些学校都是985大学,学校加持的光环就比五院厉害。985大学不论就业还是推免保研的比例要比其他学校高很多。在法学方面,对学历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很多要求是博士,硕士是起码的,所以读985大学的法学院比双非学校的法学专业在这点上要占不少便宜。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历史很悠久,是武大最早创立的学科之一。在1908年的时候,就有湖北法政学堂,后来并入武汉大学,因此1928年成立武汉大学时,法学就是里面重要的一门学科。院系调整时,法学专业从武大拆分了出去,到1979年恢复法律系,1986年为法学院。这是国内非常早的法学院之一。现在武大法学院有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获得了A。在双一流的评选中,法学也入选了。武大法学院被称为珞珈山上的王牌军。就业法学专业的就业主要是以下三类:第一当然是当律师,大家一般盯着的都是律师,因为金牌律师,红圈律师收入非常高。不过,需要考过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第二,公务员。很多学法学的可以考公,去公安、法院、检察机关,还有审计等各种政府部门。第三,公司的法务部门。现在大家对于法律越来越重视,一般大型公司都有法务部门,处理公司的各种法律事务。武汉大学的就业不过,注意,上面是理论上的就业,除了传说中的顶尖律师,其他行业的收入都不高。像律师,一开始收入非常低,要在大律师事务所,或者一定级别之后,收入会非常高。公司的法务人员因为不是公司的业务部门,收入也不会太高,而且法务部门人一般不多,也比较弱势。除了收入不高,法学还不好就业,法学经常会被归入就业红榜。这会让人想不到。法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定要考律师证,过了司法考试,就业会好很多。具体的,我们来看看武大的法学就业率。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就业率惨不忍睹,是所有院系里面就业率排倒数第二,只有67%,研究生的还凑合,达到了94%。具体是什么原因,武大的就业报告里面没有说明。不管如何,准备考法学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信息,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仔细思考,法学看起来美,想说爱你不容易。

鸿门艳

中国最好的11所法学专业大学,北大、武大、人大、吉大,你选谁?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中国最好的法学专业强校有哪些?以五院四系为法学根基的11所高校(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武大、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是一个代表阵营,但是现在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法学专业实力也十分强劲,同样值得报考的同学重点考虑”。值此文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关注”,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着重探知法学综合类传统强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学专业实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高校。一、法学四系之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法学专业,设置于著名的北大法学院,该学院正式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是新中国第一批开设法律专业的单位,是中国“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学法律学科发轫于1904年,在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法学院取得了飞速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法学院校的前列。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北京大学作为拥有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学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该学院凭借梯队合理的最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法学四系之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创立的第一所正规、新型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法律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建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法律人才。作为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老中青三代学者参加了新中国宪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订工作,为共和国的法治和法学教育发展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为法学研究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此外,人大法学院还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三、法学四系之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法学院,校史悠久的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在2003年获批国家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获批法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经过数十年的恢复重建与发展,武大法学院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一方重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国各高校法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法学研究生就业形势也变得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压力,武大法学院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主战略,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和拓宽就业途径为工作重点,使该院研究生保持了高就业率,其研究生就业率为97.3%,少数在毕业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同学,也陆续在毕业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单位,并按照学校政策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予以派遣。四、法学四系之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建院于194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法学院之一,中国法学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员。吉大法学院的其前身是吉林大学法律系,是“1966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仅存的未停办的两所大学的法律系之一。其办学历史则始于1948年创建的东北行政学院司法系,现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良好声誉、重要地位的法学教育与研究基地。吉大法学院现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可在法学10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立博士点。现已设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有与经济学院联合培养的法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以及与行政学院联合培养的法政治学博士学位专业,有东北地区唯一的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法学理论、刑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民商法学为吉林省省级重点学科,是学院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特色的优势学科,拥有一批发展潜力大、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专家和中青年学者。法学五院四系之北大、中国人民大学、武大、吉大,心目中理想的大学总是很美好,现实中高考的分数总是很残酷,要想把握理想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主动权,高分是先决条件。同学,再坚持百天,你将有望踏入理想高校的学府!

