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考研复试及调剂经验丽人劫

计算机考研复试及调剂经验

本人2020年计算机研究生,双非党,一志愿为某985高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没有上岸,后来调剂到了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学院。现有一些之前复试踩过的坑及总结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一志愿,我只想说一点,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晰地定位,不要一味的只想考名校,名校未必想要你。本人今年挺幸运,一志愿进了复试,不过也只比复试线高几分。本来初试就不高,复试又紧张,而且名校出的复试题真的很……很刁钻,即使你认真过了一遍课本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所以对于双非党考名校的同学,给你几点建议:初试分一定要高英语一定要好,四六级高分是个加分项,复试也要准备好英语口语听力。(复试不要只背问题,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英语语感)专业课没有办法,多积累,即使不会也要说点自己会的东西,别尴尬的沉默。不要紧张,心态很重要,就当跟老师在探讨问题今年是网络复试,所以网上复试会听不清,没听清或听懂问题一定要问老师,老师会愿意给你重复(当然别太频繁,一个问题问三四遍)关于调剂同样的一个问题,不要目标太高,除非你分很高,一般都要降个档次的。其他建议如下:调剂系统一开放,立马填上,别等到过两天。基本上学校都只开放一天,你没那么多时间去挑,所以要提前看好学校多准备几个学校,看有的学校一直没查看你的就不要抱希望了,换学校是王道。很多学校嫌麻烦就不拒绝你。被查看,其实如果被查看的话学校一般都会给你回复,要么拒绝,要么通知复试。不过被查看的话,也是可以把这个学校从调剂列表改掉,因为你的信息被查看了就到哪个学校库了,学校要你的话依然可以正常给你发调剂通知(本来我以为这是研招网的BUG)准备复试,这个没办法,多突击了,基本上就是本科学的那些专业课,再多了解一些前沿知识,就够应付得了,跟老师聊得嗨就行。最后想说的是,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我一志愿复试成绩是和调剂系统开放同一天,我以为能过的,结果没有过,很崩溃,于是赌气不调剂。第二天就后悔了,可是好多学校也关了调剂系统,无奈只能随便找个学校调了,可是也是面了俩学校才成功。虽然一开始很崩溃,但是过了几天也就看开了,可能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吧。其实失败也没什么,收获的也许更多。通过这次考研,我也相信以后不管经历多大的挫折,我都有信心去面对它们。没能上一志愿一开始让我觉得很丢脸,但后来我也打开了心结,其实事在人为。首先,没有考上说明自己还不够努力;其次,谁又能知道,未来在非名校的我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到高层呢。所以,天降大任于你,就该经得住这些考验。希望各位考研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不管结果如何,一切都没有结束,你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本。

神农之世

「经验分享-15期」2020双非二战川大计算机考研经验

我的情况:2020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专业考研分数排名初试总分369初试政治7520初试英语7763初试数学9982初试专业课11824复试总分86.46折合总分77.5817上面是我初试以及复试的分数和排名。四川大学电子信息专业(0854)进入复试的初试合格分数线是340,单科线是55[83],进入复试的有132人,最终统考录取73人全日制+2名非全日制。时间安排:第一年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没有考上,2019年考的川大计院的计科学硕,只考了295分,分数线是325,还差30分上线。第二年从8月几号才开始正式复习。每天早上5:50起床,就算赖床也会在6点10分之前起来,晚上11点半睡觉。白天从6点多到晚上9点半在学校的自习室复习。早上到了自习室东西放下先背会儿书,把昨天学习的快速复习一遍。背会儿单词或者专业课(或者政治)。上午主要是学习数学,学累了就看会儿政治视频,下午主要是学习专业课,学累了看会儿政治或英语视频(或者去教学楼外面绕湖边走一圈,很nice的放松方式)。看政治视频是我那时候觉得挺惬意的休息方式。晚上主要是政治和英语的学习。每天中午在自习室趴着睡半小时,自习室氛围很好,也比较安静,特别是中午睡午觉时,座位上坐满了人,大家都在趴着睡觉,教室里很安静(自习室有个群,每天大家会在群里交流),所以自习室是我比较推荐的学习场所。8月到10月都是这样的安排,到11月,时间比较紧张,我没有压缩睡眠时间,而是加快了步伐。觉一定要睡够,并且尽量早睡早起,因为我发现我是那种晚睡1小时就会晚起2小时的人。当然,我还是没有做到几个月每天都如此规律,10月之前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一天,会放松一下,睡个懒觉,看看电影什么的。10月之后就休息得比较少。政治政治的学习,第一年考研买的书也没看,第二年直接没买书,就只看了视频,徐涛的视频,强化课看了一遍,刷题课看了一遍,到10月开始刷选择题,选择题要刷很多,可以用肖秀荣的1000题,手机上有几个微信小程序,也是按章节来的,大概1000多道,每天刷一小节,40天就刷完,每次也就10来分钟,我是每天中午睡觉前刷(用来酝酿午觉的),刷完必定很困,倒下就睡。到后面的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建议都用上,八套卷主要是刷选择题,四套卷的选择题作为测验,计时做,看看自己的分数。四套卷的大题是重点,一定要背,特别是前两套,19年和20年命中的大题基本都是前两套里面的。四套卷背熟,大题就不用慌了,12月之前我都没有背过政治大题,我19年政治67分,20年政治75分。「政治大题主要的不是背内容,而是答题思路,内容是辅助,掌握答题思路,即使拿着没押中的大题也能拿个不错的分。」英语**英语,如果没有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靠自己的英语老底了,但其实大部分考研的人英语老底是不够的。**我英语就是六级考了n次才飘过的老底,也不是很好。所以得靠方法,这里我比较推荐于慧讲授的学习方法(虽然他的书对他的方法有多好有些夸张的描述),就是从语法上去学习这门语言。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英语有两条路,一是语法,而是语感。培养语感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比较大,但是那样子培养出来的英语水平可以很高,如果想走捷径,那还是走语法这条路吧,因为省事,性价比高。**第一, 单词得好好背。**不管用什么方式吧,坚持把考研词汇背到基本没有不认识的词。我背过的有新东方的《研词》,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中讲述的方法,也就是快速地滚动背大量词汇的方法,对我还是有挺快的提升,难点在于坚持下来。**第二, 刷真题!主要是阅读。**按照于慧那个方法刷真题是有用的。大概是:一篇阅读,先做,做完不忙对答案,再研究试题,考究到底选什么,到比较确定的时候,对答案,看看哪些是一开始错了,改对了的,哪些是错了还没改对的,哪些是错了改都没改的,看看思路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等。然后过两天再回来重做这篇阅读,滚动着(就是每天先做做之前的题,再做新的题)。数学「数学主要是理解和刷题。一战时用张宇的36讲,做了1000题的A,B部分(A简单,B中等,C难。但20版开始好像不分A,B,C了)。最后刷真题和模拟题。」二战时只用了张宇的《闭关修炼》,有时候查阅一下36讲。张宇的《闭关修炼》是一本非常好的复习书,总结得很好,简洁又不失全面。但是初学者拿着《闭关修炼》可能有些地方看不懂,建议一本详细的数学书(36讲或者复习全书)+《闭关修炼》。《闭关修炼》里面每一个题都值得仔细弄透。我是拿着一个题,先做,做出来在前面画√,做不出来画×,没对全画半√。做了之后拿着解析仔细研究,一是要看懂解题步骤,二是想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想到的。最重要的是第二步骤,一定一定要想,怎么想到这个解题思路的,实在想不出来就只能记住步骤了。张宇强化课会讲解一些题,一定要看。即使当时把题弄透了,久了不复习还是扛不住遗忘。所以多去复习,第二天,隔段时间,都要再把之前打×的再做一遍。(惭愧的讲,我有些题前面连着画好多个×)。最后要做真题,真题做完再刷模拟题,合工大的,张宇的,李林的等等,越多越好,我大概刷了40套模拟题,真题当然要刷完。最后那段时间,我的模拟题分数大概120几,真题130几,不过考试的时候还是只考了99分。可能最后一周时间觉得数学没问题了,只顾着政治,停止做数学题了就生疏了,也可能是今年数学本来就难的原因吧。专业课「专业课还是早点开始比较好,一战时专业课8月中才开始,加上时间花得少,不够重视,以为简单,最后复习时间不够,刚复习完一轮就上考场,最后分数才86。二战时就足够重视了。最后118,排名还算靠前。」我使用的书籍有:王道考研的书,找了汤子瀛的《操作系统》看了一遍。一战结束我知道我操作系统比较弱,所以二战操作系统花的时间比计网和数据结构稍多。对于874,复习时候完全可以按照408来,只是不复习计算机组成原理。王道书上的题都要刷了,错题要做记号,然后过几天回看,实际上是每天回看前几天做的错题。复习完一章就(使用xmind)画思维导图,这个步骤很有意义,这个图保存着,考试前可以快速过n次,一次很快就浏览完几个科目了。复试时候还用到了它们,真的很不错!数据结构大题要背代码。数组基本题型,常用的排序算法,树的遍历三种模板(递归和不递归的),图的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等都要默写!这个可以到10月再开始。结语我花的时间大概是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时间比重大概是3:3:1:1。其中英语和政治是:前期英语多,后期政治多。对于考研,重要程度:方法>选择>努力(坚持),但都是重要的。「一是方法重要,今年考电子信息第一名的那位hxd在经验贴里讲到:」“在正式复习之前,我看了王道和知乎上一两百篇经验贴,我属于那种愿意花一个月时间计划也不愿意走一个月弯路的人,即使这样复习过程中还是走了不少弯路。” 他是跨考,一战上岸,且是第一名,不得不说是很强了。经历了考研也更深刻理解到,方法的确是比努力还重要的!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也花了一个月时间去找方法以及找复习的节奏。**二是选择重要。**第一年我报名时候报的软件工程学硕,后来有学长极力劝我改计科学硕,因为软件学硕招的太少了,在犹豫再三后还是选了计科,然而我如果当时没改,那2019年就稳上研究生了,最后分数线290,招10人,上线3人,最低分293,上线的3人全录,从计科调剂了7人到软学(当然,这不怪学长,学长确实是为我好,他也考川大计学,本没必要劝我跟他竞争计学,但为了我考上概率更大,他这样做了,所以,虽然结果不如人意,但打心底里还是感谢学长的)。这只是我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今年很多学校由于扩招,一是分数线降低了很多,二是进入复试的人数里录取的比例非常高。但是仍然有些学校不但不扩,还缩了。川大计算机考研实际上已经属于非常热门的专业了。特别是专硕,报考人数逐年指数增长,录取人数基本不变。三是努力重要,这个不必多说。关于辅导班,我觉得,面授班不是必要,网课可以报。报班和考不考得上关系不大。不巧的是,身边认识的考研朋友,报面授班的都没考上。当然,不是说报班反而考不上,是说这两者关系确实不大。考不考得上还是看自己方法,选择和努力。「最后,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这个很重要,但是这里不多说(版权问题),推荐三种方式:一是群文件,二是公众号,三是论坛。至于到底是哪些群,哪些公众号,哪些论坛,找学长学姐问问就知道了。」

