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交大21名、四川大学200多名研究生被退学,为何考研难却不学何邪

上海交大21名、四川大学200多名研究生被退学,为何考研难却不学

#考研#去年以来,多所高校对未能完成学业,修成正果的研究生进行了清退。今年5月份,上海交通大学对21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近期,四川大学向200多名研究生发出正式退学通知,要求学生在2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每一个处理决定公布之后,都在网友之间平地一声雷,炸开了锅。要知道,能考上研究生都是万里挑一的水平,可为什么这么多的研究生却毫不珍惜自己的机会,面临被清退的命运呢?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扼腕叹息,恨铁不成钢一次性取消几十乃至几百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社会大众觉得太可惜了。一是为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可惜。是啊,有多少人想考研,特别是名牌大学王牌专业的研究生多是铩羽而归,可是这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却轻易地放弃在别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岂能不觉得惋惜。二是为这些高校觉得可惜。经过一道道程序,经过一层层选拔,耗去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可惜。三是为那些未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人更是可惜。如果“弃学”的这些人在录取之前就放弃,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排在他们后面的报考者就能顺利入围。这些在录取之后放弃读研的人,无形当中也让其后的竞争者丧失了读研的机会,可谓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四是为国家有这么多年轻人碌碌无为感到可惜。年轻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这么多年轻人不思进取,不思上进,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考研成功不思进取、无心学习每个研究生都深知考研的不易与艰辛。早起晚归不算什么,最难的是能够抵制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别人没课时可以追追剧、打打游戏,周末可以出门逛逛街,放假时还可以出门去旅行,而作为一只“考研狗”,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就是你的全部“业余爱好”。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物欲横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学习实属不易。都说考研最大的敌人就是“坚持”。在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你必须放弃许多其他的东西,一心只为学习,坚持到最后。正是由于考研不易,把很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所以考研成功后许多人要用过度的放松来弥补自己考研“耗费的人生”。多年来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拼命努力读书,大学生、研究生拼命玩的社会现象,而且大家认为理所当然。认为到了大学,就是放松的时候了,不需要认真读书了,有空就到处逛,玩游戏,这样散漫的学习态度,一直到大学毕业,拿个学历出去年工作,这就是高中拼命读书,挤独木桥上大学的理由?有太多的学生,将宽敞明亮的教室,变成自己荒废青春、虚度光阴的场所,然后还理直气壮地说,读书真的没多大的作用,你看我现在不也一样打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拿着一份几千元的工资,每天又辛苦又累的,谈何享受生活。考上研究生真的很不容易,所以,请那些还在读研究生的人秉承初心,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不荒废大好时光;那些还在为考研奋斗的人坚持梦想,为梦想而奋斗,不轻言放弃。感谢您的点赞与分享,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表。

头上安头

考研故事:他“二战”跨专业,逆袭考研北师大成功,超出一战70分!

很多人会说,幼儿园里总很少看到男老师的身影,而这位陪伴在盲人小女孩身边温暖的大哥哥,就是一位浙师人!他叫梁吉利,他不仅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选择成为一群保护特殊孩子的“超人哥哥”!梁吉利在辅导盲童小女孩考试。前几天,考研笔试刚结束,指导过不少学弟学妹的小哥哥有感而发写给这一届的浙师考研人看到今年的考研落下了帷幕,感慨考生越来越多,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这个在北师大呆了快三年、明年就要毕业的浙师人不禁有些唏嘘。从2015年第一次考研到2017年正式入学,我和大家一样走过了漫长而艰涩的考研路。我们大都经历了半年甚至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期间承受着堪比高考的压力,有人失眠,有人分手;各色的笔记、各种原因的泪水,恐怕都历历在目。寒假即临,还请在舒缓之余,静心准备复试,思考“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目标专业,凭什么读研”,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我在17年生日当天得知高出一战70分的成绩,激动得午饭都没吃下。一个多月后的傍晚接到拟录取通知的电话,更加欢呼雀跃。最后祝愿大家都能进入心仪的院校,早日迈进学术殿堂,看见更广阔的天地,经历一段凡而不平的人生。——梁吉利从浙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到北师大特殊教育专业,看似美好的结果背后,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高难度“三跨”,更是残酷的“二战”经历!是什么让他义无反顾地追梦?是什么让他坚定选择特殊教育这条路?今天,他的故事值得一看被童真治愈,“梁爸爸”成孩子粉“收割机” 不行了我必须大声告诉全世界我花了整整七天从早到晚此刻终于写完了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别让我改我不会改的我要闭关了北师大再见——一个追逐星辰大海的boy2015年11月21日凌晨,梁吉利将这一段不加标点、一气呵成的话发布在朋友圈。如今,他已是北师大特教系的硕士研究生。可那时,这位准“男幼师”还在跨专业考研中追逐他的星辰大海。跳舞要劈叉,天天弹钢琴,苦练唱歌……回忆起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那些琴棋书画的日子,他笑称这是“甜蜜的痛苦”。辗转多所幼儿园实习,梁吉利对幼教有着很深的感情。上课“温柔型”的他对课堂始终保持耐心,靠着“好人缘”,他收获了一帮孩子们的喜爱,就连隔壁班的孩子也会“噔噔噔”地跑过来叫他“梁爸爸”。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梁吉利会时常关注和留意孩子们的童言妙语,用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下来,他也渐渐把这当成一种乐趣和习惯。在他看来,孩子们稚嫩的对话,就是一种儿童哲学。“没想到,从他们的小小的脑袋瓜里不假思索说的话,好多也蕴含着大大的哲理。”在幼儿园弹钢琴。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的有趣故事:(1)屏幕上显示着“各种zhǒng影子”四个字。金煦哲:“我不认识第一个字(各),去掉这个字就是种zhòng影子。”瞬间被治愈了。(2)裘凯文:“你的影子是用铅笔画的吗?画好了然后跟你走。”(3)拍集体照口号居然是——“肥肉肥不肥!”“肥!”……瞬间觉得停留在“茄子”的自己out了。(4)课间拉住金煦哲,笑着问:“能不能问你个问题?”“什么?”“你有没有帮别人做过什么事情?”“嗯……妈妈做好饭我帮妈妈吃饭算不算?”“……算。”嘴角抽搐。做孤独症儿童的倾听者 不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被边缘化 浙师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梁吉利在大量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们。曹漱芹老师的特殊教育导论课,又让梁吉利从专业层面了解了特殊教育这一领域。随后,他主动找到陈冠杏老师,跟着他一起来到杭州一所融合幼儿园,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指导。儿童剧演出结束。梁吉利发现,在那样一群孩子的背后,是一个他从前无法想象的世界:孩子们接受“特殊”待遇时的懵懂、家长渴望公平对待的复杂心情、普通教师的困惑和无奈、相关从业人员被贴标签的压力……那段经历让他明显感觉到储备不够,“爱心解决不了问题,专业才行。”对梁吉利说来说,这不仅是一件工作,更是现阶段“最值得的事” 。于是,他决定通过跨专业考研到北师大,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特殊教育。毕业晚会儿童剧排练。跨专业、跨地区、跨学校,“三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梁吉利至今还记得陈老师一连串严肃的“问题轰炸”:“你真的想好要读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吗?你知道,这个专业将来要面对的是社会最无助的那些人吗?这可能会带给你很多无奈和痛苦。”即使知道困难会接踵而来,梁吉利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不该被边缘化。尽管我们能做的也确实非常有限。”两个月背水一战,拒绝贴标签,二战特教又何妨?2015年12月25-26日,参加第一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16年5月,入职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2016年同年11月-12月,申请停职回家备考。2016年12月24-25日,参加第二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017年7月,完成工作交接并决定辞职。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他也愿意全力以赴背水一战!第一次考研:2014年寒假-2015年暑假-2015年底一战考研时,随着身边的同学越来越多地找到工作,每过一段时间,考研大军中就会有人放弃,甚至在考试当天,也会出现有人考了一科就退出的情况。这对心态是种极大的考验,梁吉利的心情也十分复杂,“考研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在走独木桥。”第一次考研末期。坚持到底也不一定就能迎来成功,梁吉利以一分之差与复试失之交臂,这让他大跌眼镜。考研失利后,他来到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工作了一整年,常常带队去幼儿园参观、听学,接触大量幼儿园教师、园长和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他继续和学前教育专业打交道。第二次考研:2016年11月-12月,回家停职待考,突击两个月事实上,在决定二战时,梁吉利只剩下两个月的备考时间,虽然心里没底,他还是决定拼一把。一战时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长时间积累的实践经历成了他的资本,这次备战,梁吉利不再局限于死记硬背,而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去深入地理解某个概念,去反复思考某个问题。在幼儿园做环境创设。“我学习方式比较五花八门,不太喜欢单纯的背诵和抄写,总是借助一些新奇的方式帮助学习。”梁吉利买了一台打印机,把整理完的资料当场打印出来。他还网购了几根绳子固定在房间里,把重要材料都挂在绳子上,以便随手翻看。孤军奋战的两个月里,梁吉利的状态时好时坏,心情也起起落落,他就尝试很多方式来调整。他时常和成功上岸的朋友聊天,缓解心理压力;还会通过看一些高考的励志类纪录片激发斗志。让梁吉利坚持下来的,是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有外部的力量,更是一种自我期待,他不想让周围人失望,更不希望让自己失望。参加学术沙龙。北师大一次师门聚餐。这一次,梁吉利终于一举逆袭,成功考入了自己梦想中的北师大特殊教育系,师从肖非教授。如今,研究生学习为梁吉利打开了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去特殊教育学校听课、评课、探讨综合性课程改革,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打电话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找工作,梁吉利忙得不亦乐乎。接下来,他准备去深圳从事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特殊教育是一个“新世界”,未来,他希望把特殊教育学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在学前融合育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暖心学长,专注辅导“三十年” “考研路上我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知道这个过程中仅靠一己之力是很不易的。所以当我考研成功后,我就尽可能给备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弯路。”梁吉利曾应邀在回浙师大做过一次考研经验分享,还用语音加文字的形式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会。从具体细致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到个人学习状态的调整,面对学弟学妹们抛出的各种问题,梁吉利无不一一热心解答。他还义务辅导过两位学妹,她们分别从浙师大学前系和济南大学特教系考研至北师大。考研经验分享就像是在传播善意,他希望通过辅导学弟学妹们考研找到“学术共同体”,“说不定就能结交一些聊得来的朋友,大家能在学术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帮互助。”直到现在,梁吉利还会经常与几位研友讨论各种问题,平时也不断为有需要帮助的小伙伴解疑答惑,他称自己的考研辅导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当我在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时,考研分享多得让我自己都有些意外。”他认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考研实例,文献中也有很多学习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很不容易,需要自己勇敢去尝试。来源:浙江师范大学 文字 | 沈奕晨 钱浩楠 图片 | 由本人提供 今日编辑 | 钱浩楠 责任编辑 | 姜旭晨

