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天津农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心愿

天津农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

一、招生计划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44名(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专业目录所列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实际分专业录取人数将根据上级实际下达计划数及统考合格生源等情况,并报经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进行调整。我校2021级学术型硕士学制3年,专业学位硕士学制2.5年,研究生培养主要在我校东校区及校外合作科研院所开展。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去向多为地方高校、国有企业、大型私有企业及政府机关。二、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即录取通知书所述报到时间)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三、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初试考试科目及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站页面。复试科目参见《天津农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四、报名、初试、复试、录取参照教育部官网公告执行。五、收费标准及奖助制度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的精神及《市发展改革委 市财政局 市教委关于加强我市研究生教育收费管理的通知》(津发改价费[2014]93号)的要求,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依据国家、天津市及校级文件,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600元/生/月,每年10个月);国家奖学金(2万元/生);学业奖学金100%覆盖在校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依照在校生比例10%、20%、70%,设置12000元、8000元、5000元三个等级,奖励学习与科研成绩突出的学生。

长而不宰

种葡萄,她是专业的

田淑芬,天津农学院教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周末,记者带家人到在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采摘,偶遇田淑芬。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田淑芬在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教农户疏花疏果,改良葡萄架。“以前农户种葡萄只想着多收成,一个枝条上有时有2—3个果穗,结果互相抢营养、挂不住果,品质上不去。现在用田教授教的方法改良葡萄架、进行疏花疏果,单枝留单穗,严格进行花果管理,通过控产提高品质。这样种出来的葡萄更能保证品质。”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秋祥介绍。在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的葡萄棚里剪穗的田淑芬。刘茜/摄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灰锅口村是天津市设施葡萄种植的示范区,也是北方地区最早的设施种植的主产区。近年来,该合作社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打造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提升葡萄品质,并将葡萄新品种和葡萄种植新技术推广到周边乡村进行设施化生产。据介绍,按照田淑芬的方法,科学种植,改造葡萄架架型,每个棚里只种一垄葡萄,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葡萄质量,也把地表空间打开,地上可套种蔬菜,提高经济效益。经过两年时间,合作社2020年,每亩葡萄增加产值20000多元,节省人力80%,农民每人年收入增长15%。田淑芬研究了一辈子葡萄,在葡萄栽培育种及次生代谢研究领域一干就是32年。田淑芬不健谈,只有谈到葡萄的时候,她眼底有光,滔滔不绝。刘晏辰在葡萄地里。(资料图片)一年365天,有200多天她都在葡萄地里,不仅是天津,全国的葡萄产地都有她的身影。周末,采摘棚里巧遇她,之前,她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指导她的学生刘晏辰科学管理葡萄。“刘晏辰很棒,小姑娘在北京农学院读书,读书的时候她就对葡萄产业感兴趣,辗转找到我,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回家乡种植葡萄。”谈到这个同样爱葡萄的弟子,田淑芬眼里又有了光。云南姑娘刘晏辰,9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回家乡种葡萄创业,在恩师田淑芬的帮助下,种出了高品质的阳光玫瑰葡萄,这种葡萄被誉为葡萄中的爱马仕,在日本曾创下580元一串的最高价格。(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茜 陈建强)

