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推研信是什么?收到推研信或offer后应该做什么?大迫迁

推研信是什么?收到推研信或offer后应该做什么?

自香港的留学申请向公众开放以来,一些学生收到了推荐信,许多专业已经开始面试了,那么什么是推荐信呢?收到后你需要做什么呢?什么是推研信?推研信大约等于con offer,这意味着你的申请已经得到专业或学院的批准,但最终的录取仍然需要得到学校(通常是研究生院)的重新核准。审准的方向是你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学校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将发放con offer 或者 firm offer 。没有收到推研信是不是就不能前往留学了不是每个人都会收到推研信的,有些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录取通知书(有条件录取:学校出具的正式录取文件表明你已经通过了学院和学校的审核),应届毕业生收到的所有报价都是CON offer,规定了转换为firm offer的要求,非应届毕业生有可能直接获得firm offer。收到推研信后需要做什么?收到推研信后,大家需要检查邮件中是否提到需要回复。如果没有要求回复,也建议每个人回复学校的电子邮件来反馈他们的学习愿望。回复邮件后,你可以开始耐心等待offer了!如果收到的是con offer ,需要留意接受offer和缴纳留位费的截至时间。目前发放推研信的港校专业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认证化学香港浸会大学:绿色经济,资讯科技管理

咯咯咯

985高校的推研率有多高?留给来自普通高校统考的名额并不多!

985高校的先天优势一考定终身不是虚言很多人说高考属于一考定终身,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同样是上大学,由于中国高校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悬殊,造成不同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有着不同的待遇,例如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有着先天的优势,不仅出国留学的机会多,就连推研率也高的惊人,数据显示清华大学在2016年推研率高达58.14%,而且大部分都是本校推送研究生,因为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一直青睐于本校的推免研究生,教育部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多次向这两所高校施压,北京大学曾砍掉一半的本校推免研究生,而清华大学却顶住压力,保持本校推免研究生的比例,虽然目前清华北大研究生规模不断扩招,人们说清华北大的研究生要比本科要好考,主要是清北大批本科生选择海外留学,如果清北的考生留在本校读研,那么留给其他高校考清华北大研究生的几率将更小!社会金字塔结构考研面试,985高校层层歧视清华和北大虽然在教育部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吸收部分普通高校的推免研究生和统考学子,但是在考研复试和面试中却存在层层的歧视,985各大高校选择研究生非常看重考生的本科毕业院校,虽然很多考研高分考生的素质也非常的强,但是由于存在这种天然的歧视,同样的考分,高校的导师在选择考生时更看重考生的毕业院校,这也是造成很多考研高分考生被分流调剂,并不是什么所谓的黑幕,而是985高校和导师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从专业课到英语水平,再到心理素质的评估,越是好的985高校,在挑选研究生的时候甚至有系统性的隐形硬杠杆,如果部分导师想要招募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考生,必须做出说明!毕竟当前,中国高校间的竞争也异常的激烈,很多制度保守的老牌高校已经出现没落和滑坡现象!985高校优势在师资人才985高校的师资是优势一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和985高校的研究生未来发展有多少差异?那么首先高校的科研硬件平台有差异,其次最主要的是导师的水平,由于中国政府开启的高端引才计划,最近几年中国部分高校的师资引才工作做得非常好,这些具备海归高素质的青年教授,可以带着自己的硕博士直接发表很多院士都没有完成了CNS主刊论文,由于这些教授的海外背景,也让自己的研究生未来可以选择推荐出国留学,对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留学机制,非常看重业内教授们的推荐信,一份好的推荐信比任何的考试成绩都重要!社会的马太效应无处不在,高校的研究生也一样~,如何挑选优秀的导师,可以参考小编以前的文章,甚至有部分高校青年优秀海归教授的推荐!一名好的导师完全可以改变一名学子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纱山

保研率“最高”的100所大学排名,你的大学上榜没?

虽然考研已经结束了,但是热度却没有褪去,随着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各界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考研的大学上面。一般来说有实力的往往会更加看重985和211这样的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当然最终也是要看专业来选择的。考研的竞争力无疑是很激烈的,这个时候就不得不羡慕那些被保送的学生了,说到保研,那么你知道全国各个大学的保研率是多少吗?下图所示的是保研率“最高”的100所大学排名:在上述的名单里面,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保研率是最高的,高达65%,也不难想象,一般优秀出众的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对于医学类专业来说,考个研究生或是硕士什么的都是很基本的。然后排在第二名的是北京大学,保研率也是高达50%。其次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南京大学等,这几所高校的保研率也都不低,都在3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985高校的保研率居高不下之外,许多211大学的保研率也是不低,甚至是一些非985和211的高校也榜上有名,在这保研率最高的大学前100强名单里,可见实力也是不俗的。虽然有些非985和211等重点大学也有不错的保研率,但是对于保研来说教育部也是有规定的。在全国1000多所本科高校中,有推研资格的一共有311所,基本上是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而且各高校每年的推研名额,都是由教育部按计划分配的,都是有一定的计划和比例的。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最后就是其它的高等院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所以也不难发现,一般排在前面保研率很高的大学,基本上都是重点大学。最后看了保研率“最高”的100所大学排名,那么你的大学上榜没?保研的情况如何呢?

