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艺研究》发表扈鲁写意葫芦作品鬼精灵

《文艺研究》发表扈鲁写意葫芦作品

对传统水墨画构图进行大胆解构,气势宽宏,视觉冲击震撼,“尽其灵而足其神”……扈鲁教授发表在《文艺研究》杂志(2012年第8期)上的四幅作品,引来好评不断。《文艺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被称为我国文艺研究的最高学术期刊。扈鲁教授发表在《文艺研究》杂志上的四幅葫芦画作,代表着他的艺术成就在当代文艺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认可。扈鲁教授长期执著于葫芦画的创作和葫芦文化研究,画作曾得到著名画家何水法、陈玉圃、霍春阳、孔仲起、李奇茂、欧豪年和美术评论家李一等先生的指导和肯定,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文化交流,得到学界一致认可和好评。作品被特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秋色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山东赛区展演,其作品集《扈鲁画语》和《写意葫芦》受到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扈鲁教授把葫芦放置在整个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来考察。在他的主持下,于2007年创办了葫芦画社、开辟了专门网站、出版专刊,使葫芦画创作和研究不断地丰富和深入。尤其是他主持的“葫芦题材花鸟画及其民俗文化意义阐释”的课题研究,将葫芦文化提升到了时代的高度。2012年,他响应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号召,他又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葫芦民俗及葫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将葫芦文化放置于文化现代化、产业化的视野中,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次《文艺研究》发表的四幅画作均为六尺整张大幅作品,是近几年来扈鲁教授的代表作。在这些作品脱离了对自然物象的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心、写意既传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又明显突破了传统,在技法上大胆探索,吸收西方绘画的养料,融合现代绘画各流派的特长,创作手法更写意,布局更合理,意境更高远,给人以或淡雅清秀、或遒劲沧桑之感。作品构图、色彩通彻明快,合乎章法而又有新的突破,在传统技法与创新中寻求了统一。扈鲁对传统水墨画的构图进行了大胆解构,气势宽宏,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达到了“尽其灵而足其神”’的审美境地,给人以美的享受。附:作品赏析《流韵》这幅作品采用浓墨勾勒,画如其名,墨色葫芦酣畅浑厚、圆润书法笔走龙蛇,干湿浓淡相得映彰,起承转合尽显风趣,扈鲁教授用娴熟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副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流韵》图,虽无他色点缀,然韵味流露其中。该作品名为《鸿途泰来》,红色为吉祥富贵之色,与葫芦蕴含的“福禄”之意遥相呼应,经风历雨后,一派成熟的喜悦迎面而来,恰如振翅腾飞的中国,昌达且繁荣。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葫芦,不仅形美、色美,且质地美,扈鲁用纯熟的笔墨生动再现出葫芦凹凸的外形,还有缠绵的藤曼,柔顺中透出生的倔强,从中看出其深厚的笔墨功力。“赋”为古文体,多抒写情志、铺陈旨趣。扈鲁教授《秋色赋》这幅作品最动人心魄的是盘虬卧龙般的瓜藤,看似无意实则虚实相间、错落有序、浓淡相应,茂密的瓜藤后是已成熟饱满的果实,浓密的枝条、羡人的瓜果,整幅画用色协调,笔墨均匀,线条流畅,温馨祥和,给人丰收的喜悦。“线”是中国画中最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也最能彰显艺术家个性和笔墨功夫。在《金风摇曳》这幅画中,扈鲁教授用形态各异的线条打底,辅以墨色晕染的枝叶,随类赋彩的果实,画面生动描绘出秋风吹拂下跳跃的枝藤与飞舞的叶子。经营位置,画之总要,构图上扈鲁教授别具匠心,刻意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整幅画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敬老床

《艺术百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9版)》

近日,《艺术百家》杂志社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通知,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艺术百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艺术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核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研究和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也是中国最早的核心期刊评价成果体系。1992-2008年每隔四年评价一次,2008年起,每三年评价一次。本次评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定量筛选和专家定性评审,在我国正在出版的13764种中文期刊中评选出1990种核心期刊。《艺术百家》是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艺术类综合性大型学术期刊。《艺术百家》杂志最早在1992年首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1版)》,继而在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5年、2018年连续8次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在2020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9版)》。(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中矣

