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科生考研?浪费时间吧!不,你错了过而弗悔

文科生考研?浪费时间吧!不,你错了

距离19考研没有多长时间里,随着考研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今年的考研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便又引起了大家对考研这件事情的广泛议论,或许是因为考研热不断升温吧!但是在对考研这件事情上,我却听到很多关于文科生考研的一些很难听的说辞,不知道是因为不交接文科生还是故意抹杀文科生的价值,提出来文科生为什么还要考研?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那么问题来了,文科生考研究竟是得罪谁来呢?我们文科生哪里就不好了呢?但是我们或许真的应该承认文科生和理科生相比确实是没有理科生那样的更具有现实性,更直接、更彻底的、更完美的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可是似乎没有文科生社会也不会发展。因此文科生考研是完全值得去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我们所有文科生实现自己理想与抱负的途径之一。首先,或许在大家眼中的文科生考研之后,还是学的都是些理论知识,都是一些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无用知识。没错,读研期间学的东西本质上来讲还是这些东西,但是我们学的更加深刻,研究的更加具有现实性。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断研究,我们才能贡献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认真学习,我们社会在教育方面有了飞快的发展。那么文科生考研的价值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肯定呢?不能因为大家对文科生有歧义就完全否定文科生考研的必要性,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考研,不断的提升自己你的孩子才能享受到更高素质老师的教育,更好的帮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呢?此外,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只要选择了考研就不要对外界的一些没有理论根据的议论而慌乱,因为你要清楚的是只要你考上研究生了,你就是成功者,你就是对你自己的一种负责而不是所谓的浪费时间。总之,文科生考研,不是浪费时间,也不是没价值。懂了吗,文科生?加油!!!

丝衣

双非文科研究生,迷茫与尴尬并存!

在如今学历过剩的社会,研究生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以前,听说谁家的女儿和儿子是一名研究生,总会投去羡慕的目光。现在,听研究生同学讲就业形势的严峻真是感同身受,一点都不觉得对方是在讲凡尔赛文学。作为一名双非文科研究生,我想说:迷茫与焦虑并存,确实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没有技术含量,经验大于学历作为一名双非文科研究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远远比实践经验多得多。但是残酷的现实是我们很少能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这就造成了,学和用脱离。拥有高学历,但是在企业中最基本的操作也不会。作为一名文科研究生,出生于普通院校,面临的歧视是客观存在,你投大厂的简历大多会石沉大海。你去公司工作,企业更看重你的实践能力。有时候,自己想想,读硕士研究生三年与本科毕业直接去公司工作,你和别人的差距真的会很大吗?别人比你多了三年的实践经验,你比别人多了研究生学历,但是自己所学专业没有技术含量,容易被替代,企业更看重你的学历还是三年的经验,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毕业季还是要参加各种考试,竞争人数无法想象对于双非文科研究生,最好的出路是考公务员、考事业编等。但是不要以为研究生面对的竞争人数就少。我的直系师兄师姐参加省考,岗位报录比是几百比一,考辅导员,不仅有211和985的名校研究生来竞争,而且竞争的人数相当多,笔试、面试等各种环节让你筋皮力尽。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岗位毕竟有限,如何占坑,你就必须和众多人竞争。很多人以为研究生毕业年薪能达到多少万,对于理工科研究生,这确实能达到。但是对于文科研究生,很难。高不成低不就,迷茫与尴尬并存前些日子,学院统计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有几个学长和学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这在我们这群非毕业生中引起了热议,因为学长学姐不是去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教小学,而是回老家小县城任教。在我们心里,小学专科生就能教,没必要研究生去教,感觉太浪费学历了。可是辅导员的一番话道出了现状:能教小学还算不错,毕竟专业不对口,又不是学师范专业。这低不就的局面真令人尴尬,我们总幻想着展翅高飞,却不知生活给你重重一击。想去大公司上班,对方来一句:对不起,双非研究生我们不要!高不就的局面令自己对前途产生了焦虑。作为一名双非文科研究生,我们要趁早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与有工作经验的人比,我们怎样才能不被替代。与名校研究生竞争,我们如何脱颖而出,在几百比一的严峻形势中,成为那个一。我们需要多实践,利用寒暑假积累实习经历。我们要认真准备各种考试,不能懈怠,想想自己的竞争对手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我们凭什么不认真准备。—END—我是一苇,关注教育动态,分享教育感悟。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名利场

