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202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度分析情采

2020-202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度分析

1.1 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运营情况2020年2月14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在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振文化消费需求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6624亿元,比上年增长7.0%,结构不断优化。一、文化行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文化投资运营、创意设计服务分别增长23.0%、13.8%、11.3%,增速均超过10%;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增速由负转正,其中,文化投资运营由上年下降0.2%转为增长13.8%;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由上年下降1.9%转为增长6.5%。二、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占比为2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的营业收入增速超过30%。三、文化服务业增速最快2019年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2.4%,分别比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快9.2和8.0个百分点;占比为40.6%,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四、中西部地区占比提高2019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4%和11.8%,分别比东部地区快2.3和5.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5.7%和9.7%,分别比上年提高2.3和1.2个百分点。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规模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2005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超过100个,自此数量开始猛增,到2013年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进入稳定发展期,2014-2018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数量保持在2500个左右,其中,2018年数量达到2599个,说明全国各地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并大力建设,在短时间内形成集群效应和竞争优势。图表39 2005-2018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数量数据来源:文化委1.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区域集群发展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在各地均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创意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以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为国内创意产业发展的三极。此外,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陕西、云南也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图表41 中国六大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中显示:从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六大区域板块。图表4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六大区域板块资料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变而有气

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分布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园区化、规模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创意设计、产业孵化、研发创新为核心,吸引相关文科创企业在区域内集聚,逐步形成了集科技创新、创意研发、人才培训、展览交易、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性的多元化社区,为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类型丰富,依据园区物业载体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利旧型”和“新建型”两大类,其中“利旧型”基于其内部产业组成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办公主导型、艺术集聚型、商业体验型和院校联合型四种。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化创意产业分布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底全国园区总量达到1,457个;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政策出台,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载体—文创园区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内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图片来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2019》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上海为核心,加以辐射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各地区彼此关联,协作与竞争并举。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是旧厂房改造,大量旧厂房结合其区域特点进行重新规划与改造,升级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根据上海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在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两万多家,包括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企业及时尚、设计等新兴领域企业。随着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上海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纷纷发展起来。苏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生产基地,是上海创意产业链的延伸;南京和杭州则聚集了一批以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北京、天津、大连等区域为核心,这些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呈规模化发展,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某一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志性园区。上述区域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为迅速且具有代表性。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文艺动漫、时装设计等为主。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广州、深圳等区域为核心,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近几年快速崛起,广州和深圳成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城市。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育较早,发展较快;深圳市在近几年大力发展平面设计、动漫、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据深圳市商务局统计,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支柱产业,在其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区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以武汉、长沙为代表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迅速崛起,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两者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的双引擎。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发展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完善,不断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1)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完善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链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除收取租金和配套物业服务费外,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产品孵化、展示推广、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投融资、政策及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有助于拓展园区服务内涵,为园区长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决定园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关键。(2)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创新与发展,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高效运行、放眼于不同产业园之间的合作协同的智慧园区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智慧园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对园区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检测、分析、集成和智慧响应等方式全面集成运用园区内外资源,能够增强园区之间信息交流,整合园区资源信息,促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化,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3)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内外协同发展围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设发展规划,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共享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渐由国内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一些文化企业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例如德必佛罗伦萨WE"和德必硅谷WE"都是国内企业到海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园区探讨在海外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也将不断出现,促进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良性互动。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冰之下