坏爸爸

最美教育逆行者,21岁女研究生老师魂断支教路,送教路且行且珍重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教师群体里边,有这么一些教师,整天穿梭于大山之间,行走在偏僻村落,为乡村孩子送去知识与温暖,或者为贫困儿童、残疾儿童传递人类文明的圣火,她们是最美的教育逆行者。道路的曲折蜿蜒,条件的艰难困苦,从不能阻断她们前行的脚步,为了远方那一双渴望的眼睛。今天教育故事的主角是21岁的女研究生支教老师李莎,把青春与热血献给教育事业,魂断支教路的故事,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重温她的动人故事。大山的女儿从小不服输李莎,女,21岁,1999年5月3日出生在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小镇,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有着大山的坚强,土地的朴实,从小就教育她,好好读书,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长大走出大山学有所成后,回报家乡。父亲的谆谆教导深深影响了她,李莎从小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015年,16岁的她以四川达州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山的女儿迈出了走出大山的脚步,她还会回来吗?情系大山,入山支教,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父亲的教导,大山的熏陶,上了大学的李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希望的地方去”的信念时刻萦绕在她的心间,回到大山的怀抱也一直是她的梦想。2019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组建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李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成为支教团的一员,前往广西龙胜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工作。支教期间,李莎的任务是承担两个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外,可是她还主动担任了班主任助理,并协助开展学校行政办公室工作。李莎深刻体会和意识到,教育的过程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激励、唤醒、启迪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她不仅要做一名师者,更要做一名爱心、美德、信念的播种者,为此,她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 。那里路途遥远,从县城到家访学生家中,车程要一个半小时,加上徒步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翻山越岭,艰辛可想而知,但她就是不服输、不怕苦。她就是想帮助所有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外面看一看。疫情期间,逆行而上,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支教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防控知识的欠缺,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需要她,家人都怕她有危险,再三劝阻她不要去支教点。可她的态度很坚决:“疫情就是命令。我回校可以为小学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事情。”毅然决然地提前返回支教地。回到支教地,李莎就积极投入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通知精神宣传给老师、家长和学生。她又协助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开学复课的准备工作,每天在网上进行两个班级100多位孩子的体温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报表的填报,并监督学生英语科目的网上学习,做好教室的清洁卫生及消毒通风工作等等。在教学工作中,班上有个同学对英语有学习畏难情绪,学习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英文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仍然记不住,学不会,读起来支支吾吾、结结巴巴。李莎在课后就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遍遍地拉着他的手或摸着他的头给他讲解,反复讲、反复教、反复练,教他每个单词怎么发音、每句话怎么连读。终于让孩子对英语不再畏难害怕,并有了点滴进步。她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不知劳累地奔波着,累并快乐着,主动把责任扛在自己肩上,用热忱和奉献在支教地学校师生间传递着爱心,实现着一个青春活力的研究生的自我价值。魂断支教路,最美教育逆行者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然而,2020年5月9日下午,李莎在赴龙胜小学开会途中不幸发生车祸意外,她年仅21岁的生命,魂断支教路,永远成为支教路上最美教育逆行者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年轻美丽的姑娘永远舍我们而去!让我们向她致敬!为了远方那一双渴望的眼睛,我们还有很多的最美教育逆行者继续行走在支教或送教的漫长道路上,愿她们且行且珍重,一路平安!把你的点赞送给李莎老师吧!在下面的评论区写下最美的祝福,愿她在天堂一切安好!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只为传颂姑娘最美的故事,若侵权联系删除!

儒者伪辞

励志盲人女孩考取研究生:希望帮助更多残障儿童

中新网南京6月12日电 题:励志盲人女孩考取研究生:希望帮助更多残障儿童作者 杨黎珍 符昱叶 陈凡近日,全国各高校陆续公示拟录取研究生名单。就读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盲人女孩杨玉青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考取辽宁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今年,江苏省仅杨玉青1名盲人学生报考研究生考试。励志盲人女孩考取研究生。校方供图   杨玉青先天性视网膜发育不良,从小在盲校读书。2016年,杨玉青来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接受融合教育,就读应用心理学专业。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杨玉青逐渐领略到心理学的魅力。生活中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会情不自禁地用心理学知识去解释。“我对心理学充满了兴趣,我渴望学到更多知识,能够在专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杨玉青在大三下学期萌生了考研的想法。支撑她坚定走上考研之路的还有一个理想——促进残疾儿童教育。回想自己的学习经历,杨玉青发现盲人学生在图形与空间认知、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异于普通学生。杨玉青说,“希望能够研究残疾儿童特别是视障儿童的认知心理、学习心理和社会交往,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他们的教育建议,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励志盲人女孩考取研究生。校方供图   在旁人眼中,杨玉青考研似乎很轻松,几乎从不熬夜复习,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逛街、吃饭、郊游,参加校园辩论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活动。而熟悉她的人却知道,这是她有规划的努力和自律的回报。视力障碍给杨玉青造成了诸多学习上的不便,她总是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和文献没有盲文版本,她便在网上找到电子版资源,再使用专门的软件将电子书籍转换成读屏软件能够阅读的格式。转换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排版混乱、错别字等问题。但她仍然认真阅读,仔细梳理知识框架,遇到疑惑的地方总是尽力认真思考,争取独立解决问题。英语,对于杨玉青来说是考研最难的科目。“因为只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摸读盲文,阅读速度跟不上,考试中阅读理解和听力部分时间根本不够用。”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杨玉青选择了“以考促学”。大学期间,她先后报名并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考研之路更加坎坷。来自老师、父母和同学的陪伴,让杨玉青的考研路变得不再孤单。杨玉青说,“我很幸运,从开始准备复试到最终拟录取,老师、父母和同学给予我很多帮助与支持。专业课老师和辅导员老师十分关心我的考研情况,经常通过QQ和我交流,解答我的各类问题,给予我指导和鼓励。”由于疫情期间学生不能返校,老师们还为她准备了各种需要的复试材料。备考期间,杨玉青的父母也积极关注各类考研信息,并每天和她分享。杨玉青还有一群同专业的研友,他们建立了考研群,每天定时打卡,探讨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复试前,报考院校辽宁师范大学就远程面试的各种细节和杨玉青交流,让她觉得很温暖。杨玉青所在的班级也为她制定了详细周到的帮扶计划。“特别感谢学校,让和我一样的学子有了同等的学习机会。”杨玉青说。(完)【编辑:姜雨薇】