起则于于

保研经验:一些关于计算机机试的小技巧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机试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考试类型,也是令很多同学较为头疼的考试类型。不同院校机试所占比重也不尽相同,比如北理考试形式只有机试和面试,因此机试占50%,人大笔试、面试、机试都有,因此机试只占10%,有的院校将机试成绩作为能否进入面试的硬性指标,比如北航、清华、北大。机试成绩可能会影响你的面试成绩,因此还需要认真对待。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机试考试是面向过程的编程,题型相对固定,但是想要跑通所有用例,拿到AC,还是又一定难度,尤其对于边缘测试,非常考察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机试准备历程。参考资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刷好机试题,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准备一本书籍系统的学习一下各种题目类型是必要的,在这里我推荐《王道计算机考研机试指南》这本书,这本书的题目难度和大多数学校题目难度持平,另外推荐一本书叫《算法竞赛入门》,许多打ACM的同学都学习过这本书,题目难度较大。其次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刷题oj平台,不使用平台来做题,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为对于超时问题、边界用例测试、甚至格式问题,自己难以想的周全。在这里我推荐几个平台:百练oj,这个是北大官方平台,可以找到历年的考试试题,部分院校也采用此机试平台;UVA,《算法竞赛入门》这本书配套的平台;leetcode这是最大的一个oj平台,全球程序员都在用的平台,倾向于算法,只需实现题目要求的关键算法,难度较大,对于夏令营这种既考察算法又考察细节的思想有些出入,不适合将此平台作为练习机试的唯一平台,但是因为这个平台使用人数多,并且许多大佬都会分享解题思路并开源代码,因此这是个非常好的提高代码能力的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oj平台如牛客网、杭电oj、RQNOJ等等也都各有优势。刷题建议对于刷题来说,首先还是要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以leetcode为例,每个题目都标有难度等级,做完以后会有同类型但是难度增大的题目推荐,循序渐进的做题,可以避免看到题目发懵,甚至直接走向一个错误的思路。其次,做完一个题目,要养成读取借鉴别人代码的习惯,别人的代码可能思路更简洁,比起闭门造车,效果事半功倍。最后就是学校出题大多有迹可循,针对目标高校,搜寻往年试题,找寻规律,重点练习。0语言建议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使用一门通用的机试语言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虽然很多学校提供多种语言平台,但是也有很多学校对此并无说明,保险起见,还是使用C/C++练习。在练习时要学会使用标准库,可节约大把时间,并规避由手写函数带来的错误,由于标准库较多,尤其对于字符串处理问题,用到的函数种类繁多,只能熟能生巧,多做练习。常见题型(1)、字符串处理,如词频统计问题,字符串匹配等。(2)、 搜索算法,如DFS、BFS。(3)、链表队列处理,增删改查。(4)、动态规划。(5)、 贪心算法。(6)、背包问题。在夏令营机试期间,我遇到的(1)、(2)、(4)类型的题目最多,对于数据结构里树和图的考察并不多,可见机试主要考察算法,对构建数据结构的考察相对较少。最后对于那些害怕机试的同学来说,有效规避机试也是一种选择。如提前考取CCF,不少学校可以通过CCF成绩免机试;考取PAT证书免浙大机试;或者选择投报无机试的学校,如北邮、北交大;投报擦边专业,如电子通信、自动化等。最后祝保研人们保研顺利。

