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贼公子

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

目录:Part 1 应时而动:特许加盟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Part 2 务实敢闯:特许加盟投资人特质观察Part 3 各有千秋:三大细分赛道人群解读Part 4 从心出发:特许加盟机构数字化营销启示报告摘要:特许加盟模式是一种特许企业通过合同,向加盟商有偿授权使用其所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调配社 会资源,并以行业选择多、地域覆盖广、低风险等特点,为促进创业就业、扩大社会投资、弘扬优质民族企业提供强大助力,是激活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 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发力点。特许经营已在中国发展20余年,近年来,不断升级的监管措施,为特许经营愈加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大力保障。自疫情后,国家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通过金融及税收等“组合拳”政策精准扶持,保障中小微企业平稳运行和社会民众的稳定就业。同时,随着经济发 展和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曾在高线城市学习、工作过的年轻人,希冀返回家乡大展拳脚,带回品质更优、形态更为多元的产品与服务反哺家乡;国家也继续重申“双创”的重要作用,2020年1月到5月,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共出台22份与“双创”有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在政策扶持 和内需的共同加持下,特许加盟方式备受关注,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潜力,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助力特许人实现更大范围的品牌覆盖与更高效的业务 拓展,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特许加盟行业的投资者们,既稳健务实,又兼具挑战和探索的创业精神,期望通过特许加盟,实现创业梦想,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收入。他们选择特许加盟机构的整 体决策链条较长,且在不同决策阶段,关注点各有侧重。但整体而言,更倾向通过数字化渠道,多方位收集及评估意向加盟的行业和品牌。总体加盟投资人整体偏年轻,40岁以下占比70%,男性为主,大多居住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其中不乏返乡创业的有志之士;而身处特许加盟行业的三条细分赛道 (餐饮/教育/家居建材)的加盟投资人则各具特征,无论在人群特征,兴趣偏好,地域分布、触媒习惯,还是在选择加盟品牌时关注的重点,都有着显著的差异:餐饮加盟投资人:男女均有,一线城市多,更偏好合资加盟的方式,相对其他两个行业,在读大专及本科学生的加盟意愿较为突出教育加盟投资人:高知人群,经济水平佳(已购房购车),看好低线城市的教育行业的发展家居建材加盟投资人:男性占绝对主导(81%),40岁以上居多(67%),大都从事过与家居建材相关的工作为更好把握契机,特许加盟总部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潜在投资者们从生活的方方面,实现多维触达,并面向不同行业的加盟投资人展开更加精准的营销, 从而实现高效的转化。启示:加盟行业欣欣向荣,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数字化手段不可或缺返乡回流人群触媒习惯高度数字化,偏好不打扰、更及时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方式;加盟总部需注重多渠道线上布局,通过数字化的广告方式触达覆盖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加盟投资人,提高沟通和交流效率;同时,加盟总部也需关注数字化时代下的品牌资产建设,通过线上营销建立品牌熟悉度、好感度、信任度,进而促进加盟决策的达成。深度挖掘数字化的强大优势,实现多方位精准触达,提升转化渠道上,根据不同行业加盟投资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腾讯内部丰富的资源,在适合的渠道上实现精准沟通,如针对餐饮行业加盟 投资人,侧重娱乐生活类资源;针对教育行业及家居建材行业加盟投资人,则选择更多新闻、体育类型的资源进行触达;而在加盟动机、加盟考虑因素等内容上,不同行业的加盟投资人也不尽相同,在沟通内容需根据行业灵活调整,直击重点。沉淀和维系品牌的私域资产,对特许总部意义重大品牌可搭建微信公众号,通过广告引导关注,沉淀私域资产,并通过公众号文章和客服与意向投资人持续沟通,建立信任,催化成交;通过社群等方式维系各地已加盟投资人,充分发挥数字化时代的熟人口碑效应,扩大覆盖,降低获客成本。报告节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腾讯营销,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多诺玛

《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发布

来源:时刻头条在国家“双创”政策以及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特许加盟方式一跃成为备受关注的潜力赛道。在年初疫情的催化下,包括特许加盟投资人在内,人们的行为加速向线上渠道迁移。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读懂特许加盟投资人的心,实现数字化营销转型,是摆在特许加盟品牌方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腾讯营销洞察携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共同发布《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积极响应国家小微企业“双创”政策,以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加速推动特许加盟行业的蓬勃发展。特许加盟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全年营收已达188.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全年营收收入的68.2%,一跃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体。2020年,国家更是高度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在金融贷款和税收政策上,给予了精准的政策扶持。对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特许加盟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剂政策上的强心剂。而特许加盟行业本身,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仅覆盖多个行业和地区,给予加盟投资人丰富的选择;在国家多项高标准政策的监管下,更为规范和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特许加盟企业已经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实践,能够帮助创业者有序快速步入正轨。数据显示,2019年,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850万规模。同期,2019年特许百强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约400万。能够提供优质创业机遇的特许加盟行业,在返乡创业创新人员中仍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在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特许加盟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数字化渠道已成为特许加盟投资人获取信息、与品牌建立连接的主阵地那么,活跃于小微企业创业一线的特许加盟投资人,都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呢?《报告》显示,这群特许加盟投资人以40岁以下男性居多,多为居住在低线城市的返乡人群。在决定加盟前,他们对行业和品牌均会进行仔细了解,进行多个维度的考量。而最终让他们决定是否加盟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产品的优势和企业实力。在加盟后,投资人则对于品牌的培训支持和供应链供给最为关注。《报告》显示,数字化渠道贯穿他们整个加盟的决策过程,尤其是微信,是他们获取信息、与品牌建立连接的主阵地:42%的人群通过微信了解特许加盟品牌,25%的人群基于微信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最终决策。此外,他们在具体加盟洽谈过程中,也期待通过微信客服与品牌建立联系,在不过分打扰的情况下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三大热门赛道人群解读,懂差异才能创收益《报告》显示,餐饮和教育行业是时下特许投资人投资意愿较强的赛道。此外,特许投资人们日常也表现出了对于家居建材相关内容的极大兴趣。一、餐饮行业:零经验小白抱团创业餐饮行业加盟投资人大多为首次加盟,相比其他行业吸引了更多在读专本学生的加盟兴趣。他们更偏好选择熟悉的品牌,通过合伙加盟的方式,分散风险。娱乐生活丰富的他们,80%的人都爱玩游戏,电视剧与热门综艺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二、教育行业:前景为重、关注细分赛道教育行业加盟投资人以高学历中年男性为主,更想在低线城市推广前景较好的细分产品。他们关注教育、理财,注重个人发展,热爱阅读。腾讯新闻、微视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三、家居建材行业:谨慎决策、注重口碑家居建材行业加盟投资人则多为经济基础较好,有房有车的中年已婚男性。他们决策谨慎,看重企业口碑,因此极度重视资讯的获取,内容优质的腾讯新闻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首选。特许加盟机构营销升级,全面数字化势在必行从《报告》内容中可以窥见,数字化工具已经全面渗透入这群务实敢闯的特许加盟投资人的决策全链条。为此,《报告》为特许加盟品牌方的数字化营销提出了三大启示,期望帮助其全面提升营销效率。启示一:加盟行业欣欣向荣,快速增长过程中,数字化手段不可或缺《报告》数据充分显示,在“双创”政策推动下,返乡回流人群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加盟行业潜力巨大,而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则已经成为贯穿这部分特许加盟投资人决策全链条的重要部分。作为腾讯统一的商业服务平台,腾讯广告基于覆盖超过12亿月活用户的腾讯生态,整合腾讯领先的数据技术能力,能够切实帮助特许加盟品牌方沉淀品牌数字资产,以数字化营销手段充分建立品牌熟悉度、好感度和知名度,从而最终促进加盟决策的转化。为助攻招商加盟品牌从竞争中突围,腾讯广告还着重打造了行业定制化营销解决方案,利用“优质流量+定制链路”组合缩短转化路径,帮助品牌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启示二:深度挖掘数字化的强大优势,实现多方位精准触达,提升转化各细分行业的特许加盟投资人的信息获取渠道、偏好、以及内容方向各有不同。而腾讯广告全天候、多渠道、丰富内容形式的数字化营销手段,能够其实帮助特许加盟品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更为精准的触达,从而全面提升营销转化效率。以餐饮行业投资人为例:针对他们对于游戏、电视剧等娱乐内容的偏好,通过整合娱乐、电视剧、综艺的等综合娱乐渠道的多矩阵传播方式,以多渠道、多次曝光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将更容易渗透和转化这部分人群。而针对偏好腾讯新闻等优质内容资讯频道的教育、家居建材行业投资人,可以通过腾讯新闻等优质内容渠道,密集式覆盖这部分人群信息收集的全链路,以强大的企业实力展示、企业理念宣传,对这批特许加盟投资人进行高效转化。启示三:沉淀和维系品牌的私域资产,对特许总部意义重大由《报告》内容可以看出,特许加盟行业投资人偏好通过数字化手段,特别是微信渠道与特许加盟品牌取得联系。腾讯生态覆盖超过12亿月活用户,可将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等公域流量导入私域。品牌方可通过数字工具和服务创新运营,通过公众号、微信社群等方式,与特许加盟投资人保持紧密联系,将其沉淀为品牌的私域数字资产,对于营造熟人口碑以及降低获客成本等,大有裨益。后疫情时代,腾讯广告将持续以强大的数据和技术能力,携手广大特许加盟品牌与特许加盟投资人,共同把握增长机遇,实现营销的进击突破。

