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出炉!分裂人

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出炉!

近日,我市发布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温州市气象科普研学基地等32家单位获评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华玉山海生态教育研学营地等8家单位获评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知行合一。温州的研学旅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政府搭台,统筹绘制研学旅行新蓝图;行业并进,协同建设研学联盟共同体;课程创新,着力打造实践育人新样本……近年来,我市贯彻“社会即学校”“实践即育人”理念,联动行业部门力量,打造研学资源平台,推出了一系列精品线路,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研学旅行模式,打造出实践育人的研学旅行“温州模式”。为推进学生实践教育事业的发展,温州在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申报认定和管理细则,同步制定了监督考核等一系列办法,“十三五”开启了温州实践教育的“1+X+Y”模式。从2016年开始,市教育局与文旅部门合作开展研学实践基地评创,与共青团合作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认定。截至今年8月,温州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80个、营地22个,其中公办营地5个、公办基地13个。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8个、营地3个。省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7家,省级劳动实践教育项目试点学校45家。校内小基地92个。据统计,全市各实践场所2018年接待学生约137万人次,2019年接待学生约140万人次,历年累计接待总量达到622万人次。与此同时,鹿城区和龙湾区被认定为省级整体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试点县(市、区),文成县被认定为市级全域研学旅行试点区域。全市研学旅行阵地紧扣“实践课程化”导向,温州市校外实践基地已开发20大类619个活动项目,共培育99门精品实践活动课程,认定研学精品线路38条。在此次公布的名单中,浙农生态农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兰里自然研学基地、温州三垟湿地研学基地、温州市纸山耕读园等均为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基地。以温州三垟湿地研学基地为例,“行水三垟”研学旅行系列课程已开发“稻香三垟”农耕系列课程、“生态三垟”四时导赏自然教育系列课程等。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的出台,我市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方向引领,助力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研学实践、家校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综合实践教育形式,完善校外综合实践模式,全面实施具有新时代温州特色的劳动实践教育。在公布名单的同时,我市也要求认定的基地、营地要积极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实践精品线路,构建以营地为枢纽、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以温州日报媒介素养研学基地为例,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发面向学生和家长的媒介素养基础普及课,同时会开辟一条媒体素养研学精品线路,选拔小记者分批次参加报社中央厨房实践体验,今后,还将选拔名编辑、名记者成立校外实践指导师工作室。来源:温州发布资料:市教育局编辑/版式:如婷

变更易常

温州市政府牵头,绘制研学旅行新蓝图!

