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天堂口

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行业同比营收实现正增长从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情况来看,2017-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波动变化,到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6.0万家。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与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实现正增长。东部地区企业营收占比超七成从区域营收情况来看,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并且占全国总规模比重分别为75.1%、14.9%和9.2%;东北地区仍处于下降区间,占比仅有0.9%。整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企业经营实力占据全国主导地位。内容创作生产营收占比最高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占比23.6%;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占比19.1%;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占比15.9%;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占比9.5%;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占比0.5%;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占比6.0%;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营收占比分别为1.1%、10.6%和13.7%。“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从行业新业态来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包括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和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比2019年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6、3.9和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行业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9%,比2019年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反映出国内“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强劲。2021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文化市场复苏态势将不断巩固。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地产行业商业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玄览

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2020年,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逐季稳步恢复,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企业生产经营明显改善。细分行业收入普遍实现增长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与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实现正增长。从细分行业来看,2020年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文化娱乐休闲服务营业收入为1115亿元;文化传播渠道营业收入为10428亿元;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营业收入为13219亿元。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增长18.0%、11.1%;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作生产、文化投资运营3个行业持续稳步复苏,分别增长5.1%、4.7%、2.8%;文化装备生产由前三季度下降3.4%转为增长1.1%;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分别下降30.2%、11.8%和6.9%,但降幅明显收窄。分领域看,2020年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60295亿元,同比增长3.8%;文化相关领域38220亿元,同比下降0.1%。各区域文化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趋于好转2020年西部地区实现营业收入9044亿元;东部地区营业收入为73943亿元;中部地区营业收入为14656亿元;东北地区营业收入为872亿元。东部、中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由前三季度下降0.4%、1.5%转为增长2.3%、1.4%;西部地区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仍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收窄7.3个百分点。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前瞻产业研究院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汪宽

2021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行业同比营收实现正增长从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情况来看,2017-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波动变化,到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6.0万家。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与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实现正增长。东部地区企业营收占比超七成从区域营收情况来看,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并且占全国总规模比重分别为75.1%、14.9%和9.2%;东北地区仍处于下降区间,占比仅有0.9%。整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企业经营实力占据全国主导地位。内容创作生产营收占比最高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占比23.6%;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占比19.1%;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占比15.9%;新闻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占比9.5%;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占比0.5%;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占比6.0%;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营收占比分别为1.1%、10.6%和13.7%。“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从行业新业态来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包括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和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比2019年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6、3.9和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行业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9%,比2019年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反映出国内“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强劲。2021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文化市场复苏态势将不断巩固。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地产行业商业模式与区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钢的舞