宝贝儿

关于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

关于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近年来,特许经营市场蓬勃兴起但发展混乱,涉案数量居高不下。一、餐饮特许案件情况餐饮特许经营案件逐年增多且居高不下,案件调撤率却逐年降低,说明特许与被特许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二、 餐饮特许案件特点1、案件类型新。特许经营是近年来新兴的商业经营模式,也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案件类型。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2008年最高法院出台新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才确定了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案由,并且规定属于知识产权纠纷项下的下级案由。可以说,在全国知产审判领域中,对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审理起步都比较晚,以至于在审判中我们没有可适用的法律和指导性案例予以参考。2、案情基本相似。该类案件的原告一般为被特许人即个人加盟一方,这些被特许人在特许人的宣传下签订加盟合同并立即支付加盟费用。合同签订后,被特许人发现加盟的企业或项目与广告宣传存在较大差异;在选址、装修阶段发现实际投入明显高于特许人的承诺;在后期运营阶段发现特许人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运营指导,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特许人返还加盟费和已支付的料包款等。3、特许企业增多。短短几年时间,先后成立了几十家餐饮特许经营管理公司,A市也成为全国几个知名的餐饮管理公司聚集地。从调研的情况看,此类公司员工多至几百人,租赁的办公场所已达几千平米。规模较大的几个餐饮管理公司同时开展几个甚至几十个餐饮品牌项目的面向全国招商。目前,此类餐饮特许经营管理公司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4、特许企业经营不规范。特许人不能严格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从事特许经营活动。首先,个别企业急功近利,尚不满足从事特许经营活动“两店一年”的硬性条件,就进行特许活动。其次,特许企业不能依条例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第三,特许企业有意规避将特许经营活动的性质,签订合同时将合同命名为销售代理合同、技术服务合同、加盟合作协议等。第四、特许企业在订立的合同中规避自身的义务承担,加重被特许人的义务,且在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分配中,提高自己可控的管理培训费金额比例,而对运营指导费却降得很低,不但有悖特许经营的本质要求,而且对被特许人不公平。第五,特许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有的企业隐瞒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诱导被特许人与其签订合同。第六,特许企业盲目扩张且对履行合同约定的后续服务能力不足。比如培训实操以培训手册、视频代替;店面选址就是给被特许人提供网络上的一些租房信息;合同约定的设备表面上是免费的,实际上费用包含在合同款中,价高而质量差;料包定价不规范,存在特许企业随意定价的情况,拖累被特许人亏损而无法继续经营。三、审判中存在的问题1、关于“冷静期”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应当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约定,被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一定期限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以上即俗称的“冷静期”条款,该条款中的一定期限即为“冷静期”。从我市开展餐饮特许经营活动的情况看,餐饮管理公司与被特许人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时,普遍不设置“冷静期”条款,合同订立后要求被特许人立即支付加盟费,立即让被特许人进行培训或下发相关资料代替培训,以此称被特许人已掌握了其核心机密。虽然被特许人在短时间内提出解除合同,特许人以已培训为由不同意全额退款,给审判人员依据“冷静期”条款审理此类案件带来很大难度。2、特许人应返还加盟费数额不易确认。特许人在特许经营合同订立后,其义务履行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期义务也是主要义务,内容一般包括对被特许人进行培训、帮助被特许人进行店面选址、装修,促成被特许人成功开店经营。待被特许人开店实际经营后,其主要义务也随之履行完毕。二是后期义务也是次要义务,内容为对被特许人开店后的日常运营指导。被特许人有的在刚刚开店后时间不长,有的开业后几个月,还有的半年甚至接近一年时间提出解除特许经营合同诉求,还有部分被特许人一直没有开店,但提起诉讼时距合同订立已过半年甚至接近一年时间,发生纠纷的背景、时间节点各异,很难确定合理的返还加盟费数额。3、特许人经营目的不纯导致案情复杂。部分餐饮管理公司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不符合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规定。还有的特许人经营的餐饮品牌与其它知名餐饮品牌混淆、谎称知名品牌的子品牌,借知名餐饮品牌在网上招商,利用相对低廉的加盟费诱导被特许人加盟。还有个别特许企业存在与被特许人签订合同后,委托别的企业培训、个人收款的情形。另外,后续服务不到位是导致此类案件数量激增的直接原因。多数餐饮管理公司只重前期招商加盟,加盟前热情招待被特许人,承诺多位一体的运营指导服务,过分夸大预期收益;加盟后对被特许人反映的相关问题冷言冷语,甚至置之不理,特别是对要求退费的被特许人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合同一到期,就以合同到期为由态度十分强硬;对找上门来的被特许人,有的特许企业甚至有恐吓行为。被特许人多为外地自然人,很难自行协商解决且维权成本很高,在向公安部门反映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要么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要么提起诉讼。四、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1、如何进一步规范特许企业应具备的硬性条件问题,如“两店一年”、特许商标拥有许可权利;2、如何进一步规范特许企业的管理问题,如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披露且披露企业齐备、真实信息;3、如何进一步规范特许经营合同问题,从合同的名称到合同必备条款如 “冷静期”、特许经营费用的种类、金额等,内容全面、真实且约定合法、合理;4、如何严格规范企业的宣传与合同约定的一致性问题,特许企业往往片面强调收益弱化经营风险,人为扩大被特许人投资预期与实际经营情况的巨大反差,误导被特许人作出真实意思表示;5、如何规范特许企业履约问题,明确特许企业对被特许人实操培训能否以培训手册、录像视频代替,店面选址能否远程进行;被特许人掌握核心技术及开店经营等的认定认定标准;6、如何防范特许企业人为混乱合同关系问题,如在合同中约定由其他企业代为培训,合同款分别由非合同方的单位或个人代收;7、特许企业提供的设备定价、质量及料包的质量、定价的监管问题。