文科生考研真的没用?别瞎忽悠了

最近文科生考研有没有的话题突然就上了热门,好多人表示文科生考研没用,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还不如早两年去社会上摸爬滚打。真的是这样吗?如今,考研已经成为的超过半数本科上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同时可以避免过早进入社会考研有没有必要?1. 可以自己选择是考研还是工作真的非常令人羡慕。2. 高度决定眼界,进而影响格局,最后决定一生。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知识不是让自己站在山顶,而是避免自己跌入谷底。下面,具体到文科生考研有必要吗?首先考研肯定是有一定好处的,我们需要对比的就是考研的好处和工作三年的好处哪个更大呢?甲同学:考研没用。毕业之后直接去了某公司实习,由于甲同学为人处世还算不错,专业技能也强,实习结束之后直接被留在了该公司。三年过后,已经是分公司的一个小主管,认为自己过得还不错,当属幸好没考研浪费时间。乙同学:坚持考研。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考上了自己心仪的某985院校。期间跟着导师到处长见识,又学习了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毕业之后,还是“普通”的一枚学生。眨眼一看,还是不考研好啊!真的吗?再过5年你在看。甲同学的手下肯定会不服气他,谁会愿意整天跟着一个学历和知识面还不如自己的人呢?甲就会懊恼,自己当初为什么不考研?乙同学凭着自己的豪华学历,顺顺利利的找到了月薪几万的工作,就算一时不如意,向走就走,985的学历到哪里都不会缺工作的。考研,就是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要知道,在学校就这3年,而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是以后一生研究的课题。文科生要不要考研?对于小编这个读书有用论来说,肯定的的呀!尤其是文科,学的越多越知道自己会什么。学个普通的本科,什么都学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在往上点,就是汉语言专业只研究文字,学新闻专业研究广告策划等等。越往上越细,就越容易找到自己多口的工作。能力不见得是是通过书本得来的,但是书本上的一定是你的基础。

失饪

2019年考研:文科考研咋就这么难!文科生的未来在哪?

2019年考研:文科考研咋就这么难!文科生的未来在哪?还有不到24个小时,就要进行2019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当然对于推免的学生来说并不哀伤,但是对于辛苦备战了一年的考研党来说,甚至有些紧张,毕竟马上就要上战场了,考研和高考还不一样,高考是有很多人在陪着你,而考研一开始就是一条寂寞无尽的路,考研到最后会发现,当初和你一起启程的同学们,在路上都开始走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因为家庭原因,有的因为个人意志,有的因为报了不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总之,陆陆续续有人在掉队!而今年考研人数更是暴增了20%,为十年来最大增幅,达到了创纪录的290万人,而这个记录明年就会打破,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根据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基数规模的增大,另一方面是国家持续对研究生的扩招,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的首要动力就是提升学历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尤其是对于文科生来说,更是不得不通过考研来找到出路,而这些年文科类专业考研人数的比例倍于工科学生根据媒体的调查发现,工科考研的报录比最高也就是10:1,有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是1:1,而文科专业平均报录比达到了30:1,最高达到了60:1,真的是很恐怖啊,这里面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工科本科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考研人数少。二、工科录取的人数较多,因为工科类研究生硕士点在全国范围内和文科的比例大概是2:1,。三、文科考研的人数多,甚至很多985和211毕业的文科生都在考研那么文科生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当然了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是一件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对以后人生的影响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现在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很多大学生容易好高骛远,本科毕业其实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因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去深造,其实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其中一个复杂的原因就是期望值,而在中国这个期望值往往和学历挂钩,读了大学,期望值高,读了硕士,期望值更高,于是加剧了这种困难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将来还会不断攀升,在2017年的时候,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在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量要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文科生读研究生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做事情,学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和实力!

垃圾街

“我们文科研究生,就是最没存在感的一群人”