死神

坚持立德为先 牢记育人使命──我市师德师风建设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个要”等一系列要求,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2018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队伍,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树立我市教师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市教育两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强教育,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我市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第一个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教师队伍建设,迅疾组织专门班子研究制定我市的贯彻落实方案。去年,经市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和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4月22日,《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作为第一项工作任务。市教育两委及时组织力量与相关媒体密切合作配合,进行多种形式的政策解读。5月29日,又在《天津教育报》组织刊发了高校校长、中小学校长、教育局长、模范教师等5位专家撰写的相关文章,指导各区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市教育两委先后发布了《关于严禁中小学校组织有偿补课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补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教师收受礼品礼金的通知》《关于开展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的通知》。今年又印发了《关于2019年天津市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建立天津市教师师德承诺书和师德档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下半年,还将出台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入职、获奖、退休等相关工作,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师德负面清单及评价体系等相关文件,将师德师风建设推向深入。组建天津市“师德宣讲团”开展“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通过申报遴选,市教育两委已组建了100人的天津市“师德宣讲团”。5月31日,在天津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以“守正创新,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开讲式暨第一讲。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亲切会见了宣讲老师,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天津师范大学退休教师王辅成和北辰区特殊学校校长赵明珠分别就《争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和《爱与暖阳 让孩子如彩虹般耀眼 梅花般馨香》进行了生动感人的演讲。全市各区教育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500多名干部教师代表聆听了演讲。6月底,又以“攻坚扶贫路上的天津教师”为主题,举办了“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第二讲。下半年,将围绕“最美教师──心灵之美”和“以‘仁爱之心’关爱弱势群体”主题,举行第三讲和第四讲“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正面激励本着向一线教师、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教师、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和中小学班主任、高校辅导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援派干部、援派教师倾斜。在2019年评优推选工作中,在推荐的先进集体中,县镇以下(含县镇)的农村校占62.5%,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加幼教占75%;在推荐的先进个人中,县镇以下(不含县镇)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占18.18%,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占51.52%,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占6.06%,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占6.06%,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超过14%以上;天津市第一中学牛建国(援藏)、天津市宝坻区第五中学常凤奎(援疆)分别作为我市评选出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报教育部参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部决定授予天津市王南湜等10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丁娜仁花等19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陈蔷等3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马红建同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4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天津市获奖10名:南开大学王南湜、双水道中学史萌(女)、天津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小学刘玉梅(女)、咸水沽第一中学刘春艳(女)、天津职业大学李建国、武清区大黄堡镇初级中学何建秋(女)、天津大学张维、河北区光明小学张媛(女)、蓟州区第六小学孟庆阳、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翟津。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获奖19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丁娜仁花(女,蒙古族)、天津科技大学王书军、天津师范大学王雪超、天津市第一中学牛建国、河东区丽苑小学孔艳敏(女)、天津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叶鸿琳、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冯立军、静海区大邱庄镇津海小学刘光月、天津农学院刘峄(女,回族)、河北区育婴里小学刘炜娜(女)、武清区南蔡村镇莲胜中心小学闫晓利、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苏永维(满族)、天津市河头学校李荣海、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张亚坤、天津财经大学武彦民、滨海新区大港苏家园学校赵玉红(女)、南开区汾水道小学赵寅、天津商业大学胡志和、津南区葛沽实验小学蔡丽华(女)。201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获奖3名:和平区第五幼儿园园长、党支部副书记陈蔷(女),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郭琳(女),宝坻区第五中学副校长常凤奎。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天津市获奖1名: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红建(女,满族)。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4个: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武清区石各庄镇敖嘴中心小学、河西区第一幼儿园、宝坻区林亭口镇糙甸小学、蓟州区第一小学、滨海新区大港第四中学、静海区大邱庄镇津美小学。守初心使命 育万千桃李──记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天津大学教授张维一辆自行车、一个双肩背,是他的工作日常;三尺讲台、三十年坚守,是他的使命担当。三十年如一日,张维始终坚守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只为做一名“好老师”。30年前,张维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主攻金融工程、计算实验金融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学者之一。现在他是天津大学经管学部的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这一周你们有什么新发现?”每节课前15分钟,同学们将了解到的重大时事、看过的论著、最新的研究案例和大家分享,张维则引导同学们从中挖掘背后可能蕴含的科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学术研究的价值。他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任务,那么这些对于相关学术研究就会有选题的指导意义和启发。”张维说,“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实践驱动是重要的发展因素,研究的实践相关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明白学术研究背后的社会意义。”。课堂教学联系社会实际,无形中让学生增强了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也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涵养家国情怀。课堂上,他深入浅出地将中国金融发展之路娓娓道来;与学生在一起,他席地而坐,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理想信念的意义。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情感都倾注到了学生的培养和学术研究工作中。学部领导接待日、本科生午餐会、学生成人礼、学生党支部活动与社团活动等各种场合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课堂下,他是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领路人,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部使命为引导”的学部办学理念,引导全体学部教师坚守育人初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在他的带领下,学部建立了本科生“全导师制”,为每一位在校本科生配备学术、实践、学生和辅导员四类导师,建立全过程和全员育人培养体系。他曾经这样说:“工作就是一种乐趣,培养好学生,是一名教师的职责。”|砥砺德行 坚持一线教学三十春秋|多年来,他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教学,利用电子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教书育人,不断探索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教育模式改革。在他30年的从教生涯中,即使所授课程早已讲了多遍,但是每一次备课,他都尽可能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加进去。他坚持组织学生到天津金融博物馆、科技孵化器、资产交易所等地实践观摩,到一线了解国情社情和背后的历史源流。张维认为,“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要培养未来的人才。作为老师,你希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你就要为那样的社会去培养那样的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学生正是“工程师们”付诸一生辛勤打造的“精品”。即使工作再忙,张维也绝不放松对学生的指导。“老师只要一有空就会关心我们科研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研究进展如何等等,他还经常会在群里分享科研文献、与同学们讨论问题。” 张维指导的博士生张晶说,“微信上经常能收到老师深夜发来的文献资料,和同学们探讨学术问题。”作为中国最早从事金融工程教育的学者之一,张维参与了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并培养出国内首批金融工程方向的博士。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管理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多个管理领域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的相关工作。他所培养的学生中,有设计出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产品和首个分离式基金产品开发的核心骨干和领导者;有的被誉为中国基金业的“企业年金王子”;有的成为“双一流”高校商学院的领导、青年骨干师资;有的创办了国内最大的持牌在线消费金融公司。这些都对推动中国金融工程学科的创立、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业务精湛 坚定科研理想顶天立地|“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任何一个老师不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不断的学习。”张维说,“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必须要保有好奇心,坚持终身学习,对新事物保持敏感,面向国际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启发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科研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张维看来,创新有两大源泉,一是科学家的好奇心,另一源泉就是实践驱动。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应当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凝练出背后更深刻的科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紧跟上全球发展的步伐,解决新问题。这是张维和他的课题组一直瞄准的科研方向。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研究团队荣获教育部创新团队。上个世纪90年代,张维创建了天津大学金融工程学科方向,倡导和推动金融工程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长盛基金等金融机构所采纳。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实物期权研究项目、国内第一本实物期权译著、国内首部计算实验金融教材……张维及其团队创造了该领域研究的多个第一。基于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深刻认识,他连续四次主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一五”到“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报告。2018年,他联合清华、上交、湖大组成跨学校、跨学科团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为开展金融创新、积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智力支撑。通讯员 赵习钧合格的老师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记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南开大学教授王南湜“我和王南湜老师的现实交集并不算多,但王老师的著作和文章都曾对我有过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夸张地说,它们几乎塑造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提到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哲学院2017级硕士生窦梓绮心里满是钦佩。王南湜是学生钦佩的老师,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学者。近日,王南湜教授获得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亦师亦友的“西北狼”|很多学生家长见到王南湜,跟他提要求:“请王老师把我们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王南湜看来,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确有相似之处。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怎样才能做好人师?用王南湜的话说,要有慈母之心,也要有严父之心。既要关爱学生,又要严格要求。曾有一个学生,幼年遭变故而落下严重残疾,为了读博士走上梦想的学术研究之路,她四处申请。可是,她的请求被多所学校婉拒。直到联系上王南湜,她才收到了第一份同意报考的回音。她顺利通过考试考核,来到南开大学读博士,王南湜给了她慈父般的关爱。这名学生已在高校工作两年,王南湜的培养与关心,不仅赋予了她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也赋予了她积极生活、挑战困难的勇气。律己颇严的王南湜治学严谨,也会严格要求学生。因为生于陕西、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学生私下里称呼王南湜为“西北狼”。有的学生毕业十几年后特地回来感谢王南湜,靠着在南开读书时打下的好基础、养成的好习惯,最终有所成就,“现在才体会到王老师的苦心”。王南湜常说,父子关系的良好状态是“父子成兄弟”,而师生关系的良好境界是“师生如同学”,教学相长、亦师亦友。在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时候,王南湜不仅重视言传,还重视身教。极少数老师跟学生之间构成了实质上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让学生给自己打工,王南湜反对这种做法。“学生从老师身上只会学到精致利己,学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呢?”“很多学生有古灵精怪的想法,也有孩子式的脾气。我们要帮助、引导他们。”对于学生,王南湜总是包容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唱反调”,一碰到这种情况,王南湜就会留心考察,不够“听话”的学生可能就是优秀的苗子。现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的谢永康就曾在课堂作业中反驳了王南湜的观点。“最开始看了之后还是觉得有点生气,可是反复再看,觉得这个学生是动了脑子的”,王南湜开始留意谢永康,指导他读书。本科毕业后,谢永康进入王南湜门下读研深造,在学期间发表学术专著一部、论文十余篇,毕业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学术成果获得一系列大奖。后来,谢永康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并在2019年承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了有所建树的学者。|“能问倒老师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王南湜长期担任本科基础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主讲教师,并为本科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2018年起,年已65岁的他开始为本科生开设哲学通识课。上课对于王南湜来说是件“讲究”事儿。在本科生的课堂上,王南湜坚持站着授课。“眼神的交流是很关键的”,王南湜说,“同学们如果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变成低头族。站着讲课,能保证和学生之间的眼神交流。”在研究生的课堂上,王南湜则坚持坐着授课。“研究生和本科生不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启发他们的创新性的思考。所以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很关键。”王南湜说,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不容反驳的权威,最好让学生把老师当成合作研究的伙伴。“最好的学生,是能把老师问倒的学生”,这是王南湜常说的一句话。王南湜的课堂是很活泼的,他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与老师辩论。刚刚博士毕业留校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时,王南湜给学生上课讲到“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当时有学生站起来提问,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是拉马克的进化论?王南湜愣住了。简单地说,拉马克的进化论的鲜明特点是“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认为物种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两个理论的差别在于“进化”引起的机制不同。“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不仅启发了我关于进化论的深入思考,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王南湜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但即便没有答案,作为老师也要讲出“没有答案”的道理。南开大学的学风扎实,学生向来质朴老实。王南湜认为,学校和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善于提问。原来曾有“老师不能当着学生的面争论学术问题”的老观念,王南湜认为这是不对的。老师当然可以犯错、可以走弯路,学生看在眼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术探索的艰辛、学术争鸣的意义。“不要总想着维护老师个人的尊严,要时时提醒自己师生平等”,王南湜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哲学的魅力在于直面现实|王南湜教过一个学生,作为家里的独女,父母要求她学管理学,为将来接管家族企业做准备。这个女生很苦恼,写信给王南湜求助。王南湜告诉她,战略和战术不完全是一回事,学哲学和搞管理也并不矛盾。在王南湜看来,很多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是盲目的,而且面临着家庭的过度干预,所以容易感觉到迷茫和困惑。每个人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往往不容易把握。王南湜常常举自己的例子,他从小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十分痴迷,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个文学家。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于思辨而不是文学创作,于是抓住机会走上了哲学研究和教学的道路。在教学中,王南湜注意结合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界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视角探索中国当代重大问题。王南湜的哲学课之所以受欢迎,正是由于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深刻的当代关怀。“讲课的时候,要联系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阐发”,王南湜说,“人是通过广义上的学习才成为人的。哲学课教师要解决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自己首先要提高学养,了解实际问题所在。”王南湜很少去电影院看大片,近年来,他反复看过几遍的电影,是《无问西东》。“这部电影讲述了很多青年的人生选择,令我动容。教育一定要靠感染,而不能完全依赖说服,否则容易口服心不服。”2002年,天津市委组织部组织全市中青年骨干学者赴延安参观学习。活动结束后,同行的各行各业的专家互相自我介绍、留下联系方式,医生表示可以帮助大家治疗,金融家表示可以帮助大家理财,到了王南湜这里,他说,“哲学提供不了具体的帮助,大家赚够了钱开始思考人生意义何在的时候,可以来找我聊聊。”来源:天津日报