穿越爱

「小鲸周报」新东方在线升级考研课程;沪江回应裁员事件

摘要:对于新东方接班人的问题,俞敏洪表示目前暂无接班人选,且不会让自己孩子接班。俞敏洪表示,“新东方的接班人一定是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团结能力的年轻一代人。”(本周教育行业热词)【融资事件】近日,在线少儿英语Proud Kids宣布获得由源星资本领投、BV百度风投和正念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近日,少儿国际教育机构麦禾教育宣布完成15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清科资管领投,信合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校区拓展,同时将继续加大对场景课程体系的研发力度,完善线上课程交互设计。近日,AI教育科技公司北极星完成数千万元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西电天朗创投、聚卓资本领投,聚科资本跟投。北极星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市场拓展、产品升级,以及建设AI实验室AILab等。近日,有消息称赫石少儿体能馆获好未来天使轮投资,投资金额未透露。【一周要闻】近日,俞敏洪进行了2019年首次直播。在直播中俞敏洪表示,他现在正亲自上阵主抓“优化用户体验”,并且,这也是新东方目前最高优先级的事情。而对于新东方接班人的问题,俞敏洪表示目前暂无接班人选,且不会让自己孩子接班。俞敏洪表示,“新东方的接班人一定是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团结能力的年轻一代人。”3月9日,在以“做认真的考研人”为主题的“新东方在线2020考研春季盛典”上,新东方在线发布三款考研课程:进阶全程班、直通车和直通车PLUS。据了解,直通车PLUS通过线上全直播+线下集训形式,用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考研培训体系。3月4日,盛通股份发布一则《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成立教育事业部的公告》,公告称为了对公司教育业务资源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更好的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决定成立教育事业部。教育事业部将聘任北京乐博乐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景刚为总经理,全面负责教育事业部的经营管理。3月5日,朴新教育发布2018财年Q4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2018年第四季度,朴新教育营收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净利润亏损2.4亿元人民币。2018年全年,朴新教育营收2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7%;净亏损为8.33亿元人民币,而2017年则为3.97亿元人民币。2018年第四季度,朴新教育实现报名人次52.12万人,同比增长45%。近日,沪江被爆“公司大规模裁员及上市对赌协议失败”。在脉脉上有已认证沪江员工发布消息称,沪江突然裁员1000人,所有部门都有涉及。另有网络流传截图显示:沪江全部裁员,市场部、督导部门、老师全部被下岗,所有高层都拜拜,对赌上市协议失败。沪江回应称“传言不实”,并表示“不存在上市对赌协议”。近日,腾讯课堂推出“学员无忧计划”,该计划设有违规扣分、课程AB类惩罚和仲裁机制三大措施。对有违规行为的机构,腾讯课堂将采取课程下架、机构清退等惩处手段。此外,腾讯课堂还将于近期推出仲裁机制,学员可以针对课程质量、教学服务等维度进行举证申请售后服务。首先由机构负责处理;若学员对机构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机构逾期未处理,学员可申请腾讯课堂官方介入,对售后问题进行仲裁。3月6日晚间,ATA发布公告称,因为美之旅(Beijing Biztour)及其股东对于收购中的某些成交条件不满,故此次交易终止。双方同意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且ATA不会限制美之旅进行任何游学业务。ATA将继续发展国际教育服务业务,并表示有意进一步收购或者兼并与国际教育领域相关的标的。近日,在线少儿英语品牌VIPKID宣布其已经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全球11家国际版权机构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联合多品牌矩阵为0-18岁不同阶段孩子提供K12一站式学习服务。3月9日,启德学游宣布发布夏季学游产品。据了解,夏季产品覆盖美、英、澳、加等十个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流目的国,包括两个类别(季节性产品和全年学游产品)和八大主题(背景提升、环球全真、学术夏校、职场提升、志愿服务、名校科研、主题特色、留学选校),所有产品与“启德国际人才能力模型”七大能力的提升相对应。近日,情系远山基金会与京东公益基金会就乡村教育发展相关事宜达成共识,并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双方将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在“三区三州”地区的100所贫困学校(包括小学和中学)共同开展双师“网络课堂”。近日,21世纪教育发布公告,宣布尹宸贤已经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马国庆已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成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3月7日,专注于网络教育和企业增值服务的服务商正保远程教育公司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9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2019财年Q1正保远程教育净收入为42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590万美元增长了18.8%;净利润为1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94000美元。近日,智课教育宣布郑华一力出任公司首席战略官,协助集团CEO负责集团经营战略规划,投融资外部资源对接及IPO辅导等工作,汇报集团董事长兼CEO韦晓亮。近日,宝宝树发布公告称,邵亦波已辞任非执行董事,且因该辞任将不再为审核委员会成员,同时,他已从其他五家公司的董事会辞任,以更专注于其新事业;罗戎已辞任非执行董事。公告同时指出,马江伟自2019年3月7日起正式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将参与制定宝宝树的企业及业务策略。此外,宝宝树还宣布与小星医生签订服务协议,小星医生将入驻其平台,提供专家问答及心情倾诉在线服务。近日,新开普发布公告称,已于3月6日与上海沄玺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及关联方上海序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并发起设立上海新开普智慧校园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暂定名)。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以自有货币资金出资300万元,持有目标公司60%的股权,上海序新以货币出资125万元,持有目标公司25%的股权,上海沄玺以货币出资75万元,持有目标公司15%的股权。目标公司为公司控股子公司。近日,国内少儿编程教育品牌编程猫与《会说话的汤姆猫》达成了深度合作,汤姆猫家族正式入驻编程猫平台素材商城,并在编程猫旗下创作社区建立了《会说话的汤姆猫》素材专区,此次共上线了120个“汤姆猫”素材,上线3天已被使用7000余次。近日,在第30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上,天闻数媒发布了4款产品,分别为ECO云开放平台2.0版本、ECR教育资源云平台、“AI智课堂”以及“天闻云考试”。3月7日起,厦门市课后延时服务平台在“i厦门”正式上线,通过 “i厦门”App、“厦门市民卡”App面向市民服务。该平台主要用于全市各个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报名、分班、管理、缴费等,平台已覆盖全市500多所学校。据介绍,家长通过该平台即可完成手机报名,可按需选择“课后延时兴趣班”和“课后延时托管班”,服务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从下午放学后开始。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发文表示,将构建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并称将构建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素养教育三维度为基础的一体化培养模式。近日,鲸媒体记者获悉,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所创办的私人航天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正在与一个名为“OK Go”的乐队合作,致力于将学生团队的实验艺术作品发送进入太空。近日,由小猿搜题参与研发的“点阵迷线”赛题系统正式亮相《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第二季。在节目规则设定中,“点阵迷线”为1V1对战模式,选手需通过连接点线,还原题目中的图形,耗时长者即被淘汰。据了解,开发这套赛题系统的人是“最强大脑”上赛季12强选手、小猿搜题工程师张梦南。【聚焦两会】3月5日上午,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划出了2019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其中提到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此外,国务院提到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3月7日下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总结去年一年教育部工作,陈宝生提到去年教育部出台了史上最严“减负令”,调研摸排了全国40万个校外培训机构,整顿了27.3万个,并表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获全胜决不收手。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今年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完善学习类APP进校备案工作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朱永新提到对于在线教育,规范化的管理是好的,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会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应用造成影响,也容易导致在线教育合法性受到质疑,引发民营资本的退出,影响教育资源公平利用及均衡发展。为此,朱永新建议要主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事业,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完善学习类APP进校备案工作。取消对学习类APP实施学校和教育局的“双审查”。备案标准、监管要求和奖惩治理实行全国“一盘棋”,建立全国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治理协同机制,借鉴直播平台相关管理要求,给予警告、停业整顿的处罚,并建立全行业黑名单制度;避免“一刀切”式的监管。为学习类APP进校备案审查设立必要的过渡期。过渡期间,在未违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该允许现有进校APP正常使用。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两会中带来多份提案,在教育层面,丁磊提到要创新智能教育方式、推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等。丁磊提议,要搭建城乡一体化的网络数字学校,导入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能力水平的培育提升,创新智能教育模式,重视贫困地区学生的素质教育;呼吁通过“AI+教育”等互联网技术消除城乡教育鸿沟、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推动中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向两会提交七份书面建议。其中,在今年的《关于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建议》中,马化腾建议从触网管理、家长介入、企业技术措施、大众观念培养等角度多措并举,更系统有效地实现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马化腾建议,由国家牵头,在各企业既有的防控措施和家长守护平台基础上,建立“一站式”的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管理平台,既能控制未成年人的全网在线时长,也便于监护人更深层介入,对孩子上网进行个性化管理。【政策热点】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定期公布制度的通知》。为了贯彻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办学行为,保障正常的招生秩序和办学环境,教育部决定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定期公布制度。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为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师资条件方面,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对于在线教育领域,《要点》要求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推进在线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在托育领域,表示将完善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制定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对职业教育,则要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规模,研究制定“五年一贯制”职业院校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另外,《要点》还指出要推进创建特色高中、面向在职人群开展继续教育、建设教育云,实现云网融合等。近日,深圳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针对2019年民办学校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作出规定。《通知》指出全面实行公、民办学校统一招生平台、同步面向社会招生。同时还要求民办学校作出“三个承诺”,即:不提前开展报名和面谈等工作、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培训机构挂钩。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保障、兜住底线,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基本原则,切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日,陕西省渭南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四套”举措,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贡献力量。“四套”的具体内涵为,“确立一套工作思路”、“形成一套工作模式”、“完善一套保障机制”、“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近日,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加快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湖南省制定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十个严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执法和乡镇(街道)、社区全面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局面。近日,哈尔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表示,哈尔滨市将增建50所足球特色学校,创建60所冰雪特色学校(幼儿园)。到2020年,哈尔滨市新建、改扩建50所左右公办园,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建成8所中小学校,新增1.45万个学位。【小鲸周记】本周鲸媒体发现,先后通过上市聆讯并更新招股书的新东方在线、沪江相继主动/被动披露最新消息。其中,新东方在线组织了“2020考研春季盛典”,并更新梳理了新东方在线目前的三款考研产品:进阶全程班、直通车和直通车PLUS。值得注意的是,直通车PLUS作为最新、升级款课程,采取了线上全直播+线下集训、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线上直通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为期一周的线下封闭课程学习。据透露,这也是新东方在线第一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而另外一面,沪江则被曝出“大规模裁员及上市对赌协议失败”。沪江方面第一时间回应传闻称“传言不实”,并表示“不存在上市对赌协议”。沪江表示,“目前公司仍在上市进程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震荡,影响了香港市场新股发行工作,公司会根据国内外资本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IPO发行时间。”关于“95%裁员”的谣言,沪江回应称,“面对经济寒冬,公司为改善业务基本面,在不影响用户学习体验的前提下,近期针对亏损业务线进行了优化与合并,进一步加强增收减支力度,提升抗风险和对接资本市场能力,绩效考核及岗位优化是公司常规动作,也是保证公司提能增效的必要举措,符合沪江股东、用户和全体员工的长期利益。”此外,在今年两会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此外,国务院提到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

