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非核心外语类期刊汇总落经山

2018年非核心外语类期刊汇总

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屈指可数,而大学外语教师数量是所有学科中最庞大的之一。僧多粥少,这些核心期刊的一大半版面都被学术大咖包揽,新人少的可怜,非博士非教授的青椒更很少露面。不过,能够发表在非核心外语类期刊也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肯定。这里分享国内的外语类期刊投稿链接,对青椒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外国语文研究外文研究语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外语与翻译当代外语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外国语言文学东方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测试与教学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与符号学研究语言战略研究免费在线图书馆文献资源

学习英语?这5本英文外刊杂志绝对不容错过!

英语学习就像攀登高峰,有的人全程眉头紧锁,一步一咬牙;也有的人欢欣愉快,很快到达峰顶;当然,更多人半途而废。英语的学习,与其愁眉苦脸应付每一天的英语学习,不如寻找一些有趣的外刊,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也能飞速提升。好啦~今天小叮当就来给大家带来,外刊读物的推荐!国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这本杂志看上去感觉是介绍美国地理,其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内容早已超出地理学的范围,涉及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摄影、文化、美食等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之所以推荐NG,是因为该杂志图文并茂,趣味性爆表,并且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同时又具备很高的文学性,绝对能给你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让你在无形中提升英语。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而且《The Economist》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也正是基于此,通常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党的世界观和认知观,搭建英语语感的思维方式。《The Economist》在语言方面的精巧使用和再创造堪称英语杂志最佳。它坐拥一系列牛津大学出身的总编辑,是学习英语写作的超级范本,其语言风格机智、严谨、有力度,用词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The Economist》是所有英语考试的题源,包括高考英语、CATTI翻译证书、MTI考研、托福、雅思、专四专八、四六级、考研英语、GMAT、GRE等等。科学 Science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科学》杂志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而难以阅读,这个大可以放心,虽然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但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英语基础只要不错就可以尝试阅读。如果说大部分杂志比较适合文科生的话,《科学》绝对是理工科学生的心头挚爱,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果要发表SCI论文,《科学》更能提供最前沿的科学思维和写作方式。纽约客 The New Yorker创刊于1925的《纽约客》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它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也是其特色之一。《纽约客》虽然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纽约当地文化,并设有专栏“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但高质量的深度报道使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首先,必须承认《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相比于《经济学人》与《科学》的精英学术,《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ACT、托福、雅思考试里常常会出现《纽约客》的文章。多读《纽约客》有助于提升语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学英语不可多得的地道读物。时代周刊 TIME《时代周刊》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创立于1932年,目标是做出一部能适应忙人的时间,使他们费时不多,却能周知世事的出版物。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且最主要的新闻杂志,封面人物代表了举足轻重的新闻热度。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人物都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风暴的人,而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杂志每年的“年度人物”(Persons of the year)。而且时代周刊的权威性不仅仅是靠封面那些大人物带动的,它见证了这个世界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文章相对客观,有深度,基本上看时代周刊就能较为准确的了解世界上近期发生的大事,经济,科技,人文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而这些内容又往往紧扣时代的命题,也需要英语学习者一直不断阅读、学习。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说到《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的《读者》,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杂志。Reader's Digest1922年创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也正是因为其内容的多样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多扩大知识面,而且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趣味性、知识性等,让人更专注于内容本身。再给大家八卦一下吧,世界华文第一期刊,中国甘肃的《读者》杂志创刊时也曾用“读者文摘”这个名字,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发生法律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读者》。以上就是本次小叮当给大家推荐的五本杂志啦,当然比如《大西洋周刊》、《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等杂志也都各有推荐的地方,总体而言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的筛选,避免贪多不烂。【wechat:thinku700 可获得所有外刊资源】

没阶

10本全球极高影响力的外刊,读完这些你的英语将提高N个level!