笔下小匏,学界大观-《文艺研究》发表扈鲁教授作品

2019年第8期《文艺研究》,在封二显著位置发表了扈鲁教授一组葫芦题材花鸟画,共计3幅作品。《文艺研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中国当代重要文艺理论刊物之一,是文艺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期刊,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3幅写意葫芦画作发表在该期刊封二显著位置,充分体现了学术界、艺术界对扈鲁教授创作成果的高度肯定,标志着扈鲁教授作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攀上了又一个新的高峰。《秋趣》这幅作品,用色协调,笔墨均匀,线条流畅,运用抽象的艺术手法点缀其中,着色冷暖对比和谐,雀落枝头呢喃,葫芦岿然不动,两者相互顾盼,既有色彩对比之味,又有动静相宜之韵,笔意流畅,干湿浓淡、起承转合,好一派惬意秋趣。扈鲁教授笔下的藤蔓流畅曲折,葫芦温润而鸟雀冷峻,对比鲜明。 整体构图严格,结构分明,用色严谨,笔墨得当。他对葫芦进行了洒金处理,描绘出葫芦经历了风雨洗礼,迎来硕果盈枝。创作此画适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扈鲁饱含激情创作了这幅圆润饱满的金色葫芦向祖国献礼,寓意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扈鲁以一个画家的视角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这幅作品是:藤上葫芦结硕果,雄鸡报晓觅食忙。看似随意的笔触线条,流畅丰满,形象的勾勒出勤劳的金鸡的形象。纯黑的鸡身和鸡尾一气呵成,头顶的红冠,是精妙的点缀,寓意鸿运当头。红中点黑描绘出锐利的眼神,大块墨色自然的描绘出了鸡的神韵。纸上的几点落墨,是作者特意的点缀,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美感,黄绿相间的葫芦蓬勃生长着,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生长的希望,一副藤下雄鸡觅食图完美描绘出农家田院的和谐。葫芦意寓“福禄”,公鸡代表“吉祥”,用两个吉祥具象表达了对“福禄吉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扈鲁教授将葫芦题材花鸟画创作和葫芦文化研究作为毕生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他画葫芦、写葫芦、集葫芦、建馆收藏,为葫芦树碑立传,将葫芦文化艺术推向时代前沿。近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扈鲁紧紧围绕绘画创作和学术研究,着力以葫芦为题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向世界讲好中国葫芦故事,他内外并重,开展了“最葫芦·葫芦文化丝路行”全球巡展活动,已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白俄罗斯、马尔代夫等国家,以及北京、上海、云南、河南、辽宁、山东等省市举办巡展三十余场,各界参观群众几十万人次,让葫芦这一文化艺术符号,永远闪耀在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当中。用坚韧的文化藤蔓连接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倡议播洒下了美好吉祥、和平和谐的种子。扈鲁教授对葫芦题材花鸟画创作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把握愈加精准,创作和研究更加富有激情和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攀上新高峰。2019年,他和团队申报的《中国葫芦图像艺术研究》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立项。他们围绕葫芦绘画图像,阐释了数千年积淀的民间艺术、绘画艺术等,从图像学视角解读了葫芦题材花鸟画,从而更深入地解释了其民俗意蕴和图像意义。

掘之数仞

科研小白怎么发艺术类核心期刊?经验帖来了!(附核心期刊目录)