铜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NO.1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流行的专业名词出现,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文化旅游和旅游的界定未有定论。学界最宽泛的表述是不严格区分旅游和文化旅游,认为旅游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消费与文化享受相结合的最高层次活动。从旅游活动的属性看,无论旅游者的动机有何不同,旅游都属于人们一种暂时或短期的生活方式,经济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旅游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而流行的主流见解,则是从旅游活动的需求主体即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活动内容的差别来区分旅游与文化旅游,从而把文化旅游看作旅游的一个分支。这种见解从旅游活动的内容上区分出自然观光型旅游和人文鉴赏型的文化旅游活动,把那些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即旅游者带着了解历史、建筑、艺术、宗教、风俗民情等特殊目的的游览活动叫做文化旅游。二问题的提出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兴热点和发展方向。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11月,推出《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明确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动力、民生、幸福、低碳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有举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受制因素众多,其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与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相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铜陵历史悠久,素有“古铜都”之称,积累蕴藏了悠久灿烂的铜文化,铜文化是这座城市的内核文化,也是这座城市繁衍壮大的主流文化。2009年3月,铜陵市被批准为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等众多难题。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展铜工业旅游和铜文化旅游活动,发展农业旅游,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不言而喻,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不仅顺应了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而且又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和联动作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NO.2铜陵文化旅游资源分析文化旅游是集结文化、经济、科技、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从时间角度上,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可分为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农业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按其形态表现划分,铜陵市文化旅游资源划分详见表1。NO.3铜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近年来,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迅速,但与省内周边的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铜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如下:01 整体开发程度较低与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内城市相比较,铜陵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再加上文化旅游业发展前期经济回馈较慢,短期效果也难以实现。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制约,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筹资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已开发的旅游点规模小且分散,产品新意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旅游产业化运行,旅游区域联动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只能简单地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需求,没有真正发挥铜陵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和文化优势,很难保证让游客驻足停留、流连忘返。02 核心资源可观赏性不足铜陵文化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多,个体规模比较小,而且分布比较散乱,与周边佛教圣地九华山、世界名胜黄山等著名景区相比较,吸引力明显缺乏。青铜文化知名度较高,但现实中载体很少。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观赏性不强,游客逗留时间短;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有较强的吸引力,游客却无法体验参与乐趣;枞阳县浮山景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但旅游要素建设落后满足不了游客需求。总体上看,铜陵尚缺少主体性、号召性核心景区。03 局部生态环境欠佳铜陵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工业城市,受早期科技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制约,加之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工业“三废”污染的处理净化不够,土壤、水质、空气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是全国典型的二氧化硫与酸雨“两控区”之一。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制约了铜陵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进行,但铜陵面临的环境问题仍比较严峻。旅游业的发展依托生态环境,铜陵旅游景区环境治理优化是个长期的、见效慢的大工程,需要重点开发、重点保护、循序渐进。04 优质人力资源匮乏铜陵市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对高质量旅游人才的吸引力尚显不足。文化旅游企业缺乏系统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的人才队伍难以建立,特别是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设计型人才队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技能培训不够,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旅游消费逐渐由走马观花式旅游向文化考查型、生活体验型转变,要求导游人员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更好的组织能力,这对铜陵的旅游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NO.4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与具体对策一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养生休闲旅游是当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大热卖点,养生休闲旅游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保险、科技文化、生态农业等多种领域。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股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服务业占GDP达75%以上,其中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达20%以上;德国服务业占GDP达75%左右,其中健康产业占GDP达15%。二是从我国现实来看,我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健康等产业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是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全世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普遍发生,经济水平的上升和收入的增加,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正成为发展热点。我国法定假日的调整也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在健康和养生上的消费也日益增多,愿意花钱买健康。综上所述,铜陵打造养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恰逢其时,也将大有作为。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实施养老健康,支持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工程的建设。从全省层面来看,省委省政府倡导发挥我省天然生态优势,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健身、健康、医疗等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养生休闲的场所。从铜陵自身层面来看,一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文化优势,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铜文化资源;二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地理交通优势,铜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境内南部低山环绕,丘陵纵横交结,自然景观丰富。随着铜陵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格局的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将得到进一步深度开发,京福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带领铜陵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九华机场近在咫尺,铜陵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自然气候优势,铜陵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物种丰富,森林覆盖面广,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光照充足。四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产业优势,江南文化园、天井湖公园、凤凰山牡丹园、钟鸣农家乐、新桥高技术农业示范园等一批景点可以作为良好的养生休闲旅游基地。二具体对策1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一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相结合,县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乡镇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要求,编制好铜陵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二是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做好“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来打造。三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规划好文化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同时配套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规划铜文化游(线路):火车站→狮子山→金山→凤凰山→铜博物馆→天井湖公园→铜都景观大道→铜商品市场→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2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在政府和产业链两个实体上,既要分开,又要合作,更要突出政府机关的服务与管理功能,通过对产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使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同时加快经济调整,市场监管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提高行政效率。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旅游产业尽可能多的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向文化旅游产业集中。加强景区交通和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景区的安全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景区内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的监管。3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文化旅游产业是个前期需要高投入的产业。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铜陵旅游景区事业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照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和经营。三是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通过参股和兼并的方式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开发精品旅游景区。四是设立铜陵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专业的旅游投资公司,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融资平台。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五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安徽省省政府的支持下,财政厅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六是完善贷款贴息政策,主要针对民营企业所经营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建立金融信贷激励制度,将中小文化旅游企业贷款纳入考评体系中,实行存款与贷款相挂钩的考核方法。七是实施保险补贴政策,针对文化旅游企业对文化旅游项目实行保险的,财政厅按实际发生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对文化旅游企业给予相应补贴。八是鼓励铜陵境内旅游企业上市融资。4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基础“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围绕完善“六要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设施建设。首要是保证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开通铜陵站、铜陵北站至各个重要景区道路,提升道路路面等级;增加四星级以上酒店数目,满足更高的商务旅游的需求,增加经济型酒店数量,同时提高酒店行业的服务标准;提高旅游服务从业的业务素养;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居民发展原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提升工艺品的质量和档次。5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和项目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尽管目前有些区域发展顺序有所不同,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三二一产业顺序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旅游是创意创新创造产业,追求无中生有、有中生奇。一是确立核心文化层,统一宣传口号,突出古铜文化、生态山水和养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从文化上看,铜陵作为古铜都已无可争辩,“铜”文化已成为铜陵繁衍壮大的根祖文化和主流文化,“铜”文化特色在皖中南地区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竞争优势。从区位上来看,铜陵处于皖江城市带的中心,随着京福高铁和宁安城际铁路的贯通,铜陵将处于两大交通枢纽的核心地带,将成为省会经济圈通江达海的重要口岸和商贸集散地,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和文化传播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应当充分挖掘“铜”文化历史底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充分融合,率先实现文化产业的崛起,打造“皖中南文化产业中心”,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竞争中,打造高品位铜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二是创新文化旅游项目的形式。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好的创意立刻让产品身价倍增,游客接踵而至。所以,旅游要从创意抓起,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体现情和景交融、游客与景点互动,重点突出“玩”的精髓。6吸纳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着力培养、吸纳文化旅游产业和各类专门人才。建立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建立与导游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导游队伍;鼓励境外著名旅游人才培训机构进入铜陵;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设立“旅游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用专项基金支持教育、培训、科研。二是由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借助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安徽民俗文化节、铜陵凤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综合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综合媒体,加大铜文化旅游产品的推介和舆论宣传力度。与周边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了铜陵旅游市场空间。积极参加国家和各省份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各项促销交流活动,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搞好宣传促销活动,借机提高铜陵旅游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让世界了解铜陵,也让铜陵走向世界;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同时也得落实“请进来”工作,保证旅游业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展开,加速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圈的步伐,也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业内交流。7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一是抓引导。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方法,引导企业、农户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阳光康养休闲产业。二是抓特色。围绕做大做精,抓好“铜”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延伸铜陵铜文化产业链,培育铜文化产业集群。三是抓节庆。围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办好青铜文化博览会、国际铜雕塑艺术展、青铜文化论坛、凤丹文化节,各乡镇要积极探索聚人气、促商气的各种节日活动,比如草莓节、葡萄节等等。8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进一步扩大对矿山、复耕土地以及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二是加快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山水园林城市。集中开展旅游线路的“三线三边三小”环境整治工作,以治污、治乱、治脏为中心,加快沿线绿化工作。加大力度整治老工业区环境。重点落实翠湖、天井湖、顺安生态湖水、西湖湿地工程水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好乡村,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强对重金属与危废物的治理工作。继续制定并贯彻执行《年度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考核实施方案》。以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全市酸雨发生频率。郭瑞作者/来源:铜陵社科苑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亲友益疏

