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适莽苍者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今天,早发表的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1、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https://www.wpi.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诺丁汉大学的论文数据库。含131篇免费硕博论文,涵盖医学、艺术、教育、法学、工学等学科。3、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http://adt.caul.e.au)澳洲数字论文计划,由澳洲大学图书馆员协会发起。包含澳洲40余所大学的15440篇硕博论文,涵盖各个学科。4、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http://www.lib.ncsu.e/ETD-db/ETD-search/search)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3937篇免费博硕论文,涵盖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气、核能、机械、材料、食品、林业、土壤等各学科。5、University of Pretoria :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http://upetd.up.ac.za/)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电子学位论文,含3000多篇电子博硕论文,涵盖社会学、食品、建筑、经济、信息、生化、教育、管理、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其中2876篇可免费获取全文。6、Ohio State University(http://www.ohiolink.e/etd/search.cgi)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含12677条记录,索引更新及时,还可在线翻译成中文,涵盖机械、电子、管理、哲学、化学、环境学、材料、数学、物理等学科,可免费获取。7、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8、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http://www.dspace.cam.ac.uk/)由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一本

国内外学术期刊常识大科普

版权声明:来源(首发):微信公众号《技能Tools》是不是有的小伙伴论文都发了好几篇了,但对一些期刊的专业术语还云里雾里,这期为大家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一些基本常识情况,投稿前对一些期刊常识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到心里有底。由于文章涉及内容比较多,先来个小目录理理。国内期刊核心期刊所谓核心期刊其实就是由一定的遴选体系筛选而产生的期刊,目前,在国内一共有七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我们常说的中文核心)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又称“C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是我们常听说的“统计源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如果期刊被同时被两种核心期刊遴选体系认定为核心,那么该期刊就是双核心期刊,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南大CSSCI核心期刊为通常意义的双核心期刊。普刊普刊是相对于核心期刊来说的国内的合法刊物,正常情况下,分为省级、国家级,但是经过某部门或者团体筛选,成为核心的刊物就脱离了省级、国家级的划分,统一成为核心期刊,普刊发表容易,对文章内容要求也较低。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一般说来,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省级期刊省级期刊,即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A类、B类、C类期刊A类期刊、B类期刊、C类期刊等是在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论文答辩、科研项目申报、学术水平评估等场合经常出现的提法,容易与核心期刊相混淆。从国家层面,并没有对期刊的此类划分。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最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因此,A、B、C类期刊等级的划分,是由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标准也不同。C刊“C刊”是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简称,与C类期刊不同,C类期刊是各单位根据本单位考核标准制定的内部划分,而“C刊”则专指CSSCI期刊。国外期刊SCI、EI、ISTP(现称CPCI-S)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世界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我们搜索下载外文文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Elsevier、Springer的字样。以上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国外期刊的相关内容,那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国外一些学术期刊及检索系统的概况。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Elsevier、Springer(不只这些)是出版商的名字,出版商那里拥有期刊文献版权,即拥有文章的全文内容,所以我们下载文献的时候会看到这些出版商的名字。而我们常说的SCI、EI只是文献索引数据库,他们从出版商那里收集某些期刊论文的公开信息数据(题目、作者、摘要、参考文献)储存到自己的数据库里,然后再添加一些自己的信息,比如分类号之类的东西,然后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参数,比如SCI每年推出JCR(期刊引证报告,后文有介绍)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SCI、EI数据库里看不到文章全文内容的原因。