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古文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哪儿了?大制作

考古文博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哪儿了?

“神秘的古墓”“精致的国宝”《探索·发现》《国宝档案》《国家宝藏》《如果文物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许多文物考古相关节目的流行,让公众对文物、考古十分感兴趣,甚至有些青少年因此对古代文化、古代遗迹遗物产生好奇,从而有了一个考古文博梦。现实生活当中,真正可能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考古文博类专业的学生们。大家也许会很好奇,他们在学校中都学习些什么课程呢?考古文博类专业的毕业生们都去干什么了呢?他们未来都会成为考古学家或文物专家吗?真正的考古文博类专业又是怎样的呢?▲考古文博学子的日常 | 图:李子一考古文博学生都学什么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文物博物馆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各地博物馆数量连续增长,各地文保机构逐步完善,全国设置考古文博类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多。目前开设考古文博类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50所,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等专业可供选择,一般来说都属于文科类专业,但文物保护需要一定理科基础,会招收一些理科生。对于此类专业来说,招生规模较小,本科班级每年一般招收人数在15-40人,硕士招收人数在10-50人,博士招收人数每年不超过20人。▲图片:李子一 图片文字:张一笛考古文博类专业本科设置的课程多为基础性课程,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了解学科概况,掌握初步技能。考古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主要有五类:一是基础导论知识,如考古学导论、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学导论等;二是历史阶段考古科目,如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辽金西夏考古等;三是专门考古科目,如陶瓷考古、环境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四是一些历史科目,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古文字学等;五是一些技能性课程:如田野考古实习(一般在大三进行,时长不少于三个月),考古器物绘图等。根据学校地域和学科发展情况的不同,各个学校可能还会有一些特色科目。博物馆学专业的本科科目设置主要有博物馆和文物专业知识两类,博物馆相关科目有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博物馆教育学;文物相关科目有文物学基础理论、文物与考古技术、文化遗产管理与法规、各类文物的鉴定专题课程、文物保护基础、文化人类学,另外还要学习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如考古学、古文字学、古代工艺美术、民俗学的一些基础课程,各个学校设置的科目不尽相同。文化遗产专业需要学习的科目以文化遗产为主,历史、文化、考古的相关课程也需学习。而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所学课程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偏重理论学习,有些学校偏重工艺传承。硕士研究生阶段研究方向划分较为细致,所学方向多为本科所学科目中的一种,相关课程主要根据各方向设置。各个学校所设方向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常规方向各个学校均有,但部分特色方向只有少数学校才有,与学校所处地域和师资力量有一定关系。各个学校的优势方向也不尽相同。到博士阶段,设置课程一般会变得比较自由,多数博士培养方式是按所学方向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考古文博学生都去哪了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大批毕业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考古文博毕业生们真的都去“挖墓”“修文物”了吗?考古文博类专业本科所学多为基础知识,考古文博类专业学子本科毕业后往往只具备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年县级以上的考古所、博物馆门槛逐年变高,招聘新人多是硕士起步,比如博物馆要求本科毕业的岗位多与藏品研究、展览陈列、宣教等核心工作无关。本科生是较难找到一份对口工作的。本科毕业后,一少部分毕业生进入了中小博物馆、考古所或成为大中文保单位的无编制工作人员,多数人从事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如成为国家公务员、教育机构老师或进入一些没有硬性专业要求的公司等。对于那些想要继续学习本专业知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考古文博类专业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保研、考研、出国读研等方式继续进行学业。记者调查了某高校2015级考古专业本科生(2019年毕业)的毕业去向,其中选择就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5%,已签约的多为小初高老师或国家公务员。其他人均选择继续升学,保研外校、保研本校、考研赴外校、考研留本校或出国读研均有。考古文博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要比本科生容易许多。但对口的行业还是较少,完全对口单位为博物馆、考古所或其他文保单位,另外目前还有极少数高校会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本校考古文博类专业的老师。这些单位或高校每年招收人数寥寥,每一机构每年招收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而平均每所高校每年毕业的考古文博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约有20人左右,可以估算出每年至少有上千人毕业,所以就业市场上还是呈现一种供过于求的局面。从待遇方面来看,各地博物馆、考古所的待遇基本低于同地区公务员工资,具体数额各地区有差异,基本工资在2800元~6000元之间,部分地区有财政补助,特大城市可能会高于6000元。而考古所和博物馆的田野发掘岗因为需要长期在野外进行发掘,多数有野外工作补助,每日补助约在50到200元之间,月收入较其他岗位高,但是野外工作的环境一般较为艰苦,而且此类岗位更倾向于招收男性。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往往会呈现出不平衡的现象。硕士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多倾向去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由于本专业相关工作提供的工资适中,而特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所以外地学生若在特大城市从事本专业工作,可能生活会较为艰难。并且京沪等特大城市很多文博相关单位考虑到未来可能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对于户籍多有限制。所以从竞争人数上看,强二线城市的博物馆、考古所更有吸引力,竞争最为激烈,一个岗位少则数十人多则几百人竞争。▲左图:某博物馆的招聘要求 右图:某高校考古文博院系招聘博士的待遇|图片来自“文博招聘”公众号另一方面来看,边疆地区、欠发达地区、县级及以下的博物馆、考古所和其他文保机构却少有毕业生问津。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首先这些地区偏远、经济不发达,如果不是家乡,多数毕业生出于对生活和未来发展的考量并不愿去;另一方面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博物馆还存在太多问题,这些地区的博物馆多数还是“寂寞的博物馆”,藏品少,展览多年不变,待遇低、活力不足、观众少;还有一些大型遗址类博物馆或遗址公园地处交通不便的村庄里,更是与世隔绝,门可罗雀。这样的博物馆、遗址公园自然对毕业生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毕业生还会怀疑即便去这些地方也无施展所学本领的机会。但是近几年一些市县出台了人才引进政策,会给硕士研究生不菲的安家补助或生活补助,由此也吸引了不少毕业生。在有的岗位竞争太过激烈,有些岗位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选择就业的考古文博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有三分之一会选择寻找别的就业机会。他们首先会考虑的就是考古文博周边行业,如策展公司、博物馆游学公司、文博专业咨询类公司或文博相关的出版社、报社。如今文博类公司逐渐兴起,这些公司虽然多数规模还不算大,却聚集了一批文史哲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些高校学子将投身于新兴的文化产业中。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有了新的目标和理想,选择从事新领域的工作。硕士研究生们已经与本专业携手七年(或六年),要放弃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优势就业而选择重新开始,这也是一种深思熟虑和勇敢的选择。竞争更为激烈的国家公务员和选调生(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是硕士研究生们的另一类就业方向。设置考古文博类专业的学校多是较好的高校,研究生可依托重点高校学历报考公务员或选调生,若可被录取,其待遇较好、未来将会成为人民公仆,在基层为祖国发展做贡献。另外,去小初高或者培训辅导机构当老师的也有不少,目前公立、私立小初高和培训机构都需要大量老师,且这些学校对学历的要求逐年提高,考古文博类硕士研究生在内的文科类研究生成为人民教师或辅导老师的人数越来越多。当然还有很多致力于学术的硕士研究生早就打算继续攻读博士,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博士扩招也使得考古文博类专业研究生考博率逐年提高,有一些成绩优异的研究生在本科或研二时就已经通过了直博考试,可以硕博(或本硕博)连读。记者调查了两所高校的2016级考古学学术硕士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毕业)的毕业去向。A、高校本届硕士研究生五十多人,其中本校读博、外校读博、出国读博、暂不就业预备继续升学、直博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34%;签约本专业完全对口单位如博物馆、考古所、高校考古文博院系的约占总人数的2.8%;进入与专业有一定关系的单位、公司(如文化类公司、出版社、报社)的约占总人数的4.2%;成为专业不相关的国家、省市属事业单位人员的约占总人数的4.2%;成为私立学校高中老师的约占总人数的2.8%;另有少数毕业生去了商业类公司或由于其他原因暂不就业,42%的毕业生多在等待下半年相关博物馆、考古所的招新计划、考试、面试等。B、高校201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共十余人,其中读博人数占比16.6%、本专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16.6%、文化类公司人数占比16.6%,求职中人数占比50%。花费十多年在考古文博领域内深耕的博士们,多是该专业的佼佼者。即便如此,他们在博士学习研究期间,也要承受着“难毕业”“掉头发”的高压,勤勤恳恳地完成博士论文。很多博士甚至过年都不回家,还在自习室码论文。即使如此,3年能毕业的博士还是少之又少。在他们3-7年的“艰苦卓绝”的博士研究生涯完成后,他们几乎百分之百从事本专业工作。他们毕业后多数倾向于去各大高校的考古文博类专业所在院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为在高校他们可以继续进行学术研究,以实现科研目标,还有望做出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另外高校基础待遇较好,多数会给新老师补贴20万左右的安家费,若日后有新成果或可以参与国家项目,不仅可以实现科研理想还能获得应得的收益。进入高校往往还有硬性的发文指标,一些没达到论文指标的博士还需进入所应聘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等待论文指标达标后才能出站成为新老师。同时进入高校后承受的考核和科研压力也是不小。另外,由于如今考古所、博物馆和文化研究机构等也有很多文物资料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这些单位也会招聘少量博士。这些单位往往会给博士优厚的待遇(较高的基础工资和安家补助10~20万),所以也吸引了部分考古文博类专业的博士们。考古文博毕业生如是说某高校考古系本科毕业的小倪,毕业后回到了南方城市深圳,由于较难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她转行投身电子商务工作。对她来说,靠近家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过着平淡的日子也很满足。去年毕业的文博硕士小赵,一直渴望去南方定居,梦想中的江南水乡吸引着她。同时她笃定要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所以在求职时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南方各大博物馆,最终被某市级博物馆录取,得偿所愿。小赵在那里工作得很舒心,虽然工资不够高但也足以有个稳定舒服的生活,她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将父母也接去同住,方便照顾父母。这个北方姑娘在南方小城实现了发挥所学的愿望。今年毕业的硕士小韩,从2015年秋招时便开始找工作了,线上线下投简历,四处奔波考试、面试。小韩心里很矛盾,她有些想去大城市打拼,所以她投了上海、北京的部分岗位。但她男朋友在太原一所高校任职,所以她也投了太原的岗位。最终她被山西一所高校录取,现在太原工作。小韩在这里工作稳定,生活成本适中,而且有伴、有爱,未来可期。同样也是今年硕士毕业的小李,她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形形色色的展览、也喜欢上海,所以即将毕业的她只投了上海的岗位,经过一次次、一轮轮的面试,终于如愿以偿进了一家展览公司。如今她已经租好了小房子,计划好了如何开展新生活,即将入职。考古文博真的大热了吗近几年的媒体平台上,考古、遗产相关内容的大热,让人觉得考古文博行业有种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从专业选择来看,考古文博类专业还是“冷门绝学”,如同其他文史哲类人文科学专业一样在准大学生们选择专业时常年“遇冷”,甚至被一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当成冷门专业的“典范”。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考古”“博物馆”“哲学”“历史”等专业都属于“家里没矿,千万别学!”的劝退专业。从毕业生就业来看,这些人文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确实较窄,相比同等学历其他专业待遇较低,改行的渠道较少且不容易受到认可。专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各个专业其实都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一扇窗。但是包括考古文博类专业在内的冷门“文史哲”类人文科学专业的常年“遇冷”,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文科学并没有重新繁荣起来?媒体平台上的文化热并没有传播、深入、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人生选择中?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该向学生们发问?该向高校发问?还是向社会发问?原文转自:文博中国

