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乾丰钧盛林俊良主席拜访冯骥才主席白加黑

乾丰钧盛林俊良主席拜访冯骥才主席

2017年7月31日,乾丰钧盛执行主席林俊良先生一行拜访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受到了冯骥才主席的热烈欢迎。乾丰钧盛集团执行主席:林俊良先生(左)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右)冯骥才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被誉为中国文化界巨擘。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冯骥才为“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八五以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冯骥才兼为画家,出版过多种大型画集,并在中国各大城市和奥地利、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举办个人画展。以其中西贯通的绘画技巧和含蓄深远的文学意境,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冯骥才又是当代文化学者。近二十年来,他投身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抢救。倡导与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致力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乾丰钧盛集团非遗项目负责人:车志强先生(右)向冯骥才主席赠送京剧脸谱林俊良主席一行参观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雕塑厅。随后,冯骥才主席与林俊良主席进行了深入交流。林俊良主席介绍了乾丰钧盛集团在美国的政商资源、集团产业布局以及对在欧美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冯骥才主席向林主席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并着重讲解了中国京剧脸谱相关的非遗知识。冯主席对于我司传播中国文化的热忱给予了肯定,并且希望我司能够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星崎

花开“天大”树!天津大学最美学院15岁了!

“树寿百廿五,花开十五年”125岁的天津大学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就是树上的一朵盛放的花今年是天津大学125周年校庆也是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15周年院庆花开十五年冯骥才在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第一座大学的校园腹地,开辟出一块人文绿地,一直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是文化的梦想,也是教育的梦想。实际上,早在世纪伊始,这个梦想就步入现实。天津大学正式宣布我院的成立。五年后(2005年),我们进入了这座标新立异的建筑,开始了艰辛的探索和奋取的征程。我们所做的,正如十五年前我们在光秃秃的校园里栽上的那些青藤小小的幼苗,现在已是蒙络摇缀,翠蔓满园。每逢校庆之日,秋风吹拂,绿色转绯,霜叶胜花,万紫千红,一片灿然的光彩。所以我说:花开十五年。十五年里,我们已经组建起一支高效的教研团队,数个在学界颇具影响的国字号的研究机构,并拥有自己优势的学术专业和学科方向;我们累累的教研成果陈列在大楼二层的“北洋美术馆”中。同时,我们所创建的庋藏丰厚的博物馆群,已经成为我校重要的人文设施和通识教育宽展的平台。对了,我们还有一座天人合一的诗性校园。今年天津大学一百二十五岁。在这个中国历史最久的校园中,我院还是一座年轻的学院,处于成长期。然而,风华正茂的我院,学术思维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有知有行,志存高远。当然,我们对自己的种种不足也常常不满。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给自己的任务是:一边学习与精研,一边创新与奋进。我们的心里始终记着——天津大学需要一座品质精良、学术深厚、富于特色和充满活力的人文学院。我们要做这个事业虔诚的工作者与奉献者。十五年里,我们一直受到学校的正确领导与各学院各部门的着力襄助,也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垂爱和支持。在今后的行程中,希望我们的背后永远有你们的助力与加持。2020年10月来源:天津大学