其实EI隶属于Elsevier旗下,获取数据还是很便捷的;而我们常见的SCI、SSCI、CPCI都是Thomson Reuters(汤森路透)旗下的。说到底(以SCI为例),SCI是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只是个检索工具,而我们投稿是投给SCI源期刊(即SCI数据库索引所依据的杂志)。EI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信息提供者之一,早期出版印刷版、缩微版等信息产品,1969年开始提供EI Compendex数据库服务。EI以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全面且水平高为特点。EI收录5000 多种工程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专著。收录范围包括核技术、生物工程、运输、化学和工艺、光学、农业和食品、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石油、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1995年以来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开发了称为“EI Village”的系列产品。工程索引(EI)目前主要有三个版本: EI Compendex光盘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数据库、Engineering Village 2。2009年以前,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 Compendex标引文摘(核心数据)收录、EI Page One题录(非核心数据)收录、会议论文。EI 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但是还分为期刊检索和会议检索。也就是源刊JA类型,会议CA类型,相比而言,JA的含金量要高一些。Web of Science、SCI、ISI概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是国际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机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1992被加拿大汤姆森公司的分公司Thomson Scientific & Healthcare收购,即为Thomson ISI。ISI成立以来,先后推出了SCIE、SSCI、ISTP、A&HCI和ISSHP等许多著名的学术研究检索工具和数据库。Web of Science是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提供引文分析。是一个由多个文献检索数据库组成的平台,旨在支持科学和学术研究。Web of Science(WoS)以ISI Web of Knowledge(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作为检索平台。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核心合集)是该平台上的首要资源,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引文索引,具体数据库构成看下图。当然了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除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外还收录了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数据库,具体详情看下图。无论是在数据库还是数据深度方面,对于Web of Science平台数据库的订阅各个机构都不尽相同。当你查阅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库进行精准查询。下图所示为我所在机构订阅的数据库列表。SCI与SCIESCIE是SCI扩展版,SCI收录3000多本自然科学期刊,SCI系统出版形式先后出现过四种:最开始是印刷版(SCI Print),后升级为光盘版(SCI CDE)和联机版(SCI Search),最后发展成网络版,SCI也扩充到8000多本期刊,更名为SCI-Expanded(SCIE), 成为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其中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CIE)就是SCI的网络版。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二者在选刊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收录的期刊数不同。随着网络版的普及,SCIE就是SCI,慢慢趋于通用,都是指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SCI-Expanded数据库。现在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上已经看不到SCI了,只有SCIE期刊数据库。但仍有部分院校重视SCI及SCIE的区别,所以这些院校的同学投稿前要多加注意了。ESCIESCI(新兴资源引文索引,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是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的新指标。与SCIE、SSCI、A&HCI成并列关系,但ESCI的收录期刊的标准低于SCI、SSCI、A&HCI,是普通期刊入选这三大索引的必经之路。ESCI的推出让普通期刊在进入SCIE 数据库前,或质量降低的SCIE期刊被剔除前多了一个缓冲带(所以说ESCI期刊并不是正式的SCI期刊,只是进入到SCI期刊的预备队)。ESCI的推行让期刊的收录路径更趋清晰,使期刊的分级更趋合理。ESCI的推出使得WoS期刊数据库更多地收录那些在学术领域己经具有地区性影响力的期刊,并且更早的追踪到新兴的领域和趋势,从而扩大WoS期刊数据库的收录范围和评价规模,更能大幅增加WoS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ESCI 期刊的论文都可以在Web of Science的核心数据库中查到(所以说别以为WoS核心合集里能检索到的都是SCI),但是每年的JCR中不报道这些E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ESCI期刊的引用也不会被计入影响因子的计算(有待考证)。