鬼爷爷

他博士毕业,发表多篇SCI论文:人应该失败几回,成功没那么容易!

包文博,2014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高志勇教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视频图像处理、光流估计、场景深度估计等。2017年9月赴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访问交流,师从IEEE Fellow杨明玄教授。博士期间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3篇,中国计算机协会(CCF)A类期刊3篇、A类会议1篇,上海交通大学A类重要国际会议4篇。采访那天,我们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咖啡厅见到了包文博,一如之前拍摄“学术之星”评选宣传片时初见他一样,西装笔挺,走路带风,眼睛炯炯有神。似是阔别重逢的老友,话题的闸门很快被打开。就这样,在他的娓娓道来间,那些生动的故事逐渐平铺纸面。黑暗尽头,总有光明从2014年入学到2020年毕业,回首6年时光,包文博的科研之路走得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博士最开始的一两年,他甚至想过退学,离开学术圈。“14-15年,我有一年半的时间和企业联合做算法项目,但没有得到好的反馈,我们做的技术得到了企业技术部门的认可,但大公司手续冗长,技术常常也会受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决策掣肘。”回忆起博士刚开始的时光,包文博微微蹙了一下眉。2016年包文博第一次投ICIP被拒,那也是他第一次投稿论文。而此时他的本科同学、朋友都纷纷发表了文章,这使他感到有些慌乱,甚至怀疑自己可能不适合做学术,还一度纠结是否要离开学术的道路。开学后,他和导师交流,坦言自己可能不太适合读博。知晓包文博的困惑后,大导师和小导师一起开解他,还专门抽了一下午时间跟他谈心。在导师看来,论文被拒可能是由于写作不够成熟,而之前与企业合作的项目难以落地,实际上是学术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思路差异导致的,并不是包文博的问题。就这样,经过导师们的耐心开导,包文博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决定继续坚持下去。几个月后,他投递了VCIP,随后便中稿了。虽然只有4页,篇幅并不长,但此后他似乎慢慢找到了通往学术研究的门路。“前两年很难有好的成果,熬过这个阶段,把这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把握好,后面发论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补充说道。耐住性子,锤炼打磨“读博的过程总体算是比较顺畅,虽然也有挫折。”谈起博士的感受,包文博直言自己其实很享受这个过程。从论文被拒的挫败感和对读博之路的灰心丧气中走出来后,即将博士三年级的包文博开始出现了转变。那时,他开始有了一些思路,由于没有课程和企业合作项目,他便一头扎进论文堆,在学校的图书馆反复阅读了很多优秀的论文,思考他们的写作结构、实验过程和语言表达。其中有一篇TPAMI,他记得自己反反复复看了十多遍,从细节到整体深入地了解了一篇论文如何写作,也了解了一篇TPAMI如何安排结构,如何组织内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年暑假,他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决定编写代码实验,最终实验结果达到了该问题在业内的最好水准。然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发现论文的撰写并不简单。2016年7月他就完成了第一稿,结果被导师全盘推翻,要求他全部重写。直到10月,他又重新写好了第二稿。但这还远远不够,在导师的建议下,包文博在二稿之后坚持继续打磨论文,直到2017年4月,他又完成了一次重写。就这样,包文博耐心细致地将一篇十几页的论文锤炼打磨了三遍。当这篇论文投稿TIP后,包文博收到的是一些小修的意见,随后文章便顺利发表了。其实发表前他每次写完都要跟导师和实验室的同学阐释一遍论文的逻辑。如果导师或同学觉得逻辑不封闭、实验不完善、故事讲得不够生动、观点不够有建设性,那么一切就会推倒重来。“也许有时候你会觉得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没那么有意义。但实际上期刊审稿人和老师、同学给出的意见可能是很相似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他们的意见,千万不能心怀侥幸。一篇文章前期花的时间越多,后期就会越节省时间。”三轮大修改夹杂着无数次小修后,包文博的第一篇(CCF)A类期刊投稿后1周便成功中稿发表了。“不要怕全部重写,14页真的没有多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神情十分坚定。之后的艰辛也都是相似的,2017年11月,包文博开始做第二篇视频插帧的论文,修改多次后在2018年4月投稿,结果再次被拒稿了。谈及拒稿的原因,他觉得还是自己故事说得不够好,于是他继续钻研文章的逻辑、贡献性和写作表达的技巧。终于在六个月后,包文博完成了论文,并将其投稿给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期刊TPAMI,而后又经历了2019年3月的大修和9月的小修才最终得以发表。这篇论文从开始起笔到最后发表,他前后用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耐住性子,坚持打磨,这正是包文博在学术道路上始终坚持的原则。掌握方法,突破自我做科研时,除了具备打磨论文的耐心,包文博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研每个阶段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刚开始做学术时,他建议“先在大方向下找10-100篇优秀论文阅读。面对众多的观点,要学会自己动手复现一两篇论文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论文的不足,这样就会产生一些小的想法,发一篇小的会议。当我们完成这些,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考虑更大的、更具本质性的问题。”“当进行论文实际写作时,我们会发现更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还会影响到想法的可行性。”因此,不断调整思路的方向,不断试错,对包文博而言显得十分重要。而探索的过程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文博选择从精读文章开始,边阅读边做详细的笔记,然后逐渐精炼笔记,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与此同时,他提出要意识到研究生阶段向老师和同学多多请教的重要性,避免自己埋头看论文,不能闭门造车。在写作时,他认为应该立足审稿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包文博强调,论文所写的每句话都应有理有据,包括对前人观点的引用、对公式的推导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证实。“论文要有说服力,不能想当然。哪怕是非常简单的实验,也要亲自实践。”此外,他发现做报告的能力也很重要,掌握讲故事的技能对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十分关键。因此,他在这里建议同学们:“每个月至少非常认真地准备一次报告,甚至可以穿正装进行汇报展示,以此来摹拟国际会议,营造一种仪式感。”这既能锻炼口语表达的技巧,又能培养提炼重点的概括能力。只有在科研的过程中注重每个阶段的方法,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实现自我的突破。科研之余,享受生活面对读博路上遇到的种种焦虑和困难,包文博也坦言,他会用跑步去排解这些负面的情绪。他经常去学校体育馆或健步道跑步。在他看来,跑步和做论文其实非常相似,论文和跑步一样,都是一个持久发力的过程。跑步的时候,他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跑得越多发得论文越好,跑十圈仿佛自己就已经发了一篇CVPR,跑二十圈算一篇TPAMI,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磨炼自己的耐心,这也是他的第一篇论文能够静心打磨一整年的原因所在。除了跑步,做饭也是他科研之余调节生活的方式。在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交流时,他每天白天有八个小时在学校学习工作,而当晚上回家自己做饭时,压力就得到了缓解。他笑着说自己很喜欢做饭的过程,“因为脑子里没有论文,只会去想菜该怎么做,油盐该怎么放,火候该怎么掌握。一个小时做,一个小时慢慢吃,这样就能放空自己,只需要单纯地享受烹饪和食用的过程。”在做饭和享受美食的过程中,包文博的身心都感到十分放松。在交流的假期,包文博通常会选择旅行,选择去外面走一走。通过这样的方式,他觉得自己可以从论文中剥离出来,能够以审稿人的角度去看自己的论文,重新发现论文的问题。“论文这个事情是经常需要大破大立,只有大破大立,才能把观点提炼得更有普适性,才能立意更加高远。”读博难免会感到焦虑和倦怠,因而在科研之余,包文博偶尔也会放慢脚步,停下来享受生活。“人应该失败几回,成功也没有那么容易”经过博士期间的不断努力,临近毕业时,包文博拿到了来自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苹果、英特尔等多家企业递来的工作offer,还有上海交大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等多家研究单位的工作offer。在这6年的学习中,包文博最想感谢的还是他的导师高老师。高老师从英国工业界归来,经验十分丰富,给包文博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当被问及如果再读一次博会选择做什么时,他表示会让自己最开始的学术视野更广阔一些,去接触更多的领域。“其实,有句玩笑话,有些人的论文每两篇论文主题都是不一样的,是两两正交的,而我自己一直是在一个坐标系。有些人研究得很广泛,有些人研究得很深入,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只要做出了选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回顾读博时的心态,他认为“只要你想读博,就不要和周围人对比,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读博这几年的日子,来日方长,如果从人生80年的长度来衡量这5年,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时间段,不必太过焦虑,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回首整个博士生涯,包文博说:“在众多博士中,我还是算比较顺畅的吧,没有遗憾,更多的只是磨难,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感觉已经挺满足了。成败都很合理,也很正常,人应该失败几回,成功也没有那么容易。”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道:“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避无可避,尽管成功并不容易,但只要一直努力,疾风骤雨、沟壑险滩过后,终将迎来雨过天睛的开阔平坦。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研究生会 文中人物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采访 | 陈亚博 刘蔚 撰稿 | 陈亚博 刘蔚 刘璇 责任编辑 | 刘璇