不论是在哪个求学阶段,「论文」可以说是对自己科研成功做一个展示。尤其是在读研期间,毕竟“研究生”与“本科生”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研究生是以研究实验、得出成果为主。除此之外,高质量的「论文」也可以作为以后就业或者继续深造的一个敲门砖,身边有不少同学因为这个原因没有申请到自己中意的院校。这...听起来就很心疼~一篇论文从选题,定框架,写作,不断修改,再到发表,不仅考验一个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样也在不断对其叙述能力和逻辑能力提高要求。无论现代社会的发展怎么影响研究生的定位,但这些基础的能力一定不会被忽视。我是一名艺术生,走美术艺考上的大学,本科是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以应届的身份考研到一所理工科211院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艺术设计专业,在此之前没有在任何级别期刊发表论文的经验,有的只是多份实习经历。研一到研二期间,一共在3家公司实习过,有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和广告公司。所以,我算是一名特别合格的科研小白了~研二上半学期,为了能抽出大把时间打磨毕业论文,我辞掉了在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每天泡在图书馆完善论文框架,深入研究总结。我不喜欢待在宿舍,这地方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导师的工作室我也仅仅是每周去1-2次,有针对性的和导师沟通上周进度及本周计划。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选择在图书馆,挑一张靠窗大桌子,看着窗外热情活力、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我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感觉。毕业论文是自己定的选题,导师也表示赞同,毕竟是结合了在校、实习期间的个人工作内容,积累了大量的创作案例。当论文大框架基本确认后,为了能尽快将论文核心点提炼出,导师建议可以针对性地写一篇6000-8000字的小论文,尝试在核心期刊发表。听到这个消息我是很受鼓舞的,这一方面说明个人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作为科研小白的我,特别希望自己的产出有个更好的展示平台。综合对比后,我选择了T5级别(学校内部的期刊分级)的一家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期刊官网认真了解稿件要求。接着,在导师的引导下,我调整论文结构,充实实践案例,在三星期左右的时间内赶出了初稿,期间保持和导师每周1-2次的碰面频率。反复修整提纲、改稿的过程是枯燥的,很多时候就是强迫自己能有产出。终于,4月底我完成了小论文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并尝试了第一次投稿,导师一作,我二作。需要注意的是,我没有找代发,导师也建议我自己登陆期刊网站进行投稿。官网注册、编辑个人信息、按要求上传稿件,接着就是耐心等待了。大概过了3周我收到了初审反馈,感觉还不错,没有拒稿的意思。我按照编辑老师的审稿意见做了针对性修改,加强了部分章节的理论深度,并于2周后再次投递修改稿。又过了3周,收到了二审通知,编辑老师建议充实案例部分,并提到“修改后可以发表”,这一刻我是特别开心的。鼓足干劲,再次上传修改稿,最终在4周左右的时间,拿到了三审通知,审稿意见一栏只有两个字:“采用”学业生涯的第一篇核心期刊终于有结果了!接下来就是按照要求进行汇款了,当时拿到编辑部稿件录用通知看到版面费的价格,坦白讲我是有点慌张,6000元。当时个人的生活费应该每月不超2000元,算上各种补助,要一次性拿这么多还是有点困难...没想到,导师主动提出承担所有费用,而我要做的就是请她吃一碗羊肉泡馍~ 当时特别意外,并十分感激。现在想起来,我都依然很感谢我的导师给我的所有教导,三年以来,像母亲一样体贴学生~至此,我从科研小白到发表第一篇中文核心的路程就告一段落了,为自己作出的努力感到开心,也为导师的辛勤辅导心怀感激。我想有了这次经历,自己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将会走的更有目标性。自己的这些经历不算出彩,但也会给大家一些启发,选对期刊、做好选题、充实内容,就一定能写出自己最满意的文章!最后,福利时间来了在校期间我通过多渠道了解整理了以下艺术类核心期刊目录按影响力进行排列仅供参考~「第一层次」文艺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第二层次」艺术百家美术研究装饰美术观察「第三层次」电影艺术民族艺术当代电影世界电影中国电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工程设计学报包装工程戏剧戏剧艺术新美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当代传播#论文#