Master Journal Listhttp://mjl.clarivate.comMaster Journal List 是汤森路透公司提供的ISI收录的期刊总列表,收集了ISI所有数据库的期刊,通过这个网站你可以查询某个期刊被ISI Web of Science平台上的哪个数据库收录了,也可以查询某个期刊是不是SCIE期刊,同时可以查到是不是SCI期刊,甚至也可以查到是不是ESCI期刊等等。ESI(摘自百度百科)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是汤森路透基于SCI和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SCIE、SSCI库中近11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50%的国家/地区和居前0.1%的热点论文。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所有统计数字每两个月更新一次。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JCR、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现今JCR是基于SCIE期刊数据库的(它的SS版本对应SSCI数据库)。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800种核心期刊(光盘版)在内的8000多种期刊(网络版)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五年影响因子、被引用半衰期等指数加以报道。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各个期刊的影响因子等数据。并非所有期刊都有影响因子,必须是被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的SCIE和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才会有相应的影响因子等数据。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JCR期刊分区(这部分内容采摘自LetPub官网)目前,根据JCR分区表对SCI论文进行评价的模式已被国内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纳,因为它有利于鼓励科研工作者向本学科的高级区域投稿。国内主流参考的SCI分区依据主要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又称中科院JCR分区)以及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分区两种,两种分区方法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它们均基于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基础之上。在国内,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则被更多的机构采纳以作为科研评价的指标。中科院JCR分区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针对目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因素,以年度和学科为单位,对SCI期刊进行4个等级的划分,每年10月份发布最新年期刊分区数据。SCI期刊中科院JCR分区查询方式:微信搜索小程序“中科院期刊分区”。期刊学科划分中科院JCR分区表对所有期刊的学科划分如下:大类学科:医学、生物、农林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技术、数学、物理、地学、地学天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共13个大类。小类学科:13个大类下面又分出176个具体的不同学科类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本期刊只可属于一个大类学科,但是一本期刊却可以属于多个不同的小类学科。例如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只属于“工程技术”的大类学科,但具体可进一步细分为5个小类学科。期刊分区方法中科院期刊分区依据也是基于一个期刊的影响因子,但是采用的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优点是减少了有些期刊影响因子逐年波动较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具体方法:根据13个大类学科,分别将各大类的SCI期刊由3年平均影响因子划分为1区(最高区)、2区、3区和4区四个等级。中科院分区的1区到4区的期刊数量不等,呈金字塔状分布,前5%为该类1区、6%~20% 为2区、21%~50%为3区,其余为4区。Top期刊中科院分区表的大类分区中还会遴选出一些优秀的Top期刊,2015年以前top期刊遴选规则如下:大类1区期刊直接划入Top范围内;2区中2年总被引频次指标位于前10%的期刊也归入Top期刊集合。2015年,在上述定量测度规则的基础上新增同行评议的考量因素。对于少数期刊,尽管不在上述定量方法划分出来的top期刊的范围中,但经过科学共同体评议,被认为是高学术影响力期刊,直接被采纳加入top期刊;2016年扩大top期刊范围,小类1区期刊设置为top期刊。汤森路透JCR分区期刊学科划分汤森路透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期刊分区方法Journal Ranking以当年的影响因子为基础,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当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学科分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前25%为该类1区、26%~50% 为2区、51%~75%为3区,其余为4区。合并/更名期刊的处理方式中科院分区表是基于JCR的数据,但对于JCR中期刊刊名更名/合并的情况进行数据规范处理。对于变更刊名的期刊,JCR会保留两个刊名,会计算两个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表会将变更前期刊数据合并到变更后的期刊,且重新计算影响因子,只保留变更后刊名和ISSN。下面一张图对两种分区方法进行了对比期刊自引我们在投稿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期刊要求或是引导作者去引用1-2篇他们刊物的文章,从而提高他们期刊的影响因子。自引(Self-citation)在SCI期刊编辑出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在学术圈中也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一个期刊的自引率超过30%就算高了,大家投稿时就该多注意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可以检索到期刊的去自引影响因子;登录LetPub网站可以查询某个SCI期刊的自引率,同时也可以查询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是否为OA期刊、期刊官方网站以及期刊投稿网址等数据。