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上半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文化产业多集中于东部地区「组图」大围捕

2020年上半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文化产业多集中于东部地区「组图」

2020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营收达40196亿元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在6万家左右波动。其中,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调查企业数量为5.8万家,较2018年减少2311家。到2020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为5.9万家,比2019年同期增加3635家。再从我国文化产业营收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营收平稳增长。2020年上半年,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401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2%,但较2020年一季度的下滑幅度(-13.9%)有所收窄。可见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行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加上疫情期间“文化+互联网”新业态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将加速复苏。注:国家统计局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标准,将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调整为80986亿元。创意设计服务实现正增长我国文化产业所涉及的相关行业较多,主要集中在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行业。2020年上半年,内容创作生产仍是我国文化产业中较大类别,实现营收9743亿元,比重达到24.2%。同时,从各文化产业类别的发展增速来看,2020年上半年各文化产业类别同比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收窄,我国文化产业经营情况正不断回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来,新闻信息服务一直保持10%以上的正增长,而2020年上半年创意设计服务营收增速转负为正,实现同比增速3.3%。文化服务业为产业核心部分2020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中文化服务产业和文化制造业仍占据较高比重,其中文化服务业实现营收18598亿元,占行业总营收46.3%,仍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门;文化制造业实现营收15383亿元,占比为38.3%。文化产业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该区域实现营业收入30460亿元,占行业总营收的比重达到75.8%。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大海贼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发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4日讯 近日,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起并联合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研究者共同编撰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包括总报告、行业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以及案例报告,共五个部分。专题报告部分,把握2019年产业热点,围绕科技融合、5G数字产业、科技文创等新型技术产业领域进行评述。案例部分则选取2019年的文化产业热点现象,围绕文化遗产、城市空间、文化品牌以及文化社区设计等典型案例事件进行深入、详实的案例分析。《报告》还提选出“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十大特征”“中国文化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以下为《报告》梳理的2019年度十大产业关键词、十大产业特征及十大产业趋势预测。2019年文化产业十大关键词 1、文旅融合2、数字文产3、5G+文化4、AI科技赋能5、区块链技术6、文博文创7、夜间经济8、城市品牌9、文物保护10、创意产业园区2019年文化产业十大特征 1、产业较快增长与结构持续优化2、努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3、融合发展面向更广更深4、优质内容赢得市场认可5、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6、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7、新技术与新业态激活新动能8、文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9、短视频深耕社会创新10、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就业主力军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1、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2、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完善4、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路径5、版权将成为文化产业关注重点6、文化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7、产业国际合作深入拓展8、区域差异日趋平衡9、文化服务体验化10、文化生产技术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君薨