可谓多乎

文博专业人员职称制度迎改革:不以学历、论文论人才

国家文物局今天(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文博职称评审工作的相关情况。文博专业人员是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中坚力量,是推动、引领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1986年建立的文博专业人员职称制度,对调动文博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博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促进文物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国文博系统从业人员16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万余人,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比较合理的文博人才队伍,为文博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原有职称制度存在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专业设置不合理,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通过改革加以完善。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意见》指出,文博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要突出文博行业特点,遵循文博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文博专业人员,为促进文博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意见》健全了制度体系,规范了评审专业设置,根据文博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设置文物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考古、文物利用四个专业类别,畅通相关领域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了评价标准,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全面考察文博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行为;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注重考核文博专业人员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将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内容;推行代表作制度,将文博专业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创新了评价机制,实行分类评价,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灵活运用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创新基层文博专业人员评价方式,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王泽堂编审 胡莹

问知

毕业季丨他们的论文瞄准一线部队、对接作战所需

编者按 新年伊始,又一批军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即将告别母校,投身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伴随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时代呼唤更多堪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走出校门、走向军营,个人价值如何融入强军事业、所学专业如何为部队服务,这是每一名军校研究生都要面对的“必答题”。一组来自军校研究生毕业季的新闻,让我们见证新一代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信念与抉择。国防科技大学引导研究生树牢科研谋战理念论文选题对接作战所需解放军报讯 方姝阳、马波报道:“选题针对当前我军作战部队能源保障的难点,设计了较为科学的数学模型,通过合理规划管理,能有效减轻部队作战能源保障压力。”新年伊始,在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度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硕士研究生朱骏杰的毕业论文得到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并入选校级优秀硕士论文,课题项目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据悉,该校90%以上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接作战所需,用科研创新助力部队战斗力建设。以往,该校部分研究生论文存在重学术轻应用、战斗力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为此,该校引导研究生树牢科研谋战理念,要求学位论文、创新成果不仅要有贴近科技前沿的“新味”,更要有贴近一线作战需求的“战味”。他们组织研究生深入部分联合作战保障部队,以一线作战需求为牵引,有针对性地选课题、找方向;从严把好论文开题、撰写和评审关,将论文的“含战量”作为优秀论文评选的“硬杠杠”;与西部战区、战略支援部队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共建技术支持、创新攻关、实践锻炼等6个基地,使学校的科研优势与部队的岗位实践优势强强联合;邀请全军高级干部高科技知识培训班学员举办讲座,介绍现役主战装备情况,让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部队实际贴得更近。部队的难题就是论文的课题,研究“准星”对准实战“靶心”。翻阅该校本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联合作战”“新装备研究”“信息化建设”等战斗力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成为他们科研课题的重点方向。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邱文博,由于所研究的课题能够帮助西部战区部队破解战斗力建设难题,他主动申请毕业后赴该战区工作。他说:“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一线部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部队战斗力。”海军工程大学激励研究生坚定建功军营信念毕业选岗瞄准一线部队解放军报讯 邱原、特约记者熊峰报道:“经过学校两年多的悉心培养,我已具备了赴一线部队建功立业的底气和信心。”1月上旬,在海军工程大学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即将走出校门、踏上新征程的硕士研究生王恒难掩内心激动。王恒在攻读国防经济硕士学位期间,担任学员连兼职指导员,曾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综合素质考核位居全队前列。临近毕业,他主动申请到一线作战部队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军事人才,海军工程大学树立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坚持打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练什么,推动教学科研活动向一线部队作战需求聚焦,激励研究生坚定建功军营信念、锤炼过硬打仗本领。为此,该校坚持“博士硕士首先当好战士”理念,组织研究生学员赴野外陌生地域开展海军特色课目训练和战术综合训练,赴海军部队和军工科研院所开展岗位见学,着力锤炼研究生学员的军事素质,推进学员任职能力与一线部队需求对接。该校坚持围绕实战搞教学,把最新作战理论、最新科研和演训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他们充分发挥科研谋战作用,引导研究生深度参与作战问题研究,把科研论文“写在海战场上”,用科研成果助推部队战斗力建设。此外,他们还经常组织研究生参加部队重大演训活动,提高学员研战谋战能力。“远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们将逐梦深蓝、建功军营,在一线岗位淬砺打赢本领!”毕业典礼现场,研究生代表尤江的发言道出了全体毕业学员的心声。据了解,此次毕业奔赴一线作战部队的研究生占比达九成以上。【来源:解放军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烤鸭香