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分布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聚集区,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园区化、规模化的表现形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创意设计、产业孵化、研发创新为核心,吸引相关文科创企业在区域内集聚,逐步形成了集科技创新、创意研发、人才培训、展览交易、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性的多元化社区,为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类型丰富,依据园区物业载体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利旧型”和“新建型”两大类,其中“利旧型”基于其内部产业组成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办公主导型、艺术集聚型、商业体验型和院校联合型四种。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文化创意产业分布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48个园区建成。2012年底全国园区总量达到1,457个;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政策出台,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载体—文创园区的发展。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在内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图片来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2019》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上海为核心,加以辐射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各地区彼此关联,协作与竞争并举。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是旧厂房改造,大量旧厂房结合其区域特点进行重新规划与改造,升级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根据上海市文创办统计,2018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227.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符合市级标准的园区数量已达137家,分布在15个区,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两万多家,包括影视、出版等传统领域企业及时尚、设计等新兴领域企业。随着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上海周边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纷纷发展起来。苏州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生产基地,是上海创意产业链的延伸;南京和杭州则聚集了一批以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动漫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北京、天津、大连等区域为核心,这些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经呈规模化发展,多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某一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标志性园区。上述区域中,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最为迅速且具有代表性。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以文艺演出、广播影视、文艺动漫、时装设计等为主。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以广州、深圳等区域为核心,以广州和深圳为主的新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近几年快速崛起,广州和深圳成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城市。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育较早,发展较快;深圳市在近几年大力发展平面设计、动漫、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据深圳市商务局统计,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经济支柱产业,在其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区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以昆明、丽江和三亚为代表的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和以武汉、长沙为代表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迅速崛起,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两者成为行业发展新动能的双引擎。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了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发展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完善,不断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1)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完善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链和运营模式的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除收取租金和配套物业服务费外,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产品孵化、展示推广、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投融资、政策及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有助于拓展园区服务内涵,为园区长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未来,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将成为决定园区有效运行与发展的关键。(2)向智慧型园区转型升级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创新与发展,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高效运行、放眼于不同产业园之间的合作协同的智慧园区逐渐成为行业热点。智慧园区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对园区进行全面升级,通过检测、分析、集成和智慧响应等方式全面集成运用园区内外资源,能够增强园区之间信息交流,整合园区资源信息,促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智慧化,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3)由国内区域集聚向国内外协同发展围绕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设发展规划,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共享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聚发展的格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逐渐由国内集聚向国际协同发展,一些文化企业开始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例如德必佛罗伦萨WE“和德必硅谷WE”都是国内企业到海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园区探讨在海外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也将不断出现,促进不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良性互动。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蚂蚁村

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将向产业集聚化

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将向产业集聚化、园区开放化、融合多元化和治理现代化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速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向产业集聚化、园区开放化、融合多元化和治理现代化等方向发展。促进文化创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下一步的重要趋向。文创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面临的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走向判断以及路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瓶颈1、根基不扎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更得益于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虽然搭上了政策红利的便车,但是因自身根基不扎实而难以在这个领域立稳脚跟。例如部分入园企业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文化企业不懂文化、创意企业不做创意和科技企业不搞科技的现象;或是单纯售卖概念,没有扎实的产业支撑和稳健的融资渠道。2、布局不均衡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包括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地理空间上分布还不均衡,产业发展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较少出现在地级及以下城市。3、创新不足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新不足,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较弱。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和现代经营理念的缺失,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健全,文化企业实力偏弱,开发的文创精品少,创新驱动力有待增强。加之各自为政,搞区域藩篱或区域壁垒,相对封闭。4、融合不深入目前,不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融合还不深入,主要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文创产业园区融合不深入的五大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治理水平具有新空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复工复产考量了地方施政智慧、治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急响应体系、危机管理、决策方式及现代企业治理等方面的一次“大考”,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变革创新,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798艺术区(来源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与融合发展具有新效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态更丰富。一批文化产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与此同时,网络文化消费呈现增长之势。文化创意产业优胜劣汰更明显。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剧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资本流动和人才集聚,竞争解放了生产力,让文化创意产业优胜劣汰更明显。文化创业产业园区(来源网络)“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走向判断产业集聚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包括企业集聚、项目集聚和要素集聚等。“十四五”时期,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国家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虹吸效应将更加突出。园区开放化“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放化将是重要趋势。园区开放化构筑了新的开放高地,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走出去”,增强国际竞争力。融合多元化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内生驱动力。“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呈现多元化融合、多元化发展趋势。济南1953·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来源网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集中调研,开展评估科学研判全国经济形势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精准谋划未来,高起点、全方位和多层次构建各地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体系。战略规划,未雨绸缪一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战略体系;二是编制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规划;三是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融合发展,示范引领一是重点项目示范。突出规划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发挥制度优势,编制相关发展规划;要主动对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策划一批有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二是区域合作引领。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要打破区域藩篱,加强结对共建和融合协同创新,做到抱团取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总论1.2可研报告编制原则及依据1.3项目基本情况1.4 建设工期1.5建设条件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2.1 项目政策背景2.2 项目行业背景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5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结论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3.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3.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3.3项目SW0T分析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现状4.2 场址条件4.3 建设条件4.4项目选址4.5结论第五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5.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5.2建设目标和任务第六章 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指导思想6.2基本原则6.3项目建设内容6.4核心工程设计方案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卫生7.1安全管理7.2安全制度7.3其它安全措施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体系8.2管理模式8.3人员的来源和培训8.4 质量控制第九章 招标方案9.1编制依据9.2招标方案9.3招标应遵循的原则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0.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3预备费10.4总投资估算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11.1 评价概述11.2 编制原则11.3项目年营业收入估算11.4运营期年成本估算11.5税费11.6利润与利润分配11.7 盈亏平衡分析11.8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经济效益12.2社会效益12.3生态效益第十三章 项目风险分析13.1主要风险因素13.2项目风险的分析评估13.3风险防范对策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14.1结论14.2建议一、财务附表附表一: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二: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三: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四: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附表五: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七:财务现金流量表服务流程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 键 词】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关联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申请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商业计划书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梅花