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实现营收8.93万亿 增长8.2%(附图表)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各方面发展较好。据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6.0万家企业调查,2018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38074亿元,比上年增长4.0%;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6728亿元,增长4.5%;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类别看,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创意设计服务11069亿元,增长16.5%;文化传播渠道10193亿元,增长12.0%。增速为负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文化娱乐休闲服务1489亿元,下降1.9%;文化投资运营412亿元,下降0.2%。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688亿元,占全国77.0%;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2008亿元、7618亿元和943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4%、8.5%和1.1%。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增长12.2%,中部地区增长9.7%,东部地区增长7.7%,东北地区下降1.3%。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融资报告》。

德利布

2020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运行情况分析: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超4万亿元(图)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趋于好转。据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增长18.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行业类别看,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3996亿元,同比增长13.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6250亿元,同比增长3.3%;其余7个行业虽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明显收窄。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5383亿元,同比下降9.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0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6216亿元,下降17.7%,降幅收窄9.6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18598亿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2.9%转为增长1.7%。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24715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文化相关领域15480亿元,下降9.4%,降幅收窄9.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30460亿元,同比下降6.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730亿元、3653亿元和353亿元,分别下降6.7%、2.4%和19.8%,降幅分别收窄8.6、7.2和5.0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魂气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发布十大趋势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应妮)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1月4日到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在论坛期间发布。资料图:游客参观文创集市。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报告》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和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发起,并联合中国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众多研究者共同编撰,包括总报告、行业报告、区域报告、专题报告以及案例报告共五个部分。《报告》梳理了2019年度十大产业关键词,即:文旅融合、数字文产、5G+文化、AI科技赋能、区块链技术、文博文创、夜间经济、城市品牌、文物保护和创意产业园区。2019年度文化产业十大特征分别是:产业较快增长与结构持续优化、努力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面向更广更深、优质内容赢得市场认可、新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新技术与新业态激活新动能、文化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短视频深耕社会创新、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就业主力军。《报告》也预测了2020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即: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完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路径、版权将成为文化产业关注重点、文化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产业国际合作深入拓展、区域差异日趋平衡、文化服务体验化、文化生产技术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表示,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以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元年。在数字技术和各级政策推动下,文化产业作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重点赋能各行各业,“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服务”“文化+金融”等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中国的文化产业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由北京大学发起,自2003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完)

