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栖小镇产业分析|特色小镇研究皆重失之

云栖小镇产业分析|特色小镇研究

云栖小镇产业分析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现状分析、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本次报告由中哲咨询研究院提供,报告由word和ppt两个版本组成。欢迎各位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与分享。产业分析 · 发展模式:综合以上分析,云计算产业园应以政府为主导,以阿里云为引领构建发展云计算平台,作为产业核心,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互为支撑,完善服务服务外包和配套服务产业。形成一个核心,三大体系的产业发展框架。产业分析 · 发展目标 :本产业园发展的目标定位:以云计算为产业核心,以 “创新、科技、人文、生态”四元互动机制为特色,结服务配套,打造完整的云计算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实现“云企业集聚、云产业完善、云研究领先、云技术高端、云服务一流、云人才高地”的发展目标。产业分析 · 空间布局:功能布局以”云企业孵化——加速——集聚——总部”的发展路径为主要功能轴线,以美院、云栖学院科研教育功能、人才公寓居住配套功能、云会议中心会议展示功能、云栖Block商业配套功能为多点依附主要发展轴,形成群星捧月之势的功能空间布局。此外,转塘配套组团和双浦配套组团分别在南北为云栖小镇主体产业区提供居住服务配套功能。产业分析 · 空间布局:云计算产业园将成为集云计算研发办公、商业配套、科研院校、云服务办公、企业孵化、会议展览、配套社区等多种功能业态于一体花园式的产业园区。规划将对各类业态作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项目策划,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类业态的建设比例:1)云计算研发办公(35%)为云核心企业提供优质的研发办公环境;为加速完的中小型企业搭建完整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更为完整的企业成长路径资源,同时吸引更多涉云企业入驻;2)商业配套(18%)以小镇样式为主题元素,打造环境优美、服务感受丰富的特色商业街区;3)科研院校(12%)结合现有企业,做好云计算研发,技术创新,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汇聚人才资源;4)云服务办公(10%)为中小型企业、个人办公提供灵活、便捷的办公形式,既降低运营成本,又可分享强大的外部优势;5)企业孵化(10%)对创业创新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进行孵化,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6)会议展览(8%)为云计算成果提供展示功能及对外交流的功能;7)配套社区(7%)为云计算人才提供环境优美,便于交流的活力社区。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中国特色小镇成功案例简述-杭州云栖小镇产业分析部分,需要往期的研究报告可以直接关注公众号“中哲咨询”即可获取

再接再厉

旅界专研|《2019中国旅游特色小镇业态创新报告》(附报告全文)