https://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journalappCN与ISSN类刊物“CN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所谓CN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通常被称之为CN类刊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国内发行的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CN刊号。否则视为非法出刊。“CN号”由字母“CN”和6位数字及分类号组成,CN为中国的国名代码,前2位数字为地区代码,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分类号与刊号用“/”隔开,比如机械工程学报的CN号为“11-2187/TH”,期刊的分类法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划分。“ISSN号”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的简称。所谓ISSN类刊物,是指国际连续出版物(期刊、杂志、报纸等)。ISSN号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我国大部分期刊都配有“ISSN号”。ISSN由8位数字组成,分两个部分:序号和检验码,ISSN可以作为一个检索字段,从而为用户增加了一种检索途径。正规刊物一般都这两个刊号。国际刊号不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国外对杂志管理得很松散。但是CN刊号则不同,我们国家对杂志登记管理得是很严格的,只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且必须在新闻出版局登记,接受年审等各项审查,在新闻出版局登记的刊物才有CN刊号。所以大家选择期刊要擦亮眼睛了。OA期刊OA(或称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提出的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理念。OA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是指读者可以免费在线获取同行评议论文的期刊,由于其开放获取的特点,有利于国际上科研成果更有效地传播,不受到科研机构购买数据库的限制。OA期刊这种模式可以使一些研究成果被更多读者了解,因此很多科研人员喜欢发表开放获取的期刊,尤其是那些被SCI收录的OA期刊。OA期刊模式开放存储(绿色OA)作者在论文发表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或专业知识库(即作者自存档),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12个月)后开放发布。知识库自身并不进行同行评议。但它们保存的文献通常是在别处经历了同行评议过程的。知识库可以包含预印本、刊本或两者都有。开放出版(金色OA)开放出版是指期刊论文发表后通过互联网立即免费阅读。开放出版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整个期刊开放出版,所有论文均免费阅读,简称开放期刊;二是期刊本身以订阅为主,部分论文可在交纳论文处理费后开放阅读,简称开放论文。无论是绿色OA还是金色OA都是一种对最新学术成果采取的迅速开放和交流的方式。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投稿的时候,期刊会要求一位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会收到所有的期刊通知,包含审稿进度、同行评审意见以及审查结果等。虽然期刊认为通讯作者只是单纯的行政角色,在一些国家文化里这个角色与资历相关,国内也有这个现象,通讯作者通常是项目领导或高级研究员,他们的通讯地址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动。万一项目领导刚好是贡献最多的人,他可以同时担任研究的第一与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而不是简单的“通讯联系人”。最重要的是,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审稿、写综述。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同时是具体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第一线操作的实施者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人,又是初稿的执笔人,对研究结果和数据的真实性负首要责任。通讯作者可以是论文的任何作者。要是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换句话说, 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制中,有点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的作用(当然了有的机构不是),甚至在评奖考评、职称晋升时,第一作者的权重远大于通讯作者,所以投稿文章的第一个名字一直是最抢手的位置。共同第一作者按照国内期刊署名方式,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的,就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这样依次排名,评职称时,第一作者也只认可1个人,不能同时有2个人享受第一作者的职称加分。而SCI英文期刊不同,第一作者可以有多个,即共同第一作者。有些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当然了这可能基于这些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同样大小或者项目难度大合作完成等情况。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微信公众号《技能Tools》作者个人收集整理,如文章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作者,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益;如有纰漏,欢迎随时批评指正;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李达