“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十四五”时期,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价值和重要作用。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发展环境和局势,文化产业成为优化国内经济结构,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如何突破要素制约、市场局限、体制障碍、创新困境实现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问题。因此,谋划“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区域一体化合作、数字科技要素融合、数字集群培育、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视野。加强文化市场区域一体化合作,培植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文化要素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最优化配置,是撬动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首要条件。通过文化市场的跨区域协同、文化金融创新、产权服务跨区域保障等路径,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化要素一体化畅通文化产业发展内循环。同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通文化产业发展外循环。通过内外双循环联动,共同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1促进要素一体化畅通文化产业发展内循环“十三五”期末,文化产业接近于实现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目标,文化产业生产能力和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激发国内文化市场潜力,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畅通文化产业发展内循环具备了坚实基础,但仍需从文化市场、文化金融、文化产权服务等方面深化要素一体化,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市场跨区域协同发展01区域发展战略能够促使要素聚类整合,实现有限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发展鸿沟促进均衡发展,同时也能够探索打破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治理体系,加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要依托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市场跨区域协同发展,借助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一是培育跨区域的文化生产主体。科学整合区域企业资源,合并同类项,延长相关产业及衍生产品生产链条,促进企业间兼并重组和联合协作,形成区域旗舰企业,扩大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引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中小微企业的沟通,通过中小微企业联盟等组织掌握企业发展状态,加强企业生产联系,了解企业发展需求,细化企业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增强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实行跨区域文化消费管理。统一规划和建设剧院、艺术中心等文化消费设施,并实行跨区域运营管理。例如在长三角加盟影院之间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大大提升了长三角电影发行放映市场一体化程度。搜集整合区域文化消费数据,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消费大数据,对文化消费进行精细分析,根据消费趋势调整产品供给。同时,制定跨区域文化消费优惠措施,增强文化消费流动意愿。三是加强跨区域文化服务。跨越原有行政管理边界,搭建跨区域文化产品展销会、特色文化展品博览会、图书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交易平台。拓展文化策划、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跨区域业务。挖掘和重组跨区域文化基因,塑造跨区域文化品牌。完善跨区域新闻和信息等服务,例如东方卫视频道的《中国长三角》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收效良好。四是强化跨区域文化行业协作。加强文化行业跨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例如分析电竞市场特点和电竞市场基础,充分发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区在电竞行业的优势,错位发展,加强跨区域协同,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再如研究设计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文旅服务,打造旅游精品和跨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又如演出市场的跨区域协同,推动演出目录跨区域共享,优质演出产品跨区域巡演等,更好地实现文化内容传播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扩散。探索文化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区域化02文化产业区域化发展需要金融工具创新和支持。一是完善文化产业行业金融支持体系。行业金融支持有利于文化产业各门类跨区域业务的开展。借鉴美国电影金融、欧洲艺术品金融的做法,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行业金融政策。各行业金融支持包括各具特色,遵循行业发展规律的银行信贷、财产保险、直接融资、担保与再担保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二是建立跨区域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目前财政、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证券、担保、信托等机构的文化金融数据搜集口径和标准不一致,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信息尚未有效整合。“十四五”时期应该注重建设文化金融数据的搜集和使用平台,完善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保证企业和金融机构双向数据顺畅沟通,为文化金融研究和文化金融实践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三是建设跨区域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是探索文化和金融合作新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效能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北京市东城区、宁波市、西安市曲江新区等地区在实践中形成了“投贷奖”联动、金融服务专营、信贷风险补偿等一系列创新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文化与金融合作。未来,可尝试将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延展到跨区域领域,促进跨区域文化产业金融协作。四是优化跨区域文化产业专业服务。建立跨区域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搭建文化金融跨区域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银行、保险、版权服务、风险投资、担保、再担保等金融服务链条。鼓励成立跨区域文化银行,鼓励金融机构成立文化金融事业部,推动银行机构设立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低利率专项再贷款,增强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针对性,精准扶持文化企业成长。成立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和风险基金,建立多地政府协同主导、多元参与的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和再担保基金。以产权服务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03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文化产权的确立和使用,加强跨区域产权服务是保障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的基础。一是增强跨区域司法服务。继续探索和实践知识产权法院,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知识产权法院改革创新基础上,借鉴欧盟专利法院的经验设立跨区域的知识产权法院,为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纠纷贡献司法力量。继续完善巡回法庭制度,为文化产业跨区域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产权等服务。二是建设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组织。参考非洲知识产权联盟的做法,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组织。搭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文化资产评估认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产权交易和服务平台。三是加强专利和商标保护的跨区域服务。加强全国专利保护协作中心、全国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对文化科技专利的保护和审查。借鉴欧盟专利商标局的做法,建立跨区域联合专利商标行政管理机构。加强品牌和商标的跨区域互认以提高产品附加值。“2020年9月14日,中欧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制定了地理标志保护规则和地理标志互认清单,增强了品牌跨国跨区域认可度,增加了产品的产权溢价,实现了跨区域的产品培育、认证、流通和消费。”2把文化产业发展嵌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并提高产业综合带动价值文化产业发展要嵌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优化对外文化贸易结构,提高文化服务贸易对外向经济的贡献度,尤其是推动优势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打通文化产业发展外循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优化对外文化贸易结构01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是畅通文化产业发展外循环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具有深厚的文化根脉,沿线国家是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一是更加重视服务贸易对经济的影响。中国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对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八成集中在服务业。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指数报告2020》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贸易额为78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2005年至2017年间,全球服务贸易平均每年增长5.4%,超过货物贸易每年4.6%的增速。到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例可能会增加50%。“十四五”期间应该更加重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提升文化服务对文化贸易的贡献。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服务业对经济贡献逐年增加,文化服务业在文化贸易中的占比也是逐渐增加。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将更加显现出其可贸易性质和经济价值。2017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为22.84%,全球文化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9.45%。2019年我国文化贸易保持稳步快速发展,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114.5亿美元,同比增长8.9%;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文化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文化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文化投资运营、内容生产服务在国内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必将在文化服务贸易中发挥更大拉动作用。