高考自命题作文:毕业季,高三考生给高一入学新生的一封信

标题:毕业季,高三考生给高一入学新生的一封信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假如能够重新来过一次,高三学生有什么话要说?高中时光应该怎么做?01确立目标,有抱负人的一生总该做点什么,就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假如人的一生没有目标,就像在大海里航行没有方向一样,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有可能许多年之后,又回到起点,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求学生涯当中,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假如在高中的时候没有制定目标的话,那么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有可以说效率极其低下。而且用功的程度也会打折扣,成绩自然就不会太好。一个人有了目标才有动力,这是人的潜意识在起作用。有目标的人生,很可能过上好的生活,有好的结果。没有目标的人生,有可能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踏步。所以高中生必须确定目标,我准备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此生要从事什么样的专业?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和行业,通过网络,都可以了解得很清楚。不像以前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也不知道能去哪里去找。所以现在的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现在好的条件,去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规划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找准方向。02相信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自信,作为一个新时期的青年,自信很重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自信,才能够战胜自己,从而挑战自己的生活,最终才能战胜别人。有的学生基础好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比较差,但是不管学习成绩好还是差,都应该有充足的自信:相信自己未来会过得很好,相信自己具备改善自己现状的能力。改善自己目前学习水平的能力。毕竟高中三年,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三年,就是通过这奋斗的三年,通过这三年拼搏,达到自己想要的一个理想的结果。因为根据中国的国情,高考依然是实现人生命运转变的捷径,最有效的一个办法。所以拥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到!03制定计划,做实干家有了目标,相信自己,还远远不够。这是前提,还要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我将来要干什么?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怎么样达到目标?我每年的计划是什么?每个月的计划是什么?分散到每个月,到每个星期,到每一天。因为成绩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需要做的是每一天坚持努力一点点,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可以把计划制定到每一天、每个小时。通过长期不断地奋斗,充分利用高中三年的拼搏时间,这样一步一步的积累,一点一点的积累,达到所想要的结果。万丈高楼平地起,你看那高楼大厦建的那么高,所有的高楼大厦门都离不开一块块小小的砖头,一根根钢筋混凝土。是一点一点地累积起来,然后撑起这么大的高楼。同样道理,我们的学习成绩,也是由我们每一天奋斗,每一分每一小时的努力的最终结果的呈现,所以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去实施的这点最关键!04过后总结,享受过程不后悔。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努力,我们拼搏,我们所有的一切都理所应当。过后我们可以总结,当然有成功、有失误,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过程。我们不后悔,我们享受拼搏的过程,我们享受自己奋斗的经验。至于达到什么的理想,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做到我们的尽力。无悔青春!最后真的会说一声:谢谢的高中生涯!愿所有的学子都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大学梦。

韩公主

三星堆考古“蹲”了一群年轻人:学霸云集 最年轻博士后27岁

四川大学年轻团队。杨镇。刘槃。均由受访者提供蒋璐蔓。这是一群“面朝黄金”背朝天的年轻学霸在6座祭祀坑发掘中,他们兢兢业业,只为让历史的面貌更加清晰他们活泼跳脱,显现着年轻一代考古人的生气勃勃4月初的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发掘仍在紧张进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会同全国33家科研单位展开集体攻关,继发现金面具、顶尊跪坐人像等珍贵文物之后,更多惊喜值得期待。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到有人在铲土、记录,有人在电脑前忙碌u2026u2026他们大多都是年轻人。据介绍,参与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以及文物保护两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约200人,其中有150多人都是90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年轻人里不仅学霸多,博士后就有两个;更多的年轻人活泼跳脱,或喜欢摄影或热爱涂鸦,他们防护服上随处可见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面朝黄金”等特殊标记,展示着年轻一代考古人的生气勃勃。后浪档案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200余人中就有150多人都是90后;这是一个学霸群体,200余人中博士和硕士有160多人,占比达到了80%。他们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环节的考古工作者。他们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以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关业务单位。A 学霸云集 最年轻博士后27岁刚刚过去的三星堆发掘央视直播中,参与8号坑发掘的蔡宁,应邀与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一起进行了电视解说。此时离他支援三星堆不到一周。节目里,蔡宁没有丝毫忙乱,将公众感兴趣的发掘情况娓娓道来。蔡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山东人,今年27岁。用学霸形容他并不夸张:从小喜欢历史,大学报考山东大学历史系。再往后,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读博,博士后的工作也在这里。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省考古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研究商周考古方向的他被要求前来支援。“其实此前我很少来四川,对三星堆了解不多。”蔡宁直言。“两眼一抹黑”怎么开展工作?学霸的世界常人难懂。“这恰好可以倒逼自己大量阅读相关资料。”蔡宁说,他来三星堆之前,就把三星堆1、2号祭祀坑长达几百页的考古发掘报告看完了,省考古院还给了很多相关论文,所以他这样安排时间:白天现场发掘,晚上学习。“三星堆博物馆都还没来得及去参观。”面对“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学霸似乎也要冷静得多。8号坑开启发掘最晚,此前露出来的只有红烧土以及5块石板。相比其他几座坑的精美青铜器和金面具,可谓“寒碜”。有同伴着急,蔡宁却波澜不惊,“这次发掘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所以红烧土和石板也很重要。它们可能来自祭祀场所。那么是否可以猜测,古蜀人在祭祀时除了把青铜器掩埋,把祭祀场所也一起烧掉了?”回答严谨,滴水不漏。几天前,8号坑终于发现了一件青铜神树残枝和玉管,他的心情终于有了波动,“很好,很不错!”难道此处不应该是激动万分?