2020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政策汇总及解读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组图」

国家政策不断加码,文化体制改革走向成熟在文化事业领域不断进行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央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1991年,文化部发布《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自此文化事业领域的发展受到人们重视。此后,在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等概念口号。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若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一批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和示范乡镇,培育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各类特色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产品和品牌。在顶层框架的要求指引下,去年年底以来,文化部和国务院政策协同推进加快:一方面,不断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多门类、多层次的产业国际化格局;另一方面,完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机制,推动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2019年,司法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送审稿)),对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等3个关键环节发力,聚焦“促进什么”“怎么促进”两个核心问题,在人才、科技、金融财税等方面予以扶持保障。该草案送审稿中特别加强了创作生产部分,对鼓励创作、创作便利、促进文旅融合、质量管理等制度设计的调整完善。同时,为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草案送审稿中将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作为贯穿于本法的“红线”,并在内容、技术、投资等方面做出制度性安排。据悉,草案送审稿将按照立法工作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2020年或将正式出台。地方政策持续跟进,制定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目标《草案送审稿》还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按照本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职责负责文化产业促进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规范引导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企业集聚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汇总,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地区就文化产业园的发展给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以及补助支持,其中20个省份均已制定文化产业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并陆续出台具体细化的政策扶持行业发展。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白丝线

鄂尔多斯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案例

园区介绍鄂尔多斯科教文化创意产业园地处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东胜新城区,园区主要设有两大功能区,即职业教育功能区:位于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创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科研机构和人才引进、科技研发及培训等职能;文化创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区:位于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筑面积16.8万平米,承担着文化创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功能。目标定位园区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西部地区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引领和交汇的枢纽为发展目标,有效融入和辐射呼包鄂榆城市群,推动实现“文化+”、“教育+”、“创意+”与“双创”的互动融合,加速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慧创新城市战略的稳步实施,最终构建面向国际、特色鲜明、产业高端、功能复合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主要项目园区面向区内外乃至全世界招引以下类型的项目进行孵化:民族文化及现代艺术衍生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高品质羊绒产品设计开发;各类平面、品牌、广告、形象等设计开发;旅游节庆产品设计开发;演艺及相关衍生产品、各类活动会展策划与执行;影视歌曲作品创作及后期制作、非遗类项目传承与创新;互联网+及科技创新类项目;电子商务及各类新型商务业态项目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短片版

202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集群化趋势明显

伴随“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并提到了战略性高度。我国自2011年正式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增长。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成了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2012-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测算,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1449亿元,占GDP比重的4.18%。文化创意产业强劲的势头,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北京市为例,自2006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创产业以来,14年间,北京市的文创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从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位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1月至5月,北京市文创产业收入为4502.3亿元,受疫情影响,与同期相比出现短暂下滑,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伴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客流量的逐步恢复,北京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程度较低强势梯队省份少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各省份被自动分为“强势、普通、弱势”三个梯队。其中大部分省份位于普通或者弱势梯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程度仍不高,处于要素投入大、价值产出小的不均衡状态。在“强势”梯队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分列全国文化高质量发展指数总分的前五位,山东、福建、湖南、四川、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紧跟北上广等地分列六到十位,河南、安徽、天津、河北等省市或将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股。中国人民大学图表3: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聚类分析从综合指数来看,北京凭借文化产业影响力和驱动力的优势依旧处在第一的位置;浙江在文化产业生产力和驱动力方面表现均衡,排名第二。东部地区最发达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从区域对比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2010-2019年十年来,差距在不断缩小。从2010、2018东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对比可以看出,驱动力指数的差距缩小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来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2010-2019年十年里,中西部地区的湖南和四川多次进入全国前十。原因在于湖南在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卡通动漫等领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文化湘军,而四川则充分发挥了重点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和印刷复制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形成了“5+2”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六大集群各有特色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地均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以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极。此外,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陕西、云南也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六大集群,并且各具特色,具体如下表所示: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集群化趋势明显「组图」