如几

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周年

1月1日上午,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十周年暨“酱豆书屋”开业典礼在西安举行。贾平凹、周树红、孙见喜、王新民以及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王立志等人参加了典礼仪式。贾平凹已出版著作版本逾600多种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见喜介绍说,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支柱性“人物,他从事文学创作近50年,出版过各类著作版本600多种,仅长篇小说就达十八部。他的创作体量之庞大,影响力之广泛,被评论之持久,在新时期文学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10年来,以贾平凹文学创作研究为宗旨,不断加大贾平凹作品的翻译工作。与多种机构合作,目前共翻译贾平凹作品48部。其中已经翻译成英语、法语、瑞典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捷克语、日语、韩语、越南语的作品23部,正在翻译和即将出版的作品25部,有力的推动了贾平凹作品在海外的广泛传播。“贾平凹邀您共读书”活动已举办108期记者从现场获悉,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1月13日,院名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是国内全面研究贾平凹的专业学术机构,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十年来,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先后举办了近百场贾平凹作品研讨会、新书首发式及文化交流活动,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连续四年被评为“陕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特别值得一说的是,2015年4月12日,由贾平凹先生倡议发起,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总策划的“贾平凹邀您共读书”全民阅读公益活动,得到了铁凝、莫言等全国百名文艺界著名人士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已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香港等全国十多个城市举办读书活动108期,成为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文化新名片,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酱豆书屋”集中展示贾平凹著作300多种为深入推进贾平凹研究工作,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今年精心筹备了“酱豆书屋”中国旗舰店,这是全国首家以收藏展示贾平凹著作的专营书店,也是全国第一家仅售一个作家作品的书店。当天的活动中,与会的领导嘉宾、文化名流还为”酱豆书屋“进行了揭牌仪式。在答谢辞中,贾平凹对各界人士冒着严寒参加活动表示感谢。他说,自己的创作室就在书屋附近,经常有人找上门来签名,但创作室并没有自己写的书,“酱豆书屋”的成立,为喜爱自己作品的广大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说,“酱豆书屋”就是自己与文友们交流的据点,希望大家常来,在这里以文会友,以书会友。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酱豆书屋”还首次公开集中展示了贾平凹从第一部代表作《兵娃》到最新的长篇小说《暂坐》等300多种著作。活动上还举行了“我心中的大秦岭”文艺作品全球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活动现场,与会嘉宾还为部分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曾世湘)

梦幻街

《艺术大观》期刊征稿启事

【期刊简介】《艺术大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艺术类、文艺人文类、艺术品类大型文化期刊。国内刊号 CN12-1462/J1 国际刊号 ISSN 2096-0905。【主要栏目】1.民族艺术研究 2.音乐艺术研究 3.舞台艺术研究 4.艺术设计研究5.艺术评论研究 6.艺术教育研究 7.文化艺术研究 8.建筑艺术研究【投稿须知】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层次清晰、未曾公开发表,请用电子邮件(WORD文档)的格式投稿,所投稿件文责自负。2.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省份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标题以20字以内为宜,中文内容摘要(150字符-300字符为宜),关键词(3-5组为宜)。3.来稿论文如为获奖论文,基金资助项目,请提供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4.文稿篇幅一般不超过20000字符,一个版面2000字符。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5.文章中所用的计量单位,须采用国际标准。文中注释、文后参考文献编排体例等请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6.编辑部对拟采用稿件有删改权(或退请作者按专家审稿意见进行修改),不同意者须在稿件上予以说明,不作说明的则视为同意。

乐生活

稿费100元/千字,权威刊物《北京文化创意》杂志长期征稿啦!