冲绳岛

天津这所大学经常被认为是野鸡大学,其实是区域高水平大学

天津作为直辖市,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大城市。天津现在有56所大学,分别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等,在大家的心目中,最好的大学当属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很多学生向往的高校,不过没有一定实力的学生一般是考不上的。但是在天津有一所高校,在天津内排名一直比较靠前,特别是在2019年一跃成为前十,在全国排名中也提升很大。不过由于名字比较特殊,经常被认为是野鸡大学,还有的人认为是一所技校,其实这所大学是区域高水平大学,它就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2年,国家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地方高校中唯一一所部市共建高校。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进入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行列。学校设有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1个工程实训中心,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5亿余元。现有本科专业49个,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12个。学校始终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全国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在全国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瞄准国家急需,不断丰富“双证书”内涵,“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还创立了“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硕士研究生和“双证书”留学生硕士。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被社会誉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办学特色闻名全国。学校师资队伍特色鲜明,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学校坚持“需求导向、模式创新、优化配置、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协同的育人机制。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一千余项。学校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和“天津市创新创业与就业工作示范校10强”殊荣。同时学校国际交流成果也不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埃塞建设鲁班工坊、援建“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指导巴基斯坦建设“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在海外设立3所孔子学院和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致力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球5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学生人才培养层次,每年来校学习的长短期国际学生1000人左右。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设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指导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在服务“大国工匠”成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天津#

九个吻

天津发布“四史”主题宣讲“菜单”

根据天津市委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的决定,天津市委讲师团办公室组建市“四史”主题宣讲团,宣讲团的68位成员分别来自市委党校、天津社科院、有关高校、在津军队院校、市档案馆及平津战役纪念馆,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理论宣讲经验丰富。现发布天津市“四史”主题宣讲“菜单”,各单位可根据需求,邀请宣讲员作宣讲报告。联系电话:83607638 18920688559天津市“四史”主题宣讲“菜单”(共68人 按姓氏笔划)1.王晓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宣讲题目:《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2.王 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宣讲题目:《“两弹一星”工程建设历程与弘扬爱国奉献精神》3.王凛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四史”学习》4.王 力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宣讲题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历史逻辑》5.王作印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深入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6.王雪超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宣讲题目:《疫情应对背后的中美制度比较》7.王淑辉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宣讲题目:《万水千山不忘奋斗路——从南湖红船到新时代巨轮》8.王 勇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从两航起义看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思想工作魅力》9.王 林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新中国科技创造的历程》10.王晓林 天津财经大学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宣讲题目:《涅槃奋进七十载 继续长征新时代》11.王 玮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12.王绍惠 天津市档案馆规划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宣讲题目:《不忘初心 努力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档案文献中记录的光辉历程》13.王培军 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正高级政工研究员宣讲题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赢新时期的平津战役》14.尹梅红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副教授宣讲题目:《天津战役的制胜法宝:地下党员获得天津城防图始末》15.丛 屹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宣讲题目:《改革开放40年:“中国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16.冯宏良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宣讲题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7.田玉敏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宣讲题目:《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渊源》18.安 宝 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宣讲题目:《追忆百年觉悟 探寻选择初心——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9.石镇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20.任云兰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百年奋斗史》21.任吉东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宣讲题目:《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之路》22.任 铃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宣讲题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经验》23.纪亚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宣讲题目:《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指向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24.齐 霁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中共一大历史的若干重要启示》25.刘一博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宣讲题目:《学“四史”传承红色基因,秉初心担当复兴使命》、《“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26.刘明明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27.刘志华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副教授宣讲题目:《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中苏结盟与抗美援朝》28.刘玉芝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宣讲题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29.刘 舒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演变历程与经验启示》30.刘 原 天津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宣讲题目:《“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经验与启示》31.朱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长征:永远的红飘带》32.朱诚亮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从党章制定与修改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33.李少斐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宣讲题目:《从“四史”中准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34.李朝阳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宣讲题目:《穿合脚“鞋”、走特色路——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好”的》35.李彤宇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学习改革开放史,更好地推动改革与发展》36.李艳红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副教授宣讲题目:《铭记历史,奋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37.张亚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宣讲题目:《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及基本经验》、《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38.张新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宣讲题目:《奋斗的足迹 英雄的壮歌——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39.张殿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宣讲题目:《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40.张颖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宣讲题目:《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五百年》41.张 健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宣讲题目:《以史鉴今 继往开来——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概括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发展与启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靠什么成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辩证看待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42.张凯峰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回顾历史 继往开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特质》43.张广森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宣讲题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44.张雅光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学习“四史”,用党的科学理论凝神聚魂》45.余一凡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部主任、副教授宣讲题目:《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加强“四史”学习的重大意义及实践要求》46.肖光文 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宣讲题目:《学习新中国史 坚定“四个自信”》、《学党史、守初心、践使命》、《中共一大与红船精神》、《伟大的历程 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47.杨仁忠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宣讲题目:《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48.杨书文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宣讲题目:《新中国70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49.杨 东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以“四重”为立足点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50.杨丽红 武警后勤学院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宣讲题目:《见证天津解放 展现战斗精神——金汤桥,解放天津会师纪念地》51.邵 刚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宣讲题目:《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长征胜利的精神密码》52.胡志刚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宣讲题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设》53.钟龙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成就及启示》、《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成就及启示》54.徐 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宣讲题目:《时代之问: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55.秦立海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56.晋利珍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减贫奇迹 彰显中国制度优势》57.高永强 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宣讲题目:《新中国70年体育巨变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甄选与抉择: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58.高建华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宣讲题目:《平等、参与、共享——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59.高东升 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党建和政治机关教研室主任、教授宣讲题目:《我党我军情报保卫工作的传奇与启示》60.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层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宣讲题目:《深入学习“四史” 锻造初心使命》61.柴观珍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62.郭红英 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党的创新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宣讲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的历史性成就》63.龚 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宣讲题目:《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64.盛 林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宣讲题目:《学习新中国史,知史爱国——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学习党史,知史爱党——明初心,知使命》65.臧学英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宣讲题目:《天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变化与基本经验》、《天津农村改革开放的回顾与展望》66.滕翠华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百年大党破解历史难题中的赤子初心》67.颜杰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及其影响》68.魏继昆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宣讲题目:《学好“四史”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市委讲师团“四史”主题宣讲团成员名单(共68人 按姓氏笔划)1.王晓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2.王 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3.王凛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4.王 力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5.王作印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6.王雪超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7.王淑辉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8.王 勇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9.王 林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0.王晓林 天津财经大学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1.王 玮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12.王绍惠 天津市档案馆规划部党支部书记、主任13.王培军 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正高级政工研究员14.尹梅红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副教授15.丛 屹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16.冯宏良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17.田玉敏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教授18.安 宝 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19.石镇平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任云兰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21.任吉东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22.任 铃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3.纪亚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4.齐 霁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宣讲题目:《中共一大历史的若干重要启示》25.刘一博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26.刘明明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7.刘志华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副教授28.刘玉芝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29.刘 舒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30.刘 原 天津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31.朱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32.朱诚亮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33.李少斐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34.李朝阳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35.李彤宇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36.李艳红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基础部政治教研室副教授37.张亚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38.张新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39.张殿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40.张颖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41.张 健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42.张凯峰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43.张广森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44.张雅光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45.余一凡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部主任、副教授46.肖光文 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47.杨仁忠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48.杨书文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49.杨 东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50.杨丽红 武警后勤学院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51.邵 刚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52.胡志刚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53.钟龙彪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54.徐 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55.秦立海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56.晋利珍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57.高永强 天津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58.高建华 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59.高东升 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党建和政治机关教研室主任、教授60.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层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61.柴观珍 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62.郭红英 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党的创新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63.龚 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64.盛 林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65.臧学英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66.滕翠华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67.颜杰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68.魏继昆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中共天津市委讲师团办公室审核:王韶云校对:许晓伟编辑:王 安