知乎上有一个热帖,“你的研究生导师是什么样的?”在这些回答当中,有的同学大吐苦水,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如何如何地辛苦做实验、写报告。他们大多匿名,把这个帖子当作研究生树洞,倾诉自己过去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心酸故事:化学研究生讲起自己跟着导师出国开研讨会,如何被国外研究生碾压的故事;某工科研究生讲起自己与导师通宵改论文的故事;某算法工程师回忆起自己与导师在实验室背对背等数据的故事……大家的读研生活枯燥而有挑战性,跟着国内工科优秀团队,还有可能拿到发明专利。但看完回答你会发现,这些洋洋洒洒的诉苦小论文大多来自理工科学生,文科生寥寥无几,即便有,也集中在与导师“表达”感恩的抒情故事上。难道国内的文科研究生读研就这么轻松?比如,写写诗、看看小说、写篇论文水水就能毕业的那种?“要多读书,拼命读的那种”文科生读研,还真的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阿玉是广州某211大学文艺学专业的毕业生,她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涯,她说每天就是待在图书馆翻报纸、做研究。她读的是三年制的学术硕士学位,研究生第一年,由文艺学教研室的老师们开设课程,带学生们入门。她还记得,入学第一天,导师半开玩笑说,“你们现在是半只脚踏入了学术圈。”是的,研究生其实主要任务就是要做研究,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上,有一句至今仍被许多老师拿来当笑话的一句话,“为学术界填补空白”,本科时,这是笑话,研究生,这是目标。经过一年的专业知识训练,研究生第二第三年,就是找选题、看文献、写论文。找选题也是很花时间的。要将你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作一个全面的了解,拿一本这一研究对象的“史”作为辅助资料,一点点挖掘,这是选题前最基本的操作。但你也会遇到一种情况,看完所有资料之后,发现选题做不了,或者在开题答辩时,被老师们认为,不适宜做硕论题目,那么选题就要被推翻,重新来过。到研究生第二年选题答辩前,都是这样一个过程的反复实践。选题确定后,就是一边写论文,一边推翻又重来,这样的一个状态会持续到研三论文答辩前。这基本就是一个文科生最有可能的读研生活。期间,根据导师的不同风格,同师门会有例行读书会。阿玉回忆,她们是一周一次,一周一本书,作读书报告、导师检查读书任务。回顾读研三年,确实会有社会中那些对文科生的刻板印象一样,什么都没有学到,走出社会只有一篇五万字的论文,研究对象还是一百年前的一个文学现象。求职期间,她甚至都羞于拿出毕业论文,她害怕别人觉得她过于迂腐而学生气。这样的困惑与迷茫并非阿玉独有,她们毕业后,班级聚会时常会调侃自己,“一群大龄女理想主义者,浑浑噩噩的三年”。阿苏今年刚刚升作副教授,带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研究生。他自己就是文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路过来的。如果按照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标准来讲,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没房没车,甚至三十几岁了,还不敢结婚。因为没钱。回忆自己过去将近十年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生涯,他非常认同带自己入行的导师那句话:“做学生,就要多读书。”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作为一名文科生,出到社会,不再读书摄入知识了,这还是一名合格的文科生吗?“别急着去赚钱,先把书读完。”“他们文科生就是很闲”在理科研究生眼中,文科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阿荣是一名工科类的研究生,他正在读研二,他有个读文科研究生的女朋友。他总是说,他们文科生就是很闲。阿荣的研究方向是光学技术,他研究生三年就是学英语、看国外文献、做实验、等数据结果……他朋友圈的主要内容也是在实验室,天天穿白大褂,熬夜做实验的内容,讲很多别人看不懂的专有名词。他说,我是在朋友圈向我的导师汇报实验进度,要让他知道,“我每天都很努力”。因为他并非是导师团队中最优秀的学生,所以他没有机会参与到导师拿的一个国家项目课题的核心研究,他只能做一些杂活,“我想自己去参加国内的一些比赛,拿奖项。”他看到网上有些人称呼自己的导师作老板,他深有感触,虽然他并不会当面叫老师作“老板”,但从性质上看是真的像。导师每周一都会开例会,然后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进度,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每天晚上7点,还会有一次会议,学生要报告自己的一天完成情况。阿荣刚读研究生那会,效率比较低,经常熬夜到深夜,甚至周末都要“加班”。同门的师兄师姐在导师的课题组一路做到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导师才肯放他们走。每个月,导师会从课题经费中给他们补贴,大概就几百元。相比理工科导师那种对学生的密集而又目标明确的任务要求,阿荣觉得文科生实在太轻松了。他说,他女朋友的导师,从来都不会管她,她闲到竟然可以“出去外面实习”。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阿荣整个假期都没有休息过,因为让他一直留校到八月底,只允许他放一个星期的假。而他的文科研究生女朋友,却有时间在暑假去了一趟国外旅游。不过,他也说到,正因为三年密集地做实验做课题,导师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帮着在一些研究所,解决学生的求职问题。“我的师兄师姐,都找到了福利待遇很不错的研究工作。”自己不行,别拖全体文科生下水日剧《逃跑虽可耻但有用》中,新垣结衣饰演的女主角是名校毕业的心理学硕士。毕业后,她立马就失业了。今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对15.2万名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进行了跟踪评价,发布了《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1%),其次是管理学(92.7%),最低的是法学(85.1%)。难就业本身已经很惨了,好不容易就业了,薪酬待遇也是普遍比较低。根据《报告》另一数据显示,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5485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348元)。文科上难就业,本来就已经是社会共识。就像是老一辈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所说,“出门在外,还是需要一门技术傍身”。但纵观文科生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就不存在学“技术”这个内容。文科生们接受的更多是虚无缥缈的理论教育,即便是最具有“技术性”的师范生教育,还仅仅是大三、大四两年临时抱佛脚地促成的技能。社会总是嘲笑文科生们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有这样的吐槽其实很正常,因为老师根本没教。大学本科的教育尚且还会有实践活动,而研究生的教育就是闷头搞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研究有没有价值都不知道,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结果。这样一来,即便是拥有了研究生学历,你的论文也无法为求职生涯打开另一扇门。当你要不就失业、要不就底薪低待遇,在一个普遍追求“钱是最高成功纲领”的社会中,你就是一个失败者,不管你肚子里有多少的“货”。而失败者是注定没有存在感的,所以有人也说,文科研究生,可能就是最没存在感、混得最水的一群人。但其实,大多数普通的文科研究生们没有抱怨、没有抒情讲故事,不代表他们就不努力,没有故事可讲。相反,如果一味将自己“就业不顺”、“低薪低待遇”的悲惨遭遇扔给自己的学科来背锅,对认真勤恳的文科生来讲,就真的太不公平了。自己能力不行的人,请你可千万别拖全体文科研究生下水。【欢迎留言讨论】文科生读研,真有那么水吗?撰稿 | 凉亭编辑 | 秋裤排版 | mushroom* 未标注来源图片来自网络原文首发于《新周刊》旗下公众号“有间大学”