编者按:当下,旅游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产品供给由稀缺转为过剩,资源为王让位于产品能力为王,游客需求从单一化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和细分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的趋势,为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投入更多精力,对旅游产业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为此,新旅界推出《旅界专研》栏目,甄选专业智库、领军企业、行业大咖等机构或个人的研究成果,以期搭建行业智力交流的平台,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蓄力。2019年12月8日,由中国旅游协会、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芜湖市鸠江区人民政府、新华联集团承办,鸠兹古镇及新旅界执行的《中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大会暨芜湖鸠兹古镇全面开放活动》在芜湖丽景酒店举行。 大会活动聚焦小镇文游发展、新华联文旅产业历程等内容,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文旅企业代表、文旅投资商共聚一堂,献言献策。由新旅界研究院编制的《2019中国旅游特色小镇业态创新报告》,在本次大会上发布,巅峰怡广基金董事总经理、怡广新旅界总裁高磊对报告做了详细解读,以下为现场实录: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发布《2019中国旅游特色小镇业态创新报告》。整个报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是回溯一下特色小镇的政策发展以及主导思想; 第二是总结中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特点; 第三,归纳和总结了六大特色小镇的业态创新路径; 第四,旅游特色小镇的四大运营管理趋势;第五,对旅游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做相应的研判。特色小镇发展政策及主导思想从时间轴上来说,特色小镇起源于2015年,浙江省率先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以后,得到中央的认可,而后在全国推广。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特色小镇过度地产化和产业空心化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2017年和2018年,发改委等部门再次明确了特色小镇的概念和发展政策。 比如,再次重申要重视产业的发展; 在空间范围上,规定了在三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在一平方公里左右。从2017、2018再到2019年,各地涌现了很多的特色小镇,在安徽也出现了像合肥三瓜公社这样的电商小镇,也出现了雕刻时光小镇,各地都出现了特色小镇的创建热潮。我们认为,“三生融合”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即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具体来看,第一,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有了主导产业才能形成相关的产业链,再聚集相应的人流,形成特色产业的集群; 第二,要有生活,要给原住民、产业、以及产业带来的人群和游客提供相应的宜居空间; 第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保证整个生态的完好性。那么,如何如何定位旅游特色小镇呢?旅游特色小镇分为很多类型,比如休闲商业主导型、自然资源依托型、服务主导型。 还有一些本身就是一个古镇、古城。 从结构框架来说,它由产业+文化+社区组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它的特色功能。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特点那么,中国的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有怎样的特点呢?从整体情况来看:旅游特色小镇数量多、规模大,已进入发展快车道。从地区来看,省级旅游特色小镇创建如火如荼。 在本次研究报告中,我们分析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特色小镇创建情况,其中,有19个省区市发布了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经统计,一共有334个旅游特色小镇,占特色小镇总数的比例达到35.05%。 这其中,山东省、广东省和安徽省的旅游特色小镇创建数量位列第三。从资本端来看,近年来新建或拟建的文旅项目以特色小镇和文旅综合体居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的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新旅界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18-2019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文旅特色小镇签约或开工项目116个,拟投资总金额达到1.04万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将近90亿元。可见,文旅特色小镇是在整个投资环节当中占比最大,明显高于文旅综合体,比景区投资、主题乐园投资以及其他文旅项目投资都要高出很多。从开发主体来看:众多头部企业参与,跨界融合塑造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新格局。一方面,在众多参与者中,跨界企业成为旅游特色小镇重要投资方。 比如,在各省区市特色小镇名单中,据可统计数据显示,跨界企业主导和参与的项目占比达61.73%; 另一方面,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民营资本成为重要投资力量。 根据对2018-2019年上半年旅游小镇投资事件的投资方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民营企业投资旅旅特色小镇变得非常活跃。从小镇组成部分来看:以旅游为主导、多元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旅游特色小镇产业生态。文化是旅游特色小镇的内核,文化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动漫、演艺,或者是其中的一些组合,文化+旅游成为特色小镇业态组合的核心。 同时文旅小镇还可以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体育、大健康等产业做广泛的融合。最后,从接待规模、游客评价、经营效益等方面来看,旅游特色小镇消费市场火爆,正引领旅游市场发展新浪潮。旅游特色小镇六大业态创新路径那么,旅游特色小镇的业态打造有 什么逻辑呢?第一是:以特色景观为基础,形成第一吸引力。我们认为,景观是旅游小镇的第一吸引力要素,是吸引客流、构建消费场景的基础所在。 同时,景观打造是旅游小镇营造的第一步工作,借势、修复、新建等手法均可使用。 此外,景观从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活动场景上,又能够带来各种各样的衍生。第二是:以特色文化为灵魂,构筑吸引力内核。文化是灵魂、是核心,是塑造品牌和打造持久生命力的关键,而文化可融入到景观、建筑、活动、商品、消费等各个方面,形成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比如鸠兹古镇挖掘徽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度假小镇,甘坑小镇提炼客家小凉帽文化开发系列文化产品。第三是:以特色活动为血肉,充实体验,延长停留时间。活动是吸引游客参与和互动的重要因素,是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重要因素。 一个特色小镇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游客的导流和引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每天都能够有比较高密度的活动,就能够让游客在整个小镇的游憩和游览过程中,得到比较丰满的体验。另外,从全年的时间轴来说,我们其实可以古为中用、洋为今用,借势借力,既可以用好地方的文化,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节庆或者周边的某一些节庆,比如说乌镇的戏剧节成为了乌镇的文化名片,我们也可以引入像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等和在地文化结合,做出比较好、比较吸引眼球的产品。第四是:以特色消费为抓手,打造网红、潮牌,吸引游客,沉淀消费。回头十年看古镇、看古街,非遗展示、小吃、义乌小商品是很多古镇主力业态。 当前,90后、0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消费结构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新潮消费已深入人心,日渐成为旅游小镇的必备业态,能起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里可以简单归纳为六个经济: “她经济”即以女性为主导的经济,在旅游出游决策当中,女性主导占86%左右的配比,迎合女性的诉求就能够吸引或者在她出游决策当中占很好的优势; “儿童经济”即现在需求高涨的亲子游的需求; “潮经济”主要是针对年轻人;还有“粉丝经济”、“养生经济”等。还包括,二次元走进旅游特色小镇,带来时尚和活力; 网红业态也成为小镇打卡重要推动力。第五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活、延展小镇业态内容和表现形式,虚拟现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科技均具备在旅游小镇落地的场景。第六是:以跨界融合为源泉,打破线性思维,多维发展。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精神性,可以广泛跨界和融合,这为业态创新提供了无穷的资源和途径。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旅游小镇增添内涵,丰富活动,打造核心竞争力。旅游特色小镇的运营管理趋势那么,说完了业态打造,旅游特色小镇要如何运营管理呢? 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点。第一是:“门票经济”模式面临拐点,开放式运营助力流量和营收双增长。一方面,旅游小镇要满足度假消费需求,“门票经济”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旅游小镇要注重业态组合,商业模式的组合设计要求必须开放式运营。第二是:由自营向自营、授权、租赁、联营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平台式模式发展。平台化运营才能整合到最优化的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强强联手,构筑最佳的业态组合。 同时,伴随着多主体参与运营,服务更多元,形式更灵活,游客的满足度也会不断提高。第三是:参与式运营可以极大扩充小镇活动内容,形成强大的社群吸引力。比如让游客、商户、居民都成为小镇的运营者,通过UGC的形式生产活动和内容。这里可与大家分享:阿那亚“始于度假、终于社区”的参与式运营模式。 阿那亚依托完善的度假资源,打造优质社群,提供交流共享平台,通过提高服务效率及品质,实现业主圈层内的资源流动与整合。第四是:5G应用,数据驱动决策,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这是技术发展赋能旅游,也是精细化运营的要求,能对游客的消费明细、活动动线、行为特征、体验质量等数据进行收集和量化分析,形成精准的游客画像。这样的案列很多,比如可以借助“一部手机游云南”的模式,建立一部手机游小镇的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在应用端可以简化为小程序,通过微信等入口进入,从而创新服务。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趋势那么,旅游特色小镇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呢? 我们归纳总结了四个发展趋势。第一是:旅游特色小镇未来品质还将继续提升。我国旅游特色小镇还处于较为初期的发展阶段,开发层次还不够深入,高质量小镇产品缺乏。 从需求端看,旅游小镇消费市场潜力依然很大。 未来,经过市场优胜劣汰的升级过程,行业的整体品质还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是:旅游特色小镇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没有文化的小镇是没有前途的。未来旅游小镇发展中,文化元素的凸显将对产品业态打造、品牌构建、客户粘性等产生巨大推力,“文化+”将成为旅游小镇的共同关注点。第三是:未来旅游特色小镇的业态将呈现度假化的趋势。伴随着度假客群和消费比重将持续增长,在产品业态体系打造方面,形成有多元业态组合的一站式休闲度假地成为旅游小镇的发展路径。第四是:运营社群化。未来旅游小镇目标客群营销、产品迭代、活动管理、价格管理、会员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将呈现出圈层化、社群化特征,而这些社群会为特色小镇提供更好的支撑。报告参编人员:黄志远,杨佳旭,陈倩。致谢:新华联文旅发展