三是优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结构。2014年至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值累计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1%,我国已经成为沿线2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2019年文化贸易中,中国对欧盟、东盟出口增长较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4.9%。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出版物出口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11.7%、5.6%和4.8%。但是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下降1.3%,进口增长20.2%。总体而言,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增长快于文化服务出口增长,文化服务贸易顺差有待增强,文化贸易结构有待优化。2020年上半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9744.3亿元,增长9.2%,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3.7%,提升9.6个百分点。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5128.7亿元,增长9.7%,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6.2%,提升6.1个百分点;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37.2%。“十四五”期间,要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合作,要努力扩大现代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内容生产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增强文化服务的知识溢出效应。壮大中国特色优势文化产业竞争力0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消费能力有待提升、文化消费倾向有待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地理空间和市场空间,有的国家本来就有很好的双边文化贸易基础,突出优势产业彰显中国特色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一是依托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呈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国特色文化传统对于沿线国家有着较强吸引力,借助现代科技赋能形成新型文化业态将具有较大比较优势。例如故宫沉浸式 APP《韩熙载夜宴图》,创新性地将音乐、虚拟真人入画与多样场景进行巧妙融合,全方位调动观赏者感官,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效果。甘肃省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图像处理,打造了110个360度虚拟漫游全景节目,呈现了洞窟的高清图像,很好地传播了敦煌石窟文化。我国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是数字文化内容产业的巨大宝库,也是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载体。二是现代数字内容产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数字经济的便利和优势,对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数字内容新业态具有天然优势。短视频、抖音、直播、手机游戏、电子竞技、移动社交平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在新技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对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优势,这些数字内容产业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新的文化冲击力。国际区域间合作在“后疫情”时期正发挥更大优势。“商务部数据显示,如今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投资达到62.3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占中国2020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76.7%,东盟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9%。”华为在东盟国家进行了新的“5G”布局,成为其核心技术和服务的供应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5G”建设的需求正处于上升时期,具有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在2019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行业统计中,信息技术传输和服务业并购金额达到72.5亿美元,仅次于制造业。三是增强互认突出地理标志产业。截至2019年,中国海关已经与15个经济体的42个国家(地区)签订了AEO互认安排,互认国家(地区)数量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助AEO国际互认,增强文化企业的国际知晓度和认可度,彰显中国特色,凸显产业优势,提高文化企业品牌价值。深化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文化产业集群由数字经济催生的数字内容产业及各种新型业态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因此发挥新基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深化文化行业整体性深度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文化产业集群,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1数字化驱动文化产业更新提质加速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新型数字创意产业,培育数字集群聚合成长,是文化产业存量提质、增量培优的主要内容。加速传统文化产业深度数字化转型01传统文化产业受生产空间、消费渠道、体验场景等因素制约,深受全球数字化浪潮冲击影响。加速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适应经济新形势要求是“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约占数字经济增加值的80%。其中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最高达到37.8%,其次是工业和农业,渗透率分别为19.5%和8.2%。2018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17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48%,其中文化服务业占比最大,达到60.3%,文化制造业占比29.1%,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占比10.6%。因此,深化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阵地。二是传统文化产业生产方式变革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将现代数字技术、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到生产供给端,创造适合现代消费需求、传播需求和销售需求的文化产品,从产品源头入手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供给端数字化转型为大规模广范围的个性化定制创造了更大可能性,服饰、家居等产品可以更具差异化、个性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体需求。比如,目前传统媒体规模仅占全部媒体的约20%,传统媒体深入进行数字化改革,以大数据产品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势,深化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提供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的产品是重要改革内容。三是消费端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必由路径。受空间、时间、存储有限性等因素制约,传统文化产品消费多数具有现场性、实物性、非交互性等特点,互联网、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文化产品的营销、消费拓展了新的空间。非遗技艺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展示,特色文化产品通过直播带货进行品牌宣传和销售,演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非现场跨区域观演,电影突破放映档期和消费场所限制实现线上灵活观影,旅游通过VR、AR全景等增强体验感并进行非现场体验。 新型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022017年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使用数字文化产业概念,数字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呈现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特点,有利于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形成新模式。一是数字文化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36.2%,名义增速高于GDP名义增速7.8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高歌猛进。2017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3~1.19万亿元,总产值约为2.85~3.26万亿元,2020年产值规模将达到8万亿。数字文化产业体量迅速增长,增长速度远高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二是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门类不断丰富。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线上阅读等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新形式。随着数字科技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培训、会议交流等也呈现出新的数字化形式。网络科技公司也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化文化服务产品,比如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腾讯会议、字节跳动的飞书、华为云WeLink等。不断丰富的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新门类,极大地激发了多元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了文化产业新活力。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快速成长03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在挖掘产业价值、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产业畅通内外循环、抵御外部不确定风险的有效载体。一是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以优势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体现区位、产业、技术、市场等优势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利用区域发展战略红利,配置区域文化流通要素,提高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例如,深圳龙岗区以华为、兆驰、华侨城文化集团、中华商务、华夏动漫等一批龙头文化科技企业和细分领域优秀企业为引领,重点建设数字硬件产业、数字印刷产业、创意设计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影视动漫产业等集群,力争建设成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核心载体和数字经济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走廊。”