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8年钾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钾肥项目“走出去”势在必行傥然不受

2018年钾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钾肥项目“走出去”势在必行

2018年钾肥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我国国产钾肥原料来源于卤水、固体矿、海水、难溶钾。进口钾肥主要来源于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以色列、德国等。2018年的钾肥国产量为917万吨,进口量为730万吨,出口量为20万吨,供应量为19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747万吨。整体看,我国钾肥供给对外依存度较高,2018年钾肥自给率为52.5%;我国可溶性钾资源非常贫乏;故目前而言,50%左右的自给率是一个较为良好的数据,但保持50%左右的自给率,会愈发艰难。2018年钾肥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钾肥主要分为资源型、加工型和钾化工3种类型。其中资源型主要包括氯化钾、资源硫酸钾、硫酸钾镁和钾硅(钙);加工型主要包括硝酸钾、加工型硫酸钾和磷酸二氢钾;钾化工主要包括碳酸钾、氢氧化钾、焦磷酸钾、食品级KCl和氯酸钾。2018年,资源硫酸钾产量为237万吨,加工型硫酸钾产量为190万吨,氢氯化钾产量为68万吨,在钾肥总产量中分别占比25.85%、20.72%以及7.42%;分别排位第一、二、三。境外钾肥项目分析我国可溶性钾资源非常贫乏,主要分布在青海和新疆等偏远地区;以我国2017年钾矿储量和2018年钾肥产量数据计算,开采年限有限,而且钾肥产量近几年已经开始出现拐点,今后几年可能会出现更大的下降,这是我国建立境外钾肥基地的核心依据。境外钾肥项目主要有30个项目,分布在11个国家;如下图所示,目前我国截至2018年,我国钾盐“走出去”已经有20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运行经验;未来随着开采资源的进一步匮乏和项目经验的逐渐丰富,可预见到将会有更多钾肥境外项目开建。我国钾肥供需预测(1)我国钾肥供给预测我国钾肥总的供应量约在2000万吨,主要分为国产量、进口量和境外量。第一,预测2019年国产量在900万吨左右;2020—2025年,国产量会因为钾资源的减少而逐步下降,到2025年会下降到600万~700万吨。第二,预测2019年的进口量在800万吨左右;2020—2025年间钾肥进口量会继续保持增长,2025年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第三,在政策环境比较稳定的国家,2019年会有境外钾盐项目开始建设,因其产品质量优,特别适合氢氧化钾、食品级氯化钾等精细钾化工企业的需要,因此只要有产品产出便会得到快速发展。2019年回哺到国内的氯化钾主要还是老挝,约20万吨。预测2025年后每年有300万吨以上产量回哺到国内。(2)我国钾肥需求预测我国目前唯一缺少的钾肥品种是氯化钾,约50%需要进口。在出口量方面,随着钾肥出口关税的降低,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多,出口量,特别是颗粒钾肥和加工型水溶型钾肥的出口量会有一个上升,估计会上升到40万吨。在总市场需求量方面,2019年表观消费量在1800万~1900万吨,会与2018年基本持平或增多。随着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实现,“配方肥”和“有机肥”应用的普及,今后我国钾肥的消费量会趋于稳定或将继续稍有增长。今后5年,表观消费量可能会增长到2000万吨以上。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钾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来源: 前瞻网

卢格

纯碱期货上市系列报告一纯碱概况及产业格局展望

..走势评级:纯碱:震荡报告日期:2019年11月08日★纯碱概述:纯碱,又名苏打,成分为碳酸钠,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轻碱主要用于日用玻璃行业、洗涤剂和食品行业等。重碱主要用于生产平板玻璃,国内计划上市的纯碱期货的基准交割品为符合国标II类优等品的重质纯碱。无机盐领域根据行业的不同选择使用轻碱和重碱。目前,制碱工艺主要分为合成碱法和天然碱法,世界纯碱产能中合成碱法约占三分之二,天然碱法约占三分之一。合成碱法分为氨碱法和联碱法。天然碱法制碱的上游为天然碱矿,氨碱法制碱的上游是原盐和石灰石,联碱法制碱的上游是原盐和合成氨。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是轻碱和重碱,重碱由轻碱加工转化而来。联碱法生产纯碱会产出副产品氯化铵。★纯碱产业格局及展望:2010年工信部出台《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对新(扩)建纯碱项目设定了准入门槛,限制纯碱产能的过快增长。2013年起,纯碱落后产能退出力度加大,产能利用率开始提升。2015年以来,纯碱行业产能利用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84%-88%之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纯碱行业产业格局主要有五大发展趋势:第一,新建、扩建项目受产业政策限制,未来几年纯碱新增产能预计有限;第二,行业准入门槛导致新建产能投资金额大,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第三,由于新增产能受限,未来纯碱企业的发展重心将主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结构方面;第四,受制于国内产业政策的限制,预计未来走出去的纯碱产能会逐渐增加;第五,近年来环保监管持续趋严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合成制碱法面临瓶颈。长期看天然碱法制纯碱将在国内纯碱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1纯碱概述1.1、纯碱的定义、分类和用途纯碱( Soda Ash),又名苏打,成分为碳酸钠,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其化学成分都是碳酸钠,但物理形态不同:轻碱密度为 500-600kg/ m3,呈白色结晶粉末状;重碱密度为 1000-1200kg/ m3,呈白色细小颗粒状。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途主要包括以下领域:一是建材领域,纯碱是平板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二是化工生产领域,纯碱广泛用于制造硅酸钠(俗称泡花碱、水玻璃)、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氟化钠、重铬酸盐等产品;三是印染冶金领域,纯碱充当纺织物生产过程的软水剂,或是用作冶炼的助溶剂、选矿的浮选剂以及炼钢的脱硫剂等;四是食品加工领域,纯碱作为面食添加剂,也可作为主要辅助添加剂应用于味精、酱油的生产。1.2、纯碱的生产工艺目前,制碱工艺主要分为合成碱法和天然碱法,世界纯碱产能中合成碱法约占三分之二,天然碱法约占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合成碱法还是天然碱法,生产出来的纯碱均为轻碱,轻碱经再加工制得重碱。国内纯碱企业的重质化率一般在 40%-60%,即生产线产能设计决定最高可将 40%-60%的纯碱产能加工转化为重碱,在这一比率内,纯碱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和轻重碱价格决定产出的轻重碱比例。合成碱法分为氨碱法和联碱法。氨碱法生产工艺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得氨盐水,再通过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最后将碳酸氢钠煅烧,即得到轻碱。氨碱法生产中用到的氨气来自于合成氨厂,二氧化碳来自于石灰石煅烧。联碱法是将合成氨生产与纯碱生产联合,利用合成氨厂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联碱法产出纯碱的反应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同样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再煅烧碳酸氢钠产出纯碱。由于和合成氨厂联合生产,联碱法反应中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由合成氨厂直接提供。因此,联碱法中无需再进行石灰石煅烧等一系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天然碱法工艺的应用受限于资源的地理位置、供应等基础条件,与其他两种主流生产工艺相比,最大优势在于成本较低。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碱矿只分布于美国、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非洲南部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土耳其和中国是主要的天然碱法生产国。1.3、纯碱上下游产业链天然碱法制碱的上游为天然碱矿,氨碱法制碱的上游是原盐和石灰石,联碱法制碱的上游是原盐和合成氨。制碱的燃料主要是动力煤,个别企业也会用到天然气。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是轻碱和重碱,重碱由轻碱加工转化而来。联碱法生产纯碱会产出副产品氯化铵。轻碱主要用于日用玻璃行业、洗涤剂和食品行业等。重碱主要用于生产平板玻璃,国内计划上市的纯碱期货的基准交割品为符合国标II类优等品的重质纯碱。无机盐领域根据行业的不同选择使用轻碱和重碱。洗涤剂和氧化铝行业的部分下游企业可以根据纯碱和烧碱的价格变化对窑炉进行改造更换投料,降低生产成本。2纯碱产业格局及展望我国纯碱工业始于 1917 年天津永利碱厂的创办,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自 2003 年起,我国纯碱产能和产量开始持续位居世界第一。2010 年我国纯碱产能突破 2500 万吨。2014 年,我国的纯碱产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3135 万吨,产量达 2515 万吨。在产能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受金融危机、政策调控、产能扩张等因素影响,纯碱行业产能利用率自2008年起下降至 90%以下,并于 2010 年降至 80%以下,纯碱行业随即进入调整期。2010年工信部出台《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对新(扩)建纯碱项目设定了准入门槛,限制纯碱产能的过快增长。2013年起,纯碱落后产能退出力度加大,产能利用率开始提升。2015年以来,纯碱行业产能利用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84%-88%之间。近年来有资金和地域优势的大型企业在新建及扩建装置。2015年至今,国内纯碱总产能变化不大,但行业集中度增加,拥有大型装置的企业在市场波动中抗风险的能力增强;而小产能企业环保成本极高面临淘汰风险,被责令整改或者直接关停,近年来中小企业加速退出。目前,我国年产能在百万吨及以上的企业共有 12 家,产能合计达到 1760 万吨,占总产能的 56%;产能在 50-100 万吨之间的中型企业 13 家,总产能 835 万吨,占比 27%;50 万吨以下的小企业 19 家,产能合计 520 万吨,占比 17%。我国纯碱行业现有的大型生产集团共有四家,分别是唐山三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金山化工集团和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家集团占全国总产能的比例分别是10.91%、8.44%、6.42%和5.78%,合计超过31%。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纯碱行业产业格局有五大发展趋势:第一,新建、扩建受产业政策限制,未来几年纯碱新增产能有限:纯碱装置新建周期超过两年,新建、扩建又受到相关政策限制(新建产线要求及投资金额较高),未来几年纯碱新增产能有限,据了解,之前因搬迁停车的江苏德邦60万吨和甘肃金昌25万吨年产能的纯碱装置在2020年底可能投产,除此之外,2020年没有新增产能。新建或扩建纯碱项目将主要以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进行,预计未来纯碱企业产能扩张的主要方式:拥有手续指标,改扩建现有纯碱产能;通过收购已有纯碱项目手续或退出产能指标,建设纯碱项目;兼并重组现有纯碱生产企业。第二,行业准入门槛导致新建产能投资金额大,有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2010年,工信部发布《纯碱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扩建纯碱项目应符合下列规模要求:氨碱厂设计能力不得小于120万吨/年,联碱厂设计能力不得小于60万吨/年,天然碱厂设计能力不得小于40万吨/年。据了解,新建120万吨氨碱法产能投资额约13-14亿左右,新建60万吨联碱法产能投资额约15亿左右。