蔡宁微微一笑,“其实我们首先想的其实是怎样科学提取文物和保护,以及琢磨它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其实泥土也很珍贵u2026u2026”你以为一个博士后已经够有“排面”?除了蔡宁,来自上海大学的徐斐宏同样是一位博士后。相比蔡宁对历史和考古的执着,徐斐宏大学时在北京大学念的心理专业。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喜欢考古,直接转专业,此后又成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第一届直博生,又在学校做了两年博士后,这才于去年到上海大学当老师。今年春节开始,徐斐宏带着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上大团队,在三星堆连续“挖土”两个多月。作为现场负责人,徐斐宏除了要协调整个团队工作,把握3号坑发掘的进度,在后期器物层清理时,碰到一些比较细致的环节和问题,也会亲自到坑里工作。一群高学历的年轻人,做着最细致的“挖土”活儿。究竟有多细致?徐斐宏笑称,“理论上3号坑里所有挖出来的土,我们都可以按原样拼回去!”这是来自学霸和考古人的底气。三星堆发掘现场的学霸有多少?来自四川大学的马永超很有感触。1990年出生的他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的博士,今年1月才到四川大学工作,不久到了三星堆支援。“来到这里之后发现熟人很多啊,不少都是在北大读书时认识的师兄师弟。”他哑然失笑。据介绍,参与此次三星堆发掘的博士和硕士有160多人,占比达到了80%。B 考古中坚 3个月只休了春节假此次三星堆发掘,文保和科研前置,要求慢工出细活,年轻的考古人几乎把家安在了工地上,有的甚至3个月只休了春节假。3月29日,省考古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鲁海子从三星堆马不停蹄赶到彭山江口。江口遗址的新一轮发掘正在进行,作为省考古院从事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的专业人员,江口出水文物同样需要他开展相关工作。鲁海子是成都人,今年31岁,“作为90后,三星堆当年开馆最热闹时候我赶上了,所以从小到大对三星堆很感兴趣。”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有亲手触摸三星堆文物的机会。2020年底,三星堆4号坑勘探时发现黄金残留物,省考古院负责人通知鲁海子去做金器矫形,看看究竟是啥。在此之前,鲁海子已就江口出水金器开展过矫形等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经验。他先是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观察了这件金器的微观形貌,又用X荧光能谱分析了相关数据,最终在三四天后将它整理出来--是已经断成几截的S形金带。三星堆再发现金器,意味着鲁海子必须要在两个工地两边跑。果然,5号坑发掘不久,中国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出现了。彼时,金面具早已被泥土挤压变形成不到两厘米厚的一块,静静地埋在5号坑的正中央。在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到来之前,鲁海子连续几天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提取金面具的相关成分进行检测,判断矫形的可行性,为后期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保障。当这件金面具成功展开,鲁海子也忍不住拿着面具合影留念。从今年1月到现在,“除了春节,还没休过假。”鲁海子说,“这么重大的项目我能参与其中,对考古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今年下半年即将在山东大学读博的杨镇,是3号坑的“坑长”。在这位95后小伙子眼里,此次发掘同样终生难忘。2019年开始,刚刚进入省考古院工作的杨镇便加入了三星堆祭祀区的勘探工作中。从在3号坑角落发现大口尊以及今年相继清理出超过百件青铜器,所有重大时刻,他都全程见证。“考古人一般只有在下雨天才休息,这次发掘大棚和发掘舱的修建,不仅让我们不用日晒雨淋,对于精细清理、信息提取和文物保护也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物埋藏丰富的3号坑,让杨镇每天早上一睁眼便满血复活,充满期待。今年春节之后,3号坑西南部露出了一件铜器,由此开启了他们一段难忘的探索发现。当时大家以为这是一件铜尊或者铜罍,随着覆盖泥土的不断清理,发现果然是一件大口尊。只是这件尊颈部有扉棱装饰,对应部位还有龙形附件,口沿内侧和扉棱对应处还有铜柱。“这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造型,可能是一件造型独特、装饰繁缛的新型大口尊。”接下来又有惊喜出现,在这件大口尊的东部露出了铜手,起初以为是铜海贝,后来才确认是一件双手呈握状的铜手。再往下,一个跪坐人露了出来。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跪坐人像和大口尊竟然相连,这件器物暂时命名为顶尊跪坐人像,修复后将担得起国宝级文物的称号。慢工出细活儿怎么做?对马永超来说,那是每一层填土的信息都不放过。相比其他坑,四川大学负责的6、7号坑出土文物并不多。当学生们羡慕其他坑的新发现时,马永超便教导大家要耐心挖泥巴。在他看来,“6、7号坑虽然没有发现太多器物,但是对泥土进行监测,发现了前人的活动轨迹,可以去推测和复原当时他们如何挖坑,又如何填埋。”对来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蒋璐蔓来说,这次助力三星堆更是挑战自己的定力和耐性。今年30岁的她已是一员从事象牙与环境保护的“老将”。三星堆5号坑发现大量散碎的象牙器残片,她从今年1月开始便应邀助阵进行提取工作。3000多年前的象牙器存在被火烧过的情况,既小且脆。他们只能在悬空的操作平台上跪着作业。先用水小心把残片周围的土润湿,再用刃口只有0.2厘米左右的竹刀 一点点清理泥土,最后把象牙残片加固后才和泥土一起取出。碰到难度大的,一件残片提取就要花一两个小时。“这个急不得。”蒋璐蔓说,“象牙强度很低,一不小心就会碎掉。作为考古人,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保护它们。”C 生机勃勃 从面朝黄土到“面朝黄金”除了一丝不苟对待工作,一群高学历、敬业爱岗的考古人还有另外一面。这次考古,年轻人在防护服上的个性涂鸦便随着央视直播火遍了全国。已经保研成功的四川大学考古系学生刘槃,一口气给小伙伴们贡献了十几个涂鸦和个性标语。她给同学杨海容写下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给成都文物考古院的摄影师唐文武画了日本动漫《海贼王》的角色路飞,给另一位老师王媛媛画了英姿飒爽的美少女战士。自己的一身防护服,更是大型创作现场:“鬼灭之刃,我妻善逸”,“集中一点,登峰造极”。这些文字,其实来自她喜欢的动漫人物以及代表性的标志语。这位今年只有22岁的年轻姑娘笑称,“我热爱考古,还有一颗喜欢动漫的心。”因此,当今年春节后来到三星堆参与发掘,刘槃在防护服上涂鸦时,还专门在背上画了一个动漫人物罗小黑,用钓竿钓出了5号坑的黄金面具。这种二次元的画风,在严肃的考古现场让人眼前一亮。当然在源源不断的出土文物面前,小姑娘也不掩饰激动,“那么多的国宝级文物就在我们面前出土,你一边兴奋,一边还要克制心情做好记录,感觉我记录的就是历史,哈哈!”刘槃的同学李梓嫣,此次也以一句防护服上的标语“请叫我红领巾”吸引了电视观众的注意。李梓嫣来自深圳。高考那年,她通过四川大学自主招生来到四川。在三星堆,李梓嫣原本被安排负责摄影以及建模,可是3000多年前的古蜀历史近在眼前,小姑娘哪里能够按捺得住。所以7号坑里,总是不时看到她主动替换到坑内“挖土”。此次发掘要求精细作业,巴掌大的一处填土或许就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每次久蹲、低头几十分钟,腰酸腿疼。于是,调皮的李梓嫣给自己写下了一句“请叫我红领巾”。她说,“考古人用实物材料还原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一个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考古工作者,都是红领巾。”31岁的鲁海子也给自己的防护服写下了一句“面朝黄金”。这句话可大有深意。鲁海子说,考古需要挖土,所以大家经常自嘲和农民差不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想到这次到三星堆参与发掘,自己的主要工作和金器有关。尤其他第一次到5号坑,见到满坑散落的黄金小碎片,金光闪闪,给他强烈的视觉震撼,“当时就感叹,我这哪里是面朝黄土,完全是面朝黄金嘛!”灵感一来,这4个大字便写上了衣服。央视直播期间,鲁海子趴在4号坑提取金器时,这句“面朝黄金”让无数网友感叹:考古人就是这么“豪横”!“其实我们考古人并不神秘,就是普通人。”鲁海子说,他同样喜欢看脱口秀和综艺节目,还是摄影发烧友。他的同行中有的喜欢打电玩有的喜欢运动,“唯一的不同或许是多了几分使命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让历史的面貌更加清晰,擦亮中华文明的灿烂底色。”(记者 吴晓铃 吴梦琳)(来源:四川日报)