二是注重消费体验场景建设。数字创意产业相比较于工业产业更加重视消费环境的建设,更加注重消费场景的创新,更加看重消费体验的升级。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围绕核心科技,聚焦创意创新,充分延长产业链条,建立高沉浸式产品体验中心,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场景建设。三是建设集聚区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物理集聚,不是多个产业园区的集合,而是围绕集群核心愿景,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协作、优势突显、定位科学的生态系统。数字创意产业集群要积极培育旗舰企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中介服务组织等多元创新主体,要形成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公共服务支持等多向创新链条,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迭代、扩散机制。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要有包含楼宇建设、企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生活场景建设等多方面规划设计,强调集聚区主体之间协作共赢。2扶持数字内容聚合共享平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内容聚合共享平台能够聚合文化产业发展所需多种要素,形成参与主体多元交互共享。通过重构文化产业新生态、加速文化创新迭代、拓展企业成长空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竞争力。以融合发展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链01数字化内容平台实现了由单一文化产品生产向多元文化产品生产的转化,由生产者主导向生产者消费者双向沟通转化,由文化产业单品类生产向立体化发展转化,融合发展支撑了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建构。一是以跨界融合拓宽产业发展思路。线下文化企业发展受到要素整合、消费者选择等制约,跨界融合速度和规模有限。数字文化内容平台由于自带用户引流特征容易进行产业内容的转换和迁移。NBA拥有较高观众认可和稳定观众群,为适应数字化消费发展趋势,利用线上平台开发电竞赛事,实现了优势产业内容和产业新形式的跨界融合。“阅文集团以网络文学为主打业务,拓展原创IP的不同场景应用,进行了文学、影视、动漫三大布局。2020年3月18日,阅文集团宣布与在线音乐娱乐平台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长音频领域有声作品市场,进一步拓展平台跨界融合。”二是以跨纬度融合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数字内容平台跨越了从生产者指向消费者的单一维度,实现了文化生产从线性的、平面的模式向网络的、立体的模式转换。数字内容平台空间有生产、营销、消费、反馈等多维坐标轴,每一项消费者行为都是产业发展多维指向的节点,能够加强生产者、消费者、营销者的信息互联和信息反馈,及时根据消费者倾向调整更新产品供给,挖掘市场潜力。数字内容平台的弹幕、数据优选和推送使得文化生产和消费更加生动。三是以跨角色融合扩大产业传播效应。数字内容平台是多主体交互式平台,做到了多主体互联、多社群互联、多角色互联。文化消费过程就是文化生产过程,比如多人参与的网络游戏,消费者参与过程也是游戏产品创作生产过程。电竞赛事中,竞技参与者一方面作为消费者消费了文化内容产品,同时也是赛事活动表演者、生产者,为观赛者创造了文化产品。再比如平台直播带货,实现了跨区域跨角色的文化销售。科技应用促使文化创新迭代加速02数字内容平台成长的核心是现代科技,现代科技能够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可复制性、可贸易性和可传播性,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数字内容平台的乘数效应更加明显。百度、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是数字内容平台建设的主力军。量子技术、新一代通讯技术、智能交互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科技发展将支持数字内容产业加速创新迭代和产品升级。一是支持平台内容海量增长。截至2019年上半年,B站游戏区有超过180万游戏UP主,发布2100万游戏类视频,游戏视频累计播放量有601亿次。B站每月诞生的原创及自制音乐作品在1000首以上。截至2019年底,阅文集团拥有作品储备1220万部,涵盖了200多种内容品类 。二是支持平台用户快速增加。腾讯文学平台日活跃用户数量突破1500万,单部作品单章订阅过10万。每天有超过100万人次使用知乎大学。2019年第三季度,B站月均活跃UP主达110万,月均投稿量达310万,分别同比增长93%和83%。截止到2020年第二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移动端月活用户达1.53亿。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6亿。三是支持平台领域更加细分。数字内容平台涉及到数字教育、数字阅读、网络视听、网络游戏等多领域,要对数字内容平台的类型和领域进一步细分发展。比如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音频分享平台、工具型平台、在线咨询平台、阅读平台、文化IP培育平台、社交平台等。同时要细化丰富平台栏目。“例如喜马拉雅设有有声小说、政党园地、新闻谈话、相声评书小品、音乐节目、教育培训、财经证券、儿童故事等。B站设有漫画、音乐、舞蹈、游戏、课堂、生活、时尚、国创、番剧等多个栏目。”分享性网络平台拓展了企业成长新空间03数字内容平台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文化企业的厂房、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的制约,实现了企业成长空间的新拓展。一是从物理空间拓展到网络空间。平台服务者、参与者、消费者不需要到物理场所,只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文化产品的创作、营销和消费。人才共享平台猪八戒网通过网络空间汇聚了千万服务商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同时也成为众多中小微企业的孵化器,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数字内容平台中,虚拟名称虚拟形象可以代替真实身份进行互动,例如B站已经涵盖7000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社区人员可以在虚拟空间进行充分兴趣交流和分享。同时,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内容平台可以将现实数据和现实场景转化为虚拟的沉浸式体验。二是从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空间。通过平台分享,企业规模可以实现无限量增长。依靠内容分发网络等技术,数字内容平台可以不受空间承载力的限制,实现文化生产的无限扩展,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实现消费市场隐形无限扩展。在无限空间中可以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交互模式,但未来数字内容平台发展还面临消费时间有限制约、知识付费习惯养成、产品更新速度挑战、快餐式消费形式与内容精品创作的矛盾与共生等问题。3新基建正成为数字服务业爆发式增长支撑新基建是经济发展实现内循环的内生增长新动力,是实现从互联网经济走向智能经济的重要保障。新基建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数字服务业爆发式增长提供技术、设施、人才等方面支撑。新基建拓宽文化投资新领域01高盛研究部预计2020-2025年中国新基建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新基建也将扩展文化投资新领域,有效驱动文化产业发展。一是“硬性投资”是基础。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是文化新基建的基本载体。如多家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布局大数据中心建设,这也会为文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中核集团首个大数据中心正式开建;阿里云布局三座超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于南通、杭州和乌兰察布,并将新建能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数百万台服务器;腾讯将新增多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是文化新基建的重要载体,重点建设中国文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文化体验园、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文化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化文化生产线等内容工程,提高“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大数据中心等特色文化大数据中心建设质量。”二是“软性投资”是核心。一方面包括文化新基建辅助生产体系建设。从企业角度看,培育企业发展智能经济的意识,加强企业主体对新基建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培训,建设企业信用体系及数据体系,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从政府角度看,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加强各部门信息互联,建立文化企业发展统计信息库、文化金融支持数据库等基本信息库,实现智慧治理。从社会组织角度看,积极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产业联盟等社会协作组织,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学研高效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包括文化新基建应用领域的建设。例如文化新基建应用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智慧旅游系统开发应用,智慧图书馆等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数字教育体系等。也包括智能化文化产品开发,比如智能音箱、智能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其他智能化文化装备等。新基建拓宽人才培养与应用新思路02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格局,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技术、通讯技术、管理工程与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是新基建的基本需求也是新基建服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一是新基建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保障。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融合急需大量的科技人才提供技术保障。而新基建蕴含的强大理工科人才正是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在内容创作、服务营销、消费体验等环节的人才保障。二是新基建呼唤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传统文化产业人才知识构成多集中于文化学、文化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知识,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新基建更加看重具有多学科背景、创新意识明显、创新能力强的“新动力人群”,他们是新经济增长的活力源泉,是“新零工经济”实现的保障。新基建呼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向统计、计算机技术、数据挖掘和处理等领域扩展,形成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这既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融合、数字内容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也是新基建创新更迭的活跃力量。以文化制度创新激发创造活力、提高治理效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是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准则。