内容提要:浙江省温州,古称“瓯越”,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为开展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如何在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汇聚各类资源,绘制研学旅行的美好蓝图,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一.政府搭台,统筹绘制研学旅行新蓝图01在“面”上谋篇布局,拉开框架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致力把温州打造成为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其中特别强调,要打造一批精品研学旅行线路,培育建设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在“打造旅游产业集群”这个大框架下,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正式开启了温州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的序幕。02在“点”上市县联动,打造基地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申报认定和管理细则,同步制定了监督考核等一系列办法,正式确立了温州研学实践教育的“1+X+Y”模式,即所有县(市、区)都要建成一个研学实践中心基地,配置X个研学实践分基地与Y个学校内设实践小基地,并至少打造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研学主题。在县级层面,各地紧扣全市统一部署,比如鹿城区推进社会大课堂基地建设,全面纳入研学旅行体系;瓯海区与其他部门联动共建研学基地,构建特色基地群;永嘉县建设十大研学旅行基地;文成县以伯温文化研学为主线。截至目前,温州全域经过市级教育部门正式认定的中小学、高校研学营地和基地达到了128个,基本形成了市县两级动态交织的研学实践基地网络群。二.行业并进,协同建设研学联盟共同体近年来,社会力量纷纷进入研学市场,积极研发和推出各具特色的国内外研学旅行线路。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缺乏行业自律,研学旅行市场也会出现“只游不学”“只游不研”、同质化、不透明等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坚持打造研学行业合作共同体,增强行业自律,提升研学水平。01积极凝聚社会力量,推进行业共建温州是民营资本大市,许多企业家心系家乡心系教育,投入力量扶持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比如育才控股集团、亚龙集团就分别给陶行知基金会捐资100万和50万元,专门用于研学旅行的教师培训、高端课程开发。我们认为,必须坚持行业共建的模式,打造系统化、规范化的行动联盟,才能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18年3月,由全市161家单位共同发起,温州成立了青少年研学旅行协会,致力于打造具有温州特色的研学旅行生态圈02积极拓展专业研究,挖掘研学资源2018年10月,根植于企业力量的温州研学旅行研究院正式成立,以“研学旅行设计机构+实施机构+服务机构”的模式,建设形成了浙南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着力打造温州研学旅行全产业链。 同年12月,在温州大学支持下,温州研学旅行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全面开展国内外研学旅行理论研究,推进研学旅行规范化、特色化、科学化。三.课程创新,着力打造实践育人新样本用脚丈量世界,用心感知远方,是温州大力推进研学旅行的初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打造接地气、有内涵的创新课程体系。0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借助校外力量,坚持引进来、走出去两手抓,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进学校、进课堂、进评价。比如温州实验中学与温州博物馆合作,以“博物”为内容,设计了适合于中学生的校本研学选修课程。如鹿城区打造了“学生社会大课堂”平台,充分整合红色阵地、美丽乡村、城市风貌等资源,设计了包括参观访问、主题学习、志愿服务和劳动实践等研学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研学旅行阵地紧扣“实践课程化”这个导向,开发活动项目619个、优秀研学精品课程46门。 02常规与创新相结合积极设计各类载体,将常规的中小学春秋游、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与研学旅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挑战自我、亲近大自然。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校通过“常规+创新”的形式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参与量达到了100万人次以上。(来源:中国教育报5版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结语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社会共建,全民参与!参照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按此类模式发展,以达到研学生态的平衡和繁荣。温州市政府机关参与不仅为当地研学旅行绘制了新蓝图,也为全国地区研学旅行发展提供参考方案!转至| 中国教育报作者 |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换子记

育才基地,温州“娒娒”研学旅行好去处!

温州育才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座落于永嘉县桥头镇,由育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投资 3.5 亿元,总占地面积 110 亩。基地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建有实践楼、多功能会议厅、大型风雨操场等,配备了30个综合实践活动专用教室、一次可同时容纳1000人进行活动,并配备可供600人住宿的学生宿舍。作为全国室内面积最大、设施配套最全面的实践基地,育才围绕“特色鲜明、学生欢迎、全国一流”的建设目标,设置了生命科学探索、工程技术创意、科学数学创意等六大实践体验中心,自主开发了“体验类、人文类、科技类、军事类、安全防护类”五大系列类综合实践课程,开辟了“诗画山水文化研学”、“温商精神研学”、“创业创新社会研学”、 “工匠精神工业研学”等研学线路。基地先后获得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浙江省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温州市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育才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地址:永嘉县桥头镇白洋工业区