嘉年华

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宣讲家网评论

摘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需要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中强调:“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中,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创新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既可以是理论型人才,也可以是应用型人才;既可以是学术型人才,也可以是复合型人才;既可以是自然科学创新型人才,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型人才。一般而言,创新人才应该具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独立的个性,主要表现在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兴趣广泛、目标专一,独立行事、自信心强;二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品质;三是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体系有深刻见解,对事物本质有独到见解;四是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广泛而厚重的知识基础,在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掌握最新的前沿性知识;五是具有极强的组织协作能力,善于整合多方力量、争取广泛配合,在团结协作中从事科技研究并获得科技创新成果。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跨文化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独立的个性、强烈的创新意识、卓越的专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公民素养,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人才。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一要遵循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位。高校、科研院所等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健全各种教育教学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广泛调动创新人才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其个性和兴趣,激发创造性,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思考、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二是遵循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引领文化的神圣使命。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遵循能力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既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和创新性,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与国际性,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要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化应用能力、关键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人才为先,一要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要深刻认识和遵循创新人才的特点及其成长规律,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牢固树立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的理念,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实现人才发展目标由“量”到“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二要坚持国内培养与海外引进相结合。加快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应遵循“突出高端、重点支持、统筹实施、创新机制”的基本原则,统筹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坚持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一方面立足国内现有的人才资源,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自主培养支持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推动我国科研机构参与世界科技前沿课题研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一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应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遵循“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导师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和国际化培养相结合,构建国内外紧密衔接的开放培养体系;注重基础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柔性课程体系,构架“宽、专、新、交”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以“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素质拓展”为特征、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二要构建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各自拥有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优化整合人才培养资源,强化产学研协同培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通过设立合作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实验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鼓励大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搭建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多元平台,形成贯通式培养、联合型培养、嵌入式培养等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通过组建产学研联盟,以联盟为主体协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参与前沿基础性的研究项目和解决行业关键技术瓶颈的课题,构建产学研合作协同培养的有效载体;产学研合作各方共同制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与培养方案,包括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共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进一步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标准,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切实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使创新人才按照科技创新贡献享受创新收益;注重培育多样性的文化,为创新人才成长发展奠定丰富多样的文化土壤,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从制度和文化精神塑造来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创新的萌芽或前瞻性的认识;培养和塑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作者:张雅光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然则孰可

厉害!盐城工学院海生学院六成学生考研成功

中国江苏网6月26日讯 “当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考研的时候,我会劝他(她)先复习吧,准备着。等确定了选择的时候,即使不考,去选择工作,复习考研的这段生活也充实了大三到大四的时光,牢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但如果没有进行复习准备,到了临近毕业又想考研,那时肯定来不及了。”盐城工学院的陈立根老师对记者说,当有学生拿不定主意,是要选择继续读研还是本科毕业就工作的时候,通常他会这么建议。一个实验室10位同学7个考研成功陈立根老师所在的盐城工学院海洋湿地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里今年毕业生一共有10位同学,其中7人考上研究生。为什么在这个实验室里,有如此高的考研成功率?这个实验室有什么神奇的学习魔力?记者采访了陈立根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实验室7位考研成功同学合影。吴丽丽、戴雅、周佳慧、赵浩强、赵紫维、陈子岩、许莹芳这7位同学大二的时候就进了这个实验室,跟着实验室的老师们学习。陈立根说:“通常在别的高校,到研究生阶段才能跟着导师在实验室学习。我们学校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独辟蹊径,创新教学思路,对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样采取‘导师制’。”据海生学院副院长余晓红老师介绍,该学院从不同的科研方向成立了一些实验室,由不同的老师负责,大一大二的时候,学生可以参观不同的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挑选导师和实验室。如此一来,四年时间,比普通的本科生多了许多实践机会,一些在本科阶段原本不可能接触到的高成本精密实验器材,在盐工的海生学院本科生操作自如。实验室同学考研复试时优势过人学生吴丽丽说:“在本科阶段进实验室,对我们考研特别有帮助。比如复试的时候,我们面对面试老师谈自己的专业知识,就更具实际针对性,许多面试老师都感叹‘这个仪器你已经会用啦’,在本科阶段能脱离书本真正接触到精密仪器是不容易的。有外校的同学在复试的时候,老师提问一个仪器的操作,他(她)可能听都没有听过,而那台仪器我们可以每天用它做实验。”实验室许伟老师说,进实验室跟随导师学习的同学,即使没有考研,毕业后找工作也都比别人好找,用人单位发现盐工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特别强,招进来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就能立刻上手。据悉,盐城工学院今年有近1800人参加考研,802人被国内外高校录取。其中海生学院今年毕业生167人,80名同学参加研究生考试,46名被录取。为什么实验室的同学有这么高的考研率呢?陈立根老师说:“因为实验室里除了我们学校的本科生外,还有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大家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老师根本不用催着你学习,你就能从周围的师哥师姐和同学身上感受到紧迫感。”在实验室,导师不用催着学生学习,看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师哥师姐有了好的前途发展,自己自然知道努力用功,老师只需帮他们认清自身条件和把握今后的科研学习方向。就是在这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没有一人愿意掉队,大家都认真努力。大三寒假后,考研复习全面启动。海生学院的老师会针对每一个有考研意愿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成绩的优劣,制定考研方向,建议合理的目标学校。老师帮助学生成功调剂,不让一个过线学生掉队“当你成绩出来,如果没被填报的院校录取,又符合调剂条件,千万别犹豫,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的老师,这是最有用的!”海生学院生物专业的许莹芳同学对记者说。许莹芳特别喜欢小动物,家里的宠物有猫有狗还有鹦鹉和热带鱼,她的愿望是当一名兽医。她先报考了南方一所院校的临床兽医专业,过了国家线未被录取,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广州街头,打电话给学院老师。学院的老师们在接到她的来电后,将她的情况发布到学院的教师微信群里,学院许多老师立刻开始撒网式全国范围地联系自己熟悉的院校,询问研究生导师们还有没有未录满的名额,向他们推荐许莹芳。“陈老师夜里两点多钟给我打来电话,叫我不要急,已经帮我找好了天津的学校调剂,叫我去复试,我特别感动,觉得此时此刻,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为我们着急。”许莹芳说。第二天,许莹芳从广州立刻飞到了天津,顺利通过复试。她被天津农学院录取。像许莹芳这样过了国家线,又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心乱如麻又不知道怎么办的学生,在盐城工学院只要一个电话打给老师,老师都会比对待自己孩子还紧张地为他们的未来而张罗。“我们争取不让一个过了国家线的孩子掉队,一定尽全力帮他(她)寻找调剂学校,圆他们的考研梦。”海生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子连说。宿舍四兄弟:追梦不止步,友谊不散场盐工海生学院还出了一个学霸男生宿舍,一宿舍4个男生全部考取研究生。其中三人还考取了同一所学校——上海海洋大学。王嘉豪、魏翔、李楠、张浩然是班上永远的前十名。△“考研宿舍”合影。四个小伙打打闹闹地在一起生活了四年,现在留在他们心底最深处的是四个人之间那份温暖的“亲情”。张浩然说:”我们四个人无论谁身体不舒服,其他三人都会用心地照顾他,给他打水打饭,带笔记。”王嘉豪说,临毕业时,爷爷去世,他要回老家办丧事:“我的毕业材料都是他们帮我准备的,而且做得非常仔细,我很感激。”王嘉豪立志继续考博,“希望在博士期间还能有缘和他们做同学。大家还是选择了相似的专业,希望我们无论成长到什么阶段,都不要忘了这份友谊,在事业上、生活上互相帮助,做一辈子的好兄弟。”(高留才)倪静 文/图