六魔女

19考研双非考生282分上岸北邮「经验分享」

全文9000多字,阅读完成大概需要5分钟尘埃落定有一段时间了,自从复试回来一直在庆祝和忙其他事情,这才终于静下心来记录一下这段历程。话不多说,先放一张楼楼的帅照,嘿嘿,文末有惊喜,请耐心阅读!说明一下我的总体情况,本科山东农业大学(大家所说的双非),计算机专业,初试分数282分,数学考了62分(政治67英语61专业课92)。应届考研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4组计算机技术。直到复试名单出来之前,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丝毫希望进复试,完完全全没有准备复试。我所报考的组共19人进入复试,我的初试成绩排第18名,只录取13人(复录比高达1:1.46+)。知道自己进复试之后,抓紧复习了一周多点的时间(期间阑尾炎缠身),最终英语听说能力第2名(9/10分)、笔试第1名(21/30分)、综合面试(机试+面试)第1名(59.46/60,也是全院最高分,机试题全对)、复试成绩第1名(89/100)、入学总成绩第3,成功上岸。先说自己的复试,再说自己的初试。因为我知道我只有复试值得大家借鉴,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关于我的初试,主要是聊一些我犯过的一些忌讳,给大家敲响警钟。然后最后的时候再讲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关键是记下来给自己看)。真没想到两个月前还在床上躺着默默流泪的我现在会被几位学弟学妹催着写经验贴……惭愧……复试:复习一周拿复试第一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3月20晚上知道自己进入复试,3月21犯阑尾炎,连续打了5天吊瓶,其中2天凌晨都在医院急诊,3月26日就要到北京,次日就要复试报到,最终复试总成绩第一名,感觉非常玄妙。总结四个字就是:抓大放小。复试顺序是:机试和笔试在同一天,上午机试,晚上笔试,隔一天后下午进行面试(包括英语听说能力、专业面试)。机试:北邮复试的机试和面试是最重要的,机试在我心中的权重仅次于面试,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面试除了简历之外的确不太好做太多准备。准备好自己的简历和材料后,正式复习机试。看了一些机试的辅导视频,先了解北邮机试的环境(IDE、OJ的使用),题型,紧接着就是随视频一起做历年的一些题目(做了不多,顶多20题,大多都很基础,时间太紧了,做不了太多),每次看题之前先要自己动手敲一遍,可能40%的时候都是能自己A出来的,这时候再看答案可能会开阔一下自己的思路,甚至找出他人方法的一些不足。最后总结一下该类题目的规律方法(比如字符串处理用string vector可能会更加方便,比如碰到01字符串相消问题,应该首先想到把0全替换为-1),总结一下各库函数的使用(我在考前把自己认为能使用到的库函数写在一个word里进行了总结,事实证明很有用,能提高不少编程速度),如果有的时候不方便接触电脑(比如输水的时候),强烈建议《王道考研机试指南》,我就是利用打吊瓶、在高铁上赶路的时间看完了半本这书,我认为它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有价值(不是所有的题都要看,结合历年真题,自己总结机试爱考什么,尤其是复习时间严重不足的时候,一定要抓大放小)。在机试的前两天,得知今年政策有变:机试不再允许携带纸质材料了。大家都哀声一片,但在我看来并不是坏事。纸质材料对大家机试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一些模版题目,哪怕是现从书上找,现学,我相信也能在考场上敲出来。这项政策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我们的编码水准,那么换一个思路来想,老师不会为难我们,老师不希望我们4道题全都做不出来,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题目难度会下降,侧重点应该会在基础题目上。所以仅剩的两天内,我直接跳过了动态规划等难度较高的算法题,在熟练掌握了各种字符串处理、数组处理、库函数的灵活运用等基础问题后,我又复习了几个关键算法的实现,比如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等。这些算法的基本思想我们在初试复习中多多少少留下了一些印象,所以在实现这些算法时,要着重体会一个算法从基本思想到最终实现这个生产过程。终于到了机试考场,不出我所料,今年的题目难度的确有降低。前两道题基本上只要有点基础都能做出来,20分钟内搞定。第三道题是库函数vector的使用,其中有个点是关于vector.erase() 方法的具体使用,我实在是没能想起来,所以在vector的基础上避开该方法的使用,开辟了一个新的vector,手动遍历,然后存放截取后的vector。所以说,考场上碰到不会的点不要慌,换一个思路就可以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唯一可以说有点难度的就是第四题,是一个最小生成树的模版题。没有了书本材料的加持,做出这个题的同学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知道最小生成树用Prim算法或者Kruskal算法解决,但大家实现起来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戳到了我的复习盲区,我没有实现过最小生成树算法。凭借对Prim算法的理解,一步一步进行尝试,每写几行代码都要用注释把自己的思路理一下,最终在临考试结束的最后1分钟内,惊险Accept,4道机试题全部pass,而且4道题加起来只提交了5次,罚时比较少。说实话,最后一道题提交的那一刻手都是颤抖的,因为心里很清楚只有这一道题还算有区分度。出了机试考场心情舒畅。机试结束后我觉得自己稳了九成,因为自己对自己的专业面试和英语听说能力有充足的信心,而且由于本科时专业课都认真听讲,成绩也还不错,笔试心里有底。至于机试结果:题目的确简单,但19个人里才只有2个人全A。笔试:总体来算只拿出了20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看笔试相关的内容。笔试6选4,我选了我大学里学过的比较熟悉的几门课:数据库、人工智能、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复习方法就是笔试前的两三天开始看北邮该门课程对应的PPT(人工智能只有参考书没找到ppt),迅速看完,主要是唤起自己本科学习的回忆,对一些主要知识点迅速回想以及记忆,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老师没标红的)只是扫了一眼,印象微乎其微,印象中没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跳过,没时间从零开始学习某个知识点。临笔试最后的2个小时,去百度了几份非常基础的选择题拿来做做练手(笔试只考选择题填空),结果跟我设想的一样:老师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设计笔试题目,大部分都是从网上直接搜集的。就是这两个小时做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的题目,笔试时考到了5道左右的原题。真正的笔试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惊险刺激一说,一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动作快一点,做成啥样就啥样。做到几个原题还是喜出望外的,在考场上泛起了猥琐的笑容……考试结束前20分钟就做完了试卷,但没有提前交卷。做完了也耐下心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查出了几个小错误。那些着急走的同学,不懂为什么会这么着急,我心想省出十几分钟来并不能对自己的面试有什么提升。面试(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和专业面试):说实话,面试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中之重中之重。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只要老师面试阶段觉得你表现突出,想要留下你,那么即便你初试、笔试、机试做的不太理想,那么老师也会把你的面试分数拔的很高,留下你。英语听说能力的准备:每所学校对考生英语的考察侧重点有所不同,甚至我所面试的学院每个组老师的要求也不同,这些都要事先了解,并且做出充分的准备。我们组英语的考察形式就是一个2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简单的英语问答。英语的权重甚至低于笔试,只占复试的10%,虽然不重要,但也需要提前准备,而且需要掌握方法。在出发北京的倒数第三天,我自己写出了一个中文版的自我介绍,直接用翻译软件翻译成了英文,然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润色,但自己觉得这样远远不够,于是从某鱼上找了一位比较精通英语作为批改的小姐姐,花了10块钱,付费请她加以润色并且替我通读一遍(检查自己有没有发音上的错误),最终稿就这样形成了。最终稿形成之后,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腾出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背诵,雷打不动。等背熟的时候,找了自己的小伙伴进行模拟面试,这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表情、眼神(最重要),要跟面试官形成一种互动,一定不能让面试官认为你是在背。专业面试的准备:得知进入复试后的整整两天时间,除了精心雕琢我的简历外,什么事都没有做。这么做首先因为深知面试的重要性,其次因为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在我们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就在群里提醒我们说最好把简历提前发送到她的邮箱,不过我自认为完全没有希望进入复试,所以没有发送。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做好我的简历。至于简历的重要性:除了提前发送给老师让老师提前了解你以外,在面试时,纸质版简历会提前交到老师手中。这个时候老师在你面试时会翻看你所提供的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简历),从而根据你的材料提出相应的面试问题。这样的话可以把面试的主动权把握一部分在自己的手里。材料不必只是一页纸,我的材料就比较详细(一共26页)。做这种资料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优势突出出来,比如我本科阶段参与、主持的项目比较多,我就把项目展示紧随在简历后面,在整本材料的前部分。做完排好版之后,我特意找了一位关系较好的本科老师帮我审了一遍,老师对我提出了一些小建议,非常有帮助。回去修改完,成稿就形成了。附上我的资料册目录,赞多的话放出完整版。目录反面是简历(一些个人信息隐去):虽然页数很多,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自己所写的项目的页面展示、证书照片等,我认为文字性的内容不宜过多,老师来不及看。之后我打印了8份我的资料册(绝对够用了),而且我打印的是黑白的。因为根据我的经验,老师其实不太喜欢彩印(大概是因为成家立业的老师们比较勤俭节约,本科阶段数次帮班里交作业的时候得出的结论),彩印的价格远大于黑白印。这一点的话大家信则有不信则无吧!准备完简历之后,就全身心投入到机试、笔试的复习中了。等到再准备面试,已经是临面试的前一天。一天时间里,我对老师针对我的简历可能会提出的一些典型问题作出了模拟回答,并且写在了我的手机备忘录里。不过说实话,我准备的这些问题,面试中基本上一个都没有问到。正式面试:首先进行排号,我的排号比较靠后,所以说我利用这些时间反复背诵自己的英语自我介绍,然后问问前面的同学老师都问了什么问题。前面出来的同学都说老师并没有问他简历上的项目,全是问的专业课知识。我有点慌,因为我准备的问题全部都是项目相关的,初试考的专业课我并没有拿出时间来复习。但理智思考了一下:瞥到过他们的简历,大多不是太丰满,项目也很少或者很简单,所以有可能老师对他们的项目并不感兴趣……老师才直接问的专业课。如果我是老师,一定会对我自己的项目感兴趣而且多问几句的。我的材料由一位师哥帮我提前交给了老师,我拿着我的Android调试手机进入了会议室(想要把手机上的项目直接展示给老师,但实际上并没有用到)。进门后最近的座位就是我的座位,示意图真的比较紧张,虽然的确很有把握……进门前先敲了门,进门后跟老师问好,老师示意我入坐。入座后,把紧张的小手放在了膝盖上,老师看不到(如果很紧张,尽量把手放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不然会不由自主的做一些小动作)。之后老师说让我进行英语自我介绍。深吸一口气,不打磕绊的把自己介绍完毕,期间一直注视、扫视着老师,跟老师进行眼神上的沟通。自我介绍完毕,老师问What’s your favorite course?稍微有点慌,以为自己介绍够了2分钟后就不会有问答环节了。稍作思考,并且把老师问的问题重复了两遍(这是不对的,最好直接回答,我紧张了),回答: “Design Mode”。