虽然40万吨天然碱法投资额仅6亿元左右,但国内天然碱矿较为稀缺,天然碱法新建产能依然有较大难度。行业准入门槛导致新建产能投资金额变大,对小企业负担较大,未来产能或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企业趋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第三,纯碱行业发展重心将主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结构方面:由于新增产能受限,未来纯碱行业的发展重心将主要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结构方面,越来越多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行业自动化水平,提升含盐量、颗粒度等质量指标要求。纯碱行业未来有望通过技术进步优化生产工艺,调整产品结构,向精细化和高端价值产品方向发展。第四,纯碱行业产能或将逐渐走出去:之前国内纯碱生产企业对于发展海外纯碱项目,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受制于国内产业政策的限制,未来走出去的纯碱产能或会逐渐增加。2019年,天辰公司-土耳其卡赞天然碱项目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型项目,未来或有更多纯碱企业投入到海外纯碱项目的建设中。第五,长期看天然碱法制纯碱将在国内纯碱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2018年我国共有 44 家纯碱生产企业,采用联碱法生产的企业数量最多,共有 29 家,大部分企业的产能低于 100 万吨,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和重庆。2018 年我国联碱法企业产能合计 1516 万吨,占比 49%。我国采用氨碱法生产的企业有 12 家,大部分企业的产能高于 100 万吨,主要分布在青海、江苏和山东。2018 年我国氨碱法企业产能合计 1419万吨,占比 45%。我国以天然碱法生产纯碱的企业有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桐柏海晶碱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锡林郭勒苏尼特碱业有限公司。这三家企业同属于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 年,天然碱法产能合计 180 万吨,占总产能的 6%。相较化学合成法,天然碱法制纯碱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生产成本低、毛利高、投资少、不排废渣和废液)。对比国内三种生产工艺的代表性上市公司的毛利情况来看,使用天然碱法的远兴能源的毛利率明显高于使用化学合成法制碱的其他两家企业。2012-13年是纯碱行业景气度最低的阶段,14-15年许多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其中联碱法企业的退出产能约占70%,主要是受联产的氯化铵价格低迷的影响,联碱法企业亏损面更加严重。而天然碱法企业的受影响程度不大,2012-13年依然保持较高毛利率。虽然当前国内天然碱法的产能占比只有6%,但我们认为长期看天然碱制纯碱将在国内纯碱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我国并不缺天然碱矿,目前我国共探明天然碱矿储量约 1.45 亿吨,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土耳其,但产能和规模远远低于美国,仅有180万吨/年。我国早期天然碱开采与加工方式基本是手工作坊、靠天吃饭,70年代之后采用传统的苛化法工艺,污染严重。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天然碱工艺多年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谈不上大规模发展;80年代以来天然碱多项技术瓶颈陆续被突破,并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天然碱为主的产业集群。近年来环保监管持续趋严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合成制碱法面临瓶颈,未来天然碱制纯碱将在国内纯碱行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2019年远兴能源1000万吨天然碱项目开始启动,一期包括400万吨纯碱产能和100万吨小苏打产能,规划3-5年内建成,此项目投产后将明显提升国内天然碱法的产能占比。来源: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反复

EEO全球财经周报|美疾控中心:美国已接种超过1亿剂新冠疫苗;欧盟宣布延长疫苗出口禁令;日本将对韩国产碳酸钾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美国:| CDC:美国已接种超过1亿剂新冠疫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2日表示,美国已经接种了超过1亿剂新冠疫苗。CDC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获准在美国使用的三种疫苗中(辉瑞疫苗、Moderna疫苗和强生疫苗),约有1.01亿剂疫苗已被接种。总统拜登11日呼吁各州在5月1日前让所有美国成年人都有资格接种疫苗,并宣布美国人可以期待在7月4日的假日期间进行邻里聚会。高级官员称,预计拜登还将宣布额外部署4,000名现役士兵,协助疫苗接种工作;并开设一个网站,供美国人查询疫苗接种地点。(来源:华尔街日报、路透社)| 耶伦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2年恢复充分就业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8日表示,参议院通过的1.9万亿美元的新冠援助方案应该会让美国经济在2022年恢复充分就业。耶伦在接受MSNBC采访时说,“预计目前的资源将真正推动非常强劲的经济复苏。我预计,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经济就能恢复到疫情前的充分就业状态。” 耶伦重申,她预计这些支出不会导致经济过热,从而带来高通胀和高利率。耶伦指出,如果没有上述援助立法,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就业市场可能需要到2024年才能复苏。12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1.9万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美国众议院10日以220票对211票,通过了该援助法案。(来源:华尔街日报)| 美国去年房屋净值套现再融资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据按揭贷款巨头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的数据,去年美国住房所有者利用房屋净值套现1,527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42%,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去年,一些借款人将套现再融资视为一种缓冲经济不确定性的方式,另外一些人则希望建造或重新装修房子。房主可以用来进行再融资的房屋净值也更高:尽管房价在经济衰退期间往往会下跌,但在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期间却大幅上涨。据按揭数据公司Black Knight Inc.的数据,在约2.8万亿美元再融资贷款的推动下,贷款机构2020年发放的按揭贷款规模创下纪录。(来源:华尔街日报)| 阿斯利康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在美国申请疫苗紧急使用授权消息人士12日告诉路透,阿斯利康正准备在本月晚些时候或4月初申请其新冠病毒疫苗在美国的紧急使用授权(EUA),届时将积累到足够的数据来判断疫苗的有效性。消息人士称,该制药商在1月份给超过3.2万名志愿者注射,现在有至少150例新冠病例的数据。阿斯利康公司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疫苗已经在欧盟和许多国家被批准使用,但尚未得到美国监管机构的批准。欧洲多国暂停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因出现接种后形成血栓的病例。 (来源:路透社)| 东盟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量突破400万日本海事中心汇总了2020年日本、韩国、中国、东盟等亚洲18个国家和地区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量。结果显示,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的装船量显著增加。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来自东盟的运输量达到401万个,比上年增加16.1%,首次达到400万个大关。来自东盟国家的装船量份额也增至21.9%,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越南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装船量大增24.8%,达到199万个;泰国的装船份额为4.1%,增加0.3个百分点。2021年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发往美国的集装箱中,东盟装船的份额达到23.3%。(来源:日本经济新闻)欧洲:| 欧盟宣布延长疫苗出口禁令欧盟(European Union)12日表示,正在延长允许成员国阻止疫苗出口的机制,将该制度延长到6月底。该机制允许成员国在获得欧盟批准的情况下,阻止此前与欧元区签署疫苗供应合同的公司,向大多数非欧盟国家出口疫苗。(来源:华尔街日报)| 丹麦暂停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此前有接种者出现血栓案例丹麦卫生部门11日表示,将暂停接种阿斯利康(AstraZeneca)新冠疫苗14天,此前有报道称,接种该疫苗的人中出现多起血栓案例。丹麦卫生部门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丹麦和欧洲医药部门正在密切关注新冠疫苗的接种情况,既包括较常见的轻微副作用,也包括可能出现的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丹麦卫生部门表示,国家卫生委员会将等待欧盟药物部门调查阿斯利康疫苗与所报告血栓病例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欧盟药品监管机构批准强生的单针剂新冠疫苗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研发的单针剂新冠疫苗,11日获欧盟药品监管机构批准使用。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表示,强生的疫苗在预防感染新冠方面安全且有效,预计将在第二季度开始分发这款疫苗。美国已于上月底批准了强生疫苗。(来源:华尔街日报)| 欧洲央行将加快购债步伐欧洲央行在11日的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称,在近期借款成本上升后,预计未来三个月将以更快的速度实施1.85万亿欧元的购债计划,并维持关键利率不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该央行采取的行动旨在应对不受欢迎的债券收益率上升,该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更高的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目前欧洲央行正寻求提振该地区疲弱的经济。(来源:华尔街日报)| 退欧后实行新贸易关系第一个月 英国对欧盟进出口均大幅下滑英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英国与欧盟建立新贸易关系的第一个月,英国对欧盟的进出口均大幅下降。1月份不包括非货币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对欧盟的商品出口下降了40.7%,进口下降28.8%。但是,国家统计局此前就曾警告称,由于COVID-19大流行对贸易量造成打击,难以区分1月数据是新的海关安排造成的影响,还是退欧的影响。(来源:路透社)日本:| 菲律宾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传播至日本日本厚生劳动省12日发布消息称,2月从菲律宾抵达成田机场的一名男性感染了新型变异新冠病毒。据称,这是首次在菲律宾以外地区发现该病毒。据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介绍,该变异毒株与英国发现的毒株,在相同的部分发生变异,可能传染性较强。此外还出现了可能会抑制免疫和疫苗效果的变异。感染者是2月25日从菲律宾抵达日本的60多岁男性,没有症状,在成田机场的检疫中确诊为阳性。(来源:共同社)| 兵库与福冈鸡蛋和鸡肉恢复对香港等地出口日本农林水产省9日宣布,关于此前因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而停止的兵库县和福冈县鸡蛋和鸡肉出口,已面向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恢复。