吊兰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要进冯骥才的书房,得先经过一个走廊,阳光从书房的窗户照进来,在走廊里留下黑白的剪影。这些特别的剪影印在冯骥才的心里:每天去书房,就像要先经过一个只展水墨的画廊。40多年前,冯骥才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义和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投入到文化遗产的抢救中;2018年,他以《漩涡里》和《单筒望远镜》,重回读者的视野;最近,他又续写了几位“俗世奇人”,还第一次写了作家之于读者最神秘的地方——书房。世界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地方,对于作家,最最神之所往之处,还是自己的书房——异常独特的物质空间与纯粹自我的心灵天地。冯骥才喜欢每天走进书房那一瞬的感觉,他总会想起哈姆雷特的那句话:“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中青报·中青网:你的书房是什么样子?冯骥才:有很多人误认为作家的书房一定是有满屋子的书,整整齐齐像图书馆一样。实际上,作家的书房是杂乱不堪的。我的书和艺术品就完全混在一起,我家保姆帮我收拾房子,我要求她一张纸都不能动。所有纸都是杂乱的,但我知道我需要的那张纸能在哪一堆里找到。中青报·中青网:你在年轻时候想要一间书房吗?冯骥才:年轻时候生活很困难,书房是奢望。(上世纪)70年代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住在一个挺小的房子,只有十几平米。地震时候整个塌掉了,我又重新把它盖起来。房子里有一张桌子,全家人都在那桌上吃饭,吃完收走,我才能在上面写东西和画画,所以,书房亦卧房,书桌也餐桌,菜香混墨香。孩子做功课还轮不上这张桌子,只能在旁边弄一块板子,人坐在板凳上。当时住4楼,屋子有一扇北窗,冬天很冷,我得拿纸把所有窗缝都粘死,再挡一块板子。然后,我又用一些木条做了一个书架,把书都立在架子上。我拍过一张照片,穿了一件很旧的衣服,胳膊肘还打了一个补丁,身后全是书,就是站在这个书架前拍的,照片现在还留着。那是我幻想中的书房,但其实就是我的卧室、客厅,兼书房、画室。直到(上世纪)80年代,生活慢慢改善,才有了书房。中青报·中青网:在书房写作和在其他地方写作,感觉有什么不同?冯骥才:这就跟你睡觉一样,你在家里睡觉和在旅馆当然不一样,你在家里睡觉就是踏实。家是最不设防的地方,你不需要任何戒备。作家不可能每天创作,他还要生活。在家写作,就和生活融为一体,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很自然。作家的书房,是作家最不设防的地方,因为你的一切想象、思想在书房里都是赤裸裸的,都要真诚地表达出来,读者不需要看一个虚假的字。同时,书房又是作家向外射子弹的战壕,是安顿自己心灵的地方,是诗情画意的地方。几乎所有作家都在家里写作,也有例外。上世纪80年代初有过一个短暂的时期,各个出版社、杂志社,逼稿逼得特别紧,最后没有办法,把作家拉到宾馆开一个房间,关几个月,写出一部作品。那时候有人认为,作家已经变成“精神贵族”了,称我们是“宾馆作家”,实际上就是因为当时家里没书房,干扰太多,不断有人找你,在家写不了长的东西。中青报·中青网:如果书房不得不“断舍离”去掉一些东西,你会把什么留到最后?冯骥才:现在凡是留在我书房里的东西,90%以上都是不会扔掉的。作家是看重细节的人,书房里的细节也许正是自己人生的细节。当我认真去面对这些细节时,一定会重新认识生活和认识自己。我在《书房一世界》里写的那些小东西:拆信刀、皮烟盒、姥姥的花瓶、花笺、笔筒……留在书房的都是比较有意义的东西,在我心里有很重的分量。比如我母亲的照片,今年她103岁了,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就会永远放在我书房里;还有我和我爱人交朋友时候的照片,二十几岁,第一次她肯跟我合影时拍的一张照片。实际上我大量的最有价值、最珍贵的东西,都放在学校(天津大学)的博物馆了。我很喜欢艺术品,古代的、西方的,搜集的书也非常多,大概有10万册书放在学校的图书馆。我在我的学院(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了一个图书馆,这些书将来都是要送给学生们看的。我在学院立了一条规矩,捐给图书馆的书,不能用公款买,必须纯粹是我搜集购买的。但有一些书我是不会拿到图书馆的,小时候、年轻时候、一开始读书时候,特别有人生意义和纪念意义的书,我都留下来了,从这些书里,能看到我阅读的足迹。我想任何一个作家的书架上,都有他们潜在的阅读史。中青报·中青网:你都去哪些地方买书?冯骥才: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城市要有旧书市场》。在一个城市里,买新书要去书店,找旧书要去旧书市场。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旧书市场充满太多的乐趣,有很强的魅力。年轻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是天津劝业商场与天祥商场“结合部”——那地方是新华书店的旧书部,架上桌上堆满旧书,但是线装书、洋装书以及各类不同内容的书全部分得清清楚楚。我的很多书都和旧书市场有关,现在市场没有了,挺遗憾的。我现在每天要看半小时的孔夫子旧书网,看到有好书,就托年轻的朋友帮我买。这两天看到一个新闻,普鲁士的一个画家曾经到天津来画了一些版画,1864年出版成书。当时天津还没有租界,也没有照片,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天津早期的景象,我马上联系海外的朋友,去帮我淘这本书。中青报·中青网:你去过别人家的书房吗?喜欢谁家的书房?冯骥才:我进过不少作家的书房,从冰心、孙犁到贾平凹,我相信那里的一切都是作家性格的外化,或者就是作家的化身。上世纪80年代,我经常去孙犁先生家玩,也在天津。他屋子里基本没什么装饰品,特别干净、清净、平静,和他的文章一样。孙犁先生书房的桌上放了一个天青色的瓷缸子,纤尘不染,装着清水,放着十几颗雨花石,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他的脚下永远有一摞纸,别人给他寄杂志的信封,他绝对不会随便撕掉。都是拿裁纸刀裁开,反过来叠起来放脚边,给人寄书时候包书用。这种整齐、勤俭、有序,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这跟人的精神、气质、文风是一致的。我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去,最喜欢看两个地方,一个是博物馆,一个是作家的故居——往往还保持着原生态。托尔斯泰在波良纳和莫斯科的两个故居,在他去世后原封不动地上交给了国家。你现在进去,仿佛可以闻到作家人生所有的信息,找到大量在书里找不到的细节。契诃夫在梅利霍沃有一个故居,我当时为了找它特地花了一天时间。这个故居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张格里戈罗维奇的照片。那是俄罗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作家,他看到契诃夫写的一些“豆腐块”,觉得非常有灵气,于是建议契诃夫,应该去写“真正的文学”,不要浪费才华。契诃夫没想到自己能得到大作家的肯定,于是开始严肃对待写作。后来,视其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契诃夫一直摆着格里戈罗维奇的照片。在都柏林参观萧伯纳的书房,看到书桌对面挂着一个人的画像,特别大,眼神咄咄逼人。我不认识那是谁,就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这个人是专门批评萧伯纳的,而且非常尖锐、不留情面。萧伯纳把他的画像放在眼前,激励自己挑战评论、坚持自我的精神。这很有意思,从书房看出了一个作家的性格。中青报·中青网:你觉得中国文人的书房有什么共同的特质吗?冯骥才:我刚看了一篇写汪曾祺的文章,写他身上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气质,这种气质在中国现当代文人身上少多了,恐怕和这个时代的巨变有关。中国文人的书房,我觉得有两个特质:一是很强的书卷气,没有浮夸没有享受,是一个纯精神的地方;二是琴棋书画,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屋子里一般有一些相关的东西。

