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美人恩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

根据出版周期,可以将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的期刊数量为568种。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合并重组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2019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因此,目前CSSCI期刊数量实际为567种。从出版周期来看,在567种CSSCI期刊中,双月刊最多,有314种,占比超过55%;月刊次之,有181种,占比接近32%;季刊有59种,占比亦超过10%;半月刊有12种;而旬刊仅有1种。本期推文将目光投向CSSCI期刊中的12种半月刊,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通常而言,期刊出版周期与年刊载文章数量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出版周期越短的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量越多。表格里这些半月刊年刊载文章的数量即明显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对于个体特别是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来讲,选择某些发文量较大的半月刊投稿,或许更容易被接收。然而,上述半月刊中的部分期刊,在坊间的“口碑”似乎不佳,或是因刊文量过大而被质疑论文“较水”,或是笼罩在“中介”代发、版面费高昂的阴云里。那么,这些半月刊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呢?1.《求是》的前身是《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是党中央机关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尽管《求是》杂志的作者群体有较高的门槛,但根据杂志社信息,《求是》的投稿通道是面向广大读者开放的。《求是》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2.《红旗文稿》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由求是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文稿》共刊载文献433篇(2019年数据暂缺)。《红旗文稿》现设有“文摘”“政治”“文化”“经济”“金沙滩”等栏目。《红旗文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hqwg,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hqwg@qstheory.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037076/640373313.《学术前沿》定位于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学术前沿》共刊载文献554篇。《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此外,还设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发布”“调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国战略”“政党政治”“学术大视野”“政治评论”等栏目。《学术前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rmxs.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rmxs,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637454.《中国高等教育》创刊于1965年,当时刊名为《高教战线》,1982年复刊,1986年7月正式更为现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倡导“正视听、明学理”,关注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共刊载文献581篇(含增刊)。《中国高等教育》现设有“高教纵横”“理论视野”“党建与思政”“域外视角”“专题研究”“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等栏目。《中国高等教育》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yb.cn/zggdjy,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gdjy@email.com.cn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2966585.《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当时刊名为《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5年更名为《上海高教研究》,1999年正式更为现名;主要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发展研究》共刊载文献431篇(含增刊)。《教育发展研究》现设有“决策参考”“摄影报道”“视点”“时评”“专题”“域外”等栏目。《教育发展研究》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jyfz@263.net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4186212/64034596/640383426.《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面向研究型图书情报机构,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情报工作》共刊载文献588篇。《图书情报工作》现设有“情报研究”“工作研究”“理论研究”“知识组织”“海外观察”“综述述评”“专题”等栏目。2020年重点选题可参见:http://www.lis.ac.cn/CN/column/column81.shtml《图书情报工作》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lis.ac.cn,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623933/82626611-66147.《图书馆学研究》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与信息管理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由吉林省图书馆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馆学研究》共刊载文献333篇。《图书馆学研究》现设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专业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咨询”“读者工作”“著作权”“国外图书馆”等栏目。《图书馆学研究》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lplib.com.cn/tsgxyj,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tsgxyj@163.com8.《中国出版》创刊于1978年,原名《出版工作》,内部发行。1987年1月起公开发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为现名;定位为一本面向新闻出版行业,沟通管、产、学、研的机关刊物;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共刊载文献564篇。《中国出版》上半月侧重实用,下半月侧重理论。现设有“品书录”“学术园地”“版权之页”“学术经纬”“本期话题”“智媒时代”“业界动态”“焦点论坛”“出版史话”等栏目。《中国出版》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zgcb.chinaxwcb.com/site-3/,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7622012/876220139.《统计与决策》创刊于1985年,立足统计前沿理论,探究统计新方法,推介决策理论与方法,崇尚数量实证研究,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统计与决策》共刊载文献1073篇。《统计与决策》现设有“统计观察”“经济实证”“财经纵横““理论新探”“决策参考”“方法应用”“企业管理”等栏目。《统计与决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tjyjc.com/,通过系统或邮箱投稿均可。投稿邮箱:tjyjc@vip.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819590/8781209010.《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共刊载文献820篇。《科技进步与对策》现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kjjb.org,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27706611.《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之一,由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历史教学》共刊载文献346篇。《历史教学》每月出版两期,其中:上半月刊为中学版,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等栏目。下半月刊为高校版,主要栏目有“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教学研究”“专稿”“中青年史学家访谈”“史苑新秀”等栏目。《历史教学》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historyteaching.cn,采用邮箱投稿,其中:上半月刊(中学版)邮箱:zhengwen0408@126.com下半月刊(高校版)邮箱:xsb07@126.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2-2333233012.《中国书法》创刊于1982年,坚持“书法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荟萃历代书法精品、关注书法文化现状、推动当代书法学术与创作健康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书法》共刊载文献1171篇。《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中国书法》采用邮箱投稿,其中:古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za@163.com现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xd@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89765(古代)、010-64911178(现代)来源:发表记