实事

社科院发布《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现代制造类小镇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社科院今天(6日)发布《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就特色小镇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显示,现代制造类小镇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近800家。其中,现代制造类小镇数量最多,占比22%,并且质量较高的特色小镇也较多。《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副主编孟则介绍,现代制造类小镇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孟则表示:“必须要有产业,必须要有人在这生活,经过我们的评价现代制造类小镇的优势就是在特色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上。制造业小镇的特点就是往高端装备制造上发展。”未来,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将更加明晰,走向集聚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主编、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育华表示,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因地制宜,防止“千镇一面”。黄育华表示:“一提到建设小镇很多地方立刻说要搞景区,其实是不必要的。从产业的方向导入还是从生活的角度导入,要因地制宜。文化是特色小镇的灵魂,这不仅包括历史文化,也包括创新文化,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化、差异化优势,形成小镇核心竞争力。”

创造者

枣阳市杨垱镇精准扶贫特色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枣阳市杨垱镇司庄村“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9月,笔者有幸随枣阳市扶贫办深入到杨垱镇,对该镇精准扶贫特色主导产业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农业产业扶贫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杨垱镇位于鄂豫两省四县市交界处,版图面积189平方公里 ,全镇辖42个村(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20650户78135人,贫困发生率为5.19%。建档立卡贫困户1835户4018人,现已脱贫779户2141人,其中2014年脱贫247户752人(低保162户497人,五保5户6人,一般贫困户80户249人),2015年脱贫215户654人(低保120户366人,五保11户11人,一般贫困户84户277人),2016年脱贫170户383人(低保80户210人,五保10户12人,一般贫困户92户258人),2017年脱贫147户352人(低保66户175人,五保32户33人,一般贫困户50户124人),未脱贫为1056户1877人(其中五保户520户561人、低保户325户795人、一般贫困户211户521人)。全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共有 1237户,目前12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劳务输出64人,发展旱稻1453.05亩,桃树种植38亩、薄荷137亩,养殖肉牛90头、山羊336只、肉猪381头、禽类2853只,种植蔬菜159亩,稻虾共作20亩。我镇现共有奖补人员312户985人,奖补资金达38.6602万元。二、主要做法与亮点(一)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扶贫产业发展。杨垱相对来说,区位优势不明显,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特色产业欠缺,是农业大镇还不是农业强镇,多年来守着良田万顷,没有把农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群众依赖思想和观望心态严重。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普遍,严重依赖政府;部分基层干部对产业脱贫充满期待,但有想法没办法缺能力,只好抱持观望心态。为此,镇委坚持以“抓扶贫、促发展、惠民生”为目标,立足“建设美丽乡村,做强农业大镇”的定位,找准短板,稳中求进。通过“三资清理”摸清家底,组建专班多次深入各总支各村认真调研,听汇报、看现场、谋出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宏观指导。结合精准扶贫政策专门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明确提出指导意见。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夯实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实现村级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良性运作模式,积极引导农户发展产业项目,促进适度化规模经营,逐步形成示范效应。吸纳带动周边村组农户规模发展,形成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领群众投入到产业化发展大潮之中,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全省美丽乡村试点村桃园村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加快全村全面小康建设。 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良性运作模式,村成立志杰专业合作社,由村组干部共同集资45000元入股,由村集体经营,村组干部无偿义务劳动。一是发展种植业,2017年秋播起在五、六组迁村腾地的108亩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年可收入8万元;集体合作社以每亩500元从村民手中流转140亩已全部种植薄荷,年可收入14万元。二是发展蔬菜大棚等特色种植。争取扶贫资金新建蔬菜大棚4个,日常由村组干部轮流无偿劳动,吸纳本村有劳动能力的8名贫困户在活路紧忙时参加劳动,每天支付最低50元工资,发展草莓等时鲜蔬菜水果种植,引进工业辣椒种植,目前已签订种植服务合同,全部投产后,年可收入20万元。三是发展特色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利用村集体堰塘,今年计划发展20亩的莲藕和泥鳅共养基地,在堰塘提坝种植红叶石楠、杨柳和桃花、菊花等观赏树木花卉,形成身边有花有果,池塘上有荷花、中有莲藕、下有泥鳅等鱼类的集特色养殖与观光旅游休闲场所,年可收入8万元。四是发展服务业。村集体合作社主动为村民提供农作物等产供销全程技术指导和加工销售等服务;同时盘活村集体资产,村里10口机井统一由集体经营,每口机井每年可为村民提供200亩农田农业用水所需。通过这些服务,年可收入10万元。全村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计划实现增收60万元,2019年可达到80万元,2020年将突破100万元,待集体经济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村集体将实现为村民分红的目标,实现全村群众利益最大化,争取全村及早实现全面小康。(二)找准产业项目,聚焦产业规模发展。杨垱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大镇,种植业、畜牧业、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依托农业优势,聚焦产业发展是切合我镇实际的脱贫致富之路。为此,镇委镇政府明确要求,各村干部要以市场为导向,因村制宜、因地制宜,找准产业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承包、招商引资等方式,兴办一个产业项目,成立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立足优势,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农产品市场,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努力实现农产品商品化率和群众收入双提高。加快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培育,通过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等增收渠道,形成村村有富民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产业增收新格局。