减肥秀

文科研究生压力大?不如试试多读书、“多吵架”

这是考研报名的季节,也是新一届研究生入学选导师的季节。博士研究生一般在备考前已经预定好了导师,硕士研究生则多在录取之后选择。无论在何种求学阶段,选导师都不是一件小事。不知从何时起,研究生在选导师这件事上越来越谨慎。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导师少,学生多,学生和导师的结缘往往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考研人的自嘲表情包。高校师生的关系在这些年尤其受关注,屡屡出现让全网热议的事件,在此背景之下,学生选导师小心翼翼,以至于在考研群体中有“前怕考不上,后怕选错师”的说法。同样,学生与导师相处也难免如履薄冰,小到发邮件如何选词,大到合作论文如何署名,再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样处理关系,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增加压力。这一切再加上发表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的科研压力,以及毕业求职的现实压力,如何使人不压抑。导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学生的选择。而本文作者李钧鹏提到他在国外读博时,见过“太多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因精神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也认识不少性格活泼的同学因抑郁症而长期服药”。同样的焦虑在国内研究生中也存在。去年,他成为一位大学教师,开始带研究生。李钧鹏是社会学大家查尔斯·蒂利生前指导的最后一位学生,目前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任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学术兼职包括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主编、GYA Connections主编。他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注者,在那里,他几乎每周都在分享与学生的沟通日常,有时会聊如何和学生写论文,有时会开玩笑又发现哪位同学关注他了。在下文,他要聊的是开始教书这一年多是如何和学生相处的,从学生怎样缓解压力谈到学生怎样阅读。有意思的是,从他的讲述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缓解压力还是做研究,不少最有效且最持续的努力都来自于日常的互动,即便是“吵架”或“散步”。撰文丨李钧鹏1当大男孩成为大学教书匠成为一名大学教书匠是我从小就有的理想。在这一梦想实现之前,我一直希望成为哲学家约翰·罗尔斯那样的老师。吴咏慧(即黄进兴)在《哈佛琐记》中有这样的回忆:“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眩眼。”这一场景令我神往。我当然从未奢望成为罗尔斯那般名垂青史的学者。读博士时,每次上导师查尔斯·蒂利的课,我必坐在离他最近的座位,生怕错过他说的一个字。罗尔斯和蒂利的人格与学识显然是我这种凡夫俗子所望尘莫及的。但我周围也有一些老师,甚至年轻老师,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魅力。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大男孩性情使我永远成不了这样的老师。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1929—2008),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世界顶尖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被誉为“21世纪社会学之父”。他被视为历史社会学和抗争政治研究的奠基人。国内已翻译出版其作品《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为什么》等。回国教书一年多以来,我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显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佳模式,每个老师也都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不太畏惧的那一类老师,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在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同时,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尽量在学习上给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向他们展现做学术的纯粹乐趣。2多跟人交流,哪怕是“吵架”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今天的研究生们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写论文思路不畅,人生道路难以选择,就业和深造之路皆面临重重挑战,遇到老师战战兢兢,和父母代沟越来越深……这些都让研究生们焦虑万分。我在国外求学多年,见过太多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因精神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也认识不少性格活泼的同学因抑郁症而长期服药。我自己虽有幸经受住了考验,但写论文的过程也不是一般的苦闷。不同于在国外独自生活的留学生,国内研究生普遍住集体宿舍,凡事都有个照应。尽管如此,精神压力仍困扰不少中国学生。心理问题当然要找专业医生,但就学术而言,我对学生强调,一定不能孤军奋战,一定要多跟人交流。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的最后三年住在布鲁克林最南端,远离学校所在的曼哈顿上西区,差不多一年去一次学校。有一次偶然翻到入学后不久的课程论文,我发现自己已经写不出当年那般质量和野心的文章,因为它们源于“大剂量”阅读之后的灵感,完成于上课时和同学“吵架”、下课后和朋友喝咖啡的学术思维“沸腾期”。电影《怪兽大学》(Monsters University 2013)剧照。借用社会学的术语,学术本身就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我始终认为,读书和写作不应当是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是一种社会活动,一定要在一个志同道合的小群体里共同学习、互相讨论,一定要多跟老师和同学讨论,争取把做学术当成一件开开心心的事,所以我把自己和学生的微信群命名为“快乐群学”。一个学生的原话是:“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事实上,我和学生的许多学术讨论是在饭桌上和散步的路上进行的。当然,一个只跟学生吃吃喝喝却在学习上缺乏有效指导的老师肯定是不合格的。在学术上,我对自己的学生有比较高的期待。硕士生将来当然未必走学术道路,但在学校的三年理应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读书和求知上,而导师应该当好学术的领路人。具体而言,我是这样来做的。憋论文憋出内伤的博士。漫画来自于《念书,还是工作?》(作者:[法]蒂菲娜·里维埃尔 ;译者:潘霓;版本:拜德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3开列书单,提供阅读结构在国内高校(或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对硕士生的学术要求和期待缺乏明确的界定。一方面,对硕士生当然不能有对博士生那样高的学术要求,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毕业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打算,而是要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学术型硕士又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就业为导向的一年制或两年制硕士,因为这是绝大多数人攻读博士之前的必经阶段,虽然许多学校已经取消了硕士毕业的发表要求,但对硕士论文的学术水准仍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对于我所在的社会学专业来说,读书仍然是硕士阶段最重要的训练。我所指导的硕士生有相当一部分为跨专业报考,而且许多学生坦承之前并未读过任何专业原著,只是在考前背了几遍教材。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是本专业考上来的学生,往往也没有读过几本原著。因此,我不得不让自己的硕士生在第一年补上他们所缺乏的学术训练,具体做法是不要求他们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而是给他们开出经典阅读书单,让他们先进行一年的密集阅读。