散则成始

岳云鹏晒德云社十大学霸:努力大于学历,专业并非职业

11月9日,岳云鹏“勇敢”地晒出了一张德云社十大杰出学霸的图片。在这张图上面,岳云鹏还在括号里面用心写上了“排名不分先后”几个字。这10大学霸分别都是谁,他们毕业于哪些院校?德云社有多少高材生?岳云鹏的毕业院校有什么来历?为什么说努力大于学历?专业不代表就业呢?一、于谦在岳云鹏这张学霸的榜单上,于谦于大爷排在第一,学校是北京电影学院。在这儿我必须得说明一下,于谦并不是通过艺考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而是在1982年考到了北京市戏曲学校,1985年拜石富宽先生为师,1995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进修班结业。这结业和毕业二字区别可大了,进修班的结业仅仅代表你参加了相应的学习,但它一不是学历,二不是学位。北京电影学院在艺考生心里的地位,相当于清华北大和华东五校在普通文化生眼里的地位。这所大学办学规模小,成才率很高,是明星的摇篮。二、高峰排在第二的是高峰,学校是天津农学院。高峰出生于1983年,是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毕业的正牌大学生。天津农学院号称天津市“本科守门员”,在天津市所有普通本科院校当中,录取分数较低,但近些年一直在努力,想要把校名改为天津农业大学。三、栾云平排在第三的是德云社演出一队队长栾云平,学校是清华大学。同样要强调的是,栾云平并不是统招考进清华大学的,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自己当时考了很多门课,但没有数学和英语,他学的专业是室内设计。这么看来很有可能他是自考进的中央工艺美院(后并入清华大学)。四、何九华排在第四的是何九华,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是一家办学性质比较特殊的双一流、211工程大学,这所大学除了招收艺考生之外,也招收普通文化考生,它培养出了很多的主持人和传媒、演艺人才。五、杨九郎排在第五的是杨九郎,学校是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是民办性质,在中国的民办院校当中,它的层次比较高,收分也比较高,是第一批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六、郎鹤炎、阎鹤祥排在第六和第七的郎鹤炎和阎鹤祥,两人都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这所大学是北京市市属的双一流、211工程大学,北京当地生源比例高,与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一样,属于省属211高校当中层次特别高、收分特别高,综合实力不亚于部属211的那一类。有意思的是,岳云鹏还把郎鹤炎名字中的“炎”,错写成了“焱”,多给人加了一个“火”字,还把声调从二声变成了四声。不过郎鹤炎本人也并不介意,还跟帖与岳云鹏互动。七、尚九熙排在第八的尚九熙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这所学校在艺考圈里也是相当著名。它不仅有享誉全国的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专业,还有着民族服饰博物馆和让人竖起大拇指的模特表演专业。八、孙越排在第九的是孙越,学校是北京市园林学院。其实并没有北京市园林学院这么一所院校,确切地说,孙悦毕业于北京市园林学校。学校和学院一字之差,学院大多数存在于大学的校名当中,而学校就不一样了。事实上,孙越的母校,北京市园林学校是一所中专院校。九、岳云鹏小越越非常“谦虚”地把自己的名字排在了第十位。学校是University of PGZ。事实上,岳云鹏在自己的相声里,曾经提过“庞各庄大学”。这PGZ就是庞各庄的意思。早年间,岳云鹏曾经在庞各庄师傅租的地方居住,并且帮师傅在这里养狗,那是一段苦日子。岳云鹏曾经回忆,那时候自己常吃五毛钱一包的方便面,剩下的方便面汤舍不得扔,下一顿饭用馒头蘸着吃。其实德云社还有不少名气没那么大,学历一点儿都不低的成员。比如自考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985,京城四大名校之一)的郑好,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设计闻名全国)的刘鹤春,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的姬鹤武,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郭底。此外,网传李云杰、曹鹤阳、董九力、李九天、刘九思、孙九香等人的学历也很高。十、努力大于学历,专业并非职业看过德云社这么多演员的学历,我们细细琢磨也能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努力大于学历。二是专业并非就业。什么叫努力大于学历呢?学历代表了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和大学高等教育阶段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我们进入社会的起点。努力呢,是一种人生底色,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学历不能回头去取得,但努力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什么叫专业并非职业呢?学习一个专业,相当于得到了一种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但这并不能把人固定在一种职业或者岗位上。德云社的演员所从事的专业千奇百怪,但他们凭借同样的爱好,来到同一个地方,为了同样的梦想而努力。如果你的孩子毕业于名校,他却执意要去说相声,你会支持吗?你觉得为什么捧哏的平均学历要高于逗哏呢?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长按点赞,一键三连,支持我多多创作。