存形穷生

重磅出炉!2020年度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加盟领域投资研究报告(2020年度)》由店800数据研究院、中国加盟网联合推出。本报告根据百万级加盟数据样本以及20万+人工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研究得出,供加盟投资创业人群以及加盟领域品牌参考。前言2020年是历史的一座分水岭。疫情推动了全行业的变革,加速传统企业实体经济的数字化。餐饮行业,外卖市场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向作用下,持续扩容,外卖成为社会餐饮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业,疫情期间线下培训业务暂停,在线教育迎来绝佳发展机会,教培机构布局OMO成为常态;零售行业,宅经济倒逼企业升级,线上门店成为零售企业竞争新战场......疫情也成实体店行业洗牌的催化剂。现金流成为企业在疫情期间艰难求生的关键,明星企业如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不得不寻求银行授信,维持运转,才得以在疫情结束后迎来复苏;对于一些势单力薄的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对于一些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来说,“退出市场”成为一种必然结果。在单体门店和直营企业叫苦不迭的时候,加盟企业却凭借企业与加盟商风险共担的优势,扛住了现金储备和现金流的考验。连锁加盟企业在2020年展现出的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让实体企业看到了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加盟模式可以创造更多、更大的可能性。从大众对投资加盟的关注度方面来看,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创业者对投资开店的热情回暖,门户网站关键词搜索指数整体在波动中上升。加上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连锁加盟领域,进入发展快车道。而有着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实践的连锁加盟企业,能够更快、更稳地为创业投资人创造机会。Part1加盟投资人属性年龄分布上,相较于2019年,加盟投资人群依然是以20-40岁为主,加盟投资人多为稳重理性又不乏激情,且有一定社会资源积累的中青年。其中,26-30岁加盟投资人明显增多,占比达到27.45%,说明疫情发生以来,就业形势改变,除了在政策鼓励下,大学生创业仍为大趋势,具有挑战探索精神的青年人更乐于通过加盟创业寻求个人财富的提升,追求更理想的生活。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创业者明显高于女性创业者,这是创业者中的普遍现象。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对近五年女性创业者数据进行观察,发现其无论是创业人数还是在创业者总数中的占比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20年女性创业者相较2019年增加了2.24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创业道路,且队伍在未来会持续壮大,与“她力量”的崛起密不可分,新时代女性不断追求女权和社会地位,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婚育情况来看,已婚及已婚已育投资人占比达到71.76%,说明加盟投资人多具有稳固的家庭大后方,责任心和拼搏事业的决心更强。从2020年创业投资人2020年,政策利好条件下,中小微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整体投资人意向投资金额依旧集中在1万-10万,10-20万和20-50万。关注50-100万及100万以上投资项目的人群小幅度减少。根据分析,100万以上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育儿、酒店等领域,其中,教育领域品牌的不断“暴雷”影响投资人投资热情。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经济下行情况下,投资人对开店创业更加谨慎,而投资低、风险小的项目具有较大潜力,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的第二季度,意向10万以下投资金额的投资人数达到了高峰值。2020年选择通过移动端咨询加盟信息的投资人占比从59.10%提升到63.47%,预计这个趋势还将继续扩大。投资人需求的变化也加速了服务平台从PC端到移动端的延展。中国加盟网针对投资人在加盟过程中所需要的指导支持诉求进行统计,发现在加盟过程中,投资人注重品牌的可操作性以及能否长久盈利。其中,门店经营指导、运营督导、客流增长、选址服务、产品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优势是投资人最关心的六个方面。Part2加盟领域各行业发展总括2020年,疫情重创实体经济,实体开店出现了倒闭潮、品牌爆雷潮等,活下来的企业80%以上面临资金压力,尤其是2020年2月—4月,九成品牌连锁企业在苦苦支撑。相应的,许多线下店铺资源被放出,失业率攀升。店800根据国家统计局、工商部门数据,结合网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加盟连锁类品牌生存状况表现为:品牌溢价值成为品牌生命力的保证,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复苏速度快;而短平快类的“快招”项目影响颇大。可以说,疫情加速了快招项目的现形。这些快招项目主要目的是赚取加盟费,牟取暴利,而产品抗风险能力弱,对加盟商的管理扶持也弱,因此项目存活率极低。疫情的冲击下,快招项目的本质暴露得更快,更快被市场淘汰,这也导致了2020年因加盟创业失败进行投诉的案例增多。从加盟项目咨询情况来看,疫情爆发初期,创业者热情骤减,加之出行受限,连锁品牌加盟业务展开不便,2月,投资人活跃度下降。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政府推出刺激政策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疫情期间遭遇就业问题的人们开始主动需求就业、创业机会,投资人活跃度在3月便开始回升,5月达到2020年高峰值。进入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常态化,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开店创业也进入稳定期,与去年同期相比咨询量、开店率恢复至8成。而进入秋冬,尤其10月份开始,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反复,导致创业者开始谨慎考虑创业,另一方面,临近年末,连锁加盟品牌放缓加盟业务,创业者活跃度开始下降,这也与往常规律相符。整体来看,80%的行业,投资人活跃度呈现程度不一的下降态势。疫情期间餐饮消费受到抑制,餐饮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但作为日常、高频消费,依旧是投资人投资意愿最高的行业,占比达到59.55%;教育行业和幼儿行业除了受到疫情影响,教培品牌连续的“暴雷”打击了投资者对行业的信心,创业咨询量与往年相比下滑明显,掉出加盟创业咨询前三序列。令人惊讶的是,与大部分行业投资人活跃度下降不同的是,已经在电商平台形成成熟玩法,较早抢占直播带货红利的服装行业,创业投资人活跃度与2019年比并没有下降。更大的变化是,零售行业因商业模式灵活,与大众民生消费贴近,周转相对较快,加之新零售的赋能,创业投资人活跃度有明显上升,成为2020年仅次于餐饮、教育的第三大创业者关注领域。Part3连锁加盟领域典型行业细分数据呈现一、餐饮行业:企业加速布局加盟业务,打造品牌化战略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受到全面冲击,餐饮市场整体呈现下滑状态,进入6月中旬后,餐饮作为刚需型产业,率先复苏,7月份,餐饮市场整体恢复到疫前70%-80%水平,10月,全国餐饮收入实现年内首次转正。从细分品类来看,市场大、投资小、经营广,且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的小吃、饮品、快餐是加盟投资人关注的主流品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90后、00后成为社会消费主体,新式茶饮凭借其时尚功能和社交属性,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加盟投资目光。从连锁加盟角度来看,即便是大规模的连锁餐企,也都面临了巨大的经营危机。但相较于需要企业自担风险的直营品牌,连锁加盟企业表现了出色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后疫情时代,餐饮企业开始布局或加速加盟业务。