香港申请丨关于推研信和有条件offer的两三事

作者简介:Lyric,三年留学行业从业经历,擅长香港、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生申请,能从留学政策、文化制度以及各个学校的招生要求、专业设置、就业方向等多个维度给予申请者专业的指导。深谙港,英,澳的研究生录取原理,掌握大量海外院校申请信息,擅长对专业及院校进行准确定位,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校方案和活动提升方案。帮学生拿到过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澳洲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伦敦艺术学院在内的多个offer。不同于大部分英国和美国高校直接为学生发offer的风格(其实英国也有少部分学校有这个机制,比如York大学的电子系就是先发推研信,然后1-2周后发正式录取通知书),推研信算是香港录取的一个特色部分。在为大家讲解推研信这个概念之前,我想先为大家普及一下港校在录取的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初步筛选阶段小米(每个系或者专业的行政调度者,ta通晓申请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细节,负责回答和处理申请者问题等)会先审核材料完整性,如果缺材料的话会通知申请者尽快补交,当然也有一些小米看到申请者的背景比较差觉得没有必要补的话,就不会通知。当材料完整后,会把申请者的材料传递给决定录取的评委会。审核阶段各个学院的招生委员会对于本科院校、本科专业、雅思、GMAT、GPA、实习、个人陈述,简历,推荐信等材料审核。这个阶段一般会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先只审核硬件(本科院校、本科专业、雅思、GMAT、GPA),以此来筛选掉一大部分申请者,剩下的再去比较软件条件; 另一种情况就是软硬件一起综合考虑。采用哪种情况取决于这个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评委会自己的习惯,当然这只是基本原理,真实情况会更复杂。面试以及最终录取阶段对于需要面试的专业,评委会在审核完材料后,会筛选出比较优秀的申请者进行面试,面试后面试官会将申请者的面试情况反馈给录取评委会,评委会综合面试表现和申请者软硬件情况,来最终决定是否录取。对于不需要面试的专业,会评判上述条件后决定是否录取。而对于这一轮没有录取的申请者,通常又会有三个结果: 第一种情况就是默拒:港校就像是磨人的妖精,很多学校和专业如果不决定录取你,会一致拖着,申请状态显示under consideration或者being considered,并且状态长达半年多不会变化,一直到第二年的6-8月群发拒信。这种情况就是默拒,那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被默拒了呢?如果申请后的4个月内没有任何消息,基本就是默拒了。当然BestU也遇到过申请后5-6个月突然收到录取的事情,但是真的比较少见,基本就是前面个别人弃坑,多出的offer发给备胎。第二种情况是被放到waiting list:科大商学院经常做这种事情,但是wl转正的情况着实不多,除非之前几轮有大量offer holder不接受offer,但是对于科大商学院概率不高。第三种情况是直接收到拒信:不同于英国,港校一直没有前期发拒信的习惯,不过近两年开始,城大申请人数急剧增加,所以城大开始发拒信,今年城大出现了仅仅申请开放两天就发拒信的情况。总而言之,大部分招生审理其实是像流水线一样的多人合作完成的一个过程,而不是通过一人决定的,所以同学们大可不必担心会有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同时也不要轻信通过“走后门”而录取的无良中介的说辞;个别的专业也会出现一位教授审理的情况。通过以上的阅读,相信你已经对于招生的过程有了简单的了解,那推研信是在哪个步骤会出现的角色呢?在通过了最终审核阶段之后,各个学院或者独立的系别确定了自己想要录取的学生,但是却没有向申请者发放offer的权利。在这个时候,学院的招生委员会会给申请者先发一封邮件来告诉申请者:学院或者系里已经确定接受申请,但是带有offer的邮件会之后由研究生院帮忙发出。在这里,我主观的推测一下推研信的目的:第一抢生源。通过推研信的方式通知申请者已经被录取,不要因为迟迟没有收到offer而去了其他的学校(港校发正式offer都比较慢,像香港大学有的专业依旧延续了邮寄纸质版的录取offer这种古老的方式,如果没有推研信,可能生源会被其他大学提前抢走了,尤其工程学院,系里录取后,研究院大概2-3个月才会发正式offer,这其中的时间相当长,如果不提前发推研信,申请者脆弱的心理足以被摧毁)。第二是提醒申请者准备学费或者留位费等,同样也是学校想确定就读的学生,在挑选学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的位置,尤其港中文的天价留位费,一般家庭可能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流水,金融专业留位费高达12-13W港币,普通专业很多也是6w以上。那么推研信一般都是什么格式呢?具体的内容都有哪些?以今年我的学生刚刚收到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推研信为例,来看下推研信的典型格式:We are very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the Selection Committee has reviewed your application and it is nominated for admission offer for the academic year of 2019-2020. The nomination has also endorsed by the Associate Dean (Graate Programme) of the Business School. The document set is now forwarding to the Graate School for final vetting and approval. If the document fulfills the requirements of admission, you are expected to receive email notification for your application result by mid-November 2018.Since the Graate School will check your supporting document again, in case of any further clarification or document submission is required, we will contact you via email and WeChat. Therefore, you are highly recommended to add our WeChat account at “######” for further communication.总结一下,如果邮件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已经审理并且通过了你递交的申请,并且会晚一些由研究生院给你发正式offer”此类的意思,那么就意味着你已经收到了学校的推研信,99%的概率会收到学校的offer,除非出现你没有按照邮件的要求补交一些材料、或者材料涉嫌造假被发现、或者GPA没有达到研究生录取的最低标准等这些情况。我碰到过最奇葩的一个情况是:学生申请港中文的全球政经专业研究生,发了推研信(不过已经是第三轮了)之后却被研究生院驳回,其原因是“专业的名额已经招满“,在帮学生多次与学院沟通中研究院与系里互相推卸责任,最终系主任写了一篇道歉邮件给学生,解释了此次乌龙事件的原因,当然这些也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同学们大可不必过多担心。下面再来说一下关于有条件offer的问题,有条件offer代表你已经通过学院和学校的审核。但是可能因为你现在的某些条件还没有达到入学的标准,所以在有条件offer里会列明转成正式offer的条件,只要申请者达到了这些条件,就会转成正式offer。一般应届生收到的offer都是有条件offer,非应届生可以直接拿到正式offer。对于有条件offer,一般的conditional有以下三种情况:· 提交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对于应届生常见)· 提交本科四年的全部成绩单且GPA达到某一标准(对于应届生常见)· 提交合格的语言成绩包括雅思/托福/GMAT/GRE(语言不通过但是拿到录取的在香港比较少见)发有条件offer的时候,大部分专业都会要求做出是否接受offer的决定,如果决定接受offer,还需要缴付留位费,香港学校的留位费在1.3w-13w价格不等,热门专业的留位费更贵一些。留位费是遵循不退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交了留位费而没有去读这个专业的话,那这笔钱只能是打水漂了,所以同学们在缴费之前一定考虑清楚仔细选择。BestU之前也有学员已经交了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天价留位费,之后又收到了伦敦政经学院的Marketing的offer,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这位同学还是放弃了10w的留位费而去了排名更高的LSE,虽然学生从LSE毕业后说自己一点都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提前规划好申请的时间轴,防止这类情况的发生。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别人收到面试或推研信后,自己也不用过多的着急,香港的学校是按照轮次发offer的,大部分专业都会发三轮以上,而且有些专业本来就发的比较晚(比如港大的教育、法律、房地产等专业3月后才开始发offer)。而且并不是所有发出的offer都被接受,offer被学生拒掉也是很常见的情况。如果被拒掉的offer有位置空了出来,学校就会从waiting list中按照先后顺序来继续发下一轮录取。以下再给同学提供一些申请Tips:· 收到推研信之后,仔细阅读邮件的信息,然后等待offer就行了。· 如果收到有条件offer,要确定下有条件offer的内容和条件,注意一下各个事项的deadline。一般情况为先接受offer,再缴付留位费,等到自己满足conditional中的内容后再给学校补交证明材料,换取正式offer。· 可以联系小米询问申请进度情况,但是回复内容都比较官方,很难知道实质性的申请进度。· 每年都有少量的申请者5月或者6月才能拿到offer,等待时一定要沉得住气。最后预祝同学们都能拿到心仪的offer,如果还有疑问请联系BestU君!