文益

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典型模式

围绕梅花鹿上中下游创成大产业 吉林双阳鹿乡特色创业就业模式   吉林省双阳区鹿乡素有“中国梅花鹿第一乡”美誉。近年来,鹿乡积极抢占乡村振兴的头班车,充分放大梅花鹿产业优势,注重产业融合、文化融入、科技融通、人才融留,围绕梅花鹿产业吸引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形成了特色创业就业模式。   一、以梅花鹿资源特色为根,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鹿乡有着300多年的养鹿历史,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创办特色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推动鹿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养殖上,培育养鹿户1万户,中小型鹿场1400个,养鹿存栏14.6万只,占全国六分之一。在加工上,开发鹿茸、鹿血、鹿角、鹿肉等,鹿业总产值37亿元,鹿茸总产、单产、优质品率和出口创汇率稳居全国各县(区)之首。在销售上,培育经销店铺上千家,直播带货、创意创客、电商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交易新常态,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鹿乡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万余元。   二、以梅花鹿文化植入为魂,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鹿乡坚持以文塑魂,着力实施鹿文化符号植入、农耕文明传承、区域品牌培育打造三大工程。一是符号植入,营造文化氛围。利用返乡入乡人员的“点子”,讲好鹿乡故事,注入时尚元素,把鹿文化融入到产业的每一个细节。2020年国内最先进、最专业、规模最大的梅花鹿博物馆已经落地鹿乡,发挥梅花鹿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技艺传承,发展文创智创。深度开发赵氏鹿茸炮制技艺、鹿神舞、花棒秧歌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八方来客共创鹿业伟业。三是创响品牌,发展鹿宴美食。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梅花鹿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开发全鹿宴,成为美食家向往的打卡地。“双阳梅花鹿”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绿色农业地标品牌”等殊荣,已成为吉林省的一张名片。   三、以科技创新为翼,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一方面,以标准引领系列化产品开发的创业就业。鼓励企业积极研发梅花鹿系列保健食品、饮品、药品,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围绕梅花鹿共开发出10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取得中国首个鹿产品、保健品的GMP认证,实现了药品、保健品、饮品等多个方面的突破,为创业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以政产研学用为引领促进创业就业。成立了6个优质梅花鹿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专项课题科技攻关组,截止2020年末,全镇合作科研院所7家,企业自建科研实验室6家,有生产研发类企业4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   四、以人才培育为要,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在创业方面,鹿乡镇注重梅花鹿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设了省级农村双创一条街、大学生返乡创业协会(鹿乡青年鹿业协会)、妇女创业街等农村双创平台,打造了一支有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为鹿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就业方面,全镇培育鹿业养殖熟练工近8800人,持证鹿业经纪人2000余人,专业营销人才队伍1800余人,其中青年人(45岁以下)占总人数的46%,成为鹿产品交易市场的主力军,年客流量超过100多万人次,年均直接和间接带动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    一人返乡创业带富幸福乡村 贵州汇川能人创业就业模式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依托“雁归兴贵”行动计划,推行“五个一”工作举措,坚持打好“乡情牌”,念好“招才经”,吸引4万多外出农民工回归“绿水青山”。充分发挥能人的市场眼光、现代理念、创意能力,带动更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共铸“金山银山”,形成了能人带动创业就业模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集中流出地,提供了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犹如百川汇聚而成创业就业之“海”。   一、出台一套好政策。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势单力薄、信心不足等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自主创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创业奖励补贴、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等政策,设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基金,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提供支持。目前,已落实创业场租补贴和奖励资金178.8万元,惠及525人次。为431户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95万元。兑现小微企业财政奖补资金655.5万元。   二、搭建一组好平台。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做好返乡农民工动态信息跟踪,开展20余场就业现场招聘会,送岗位、送培训、送技能下乡。搭建创业指导平台,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专家门诊指导等,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构建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场地、人员、机构、职责、管理、经费“六到位”的要求,完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全区48个社区已全部打造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三、实施一批好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63亿元,实施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项目,引导返乡农民工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打造创业一条街项目,吸纳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项目30余个,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5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为主导的农民工创业集群。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吸引100余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内成功创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其中300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设立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吸引46家企业入驻,形成抱团和能人带动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打造一方好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创业就业。以改善水、电、路、讯等为重点,改造老旧房屋、整治人居环境,拓展农业农村功能,让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创新能力,帮扶创业就业。引进一批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创空间、高新技术企业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科技支撑。完善保障体系,服务创业就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首问责任制,将返创人员和农民工纳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宣传一批好典型。树立创业典型。梳理全国劳动模范张明富等返乡农民工创业经历,总结创业经验,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比,树立了一批创业典型,带动更多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营造创业氛围。广泛宣传返乡能人的创业事迹、创业精神,营造乐于创业、敢于奉献的环境氛围,吸引更多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推动形成“创业带就业,就业促增收”的格局。 孵化基地打造创业就业生态圈 山东四君子平台创业就业模式      地处鲁西南菏泽市单县的山东四君子集团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番茄、牡丹、辣椒、芦笋、紫薇、山药、罗汉、羊肉汤等8项地方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企业主导、创客参与、科技支撑、金融助力、服务聚合的创业就业平台生态圈,为返乡入乡创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平台创业就业模式。   一、建立双创联盟,营造良好生态。聚焦“融合”“畅通”两个关键,构建了融通创业就业格局,建立了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涵盖现代种养、乡土特色、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等产业,集合科研技术、金融投资、市场拓展、品牌培育、经营管理、电商平台、法律服务等多种市场主体,建立“点—链—网”有效互动的创业就业联盟,打造产业、技术、双创多位一体生态圈,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   二、建立实训平台,推动项目孵化。依托52个众创空间、高校孵化实训基地、智造空间、农业示范园区等建立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孵化实训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投融资、技术对接、市场拓展、法务财务等专业训练与服务,帮助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了解创业、提升技能、落地创意、运营团队,解决创业人员在创业意愿向创业项目、小微企业的转化过程中的问题,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项目快速孵化。累计孵化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项目114个,带动1800名农民就业,5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三、建立投融平台,强化资金支持。结合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项目的要求,发起成立君桐资本,对各个基地的创业就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与北京双创街投资、上海光合基金、金石农投等社会资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不同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项目提供更多融资选择,争取资金支持。编制资本帮扶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纲要,建立基地内投融资制度与监管体系,帮助创业企业规避风险,营造基地内部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四、建立智力平台,开展指导服务。一方面,建立专家智库。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引入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建立专家智库,年均培训指导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近万人次,培育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主体。另一方面,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西南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院校相关农业和食品专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梳理科技成果,开展成果转化,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提供技术支撑。 五、建立展示平台,挖掘优秀项目。以萌番姬杯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为依托,搭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创意展示平台,挖掘农业创业优秀项目近200个,优秀创业人才500余人,技术能手近千人,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储备。同时,鼓励参赛项目运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定向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创好产业集群富乡亲 重庆涪陵抱团创业就业模式   近年来,重庆涪陵突出榨菜、生猪、柑橘的主导产业地位,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服务、培育区域品牌、优化创业生态,以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容量、以提升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以打造供应链对接多种渠道,形成抱团创业就业模式。   一、龙头引领,打造返乡入乡抱团创业就业链条。一方面,筑牢抱团创业就业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在资源整合、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做强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等环节下沉,拓展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产业,为抱团创业就业提供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构建抱团创业就业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业就业和利益分配模式,推行“一个农产品保护收购价、农户和合作社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分配链”机制,降低创业风险,拓宽就业门路,带动返乡入乡在乡人员在种苗供应、规模种养、加工流通、配套服务等环节创业就业,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二、资源集聚,打造返乡入乡抱团创业就业平台。一是打造创业就业培训平台。以乌江商学院培训中心为依托,开设创客公开课、创业训练营、创客活动、创客模式输出等,推广成功创业就业模式,提供全流程多样化的培养加速服务。二是建设双创实践基地。创办乌江文旅创业空间,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提供场地、资源以及部分资金支持,帮助内外部创客更快、更准、更有效地挖掘商业机会、突破技术瓶颈、验证产品,构建抱团创业就业主体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创建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依托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创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为契机,整合技术、金融、服务、全产业链等优势团队,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生态。   三、线上线下,优化返乡入乡抱团创业就业服务。一方面,线下开发特色服务产品。针对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为导向,开发标准化服务产品,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返乡入乡抱团创业就业主体提供包括人力资源、财会审计、法律事务、专利服务、政策咨询、导师服务、创业培训、产品推广、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低成本的优质线下服务。另一方面,拓展线上智能服务渠道。以乌江创客智慧云为依托,打造涵盖创意集聚、资本对接、成果转化、创业支持等功能的线上服务模块,实现创业创新要素与创业创新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返乡入乡创业企业间产业链、创业链、就业链的联动,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提供线上便捷服务。   四、培育品牌,拓展返乡入乡抱团创业就业市场。鼓励企业挖掘区域文化,提高生产技术,培育了一批以涪州腌腊肉传统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涪陵脐橙”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泰升牌活体猪、塔罗科血橙、W-默科特柑橘、黄瓜、茄子等名牌农产品,形成了一批生猪、果品、蔬菜的区域公用品牌,助力返乡入乡创业主体抱团闯市场。 家乡也能筑辉煌 辽宁朝阳网络创业就业模式   辽宁省朝阳市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利用亲情、乡情,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创办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经济实体,通过“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基地+合作社+实体店”的模式,推动当地小米、小麦、葵花、葡萄、苹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十家子村党支部积极号召、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2015年本村大学生王颖响应号召,返乡创立新发永业电子商务公司,注册“村姑进城”品牌,发展葡萄、小米等种植加工,推动当地特色水果和杂粮产业发展。