阅读是英语水平进阶的必经之路,而原汁原味的外国报刊、读物则是保证英语地道,不跑偏的不二法门精读外刊,词汇量暴增双倍不在话下!我们常说要因地制宜,学英语也是,要因材施教。在阅读外刊时,我们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当然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刊物。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家想养成长期阅读习惯,那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刊物类型就是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刊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主流报刊杂志,你们可以在里面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外刊进行阅读。时事新闻类同类刊物: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大西洋月刊、卫报小编推荐:①《Time》时代周刊报刊简介:《时代周刊》(Time)创立于1923年,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是特地为日益增长的国际读者群开设一个了解全球新闻的窗口。推荐理由:而《Time》由国外资深作者写作而成,不仅用词讲究,句法使用也非常丰富,并且十分严谨, 可以帮助大家积累更多丰富的表达方式。英文学习素材涵盖范围广泛《Time》作为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有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也会对国际事件进行跟踪报道。随机的考试阅读题库四六级、雅思、托福、GRE、考研英语中国的阅读和写作,都曾出现过《Time》周刊中报道过的国际事件或实时热点内容。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不仅仅可以在阅读时代周刊时收获单词、阅读、作文、语法等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真正深入到地道的英美语境中学英语!②《News week》新闻周刊报刊简介:《新闻周刊》是美国新闻类杂志中因评论优秀而获得荣誉最多的周刊,与《时代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并称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在广告收入上,它超过了《时代》;而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推荐理由: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百代里,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新闻通过各种渠道涌到我们度面前。而《新闻周刊》是少数真正应该进入大众心里,也是美国杂志中因评论优秀获得荣誉最多的报刊。其新闻范围涵盖广泛,包括商业、科技、社会、艺术和娱乐等方面。你可以跟着它学习很多更专业的新闻类英文术语,学习它的写作段落、句型等,对同学们英语阅读和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③ 《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报刊简介:《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是一本有集合文学、新闻、科学与艺术类的杂志。推荐理由:《大西洋月刊》经常刊登一些著名作家对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和看法,让你即使没时间看新闻也能了解全球的最新实时动态。其中它还帮助人们认识一些新的作家和诗人,也帮助作家和诗人发表作品。因此,一些英文诗词美句皆在你的英文写作中派上用场,对于长期的英文句式积累更是锦上添花。④《The Guardian》卫报报刊简介:《卫报》是创刊于1791年,是英国创刊最早的报纸之一,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推荐理由:《卫报》的消息比较灵通,常有一些独家新闻,注重报道国际新闻,擅长发表评论和分析性专题文章,其中大块文章较多,有借鉴学习价值。比起其他同类杂志,是难度适中的,词汇表达多样化的,内容充实而丰富的,同时能够贴近生活,使同学们产生阅读兴趣。卫报的主要板块包括:世界、体育、足球、观点、文化、商业、生活、环境、旅游、货币,等,如下所示:商业经济类同类刊物:经济学人、彭博新闻周刊、哈佛商业评论、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小编推荐:①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报刊简介:《经济学人》创办于1843年9月,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推荐理由:划重点!杂志名字虽然叫经济学人,但是其实什么都有不单单止于经济方面。如:新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很受欢迎。该杂志英文电子版可通过移动App、网站或者有声版阅读每周完整内容。这本杂志最特别的地方是:所有栏目都会隐去撰稿人的名字,并使整本刊物保持语调一致。所以它的文章风格很统一,似乎都出自一人之手。语言运用很精准,也是几乎被所有老师推荐的原因,太适合用来学英文了!②《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业周刊报刊简介:《彭博商业周刊》是美国著名的的商业性杂志。最早于1929年开始出版,曾经由美国纽约的著名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出版发行。2009年末,彭博新闻社买下了该杂志,并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推荐理由:《彭博商业周刊》和其他金融、商业资讯不一样的是:它更加注重内容的新闻性、前瞻性、深度和观点,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的读者。