将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是“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从市场、服务、管理、法制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能够充分调动文化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更好地保障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1进一步开放市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激活文化经济价值细胞、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需要不断扩大和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降低文化市场主体进入成本,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实现最优化市场配置。一是推进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为扩大市场准入指明方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使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完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则的文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扩大文化对外开放和提升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手段。二是稳步有序扩大文化行业对外开放。破除文化市场进入的区域壁垒、资金壁垒,根据文化产品属性特征,对完全竞争行业、不完全竞争行业等不同性质文化行业依次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国内有学者建议开放顺序依次是:影院、剧场、网咖等文化设施,经纪公司等中介服务,印刷业、发行业等意识形态不强的行业,网络游戏等竞争力强的行业。三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文化。党管文化、党领导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文化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积极放开文化市场准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文化”与“文化对外开放”并行不悖。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既要严格落实党的文化领导权,又要尊重文化市场的规律。探索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金股制在文化市场发育中的实践,创新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鼓励文化市场的充分竞争,为人民带来更加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党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2探索自贸区文化管理和政策实践辐射更大区域范围目前全国21个自由贸易区在政策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做法和经验,营造了更具竞争力的贸易环境。加快自贸区文化政策辐射延展更大范围,是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效率的有效途径。一是积极落实自由贸易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为有效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实践,截至2020年7月份,国务院已经进行了六批自由贸易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将相关制度做法落实到各地文化产业发展中,保证制度创新顺利扩散。例如,在文化投资管理领域,推广“出版物发行业务许可与网络发行备案联办”制度,“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企业“套餐式”注销服务模式;在文化贸易便利化领域,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进出口商品智慧申报导航服务”;在文化金融开放创新领域,推广“知识产权证券化”等。二是允许自贸区现行政策在文化产业园区先行推广。自由贸易区是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区域发展活力的试验田,而文化产业园区也是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集聚区。因此,允许自贸区现行政策分时分批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先行实施推广,是扩大自贸区制度红利的有效探索路径,考虑选择在北京数字文化产业园、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长沙马栏山视频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展开。例如上海自贸区、北京天竺保税区已经先后实行允许国外演艺经纪公司在自贸区进行全资业务的做法。再如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实行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的税收制度等。三是探索建立跨区域自由贸易区。从世界范围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跨区域自由贸易区,在加强贸易合作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国内视野来看,目前的自由贸易区以行政区划的省市范围界定,今后可探索建立跨区域自由贸易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构建国家经济发展新版图。3重塑与新型文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从单一市场主体到多元创新主体,从线性生产到空间多维生产,从单向指向到即时交互,从物质生产到场景体验,从产品单一导向到数字内容衍生共生,从封闭场域到开放空间,这些新特点重构了新型文化产业生态。海量文化产业内容快速增长,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工具载体创新迭代不断加速,都给文化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与新型文化产业生态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关键是强化数字化治理思维和手段。一是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和态度。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传播媒介支持下文化参与大众化、草根化,体现了文化市场繁荣和文化创作活力,但也伴生了文化内容低俗、网络恶搞等大量网络文化问题。例如短视频社区平台抖音日均视频播放量过亿,其中不乏内容不够健康、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容,正因此抖音海外版TikTok 2018年在印尼被封禁。面对新型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既要保护大众创作创新的热情,又要加强内容管理维持良性产业秩序,努力寻求坚持包容审慎态度与促进新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之间的平衡。二是创新数字治理模式。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必然要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数字化。一方面注重管理服务人员的科技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者文化专业素养和现代科技素养。另一方面注重现代化数字治理手段应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智慧化管理。“例如腾讯和云南省合作开发的“一部手机游云南”联结了旅游信息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应用、政务服务等多项内容,实现了智慧管理。游云南APP上线不到八个月就连接了2400多个政府部门,建立了2.5万多家商户诚信档案,服务超过2000万人次。”三是强化跨部门协同治理路径。数字文化内容和新型文化业态不断丰富,跨越了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宣传部门、文化和旅游部门、工商管理部门的监管内容,拓展了对网信部门、工信部门、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互联网法院等多部门服务需求。文化内容审查管理和文化市场行为监督管理需要跨部门协同治理。同时,加强对文化企业、数字内容平台的引导和约束,强化企业自身管理。比如“啄木鸟2019”专项打击行动,封禁违规抖音账号203万个,抖音开展了违规直播账号和内容的专项整治行动。“十四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适应新型文化产业需求的大部门制联合管理机制。表1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部分规章制度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资料整理。4推进文化产业法治化建设文化管理法治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文化治理的必然要求,完善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广受社会关注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正在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深化文化产业领域立法是完善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合作亟需跨区域立法。目前文化要素自由流动不够充分,传统行政管理机制藩篱尚未突破等原因阻碍了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合作高效进行。各地政府在积极制定出台多项规章制度引领和规范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收到良好成效。但是,仅靠政府规章制度尚不能有效服务和保障文化产业跨区域高质量发展,亟需立法机构制定更加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例如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江保护法》,就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提供了高层次法治保障。二是文化产品高水平有效供给亟待法律规制。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高水平有效供给需要法律规制的有效保障。例如我国的游戏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同时又因为青少年沉迷、内容审查滞后等原因饱受非议。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产业如何提供高水平的产品供给,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就需要尽快制定完善游戏产业法律法规。游戏产业大国韩国针对游戏产业规范发展,制定了全球第一部《游戏商业法》,以法律层级专门做出明确法律规范。我国在“十四五”时期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相关立法。三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亟盼配套法规保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利保护、统计分析、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和司法保障。继续完善和修订专利法、期货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制定和完善针对大数据、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务之急。充分发挥互联网法院的职责作用,研究制定大数据权属确定、产权使用和交易法规,制定“AI”作品权利归属法规,为技术要素驱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总之,“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跨区域协同发力、紧跟文化科技深度融合趋势、培育聚合数字文化产业集群、重塑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方发力,充分调动各相关主体积极性,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实现文化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色文化小镇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培育机制研究”(19BGL285)原文标题:《高宏存 纪芬叶:区域突围、集群聚合与制度创新 ——“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视野》原文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专家 高宏存;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纪芬叶文章来源:行政管理改革微信公众号声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大而不多

