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美国留学天文学专业怎么样?录取要求有哪些?骷髅舞

美国留学天文学专业怎么样?录取要求有哪些?

天文学(Astronomy)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也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学习内容 包括 星球与宇宙生成、星球天文学、天文观察技术、计算机科学、多种波长天文学、微积分、星球物理学、天文物理技术、恒星结构与演变等。专业研究方向介绍:它的分支主要分为观测天文学与理论天文学。天文学观察家常年观察天空,并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理论天文学家才可能发展出新理论,解释自然现象并对此进行预测。在留学专业的选择中,又有以下几个分类:1、天体测量学(Astrometry):是天文学中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分支,主要以测量恒星的位置和其他会运动天体的距离和动态。2、天体力学(Celestial mechanics):涉及天体的运动和万有引力的作用,是应用物理学(特别是牛顿力学)研究天体的力学运动和形状的科学。 天体力学可分六个范畴: 摄动理论、数值方法、定性理论、天文动力学、天体形状与自转理论、多体问题(其内有二体问题)等。3、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Physics):主要研究物理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以及利用物理学来解释天文学观测的结果。天文学专业申请要素:1.本科GPA是根本,高GPA,高rank是去牛校的最强保证,有paper则如虎添翼。低GPA者可靠paper来挽回一点点劣势。 但是,无论如何本科GPA和rank是根本。 研究生GPA无足轻重,别太烂就行。2.方向match极其重要。这点如果你能料敌先机的话,一定要在ps中点出来。 如果你做的research和对方很match,那么恭喜你,至少你被录取的希望很大。 但是同时也要求你别的方面不能太烂,否则被拒的可能性更大。3.心态和定位很重要,不是把握极大的话,选校要合理地拉开层次。等待过程中积极主动,多联系教授或者拿到offer的同学,争取拿到第一手的信息。4.其它因素,如套磁,GT等等前人讨论的比较多了,个人认为适合个案讨论,没有可嫁接性。 但是对于PS而言,一定要好好写,突出重点,像GPA,paper这些东西是长期的努力的结果;而PS则完全体现了你在申请本身上花的功夫有多少。 建议一定要在PS上多花点时间和心血,反正比起考T考G,这点时间算得了什么那。未来就业薪资:天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天文台、天文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工作,或进入大学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工作。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的薪水中间值为每年105430美元,然而获得这一薪水的基础要求是需要拥有博士或专业学位。 “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获得研究职位需要博士学位。 许多物理与天文学博士学位所有人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临时的博士后研究岗位,这一职位通常需要工作2-3年。 ”以美国为例,天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典型从业职业有天文学家(Astronomers),早在五年之前就可以达到年薪$102,550,如果进入大学任教,比如空间科学大学教师(Space Sciences Teachers, Postsecondary)也有平均$91,930的年薪。美国留学定位想了解自己的GPA、雅思成绩可申请哪些美国院校天文学专业,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故观之名

申请英国大学物理与天文专业需要哪些条件?附三大名校申请要求

作为高薪行业的物理与天文专业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和竞争激烈的国际物理和天文专业的就业环境,英国的物理和天文专业就业前景是更加有优势的,那就和小编一起看看英国物理与天文专业大学排名相关介绍。 (一)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dge)作为英国最顶级的研究型学府,其物理与天文专业排名全英第一。该专业共有四个分支方向,其中两个下设在天文学院,分别为天体物理学(MAStinAstrophysics)和天文学(MPhilinAstronomy);另两个下设在物理学院,分别为研究型物理学(MPhilinPhysics)和授课型物理学(MAStinPhysics)。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型物理学以科学研究为主,讲座部分非常少。剑桥大学这四个方向均要求中国学生毕业于中国名校(211或985为佳),均分不低于85%-90%。其中物理学主要以招本科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主,天体物理学则侧重于要求学生本科有大量的数学课程。至于在雅思方面,该专业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7.0,阅读单项不低于6.5,其余单项分别不低于7.0。(二)帝国理工大学 帝国理工大学(ImperialCollegeLondon)作为世界级顶尖理工科学府,其物理专业下设了很多方向,如光子学(MScOpticsandPhotonics)、量子场与基本力(MScQuantumFieldsandFundamentalForces)、光学和光子学(MScOpticsandPhotonics、还有纯物理(MScPhysics)等多个方向,包括研究型硕士和授课型硕士,课程设置也非常齐全。该学校一般要求中国学生毕业于211或985院校,均分不低于85%,但通常下发Offer时,会卡学生一个有条件录取成绩88%(或一等学位)。该专业这几个方向均要求学生的本科背景为物理学专业为佳,其它如化学、工程学、数学等专业也会被学校考虑。雅思方面,该专业要求雅思总分不低于6.5,单项不低于6.0。(三)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ofBirmingham)作为英国老牌的红砖院校,向来以理工科专业强为人们所熟知,其所下属的物理与天文专业全英排名第六。该专业共开设三个分支方向,分别是:物理学与核反应堆技术(PhysicsandTechnologyofNuclearReactorsMSc)、核退役与废物管理(NuclearDecommissioningandWasteManagementMSc)和平移量子技术(MResTranslationalQuantumTechnology)。其中前两个方向偏向工科,后一个偏向研究,但由于研究型硕士一般申请难度较高,学生大多申请前两个方向。至于在录取方面,前两个专业要求中国学生来自于物理、数学、工程等相关学科,分数75%-80%之间,视学生本科背景而有所变化。如果学生来自于211&985院校,其分数要求会相对较低,而如果学生来自于三本,有可能80分也会受到学校的拒信。前两个专业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0,单项不低于5.5。至于最后一个研究型硕士,学校一般更看重申请者的学术科研背景,均分不低于75%-80%,雅思要求总分不低于6.5,阅读和写作不低于6.5,听力不低于6.0。英国留学定位选校想试试以自己的个人成绩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如下小程序)一键定位。使用方法:把你的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名称、院校背景(211/985/双非)等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参考他们的案例对比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圣人已死