若出金石

新鲜出炉:2020高校保研率排行榜!21考研难度不低,各位加油啊!

每年的六月份保研这条长达三个月的战线就被拉开,保研夏令营信息正在批量发出,这也意味着各位想考研的同学考这些学校的难度也增加了,毕竟每个学院的招生人数是一定的,保研人数越多,招生人数就越少。所以考研校小编也要和各位21考研的同学们说一声,确定目标前一定要多看数据,以防踩雷。今天考研校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院校保研的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一、具有保研推免资格的院校如今我国已经有366所大学具有保研推免资格。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按时间排序是:交叉、本系直博、本系直硕、外推、工硕。每年推研的时间为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推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9月初开始。具体如下:二、各高校保研率各高校的保研率也是不同的,根据国家规定: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数据来源:博雅数据)三、为什么高校偏爱推免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还是重在做学术、搞研究。虽然专业硕士已逐渐占据半壁江山,但大学以及大学教授的观念还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术能力依旧是他们对学生最单一的评价和期许。其实你我都知道,大部分本科生报考研究生的动机并非为了学术,而是为就业镀金,以备将来找个更好的工作或是延迟就业,导师也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些统考生就成为导师眼中的“目的不纯”者。如此,推免渠道似乎是保证招到更为优质和更为合适的学术生源的唯一办法。不少高校教授认为,对比推免生和统考生后发现,不管是个人的科研能力,还是眼界视野,推免生都要略胜一筹。所以与其把机会赌在茫茫海选的统考,转头看向保研,要么就是本科已经接触了四年知根知底是否适合做学术的学生,要么就是准入门槛更高的夏令营+推免程序。这么看来,也不难理解为何校方导师偏爱推免生了。不管考研形势如何变化,加强自己的复习程度才是关键,只要自己实力够强,再严峻的考研形势也能脱颖而出。

曼陀羅

大一大二、前三年推研成绩均学院年级前3,发表论文3篇,如何做到?

本次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大四本科生游凯超。他大一成绩、大二成绩、前三年推研成绩均为软件学院年级前三,参与了三项SRT、两项学推计划,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VPR论文两篇、ICML论文一篇,是AAAI/CVPR/ICLR/TIP等期刊会议的审稿人,曾获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大四本科生游凯超。今天主要是与大家分享一些故事,聊聊我是怎么上清华的,以及在清华这四年的大学生活。2014年秋天的下午,一个静谧的午后,我点开了一个网站,它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具体是什么网站,我们后面再说,这里先留一个悬念。在高中时期,除了常规的高考内容之外,我还学习了物理竞赛的内容。在座的肯定也有学习物理竞赛的同学。实际上,高中物理竞赛,本质上就是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本质上其实是微积分。所以,学好了物理竞赛,对于大学的微积分课程也有巨大的帮助。虽然说教育部对于竞赛的优惠政策正在收紧,但是我还是想鼓励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去参与一些竞赛活动的。高考那一点知识,翻来覆去学三年,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还是有一点折磨。要是你们是高一的,这些话能更有价值一些,不过你们已经是高三了,还是安心准备高考吧。物理竞赛就是大学物理,大学物理需要微积分。所以,在我接触到物理竞赛时,我就想办法要学习微积分。我点开的那个网站,是清华提供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那时,恰逢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兴起,我得以在学堂在线上学习扈志明老师开办的微积分课程。如果你们进入了清华,之后也会接触到学堂在线平台,也会接触到扈志明老师,这是后话了。当时,学堂在线平台不只是简单地开办一门MOOC、把视频放上去就完了,他们当时还组织了QQ群为学生答疑解惑。清华数学系的本科生在群里作为助教给来自五湖四海、素未谋面的学生答疑。有一个助教为我解答了很多问题,我也因此与他熟识,成为了朋友。除了微积分之外,学堂在线上面还有很多其它课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学堂在线开设的Python编程基础课程,也是采用了QQ群答疑的方式。我们用着现在已经过时的canopy python, 学习使用python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虽然我水平有限,当时没能完成这门课程,但是,这门课让我体会到了操纵计算机来帮人类做事的乐趣,在我心中埋下了计算机软件的种子。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坚定地选择了软件学院。学堂在线的名字来源于清华学堂,出了大礼堂,走过草坪,到日晷旁边,左手边就是清华学堂。清华学堂有的时候也用来代指清华。学堂在线的意思,就是把清华的教育资源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学堂在线使得我这样一个来自三线小城市的高中生也能够接触到顶级的教育资源,并且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学堂在线,我无法想象我现在会是在哪里。我看到了清华人的社会担当,心中埋下了清华的种子。高二暑假开始之前,班主任告诉我,清华和北大都给了暑期学校的名额,让我选择去哪一边的暑期学校。因为在学堂在线上与清华的接触,我丝毫没有犹豫,直接选择了清华的暑期学校。在那一周的时间里,我得以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清华,熟悉园子里的每一条道路,聆听各位大师的讲座。我听到了施一公教授关于生命与宇宙的思考,听到了清华在核电技术领域的新进展,听到了经管如何研究社会与经济,还听到了方惠坚老师畅谈如何在清华这样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一周的时间里,我初次体验了一番大学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清华梦。2016,清华招生宣传片的主题是:iTsinghua, 自定义。I是英文字母的i,就是我的意思。iTsinghua, 自定义,我的清华生活由我自己定义。现在看来,我觉得这部宣传片的主题可以作为对我大学生活的概括。高中时代,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大学,有一份好的高考成绩,能够上更好的大学。但是到了大学,大家的目标就没那么明确了。大学毕业后应该做什么?出国深造?本校深造?硕士还是博士?直接就业或者创业?每一条路都是可能的,全凭个人选择。毕淑敏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直到死到临头都不曾思索过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属,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个最终归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可以用在生命这样的终极命题上,也可以用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上。一个人在高一的时候就思考该去哪一所大学,和他临近毕业了才思考该去哪一所大学,甚至直到高中毕业了都不曾思索过该去哪一所大学而随便填志愿,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上大学之前就思考大学毕业后的去向,和他临近毕业了才思考毕业去向,甚至直到毕业了都不曾思索过这个问题而随波逐流,是完全不同的境界。高三的同学,几个月后就要面对专业选择的问题。希望你们在此之前,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做什么,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我的专业选择是在学堂在线学习过程中确定的,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我直接选择了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但是,软件工程专业在毕业后也有多种选择。在我入学之后,我开始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清华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有海量的资源可供你使用。通过与学长学姐、老师同学的交流,我了解到,我们专业的毕业去向分为三大类:出国深造、本校深造以及直接就业。但是这三种毕业去向,无一例外都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所以,来到清华的第一年,我的生活重心放在了学习上面。来到清华的学生是百里挑一,能在清华任教的老师也是人中龙凤。学习过程中,我可以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也可以在网上寻找课外资料,可以在老师的开放交流时间内与老师相约答疑,也可以直接拨打老师的电话远程询问,或者在习题课上与助教同学讨论。学习的渠道多种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这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组织微沙龙讨论,几个同学一起,或者拉上老师,开一个微沙龙,学校提供场地和免费的咖啡饮料。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内容只是他肚子里知识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主动挖掘。我通过向老师发邮件、打电话、预约讨论等方式,与老师们频繁互动,学习到了很多额外的知识,也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刚入学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我申请了学校的助学金。清华的学生资助体系的理念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清华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近年来,清华从“基本保障型资助”开始转向“发展性资助”,我也因此受益,在学校的帮助下享受到了托福英语培训等福利。后来,因为得到的奖学金比较多,每年的奖学金基本能够覆盖我全年的开支了,所以我就主动申请停止接受助学金了。清华的奖学金体系也是非常完善的,约有1/3的同学能够得到各种奖学金。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后,我又开始思考毕业去向的问题了。经过一番调查,我决定要开始做科学研究了。清华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和本科生教学是它的两大主要任务。在这样一所大学里面学习,世界水平的先进前沿科学研究触手可及。我们学院的实验室里面就有3D打印机,曾经做出过3D打印的、可以直接食用的煎饼;我们学校负责了教育网的搭建,是教育网的核心节点之一。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CSranking等世界权威性排名上,清华都是名列前茅。我做的人工智能研究,是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前沿研究。在这方面,清华有大量的国际级别的优秀学者。我的导师,软件学院的龙明盛老师,就是迁移学习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近几年来在ICML、NIPS、CVPR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也成功发表了三篇论文,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自己的微小贡献。清华给予学生的科研资源非常多,SRT、学术研究推进计划、未来学者项目等等。清华还有闯世界项目,用来资助学生在寒暑假出国交流。2019年暑假,我依靠闯世界项目前往UC Berkeley访问两个月,实地感受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样子。除了本身科研实力强大之外,清华的校友资源也很丰富。清华的校友遍布各行各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上课期间,有的时候老师就会请公司里的一些一线工作人员来给我们分享行业现状,也会带领我们去附近的公司里面实地考察。清华东南门外就是清华科技园,里面有很多新兴的高科技公司。我同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的CEO曹旭东、百度谷歌微软的相关部门,都有过交流,零距离与从业人员接触,了解他们的现状与需求。我们实验室也与阿里巴巴等公司有很多合作,我们做的科学研究,直接就能应用在这些公司的商业场景中,需求与研究相互促进。有的CEO还说,朝阳区请他们去那边,有更大的办公室、更便宜的地段,问他们要不要,他们说,绝对不搬离清华附近,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得吸引清华的学生来实习、来工作。由此可见,清华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非常抢手的。总结我这四年的清华生活,我想说:2016年的宣传片里面说得没错,在清华,这里有舞台交予你去实现有关大学生活的所有想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清华是一个舞台,能提供我们需要的一切,主要是看我们如何利用清华提供的资源。清华园里,哪一年入学的学生一般被统称为几字班。例如,我是2016年入学的,所以我是六字班的。你们将会在2020年秋天入学,所以你们会是零字班。巧的是,我将会担任软件学院零字班的辅导员,陪大家共同成长。欢迎大家选择清华、选择计算机大类、选择软件学院,我在清华等你来。谢谢。来源:清华招生 文 | 游凯超 图 | 霍元东 编辑 | 曾妮