伴随“文化强国”战略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迎来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性、大容量的就业机会和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等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并提到了战略性高度。我国自2011年正式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以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增长。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成了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2012-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测算,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1449亿元,占GDP比重的4.18%。文化创意产业强劲的势头,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以北京市为例,自2006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文创产业以来,14年间,北京市的文创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占GDP比重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从2004年6.4%提升到2018年近10%,位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1月至5月,北京市文创产业收入为4502.3亿元,受疫情影响,与同期相比出现短暂下滑,作为全国文化中心,伴随着疫情的好转和客流量的逐步恢复,北京文化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质量发展程度较低 强势梯队省份少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通过聚类分析,各省份被自动分为“强势、普通、弱势”三个梯队。其中大部分省份位于普通或者弱势梯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程度仍不高,处于要素投入大、价值产出小的不均衡状态。在“强势”梯队中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分列全国文化高质量发展指数总分的前五位,山东、福建、湖南、四川、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紧跟北上广等地分列六到十位,河南、安徽、天津、河北等省市或将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潜力股。中国人民大学 图表3:2019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聚类分析 从综合指数来看,北京凭借文化产业影响力和驱动力的优势依旧处在第一的位置;浙江在文化产业生产力和驱动力方面表现均衡,排名第二。东部地区最发达 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从区域对比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2010-2019年十年来,差距在不断缩小。从2010、2018东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对比可以看出,驱动力指数的差距缩小最多,其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政策,来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2010-2019年十年里,中西部地区的湖南和四川多次进入全国前十。原因在于湖南在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卡通动漫等领域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文化湘军,而四川则充分发挥了重点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影视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和印刷复制产业,重点培育动漫游戏产业、创意设计产业,形成了“5+2”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 六大集群各有特色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地均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各区域的中心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以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环渤海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极。此外,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陕西、云南也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六大集群,并且各具特色,具体如下表所示: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域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阿贝尔

西安工程大学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案例

西安工程大学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在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的一个集“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专业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学校三大创新实践教育平台之一,也是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建设项目。目前获批国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获批名“西纺文创”)、陕西省众创空间和西安市众创空间。园区面积近7000㎡,环境优越,配套设施齐全。建有创意设计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艺术交流中心、时尚工艺坊和文创中心五大平台,具备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成果转化和经纪服务四大功能。园区目前入驻团队和企业40余个,孵化品牌和创业企业近50个,每年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成果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国纺织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功能分区1、创意设计中心专业的设计、创意研发平台。主要引进校内外设计团队及企业入驻,校内工作室以开展项目研究、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实践教学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学生在教师团队带领下开展创意设计活动;校外入驻企业与学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助力企业发展、产业转型。2、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激发创意思维,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助力学生创客梦想。平台组建校内外专业导师团队,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设计大赛。建设大学生文创项目种子库,为优秀项目进行市场推广,促进成果转化。3、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创作和产品设计的展示交流平台。可为设计作品、绘画创作展示,小型服饰展演等提供专业的展示空间,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促进艺术创新发展。4、时尚工艺坊创意制作的实践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撑,促进设计创意向产品转化。平台下设服装制作、手工编织、印染刺绣、木艺加工等10余个专业工艺坊,实现资源开放共享,凸显艺工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文创中心集文创产品研发、交易、营运、展览、推广、交流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平台,也是设计成果的转化平台。秉承“创新创意”的设计理念,联动其他四大功能区,营造沉浸式的文化创意观感体验、国际化的平台视野和富于活力的交流交易环境,完善创意园文创产业的众创众筹创新发展。主要项目1、唐代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服饰整理与研究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亚欧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漫长之旅,涉及到的民族有上百个,不同的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演变。而丝绸之路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形成了中线、南线、北线、东线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多种线路,对其沿线服饰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本课题选择了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时期唐朝,以陆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民族的服饰为对象,进行服饰形象的资料整理和复原图绘制,并加以文字和细节说明,使陆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民族的服饰能够生动直观的展现出来。服饰是一种视觉形象,传统的服饰文化研究多以文字描述居多,即使有图例,也以对实物、史料的临摹为主,画面虽然尊重事实,但是很难反映服饰的整体造型和着装风格。本课题将依据实物资料结合文献的描述,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真实生动的服饰形象。公元7世纪是唐朝发展繁荣时期,加上丝绸之路北道的开发,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和频繁,范围更加广阔。而丝绸之路西端欧洲正处在拜占庭时期,西亚的阿拉伯正在崛起,几种文化交融整合,在丝绸之路上形成了多元的服饰文化现象,本课题通过整理再现将它们并置在一起进行比较,将会形成一种服饰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本项目通过对唐朝时期丝绸之路沿线我国各民族服饰的整理和复原图绘制,反映了我国西部各民族的服饰演变和发展的部分过程,从服饰文化资料的整理中也可以反映出中国服饰文化自成一脉以及对周边地区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和交融,也进一步验证中国是东亚文化的主体,并参与了东西方各种文明的交流。2、宏森服饰潮流文化衫创意园HANDDRAWING“手绘”工作室于2016年孵化打造出宏森服饰潮流文化衫独立品牌,旗下拥有一支把握设计潮流、市场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并且设计师的原创设计饱含着独特内涵的文化元素,凸显了宏森服饰追求人文文化的渴望与激情。宏森服饰的品牌定位于时尚、个性、潮流,目标顾客群体是城市的年轻一族。品牌分为“文化”和“潮牌”两大类。目前文化类有50款设计共150件样衣,潮牌类有150个设计,共380件样衣,正在进行市场推广。其中以兵马俑为设计元素的传统创新文化衫受到广泛好评,其设计理念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深层次挖掘兵马俑的多元文化,让世界上更多人去了解它,认识它,进而了解西安,了解十三朝古都的历史,现已在热销中。服务说明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一家“产业大数据+研究+规划+招商+基金”的一体化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地方政府、城市新区、园区管委会、开发商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空间、产业平台、产城运营、产业金融、产业申报及产业升级转型领域的咨询与解决方案。核心业务包括: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规划、产业项目包装策划、产业园区升级转型规划、产业地产拿地策划、特色小镇申报及规划、田园综合体申报及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编制、行业研究报告及定制化调研报告、产业白皮书等。