最受留学生欢迎的10大专业,你想要就读哪个专业呢?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门户开放报告》统计,美国一直是世界各地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中国学子更是第一大生源。2018-2019年美国各大学国际生人数为872,214人,而中国大陆学生就占了其中33.7%左右。那么,全世界的留学生都会去美国选择什么专业深造呢?根据各专业的留学生统计人数,我们得到了最受留学生欢迎的10大专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0. 人文学科 Humanities人文学科的主干可以现成地用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来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较广义的“人文学科”则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没有严格界限,各大学设置有所不同,但基本涵盖语言学、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史等。尤其是语言学,比较受国际生欢迎。9. 新闻传播Communications and Journalism新闻学、传播学一定要单独列出来,去年国际生人数为22,824,今年保持5.2%的增长,可见其魅力。美国的传媒专业历史悠久,可选名校众多,既有哥大、密苏里、西北大学这种众所周知的大学,还有爱默生这类专攻传媒的小众院校,因此这个专业能单独上榜并不奇怪。8. 卫生健康 Health Professions这里注意区分物理和生命科学专业、卫生健康专业,卫生健康的学习领域包括物理治疗、营养、运动生理学等。7. 美术和应用艺术 Fine and Applied Arts其实,过去的几年来,前往美国学习美术与应用艺术专业的国际生逐年增加。应用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传媒学科下的一个专科专业。本专业主要面向民俗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等企业,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民俗工艺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相关工作,美术与应用艺术专业范围很广,比如建筑、视觉和表演艺术、音乐、平面设计、城市规划,学习难度也大,强调动手实用且具有创造力。6. 物理学和生命科学 Physical and Life Sciences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各种生物学科、神经科学、天文、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物理学、统计学、气象学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尤其,生物学科是最受国际生欢迎的领域。去年学习物理学和生命科学的国际生人数为78,700。5.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它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可能看起来很相似,诸如历史类专业在某所大学可以归入人文学院,在另一所大学可能归入社会科学学院,所以很多人分不太清。一般社会科学从事定性和定量分析,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就属于社会科学领域。4. 其他研究领域 Other Fields of Study排在第四位的是全部其他专业,比如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跨学科研究、公园娱乐与休闲、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图书馆信息等专业。尤其是文理兼修的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General Studies 选择人数非常多。3. 商业与管理 Business and Management商务与管理专业是指培养掌握经济、贸易和管理理论,具有较强商务管理实践能力,在各类商务机构从事各种商务管理实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学科。商业与管理从往年的第二名(去年国际生数量196,054)变成第三名,但仍是国际生中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科在就业市场还是非常具有价值。2.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Math and Computer Science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数学类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领域包括数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编程和信息科学等。IT 领域的毕业生能拥有高薪水以及高就业率,因此每年计算机相关课程都特别受留学生欢迎,尤其是来自印度、中国、尼泊尔、土耳其等国家的学生。1. 工程类专业 Engineering工程学一直是国际学生喜欢去美国攻读的领域,虽然与去年的232,710人数相比,降低了不少,但依然没有撼动其地位。在工程领域,最受欢迎的是土木工程、机械、化学和电气。看完了上述10大受欢迎的专业,有没有你想深造的呢?你又想去哪所院校深造呢?如果你也想前往心仪大学深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预习衔接美国初、高中课程,到欧桥国际学院,还有学分和文凭拿喔!

伏胜

2020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物理学与天文学

物理学专业英国教育组织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发布最新世界大学专业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2020)下表为与物理学与天文学专业。2020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物理学与天文学/Physics & Astronomy留学定位选校想了解自己的GPA、雅思成绩是否能申请以上院校,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国外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州河

为什么那么多人出国读研,海归研究生真比国内研究生值钱?

随着每年的大学生人数增多,如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最近几年每年报考的研究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反映了目前我国国内就业情况的紧张环境。一些知名企业稍微较好的岗位,对于学历的要求都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直接在门槛上就过滤掉了本科专业的学生。本来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历,会让自己毕业之后的就业面更加广泛。于是就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申请到国外读研究生,近几年出国读研的趋势愈演愈烈。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出国读研?难道海归研究生真的比国内研究生更加值钱吗?1.到国外更有利于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我国多数学生都是英语成绩很好,每次都能考很高的分数,但是口语能力却与成绩分数不成正比。这也是在我国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同学们都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如何做试题上,而忽略了我们学习语言的本质。但是如果选择去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读研,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需要用英语交流。所谓环境影响人,我们即使英语成绩再差,如果处在了一个全英语交流的环境当中,口语能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得到质的飞跃。一般在国外呆了几年的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一流,发音也很标准。2.两者的录取方式大有差别国内的研究生还是沿用于高考一样的应试制,考试成绩如果达到了目标院校的分数,才能进入复试和面试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都通过才能获取研究生的资格。造成的差别就是国内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而国外的研究生在知识方面积累稍微欠缺。因为国外的研究生采取的是申请制的方式,靠的是申请人在大学阶段的成绩绩点,实习经历,语言成绩进行选择。3.学年制不同国外的研究生学制时间较短,一般是一年或者两年时间,在香港的留学生多数实习一年制,英国奥体利亚也有一年制的大学,具体根据自己留学的国家不同而不同。海归一年制硕士很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质疑,认为仅仅是一年的时间根本证明不了自己的能力。因为国内的硕士一般都是三年制,用人单位会觉得国外一年制的学生与国内三年制的硕士相比,无论是在学术能力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都要比国内硕士差很多。不过在国外的研究生接触的新思想更多,所以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广阔,思想也会更加国际化一些。国内研究生和海归研究生到底谁更值钱,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的定论。都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也不能说谁比谁更值钱,因为两者的教育模式完全不一样,具体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要根据同学们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决定。