丘陵

武大法学院推免,9个北大、2个清华真牛

一般来说,考研究生都是往上去的,毕竟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更后面的博士生。一般来说我们都称为深造,既然都是深造了,那肯定是“人往高处走”,像是本科普通一本,考研知名211,读博士知名985一样。不过也并非都是如此,武大最近公布了推免的名单,来武大读书的名校生,那可真的都不少。来看法学院的推免名单,从上到下几乎全部都是985/211大学,有少数几个不是的,也是西政这种行业内的顶尖名校,论实力完全是不虚任何大学。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有来自清北的学生,有九个北大的,还有两个清华的。清北的保研率一直很高,这几名学生选择保研到武大,也是对武大实力的认可,武大的法学院在国内也是鼎鼎有名的。考研毕竟还是导师更重要,武大的法学院,还是有不少行业内的大牛的,实力非常强悍。武大的法学,在过去可是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实力上是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很多传统政法大学,都没能评得上。除了一向的龙头中国政法,像西政、西法大,这些年已经是大不如前了,没有了过去在政法领域“一言九鼎”的地位。相反的作为综合类大学,武大的法学一直是欣欣向荣。去年也是有17名北大的学子,保研到了武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别的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有些门道可仔细看看名单,还是能看出一些门道的,这些来自清北的学子,都是很牛的学生。武大的法学院,也是国内顶尖的法学院,两者加在一起,那就是双倍的“牛”。不过仔细看看,貌似保研到武大的学生,本专业是法学几乎没有,都是跨专业保研的。即便是清北的学生,本科没有选对专业,毕业之后想要学法律,也只能保送武大法硕(非法学),这再一次向我们说明了选专业的重要性。能考上北大和清华,那当年肯定是分数高得吓人,起码都是全省前一百。可即便都很优秀,能上“姚班、元培”,能去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的,也只是少数人。分数尴尬的很多人也只能选择北大的冷门专业,这些冷门专业就算是北大,就业也不容易。如果大学四年成绩不够优秀,那么毕业之后想到热门专业深造,也只能来后面的985大学。相对来说,就感觉有些浪费时间了,毕竟本科的时候,本身就可以来这些大学学习。高考选专业的时候,请一定要慎重。

神明往与

武汉大学法学院2021拟录取推免生统计:北大19人 复旦3人

近日,武汉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武大法学院)正式公布了2021年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通过公布的名单显示,2021年武大法学院拟录取免试硕士研究生共167人,分别来自国内不同层次的46所高校,其中既有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这样的顶尖985强校,也有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这样的一流学科建设名校,同时还有中南民族大学这样的双非高校,能吸引到各个层次的人才,可见武大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从具体名单来看,本次录取最多的是武汉大学本部的,共有38人。令人意外的是,人数第二多的并不是同城的法学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是北京大学这所顶级名校,共有19人。这一点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好奇,堂堂北京大学,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知名度以及办学水平都远远强于武汉大学,而且地域优势和影响力更是武汉大学所无法比拟的,那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武汉大学呢?来源博雅数据库其实,武大法学院每年录取的北大推免生都有,并不是2021年才出现的。据统计,2019人就有17人,2021年再创新高,达到了19人。另外,华东五校之一的复旦大学拟录取3人,北京师范大学3人,浙江大学2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华中科技大学1人,中山大学6人,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这样的法学强校都有5人,可见武大法学院的吸引力还是很强的。那么为何武大法学院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其实,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在国内一直比较强势,在业界的认可度也比较高。第四轮选学科评估显示,武汉大学法学专业为A级,软科最近发布的法学学科排名显示,武汉大学位居国内所有高校前2%,仅次于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强于排在第六位的北京大学,所以说北京大学虽然整体综合实力很强,但是在法学上仍然不及人大和武大等高校。根据武大法学院2018年就业报告,作为五院四系的老牌法学名校,武大法学院硕士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既有去往中国人民银行金币总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这样的金融公司的,也有去往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知识产权局这样的国家单位,另外各大律所也是就业的去处,总体来说,业界口碑在国内还是不错的。

播抗战

孩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法学专业,未来发展前途如何?