与此同时,随着餐饮行业连锁化的持续增长,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拥有强大品牌壁垒的企业越来越强。疫情期间,消费者对连锁加盟品牌更加放心,这也刺激更多餐饮企业开始打造品牌化战略。二、教育行业:“雷声阵阵”,OMO成救命稻草2020年,教育培训行业经历2月的低谷期之后迅速崛起,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10月,2020年新增教育相关企业47.6万家,注销13.6万家,净增34.0万家,净增企业数量同比2019年上涨22.5%。从细分品类来看,1对1辅导是教学中的高端模式,凭借个性化和高效的督导日益受到家长青睐,因此,1对1辅导品类上加盟投资人活跃度也领跑教育行业。语言培训、素质教育等品类依旧是加盟投资人关注的主流品类。家长代际不断更迭,年轻家长更加重视孩子逻辑思维、沟通表达等素质,因此潜能培训表现出巨大潜力。疫情给线下教育按下暂停键,线上教育却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性增长,整个行业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积极拥抱互联网,布局OMO模式。教育行业依旧是刚性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教育培训品牌的不断“爆雷”,使得投资人更加渴望寻找到靠谱的教育品牌,在选择教育品牌时态度也更加审慎。三、零售行业:新零售进入发展红利期,企业注重线上线下互通2020年,疫情打击线下实体零售,但随着实体零售拥抱数字化,互联网巨头入局社区团购,传统线下实体店开展线上业务成为主流,整合线上线下购物的新零售业态进入发展红利期。加之零售行业本身具有成本低、耗费少、贴近消费者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加盟投资人的关注。在加盟领域投资活跃度整体下滑的大盘情势下,零售行业投资人活跃度占比反而呈现上升趋势。Part4行业案例解析一、餐饮行业案例卤味“三巨头”,加盟模式抗风险能力强“卤味三巨头”中,绝味食品与煌上煌采取“直营+加盟”的商业模式,一直坚持直营的周黑鸭,直到2019年在开始布局特许加盟模式。此前,绝味食品和煌上煌得益于加盟模式下的快扩张,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速,而周黑鸭在上市之后逐渐走下坡路,无论是门店数和营收都处于劣势。疫情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据“周黑鸭2020年半年报”,周黑鸭上半年盈转亏,亏损4219.4万元。这归因于直营模式下的风险自承。反观绝味食品在上半年营业收入较往年同期仅有小幅度下跌,煌上煌则实现了逆势增长。于是,周黑鸭在6月正式宣布开放单店特许经营模式,全面开放特许经营。蜜雪冰城,第四梯队茶饮品牌逆袭“规模之王”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预计2021年将突破3.65亿人;2020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1100亿元。疫情期间,茶饮行业受到冲击,但随着消费者“补偿性消费行为”的出现,尤其是外卖平台茶饮消费激增,是餐饮行业中恢复最快的品类。根据蜜雪冰城官方数据,蜜雪冰城微信小程序和第三方外卖在疫情期间成为顾客消费的主要渠道,外卖订单总量占比较疫情前增长127%。疫情期间,蜜雪冰城开出第10000家加盟店,截至11月,蜜雪冰城在全国开设了12557家加盟店。从规模来看,采取加盟模式的蜜雪冰城是分别是只做直营的奈雪の茶、喜茶的35.98倍和19.35倍。作为超级连锁品牌,在品牌战略化方面,蜜雪冰城采用密集开店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品牌渗透率,并从2018年开始就从品牌VI、品牌IP等方面发力,强化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心目中的形象。二、教育行业案例在线一对一教育辅导需求被激发疫情期间,线下教育被画上休止符,推动用户向线上转移。尽管一对一教育相较于其它两大在线教育主流授课模式——大班课、小班课,教学费用更高、获客成本更高,但随着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支出的增多,加之一对一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具有更好的辅导效果,用户越来越倾向于在线一对一教育。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教育机构在线一对一业务的扩大。51Talk英语:打破在线教育“规模不盈利”魔咒根据51Talk季度财报,2020年第三季度,51Talk财季净利润同比净增长633.33%,至此,51Talk已实现连续四个月正向盈利,打破在线教育“规模不盈利”魔咒。同时财报显示,51Talk在疫情期间流量激增,前端注册数增速达300%以上。而在公司的主要业务中,菲教业务是盈利的最大功臣。此外,城市下沉战略做出了巨大贡献。三、零售行业案例苏宁零售云:门店互联网化,提高加盟商盈利能力零售云是苏宁易购从2017年开始启动的,针对县镇市场重点打造的一个智慧零售平台。苏宁通过整合品牌、供应链、技术、物流、金融等智慧零售资源,通过全场景、全价值链的赋能,让用户买到更好更便宜的商品、让门店更赚钱、让商品流通更高效,共享智慧零售时代红利。疫情以来,直播带货、社交导购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方式,宁零售云利用10000+垂直化社群+平台化生态直播+社交化营销工具+拼团、秒团、推客、拓客等社交玩法,使全国范围内6600+门店升级为新型互联网门店,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加盟商盈利能力。良品铺子:“门店+数字化”,打通线上线下双场景联动根据良品铺子《2020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良品铺子主营业务收入为35.51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线上收入占比为52.45%,线下收入占比为47.55%,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线上渠道。在平台电商领域即天猫旗舰店的直播同比提升458%,获客近百万,客单价同比提升近10%。线下销售渠道:以门店为中心,店圈为覆盖,拓展经营半径,消费者提供多场景下的交互交易体验。消费者消费方式:1、线上交易,在家收获;2、线上支付,线下自提;3、线上领券、线下消费核销。线上销售渠道:成立社交电商事业部,强化直播通路的建设和运营,占领公域流量。制定抖音等合作平台信息流广告的内容标准和范式,搭建社交短视频IP矩阵,制定了直播脚本企划范式、自播检核机制、S级达人评估标准等作业规范,与名人进行直播合作等等。Part5总结与展望2020年对于连锁加盟领域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在“黑天鹅事件”的冲击下,经济形势严峻,90%加盟企业积极修炼内功,化危机为转机,走向更规范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企业加盟需求增加,创业者寻求机会,伺机而动。此外,疫情以来,国家金融部门落实的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含本付息等措施,明显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银监会也表示,2021年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在国家政策内的扶持下,2021年实体经济复苏依旧是主旋律,而实体经济整体还是处于利好形势。面对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总结了加盟领域趋势和关注点:1、小店型,线上线下双场景疫情改变了民众的消费习惯,从“到店”向“到家”转变,消费者更依赖于外卖。许多加盟企业顺应不断发展的外卖市场,推出店型,线下实体和线上外卖双场景并行。2、企业更加重视打造品牌化加盟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门店数量不等于品牌势能。借助营销的力量,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有利于打响品牌声量,充分发挥品牌价值。3、优质、严选加盟成为主流从企业和品牌方面来看,加盟作为未来的趋势,投资人更加信赖更专业、更优质的品牌,这就倒逼企业向专业、优质方向发展,从加盟信息的获取来看,信息混杂、不对称在连锁加盟领域存在已久,选择具有公信力,项目严选能力的加盟服务平台,有利于企业和投资人的成功对接。4、多渠道覆盖,精准沟通有意向进行加盟创业的投资人会通过多种渠道对行业、品牌进行了解和分析,判断和选择也越来越理性。对于企业来说,多渠道覆盖有利于提高企业信息的触达率。与此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加盟投资人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尽相同,根据投资人特点进行精准沟通能够合作成功率。—·END·—