帝曰

疫情+竞争,你还想出国留学吗?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将留学生置于尴尬境地。在出国和来华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的今天,“学伴制度”、“留学生待遇问题”也饱受社会争议。留学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选择吗?国内教育与国外到底有什么差距?名校学生出国留学一定会造成我国的人才流失吗?全网最高智商综艺节目《理性派对》第二季新鲜出炉,当前形势下该不该留学,专家带你一起聊!出品:"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孙小淳、科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董洁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访谈实录:No.1 优秀人才出国发展会更有出路吗?董洁林:我个人认为早期国内的学生去国外留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科技落差是非常大的。主要是为了知识传播,学习的动机是非常大的。最近几十年中国的科技水平不断在提升,除此以外,科学和技术有非常强的“头部效应”,所以即使中国进步了,仍然需要跟世界最顶尖的学者进行交流。孙小淳:所以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从国家科技发展的角度,还有是要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两个角度怎么来看?陈学雷:留学能够开阔视野,了解国外的制度和国外的思想。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学生出国留学,比如美国,也有很多学生到英国或者欧洲学习。孙小淳:出国留学往往是被选择的,比如像董老师,当年是CUSPEA选的非常优秀的人才。出国之后,再回到国内就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科学家?董洁林: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路径,实际上是非常难说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能重复自己的经历的。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比的话,有比较少的可比性。出国留学,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在哪里,在中国也好 ,在非洲也好,在美国乡下也好 ,如果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管多聪明,基因多好,IQ有多高,最后你的人生,都会是非常有局限的。所以我经常就在想我自己,我是生长在湘西比较偏远的地方,如果我没有出国,没有到处去走的话,我的人生非常大的概率就是,从一个小镇的孩子到一个小镇青年,最后变成一个小镇的老年。陈学雷:其实我们也听到这种故事,有的小孩在国内好像一无是处,成绩不怎么样,到了国外突然变成一个学霸。有的时候我就想这样说,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就比国外要强到哪,我们这随便找一个人出去,在国外就是拔尖的,也不一定是这样。有的人在这个环境里不适应,结果到了另一个环境,突然发挥出来了。孙小淳:人挪活。陈学雷:甚至有的时候你从中国的一个学校移到另一个学校,也有这种效应。所以应该说这种国外的学校应该也是给了很多,我们现在的孩子有这种机会,可以找到一个更适合自己专长,或者是自己的性格的地方,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No.2 如何看待许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上学?孙小淳:我们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出去,为什么非要把孩子送出去,而不在国内教学,是有一种自卑在里边吗?我们究竟怎么来看这个事情?董洁林:我觉得他们是基于过去成功的案例的一些理性判断。有些家长就会发现,先前回来的一些留学的人,回来以后工资比较高,待遇比较好,去的单位也比较好,比较受尊重,可能就会鼓励他们把孩子送出去。我觉得是这样一种理性判断。孙小淳:你的理性判断是指经济上。董洁林:对,是有经济效益的,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判断。如果留学生海归回来以后,他们的经济待遇不比留在国内的要差的话,这种偏好性的选择可能就会慢慢消失。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去做选择,而是希望他的孩子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希望他们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有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能够实现,也许不能够实现,但是如果不出去,就永远不能够实现。陈学雷:应该说在高等教育这个领域里,国际一流的学校,我们还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即使是我们所谓的国际一流的学校,在教学的水平、办学的理念、研究的水平等方面,和国外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比如一个好的大学,研究水平是主要的标志,我们现在的研究也有很多优秀的成果,但是和国外的一流的、超一流的大学相比,还是有一点点的差距。我们自己能感觉到这一点,比如我们也是大学的教授,我们能感受到,我也还算过得去,但是如果和我们这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专家比,那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董洁林:还有一些人除了选择优秀的学习环境以外,我觉得可能对师徒关系也是一种选择。因为国外的师徒关系和国内的师徒关系是非常不一样的,特别是在研究生这个阶段出去的时候,你会有更大的自主性来做创造性的工作。孙小淳:所以师徒关系实际上是很受文化影响的。董洁林:非常受文化影响。孙小淳:西方文化跟我们国内,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也有感受。董洁林:因为国内的师徒关系实际上关系比较密切,老师指导太过细,也太过局限。国外的导师相当一部分,是给予充分的自由去发挥。孙小淳:我觉得在国外留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科学共同体这种文化。我特别喜欢荷兰,当时在分子原子物理研究所,每天上午十点半,上百个人都在咖啡厅里面,大家一起喝咖啡,一起聊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科学共同体这种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陈学雷:而且在国际上,包括很多研究,其实是有前沿的。仅靠远程读文献之类的方法,有时候是体会不到的。你要跟它密切地接触,才知道这个科学研究到底前沿在哪里。我体会很深的一点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中国学生,去了美国的学校以后,我们的基本功明显比他们要扎实得多。但是一做研究以后,你就觉得人家怎么什么东西都懂,什么东西都知道,而我们就是两眼一摸黑,如果这个书上没写,我们就不知道。美国的这些学生,可能考试考不过你,但是他们有很优秀的品质,也有很多他们的知识,你们是可以互相交流的。董洁林:科学共同体会带来很多Informal knowledge(非正式知识)。No.3 人才外流是否会削弱中国科技发展?孙小淳:回到国家层面,科技我们要跟上去,总的来说,我们总是想到国外去留学,或者派人员去进修,我们把最优秀的人送出去了,我们中国科技怎么上去?董洁林:这里面还是有一个竞争的问题。人才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一个人从中学生,大学生,最后变成一个大家愿意抢的人才,实际上贡献点是非常多的。孙小淳:你的贡献点可以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董洁林: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个人的贡献,个人成才的路径上,有很多因素在做贡献。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贡献是美国的贡献,当然中国也做了很多贡献,如果抽掉其中的一部分贡献,这些人还是人才吗?就不一定了。海归也好,留在海外也好,他们怎么来做贡献,这个贡献中国分到的份额有多少,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管这些人留在国外,还是回到祖国,实际上都是以某一种方式在做贡献,科学有非常强的世界性,所以这种交流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想象这些人出去了,然后整齐划一地全部回来了,交流效应就会减少。陈学雷:我觉得也许我们不妨俗一点看,如果送去的人才百分之百都回来了,美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那美国为什么肯花钱替你培养这些人才?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double win(双赢),双方都有收益。孙小淳:所以打破这种界限,也确实交流培养了一批人才。董洁林:他们即使没有回来,实际上也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做贡献。例如跟国内的学者一起合作做研究,一起发表论文。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非常重要的。No.4 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与国外的差距孙小淳:现在我们时代变了,社会上有一些说法,比如北大清华这么优秀的学生,国家花了这么多的钱培养,这些学生大部分好像都到国外去了,好像是预科学校这种感觉了,究竟怎么来看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内的本科教育还是非常好的,非常扎实,到了研究生阶段,为什么我们的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跟国外的会出现差距,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陈学雷:有的时候我们对比,往往喜欢跟最高的比,难度确实非常大。比如我们和麻省理工学院到底差在哪,你要知道也就那几所学校是那么好的程度,有些学校可能现在还不如我们国内的一些学校。但是确实要承认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人家本身就收集了最好的人才。比如一流的高校有很多教授也是外国人,包括我们中国人。首先它就有最一流的人才,他们知道科学的前沿在哪里,这些人才也是最有创新思想的,最有渊博的知识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当然另外还有很多,比如学术环境,科学共同体这些方面,我们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董洁林:我们应该把科研经费更多地向年轻科学家倾斜,相信青年科学家对前沿有更敏锐的触角,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而现在我们国内的科研经费的分配,实际上是大佬制。像院士,德高望重,平均年龄七十的科学家,曾经可能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他们对现在的科学前沿是不是仍然那么敏锐,就难说了。