紧接着看到老师诧异的表情,可能老师的确没有准备这门课程相关的问题,所以没有继续这个问题向下问。英语听说能力正式结束,松了一口气。开始专业面试。英语自我介绍期间,一个老师听我介绍,另一个老师在翻看我的简历。观察表情,老师的确对我所提供的材料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我就不紧张了。之后老师问我的问题比较细致而且数量也比较多,但其实都很简单,整整20分钟的面试,可能17分钟都在问项目方面的问题,3分钟问了几个数据库课程方面的问题(关于范式)。说几个还有印象的面试题吧。第一个问题问的我Android的四大组件,说实话,没有完全回答正确,但的确是答出来两个,上次开发Android app还是在一年多以前,复试复习时间紧也没有来的及回看项目,的确是遗忘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瞎说,我跟老师说时间久了,遗忘了。之后又问我自己有没有服务器、问我服务器是什么服务器、多少钱一个月、开通了多久、干什么用、在一个包括前后台的Android app里,都用到了什么技术栈、域名申请流程、备案的流程、本科实验室里参与运维了哪几台服务器……这些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而且从这些小问题里不难看出老师的思路:老师没有在问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更多的是项目上的一些细节,目的一定是为了知道我写在简历上的项目到底是不是自己做的,所以心里就有底了,越来越有自信。即便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丝毫不慌,因为明确了老师提问的目的后,我相信即便有个别问题回答不上来,我也能从其他问题中让老师相信这些项目是我亲身主持、开发的。本科阶段参与的项目虽然技术含量的确没有那么高,但的确是自己放弃了无数个假期时间留校,耗费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所以有些细节记忆还是比较深刻。之后也问了几个问题,有个别没回答上来,但我根据老师提的问题往这个问题相关的、我能回忆起的话题进行牵引,把握起面试中的主动权,(比如有老师问我怎么加入的本科实验室、什么时候加入的实验室这两个问题,自然牵引出我假期自愿留校开发项目的意图、很能吃苦的经历,顺带老师也问了几个这方面的小问题……)之后成功让老师相信这些项目的确是我做的。还有些其他问题: 1.Java中的堆栈有什么作用?2.Jsp中的内置对象?3.对SSH框架有没有了解?4.数据库原理中事务的四大性质?前两个问题完全遗忘了,稍加思索,试着回答了一下,看着老师表情不大对立马收手,说老师这个问题我的确不了解,我还是不瞎说了。第三个问题回答说:“了解,但现在SSH可能比较落伍了,维护老项目才用得着,现在大家更喜欢用SSM、Spring boot这些写Java后台……”。被老师打断,老师说SSH的确老,但是一些新框架你没有使用过,有什么用呢?连忙回答自己使用过SSM,而且正在看一门Spring boot相关的课程,老师便也没再问。而第四个问题应该是我应对的最好的。“老师,关于事务的四大性质,书本上文字性的内容我可能记忆不太清,我可以结合自己的了解谈一下对事务的看法吗?”,“可以,就是想听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在我的应用中事务是几个数据库操作的集合,这些集合是不可拆分的,如果某个事物中含有两项操作,要么一起发生,要么就都不发生。如果第一个操作执行过程中发生了错误,那么第二个操作也不将执行。一旦产生错误,事务会进行回滚操作,回滚到事务发生前的状态”。就这样,不知不觉,20分钟过去了,老师告诉我这样就可以了,面试结束,回去让我通知一下在外面的同学们,说复试是差额复试,如果被刷不要太失落。我说:“好,谢谢老师。”随后起身,“老师,我还想最后说一段话。我知道今天许多问题我回答的不尽人意,我认为今天面试自己发挥的不太好,没有把我最真实的水平体现给老师。但是我想说,如果我有幸能加入贵中心,我有十足的信心可以成为一只领头羊,尤其是项目方面,我自信我是一个可以扛起大旗的人,希望老师可以给我这个机会。”说这段话的时候其实没有说空话,自己的确是有这个信心。我相信我那时的目光是十分坚毅的,我相信我那时候身边是有一股强大气场的。听到这段话后其实几个老师的表情已经不再那么严肃,有一个老师甚至已经笑出来了。老师也回应说:“好,回去等通知就行了。”我将要走出会议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忘了说什么,赶紧回头补了一句“老师,我机试4A!”老师这时候是真乐呵了,说“好好好!我们还没看哪个呢”。然后老师再见,步出了门外。(mdzz 怎么写的跟自传似的 无所谓了 让大家感到身临其境吧)至此整个复试就正式结束了。最后面试还有一个点强调一下:不要老师问什么你就只答什么,如果整场面试老师发言的时间比你还长,那么这场面试成绩一定不理想。每个面试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要试着在某个问题的回答上适当的引申,把老师指引到你擅长的领域,掌握面试中的主动权。但一定要先正面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再去加以引申,不然就是答非所问了。————————4.27更————————跟一位师哥在知乎上的探讨引发了一些关于面试的思考。师哥说: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进行引申,防止自己把自己带到坑里去。这是一种更求稳的做法,如果对自己水平不自信的话,就把侧重点放在答好老师的问题上就可以了。当然,即便是只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尽量把答案丰满一些,不要太简短,比老师说的话还少。———————————————————复试结束走出会议室,回顾整个复试过程,对自己的表现还是总体满意的。不留遗憾了。复试结束已经是晚上20:50了,跟小伙伴一起回到了宾馆,把手机开到最大音量等待死亡电话……熬到1点没有等到死亡电话就睡着了,第二天上午也没有接到,就说明应该是拟录取了。当然,等到最终拟录取名单正式出现在学院官网上,心才真正踏实。关于初试:关于初试我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我总分只超过A区国家线12分,数学单科只超过3分,考的很差。只能跟大家提一下初试备考期间我所犯下的忌讳:自己高考的时候给自己压力太大,曾神经衰弱。导致考研的时候过份注意自己的心态调整以及劳逸结合。心态调整的太松散,心情太放松,太轻敌,整个备考期间没有适度紧张。给自己定的目标太低,就觉得数学80+,专业课100+就能稳稳上岸,但自己打错了算盘,考试这件事情大家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假如自己本身的目标就是要考120分左右的高分,那么哪怕发挥失常低个20分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录取。感情这种不确定因素的确会成为考研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劝大家备考期间在一起的坚持住,单身的忍住。我一样都没做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太重要了。不要想着4月份在疯玩5月份立马转变学习态度进行学习,调整进入学习状态是一个过程性的问题,要一步一步规划好,循序渐进的把自己调整到学习的最佳状态。有条件的话一定要找一个踏实肯干,学习有劲头的研友,最好能带带自己的。数学一定要做题,而且做题也要讲究方法,一定要系统化的模拟考试。我在数学模考的时候还是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总是把一张卷子分散成好几次来做,所以效果不明显(这一点不展开赘述了,其他贴都有很详细的数学备考攻略)。关于北邮专业课。803真题还是少,一定要把803做完之后去做408,不要觉得把803几张卷子研究透了就够了。由于时间规划不合理以及自己的懒惰,我后期没有拿出时间来做几套408。保重身体。自从6月份开始我可能每个月中十几天都在吃药,频繁的感冒、嗓子发炎,都是阻碍我学习的重要因素。不要耗费太多心思在外貌打扮上。头发不用勤洗。相反地,如果你在备考期间很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可能你要给自己提个醒,自己是不是没有真正静下心来。不要只看成功者的经验贴,多听听考研失败的学长学姐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毒鸡汤不易喝太多。心路历程这段写给自己的。初试备考中的那些我所犯过的忌讳,前面也都交代过了。我还记得初试期间在考场周围的饭馆里吃饭,老板的七八岁小孩跟我说“欢迎下次光临”。初试结束是坐大巴返校的,坐在大巴上非常迷茫,跟身边朋友说数学顶多五六十分,大家还都不信。打电话给我妈没有打通,给我爸打的。我说,爸,没戏了。我爸说,学霸都这样!考完就说自己没戏了!其实稳得不行!我简直破涕为笑,我说wocao我是真没戏了哈哈哈哈!我爸也没有埋怨我什么的,就说不行就再来一年呗。真的当时眼泪在眼里打转,回想这些年来,爸妈在学业上从来没给过我什么压力,基本放养型,督促都很少,基本全靠自觉。但我一旦想学,他们一定会帮我营造最好的学习环境。直到初试成绩公布,都是半欢喜半忧愁,玩也没怎么玩尽兴。经常夜不能寐。有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我奶奶给我找了个半仙,给我开了个偏方,要我自己手动叠五只小船,然后用油锅炸黄,然后捞出来,控下油,在屋外烧掉,就能考上。做完就惊醒了,赶紧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初试成绩公布的前几天照办了这件事(有点迷信,但的确是寄托一个好的念想吧)。初试成绩公布后才是真正的焦虑,我所报考的组别建立了QQ群,有热心同学利用群投票帮大家统计了成绩,以便个人能够对自己的成绩做一个定位。我的成绩在专硕里排二三十名,按照往年的分数以及复试人数,断定自己完全没有希望了(后来才知道有人瞎投)。在初试成绩公布到国家线公布这段时间里,做的事情不多:堕落、迷茫、寻求安慰、调整心态、试探性寻找调剂以及为二战做准备(更多的是心理准备,书也借了几本)。高数十八讲借来了,线性代数网课也看了几节。着手准备了毕业设计,希望能尽快完成毕业设计然后以便尽早投入二战复习。那时候就反思自己,觉得2018年真的是迷失自我的一年。考研这件事情,考不上的话就是自己水平不够,修炼不到位,没有给自己找太多其他理由。既然水平不够,那就再修炼一年呗!在反复思考下,终于算是说服了自己。3.15国家线公布,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还跟家里说了一声,意思就是:看!我数学考了62还过了国家线,明年一定有信心。内心想着一心二战,但真的有许多长辈过来劝说,既然过了国家线就试探性的找一下调剂吧。开启发邮件之旅。漫不经心的做了一份很山寨的简历,开始发邮件。282的分数,没有几个老师真正打开我的邮件看,发了几封石沉大海,搞得自己心情很差。再也不想继续找了,不能影响我二战的心态啊哈哈哈。3.20左右先是公布了院线。专硕的院线竟然跟国家线一样,是我从始至终没有预料到的。虽然还是没抱希望进复试,但心情美丽了一些。晚上看到群里发布了群公告,说复试线出了,抱着观望的态度打开了网站。看到我所报考的组复试线278,整个人懵掉了,不合常理!因为根据投票结果是不可能进复试的!这时候才想到有人乱投票,混淆视听。反复确认高于278就可以进入复试,在实验室里大吼一声“我*,我进复试了”,实验室的师哥师姐、学弟学妹竟然给我鼓起了掌。哭着给我妈打了电话,哭一半是因为激动(你们能体会原本生活一片灰暗,突然有了一丝希望的感觉吗?),一半是因为留给自己的复习时间只有一周了,利用一周之内逆袭,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之后又给关系比较近的老师报了喜,收获了许多鼓励和祝福。迅速调整好状态,等到复试名单出来之后,发现除了前几位分数很高,从第5名(共19人)开始,大家分数差距在40分之内,胜算更多了。老师在群里说今年复试可能要刷不少人。可是复录比已经不是我考虑的内容了,如果不是复录比比较高,那我就没法进入复试了。争分夺秒,没时间担忧了,这一周要拼命,不留遗憾。……分割线……这周过的太快了,太充实了。复试也恍若一瞬,原来剧情可以反转的这么戏剧化。我的考研之旅结束了。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到“衣锦还乡”,恍若隔世。一路走来崎岖不平,收获的远远不止“考上了”三个字。有些错误、教训,会铭记一辈子的吧。我爸把家里藏了12年的好酒拿出来喝掉了。回想准备复试的那一周忐忑不安的心情,其实自己可以更自信一点的:我本科阶段专业课学习认真、基础好、编程作业按时完成,实训常常带领小组成员夺第一,课下也会买网课跟着刷一些算法题,加入实验室之后基本上没有假期……回想起来,我在整个大学阶段里没有荒废过的时光,都是在为我的复试打下基础。大学,还是不易荒废呀。各位,共勉。编辑于 2019-05-10授权转载,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hu.com/p/63338889嘿嘿,感谢楼楼的转载授权,想看楼楼更多图片吗?想了解楼楼在研究生阶段的生活怎么样吗?话不多说,作者直接放图!帅气逼人!楼楼在唱歌比赛 图一多才多艺的楼楼!!!优秀的楼楼,斩获冠军!!!作者在最后祝福楼楼在研究生阶段取得更大成绩,收获更多精彩!生活幸福,科研顺利!!!也祝福天下的考研学子在人生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虽有至知