红信封

文化娱乐行业研究报告:寻找新红利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金证券,杨晓峰)基本结论新兴互联网公司资本化浪潮:商业化变现加速。1)短视频平台积极布局广 告业务,进入商业化变现加速期。快手预计业务增长转为“广告驱动”,广 告业务毛利率达 80%,且头部广告主具有明显边际改善区间;抖音整合业务 线提高对接广告主的效率,使商业化变现潜力最大化 2)年轻化平台社区化 转型,增加用户粘性以提高广告收入。哔哩哔哩自制内容持续上线,推进 PGC+UGC 良性循环,积极探索对标“早起互联网等增值服务”+“后期游 戏”的腾讯变现路径;Taptap 用户为具有高潜力的 Z 世代用户群体,作为零 分成渠道有望吸引更多第三方精品游戏入住,在精品游戏逐渐绕过安卓渠道 上线的趋势下,未来有望享受这一红利。3)长视频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价 格提升加速变现脚步。爱奇艺、腾讯领跑长视频,优酷、芒果不相上下。会 员价格提升,长视频平台利润有望进一步释放:爱奇艺 11 月率先宣布会员 价格提升,腾讯视频回应表示目前会员价格偏低 4)IP 开发:影视制作从 “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刺激产能大幅提升,进而拉动业绩增长。 新丽传媒影视作品 21 年陆续上线,业绩进一步释放。游戏全球化红利期已至,中国手游领跑全球。1)主机/端游转手游与游戏出 海,双引擎驱动手游增长。米哈游《原神》的大获成功,在于其用端游的品 质打入手游市场。国内市场规模增长趋缓,预计出海成为推动游戏厂商业绩 增长的新一轮驱动力,其中 ARPG、射击类和动作冒险类或成最佳选择。我 们预计未来全球性 IP“端改手”将成为趋势。2)腾讯:“端转手”《英雄联 盟》、《使命召唤》等爆款产品密集上线,助推 21 年利润释放。3)三七互 娱:传统优势品类不断迭代,以“SLG+三消”新品类突破海外市场, 《Puzzles & Survival》取得成功,预计未来持续迭代。疫情后的线下复苏:“楼宇复苏”之后是“院线复苏”。1)电影市场孕育结 构化机会,对标发达市场空间尚大。居民文娱消费持续增长,三、四线城市 有望助推我国电影总票房进一步突破上线;人均观影次数远低于以北美地区 为代表的发达市场,我国观影市场潜力有待挖掘。2)复工向好伴随着影 投、院线行业加速出清,龙头公司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加剧。3)疫 情复工逆境反转,国庆档“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基本恢复去年同期水平, 21 年春节档票房预计迎来确定性增长。4)疫情对广告市场的影响逐步减 小,线下广告复苏明显,电梯楼宇、电影广告未来增长空间大。新消费赛道 崛起带动电梯楼宇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广告主预算向头部平台集中,分众传 媒成为众多消费类品来的核心投放阵地。一、 新兴互联网公司的资本化浪潮:“商业化变现加速”1.1 短视频 APP 市场渗透趋于稳定,进入商业化变现加速期 短视频 APP 渗透率在各级城市中均已在较高水平。各平台用户粘性均处 于较高水平,抢夺用户也存在困难。抖音各级市场渗透率均衡,均已在较 高水平;快手下沉市场渗透率更高,在高端市场渗透率有提升空间,但由 于品牌调性问题打入高端市场可能有阻力。 抖音用户集中与一、新一线城市,快手用户下沉至二线及以下城市。①高 端市场抖音主导:抖音渗透率较高,快手有提升空间,快手或可通过内容 战略发展方向的改变突破高端市场。②中端市场差距较小:快手与抖音差 距较小,该部分用户比起一二线用户而言,对各类内容的接受度更高,快 手有望在二三线城市实现用户增长。③下沉市场存量博弈:从渗透率来看, 5 线城市及以下市场渗透率已在较高水平,未来下沉市场发展方向一是抢 占现有存量市场份额,二是做大整体下沉市场移动互联网使用人数盘子。 短视频平台积极布局广告业务,商业化变现加速。我们认为对于广告业务 的发展,可以关注广告主和广告效率 2 个维度。1)广告主:主要关注如 何获得广告主以及对头部广告主的吸引力;2)广告效率:主要关注通过 何种方式提高广告业务运营效率和广告投放效率。对于广告业务发展早期 的公司,增加广告主更为重要,而对于已经得到广告主认可的公司,提升 广告效率更为重要。 1.1.1 快手:预计业绩增长转为“广告驱动”,头部广告主具有明显边际改 善区间 广告业务毛利率可达 80%,头部广告主具有明显边际改善区间。从利润贡献来看,广告业务毛利可达 80%左右,预计未来广告业务收入的提升将释 放更多利润,推动业绩加速。从日活和用户使用时长来看,快手的流量基 础与抖音差距低于预期差距,我们认为快手的头部广告主获取具有明显的 边际改善区间,未来随着更多行业的头部广告主增加在快手的广告投放, 快手的广告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1.1.2 抖音:整合业务线提高对接广告主的效率,使商业化变现潜力最大 化 抖音将更新 7 条业务线,更细分的业务线划分方式预计在广告主的对接上 提升效率。根据晚点 LatePost,抖音预计将原本的 KA(全国大客户)、 LA(本地大客户)和 SMB(中小客户)三条业务线将进行合并,再按照 字节广告客户所在的具体行业,垂直划分出 7 条新业务线,分别为:大众 消费业务、垂直业务、内容消费业务、投资消费业务、本地直营业务、渠 道销售管理和呼叫中心自助产品。每条业务线将设立一个专门的负责人, 统一向字节跳动商业化销售副总裁浦燕子汇报,这有利于抖音对每一条单 独的业务线进行深度挖掘,使商业化变现潜力最大化,同时不会与其他业 务线产生交叉冲突。1.2 哔哩哔哩:PGC+UGC 良性循环,对标腾讯探索变现路径 B 站平台属性从 UGC 转向 PGC,利用自制“电视剧+综艺”等优质内容 提高用户活跃度增速。B 站最早主要以二次元的动画内容为主,无广告的 方式和弹幕功能让 B 站积累了很多流量。同时 B 站主打 UGC(用户原创 内容),鼓励 UP 主自创内容上传到平台,与其他用户互动交流,逐渐成为 年轻人文化社区。通过高质量、低成本的内容提供者和高粘度、高潜力的 用户群体,B 站建立了完整的内容产业链,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完美生态闭 环。虽然用户的月活跃、日活跃数量一直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为提升 活跃度增速,B 站从 2016 年开始注重 PGC(平台自制内容),打造了多 款自制内容,包括纪录片、综艺、动漫和电视剧,部分内容从上线开始就 受到用户的喜爱和追捧,比如《风犬少年的天空》的总播放量 8530.4 万, 站内观众评分 7.8 分。 B 站打造 PGC 和 UGC 的良性循环,同时与淘宝等电商平台合作提高用 户粘性。UGC 主要有两层组织关系,对 UP 主而言,平台为其提供了倾诉 和展现的机会,而平台也可以根据 UP 主贡献的内容获取流量。但 UGC 的主动权不在平台手中,由于内容偶然且品质无法保证,很难维护长期流 量。对于 PGC 来说,平台可以实现高质量、专业性的内容供给,它的运 营成本不高,但收益高于 UGC。B 站双管齐下,UGC 负责内容广度,贡献流量和内容参与度,PGC 维持内容深度,打造品质,创造价值,用 PGC 反哺 UGC,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比如,PGC 用户观看平台自制的 《说唱新世代》后再创作,转型 UGC。