从科学工程的角度来说,三四十岁这一批人,实际上应该是最好的,经历也好,又有冲劲,又有野心,他们的现代性知识结构,也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我想如果对科研经费的分配方式和机制做一些调整的话,我相信对中国青年科学家应该是一个更好的事情,也会有利于中国整个科学的提升。孙小淳:经费是个问题,研究生的待遇也是一个问题。早年去美国读博士研究生,虽然钱不是很多,但至少能够维持生计,甚至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可是在中国读博士,都快三十了,钱太少。所以实际上,经济原因还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国内这一方面也许应该改进一下,有些人不一定非要到国外去读研究生,在国内至少也是可以的。No.5 国外留学生该不该待遇更好?孙小淳:说到待遇问题,其实我们反过来,现在有很多留学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到我们中国来留学的也开始多起来了,这就涉及到待遇问题。比如前不久山东大学的陪读,他们的待遇很高,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舆情。国外的留学生到中国来,是不是给他们的待遇太高了,超过了我们这学生的平均待遇,或者甚至比我们一般的老百姓的待遇也好,怎么来看这样的一个矛盾?陈学雷:但实际上,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的大学也是有这种学伴制度的。当时也有一位美国的女生,作为我的学伴,这个是自愿的,大家互相照顾。圣诞节的时候,有时候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交流一下,在国外其实也是正常的,不要都把它往最肮脏最龌龊的方向上去想。董洁林:实际上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所以实际上留学生到中国来,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展示善意。用什么方式可以商量,但是善意一定要去展示,让他们在中国留学几年以后,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自己在美国待了那么多年,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情,给我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这非常重要。陈学雷:当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留学生素质好像不是太好,也不好好学习,整天要不然喝酒打架,要不然就是去找中国别的人去交朋友。我觉得可能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分析,是不是招生的时候,要更注重学生的质量。据我所知,我和孙老师我们是国科大的,国科大在招外国留学生的时候,还是蛮难的,手续挺复杂的,来的学生确实是有比较高的质量的。孙小淳:有一些高校可能还是有点盲目追求留学生数量,因为要搞双一流,一流学校,如果要把这些作为主导的话确实有问题。董洁林:从质量来说的话,我只能说可能国内的有些好,有些没有那么好。在苏州大学的时候,我带过一个非洲的博士生。从最开始他来,一直到毕业,现在回到尼日利亚,成为一个大学的教授,非常优秀,人品这些都没有问题。不管是来自于欧美的,还是来自于非洲的或者其他地方的,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太过分地去强调他们的肤色,一看是黑人,我们就自动认为他们质量不好或者怎样。孙小淳:其实他们到中国来,他们是非常高看中国的,因为他们觉得设施教育都很好。我就认识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女孩子,她说我到中国来了以后,我就长大了,她觉得她在中国学习,老师也特别认真,她说我们过去在国内,期末考试好像是马马虎虎的,在中国就要求这么严格。她这个感觉可能跟我们自己有的时候认为的不太一样,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留学生来,确实可能我们的老师对留学生,也比较认真一些。陈学雷:其实应该说留学生对我们的校园文化是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的,刚才我们说中国人出国留学,有的时候是为了体验一些不同的文化。孙小淳:美国和欧洲也是这样,人和人之间就是需要交往,这种交往对人类是有好处的,所以中国当然也要做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一年给留学生差不多十万块钱,很多人就批评,我们为什么要给留学生那么多的钱,我们自己学生才几万块钱。究竟怎么来看这个问题,是不是高了?陈学雷:当然也不能无限地高,但是适当地比同类型的中国学生要稍微高一些,也可以理解。可以想象,你如果到一个异国他乡学习,语言也不通,也没有任何亲友关系,社会关系,对当地的认识也很少,生活的成本也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多给他一点钱,让他生活得更有体面一些,这是有意义的。如果他每天还要为很多东西发愁,也不能够专心学习,最后他留完学的感觉是,你好像是对我特别不好。留学,反而起到了坏的作用。孙小淳: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实际上他们作为年轻人,到一个异国他乡,他的投入不光是那几年,这是在影响他整个人生的规划。到这儿来,如果一无所获,或者还非常的惨,不可能对这里产生一个好的印象。陈学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宁可给他个人的稍微高一点。但是如果说总量有限的话,我们可以收人少一些,挑那些更好的更优质的学生。孙小淳:现在到中国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了,不光是一带一路,甚至欧美的学生也到我们这来留学。我们要做些什么?觉得哪些方面可以去改进,能够吸引外国的学生?陈学雷:我感觉一方面,我们水平确实和欧美的最一流的还是有一点差距。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宣传的力度也比较小,国外可能不一定都很了解我们的这些情况,所以可能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如果临时到中国访问一段时间交流一下,还是很多的,包括欧美的很多学生,都是愿意的。我们国家对这种按规矩的申请学位的制度还比较健全。但是如果临时来访问一下,我们反而比较缺乏这样的制度。一个是申请起来比较麻烦,再有一个也缺少这样的资助,其实我们也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经费拿过来,允许来短期访问,来交流一下,这样就更好更快地扩大我们的影响。董洁林:我非常同意这个想法,所以我们现在也在考虑,怎么能够吸引高水平的短期访问者到国内来。孙小淳:这就要靠项目,如果有好的项目,还有一些学科能够吸引人。国内有没有这样的学科,在世界上是比较领先的了?董洁林:有一些。在国内新材料领域,实际上就做得挺好的。从科学家群体的规模,还有顶尖人才,现在在世界上都应该是最好的了,所以我想是有一些学科亮点的。陈学雷:即使我们没有那么强,比如我们的天文学科,现在还不能算最强的,但是我们也还是有一些局部的亮点,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来的。董洁林:像王中林院士,他就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压电摩擦发电这个领域,就是他自己新开的一个领域,在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数千人的小的共同体。我觉得国内化学领域也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No.6 疫情+竞争,想出国的孩子们该何去何从?孙小淳:我们刚才也提到了逆全球化的事情,感觉好像有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要不搞全球化了,那就意味着留学生也会少了。将来我们留学生往哪去,我们怎么样来培养我们的人才,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很棘手的一个问题。董洁林:我觉得现在科教领域的重新调整,可能是在进行当中,特朗普总统的思路,说实在的是比较的简单粗暴的,他是觉得这些去国外的人,不管从哪个国家去,都是在抢美国人的工作。孙小淳:他明明是错的,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大的市场?董洁林:他的这种想法,实际上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了很多的抵制。美国的科教界实际上也认为他是错的,政治领域的建制派也认为他是错的,如果其他的人来做总统,或者是他继续做下去,也未必能够坚持这样一种立场。但是我们要非常小心的是,并不是逆全球化,而是去中国化,我觉得这是两件事。也就是说如果将来,美国仍然是欢迎留学生的,但是是除了中国以外的留学生,我觉得这对中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孙小淳: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误解?我们感觉中国从来也不想跟美国的文化有那么大的冲突,怎么会造成这么一个局面?陈学雷: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必有一战》,他就是讲中国既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强的力量,老大就会受到老二的挑战,他已经感到你可能是他未来的对手,所以他就要想办法来限制你。我非常同意刚才董老师这个说法,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更要注意,哪怕我们不能和美方继续这样,但是我们至少要和其他的国家保持好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全球化之后的国际化,从更多的知识来源去学习这个东西,并不是说我们比别人矮一等,但是保持开放交流,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脱钩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实实在在的损失的,虽然我们中国也不怕这一天,但是我们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损失。孙小淳:修昔底德陷阱,你同意吗?董洁林:我不完全同意修昔底德陷阱的理论,但是拉回到科教的交流和竞争的角度上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除了美国以外,我们要跟其他的国家保持尽量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当然我们实际上在可能的情况下,也需要跟美国尽量保持交流和合作,因为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特别是从民间的角度来说,保持民间的沟通,保持民间的善意。官方有时候有一些立场不得不坚持,要保持一定的强硬立场,但是我想民间是可以有非常多样化的立场的,也许比国家意志,比整个民族绑在一起的东西更为动人,并且在对抗的情况下,能够有他独特的生命力。孙小淳:个人实际上是可以在国际交往中展示他的魅力的,展示他的朋友圈也好,情感也好他们共同的经历等等,这都是非常有帮助的。No.7 培育科技人才,国内教育体系该如何优化?孙小淳:我们现在回到国内本土人才的培养,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怎么样改进我们的教育体系,来为培养人才做好的准备?