学习英语?这5本英文外刊杂志绝对不容错过!

英语学习就像攀登高峰,有的人全程眉头紧锁,一步一咬牙;也有的人欢欣愉快,很快到达峰顶;当然,更多人半途而废。英语的学习,与其愁眉苦脸应付每一天的英语学习,不如寻找一些有趣的外刊,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英语水平也能飞速提升。好啦~今天小叮当就来给大家带来,外刊读物的推荐!国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创办的九个月后即开始发行。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这本杂志看上去感觉是介绍美国地理,其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内容早已超出地理学的范围,涉及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摄影、文化、美食等内容。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之所以推荐NG,是因为该杂志图文并茂,趣味性爆表,并且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同时又具备很高的文学性,绝对能给你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让你在无形中提升英语。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而且《The Economist》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也正是基于此,通常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党的世界观和认知观,搭建英语语感的思维方式。《The Economist》在语言方面的精巧使用和再创造堪称英语杂志最佳。它坐拥一系列牛津大学出身的总编辑,是学习英语写作的超级范本,其语言风格机智、严谨、有力度,用词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The Economist》是所有英语考试的题源,包括高考英语、CATTI翻译证书、MTI考研、托福、雅思、专四专八、四六级、考研英语、GMAT、GRE等等。科学 Science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科学》杂志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而难以阅读,这个大可以放心,虽然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但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英语基础只要不错就可以尝试阅读。如果说大部分杂志比较适合文科生的话,《科学》绝对是理工科学生的心头挚爱,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果要发表SCI论文,《科学》更能提供最前沿的科学思维和写作方式。纽约客 The New Yorker创刊于1925的《纽约客》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它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也是其特色之一。《纽约客》虽然四分之一的内容是纽约当地文化,并设有专栏“城中话题”(The Talk of the Town),但高质量的深度报道使得读者遍布全球各地。首先,必须承认《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相比于《经济学人》与《科学》的精英学术,《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ACT、托福、雅思考试里常常会出现《纽约客》的文章。多读《纽约客》有助于提升语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学英语不可多得的地道读物。时代周刊 TIME《时代周刊》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创立于1932年,目标是做出一部能适应忙人的时间,使他们费时不多,却能周知世事的出版物。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且最主要的新闻杂志,封面人物代表了举足轻重的新闻热度。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人物都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风暴的人,而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杂志每年的“年度人物”(Persons of the year)。而且时代周刊的权威性不仅仅是靠封面那些大人物带动的,它见证了这个世界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文章相对客观,有深度,基本上看时代周刊就能较为准确的了解世界上近期发生的大事,经济,科技,人文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而这些内容又往往紧扣时代的命题,也需要英语学习者一直不断阅读、学习。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说到《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的《读者》,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杂志。Reader's Digest1922年创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也正是因为其内容的多样性,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多扩大知识面,而且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趣味性、知识性等,让人更专注于内容本身。再给大家八卦一下吧,世界华文第一期刊,中国甘肃的《读者》杂志创刊时也曾用“读者文摘”这个名字,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发生法律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读者》。以上就是本次小叮当给大家推荐的五本杂志啦,当然比如《大西洋周刊》、《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等杂志也都各有推荐的地方,总体而言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的筛选,避免贪多不烂。【wechat:thinku700 可获得所有外刊资源】

名教

专家学者聚焦我国英文学术期刊发展

9月28日,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英文刊现状、困境及发展路径”研讨会于北京召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现代国际关系》主编王文峰、《现代国际关系(英文刊)》执行主编赵金富、《中国国家问题研究》执行主编姜志达、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主编孙学峰、《中国国际战略季刊》执行主编张哲馨、Asian Journal of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编辑部主任钮松等参与会议。会议就新时代如何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国际国内影响力、推进英文刊大数据发展、提高我国英文刊国际化程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讨。据了解,中国目前有548种英文学术期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文社科英文学术刊物获得极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我国英文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也相应提高。但在国际范围内,我国的英文刊发展仍然落后于一些国家,如何提升人文社科英文学术期刊的规模和水准是值得各界关注的问题。姜志达认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社科期刊“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且为“走出去”的社科期刊提供了重要议题和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较为缺乏,很多学术议题和研究体系一直由西方掌握,许多研究只是对西方研究成果的吸收,而具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不多,国际化的对话能力欠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思想和学术领域逐渐改变了西方垄断的局面。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国学者和学术期刊掌握着合作理念的倡导权和合作机制的创建权,学术研究有了中国自己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议题,并以此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学术刊物的国际话语权。对于任何期刊来讲,稿源及稿件的质量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据张哲馨介绍,目前中国英文刊的稿件大多来源于国内学者,国外学者投稿较少。因英文水平所限,部分国内学者文章的英文表达不够规范,或直接用中文写成,期刊编辑再进行修改或找专业人员翻译。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提高英文刊稿件质量,要提高稿件的翻译水平,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思想、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此外,与会专家还就期刊定位、智库建设、国际化程度等问题进行讨论。(光明融媒记者 李睿宸)