初音

冯骥才:重新定义“传承人” 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

11日,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国家非遗名录评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传承人“释义”研讨会上,呼吁学界勇于承担,回到原点重新思考什么是传承人,帮助政府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自2007年起,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至今各级传承人为文化遗产的传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老一代“自然传人”的消亡,新一代传承人的认定问题亟待解决,传承人的个体化、职业化、市场化的趋势对传承目的和遗产本质的扭曲,给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出挑战。冯骥才介绍,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在时代转型、民间文化处于濒危的状况下,传承人对非遗的承上启下承担了重要责任,民间文化的保护主要就是传承人的保护。但非遗的传承方式很复杂,传承人既可以是个人、家族,也可以是集体乃至全民。于是,在2006年认定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之后,2007年第一批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紧随其后公布,至今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就已超过3000人。确定非遗(尤其是表演类和工艺类)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利于发挥这些极具才华与智慧的传人的领军作用,十多年来,他们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并非认定了传承人,就能确保传承无忧,许多问题逐渐浮现。一方面,只关注“代表性传承人”,把支持的重点都放在一个人身上,产生了文化遗产的个人化、传承人的职业化和功利化趋势,无形中使文化遗产离开了大众生活,“命悬一线”;另一方面,消费时代的市场思维也影响着传承人,产业化、旅游化、商品化正在给传承的目的与遗产的本质带来扭曲。尤其紧迫的是传承人的老化,前几批国家认定的非遗传承人多是老一辈自然传人,具有原生性,但随着这些自然传人的消亡,新一代传承人又该如何认定?这些问题都给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也都与人们对传承人的认识有关。冯骥才认为,学界应勇于承担,对管理部门伸出援手,回到原点,从科学的立场检验文化的现状,重新思考什么是传承人,思考传承人的价值、功能、认定标准和管理方式,不断提出科学的主张,从而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真正地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光明融媒记者刘茜)