董洁林:前一段时间中国非常注重发表SCI期刊,很多鼓励政策,晋升也好,奖励也好,现在又开始一窝蜂地破思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其实这些都没有错。但是我非常担忧的是,做什么事都一窝蜂,把没有奖金变成了不鼓励,最后变成了禁止,失去了一个与世界科学共同体做学术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陈学雷:我觉得过去这种过于强调论文,特别是强调论文的数量和论文的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这种定量化的指标是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做法。但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它去掉这个以后,到底拿什么来评价,因为总归来说,对不同的人做出来的研究,还是要奖优罚劣的。那你怎么样来判断呢?这个就比较困难。一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评比之类的东西,尤其是我们科学院,大学可能还好点。孙老师跟我一样,在科学院的体系里,我们就知道科学院的基础支撑,这部分钱非常少,很多东西都要靠你去争取项目,争取奖励。一个是你就必须得有这些指标,再有一个就是天天评比,要不然就是在被评比,要不然就是在评别人,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稍微能够给一些更多的稳定支持,减少一些竞争,让大家安安心心做事。我们有时候经常夸,说日本的人如何有工匠精神,老老实实就把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如果这个人在中国,早就被淘汰掉了,你没有论文或者你没有什么东西,你就下去了。所以我们得给一定的稳定支持,才能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孙小淳:这就涉及到科学文化的事情,我们培养学生,怎么样培养他对科学的热爱,或者责任感,崇高感?这一方面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事情?陈学雷:我觉得其实本来对科学有热爱,有认真的精神,并不太需要培养。你没有听说欧美的哪一个,专门用什么办法去培养他。这是在实验室里边,受导师影响,受环境影响自然生成的。一个是前辈以身作则,另外一个就是,来学这些东西的人,本身就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而我们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往往就是来学的人,可能并不是想学这个东西的,我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样能够做得更好一些,但是我感觉我们还是保持住底线思维,不要让他伪造数据,抄袭,把这个禁止了。其他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办法靠提倡会使一个人喜欢上做研究,这个东西是天生的,是自然的。董洁林:底线问题,我觉得也是。国内也经常听说作假,在国际上论文被质疑了,其实这些事儿,在国内很少能够受到重视,受到调查,然后受到处分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特别是越有地位的人,越难被调查。一方面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另一方面会给其他的科学家,特别是年轻人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榜样,对科学文化的腐蚀非常的大。对这件事情,我一直是不太理解的,其实中国行政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为什么管理力量对这一块就不去管理?我一直在说科学文化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外来文化,必须要较真,不较真的话,就会做出一堆伪科学来,做出一堆假的东西来,然后假的东西它会放大。孙小淳:有可能最后就变成了大家都说假话,都有可能,这个当然是另外的极端了。董洁林:对于被举报做假的,国内举报还有国外一定要较真。陈学雷:这种被举报的,得有独立的调查才行,因为现在我们的问题在于,调查一般是自己的单位。单位都不愿意丑事被宣扬出去,闹得沸沸扬扬。比如如果我们天文台出现了什么问题,当然并没有,但是如果我们出现了问题,应该是科学院来调查,如果让我们自己来调查,很可能就会尽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谁都怕得罪。No.8 中国科技人才培养方向是否需要策略化?孙小淳:刚才讲到我们国家有些方面确实也在进步,将来我们究竟怎么样来发挥我们在人才方面的优势?因为像科学革命这样的事情,像量子力学,相对论这样的事情,发现还是比较少的,或者甚至可能上千年都不可能有。但是在很多科学的应用领域,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觉得中国在科技人才方面,或者你有没有某种策略,怎么来做选择?陈学雷: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不用那么急,我们会自然地发生的。因为有时候我们老在质问,中国怎么还没得诺贝尔奖,但你想想得诺贝尔奖,一般是你这个工作做出来二三十年以后,我们二三十年是前是什么状态?所以我相信到有一天,我们会有大量的成果出来的。但我们一定要避免跟风,今天这个东西热了,我们就一大堆人都去做,不是这个东西的领域的人,我们就故意冷落,就不给予任何支持。这样的话,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再有一点就是,我觉得确实在理论和实验方面,或者说实践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候这个东西,是一个知识结构的问题。我有时候突然发现,为什么我们老说中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其实他受到的训练就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动过。No.9 国内教育缺乏科学动手实践孙小淳:没有动过手那怎么办?陈学雷:我们需要提供机会去实践,我们现有制度太注重考试大纲这一类东西。孙小淳: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我在荷兰的时候,我们所有做的仪器都是我们自己在车间里面把它做出来,从小拇指到人体这么大的。在国内有的时候,我们买一个先进的仪器来,我们一测,然后就发表文章,而且是SCI这样的,好像我们的科学水准就上去了,在基础的传统积累方面,还是做的不够,所以国内这种情况怎么改变?董洁林:对科学家的考核指标太单一,做仪器又费钱又费时间。这些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经费支持,就做不出来,所以我觉得要丰富绩效考核的体系。No.10 思政教育是靠本能还是靠外部教育?孙小淳:关于留学生的问题,有些学生他们选择出去读研究生,还有一个原因涉及到思政教育,他们就觉得国内有一些教育浪费了好多时间。究竟怎么样来培养学生的不光是科学的责任感,还有社会的责任感,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体会?陈学雷: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我觉得我们的思政教育,应该避免靠考试来弄这种东西,而是更多地去靠真情实感,靠实际的事情,来在实际当中体验。孙小淳: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还是要真正跟国情相结合,非常真实地让他自己体会。陈学雷:爱国本来就是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我们在国外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这个学生在国内不爱国,一出国就爱国了,这是真的。到了国外,你会发现经常有留学生去抗议美国做的什么不对的,比如大使馆,还有其他的。这个完全是本能的反应,你并不需要这样去强行灌输,反过来说灌输过多的话,有时候会适得其反。No.11 逆全球化下,科技是该竞争还是合作?孙小淳:现在世界大势,科技非常重要,一百多年来,科技制度已经在中国建立起来了,虽然现在碰到了一些问题,全球化或者刚才说的去中国化,我也不完全同意,但是至少有一个情绪在那。我们究竟怎么来对待留学和科技人员竞争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现在我们碰到的问题?陈学雷:因为中美之间关系的对抗,我们自己变得很封闭,这是我们应该非常警惕的一件事情。现在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很正常的言论,好像显得很敏感。这样的话我觉得是不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的。随便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经常也讨论期刊,要不要写英文的或者中文的,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讨论,因为英文和中文我觉得都有道理。中文的话,你可以让更多国内的学者或者是一般公众看到,但是有一些专业的东西,你显然是希望更多的国际上的专家看到。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来是希望出版英文的,现在甚至有时候,写英文期刊,国家花钱资助了,你怎么不写中文的?这种有点过于偏狭于一端了。我们还是应该能够客观理性地公开讨论这件事情。董洁林:我是觉得像发论文这些事情,主动权就应该交给科学家,因为科学论文有非常大的价值,就是找到同行,跟你是非常小的一个共同体去交流。还有就是中国缺少名师,所谓名师,就是世界性名师,如果你最后发表论文,全部是中文发表的,你光靠宣传,你说你发表了一个中文论文,国家到处去宣传,谁会认账,没有人会认账的。苏联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很多论文是在国内发表的,他就没有国际知名度。所以我想在这个时候,如果精英层不能保持一种比较长远的,冷静的视野来看这个事情的话。孙小淳:科技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连接文明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不管怎么竞争,我们还是要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科学的问题,培养人才的问题,留学问题。我们跟其他国家和其他文明之间绝对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我们自己后面的路也很长。中国要发展,我觉得一方面自己要搞好,也要跟世界不断地去接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我们将来还是要非常理性地来面对科技人才的竞争。无理性,不真相!这档全网智商最高的科学文化聊天节目——《理性派对 新科技发布厅》第二季强力来袭!这是一场高手间的高能对话,在观点的碰撞与博弈之中,邀请您一同看见理性的力量。在第二季的10期节目中,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组局对谈,深度探讨脑机接口、新基建、抑郁症与脑科学、癌症与免疫疗法、弦理论、传染病、人才竞争、电子游戏、商业航天、养猪里的科技等前沿热点话题。“格致论道”,原称“SELF格致论道”,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科普博览承办。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获取更多信息。本文出品自“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SELFtalks),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有狐