豆花女

外文文献下载神器,获取全球期刊论文

在国内检索下载外文文献有些不方便,许多高质量的外文文献不能检索到,或者无法下载到,这对国内有需的硕博研究生和科研人员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外文文献下载神器,收录了全球大量的权威期刊和数据库,并且更新速度快,还都可以获取原文。这个外文文献下载神器便是:掌桥科研【zhangqiaokeyan.com/LBJH-2020091401】为何叫它神器呢?1、掌桥科研整合了全球众多知名权威学术网站的数据库,比如IEEE、Springer、Elsevier、Taylor、Wiley等,除此之外,还有全球各大名校的学术论文库,比如自于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剑桥、哈佛、牛津、斯坦福等930所高校的论文。2、目前外文文献已收录了5500余万篇,包括,期刊、会议、学位、专著、OA文献、文摘、科技报告、军事报告等,月更新几十万篇,最新发布的论文都可以检索到并获取原文。3、网站网页有一个十分贴心的功能:机译,那就是对中外文对照显示,检索查找很方便,这对于外文不好的同学来说很友好。4、网站的外文文献获取时可以选择翻译成中文,且能保留原文格式,中外文对照显示,一站式解决,省去了不少时间,提高科研效率。

神嚣

国外sci刊物值不值得投稿

国外sci刊物值不值得投稿?当然值得,不过向国外sci刊物投稿,有很高的门槛要求,作者若当下水平不够,还是优先考虑国内刊物投稿更为合适。当然想要在学术界走得更高更远,向国外sci刊物投稿不可避免。首先,国外sci刊物投稿为什么值得国外sci刊物,是指被sci收录的国外期刊。证明向国外sci刊物投稿值得,不得不说一下sci的地位和影响力。知道什么是sci,值得投稿的答案不言而喻。sci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地说:从地位、影响力以及含金量上,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要比国内核心论文更高。比如评职称时,sci论文的加分比国内核心更高。所以,国外sci刊物值得投稿,一旦发表sci成功,可以说明作者的科研能力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被更多人认可。其次,怎么向sci刊物投稿sci刊物影响力很大,投稿的文章必须足够匹配相应影响力时,才有可能被录用发表。而投稿是发表sci论文的第一步。我国作者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向sci刊物投稿,一是找到目标sci刊物,通过官方邮箱投稿;二是找专业人,匹配推荐sci刊物,操作sci论文投稿流程。关注知实学术,与多本期刊合作,欢迎私信留言

句赘指天

2018年非核心外语类期刊汇总

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屈指可数,而大学外语教师数量是所有学科中最庞大的之一。僧多粥少,这些核心期刊的一大半版面都被学术大咖包揽,新人少的可怜,非博士非教授的青椒更很少露面。不过,能够发表在非核心外语类期刊也是对自己学术能力的肯定。这里分享国内的外语类期刊投稿链接,对青椒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外国语文研究外文研究语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外语与翻译当代外语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外国语言文学东方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测试与教学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与符号学研究语言战略研究免费在线图书馆文献资源

桔梗花

SCI拒稿原因有哪些?被拒后还能挽回吗?