姘居

2018年港中文第一波Offer雨来啦!收到推研信之后要做什么?

据BestU最新消息,香港中文大学于昨日北京时间11:10左右,突发一场Offer雨(其实是推研信啦)!CUHK的LLM昨日发出了推研信。BestU学员收到的推研信(18年11月)学生背景:本科:西南政法大学丨法律均分:80.7雅思:7.0录取专业:LLM Chinese Business Law1、推研信是什么?推研信是香港院校的申请特色,它代表你的申请已经被专业或者学院所批准,但最后offer的发放还需要经过学校地再次核准的状态,所以推研信可以约等于Con-offer。举个例子:CUHK Law:嗯,你小子是个人才,我收了CUHK Law:不过这事我不能揸主意,打份报告(推研信)给领导(CUHK 研院)CUHK 研院:那我就形式审查审查吧,没问题就听CUHK Law 的吧!(正式的Offer)可以看到,拿到推研信之后,研院的正式Offer是板上钉钉的!(正式的Offer将在11月13日左右发出)2、收到推研信之后要做什么?啥也不用做。耐心等待研院CUHK正式的Offer下发即可。客气点也可以回复一封感谢邮件。等正式的Offer下来了,再操作网申系统。CUHK的Offer拿到之后,鉴于六万留位费,还要申请HKU的LLM吗?一大早拿到了CUHK 的LLM offer固然令人欣喜,这时你转念一想,我还想申请HKU LLM/MCL 咋办?CUHK和HKU开放截止日期时间线咋办呢,从了CUHK要不?如果在12月之后,同时提交了CUHK和HKU的申请,但提前拿到了CUHK的Offer,那么你可以:拿CUHK的Offer去催催HKU(但是HKU的llm死性不改,偏要3月才开始下offer)申请延迟支付留位费(不要编故事啦,简简单单说还在考虑其他学校即可,CUHK录取委员会门儿清!)交留位费,坐等HKU(土豪请闭眼)拒了CUHK的Offer,坐等HKU (心里苦啊)3、录取项目介绍CUHK法学院简介:CUHK Law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中英文双语的教育方针,秉持中英兼重,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并且凭借其完备的教育体系,优良的教学质量,很快跃居香港、内地和整个亚太地区的法学院之前列。申请要求:学制1年,学费220,000港币,9月开学,雅思6.5,托福88。培养目标:普通法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法律体系,它可以将香港、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印度及美国等不同的文化下的数百万人联系在一起。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普通法系核心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香港法律有更实质的理解,同时掌握参与普通法传统的所需要的技能。PS:(美国银行虽然已经搬走了,但仍保留大厦命名权和外墙广告权)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普通法硕士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普通法以及普通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开设课程:普通法:起源与发展 、合同原则、刑法原则 、侵权原则、比较宪法学、比较法律传统、商法原则、公司法原则、宪法原则、法律研究、分析和写作、侵权问题专题研究、犯罪和惩治过程、劳动法原则、知识产权法原则、行政法原则。BesuU留学社的 Offer 还在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鹅毛笔