东西东

融合教育突围 让特殊儿童看得见曙光,摸得着未来

11月9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拍摄的学生们制作的手工艺品。11月9日,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时对着照相机做心形手势。11月9日,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操场做游戏。视觉中国供图只是看照片的话,就读于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轩轩与其他孩子并没有差异。轩轩的爸爸杭一鸣(化名)甚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儿子的智商高达129,理工科成绩优异,对交通格外感兴趣。但这些都不是轩轩能够融入正常教学活动——也就是融合教育的“加分项”。因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谱系的一种,简称AS),轩轩常常不听指令,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此外,由于没有和异性同学相处的距离观念,他的部分举动会被看作“耍流氓”。因此,入学两周后,他就面临“父母随班陪读”或是“在家上网课”的选择。其间,轩轩的姥姥姥爷提出去学校陪读,但校方以曾经有老人在学校陪读被推搡受伤为由拒绝了这一提议。父母都是上班族,轩轩只好在家上课,重回传统的特殊教育模式——在“正常”与“特殊”之间有着严格界限的“隔离式教育”。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79.46万人,其中,39万余人随班就读。据介绍,其余孩子主要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育安置方式,力争做到一个都不少。将近一半的特殊教育在校生正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有网友这样形容普校融合教育的推行现状:“似乎是看得见的曙光,却又是摸不着的未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真正实现“融而合”教育的理想状态,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多方支持体系,为轩轩这样的孩子提供人际关系场所,提供正确的行为模仿榜样,逐步打破隔阂。一波三折的求学路自轩轩3岁被诊断为“疑似AS”后,杭一鸣就为儿子的读书问题操碎了心。他曾先后将轩轩送往北京某医院下设的康复中心、东北老家一所有熟人任教的幼儿园以及河北邯郸一所民办融合幼儿园。读小学前,又让儿子在北京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多上了一年的学前班。据轩轩的家人观察,10多年前,医生、教师对AS的认知水平有限,只是将一些孤独症孩子聚集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轩轩症状较轻,反而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入读普通学校后,轩轩时不时地“出乱子”,老师也多次向家人反映,孩子太难管,需要陪读。轩轩的姥姥姥爷是陪读主力,但是当孩子确实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他们也束手无策。为此,轩轩的家人多次向老师、家长表达歉意,如实反映轩轩的情况,但还是有不少家长联合起来,向学校、教育部门反映问题。杭一鸣记得,轩轩小学二年级时,在一次解决他与别的孩子冲突的家长座谈会上,对方的姥姥闹腾着“要以命夺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针对轩轩的教育问题,学校又尝试了一种“折中”方案:孩子每周去学校两天,由主要科目老师集中授课,其余时间在家自学。轩轩的姥姥姥爷是老中专生,基本能配合老师辅导功课。他的成绩保持在中上水平,但社会性发展有所欠缺。按照原计划,今年前半年,即将小升初的轩轩要去学校适应一阵子,受疫情影响,只能作罢,这对他升入初中后的表现造成了影响。轩轩身上的教育难题并非个案。网友“大狼”组建了一个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线上讨论群。作为一名成年AS患者,大狼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青少年时期,AS特质的孩子会有情绪不稳定,多动、抽动、强迫等表现。例如,最简单的写字,很多孩子就会因为下笔轻重、笔不顺手、力度多少、起笔思路等无法做到。点点滴滴的小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横亘在家长、老师面前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因为他们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但AS的算法显然不同。”大狼说,家长和老师的认识、精力有限,最多只能保证孩子随班跟读。不止阿斯伯格综合征,其他特殊儿童家庭同样都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头疼。一位80后母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的儿子既有多动症、又有自闭症。她曾抱着侥幸的心理给孩子报名了普通幼儿园,觉得孩子处于两个极端,不容易被察觉。然而,直到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她才在不经意间看到,不少孩子推搡自己的儿子,还骂他小笨蛋。过去,孩子却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一直没有反映过相关问题。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种压力,她最终联系了辅读学校。还有一名脑瘫孩子的家长说,几年前,因为没有公立学校愿意接收自己的孩子,她跑遍了所在城市全部的私立学校和康复机构,且不说花了多少钱,“孩子也成了各种教育实验的‘小白鼠’”。最后通过买房、变迁户口,她联系到一家公立学校同意孩子试读,但孩子还是没融进去,“学生、家长都在做面子工程”。根深蒂固的“隔离网”一位母亲曾向全国自强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倪岩求助,希望患有智力障碍的两个孩子能在他开办的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锻炼一阵子。但那对年仅16岁的双胞胎姊妹还没在基地待够一天,孩子的妈妈就因不忍心,带走了孩子,“这让我们爱莫能助”。倪岩认为,阻碍特殊儿童发展的关键“症结”之一,是孩子家长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不少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心生愧疚,对孩子加倍弥补、过度呵护,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不少特殊儿童的家长还会有“隐藏”“逃避”的表示,无法完全接受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福兴小学资源教室的专职老师刘乐在刚刚从事这份职业时,心里常常会很“难受”:一方面,总会有人拿异样的眼光看待身边不一样的人;另一方面,是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有一名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异常,失控发脾气。刘乐和家长沟通,想让孩子到专门的资源教室进行调节,对方却坚称,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一名特殊儿童的妈妈说,自己用了5年时间,才敢向别人坦白孩子的病情,但心里仍然觉得这是“上天的惩罚”。在对待孩子时,她既心疼孩子、恨自己,不想让孩子被别人偷偷打量,又希望他能融入社会。事实上,不仅是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些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也会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茫然无措,更有甚者会产生“恐惧”心理。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班上有个叫球球的孩子,有“行为障碍”。在校期间,球球有时会故意推倒其他学生,有时还会用笔扎别人,甚至撕坏、乱踩其他学生的课本。“因为老师们知道球球的情况,对球球的要求相对宽松,其他小朋友不明事理,也会跟着模仿捣乱。”这位老师举例,有时球球会突然从后门跑出去,上课铃声响了也不进教室,任课老师只能暂停授课出门找人。“确实影响了班里其他同学”。然而,这位老师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案十分有限。每次球球有反常行为,她只能尝试安抚其他家长,以“孩子还小”“男孩子比较调皮”等理由来调解矛盾。但随着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她也只能根据学校的要求,给球球安排了单人单桌,并要求家长到校陪读。在某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小学校长就坦言,“正常的孩子如果被这个孩子(特殊孩子)伤害了,这样的教育让她无法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给老师带来的工作和精神压力是难以言表的”。已在特教行业深耕20余年的鄂尔多斯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晓红分析,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学生入学评估,到教育安置,再到课程调整,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但囿于当前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值的增加以及一些重点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优生比例的做法,普通学校老师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还不够强。先天不足的“软硬件”除了对特殊儿童缺乏了解等主观原因外,“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的客观现实同样是制约融合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位西部地区的村小校长表示,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他们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去教育特殊孩子,但譬如遇到一些聋哑儿童、盲童,学校便没办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没有对口老师、没有专用教材,也不能提供康复训练或者特长教育。”一位中部地区重点实验小学的校长也说,“自己很惭愧”,因为学校没有充分的资源和支持系统,自己的任期内还没有接收过特殊儿童。刘乐所在的福兴小学,目前有15名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类型和病状比较复杂。为架起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该校特意开设了资源教室,划分出家长接待区、档案管理区、感觉康复区等多个功能区,软硬件配备相对齐全。但这名科班出身的90后特教老师认为,普通学校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的额外的支持性服务和各类资源仍然存在欠缺。她说,福兴小学资源教室有两名专职老师,负责给15个残障学生上感觉统合课、语言训练康复课、生活适应课。“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这样的课时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够”。刘乐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前一节课学生上课效果特别好,下一节课学生又把上课内容都忘了,需要重头再教。她说,“特殊孩子的记忆力、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需要连贯、集中的训练”。作为甘肃省融合教育“样本”,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也存在办学经费吃紧、人才流失等问题。中心幼儿园负责人王元芬告诉记者,由于编制限制,该园专业教师流失较为严重,往往是刚刚培养好一个既具备学前教育背景、又具备康复医疗相关任职资格的教师,他们就会因为身份、收入等原因选择离职。王元芬还说,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们的听力环境会发生改变,周围的噪音变多,加之孩子们自我意识萌发,在新环境中不被待见,而及时的心理辅导又有所欠缺,难免会产生“回炉”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专业人士指出:当前国内只有6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且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大多处于摸索、模仿、借鉴阶段。既不利于特教队伍专、精、深建设,也不能适应当下“普校成为融合教育主战场”的时代背景。此外,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近些年,儿童疾病谱系已发生较大变化。即便是特教专业毕业的老师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盲点”,而很多时候,特教工作又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逐步探索实现“融而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从多个方面为融合教育提供充足资源。作为牵头部门,教育部先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作出解读,并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确定了“随班就读”“普校优先”大方向,提出“一人一案”“一地一案”等具体措施。很多普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师也争取在能力范围内,探索出“融而合”的理想模式。甘肃省灵台县宁子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目前,该校34名学生中(含6名幼儿园学生),有两名特殊儿童小娟、小斌就读于二年级,为了让他们融入集体,学校专门选派有着12年教龄的茹杰担任班主任,每周两次的例会上,老师们也会在“一生一规划”的表格中,针对小娟、小斌近期的成长状况,写下引导措施。而学校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也多了一些“人情味儿”,在日常考核以及一些常规检查中,设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对孩子的评价内容也更加多元。小娟行动不便,父母有些不放心,学校便同意家长陪读。小斌学习吃力,老师就将教学目标定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在随班就读一年后,小娟有了不小的进步。即便她患有脑瘫并伴有肢体残疾,写字很慢,写得也“七扭八拐”,但她每天都会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完成所有科目的作业。课间休息时,她也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去操场锻炼身体,“刚开始不让人扶只能走一两步,现在已经能连续走5步了”。妈妈范风玲觉得,女儿性格变得开朗了。如今,这位识字不多的农村母亲决定,孩子能读到啥程度,她就供到啥程度,“不种庄稼可以,娃娃念书可千万不能撂荒了”。工作3年多来,刘乐同样为特殊孩子付出大量心血。初次接触,她会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适应能力进行测试,然后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病史、教育史、治疗史和家庭情况,最后再和任课老师了解残障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等。整个评估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随后,刘乐便会依据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五年级的平平有听力障碍,平时都是依靠佩戴助听器来获取外界的声音。此外,由于听不清,平平的发音也存在问题,这导致平平在班级里一直都是“隐形人”的角色,几乎很少和同学交流、玩耍。于是,在发音构音训练课程结束后,刘乐便会给平平安排一些传递信息的“小任务”。有一次,她让平平告诉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红领巾落在了办公室。平平在手上写下了对方的名字、班级等信息,做了充分准备。后来,单靠对话,这名三年级的同学就明白了平平的意思。这大大增加了平平的信心。从不敢说话,到辅助肢体语言、文字表达,再到通过嘴巴表达想法,渐渐地,平平愿意主动开口和班里同学交流。更让刘乐感到高兴的是,一些普通孩子也在与特殊孩子交往过程中有了更加包容的眼光。听障孩子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同班同学会更努力地学习,或者主动为一些有特殊需求孩子提供帮助。为此,几位一线教师建议,为了更好地融合,将特殊教育类的基础课程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让准教师们在步入职场之前对今后可能面临的特教难题有一定了解。给特殊儿童提供平等交流的环境“他们缺的就是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负责人王元芬说,融合教育正是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的地方,会帮助特殊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信,觉得社会是包容自己的。2016年9月,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开园,旨在帮助听障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与健全小伙伴一起上学。为了精准服务每位特殊孩子的需求,该园不仅对教室、单训室的环境做了声学处理,还会有听力师每天进班去观测孩子的听力状况,对孩子的设备进行调试维护,并持续推进康复工作,对特殊孩子进行个别化训练。王元芬表示,经过融合,主流的行为习惯会引导特殊孩子做出改变,不少已经毕业升入普通小学的孩子也能较好适应学校环境。在面向普通学校教师的培训中,王元芬会格外强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号召每个教育阶段的老师多去关注特殊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孩子本人及其家长沟通,将一些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融合,在满足特殊孩子社会支持需要、带来平等、尊重的同时,也让教育体系结构与教育实践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与接纳性。各地都在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比如,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在开展基础康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培训,设置“舞蹈”“美术”“器乐”三大类课程;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康复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则采用一种“脱敏”教法,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逐步减少家长的陪读时间、提升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支持特殊需要儿童顺利地从机构康复训练状态过渡到校园的学习状态。但是,多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涉及医学、教育、社会等多个专业共同参与协作的复杂系统,当前康教中心所提供的环境仍然类似一个“温室环境”,且容量有限,只能作为转衔机构,为特殊需要儿童如何顺利过渡到普校、特校的学习进行探索。告别温室迎接独立成长虽然道路迂回,但毋庸置疑的是,融合教育正在曲折中前进,螺旋中上升。义务教育基础更加坚实,做到了特殊儿童“全覆盖、零拒绝”,各类资助项目、资助标准也不断提高。非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借助禁止歧视、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方式,让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留得住、发展好。据了解,仅在2019年,全国就有12362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2053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要真正夯实“融合教育”基础,还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多部门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等支持保障工作,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多的上升通道。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康复教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建议,完善多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建立一套共通的沟通系统和对话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吸纳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中来,让公共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她坦言:“如果康教中心不再有特殊儿童报名了,就说明孩子们的特殊需求和社会大环境可以无缝衔接了。”多地的教育部门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特殊教育人群的资金投入。至少在每个旗县区建立一个特殊教育资源管理中心,配置足够的特教教师,并对普校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巡回指导,将资源教室有效利用起来。在教学上,采取“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教学原则,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性评价。王晓红表示,轻度的特殊儿童少年可以完全融入社会,与正常人一样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度的特殊儿童少年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选择一些手工类、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重度的特殊儿童少年也可以到社区参加阳光家园的庇护性就业。与此同时,一些公益组织成为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益补充。不少城市出现了无声火锅店、共融咖啡馆,以及吸纳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免费帮助残疾人销售手工艺品的助残公益实体店等。而像大狼这样的亲历者也在通过QQ群、媒体等渠道积极发声,为特殊孩子争取更多权益。这让特殊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少了几分担忧。杭一鸣说,尽管他还是会因为轩轩的教育问题产生困扰,但轩轩的前途基本是光明的,不管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还是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他都有望掌握谋生的本领技能。一位妈妈也告诉记者,她的儿子曾在超市当众上厕所,她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谁料,一位售货员主动帮她解释,周围的人也从猎奇、鄙夷变成了包容、理解。采访中,还有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正在复习考研的女儿,此前,因为弟弟患病的缘故,姐姐选择了医学专业,还不止一次提出,“哪怕不结婚也要照顾弟弟一辈子”。但现在,这位家长告诉自己的女儿:“别再想弟弟的事情,去做自己想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弟弟会有出路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石佳)