在王颖的影响和村党支部支持帮助下,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积极返乡,领办合作社,创办经济实体,积极投身创业富民大潮,成为农村创业创新和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二、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十家子村搭上互联网快车,探索“线上开网店+线下实体店”的创新模式。先后在辽宁朝阳、上海等地开设线下实体体验店,与淘宝等大型平台企业对接,搭建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形成了“线下体验、网上下单、云仓发货”的电商平台运营机制,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入市的销售渠道,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全新产业链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三、打造乡土特色金招牌。十家子村以“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近万亩。以农民合作社为核心,通过种苗供给、田间管理和成熟采收一体化跟踪服务,打造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产品源头的健康。同时,建立清洗、包装、分等分级标准,规范农产品初加工,与沈阳农大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母婴食品等,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创立了“村姑进城”“蛮妞”“晶脂”等知名品牌。   四、助力脱贫攻坚奔小康。十家子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电商+贫困户”的“5+”模式,带动27户贫困户脱贫,500余户农民致富。村党支部将集体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帮助农户脱贫发展致富产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让农户享受股份制比例分红。纳入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范围的农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再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体验店统一销售。同时,农户还可进入公司就业,让农民真正成为卖农金、收租金、挣薪金、分红金、得财金的“五金”农民。    微创客汇成众力量 福建晋江集群创业就业模式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晋江调研,亲自总结提炼了“晋江经验”,成为多年来晋江快速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制胜法宝。19年来,在“晋江经验”的指引下,晋江市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等高端人才参与农村创业创新,综合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生态涵养功能、旅游观光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把小众变大众,“微创”变“众创”。2020年,晋江市设立1000万元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建立高素质农业农村“双创”团队38个、大学生经营规模农场50家,实现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万元,同比增长9.2%。   一、搭建农村创业创新平台,打造资源聚集高地。一方面,搭建孵化共享平台。建设创意创业创新园、国际工业设计园、智能装备产业园、福大晋江科教园等科技创新载体,打造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场地面积超1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创业项目200多个。2018年农业星创天地正式挂牌运营以来,吸引了20家农业企业、15支院校团队入驻。另一方面,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与省内外11所高校签订农村双创合作协议,成立“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晋江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晋江工作站”“福建农林大学晋江研究院”,重点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层次、高规格的战略合作。与福建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创业创新平台,成立“福建省农科院专家(晋江)工作站”。   二、培育农村创业就业主体,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一方面,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以优越的政策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出台《晋江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配套出台优秀人才认定标准、加快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项目若干意见等优惠政策,实施青年人才“生根计划”,建设人才公寓,落实优秀人才10项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百生百村”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从2018年—2020年,每年选派百名大学生服务农村建设,逐步引导“双创”人才向农村集聚。实施青年设计师驻村计划,聘请10名设计师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陪伴式服务。 三、开展返乡创业就业活动,营造激情创业氛围。一方面,开展农村创业创新竞赛。2017年以来,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海峡杯”现代农业创意创新大赛,征集海峡两岸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意创新作品179件,12家风投公司参与对接,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开展“五微五营双创”活动。通过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森林、微墙绘”“大学生夏令营、国庆建造营、校园双微创意营、大树微景观工作营、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营”“大学生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等活动,进一步吸引大学生等人员到农村践行创意灵感,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近年来,共吸引300多支大学生团队、1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创作了1406个原生态、乡土味的乡村微景观。“六个一”引来金凤凰 四川省金堂绿色创业就业模式   四川省金堂县曾经是全国有名的“打工第一县”。近年来,金堂县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遇期,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发展,深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有针对性的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上山下乡、进村入沟、到街驻园”,探索形成“一座山、一道沟、一个村、一条廊、一处园、一条街”的“六个一”返乡入乡绿色创业就业模式。   一座山,就是发展生态林业经济,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金山”。一方面,引导返乡入乡人员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林下中药材种植、特色森林康养等绿色生态产业。另一方面,落实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向返乡入乡绿色创业就业企业倾斜,打造了林业生态经济创业创新示范“金”山20余座,带动千余户农民就业增收。   一道沟,就是开发休闲旅游项目,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绿沟”。依托沟、谷的优美风景和溪流资源,拓展农业农村功能,支持当地农民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事体验、赏花观光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沟域休闲旅游精品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建成长林葡萄沟、栖贤梨花沟、转龙鲜花山谷、云顶桃花谷等30多道农旅融合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绿沟”。   一个村,就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特村”。立足提升“特色产业专业村”农民技能,开展分产业、分季节,面对面、手把手的返乡培训,并集成政策、资金和项目,鼓励农民抱团发展特色种养、传统手工等乡土特色产业,建成竹篙镇红观音羊肚菌村、清江新水碾姬菇村、三溪金峰脐橙村、高板风林青脆李村、金龙骑龙灯笼村等“一村一品”创业就业“特村”66个。   一条廊,就是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创廊”。依托中金快速路、金堂大道等公路干道沿线交通优势,健全“院县合作、人才科技共建”机制,吸引中国农科院、深圳华大基因等科研机构与当地返乡入乡创业主体深度合作,建成科技创新转化载体59个,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孵化创业创新项目110余项,打造农业“硅谷”和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创廊”。   一个园,就是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福园”。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创就业孵化共享平台,引进32家服务机构,投入创业创新资金3亿元,孵化农业创业项目60余项,带动就业8000人。搭建融资服务平台。搭建“农贷通”县、镇、村三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放款23.64亿元。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产业园,打造金堂食用菌产业园、“中国橘乡·城市果园”等现代农业园区14个,构建“一镇一园、多镇一园”现代农业园区体系,推动返乡入乡人员“入园创业、进园就业”。   一条街,就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电商街”。各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创业就业保障服务中心(站),实现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联网,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特别是“电商创业”“网络就业”“转移就业”提供帮扶。目前,已建成了以三溪镇电商一条街为代表的电商创业街4条、以竹篙镇返乡农民工创业街为代表的转移就业街14条,累计创办各类实体近8000家,带动转移就业30余万人次。    创立“公司+农户”产创联合体模式 广东云浮链条创业就业模式   广东云浮聚焦畜禽养殖,依托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农牧企业,补足产业短板,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主体,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帮助农民在畜禽养殖产业链上创业就业,形成返乡入乡链条创业就业模式。2020年底,与温氏股份等龙头农牧企业合作农户的近5万户,农户合作总收益85.6亿元。   一、补足畜牧养殖短板,降低创业就业风险。一方面,做强产业链,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打造肉猪、肉鸡全产业链,从养殖场设计、种苗提供、养殖培训、过程管理等方面,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进行风险管理,让返乡入乡人员在产业连上低风险创业就业。另一方面,开展创业就业培训,为返乡入乡创业就业解决问题困难。定期安排专家开展现场指导,举办创业就业培训班,帮助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掌握先进养殖技术、学习使用现代农装设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解决创业就业难题。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文化”的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人员。   二、构建利益联接机制,带动返乡入乡增收。一方面,通过合作养殖模式,让返乡入乡人员稳收益创业。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开创了“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返乡入乡人员可租赁小区内养殖场,与公司签订委托养殖协议,实现易启动、稳销路的轻资产创业,获取合理稳定的创业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产业中心下沉,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将产业和养殖小区布局在县域、乡镇和村庄,提供了大量养殖产业链岗位,提升了乡村的就业容量,让农民群体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三、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绿色创业就业。一是升级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发展模式。推动实施“五年效率倍增计划”帮助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完善硬件条件,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自我升级,走集约高效之路、生态化发展之路,构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的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模式。二是打造返乡入乡创业绿色载体。利用养殖业产业链与技术方面的优势,升级“公司+现代养殖小区+农户”的模式,打造新时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化、高效化养殖小区,搭建返乡入乡绿色创业就业载体。三是搭建返乡入乡科技平台。发挥龙头企业科技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搭建科技对接平台。推动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养殖设施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养殖智能化、过程全溯源,降低养殖劳动强度创业难度,提高养殖效率和创业成功率。    做强“一村一品”带动乡亲就业 湖南湘丰村品牌创业就业模式   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现有良种生态茶园4500亩,其他有机茶园2800亩,直接从事种茶、采茶、制茶1186户3921人,从事茶销售、茶休闲旅游470户1200人,茶产业为全村70%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更是吸引了200多名本村大学生、退役军人和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湘丰村坚持发展绿茶产业,突出品牌培育,注重融合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科技示范村。   一、做大区域品牌,赋能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湘丰村紧扣“山、水、禅、茶”资源,主攻茶叶特色产业,创响区域知名品牌,做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重点开发“十里湖面、百年古井、千年古寺、万亩茶园”特色旅游项目,打造茶文化博物馆、中国国际茶文化旅游节、茶博园户外音乐大会等特色展示活动。“湘丰”品牌先后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等称号。打开知名度、拥有“金招牌”的湘丰村,吸引了一批返乡入乡人员驻村创业就业,实现理想抱负。   二、做强企业品牌,带动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湘丰村孕育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湘丰茶叶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整合茶企资源,建设有机品牌认证茶园,推动茶产业链条向种植、加工、销售布局,年产值超过10亿元。“湘丰绿茶”2017年荣获湖南省农产品创新贡献奖,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牌溢价。湘丰茶叶集团建立生产基地利益共享机制,将增值收益更多留给村民,带动返乡在乡村民合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引导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三、推动产业融合,扩大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以“农业+种养加销”“农业+科教文旅”“农业+创意创新”的新思路,加快推动茶产业与工艺展示、伴手礼品、观光旅游、亲子体验、绿色膳食等融合发展,创造吸引年轻人和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的新渠道。近年来,湘丰村创建了茶文化展示厅和茶艺传习所,推出了茶街、茶庄、茶吧、茶浴等新式消费场所,打造了“茶园、虎园、花园、果园、家园”“五园”精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推动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四、加快科技创新,助力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湘丰村始终注重科技创新与研发推广,坚持以农业科技为切入点,全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目前,已与湖南农业大学共同创建湖南省园艺产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农业大学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与中国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制智能茶叶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开展良种茶苗培育合作,建成亿株良种茶园繁育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一方面吸引大学生进村扎根、创业就业,另一方面也为回乡农民栽茶制茶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保障。