失言

萌新小硕投稿的“忌”和“宜”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显著区别应该就是科研能力了。当你研究生毕业,一篇学术文章都没有发表,你空口白牙地给用人单位说“我有科研能力”,相信你自己说的时候都没底气,还会偷偷滴笑自己。因此,发表学术论文多少和期刊层次,是证明科研能力高低的显著指标。发表论文,这是一个长途漫漫的磨人过程。(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看到这句话,你在默默使劲点头。)论文发表有很多环节,写出论文是重要一步,但是投稿也是关键一环。投稿也是一个技术活,踩到雷区,投稿多久得不到音信,最终得一拒稿通知。投稿有哪些雷区呢?第一,给钱就发,不看论文质量的杂志最好不投。这种杂志办刊可能纯粹是为了搞活自身经济的,管你字数多少,质量如何,只要给银子就可以速发。经常往你邮箱里发送征稿通知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杂志。这样的杂志,除非非常赶时间,有发表任务,迫于无奈可以选择,其他情况都不建议投稿。即使发表了,如果你将来成为某个领导或者出了名,这些文章都会给你脸上抹黑,或者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第二,对作者身份有特定要求的杂志不建议去投。有些杂志,办刊定位高,对作者的要求也很高。以前投稿一个学报,曾被学报直截了当地告知,我们一般不发讲师、研究生的论文,现在破例录用你的稿子,让你出点版面费,你还多不情愿?当然,不是所有杂志都是如此,我就曾经看到一个顶级杂志发了一篇讲师的论文。越是高档次期刊,对于作者的身份要求可能越会放松。我在研究投稿事宜时,也曾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某些杂志默认不收研究生来稿。怎么判断杂志收不收研究生的投稿?方法有二,方法一,有个万维书刊网,上面有各个领域的投稿杂志目录,也有某一个杂志收稿、用稿等问题的网友评论,这些评论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借鉴。方法二,你可以从图书馆找你一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一遍,每篇稿子一般都会有作者的身份信息。如果你连续翻看了几百篇稿子,只有极少数的文章,甚至没有一篇文章,是研究生来稿,那么,速撤,不要往枪上去撞。第三,与你的文章风格差异很大的杂志。很多杂志一般会对官网上介绍用稿风格,比如说,有些杂志喜欢宏观和中观层次的文章,有些杂志就喜欢用微观层次研究的论文。如果你拿到一本杂志,看着里面的文章,看不懂或者觉得文章内容太浅,你看几眼就不想看了,说明它不是你的菜。那些文章的风格就是编辑的选稿风格,你不喜欢,说明你和编辑口味不同,你投过去也是白投。确认过眼神的杂志,才符合你的风格。你可以就你正在研究的领域,找相关论文或者相近领域的论文,去看。当你看到一个杂志上的文章时,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有兴趣,恭喜你,找到了和你投缘的杂志。第四,偏重关系、人情论文的杂志,如果你不在那个人情圈里,最好不投。有些杂志可能用稿更多偏重本单位作者的来稿,也就是说本单位人员投稿,一投就中,其他人情圈之外的人投稿,白发无一中。这样的杂志最好不投。如何判断,同样看论文的作者信息。投稿雷区基本排除完毕,接下来就是投稿的适宜做法。第一,最简单的,看你身边的人都往哪个杂志发了稿。可以在知网里搜索你身边作者的名字,也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相互讨论下哪些稿子适合发在哪些杂志。当然,如果你看到研究生同学发文时,导师第一作者,你可能要考虑下你的导师是否愿意挂第一作者。第二,从你的参考文献发表的杂志中选择。你引用的参考文献,肯定你和你的研究领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说明这个杂志比较倾向于这个领域的来稿。当然,如果这个作者是大咖,偶尔在某个杂志上发表某个领域的论文,不一定是杂志的用稿领域偏向,而可能是大咖的身份和论文水平起的作用。第三,从知网中找同一领域的发文期刊。把你题目的核心词,在知网搜索一下,看看这个领域的文章,其他作者都发在了什么地方,那就说明这些杂志可能偏重这个领域的来稿。第四,去看杂志的官网。有些杂志会把最近一年的重点选题方向,在网页上进行说明。如果你的稿子刚好符合这些选题方向,投过去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很大。第五,投稿被录用过的杂志,可以多投。你的文章被录用就说明,编辑比较倾向于你的论文研究领域,比较喜欢你的文章风格,那么就可以把类似领域的文章投过去,被再次录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第六,投稿如淘宝,多看多看再多看。你在淘宝买东西,一个很小的东西都会挑好几个铺子比较鉴别。投稿也是需要费精力的。如果你拿淘宝的心,去做投稿的事,多去看几期你要投的杂志,你就可以从中琢磨出杂志的风格和口味。这个需要平常下功夫,投稿之前临时抱佛脚,可能会让自己乱了阵脚。第七,把投稿程序倒推过来。写论文——选杂志——投稿,这个是顺向投稿过程。但是,你也可以倒推过来,先去选杂志,找一个自己心仪的杂志,我的发文目标就是它,不攻克决不罢休。那么你就可以根据它的用稿风格,选题重点,来找你的研究领域和撰写论文。这样就提高了投稿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第八,投稿周期长,多写稿子,厚积薄发,多写才能少中。现在投稿周期长则三个月,小半年,短的话可能一个月左右,可以和同学交流下哪些审稿速度快,也可以去万维书刊网上看别人的评论,还可以看官网,这样就大概知道审稿周期多长。一篇稿子发出去之后,就应着手写第二篇,第三篇,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学会从一个领域深挖下去,写出系列论文。这样,你的研究方向就会聚焦,写作质量相应也会有所保证。

菊池

这本期刊“好发,审稿人傻,速来?!”

自从学霸姐姐开始写文章以来,被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有没有那种好发的期刊推荐?......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首先,没有任何一本期刊的官网标注着——“好发,审稿人傻,速来!”如果有的话,毫无疑问它一定是个野鸡期刊。其次,“好发”的标准是什么呢?你是追求影响因子,还是说审稿周期呢?经过无数个类似问题的“毒打”,学霸姐姐总结了一下,大家其实想问的是:1,这个期刊审稿周期长不长?——我着急发文章啊!!!太久的我等不了啊!2,拒稿率是多少啊?——我不想做分母啊!我想一投即中行不行啊!3,接收以后要多久才能见刊?——我要凭正式出版文章评职称/毕业啊!4,要交版面费吗?——我没有经费啊!5,对语言要求高不高啊?——我英语虽然不差但还是差点意思啊!……下面,学霸姐姐就来逐一为你说明:一、通常期刊的审稿周期在1-6个月各流程所需参考时间如下:主编初审:2-4周;邀请评审:2-4周;评审:6-8周;主编决定:2周当然这只是参考,是个平均数,具体到每篇文章会有更多差别。二、关于拒稿率收录期刊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稿源丰富,相应地拒稿率也会比较高。通常情况下,一般期刊的接受率会在10%-30%,40%以上就是相当友好的期刊了,期刊不同,数字也会有所浮动。可以在投稿前将摘要发送给期刊主编,询问主题是否合适,以节约时间。三,关于见刊时间同样,也是不同期刊有自己不同的见刊时间,除了确定好期次的special issue,主编会有自己的考量:文章类型、每一期是否有“主打文章”等。如果比较紧急,可以在投稿时附上一封covering letter阐明自己的实际情况,也许主编会通融一下出版时间。目前很多出版机构已经推出快速网络出版,即文章在被接收后30个工作日左右即可分配DOI号,上线网络版,以便被阅读、下载、引用。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四,关于版面费一般国际期刊是不收取版面费的,不同于国内的出版,国外的学术期刊大都由出版商或学会持有所有权,他们的盈利主要来自于图书馆订购数据库。但也不排除适当的期刊发展经费支持能够提升进一步沟通的几率目前很多期刊支持OA出版,发表文章需要支付APC,价格浮动也比较大,2000美元-5000美元/篇比较常见。五,关于对语言的要求国际期刊尤其是人文社科收录刊,对语言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毕竟再好的研究也要其他人看得懂在说啥,并且看得舒畅。所以现在很多期刊会要求非母语国家作者提供润色证明后再出版,也是为了保证论文语言的学术性和流畅性。大家最好是找以英语为母语的合作作者,因为语言问题而被拒稿是真正的因小失大。下面,学霸姐姐来示范两种最常见的选刊错误姿势:1,选便宜的刊很多作者发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学术交流,还有评职、毕业等硬性规定。现在学术期刊为了生存与发展,基本都是实行的版面费制度,于是,很多作者就想要投便宜的期刊。殊不知,便宜的刊可能是假刊、套刊,虽然花的钱少,但是也不管用啊。所以,选刊不要图便宜,便宜不一定是正刊。2,选高分期刊追逐核心、SCI固然没有错,这些刊物质量高、加分多,是很多作者的心头好。但是要明白一点,高分期刊要求更高,再投稿之前一定要多打磨自己的文章,以免退稿耽误时间还有一点,高分期刊一般周期较长,如果是时间紧急的作者,一定不要死磕核心,能在规定时间见刊,能用上的刊就是对的刊。总之,选择期刊是个技术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希望这篇对你选刊有所帮助。最后,推荐学霸姐姐经常用到的几个SCI拟投稿期刊网站: 分别是Geenmedical 、Edanz Journal Selector、MedSci。这几个网各有特色,几乎囊括了所有我们关心的指标,相互参照可以使你有更明智的决断。学霸姐姐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就靠你自己啦!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幻想家

搞清楚这10个问题,你的论文已经发表成功一半了!