以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因人施策推动就业创业,把“输血”扶贫变成“造血”扶贫。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滚动发展、规模发展的良好局面。如我镇2016年引进的枣阳佰世盛禾薄荷专业合作社,在仲庄村建立基地,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依靠市场发展薄荷产业,薄荷亩产10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在3000-3800元之间,是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收入的3-4倍。2017年以来因势利导,在仲庄村发展薄荷种植面积达1700亩,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薄荷种植达8000余亩。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确定了最低保护价,每公斤3.2元。该项目已带动115户贫困户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三)抓实五方会商,建设扶贫产业工程。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三乡工程”,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五方会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抓好产业,壮大产业,实施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建设扶贫产业工程,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发展壮大产业项目的同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我镇引进枣阳市振泰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在中心社区建设万头养牛场,企业充分利用村土地资源,村依托企业优势,形成企业+合作社+支部+农户的模式实现共赢。振泰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占地200亩,总投资1.25亿元,新建牛舍、秸秆综合利用场、青贮池、有机肥加工车间、办公楼和晒场等配套附属设施11万平方米,建成集肉牛养殖,秸秆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秸秆养牛示范场。项目采用“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存栏肉牛5000头,年出栏肉牛8000头;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3000万元,每年就地消化4万吨农作物秸秆,带动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带动全镇养殖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依托和振泰天龙牧业有限公司技术合作,中心社区牵头成立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公司代理青贮玉米的种植和推广等相关服务,通过示范种植,积极引导农户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逐步形成规模,已与振泰天龙秸秆青贮饲料肉牛养殖公司签订3000亩青贮玉米种植合同并带动全镇种植,目前全镇已发展种植5000余亩。青贮玉米生长周期短,收割方便、简单。对部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合作社代理服务,实行包种包收,可有保障地增加农户收入。目前合作社已带动80余户贫困户种植260多亩,均签订代理服务协议。青贮玉米每亩可产4000公斤青贮饲料,按照合同约定价每公斤0.25元,每亩可收入1000元,比传统种植玉米每亩收入800元增收200元,仅此一项可为群众增收100万元。青贮玉米收获期至少比传统玉米种植提前20多天,可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收割,避免出现2017年连阴雨天气导致玉米无法收获农民损失惨重的情况发生。青贮玉米收割由合作社负责联系,公司集中统一收割转运贮存,仅此一项既可为农户每亩节约人力收获和机械转运成本费用150元左右,又可提前腾地腾茬备耕为秋播生产和农作物耕种安排创造更好条件。同时合作社按照合同约定,按照每亩青贮玉米60元代理服务费,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各方共赢,公司利润、合作社收益、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共同增长,共同推进产业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成扶贫产业工程,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四)完善服务保障,提高扶贫产业成效。我镇坚持把扶贫政策落实和为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提供完善的服务作为抓好扶贫工作的重点,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纳入党委政府精准脱贫整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积极性。引导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提高扶贫产业成效。2017年,杨垱镇经多方努力,成功引回马庄村能人张自忠返乡创业,投资9000万元建设三千亩虾稻共作基地,成立忠瑞小龙虾产业合作社,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并带动贫困户劳务输出18人,月增收1500元。我镇立足“四个创新”,积极引导,全力推动,实现稻虾共作产业遍地开花、突破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落到实处,在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思路创新,奠定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基础。杨垱镇地处鄂西北,是典型的旱包子,镇内大小水库10余座, 虽有一定储水能力,但是十年九旱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认为创造性的发展稻虾共作是完全可行的。为此,积极开展宣传,出台优惠措施招引客商,引进小龙虾养殖新技术。思路一变天地宽,该镇马庄村在外经商的张自忠能人回乡成立忠瑞稻虾共作合作社,创建了300亩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试养成功后带动其他客商和农户积极发展稻虾共作,奠定了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基础;二是模式创新,拓宽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渠道。杨垱镇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既可以土地入股,也可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既可以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也可以采取单纯合作社经营模式,还可以农户个人养殖;既可以发展稻虾共作,也可以发展稻蛙共作,还可以发展稻蟹、稻鳅等共作;既可以在大田养殖,也可以利用堰塘和河滩地养殖等多种模式,激发合作社和农户发展稻虾共作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拓宽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渠道,推进规模发展;三是管理创新,实现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目标。忠瑞稻虾共作合作社采取现代企业运行模式,摒弃传统的半年种田半年闲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从场地选址、人员配备、技术培训、操作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激发合作社社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探索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争取市场话语权,实现利益最大化,保证合作社高效运作,快速发展。 