每天学点国学:圣人用来穷极深奥,推研事物精微之理

【原文】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释文】几(音基):隐微,细微。此处指事物的细微之理。【品文】对于《易》,圣人用来穷极深奥,推研事物精微之理。 因为深奥,所以能通晓天下的心志; 因为精微,所以能确定天下的事物; 因为神妙, 所以不急躁而能极其迅速, 不必行动而已经到达。 孔子说: “《易》中含圣人之道四条”,就是这个意思。几(音基):隐微,细微。此处指事物的细微之理。作者:天 步 子校稿:游金地本文属于公益用途,意在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评论您的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国学经典推荐#

梦游者

学什么?适合谁?对于强基计划,在清华北大就读的“过来人”这么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湛近日,包括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在内的国内数十所顶尖高校相继公布了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这对于今年的很多高考生而言,人生的一大抉择,已经摆在了面前。要不要去冲刺强基计划?被高校的强基计划招录都会学什么?强基计划到底适合哪些学生?这个计划到底能给自己的未来带去什么?如果中途想要改变求学方向是否可以……一系列问号,让很多学生、家长乃至老师,都在这个关键节点纠结不已。于是,我们找到了去年首批被高校强基计划招录的学子,请他们讲述,经过这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后,对于强基计划的认知与感悟。当强基计划这个新选项摆在面前是选择坚定不移还是进退纠结2020年毕业于杭二中的胡文瀚,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强基计划的学生。他目前就读的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而去年第一次听说强基计划的他,正值高三下半学期。在那之前,胡文瀚关注的信息基本上都与“三位一体”相关。而强基计划的出台,直接打破了之前的招生格局和节奏,“很多高校开始连夜设计适应强基计划的培养体系和招生方案。”胡文瀚所以,当时的胡文瀚内心还是有些慌乱的,“因为我并非那种学术志向非常坚定的人,也没有在某一门基础学科上有突出的素养,我的相对优势在于综合成绩,也就是高考,但我的实力也并没有达到能裸分上清北的程度。”胡文瀚犹豫过要不要冲刺强基计划,毕竟这项计划是新兴的,它对专业选择以及转专业都有诸多限制,“但当时我又觉得像我这样对专业不是特别坚定的同学来说,这些限制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去清北的机会于我而言虽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但能在那样的氛围里和许多优秀的人互相交流学习,一定会成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咬咬牙,去搏一搏。”相较于曾一度纠结的胡文瀚,同样毕业于杭二中,后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录到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封项晨,在最终抉择时则显得直接一些。封项晨对强基计划的专业方向都比较感兴趣,于是没有犹豫,决定报考。作为“过来人”,在他看来,笔试重点考察数学、物理能力,大约为竞赛难度,“我通过竞赛获得北大面试满分的优惠,所以面试时考官没有问有难度的问题。”毕业于杭州学军中学的方文和封项晨一样,强基计划公布的时候,她几乎没有犹豫就报名了,“高一时,就产生了要去‘全宇宙最厉害的中文系’,也就是北大中文系学中文的想法。”但方文还是坦言,其实一开始报考强基计划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很忐忑。虽然北大中文系是从初中以来就确立的目标,但毕竟古文字方向却是她从未了解过的领域。封项晨当时,胡文瀚的班级里大部分希望考清北的同学都报了强基计划,还有一部分同学报了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和浙大等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我们班40多位同学,有20多位报了强基,最后有7位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北录取,还有一部分同学被其他几所高校录取。”在网站上看到被录取信息的胡文瀚,心里也挺复杂的。“清华为了强基计划新设立了五个书院,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科以及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会在书院中学习。我的强基综合分数和预期有一定落差,最终被录取到的书院以及相应的专业不是我期待的那个。”所以胡文瀚在当时还是感到一阵失落。之后,他在微信、QQ上和几个同学朋友聊了聊各自的情况,直到了解到有两个好朋友也被录取到了同一个书院,他才宽慰了不少。“至少书是有的读了。”胡文瀚半安慰半调侃地想,不管怎样,全家人心里石头至少是落地了。得知自己被强基计划录取后,封项晨非常开心,因为如果不冲刺强基计划,高考分没达到北大录取分数线的他,必然会与心仪的北大擦肩而过,“之前的努力和最终的抉择,都让我有了这个回报。”目前也在清华大学攻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陈怡萱,和方文是杭州学军中学的同班同学。她说,自己的成绩其实并不顶尖,在高三的时候,压根没想过要去清北,是班主任鼓励她,她才决定试一试。事实上,直到陈怡萱结束面试坐在从北京返程的火车上,她还在心疼白跑一趟的来回车票钱呢,“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就放弃,“参与强基的入围标准远低于裸分的要求,也不是一定要有光辉的个人资料或者高级别的奖项,后续依然大有可为。”当成为强基计划的一员时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课程体系胡文瀚所在的行健书院,是理+工衔接培养,大家的理科部分都是力学,但是工程学科部分会有所区别,有车辆工程、航天航空、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所以在被录取之后,还进行了一次工科的分流,“就是我们自己选择工科志愿并排序,然后根据大家的强基综合分排名来录取。这个分流是在暑假期间完成的,分流确定了之后,班级、培养方案就基本确定了。”胡文瀚说,他们的培养方案是学校新制定的,课程安排和相关资源配备都经过了比较周密的设计。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书院制”,书院会为每位同学配备学业导师,这位导师不完全是传统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导师,“我们可以和导师讨论各种事情,包括学术方面的和生活方面的。书院还会定期举办微沙龙,我们有机会和优秀的老师面对面交流。还有就是,书院会提供比较多的科研方面资源,比如这学期开设了科研导引课。”“因为清华强基的同学是隶属于五个书院的,不和别的院系同学混班,而且强基的部分专业是新设置的,所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基础性课程的比重会更大,难度会更深。”就胡文瀚而言,大一两个学期学的两门数学基础课是和数学系的同学一起上的,这对于数学基础不是特别突出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课本上的许多定理,胡文瀚往往需要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反复琢磨,但是最终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有时候到了考试,可能有些题目拿到手就是一脸懵的状态。“不同书院差异还是挺明显的,不同人也不一样。”胡文瀚感觉学业压力还是挺大的,可支配时间也非常有限。上个学期,他基本没有出校逛过,每周能把各门课程的任务完成就算很不错了,毕竟有时候还会有学业外的班团活动、社工任务要去做,所以时间管理是对他来说是一大考验。而在北大工学院,封项晨说,今年有3/4是强基生,分班就分为3个强基班和1个普通班。他们的培养方案和高考生不一样,但是大一、大二课程大体相同,“没有特殊的学习计划,但是有专门的学业导师,每学期选课时导师都会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平时有学业上或者方向上的问题都可以与导师联系。”“清华给强基的学生开设了5个书院——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陈怡萱介绍,致理大家庭设有数学、物理、化学、信计、生物5个专业,开设了8个班,都配置了班主任,导师(导师1对4),还有事务咨询指导小组,学生工作小组等等,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予比较细致的照顾。尤其是,在他们没有直系学长学姐的情况下,辅导员们,基本上承担了这部分的空缺,“他们都特别厉害,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们。”