博约

文艺星开讲|冯骥才:用“两支笔”写《艺术家们》

核心阅读:我用了“画笔”和“钢笔”来写《艺术家们》,希望将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生活性情、创作感受和精神追求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这些创造美的艺术家们是怎样生活的,也尝试用艺术的情感去感受生活。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学科建立后,我们就可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而拥有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队伍。这就是我深切期望的。——冯骥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满载挑战和收获的2020年即将走到尾声。在岁末年终之际,人民网文娱部推出“文艺星开讲”年终特别策划——“收获2020”,邀请文化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名人,聆听他们这一年的感悟与心声,回顾这段不平凡的时光,感受文化赋予人的精神力量。第三期邀请的嘉宾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2020年,冯骥才依旧忙碌,他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结合,筹备建立相关学科;同时,他也深知被美照亮的幸福,深知文艺的精神价值。在最新长篇小说《艺术家们》里,他将作家与画家两重身份融入其中——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冯骥才这“四驾马车”在今年仍风雨无阻、驰骋不息。人民网文娱:2020年,您推出了《艺术家们》等多部新作。为什么今年您给文学的时间更多了?今后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冯骥才:相比往年,今年我给文学的时间的确多了一些。过去的20多年,我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文化遗产保护上,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今年我78岁了,爬山爬不动了,台阶超过30厘米也上不去了,不能像过去那样大江南北跋山涉水去保护文化遗产。当我回到书房的时候,不是我找文学,而是文学找我了。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是我的“四驾马车”,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这两年我写了几本小说、散文,未来还会继续写。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两方面,仍有许多非做不可的事。比如说我现在正为传统村落制作一个“保护清单”,在大学里建立文化遗产学的学科等等。只要我还有精力,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件必须做的事。人民网文娱:您在《艺术家们》的序言中写道,“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融合作家和画家这两重身份?冯骥才:对我而言,这两个身份并不冲突,在创作过程中,它们是自然相融在一起的。我最初的身份就是画家,也一直没有放弃画画。我对画家的所思所想,对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命运及价值追求都非常熟悉。画家的思维是一种纯形象思维。画家对生活有独特的关注角度,对美的事物极其敏感,有极强的创造美的欲望。所以我用了“画笔”和“钢笔”来写《艺术家们》,希望将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生活性情、创作感受和精神追求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这些创造美的艺术家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对美更加敏感,也尝试用艺术的情感去感受生活。人民网文娱:2020年可以说是文化遗产与新媒体、新技术亲密接触的一年。对于这些新技术您有怎样的看法?冯骥才:这个时代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曾帮助我们做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说2010年中国民协与汉王合作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一期工程我们录入了中国口头文学遗产资料4905本,包括神话、传说、史诗、歌谣、谚语、歇后语等等,字数超过8亿,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口头文学收集的原始资料。但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只依靠新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文化遗产发自心底的关注和热爱。人民网文娱:今年9月22日,您参加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回想起这次会议,您有怎样的感受?对于“十四五”时期文艺事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期待?冯骥才:参加这次会议时,我作了一个报告,主题就是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这也是我近期的主要工作。在“十四五”时期,如果我们能建立起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就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护文化遗产需要遵循科学的标准与规范,就要有专业人才,要建立相关学科。学科建立后,我们就可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而拥有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队伍。这就是我深切期望的。