《北京文化创意》是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管主办、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出版的学术类期刊,每逢双月20日出版,系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期刊。邮发代号82-77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259/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8684。本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倡导具有国际视野、根植中国实践的学术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学术研究期刊品牌,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1. 栏目设置本刊长期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本期专题、基础理论、前沿研究、热点关注、国际视窗、案例分析、数据挖掘、文创沙龙等。另可根据需要及建议不定期开设主题栏目。2. 征稿范围本刊长期征稿,主要征集有关游戏动漫、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影视综艺、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旅产业、文博非遗、文创智库、工艺设计、文创经济、艺术品鉴赏与交易等与文化创意相关的学术论文稿件。本刊对研究方法不作限制,尤其欢迎定量研究。所投稿件应对当前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理论贡献或应用价值。3. 稿件审阅本刊倡导原创,注重首发,拒绝一稿多投。凡赐稿本刊,请注明“专投《北京文化创意》”。如发现所赐稿件为一稿多投,本刊三年内将不再选用其作者的任何来稿。所有来稿须经过论文相似度检测,若发表的论文引起著作权纠纷,由作者自行负责,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本刊在编辑过程中,有权在不改变文章主旨的前提下进行增删、调整,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文章录用情况将通过电子邮件回复作者。本刊严格实行三审制度,审稿周期为一个月。在此期间,如稿件拟作他用,请作者及时通知本刊,否则视同一稿多投。4. 著作权授权声明凡经《北京文化创意》刊录的论文,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转让予《北京文化创意》编辑部。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再使用的酬金。如不同意此项约定,请来稿时注明。本刊保留依著作权法获享的所有权利。未经本刊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刊进行翻印、网络转载或其他形式的传播,违者将依法究责。稿件刊发后,如被转载或获奖,请及时通知本刊责编,以备成果统计之用。5. 刊物邮寄稿件刊出后,编辑部将于当月月底或次月月初向作者邮寄样刊两本。6. 版面费和稿费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稿件刊出后,本刊将按照最终成稿字数以每千字100元的标准发放稿费。7. 格式规范(1)文章篇幅一般为8000-15000字(重要论文篇幅可放宽)。(2)稿件内容包括:文章标题、作者署名、单位信息(单位,省份城市邮编)、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注释、英文标题、英文摘要(300字左右)、作者简介。(3)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多个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作者的介绍之中不出现句号。如有通讯作者,请标明。(4)论文如系资助项目,请在文末注明项目基金的正式名称和项目编号。多个资助来源的,只选一项。(5)详细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请见附录。(6)请确保所投稿件包含上述全部信息,且文章格式和引文注释严格符合本刊规范。8. 投稿方式投稿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投稿征文驿站】或者《北京文化创意》官方媒体账号获取。《北京文化创意》编辑部附录: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1.来稿格式规范(1)Word文件格式。(2)文中图表原则上不跨页,表格一律用三线表。(3)文字如无特殊需要,不用繁体字。(4)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一律遵照国家标准。(5)文中如出现外国人名,第一次出现时需译成汉语,用括号标注外文原名,以后出现时直接用汉译人名。(6)文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的序号用“一、……”“(一)……”“1.……”“(1)……”标示。(7)因匿名评审需要,正文部分不得出现与作者有关的任何信息。2.引文注释规范(1)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本刊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注释放置于页下,即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独立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的右上角。(2)注释的标注格式期刊论文:白红义(2017)。在新闻室做田野:作为方法的新闻民族志研究。《现代传播》,(4),61-67。黄亚楠,苏蘅(2019)。适应在他乡:陆生在台湾的社交媒体使用与文化沟通。《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50),59-97。Carlson, M.(2018). Automating judgement? Algorithmic judgement, news knowledge, and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New Media & Society, 20(5), 1755-1772.会议论文:黄旦(2014年7月)。在“书”与“刊”之间:发明中国现代报刊。“全球化时代中西方媒体文化比较研究”会议论文。北京。White, B. E.(2006, October). Fostering intra-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enterprisesystems engineering practices. Paper presented at National Defense InstrialAssociation Annual System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San Diego CA.书籍:晏国祥(2009)。《企业声誉测评指标体系》。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Bolter, J. D.,& Crusin, R. (1994).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Cambridge, MA:MIT Press.书籍章节:张咏,李金铨(2008)。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载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第281-30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Galbraith, P.W.(2016). The labor of love: on the convergence of fan and corporate interests incontemporary idol culture in Japan. In Acland, C. R. & Buxton, W.Galbraith, P.W. and Karlin, J.G. (Eds.). Media convergence (pp. 232-264).Tokyo, Japan: Kinema Club.编著:俞虹(主编)(2019)。《中国电视:掌声·嘘声——2011-2017年度经典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Acland, C. R.& Buxton, W. J. (Eds.). Harold Innis in the new century: Reflections andrefractions. Montreal, C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译著: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1982/2008)。《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第2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Nora, P.(1893/1996). Realms of memory: Conflicts and divisions (vol.1). (Goldhammer,A. Trans.). New York, NY: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学位论文:黄山姗(2014)。《基于使用与满足的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受众研究——以广西地区为例》。广西大学说是学位论文。南宁。Peters, B. (2010).From Cybernetics to CyberNetworks: Norbert Wiener, the Soviet Internet, and theCold War Dawn of Information Universalism. PhD dissertation, ColumbiaUniversity, New York.报纸:周松清(2017年1月10日)。A股“王者荣耀”产业链。《21世纪经济报道》,01版。南方周末(2008年3月8日)。公民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南方周末》,B17。Ronson, J. (2015).How one stupid tweet blew up Justine Sacco’s life. New York Times, A12.杂志:吕新雨(2006)。《仪式、电视与意识形态》。《读书》,(8),121-130。The Economist(2017, Novermber). Traffcking women: Fear on the border. The Economist, (4),29-30.网络材料:人民网(2018)。《王者荣耀》引读诗潮,掀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兴趣。检索于http://opinion.people.com.cn/nl/2017/0706/c1003-29387722.Roberts, M, E. (2014).Fear or friction? How censorship slows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in the digitalage. Retrieved fromhttp://scholar.harvard.e/files/mroberts/files/fearfriction_0.pdf.其他格式范例请参照《美国心理学会写作手册(第六版)》《北京文化创意》是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管主办、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出版的双月刊,本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倡导具有国际视野、根植中国实践的学术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学术研究期刊品牌。本刊系学术研究期刊,长期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本期专题、基础理论、前沿研究、热点关注、国际视窗、案例分析、数据挖掘、文创沙龙等。另可根据需要及建议不定期开设主题栏目。本刊对研究方法不作限制,尤其欢迎定量研究。所投稿件应对当前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理论贡献或应用价值。