救火员

《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发布,3分钟读懂数字化时代下的特许加盟投资人

导语在国家“双创”政策以及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特许加盟方式一跃成为备受关注的潜力赛道。在年初疫情的催化下,包括特许加盟投资人在内,人们的行为加速向线上渠道迁移。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读懂特许加盟投资人的心,实现数字化营销转型,是摆在特许加盟品牌方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腾讯营销洞察(TMI)携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共同发布《数字化特许经营加盟投资人画像及行为研究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积极响应国家小微企业“双创”政策,以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加速推动特许加盟行业的蓬勃发展。特许加盟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2019年全年营收已达188.2万亿元,占全部企业全年营收收入的68.2%,一跃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体。2020年,国家更是高度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在金融贷款和税收政策上,给予了精准的政策扶持。对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特许加盟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剂政策上的强心剂。而特许加盟行业本身,也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仅覆盖多个行业和地区,给予加盟投资人丰富的选择;在国家多项高标准政策的监管下,更为规范和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特许加盟企业已经拥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实践,能够帮助创业者有序快速步入正轨。数据显示,2019年,返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850万规模。同期,2019年特许百强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约400万。能够提供优质创业机遇的特许加盟行业,在返乡创业创新人员中仍有非常大的发展机会。在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多重推动下,特许加盟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众望所归。数字化渠道已成为特许加盟投资人获取信息、与品牌建立连接的主阵地那么,活跃于小微企业创业一线的特许加盟投资人,都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呢?《报告》显示,这群特许加盟投资人以40岁以下男性居多,多为居住在低线城市的返乡人群。在决定加盟前,他们对行业和品牌均会进行仔细了解,进行多个维度的考量。而最终让他们决定是否加盟的决定性因素,还是产品的优势和企业实力。在加盟后,投资人则对于品牌的培训支持和供应链供给最为关注。《报告》显示,数字化渠道贯穿他们整个加盟的决策过程,尤其是微信,是他们获取信息、与品牌建立连接的主阵地:42%的人群通过微信了解特许加盟品牌,25%的人群基于微信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最终决策。此外,他们在具体加盟洽谈过程中,也期待通过微信客服与品牌建立联系,在不过分打扰的情况下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三大热门赛道人群解读懂差异才能创收益《报告》显示,餐饮和教育行业是时下特许投资人投资意愿较强的赛道。此外,特许投资人们日常也表现出了对于家居建材相关内容的极大兴趣。餐饮行业:零经验小白抱团创业餐饮行业加盟投资人大多为首次加盟,相比其他行业吸引了更多在读专本学生的加盟兴趣。他们更偏好选择熟悉的品牌,通过合伙加盟的方式,分散风险。娱乐生活丰富的他们,80%的人都爱玩游戏,电视剧与热门综艺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教育行业:前景为重、关注细分赛道教育行业加盟投资人以高学历中年男性为主,更想在低线城市推广前景较好的细分产品。他们关注教育、理财,注重个人发展,热爱阅读。腾讯新闻、微视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家居建材行业:谨慎决策、注重口碑家居建材行业加盟投资人则多为经济基础较好,有房有车的中年已婚男性。他们决策谨慎,看重企业口碑,因此极度重视资讯的获取,内容优质的腾讯新闻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首选。特许加盟机构营销升级全面数字化势在必行从《报告》内容中可以窥见,数字化工具已经全面渗透入这群务实敢闯的特许加盟投资人的决策全链条。为此,《报告》为特许加盟品牌方的数字化营销提出了三大启示,期望帮助其全面提升营销效率。启示一:加盟行业欣欣向荣,快速增长过程中,数字化手段不可或缺《报告》数据充分显示,在“双创”政策推动下,返乡回流人群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加盟行业潜力巨大,而数字化的营销手段则已经成为贯穿这部分特许加盟投资人决策全链条的重要部分。作为腾讯统一的商业服务平台,腾讯广告基于覆盖超过12亿月活用户的腾讯生态,整合腾讯领先的数据技术能力,能够切实帮助特许加盟品牌方沉淀品牌数字资产,以数字化营销手段充分建立品牌熟悉度、好感度和知名度,从而最终促进加盟决策的转化。来源:一张图读懂Tencent IN腾讯智慧营销峰会为助攻招商加盟品牌从竞争中突围,腾讯广告还着重打造了行业定制化营销解决方案,利用“优质流量+定制链路”组合缩短转化路径,帮助品牌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启示二:深度挖掘数字化的强大优势,实现多方位精准触达,提升转化各细分行业的特许加盟投资人的信息获取渠道、偏好、以及内容方向各有不同。而腾讯广告全天候、多渠道、丰富内容形式的数字化营销手段,能够其实帮助特许加盟品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更为精准的触达,从而全面提升营销转化效率。来源:一张图读懂Tencent IN腾讯智慧营销峰会以餐饮行业投资人为例:针对他们对于游戏、电视剧等娱乐内容的偏好,通过整合娱乐、电视剧、综艺的等综合娱乐渠道的多矩阵传播方式,以多渠道、多次曝光建立起品牌的知名度,将更容易渗透和转化这部分人群。而针对偏好腾讯新闻等优质内容资讯频道的教育、家居建材行业投资人,可以通过腾讯新闻等优质内容渠道,密集式覆盖这部分人群信息收集的全链路,以强大的企业实力展示、企业理念宣传,对这批特许加盟投资人进行高效转化。启示三:沉淀和维系品牌的私域资产,对特许总部意义重大由《报告》内容可以看出,特许加盟行业投资人偏好通过数字化手段,特别是微信渠道与特许加盟品牌取得联系。腾讯生态覆盖超过12亿月活用户,可将自然流量与付费流量等公域流量导入私域。品牌方可通过数字工具和服务创新运营,通过公众号、微信社群等方式,与特许加盟投资人保持紧密联系,将其沉淀为品牌的私域数字资产,对于营造熟人口碑以及降低获客成本等,大有裨益。来源:一张图读懂Tencent IN腾讯智慧营销峰会后疫情时代,腾讯广告将持续以强大的数据和技术能力,携手广大特许加盟品牌与特许加盟投资人,共同把握增长机遇,实现营销的进击突破。

习动

餐饮连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星巴克的成功之道看餐饮业估值的锚,给予“推荐”评级

机构:兴业证券评级:推荐投资要点30年来百倍增长的饮品连锁巨头。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于1992年上市,截至2019年年底,星巴克在全球81个国家共有31,256家店,FY19净利润35.99亿美元,较1996年增长86倍。星巴克的发展史:从高增速下的估值溢价到成熟后价值体现、高额分红。1)初始(1971-1992):婴儿潮一代消费能力提升,星巴克引进意式咖啡馆培育咖啡文化,建立了产品+环境+服务的沉浸式咖啡体验“第三空间”。2)发展(1992-2000):版图扩张,业绩+估值双击。星巴克可带动周边社区繁荣,形成“星巴克效应”,使公司议价控本能力增强。公司亦国际化扩张,上市初期每年维持百余家开店,期间门店数及收入增21倍,PE处60倍+。3)调整(2000-2008):重量不重质,单店转跌,估值+业绩双杀。一味以特许经营店的低成本方式扩张未能保证门店品质和客户体验,2008年同店转跌,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PE下降至不足15倍。4)重启(2008至今):重塑体验,PE回归理性,紧抓新兴市场,疫情下市值创新高。公司关闭落后门店并重新专注于咖啡及门店体验,紧抓核心业务及新兴地区,回收中国直营、出售零售业务等。期间同店销售回归增长,估值修复。公司亦积极回馈股东、派息逐年增长,现金牛特点凸显。星巴克的成功在其全面的底层支撑及符号般的品牌文化。表面上星巴克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文化的成功,即卖的不是咖啡,是生活方式及圈层认同。但从底层深挖,公司无论在员工管理、激励政策还是选址装修、供应链布局等都为公司文化输出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各方面的底层支撑塑造了强品牌,而品牌文化形成后则可进一步赋能底层发展:凭借品牌加强上下游议价、降本增效、提升议价,形成了价值创造+收益获得的生态闭环。1)赛道优:成瘾性、消费频次高、易标准等使星巴克易于复制扩张。2)精准选址+供应链布局:利用专业的房产部门及GIS系统对当地人流、教育收入水平、智能手机用户量等因素进行精准测算、高效选址。布局上游咖农种植中心、利用锁价合约等方式保障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3)星巴克体验深入人心,品牌符号化创造情绪认同: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为忙碌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介于家和公司的社交场所。伴随其随处可见的门店,星巴克逐步成为精致生活的标签,手拿绿标杯象征了一种新时尚和精致生活态度,加深了消费者的情感链接。4)员工为企业文化的门面,本质在于激励和尊重。星巴克员工期权计划完善,亦投入近3亿美元资助员工上大学。每年有逾20%的职位晋升来自内部招聘。公司经营权限亦下放,培养门店经理为决策人,加强人才储备。5)强大的会员系统。2015年便推出APP,通过星享俱乐部积分、饮品券等绑定粉丝、推广新品。FY19星享系统占总收入的40%,会员粘性极强。启示:1、品类关键:易标准、普适性的品类可保障开店空间,短期决定餐企扩张速度,长期决定市值空间。2、餐饮前端为服务业,后端制造业。餐饮前端服务由激励政策决定,而后端供应布局决定了餐企效率和扩张能力。3、符号化”为品牌的灵魂。如“星巴克不只卖的是咖啡,而是体验”,特别的定位可打造鲜明的品牌记忆度。4、采用单店价值*开店空间的方法为餐企估值。我国餐饮连锁化仍低,海底捞、太二及凑凑等优质连锁品牌门店数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未来三年的高速发展确定性仍强,值得长期关注。

兵捉贼

餐饮连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从星巴克的成功之道看餐饮业估值的锚给予“推荐”评级