不同于和原汁原味西式早餐完美搭配的《经济学人》,它更像是在浦东的文华东方,毗邻黄浦江畔,和一笼汤包组成完美的组合。可以说,对于想培养国际视野的朋友,《彭博商业周刊》必然是首选。③《Harvard Business Review》哈佛商业评论报刊简介:《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HBR)是192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杂志,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推荐理由:《Harvard Business Review》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报刊中所选取的文章经历了世界各地读者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检验,是公认的全球商业管理的经典之作,也是所有商业领袖在每个管理问题上的必读之作。如果你对商业内容感兴趣,或是有将来出国读商科的打算,那么这本外刊就是你闲暇时阅读的不二选择。娱乐休闲类同类刊物:国家地理、人物、孤独星球、Vogue、连线、名利场小编推荐:①《The New Yorker》纽约客报刊简介:《纽约客》(The New Yorker)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内容覆盖新闻报道、文艺评论、散文、漫画、诗歌、小说,以及纽约文化生活动向等。推荐理由:这本杂志专注于深度报道政治文化事件。最有特色的是「The Talk of the Town」,描绘了纽约日常生活事件,最佳轻松有趣方式解西方文化,别出心裁。写作质量很高,一些段落、句式、句型甚至还可以用在同学们今后的英语类写作中,也是小编最为推荐的刊物之一。②《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报刊简介:《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外刊杂事。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推荐理由:在过去的几年,《国家地理》杂志的开篇文章总是涉及到环境,森林砍伐,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濒危物种,曾多次出现在英语类考试,如四六级、雅思等的口语或作文题目中。中,杂志发表的一些文章还重点涉及到历史和新产品,新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比如说基因技术,食物安全等,都可被当作英语类写作和阅读考试中的教材使用。③《People》人物报刊简介:美国《人物》杂志创刊1974年,视角专注于美国的名人和流行文化,是 Time Warner 媒体集团旗下杂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报导讲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还有深度的明星访谈,八卦而不媚俗,强调短小文章迎合时代阅读习惯,由于其编辑方向的精确,便被封为最适合在厕所阅读的主流杂志。如果你在英语写作中,对描写人物和形容事物的词汇贫乏,《people》人物这本外刊是你的不二之选。一边看着自己喜欢的人物就把英文学了,还能增加词汇量。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今天,早发表的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1、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https://www.wpi.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诺丁汉大学的论文数据库。含131篇免费硕博论文,涵盖医学、艺术、教育、法学、工学等学科。3、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http://adt.caul.e.au)澳洲数字论文计划,由澳洲大学图书馆员协会发起。包含澳洲40余所大学的15440篇硕博论文,涵盖各个学科。4、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http://www.lib.ncsu.e/ETD-db/ETD-search/search)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3937篇免费博硕论文,涵盖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气、核能、机械、材料、食品、林业、土壤等各学科。5、University of Pretoria :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http://upetd.up.ac.za/)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电子学位论文,含3000多篇电子博硕论文,涵盖社会学、食品、建筑、经济、信息、生化、教育、管理、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其中2876篇可免费获取全文。6、Ohio State University(http://www.ohiolink.e/etd/search.cgi)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含12677条记录,索引更新及时,还可在线翻译成中文,涵盖机械、电子、管理、哲学、化学、环境学、材料、数学、物理等学科,可免费获取。7、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8、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http://www.dspace.cam.ac.uk/)由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毒哉