尸解

天津大学:相约“云”上好读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4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朱宝琳)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近日天津大学图书馆推出了“你选书,我买单”的线上借阅功能,无论身处何处,师生们仅需轻点鼠标或动动手指,就能在“芸台购”平台免费借购新书,送货上门。防疫期间,学生们“封印”家中。天津大学20余位教师已经准备出了一份“宅家推荐书单”。其中,天大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鹤推荐的著作是《天宫开物》,他说:“希望此刻作为‘宅男宅女’的同学们,宅其身、抱道行,在阅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增加才情。”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周恒认为,“读经典要‘选对书’,建议读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的、与时俱进的经典作品”。“没有问题做牵引,就不知道读什么书。”周恒建议,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出书单,再由学校的老师们帮助他们梳理和引导。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先生向师生们推荐了《书房一世界》和《俗世奇人全本》2部作品,与大家一同感受生活的美好,找寻自身的力量,汲取希望和勇气。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天津大学继续推进“读懂中国,理解世界”主题读书教育,加强“英华讲坛”“北洋大讲堂”“知学”等品牌建设,持续开展经典导读课、读书会等选修课程,举办“学院读书大接力”“视频分享会”“听书打榜”“经典音乐会”等“云”上活动,积极参与“书香天津”、“卓越联盟”高校图书馆共读等,使阅读成为全校师生的生活常态。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失败者