搞清楚这10个问题,你的论文已经发表成功一半了!不论是晋升职称,还是业绩证明,发职称论文一直都是工作人士的刚性需求。但发职称论文也有很多讲究。搞清楚以下10个问题,能让你在发职称论文时少走很多弯路。1职称论文与学术论文的区别?职称论文主要面向工作者,侧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术论文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内容更多的是理论研究和应用。虽然两者受众范围和内容侧重点不同,但都遵循论文的格式化套路。2发职称论文都要付费么?论文在发表之前,都需要经过内容审核、格式排版、栏目匹配等多个环节,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人工成本,所以发职称论文都是要付费的。常见的费用形式是版面费和审稿费,也可能合二为一统称版面费。特殊情况下,如果你写的论文质量非常高,编辑会主动给你发稿费。3发职称论文的大概价位?发职称论文价格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期刊的级别、论文的质量以及代理机构的资质和规模等。一般情况下,期刊级别越高,论文越难发表,价格也就越高。反过来,只有你写的论文有干货,才可能发表在更好的期刊上。4什么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指在某些专业领域内,那些发表论文较多、使用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影响较大的是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组织评定,两年一评。核心期刊的影响力决定了论文的质量,所以在核心期刊发职称论文是较难的。5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怎么区分?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值地注意的是,期刊的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不同。很多期刊的主办单位都是主观单位的下属单位或者利益相关单位。6什么是期刊增刊?增刊是一些刊物为了创收,向作者收取几百块钱费用而在正刊之外额外出版的刊物。由于管理不规范,给钱就发表,信誉低,现在绝大多数人事部门已经不承认在上边发表的文章。所以,在发论文之前一定要仔细留意。7如何确定期刊是真实有效的?一般正规的期刊都有官方的期刊号,停刊信息也会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或者,向周围的朋友同事打听下,有没有在该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如果实在无法确认,可以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线查询。8连续性电子期刊是正规期刊么?任何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期刊都可称为电子期刊,涵盖通过联机网络可检索到的期刊和以CD-ROM形式发行的期刊。其实,只要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就是正规期刊。大部分连续性电子期刊,出刊后也会寄一本纸质样刊,跟纸质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单位不认可的情况,因此发表之前一定要问清楚。9某猫某宝等网上论文代发中介靠谱么?网上的确有很多论文代发中介,但是鱼龙混杂,需要仔细甄别,以防上当受骗。还要时刻谨记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10怎么通过官方渠道发表职称论文?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的在线投稿系统,找到自己心仪的期刊,然后在线投稿;还可以搜索期刊的官方网站,然后找到编辑的联系方式,通过邮箱投稿,但要注意区分百度的搜索结果。最后,还要提醒大家,不论在哪里发表职称论文,一定不要忘记四大论文数据库:知网、万方、龙源、维普。本文作者:查查呗免费论文查重

忠心耿耿

PLOS ONE:神刊?水刊?我不服!

今天小编来聊一聊让国内,不,全球学者爱恨交加的一本综合性期刊 —— PLOS ONE。作为发文量最大的几个OA期刊之一,如果有人不知道PLOS ONE的大名,小编会非常吃惊。同时,也有大量评论说它是“水刊”或者“神刊”。今天我们来看看PLOS ONE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期刊?背景介绍PLOS的全称为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从字面看,它是要建立网络环境下的虚拟科研图书馆。PLOS ONE是该出版社旗下的一本综合性期刊,它创刊于2006年。第一年只发文137篇。立志做一本超大型期刊(MEGA JOURNAL)的PLOS ONE,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突破人类的想象力,最巅峰的时候,一年发表量达到31502篇。很多人提起PLOS ONE就认为是水刊,为什么?小编总结了一下:1, 同行评议不规范例:2017年6月份出版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一种能够恢复健康肠道菌群的食谱,作者称,该食谱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健康和多样性。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没有对照组!并且,连盲法都没做!文章DOI: 10.1371/journal.pone.01790172, 奇葩、搞笑/脑洞大开文章巨多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DOI: 10.1371/journal.pone.0079147 茅台酒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形成。DOI: 10.1371/journal.pone.0093599 男性收入越高越不喜欢大胸女子。DOI: 10.1371/journal.pone.0057623 中年不得志,晚年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DOI: 10.1371/journal.pone.0240261 女性生育可能会加速老化。DOI: 10.1371/journal.pone.0145753 女性多生育可减缓衰老。DOI: 10.1371/journal.pone.0146424 人类脸庞的进化方向竟然是猴子的屁股!DOI: 10.1371/journal.pone.0573, 发文量太大2013 和 2014年,PLOS ONE的发文量达到巅峰,每年平均达到31492篇!4, 相对于影响因子,版面费太贵很多人诟病PLOS ONE赚取了多少中国纳税人的钱,其实没有免费的期刊,作者不付APC的期刊,实际上也是让机构或图书馆出的。触底反弹PLOS ONE在最近几年的操作,逐渐让期刊回归了本源,人们讨论的不再是它的发文量和奇葩,而是实打实的严格同行评议和出版创新。1,控制发文量PLOS ONE近几年也收紧了期刊发文量的口子,PLOS ONE的主编Joerg Heber 认为,期刊规模萎缩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作者的论文提交数下降;另一方面,期刊接受率也越来越低。从SCI数据库找到近几年PLOS ONE中国文章,发现其总占比一直低于20%。2014年最大(19.52%),2015年跌到了18.19%,到了2019年更是只有9.6%,远低于美国。自2017年开始,它的老对手Scientific Reports的发文量就超过了PLOS ONE。(中国学者在Scientific Reports发文量近三年逐年下降)2,投稿严格2014年,PLOS对旗下所有期刊都制定了实验数据强制可用的政策,要求作者“使其论文中描述发现的所有数据完全公开,没有限制,除了少数例外”。所有PLOS手稿必须包含数据公开性声明,还强烈建议作者在出版前将其数据提供给公共数据库。PLOS ONE这点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一方面,作者不敢伪造数据,另一方面,其它作者如果对某一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下载数据,继续做下去。PLOS ONE对伦理审核的要求极高,不仅涉及人体和动物实验的伦理声明,对非商业化的细胞系、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现场调查等都有自己严格的标准。PLOS ONE数据可用性政策:作者必须遵循数据存储在公开资源中的标准和实践,包括那些为基因序列、微阵列表达、结构研究等类型的数据创建的资源。不遵守数据可用性标准可能会导致拒稿。3,大规模更正和撤稿2014年,PLOS ONE,一年间发表论文更错说明1240篇。(之前该刊没有更错说明)。这或许说明该期刊对论文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018年,PLOS ONE的撤稿数达到了53篇,占全年所有期刊撤稿的3%。审查这些文章需要PLOS投入资源,去年,他们新聘用了三名人员来专门处理这些问题。4,OA出版创新 2019年5月22日,PLOS发文称:即日起,PLOS旗下所有期刊论文的作者可以选择将其论文同行评审历史与被录用原稿一起发布 2019年7月1日起,PLOS ONE要求所有作者提供Western blotting原始图片 2019年8月,PLOS系列,包括PLOS ONE成为第一批从medRxiv预印本服务器直接接收论文手稿服务的出版商 2020年1月,PLOS ONE接受和发表新的文章类型:Registered Reports收录范围及发表文章种类PLOS ONE欢迎来自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以及相关的社会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稿件。注意,PLOS ONE之前只发表一种题材,即Research Article后来增加两种,即Registered Report Protocol,Registered Report Article。有关这两种题材的介绍,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报道。(PLOS ONE接受和发表新的文章类型:Registered Reports )PLOS ONE 不发表Reviews,Case reports,Study protocols,Hypothesis or proposal papers,Letters, commentaries, or essays。编辑部政策和同行评审PLOS ONE编辑根据科学有效性、严谨的方法和高学术伦理标准,而不管是否新颖来评估研究,目的是让所有执行良好的研究获得发表的机会。PLOS ONE的审稿速度虽然不如以往那么快,那么突出,那是因为现在的OA期刊都明白,抢占发表时间才是硬道理。在同行评议环节都在不停地加快再加快。PLOS ONE 官方给出的2019年同行评议数据是:初审周期13天一审周期43天终审周期84天国际影响力PLOS ONE自2004年以来,发表了来自207个国家,219个研究领域的超过20万篇学术论文。最近PLOS ONE再次进入热议:PLOS One力压多个顶刊,分别进谷歌学术指标健康医学及生命科学TOP10!排名第九年度发文量如前文所述,PLOS ONE近几年的发文量在控制,同时,来自中国的稿件量也缩水不少。2019年PLOS ONE发文量前10的国家,还是美国居首(占到28%)。中国的发文量只占到10%都不到。影响因子趋势PLOS ONE这几年的影响因子不断下降,今年最新的影响因子为2.74。对此,PLOS系列前期刊总编Veronique Kiermer博士指出,影响因子报告目前仅通过引用次数这一单一指标评价期刊并不合理,很多时候,影响因子可被人为地操作,如“期刊强迫作者引用同一期刊的其他文章”,“这是不可接受的”。她期待学界,应该理性看待期刊的影响因子。中科院分区中科院SCI期刊分区( 2020年01月最新升级版),PLOS ONE属于综合性期刊3区版面费PLOS ONE原来版面费是1350美元,然后涨到1495美元。最新的版面费是:Research Article $1,695 USDRegistered Report Protocol $1,300 USDRegistered Report Article $750 USD*ISE观点:论文的价值需要一点时间检验。稿件质量有些不齐。不能用IF来简单衡量文章质量。PLOS ONE对投稿要求比较严格,peer review比较专业,在出版模式上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小编还是觉得这是值得信赖的期刊。同时,小编也发现,网上有很多,被拒或者没有投稿过的作者,在妄加评论。个人觉得这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忌讳的东西,希望PLOS ONE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出版创新。