两县还可向越南出口鸡肉。香港是日本鸡蛋和鸡肉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20年的出口额合计接近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占到对全球出口的近9成。发生禽流感的其他15县出口目前依然继续暂停。(来源:共同社)| 日本央行正考虑放弃每年购买6万亿日圆日本股票ETF的计划日本《每日新闻》11日报道称,作为料将在3月18日至19日会议上进行的政策评估的一部分,日本央行正考虑放弃每年购买6万亿日圆日本股票ETF的计划。该报道未给出消息来源。报道称,鉴于基准日本股指最近已升至30年高点,日本央行或许会就ETF的购买采取更灵活做法。日本央行当前的政策是,原则上每年购买约6万亿日圆的ETF。为应对新冠疫情,购买额度已暂时提高至每年至多12万亿日圆。| 日本将对韩国产碳酸钾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日本财务省11日发布消息称,将临时对韩国生产的化工品碳酸钾征收反倾销关税。日本财务省的关税及外国汇兑等审议会,汇总了关于韩国不当低价出口碳酸钾,对日本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报告。日本3月内将在内阁会议上通过相关政令,政令发布后的4个月里在目前关税(3.9%)的基础上加征30.8%。碳酸钾常用作液晶面板等玻璃类产品的原料。(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进口小麦价格将上调5.5%日本农林水产省10日表示,自4月起把进口之后出售给面粉企业的小麦价格平均上调5.5%。中国大量收购美国和加拿大产小麦,最大出口国俄罗斯提高小麦出口税,再加上对美国中西部寒潮影响小麦生长的担忧,多重因素下国际小麦行情上涨,日本因此决定调价。这是日本2个半年期以来再次上调小麦价格,平均价格将上调至每吨51930日元。(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丰田章男称日本去碳化进展缓慢将影响就业日本汽车工业会会长丰田章男(丰田汽车社长)11日表示,如果中央政府在电力结构等方面去碳化进展缓慢,汽车行业的竞争力衰落,“将影响70万至100万人的就业”。他主张有必要通过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两方面力争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碳中和”。丰田强调,2019年度有482万辆车用于出口,相当于日本国内汽车产量约一半,如果这一部分消失,不仅将损失最多100万人的就业,还将失去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64亿元)的贸易顺差。(来源:共同社)| 日本2月446家企业破产 创近50年新低东京商工调查公司8日发布消息称,2月的日本全国企业破产数(负债额1000万日元以上,约合人民币60万元以上)为446家,较上年同月减少31.5%,连续8个月同比减少。因新冠疫情而推出的实际无利息无担保贷款等公共支援继续发挥功效,创下近50年来的2月破产数新低。负债总额为674亿日元,减少5.3%。东京商工调查公司负责人指出:“因新冠疫情长期持续而债务过多的中小企业也很多。由于业绩恢复需要时间,破产数大概迟早会转为增加。”(来源:共同社)其他:| 世卫组织授予强生疫苗紧急使用授权世界卫生组织(WHO)12日授予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研发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授权,并将其加入Covax计划,该计划旨在确保低收入国家的疫苗公平。与其他疫苗相比,强生疫苗的优势在于,它只需要一剂疫苗,而且不需要像辉瑞疫苗或Moderna疫苗那样,储存在超低温环境下。后两种疫苗需要间隔几周注射两剂。(来源:华尔街日报)| 经合组织:全球2021年经济预期为增长5.6%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预测报告称,2021年全球实际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6%。预计新冠疫苗的普及和美国增加的经济对策会产生效果,此次与2020年12月的预期值相比,上调了1.4个百分点。经合组织预测称,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到2021年中期前后,全球经济将超过疫情之前的水平”。 从不同国家来看,美国的2021年预期增长率为6.5%,与上次的预期值(3.2%)相比,大幅上调了3.3个百分点。中国虽比上次预期下调了0.2个百分点,但预计仍会保持7.8%的高增长。(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3月WTO服务贸易指数创纪录高位 但封锁措施或令增长势头放缓世界贸易组织(WTO)11日表示,去年年底服务贸易增长加速,但随着新增病例数激增导致多国政府重新实施封锁措施,这种增长势头似乎将放缓。3月服务贸易指数升至104.7的纪录高位,去年9月为95.6,2020年3月曾低见91.2。世贸组织表示,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集装箱航运、建筑和金融服务有关的组成其服务贸易指数的分项指标均高于中期趋势水平。相比之下,IT服务分项指标表现疲软,因美国实施更严格的封锁措施打击了计算机服务,航空运输分项指标也非常疲软。(来源:路透社)| 经济学家上调新加坡2021年增长预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经济今年的扩张速度有望超过此前预期。根据金管局3月份调查的外部专业预测人士的预期中值,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料增长5.8%。相比之下,去年12月调查中的预测为增长5.5%。经济学家将2021年制造业增长预测从4.5%上调至4.7%,此外还预计金融和保险业将扩张5.8%,而此前预测为增长5.1%。非石油国内出口料将增长6.9%,增幅高于之前预测的4.0%。(来源:华尔街日报)| 油菜籽价格涨至纪录高位 中国需求大增加剧供应压力油菜籽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贸易商在全球各地寻找货源,中国的旺盛需求加剧了油籽市场的供应压力。欧洲的油菜籽价格正在强劲上扬,泛欧交易所(Euronext)期货周一达到每吨528.75欧元的纪录高位,自2020年7月1日作物年度开始以来上涨了约40%。但是,与其他油籽市场一样,随着供应问题持续到下个作物年度,预计油菜籽价格不会大幅回落。“由于距离下一次收获的路途还很漫长,所以价格上涨的潜力仍然很大,”咨询公司Agritel表示。(来源:路透社)全球要闻前瞻:3月15日-澳洲联储主席洛威在墨尔本商业分析会议上发表讲话-欧元集团会议-欧元区财长会议-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会晤3月16日-澳洲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2021年财务报告上发表讲话-欧洲经济和金融事务理事会会议-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开始为期两天的利率会议3月17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斯希纳斯就新冠疫情召开新闻发布会-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3月18日-美联储FOMC公布利率决议、政策声明及经济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新闻发布会-英国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和会议纪要3月19日-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召开新闻发布会-俄罗斯央行公布利率决议-英国央行委员布里登就绿色金融系统报告发布活动的新阶段发表讲话(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周雨晴 整理)

道枢

大洋生物营运能力逊于同行,股权分散易遭收购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商学院实习研究员 李勋4月7日,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生物”)中小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大洋生物是一家化学原料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无机盐、兽用原料药等化学原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大洋生物主要产品包括碳酸钾、碳酸氢钾、盐酸氨丙啉、2-氯-6-氟苯甲醛等。报告期内,大洋生物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逊于同行,客户区域集中度高,但销售拓展投入少。此外,大洋生物实控人持股比例低,面临被收购风险。7月10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大洋生物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复。【企业档案】大洋生物前身为大洋有限,大洋有限在建德县大洋化工厂基础上改制设立。2009年,大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法定代表人为陈阳贵。如图表1所示,陈阳贵持股比例为11.82%,其配偶陈荣芳持股比例为3.51%,其女儿陈旭君持股比例为0.73%,陈阳贵及其直系亲属合计持有公司16.06%的股份。根据陈荣芳、陈旭君、汪贤玉、仇永生、涂永福、关卫军、郝炳炎与陈阳贵签署的《一致行动协议》,陈阳贵合计控制公司35.39%的股份。大洋生物有四家子公司,如图:此次IPO,大洋生物拟募资4.47亿元,其中,2.09亿元用于年产2.5 万吨碳酸钾和 1.5 万吨碳酸氢钾项目,两亿元用于含氟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其余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大洋生物IPO基本信息如图表2所示。一、营运能力、偿债能力逊于同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常用指标。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大洋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51次/年、10.61次/年和13.60次/年。大洋生物的可比同行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湖股份”)、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孚股份”)和浙江瀚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叶股份”)。时代商学院根据可比同行年报数据,计算出可比同行均值为18.94次/年、17.08次/年和19.34次/年,远高于大洋生物。对此,大洋生物解释称,盐湖股份的主要产品为氯化钾,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通过与大型贸易商进行合作,加快贸易产品的流通速度和市场布局,提高周转效率,再加上国内氯化钾行业一般以先款后货为主,因此盐湖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三孚股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则由于其对直销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期或者信用额度,对于经销客户一般要求先款后货,总体信用期较短。而对于瀚叶股份,大洋生物则称其主要业务为兽药和游戏产品,和大洋生物主营产品区别大,可比性不强。大洋生物的解释只是说明了各可比同行销售模式的特点以及给客户的信用期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提升作用,并没有说明其自身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可比同行的原因。时代商学院认为,大洋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低或与其销售模式与销售合同条款有关。不同于三孚股份要求经销商先款后货,大洋生物无论在直销还是贸易商销售模式下,都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销售完成后,由销售员催收货款。这种先货后款的模式降低了大洋生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时代商学院就此发函询问了大洋生物,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存货周转率方面,报告期内,大洋生物分别为8.19次/年、6.25次/年和5.68次/年,可比性较强的只有与大洋生物一样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的三孚股份。