百姓淫乱

「A&HCI投稿经验系列之三」艺术设计学的好期刊来了!

“A&HCI投稿系列”第三期,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A&HCI期刊适合有艺术设计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A&H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一本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cation》(iJADE)《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杂志》《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是为艺术和创意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国际论坛。它是传播有关视觉艺术,创造力,手工艺,设计和艺术历史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环境和学习情况的各个方面,阶段和类型的独立参考文章的主要来源。该期刊欢迎来自广泛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方法的文章,并鼓励来自与艺术和创造性教育有关的广泛教育和艺术领域的论文投稿。......《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期刊涉及的检索包括Academic Search (EBSCO Publishing)Academic Search Alumni Edition (EBSCO Publishing)Academic Search Premier (EBSCO Publishing)Art, Design & Architecture Collection (ProQuest)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Clarivate Analytics)Arts Premium Collection (ProQuest)British Ecation Index (EBSCO Publishing)Current Contents: Arts & Humanities (Clarivate Analytics)Current Contents: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Clarivate Analytics)Ecation Collection (ProQuest)Ecation Database (ProQuest)ERA: Ecational Research Abstracts Online (T&F)ERIC: E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CSC)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ocial Science Edition (Clarivate Analytics)ProQuest Central (ProQuest)ProQuest Central K-245Research Library (ProQuest)Research Library Prep (ProQuest)SCOPUS (Elsevier)Social Science Premium Collection (ProQuest)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larivate Analytics)Studies on Women & Gender Abstracts (T&F)期刊官网: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4768070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志》(iJADE)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梅小森发现这两篇论文的选题都很接地气哦!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根据以上期刊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期刊关注艺术,教育,设计,国际,社会,国家,文化,工艺,课程,评论,研究,理论等方面的论文。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A&H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卖油郎

《艺术与民俗》杂志征稿啦!广东省博物馆和民俗文化研究会主办

#学术粤博# 过年宅家,适合搞一波学术创作(二)——《艺术与民俗》征稿啦!#春节168小时#牛开丰稔景!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艺术与民俗》(Journal of Art and Folklore)刊物面向研究者征集优秀学术研究文章。本刊物以聚焦艺术及博物馆陈列设计,厚植民俗文化,助推艺术研究和民俗研究为宗旨,围绕民俗研究热点,策划年画、皮影、民族服饰等民俗文物专题。年度重点选题:1. 民俗学研究与田野调查2. 民俗文物研究及其方法论3. 海外中国民俗文物调查研究4. 图像人类学研究5. 艺术人类学研究6. 海外华人华侨文化遗产研究7. 展览形式设计8. 展览策展解析9. 美术考古10. 工艺美术11. 艺术史论《艺术与民俗》(Journal of Arts and Folklore),刊号CN44-Q1116,由广东省博物馆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本刊立足广东、辐射全国,以聚焦艺术及设计,厚植民俗文化,助推艺术设计研究和民俗研究为宗旨。主要刊登艺术史、现当代艺术理论、艺术与图像、艺术考古以及博物馆陈列设计、民俗研究、民俗文物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栏目包括:艺术研究、陈列设计、民俗研究、民俗文物、书评与信息等。1.本刊只刊载首发作品,谢绝一稿多投。2.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利用新资料、新方法进行学术研究。3.来稿请提供作者信息,包括姓名、职称、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如文章获得基金项目资助,请注明基金项目及编号。4.来稿务请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文字、标点等规范。5.稿件正文为5号宋体,字数以6000~10000字为宜。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并提供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注释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著作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书名、卷册、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期刊的注释内容依次为: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年份、期数;图片请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图;图、表请注明名称、来源。6.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文字处理。7.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自投稿之日起,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另投他刊。稿件请发送至电子邮箱。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微信搜【写作投稿副业优选超市】获取。8.稿件一经刊发即付稿酬。同时本刊有权利用网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艺术与民俗》编辑部2020年1月