再见 2020 你好 2021|朋友圈里的天大

再见 2020你好 20212020是特别的一年有许多画面被留下有很多瞬间值得记住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我们滑动手机屏幕启程看看朋友圈里天大人的共同记忆那寒冷又温暖的日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天大人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除夕当天“身处武汉的天大师生们,唯愿你们平安!”这条推送让我们发觉这个新年或许不太一样大年初二晚,天津第一批医疗队共138人飞至武汉。其中,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天津大学环湖医院、天津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大学胸科医院集结选派14名医护人员参加。天津大学各附属医院累计派出110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和当地医务人员一道与疫情面对面较量。在天津“战疫主战场”天津大学海河医院,医护人员用生命捍卫生命,成为津沽大地上抗击疫情的急先锋、救治患者的主力军。大年初三《天津大学关于推迟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的通知》在下面长长的、整齐的队形中,我们看到了力量冲上前线的不仅仅有我们的白衣战士还有很多科研工作者拿起科学技术这一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 ZCURVE_CoV Database 网站截图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已纳入中国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并向全球开放服务;应用数学中心先后向科技部、教育部等多个部委提交报告20余份......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青年教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团队成员何美杭“我们一边研发一边拿自己做测试,免疫试纸条需要给自己采集指血,有的时候一天采很多次,吃饭的时候手指都挺疼的。”天津大学精仪学院2009届硕士毕业生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团队杜康“各种医疗机构,研发团队,大家形成联盟,这些有使命感的人聚集在一起,为抗击疫情做一点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团队作为全国八家单位之一,获批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专项”,所研发的产品在武汉火神山等医院做了大规模的临床验证,获得了CE认证。除了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在科研战场的科研工作者们,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史博文“我虽然不能选择逆行,奔赴在武汉一线,但我一定要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以志愿服务回应时代需求,用青年人的担当与责任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天大为了帮助医务人员分担孩子学业的后顾之忧发起了公益家教倡议一天之内就有近千名学子报名他们说: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去医护前线但我们有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还有各界校友他们也在这艰难时刻选择担当 选择责任12级动画专业的校友@陈小桃,创作组图记录抗疫。新华社、人民日报纷纷转发,刷屏网络、登上热搜,温暖了无数国人的内心。多国主流媒体和卫生部门在发布新冠疫情数据时,都会引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检测的疫情数据和相关地图,而制作这份地图的三人核心团队中,25岁的杜鸿儒是天津大学2017届毕业生。1月21日,九安医疗响应号召,工厂管理人员全部下产线,保障了紧急追单的iHealth额温计8万台、iHealth腋下速测体温计4万支和andon九安耳温计2万台。1月23日,虽然临近春节,但是九安医疗全员保持了高度的战备状态。早上8点10分,在了解到武汉急需红外体温计的需求后,11点,库存最后的1千支iHealth额温计不再销售,马上加入支援武汉物资备料。校友企业金和网络为全国控制疫情紧急研发“疫情防控平台”,该平台向社会所有单位免费捐赠。校友企业雄韬集团捐赠300万元驰援武汉校友企业仁爱集团会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校友企业新氧科技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专项防疫资金......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潮2020年的海棠季没有了往年的人潮但迎来了第一次云赏花随着五月的到来,毕业生们返校了毕业生们在这里最后唱一首歌,唱这四年韶华。天津大学盛载了一届又一届的青春,或许也曾盛载你的岁月。离开不是结束,愿大家过去美好,未来辉煌。有人离开,就有人到来。无数年轻的心涌动着,天大发布宣传片《新之所向》,讲述一所大学的“新之所向”,而天大啊,你可知你又是多少人的“心之所向”?06:55他…为什么要上天津大学?(点击文字可跳转查看)来这里寻找答案吧!也许梦想需要用汗水浇注,但请你相信,这值得,一切都会值得。00:07九月,是终于返校再见你的时间!好像浪潮重回土地,迈进北洋的第一步,踏实而感动。新生也憧憬着来了,准备迎接未知的生活。更添一岁的温暖更添一岁的感动2020,天大建校125周年通过“时光记忆博物馆”我们回到过去回到学校烟火气最旺的地方——“天南街”一街连两校情缘,也连了无数天大南开人的青春回忆天南街回来了!打开你的专属青春记忆!10月2日,是天津大学的125岁生日。百廿又五弦歌不辍,栉风沐雨日日更新。千言万语,最后还是化成一句,生日快乐!生日当天,准备好的无人机表演视觉盛宴未能现场重现但无数天大人一声声“我爱我的天大”,就是最好的支持与祝福。之后,无人机团队成功创造“最长时长无人机表演的动画”的吉尼斯世界记录125岁的天津大学好比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而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就是树上的一朵盛放的花天大最美学院也迎来了他的15岁生日乘风破浪 再写新篇天津大学“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祖国培养能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兴医之路新里程!天津大学三所直属医院揭牌!天津大学牵头组建的天津应用数学中心成为首批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天津大学获准设置合成生物学、智能感知工程、地理科学三个专业天津大学获批新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全国首个救援医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申报的19个专业全部获批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打响了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第一炮。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天津大学共有9个项目通过验收,其中4个优秀,5个通过。通过验收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天津大学4项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获批天津大学定点帮扶的甘肃省宕昌县退出贫困县!众多“天大人”前赴后继奋战在扶贫攻坚一线,做好扶贫攻坚这件“天大”的事,宕昌这座千年药乡古城已与天大血脉相连。线上带货、开扶贫超市、第100间梦想教室、“不走的天大支教团”…一批又一批的天大师生齐心协力为帮助宕昌从根本上脱贫、决胜小康作出贡献。我们把拼搏和奋斗留在今年用喜悦和梦想迎接新的一年再见 2020你好 2021我们准备好啦!

不为祸始

天大欢迎你!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们!