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文化产业发展需谋求双轨生存之道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郑蕊)还有不到一个月,2020年便将画上尾声。回顾2020年,由于疫情的出现,令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均受到或多或少的冲击,随着崭新的2021年即将到来,从业者也对文化产业产生更高的期待。12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正式举办,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一线从业者共话文化产业的当下与未来。在沈望舒看来,此次疫情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危难的同时,也恰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人们注意到数字经济已经占到了咱们国家GDP的38%,对于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67%,而是不管你熟悉不熟悉互联网,对于新科技、新基建你认识到什么程度,都走上了与数字结合的道路。“关于这种新业态、新形态、新生态,一方面很多人在思考,更多的一些人在实践、在努力,说起来是为饭碗、为活着,可是这里头超境界的也已经很多了,所以现在有些真正的理科和工科的专家说,疫情让数字化的脚步加快了8年,而接下来,无论传统也好还是创新也罢,二者的发展一定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应该去谋求一种双轨生存之道”。沈望舒如是说。

老龙死矣

地方两会丨张广军委员: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建议成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

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广军。周国梁 摄“河北未来在文化产业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后,谈到刚刚听取的政府工作报告,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广军感触颇多,“未来五年规划中专门提到了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技术。河北地处京津冀这个有利的区域,并且历史底蕴也很丰富,再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冬奥会的优势可以把文化与产品结合起来,将河北文化向外推出去的同时把文化产品带向全国,让文化产业在河北各产业中占据稳定的位置。”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推动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张广军委员带来的提案中提到,建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势在必行。针对当前河北旅游产业与文化结合严重不足,缺乏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业的链条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延伸,有研发能力的院校与企业和市场的对接不足,与市场转化、销售脱节等现象。张广军委员建议,依托高校、文化机构、文旅企业等协同创建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成为河北文化旅游产业的研发中心,促进河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健全顶层设计机制,打造河北文化旅游产业的研发中心。”张广军委员建议,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校城融合”,企业与高校及文化机构联合,利用高校设计专业的人力资源、文化创意优势与企业强强联合。同时,在省会石家庄建立文旅产业研究院能发挥地域优势,搭建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平台,促进加强京津冀地区产学研合作,为河北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文创产品,文化产品与旅游项目相得益彰,实现河北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张广军委员还建议,主管部门可通过政策引导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指导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参与的相关院校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完成市场转化。文化企业可以获得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全面助力河北文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责编:吴敏