说到开书单,有的老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面对只背过几本教科书的学生,我实在无法放任自流,而且觉得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阅读结构是自己的职责。开列书单其实很考验老师的学术功底,因为它要求不仅对这一学科的经典著作有娴熟的掌握,而且对不同中译本的版本优劣以及相关著作的难易程度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开书单不是报菜名,因为学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经典著作从头读到尾。因此,对于开给学生的必读书单,我一般会给出要求重点阅读的页码或章节。不仅如此,我还对书单采取分级处理,将经典书单开给研一的学生,将特定领域的详细书单开给正在构思硕士论文的研二学生,将以英文著作和文章为主的专业书单开给博士生。书单开好后,我会让学生尽快将书单上的文献过一遍,以此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如果这一分类下的几本书读起来都味同嚼蜡,那你很可能对这一领域没什么兴趣;如果某一领域的书读起来过瘾,那你可以考虑以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我这样告诉自己的学生。电影《你好,之华》(2018)剧照。图为周迅饰演的袁之华。4以“抽屉式阅读”建立学术对话意识就社会学来说,学生的普遍问题是不知道自己的经验问题属于哪一个研究领域,更不知道如何与该领域的经典与前沿问题进行对话。事实上,不少读到第二年的硕士生仍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兴趣是什么。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当然值得肯定,许多知名学者也力图打破学科之间与学科内部的藩篱,但这必须建立在对不同领域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如果抛开已有的经典研究谈“淡化边界”,那只能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的做法是按照社会理论、历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几个我较有心得的研究领域,在硕士生入学时给他们开列分类书单,每个书单分别列出几本或十几本专著和论文。这些书和文章未必是传世名作,但能让学生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重要问题以及研究风格产生初步的了解。在每个领域,我分别列出十几个自认为有望写出优秀硕士论文的选题,并给学生逐一讲解如何开展相应的研究。学生在写论文时往往从具体的经验材料写起,不清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一个研究领域,几乎清一色都是在写完经验研究部分后再绞尽脑汁地往论文塞进去一点理论,再想该用什么理论框架,这直接导致了我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屡屡发现的理论框架和经验材料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学生缺乏系统的阅读和训练,尤其是理论被大部分学生视为需要死记硬背的、和经验材料没有关联的内容。对此,我的解决方案是“抽屉式阅读”。换言之,阅读不可盲目,而应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已有的学科框架进行“大剂量”的分领域阅读;只有把一个“抽屉”里的重要文献全面而快速地过一遍,我们才能举一反三地用这一领域的“想象力”来审视看似互无关联的现象。学术灵感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想象,而是一边海量阅读一边积极思考的自然产物。在选题上,我始终强调研究的理论趣味。在我看来,理论和经验不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而是互相映照、互为补充的两个维度。理论不是思想史,不能死记硬背韦伯说了什么,涂尔干说了什么,而应该随时指导经验研究;同理,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一定是来自于研究者的生命体验,而不是苦思冥想的空中楼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论性著作的过程中时刻以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辅助理解,并以理论来反哺经验研究。唯有如此,我们的文章才能兼具丰富的理论趣味和扎实的经验材料,我们的研究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电影《死亡论文》(Tesis 1996)剧照。5与学生合作研究、办读书会我从不主张学生以论文发表本身为目标,更不鼓励学生为了奖学金或就业而炮制低水准论文,但我也深知,学术能力不是仅靠阅读文献就能获得的,而需要从切身实践中得到提高。我从不要求学生给我做项目,而是希望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独立开展研究;但我也会结合学生的研究兴趣,积极创造与学生合作的机会,因为这是手把手教他们做科研的好办法。在合作过程中,我和学生通常有明确的角色分工,一般由我提出总体思路、写作大纲、理论框架和重要文献,学生写作初稿(有时我本人负责理论部分的初稿),其间经历多轮的讨论和修改,最后由我定稿。如果是英文论文,则一般由我承担执笔工作。这一年多以来,我已经和研究生完成了两篇中文论文,其中一篇已经发表在C刊上;正在写作中的论文有五篇,包括四篇英文论文。我非常享受这种合作模式。其实,国内大学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不完善的课程体系导致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学术训练。面对这个无可奈何的现状,我的应对之策是以读书会的形式弥补课程方面的欠缺。每学期的读书会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这个学期是古典社会学理论,下个学期计划侧重于文化社会学,以后还计划以历史社会学、抗争政治或布尔迪厄、蒂利等大家为主题。读书会每2—3周一次,每次选一本学生在课堂上读不到的好书,且每学期所读的书构成一个主题连贯的整体。以这学期的古典理论读书会为例,选读的书目包括《启蒙与绝望:一部社会理论史》《社会科学的兴起:1642—1792》以及以及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托克维尔等人著作相关章节,意在对研究生第一学期的社会学理论课程形成有益的补充,让学生对社会理论的起源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的论文,那更是锦上添花了。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2001)剧照。6“必须陪他们走好这三年”在平常的交流过程中,我随时推荐相应的阅读材料,有时甚至通过在豆瓣网上观察学生的阅读轨迹以了解学生的阅读偏好。我自己所在的社会学是一个包容度极高的学科,不同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都能和平共存。有两个学生明确说自己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不喜欢做田野,只喜欢读理论性著作。我一方面要求他们掌握必要的量化方法和田野技能,一方面结合他们的兴趣帮他们确定研究选题。例如,对于今年入学的博士生,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初步拟定以启蒙运动的社会思想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但更多的学生对理论(其中涉及大量哲学)并无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会相应地启发他们对有趣的经验现象进行分析。看到学生们从事主题和方法各异的研究,我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年多以来,指导学生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开夜车修改学生论文属于家常便饭。由于指导的研究生在数量上远超平均水平,我自己常常要付出额外的心血,也确实牺牲了自己的科研时间。包括学生在内,经常有人提醒我:“你这样带学生,会把自己搞得很累。”确实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对于我来说,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我对每个人都有真实的感情;他们带着求知的热情来到学校,来到我面前,我必须陪他们走好这三年。在生活中,我对学生宽厚包容;在学术上,我却不希望降低标准。正如我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做人要脚踏实地,治学要仰望星空。”对我来说,如此指导学生固然会燃尽自己,但如果能成就学生,那我将无怨无悔。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李钧鹏;编辑:西西;校对:薛京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书也