封项晨说,必修课程由培养方案决定,北大强基生有专门的“力学强基培养方案”,可以选择院内辅修,但大一、大二的课程和高考生基本没有区别,“但北大有一门专为理科强基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博雅理学讲堂,面向全校强基生,由数院、物院、化院、生科、工院等理科学院院长亲自作讲座。这门课介绍了理科的各个方向及前沿,对我们选择双学位或交叉学科方向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之前,封项晨听说,强基计划的学生,本科内容在前三年读完,大四开始进入科研,实际上就是如此,没有什么不同,“往年的工学院本科生本来就是大四课程很少,可以跟着导师进组。”同校的方文来到北大上学后发现,老师并没有给他们制定特别的学习计划,不过,和导师聊天的时候,导师建议方文一年之内掌握所有甲骨文的字形,不过也没有硬性要求。并且在真正接触了古文字相关的讲座课程之后,方文发现,其实甲骨文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艰深晦涩,“大多数甲骨文都很生动形象,让我们看了就会会心一笑,去研究考证一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方文方文说,其实他们并不是“非普通学生”。“强基的古文字方向是中文系的五大专业方向之一,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本身就会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但是中文系到大三才会专业分流,之后才会涉及到本专业真正的核心课程,我们现在还在上中文系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等。而且我们只要能够确保完成核心必修课,剩余的学分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就算是物院数院等等理科院系开设的一些通选课我们也可以学习。”在这半年多的学习中,方文在不停地接受新知识和新生活。她说,中文系“古”字头课程讲授、学习都是使用繁体的。“我第一次读繁体竖排的《史记》时觉得很不习惯,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熏陶,我现在已经看不惯简体横排的经文了。我总觉得简体横排的经文不正宗,怀疑简化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了错误。”这项新兴的教育计划到底适合谁首批“过来人”各有观点去年是强基计划元年,胡文瀚笑称他们是这项计划的“小白鼠”,许多政策还有待更完善。“例如推研政策如何实施,以及不同书院课程难度不一致、同学平均成绩差异大对于竞争公平性的影响如何处理等问题,学校和书院还不能给出具体的答案。还有就是,强基计划从统计意义上提高了学术研究人才的比例,但是这种重视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导向和培养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这些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他觉得最适合强基计划的是在学术方面有志向或者感兴趣的同学。一方面,这样的同学在学习中会更有动力,也会获得更多成就感;另一方面,强基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资源配备是非常丰富的,可以为同学做科研提供非常非常多的支持。“我们强基计划是本科四年不能转专业,研究生的方向其实是没有限制的,只是强基计划的同学在本专业的方向读研会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大部分同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还是衔接的。如果说想要跨专业读研,那就需要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一起竞争,并且需要在平时花额外的精力去学习相关的课程,难度会相对大一些。当然,因为许多具体的推研政策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具体情况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胡文瀚说。“其实也没太担心自己是所谓的‘小白鼠’,因为清华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大家都是在共享的,比如我们的导师。”陈怡萱倒是比较坦然,导师大概每隔一两周会约他们一次,吃个饭说说学习情况,或者直接拉你到办公室答疑、谈问题。“本科学习阶段不允许转专业是强基学生必须面对的限制。”陈怡萱说,虽然学科交叉训练也是受书院鼓励的,但书院安排的导师也好,给出的教学计划也好,无疑都是围绕本学科设置的,导师也会积极引导你在这个学科上一直走下去,“所以我个人不推荐为了top2的名头,选择会令自己感到痛苦的学习方向。”当然,如果真的这么选了,陈怡萱俏皮地说,“也祝福你能早日发现这个学科的乐趣所在,每个学科都有很美妙的地方。”陈怡萱但谈及就业这个点,其实胡文瀚还是有不少困扰的。“一直以来,我都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像有些同学那样志向非常坚定,比如当医生、程序员或是做金融分析师等等,所以每当我思考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感觉有些心累。”大概从高三开始,胡文瀚就有些刻意回避考虑未来的事,更多地把精力聚焦于当下,“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许时间和未知机遇会给出最后的答案。”上大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学期了,胡文瀚还没有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过,他觉得目前的专业以及强基计划,至少为自己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比如可以在毕业之后去往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尽己所能做一些能为国家关键领域带来活力的事情。也可以在本科阶段通过不断的尝试——参加不同的活动、做不同的社会工作、认识不同的人……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同时,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即使没有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那我至少明白了哪些事情是自己不喜欢的,是自己未来的补集。我希望能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明晰自己的方向。即便最后没有找到一个自己非常钟意的道路,也没关系,因为未来本来就没有最优解。”2020年,北大古文字专业招收强基考生共28人,“我们28个人在各自分属中文系的两个班级之外还单独组成了一个强基班,有专门的强基班班主任与“班级福利”(公费购书)。”就方文个人的体验而言,强基计划并不像一些考生和家长顾虑的那样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形成限制,而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去接触原来知之甚少的基础学科,打开了一扇学术研究的大门。在她看来,原本就对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生物、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有兴趣的同学,比较适合强基计划。“其实大学校园中最受大家敬仰的一定是做学术的人。”方文说,强基计划的学科本身就是与学术科研关系最紧密的学科,如果能够做到利用好强基的资源,潜心学术,那强基计划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未来中国学术圈的中坚力量。对于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子的看法,封项晨认为,有竞赛基础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有志于参加科研的学生,其实最适合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要强化我国基础学科的计划,也就是补足基础学科研究上我国和世界顶尖国家的差距的计划。”他认为这不是“强”的计划,而是“为了强”的计划,“它由国家推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因而集合了大学本专业方向内最好的师资力量,所以表现为‘强力’的计划。关于‘要如何强’,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学习,跟紧课程计划,认真完成课业,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尽快加入科研队伍。”所以,封项晨对强基计划有着另一番理解——强基计划的“强”,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得五六人