玄览

推倒老牌顶刊“付费墙”已现曙光?

美国加州大学近日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开放获取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签订一项为期4年的开放获取(OA)转换协议。这是全球第二大学术出版集团与美国最大科研机构在论文开放获取进程上达成的一致,也是施普林格·自然在美国的首个转换协议。按照协议,从2022年开始,加州大学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将走向开放获取,更多人可以免费阅读更高质量的论文。这包括2200多本混合型期刊,以及500多本纯OA期刊。此外,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所有期刊的阅读权限也将向加州大学开放,这包括另外1000多本新刊。施普林格·自然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弗兰肯·皮特斯对此评论说:“该协议是全球向金色OA过渡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金色OA是开放获取的“最高形式”,即整个期刊的文章都可免费获取,而《自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期刊之一,这也是为什么这项协议被视为学术界突破老牌顶刊防守严密的“付费墙”的标志性事件。开放获取是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的革命何为“付费墙”?据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赵艳介绍,可以将“付费墙”理解为对内容实行付费阅读,它的作用是防止没有付费的人访问收费内容。她表示,加州大学此次的做法是开放出版的实现形式之一,通常被称为开放出版转换。开放出版转换的效果是能够实现出版内容的立即开放获取,直接将订阅费用转换为论文处理费。不过,要想达成开放获取,需要双方具有可以推动知识流动、增加社会智力福祉的共识基础,在此之上协调双方利益,促成合作协议。谈到此次与施普林格·自然的开放获取协议,加州大学校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表示:“在领导加州大学期间,我热切支持通过各种途径推广知识。目前更是如此——当我们寻求更好地了解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科研人员需要立刻、不受约束地获取对方的研究,以促进新的发现并及时推动医疗卫生的发展。”正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专家所著《有关开放获取的七大事实》中所述,开放获取作为一种新型学术传播方式,能够使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实现更快捷的出版发行、更广泛的交流共享和更充分的检验重用;能够使社会公众、企业单位更及时、无障碍地免费获取利用最新科研成果;能够使公共资金中的科研投入得到更大的效益回报;能够使科研教育机构、图书馆解决现阶段期刊订购价格危机和资源使用限制问题。“对科研教育机构来说,开放获取不仅仅是订购模式的转变,更是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的一次重大革命。实现开放获取,就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化、数字化力量,大幅度提高学术交流、科技出版和知识传播的劳动生产率,通过知识创造及传播来扩大知识利用率,同时借助数字化、网络化促进公共知识基础设施的形成,提升知识创造的透明性、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赵艳表示。老牌顶刊看重“付费墙”出于两方面考虑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开放获取的争议日益激烈。10年前,为了抗议订阅价格大幅上涨,加州大学曾威胁要联合抵制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2019年2月,加州大学又宣布停止订阅由全球最大的科学出版商爱思唯尔出版的所有期刊。2020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宣布终止与爱思唯尔新期刊订阅合同的谈判。老牌顶刊之所以把“付费墙”看得如此之重、把开放获取视为“洪水猛兽”,在赵艳看来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出版社已经习惯并依赖通过“付费墙”打造的付费阅读模式保持其运转和期刊运行,而开放获取作为一种新模式,对于出版社而言尚存在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老牌顶刊由于对发表论文的严格筛选和审查导致其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对实行新模式更易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在“付费墙”内,出版社拥有对所出版内容的深层次挖掘利用权,因此通常会在提供内容阅读产品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增值产品进行销售,给出版社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而开放获取允许所有人对出版内容进行充分利用,包括深层挖掘等,有可能影响到出版社既有的“数字红利”。论文处理费是取消付费订阅的“补偿”赵艳坦言,国外期刊基本上没有中文期刊实行的“版面费”,也就是说,订阅模式下,在国外期刊上发论文几乎是免费的,只有少量的图表处理费或者论文占版面太多的“超页费”,也就是几十美元。因此,国外期刊主要靠订阅费用盈利。在开放获取模式下,期刊订阅费用取消,但出版社在论文的评审、编辑、出版等环节均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理应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因此产生了“论文处理费”。“论文处理费一般用于出版社的成本报偿、平台运营和研发投入。”赵艳说,如前所述,对论文水平和出版要求越严格的期刊,对内容和技术层面的投入成本也越大,这种成本差异进而带来了论文处理费的价格差异。相比一般期刊,顶级期刊的投稿量大、拒稿率高,因此其稿件筛选和审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不过,赵艳也特别说明,由于数据获取困难和商业保密等原因,目前很难准确具体地评估和比较顶级期刊与一般期刊的运营成本差距。而把订阅费取消,换做论文处理费,对于出版社和大学来说,各自收入和支出会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出版社和大学谈判的焦点。我国多家机构参与推动实施开放获取今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代表中国科学院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达成了开放出版转换协议,该协议与加州大学的协议性质相同。这是国内首个开放出版转换协议。“近年来,我国多家机构参与推动和实施开放获取。”据赵艳介绍,在开放存储方面,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颁布了开放获取政策,50余家高校以及多家研究机构建立了机构知识库;在开放出版方面,2013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代表我国加入高能物理开放出版资助联盟,支持高能物理领域期刊论文转为开放出版,目前中国已有17家机构和2家社团组织签署OA2020倡议;在预印本方面,中国科学院率先建设ChinaXiv预印本平台;在开放资源利用方面,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已在开放资源的评价、集成、发现和获取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践。“开放获取的全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就我国而言,加强学术界对开放获取的全面客观认识、强化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开放获取实践,以及图书馆主动做好从传统订阅机构向开放知识服务机构转换的准备等,都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开放获取必须做的事情。”赵艳说。她表示,学术出版作为科学信息交流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提高其开放性是大势所趋,也是学术出版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正如英国皇家学会于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所揭示的那样,科学是一项开放的事业。数字出版时代,科学信息交流受到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和支持,其开放性要求和特点显著增强,诸多非正式交流形式及其载体也层出不穷。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资助机构和出版社不同程度地加入到开放获取实践中来。”(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撒隆