人才兴则事业兴。为进一步汇聚优秀人才,2019年12月23日至25日,第八届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天津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二百余位青年学者齐聚天大,针对国际前沿科学技术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探讨与交流,通过主论坛宣讲、校园参观、天津市参观考察、分论坛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我校及天津市的了解与信任,共谋发展大计、共商合作愿景。天津市人才办副主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晖,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美蓉出席活动并致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工会、校团委、机关党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国际处、资产处、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图书馆等教师发展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杜青主持。陈晖局长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诚挚祝贺,对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天津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沃土和家园,具备优越的人才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指导实施了一系列梯次清晰的重大人才工程,积极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天津市将一如既往支持天津大学在建设人才强市中发挥示范作用,努力实现“天下才天津用”的良好局面。她表示,天津是一座底蕴深厚、宜居宜业的大都市,正处于广纳贤才、转型升级的时代,是青年人开启事业、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可以选择到天津来、到天大来,共同创造一流的事业。赵美蓉书记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的事业发展情况,从天津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校基本情况谈起,全面解读了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校园文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事业发展情况。她指出,天津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正在以求贤若渴的姿态盛邀各位人才的加盟。她寄语青年科学家将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发展,天津大学将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厚植沃土,希望更多青年才俊加盟天津大学,共同成就“天大”的事业。为促进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开幕式还特别邀请了我校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参会。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机械学院陈焱教授、化工学院孙洁教授、材料学院何春年教授,分别作了特邀报告,他们用亲身经历鼓舞青年人才来天津大学发展,实现事业追求与人生理想。“为什么要回国,又为什么要选择天津大学?”这是每个回国加盟天津大学的教师都曾面对的问题。陈焱教授从家庭和事业两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就回国后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感想与大家分享了经验。她表示,天津大学十分重视青年学者的引进与培养,在团队建设与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充分解决了青年人才回国发展的后顾之忧。她希望广大青年学者“不忘初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国家、天津市和学校的各类支持政策,在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中实现个人快速发展。孙洁与大家分享了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回国工作的经历。从工作平台的不断完善,到课题组队伍的日益壮大,再到科研成果的逐步累积,在依托天津大学申报人才项目并回国工作的过程中她收获了许多惊喜与感动。她表示,天津大学雄厚的工科实力和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为青年人才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她勉励青年学者应脚踏实地的开展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并努力向产业应用方向推进,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天津大学不仅汇聚了一批海外青年人才,也涌现出了众多我校自主培养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何春年老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何老师与参会人员分享了自己在这所充满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学校中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心得和主要成果。他表示,天津大学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高效的管理部门、优秀充足的生源和强有力的科研平台,天津市也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和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他期待青年学者抓住机遇,尽早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目标。“四方辐辏,只为芳华绽放。”人事处副处长栗大超在报告开篇就借本次论坛的宣传语表达出天津大学的求贤若渴之情。他结合国家、天津市及我校人才引进的最新政策,针对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工作开展、薪酬福利体系设计以及招聘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天津大学正致力于构建引才、聚才、用才、服务人才的人才工作生态链,将竭尽全力为青年学者创造成就一流事业的一流条件。当前正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天津战略转型的机遇期,青年人才回国发展恰逢其时,他诚挚地欢迎广大青年才俊到天津大学工作,共建天大事业。“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杜青处长在主论坛尾声之际借古语表达出天津大学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求,他真诚地欢迎远道而来的青年学者加盟我校,在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里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与人生理想。开幕式后,学校组织青年学者参观了天津大学郑东图书馆、校史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使参会学者对天津大学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校人才工作,为本次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提供了大力支持。12月23日下午,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共同举办青年学者赴新区参观考察活动。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张弢出席并讲话。张弢表示,滨海新区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新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支持、优秀人才激励、人才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优化等方面不断求发展、求突破,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她希望青年专家们能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滨海新区,在把教学研究重心放在天津大学的同时,把创新创业的空间放在滨海新区,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青年学者先后赴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雅诗阁泰达MSD服务公寓等科技园区、龙头企业和人才公寓进行参观,近距离感受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青年学者在“天河三号”百亿亿次原型机、纽扣般大小的飞腾处理器、麒麟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无人机集群智能控制系统等展示台前认真听取讲解员介绍,深入了解天津市因地制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智慧与魄力,切实感受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实力。12月24日至25日,各院级单位围绕不同主题举办了26个分论坛,涉及学术报告、学科教授座谈、参观实验室等环节。各单位通过分论坛对参会学者的学术业绩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为学校的“北洋学者英才计划”遴选优秀人才。背景介绍当前,我校通过实施“北洋学者英才计划”,正在积极构建一流人才全球化的选聘体系。自2016年起,学校每年举办两次“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把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请进来”,促进彼此的沟通与合作。同时更加主动的“走出去”,举办学校事业发展报告会,延揽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学校、学院及学科教授三级联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本次北洋青年科学家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余位青年学者报名,经甄选后共邀请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人参会,创历届论坛人数之最。参会人员分别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本次论坛首次探索在天津市人才办指导下、由天津大学与市人才办合办的模式,充分发挥天津大学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强劲吸引力,集聚全球青年才俊汇聚天津,为天津大学和天津市属高校储备优秀师资,为天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储备优秀人才,推动天津市高质量发展。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陈建