不违其度

暑期去哪儿?温州12条研学旅游线路任你选

日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了12条研学精品旅游线路。此次发布线路特点是聚焦温州全域,串联起历史古迹、名人故居、永嘉学派、红色景区、美丽乡村、地质公园、工商企业、魅力畲乡、中医药文化等等,让孩子们不远行便可探寻诗与远方,一路赏风光、品非遗、追思慎远、开阔思维,打卡网红景点,让暑期游有深度更有趣味,同时深挖潜力加速旅游市场繁荣发展。温州名人历史追忆游东瓯王庙。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池上楼—东瓯王庙—墨池坊—南戏博物馆—郭公祠—三垟湿地南怀瑾书院—叶适祠堂亮点推荐温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人才辈出,本条线路让你完整走读温州历代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及修复纪念场所。其中,池上楼系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东瓯王庙承载着东瓯古国辉煌历史记忆;墨池坊相传是温州太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南戏博物馆系统则展示了“百戏之祖”南戏的发展进程。郭公祠里瞻仰“山分九斗,水城阡陌”的古城格局;南怀瑾书院品味经典国学文化;叶适祠堂追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探秘游雁荡山灵峰景区。翁卿仑 摄参考线路雁荡山地质博物馆—大龙湫景区—灵峰夜景—方洞景区—灵岩景区—灵峰景区亮点推荐雁荡山是中生代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的代表,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流纹岩天然博物馆”和“造型地貌博物馆”,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此次旅程能让学生了解雁荡山的地质演变史,了解雁荡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雁荡山的美景中跟历史对话,科普地质知识。温州数学家探索游夜色南塘。陈辉 摄参考线路温州数学名人馆(南塘)—平阳苏步青励志教育馆—苏步青故居亮点推荐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温州涌现了以姜立夫和、苏步青、谷超豪为代表的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被称为“数学家之乡”。在平阳的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和苏步青故居参观,安排了励志讲座、诗词朗诵、非遗展示展演等,培养学生培养数学兴趣,增进数学素养,掌握学习途径,励志奋发图强。中医药文化研学游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瞿含张参考线路温州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基地—中成药制药厂—乐清“铁枫堂”石斛体验基地亮点推荐到市区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让学生认识中药、探访古籍、寻找古方,同时通过穴位动手、清凉仙草冻制作、大山楂丸制作等体验,引导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去乐清乐清 “铁枫堂”体验基地,观察体验石斛授粉、育苗、石斛盆栽DIY、采收、枫斗加工、铁皮石斛养生茶等。文成伯温文化研学游武阳村刘基故居。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文成刘基庙—伯温家宴—武阳村—刘基故居—武阳书院亮点推荐以弘扬国学教育为目标,引导学生从刘伯温的传承课堂与家庭故事中深度探究刘基文化、帝师精神、伯温思想,通过舞龙、品伯温家宴、研学趣堂体验课等户外与课堂相结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好学意识、团队协作、自律能力等,让学生对国学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成为刘基文化的传承者。楠溪江耕读文化研学游俯瞰苍坡古村。吴银珠 摄参考线路永嘉书院—丽水街—苍坡古村—芙蓉古村等楠江古溪村人文体验游亮点推荐在中国古代,能够称之为“学派”者本就不多,而以“义利并举”为旗帜的事功学派更少见,“永嘉学派”实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一支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直接“古为今用”的一脉精华。在永嘉书院内体验木活字印刷、鉴赏奇石书法、学习永嘉学派和商道文化,感悟永嘉山水清廉基因传承。瑞安乡村研学诗意游东源中国木活字印刷术展示馆。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曹村田园综合体—圣井山—中国东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幸福谷亮点推荐在“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观赏美丽的乡村田园新貌,了解进士文化、南拳文化和花灯文化,还可以潮玩一把,滑翔伞、皮划艇、住房车……看看“国保”圣井石殿,体验中国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品尝平阳坑人家宴,最后,到“幸福谷”穿越探索,清凉一夏。平阳“浙江延安”小红军寻根游平阳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红军出征门—模拟小红军游击战区—红军古道—“浙南刘胡兰”—郑明德故居—田园耕作、集市互换区—浙江省一大会议旧址及陈列馆—小红军手作教室亮点推荐来到红色营地后,导师会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战区的红色历史,组织开展编织草鞋、集体耕作、缝补衣物、重走红军路、模拟山地游击战、红歌拉练、模拟救援、前线运粮等有意义且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红军当年的生活和战斗情景。洞头海洋非遗民俗研学游七彩渔村。金子泛 摄参考线路洞头峡大桥—望海楼—白马古道--九亩丘海创园--东岙渔村亮点推荐登望海楼了解浓郁的海洋民俗文化,穿过白马古道感受小朴村老石头房的复古气息;在九亩丘海创园,观摩非遗螺钿技艺,也可以DIY动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贝雕作品;去东岙村,逛一逛“长寿宅”、“渔家院”、“陈府庙”等古宅,还可以在七夕古巷体验民宿、咖啡馆等新业态。温州传奇商都探秘游红蜻蜓中国鞋文化博物馆。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奥康、红蜻蜓鞋文化行—柳市正泰、德力西、天正、人民等电器品牌企业—浙南科技城—云谷—华商菁英荟—智能工厂亮点推荐温州是传奇商业之都,本线路以创业创新教育为目标,引导孩子们走进工业园区,感受传统产业的求新求变、触摸未来科技的创新赋能,探索工业与设计、科技与创新的关系,在观察和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协作方式、探索思维等,体验传承温商精神。泰顺悠然廊氡非遗游泰顺徐岙底古村落。刘伟 摄参考线路廊桥文化园—氡泉景区—塔头底古村落—云岚牧场—禅茶小镇东溪乡—仕水碇步、胡氏大院—大安土陶文化创意小镇——徐岙底古村落—南浦溪景区—库村亮点推荐这条线路用三天的行程,打包呈现氡泉、云岚牧场、南浦溪等景点,涵盖塔头底、徐岙底、库村等古村落,更囊括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大安土陶、乌衣红曲等多项非遗技艺。亲子家庭不仅可以逛古村、挤牛奶、赏美景、住美宿,还能上手体验非遗技艺,将文创伴手礼带回家。苍南矾矿工业研学游朱程故居。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参考线路矿石奇石馆—矾客工厂—肉燕制作基地—福德湾村—特色民宿—朱程故居—天湖基地