外语文献为什么对研究上海特别重要

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历史离不开外语文献,但在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看来,对外语文献的需求,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上海一样那样高,这也促成了由其主持的课题“外语文献中的上海”在2011年被立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历时七年,“外语文献中的上海”在近期结项,并于5月17日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院举行了成果发布会暨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外语文献中的上海”成果发布会暨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海量的外语文献近代上海租界很大程度上是中外共建、共管、共处的城市,在很多机构、制度、事件中,外国人是行为主体,是亲历、亲见、亲闻者,在重建、再现、描述与租界相关的历史中,外文资料至关重要。对此,大家早有共识,这也是“外语文献中的上海”这一项目得以列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根本原因所在。近代上海在大部分时间里,实际上由三个城市组合而成,即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机关工作用语分别是英文和发文,华界设在租界里的司法机构会审公廨办案亦兼用英文、法文,两租界与华界正式往来文书也多用外文。近代上海居住过数量可观的外国人,最多时达到15万人,国籍最多的时候有58个。1910年以前,一直是英国人最多,1915年以后则是日本人最多。这些国家先后在上海设立过30多个领事馆或总领事馆。他们在上海的活动,也产生了大量与上海有关的外语文献。第三个方面则是近代上海外国人出版了数量可观的外文报纸、杂志和图书,其中英文报刊《字林西报》发行历时百年,法文、日文、俄文报刊数量也很丰富;另外,上海还有专门出版西文书籍的洋行,出版过许多与上海有关的书籍。最后则是因各种原因来上海访问、旅行的外国人,名人有如罗素、萧伯纳、泰戈尔等,他们留下了很多关于上海的游记或观感文字。熊月之认为,这些外国人、外国机构,作为近代上海历史的亲历、亲见、亲闻者,有的甚至是上海重大事件、工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建造者,是上海一部分社会的管理者,留下的关于上海历史的文献资料对复原、再现、了解上海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熊月之外语文献可以纠史之偏在进行“外语文献中的上海”项目过程中,熊月之深切地感受到如果不重视外语文献,对于相关历史文献没有进行仔细的整理、梳理、研究,“那么上海很多人物、事件都是说不清楚的,它们产生的重要影响也不会得到完整的理解”,比如常常被视为洋人特权体现的会审公廨。会审公廨亦称会审公堂,外国人则称其为“混合法院”,在小刀会起义导致公共租界变成了华洋共处的局面下而诞生的司法机构。因此它常常被视为是维护洋人特权的机构,其中中国官员虽为主审,但被认为但实际上在审判中只是外国陪审官的附庸。熊月之很早就对公共租界首任谳员陈福勋抱有浓厚兴趣,但苦于中文资料稀缺、零散、不成系统而未能深入。但在进行“外语文献中的上海”这一项目时,他发现外语文献里有关陈福勋的记载相当丰富,也通过对他个人的研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会审公廨。比如,1874年,不断有人因偷摘公家花园的花朵,被巡捕扭送到公廨。陈福勋认为,在中国看来,这些人无非是游园时心血来潮,不是有心行窃,不算什么大问题,因此,仅予轻判,使其知道敬畏就可以了。但在外国领事看来,这不是小事,如果不严加惩处,彼此效尤,那不用半日花就得被摘没。再如,1875年,一个姓徐的人,因偷窃英国牢狱内羊肉等物,被巡捕解送公堂。陈谳员讯明后将徐判责一百板,枷示两礼拜。与谳员一起会审的英国陪审官达文波认为徐系惯犯,若仅枷号,满限释放后,必仍在租界行窃,建议将其拘禁三个月,期满后遣返原籍。陈福勋援引大清律例与之相辩,令人意外的是,英国陪审官给出的依据也是清朝法律。双方相持不下,最后两相妥协,作出折中处理:枷号两个月,责一百板。甚至有一次,谳员陈福勋与陪审员之间因判决发生激烈争执,最后演变为当场闹翻、不可收拾的场景。无独有偶,1905年则发生了更为著名的“大闹会审公廨案”。在熊月之看来,陈福勋的个人经历已经足以说明,“在会审公廨,中国谳员与外国陪审员之间的关系,既有交流,也有协商,还有矛盾与冲突。”也即是说,双方呈现一种复杂的关系,中国官员绝不仅仅是陪衬和摆设。不仅如此,以往因为中文资料里记录陈福勋发布了租界华人使用电灯的禁令,导致其背负了保守的名声。但是熊月之通过对比西文资料发现,陈福勋是相当开明的,他极端赞赏电灯,曾组织过42名文人写文章做诗赞赏电灯,所谓的禁令只是执行道台命令的无奈之举。“由此可见,外语文献对于研究上海史,在存史之真、补史之缺、纠史之偏、详史之略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在中外共处的近代上海,尤其如此。”熊月之说道。《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之一《上海故事》外国人视野下上海的江南、海派和红色文化“外语文献中的上海”项目产生了一批学术成果,其中一个阶段性成果就自2017 年 2 月起陆续推出的 “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 ”。在这些文献里,与上海有关的方方面面都能在其中找到资源。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王健负责翻译了《上海租界及老城厢素描》一书,其中的文章来源于当时上海一份著名的英文报纸《文汇报》。当时西方人的游记、书信、报刊中有着大量关于江南民间信仰的记载,甚至是一些中文文献都鲜有的、比较冷门的信仰。比如明清时每当日食发生,官员都要举行护日仪式,这在西文文献中都有记载。另外,一些西方传教士还热衷于田野调查,比如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直在上海、江苏一带任教职的法国神父禄是遒曾经对江南地方信仰作了大量的考察,他搜集了大批的道教符箓,成为了今天研究江南正一道教的宝贵资料。“实际上,西方人对于江南乃至中国民间信仰的看法也是其整体的中国观念的一部分。”王健说道。在西方人对上海的印象中,豫园可能是最为复杂的一个地方了。在19世纪末之前,一般外国人因为豫园周边街道狭窄和河流污浊,对豫园的评价极低。欧洲仿青花瓷器上的柳园图但是19世纪末,一位名叫阿绮波德立德夫人来上海,西方人对豫园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她在自己的游记《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中将豫园误以为是在欧洲广为流传的爱情悲剧《柳园记》的发生地,使豫园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并且改变了西方人对于豫园的想象。1980年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上海,指定要看的地方就是湖心亭,而且在湖心亭上喝了茶,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育民看来,女王显然是知道豫园湖心亭与柳园故事之间的关联。西方人将豫园湖心亭附会为“柳园茶馆”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陶飞亚则看到,江南天主教教会的刊物中有很多关于红色文化的记载,“天主教教徒说到红色文化,虽然因为教义不能同意暴力革命,但是他们对共产党的很多主张并不反对,他们认为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要建造一个公平的社会。所以展开了非常多的讨论。”熊月之认为,应该把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作为一体性进行研究,它们具有内在的支撑体系,绝对不是简单的拿出来进行结合。“如果把它们关联起来看,就可以看到外语文献中这方面的材料实在很多,对于我们理解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提供了一个极其难得、非常丰富的、宝贵的资料库。”