本文来自【91学术网】www.91xueshu.com人生说穿了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如何面对失败、与失败相处、从失败中站起来。学术研究人员或研究生在学术生涯中最常见的挫折之一就是被期刊拒稿,每次的论文投稿难免都会伴随多次的拒稿。这的确令人沮丧,没有成功投稿还是其次,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想法和热情无法被审查委员所认可,如果一直无法成功刊登甚至会怀疑自己做研究的能力。这个过程有长有短,全都取决于自己怎样去处理情绪的问题,以及后续的改正进步措施。一、期刊拒稿原因1.写作和组织技巧太差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文章的格式,在此推荐一种常见的SCI期刊格式。通常,SCI杂志(尤其临床杂志)上的论文格式为文题(Title)、栏外文题(Running 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words)、引言/背景(Introction/Background))、材料(病人)与/方(Materials(Patient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致谢(Acknowledgements),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所以这种格式也称为IMRAD (Intro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格式。2.缺乏原创性、创新性或重要性结果无概括性;所用方法因新技术出现已过时;扩展或复制已发表成果的二次分析未补充充实的专业知识;研究只是报告已为人所知的知识,而未将其扩展至新的地理、人群或文化背景而使知识具有创新性;非原创性、可预见性或无意义的结果;结果无临床、理论或实际意义。3.投稿前论文准备不充分未遵守期刊对投稿文章的规定,或者文章句子表达不简练明确,标题、摘要、投稿信无说服力,图表设计很差,以及大量的粗心错误等,如错误的文法或拼字。对于SCI论文而言,英文语言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文章语言不够地道,对此一般建议投稿前进行语言润色。倘若耗时数月甚至数年的研究成果,仅仅因为语言问题,而错过了发表在SCI期刊上的机会,那么是非常可惜的。二、期刊拒稿如何挽回1.如果sci论文发表被拒绝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论文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数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SCI期刊,编辑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2.如果sci论文发表被拒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其他SCI期刊。3.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不仅仅是笔误也有专业知识上的错误,因为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你相同领域的专家。如果作者对否定的原因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在回复中委婉地表达一下你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新的一轮审稿程序。

爱在路

获国际学术界认可!郑大主办的英文期刊EEM被SCIE数据库收录

【郑大考研网育博书店】专注郑大考研辅导13年!提供郑州大学考研真题、考研资料、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研辅导班等郑州大学研究生院考研信息。近日,由郑州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简称EEM,中文名《能源环境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简称SCIE)数据库正式收录,并将于2021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这也是郑州大学首个跨过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数据库直接进入SCIE的期刊。期刊简介:《能源环境材料》Energy &Environmental Materials,EEMEdited By: Guosheng Shao and S. Ravi P. SilvaOnline ISSN:2575-0356Online CN: 41-1452/TBTotal publications: 58Cites: 507Views: 105944Last updated: 13 Jul 2020 Zhengzhou UniversityEEM是由郑州大学和John Wiley & Sons, Inc.联合出版的一本英文国际期刊。期刊主要面向能源捕获、转换、存储和传输材料以及洁净环境材料。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挑战,开发环境兼容、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材料及技术是人类社会缓解化石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EEM为来自于化学、物理、材料、工程等多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激发新火花、提出新概念、发展新技术、推进新政策,共同致力于清洁、环境友好的能源技术研发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期刊入选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D类支持,期刊于2018年4月出版第一期,目前,EEM已出版10期,发表文章58篇,截止2020年7月7日,总下载量突破100000次,引用总量超过500次,已被Environment Index (EBSCO publishing)和INSPECT(IET)收录。2018年,在国内材料化学物理领域进行的国产期刊优秀科研成果TOP10的评选中,EEM刊登文章入选了7篇。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 (简称SCIE ,科学引文索引)2003-至今数据。SCIE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研究水准的数据库,50年来,基于一套严格的选刊程序以及客观的计量方法,SCIE数据库中只收录各学科领域中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至今其收录了全球自然科学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8000多种学术期刊。使得SCIE在作为文献检索工具的同时,也成为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最重要基本评价工具之一。利用SCIE数据库可以快速检索科研信息,可以全面了解有关某一学科、某一课题的研究信息,提供该文献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信息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引文索引,揭示了学术文献之间承前启后的内在联系,帮助科研人员发现该文献研究主题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研究,从中获取创新性的研究思路,了解本课题在全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帮助自己准确的把握研究方向,找到新的研究思路,进行基金撰写申请。此外,还可通过Email和RSS定制主题及引文跟踪服务,随时把握最新研究动态。EEM被SCIE收录,是郑州大学学术期刊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提升学校及其所主办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拥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次EEM被SCIE收录,标志着EEM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其成长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对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为我国能源与环境材料的理论研究、应用发展和产业提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陌要爱