截至目前, UP 主二创的短视频有 279 条,第一名自制短视频播放量达到 1386.2 万。除此之外,B 站还通过 与淘宝合作推进 UP 主电商化收益,实现 B 站内容生态和淘宝电商生态的 共赢。在多种策略的影响下,B 站的月活量超出预期比例。 B 站变现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对标“早期互联网等增值服务”+“后期游 戏”的腾讯变现路径。2001 年是腾讯发展的初期阶段,那时候腾讯主要 依靠互联网增值服务和移动电信增值服务变现。移动及电信增值业务(短信、 WAP、IVR)主要为用户提供 QQ 与手机或其它终端互联互通的即时通信及 增值服务。互联网增值也要包括会员特权、网络虚拟形象、网络音乐、交 友等。2015 年起,腾讯推出《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多款爆款游戏, 游戏成为主要变现途径。它旗下多款热门 IP 游戏都在发行之后迅速变现, 由“高热度”转化为“高流水”。在“游戏免费+增值服务”的固有模式下,腾讯 游戏总是能找到最切合用户需求的“吸金”点,将游戏的热度迅速转化为营 收,助力业绩增长。B 站现在主要依靠游戏、直播和增值服务以及广告变 现,还未形成固定的变现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 B 站独家代理《Fate/Grand Order》和《碧蓝航线》等多款热门游戏,未 来游戏策略向多元化扩展,变现前景广阔。通过前期积累的“后浪”稳固 流量,B 站现在是包含视频、游戏、直播、社区等服务的综合性内容平台。 其中游戏是 B 站营业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它独家代理了多款游戏,比如 《Fate/Grand Order》和《碧蓝航线》等热门游戏。B 站在游戏的选取上 大多为二次元游戏或者日系风格的游戏,与其用户兴趣点重合,可以让内 容与游戏产生良性引流,帮助 B 站维护用户粘性。但是 B 站的代理模式以 联运、代理为主,容易受到版权方和游戏火爆性的影响。所以 B 站目前通 过投资与合作的方式在 IP 产业链上下游继续布局,未来游戏业务的策略会 向多元化、大众化扩展,游戏中心业务将与代理业务、自研业务一起,成 为 B 站游戏在未来的主要业务板块。1.3 Taptap:年轻化游戏平台,社区化改版为商业化变现加速奠定基础 Taptap 平台用户具备被开发的潜力,预计未来游戏广告主投放广告增加 会带来商业化加速。Taptap 平台用户以90/00 后的 Z 世代为主,且用户中 来自一、二线城市的用户达 56.4%,这些用户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为游戏 付费。同时,根据《2019 年 Z 世代消费力白皮书》,70%的男性和 45%的 女性会因为游戏消费。Z 世代用户的高占比决定 Taptap 吸引了未来 5~10年的手游消费主力群体,游戏厂商为获得优质流量、实现游戏收入增长, 预期将加大在 Taptap 上的广告投放力度,以获取更高的用户触达,同时 广告价格也有望随着厂商广告预算的提高而提高。 TapTap 是零分成渠道,在精品游戏逐渐绕开传统安卓渠道上线的趋势下, 有望享受这一红利,吸引更多第三方精品游戏入驻。传统渠道平台和游戏 软件多采用联运分成的合作模式, TapTap “不联运,零分成”的合作模 式在游戏上线前期降低的成本可以给游戏盈利更长容忍期,扶持一些短时 间内无法实现盈利的优质游戏进行长线发展。近期《万国觉醒》和《原神》 纷纷选择绕开主流安卓应用商店上架,《万国觉醒》和《原神》在上线前 均达到 300 万以上的预约量,相比分成模式下传统渠道带来的流量, TapTap 平台具有更高的性价比,预计未来有更多头部游戏放弃传统渠道 分成模式。3、长视频:竞争格局趋于稳定,价格提升加速变现脚步 长视频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爱奇艺、腾讯领跑,优酷、芒果不相上下。根 据 Questmobile 长视频平台 MAU,爱奇艺和腾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而 芒果 TV MAU逐步接近优酷,大有赶超趋势。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方面, 芒果 TV 超越爱奇艺、腾讯、优酷,连续六个月保持位列第一,2020 年 11 月芒果 TV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74.32 分钟、爱奇艺 68.43 分钟、腾讯 68.95 分钟、优酷 61.39 分钟。 芒果 21 年全新打造季风计划,《姐姐 2》预计 1 月上线,或成为会员增长 点。季风计划剧综双赛道、内容台网同步播出,通过头部综艺带动爆款, 主打以现实题材为主的高品质短剧(12 集*70 分钟模式),有利于芒果 TV通过湖南卫视拓展用户群;同时,爆款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 2》将于 1 月回归,或将带动会员增长。 会员价格提升,长视频平台利润有望进一步释放:爱奇艺 11 月宣布会员 提价,腾讯视频表示目前会员价格偏低。爱奇艺 11 月率先宣布,上调安 卓端会员价格,保持全端同价。安卓端连续包月、月卡、连续包季、季卡、 连续包年、年卡价格涨幅分别为 27%、26%、29%、17%、22%、25%。 根据 Questmobile 9 月数据显示,爱奇艺日活达 9000 万,其中安卓用户 占比 75%,苹果用户占比 25%。考虑占比后,连续包月、月卡、连续包 季、季卡、连续包年、年卡价格涨幅分别为 19%、18%、20%、12%、 16%、18%。1.4 IP 开发:影视制作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影视剧制作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刺激产能大幅提升,进而 拉动业绩。影视剧制作供大于需,平台议价能力逐渐增强,生产要素逐渐 由影视公司向平台转移。转为需求拉动型以后,产能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 升。目前供给端和需求端仍存在较大产能空间,且阅文签约作者超过 890 万,签约作品 1340 万部,IP 储备为产能增加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影视剧陆续上线,业绩进一步释放。新丽传媒 20 年上半年未有新剧上线, 下半年上线四部剧(《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鹿鼎记》《狼殿下》《流金岁 月》)。目前,新丽传媒至少有 8 部剧已杀青而未上线,有望在明年密集上 线,确认收入,从而进一步释放业绩。同时,目前新丽至少有一部剧正在 制作中,有望明年陆续上线,拉动业绩。二、 游戏全球化红利期已至,中国手游领跑全球2.1 主机/端游转手游与游戏出海,双引擎驱动手游增长 米哈游的《原神》大获成功根源在于其以端游的品质打入手游市场。《原 神》项目开发团队超过 400 人,已达到端游及主机游戏的开发规模,从其 产出效果来看,游戏展现年的次世代美术效果与超过 20 平方公里的开放 世界也领先于其他手机游戏。原神的开放规模与开发成本已接近端游、单 机游戏大作规模,高品质和强 IP 是其大获全胜的动力源泉。 国内市场规模增长趋缓,预计出海成为推动国内游戏厂商未来业绩增长的 又一驱动力。国内手游市场竞争加剧,海外手游市场空间广阔且政策宽松, 2019 年海外手游市场规模约为国内市场的 2 倍,手游厂商不断呈现出海 趋势。