天津这所高校再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天津著名学者、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先生及其学术团队的成果《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获得著作论文类一等奖,这是我校自2012年后第二次获得该奖项一等奖。冯骥才先生/天津大学新闻网《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的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结项成果之一。近二十年来,冯骥才先生发起并从事大量的传承人口述史及相关研究工作,如《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30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14册)、《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10册)等。冯骥才先生的口述史实践在中国具有开创性,始于1986年发表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是最早的口述史作品,为其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于实践中,思想和经验不断地得到丰富、扩展,至21世纪初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时,形成了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南。《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便是冯骥才先生及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十余年来研究工作的理论结晶。《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第一部传承人口述史理论专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创新性。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方法论问题,其意义更在于对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的深刻认识和真正理解,通过建立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把传承人口述史的课题提升到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必要的学科地位来加以研究,使传承人口述史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在人文社科领域脱颖而出,拥有了学术身份。进而为更广泛的传承人口述史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每三、四年评选一次,迄今已评选了八届,是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人与之鉴

天大最美学院你来过吗?邀你一起过节啦!

嘿,你知道遗产日是个什么日子吗?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接着往下看吧:在第十四个遗产日来临之际,天大举办“亲近·体验·热爱——我们为什么要过遗产日?”活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邀请天大师生一起过节!活动场地: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二楼北洋美术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阳光盒子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三楼大树画馆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年画馆“文化体验是文化学习的一半”,为了积极推进遗产内涵与保护意识的普及工作,在第十四个遗产日来临之际,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天津大学团委共同主办的“亲近·体验·热爱——我们为什么要过遗产日?”活动,将于2019年6月6日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次活动以丰富的展馆作为天大师生共度遗产日的平台,将师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社团请进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以“遗产日”理念宣讲会形式引导学子认识遗产保护的意义,并以参观、互动与体验的方式,解读冯骥才先生多年以来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成果,践行遗产日是民众自己节日的理念,培养青年一代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怀。冯骥才先生在“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颁奖现场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现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于2006年起设立。次年,经国务院批复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下称遗产日)。遗产日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冯骥才先生荣获的国际国内多种奖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冯骥才先生就提出,希望中国也像欧洲一些国家那样,确定文化遗产日的概念。在2004年和2005年全国“两会”上,冯骥才先生又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案》,他认为要强调遗产日的精神意义,设法使公众成为这一天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参加者。要使国家文化遗产日成为全民文化遗产日,使国家举措转化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文化行为。冯骥才先生在“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颁奖现场遗产日是一个纯文化的主题日,社会各界都应为其出力做贡献,对传承人的关怀,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做实事,都应该是产日的重要内容。遗产日可学习欧洲方式,每年确定一个针对性强,立意新鲜,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主题。冯骥才先生的思想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与传播,直至今年,中国已经度过了十三个遗产日,并确定了较为完善的活动机制。之前的活动就吸引了很多同学们前来!这次你不要错过!学子们与杭绣传承人交流留学生与剪纸传承人互动活动时间:2019年6月6日(周四)9:00-12:00(注:凭工作证、学生证或天津大学一卡通入场)(入场时间:8:30;9:30;10:30)活动地点: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二楼北洋美术馆、阳光盒子和放映室,三楼大树画馆、年画馆)活动内容:(1)开幕式暨“遗产日”理念宣讲会(9:00-10:00,二楼阳光盒子);(2)参观北洋美术馆、大树画馆、年画馆等展馆,在放映厅观看文化遗产抢救相关短片(活动期间);(3)新浪网进行现场直播,网友参与互动(活动期间);(4)参观并拍摄视频抖音,评选优秀作品并赠送纪念品(11:30,二楼阳光盒子);(5)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体验传统文化(活动期间);(6)在留言簿为文化遗产保护建言(活动期间);报名方式:最美学院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