报告期内,三孚股份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77次/年、9.75次/年和10.02次/年,远高于大洋生物。由此可见,与同行相比,大洋生物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或存在存货积压的现象。若大洋生物不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升存货管理效率,恐造成营运资金短缺,加大现金流的压力。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报告期内,大洋生物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7倍、1.84倍和2.03倍;可比同行均值分别为4.19倍、4.37倍和4.09倍,高于大洋生物两倍以上。报告期内,大洋生物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90倍、1.23倍和1.32倍;而可比同行均值分别为2.14倍、2.72倍和3.51倍。大洋生物与同行均值有很大差距。二、销售拓展投入少,股权分散易遭收购大洋生物的客户主要为农药、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制造企业及贸易商,客户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报告期内,华东地区是大洋生物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区域,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04%、62.61%和56.25%。若华东客户发生经营风险或不再续约,而大洋生物短期内又无法开拓新客户,业绩恐面临下滑风险。对此,大洋生物称其正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拓展销售区域。然而,从数据上看,大洋生物在销售拓展上的投入恐不足。报告期内,可比同行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75%、6.48%和6.41%,大洋生物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66%、3.58%和3.48%,与同行相比有较大差距。大洋生物坦承,其销售人员的数量、销售人员工资以及产生的销售费用均低于可比同行。值得注意的是,大洋生物的销售费用中仅有14%—20%用于职工薪酬。工资过低或奖金激励不足容易挫伤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加大销售人员流失的风险,不利于市场拓展。此外,大洋生物实控人陈阳贵持股比例较低。根据《一致行动协议》,陈阳贵合计控制35.39%的股份,陈阳贵自公司设立以来一直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对公司决策的控制力强。但本次募资若成功,陈阳贵合计持股比例将降至26.55%。大洋生物坦承,实控人持股比例低,股权分散,使其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若未来实控人或主要股东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大洋生物的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它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捐赠者

1月19日晚间公告集锦:ST远程原实控人夏建统被批准逮捕

1月19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供投资者参考:重大公告>>>ST远程:原实控人夏建统被批准逮捕ST远程公告,近日,公司自无锡公安机关获悉,公司原实控人夏建统已因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批准逮捕。目前,公司日常经营运作正常,公司原实控人夏建统被批准逮捕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七连板路畅科技:不存在未披露重大事项路畅科技公告,公司股票连续七个交易日涨停,1月8日至1月19日累计涨幅已达96.12%。公司、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丹化科技:控股股东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 20日起停牌丹化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丹化集团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具体方式尚未确定。公司A、B股股票自1月20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两个交易日。二级市场上,丹化科技A股已连续三日涨停。北化股份:国调基金持股降至5%以下北化股份公告,截至1月14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调基金”)累计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028%。此次权益变动后,国调基金持有公司4.9924%股份,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中嘉博创: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审核通过中嘉博创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湖南投资:拟投资开发广润福园房地产项目湖南投资公告,公司拟在拥有的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地块上,投资开发“广润福园”房地产项目,开发范围为住宅及配套学校等,投资总额11.91亿元(含补交地价款约3.01亿元),施工周期36个月。大洋生物:项目先期竣工通过环保验收 碳酸钾综合产能将提升大洋生物公告,公司近日通过“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先期竣工环境保护先行验收,标志着公司碳酸钾综合产能由原来的6.5万吨/年提高到7.7万吨/年(含碳酸氢钾折合),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产能支撑。普利制药:特利加压素注射液通过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技术审评普利制药公告,近日,公司特利加压素注射液通过荷兰药物评价委员会(CBG)技术审评。目前,该药品进入荷兰和德国国家阶段的产品特性概要,说明书和标签的审核和批件发放阶段。之后该产品即可在荷兰、 德国市场进行上市销售,将对公司拓展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特利加压素可用于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紧急治疗、严重肝硬化伴腹水的1型肝肾综合征的紧急治疗。神马电力: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获审核通过神马电力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业绩>>>片仔癀业绩快报:2020年净利16.67亿元 同比增21%片仔癀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度营业总收入为65.07亿元,同比增长13.72%;净利润16.67亿元,同比增长21.27%;基本每股收益2.76元。江苏神通业绩快报:2020年净利2.29亿元 同比增33%江苏神通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5.95亿元,同比增长18.27%;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33.38%;每股收益0.47元。报告期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一方面公司整体订单比较充足,保持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年初以来国家宏观层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同时有效的费用管控也使得公司业绩有良好的增长。创新医疗:2020年业绩预亏 控股股东及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创新医疗披露业绩预告,2020年预亏3.8亿元-2.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5亿元,同比减亏。由于疫情影响,康华医院和明珠医院经营情况未达预期,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7亿元。另外,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夏英和董事长陈海军提议以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9.5元/股。天华超净: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280%-320%天华超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2.35亿元-2.60亿元,同比增长280%-320%。报告期内,公司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和医疗器械产品销售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产品销售额大增,带动了经营业绩增长。天富能源:2020年预盈约4500万元 同比扭亏天富能源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4500万元左右,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上年同期亏损4.1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供电营业区内大宗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供电负荷增加,供电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3%左右;公司供热区域内供暖面积增加,大用户工业蒸汽价格上调,电、热收入增加,导致公司利润增加。宏达新材:2020年预盈4500万至6500万元 同比扭亏宏达新材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4500万元-6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88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专网无线通信业务持续稳步推进,订单数及产量呈增长趋势,出货量稳定增长,促进了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对公司扭亏起到了关键作用。卓翼科技:2020年预亏1.35亿至1.7亿元 同比转亏卓翼科技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亏1.35亿元-1.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4721万元。某公司就2013年-2016年的合作业务起诉公司,公司从谨慎性角度考虑计提预计负债6968.7万元;客户A就违规解锁客户的产品向公司索赔2029.32万元,该项支出属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终止量子点项目,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3992万元。受国际芯片供求形势影响,四季度公司销售订单大幅下降。天和防务: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18%-21%天和防务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1.02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17.54%-21%。报告期内,公司通信电子业务订单保持了稳定增长,通信电子业务收入增长较多;同时按照军品合同约定积极组织产品生产,顺利完成产品交付,已实现军品收入确认。黔源电力: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0%-60%黔源电力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4.35亿元-4.64亿元,同比增长50%-60%。报告期内,公司“两江一河”流域来水较上年同期偏多,发电量增加,使发电收入及发电利润增加。雷赛智能: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8%-95%雷赛智能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1.7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57.98%-95.15%。