雄节

“凤鸣九洲”---五彩贝携手十二金钗亮相温州

为更好的促进南北方艺术的互通相融,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津门著名女书画家组合“五彩贝”携手“荣宝十二金钗”亮相温州。这是一次南北交流的盛会、艺术的盛会、文化的盛会。促进了南北书画艺术的相互学习,相互交融,做到文化艺术交流,南北风格的相互学习。此次参展的“五彩贝”艺术家孟昭丽 、肖慧珠、崔燕萍、张永敬、史玉,与“荣宝十二金钗”艺术家孙瑜、于栋华、杨秀华、赵红云、庞舒方、朱乒乓、张俊、冯婕、高颖、黄淑芬、李萍、张海莹、慕昆、赵杨、高新立、蒙晓羽20位艺术家,不仅在天津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在全国亦有着极好的影响和美誉。“五彩贝”是天津市资深的五位高素质女艺术家;“荣宝十二金钗”是以美术院校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青年女艺术家为主力军的创作群体。“五彩贝”与荣宝十二金钗书画院历年来所展出的艺术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高度好评。本次展览作品汇聚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既有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有新的创造与探索,充分展现了中国新女性的知性,感性,理性的的新思维。此次活动由温州书画院文化驿站主办,展览时间:2018年5月1日至7日。开幕式:2018年5月4日上午10点。孟昭丽,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书协妇女书法委员会副主任、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副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湖社画会理事。萧惠珠,现任天津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天津政协书画研究会理事、民盟中国画院理事、天津南开区、河东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湖社画会理事、天津湖社画会理事。崔燕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教授。张永敬,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南开区美协主席。天津美协花鸟画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湖社画会理事。天津市十三届至十六届人大代表。史玉,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 理事,天津中国画协会 理事,天津美协花鸟画艺术委员会 理事,天津湖社画会 理事,天津画院 画家,天津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 研究员,九三学社 成员。孙瑜,现任天津文联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天津美协会员,天津政法委文联理事,民革天津画院理事,孙其峰书画研究院理事,津门书画院秘书长。于栋华, 山东烟台人,博士学历,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天津画院青年创作研究中心画家,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导师,天津市政协书画院人物画院画家,山东省文联东方书画院院委会委员 ,荣宝十二金钗画院院长,王羲之故居艺术顾问。杨秀华,出生于瑞安。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网书画艺术部艺术总监。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温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市女画家协会副主席,瑞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赵红云,天津静海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现为天津市静海区书画院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千竹书院会员,获“精英女画家”荣誉,被文化部聘为中国画考官。庞舒方,曾任荣宝斋天津美术馆馆长,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楹联学会会员,津宝画院秘书长,现任荣宝十二金钗书画院执行院长。朱乒乓,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副院长,天津政协画院研究员,浙江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张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农学院艺术系主任,副教授。冯婕,原名冯洁。民盟盟员,民盟石家庄美术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曾受教于庄毓聪,郭石夫导师。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知联会理事,荣宝十二钗书画院副院长。高颖,1987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天津,师承霍春阳,刘文生,贾广健等名师。201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花鸟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刘文生教授。黄淑芬,笔名:墨青。河北沧州人。现为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河北电视台书画时间签约画家,沧州市运河区美协副主席。张海莹,字思玉,1971年出生。毕业于天津师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少年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协会员,河西区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楹联协会会员。天津市河西区少年宫书法教师。孙海燕:字慕昆、号雅韵轩主、天津人、1976年出生、1995年退伍。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现为天津市河西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昆曲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市女书画家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市艺术学会书画艺术联谊会会员。赵扬,24岁,201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国画专业,师从孙岩、韩石、贾佳等老师,擅长工笔花鸟。现天津市静海区中学美术教师,作品曾多次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并获奖。高新立,字墨痕号兰亭雅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天津宝坻区教育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华夏岚星教育。蒙晓羽,现为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霍春阳传统花鸟画研究院研究员。李萍,出生于浙江温州。师承著名画家徐启雄、赵瑞椿先生。作品《少女》入选浙江省优秀美术作品展、《香自梅花来》在鹿城·时尚·艺术·创作大赛中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