海之魂

文化产业融合从专家融合开始,建党百年台儿庄古城举行高层次论坛

4月17日,由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 “建党百年: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在枣庄台儿庄古城内举行。 来自全国各大名校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的数十位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齐聚古城,为方兴未艾的中国文化产业提出真知灼见。专家讲话在1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仪式上,枣庄市台儿庄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涛致欢迎词,值此建党百年,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所召开的本次论坛既是文旅思想的盛会,也是一次党性教育的大会。论坛搭建起了一个全国文化产业研究交流的高端平台。他介绍,台儿庄古城面临历史性机遇,正在争当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的排头兵。古城夜景山大校长助理邢占军说,今年是建党百年,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台儿庄古城举办此次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端论坛,开创了景区与大学推进校地合作、产学研联合的新模式。这也是山大确立的“服务山东战略”行动内容。“文化旅游天然一体”“一个名族的复兴一定离不了文化的复兴”。山东省委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长允说,山东文化产业基础很好,在之前屡有“靓眼”项目,但是在产业化方面,尚需继续努力。而规划一批重大项目,实行集团化发展,应是当下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枣庄市拥有墨子、鲁班以及铁道游击队等历史文化资源,可挖掘并用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古城二消服务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王玉珏董事长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古城与山大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深入合作,已经结出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此次高层次论坛会议上,景区再接再厉,再聘任37位专家为台儿庄古城发展智库的专家。就像论坛主持人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所说,此次“建党百年: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既是交流的开端,也是合作的序章”。文化产业融合从专家融合开始。大咖云集在随后的专家发言环节,原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永章,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惠林,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范周等一批在国内文化产业方面的重量级专家将发表演讲。胡惠林演讲题目《文化强国的标志是向世界提供一种文明》,他提出,当下中国应发展与大国地位匹配的“大国文化”“强国文化”,中国文化同样要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专家献智,古城“变脸”感谢会议组织部门供图。有关本次论坛的更多内容请关注齐鲁壹点后续报道。

友谅

张广军委员: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建议成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

mp4河北新闻网2月19日讯(王润泽、聂榕桓)“河北未来在文化产业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后,谈到刚刚听取的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委员、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广军感触颇多,“未来五年规划中专门提到了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技术。河北地处京津冀这个有利的区域,并且历史底蕴也很丰富,再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冬奥会的优势可以把文化与产品结合起来,将河北文化向外推出去的同时把文化产品带向全国,让文化产业在河北各产业中占据稳定的位置。”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推动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张广军委员带来的提案中提到,建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势在必行。针对当前河北旅游产业与文化结合严重不足,缺乏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业的链条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延伸,有研发能力的院校与企业和市场的对接不足,与市场转化、销售脱节等现象。张广军委员建议,依托高校、文化机构、文旅企业等协同创建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成为河北文化旅游产业的研发中心,促进河北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张广军委员。“建立河北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院,健全顶层设计机制,打造河北文化旅游产业的研发中心。”张广军委员建议,通过政府政策引导“校城融合”,企业与高校及文化机构联合,利用高校设计专业的人力资源、文化创意优势与企业强强联合。同时,在省会石家庄建立文旅产业研究院能发挥地域优势,搭建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平台,促进加强京津冀地区产学研合作,为河北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文创产品,文化产品与旅游项目相得益彰,实现河北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张广军委员还建议,主管部门可通过政策引导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指导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参与的相关院校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完成市场转化。文化企业可以获得高质量文化创意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全面助力河北文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河北新闻网】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凌曙

中国传媒大学谢伦灿:通过文化会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以来,会展活动内容与形式不断的变化丰富,围绕会展活动上下游产业形成的会展业迅速发展,文化会展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会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所有的会展活动都是文化会展。狭义上文化会展是指各类会展主办机构,通过举办各种文化类型的会展活动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客观上所表达、展现在理念、价值等方面的文化内涵。简单理解文化会展就是为文化产业办会展活动。文化会展是为文化产业办的会展活动,本质上服务于文化产业。其中文化展会为文化企业搭建贸易沟通的平台,促进新技术与信息交流。而文化节庆则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文化会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沟通交流、贸易的平台。平台作用是文化会展的首要功能。通过文化会展活动的策划、实施, 促进文化产业链的要素流动, 文化产品的贸易与消费;其次文化会展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的交流传播, 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新组合与配置, 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发展。[1]文化会展是指以文化为手段,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深圳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本届深圳文博会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 分为9大场馆, 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吸引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家海外机构参展。今年是深圳文博会举办的第15个年头, 贵州是第14次组团参展, 多彩贵州馆占地880平方米, 分为A、B两个区域, 围绕“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主题, 重点展示贵州茶文化、媒体融合、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智慧广电、正安吉他、文军扶贫等, 呈现贵州在“文化大数据”“文化大扶贫”“文化大生态”等方面展开的积极探索和系列成果。在贵州馆的展示中,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多彩贵州网、贵州出版集团、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等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纷纷亮出引以为傲的“法宝”, 他们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行业龙头的风范, 也在文化与科技结合、非遗的价值转化等方面大胆创新, 用看得见、听得到、能运用的成果和技术, 连接过去与未来, 展示贵州多年来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孜孜不倦的探索, 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景象。[2][1]顾伟,文化会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市场论坛 2018,(10),90-92。[2]彭芳蓉 邓钺洁 周雅萌 徐其飞,深圳文博会上的多彩贵州风,当代贵州 2019,(21),20-21。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微信公众号:文化工匠(每日更新,用匠人的脚踏实地与你一起重拾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