读研跟了一个水货导师:帮她做各种杂事、于是我也成了水货……

文章来源:ISE学术前沿、知乎读研跟了一个水货导师是怎样的体验?今天小编在逛知乎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读研跟了一个水货导师是怎样的体验?”,关注该话题同学有1.1万人,被浏览543万次!读研期间你的导师水平怎么样?是否遇到了“水货”导师?小编整理了几条知乎网友的回答,来看看他们的故事~知乎ID:张也他和我都是水货,我俩没有一篇文章,他没有地方开会,我没有地方实验,没有指责抱怨过对方,干瞪眼,傍晚六点准时,俩人默契的收拾着东西,他忙着回家带孩子,我急着回宿舍打游戏没有什么言语,彼此用眼神羞涩着说了声再见偶尔我帮他买买早点,有时他请我吃吃宵夜,周五下午应该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了,虽然水,但也是有梦想的一起幻想着哪天能出一篇大大的paper,他能评上职称,我能安全毕业!我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互相依靠,因为彼此同情所以温暖着对方。他的头发越来越少,我的眼圈越来越黑……知乎ID:徐行想起来我的老师跟我说过的一个故事。她读研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选到了水货导师。整个研究生生涯没见过几面,导师就搞自己的,也不管她。毕业论文,自己选题自己做,导师完全没有过问。最后的答辩很顺利,她的导师很满意。对她说,你论文写的很好嘛,你导师是谁啊?知乎ID:匿名用户中下游985,研一。第一次见面老板就说,你现在都研究生了,学习不能像本科生那样学,不要指望通过上课学到什么,要早日参与到实验室的项目中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自学,争取早日发文章。我刚开始就觉得有点奇怪,他这是让我不要好好上课吗?不过对他所说的在项目中发现问题,然后自学还是觉得有些道理,毕竟能学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知识印象会更深。确实,我老板的项目很多,他带了15个学生,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项目。本来研究生多做项目是好事,能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对以后找工作也有帮助,好的项目做好可能还会发一些高质量的文章。但是我老板接的全是企业的横向项目,并且很多跟我们专业毫无关系。很多项目老板根本懂都不懂,只要给钱,它就敢接,接了之后就教给学生做,并声称做完之后给多少钱。有一个项目从跟企业签合同到最后交报告全是我师姐一个人做的,老板一点建设性意见都没有给出,因为那项目根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专业领域,老板唯一能干的事就是催师姐加紧干活。那种东西师姐怎么可能会干,没办法只能上网找找资料,照猫画虎弄弄,最后稀里糊涂的总算写出了一份报告(报告里引用的公式她自己都看不懂)。老板看了以后对报告给了很多改进意见,但是呢这些改进意见没一个跟技术有关,全是用语不要口语化啊,文章要有层次感之类的。师姐改了几遍,总算交差。最后老板给了3000(当初承诺两万)。但是这样做出来的东西能骗过业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业主多次要我们重新做,改了一两次之后他们还是不满意,但是老板也不想在这上面花时间了,毕竟他还有其他的要敷衍啊,其他的钱要骗啊,最后弄到业主那边的项目负责人跑到老板办公室来闹,指着老板鼻子大骂,XXX,你满嘴开火车,只会吹牛。本实验室承接项目大都以此方式结束。其实我也跟师兄师姐交流过,他们也都知道在这也学不到什么,不过是当当廉价劳动力,都是为了文凭忍下去。但是我一想到每天像个苦力一样的干活都不过是为了给老板招摇撞骗施,还有什么心情想呆下去。我现在已经在准备托福,GRE,准备退学出国了。知乎ID:匿名用户三年前,我以垫底儿的成绩进入国内top2医学院读研。因为我的成绩,导师嫌弃了我好一阵子。如同三年后我嫌弃她一样。实验室经济条件不佳,玻璃量筒的口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养细胞都是玻璃瓶,试剂全用国产的,甚至还有过期的。实验室一共没几个人,结果还划分了两大帮派,我这导师自己是一派。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废寝忘食地工作,希望能多少找回本科那几年荒废的时间。我是实验室的第一批学生,没有师姐带,导师也不教。于是,所有在成熟实验室一周就能做出的工作,我需要一个月来完成。课题整体规划,找试剂,比价格,联系仪器,设计实验,数据,文章等等整个一条线,全由我自己来完成。背景介绍完,下面是导师的事迹了。一个坎,我的课题。是因为试剂有问题,国产试剂,怎么都做不出来。但我当时刚进实验室,并不清楚原因,不断摸索后,发现是这个东西耽误了我半年。于是我告诉导师,但此人坚决不换试剂,说是买其他的太贵,就这个便宜。我做不出来是因为我操作有问题。我就去你x了个币了。我自己掏钱换了试剂,证明给她看,才补给我了钱。第二个坎,无指导。