美国、日本、韩国拥有海外最大规模的手游市场,成为中国手游主 要出海方向。 2020Q3 进入美区畅销榜 Top100 的中国手游达到 20 款;合 计吸金 6.44 亿美元(2018 年 Q3 的 3.6 倍)。 我们预期未来手游出海的大趋势将是类似的全球性 IP“端改手”。将原先 只有在电脑端、主机端体验的游戏移植或改编到手机上,同时吸引手游玩 家和原IP 玩家。 在出海“端转手”的 IP 选择上,ARPG、射击类和动作冒险类或成最佳 选择。手游厂商出海“端转手”IP 的选择往往要考虑到全球用户的共同偏 好,同时兼顾原端游用户对手游品质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在类型上倾向于 更具竞技性、可操作性的品类,如 ARPG、射击类或动作冒险类等。2.2 腾讯:“端转手”出海产品密集上线,预计 21 年释放利润 腾讯“端转手”IP 之一:《英雄联盟》手游(《LOLM》)已于 10 月 27 日 起在日本等多地先行测试,预计将于 2021 年正式上线并兑现利润。《英雄 联盟》是 2009 年由美国拳头公司研发,腾讯独家代理大陆地区的 MOBA 类端游。游戏广受全球玩家喜爱,截至 2020 年《英雄联盟》累计注册用 户达 8 亿人次,MAU、DAU 分别超过 1 亿、1600 万。《英雄联盟》社交 性和竞技性并存,适合不同类型的玩家游玩,预期《英雄联盟》手游将成 为腾讯 IP 化“端转手”出海先锋。 腾讯“端转手”IP 之二:腾讯与原作厂商动视共同研发的《使命召唤》手 游已于 12 月 25 日上线,海外收入表现亮眼,预计 21 年国内上线拉高流 水。《使命召唤》是动视公司由 2003 年起推出的系列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系列游戏包含 16 部单机游戏正作、4 部资料片及多款网络游戏,游戏平台 覆盖 PC、索尼/微软/任天堂等多款主机。截至 2019 年《使命召唤》系列 作品累计销量达 3 亿份,展现了该 IP 深厚的玩家基础。 腾讯“端转手”IP 之三:《地下城与勇士》手游(《DNFM》)官网预约量 突破 4000 万。《地下城与勇士》是 NEOPLE 由 2008 年研发、腾讯负责 中国大陆地区发行的产品。截至 2018 年《DNF》十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 累计收获 3 亿注册量,是腾讯旗下生命力最持久的游戏之一。2.3 三七互娱:传统优势品类不断迭代,以新品类突破海外市场,预计未来持 续迭代 三七互娱以“SLG+三消”品类作为国外的主推品类,该品类前序产品 《Empires & Puzzles》在美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Empires & Puzzles》 的画风是欧美普遍接受度很高的卡通风格,三消的部分是核心战斗操作, 消除三个同色的方块即可攻击,同时结合英雄养成,基地家园建设(SLG) 的玩法增加了游戏深度。作为“SLG+三消”品类的早期成功产品,《E&P》 三消的核心操作足够轻度,奇幻题材和 RPG 玩法让三消核心有了明显的 外沿,SLG 等经营养成元素则进一步加强了商业化的空间。《E&P》2017 年初上线后一直火爆,在上线一年后即吸引到 120 万日活跃用户,300 万 月活跃用户;截至 2019 年末,上线不足三年的《E&P》总收入超过 5 亿 美元,总下载量突破 4100 万次。在上线近四年的 2020 第四季度,《E&P》 仍能保持美国畅销榜前 50~100 名的收入水平,体现 SLG 品类的长久生命力。三七互娱选择 SLG 作为出海突破赛道,也正是源于对其长线持续回 报的期待。 公司“三消+SLG”迭代产品《Puzzles & Survival》在美国畅销榜取得佳绩,有望复制《 Empires and Puzzles 》的成功增长曲线。公司的 “SLG+三消”迭代产品《Puzzles & Conquest》、《Puzzles & Survival》在 玩法上与《E&P》相似,但三消玩法整体比重小、难度大,同时增加了 SLG 玩法的深度并创新了策略玩法。此外,公司出海的产品还借鉴“僵尸、 末日”,同题材 SLG 产品具备成功先例,在题材上选用广受美国用户喜爱 的产品。公司的《P&C》迭代产品《Puzzles & Survival》相较于前作上升 势头更为迅猛,第二阶段的上升拐点来的也更快。第一阶段即上市后至 9 月进入畅销榜前 500 名并快速上升,相较爆款产品明显加快。第二阶段即 上市起 4 个月,截至 2020 年 12 月 30 日,《P&S》位居畅销榜 78 名,未来有望继续向上突破。《Puzzles and Survival》有望复制《Empires & Puzzles》的畅销榜两阶段攀升成功先例,成为三七“三消+SLG”出海爆款。 三七互娱以 SLG 这一长线运营品类作为出海主力,初次尝试西部题材 《Wild Frontier》并取得成效。公司参投的知名游戏工作室羯磨科技以 SLG 产品知名,其制作人刘宇宁之前供职于国内知名游戏厂商 FunPlus, 带领团队完成两款爆款 SLG 产品《阿瓦隆之王》和《火枪纪元》。以上两 款产品已经在全球市场累计获取超 1 亿下载量、20 亿美元总流水的成绩, 时任公司连续数月盘踞中国游戏出海榜首。羯磨科技在三七参投后的产品《Wild Frontier》选取西部题材,文化特点明确,容易被用户识别。同时 在保持 SLG 玩法优势的基础上,添加牛仔对决、赌博、美人养成玩法, 重做英雄体系,提升可玩性。目前,《Wild Frontier》已经在美国、日本、 韩国等 40 多个市场上线,监测数据显示在多个地区取得了不错的畅销成 绩。公司首先借助于富有经验的游戏工作室,从而避免了新品类突破上走 入歧途,保持了 SLG 品类出海的稳健性。三、 疫情后的线下复苏:“楼宇复苏”之后是“影院复苏”3.1、电影市场孕育结构化机会,对标发达市场空间尚大 居民文娱消费持续增长,三四线城市有望在我国电影总票房已达一定规模 的情形下成为电影票房增量主力。2015-2019 年间,我国人均 GDP 和人 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人均 GDP 于 2019 年突破一万美元,与此同时居民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例在 2018 年下跌之后反弹增长,人们对于文娱 产品的消费需求正不断增长,而电影作为娱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 临着增长的契机。2012-2019 年,我国电影总票房逐年增加,但增速不断 放缓,说明我国电影票房已达一定规模。在电影票房占比中,一线和二线 城市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三线和四线城市的电影票房占比逐年增加。 2017-2020 年,三线城市的票房占比从 15.7%增加到 16.3%,四线城市的 票房占比从 23.2%增加到 26.6%,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和四线城市电 影市场饱和度较低,增长空间较大。 人均观影次数远低于以北美地区为代表的发达市场,我国观影市场潜力较 大。国内影院银幕数量早在 2017 年就已超越北美总和,突破五万块,成 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国家,且仍以较高速度增长,但我国电影票房增速却 在放缓,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电影观众没有北美地区观众成熟,人均观 影次数偏低。