报告期内,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和总线控制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在5G、半导体、光伏等新兴行业成功应用,同时在3C、雕刻、喷印等传统行业快速复苏;公司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冀东水泥:2020年预盈28.2亿至29.2亿元 同比增4%-8%冀东水泥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净利预盈28.2亿元-29.2亿元,同比增长4.42%-8.12%。报告期内,公司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水泥、熟料销量同比提升。震安科技: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70%-90%震安科技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1.55亿元-1.72亿元,同比增长70%-90%。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承接项目金额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预计公司202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945万元。陕国投A:2020年净利6.86亿元 同比增长18%陕国投A披露2020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0.47%;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17.96%;基本每股收益0.173元。公司推进信托主业转型和结构优化成效显现,主动管理型业务持续增加,受托人报酬率增加。同时,自有资金投融资业务运作收益提升。申科股份:2020年预亏3000万元-3800万元申科股份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亏3000万元-38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88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29.52万元,管理费用增加968.68万元,财务费用增加169.05万元,营业外支出增加186.52万元。天山股份:2020年净利同比预降2.19%-13.19%天山股份发布业绩预告,2020年度预盈14.2亿元-16亿元,同比下降2.19%-13.19%。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超长雨季影响,公司产品销价较上年同期下降,净利润下降;公司实施产能指标转让后,生产设施、设备及相关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公司对涉及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另外,下属部分子公司部分资产也拟计提减值。苏奥传感:2020年净利润同比预增45%-75%苏奥传感发布业绩预告,公司2020年度预盈9806.02万-1.18亿元,同比增长45%-75%。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稳定增长,管理费用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660万元。东易日盛: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158%-172%东易日盛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58%-172%。去年第三、四季度。公司大力推动工程进度及收入结转;同时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主营业务整体毛利率有所上升。公司预计报告期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2500万元至4000万元。上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2.32亿元。先进数通:2020年净利润同比预增83%-112%先进数通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净利预盈1.3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83.44%-111.66%。报告期内,公司IT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三项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来自互联网行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同比大增。另外,公司投资收益约6000万元,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500万元,剔除投资收益影响,公司净利增长31%-61%。天能重工: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5%-65%天能重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4.18亿元-4.45亿元,同比增长55%-65%。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国内风电行业高景气度机遇,风机塔架及风电相关设备的交货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实现良好增长。 公司持有的风电和光伏电站项目运营平稳,利润贡献保持稳定。攀钢钒钛:2020年净利同比预降83%-86%攀钢钒钛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盈2亿元-2.4亿元,同比下降83.09%-85.91%。报告期内,钒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截至本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减记约1.3亿元。欧普康视: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30%-50%欧普康视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3.99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30%-50%。报告期利润增长主要是销量增加、营销服务终端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当期抵扣金额增加等因素所致。增减持>>>英派斯:殷富中国及湖南文旅拟合计减持不超4%股份英派斯公告,合计持股8.57%的殷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文化旅游创业投资基金企业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殷富中国、湖南文旅系一致行动人。天际股份:新华化工、新昊投资拟合计减持不超5.98%股份天际股份公告,常熟市新华化工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9%;常熟市新昊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79%。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签大单>>>中谷物流:拟投资建造集装箱船舶 总价不超过45亿元中谷物流公告,公司拟与国内一流船厂签订不超过12艘4,600TEU国内沿海集装箱船舶建造合同,并且与相关船厂保留不超过6艘同型船舶订单选择权,船舶订单选择权由公司按照实际情况酌情决定是否行使。所有集装箱船舶含税总价不超过45亿元,从造船合同签订之日起,建造船舶将在2-4年内陆续完工交付。成都路桥:拟中标投资约6亿元项目成都路桥公告,公司拟中标江安县2020年(第二批)四面山、夕佳山镇、阳春镇、怡乐镇等9个镇13个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内容为拆除旧房并补助农户、土地复垦、土壤修复并改善和提高土壤质量等,建设工期12个月。该项目投标报价为23.77万元/亩,工程概算投资约6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的21.47%。富煌钢构:签20.34亿元工程合同 约占2019年营收54%富煌钢构公告,公司与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订《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厂钢结构预制合同》,约定由公司承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厂钢结构预制工程,项目合同暂定含税价款20.34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营收的54.4%。若项目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2021-2022年经营业绩产生较积极的影响。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月20日)

深市重要公告:南极电商:已耗资约5.26亿元回购2.2%股份南极电商(002127)公告,截至目前,公司累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5404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2.2%,最高成交价10.62元/股,最低成交价8.93元/股,成交金额5.2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ST远程:公司原实控人被批准逮捕ST远程(002692)公告,近日,公司自无锡公安机关获悉,公司原实控人夏建统已因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批准逮捕。目前,公司日常经营运作正常,公司原实控人夏建统被批准逮捕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天铁股份:中标5104万元橡胶减振垫采购项目天铁股份(300587)公告,公司中标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轨道橡胶减振垫采购项目,中标内容为橡胶减振垫,中标金额5104万元,占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的5.15%。大洋生物:项目先期竣工通过环保验收碳酸钾综合产能将提升大洋生物(003017)公告,公司近日通过“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先期竣工环境保护先行验收,标志着公司碳酸钾综合产能由原来的6.5万吨/年提高到7.7万吨/年(含碳酸氢钾折合),为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提供了产能支撑。富煌钢构:签20.34亿元工程合同约占公司2019年营收54.4%富煌钢构(002743)公告,公司与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签订《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厂钢结构预制合同》,约定由公司承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厂钢结构预制工程,项目合同暂定含税价款20.34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营收的54.4%。若项目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2021-2022年经营业绩产生较积极的影响。成都路桥:预中标6亿元江安县增减挂钩项目成都路桥(002628)公告,公司拟中标江安县2020年(第二批)四面山、夕佳山镇、阳春镇、怡乐镇等9个镇13个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内容为拆除旧房并补助农户、土地复垦、土壤修复并改善和提高土壤质量等,建设工期12个月。该项目投标报价为23.77万元/亩,工程概算投资约6亿元,约占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的21.47%。亚玛顿:获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亚玛顿(002623)公告,公司近日获得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项目为超薄玻璃物理钢化及超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完成单位包括亚玛顿、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和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宁波东力:因信披违法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宁波东力(002164)公告,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公司重组标的深圳市年富供应链有限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阶段,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利润,虚增应收款项,隐瞒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等行为,并向宁波东力提供了含有上述虚假信息的财务报表,导致宁波东力存在信披违法行为。