在这里真的得好好谢谢谷歌、百度、丁香园、小木虫、科学网、万方维普、proquest、pubmed等一系列网站,没有他们我绝对走不下来。基本的概念,此导师基本一窍不通,只说,“哦,这个是热点问题,做这个”。但是具体做什么玩意,怎么做,想去说明什么问题。此人连半点儿东西都掏不出来。此人毕业留所,水平居然就是这样。各种免疫细胞干啥的,不知道。也不愿意去看,因为此人说她不相信教科书。于是我就在网上找各种科普文章给他看。第三个坎,不让转博甚至不让考博。不让转博因为耽误她晋升。不让考博原因只有一个,耽误给她干活。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不需要初试的学校,结果他娘的我实地考察一圈后,发现我要考的博导,可能涉嫌造假,于是当天折返回学校。第四个坎,逼我造假。因为课题进展不顺,没有什么突出的数据,于是为了结题,她说必须要有某种数据和结果,否则就是我操作原因,直到做出来才可以停。为了不当面交锋,我提出将课题引向另外一个方向,而且用潜在的金钱及名管回报诱导她。但是,他反对我的方案,却找不出什么理由于是课题停了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给我又多压了无数横题去做。多说一句,读研期间,就没有停止过做横题。最后没有办法,允许照着我的方案去做了,终究课题有所大成。在没有仪器,国产试剂,工具全是玻璃器皿的,没有任何造假的情况下,我努力收获了SCI一篇。撰写文章的过程受到导师chinglish水平的困扰,不断拖我后腿。第五个坎,拖我毕业。在我毕业期间,她努力帮其他实验室的毕业生找工作,对我确是不闻不问。不对,问了,是让我留在这里帮她继续干活,不给编制,不给户口。其实我一度怀疑我看上去这么像脑残吗?然后,因为我写论文是在图书馆写的,没有在实验室写。她有意见,开组会时,让我延期毕业。我有文章,什么都有,凭啥?我拒绝了,但是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所以我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在最后的时候,她眼看着阻止不了我了,于是,她说文章见稿才可毕业,想以此来让我延期。在听说硕士延期没有学位证,会耽误他晋升以后,才最终放弃。第六个坎,套取科研经费。她走过我的账户,用来套取劳务费。其余手段更多,我现在知道6种以套取经费的办法。不用私信我,我在知乎上写过了相关回答了。我有义务检举他,但是谁能来保护我呢?我把所有手段在知乎上公布出来,也算是对这个坎的一个交代了。读研期间,我还经历过实验室的同门陷害、动物房大战跳置、有毒试剂致肝损伤等事件。有一位小师妹,听说我的历程后,感觉不可思议。但她的第一反应确是,发生了这么多,你本身也有问题吧。当时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今天我想反问她一句,被强奸抢劫的人,他们自身也有问题对吗?有也好,没有也好,反正我问心无愧。最终,我向科研做了道别,转身离开。转行半年后,我突然有一天发现,我还在刷业内的新闻,邮箱里天天有定制的文献推送。我知道,我还没放下,有些事倩仍然需要我去完成。我知道生物医药这条路有多艰辛,劝退声不绝于耳。我也知道这次考博,赌气的成分大一些。我仅仅是不想因为此人改变了我的道路,仅此而已。每一个人考博都有不同的原因,我的奇怪一些,是类似于仇恨与荣耀的一些东西。现在的时间是23:46,我去睡了,祝各位晚安。也祝各位有个灿烂的未来。知乎ID:提莫看来大家都有很多苦水要倒,讲一下自己的经历。临床医学长学制,某985已经毕业。我们专业学校要求SCI毕业,于是大家各自找老板,进实验室,发文章,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当时刚进临床实习,附院有个刚毕业的博士招人做实验,各种吹嘘自己经历,并且承诺进实验室以后坚持下来给很好的文章毕业。当时很年轻,听的热血沸腾,于是她成了我的小老板(大老板必须是博导)。噩梦从此开始。大约四年的时间里,做了以下事情:1 帮她做了各种杂事,搬家,找钥匙,买菜,办卡,买东西,拿快递,下文献之类不计其数……2 被强迫造假文章无数。她升职称的国内杂志,教学文章,总数十多篇。她不提供任何数据,只要求数量及见刊期限。刚开始不愿意写,她会软硬兼施,说我没良心啊,或者不帮忙做这些就不给课题文章毕业。最终为了毕业的SCI,还是帮她完成了这些文章,不过除了最开始的三篇,后面没敢加自己名字。需要实话实说的是,版面费她没要求我掏钱,穷学生也掏不起。3 各种与本专业不相干的小项目,甚至于软件方面的。这你能想象吗?学医的整天帮她跟写软件的去开会,讨论为某项目结题搞个小软件……还有翻译书……4 临床不让上,所有时间都要用来帮她做以上杂事。至于实验,期间也问过多次何时开始,直到快毕业了才准备开始......还各种跟大老板打小报告...我当时绝对SB了,兄弟们劝我早点离开,我还顾忌什么脸面情义,唉,一直坚持到毕业前...承诺的SCI始终没有,于是自己写了几篇meta analysis(被她知道了竟然来抢一作,卧槽),艰难毕业,果断离开这座城市和这所学校,把她所有联系方式均删除或者拉黑。工作之后虽然很忙,但于我而言,简直爽爆了好吗。噩梦结束,压抑了4年的心情放松,那种感觉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理解,但,生活终于出现了很多阳光。成语接龙休息一下

第五章

重点关注 关系到你的毕业晋升!又有新SCI期刊黑名单流出!