2015-2018 年,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人均观影 次数接近于 4,而我国人均观影次数不到 1.5,远低于北美地区,这方面 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有数据显示,2019 年北美地区影迷为 2.68 亿,约 占总人口的 76%,影迷人均观影 4.6 次。目前我国还尚未大面积形成这种 影迷文化,而在我国 14 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 三四线城市居民观影习惯的培养,发展影迷的潜力较大,人均观影次数有 望提升,届时将会有效促进电影市场的发展。3.2 复工加速行业出清,龙头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复工向好伴随着影视行业加速出清,龙头公司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 加剧。自 7 月 20 日国内影院复工复产以来,电影市场逐渐复苏,影院复 工率持续增长,到 2020Q4 复工率已接近 92%,基本全面复工。2020Q4 月度票房与月度观影人次基本均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的一半以上,行业 复工恢复向好。经过疫情后的影视行业加速出清,上半年超过 300 家影院 注销,中小规模影院永久性退出市场,龙头公司如万达也进行了市场份额 扩张。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20 年国内前三大院线霍尔果斯万达电影 院线、广东大地电影院线和上海联合电影院线的票房份额相较以往年份均 有所增加,且 2020Q3 前五大院线影院数量占比为 36.2%,同比增长0.4%,前五大院线影院银幕数量占比为 40.1%,同比增长 0.6%。龙头公 司市场占有率提升,加剧了行业集中化程度。3.3 疫情复工逆境反转,21 年 H1 确定性增长 国庆档“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2021 年春节档 票房将继续迎来确定性大幅增长。自 2020 年春节档以来,国内影院停工 已超过半年之久,整个电影行业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表现不佳,但从 7 月 20 日国内影院陆续复工开始,院线人气与日俱增。国庆档作为影院复工后 的首个重要档期,其市场表现提振院线复工热情,今年国庆档票房收入及 观影人次均基本恢复到去年水平,在观影活动暂停半年之久后,大众观影 需求潜力巨大。目前伴随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预计未来多款明星佳作 的上映,2021 年春节档预计将大幅增长。其中,《唐人街探案 2》在 2018 春节档上映后总票房达到 33.67 亿,猫眼评分 9.0,在前期系列电影打好 的扎实基础上,预计万达电影主投的《唐人街探案 3》在 2021 春节档可 以延续 2018 年票房辉煌。3.4、疫情对广告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小,电梯和电影广告未来增长空间大 疫情缓和线下广告复苏明显,电梯楼宇和电影广告增长表现突出。2020 年 2-3 月受疫情影响严重,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大幅下降,呈现大幅负增长, 最低位达-35%。此后随着疫情缓和,企业复工复产,广告刊例花费在达到 最低点后开始反弹上升,自 2019 年 12 月以来于 2020 年 9 月首次回归同 比正增长,且同比增速有持续走高趋势,线下广告复苏明显。在各类线下 广告投放渠道中,2020 年 9 月电梯 LCD 和电梯海报广告同比增速分别为 27.2%和 50.8%,远超其他渠道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其中,影院视频 广告刊例花费虽在 2020 年 9 月同比仍为负值,但环比增长超过 1000%。 国内影院自陆续复工以来院线人气与日俱增,首个国庆档也基本恢复至去 年同期水平,以及 2021 年多部春节档佳作的加持,预计票房收入将会确 定性增长,影院视频广告刊例花费也将同步呈现大幅确定性增长。 新 消费赛道崛起带动楼宇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分众传媒成为众多消费类品牌 的核心投放阵地。随着新消费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线上竞争日趋激烈的情 况下,梯媒以其目标受众高度集中和性价比凸显的特性成为各品牌方为快 速建立市场知名度的集中投放阵地。数据显示,2020 年 9 月电梯 LCD 和 电梯海报广告 TOP5 行业花费同比增速均有所增长。其中,IT 产品及服务、 食品和饮料行业电梯 LCD 广告花费同比均大幅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 89.30%、334.40%和 490.40%。在电梯海报广告中,食品和娱乐以及休闲行业广告花费同比增速分别为 104%和 107%。作为楼宇媒体龙头的分 众传媒在新消费行业崛起的浪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近两年分众传媒月平均广告主总体超过 20 个,众多消费类品牌如飞鹤、波司登、元气 森林和自嗨锅等通过分众大量投放成功打响品牌知名度。 电梯广告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大,广告主预算向头部平台集中。在今年每月 电梯 LCD 广告 TOP10 刊例花费的广告主中,平均有 7 个以上为新广告主。 其中,2020 年 2 月新广告主占比达到了 100%,TOP10 刊例花费均为新 广告主,电梯广告主的波动性较大。说明目前整个市场对电梯广告的需求 大,电梯广告市场并未完全饱和,未来增长空间大。在电梯 LCD 广告 TOP10 刊例花费的老广告主中,超过 50%的广告主有大于 100%的大幅 同比增速,如今年 3 月,步步高、瑞幸和竹叶青同比增幅分别达到 788.10%、102.50%和 796%,智联招聘的同比增幅更是超过 1000%,君 乐宝于今年 4 月份同比增幅也达到了 1000%。疫情催化下广告行业马太效 应显现,广告主的预算逐步向头部平台集中,头部平台未来电梯广告收入 预计将呈上升趋势。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 2021 年传媒与互联网行业需要主要关注以下 3 个方面1)传媒与互联网板块各个领域商业化变现加速趋势。推荐标的 1 心动公司: “0 分成”新兴渠道,有望吸引更多优质游戏; 年轻化 Z 世代游戏平台,社区化改版为未来变现加速奠定基础。推荐标的 2 芒果超媒:“季风计划”台网齐发力有望助力用户破圈,开辟“小芒电商”作为第二增长赛道。推荐标的 3 快手科技:预计 2021 年上市,商业化变现加速有望带来 利润高增长。2)游戏板块“爆款端游/主机游戏 IP”转“手游”及出海趋势。腾讯控股:爆款“端转手”出海产品《英雄联盟》、《使命召唤》、 《DNF》等密集上线,预计 21 年释放利润。三七互娱:传统优势品类不断迭代,以新品类突破海外市场,预计未 来持续迭代。3)线下板块疫情后“复苏”趋势。分众传媒:消费赛道崛起带动楼宇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分众传媒成为 众多消费类品牌的核心投放阵地。万达电影:复工向好伴随着影视行业加速出清,龙头公司扩大市场份 额,行业集中度加剧。