赴美读研水太深,哪些专业出国读研等于“浪费钱”?

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美光是硕士学位就颁发了超过833,000个。不少人短短几个月就能从研究生院毕业,这种现象难免让人捉摸美国硕士学历中所含的“水分”。尤其是很多同学看到不少专业在国内外都有开设,此时就更加不确定出国读研有没有必要了。毕竟万一不小心踩雷,回国后学历不受认可,巨额学费和宝贵时间岂不都打水漂?因此,今天小编就来分析一波美国研究生的“含金量”和“含水量”,看看哪些专业没必要去美国读研(浪费钱)。“含金量”学位颁发很多同学看到美国每年颁发那么多学位就慌了——物以稀为贵,自己的学历“不值钱”了怎么办!实际上大家不必因为研究生的人数增加而感到太担忧。一方面,硕士学位增长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快。美国国家教育中心曾经预估2014-2020年间,硕士学位的增长幅度为2.8%,但实际上2013-2018这五年间的增长只有1.7%。也就是说,美国研究生学历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泛滥”。另一方面,跟申请人数的激增相比,顶尖高校以及部分热门专业的录取依旧非常“克制”。另外,很多颁发的硕士学位是在线或非全日制的形式,而这两种形式通常不在同学们的申请考虑范围。因此,大家的硕士学位还是很有分量的。教学差异讯哥选取了工程、计算机、商科三大留学申请的热门领域,来看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工程专业国内的工程类硕士分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整体上的教学偏重理论。美国的工程硕士下面细分了非常多的专业,且有很多交叉学科(例如生物工程、医学工程等)。除了强调对整体理论结构的把握,学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技能。例如做工程报告、团队协调等,非常细致。计算机专业国内计算机专业注重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让学生熟练掌握编程、逻辑等计算机技能。美国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则更灵活一些,学生需要自己探索,因此创新能力更强。商科专业国内外的商科学生都要学一堆专业课,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会、人力资源等谁都跑不了。与国内相比,美国商学院最大的优势就是教育资源跟当下商业环境紧密联系。美国商学院的教材基本上每年都会更新,教授也常常是在商业圈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才来教学。因此,教授可以教给学生很多可以直接用到工作中的“干货”。另外,学生还有很多机会(例如通过校友、老师内推等)参与企业中的实际商业项目,而不是像国内很多学校那样只能做模拟运营。因此,起码在这三大热门申请领域,美国研究生的教学和认可度都有优势,有高“含金量”(当然具体也要看学校)。“含水量”美国研究生项目繁杂,收费又高,很多专业“含水量”也不少。倒不一定是教的不好,如果成本远高于回报,或者不受市场认可,那确实没有出国读研的必要。1,不适应国内环境。前面也说了,美国研究生院非常注重实践,虽然确实能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但有一点不能忽略:实践经历针对的是当地的社会情况,而国内外环境不同。因此,不少留学生回国发展之后发现自己理论不够扎实,不太适应国内的就业环境(例如法学、审计等)。2,难以回收成本。美国留学成本高,如果所学专业无论留美还是回国,就业薪资都比较不理想,那这项投资就要慎重了。例如PayScale曾排出的薪资潜力最低的硕士学位专业:一,人工服务:早期薪酬 - $ 38,000,中期薪酬 - $ 48,200二,早期儿童教育:早期薪酬 - $ 38,100,中期薪酬 - $ 48,400三,社区辅导:早期薪酬 - $ 40,400,中期薪酬 - $ 51,600四,心理健康咨询五,神学六,阅读与写作七,专业咨询八,摄影工作室九,辅导教育与辅导心理学十,英语教学3,部分在线课程获得的学位不受国内认可。美国高校很多专业都同步提供在线课程,与现场教学相同。但是在线课程还分为 degree 和 non-degree,有些在线课程不受教育部认可。综上所述,同学们全面考量学校的教学实力、专业的就业发展之后,完全可以放心申请美国研究生院。“水”与“不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看自己的收获了。美国留学选校定位想了解自己的GPA、雅思成绩是否能申请哪些美国院校,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 (小程序如下)进行定位评估。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况GPA、托福/雅思成绩、专业、院校背景基本信息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到了美国哪些院校,这样子就可以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两个我