两年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发文提出了“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很多高校为响应国家对期刊乱象的整治都已经明确建立了各自的期刊预警名单。最近广州新流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相关预警期刊、黑名单期刊、不予经费支持和鼓励投稿的期刊目录,值得关注和规避。华南理工大学黑名单期刊及预警期刊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近期内部发文,不予经费支持和鼓励投稿的期刊目录:在此也回顾一下2018-2019年相关科研单位的黑名单通知:2019年8月21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科技研发部关于印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重点监控期刊”目录》的通知。2019年4月12日昆明学院科研处在官网发布的《有关“科技部正在编制学术期刊黑名单”的相关提示》称,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配合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打击学术不端行为。2019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科技部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昆明学院科研处称,“目前该名单的准备与制备工作尚未公开”。此外,昆明学院科研处根据20份全国高校、医院已公布的“期刊黑名单”,统计梳理了17个被5家以上机构拉黑的期刊,提醒“各位老师在近期投稿时注意长期影响,决定是否避开存在争议的期刊”。在昆明学院科研处公布的“期刊黑名单”中, Medicine和Oncotarget最多被拉黑20次而名列榜首。详见下图:2019年1月4日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重点监控期刊”目录>的通知》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与评价工作中重视科研诚信道德建设的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发展的学术研究环境,经2018年12月11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建立《“重点监控期刊”目录》。”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透露,《“重点监控期刊”目录》来自国内学术机构公布的“需重点监控和评估的期刊”、“学术期刊负面清单”等,经校学术委员会、学部分委员会、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审议后形成。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官网刊发的该通知显示, 等60种期刊被列入《“重点监控期刊”目录》。2018年10月31日华侨大学图书馆官网发布《投稿请避开SCI期刊黑名单》。华侨大学图书馆称,“一本期刊自引率过高或者互引率过高,会被镇压(Suppressed),即被放入黑名单,JCR数据库将不公布影响因子。若该期刊后期不整改,将会被剔除(Dropped)。所以我校老师投稿请尽可能避开这些刊源。2018年6月20日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官网刊发了该校研究生教育院、学生工作部(处)、科研处于当年1月1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的通知》。通知称,“为规范科研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氛围,优化学术环境,经研究,决定建立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负面清单制度,即负面清单所列举的期刊杂志在研究生评奖、评优和项目评审过程中不予认定成果和计分”。在华东政法大学当时公布的《负面清单期刊目录》中,共包括中国中南传媒主办的《办公室业务》,黑龙江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北方经贸》等67种期刊。附:华东政法大学负面清单期刊目录2018年5月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公布了一份学术期刊负面清单,建议该院人员避免不向列入负面清单的学术期刊投稿,并即日起研究者不能使用科研经费(包括医院科研经费以及个人科研项目经费)来报销版面费,且即使文章发表也不会针对该文章给予科研奖励。总的来说,近年来SCI的黑名单预警期刊已陆续出台,投稿确实要多加辨别。论文投稿真的有很多坑,英文的杂志除了上面的黑名单问题,还有一些假期刊,包括中文也有假期刊,假官网,我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留个心眼,不然最后发现被坑了很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前途。#木木西里#内容来源: SCI快审5个地球之外的实验20 岁感染 HIV,病情被医院判死刑后:什么才是「活着」?博士劝退文(肺腑之言)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问政

CSSCI中的这些半月刊,真香,还是真坑?

根据出版周期,可以将期刊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CSSCI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的期刊数量为568种。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2018年合并重组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从2019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因此,目前CSSCI期刊数量实际为567种。从出版周期来看,在567种CSSCI期刊中,双月刊最多,有314种,占比超过55%;月刊次之,有181种,占比接近32%;季刊有59种,占比亦超过10%;半月刊有12种;而旬刊仅有1种。本期推文将目光投向CSSCI期刊中的12种半月刊,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些期刊的基本信息。通常而言,期刊出版周期与年刊载文章数量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出版周期越短的期刊,每年刊载的文章数量越多。表格里这些半月刊年刊载文章的数量即明显高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对于个体特别是初入学术之门的研究生来讲,选择某些发文量较大的半月刊投稿,或许更容易被接收。然而,上述半月刊中的部分期刊,在坊间的“口碑”似乎不佳,或是因刊文量过大而被质疑论文“较水”,或是笼罩在“中介”代发、版面费高昂的阴云里。那么,这些半月刊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坑呢?1.《求是》的前身是《红旗》杂志,创刊于1958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是党中央机关刊,读者对象主要是党政军及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宣传思想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党员。尽管《求是》杂志的作者群体有较高的门槛,但根据杂志社信息,《求是》的投稿通道是面向广大读者开放的。《求是》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2.《红旗文稿》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宣传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由求是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8年,《红旗文稿》共刊载文献433篇(2019年数据暂缺)。《红旗文稿》现设有“文摘”“政治”“文化”“经济”“金沙滩”等栏目。《红旗文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qstheory.cn/hqwg,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hqwg@qstheory.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4037076/640373313.《学术前沿》定位于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由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学术前沿》共刊载文献554篇。《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此外,还设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成果发布”“调查研究”“公共治理”“中国战略”“政党政治”“学术大视野”“政治评论”等栏目。《学术前沿》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rmxs.chinajournal.net.cn/WKD/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rmxs,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637454.《中国高等教育》创刊于1965年,当时刊名为《高教战线》,1982年复刊,1986年7月正式更为现名;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学术导向,倡导“正视听、明学理”,关注高教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是高教领域理论探究和工作交流的高端平台;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共刊载文献581篇(含增刊)。《中国高等教育》现设有“高教纵横”“理论视野”“党建与思政”“域外视角”“专题研究”“高职高专”“创新创业”等栏目。《中国高等教育》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yb.cn/zggdjy,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gdjy@email.com.cn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2966585.《教育发展研究》创刊于1980年,当时刊名为《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5年更名为《上海高教研究》,1999年正式更为现名;主要报道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规划、教育体制、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等内容;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教育发展研究》共刊载文献431篇(含增刊)。《教育发展研究》现设有“决策参考”“摄影报道”“视点”“时评”“专题”“域外”等栏目。《教育发展研究》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jyfz@263.net编辑部联系电话:021-64186212/64034596/640383426.《图书情报工作》创刊于1956年,是国家级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两栖专业学术核心期刊,主要面向研究型图书情报机构,侧重于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服务与图书情报工作转型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主要报道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核心的相关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情报工作》共刊载文献588篇。《图书情报工作》现设有“情报研究”“工作研究”“理论研究”“知识组织”“海外观察”“综述述评”“专题”等栏目。2020年重点选题可参见:http://www.lis.ac.cn/CN/column/column81.shtml《图书情报工作》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lis.ac.cn,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2623933/82626611-66147.《图书馆学研究》创刊于1979年,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等与信息管理与服务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由吉林省图书馆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图书馆学研究》共刊载文献333篇。《图书馆学研究》现设有“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专业教育”“图书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咨询”“读者工作”“著作权”“国外图书馆”等栏目。《图书馆学研究》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jlplib.com.cn/tsgxyj,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tsgxyj@163.com8.《中国出版》创刊于1978年,原名《出版工作》,内部发行。1987年1月起公开发行;1991年1月,改版并更为现名;定位为一本面向新闻出版行业,沟通管、产、学、研的机关刊物;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共刊载文献564篇。《中国出版》上半月侧重实用,下半月侧重理论。现设有“品书录”“学术园地”“版权之页”“学术经纬”“本期话题”“智媒时代”“业界动态”“焦点论坛”“出版史话”等栏目。《中国出版》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s://zgcb.chinaxwcb.com/site-3/,采用邮箱投稿。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7622012/876220139.《统计与决策》创刊于1985年,立足统计前沿理论,探究统计新方法,推介决策理论与方法,崇尚数量实证研究,由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统计与决策》共刊载文献1073篇。《统计与决策》现设有“统计观察”“经济实证”“财经纵横““理论新探”“决策参考”“方法应用”“企业管理”等栏目。《统计与决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tjyjc.com/,通过系统或邮箱投稿均可。投稿邮箱:tjyjc@vip.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819590/8781209010.《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己任,紧紧围绕“科技进步怎么样”和“科技进步怎么办”两大历史命题,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由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共刊载文献820篇。《科技进步与对策》现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评价与预见”“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kjjb.org,采用系统投稿。编辑部联系电话:027-8727706611.《历史教学》创刊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最早的历史学刊物,是最具权威性的历史教学类杂志之一,由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历史教学》共刊载文献346篇。《历史教学》每月出版两期,其中:上半月刊为中学版,主要栏目有“教学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等栏目。下半月刊为高校版,主要栏目有“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教学研究”“专稿”“中青年史学家访谈”“史苑新秀”等栏目。《历史教学》官方网站地址为:http://www.historyteaching.cn,采用邮箱投稿,其中:上半月刊(中学版)邮箱:zhengwen0408@126.com下半月刊(高校版)邮箱:xsb07@126.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22-2333233012.《中国书法》创刊于1982年,坚持“书法至上、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荟萃历代书法精品、关注书法文化现状、推动当代书法学术与创作健康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知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书法》共刊载文献1171篇。《中国书法》现设有“经典”“学术”“创作”“人物”及“书法广角”等版块,每个版块下设若干栏目。《中国书法》采用邮箱投稿,其中:古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za@163.com现代书法编辑部邮箱:zgsfxd@163.com编辑部联系电话:010-65389765(古代)、010-64911178(现代)来源:发表记