简发而栉

乐清5家入选!温州发布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近日,温州市发布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其中,雁荡山(国际)研学营地筋竹涧研学基地、黄坦硐下垟大宅研学基地、铁定溜溜获评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乐清市民兵训练基地、雁荡山国际研学营地获评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大荆镇下山头村“铁定溜溜”乐园。刘言勇 摄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共32家,排序不分先后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来源:温州教育发布推荐阅读>>大爱!相依为命的父亲去世,男孩的这个决定感动无数乐清人……>> 被儿子带入传销!乐清一妇女上了通缉令,结果……>> 浙江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转扩!6名男子涉嫌故意杀人被乐清公安通缉!看到请报警>> 快讯!第6号台风“米克拉”生成,预计明早登陆福建!乐清接下来天气……>> 乐清中小学开学时间定了!

骆驼草

「安全教育」速看!温州市发布《研学安全行为指南》

栏目 | 安全教育导语近日,温州市教育局印发了《中小学生研学安全行为指南》,该手册将通过中小学生“走读温州”系列公益研学活动,发放到参与研学的每个学生手中。同时还将制作成网络版本,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绷紧学生研学活动中的安全“弦”,助力研学工作在温州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指南》都有哪些内容?让小编带你一起来看看↓↓↓未名研学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艾德蒙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芙蓉一行到云和指导研学旅行工作

8月2日上午,温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孙芙蓉带队到云和县木玩童话小镇建设指挥部指导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云和县发改局局长任军伟、经商局局长季伟忠、教育局局长刘定华等陪同指导。座谈会上,刘定华从学前教育“木玩”特色课程的打造和云和研学工作的开展两个方面作了汇报。孙芙蓉院长强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重要举措,并指出云和童话小镇建设对开发学前特色课程和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后,林琛琛副教授、邓纯考博士对如何利用童话小镇的特色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提出具体的指导策略。最后,任军伟、季伟忠就如何亮好童话小镇这张“名片”与专家组进行了交流。来源:云和县教育局编辑:教育局办公室【来源:云和县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关云长