ee研究生的美国留学专业方向

在接触留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疑惑。现在美国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已经变成工程类方向研究生留学的主要趋势,由于电气电子工程专业分支及研究方向比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无法确定自己的择选专业方向。下面就和智课选校帝了解一下ee研究生的美国留学专业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美国研究生ee专业研究生研究分支解读:主要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简要归纳为11个方向: 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信号处理,系统控制, 电子学与集成电路, 光子学与光学, 电力技术, 电磁学, 微结构,材料与装置, 生物工程等。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分支有:动力,系统控制,电子,微电子,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仪表,计算机等。 二、ee专业美国研究生热门申请方向介绍:1、Signal Processing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对信息的生成、转化和编译的一门技术。以UIUC为例,它包括这么几个研究领域:Algorithms, Architectures, and Implementation算法、结构和实现方法;Analysis, Modeling, and Reconstruction分析、建模和重构;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Speech Recognition and Audio Processing语音识别与声音处理;Imaging Systems成像系统;Communications & Signal Processing通信和信号处理。以UC-Berkeley为例,它包括这么三个研究课题:Theory and Algorithms理论和算法;Sign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信号处理应用;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信号处理系统。在每个研究课题中所包含的研究内容如下:Theory and AlgorithmsAdaptive signal process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signal modeling自适应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和信号建模;indexing, searching, and retrieval改址、搜索和检索;Multirate and multi-channel processing多速率和多通道处理;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恢复和增强;Signal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spectral estimation, and understanding信号分析、识别、光谱估计和认识;Signal representation, compression, coding, quantization and sampling信号表示、压缩、编码、量化和采样;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detection, esti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统计信号处理、检测、估计和分类;Watermarking, encryption, and data hiding水印、加密和数据保密;Wavelets, filter banks, time frequency techniques小波、滤波器组和时频技术Signal Processing ApplicationsAudio, speech,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声音、语音、图像和视频处理;graphics; Biological & biomedical signals图形、生物和生物医学信号;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Radar and lidar雷达和激光雷达;Geophysical signals地球物理信号;Synthetic signals合成信号;Astronomical signals天文信号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VLSI architectures VLSI结构;Embedded and real-time software嵌入式软件和实时软件;Capture, acquisition, and sensing采集、获取、传感;Sensor networks传感器网络;Imaging成像;Auditory enhancement听觉增强信号处理是EE专业美国留学申请中一个比较大的方向,相对来说做这个大的方向的教授比较多,机会也比较多一些。从就业来说,EE的特点就是应用范围比较广,而这个大的方向,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军用又或者是特殊应用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信号处理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还是通信和网络,就业最多的也是以相关方向为主。 2、Optics & Photonics /Quantum光学和光子学/量子学EE专业中光子学和量子学都属于新兴学科,是被普遍看好的快速发展的领域。在美国,单纯地开设光子学的学校非常少,除了众人皆知的三大光学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University of Arizona之外,还有部分专业开设在物理系下。但是在EE下的光子学方向就开设的非常多了,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目前光子学处于快速发展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利用尚不成熟,可是电子已经是发展得非常成熟的领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已经相当成熟,它已经深入家庭的方方面面。因此现在的研究就急需将光子学的优越性与电子学的成熟性相结合,在电子学的帮助下,光子学将更快地获得发展。在美国,以Stanford University为例,该领域(光子学、电磁和量子学)是用光和电磁研究物理、材料、设备和系统,它们在实际中已经应用到包括遥感、成像、通信、能源、生物、医学、安全和信息处理等领域。它们通常包括的研究领域包括:Photonics光子学、Nono纳米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Imaging成像、Radio无线电。这个方向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尖端一些。比如说激光的研究和应用,光纤传输,太阳能发电,新的显示技术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有很多涉及到了军工领域,所以申请这些方面的学生,在签证的过程中有可能会被行政审查。但是在申请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太多的障碍。这个大的方向最难的地方在于开设的学校少,虽然EE下学习和研究光的会比较多,但是相比起EE下的其他方向,这个方向算是开设得少的了。所以申请情况会有偶然情况的存在,也就是说比较受招生政策的影响。因为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尖端,所以没有太多的配套行业的支持,无论国内外。可能相对Instry 多一些的就是光伏发电这个领域及光纤传输(网络)领域。其他的领域都太尖端,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做技术及研究了。 3、Power电力Power方向不是EE里的主流方向,已经是EE里的夕阳方向了。做的主要也是强电方向的学习。现在做相关Research的学校不多了,学习和申请的人也比较少。通常情况下,Power 和Energy 的关联性比较大,因此随着这几年的Energy 方向逐渐热起来,Power这个方向也焕发了第二春。Power一般分为3个方向:Power Electronics,Electric Machinery,Power Systems。但是现在Power方向常见的方向分为:Power Systems和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s是研究学习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偏宏观一些;Power Electronics是研究学习电力电子,偏向设备和微观层面一些,除此之外还包含我们家电的变电器等设备。在这个Center 里做的方向主要分为另外3个方向:电力市场(偏经济学及商业);System(主要做保护和辨识相关研究);输配电。而这3个方向也是现有强电研究最热门的方向了,其他都比较冷一些。另外例如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Electric Power, Power Electronics, Plasma Science and Electromagnetics);Pure University(Energy Sources and Systems)也开设了该方向。在申请过程中,请大家规避一些学校:Texas A&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和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前者为此方向的大众情人校,所以竞争及其激烈。后三者如果没有可以藐视一切竞争对手的研究背景,那也是难度比较大。这个申请方向,最显著的特点“冷”。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很冷。在中国冷就显得尤为可怕,因为项目少,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研究经历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大部分我们国内的申请者都不具备一定的或者合格的研究经历。而研究生的申请,无论是Master还是PhD,研究经历是王道。这就造成了我们国内的申请者申请结果比较惨烈。其实说到底并不是这个方向对于人的要求高,而是相比弱电方向,学生能接触到项目的机会还比较少,致使了研究背景欠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申请结果。在美国就业的话,相对来说Power Systems更加容易找工作一些,因为美国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比较大,可是美国现在已经很少生产这种微观的设备了,没有行业作支撑,所以Power Electronics方向找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Power Systems 由于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有的在就业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限制性。很多学生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Power Electronics 的方向。 4、Communications通信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通信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详细一点来说,就是将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或者存储信息用于日后的检索。通信系统是两个通信站——一个发送站,一个接收站;通信网络是发送站和接收站的汇总地。在通信系统中,在发送信息的过程中,有很多要素需要考虑。第一个要素是数据压缩;第二个是调制;第三个是差错控制编码。在通信网络中,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站,从一个通信站发送信息到另外一个通信站时,中间也有很多要素,一个是介质访问控制(哪个通信站传输?应该在什么时候传输?);另外一个是路由(哪些通信站应该被用作中间的中转站)。在这个项目中,申请者通常比较感兴趣的有蜂窝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和光通信系统。依然以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为例,它的研究领域包括:*Channel Cod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信道编码理论和应用*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Multi-Agent Systems通信网络和多用户系统*Information Theory信息论*Optical Communications光通信*Random Processes随机过程*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无线通信系统通信属于热门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不错,可以在电信通信部门、电信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作,在申请的时候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

钢的舞

剑桥又带火了留学潮,这些国际名校的底细你还必须得再知道点!