五、 风险提示 商业化变现不及预期:短视频平台目前在拓展广告主阶段,若因团队执行 力或其他原因导致拓展头部广告主的规模和速度不及预期,则将对其广告 业务的发展及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改善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公司未来业 绩。 游戏上线或表现不及预期:游戏上线受游戏获得版号的影响,其上线时间 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游戏表现可能不及预期,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线下恢复不及预期:随着冬季疫情的反复,可能影响影院上座率,导致线 下恢复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风险:网络剧与游戏的审核日益驱严,可能导致网络剧及游戏的 上线周期延长,从而影响业绩。(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花为媒

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1.82万个,从业人员375.07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835个,增加91个;从业人员67.06万人,增加0.34万人。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各方面发展较好。根据统计局数据,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6.0万家企业调查,2018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38074亿元,比上年增长4.0%;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6728亿元,增长4.5%;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类别看,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创意设计服务11069亿元,增长16.5%;文化传播渠道10193亿元,增长12.0%。增速为负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文化娱乐休闲服务1489亿元,下降1.9%;文化投资运营412亿元,下降0.2%。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688亿元,占全国77.0%;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2008亿元、7618亿元和943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4%、8.5%和1.1%。从增长速度看,西部地区增长12.2%,中部地区增长9.7%,东部地区增长7.7%,东北地区下降1.3%。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来源: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根据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中央财政通过继续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专项资金50.51亿元,比上年增长0.6%。另外,中央财政安排旅游发展基金14.85亿元,对地方旅游厕所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项目进行了重点支持。全年全国文化事业费928.33亿元,比上年增加72.53亿元,增长8.5%;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66.53元,比上年增加4.96元,增长8.1%。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42%,比重和上年持平。全国文化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单位424.96亿元,占45.8%,比重比上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503.37亿元,占54.2%,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416.24亿元,占44.8%,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232.71亿元,占25.1%,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单位文化事业费242.93亿元,占26.2%,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全年全国文物事业费378.79亿元,比上年增加29.57亿元,增长8.3%;文物事业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0.17%,比重和上年持平。据财政部统计,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中,文化体育传媒经费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占财政支出的1.59%,比重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及投融资报告》。

思虑善否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文化产业运行分析:实现营收6.6万亿 同比下降0.6%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趋于好转。据对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0年前三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0.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6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1229亿元,增长21.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6434亿元,同比增长17.0%;创意设计服务10276亿元,增长9.0%;内容创作生产15855亿元,增长4.1%;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2549亿元,增长0.8%;文化投资运营298亿元,增长0.2%。其余4个行业虽仍为负增长,但降幅明显收窄。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25566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5.7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0122亿元,下降10.0%,降幅收窄7.7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30430亿元,增长6.0%,增速提高4.3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40423亿元,增速由上半年下降4.0%转为增长1.5%;文化相关领域25696亿元,下降3.8%,降幅收窄5.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5865亿元,增速由上半年下降2.4%转为增长0.9%;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0305亿元、9385亿元和564亿元,分别下降0.4%、1.5%和15.9%,降幅分别收窄5.9、5.2和3.9个百分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必信