文科生考研最向往的10所高校,它们的优势在哪里?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文|刘冷丝栏目|丝说考研我国理工医农等学科,即常说的理工类院校,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为保送生,文科类学科见长的学院校多采用考试方式入学。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较为优秀的文科类院校。细细梳理一下,10大高校文科有很强的优势,50所高校有较强的文科优势,这些高校也是文科类学生向往的大学。排名前十的文科院校比如人们心目中的上海交通大学是理工类院校,其实这是误解,上海交大20年前就确定了走综合大学的发展道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该校的新闻与传播学、德语和法语等外国语言、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类的广播影视编导、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都有较强的实力。再如,吉林大学在合并之前也是以理工科见长,成为综合性大学后,该校文科中的新闻学、哲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财务管理等有有很强的实力。其次,我再说说这些国内文科拔尖院校的优势。排名20-50的文科类院校为什么说本文中列举出来的50所高校都有较强的文科研究实力,而且是大多数文科考研生向往的大学?这些学校培养研究生方面有哪些优势?与理工科研究生不同,文科研究生由于从事的专业领域多为长线学科,所以其学术能力的构成也与理科研究生不同,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按照研究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资料收集和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文科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主要研究比如人的本质、思想、价值及规律等;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的社会发展、社会现象及社会规律。因此,文科研究的对象就是人自身或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东北师范大学校园也正因为如此,文科研究更需要不同类型的学者共同努力,不同学者之间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探讨学习的困惑、实现共同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要求只有在列举出来的前10和前50高校具备,这些高校都有多个文科交叉发展的历史,各个文科类学科有国内拔尖的学术带头人,在他们的带领和合作之下,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有保障。相比较国外研究生,我国文科研究生的学术视野狭窄,缺少多元思维和整体格局。因为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与宽阔的学术视野,而文科类的学术活动涉及领域更广、主题更为分散,具有更强的学科交叉性,这就需要文科研究生突破学科界限,从更广阔的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来扩充知识,拓展科学研究的广度。上海大学图书馆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具有抽象性与思辨性,所以更需要其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在不同学科的交流学习中积累知识、拓宽视野,为自己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学术活动和各种文科学术性质论坛在一流的高校常年有举办,这给文科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很好的学术资源。最后,我说一说,国内年文科研究生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文科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导师和研究生需共同努力提升。云南大学校园从我国一些统计来看,文科研究生学术研究水平较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学术研究水平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大众化教育观推行以来,尤其是研究生扩招以来,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不完全尽如人意,所以,只是单靠研究生自身来从事科学研究,无法顺利完满地完成科学研究目标,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基本学术训练和学术能力培养,研究生需要主动积极参与导师科研团队,进行课题研究,而不是随意选题,随性研究,造成科研的不完整、不系统。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贾晋蜀