生元

「SSCI投稿经验系列之四」语言学的好期刊来了!

应广大粉丝的要求,梅小森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适合有语言学相关学科背景的同学和老师们投稿!如果你喜欢“SSCI投稿经验系列”,欢迎留言评论,和梅小森互动,告诉我们你感兴趣的期刊,我们会全力帮你一探究竟。今天梅小森给你介绍一本刊《 Language Testing》《语言测试》《语言测试》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的期刊,发表关于外语、第二语言、附加语言和双/多语言/跨语言(以下统称为L2)语言测试、评估和评估的原创研究。自1984年以来,它的特点是高影响力的L2测试论文,涵盖理论问题,实证研究和评论。该杂志的范围包括测试、评估和评估儿童和成人作为L2语言学习者所学的口语和手语,并将测试作为研究和评估工具,用于提供有关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现能力的信息。许多文章也有助于方法创新和国际上二语测试的实际改进。此外,《华尔街日报》还发表了有关第二语言测试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包括在教育、就业和国际流动等不同领域,利用测试对二语学习者做出高风险的决定。欢迎提交的论文涉及第二语言测试中的伦理和哲学问题,以及围绕第二语言测试设计、验证和技术问题的论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二语语言测试使用的反冲和影响,测试对二语学习者群体的影响,以及对二语学习评估的突破性应用的研究。此外,该杂志希望发表复制研究,以帮助嵌入和扩展该领域的一般性发现的知识。......期刊官网:https://journals.sagepub.com/home/ltj不愧是语言类的期刊,梅小森还发现《语言测试》期刊官方公布了免费收听官方语言测试的播客“语言测试”http://ltj.sagepub.com可以免费收听论文音频那么被这本期刊收录的论文选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下面,梅小森就为大家找来了《语言测试》最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梅小森选的这两篇论文不仅有趣还解决了现实中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启发。附上最新期刊目录:梅小森还发现《语言测试》致力于鼓励跨学科研究,并希望收到来自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教育测量、心理语言学、通识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政策等不同领域的现有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与语言测试和评估相关的子学科。好啦,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SSCI期刊投稿经验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邓小平