而未大也

特教女老师将成为安徽首例盲人研究生,丈夫帮译考试资料

2020年6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栋教师宿舍楼里,特教老师田甜向我们讲述了她成功通过安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复试考试的一些经历,接下来她只要等着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可以在9月份进入学校进行研究生的学习了。当然,作为盲人,又是一名特殊老师,她说自己是一名幸运儿,除了学校领导和社会上爱心人人士对她的关心与照顾外,更要感谢自己的丈夫在她考研中的最大支持。田甜老师是在她13岁时因为视网膜脱落后,造成双目失明的。从那以后,她的人生道路就变得比别人更加艰辛。但幸运的是在她付出努力的背后,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特别是当年她被长春师范大学录取后,更是让她身边的小伙伴们看到了希望。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了自己当初上学的安庆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由于自己在这所学校出来的,她特别能体会到这些学生,包括家长的不易。所以,在工作中,她总是兢兢业业,为那些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学生传授学业。就在田甜老师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爱情又让她和丈夫不期而遇。而这段姻缘佳话还要从她成为安徽第一个申请导盲犬开始说起,她从网上得知自己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到一只导盲犬后就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当她来到全国导盲犬训练基地大连来认领导盲犬时,训练导盲犬的人正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东北小伙小唐。两个人在与导盲犬磨合的时间里相知相爱,小唐最后追随田甜来到了安庆。生活中,两个相互照顾,工作上两人相互鼓劲。当然,一个从东北来的小伙突然要适应南方人的生活,确实有点困难,但在爱情而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很快,小唐不仅适应了安庆的生活,而且在家中主动承担起了大部分的家务活。但田甜为了给丈夫减轻一点家务,每天也会主动帮助干点家务,两个人的默契让很多熟悉他们的人都羡慕不已。当他们就这样每天都过着让别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时,在去年的7月份放暑假时,田甜老师突然有了想考研的想法,当她将自己的想法跟丈夫说了后,丈夫小唐不仅不反对,并且表示全力支持。其实大家知道,每年考研的学生不要太多,何况田甜老师还是一名盲人,其可想而知考研的难度有多大?但田甜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努力争取做到。从提出考研的那一天起,田甜说自己每天早上都是5点起床,然后来到学校的办公室开始复习,等到上课时间到了就去给学生上课,甚至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她都会见缝插针地抓紧学习,晚上更是学习到深夜。当然,这期间除了田甜老师的自身努力外,她的丈夫也为她的考研做了很多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的盲文考研复习资料,小唐就主动承担起将考试资料译成盲文或录成语音发给她听。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田甜老师最终通过了安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和初试和复试,接下来就等录取通知书了。据田甜老师介绍,目前她所了解的盲人考研究生的在全国还是非常的少,仅安徽她所知道的恐怕她还是第一人,也就是她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将成为安徽首例盲人研究生。而田甜向我们讲述考研究生的最终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学有所成后,依然会回到自己现在的学校继续任教。而她之所以选择考研深造,她说就是想为学校的这些特殊孩子们带来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让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成长成才。在采访中,虽然田甜老师双目失明,但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和常人有什么区别,特别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比常人做的差。而她的考研成功也将激励着更多特殊学生们,只要努力都会成功的。图为和很多女孩一样喜欢美的田甜老师拍的艺术照片。范培真摄影报道,更多精彩图片故事,请关注百家号:八百里皖江。