机构:兴业证券评级:推荐投资要点30年来百倍增长的饮品连锁巨头。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于1992年上市,截至2019年年底,星巴克在全球81个国家共有31,256家店,FY19净利润35.99亿美元,较1996年增长86倍。星巴克的发展史:从高增速下的估值溢价到成熟后价值体现、高额分红。1)初始(1971-1992):婴儿潮一代消费能力提升,星巴克引进意式咖啡馆培育咖啡文化,建立了产品+环境+服务的沉浸式咖啡体验“第三空间”。2)发展(1992-2000):版图扩张,业绩+估值双击。星巴克可带动周边社区繁荣,形成“星巴克效应”,使公司议价控本能力增强。公司亦国际化扩张,上市初期每年维持百余家开店,期间门店数及收入增21倍,PE处60倍+。3)调整(2000-2008):重量不重质,单店转跌,估值+业绩双杀。一味以特许经营店的低成本方式扩张未能保证门店品质和客户体验,2008年同店转跌,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PE下降至不足15倍。4)重启(2008至今):重塑体验,PE回归理性,紧抓新兴市场,疫情下市值创新高。公司关闭落后门店并重新专注于咖啡及门店体验,紧抓核心业务及新兴地区,回收中国直营、出售零售业务等。期间同店销售回归增长,估值修复。公司亦积极回馈股东、派息逐年增长,现金牛特点凸显。星巴克的成功在其全面的底层支撑及符号般的品牌文化。表面上星巴克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文化的成功,即卖的不是咖啡,是生活方式及圈层认同。但从底层深挖,公司无论在员工管理、激励政策还是选址装修、供应链布局等都为公司文化输出提供了坚实的底层支撑。各方面的底层支撑塑造了强品牌,而品牌文化形成后则可进一步赋能底层发展:凭借品牌加强上下游议价、降本增效、提升议价,形成了价值创造+收益获得的生态闭环。1)赛道优:成瘾性、消费频次高、易标准等使星巴克易于复制扩张。2)精准选址+供应链布局:利用专业的房产部门及GIS系统对当地人流、教育收入水平、智能手机用户量等因素进行精准测算、高效选址。布局上游咖农种植中心、利用锁价合约等方式保障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3)星巴克体验深入人心,品牌符号化创造情绪认同:星巴克的“第三空间”为忙碌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介于家和公司的社交场所。伴随其随处可见的门店,星巴克逐步成为精致生活的标签,手拿绿标杯象征了一种新时尚和精致生活态度,加深了消费者的情感链接。4)员工为企业文化的门面,本质在于激励和尊重。星巴克员工期权计划完善,亦投入近3亿美元资助员工上大学。每年有逾20%的职位晋升来自内部招聘。公司经营权限亦下放,培养门店经理为决策人,加强人才储备。5)强大的会员系统。2015年便推出APP,通过星享俱乐部积分、饮品券等绑定粉丝、推广新品。FY19星享系统占总收入的40%,会员粘性极强。启示:1、品类关键:易标准、普适性的品类可保障开店空间,短期决定餐企扩张速度,长期决定市值空间。2、餐饮前端为服务业,后端制造业。餐饮前端服务由激励政策决定,而后端供应布局决定了餐企效率和扩张能力。3、符号化“为品牌的灵魂。如”星巴克不只卖的是咖啡,而是体验,特别的定位可打造鲜明的品牌记忆度。4、采用单店价值*开店空间的方法为餐企估值。我国餐饮连锁化仍低,海底捞、太二及凑凑等优质连锁品牌门店数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未来三年的高速发展确定性仍强,值得长期关注。(文章来源:格隆汇)

截稿日

商丘燃气市场九年之争:特许经营范围惹争议,有小区遭断供近十天

争归争,不能让市民吃不上饭商丘市某在建小区内一燃气表箱。拍摄/陈威敬9年了,豫东商丘市的燃气市场至今“气不顺”。因对管道燃气经营权的争执,自2012年起,当地两家燃气公司发生了多起施工纠纷,双方互相举报、上访,甚至引发刑事案件。争执的根源系对特许经营区域范围认定不一。2004年,住建部颁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在我国城镇燃气行业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先入局的商丘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下述简称“商丘新奥”)认为其早已签订独家经营协议,而后来者商丘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下述简称“商丘昆仑”)的入驻亦获当地有关部门批复。为“抢”地盘,双方互相截断管道,有小区因此断供数天。类似的事情近年在商丘并不少见。就在今年2月,商丘市城市管理局向当地的碧桂园·天悦府小区下发了一份责令整改通知书,指出该小区“涉嫌使用跨区域燃气”,小区居民也需要将家中的燃气表进行更换。这是源于2019年12月,商丘城管局对商丘市区燃气进行的“划界”:市区南北分属商丘昆仑、商丘新奥两家燃气公司经营。这一“斗气”局面,至今难以调和。起因:“因燃气紧张”引入新供应商双方的纠葛始自2012年,此前商丘新奥一直是商丘地区的唯一燃气供应商。商丘新奥前总经理宋立志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新奥公司于2002年获商丘市政府承诺后入驻商丘,成立了商丘燃气,并完成对当地燃气公司的收购。2007年,商丘新奥与商丘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现商丘市城市管理局)签订《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宋立志称,上述协议年限为30年,特许经营地域范围为商丘市城市规划区域内,且具有排他性。事实上,商丘昆仑不是唯一一家希望进入商丘市场的。2010年,商丘市城市管理局曾出函否决了另一能源公司希望入驻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的请求。函中还表示,“商丘新奥燃气拥有的特许经营范围已涵盖睢阳产业集聚区”。在2012年的另一份调查报告中,商丘城管局提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批复》,对城市规划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包括睢阳、梁园两区等总面积共2165平方公里。睢阳区政府与上述能源公司私自在产业集聚区内铺设燃气管道,既违反了《特许经营协议》,也违反了《城镇管理条例》。而同一年,商丘昆仑燃气(原河南省弘泰燃气有限公司)通过商丘市华商文化节被招商引资进入商丘市场,与睢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订《睢阳产业集聚区燃气供应》协议,并在之后获时任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在相关材料中,商丘昆仑曾提及起因系“睢阳区产业集聚区部分企业因生产需要,急需管道天然气”。商丘昆仑负责人黄启凤曾对媒体表示,新奥一家燃气公司解决不了整个商丘燃气市场的需求。但宋立志并不认同上述说法。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12年恰恰已经解决了燃气紧张的问题,彼时西气东输管道已经覆盖商丘地区,“以前我们都是用槽罐车从新疆运气”。他还表示,有关部门在引入新公司时并未尽到告知义务。双方的争议由此开始,也为商丘燃气市场之后的动荡埋下伏笔,甚至引来了河南省住建厅的督办。争议:特许经营范围认定不一两家燃气公司的地盘之争,实则是争夺燃气特许经营范围。此前,商丘城管局发函称商丘新奥持有的燃气特许经营范围为2165平方公里。但2013年6月,商丘市城乡规划局向商丘市政府出具的一份《关于商丘燃气管理若干问题的情况说明》,给出了另一种说法。商丘市城乡规划局认为,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的签署日期和起始时间,商丘城市规划区域的认定应适用于河南省人民政府1995年批复的《商丘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版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面积为56平方公里。2165平方公里变56平方公里,对此认定,宋立志称他们并不认可,“商丘市城市规划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他表示,即使按照上述版本《规划》内容,商丘市城市规划区的面积也应为496平方公里。2014年起,商丘新奥先后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省高院、最高院提起诉讼,但均因不属于民事案件审理的范围被驳回。另一方面,双方的冲突也引发河南省有关部门关注。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商丘市两家燃气公司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随后商丘市安委会回复报告中表示,经市城管局研究,鉴于商丘昆仑违法经营数额较大已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已先后五次将案件向公安部门移送。针对商丘昆仑未取得管道燃气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管道燃气问题,已令其全面关停。市区面积56平方公里以外新奥燃气未建成并供气的区域,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经营企业。当年商丘城管局新任局长上任,主张协调两家公司合作,然而多次努力未能成功。在城管局主导下,双方也曾拟就实有资产比例合作重组,但该计划最终因双方资产差距、诉求差异过大等原因流产。商丘城管局最近给出的方案,是2019年12月的“划界经营”:56平方公里以外的区域,在环城高速内商丘市规划区(原虞城县划入部分除外),以商丘市城市道路中心线为界,按6:4比例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边的29791公顷由商丘新奥经营,南边的13339公顷由商丘昆仑负责经营。但宋立志认为,这一解决办法违反了此前双方的《城市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商丘新奥就此对商丘市政府提起诉讼。目前此案已上诉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已开庭,尚未宣判。就上述事项,中国新闻周刊尝试联系商丘市城管局方面,目前尚未获得回应。商丘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启凤则称政府和司法部门已介入,其他不愿置评。此前,商丘昆仑总经理周明伟曾向媒体表示,商丘昆仑的经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城管部门也为其出具了正在办理的证明,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系因与商丘新奥长期纠纷,“前几年一直在和新奥燃气打官司,主管部门说我们公司涉及官司纠纷,所以搁置了;后来城管局又主导两家公司合作,说暂时不给我们办理燃气经营许可证,导致我们公司的经营许可证一直没办下来。”“殃及池鱼”:有小区遭断供近十天2018年3月,商丘昆仑在雎阳区古城安置房工地内进行燃气管铺设时,遭到商丘新奥员工阻止,现场多名工人受伤。同年10月,在商丘市睢阳区侯恂路上的蓝色港湾小区,因商丘昆仑阻止商丘新奥对小区燃气管道进行维修,小区内700多户居民断供近10天。该小区一名物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小区自入住后一直使用新奥燃气,此前昆仑燃气也曾表达换管道的要求。她介绍,双方冲突后,物业人员跑了市政府、信访办多处才解决问题。2020年12月,位于商丘南京路附近的小区万象佳苑,接到昆仑燃气下发的更换燃气表的通知。一名住户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整个“换表风波”持续了约一周的时间,昆仑燃气的工作人员在未明确告知的情况下换了新奥的燃气表。另一名住户介绍,昆仑的工作人员将新奥的小区燃气管道切断后,新奥的工作人员又接了回来。有目击者称,小区燃气表箱前的一个管道洞口来回被挖了三四次,双方还发生了暴力冲突。万象佳苑小区现场双方施工痕迹。拍摄/陈威敬今年2月,睢阳区碧桂园·天悦府小区被城管部门贴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整改通知书,称该小区“涉嫌使用跨区域燃气”。在双方抢夺地盘的过程中,也埋下了一些隐患。2020年8月19日,武汉铁路监督管理局向商丘市政府发送了一封函件。函件中说,该局根据有关举报并初步查实,商丘昆仑燃气公司于2018年5月份在未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及无任何建设审批手续情况下,实施了《商丘市飞跃路(阳光路-商都大道)中压燃气管道工程》《006乡道(双水岸社区—宋庄村)中压燃气管道穿越工程》。其中:飞跃路中压燃气管道下穿京港高铁K677+739和京九铁路K681+942处,006乡道中压燃气管道下穿徐兰高铁K351+680-729间、陇海铁路K360+931及专用铁路处,上述燃气管道均已通气,严重危及徐兰、京港高铁和陇海、京九普铁运营安全,因此提请商丘市政府及时消除这些隐患。函中还提及,商丘燃气管理有限公司至今未获《管道燃气经营许可证》和《城市燃气特许经营协议》。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实地走访上述高铁、铁路沿线时,看到下方仍有商丘昆仑燃气标识。武汉铁监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上述管道已由商丘市政府协调作整改,“需要重新做方案,是一个大工程”。他介绍,商丘昆仑的行为已危及铁路运输安全,在安保区内建设需与铁路运输企业签订安全协议,并由铁路运输局审批相关方案。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原创陈威敬