针对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宁波东力的信披违法行为,对宁波东力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谱尼测试:子公司获批试运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谱尼测试(300887)公告,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哈尔滨市卫健委备案通过黑龙江谱尼医学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有效期三个月,试运行项目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华天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51亿元扩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规模华天科技(002185)公告,公司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51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多芯片封装扩大规模项目、高密度系统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扩大规模项目、TSV及FC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等项目。2020年年年度业绩预告:欧普康视: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30%-50%欧普康视(300595)公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3.99亿元至4.6亿元,同比增长30%-50%。报告期利润增长主要是销量增加、营销服务终端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当期抵扣金额增加等因素所致。攀钢钒钛:2020年净利同比预降83%-86%攀钢钒钛(000629)公告,公司预盈2亿元-2.4亿元,同比下降83.09%-85.91%。报告期内,钒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公司预计未来期间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截至本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减记约1.3亿元。天能重工: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5%-65%天能重工(300569)公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4.18亿元-4.45亿元,同比增长55%-65%。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国内风电行业高景气度机遇,风机塔架及风电相关设备的交货量显著增长,经营业绩实现良好增长。公司持有的风电和光伏电站项目运营平稳,利润贡献保持稳定。先进数通:2020年净利润同比预增83%-112%先进数通(300541)公告,公司净利预盈1.3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83.44%-111.66%。报告期内,公司IT基础设施建设、软件解决方案、IT运维服务三项业务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来自互联网行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收入同比大增。另外,公司投资收益约6000万元,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500万元,剔除投资收益影响,公司净利增长31%-61%。东易日盛: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158%-172%东易日盛(002713)公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为1.4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158%-172%。去年第三、四季度。公司大力推动工程进度及收入结转;同时加大成本管控力度,主营业务整体毛利率有所上升。公司预计报告期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2500万元至4000万元。上年度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2.32亿元。苏奥传感:2020年净利润同比预增45%-75%苏奥传感(300507)公告,公司2020年度预盈9806.02万-1.18亿元,同比增长45%-75%。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稳定增长,管理费用减少;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660万元。创新医疗:2020年业绩预亏创新医疗(002173)公告,2020年预亏3.8亿元-2.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5亿元,同比减亏。由于疫情影响,康华医院和明珠医院经营情况未达预期,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27亿元。震安科技: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70%-90%震安科技(300767)公告,2020年度预盈1.55亿元-1.72亿元,同比增长70%-90%。建筑减隔震行业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承接项目金额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预计公司2020年度非经常性损益约为1945万元。冀东水泥:2020年预盈28.2亿至29.2亿元同比增4%-8%冀东水泥(000401)公告,2020年度净利预盈28.2亿元-29.2亿元,同比增长4.42%-8.12%。报告期内,公司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水泥、熟料销量同比提升。黔源电力: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0%-60%黔源电力(002039)公告,2020年度预盈4.35亿元-4.64亿元,同比增长50%-60%。报告期内,公司“两江一河”流域来水较上年同期偏多,发电量增加,使发电收入及发电利润增加。雷赛智能: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58%-95%雷赛智能(002979)公告,2020年度预盈1.7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57.98%-95.15%。报告期内,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和总线控制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在5G、半导体、光伏等新兴行业成功应用,同时在3C、雕刻、喷印等传统行业快速复苏;公司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天华超净:2020年净利同比预增280%-320%天华超净(300390)公告,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2.35亿元-2.60亿元,同比增长280%-320%。报告期内,公司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和医疗器械产品销售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公司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产品销售额大增,带动了经营业绩增长。宝莱特:2020年度净利润预增433.12%-456.30%宝莱特(300246)公告,预计2020年度归母净利3.45亿元-3.60亿元,同比增长433.12%-456.30%。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健康监测业务产品销售收入及利润大幅度增长;同时公司组织各基地保障满足血透患者治疗必需的血液透析产品的需求,血液净化业务保持稳健发展。纳思达:2020年净利同比预降89.92%-93.28%纳思达(002180)公告,2020年度预盈5000万元-7500万元,同比下降89.92%-93.28%。2020年因海外疫情持续,利盟打印机业务的硬件销量、收入和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利盟计提人员整合费用约2亿元;受2020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影响,公司产生大额汇兑损失,预计汇兑损失为7.4亿元,上年同期汇兑收益约6500万元;股权激励费用比同期增加4500万元。2020年业绩快报:陕国投A:2020年净利6.86亿元同比增长18%陕国投A(000563)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15亿元,同比增长20.47%;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17.96%;基本每股收益0.173元。江苏神通:2020年净利2.29亿元同比增33%江苏神通(002438)公告,2020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5.95亿元,同比增长18.27%;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33.38%;每股收益0.47元。减持:天际股份(002759)公告,常熟市新华化工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19%;常熟市新昊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5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79%。上述股东为一致行动人。英派斯(002899)公告,合计持股8.57%的殷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湖南文化旅游创业投资基金企业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殷富中国、湖南文旅系一致行动人。齐翔腾达(002408)公告,控股股东齐翔集团于1月18日和1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4%。(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始基

公司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大洋生物IPO实控人持股占比仅35.39%