漫画家

三星堆考古“蹲”了一群年轻人:最年轻博士后27岁

四川大学年轻团队。4月初的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发掘仍在紧张进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省考古院”)会同全国33家科研单位展开集体攻关,继发现金面具、顶尊跪坐人像等珍贵文物之后,更多惊喜值得期待。考古发掘现场,可以看到有人在铲土、记录,有人在电脑前忙碌……他们大多都是年轻人。据介绍,参与此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以及文物保护两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约200人,其中有150多人都是90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年轻人里不仅学霸多,博士后就有两个;更多的年轻人活泼跳脱,或喜欢摄影或热爱涂鸦,他们防护服上随处可见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面朝黄金”等特殊标记,展示着年轻一代考古人的生气勃勃。后浪档案这是一个年轻的群体,200余人中就有150多人都是90后;这是一个学霸群体,200余人中博士和硕士有160多人,占比达到了80%。他们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环节的考古工作者。他们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以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相关业务单位。学霸云集 最年轻博士后27岁刚刚过去的三星堆发掘央视直播中,参与8号坑发掘的蔡宁,应邀与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一起进行了电视解说。此时离他支援三星堆不到一周。节目里,蔡宁没有丝毫忙乱,将公众感兴趣的发掘情况娓娓道来。蔡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山东人,今年27岁。用学霸形容他并不夸张:从小喜欢历史,大学报考山东大学历史系。再往后,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读博,博士后的工作也在这里。当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省考古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研究商周考古方向的他被要求前来支援。“其实此前我很少来四川,对三星堆了解不多。”蔡宁直言。“两眼一抹黑”怎么开展工作?学霸的世界常人难懂。“这恰好可以倒逼自己大量阅读相关资料。”蔡宁说,他来三星堆之前,就把三星堆1、2号祭祀坑长达几百页的考古发掘报告看完了,省考古院还给了很多相关论文,所以他这样安排时间:白天现场发掘,晚上学习。“三星堆博物馆都还没来得及去参观。”面对“再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学霸似乎也要冷静得多。8号坑开启发掘最晚,此前露出来的只有红烧土以及5块石板。相比其他几座坑的精美青铜器和金面具,可谓“寒碜”。有同伴着急,蔡宁却波澜不惊,“这次发掘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相关学术问题,所以红烧土和石板也很重要。它们可能来自祭祀场所。那么是否可以猜测,古蜀人在祭祀时除了把青铜器掩埋,把祭祀场所也一起烧掉了?”回答严谨,滴水不漏。几天前,8号坑终于发现了一件青铜神树残枝和玉管,他的心情终于有了波动,“很好,很不错!”难道此处不应该是激动万分?蔡宁微微一笑,“其实我们首先想的其实是怎样科学提取文物和保护,以及琢磨它究竟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其实泥土也很珍贵……”你以为一个博士后已经够有“排面”?除了蔡宁,来自上海大学的徐斐宏同样是一位博士后。相比蔡宁对历史和考古的执着,徐斐宏大学时在北京大学念的心理专业。后来发现自己其实喜欢考古,直接转专业,此后又成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第一届直博生,又在学校做了两年博士后,这才于去年到上海大学当老师。今年春节开始,徐斐宏带着平均年龄仅25岁的上大团队,在三星堆连续“挖土”两个多月。作为现场负责人,徐斐宏除了要协调整个团队工作,把握3号坑发掘的进度,在后期器物层清理时,碰到一些比较细致的环节和问题,也会亲自到坑里工作。一群高学历的年轻人,做着最细致的“挖土”活儿。究竟有多细致?徐斐宏笑称,“理论上3号坑里所有挖出来的土,我们都可以按原样拼回去!”这是来自学霸和考古人的底气。三星堆发掘现场的学霸有多少?来自四川大学的马永超很有感触。1990年出生的他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的博士,今年1月才到四川大学工作,不久到了三星堆支援。“来到这里之后发现熟人很多啊,不少都是在北大读书时认识的师兄师弟。”他哑然失笑。据介绍,参与此次三星堆发掘的博士和硕士有160多人,占比达到了80%。考古中坚 3个月只休了春节假此次三星堆发掘,文保和科研前置,要求慢工出细活,年轻的考古人几乎把家安在了工地上,有的甚至3个月只休了春节假。3月29日,省考古院文保中心工作人员鲁海子从三星堆马不停蹄赶到彭山江口。江口遗址的新一轮发掘正在进行,作为省考古院从事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的专业人员,江口出水文物同样需要他开展相关工作。鲁海子是成都人,今年31岁,“作为90后,三星堆当年开馆最热闹时候我赶上了,所以从小到大对三星堆很感兴趣。”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有亲手触摸三星堆文物的机会。2020年底,三星堆4号坑勘探时发现黄金残留物,省考古院负责人通知鲁海子去做金器矫形,看看究竟是啥。在此之前,鲁海子已就江口出水金器开展过矫形等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经验。他先是在超景深显微镜下观察了这件金器的微观形貌,又用X荧光能谱分析了相关数据,最终在三四天后将它整理出来——是已经断成几截的S形金带。三星堆再发现金器,意味着鲁海子必须要在两个工地两边跑。果然,5号坑发掘不久,中国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出现了。彼时,金面具早已被泥土挤压变形成不到两厘米厚的一块,静静地埋在5号坑的正中央。在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到来之前,鲁海子连续几天进行相关准备工作,提取金面具的相关成分进行检测,判断矫形的可行性,为后期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保障。当这件金面具成功展开,鲁海子也忍不住拿着面具合影留念。从今年1月到现在,“除了春节,还没休过假。”鲁海子说,“这么重大的项目我能参与其中,对考古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今年下半年即将在山东大学读博的杨镇,是3号坑的“坑长”。在这位95后小伙子眼里,此次发掘同样终生难忘。2019年开始,刚刚进入省考古院工作的杨镇便加入了三星堆祭祀区的勘探工作中。从在3号坑角落发现大口尊以及今年相继清理出超过百件青铜器,所有重大时刻,他都全程见证。“考古人一般只有在下雨天才休息,这次发掘大棚和发掘舱的修建,不仅让我们不用日晒雨淋,对于精细清理、信息提取和文物保护也提供了重要保障。”文物埋藏丰富的3号坑,让杨镇每天早上一睁眼便满血复活,充满期待。今年春节之后,3号坑西南部露出了一件铜器,由此开启了他们一段难忘的探索发现。当时大家以为这是一件铜尊或者铜罍,随着覆盖泥土的不断清理,发现果然是一件大口尊。只是这件尊颈部有扉棱装饰,对应部位还有龙形附件,口沿内侧和扉棱对应处还有铜柱。“这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造型,可能是一件造型独特、装饰繁缛的新型大口尊。”接下来又有惊喜出现,在这件大口尊的东部露出了铜手,起初以为是铜海贝,后来才确认是一件双手呈握状的铜手。再往下,一个跪坐人露了出来。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跪坐人像和大口尊竟然相连,这件器物暂时命名为顶尊跪坐人像,修复后将担得起国宝级文物的称号。慢工出细活儿怎么做?对马永超来说,那是每一层填土的信息都不放过。相比其他坑,四川大学负责的6、7号坑出土文物并不多。当学生们羡慕其他坑的新发现时,马永超便教导大家要耐心挖泥巴。在他看来,“6、7号坑虽然没有发现太多器物,但是对泥土进行监测,发现了前人的活动轨迹,可以去推测和复原当时他们如何挖坑,又如何填埋。”对来自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蒋璐蔓来说,这次助力三星堆更是挑战自己的定力和耐性。今年30岁的她已是一员从事象牙与环境保护的“老将”。三星堆5号坑发现大量散碎的象牙器残片,她从今年1月开始便应邀助阵进行提取工作。3000多年前的象牙器存在被火烧过的情况,既小且脆。他们只能在悬空的操作平台上跪着作业。先用水小心把残片周围的土润湿,再用刃口只有0.2厘米左右的竹刀 一点点清理泥土,最后把象牙残片加固后才和泥土一起取出。碰到难度大的,一件残片提取就要花一两个小时。“这个急不得。”蒋璐蔓说,“象牙强度很低,一不小心就会碎掉。作为考古人,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保护它们。”生机勃勃 从面朝黄土到“面朝黄金”除了一丝不苟对待工作,一群高学历、敬业爱岗的考古人还有另外一面。这次考古,年轻人在防护服上的个性涂鸦便随着央视直播火遍了全国。已经保研成功的四川大学考古系学生刘槃,一口气给小伙伴们贡献了十几个涂鸦和个性标语。她给同学杨海容写下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给成都文物考古院的摄影师唐文武画了日本动漫《海贼王》的角色路飞,给另一位老师王媛媛画了英姿飒爽的美少女战士。自己的一身防护服,更是大型创作现场:“鬼灭之刃,我妻善逸”,“集中一点,登峰造极”。这些文字,其实来自她喜欢的动漫人物以及代表性的标志语。这位今年只有22岁的年轻姑娘笑称,“我热爱考古,还有一颗喜欢动漫的心。”因此,当今年春节后来到三星堆参与发掘,刘槃在防护服上涂鸦时,还专门在背上画了一个动漫人物罗小黑,用钓竿钓出了5号坑的黄金面具。这种二次元的画风,在严肃的考古现场让人眼前一亮。当然在源源不断的出土文物面前,小姑娘也不掩饰激动,“那么多的国宝级文物就在我们面前出土,你一边兴奋,一边还要克制心情做好记录,感觉我记录的就是历史,哈哈!”刘槃的同学李梓嫣,此次也以一句防护服上的标语“请叫我红领巾”吸引了电视观众的注意。李梓嫣来自深圳。高考那年,她通过四川大学自主招生来到四川。在三星堆,李梓嫣原本被安排负责摄影以及建模,可是3000多年前的古蜀历史近在眼前,小姑娘哪里能够按捺得住。所以7号坑里,总是不时看到她主动替换到坑内“挖土”。此次发掘要求精细作业,巴掌大的一处填土或许就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每次久蹲、低头几十分钟,腰酸腿疼。于是,调皮的李梓嫣给自己写下了一句“请叫我红领巾”。她说,“考古人用实物材料还原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每一个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的考古工作者,都是红领巾。”31岁的鲁海子也给自己的防护服写下了一句“面朝黄金”。这句话可大有深意。鲁海子说,考古需要挖土,所以大家经常自嘲和农民差不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想到这次到三星堆参与发掘,自己的主要工作和金器有关。尤其他第一次到5号坑,见到满坑散落的黄金小碎片,金光闪闪,给他强烈的视觉震撼,“当时就感叹,我这哪里是面朝黄土,完全是面朝黄金嘛!”灵感一来,这4个大字便写上了衣服。央视直播期间,鲁海子趴在4号坑提取金器时,这句“面朝黄金”让无数网友感叹:考古人就是这么“豪横”!“其实我们考古人并不神秘,就是普通人。”鲁海子说,他同样喜欢看脱口秀和综艺节目,还是摄影发烧友。他的同行中有的喜欢打电玩有的喜欢运动,“唯一的不同或许是多了几分使命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让历史的面貌更加清晰,擦亮中华文明的灿烂底色。”来源 四川日报编辑:李拓流程编辑 吴越

痴情泪

文博职称制度30多年来首次变革:论文不再是限制性条件

30余年未变的《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将启动改革。文博管理员将从职称序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物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考古、文物利用等四个专业类别。昨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解读新发布的《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后的职称制度突出文博行业特点,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论文不再是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现行的文博系统职称制度是1986年出台的《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国家文物局介绍,30多年来,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物工作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设置的专业不够科学,各地文博职称的专业方向设置差异较大,文博职称专业方向的名称不统一,涵盖的专业领域也不同,不利于开展分类评价工作。论文、著作成为文博职称评审中最常用、最主要的评价指标,且各地对论文的要求不同,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发表文章与所从事工作和专业领域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多数地区仍普遍重视基本标准的设置,对各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差异性体现不够充分。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说,职称制度改革主要聚焦文物博物行业特点实际,聚焦人才评价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改革举措。破除“四唯”倾向,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不把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注重考察文博专业人员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新的职称评审将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注重考核文博专业人员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的权重。推行代表作制度,将文博专业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新的职称评审不再保留文博管理员,改革后的各层级职称分别为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等四个层级。专业统一调整为文物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考古和文物利用四个专业类别。其中,文物博物馆研究包括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政策法规研究、标准规划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文物保护包括文物修缮、修复、复制、拓印、监测、鉴定、保管、安全等;文物考古包括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等;文物利用包括陈列展示、教育传播、文创研发等。改革后的四个专业类别,涵盖了原有的专业类别,文博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申报相应专业方向。非国有文博机构、社会组织等单位的文博专业人员也可按属地原则进行申报。文博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可按同等条件参加职称评价。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刘冕流程编辑 TF017