金字塔

融合教育突围:让特殊儿童看得见曙光,摸得着未来

只是看照片的话,就读于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的轩轩与其他孩子并没有差异。轩轩的爸爸杭一鸣(化名)甚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儿子的智商高达129,理工科成绩优异,对交通格外感兴趣。但这些都不是轩轩能够融入正常教学活动——也就是融合教育的“加分项”。因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谱系的一种,简称AS),轩轩常常不听指令,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此外,由于没有和异性同学相处的距离观念,他的部分举动会被看作“耍流氓”。因此,入学两周后,他就面临“父母随班陪读”或是“在家上网课”的选择。其间,轩轩的姥姥姥爷提出去学校陪读,但校方以曾经有老人在学校陪读被推搡受伤为由拒绝了这一提议。父母都是上班族,轩轩只好在家上课,重回传统的特殊教育模式——在“正常”与“特殊”之间有着严格界限的“隔离式教育”。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79.46万人,其中,39万余人随班就读。据介绍,其余孩子主要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教育安置方式,力争做到一个都不少。将近一半的特殊教育在校生正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有网友这样形容普校融合教育的推行现状:“似乎是看得见的曙光,却又是摸不着的未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真正实现“融而合”教育的理想状态,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多方支持体系,为轩轩这样的孩子提供人际关系场所,提供正确的行为模仿榜样,逐步打破隔阂。一波三折的求学路自轩轩3岁被诊断为“疑似AS”后,杭一鸣就为儿子的读书问题操碎了心。他曾先后将轩轩送往北京某医院下设的康复中心、东北老家一所有熟人任教的幼儿园以及河北邯郸一所民办融合幼儿园。读小学前,又让儿子在北京一家课外培训机构多上了一年的学前班。据轩轩的家人观察,10多年前,医生、教师对AS的认知水平有限,只是将一些孤独症孩子聚集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轩轩症状较轻,反而容易受到其他孩子的影响。入读普通学校后,轩轩时不时地“出乱子”,老师也多次向家人反映,孩子太难管,需要陪读。轩轩的姥姥姥爷是陪读主力,但是当孩子确实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他们也束手无策。为此,轩轩的家人多次向老师、家长表达歉意,如实反映轩轩的情况,但还是有不少家长联合起来,向学校、教育部门反映问题。杭一鸣记得,轩轩小学二年级时,在一次解决他与别的孩子冲突的家长座谈会上,对方的姥姥闹腾着“要以命夺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针对轩轩的教育问题,学校又尝试了一种“折中”方案:孩子每周去学校两天,由主要科目老师集中授课,其余时间在家自学。轩轩的姥姥姥爷是老中专生,基本能配合老师辅导功课。他的成绩保持在中上水平,但社会性发展有所欠缺。按照原计划,今年前半年,即将小升初的轩轩要去学校适应一阵子,受疫情影响,只能作罢,这对他升入初中后的表现造成了影响。轩轩身上的教育难题并非个案。网友“大狼”组建了一个关于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线上讨论群。作为一名成年AS患者,大狼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青少年时期,AS特质的孩子会有情绪不稳定,多动、抽动、强迫等表现。例如,最简单的写字,很多孩子就会因为下笔轻重、笔不顺手、力度多少、起笔思路等无法做到。点点滴滴的小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横亘在家长、老师面前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因为他们是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但AS的算法显然不同。”大狼说,家长和老师的认识、精力有限,最多只能保证孩子随班跟读。不止阿斯伯格综合征,其他特殊儿童家庭同样都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头疼。一位80后母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己的儿子既有多动症、又有自闭症。她曾抱着侥幸的心理给孩子报名了普通幼儿园,觉得孩子处于两个极端,不容易被察觉。然而,直到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她才在不经意间看到,不少孩子推搡自己的儿子,还骂他小笨蛋。过去,孩子却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一直没有反映过相关问题。为了不让孩子再承受这种压力,她最终联系了辅读学校。还有一名脑瘫孩子的家长说,几年前,因为没有公立学校愿意接收自己的孩子,她跑遍了所在城市全部的私立学校和康复机构,且不说花了多少钱,“孩子也成了各种教育实验的‘小白鼠’”。最后通过买房、变迁户口,她联系到一家公立学校同意孩子试读,但孩子还是没融进去,“学生、家长都在做面子工程”。根深蒂固的“隔离网”一位母亲曾向全国自强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特殊教育学校名誉校长倪岩求助,希望患有智力障碍的两个孩子能在他开办的残疾人文化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锻炼一阵子。但那对年仅16岁的双胞胎姊妹还没在基地待够一天,孩子的妈妈就因不忍心,带走了孩子,“这让我们爱莫能助”。倪岩认为,阻碍特殊儿童发展的关键“症结”之一,是孩子家长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不少父母会因为孩子的特殊情况心生愧疚,对孩子加倍弥补、过度呵护,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不少特殊儿童的家长还会有“隐藏”“逃避”的表示,无法完全接受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福兴小学资源教室的专职老师刘乐在刚刚从事这份职业时,心里常常会很“难受”:一方面,总会有人拿异样的眼光看待身边不一样的人;另一方面,是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意配合自己的工作。有一名自闭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异常,失控发脾气。刘乐和家长沟通,想让孩子到专门的资源教室进行调节,对方却坚称,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一名特殊儿童的妈妈说,自己用了5年时间,才敢向别人坦白孩子的病情,但心里仍然觉得这是“上天的惩罚”。在对待孩子时,她既心疼孩子、恨自己,不想让孩子被别人偷偷打量,又希望他能融入社会。事实上,不仅是一些特殊儿童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些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时也会因为专业知识的欠缺,茫然无措,更有甚者会产生“恐惧”心理。一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自己班上有个叫球球的孩子,有“行为障碍”。在校期间,球球有时会故意推倒其他学生,有时还会用笔扎别人,甚至撕坏、乱踩其他学生的课本。“因为老师们知道球球的情况,对球球的要求相对宽松,其他小朋友不明事理,也会跟着模仿捣乱。”这位老师举例,有时球球会突然从后门跑出去,上课铃声响了也不进教室,任课老师只能暂停授课出门找人。“确实影响了班里其他同学”。然而,这位老师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案十分有限。每次球球有反常行为,她只能尝试安抚其他家长,以“孩子还小”“男孩子比较调皮”等理由来调解矛盾。但随着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她也只能根据学校的要求,给球球安排了单人单桌,并要求家长到校陪读。在某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小学校长就坦言,“正常的孩子如果被这个孩子(特殊孩子)伤害了,这样的教育让她无法保证其他学生的安全”“给老师带来的工作和精神压力是难以言表的”。已在特教行业深耕20余年的鄂尔多斯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王晓红分析,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学生入学评估,到教育安置,再到课程调整,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但囿于当前家长对孩子教育期望值的增加以及一些重点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优生比例的做法,普通学校老师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还不够强。先天不足的“软硬件”除了对特殊儿童缺乏了解等主观原因外,“起步晚、底子薄、欠账多”的客观现实同样是制约融合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一位西部地区的村小校长表示,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他们只能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去教育特殊孩子,但譬如遇到一些聋哑儿童、盲童,学校便没办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没有对口老师、没有专用教材,也不能提供康复训练或者特长教育。”一位中部地区重点实验小学的校长也说,“自己很惭愧”,因为学校没有充分的资源和支持系统,自己的任期内还没有接收过特殊儿童。刘乐所在的福兴小学,目前有15名残障学生随班就读,类型和病状比较复杂。为架起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该校特意开设了资源教室,划分出家长接待区、档案管理区、感觉康复区等多个功能区,软硬件配备相对齐全。但这名科班出身的90后特教老师认为,普通学校能为特殊儿童提供的额外的支持性服务和各类资源仍然存在欠缺。她说,福兴小学资源教室有两名专职老师,负责给15个残障学生上感觉统合课、语言训练康复课、生活适应课。“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这样的课时量对孩子来说远远不够”。刘乐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前一节课学生上课效果特别好,下一节课学生又把上课内容都忘了,需要重头再教。她说,“特殊孩子的记忆力、学习能力相对差一些,需要连贯、集中的训练”。作为甘肃省融合教育“样本”,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也存在办学经费吃紧、人才流失等问题。中心幼儿园负责人王元芬告诉记者,由于编制限制,该园专业教师流失较为严重,往往是刚刚培养好一个既具备学前教育背景、又具备康复医疗相关任职资格的教师,他们就会因为身份、收入等原因选择离职。王元芬还说,幼小衔接阶段,孩子们的听力环境会发生改变,周围的噪音变多,加之孩子们自我意识萌发,在新环境中不被待见,而及时的心理辅导又有所欠缺,难免会产生“回炉”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专业人士指出:当前国内只有60多所高等院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且开设时间相对较晚,大多处于摸索、模仿、借鉴阶段。