既保障了社员的收益,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目标;四是推广创新,形成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效应。在推广稻虾共作产业上,我镇注重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及小龙虾养殖新技术的推广,用事实说话,用效益说话,形成突破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效应。截止目前,该镇已有马庄村、孙岗村、史庄村、孙寨村、高店居委会、仲庄村和石台寺村等7个村68户农户发展稻虾(蛙)共作产业或小龙虾养殖1500余亩,每亩净收益8000余元,是传统种植业收入的20多倍,带动3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五) 强化责任管理,保障产业良性发展。加大产业脱贫考核权重,加强督查指导,实行严格考核问责。今年,镇委抓住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契机,对没有发展思路、安于现状、不胜任的村主职干部进行劝退,制定《村支部书记履职尽责工作项目清单》,下达集体经济目标任务,对集体经济无项目、无进展、无实效的进行问责,必要时组织调整。同时针对各村上报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清单,成立督办专班,天天看、月月转,倒逼干部日思夜想,操心着急,工作上心、责任上肩。对制定产业本着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为目标,做到管三代,看长远。高店居委会是省级贫困村,在原书记主任辞职后,两委班子积极履职,把扶贫工作当做中心工作,争取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今年从市财政局和扶贫攻坚指挥部等多方筹集资金40万元,建起了收购仓储和晾晒场,购置了地磅、打捆机和粉碎机等设备,搭起了收储平台。还动员村组干部和有能力的村民,以参股形式,成立了中药材合作社。合作社出资10万元,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艾蒿种苗和收割服务并签订收购协议,确定了最低保护价。合作社今年第一批已收购艾蒿、薄荷达80000多斤。目前该居委会艾蒿和薄荷种植面积已达500多亩,带动贫困户种植200余亩,亩产1200斤,全年亩纯收入达2000多元,比传统的玉米、小麦种植增收5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增收10万元。三、存在问题杨垱镇农业产业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帮扶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主导产业基地辐射带动人数有限。如该镇特色产业中草药-薄荷种植,产业的规模较大,重点以仲庄村龙头,辐射全镇大面积种植,达到了5000多亩,涉及1000多户。虽然今年薄荷亩产实现了10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在3000-3800元之间,是传统粮食作物种植收入的3倍。但是在价格上很不如人意,由于仅仅是有种植合同的、质量标准达标的是按保护价(1.5元/斤)收购的,其他大多数无合同的收购价格明显低于保护价,最低时0.6元/斤。出现了往年最低保护价成了今年最高价,因此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品质参差不齐也不能够满足协作企业的加工需求。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加工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2、主导产业基地辐射力弱,对贫困户带动能力、帮扶能力也较弱。如中心社区的“振泰天龙牧业”的万牛养殖项目,农户种植青贮玉米为企业提供饲料原料的确比常规庄稼收入要好一点,但是优势不是太明显,主要原因还是收购价格较低。常规苞谷杆、花生秧、黄豆杆、麦杆、稻谷秧等二次利用可以做饲料原料的收购价格是160元/吨,而高品质饲料原料-青贮玉米收购价为200元/吨,经济收益500元-700元/亩,两者对比经济收益优势不太明显。青贮玉米优点是只需种植,公司统一收作,故更适合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适应性面窄。3、贫困户自身素质普遍低、“小农意识”严重,影响扶贫产业的主体发展。比如在“虾稻连作”、“蛙稻连作”“生态大棚采摘园”等项目中,由于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贫困户整体参与率不高,仅仅满足于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参与其中,而不是作为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受益人群过窄,受益程度过浅,仅仅是满足于脱贫,离致富还有差距。四、意见建议按照“产业支持、龙头带动、加工流通、特色高效”的原则,在推动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全面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建议。首先,深入调研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在主导扶贫产业-“虾稻连作”、“蛙稻连作”、“生态大棚采摘园”、“工业辣椒种植”、“薄荷种植”、“青贮玉米种植”等项目中,贫困户的养殖种植技术是一个很大的薄弱环节,贫困户多数是劳力参与,技能参与的不多。因此,建议在贫困户的“扶贫扶智”上,下大功夫。比如在涉及农户最多、面积规模是大的“薄荷种植”项目中,如何能够产出高品质的薄荷,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增加产量,就今年的行情来说,同样都是薄荷,价格有1.5元一斤的,也有0.6元一斤的,在这个品质问题上应该仔细探讨下,建议请相关专家把把脉。第二、积极探索财政性投入形成资产民用、民管、民受益的管理运行机制。比如马庄村和孙岗村的“虾稻连作”主导产业中都有贫困户以劳力的形式参与协助管理,是否可以把已经运行成熟了的部分虾池承包给有管理经验的贫困户,政府在资金政策上支持、产业带头人给予技术、销路支持呢?比如桃园村依靠扶贫奖补资金建立起来的7.8亩“生态大棚采摘园”,能否直接承包给该村有经营能力贫困户经营,镇村党组织提供技术、销路支持呢?以这种形式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三、拓展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在该镇已有5000亩的薄荷种植和已有1000亩的青贮玉米种植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大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薄荷种植在本镇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种植技术上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今年受行情影响,“增产未增收”的情况普遍存在,能否直接引进“薄荷精油提取企业”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现有高品质的饲料原料-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仅供应万牛养殖项目,属订单农业。虽然销路没有问题,但是价格较低,与传统作物相比,经济效益优势凸现不太明显。同时常规作物的秸杆作为饲料原料也普遍得到回收,质量虽然差一点但是量大,所以青贮玉米价格受到冲击也是正常。青贮玉米和常规作物秸杆价格相互影响与制约,基于此,能否同样引进此类项目的深加工企业,把青贮玉米和常规作物秸杆转化成为更高附加值的饲料?同时考虑把这两种饲料做成知名畅销品牌不仅对内而且还能够对外销售?第四、引进科技人员,提高服务能力,在“扶贫扶智”上下大功夫、真功夫。完善农业人才引进制度,吸引专业化人员前来杨垱投资创业,全面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实验、示范和推广等合作。加强扶贫技术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第五、加快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让精准扶贫户“家家有产业,户户脱贫奔小康”。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对流转其它农户土地的贫困户和对流转贫困农户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给予一定的补助。(注明:该文数据参考于枣阳市杨垱镇相关扶贫资料;文中观点仅代表笔者个人看法。)