若此次募资成功,董事长陈阳贵的直接持股比例将降至8.86%,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等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也将降至26.55%《投资时报》研究员 曾津国农民老伯曾欣慰,“野火过后东灰散,明年此地又逢春”。殊不知,古人口口相传的天然肥料“草木灰”,就是被科学定义的“碳酸钾”。而今,碳酸钾也已成为食品、医药、农药和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目前,正处首发上市队列中的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洋生物) 就主营轻质碳酸钾产品。作为国内第一大轻质碳酸钾生产商和第一大碳酸氢钾生产商,其碳酸钾产能和碳酸氢钾产能分别为5.8万吨和1万吨,且产能已饱和。此次IPO,该公司预计募集4.47亿元资金,将分别投入年产2.5万吨碳酸钾和1.5万吨碳酸氢钾项目(2.09亿元)、含氟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1.98亿元)中,并补充流动资金0.4亿元。《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19年6月,大洋生物就报送了招股书。不过,由于其审计单位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其他项目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大洋生物的首发上市进程一度在2019年7月被证监会中止。一个月后,证监会恢复了对大洋生物的上市审查。近日,大洋生物更新了招股书,拟闯关深交所中小板。查阅招股书《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从营收及利润增长来看,大洋生物发展较为稳定,负债率也逐年下降。但是该公司仍存在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毛利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偏低等问题。实控人持股比例较低《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招股书注意到,大洋生物实控人持股比例并不高。具体来看,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阳贵直接持有公司531.73万股,占比11.82%,并与陈荣芳、陈旭君、汪贤玉、仇永生、涂永福、郝炳炎、关卫军共同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该公司35.39%股份。其中,陈荣芳和陈旭君分别为陈阳贵的妻子和女儿,陈阳贵及其直系亲属合计持有大洋生物16.06%的股份,该公司属于典型的家族控股型企业,但家族控股比例较低。《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大洋生物股权分散其实是历史遗留产物。2003年7月之前,前身为大洋化工厂的大洋生物由148名股东共同持有,但因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不符合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的相关规定,大洋化工厂股东会议遂确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显名股东为48人,其余100人做挂靠处置,由此产生委托持股。大洋生物股东持股比例情况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现有股份合计4500万股,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万股新股。若募资成功,陈阳贵的直接持股比例将降至8.86%,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等人的合计持股比例也将降至26.55%,陈阳贵及其直系亲属合计持股比例亦将降至12.05%,此举将进一步弱化陈阳贵对该公司的实控能力。不过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持股比例在10%以上的股东拥有临时会议权,可在限定状况下拥有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等权限。就算大洋生物日后遭遇“狙击”,陈阳贵及其直系亲属仍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大洋生物招股书亦提示风险,称公司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若实控人易主将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战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毛利率不及同行业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下称报告期),大洋生物营业收入分别为5.55亿元、5.84亿元、6.22亿元,2018年及2019年同比分别增长5.23%、6.51%,较为稳定。同期,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5.08%、29.7%、26.88%,呈逐年下降趋势。大洋生物主营业务包括无机盐产品、盐酸氨丙啉、含氟精细化学品、贸易及其他产品。其中,无机盐产品包括碳酸钾、碳酸氢钾和氯化铵,碳酸钾营收占比在52%以上。该公司目前主攻华东市场,并辅以外销。报告期各期末,华东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0.04%、62.61%、56.25%,区域客户集中度较高。同期,外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5.91%、21.66%、23.64%。虽然占比仅在两成左右,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可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些影响。2019年大洋生物毛利率为25.13%,较上年略有下滑。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3.87%、24.99%、25.75%,而同期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6.44%、29.21%、31.20%。相比之下,该期间内大洋生物毛利率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均值。大洋生物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16年至2018年毛利率情况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出入较大报告期各期末,大洋生物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49亿元、0.39亿元、1.13亿元,2018年及2019年同比分别增加-20.41%、189.74%,波动幅度较大。同期,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50亿元、0.71亿元、0.79亿元,2018年与2019年同比分别增加42%、11.27%,与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存在较大出入。此外,报告期内大洋生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也出现较大波动,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0.41亿元、0.29亿元、0.53亿元,2018年及2019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9.27%、82.76%。招股书称,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的变动主要系存货和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变动导致。报告期各期末,大洋生物存货分别为0.57亿元、0.81亿元、0.82亿元,2018年和2019年同比分别增加42.11%、1.23%。同期存货周转率分别为8.19次/年、6.25次/年、5.68次/年,呈逐年下滑趋势。报告期内,大洋生物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0.94亿元、1.30亿元、0.52亿元,2018年与2019年同比分别增加38.30%、-60%,主要由此变动造成该公司2019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爆发式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大洋生物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低于同业均值。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74次/年、8.51次/年、10.61次/年。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16.27次/年、18.94次/年、17.08次/年。尽管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上升,但仍不及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大洋生物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差额情况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销售人员人均工资偏低2016年至2018年,大洋生物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94%、3.66%、3.58%,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61%、5.75%、6.48%。可以看出,该公司销售费用率逐年下滑且较同行业平均销售费用率明显偏低。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至2018年各期末,大洋生物销售人员数量均为20人左右,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人员数量分别为225人、87人、71人,明显高于该公司。招股书也自称,公司销售人员工资及产生的销售费用亦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以2018年期末为例,大洋生物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80.28万元,20位销售人员人均19.01万元。同期,重质碳酸钾龙头盐湖股份(000792.SZ)销售费用中职工相关收入为1.19亿元,127位销售人员人均93.7万元。这可能不利于其产品的市场拓展。大洋生物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2016年至2018年销售费用率情况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勐垅沙

新材料专题报告:聚砜,机械性能优秀的耐高温特种工程塑料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聚砜材料简介:性能特殊的热塑性超级工程塑料 聚砜,英文名 Polysalfone,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 在分子主链上含有砜基和芳核的非结晶性高分子化合物,略带琥珀色非晶形透明或 半透明聚合物。聚砜是一类耐高温以及高机械强度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抗蠕变 性,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四 甲基亚砜等。聚砜并不亚于金属和陶瓷,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可超过多年来发展起 来的各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并具有超高的耐热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被誉为“超级工程塑料”。聚砜通常包括普通双酚 A 型聚砜(PSU)、聚芳砜(PASF)、聚醚砜(PES)、聚 醚砜树脂(PES)和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五种。其中双酚 A 聚砜以及聚醚砜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耐水解,耐辐射,耐热等性能,应用较为广泛。(1)双酚 A 型聚砜(PSU/PSU),略带琥珀色非晶型透明或半透明聚合物,由 双酚 A 钠盐(或钾盐)和 4,4’-二氯二苯砜缩聚而制得。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 度均高于普通工程塑料,融化温度处于 340℃-390℃之间,长期使用温度-100℃ -150℃之间。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尤其是在高温环境及潮湿空气中放置后 仍能保持良好的电绝缘性。对一般无机酸、碱、盐以及脂肪烃,醇类和油类都 较稳定,但会受到强溶剂浓硫酸、硝酸作用,某些极性溶剂如酮类,卤代烃, 芳香烃,甲基甲酰等会使其发生溶解和溶胀。PSU 的耐辐射性能良好。(2)聚芳砜(PASF),也称为聚苯砜,是透明琥珀色坚硬固体,由 4,4’-二磺 酰氯二苯醚与联苯反应制得,耐热性比双酚 A 型聚砜更加优良。热变形温度高 于 100℃,玻璃化转变温度略高,为 288℃。聚芳砜耐酸、碱、乙醇、丙酮、 醋酸乙酯、烃类、燃料油、润滑油等,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 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四甲基亚砜等溶剂。聚芳砜可用作耐高温工 程材料,与聚四氟乙烯、石墨进行混合填充后,适用于在高温、高负荷环境下 工作的轴承材料。(3)聚醚砜(PES),分子主链由醚基、砜基和亚苯基组成,由 4,4'-双磺酰氯 二苯醚在无水氯化铁催化下,与二苯醚缩合制得,呈淡黄色至灰褐色粒状物, 属于非晶态聚合物。耐热性介于聚砜和聚芳砜之间,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高 于普通工程塑料。聚醚砜的耐老化性能优异,在 180℃可使用 20 年左右。耐燃 性能良好,燃烧时不会释放烟颗粒。另外,聚醚砜易于加工成型,可使用常规 塑料加工方法。聚醚砜的机械性能是热塑性塑料中的佼佼者,其拉伸强度为 84.3MPa,弯曲模量为 2.65GPa,断裂伸长率为 5-6%。