忍岳

央行报告历数五类金控集团7宗罪 这些公司被点名

来源:慧保天下编者按:近日,央行发布一份重磅报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并召开媒体吹风会,对其中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这是一份涵盖范围甚广的研究报告,总共分为三个部分、23个专题,不但分析了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还对银行、保险、证券以及金融市场等的稳健性作出详细评估,此外还对有关金融监管的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专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整体来看《报告》无论是总结成绩、归纳问题还是提出政策建议都相当中肯,没有夸大风险,也没有粉饰太平,对于金融业界人士而言,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公众号后台回复“金融稳定”可提取报告全文)在这其中,『慧保天下』最感兴趣的还是《报告》第三部分的专题十七“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以及专题十八“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防范金控集团野蛮生长风险”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报告》对于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乃至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乱象、风险隐患进行了概述,其间列举了不少知名金融集团:国资背景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地方政府背景的津泰达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集团;央企背景的招商局金融集团、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华能资本服务公司;民营资本背景的明天系、海航集团、复星国际、恒大集团;互联网背景的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云商、京东等。众所周知,在保险业狂飙突进若干年之后,隐形于背后的诸多“人物”逐渐浮出水面,他们利用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隐形于诸多金融机构之后,并将这些金融机构视作融资平台大肆进行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成长为资本市场谈之色变的一代资本大鳄,但与此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埋下了沉重的风险隐患。近年来,金融监管严字当头,很多神话终于相继破灭,以保险市场为例,安邦保险集团被全面接管,多家险企不合规之增资也相继被监管予以撤销,但显然,直到现在,很多市场人士关切的问题依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而那些资本大鳄掌控的多家保险公司的命运也依然牵动人心。更重要的,在解决这些风险点的同时,监管也将不断成长完善,而这些都将极大影响未来的保险市场格局。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新格局之下,原银监会、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都划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基于上述理由,『慧保天下』对《报告》专题十七、十八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摘编,并加以适当阐述最终形成本文。友情提示,本文信息量很大,宜慢慢读仔细想。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形成六大乱象说到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企业的热情,保险业界人士一定不会陌生,自从2012年开始,保险业重新步入发展快车道,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保险行业,大批企业家争当“巴菲特门徒”,2015年时就有200多家保险公司排队等待批筹。即便经历各种风风雨雨,直到如今,资本对于保险业的热情依然未减,只可惜,快速介入保险业的一些资本势力最终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无妄之灾。对于非金融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报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阐述: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从世界范围看,非金融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投资金融领域具有普遍性,这既是金融机构补充资本的需要,也是非金融企业实现资源多元化配置的客观要求。《报告》同时指出,一些实力较强、诚信守法、行为规范的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促进了自身主业的发展,也促使金融机构形成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补充了金融机构资本,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但随着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步伐加速,一些问题和风险凸显,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过度投资,脱实向虚。部分非金融企业缺乏科学定位和战略规划,过度追逐金融投资回报,忽视了主营业务发展,以钱炒钱,投机获利。在金融牌照稀缺、股权转让溢价高的背景下,还有一些非金融企业单纯以获取金融牌照为目的,在获取资源后,通过迅速转让股权实现暴利,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虚拟化。野蛮扩张,无序发展。从实践看,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杠杆资金、循环注资、虚假注资等方式向金融领域扩张,形成跨领域、跨业态、跨区域、跨国境经营的企业集团或金融集团,被称作各种“系”,体量大,业务杂,资产规模超常规扩张,利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手段套取金融机构巨额资金,形成风险因素。使用负债资金投资,企业杠杆率攀升。一些企业缺乏整体的资本约束,将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委托资金、“名股实债”等非自有资金用来投资金融业,存在严重的虚假注资、循环注资问题。这导致金融机构没有获得真正能够抵御风险的资本,也推高了企业杠杆率,埋下债务风险隐患。组织架构复杂,风险底数不清。部分非金融企业投资多家金融机构,层层控股,交叉持股,关联企业众多,组织架构复杂,公司治理弱化,利用复杂的股权安排、关联关系、特殊目的载体、股权代持等手段,刻意掩饰控制关系或受益关系,最终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幕后操纵企业和所控股金融机构,风险交叉传染,底数严重不清。不当干预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隔离机制缺失。非金融企业普遍还从事其他生产经营和商业活动,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缺少科学合理的“防火墙”,实业与金融业之间,金融业不同机构之间存在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其中,一些企业利用实际控制地位干预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将所控金融机构当作融资平台,通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等进行利益输送,支持集团的快速扩张,严重损害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从事金融业务能力不足,投机套利严重。实业与金融业在风险特征、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非金融企业缺乏金融管理知识、风险管控能力及合规经营理念,追求短期高收益,违法违规经营,投机套利严重。金融市场乱象频出,与此同时监管制度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报告》表示,近几年,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风险集中暴露,市场乱象愈演愈烈。各金融监管部门也采取措施对非金融企业投资本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但由于监管标准和尺度存在不一致,对股东缺乏穿透监管,对股权架构要求不严格,对资金来源缺乏严格审查,对公司治理和关联交易的监管有效性不足,导致实业风险与金融风险难以有效隔离和防范。5类金控集团崛起造成七宗罪如果非金融机构只是发起设立一家金融机构,其中风险相对而言还好控制,但是如果涉及到多种牌照,形成了事实上的金控集团,则无疑将进一步加大监管难度。近年来,一些金融控股集团野蛮生长,体量大,业务杂,关联风险高,但监管缺失,可能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报告》对于国内的金融控股集团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金融机构投资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以及非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两大类。一类是金融机构在开展本行业主营业务的同时,投资或设立其他行业金融机构,形成综合化金融集团,有的还控制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母公司成为控股公司,其他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子公司。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银行均已拥有基金、金融租赁、保险子公司;平安集团、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均已投资银行、基金、信托公司。另一类是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具体包括以下5种:1.