法而不谍

融资中国文化资本大会2大文化产业报告发布 解析产业发展新引擎

2020年9月24日,由融资中国主办、文创板服务平台协办的融资中国2020(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资本大会在北京四季酒店召开。会上,融中研究发布《2020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报告》及《2020年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各类实体产业的发展形势都不容乐观。疫情的不断蔓延和相关隔离措施的实施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文化产业也难逃营收大幅下降的局面。而“文化+科技”的模式在特殊时期显示出了无法被取代的优势。在后疫情时代,这种新的融合模式能够有怎么样的表现?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其资源聚集的优势又是否还能如期发挥效用?融中研究对2020年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情况和中国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研究,着重剖析创意产业园的产业格局、主要营运模式、以及集群效应的现状,同时对文化科技融合的产业链、市场规模、融资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的洞察分析,重磅推出《2020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报告》及《2020年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研究报告》。《2020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报告》对中国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规划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发展的战略意义,并通过对产业格局和盈利模式的分析对中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趋势做了合理预测。截至目前,我国的产业园区发展仍然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园招商困难、盈利模式欠佳等很多痛点。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消灭这些痛点,融中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园主导的产业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以及强融合性的特性。 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发展软实力,同时还为文化创新创业提供载体,加速“中国创造”的达成。《2020年中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揭示了2020年中国文化与科技在融合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以对云游戏、网络视听、数字展示、文化装备四个领域的详尽展示为例,论述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科技创新能够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有目共睹的,国家统计局2020年上半年发布数据,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实现营收40196亿元,比上年可比口径同期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增长18.2%。可以看出在疫情期间,文化科技融合的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科技与文化的深入融合,使得科技已经深入渗透至文化产品创造、生产、传播、消费的全生命周期中,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为产业链及产业结构的重构提供可能,推动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发展。文化产业链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均可得益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丰富、多种多样的媒体载体;而硬件支撑和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化产品用户的心态,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后方支持。展望未来,在“文化+科技”新发展格局的推动下,文化科技融合将打通行业壁垒,跨界融合将持续深化;促进资源共享,数字文化将成为主流;改变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带来新的产业革命;催生商业模式,文化创意将改变消费市场。而文化科技的融合,对于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在产业链及营运模式上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新思路。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以集群化为特点的协同发展,不断加深同科技的融合,优化创新性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