而本无形

考古文博界缅怀宿白先生

考古学家、考古学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宿白,因病于2018年2月1日6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宿白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科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杰出的考古学教育家。他领导创办了北京大学的考古学专业,规划了中国考古学科的教学体系,在北大任教逾七十载,为新中国的文物考古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正是鉴于他的杰出贡献,2016年5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授予其中国考古学会终身成就奖。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将在北京大学红五楼5101室设立灵堂,2月2日—5日接受吊唁,开放时间为每天10时—17时。2月5日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宿白2013年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光明日报北京2月1日电(记者李韵)早上打开朋友圈,心立刻就沉了下去——宿白先生清晨驾鹤西去了。考古文博界的群里,“宿白先生千古”瞬间刷屏。宿白,中国考古界当之无愧的泰斗,当今业内诸多“主心骨”级的人物都是他的学生。记者拨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的电话。“我一早得到消息赶过去,在太平间见了他最后一面,陪他待了半个小时。”电话那边,带着颤音。“尽管有准备,可还是觉得他走得太快了。前天晚上我还到医院去看他,他的手还是热乎乎的。”安家瑶极力控制着情绪,“他一直催我‘你回去吧,回去吧’。没想到这竟是先生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宿白的得意女弟子,安家瑶说,在她眼里,宿先生不仅是位严师,而且是一位长辈。“今天陪先生的那半个小时,往事不断浮现在眼前,历历在目,就像昨天一样。”她刚上研究生的时候,先生带着学生在武汉实习,一起住在武汉博物馆的旧招待所里。每天早上先生都会去叫学生起床跑步,跑到东湖再折回来。宿先生一直认为,身体好是工作好的前提。“先生自己掏了20块钱,让我们去买螃蟹,还教我们怎么吃。”安家瑶沉浸在回忆中。“前些日子,国家文物局通知今天要开个迎春茶话会。我跟先生说,文博界的那两位老人肯定会去,您也去吧。今天,96岁的谢辰生和96岁的耿宝昌先生都去了,可是96岁的先生却走了。”安家瑶哽咽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导严文明先生也参加了今天的茶话会。他说,茶话会开始前,与会的文博界人士全体起立为宿白先生默哀,因为“宿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严文明既是宿白的学生,也曾在宿先生任北大考古系主任时担任他的副手。他说,宿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出错”。1959年,宿白去西藏进行文物调查,行前查阅了大量藏传佛教的佛经。进藏后,每到一处寺庙,他都要认真测量,缺少工具,他就用步测,然后做了非常细致的记录,画了图。“文革”期间,大量寺庙被毁,而根据宿白的笔记,居然可以很好地复原出来,足见笔记的精准性。除了严格,宿白的勤奋也让严文明记忆深刻。第一次去美国,一个多月时间,宿白把所有空余时间都泡在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那里的善本书,而且做笔记。一个多月,16开的笔记本,厚厚两大本,“密密麻麻,而且字迹非常认真,像印刷的一般。”严文明说。类似的事情,在第一次去台湾的时候又再现了。正是这种勤奋,使得宿白的学术视野很宽。他不但教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的考古,还可以教古代绘画史、古代建筑、版本学、目录学。而佛教石窟寺考古的第一把交椅,迄今无人能接替他坐上去。与严文明和安家瑶两位已过花甲的专家相比,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的博导李梅田和韩建业算是当今考古界的中生代了。作为学生,他俩不约而同地认为先生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严厉与严谨。“在先生面前,偷不到半点懒,耍不得半点滑,否则会招致严厉批评,以至于每次与他见面汇报学习,都会非常紧张,甚至毕业多年后汇报学业,仍然如此。”李梅田坦言。他回忆说:“有一年,按他的要求,我整整一个学期都在善本室看《云冈石窟》。临近春节的一天,宿先生来善本室,我跟他说还差3卷没看完,但是要放假了,善本又不能外借。原以为他会让我回家过年,开学后再读,没想到他说,那你春节就别回家了吧,我跟图书馆说说,你把书借到宿舍读吧。就这样,我整个春节都在宿舍读善本。春节前当我拿着两大本笔记向他汇报时,他乐呵呵地说:‘光读还不行,还得思考,写篇文章吧!’又从书架上拿出两本云冈图录,嘱我写一篇作业。于是,我的整个寒假就这样在宿舍里度过。”李梅田坦言:“当时心里是有怨言的,但回想起来,我的学术生涯仍主要得益于硕博7年里高强度的读书经历。”“宿先生于我,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把考古和历史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式,前无古人,迄今无人超越。”韩建业说,“他要求我们写论文‘无一字无出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至今影响着我。”宿先生讲课前总是准备了非常详细的讲义,但在课堂上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娓娓道来,却又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韩建业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宿先生上古代建筑课,在黑板上画各种佛教建筑的图,既快又好,令人叫绝。宿先生弟子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论文发表前要请宿先生过目,而大多数情况下是会受到批评的。但正是这些悉心指点,才让学生们懂得学术的严肃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认为宿白先生教给自己最精髓的就是要“做纯粹的学术”。他说:“或许,这个社会不能让我们做纯粹的人,但还是要努力做纯粹的学术。”而这也是他正在努力传递给自己学生的。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博士生,因为论文不合格,迟迟不能毕业。他跟宿先生说,学生也有苦衷,拖家带口读博不容易,毕不了业影响真的很大。但宿先生说,那可以不读呀,绝不能因此降低学术标准。“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先生的话很不近人情,但是后来想,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的确,生活一时的困难,不能成为降低学术水平的理由,否则学术就没有标准了。”很多类似的事,让他认识到,“宿白先生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非常纯净,就是学术,无问其他。”【记者手记】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没什么特别的”宿白先生我与宿白先生并无深交,见他,多是在每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作为考古界的泰斗,在那种场合,想和他说话的考古人太多了,根本轮不上我开口。于是很多次就那么远远地看着众位考古大咖洗耳聆听他教诲的恭敬样子。2013年春,“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如期召开,却没有见到宿先生。知情者说,宿先生91岁高龄,身体不太好,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不敢请他参加了。就在那时,“抢救性”采访的念头在心里长了草。宿白为《光明日报》题词“为文化遗产做点实事”。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电话打到家里,宿先生开始一直婉拒,“我那些做的事儿,没什么特别的”,总让我去采访其他学者。从7月开始,我隔段时间就打个电话,“死缠烂打”的战术终于奏效,他同意给我两个小时。9月,一场秋雨让京城的气温骤降。绵绵细雨中,我如约按响了宿先生家的门铃。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柜子里、桌面上、沿墙边都堆放着大量书籍,这也和许多学界大家一样,一切就如宿先生的口头禅所说——“没什么特别的”。虽然之前有过多次电话沟通,但说起考古生涯,老先生还是连连退缩:“都是些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好采访的啊。”面对记者不依不饶的“纠缠”,宿先生笑了,开始用略带东北味儿的口音讲起了自己的“想当年”。田野考古,无疑是辛苦的——“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拣陶片的”,这是人们对考古队员的描述,虽然夸张却也反映出田野考古的艰辛。然而,宿先生却总是说“没什么特别的”。说到1951年冬季在河南白沙水库考古,春节在工地过,他竟然说:“在深埋于地下的墓穴中竟也未觉寒冷。当时大家的热情很高,很专注,也就不觉得冷了。”说到1959年和1988年两次入藏做西藏地区首次文物调查,路途劳顿、高原反应,都被他轻描淡写地带过,而说起调查到的文物情况却是滔滔不绝。其实,明白人都知道,当年田野考古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聊到取得的成就,宿先生的口头禅“没什么特别的”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谦虚,在宿先生那里,不是形容词,而是化入血液、如同呼吸般自然。采访结束前,我请宿先生为《光明日报》题个词。他略为思索,写道:“为文化遗产做点实事。”“咱们共勉吧。”他说。《光明日报》( 2018年02月02日 09版)