想提升英语,读哪些英文杂志好呢

1.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道,以及一些书评。文章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2.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国杂志。1922年创刊,月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它所涉及的故事文章涵盖了健康、生态、政府、国际事务、体育、旅游、科学、商业、教育以及幽默笑话等多个领域。3.VANITY FAIR《名利场》《名利场》是美国著名生活杂志,主要宣扬当代文化的刊物。内容包括政治、名人、图书、幽默、新闻、艺术和摄影。4.TIME《时代》《时代周刊》(Time)又称《时代》,创立于1923年,是半个世纪多以前最先出现的新闻周刊之一,《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5.The New Yorker《纽约客》《纽约客》(The New Yorker),也译作《纽约人》,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和评论,另外也会刊发一些文学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及幽默小品和漫画作品。6.Monocle《单片眼镜》Monocle是一本跨界杂志,内容涵盖国际新闻、商业财经、艺术文化、设计潮流等领域。7.Forbes《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8.National Geography《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是1888年10月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出版的图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杂志内容为高质量的关于社会、历史、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图片之质量标准也为人们所称道。9.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孤独星球》是世界最大的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内容涉及当地地理、人文风俗、历史文化,交通住宿,轶事传闻。10.Nature《自然》英国著名杂志《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杂志以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颖。11.The Lancet《柳叶刀》《柳叶刀》以其在全世界所拥有的高影响因子。本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12、People 《人物》《人物》(People Weekly)是美国的一本创办于1974年的杂志,每周都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报道名人和普通人群的故事,最初的创办宗旨就是讲述平凡人的不凡故事,但除了报道普通人,也报道明星,每期杂志的封面人物都是读者希望获得更多了解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神鬼神帝

《现代英语》是什么级别刊物?是正规期刊吗?可以评职称吗?

现代英语杂志 省级期刊主管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单位:海外文摘杂志社ISSN:2096-7985CN:10-1666/G4本刊旨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学习国内外英语教学经验,探索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为交流英语研究和交流提供平台。教学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促进我国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栏目设置】教学研究,翻译探索,学科建设,语言和文化,经验交流

鹅毛笔

外文文献无从下手?收下这份全面指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我们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更不用提阅读外文文献了。但是阅读外文文献对于把握最新科研动态,扩充自己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阅读外文文献的经验。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作参考。如何有针对性地查找文献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不全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①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论了。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②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内都有几个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怎么知道谁是“领军人物”呢?这里提供两个小方法:第一,在ISI里检索本领域的文献,利用refine功能找出论文数量较多的作者或课题组;另一个方法,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规模较大的国际会议,登陆会议主办方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作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就是了。③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知道了查什么样的文献后,那么具体怎么去查文献?通过关键词、主题词检索: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通过检索某个学者: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如何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关于文献的整理,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的,抱着一种先下载下来再说的心态。往往下载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着磁盘空间。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对于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这里有个简单方法,只关心三点:①文章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给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②文章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③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当然,对所有的未读文献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尽可能用50字左右来归纳文章(包括文章的目的+表征手段+主要结论)。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在归类时,重要文献可以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当然分类的标准还有其他,例如根据中文/英文、综述/研究论文等。如何阅读科技文献① 明确文献的阅读目的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是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文献整理分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概括了各文献。下面介绍的是几种不同目的的文献读法?目的1. 回顾重要内容的读法——take home message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最好从discuss里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抓到重点。目的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introction重点读intro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Reference中),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当然,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容易使人变得懒惰。目的3.写文章的读法——discussion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觉到好的英文句型,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的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就不容易忘记。② 根据文献的类型来确定阅读顺序对于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看文献的方式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自己要做什么。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invited paper或是发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大家写的。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注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③ 阅读文献中各个部分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及Title与legend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变得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会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④ 文献阅读的一些建议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看。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 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把论文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看过的文献要温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做好笔记和标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如果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如何提高英文科研的写作能力英文文章的写作是文献阅读的副产品,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最好是以英语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然后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① 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阅读英文文章的习惯,争取每天30~60分钟。刚开始可以选择以读英文报纸、英文新闻为主,逐渐转为读专业杂志。② 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于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表(Figures),最后才执笔。③ 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小标题)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第一稿,切忌追求每一句话的完美,更不要追求词语的华丽,而主要留心逻辑(logic flow),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写作时,全力以赴,尽可能不受外界事情干扰(关闭手机、座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第一稿。还要注意:一句话不可太长。④ 学会照葫芦画瓢。没有人天生会写优秀的科研论文,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在向别人学习时,切忌抄袭。在美国一些机构,连续7个英文单词在一起和别人的完全一样,原则上就被认为抄袭(plagiarism)。⑤ 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对abstract和正文中的关键语句要字斟句酌。科研文章里的一些话是定式,比如“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we performed……”(为了探索……的机制,我们做了……),“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former,but not the latter,hypothesis……”(这些结果支持了前面的观点,而不是后面的,假设……),“Despite recent progress,how……remains to be elucidated……”(尽管最近的进展,如何阐明……)等等。用两次以后,就逐渐学会灵活运用了。学会用“Thesaurus”(同义词替换)以避免过多重复。第二稿的修改极为关键,再往后就不会大改了。⑥ 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记住:学术期刊一般不会因为具体的语法错误而拒绝一篇文章,但一定会因为逻辑混乱而拒绝一篇文章。发表论文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要明白:论文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向同行们宣告你的科研发现,是科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科研论文写作时,一定要谨记于心的就是: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明白的意思,但一定要逻辑严谨!其实,中文和英文论文皆如此!