哈工大计算机考研经验谈

本科西南985,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初试408(72/84/116/136),机试127,面试103,总分638,录取与深圳专硕。有两个小建议先说一下,一是研友,一位认真的研友太重要了,我比较懒散,多亏我室友超级勤奋带我学习。二是学硕专硕,19年录取总分,深圳专硕>深圳学硕>本部学硕>本部专硕,深圳竞争比较大。一、初试政治和数学比较一般,就不介绍了。英语和专业课建议仅供参考。英语基础一般,六级526。考研英语客观题错了两道阅读、三个完型。我觉得考研英语比较有规律,每天花一些时间,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只做了英语真题,背了作文,模拟题不推荐做。如果想要英语有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完形填空建议不要放弃,新题型尽量拿满,阅读错三个以内。单词非常重要,推荐从开始准备就背单词,到暑假之前我只背了单词,大块时间都分给了数学。推荐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英语》,书中的方法很好。暑假开始第一轮刷题,只做阅读,每天两篇。做完看详解,将每句话都理解。阅读中碰到的生词,可以自己用小本记下来,零散时间看一看。如果觉得每天英语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就缩成一篇,速度变快了,再加成两篇。正确率不用纠结,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平均每篇错两个,英语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提高。第二轮刷题,每天两篇阅读,一篇完型或新题型,太老的真题就不用做了。完型正确率不用纠结。第一轮看过详解之后,会对答案有印象,不过我认为第二轮重点在于能不能看懂每一句话。文章中忘记的词可以在整理的单词本上标红,重点记忆。第二轮句子结构理解错的,可以抄下来。第一轮不需要抄,因为不懂的句子太多了。关于网上说的全文翻译写下来,我建议是不要,比较浪费时间,意义也不大。第三轮的刷题,第二轮全对的阅读,可以不做,看一下整理的生词和句子就可以了。做错的阅读,再做一遍,完型和新题型都做。作文,我是十二月背王江涛的作文书,小作文十篇都背,大作文可以选择背几篇,不放心就十篇都背。翻译不需要特别准备,没做过翻译题,阅读看得懂的话,翻译问题也不大。专业课两门我都学过,但是基本忘记了,九月中旬开始专业课复习。由于要改专业课,计组就简单讲一下复习策略。第一轮看书,做例题,做了学习指导的选择题。看到第九章的时候,觉得完全没印象,就看了视频。视频很好,但是建议有基础的话还是直接看书,看书比较快。结束第一轮之后,我做了几套真题,感受一下题型和难度。第二轮看书,整理了知识点,重点做了可能会考的例题,学习指导的错题及可能会考的大题。之后就是一直做真题,碰到忘记的就翻翻书,考前背了学习指导上的简答题。数据结构,当时大家都推荐了严书,但是我觉得太厚了,就看了哈工大的书。第一轮,按节看书,看王道的讲解部分,再做选择,由于比较恐惧算法题,这一阶段我都没管算法题。第一轮结束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出过大题的章节做了王道的大题,算法题重点看了链表那一章和树那一章。考试的时候,两个算法题王道上都有类似的,但是第二个比较麻烦,导致我计组只剩了一个小时,还是要控制好时间。二、复试机试:c语言、计网、数据库、离散数学、逻辑题假期一直在家复习,没有室友的监督,我又变回了极其懒散的猪猪。出成绩之前,只看了几章c,一章计网,两章数据库。所以我机试准备得挺仓促的,面试没准备。C语言,学过但是基础很不好。改错题不要放,19年三个改错,放了就亏了。复习过程是刷了苏小红老师c语言书上的课后题,我只做了指针之前的章节和字符串那一章。其他章节是改错的范围,我就看了书,然后选择随缘了。(本来改错题我想放了,但是深圳专硕竞争真的好大,怕翻车没敢放)计网,只做了王道,第一遍看书+做题,第二遍做了错题。感觉mooc上和考试的题型不太像,不推荐做。数据库,看mooc上战老师的视频(上中下),做课后题。考前再刷一遍题就可以了。逻辑题,做了500 题的简单题,考完觉得不需要做,可以推出来的。离散数学,我看了集合论和图论,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不过也没时间了,我基本都是蒙的。这门可以选择性地放弃。建议大家安排好时间,我的顺序是编程、选择、改错。改错有点坑,建议大家最后检查选择题,不要执着改错。我当时坚持做第三个改错,没有检查选择题,逻辑多选错了一个,虽然改错结果对了,但是改变了原义没分,很后悔呜呜呜!面试一号线4组,准备了简历证书,但是老师们都没看。一面问了科研经历、竞赛经历、项目经历。无科研经历,做过ACM,做过微信小程序,做过原型和UI。老师又问了课设,说了几个,都没有细问,只是大概了解一下。二面是1000壶酒,1壶毒酒,问多少只老鼠能判定毒酒。说了思路和汉明码,但是一位老师觉得讲的不够详细,有点不满意。确实是我汉明码具体记不太清了,没太讲清楚。三面是问多核CPU什么情况效率高,迭代运算时怎么利用多核CPU,对于多核CPU编译能做哪些优化。其实这几个问题我都不会,只是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比较好,第三问我题目理解错了,老师给了一些提示。四面是自我介绍,对一幅画的看法,以及随机提问。散装英语,果断选择了中文回答,随机提问,老师问了学校专业相关的,为什么不考学硕,及以后想做什么。三、实验室面试我对计算机视觉方向很感兴趣,初试成绩公布之后给一位老师发了邮件,但是没名额了。深圳面试是在9号晚宣讲会结束就开始了,宣讲会上得知那位老师多了一个机动名额,但没来哈尔滨。9号晚上面试了智能计算和应用中心,智能计算的老师侧重代码能力,问了做过的项目和语言的题目,应用中心的老师问了本科做过的事和四六级等基本情况,问的超级详细。10号给喜欢的老师打了电话,确定之后,就没去智能计算和应用中心。