“孩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法学专业,未来发展前途如何?”有人问。孩子考上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武汉大学本身是一所顶尖的985大学,每年在各种款式的大学排行榜中都位居国内前列。武大的法学这一学科,是属于“五院四系”中的一个成员。“五院”我们就不说了,和武汉大学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关系,那么“四系”到底是哪四大系呢?其一是北京大学的法律系,其二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律系,其三是武汉大学的法律系,其四是吉林大学的法律系。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是非常牛的。所以,法学专业是武汉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法学在武大位列A档学科之一,该专业在武汉大学是相当热门的一种存在。那么在考上了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会怎么样呢?如果是当律师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很有前途的。武大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当律师。在一些影视剧中,律师几乎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而在实际生活中,律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一个案件,如果有优秀律师参与的话,那么案件就很可能会往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当律师又是不少人的梦想,如何实现这个梦想呢?我觉得可以通过学法学专业来实现。那么法学专业应该选择哪个学校就读比较好呢?武汉大学其实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武大出来的律师,至少有着武大这一“金字招牌”,在成为律师的途中可以少做一些弯路。不过想要当律师,一定要先取得律师执业证书,这样才能算得上“持证上岗”。武大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一些企业的法务部门上班。最近几年,法学毕业生在一些企业当法务、法律顾问之类的行业是比较吃香的,在企业的法务部门上班的话,收入一般都是相当可观的:在部分企业的法务部门就业,起始年薪比较高的可以达到15-20万之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企业法务这一行的年薪就越丰厚。虽然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范围并不是那么的广,但是我觉得如果是武大法学专业毕业生的话,在一些企业的法务部门上班也算是比较好的选择。法学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行政部门的公务员。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想成为行政部门的公务员,作为武汉大学这所顶尖985大学的毕业生,应该说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当公务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相当爽的事情,很多地区的老师都相当羡慕公务员,经常都有老师发出“教师待遇要不低于公务员”的呼吁。如果公务员行业不够“滋润”的话,何以让老师们对此如此“垂涎欲滴”?武汉大学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成为公务员,如果继续考研读博的话,估计优势会更大一些。你觉得武汉大学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呢?欢迎留言交流。

达名

武汉大学法学有多厉害?今年接受了17名北大保研生,共186人!

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近日,武汉大学法学院公布了该院《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根据该名单显示,本次共接受各校推免生共186人。除了武汉大学本校41人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的17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人,华中农业大学9人,山东大学7人、武汉理工大学7人、西南政法大学7人,吉林大学6人……一般说来各校保送到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比较常见,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送到其他学校则不是特别多。比如这次武汉大学法学院一次性接受了17名北京大学本科生,足以彰显武汉大学法学的实力。在去年的双一流学科名单中,武汉大学的法学也入选了。并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的法学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并被评估为A类学科。并且在前几次的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的法学评估结果一直都非常优异。另外,在以前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的法律系,俗称为“五院四系”由此看来,武汉大学的法学专业实力一直都是非常强劲的,因此接受北京大学的17名保研本科生就不足为奇了。

季真

北大法学院2020拟录取推免研究生,北大93人,人大5人、武大3人!

最近,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布了2020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名单北大法学院2020年共接收推免研究生180人,包括学术型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从北京大学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目录来看,北大法学院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5人。在180人的推免研究生名单中,来自全国34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的本校生源过半,有93人,占比51.7%;其次为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有12人;来自中山大学的生源有8人;来自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生源也分别有5人;来自厦门大学的生源有4人;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生源各有3人。具体各校生源人数如下:用更加直观的饼状图和柱状图看一下: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五院四系之一的法学机构,实力雄厚,有许多法学著名教授,比如陈兴良、朱苏力、陈瑞华、张守文、王锡锌等等。基本上法学实力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A,和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并列。当然,北大法学院依靠北大的招牌,每年也是许多法学学子的梦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