文科生适合考研的5个专业,考研后不仅容易就业,薪资还翻倍提升

文理分科在不少人眼里决定了人的一生,更有人觉得理科生毕业后薪酬和待遇就是比文科生好一点。其实也不是,大学里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考研读研、出国留学等方法来抹平,有不少文科生咨询小编:理工科那么多热门专业,那么我们文科生该选择什么专业?该不该考研呢?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文科生适合考研的5个专业,考研后不仅容易就业,薪资还翻倍提升。1.新闻专业不少文科生进入大学都会选择媒体、新闻专业,该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但是因为现在存在的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许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群都进入到新闻专业,使得新闻的本科生都没有什么出路,本科难以得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更是只能在重压下选择转行。但是研究生就不同了,许多电视台、专业媒体平台都需要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来进行长远运行,读研后薪资翻倍、就业很容易。2.会计专业小编经常会提到会计专业,这个专业起点较低,适合所有不同的文科、理科生选择,因为更需要经验和积累、背诵,所以这个专业文科生选择会比较好。和新闻专业一样,现在又不少人都会选择考取会计资格证,导致一些本科会计会没有事情做,很难拿到高薪。考研无疑为会计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路,对于供大于求的会计市场,研究生的优势十分巨大,研究生的学历使得我们在社会上更加游刃有余,更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3.法学大家口中常说的律师就出自法学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应该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但是问题是本科四年很难给法学学生一个很大的优势,许多著名律师事务所更是只收研究生。所以小编看来读法学应该去争取更高的学历,对于文科生来说研究生三年不仅仅是背诵,更是实践和案例分析,好处多多,薪资相较于本科生几倍增加。4.国际政治这个专业十分特殊,每个大学的这个专业都只收文科生,学习国际政治与新闻专业类似都是对于时事进行研究,好一点的可以成为媒体评论专家。值得注意的是,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起点都会很高,本科如果没有进入好学校对于就业十分不利,那么小编觉得不妨利用读研来增加自己的优势,如果进入到名校读研究生那么你就会在就业市场上如鱼得水,任何企业都会抢着要你,薪酬待遇更是不用担心。5.工商管理工商管理专业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人们都向往着进入管理类专业给自己一个稳定、轻松的工作和未来。也正是它的热门使得就业市场十分饱和,本科生几乎没什么优势。研究生则不一样,他们相较于本科生有着更多的实践经验,研究生的科研课题更是会带来巨大的优势,小编觉得这个专业不读研出路是真的不好,读了研身价会翻番,就业市场上也会有你的一席之地。文科生被许多人误解,认为文科生工资正常不会很高,其实这也不一定,很大程度上文科生选好专业也会有这不亚于工科学子的薪酬和待遇。而小编推荐的几个专业则是比较适合读研,文科生可以大胆选择,薪资绝对不会低,未来就业很有保障。