国务院批准的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控股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均为中央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旗下拥有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及实业。2.地方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参控股本地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如天津泰达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北京金控集团等。3.中央企业集团母公司出资设立、专门管理集团内金融业务的资产运营公司,如招商局、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分别设立了招商局金融集团、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华能资本服务公司,对原属母公司的金融机构履行出资人管理职责。4.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逐步控制多家、多类金融机构,如明天系、海航集团、复星国际、恒大集团等。5.部分互联网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优势地位后,逐步向金融业拓展,获取多个金融牌照并建立综合化金融平台,如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云商、京东等。其中,阿里巴巴划转全部金融资产成立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目前拥有第三方支付、小贷、保险、基金、银行等牌照。很显然,当前,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突出风险主要就体现在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中。《报告》历数非金融企业投资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的“七宗罪”,其中,条条款款几乎都有所指,阅读时请务必“对号入座”:盲目介入金融业。部分非金融企业并不熟悉金融业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高管人员缺乏金融管理知识、风险管控能力及合规经营理念,但却同时持有银行、保险、基金、支付等多个金融牌照,借此获取大量资金,一部分变相转为放大资本金,另一部分通过关联交易满足集团内成员以及海外扩张需要。虚假出资。一些企业通过层层控股、交叉持股金融机构,以负债资金出资,推升整体杠杆率,或者利用分业监管的缝隙,操控壳公司进行循环注资,或者借助外部融资,短短几年内总资产翻了上百倍。虚假出资情况下,集团整体缺乏能够抵御风险的真实资本,资本约束严重弱化。集团运作。一些企业通过集团式运作,使旗下各公司能够涉足更为广泛的领域,复杂架构也不易被外界看懂,并通过各种整合,更多地利用政策差异进行监管套利,其中不乏违法违规操作。隐匿架构。部分非金融企业特别是私人资本控股的企业,利用复杂的股权安排、关联关系、特殊目的载体、股权代持等手段,尽可能隐藏受益所有权和控制关系。即使存在虚假出资和不当关联交易,监管部门也难以发现。逃避监管。一些民营企业集团在海外宣称拥有金融全牌照,但由于其隐匿了所有权架构,国内金融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其真实情况。此类金融控股公司资金运作能力很强,在国内又得以逃避金融控股公司层面的监管,由此产生政策套利问题。关联交易。一些非金融企业利用所控股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等方式获取信贷资金、操纵利润、转移或隐匿资产,将所控股金融机构作为“提款机” 套取巨额资金,向实际控制人或最终受益人进行利益输送,严重损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权益。急剧扩张。借助以上手段,一些企业集团已经实现了惊人的扩张速度与规模,除此之外,还利用创投、上市等实现更为快速的扩张。其中,少数企业为掩盖违法违规行为,向境外快速扩张,实现资产转移。从外汇资金来源看,一是出售国内资产用于国外买入;二是利用国内上市和收购兼并,套现和转移资金;三是利用介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便利,进行内保外贷。在阅读《央行》报告所列举的金控集团的种种“罪状”的时候,你都分别想起了哪些公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金控集团的监管重点指向了产融结合模式下的金控公司以及互联网金控公司。《报告》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给了明确的政策建议,针对非金融企业设立的金融集团,其认为亟需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全面、持续、穿透监管,建立统筹监管机制,并赋予监管主体有效的监管手段,具体包括明确市场准入监管——坚持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将事实上已经形成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金融机构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具备金融控股公司特征的机构,纳入监管范畴,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金融控股公司活动,不得在名称中使用 “金控”“金融控股”等字样。此外,还包括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设置资产负债率要求、严格股权结构管理、明晰公司治理结构、增强集团整体风险管控、强化关联交易监管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显然,各种政策手段已经在路上,而这终将影响到各种资本势力盘踞的保险业:4月,《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发布,对金融机构不同类型股东实施差异化监管。同期,划定5家金控集团参与金控监管试点,分别为招商局集团、蚂蚁金服、苏宁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北京金控,都属于非金融企业投资设立的金控集团。而最新的消息显示,《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已经审议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也正在加紧制定中……

透明人

机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国内机场上市企业资产和业务独立性分析,维持“推荐”评级

来源:格隆汇机构:兴业证券评级:推荐投资要点从资产业务角度,分析机场盈利的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出境游和免税业务的蓬勃发展,枢纽机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关联交易对上市机场盈利的影响也更受关注。由于国内机场均是由母公司剥离部分资产上市,加上土地使用权问题,上市公司在业务分割(部分高毛利业务流向集团或者上市公司未能及时剥离低毛利业务)、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在成本中占比高)上都与母公司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从资产-业务的线索出发,厘清机场盈利的影响因素。上市公司的土地资产对集团依赖程度较高。从国内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航站楼及跑道等建筑设施多为上市公司自有,但涉及土地资产时,则对集团等依赖程度较高。由于机场土地多为划拨地,变更土地使用权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实践中较少采用资产注入的方式解决土地资产问题。上市公司向集团支付租金租赁资产是另一种常见的做法,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减轻上市的短期资金压力,同时也可规避部分税费支出。但由于机场占地面积较大、股份公司向集团等租赁资产和土地规模较大,关联承租费用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上海机场场地和资产关联租赁费用已经在营业总成本中占比超过15%,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和首都机场关联承租费用占比大致在5%左右。业务结构和经营模式对机场盈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国内机场由于资产分散和民航出于安全、公平竞争等的施加限制,以及业务分割时特定的历史环境,经营业务尤其是非航业务的独立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上海机场业务结构相对清晰,上市公司参与低毛利业务较少,同时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在商业尤其高毛利的免税业务上优势突出。白云机场T2航站楼投产前,免税采用“自营+特许中免经营”模式,运营专业性和积极性受限,免税客单价大幅其他枢纽机场。与此同时,白云机场体内虽然包含了大量其他非航收入,但其低毛利特征影响公司整理利润率。首都机场收入结构清晰,但在运营中采用委托经营或成本外包的模式,导致其关联交易成本占比远高于行业平均,也影响了利润率。资产独立性难以彻底解决,关注关联交易约束机制和专业化运营能力。随着经济增长、土地资源的增值和新建工程中各项成本的快速提升,在土地政策不发生大幅变动的前提下,机场要增强资产尤其是土地资产的完整性的成本和难度都将与日剧增。在当前时点,从提高机场盈利和保障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机场需丰富业务和资产的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化运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机场运营的特点导致其资产完整性天然较弱,需对关联交易做出更加严格的限制。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非航业务尤其是免税业务在机场收入和利润中占比的提升,机场业务选择和经营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发展壮大非航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也将降低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风险提示:经济增长失速;政策变化超预期;民航需求增长低于预期;时刻放量低预期;空难、疾病等不确定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