事思

六种外文版图书入选2018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

央广网上海11月27日消息(记者傅闻捷)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6日发布了2018“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书目。《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英文版、《瓶花谱·瓶史》英文版、《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总目提要》英文版、《话题的结构与功能》日文版、《巧虎的开心创意小屋(中国故事系列5种)》日文版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绘本版)》越南文版等六种外文版图书获得翻译资助。据悉,“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2015年创设的翻译出版资助项目,重点支持外籍或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的译者译介中国作品,旨在以发现和协助有能力、有热情的国外人士翻译优秀中文作品为突破口,提高翻译出版的质量,推动出版“走出去”,促进优秀中文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出版、传播和推介。该项目采用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负责实施、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形式,注册在上海市的出版单位、社会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出版物均可申请翻译资助,为出版物提高翻译出版质量、促进版权输出提供更好条件。外方出版社、译者可委托中方单位申报。“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既涵盖已出版外文版本、进入国外主流渠道的中文出版物,也支持尚未出版外文版本,但已签订版权输出合同的优秀出版物。为保证翻译质量,要求在外籍人士或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人士中遴选译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一方面是资助、鼓励优秀外籍译者译介中国作品,另一方面是引导、支持本市出版单位更加重视译文质量,积极寻找有能力、有热情的翻译者。除了翻译质量,“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在评审资助项目时,对制作、发行外文版图书的外方出版社有较高要求,主要看它能否把译作推送进主流渠道。徐炯说,资助以外语为母语的译者翻译本国作品并进入目标语言市场,这是一种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有利于增加外国读者对本国作家、作品的了解,增进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设立“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的目的,就是要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热情的国外人士翻译介绍优秀的中文作品,借助他们更贴合当地读者阅读习惯的语言风格,改善和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2015年推出后获得较好反响,四年来共收到申报项目涉及英、韩、法、日、意、德、越南、塞尔维亚、俄、波兰、西班牙文11种语言81种图书。“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办公室组织知名翻译家、资深出版人、专家学者三轮评审,对每一个申报项目的中文版和外文版样书(译稿)认真审读,从翻译质量、外文版在目标市场的发行价值、目标市场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水平及外方出版社在目标市场的推广能力和影响力等指标进行评议,最终票选出入选书目。2018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的六种图书有四种的外文版已经在海外市场出版发行,另外两种的外文版将于明后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