万家春

文科生“考研后”就业率飙升的专业,收入比本科生高多了

实际上如果可以的话,选择考研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比如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提升自己。更何况现在本科毕业生的数量比较多,研究生到底还是比较少,所以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学历真的很重要的。当然现在很多公司比较重视第一学历,所以高考生们抓紧了,还有六十多天就高考了,打起十二分精神赶紧查漏补缺,看看自己到底还缺啥,尽量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参加高考,尽量考个好大学。不过考研同样也是提升学历的方式,特别是文科生,本身文科专业的就业率就不如理科,也因此很多文科生大学选择考研的是相对来说最多的。更何况如果文科生考研之后就业率可以说是飙升,收入也比本科生高很多:1、金融学——金融学专业其实好就业,但是如果想要进入大公司的话,学历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北上广这些地方发展的话,较高的学历能够给学生本人带去很多的便利;其实专业毕业后比较流行的职业是金融分析师。2、工商管理——其实报考工商管理中专业的如果是一本考生的话就业率都还好,最主要的是一些二本考生,学校一般,个人成绩一般,毕业能够找的工作很少,所以二本考生最好是考研,有能力考公务员,考注册会计师;3、法学——学法学专业多数选择考研的都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其实如果能力强肯吃苦,大三过了司法考试,就可以出来就业了,刚开始肯定辛苦,但是慢慢的会有回报的。但如果是女生报考的话,比较建议考研。4、汉语言文学——要知道现在一个县级高中招老师,语数外老师都需要研究生学历。虽然汉语言文学的就业面广,但是这个专业确实是当老师才是最稳定的。考这个专业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考研,对自身未来发展较好;5、新闻传播学专业——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算是文学类专业中难度最大的,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专业的学生建议大家考研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感官一般的话,其实最好是大学里面转专业,本科毕业的就业率一般;6、人力资源管理——学这个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并不难,但是如果未来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的话,考研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建议如果考研的话,可以学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相关的专业,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7、师范类专业——现在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特别多,因为文科专业好就业的不多,而且很多女生家长比较青睐这类专业,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考研绝对是一个脱颖而出的办法,更何况研究生工资会更高。8、历史学——一般学历史学专业的毕业了都是去初高中或者大学里面当老师去了,但是高中大学的老师对学历的要求就高了,所以读研的必要性很大,本身就是纯学术型专业,只有有兴趣的学生报考才能学得好。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过度益也

大学文科专业考研难?掌握这3个方法,顺利考上文科研究生

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都会选择考文科专业研究生,因为不用学高数,也不用掌握很复杂的公式定理,从而认为考取文科专业的研究生很简单。但确实不是这样的,考取文科专业的研究生也是有难度的。首先,文科专业需要背诵的知识很多,一般都是要大量背诵;其次,单单会背书也是不够的,无论是考研笔试还是面试都会有论述题,也就是要有分析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用书本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最后还要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很多文科专业面试时都会问有没有渡过专业相关的名著,所以如果你打算考文科专业的研究生,那要趁业余时间大量阅读相关书籍。下面就来说说帮你顺利考上文科研究生的方法。注重记忆,大量背诵文科专业最重要的就是大量记忆,特别是对重要知识点要背过、记住,只有记住才能把已经理解的知识、书本的知识、课堂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记忆知识和理解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理解了有助于记忆,同样,记忆知识有助于加深理解,在记忆中理解。只有记住了知识,才谈得上运用知识,什么知识也没有储备,什么知识都没有记住,又怎么能运用知识。如果在没有记住知识的情况分析现实问题,这样的分析必然是肤浅的,表面的,缺乏学理性,没有理论支撑,没有深度,没有说服力,只能是自己情感的表达,不是理性分析,很难取得较高分数。如果你打算考取文科专业的研究生,那么大量记忆知识就是必然的,也是最重要的。勤于思考,善于搜集材料要想考取文科专业研究生,一方面要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善于搜集一些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资料。比如重要的数字材料,经典性的理论观点,重要的或典型的事实材料等等。而对搜集的资料并不是看看就过去了,而是把这些资料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可以增加课外知识,开拓视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知识的趣味性、现实性,同时可以作为研究某个问题的论据或是以作为教学的案例。还有就是要对一些现实进行思考,培养自己做论述题的能力,只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知识。才能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深刻理解知识,更好地运用知识分析具有现实性的论述题,不然,所学的知识就会与现实相脱节,是一种抽象的知识,教条化的知识。善于积累一些现实资料,及时关注政治现实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关注时事政治,如果对现实问题不了解,也就谈不上分析现实问题。在联系现实过程中,可依据理论知识提供的基本思路,寻求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用理论解读现实问题。多做往年真题,多读专业相关书籍,多和专业老师沟通其实很多老师在面试时都会问到一个问题:你读过哪些专业相关的书籍?而在这个时候也会有很多同学回答不上来,因为他们几乎没有没有读过和专业相关的名著书籍。所以如果你打算考文科专业的研究生,那就一定要大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大量书籍,哪怕你没有完全读完,没有完全理解,也要把书籍的核心观点和大致内容记住。这点真的很关键。还有就是要多做往年真题,多总结答题技巧,既然时考试那就有应试的方法和技巧,要多做真题,多总结经验。最后要注意多和专业老师沟通,不要自己一个人闷头做题,多听取老师的意见。最后,希望大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研,预祝大家考研成功。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