哓哓不休

行业观察 | 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现状及分析

特色小镇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10月由浙江省领导在参观云栖小镇时,表示“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之后,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培育 1000 个特色小镇。作为文化形态为主要面向而诞生的特色小镇,成为了吸引力较大的投资新领域、发展的新目标、城镇化的新方向,同时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平台。文旅特色小镇相应的政策整理:1、2016年07月,下发首个国家层面政策文件《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文旅小镇;2、此后,各部委、地方政策密集出台相应政策,特色小镇进入了国家层面全面推广的新阶段;3、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4、2016年10月与2017年1月,住建部分别与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将给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5、2017年8月,住建部公布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6、2017年12月,发改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出台《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规范特色小镇的建设,防止变形走样。从目前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支持力度还是特别巨大的,无论是在政策导向、资金支持、贷款优惠都为各级政府发展特色小镇提供了比较大的便利。让文化融合旅游,打造IP模式的小镇对于文旅小镇而言,客流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何解决客源成为头等大事。而 IP 被认为既自带流量,又可以促进全产业链的延伸,成为文旅小镇争抢的稀缺资源。IP和文旅小镇怎么融合?整合有以下3种案例:IP+ 特色小镇这类文旅小镇自身没有 IP ,而是借助外部的 IP 获得客流,促进小镇文旅产业的发展。这类小镇典型代表有横店影视小镇。横店影视小镇以横店影视基地为基础,是集影视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创意旅游综合体。2017 年全年接待游客高达 1872 万人次,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不相上下,其原因就在于借力影视 IP 和背后的粉丝经济。众多大片和热播剧在此拍摄,产生了巨大的明星效应。背后的粉丝经济带动了电影小镇的猎奇观光旅游。而旅游业又推动了当地餐饮、酒店、特产等其他商业的发展。 2017 年,横店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 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 倍。IP 特色小镇这类文旅小镇多是先看重当地现有成熟或有潜力的 IP ,将其提炼、包装,再围绕这些 IP 开发相应的文旅小镇项目。这种类型的文旅小镇较多,包括古北水镇、良渚文化小镇、冯小刚电影公社、绿地少林功夫小镇等。下面以古北水镇为例:古北水镇的核心文化是古镇文化,项目采用「IP群+文化场景体验」的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古北水镇包含景区主题和司马台长城两大部分。作为北方传统民居的代表,古北水镇还融入了八旗文化、杨家将等历史、文化和传说,成为一个 IP 集合体。 2017 年古北水镇营业收入 9.79 亿元,同比增长 35.16%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 275.36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89% 。特色小镇IP这类文旅小镇志在打造自己的IP资产。其中包括了迪士尼小镇、中华恐龙小镇和恒大童世界。下面以迪士尼小镇为例:华特迪士尼是全球领先的多元化国际性家庭娱乐公司,旗下拥有米老鼠、白雪公主、赛车总动员、星球大战、玩具总动员等众多影视 IP 。每一个 IP 背后的人物、故事、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共同构成了「家庭、欢乐、阳光」的「迪士尼」大 IP 。这些 IP 与迪士尼小镇之间形成共赢效应。海量 IP 为小镇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和客流量;而小镇成为游客在现实世界亲密接触 IP、进而加深对 IP 喜爱的载体,同时,小镇也是 IP 周边产业变现的重要渠道。上海迪士尼小镇开园首年(2016年6月16日至2017年6月15 日)即接待游客超过 1100 万人次。打造文旅小镇,看明白这三点很重要一、小镇风格定位亲子游的风格定位还是休闲度假的风格定位。二、地理区位选择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周围情况。三、主题文化植入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离不开切合的主题设计。而一个切合的主题设计则需要详尽的市场调研、对区域的了解、对目前形势的把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制定,需要考验项目开发人员的综合能力。平台文旅项目推荐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古城项目寻求合作一、项目介绍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远郊县,距昆明78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拨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影影绰绰