近期,剑桥大学发布公告,承认中国高考成绩,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轰动。中国的高考学生,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与外国的学生一同进入国际高校学习。在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出国留学、出国深造的热潮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考生都会选择在高考后出国留学。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我国每年大约有54.45万人选择出国留学,而此项数据只涵盖大学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如果攘括高中学生和其他人士,那么人数还会增加。从开放的教育体系来讲,出国留学会促进人才流动,而回国发展的人才也会带动本土教育的创新发展。如今这么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也是看到了留学深造的种种优势,希望能够为孩子将来的就业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出国留学有益于学生在异国他乡,接受多样化的教育,增加知识与阅历,开拓视野。而现在出国留学的途径相比之前,更为广阔,大学生的出国留学比率也有所增加。如果同学们的成绩优异,可以选择公费出国留学;如果同学们的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自费出国留学。无论公费出国留学,还是自费出国留学,除了看到出国留学的光明前景外,考生和家长也需要对于出国留学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深入了解。那么学生在出国留学之前,应当考虑清楚出国留学具有哪些必备的条件,口袋名师为大家进行了整理,方便各位准备出国的学生做好准备。出国留学的条件1、学历申请大学本科课程者,学历至少是高中毕业;而申请硕士课程者,则必须是本科毕业,拥有学士学位。除了学历达到要求之外,在申请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个人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及兴趣等是否符合对方的要求。2、语言各个留学国家对语言都有要求,英国留学等英联邦国家主要是看雅思的成绩,一般需要申请者雅思达到6.0以上。而北美地区的话,是以托福为标准的,一般申请者的托福成绩要达到90分以上。一些不以英语为考核的国家会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比如日本、德国、法国。当然,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也会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请大家多关注各大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3、经济当然出国留学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学生出国的学费加上日常生活费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拿几个主要的留学国家来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一年的留学总费用在30万以上。学制的话,本科一般需要3-4年,而硕士则要1-2年。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是经济情况良好的家庭会主要考虑的一条路。另外,学生在申请留学高校的时候,应当对目标院校有所了解,尤其需要认清目标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要求,语言环境等因素,充分认识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国外教育环境的契合程度。出国留学不是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最为重要。刚刚我们了解了出国留学所必备的一些条件,现在口袋名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外的知名高校,希望各位家长和考生可以通过我们的介绍深入了解各大高校的情况,方便自己更好地选择出国留学的院校。1.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拥有林肯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称为工程科技界的学术领袖。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系是最知名、申请人最多和最“难读”的学系,并曾连续七届获得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冠军,其中以电子工程专业名气最强,紧跟其后的是机械工程。美国工程教育学会执行主任Karl Willenbrock曾经说过,“如果麻省理工学院忽然消失,国家安全堪忧。”2.斯坦福大学截止目前为止,共有83位斯坦福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一 ,8位曾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八 。此外,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亦为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院校之一。根据《福布斯》2010年盘点的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3.哈佛大学哈佛大学被誉为是美国政治的思想库,美国独立战争前后几乎所有的先驱都出自哈佛。哈佛最受欢迎的专业是政府,在这里,不知道你身边的哪个学生就是未来美国政坛上翻云覆雨的人物。哈佛大学曾为美国政界、经济界、法律界、科技界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其中包括7位美国总统、十几位大法官和难以计数的国会议员、部长。在哈佛大学的教师和研究者中,出7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4.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在世界科技界久负盛名,其优势学科包括基础理科的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等 , 加州理工学校规模很小,全校学生总数仅2000人左右 。但截止2017年却有37位教授或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校友22人)、包括研究人员等总共有72位相关人士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八) ,每千人毕业生就有一人获奖,为世界上诺贝尔奖密度之冠。5.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培养了大量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以及国家元首。截至2017年,共有69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九)、3位菲尔兹奖得主(世界第二十)、6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八)曾在牛津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6.剑桥大学学校8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走出了8位英国首相!剑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7.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简称“芝大”,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个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这里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等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众多芝加哥学派,走出了世界超过3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世界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留学的热度近几年来只增不减,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是父母想让其出国深造,获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有的是自己是想在专业能力上有进一步提升;有的是为了国外的一张文凭,增加未来就业的竞争力……无论哪种原因,都要考虑清楚出国留学的真正原因以及家里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很多企业,尤其是外企,比较偏爱留学生群体,如果一个候选者在面试时有过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一定会是加分项。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多企业认为现在留学生遍地走,留学生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各方面十分优秀的留学生自然非常抢手;但是很多出国只是为了“混日子”的留学生也不会是各大企业招聘的对象,这样的留学经历根本就没意义。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选择出国留学前还是要全方面综合考虑再做决定。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理智看待出国留学,不是出国留学就代表“镀了一层金”,不是国外的所有院校都能被社会认可,一些不知名的院校很有可能只是所三流大学,这样的学校不如不去。所以学生在选择合适的国外院校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各大高校的情况。留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出国之前一定要清楚个人的定位,看清未来的形式,明确自己的方向。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有出国留学需求或意愿的考生和家长,如果您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留言评论,口袋名师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虽少

比起在国内考研,为什么很多人更偏向于出国读研?

本月正是202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时间,经过长时间准备的学生,很快就可以一决高下了。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2019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了290万人,2020年有望突破300万人。数量如此巨大的考研大军,体现了新时代学生对于自我增值、提升的诉求,同时也凸显了在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前,考试不得不通过考研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现实。当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也催生了另一个问题:考研,究竟是选择国内的大学比较好,还是选择出国比较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每年有大量学生走出国门,到海外求学。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在全球国际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占23%。读完本科,到国外读研的人数也是居高不下。然而,长期以来,应不应该出国读研,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引起的争论也喋喋不休。有些人更偏向于出国读研,多半是出于就业技能提升,开拓视野,以及与学术前沿和大师来一个亲密接触,但其高昂的学费也决定了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中国学生;有些人更偏向于留在国内读研,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也是因为在国内能够积累人脉,或者因为学习的专业在国内就具有优势。从总体上看,不管是在国内读研,还是在国外读研,都是有利有弊的,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录取难度。在国内考研,每位考生只能申请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大牌的学校和热门的专业竞争非常激烈,并且还需要进行初试和复试的层层筛选,录取难度很大。而国外大学的录取是采用申请制,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院校,对于考生来说,也是多了一些选择的机会。第二,适应能力。选择到国外留学读研,也就意味着必须面对来自语言、文化、生活、饮食等方面的差异,许多学生也是独立走出国门,刚到学校的时候,必须面对独立生活带来的孤独之感。而在国内读研的学生,几乎就不用去考虑这些问题,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得三思而行。第三,学杂费用。国内大学,读研的学费一般在每年10000至20000元左右。但也有部分专硕或非全日制硕士学费较贵,具体要根据学校和专业来定.而如果选择去国外读研,其学费和学杂费、生活费则根据国家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英国和美国的学费相对较高,每年10万至30万元是很正常的,而东南亚的国家则相对较低。因此,考生能否出国留学,还必须充分考虑家庭的经济支撑能力。当然,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能够获得学校提供的奖学金,则另当别论了。第四,就业倾向。许多人读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那么,这些学生就需要重点考虑在国内或者国外读研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了。打算钻研学问,进行学术研究的,可以根据该领域的排名是国内大学更强还是国外大学更强来决定;偏向于到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乃至政府部门工作的学术,国内读研更适合;有意到外资企业就业的人士,出国读研则可能带来更多优势。此外,学生也还必须知道,国内研究生通常根据专硕和学硕的设置分为两年或三年,而国外的学习通常是1至2年,时间会比国内更短一些。所以说,国内读研与出国读研各有优势,建议大家不要盲目从众,要清楚自己读研的意义及规划,按照理想、能力、费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最后,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国外很多高校都遵循“先到先得”录取原则,如果你选择出国读研,则越早申请,越容易成功。而且一定要选择教育部官方认证的学校,以防文凭不被认可。而如果你选择在国内读研,则需要根据要求,开始报名,以及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了。如果是你,会选择在国内读研还是出国读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