尧曰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历程,奉送给大家!

中科大的感受先介绍一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今年的统考招生情况:招生简章写的是收46人,但是最终复试进线93人,大家都挺恐慌的,复试的那天早晨陈恩红副院长带我们到会议室宣读今年招生计划,最终计算机学院录取71人,余下再录取7人到大数据学院(李向阳院长带队成立的新学院),余下再录取11人到网络安全学院,最终只刷了4位同学可能调剂去了软件学院,(宏观上是这样,可能具体有变动,但前面两项数据是准确的)。整体上来说报录比大概有6:1的水平。再谈旅程后个人对科大的拙见:不得不感慨,科大是我认为最人性化的学府之一,从招生情况看,大家最终都有了不错的归宿,科大老师对同学们真的算仁至义尽,其次,谈一下科大的氛围,鄙人还没有正式进实验室,但是科大的学习氛围真的很浓厚,复试结束去实验室参观的时候看到大家面前基本是两台电脑,一台专门读论文用,可见学术氛围一斑。学校的招生规模还是朝着精英教育为目标吧,我所在的实验室导师今年统考生也只收了一个人,就是说导师带的一届学生有2个左右吧,话说科大同学是真的挺团结的,复试考完结果没公布就有朋友叫了一个科大CS的老学长带路,聊了聊导师,把科大东西二区参观了一下。科大校园学生走动比较少,基本都在图书馆自习吧,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挨一起(据听说科大和合肥市政府在搞地下道路上面的校区就连在一起了。),每个校区都有图书馆,CS系在西校区,有16层高的图书馆(感慨一下: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东区也有个比较宏伟的图书馆,所以大家的研究生生活在科大肯定会很充实。其次也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科大CS的最新情况,科大16年李向阳走马上任,李向阳院长本科就读于清华,与中国物联网先驱者刘云浩是好朋友,上任之后在计算机学院引进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授,(还有知乎小网红张兰研究员。),科研方面搞的也是风生水起,科大CS系按趋势来说肯定会稳步前进(双一流学科,理工科中也算是科大重点发展的科目)。那些工作什么的我就不多言了,(微软是每年都会过来的,其它的公司不一一介绍了)所以欢迎学弟学妹报考USTC——CS。考研重点——复试由于考研初试公共课的复习经验,前面已经介绍过很多不同大学的例子了,今天我重点突出计算机作为中科大重点专业,它的复试是怎么样的,给同学们参考!笔试:科大笔试往年经验贴真的是太多了大家可以回头去精华帖找找看,我也大体谈一下总的个人复习方向,今年老师跟我说科大也很重视笔试成绩(今年有60个50+得分的),编译原理(看看b站的哈工大老师的教学视频,没基础的)刷刷陈意云的课后习题集(一定刷,基本都是从那里改的,但今年考的很难……),体系结构(未结之谜,今年考了后几章的内容,基本没复习到,只看了前几章,所以大家要是有时间就把体系结构课本过过吧,没时间可以放着,个人觉得每年考的内容不一样,考的还挺难的),数据库(这本书最好把握,把课本过两遍,sql语句那章看好,不会失太多分),离散数学(课本+课后习题没得说了,群图都复习一下)。总的来说大家能保证自己的笔试不被拉分,基本就算过关了。机试:科大今年机试还考了动态规划等题,常规的树,图,字符串处理,好好刷。所以复习方向就是王道机试指南全书都要刷完,掌握了王道的思想,再把机试题目06-18年的机试刷完基本保证不被拉分。面试:我个人面试轮应该说是没被拉分吧,英语面很简单,自我介绍,为什么选择中科大,大数据的特点。专业面,首先被怼!=低分,很多被怼的同学拿的分也不低,所以结束后大家不要自我气馁了。但是最好是准备好一份自制的个人简历,写上自己的项目经历,毕设做的课题(毕设自己选课题时也尽量选一些前卫的课题,如深度学习方向的面试能加不少好的印象分,甚至导师对你的方向感兴趣会直接联系你,提前进实验室面谈,我当时是毕设做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图像识别技术研究,面试时和一位导师聊得算比较开吧,下午去见了导师,后来也如愿进了实验室)凸显自己的特点,能对老师其很好的导向作用,着装啥的就不说了,清爽,休闲下再加一丝庄重就好了。

故万物备

考研经验贴|文科生跨考北京大学计算机,一战成功

考生信息介绍:本科双非,算是法学类,往事不堪回首,本科学校非常一般,所以很少会和新认识的朋友主动提起,就算是说到了也是马虎带过去。这次考上北大,证明双非还有机会考北大,另外,也是个人的一次人生跨越了!对于那些想考名校的同学,要坚信,本科歧视有,但是如果你不试一试,不证明一下自己,你连犯错的勇气都不够,又怎么配考上北大呢学习经验l 政治63分,考虑到我用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多,应该算是个不错的分了。我主要分了三个阶段,第一,暑假过后,刷徐涛的基础班,完全是休闲状态听的,你可以等学累了听,但是必须要做点笔记(要不然你会走神),而且要全过一遍。第二,大约用不到两个月就差不多一遍(如果你不刷b站不水群,把政治当娱乐的话还能更快一点),此时,刷选择,真题和模拟题的,多刷几遍,第一二遍最好全刷,因为基本上做对的也是蒙的,记得对对答案,看看哪错了。第三四遍,就刷刷前两遍的错题。之后经常随手翻翻,看看以前的错题。第三, 考前两周,肖四就该背了,背到最后一刻进入考场。l 英语英语我考了78,其中几乎完全没练过的新题型扣了6分,其他的地方几乎完全是跟我预期分数一样。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不管从何时开始准备,先听长难句,这个很重要,如果不听,那么之后每一次读阅读,你只能积累单词词组,而别人还比你多分析一个句子,长此以往差距将越来越大。第二,单词必须每天刷,你可以每天定时或是定量,用app或是用单词书,必须把全部5000个单词混个脸熟。第三,真题阅读至少刷3遍,04年以前的没时间就别看了,每一遍要有自己的目标。比如第一遍我很懵逼的盲目的做,只是为了解一下单词题目文章形式;第二遍我是为了积累短语,练习分析句子结构;第三遍我是为了看文章的结构,出题的套路。你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去刷。记得留几套最后自测。第四,印象中大作文写作应该是得了18.5分,小作文好像是6分,主要就是靠背,dio大佬的方法固然很强,但是只有提前准备充足,我这种铁头军才不会慌。我背了好多句子,各个种类的都有,我的要求是自己写作文只用我背过的句子,如果后期摹写写不下去,那就往句子库里有针对性地添加几个。第五,我认为完形和翻译不用特别练习,你是什么水平就是多少分,没有啥技巧,但这不是你一篇都不做的理由。新题型,我觉得我没有发言权,我无视了他,所以他惩罚了我,你们还是找个考研老师听听是个什么套路自己做决定吧。第六,必须练字,推荐王江涛的英语字帖,有些人的字真的很难看(比如我)。l 数学数学122,因为我本科没数学,但你们别以为我数学很弱,我在大二暑假就刷完了mit的线代和微积分的公开课,而且做了英文习题,课真的很好,建议大一大二学生趁早刷掉,大三下的时候还刷光了高数线代概率教材的习题。dio大佬的数学经验很漂亮,我就想强调两点。第一,必须卡时间做题,抗压训练,之后的机试也是,因为有很多时候,你放松情况下能做出来的题,紧张了不一定能做出来,当然反之也有可能,不过我们是一切为了考试,请重视考试状态。第二,这个是考试技巧,不会写的题就写解题思路,实在不行用汉语补充一下,千万别空着,比如,高数压轴题求重心,我只写了三行,`x=0,和重心公式,然后老师给了我5分。l 专业课北大专业课深森大佬讲的都很清楚,408+慕课。我就提一下我的方法,前期到10月前都一直在刷408,之后刷慕课(因为这几门慕课当年自学听过,所以才后刷,建议没听过的早刷一遍),至少刷两遍。参考书我在最后一个月买的,也就粗略的一翻,主要是找慕课和408中没有讲过的篇章看,而且有很多一看就知道不考,所以很快。ppt可以不打印,但是重要的图和知识点要抄下来,习题必须要打印,哪里不懂回去翻慕课,有计划地回看,不要盲目地一遍遍刷慕课。王道第一遍不要做大题只做选择,第二遍看自己的接受程度再决定是否刷大题,反正你会把这四本书刷好几遍。

鳲鸠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准计算机孩子!相信我,他会非常感谢你的!