中国特色小镇总体特征|特色小镇研究

本次分享的是中国特色小镇的小镇特征。本次分享包括WORD版本和PPT版本,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文末留言区与小编进行互动。特色小镇 总体特征WORD版本特色小镇总体特征展示小镇的开发方式和开发路径。从基础、依托、手段、引擎目标、盈利核心展开。最终形成三点归结:旅游、产业和地产。以特色产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为基础前提:产业资源依托:环境资源核心:资源转化将产业聚集起来形成规模,将环境保护起来开发利用创造宜居条件,将产业和环境结合起来同市场需求向协调,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坚定政策和投融资为依托产城一体化的综合开发,多个方面一体打造将旅游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小镇产业链延长形成产业聚集与房地产开发PPT版本:

打造特色小镇需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

来源:兰州日报徐晓兵日前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建设厅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在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中,不能硬性规定建设内容、让小镇承载不切实际的建设任务,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不能盲目把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详见5月24日《兰州日报》6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特色小镇正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特色小镇,“特色”是魂。特色是什么?特色就是与众不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种“特色”体现在当地丰厚的乡韵民情,体现在自身的资源禀赋,体现在因地制宜,体现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促进当地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特色小镇的魅力和生命力有赖于发挥特色。建设特色小镇,不能靠搞房地产,不能靠大规模投资来制造新城新镇,或者脱离实际的复制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否则就会导致小镇同质化、无特色依托,进而失去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特色小镇,应当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挖掘出产业、生态或人文方面的特色优势,找准产业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将小镇的产业、文化、就业、社区服务等功能有机融合。其中,重点是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强化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特色小镇的经济基础。只要有了特色产业,就业就有岗位,创业就有空间,发展就有前景,就能更好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群众安居乐业。说到底,特色小镇并不是凭空堆砌而来,而是立足于地域化的资源优势,或者是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2017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区要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特质,不能把特色小镇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在住建部要求推荐的所有特色小镇必须满足的六项条件中,特色和产业是先决条件。这就决定了,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不在于房地产的开发,而在于产业的运营。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形成产业化的特色项目,并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完备的产业链条,当然,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不可或缺。现在《意见》出台已经明确了打造特色小镇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支持做。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沉下心来,摒弃靠土地增值挣快钱的想法,踏踏实实让小镇的“特色”实至名归呢?

就不欲入

2020年浙江特色小镇产业分布情况分析(附特色小镇名单)

中商情报网讯:从2015年至今的5年间,浙江特色小镇建设迅速推进,目前已形成“22个省级命名特色小镇、110个省级创建特色小镇和62个省级培育小镇”的建设发展格局。浙江特色小镇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时尚、环保、健康、金融、旅游、历史经典领域,其中,高端制造装备、数字经济、时尚、旅游领域特色小镇较多。资料来源:浙江特色小镇官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资料来源:浙江特色小镇官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小镇产生了大效益,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亩均产出高达781.3万元,是全省规上工业亩均产出的1.55倍;小镇贡献了大产出,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总产出8741.9亿元,有20个小镇总产出超100亿元,省级特色小镇税收收入582.1亿元,有11个小镇税收收入超过10亿元;小镇撬动了大产业,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产业总产出中,数字经济小镇占21.2%,高端装备制造总产出中,高端装备制造小镇占9.0%;小镇带动了大创新,2018年,省级特色小镇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884家,众创空间数达229个。特色小镇自开展以来,成为各地热门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商产业研究院在特色小镇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拥有多个成功案例。中商产业研究院拥有十多年的产业规划咨询实践经验,重点突出可落地可执行,形成“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落地理念。中商产业研究院致力成为全国领先的特色小镇综合服务专家,搭建三产平台:产业基金、产业小镇、产业龙头;最终实现:挖掘核心竞争力,成就产业领军者。来源: 中商情报网