木石同坛

萌新小硕投稿的“忌”和“宜”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显著区别应该就是科研能力了。当你研究生毕业,一篇学术文章都没有发表,你空口白牙地给用人单位说“我有科研能力”,相信你自己说的时候都没底气,还会偷偷滴笑自己。因此,发表学术论文多少和期刊层次,是证明科研能力高低的显著指标。发表论文,这是一个长途漫漫的磨人过程。(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觉到,看到这句话,你在默默使劲点头。)论文发表有很多环节,写出论文是重要一步,但是投稿也是关键一环。投稿也是一个技术活,踩到雷区,投稿多久得不到音信,最终得一拒稿通知。投稿有哪些雷区呢?第一,给钱就发,不看论文质量的杂志最好不投。这种杂志办刊可能纯粹是为了搞活自身经济的,管你字数多少,质量如何,只要给银子就可以速发。经常往你邮箱里发送征稿通知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杂志。这样的杂志,除非非常赶时间,有发表任务,迫于无奈可以选择,其他情况都不建议投稿。即使发表了,如果你将来成为某个领导或者出了名,这些文章都会给你脸上抹黑,或者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第二,对作者身份有特定要求的杂志不建议去投。有些杂志,办刊定位高,对作者的要求也很高。以前投稿一个学报,曾被学报直截了当地告知,我们一般不发讲师、研究生的论文,现在破例录用你的稿子,让你出点版面费,你还多不情愿?当然,不是所有杂志都是如此,我就曾经看到一个顶级杂志发了一篇讲师的论文。越是高档次期刊,对于作者的身份要求可能越会放松。我在研究投稿事宜时,也曾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某些杂志默认不收研究生来稿。怎么判断杂志收不收研究生的投稿?方法有二,方法一,有个万维书刊网,上面有各个领域的投稿杂志目录,也有某一个杂志收稿、用稿等问题的网友评论,这些评论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借鉴。方法二,你可以从图书馆找你一本杂志,从头到尾翻一遍,每篇稿子一般都会有作者的身份信息。如果你连续翻看了几百篇稿子,只有极少数的文章,甚至没有一篇文章,是研究生来稿,那么,速撤,不要往枪上去撞。第三,与你的文章风格差异很大的杂志。很多杂志一般会对官网上介绍用稿风格,比如说,有些杂志喜欢宏观和中观层次的文章,有些杂志就喜欢用微观层次研究的论文。如果你拿到一本杂志,看着里面的文章,看不懂或者觉得文章内容太浅,你看几眼就不想看了,说明它不是你的菜。那些文章的风格就是编辑的选稿风格,你不喜欢,说明你和编辑口味不同,你投过去也是白投。确认过眼神的杂志,才符合你的风格。你可以就你正在研究的领域,找相关论文或者相近领域的论文,去看。当你看到一个杂志上的文章时,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有兴趣,恭喜你,找到了和你投缘的杂志。第四,偏重关系、人情论文的杂志,如果你不在那个人情圈里,最好不投。有些杂志可能用稿更多偏重本单位作者的来稿,也就是说本单位人员投稿,一投就中,其他人情圈之外的人投稿,白发无一中。这样的杂志最好不投。如何判断,同样看论文的作者信息。投稿雷区基本排除完毕,接下来就是投稿的适宜做法。第一,最简单的,看你身边的人都往哪个杂志发了稿。可以在知网里搜索你身边作者的名字,也可以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相互讨论下哪些稿子适合发在哪些杂志。当然,如果你看到研究生同学发文时,导师第一作者,你可能要考虑下你的导师是否愿意挂第一作者。第二,从你的参考文献发表的杂志中选择。你引用的参考文献,肯定你和你的研究领域关系最为密切。他们能在这些杂志上发表,说明这个杂志比较倾向于这个领域的来稿。当然,如果这个作者是大咖,偶尔在某个杂志上发表某个领域的论文,不一定是杂志的用稿领域偏向,而可能是大咖的身份和论文水平起的作用。第三,从知网中找同一领域的发文期刊。把你题目的核心词,在知网搜索一下,看看这个领域的文章,其他作者都发在了什么地方,那就说明这些杂志可能偏重这个领域的来稿。第四,去看杂志的官网。有些杂志会把最近一年的重点选题方向,在网页上进行说明。如果你的稿子刚好符合这些选题方向,投过去被录用的可能性就很大。第五,投稿被录用过的杂志,可以多投。你的文章被录用就说明,编辑比较倾向于你的论文研究领域,比较喜欢你的文章风格,那么就可以把类似领域的文章投过去,被再次录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第六,投稿如淘宝,多看多看再多看。你在淘宝买东西,一个很小的东西都会挑好几个铺子比较鉴别。投稿也是需要费精力的。如果你拿淘宝的心,去做投稿的事,多去看几期你要投的杂志,你就可以从中琢磨出杂志的风格和口味。这个需要平常下功夫,投稿之前临时抱佛脚,可能会让自己乱了阵脚。第七,把投稿程序倒推过来。写论文——选杂志——投稿,这个是顺向投稿过程。但是,你也可以倒推过来,先去选杂志,找一个自己心仪的杂志,我的发文目标就是它,不攻克决不罢休。那么你就可以根据它的用稿风格,选题重点,来找你的研究领域和撰写论文。这样就提高了投稿的针对性和成功率。第八,投稿周期长,多写稿子,厚积薄发,多写才能少中。现在投稿周期长则三个月,小半年,短的话可能一个月左右,可以和同学交流下哪些审稿速度快,也可以去万维书刊网上看别人的评论,还可以看官网,这样就大概知道审稿周期多长。一篇稿子发出去之后,就应着手写第二篇,第三篇,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学会从一个领域深挖下去,写出系列论文。这样,你的研究方向就会聚焦,写作质量相应也会有所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