走读瓯越感受温州,在温高校展开暑期研学教育活动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林慎 林明广袤大地激扬青春力量,走读瓯越激发在温建功热情。7月5日,温州全市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暨“新青年下乡”工作推进会在市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推进会上,由温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团市委、教育局、经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共同谋划确定的五大研学主题首批67家研学基地正式发布,标志着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活动正式启幕。暑期走读瓯越研学教育让高校学子爱上温州“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是温州的金字招牌,为了让各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温商模式’,我中心设立专区,从温州模式形成伊始,到温商腾飞,再到创新创业和产业提升等进行全方面立体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温州,了解温商……”作为首批“民营经济发展”研学基地,市规划展示中心主任赵海峰在推进会上如是说。一座城市的情怀和雄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育人”上。此番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活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文化温州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五大研学专题,精心设计推出首批67家极具浓郁温州特色的研学基地,并要求每名在温高校学生每个专题研学线路至少参加一次。温州是创业因子涌动的磁场,是各路英才逐梦的热土,而在温高校学子恰恰又为温州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人才力量。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活动就是贯彻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为广大高校学生感受温州发展、感知温州文化提供平台,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吸引更多学生留温回温逐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与温州这座创新创业之城共成长。温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张澳对即将到来的暑期研学教育充满期待。“今年我们会把‘自闭症’关爱、‘器官捐献’科普、‘健康巴士’等活动的地点由原来‘新青年下乡’限定的乡村延伸到企业、机关和城市。”张澳说,实践团队计划通过与三垟湿地、杨府山公园、温州道德馆、平阳卧凤、奥康集团合作,让队员深入了解温州。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是深化“新青年下乡”活动的新品牌,是温州市深化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新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改革“八个统一”要求的有效形式。作为第二课堂,也更好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新青年下乡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近2万名大中学生感受基层夏日骄阳,青春似火。这个夏天,温州市将有860多支实践队、1.9万余名大中学生奔赴基层,在瓯越大地继续掀起学思并用、躬身实践的青春旋风。“根据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四年来,温州大学组织广大师生深入乐清、永嘉各乡镇、街道和农村,大力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仅过去一年,就组建了169支队伍,设计了507个服务项目,开展相关活动3380场次,共计6.76万人次师生参与,受益群众10.14万人次。”温州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潘玉驹介绍说,今后,温大将与研学教育相结合,把“新青年下乡”活动中形成的“一镇一品”培育成“一线(线路)一品”,增强特色品牌的辐射面和引领效果,激励师生“走下去”、“干起来”进而“留下来”。万千在温高校学生,在“新青年下乡”这个广阔舞台上尽情挥洒青春激情、释放青春价值,也在服务基层的火热实践中了解温州、爱上温州、融入温州。从点到面,从农村延伸到企业、机关和城市,从固定服务延伸到寻访研学,“发展”和“人民”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研学教育”和“新青年下乡”将引领在温青年激扬青春再出发!

真田

“走读温州”公益研学之特校学生携手高中生走进瓯窑小镇

学生体验茶艺课程。 丽华 摄在飘着丹桂香的秋风中,做一个独无二的瓯窑小品,第一次品尝亲手泡的功夫茶、变身“网络主播”开展直播带货初体验……10月27日,温州市特殊学校、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120多位师生走进永嘉县三江街道“瓯窑小镇”,参与“走读温州”公益研学。这也是我市进行普特学校户外研学融合实践的新尝试。“瓯窑小镇有悠久的青瓷源头——瓯窑,醇香的永嘉老酒汗,一年四季最早的茶——乌牛早,雅致的菖蒲展馆,神奇的中医——河间医庐,精美的黄杨木雕,精致的瓯绣。在这里,希望大家能通过非遗体验,开启创作灵感、提升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自信。”在瓯忆研学导师姜立秋的介绍中,同学们一下子感受到瓯窑小镇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底蕴。来自两所学校的学生分成4个小组,通过翻牌互动游戏,找到各自的小伙伴,携手开启一段研学之旅。为加强小伙伴的沟通,温州特校丁姝雯老师现场在台上教授了最实用的手语——“你好!”“我们一起做游戏吧”“你有什么问题吗?”“你需要帮助吗?”“谢谢!”等等。现场,所有的大人和孩子都跟着一起比划着,灿烂的笑容在和煦的秋日阳光下散发着快乐。来自温二十二中的学生,将早已准备的小礼品送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握手致意。“这把伞,有我们班所有同学的签名,我们希望能给特校的小伙伴们一点鼓励,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遮风挡雨,感到温暖。”夏天辉比较满意自己的创意礼物。而女生华婕初则为小伙伴送上布娃娃和糖果,希望给他们带来陪伴和甜蜜的感受。融合,在于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小伙伴们手牵手,一起走进瓯忆瓯窑体验中心、古法造酒体验中心、苗业茶苑茶艺实践基地、E嘉人直播培训中心,在永嘉白酒非遗传承人朱启腊、茶艺师余信秒、瓯忆新瓯窑负责人黎刚平等一批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体验瓯窑拉坯、灌浆制窑、手工捏制、功夫茶、酒文化、网络主播等系列研学课程,并在研学手册一一做记录。“能到这么美丽的地方,学习好玩有趣的知识,和高中的哥哥姐姐一起做瓯窑,还收到他们给我准备的礼物,今天好开心!”市特校五(1)班的陈诗霖在回程路上,啃着刚刚出炉的永嘉麦饼,兴奋地对着带队老师比划着。而市特校九(1)班的程康和顾权,则对今天能上台进行第一次直播首秀的印象特别深刻,他们希望有机会能更加深入地去学习直播知识。温二十二中加拿大班的学生们在研学后表示,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特别的自己,这次研学活动,在老师引领、新朋友的相互沟通中,更深层次地了解温州非遗文化。“这是特殊学校第一次走出学校开展研学融合活动,不仅能拓宽特殊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同时也能为特殊学生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市特校副校长苌敏感谢能有这样的机会,让特校的孩子体验到既有创新理念,又充满浓浓爱心的研学教育实践,“相信参与研学的特校学生和中加班学生,都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收获别样的情感体验。”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加拿大方校长肯特·坦布琳也为本次研学点赞:“这是一次让学生学习认识他人的实践,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到每一个人身上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得到更好的成长体验。”