上海滩

干货!盘点国内外6大知名旅游小镇

乌镇:千年古镇的新蜕变乌镇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位于上海、苏州、杭州的黄金三角地带,离大三城市都不到1小时的车程。开发最初,乌镇以东栅的观光旅游为主;随后乌镇对西栅进行保护开发和基础设施改造。古镇在作为景区之前,首先是居民的居住地,在开发之前需处理产权的问题。乌镇在开发西栅时采取整体产权开发的模式,即先全资买断西栅所有原商铺和住家的房租产权,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改造和经营,规避了开发时与居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古镇过度商业化、业态同质化等问题,以此乌镇向休闲度假小镇转变。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乌镇以戏剧为入口,举办乌镇戏剧节、建造木心美术馆,把戏剧作为自身的文化特色,打造属于乌镇的IP,避免了古镇的同质化。近年来,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并入围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凭借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的连锁“红利”,不断抓住历史机遇,乌镇开始向互联网会展小镇转变。彝人古镇:平地起旧城彝人古镇始建于2004年,最初定位为商业地产项目,所以在开发之初彝人古镇便已盈利。随着本地客商及投资者对彝人古镇愈发关注,开发商从“昆明-大理-丽江” 黄金旅游线路出发,提出了通过彝人古镇项目,打造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和集散地,以此扩大彝人古镇作为商业地产项目的运营空间。随后在建设时注入了彝族文化、火把节、彝人部落、彝乡恋歌大型演出等元素,其地产属性逐渐淡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小镇。2017年,彝人古镇被列为云南省20个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彝人古镇已变成了集文化景区、旅游集散地、城市会客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同时彝人古镇也成为依托文化旅游拉动楚雄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居民就业的一个重要引擎。袁家村:从无到有的关中民俗第一村袁家村从2007年开始由村委书记带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将关中的特有民俗小吃、技艺等与现代文化创意、休闲生活方式相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年游客量过百万、收入过亿的关中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不难发现袁家村的成功要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袁家村根据资源优势,锁定民俗风情小镇定位,打造关中美食,将关中民俗文化作为核心主题发展;其次,在招商运营管理模式上,袁家村采用了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的方式,将商户经营业绩与村集体的经营收益相挂钩,并严格把控营运营管理细节,采取打分和末位淘汰的机制;最后,实行农民股份化,利用村民入股的形式,让整个袁家村的村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切身利益捆绑形成了真正的集体主义,以此促进小镇发展。达沃斯小镇: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所在地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镇,海拔1592米,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在1850年以前是一个贫穷偏远的农村,现如今,达沃斯已是国际化的高山度假胜地,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的举办地,成为了全球经济和政治精英聚集的小镇。19世纪中期,来寻求政治庇护的德国医生发现达沃斯的空气干爽清新,是各种肺病患者最佳的疗养地,达沃斯小镇逐渐闻名于世。随着达沃斯小镇的发展,小镇共有四大定位,分别为医疗养生胜地、国际赛事举办地、休闲运动度假胜地、国际会议集聚地,由医养产业、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业、会展旅游业四大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达沃斯小镇的发展路径为,在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基础上,以会议会展为主导产业,结合滑雪、康养旅游和体育旅游产业,使会议和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动,延伸会展旅游的产业链,使达沃斯小镇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会议会展小镇。 日本柯南小镇:动漫梦境的现实王国日本北荣町是动漫《名侦探柯南》作者青山刚昌的故乡,北荣町借助作者及其动漫作品IP,小镇上的火车站、路上的标志牌、浮雕、井盖、文创产品等全部以柯南为主题打造,运用“动漫IP+文旅小镇”的发展模式,打造了柯南旅游小镇。柯南小镇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小镇,发展成为现在全世界“柯南迷”的朝圣之地,有以下两方面原因:首先,小镇将大众熟知的动漫作品人物、场景、动漫衍生品、动漫作家等与旅游业深度结合,以此吸引旅游者;其次,小镇将《名侦探柯南》动漫IP的衍生品作为支柱产业,动漫工艺品、笔记本、手机挂件等动漫文创商品的开发售卖,为北荣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此带动小镇经济发展。法国格拉斯小镇:世界上最香的小镇格拉斯小镇是现代香水的发源地,法国三分之二的天然芳香都来自这里,诞生了香奈儿5号等世界知名香水,每年香水业为小镇创造超过6亿欧元的财富,有着“世界香水之都”、“法国香水的摇篮”、“世界上最香的小镇”等诸多美誉。格拉斯小镇原本的支柱产业是皮革制造业,因环境污染严重,于是依靠小镇的地中海气候,通过三次产业转型升级,从重污染的皮革业转向花卉种植业及香水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小镇积极打造原产地品牌形象,不断提升现有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高小镇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格拉斯小镇以香水产业为基础,向旅游延伸,建造了香水博物馆、香水工厂等景点,形成了集花田观光、香水体验、节庆娱乐活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小镇,从单一的香水制造产业结构演变成以香水制造和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结构。不难发现,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有以下四方面:首先,基于小镇的资源优势及地理位置选址是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小镇的选址需注意两点,第一,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最好位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的周边,距这些城市2小时车程以内。第二,具有良好的资源,可以是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是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名人故里等资源。其次,特色IP的植入是文旅特色小镇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可从以下三方面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IP:第一,借助外部IP获得客流,如日本北荣町小镇借助动漫《名侦探柯南》的IP,打造柯南旅游小镇。第二,提炼包装当地现有或有潜力的IP,如乌镇将江南水乡与戏剧节相结合,打造乌镇名片。第三,根据已有的IP资产打造小镇,如迪士尼小镇。再次,产业导入及产业链的延伸是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在产业导入时,根据小镇的资源及产业特色或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然后将主导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扩大小镇的影响力。最后,长期可持续的运营是小镇发展的保障。可通过股权激励或整体产权开发、统一运营的方式调动商户及居民积极性,共同推动小镇发展。

特色小镇蓝皮书:特色小镇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新手段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特色小镇蓝皮书:中国特色小镇发展报告(2018~2019)——中国特色小镇竞争力评价》发布会6日举行。蓝皮书认为,特色小镇是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关系协调的新手段,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产业上,特色小镇要求“特色”产业,即在小镇自身优势基础上,因地制宜挖掘当地产业资源潜力,规避了产业同质化竞争。在“产城融合”上,县域经济以县级区域为载体,产业布局分散而不集聚,并未重视城镇的发展。特色小镇既要有产业依托,也注重绿色发展、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因此,特色小镇不仅转变粗放式增长方式为绿色发展方式,以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发展,还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