学什么?适合谁?对于强基计划,在清华北大就读的浙江学生这么说

钱江晚报近日,包括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在内的国内数十所顶尖高校相继公布了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这对于今年的很多高考生而言,人生的一大抉择,已经摆在了面前。要不要去冲刺强基计划?被高校的强基计划招录都会学什么?强基计划到底适合哪些学生?这个计划到底能给自己的未来带去什么?如果中途想要改变求学方向是否可以……一系列问号,让很多学生、家长乃至老师,都在这个关键节点纠结不已。于是,我们找到了去年首批被高校强基计划招录的学子,请他们讲述,经过这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后,对于强基计划的认知与感悟。当强基计划这个新选项摆在面前是选择坚定不移还是进退纠结2020年毕业于杭二中的胡文瀚,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强基计划的学生。他目前就读的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而去年第一次听说强基计划的他,正值高三下半学期。在那之前,胡文瀚关注的信息基本上都与“三位一体”相关。而强基计划的出台,直接打破了之前的招生格局和节奏,“很多高校开始连夜设计适应强基计划的培养体系和招生方案。”胡文瀚所以,当时的胡文瀚内心还是有些慌乱的,“因为我并非那种学术志向非常坚定的人,也没有在某一门基础学科上有突出的素养,我的相对优势在于综合成绩,也就是高考,但我的实力也并没有达到能裸分上清北的程度。”胡文瀚犹豫过要不要冲刺强基计划,毕竟这项计划是新兴的,它对专业选择以及转专业都有诸多限制,“但当时我又觉得像我这样对专业不是特别坚定的同学来说,这些限制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去清北的机会于我而言虽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但能在那样的氛围里和许多优秀的人互相交流学习,一定会成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所以我最后还是决定咬咬牙,去搏一搏。”相较于曾一度纠结的胡文瀚,同样毕业于杭二中,后被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录到工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封项晨,在最终抉择时则显得直接一些。封项晨对强基计划的专业方向都比较感兴趣,于是没有犹豫,决定报考。作为“过来人”,在他看来,笔试重点考察数学、物理能力,大约为竞赛难度,“我通过竞赛获得北大面试满分的优惠,所以面试时考官没有问有难度的问题。”毕业于杭州学军中学的方文和封项晨一样,强基计划公布的时候,她几乎没有犹豫就报名了,“高一时,就产生了要去‘全宇宙最厉害的中文系’,也就是北大中文系学中文的想法。”但方文还是坦言,其实一开始报考强基计划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很忐忑。虽然北大中文系是从初中以来就确立的目标,但毕竟古文字方向却是她从未了解过的领域。封项晨当时,胡文瀚的班级里大部分希望考清北的同学都报了强基计划,还有一部分同学报了上海交大、复旦、中科大和浙大等试点高校的强基计划,“我们班40多位同学,有20多位报了强基,最后有7位同学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北录取,还有一部分同学被其他几所高校录取。”在网站上看到被录取信息的胡文瀚,心里也挺复杂的。“清华为了强基计划新设立了五个书院,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科以及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会在书院中学习。我的强基综合分数和预期有一定落差,最终被录取到的书院以及相应的专业不是我期待的那个。”所以胡文瀚在当时还是感到一阵失落。之后,他在微信、QQ上和几个同学朋友聊了聊各自的情况,直到了解到有两个好朋友也被录取到了同一个书院,他才宽慰了不少。“至少书是有的读了。”胡文瀚半安慰半调侃地想,不管怎样,全家人心里石头至少是落地了。得知自己被强基计划录取后,封项晨非常开心,因为如果不冲刺强基计划,高考分没达到北大录取分数线的他,必然会与心仪的北大擦肩而过,“之前的努力和最终的抉择,都让我有了这个回报。”目前也在清华大学攻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陈怡萱,和方文是杭州学军中学的同班同学。她说,自己的成绩其实并不顶尖,在高三的时候,压根没想过要去清北,是班主任鼓励她,她才决定试一试。事实上,直到陈怡萱结束面试坐在从北京返程的火车上,她还在心疼白跑一趟的来回车票钱呢,“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就放弃,“参与强基的入围标准远低于裸分的要求,也不是一定要有光辉的个人资料或者高级别的奖项,后续依然大有可为。”当成为强基计划的一员时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课程体系胡文瀚所在的行健书院,是理+工衔接培养,大家的理科部分都是力学,但是工程学科部分会有所区别,有车辆工程、航天航空、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所以在被录取之后,还进行了一次工科的分流,“就是我们自己选择工科志愿并排序,然后根据大家的强基综合分排名来录取。这个分流是在暑假期间完成的,分流确定了之后,班级、培养方案就基本确定了。”胡文瀚说,他们的培养方案是学校新制定的,课程安排和相关资源配备都经过了比较周密的设计。比较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书院制”,书院会为每位同学配备学业导师,这位导师不完全是传统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导师,“我们可以和导师讨论各种事情,包括学术方面的和生活方面的。书院还会定期举办微沙龙,我们有机会和优秀的老师面对面交流。还有就是,书院会提供比较多的科研方面资源,比如这学期开设了科研导引课。”“因为清华强基的同学是隶属于五个书院的,不和别的院系同学混班,而且强基的部分专业是新设置的,所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基础性课程的比重会更大,难度会更深。”就胡文瀚而言,大一两个学期学的两门数学基础课是和数学系的同学一起上的,这对于数学基础不是特别突出的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课本上的许多定理,胡文瀚往往需要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去反复琢磨,但是最终也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有时候到了考试,可能有些题目拿到手就是一脸懵的状态。“不同书院差异还是挺明显的,不同人也不一样。”胡文瀚感觉学业压力还是挺大的,可支配时间也非常有限。上个学期,他基本没有出校逛过,每周能把各门课程的任务完成就算很不错了,毕竟有时候还会有学业外的班团活动、社工任务要去做,所以时间管理是对他来说是一大考验。而在北大工学院,封项晨说,今年有3/4是强基生,分班就分为3个强基班和1个普通班。他们的培养方案和高考生不一样,但是大一、大二课程大体相同,“没有特殊的学习计划,但是有专门的学业导师,每学期选课时导师都会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平时有学业上或者方向上的问题都可以与导师联系。”“清华给强基的学生开设了5个书院——致理、未央、探微、行健、日新。”陈怡萱介绍,致理大家庭设有数学、物理、化学、信计、生物5个专业,开设了8个班,都配置了班主任,导师(导师1对4),还有事务咨询指导小组,学生工作小组等等,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给予比较细致的照顾。尤其是,在他们没有直系学长学姐的情况下,辅导员们,基本上承担了这部分的空缺,“他们都特别厉害,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们。”封项晨说,必修课程由培养方案决定,北大强基生有专门的“力学强基培养方案”,可以选择院内辅修,但大一、大二的课程和高考生基本没有区别,“但北大有一门专为理科强基的学生开设的课程——博雅理学讲堂,面向全校强基生,由数院、物院、化院、生科、工院等理科学院院长亲自作讲座。