既不利于特教队伍专、精、深建设,也不能适应当下“普校成为融合教育主战场”的时代背景。此外,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近些年,儿童疾病谱系已发生较大变化。即便是特教专业毕业的老师也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式各样的“盲点”,而很多时候,特教工作又必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逐步探索实现“融而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从多个方面为融合教育提供充足资源。作为牵头部门,教育部先后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作出解读,并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确定了“随班就读”“普校优先”大方向,提出“一人一案”“一地一案”等具体措施。很多普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师也争取在能力范围内,探索出“融而合”的理想模式。甘肃省灵台县宁子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目前,该校34名学生中(含6名幼儿园学生),有两名特殊儿童小娟、小斌就读于二年级,为了让他们融入集体,学校专门选派有着12年教龄的茹杰担任班主任,每周两次的例会上,老师们也会在“一生一规划”的表格中,针对小娟、小斌近期的成长状况,写下引导措施。而学校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也多了一些“人情味儿”,在日常考核以及一些常规检查中,设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对孩子的评价内容也更加多元。小娟行动不便,父母有些不放心,学校便同意家长陪读。小斌学习吃力,老师就将教学目标定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在随班就读一年后,小娟有了不小的进步。即便她患有脑瘫并伴有肢体残疾,写字很慢,写得也“七扭八拐”,但她每天都会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完成所有科目的作业。课间休息时,她也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去操场锻炼身体,“刚开始不让人扶只能走一两步,现在已经能连续走5步了”。妈妈范风玲觉得,女儿性格变得开朗了。如今,这位识字不多的农村母亲决定,孩子能读到啥程度,她就供到啥程度,“不种庄稼可以,娃娃念书可千万不能撂荒了”。工作3年多来,刘乐同样为特殊孩子付出大量心血。初次接触,她会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水平、适应能力进行测试,然后向家长询问孩子的病史、教育史、治疗史和家庭情况,最后再和任课老师了解残障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等。整个评估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随后,刘乐便会依据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五年级的平平有听力障碍,平时都是依靠佩戴助听器来获取外界的声音。此外,由于听不清,平平的发音也存在问题,这导致平平在班级里一直都是“隐形人”的角色,几乎很少和同学交流、玩耍。于是,在发音构音训练课程结束后,刘乐便会给平平安排一些传递信息的“小任务”。有一次,她让平平告诉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他的红领巾落在了办公室。平平在手上写下了对方的名字、班级等信息,做了充分准备。后来,单靠对话,这名三年级的同学就明白了平平的意思。这大大增加了平平的信心。从不敢说话,到辅助肢体语言、文字表达,再到通过嘴巴表达想法,渐渐地,平平愿意主动开口和班里同学交流。更让刘乐感到高兴的是,一些普通孩子也在与特殊孩子交往过程中有了更加包容的眼光。听障孩子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同班同学会更努力地学习,或者主动为一些有特殊需求孩子提供帮助。为此,几位一线教师建议,为了更好地融合,将特殊教育类的基础课程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让准教师们在步入职场之前对今后可能面临的特教难题有一定了解。给特殊儿童提供平等交流的环境“他们缺的就是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负责人王元芬说,融合教育正是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的地方,会帮助特殊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信,觉得社会是包容自己的。2016年9月,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幼儿园开园,旨在帮助听障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同时与健全小伙伴一起上学。为了精准服务每位特殊孩子的需求,该园不仅对教室、单训室的环境做了声学处理,还会有听力师每天进班去观测孩子的听力状况,对孩子的设备进行调试维护,并持续推进康复工作,对特殊孩子进行个别化训练。王元芬表示,经过融合,主流的行为习惯会引导特殊孩子做出改变,不少已经毕业升入普通小学的孩子也能较好适应学校环境。在面向普通学校教师的培训中,王元芬会格外强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号召每个教育阶段的老师多去关注特殊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后,及时和孩子本人及其家长沟通,将一些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融合,在满足特殊孩子社会支持需要、带来平等、尊重的同时,也让教育体系结构与教育实践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与接纳性。各地都在进行一些尝试与探索。比如,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在开展基础康复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特殊儿童的艺术教育培训,设置“舞蹈”“美术”“器乐”三大类课程;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康复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则采用一种“脱敏”教法,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逐步减少家长的陪读时间、提升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性,支持特殊需要儿童顺利地从机构康复训练状态过渡到校园的学习状态。但是,多位专业人士一致认为:作为一个涉及医学、教育、社会等多个专业共同参与协作的复杂系统,当前康教中心所提供的环境仍然类似一个“温室环境”,且容量有限,只能作为转衔机构,为特殊需要儿童如何顺利过渡到普校、特校的学习进行探索。告别温室迎接独立成长虽然道路迂回,但毋庸置疑的是,融合教育正在曲折中前进,螺旋中上升。义务教育基础更加坚实,做到了特殊儿童“全覆盖、零拒绝”,各类资助项目、资助标准也不断提高。非义务教育稳步发展,借助禁止歧视、单独考试、单列计划、单独录取等方式,让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留得住、发展好。据了解,仅在2019年,全国就有12362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2053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要真正夯实“融合教育”基础,还需要教育部门联合多部门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专业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等支持保障工作,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多的上升通道。宁夏回族自治区残联康复教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建议,完善多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建立一套共通的沟通系统和对话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吸纳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中来,让公共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她坦言:“如果康教中心不再有特殊儿童报名了,就说明孩子们的特殊需求和社会大环境可以无缝衔接了。”多地的教育部门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各级政府积极落实《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特殊教育人群的资金投入。至少在每个旗县区建立一个特殊教育资源管理中心,配置足够的特教教师,并对普校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巡回指导,将资源教室有效利用起来。在教学上,采取“同教材、同进度、异要求”的教学原则,根据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性评价。王晓红表示,轻度的特殊儿童少年可以完全融入社会,与正常人一样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度的特殊儿童少年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选择一些手工类、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重度的特殊儿童少年也可以到社区参加阳光家园的庇护性就业。与此同时,一些公益组织成为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益补充。不少城市出现了无声火锅店、共融咖啡馆,以及吸纳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免费帮助残疾人销售手工艺品的助残公益实体店等。而像大狼这样的亲历者也在通过QQ群、媒体等渠道积极发声,为特殊孩子争取更多权益。这让特殊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少了几分担忧。杭一鸣说,尽管他还是会因为轩轩的教育问题产生困扰,但轩轩的前途基本是光明的,不管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还是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他都有望掌握谋生的本领技能。一位妈妈也告诉记者,她的儿子曾在超市当众上厕所,她窘迫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谁料,一位售货员主动帮她解释,周围的人也从猎奇、鄙夷变成了包容、理解。采访中,还有一位家长打电话给正在复习考研的女儿,此前,因为弟弟患病的缘故,姐姐选择了医学专业,还不止一次提出,“哪怕不结婚也要照顾弟弟一辈子”。但现在,这位家长告诉自己的女儿:“别再想弟弟的事情,去做自己想做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弟弟会有出路的。”