如果你身边有刚刚填完志愿的准大学生,而且还是选择的计算机专业,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吧,相信我,他会非常感谢你的!这篇文章 1w 字,希望给计算机专业的准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同样,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对大一大二的读者们或者自学的读者们有所启发。感谢来自字节跳动的读者 Raven 的原创投稿一、为什么要提前学习?强烈建议提前学习了解计算机学科知识!计算机不同于传统学科(如理化生政史地等),这些学科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先发优势不明显;也不同于高精尖学科(如医学冶金材料环境等),这些学科大家基本都没有基础,完全同一起跑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前就接触到了计算机,答主在步入大学后也发现身边很多在大学前有一定基础甚至有一定开发经验的同学都学习的很顺利,积极参与各类工程项目,科研项目。有很多大一的学弟都比我这样即将步入大四的学长动手能力强。(自闭、爆哭)甚至「少儿编程」都成为了最近的一个风口。三十年前小平爷爷一句「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在现如今的浮躁社会变成了现实。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月,虽然时间不多但还是建议充分利用,不寻求学到太多知识只是力求对计算机学科的轮廓有一个大概的掌握,面对入学后接踵而来的各种概念能有自己的思考。另外如果你是大一入学了或者大一都快结束了才看到本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目前大学本科第一年基本都是基础学科的学习,大二后才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建议大家在大一期间一定保持自己对计算机学科的热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你会发现一旦你比别人走得快,那么将走得越来越快。即便你是大二才看到本文也不要担心,我差不多也算是大二下学期才慢慢学会自己去摸索~虽然很晚了但是只要能尽早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做一些感兴趣的项目就会很棒二、学什么?怎么学?从哪学?关于这个假期学什么,我的建议是:编程语言(中级语言C、高级语言 Python 或 Java)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导论)web 技术栈常用开发工具关注计算机行业先学习编程语言并熟悉对应的开发工具,同时观看计算机专业导论 MOOC 视频学习 web 技术栈,边学边进行实践项目关注计算机行业则是作为一项长期的爱好来培养(1)编程语言国内计算机本科第一门专业课一定是一门编程语言,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还是先学 C 语言,少部分学校会先学习Python,我建议先学习 C 语言的基础知识,而后再学习 Python。这样安排的想法是:各种编程语言都有通用的一部分知识,如: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判断循环字符串数组函数而 C 语言的这部分通用知识上手快易学习,也能为你入学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学完了基础知识不建议继续学习C语言高级知识,因为如果缺少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那些高级的编程语言知识掌握也不到位(不能理解为什么编程语言是这样设计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学习了编程语言迟迟没有产出,不知道除了输出命令行还能干什么。你需要一些可视化的开发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开发的产物。这个时候建议学习 Python,各大 Python 教程都有很大实际应用的例子,你能很快做出一些小应用,这对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是有极大帮助的。第二门语言如果不喜欢Python的话,Java也是一个非常棒的选择!这个也可以提前看一下你们学校的培养计划,如果是有Java必修课的话也可以学习Java。(2)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建议学习《计算机专业导论》h计算机专业导论可以帮助你对即将学习的学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识注重广度而非深度。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去看《软件工程导论》(3)web技术栈web技术栈是最容易上手的计算机工程技术,如果能在开学前完成一个简单web应用的开发,相信这将予以你足够的学习信心。记住,这部分一定要多动手实践,学习以开发一个小网站结束(数据库的使用为可选项)另外,然后你不想做PC端的网页而想做手机移动端的应用的话,微信小程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你需要学习基于python的web后端框架flask前端基础技术(HTML/CSS/JavaScript)Linux基础知识(用于做web服务器)云服务器入门Git版本控制工具Vue.js(最容易上手的前端框架)RESTful APIC:CLion (学习C语言时用到)Python: PyCharm、Anaconda (学习Python语言时用到)Java:Intellij IDEA、Maven (学习Java语言时用到)web: VSCode、Git、Postman、Chrome webtool (开发web项目时用到)上面提到的CLion、PyCharm、Intellij IDEA都是JetBrains公司的IDE产品,该公司的产品是收费的,不过面向学生群体是免费的(5)关注计算机行业计算机本科生应该对本行业动态有足够的了解,建议阅读以下内容虎嗅网/虎嗅APP(侧重互联网等科技行业动态)36氪网/36氪APP(与虎嗅同类型的产品(两个平台上的文章绝非今日头条上的那种营销号爽文,是有很高阅读价值的))v2ex(一个有趣的程序猿论坛)掘金(看看大神们在做什么)知乎(对于我这种五线城市男青年,不失为一个开阔眼界的好选择)阮一峰的网络日志(中文技术入门知识博客写的最好的人,对所有领域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终身学习者,阮一峰老师的博文可以把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讲得很易懂,之后再深入学习就更容易上手;另外阮老师的《科技爱好者周刊》也是很值得一看)关于怎么学?学习过程要多思考,多总结,建议多写博客,博客内容可以是『学习记录+知识点总结+进一步思考』另外要有探索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开发,总会有很多IDEA突然闪现在脑海,不要犹豫,可以去尽情搜索时间线上面有提到大一很少涉及专业课知识,更多地在学高数、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知识,所以我们姑且把从高考志愿出炉的七月末到大一下学期开学前都认为是在预习计算机专业。以上推荐的学习内容,学得越快越好,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你能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知道自己应该去学什么新知识。在开学前完成 编程语言入门 +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一上学期完成 web技术栈 + 认真读一本某编程语言的书籍(外国译作最好)大一下开学前的寒假完成 独立开发的一个项目 + 自己主动想学的知识大一下学期开学后可以试着联系学校实验室老师。实验室项目有偏科研和偏工程两种,早些加入可以两种项目都有尝试也有利于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读研or工作)另外如果想先人一步在大二开始上专业课前对计算机四大基础学科有所基础,也可以暂缓加入实验室的计划(大二上再申请),而是在大一下学期去深入学习计算机底层知识(四大学科)计算机组成原理(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相关的动手项目也比较少且抽象,建议多参考学习优秀的资源)计算机网络(动手实现一个爬虫,可以做本校教务系统的爬虫,配合你的web知识做第三方教务查询系统)操作系统(深入学习Linux相关知识,参照各种优秀的博客资源动手实现简单的Linux内核)数据结构与算法(可以买一本考研王道数据结构书,通读一遍后到一些算法题网站去做做题(下面给出了链接))另外记住这一阶段不要再满足于百度搜到的各种教程,教程只能解一时之渴,要有计划地阅读计算机专业书籍,系统地深入地学习知识!为什么选择web作为入门领域?长远来看,大家总会在某一个领域深入学习,这个领域可能是web开发,可能是后端架构,可能是算法工程师;当然也可能是计算机视觉,可能是NLP,可能是网络空间安全,可能是数据挖掘。只有在某一个领域学精才有可能有好的工作,有持续的科研产出。各行各业都是高端人才供不应求,中端人才供需平衡,初级人才供大于求的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就是成为领域专家,领域专家是创造者而非搬砖的码农,要不然你和培训班的同学又有什么区别呢?web算是门槛很低很容易上手的一个领域,选择该领域作为对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探索可以短时间内看到效果,且该过程涉及的计算机知识较广,有助于提高未来学习的信心。而后我们再去挑战难度更大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三、题外话1. 英语及数学怎么学都不过分,对于目标比较远大的同学来说(我就不是这种),虽然我不是大佬,但是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提些建议大一通过四六级是基本要求(不过有些学校可能不允许大一参加,没关系,尽快通过就行)建议每天背单词(墨墨背单词 + 对应的单词书(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选择对应的单词书,托福/雅思,四六级,考研等等))数学科目一定要拿高分(下面也有提到,数学科目学分高比重大,对四年总成绩影响极大(我就是因为考了好多门70多分的数学课导致目前处于保研边缘)。不过我觉得我认为我没考好其实不是没努力而是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没能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所以后面有建议去看考研数学视频,课程有趣不枯燥,老师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凝练))千万要重视 数学 和 英语 在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性!即便你曾经数学或英语不好,但现在一切都来得及,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同学或网络求助。2. 计算机软件专业推荐参加的竞赛专业类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RoboMaster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高校微信小程序开发大赛数学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英语类“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3. 信息检索能力的重要性大学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来争取来得到的,信息检索能力尤为关键,分享几个我探索出来的比较好用的方法:(1)QQ寻人:有时候我们经常想联系一下某位学长学姐咨询一些事情,这个时候如果你平常加了很多QQ群就很有帮助,你可以直接在QQ搜索栏搜索学长学姐的名字,相信你和TA一定会至少有一个共用的群。这个方法我几乎百试百灵,每次都能加到很nice的学长学姐。(2)百度高级搜索我们经常想搜索一下学校历年发布的某项通知,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百度的站内搜索来完成如下图所示,在搜索内容后加上 site:网站地址就可以实现站内搜索,当然你也可以点击百度搜索那里的搜索工具来完成此操作。迅速搜索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百度站内搜索我校2015级推免(保研)名单(3)整理好你的收藏夹下面提到过我的Chrome收藏夹(这里建议大家平常就用Chrome浏览器吧,甚至选课还有速度加成)存了五百多个网站链接,我自觉还是挺有用的,我分别按照以下几类进行了存储:编程相关论坛博客技术工具教程其他学习相关- 竞赛课程美赛论文英语学校相关- 常用校内网站信息量巨大的通知生活-娱乐办公我自以为收藏夹还是很有帮助的。此处省略500字...4. 转专业我认为对于想转入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大一一定要努力学习拿到转专业资格,另外也不用太担心关于大一学年少学了计算机知识课程的问题,很多学校大一学年基本上都在学公共课程,专业课涉及的很少。另外我还想放出一张比较有代表性的表格,我统计了我们学校今年刚刚完成的2018级的转专业结果,大家可以一窥整个转专业的趋势,热门专业都是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大部分转专业的学霸选择了我校最强的自动化以及计算机、软件、机器人这样的热门专业,这些信息学科的热门程度在我校已经超过了另一热门领域(经济工商管理等)。而像冶金、资土、机械、材料这些我校实力也很强的学院在转专业季节或许有些尴尬。清华2019年转专业报名人数大于计划接收人数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姚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航空动力方向)、工业工程、建筑学经济学、经济与金融、会计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新雅书院)、法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看专业名盲猜我们也知道当今的热门就是「信息技术 + 经济管理」5.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绝对是目前计算机行业最最热门的方向,不过我了解甚少Macbook Pro 值得入手吗?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你,绝对值得。我是大三转投 MacOS 阵营的,真的是用上后就再也回不去了。7. ACM有做过一些入门题后来就放弃了,我对ACM的看法是有些人比如我应该就是智商不适合吧,如果觉得自己能力不够的话就不要浪费时间了8.实习答主在大四十月份申请到了某大厂的实习,还顺道在此完成了毕业设计,对于读研的同学来说,因为研究生实验室很有可能不让实习,所以利用大四去实习是很好的选择。实习信息可以直接关注各大厂招聘官网以及牛客网、BOSS直聘等渠道,在内推泛滥的年代,在牛客网上随便找找都能找到各家的内推码。如果想直接就业的话当然是越早出来实习越好,最早的话可以在大三上学期结束的寒假就开始了,如果这个时候就能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实习,证明你的实力和潜力是绝对很不错的!9. 高质量代码提前设计,精简为上,积累经验,学习他人包含三个基础方面利用版本控制工具,自动化部署与监控等工具管理项目注重代码风格,遵守一定的规范配置风格检查,单元测试,测试覆盖率等工具对项目质量做出硬性管理当然在2020年的今天,无论是 Java 还是 Python,学出来之后找工作都是很容易的,而且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教程(免费)每天拿出2-3个小时自学就可以,学的时间长了,也一下子消化不了,如果你想学习的话,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学习编程语言吧!第一阶段 :Java基础1.认知基础课程2. java入门阶段3. 面向对象编程4. 飞机小项目5. 面向对象和数组6. 常用类7. 异常机制8. 容器和数据结构9. IO流技术10. 多线程11. 网络编程12. 手写服务器13. 注解和反射14. GOF23种设计模式15. 正则表达式16. JDBC数据库操作17. 手写SORM框架18. JAVA10新特性19.数据结构和算法20. JVM虚拟机讲解21. XML技术解析第二阶段:数据库开发全套课程1.Oracle和SQL语言2.Mysql快速使用3.PowerDesigner使用4.JDBC数据库5.Mysql优化6.oracle深度讲解第三阶段:网页开发和设计1.HTML基础2.CSS基础3.JavaScript编程4.jQuery5.easyUI第四阶段:Servlet和JSP实战深入课程1.Servlet入门和Tomcat2.request和response对象3.转发和重定向_Cookie4.session_Context对象5.JSP6.用户管理系统7.Ajax技术8.EL和JSTL标签库9.过滤器10.监听器第五阶段:高级框架阶段1.Mybatis2.Spring3.Spring MVC4.SSM框架整合5.RBAC权限控制项目6.Hibernate37.Hibernate48.jFinal9.Shiro安全框架10.Solr搜索框架11.Struts212.Nginx服务器13.Redis缓存技术14.JVM虚拟机优化15.Zookeeper第六阶段:微服务架构阶段1.Spring Boot2.Spring Data3.Spring Cloud第七阶段:互联网架构阶段1.Linux系统2.Maven技术3.Git4.SVN5.高并发编程6.系统和虚拟机调优7.JAVA编程规范8.高级网络编程9.Netty框架10.ActiveMQ消息中间件11.单点登录SSO12.数据库和SQL优化13.数据库集群和高并发14.Dubbo15.Redis16.VSFTPD+NGINX第八阶段:分布式亿级高并发电商项目1.基于SOA架构介绍2.VSFTPD和Nginx和商品新增3.商品规格参数管理4.Jsonp5.CMS模块6.广告位数据缓存7.SolrJ和SolrCloud8.商品搜索9.商品详情10.单点登录11.购物车12.订单系统13.分库和分表14.分布式部署第九阶段:毕设项目第一季1. 电子政务网2. 企业合同管理系统3. 健康管理系统4. 商品供应管理系统5. 土地档案管理系统6. 聊天室设计和实现7. 码头配套和货柜管理系统8. 百货中心供应链系统9. 病历管理系统10. 超市积分管理系统11. 动漫论坛12. 俄罗斯方块13. 个人博客系统1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5. 影视创作论坛16. 屏幕截图工具17. 超级玛丽游戏18. 飞机大战游戏19. 雷电第十阶段:毕设项目第二季1. 微博系统2. 写字板3. 坦克大战4. 推箱子5. 电脑彩票系统6. 记账管理系统7. 新闻发布系统8. 医院挂号系统9. 仓库管理系统10. 停车场管理系统11. 网络爬虫12. 酒店管理系统13.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14. 车辆管理系统15.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16. 旅游网站17. 搜索引擎18. 进销存管理系统19. 在线考试系统20. 物流信息网21. 住院管理系统22. 银行柜员业务绩效系统获取方式:私信小编 “ 资料 ”,即可免费获取!2020年最新Python教程如果你处于想学Python或者正在学习Python,Python的教程不少了吧,但是是最新的吗?2020Python自学教程全新升级为《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九大阶段能力逐级提升,打造技能更全面的全栈工程师。第一阶段:python开发基础和核心特性1.变量及运算符2.分支及循环3.循环及字符串4.列表及嵌套列表5.字典及项目练习6.函数的使用7.递归及文件处理8.文件9.面向对象10.设计模式及异常处理11.异常及模块的使用12.坦克大战13.核心编程14.高级特性15.内存管理第二阶段:数据库和linux基础1.并发编程2.网络通信3.MySQL4.Linux5.正则表达式第三阶段:web前端开发基础1.html基本标签2.css样式3.css浮动和定位4.js基础5.js对象和函数6.js定时器和DOM7.js事件响应8.使用jquery9jquery动画特效10.Ajax异步网络请求第4阶段:Python Web框架阶段1.Django-Git版本控制2.Django-博客项目3.Django-商城项目4.Django模型层5.Django入门6.Django模板层7.Django视图层8.Tormado框架第5阶段:Python爬虫实战开发Python爬虫基础Python爬虫Scrapy框架以上这些Java和Python自学教程我已经为大家打包准备好了,希望对正在学习的你有所帮助!评论或私信小编“学习”获取。小编回复的可能比较慢,喜欢小编的可以关注支持一下,谢谢大家支持!总而言之,我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因为我认为她是最有可能实现我「改变世界」梦想的专业,虽然时至今日与梦想渐行渐远(自己太菜了hh),但还是很喜欢这个专业,至少未来能有不错的薪资~祝愿各位能在这个暑假,乃至整个大一期间培养起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做一些很酷的项目,尽快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以规划。相信我,未来的四年一定会很美好!有缘再见~