绝待

温大学子助推劳动教育,传承红色研学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红动研途志愿服务活动,以建设红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的方式助力劳动教育发展。此前,该志愿服务队开发的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行课程活动,入选2020年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件实事项目。近日,红动研途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服务活动,号召更多温大青年,在劳动中增阅历、长才干,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于红色研学旅行建设的事业中。此次该志愿队沿着温州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计路线,4条线路,10个课程,可辐射温州中小学校1333所,中小学生数100万人。该志愿服务队秉承以青年担当,传承红色精神的理念,广泛开展红色研学资源调研,深入挖掘温州市内红色文化,从而为红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筑牢坚实基础。参观红色地标,牢记青年使命在红动研途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成员前往温州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考察参观、品味红色情怀。在鹿城江心屿红色教育基地,队员们感受浙南人民的革命历程,亲眼目睹革命者使用过的武器、战争炮火下的秘密文件、旧时代的报刊书信,感受革命者在新中国成立路上洒下的血泪。在瑞安国旗纪念馆内,队员一起详细了解了国旗的诞生历程,一同见证了祖国崛起的历史性时刻,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以及辉煌成就,重温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程。温州平阳,将星璀璨的挺进师北上抗日平阳籍烈士英名墙,展现了在那艰苦抗战环境下英雄的飒爽风姿。在整个线下考察的过程中,队员们细致阅读各个景点的简介,用相机和纸笔记录每一瞬间,用心去体会浙南人民的爱国情怀,在实践中品味历史遗留下的先烈风采。讲好红色故事,彰显青年担当线下实践考察后,红动研途志愿服务队借助教育专业知识,围绕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目标、课程开展形式、课程开发元素及内容等进行全方位交流和整合,努力为温州市未成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研学课程。其次,队员们还通过线上会议,挖掘温州红色研学资源丰富内涵,进而汇总更多更具体系的红色教育资源,为全市青少年设计红色研学线路,开发系列红色研学课程,把温州红色资源尽快转为可推广的红色研学课程资源,惠及更多中小学生,为进一步落实“十件实事”项目添砖加瓦。红动研途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积极践行习总书记关于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发扬红色研学旅行 “实践育人”、“全面育人”的特性,把“十件实事”落实到了具体实际行动中,推动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基层群众相结合,为红色种子的播撒、精神炬火的传承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据悉,温州大学教育学院红动研途志愿服务队依托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与指导中心,以“云创课 研学行”导研团队为主体力量,以研带本,本研协同,挖掘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目前已开发了系列研学课程,如跟踪珊溪镇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围绕珊溪镇的五大课程资源,开发出“饮水思源、红色珊溪”研学课程,并将境内保存的红色遗址进行串点连线,打造了一条近10公里长的红色文旅线路,成功入选在温高校研学教育和“新青年下乡”活动精品课程,得到了珊溪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强烈认可,在当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广受学生家长好评。后续,红动研途志愿服务队努力把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更好地结合起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通讯员:邵可儿 虞星蕾 吴超智 刘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