瞻卬

期刊出版|2021年首期《艺术追踪》杂志出版

2021年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美术公益专项基金首期《艺术追踪》杂志出版,本刊《艺术追踪》杂志以立足艺术教育、聚焦艺术本体,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艺术新锐、推动艺术公益,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筑建学习交流的服务平台。本期《艺术追踪》杂志开设的板块有“热点追踪”“热点评述”“名师名家”“画坛艺境”“名人画事”“时代观澜”“美育筑梦”“艺甲撷英” “学府钩沉”“经典巡礼”“新作赏析”十一大板块。拟选当代书画艺术家代表,以追踪“美”的发展轨迹,呈现书画艺术的时代新貌和风采,以及当代艺术家对传统书画艺术传承与发展中所作的努力。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第一期《艺术追踪》杂志中都有哪些有意思的板块。01《热点·追踪》本期该栏主要讲述“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美术公益专项基金”在京启动,以重点培养有天赋的美术生,为青少年美术生成长铺路,助力青少年美术生深造,从考研、读博、创业、举办个人画展、展示艺术成就等多方面,发挥美术公益专项基金的作用,通过严格筛选、精准帮扶、重点培养,让更多的青少年美术优秀人才有机会、有能力脱颖而出,并在一系列公益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回馈社会。02《热点·评述》本期该栏主要以苏轼所代表的文人画为主题,共设立三个分主题,分别是《苏轼与文人画》、《苏轼的形象》、《苏轼的朋友圈》。展现文人画的起源与文人画理念,呈现文人画千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点滴面貌和笔情墨趣之间的细微体察。03《名师·名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理想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影响千余年的文人精神在当今时代无论如何演变,终究不能脱离名师与名家的链接,“名师·名家”栏目主要展现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主流之美。徐里、邢少臣、王艺、宋克作为当代书画艺术的扛鼎之人。他们深谙传统,又勇于在一破一立之间,探寻自身艺术面貌。然而,他们又从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创造美的勇者,他们更是传播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使者。04《画坛·艺境》本期该栏介绍了版画家沙永汇,从她的作品中,解读学习她在大场面人物活动的艺术表达。05《名人·画事》本期该栏讲述,无论是政治家、哲学家、歌唱家等,在我们所熟识的众多非画者的名士里,大多都有一个与“画”相关的故事,在他们的“画”里,我们可以读出他们的心事,读出他们的理想,也可以读出他们的柔情。06《时代·观澜》本期该栏目主要讲述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呈现,个人思想如何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等。同时也发掘、研究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探索状态和情感表达状态,以艺术本体语言的梳理向观者呈现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07《美育·筑梦》本期该栏介绍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美术公益专项基金,为喜欢美术的青少年学生成长铺路,助力美术青少年学生深造,培养优秀美术人才。让所有喜欢美术的青少年都有学习美术的机会。08《艺甲·撷英》如果说高考文化课考试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那么艺考就是千军万马走钢丝。作为艺术家阶梯的后备军,艺考是广大艺术生迈向专业之路的第一关,从漫漫人生而言,也许只占你整个人生其中一格,但是从艺术生命而言,艺考就如“满月礼”“成人礼”一样重要。作为人生的关键点,艺术生命的重要起点,艺考,在经历时是那样深重且艰难。所幸,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发起了美术公益专项基金这个项目,让广大美术生有机会成为“美术公益大使”,借助美术公益专项基金这个平台学习、深造自己的美术功底,展现自己的美术才华,同时也认识更多的美术大咖,共同交流、学习。李劲奕、肖雅堃、陆蕾、颜旭、余引恒、董浩宇等作为第一批“美术公益大使”,在本期《艺术追踪》杂志中,分享了自己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经验。同时也担任起了他们作为“美术公益大使”的职责,通过自己的美术知识,帮助更多喜欢美术、想学美术的学生成长,传承中国艺术文化。9《新作·赏析》徐福厚 致歌德徐福厚 三吏三别徐福厚 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