刑名

考研还是出国?父母反对一定是坏事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去向。不论考研还是出国,都只是一段过程,而不是终点。父母的反对 一定是坏事吗在生涯发展的道路上,当遭遇父母的反对该怎么办呢?有人和父母据理力争,说服了父母,有人拗不过父母,听从了家里的安排。小爱的父母学历不高,都是生意人,家境不错。她还有个成绩优秀的哥哥,从北京某著名高校毕业,现在电视台做摄像。哥哥是父母的骄傲,小爱一直告诉自己要表现更好才是,不能让哥哥给比下去。小爱很想出国留学,但遭遇了父母的反对,经过一番探索和尝试,她同意了父母的意见,并且对处理结果还挺满意的。这个过程要追溯到小爱上大学期间。她节假日不断去各地旅行,领略祖国风光。暑假期间参加各种志愿项目,当国际志愿者,到贵州参加支教,让自己的经历更加丰富。在课业上,小爱也没有放松,学习努力,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逐渐地,她形成了一种习惯,忍受不了自己闲下来,觉得那样是浪费时间,辜负了青春年华,似乎总是奔走在证明自己的路上。大学里,很多人在准备出国,她也产生了这个想法,当和父母谈及此事的时候,父母问了一个生意人常问的问题:“你花了这么多金钱和时间,会有什么回报?还不如早点结婚生孩子来得实在,女孩子等不起,还是不要读那么多书比较好。”按照惯常的思维来看,父母这样的说法太功利了,90后女生听了肯定要跳起来。小爱当然无法认同父母的观念,但她没有急躁,知道激烈冲突于事无补,于是更趁机理清自己的思路。她想到,目前似乎确实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说明出国能够带来什么回报。她目前主要的想法就是“出去看看”,具体学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行业,没有想太多。所以,当她跟父母谈起“出国回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就是说不清楚。因为对这些职业的发展路径模糊,所以在父母看来,说服力自然不够。站在父母的角度而言,好像就是花钱投资了一个虚无飘渺的项目,显得不靠谱。于是,她暂时放下了出国的想法,开始把精力放在了寻找发展方向上。在大三暑假,她来到一个特殊教育的辅导机构,帮助自闭症儿童和唐氏综合征的孩子,照顾他们的起居和活动。这段经历让她突然发现,对比其他一起工作的义工,面对残障儿童,她心里完全没有不耐烦、恐惧等负面情绪,而是非常喜欢他们、接纳他们。她希望未来的工作能够跟小朋友打交道。升入大四新学期,小爱专门选修了学前教育系的课程,尤其是特殊教育。她还准备找机会到其他类型的幼儿园去实习,再次确认自己真的喜欢跟小朋友一起工作。她不断做更多准备,希望在毕业时到一个更好的幼儿园平台去锻炼自己。我问她:“暂时放下出国的事情,感到遗憾吗?”她说:“有一点失落。但是我想,这也是个好事情,让我有机会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虽然暂时不出国了,我其实还是奋斗在自己的路上。等我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向、时机成熟时,我还是一定会出国深造的,那个时候我会更加笃定,有信心。我也跟父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也觉得这样比较合理。”后来,我们还一起讨论了她做幼教工作之后,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出国,比如申请国际上的特殊教育公益组织的资助,通过游学访问的方式到国外的幼儿园参观学习,在讨论中,她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涯道路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其实,当她还在犹豫是否要出国的时候,也走访了身边的很多同学,包括出国的、考研的、就业的。她只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出国(考研、就业)?”她发现,有很多出国的同学,都和她一样有跟风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出国比在国内读书“更高级”,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更高级一点呢?很多人因为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为了便于申请,就学了别的专业,去牌子更好看、但自己就读的专业实力并不强的学校……同样,读研的同学也不乏这样的人,看到别人考研就考研,或者,只是觉得研究生学历比本科学历更让人感到踏实吧!她决心不做一个迷糊跟风的人,后来的探索经历让她理解,能够感受生活,明确自己理想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盲目出国或考研,看上去顺理成章,但很多问题只是被暂时藏起来了而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去向,但不论考研还是出国,都只是一段过程,而不是终点。在此推荐大家看一本书《你的灯亮着吗?》这一本很小很薄,却很经典。它通过很多小案例告诉大家,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前,需要有系统的思维。先定义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这是谁的问题?这是真的问题吗?真正的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吗?如果解决,最多有多少种解决方案?当遇到父母反对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需要问自己:这是我的问题还是父母亲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真的问题吗?真的问题在哪里?如果我找到了真的问题,这个问题除了目前的解决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被问过,即使你暂时出国、考研成功,很可能在毕业的时候依然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一个不知道要去哪里的人而言,总是容易遇到困难。实际上,这些困难不是外界给的,而是自己的思路造成的。当你真的笃定要去某个方向,你会找到资源和支持的,甚至原来的障碍也变成了支持。(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副教授)

梦回头

关注自闭症|需求缺口大,专家:毕业生从事特教比例越来越低

童童坐在第一排左上角,背挺得笔直,一动不动,眼睛却耷拉着;阳阳坐在另一张桌子的右下角,动个不停,一会儿用手蒙着眼偷看,一会儿站起身,伸长手臂指着远处,嘴里发出“哧哧哧”的声音。陈保芹前后穿梭在班级里,唤醒童童,安抚着阳阳,还要顾着班里其他20多个孩子读写画画。这是她每天都要面对的场景——30多个5-6岁的孩子中有4个孩子有自闭症,他们或吵闹不停或长久地安静,而她要想办法让这些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孩子走出来,跟别人交流,融入集体。陈保芹作为一名融合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班上的自闭症学生,需要付出更多耐心。但与自闭症儿童的数量相比,能教自闭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的教师并不能满足要求。10年教过四五十个自闭症学生“一年4、5个,十年下来,大概40到50个。”陈保芹跟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算了算,自己带的第一批自闭症孩子,现在应该都初中毕业了。2009年,陈保芹辞去了做了10年的小学老师,从河北来到北京,成为北京最早一批融合教育幼儿园之一的北京现代艺术幼儿园的幼教老师,一做就是10年。最初负责大班的普通孩子,有教师经历的她还能得心应手。4年后接触自闭症孩子时,真正的考验才开始。自闭症也称孤独症,主要症状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有人形容“他们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沟通,他们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美丽可爱却行为怪异刻板”。“一开始融合教育、自闭症就是个谜,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陈保芹说。虽然是师范院校毕业,但上世纪80、90年代,她上学时国内高校特教专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面对有交流障碍的特殊孩子,刚开始的几年,陈保芹常陷入崩溃。“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有攻击性的孩子,他对饱腹感反应迟钝。”看着孩子一口接一口吞咽大包子,陈保芹着急,“男孩子虽然饭量大,你想六岁能吃多少?他吃四五个还要吃。”必须要让孩子停下来。陈保芹蹲下来柔声说“不吃了,不吃了,吃饱了喝汤”,结果刚开口,孩子一拳打到她鼻梁上。“特别难受,但是你要能体谅他,他控制不了自己。”陈保芹说,对自闭症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理解和包容。在融合教育中,陈保芹关注的,是让自闭症孩子和普通孩子互相接纳,打破围墙。“小孩子其实更单纯,自闭症孩子刚到班上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可能会察觉一些不同,比如问我为什么他们做事比我们慢。”陈保芹说,“这些时候引导他们去帮助自闭症孩子,他们往往特别乐意,突发奇想很多办法去帮忙。”在陈保芹看来,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跟自闭症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候,孩子们心里就撒下了同理心的种子。陈保芹小心地照顾这群孩子,每天孩子到了幼儿园门口都会给他们一个拥抱。一天,一个自闭症孩子进门后主动搂着陈保芹脖子,说早上好。这对自闭症孩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从事特教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事实上,像陈保芹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能教自闭症儿童等特殊儿童的教师依然短缺。云南网2016年报道,云南省特教教师缺口已达4000多人;2017年,江淮晨报报道,安徽自闭症特教老师仅四千,全省缺口高达2万人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推算,我国自闭症人数或超过1000万, 0-14岁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可能超过200万。北京睿智全纳教育康复中心主任黄晶晶跟澎湃新闻算了一笔账:一般而言,孤独症最好的康复模式是自闭症患者与特教老师“1对1”或者“1对3”,再不好也是“1对5”。“如果按照1:5计算,200万自闭症儿童至少需要40万自闭症老师,而目前国内相关机构拥有的教师数最多5万,这还仅仅是机构的老师。至于能提供融合教育的老师,我国几乎是处于起步阶段。”黄晶晶说,虽然近年来特教行业在加速发展,特教的一些分支方向也设立了自闭症研究,但她看到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一般,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会有至少一半都会不做这个方向”。“有一部分人转行了,不做这个行业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我们当时考的是小学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所以到了普通小学。另外还有一部分直接考研了。”从杭州师范大学特教专业毕业后,“90后”张类思看到,40多个人的班级,只有几个的同学在继续做着和特教相关的事情。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新设特教专业,张类思不顾家长反对,进入杭师成为该专业第一批新生,毕业后,他进入北京一家自闭症干预机构工作。她认为做特教是有意义的事情,但要有耐心并做好面对可能长期看不到教学成果的挫败感。目前特教专业的招生情况如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学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苏雪云介绍,华师大招生情况不错,但第一志愿报的可能不是那么多。报考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专业可能了解不是很透彻。“关键是毕业生从事特教行业的这个比例越来越低,这是一个趋势。”苏雪云说。英国杜伦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为哈佛法学院残障事业发展项目编写两本融合教育手册的青年特殊教育从业者倪震告诉澎湃新闻,目前他看到大多数特教没有编制,特教助理没有归属感,资源老师(负责对特殊儿童个别辅导的老师)缺乏职业晋升途径。倪震认为,特教助理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由学校雇佣,也应该成为学校师资团队的组成部分,但事实上特教助理一职往往由特殊孩子的家长充当,或者家长雇人去做。“雇的这个人肯定也不是学校内部的人事,不能提供教育。他提供的东西是跟学校脱节的,无论你有多专业,因为你不是教育团队的一部分,在极少情况下,特教助理能和学校真正能打成一片。”倪震说道。倪震认为,目前专职的资源教师很少,“即使聘到了专职的资源教师,也会有一些别的问题,比如普通老师职称可以往上晋升,但资源老师在教育体系里没有职称序列”。他认为,目前资源教室硬件没什么问题,主要是软件方面,缺少人才支持和师资培训的体系。黄晶晶认为,目前对于自闭症教师教学缺少规范,“上课比较随意”,建议出台相关规范条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