四种方法帮你轻松查找SCI期刊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ISl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公布的一项数据,自1975年开始,JCR每年公布一次上一年的数据。影响因子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2010年某一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为例,IF(2010年)=A/B,其中A为该期刊2008-2009年所有文章在2010年被引用的次数,B为该期刊2008-2009年发表的所有文章总数。影响因子不仅是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也是测度期刊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和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常,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其学术影响和作用也越大,学术水平也越高,期刊的重要性也越高。每年期刊的影响因子数值是动态变化的,与期刊发表论文总数和被引用量相关,个人、出版社和期刊无法掌控其变化。图书馆可以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客观评估期刊质量,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而作者可以据此决定投稿期刊。对于期刊中发表的单篇论文,是没有影响因子的,只能通过该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相对评价论文质量。目前期刊影响因子的查找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方法是在 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查找。该数据库内的检索信息非常强大,结果比较权威,但需要购买后才能使用。一般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购买之后,其IP地址可以进入该数据库。进入数据库界面后(图1),在检索对话框内输入期刊名称进行搜索,检索结果显示发表在该杂志上的文章,单击任一文章名后,则看到文章全名和摘要,在摘要右侧有“查看该杂志影响因子”,单击链接后显示杂志影响因子。比如要查找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 NATL ACAD SCI USA)这本杂志的影响因子,首先在检索框内输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并在检索范围内选择“出版物名称”进行检索,单击其中任一论文名称后,出现该论文名称和摘要的显示界面,在论文摘要的右侧,可看到“查看期刊的 impact factor(在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R中)”,单击该链接后出现图2所示界面,可以看到P NATL ACAD SCI USA杂志2012-2016年的影响因子数据和走行趋势。该方法看似比较繁琐,但在使用时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该数据库公布的影响因子数值来源于JCR,是官方统计的,权威性比较高,并且给出了期刊5年的影响因子数值,有助于判断期刊质量;其次,在该数据库内检索论文时,在论文摘要的右侧均出现查询影响因子的链接,可以随意查找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从侧面反映检索论文的质量,使用时非常方便。图1 Web of Science检索期刊界面图2 P NATL ACAD SCI USA杂志5年IF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医知网数据库,该数据库需要注册、登录后才能使用。该数据库是中国人开发的专业医学信息服务平台,除能够提供医学外文文献检索、全文传递、馆际互借及其他医学、药学信息服务外,还有文献摘要的在线中文翻译等功能,比较适合中国人使用。进入数据库后,在期刊导航界面,可以利用期刊名称、刊号ISSN或主题范畴快速查找医学类期刊,另外还可以看到按影响因子高低排列的期刊,单击相应的期刊名称、期刊简称或参考中文名称等链接,就可以查看期刊的基本信息。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百度或 Google搜索引擎,在检索框内输入期刊影响因子或 Impact factor后出现多个链接,在链接界面的对话框内可输入期刊名进行查找。该方法是利用 Internet的网上检索功能,使用时比较方便、简单,缺点是可信度不高,而且有时检索结果不能及时更新。第四种方法是登录JCR网站,输入期刊名进行查找。但是该JCR数据库需要订购后才能进入,个人在使用时不方便。除了上述四种方法,在网上还有各种下载文件可以利用,但下载文件一般不是最新的数据,在查询时只能作为参考显然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与期刊的影响力和作用大小以及学术水平相关,但简单地认为期刊影响因子高,其影响力就大,论文质量就一定好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影响因子的高低与多个因素相关。首先,影响因子是一个整体统计概念,反映的是整个期刊两年内发表的论文在一年内的被引用量,是一个总体指标,而与单篇论文没有关系,且与学科有关,不同学科的期刊相互比较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某个领域的研究论文越多,该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相对高些,研究较少时影响因子则略低。而且由于期刊发行间隔及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同,也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评价期刊和选择目标投稿杂志时,一定要客观看待期刊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