鸽之翼

关于考研初试,你所需要知道的套路和坑

距离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距离此公众号更文也有差不多有一年,从备考到考试也有十个月的时候,现在也陆陆续续的进入复试准备,调剂或者实习就业的时间。我是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备考,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之所以选这所学校,后期也没改,一直坚定着,第一,北京被称为帝都,16年暑假的时候去过,留下了不一样的故事;第二,作为大城市,资源相对于其他地区高校肯定要好的;第三,想去做志愿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作为在北京读书的学生,几率肯定要比其他地方要高。关于考试科目,我选的专业是软微的软件工程专硕,也是考着最难的科目,英语一,数学一,867,之所以公共课难,是因为英语一偏重于学术性,长难句要比英语二难,而数学一也要比数学二难,书要多出一本概率统计数二不需要考,数一就要,知识点同样也要比数二多,比如三重积分等。软件工程备考的专业867,在还没正式出参考书目之前,看了以往的经验贴,按王道408的模式复习就可以了,我们专业是考三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前两科在校期间上过课,有初步印象,数据结构完全是自学,408还有一门是计算机组成原理,北大软微是不考的,16年北大脱离408,变成自主命题院校就不考机组。北大软微也没有出考纲,就是参考书,在还没出参考书,只是出招生计划和招生简章的时候,北大软微的群就炸了,考试科目的变更,从原先的831到822再到867,纷纷都在猜测北大是不是要考机组了,如果在加机组,那岂不是凉凉,上个学期还在校期间就看过机组的公开课,后面快速看完了,完全不知道在讲啥,就放弃了。 软件工程这个专业也与其他专业不同,貌似大部分高校都是在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去企业实训,也叫培训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一直习惯校园生活,再去其他地方,可能不适应也是难说,我们这一届是第一次考研和就业班一起实训,考研班的同学在完成基本的实训,更多时间偏重于考研复习的备考,从七月中旬一直到十二月份,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复习的时间。考试地点从刚开始的不确定到后面的确定,这期间学校领导和这边考试院做了大量的沟通,最终解决了异地考试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能在归属地和学校所在地。考试前的备考是一段难熬的历程,难熬期一般是考试前的20天左右,看着考试时间的来临,心里不慌是假的,题目做不对也会有哪种立马放弃考研的想法,但自己偏偏不服,都坚持了这么久,马上就要考试了,再坚持下,再坚持下就能看到终点了,这些年来,除了高考,再加上考研,还有什么时间能让你放弃休息时间,熬夜,早起,拼了名的去教室看书复习,目的是什么,就是想改变现有的状况,有个不一样的自己。新闻报道也有说,一本科生在企业被认为是最低文凭,一气之下准备考研,今年考研人数增加到了290w+,20年估计要破330W的大关,你懂得?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强,研究生踩本科生的例子也很常见,在公司上班,你表现的比研究生要好,但工资就是没它高,考研势必成为未来的趋势。我依旧记得,考试前的20天之内,教室的钥匙变成我锁门,那个时候熬夜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从原先的11:30睡觉,到后面的12:40再到后面的1:30,2:30,3:00睡觉,早上也从原先的6:00到后面的8:00起来,一直往后拖,因为晚上的效率要比白天的要高,一上午做的题有时还没晚上做的题目正确率要高,那个时候可以挑战生命的极限,不怕死就往死里学,钥匙在手,通宵随时奉陪,这里真心不提倡,身体是第一本钱,身体搞垮了,神马都是浮云。当时的考试书籍考试前的一天,班上大部分都在考场附近预定了房间,准备过去住,而我们也没考虑在那边住,早上打的过去,晚上打的回来,反正又不远,这种突然改变作息方式,在某种程度下肯定是不适应的,继续睡寝室也可以哦,这种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如果实在远,预定房间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考试的地点在中山学院那边,今年的考研人数是290W,其中有应届生110W,大部分是往届生和二战三站的考生,考试前由于没去踩点,出现特别尴尬的场面,第一科是思政考试,本以为在一楼,就就近进入找到101的那间教室,后面怎么找,就是没找到我的座位号,那个时候开考已经开始,慌得一批,还好在巡考员的带领下找到了教室,就在上面的A栋,如果有时间去踩点的一定要去,不然紧张的心情会影响考试的状态发挥的。在午休的时间段,在学校发现了很多面孔,很多都是在职考研,好好的工作不做,为什么要来参加研究生考试,而且还是这难熬的日子,不得想象,社会竞争压力大,不学习想要过上好日子,那肯定是难上加难,现在文凭社会,没有文凭走出去还真的难。 想归想,后面的考试,真的叫风云变化,考场如战场,没有任何人能确保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真正能应付的就是全心全意的备考,后面英语,数学写到爆炸,英语跟着何凯文的点情班,给了三篇作文模板,后面看到题目的时候,可以直接套用他的模板,英语一是一幅图,第一眼想的的就是insist坚持的意思,后面奈何自己模板没记住,导致自己写句子,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作文,本打算一个小时写完,后面基本就靠第一印象确定答案。数学也是如此,时间不够用,后面的三道大题写完,前面基本没时间写了,整体上数学一要比17年的难,18年的简单,而且运算量要大,考完数学后基本所有人都奔溃了,都想放弃,网上,群里都很多,后面还是熬着一股劲,把专业课考完,专业课完全避开了算法题,可见对跨考生多么友好,有的题目就是王道上面的原题,前两年的真题的原题,一字都没改动。考完以后释怀了,准备了整整一年,只要内心不后悔就行,有的东西你是完全把控不住的,尽人事,听天命,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机会在等着我们去开启。我的计划安排如果考研成绩过了国家线,能调剂的就调剂,不能调剂的就先去西部计划,再考虑未来的事。起码这一年我坚持考北大的愿景没有改变,不管其他人怎么看,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就行。给20年的考生一点建议:考研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颓废了几年,忙忙碌碌的等着大学毕业,是考研让自己变得有目标,变得让自己从迷茫到有明确的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原先是说不参加高考的人生不完整,如果你大学迷茫,可以尝试考研去真正找回那个迷茫的自己,而不是整天除了寝室就是王者,英雄联盟的世界。第一,先确定好目标院校,目标专业,考试科目,确实好了就别随便改,如果你是英语一,数学一改英语二,数学二那问题不大,反之就是难。确定的院校可以是985/211,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很多时候别吓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用太在乎其他人的感受哦,有的985/211会有一些歧视,还有其他要求的限制,一定要想清楚在做决定。第二,定好学校专业就是复习,如果从三月份开始,数学可以从教材开始看起,刷教材背后的题目,英语词汇也要开始了,具体每天多少词汇自己根据自己的基础来定,可以看些英文杂志,网上都有,都可以去搜的,资料不需要多,精就好,跟老师每门只需跟一个老师就好,不然没那么多时间去消化和吸收。第三,上课老师,B站,公众号都有这样的资料下载,具体的老师比如数学汤家凤,张宇,李永乐老师,汤家凤老师讲的细,李永乐老师讲现代确实细,张宇则比较幽默,看他的视频不笑那是不存在的。英语老师何凯文,他的每日一句可以跟,最起码可以让你每天看句子,具体的根据自己需求来,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思政九月份开始也不急,跟着肖秀荣的就没错了,专业的话如果跨考,三月份就得抽时候看专业,不是跨考暑假开始也不急,刚开始数学,英语是大块头,文科类的记得过,具体的要问考过的学长学姐哦。

教以为己

2021山东大学计算机考研成功经验指导分享

我是一个普通一本“三跨”考生,我本科是数学类,跨考计算机类,经历重重磨难,终于如愿所偿。当时我之所以选择山东大学,是因为山东大学属于实力很强但又不是那么出众的学校;而且它的数学类在全国名列前茅,一直是他们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而且报名的人数不是很多,查询去年的报考情况,居然有收调剂的同学,而且调剂的基本只要本科数学类的,这样刷去了一大部分调剂的,最后符合的就不多了,而且调剂的有一部分是一双非的同学,当时我想应该不会很难考,只要初试过了,复试不要出大问题,基本应该不会有问题了。当时就各种了解,在2019年4月份了解到山东大学的数学学院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要独立出来成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学院,而我本科也很喜欢计算机方向,本科也上了不少课程,但当时就心动了,就进一步进行了解,原来山东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原来属于数学系,在数学系下招生,而且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教授叫王小云院士,破解了几个非常难以破解的密码,一举带领山东大学走上国际顶级水平;并且在国家大力推行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的研究,山东大学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顺势而为,非常具有吸引力,我感觉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专业,看了学院的2020年的招生计划,计划2020年招收17个学硕,20个专硕和10个左右的非全,感觉招生人数虽然只有37个左右,但是考虑到今年第一年招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报考的人应该不会很多,所以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是弊端就是由于第一年招生没有往年的真题,所以准备专业课可能有一点困难,但是看到招生目录上的专业课有三个方向,专业课都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824)或是离散数学(826),可以根据自己选择考824还是826,这些专业课本科都学过而且也学得不错,但是离散数学感觉难度有一点大,就选择了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在问了学长学姐后,让我们可以以王道或是天勤的作为资料就行复习,后期和学长买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一些期末试题作为资料。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招生计划在官网可以查询,第一年是以50人左右的规模就行培养,第二年100人左右,逐年增加,所以2021年招生规模会控制在100人左右,以今年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大概在150人左右,进入复试46人,最后录取45人(包括一个强军计划),由于舆情的影响,专硕名额扩招了6个,基本上进入复试的都录取了(有一人放弃复试,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下家,直接放弃复试)。从初试试题上看,今年的试题由于是第一年招生,没有真题,但是王道书基本上已经完全涵盖,大题和一些难题直接就是王道书上的题目和一些软专常考题,所以说,吃透王道的基本可以保证拿高分了,其他的一些知识点可以参照学院的考试大纲进行查缺补漏。总体来说,这两年报考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对21的考生来说也是机会,21是会扩招至100人左右的规模的。1.思想政治理论对于政治一般跟着肖老师和徐涛老师的基本考研满足要求了,买肖老师的全套+徐涛老师的视频课程,当然你也可以跟着其他老师学习,全套的也不用自己到处找资料,省时省力也不错,自己找资料也可以锻炼自己的信息搜寻水平。我是1000题做2遍,然后肖8做选择题,考前一星期肖4猛背,基本在66左右,当然要考70分+还是要留点心。有时自己做选择题会错很多,心态很崩,或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心态真的要炸,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最近几天可以先不做题,而是多看看书,把一些知识点记牢靠,再来做题,查缺补漏。2.英语由于这几年山东大学的院线一般都是校线,2019年工学是50分、50分、70分70分,今年是45分、45分、70分70分,政治英语降低了5分,一般过线的话都不是很难。我是暑假期间《10天搞定考研词汇》每天花3小时猛背了两遍,之后就没碰过单词方面的东西,直接进入真题,在真题中认识陌生单词与训练句子,当然能每天外加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来辅助,个人觉得直接进阅读阶段开始学拆句子最快速有效,(基础好的忽略)。单词阶段结束的早的同学,建议直接进入阅读,加上新东方李旭和唐迟视频练习,体会老师所讲方法并不断练习;把英语一(全部)和英语二(10年后)的阅读根据自己进度进行训练,一天至少3篇以上,保证做题的连续性,第二天翻译文章,搞清楚结构和单词和句子,把自己错的原因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写上最正确的解决思路,下一次做题时候看看自己之前错的,总结一下,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出现;弄清楚每句话每个单词,留最新3年考前模拟冲刺即可。阅读后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看自己错的原因,不断总结,如果有时间在做一遍(我是把2010年之后的英语一再做了一遍,有的还是再一次犯错,这样的题要好好斟酌一下,认真总结)。对于英语翻译我的随缘,只要把阅读搞上去了,我就放心了(当然大佬级别的还是得准备一下)。英语作文最最主要的就是不同题材准备好后狂背,狂背,狂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能脱口而出,之后要完整的默写一遍(这个步骤个人感觉及其重要,直接决定了你想说的能不能写)然后在背诵,多注意默写错的地方;后期就是以背默的为基础,对背默的进行改写(检验水平的不二法则)。英语复习的过程对于很多工科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过程很枯燥,必须制定好计划,严格执行,耐住性子。3.专业课刚刚说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刚刚成立没有真题,主要以王道的书为主即可,吃透王道,140分+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专业课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824)或是离散数学(826),可以根据自己选择考824还是826,这些专业课本科都学过而且也学得不错,但是离散数学感觉难度有一点大,就选择了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在问了学长学姐后,让我们可以以王道或是天勤的作为资料就行复习,后期和学长买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一些期末试题作为资料。学院有考试大纲,大家可以参照学习,其中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严蔚敏,吴伟民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张铭,王腾蛟,赵海燕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参考《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和《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7版)》,(美)詹姆斯·F. 库罗斯(James F. Kurose);(美)基思·W. 罗斯(Keith W. Ross)著。826离散数学参考《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7版)》,Kenneth H. Rosen,机械工业出版社。4.复试网安学院复试比占一半,所以复试逆袭是可能性很大的,只要准备好。以今年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大概在150人左右,学院线为学校工科线(45分、45分、70分、70分、285分);进入复试46人,最后录取45人(包括一个强军计划),由于舆情的影响,专硕名额扩招了6个,基本上进入复试的都录取了(有一人放弃复试,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下家,直接放弃复试)。复试比1:1.1。对于复试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几乎所有学校都往后推了,今年复试使用了双机位与网上笔试与面试,笔试就是按照大纲要求笔试以口试作答;由于要方便与口试,所以大部分笔试题都是概念性比较强或是就算量很少,题目都是一些很经典的问题,大家准备考研不用钻牛角尖,难度不会很大;面试的问题随机不固定需要多方面准备,老师喜欢从你的介绍中挑问题问你。最后祝愿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