木瓜

2019美院毕业展|艺术人文学院

序言/ Introction毕业,又一次学术启航!——写在艺术人文学院2019届毕业展之前 杨振宇时光如梭。艺术人文学院每一届的毕业生,从刚刚入校的“回望湖山,艺术前行”,直到毕业季的论文写作与答辩冲关,在山水自然与艺术人文的世界里,逐渐养育出对这所学院无限丰富的记忆与眷恋,也逐渐发现了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自己。回想1928年,蔡元培先生选址西子湖畔孤山,创国立艺术院,同珍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及“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的西泠印社毗邻而居,由此开衍出这座城市百年来的文心艺魂,养护了一种宏阔辽远的历史与全球视野。这所中国最早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自创立伊始,就在蔡元培先生的倡导下,确立了艺术与人文相互激荡、彼此交汇的理想和风骨。近百年来,中国美术学院一直抱持“学院是为研究学术而设,是为追求一种纯粹严格的独立学术而设”的理念,同时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发动机与思想库,也以“改造民心,藉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为现实目标。如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与智性追求,强烈的社会关怀与使命意识,这两个历史性方向上的多元互动,构成了今日学院崇高的声誉与地位。这个表面看似悖论的理念与目标中,也隐含着一个历史悠久的“书斋革命”的传统,让人不禁想起学院首届哲匠大奖获得者范景中教授所爱引用的歌德名言:“他们静静坐在书房里坚持工作,细心照料着科学和艺术的神圣之火。”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史论研究,也一次次地贡献了“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艺术作为一种智性模式”、“学术作为一种社会能量”等重要的观念,不仅构成了艺术人文学院的学术传统,也深深影响了国内的艺术生态。中国美术学院重视艺术史论的建设,另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即如何原滋原味地介绍与吸收西方最好的艺术史学观念,进而重铸中国自身的艺术史学体系。这个传统,远可以追溯至1936年,滕固先生德国留学回来后不久任我院院长之时。最近则是在1995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曹意强,重返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作为一名国际性学者,曹意强恪守如下信念:“惟有同时努力做出与中西两大艺术传统相匹配的学术成果,才能促成两个世界相互间的平等理解。”有所不为而又无所不容,这正是学院的学术抱负与学术境界。艺术人文学院每一届的毕业展,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传统。首先,毕业论文将以概要的形式在橱窗进行常规陈列,展示长达一个学期。当其他专业的毕业展已经撤展的时候,艺术人文学院的橱窗里,还依然持久散发着学子们思想的热量。对于其中的优秀论文,学院还会将其发表于《艺术人文学刊》、《艺术史与观念史》等学术期刊。这既是对学生学术研究的肯定,也是与其他院校保持交流的方式。一届届毕业生论文选题的积累和学术的推进,逐渐形成了艺术人文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今年,我们更是与浙江美术馆等机构合作,打造“艺术人文之旅”学术报告会。该系列报告会以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为契机,特邀请学院博士毕业生在校外举办公共学术讲座,组织学院硕士与学士毕业生在校内举行专场学术讲座,旨在充分展示优秀毕业生的学术风采,开启艺术人文学院独有的毕业季模式,并建立起学院内外的智性互动。真正的学术,一定也是社会能量。通过论文报告会,希望每位毕业同学都能通过论文收获思想的智性,也同时充分感受行动的力量,意识到论文本身的思考、写作、交流、论辩、报告会……就包含着理智与情感的丰富投入。同时也意识到,毕业不仅仅只是一篇论文,更是一种学术综合能力的展示与检阅,既开启一生的学术新阶段,也是将自己的学术探索与大家一起分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文报告与毕业展示,是为所有毕业生精心准备的一场学术成人仪式!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毕业的欢庆,更是学院日常教学的一部分,是学院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于是,又一届毕业生,带着学院深深的祝福,再次学术启航!Part1西湖美术讲坛:艺术人文之旅系列讲座6月1日-2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携手浙江美术馆,共同举办“西湖美术讲坛:艺术人文之旅系列讲座”。王照宇、吴京颖、赵晟三位博士生分别就各自的论文研究进行了专题报告,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大量听众。讲座由孔令伟教授主持。王照宇的《奕世尚古—明代中期无锡华氏家族古书画鉴藏研究》,以近年来旅居海外的华氏后裔所捐献的家族文物为中心,深入研究了诸多华氏收藏家行状、藏品与藏印、藏品的鉴赏与流动等内容,为我们理解文人家族与文人画之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吴京颖的《19世纪中期雅各布·布克哈特的意大利之旅》,以《艺术指南》[Der Cicerone]为线索,对青年时代的布克哈特,及19世纪中期德语国家的文化面貌做了深入研究和介绍。《艺术指南》诞生于1855年,在不同读者眼中展现了丰富的面貌。19世纪的旅行者视其为随行实用手册,艺术家称其为“艺术的故事”,文学爱好者则把它当作审美教育的指针……此书开辟了专题文化史研究的范例,对后世各类物质文化史研究影响深巨。赵晟的《苏州画家黄向坚与万里寻亲图》讨论了一个富有意味的主题。明末清初,苏州画家黄向坚远赴云南寻亲,迄顺治八年(1651)十二月,至顺治十年()六月奉亲归里,期间越三年,行程二万六千余里。回乡后,黄向坚以寻亲途中见闻写成《寻亲纪程》出版,并以云贵山水为主题绘制有多种题材的《万里寻亲图》,因其风格写实,具有很强的“临场感”,同时又因其“孝子文本”的特性,受到世人的称赞和推崇。赵晟就此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Part2 艺术人文之旅|优秀毕业论文报告会2019年6月5日下午,“艺术人文之旅:优秀毕业论文报告会”在南山路校区1C601举行,陆天嘉、陈涵、高泽、许溪四位硕士和陈南汐、刘子阳两位本科毕业生分别做了毕业论文的报告分享。报告会由吴敢教授主持。陆天嘉的《艺圃志:明末清初的园林与士人的艺术生活》着眼于艺圃在十七世纪的历史,并试图通过这座园林提供明清之际艺术史的特别视角,尝试以艺术史的方法、文化史的眼光考察这一时期艺圃四代园主的园居生活,包括他们对园林的修建、园中的艺术活动等。陈涵的《建构现代艺术的美国身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两次美国艺术展览(1932&1943)》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中的两次美国艺术展览:《美国绘画和雕塑:1862-1932》和《美国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为例,试分析以阿尔弗雷德·巴尔为核心的MoMA第一代策展人,是如何以展览行为来建构现代艺术中的美国身份。高泽的《从“春社醉归”到“田畯醉归”——意象的内涵与转变》旨在解读与诠释《田畯醉归图》和《春社醉归图》。“田畯醉归”描写的是一田官接受乡民敬酒后骑牛而归的场景;“春社醉归”描写的是春社醉散后,乡间野老骑牛而归的场景。此二题材看似毫无关联却对应同一意象,究其原因,与此意象在作画中的独具匠心、观画中的有意解读有关。许溪的《“和平鸽”入东土记——和平思潮与中国美术史中的现代视觉符号》的叙事主线围绕“和平鸽”的文化意义及视觉符号在我国的传播、接受及艺术创作过程。另外,陈南汐的《18世纪前后英国对中国造园术的接受与转译》梳理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园林的争议,讨论“中国风”盛行背后英国园林观念的演变。刘子阳的《唐孙过庭与<书谱>相关问题研究》通过“孙过庭署名作品研究”及“《书谱》相关问题研究”两个部分的思考与分析,对初唐书法家孙过庭的署名作品、生平活动情况以及《书谱》成书时间、传模过程等问题进行补充。Part 3艺术人文学院毕业论文展毕业展的第三部分,是毕业论文的展示。一篇篇毕业论文的概要,陈列在长长的橱窗内,充分展现艺术人文学院广阔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陈列时间为一个学期,欢迎观摩,驻足沉思。最后,祝愿2019届所有毕业生,带着学院深深的祝福与期待,接过学术接力棒,再次扬帆启航。艺术人文学院简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脉深厚,秉持蔡元培倡导的“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既是国际艺术史学研究的重镇,又以重建中国艺术研究为己任,是当代中国”艺术智性与新人文教育”的建设高地,名师荟萃,人才辈出,硕果累累。建校之初即率先建立“艺术科学”观念,为我国的艺术学研究奠定教育根基。198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美术类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招收首届史论本科生;2008年获浙江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批文博专业艺术硕士招生点。2016年获浙江省高校 “十三五” 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地位崇高,2015年获评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在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编辑 |王思凡 胡心云审核 |杨振宇 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