这门课介绍了理科的各个方向及前沿,对我们选择双学位或交叉学科方向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之前,封项晨听说,强基计划的学生,本科内容在前三年读完,大四开始进入科研,实际上就是如此,没有什么不同,“往年的工学院本科生本来就是大四课程很少,可以跟着导师进组。”同校的方文来到北大上学后发现,老师并没有给他们制定特别的学习计划,不过,和导师聊天的时候,导师建议方文一年之内掌握所有甲骨文的字形,不过也没有硬性要求。并且在真正接触了古文字相关的讲座课程之后,方文发现,其实甲骨文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艰深晦涩,“大多数甲骨文都很生动形象,让我们看了就会会心一笑,去研究考证一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方文方文说,其实他们并不是“非普通学生”。“强基的古文字方向是中文系的五大专业方向之一,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本身就会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但是中文系到大三才会专业分流,之后才会涉及到本专业真正的核心课程,我们现在还在上中文系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等。而且我们只要能够确保完成核心必修课,剩余的学分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就算是物院数院等等理科院系开设的一些通选课我们也可以学习。”在这半年多的学习中,方文在不停地接受新知识和新生活。她说,中文系“古”字头课程讲授、学习都是使用繁体的。“我第一次读繁体竖排的《史记》时觉得很不习惯,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熏陶,我现在已经看不惯简体横排的经文了。我总觉得简体横排的经文不正宗,怀疑简化的过程中会不会产生了错误。”这项新兴的教育计划到底适合谁首批“过来人”各有观点去年是强基计划元年,胡文瀚笑称他们是这项计划的“小白鼠”,许多政策还有待更完善。“例如推研政策如何实施,以及不同书院课程难度不一致、同学平均成绩差异大对于竞争公平性的影响如何处理等问题,学校和书院还不能给出具体的答案。还有就是,强基计划从统计意义上提高了学术研究人才的比例,但是这种重视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导向和培养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个体的发展。这些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他觉得最适合强基计划的是在学术方面有志向或者感兴趣的同学。一方面,这样的同学在学习中会更有动力,也会获得更多成就感;另一方面,强基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资源配备是非常丰富的,可以为同学做科研提供非常非常多的支持。“我们强基计划是本科四年不能转专业,研究生的方向其实是没有限制的,只是强基计划的同学在本专业的方向读研会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大部分同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还是衔接的。如果说想要跨专业读研,那就需要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一起竞争,并且需要在平时花额外的精力去学习相关的课程,难度会相对大一些。当然,因为许多具体的推研政策还不是特别明确,所以具体情况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胡文瀚说。“其实也没太担心自己是所谓的‘小白鼠’,因为清华的师资和教学设施,大家都是在共享的,比如我们的导师。”陈怡萱倒是比较坦然,导师大概每隔一两周会约他们一次,吃个饭说说学习情况,或者直接拉你到办公室答疑、谈问题。“本科学习阶段不允许转专业是强基学生必须面对的限制。”陈怡萱说,虽然学科交叉训练也是受书院鼓励的,但书院安排的导师也好,给出的教学计划也好,无疑都是围绕本学科设置的,导师也会积极引导你在这个学科上一直走下去,“所以我个人不推荐为了top2的名头,选择会令自己感到痛苦的学习方向。”当然,如果真的这么选了,陈怡萱俏皮地说,“也祝福你能早日发现这个学科的乐趣所在,每个学科都有很美妙的地方。”陈怡萱但谈及就业这个点,其实胡文瀚还是有不少困扰的。“一直以来,我都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像有些同学那样志向非常坚定,比如当医生、程序员或是做金融分析师等等,所以每当我思考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感觉有些心累。”大概从高三开始,胡文瀚就有些刻意回避考虑未来的事,更多地把精力聚焦于当下,“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许时间和未知机遇会给出最后的答案。”上大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学期了,胡文瀚还没有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过,他觉得目前的专业以及强基计划,至少为自己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比如可以在毕业之后去往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尽己所能做一些能为国家关键领域带来活力的事情。也可以在本科阶段通过不断的尝试——参加不同的活动、做不同的社会工作、认识不同的人……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同时,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即使没有发现自己的志趣所在,那我至少明白了哪些事情是自己不喜欢的,是自己未来的补集。我希望能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明晰自己的方向。即便最后没有找到一个自己非常钟意的道路,也没关系,因为未来本来就没有最优解。”2020年,北大古文字专业招收强基考生共28人,“我们28个人在各自分属中文系的两个班级之外还单独组成了一个强基班,有专门的强基班班主任与‘班级福利’(公费购书)。”就方文个人的体验而言,强基计划并不像一些考生和家长顾虑的那样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形成限制,而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去接触原来知之甚少的基础学科,打开了一扇学术研究的大门。在她看来,原本就对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生物、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有兴趣的同学,比较适合强基计划。“其实大学校园中最受大家敬仰的一定是做学术的人。”方文说,强基计划的学科本身就是与学术科研关系最紧密的学科,如果能够做到利用好强基的资源,潜心学术,那强基计划培养的学生一定是未来中国学术圈的中坚力量。对于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子的看法,封项晨认为,有竞赛基础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有志于参加科研的学生,其实最适合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要强化我国基础学科的计划,也就是补足基础学科研究上我国和世界顶尖国家的差距的计划。”他认为这不是“强”的计划,而是“为了强”的计划,“它由国家推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因而集合了大学本专业方向内最好的师资力量,所以表现为‘强力’的计划。关于‘要如何强’,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学习,跟紧课程计划,认真完成课业,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尽快加入科研队伍。”所以,封项晨对强基计划有着另一番理解——强基计划的“强”,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