2020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运行情况分析: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超4万亿元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趋于好转。据对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上半年,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增长18.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行业类别看,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3996亿元,同比增长13.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6250亿元,同比增长3.3%;其余7个行业虽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明显收窄。分产业类型看,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5383亿元,同比下降9.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0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6216亿元,下降17.7%,降幅收窄9.6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18598亿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2.9%转为增长1.7%。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24715亿元,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文化相关领域15480亿元,下降9.4%,降幅收窄9.0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30460亿元,同比下降6.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6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5730亿元、3653亿元和353亿元,分别下降6.7%、2.4%和19.8%,降幅分别收窄8.6、7.2和5.0个百分点。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实历

2020年我国文化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分析 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达「组图」

行业平稳快速增长文化及相关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对5.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8年增长7%,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分行业类别看,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增速超过10%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6800亿元,比2018年增长23.0%;文化投资运营221亿元,增长13.8%;创意设计服务12276亿元,增长11.3%。其中,内容创作生产行业收入占比达到21.5%,为最大细分行业市场。分产业类型看,2019年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36739亿元,比2018年增长3.2%;文化批发和零售业14726亿元,增长4.4%;文化服务业35159亿元,增长12.4%。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收入占比分别为42%和41%。分领域看,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6个行业,文化相关领域包括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3个行业。2019年,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50471亿元,比2018年增长9.8%,占比58%;文化相关领域36153亿元,增长3.2%,占比42%。东部地区产业最为发达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63702亿元,比2018年增长6.1%,占全国比重高达73.5%;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3620亿元、8393亿元和909亿元,分别增长8.4%、11.8%和1.5%,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5.7%、9.7%和1.0%。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表示,2020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将朝着一下趋势发展: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完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路径、版权将成为文化产业关注重点、文化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产业国际合作深入拓展、区域差异日趋平衡、文化服务体验化、文化生产技术化。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创意小镇建设规划与运营管理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