聚醚砜树脂(PES)由英国 ICI 公司于 1972 年开发,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 塑性高分子材料,是得到应用的为数不多的特种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优良的 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特别是具有可以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和 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 广泛应用。(4)聚亚苯基砜树脂(PPSU)也属于聚砜系列的化合物产品,由硫化钠和对 二氯苯反应制得的对聚苯硫与过乙酸反应制得的基本树脂组成,呈略带琥珀色 的线性聚合物,是一种无定型的热性塑料,具有高度透明性,高水解稳定性, 可以经受重复的蒸汽消毒。聚砜改性材料也在新材料中占有一席之地,现阶段大量研究机构在聚砜材料中 添加其他的材料进行共混制膜,像 PSU/ABS、PSU/PET、PSU/PBT 可以有 效地改善膜的性能。双酚 A 类聚砜材料成为继纤维素衍生物之后,现阶段最重要、生产量最大的 是膜材料,聚砜类成膜材料大致可以分为:双酚 A 型聚砜、聚醚砜、聚芳砜、 聚苯硫醚砜等几类,砜总体上呈线性大分子,分子链由砜基、亚苯基、二苯基 砜、醚基及异丙基组成,不同的基团在分子链中被赋予不同的性能,由处于最 高价的硫原子的砜基与苯基构成的二苯基砜,构成高度共轭体系,增加了分子 链的稳定性,提供大分子的热氧化稳定性、刚性、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聚砜分 子链以刚性为主,同时醚链又赋予了分子链一定的韧性、柔性、加工性、溶解 性和易流动性,而丙基则使分子链具有憎水性,同时会影响分子链的热定稳定 性。膜的共混改具有可操作性强、选材广、可变参数多等优点,能有效地改善聚砜 膜的抗污染性能、选择性、膜的孔隙率以及微观形态等,通过实验探究共混改 善的最佳操作参数可以制得在某方面具有优良性能的分离膜。由于共混改性具 有以上优点,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制备工艺:需要多阶段的高精尖技术从聚合物合成的角度来讲,聚砜产品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法纳姆(Farnham) 的亲核取代缩聚路线。聚砜的工业生产法有两种,分别是二步法和一步法。第一种是二步法:双酚 A 先与碱原位反应生成双酚 A 二钠盐,随后与 4,4’二氯二苯基砜进行亲核取代反 应。第二种方式可以一步合成聚砜:用碳酸氢钾或碳酸钾代替氢氧化钠合成聚 砜。一步法缩短合成步骤,避免脱水工序,缩短了反应时间,是目前高分子材 料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工业生产仍采取二步法。一步合成法主要分聚合工段及 后处理工段。(1)前期聚合工段中,所需要的原料有 4,4'-二氯二苯砜、双酚 A、双酚 S、4,4’ –联苯二酚、碳酸钾或碳酸氢钾等,将这些原料在常用溶剂(如二甲基亚砜、 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等)中聚合, 同时选取甲苯、二甲苯或氯苯作为脱水剂。(2)然后进入到后处理工段,利用与前段聚合工艺不同的溶剂作为沉淀剂,将 聚合后的粘稠液注入其中,此时聚砜会从聚合物溶液中分离出来,再经纯化、 干燥、造粒和包装。这一阶段中,国内生产厂常用水作为沉淀剂,国外聚砜生 产厂常用乙醇或甲醇作为沉淀剂。聚砜从聚合物溶液中分离和纯化尤为重要,它影响到聚砜的各种性能。聚合结 束后的聚合物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无机盐碳酸钾或碳酸氢钾等、反应的副产物 氯化钾、未反应的酚盐、系统和物料带来的着色金属离子及其它机械杂质,这 些无机盐很难去除,导致大部分产品灰分含量在 0.2%以上,影响其在高精产业 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对于聚砜制备的研究众多,方法各有优劣。聚砜纤维制备和聚砜膜制备均需要高超的工艺技术。目前阶段,大量聚砜膜主 要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以及表面改性技术,得到新型的聚砜超细纤维薄膜(直径 1-2um),并将其用于吸附有机染料和蛋白质。首先将静电纺丝得到的 PSU 薄 膜在 188 ℃的高温下进行热处理,这一过程可显著的提高该种材料的力学强度。 随后对其进行空气等离子处理,将聚甲基丙烯酸 (PMAA)在 Ce4+作用下接 枝在 PSU 薄膜上,从而制得 PMAA 修饰的 PSU 纳米纤维材料,使得纤维 材料表面带有大量羧基,可将这种材料应用于处理含有有机染料和蛋白质等污 染物的水质过滤领域。东华大学丁彬教授和他的团队使用蓬松的 PSU 微米纤维和极细的 PAN 纳米纤 维来作为纤维过滤膜的结构,同时在结构中使用 PEO 形成粘结结构来装配成一 种小孔径,小密度的稳定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通过多喷嘴混合静电纺丝制备 PEO@PAN/PSU 复合纤维过滤材料的典型过程。对 PEO@PAN/PSU 膜进行热 处理,PEO 的物理熔化和凝固形成了粘结构来提高结构强度。PEO@PAN/PSU 的过滤材料不仅使其成为 PM2.5 治理的一个有潜力的候选者,而且为设计和开 发适用于各种应用的稳定多孔膜提供了一个通用策略。特性优异:满足应用领域日新月异的需求聚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机械性能、抗辐射性、耐腐蚀性、耐水解性、耐 酸碱性、耐化学药品性、力学性能、低发烟性、低吸湿性、不易燃性、电性能、 高尺寸稳定性、抗蠕变性、无毒性等。(1)力学性能:作为特种工程塑料,双酚 A 型聚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 拉伸强度和弯曲程度都高于一般的工程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保持率 高,冲击强度在-60~120 ℃范围内变化不大,能承受巨大压力且保持形状不变, 适用于汽车领域。(2)良好的耐热性:以聚醚砜为例,其热变型温度在 200~220℃,连续使用 温度为 180~200℃,玻璃化温度指数为 180℃,可以在 300 °F 蒸汽中连续 使用。医用行业的器具使用前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这些特质让聚砜颇受医 用器具的青睐。(3)抗蠕变性能:聚砜可以在高温下仍然保持透明度以及超强的抗应变力,拥 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在 180°F 水中,最大承受压力为 13.8MPa(静态负荷) 和 17 .2 MPa(间歇负荷)。水温度越低,其承受压力越高:例如在 72°F 时,最大承受压力为 20.7MPa 静态负荷)、24.7MPa(间歇负荷)。 在室温 20.7MPa 压力下,经过 10000 h,聚砜的蠕变(应变)只有 1%。在 210°F、2.07MPa 的 应力下,经过 1 年后,总应变仍低于 2%。(4)高尺寸稳定性:聚砜材料不需要添加任何阻燃剂,明火点燃后能够自熄灭, 可达 UL94V—0 级(0.46mm),区别于其他大多数工程塑料,是防火安全性最 好的特种塑料之一。且在火焰中不产生烟雾,这些特点在塑料中都是少见的。(5)良好的综合电性能:该特性使聚砜类材料能够应用在各种电子电器领域, 尽管聚砜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素很低,但仍具有高介电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并 且可以在很广的温度和频率(甚至微波频率)范围内保持恒定不变。(6)耐药品性:聚砜耐酸、耐碱、耐无机盐,耐汽油、机油、润滑油等油类和 氟里昂等清洗剂,它的耐溶剂开裂性是非晶树脂中最好的。(7)无毒性:芳族聚砜为无毒制品,在卫生标准方面,被美国 FDA 认可,也 符合日本厚生省第 434 号和 178 号公告的要求,可以作为食用炊具反复与食品 接触。市场前景广阔,需求稳步增长聚砜传统应用领域广,集中在医疗食品汽车电子领域聚砜材料在各方面都具有优异的性能,可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IT、航空航天 业、汽车、医疗等领域,具体来说可分为两板块。第一板块是聚砜的传统应用,可以分为三类:(1) 第一类作为注塑级的工程塑料,应用领域包括 ABS 制动系统中使用的 零件、齿轮转动装置、高温烤盘、牙医工具盒;(2) 第二类属于聚砜的改性材料开发,聚砜的纤维应用是改性材料的方向之 一,利用玻璃纤维增强之后,可以得到高刚性的聚砜符合材料,包括绳 缆线缆(拉伸强度高,一般来说能达到 3.0Gpa 甚至 4.0Gpa,强度相 当于钢丝十倍)、防割手套等等;(3) 第三类是聚砜合金,聚砜与聚酰胺、橡胶、聚苯硫醚分别进行合成,具 体产品包括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在聚醚砜中添加聚四氟乙烯和羟基苯甲 酸酯,可使材料的弹性模量和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巴斯夫公司开发的聚 砜/聚醚酮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性能。在聚砜 产品中加入 0.5%的溴化聚苯醚,可得到阻燃等级为 V-0 级的透明阻燃 产品。聚砜在传统应用领域主要以电子电气、汽车及航空领域、食品以及医药领域为 主要应用端。随着研究进展一步步深入,聚砜材料的可控性和可变性不断提高, 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会随之扩大,需求端市场份额也将不断升高。聚砜材料是具有自身独特性能的优良工程塑料,其中电子电气、汽车及航空领 域、食品以及医药领域的份额总计超过 70%。因聚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疗 器械应用方面备受欢迎,医疗器械的应用份额在未来有上涨趋势。汽车航空、 食品用具行业保持不变,电子电气需求将有所下降。电子电气领域:由于芳族聚砜良好的可加工性能,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能,PSU 可用于制作各种接触器、接插件、变压器绝缘件、可控硅帽、绝缘套管、线圈 骨架、接线柱和集电环等电气零件,印刷电路板、轴套、罩、TV 系统零件、电 容器薄膜、电刷座、碱性蓄电池盒等。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持续增加,贸易摩擦加速国产化进程。2018 年,我国集 成电路市场规模已达 1.5 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聚砜在集成电 路以及半导体中的应用随之增长,目前电子电气领域向小型轻量化方向发展, 在这些方面聚砜类聚合物均具有优势。汽车、航空领域:利用聚砜的耐磨、耐负载、可制成止推环、灯具部件、空调 系统密封条等;利用其可塑性、耐热性可替换金属生产滤网,用于制作防护罩 元件、电动齿轮、蓄电池盖、雷管、电子发火装置元件等;利用其耐化学性、 变形性可生产飞机内部配件和飞机外部零件、宇航器外部防护罩等。还可用 PSU 制作照明器档板、电传动装置、传感器等,世界市场上用来制作机舱部件的聚 砜类聚合物需求在继续增长,主要是由于这类聚合物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少、产 生的烟雾少,有毒气体扩散量少,完全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航空航天领域将成为砜聚合物市场增长最快的最终用途市场之一。目前波音、 空客等大型航空航天公司对轻型飞机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行业参与者逐 渐意识到这些材料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驱使聚砜类化工公司推出创新产品, 并增强了该业务领域的竞争格局。PlastiComp,Inc 引用一个实例来验证上述声 明的有效性,并与巴斯夫公司合作推出了“基于聚芳醚砜的长纤维热塑性塑料 (LFT),用于飞机内部应用中的金属替代”。根据行业专家的说法,PlasticComp 的 LFT 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长碳纤维。此外, 由于其高的强度重量比,这些材料能够渗入机舱内部的传统金属部件中,这是 有助于制造更可持续,更轻便的航空航天零件的一个因素。因此,此类先进产 品的推出将对航空航天垂直领域的砜聚合物市场份额产生积极影响。厨房用品市场:芳族聚砜可代替玻璃及不锈钢制品用于制造蒸汽餐盘、咖啡盛 器、微波烹调器、牛奶及农产品盛器,蛋炊具及挤奶器部件、饮料和食品分配器等产品。芳族聚砜具有无毒性,可制成反复与食品接触的用具,适用作微波 炉的炊具。聚砜的透明度,耐热水、水解稳定性优于其他任何一种热塑性塑料, 故可用于制作咖啡壶、蒸汽餐盘等。用 PSU 制作的连接管,用于玻纤或玻纤增 强的聚酯砌面,管外层强度高,管内层耐化学品,较钢管轻,且透明,便于临 控,常用于食品工业和制作强光灯的灯盏。2020 年在内容平台带来的前端营销模式变化和行业整体供应链体系进化的作 用下,小家电行业进入了新消费时代。2019 年 8 月至 2019 年 7 月间,淘系平 台的厨房小家电年销售规模约 460 亿元。电烤箱、微波炉、电热火锅、电蒸锅、 煮蛋器等均有不俗的表现。卫生及医疗器械:医疗器具必须满足苛刻的要求,需要耐蒸汽消毒,耐冲洗、 耐消毒剂等要求,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盘、喷雾器、加湿器、接触透镜夹具、 流量控制器、器械罩、牙科器械、液体容器、起搏器、呼吸器和实验室器械等。 PSU 用于制作各种医疗制品较玻璃制品成本低,质量得到减轻,形状可以设计 得更复杂,而且不易破裂,故可用于仪器外壳,齿科仪器,心瓣盒,刀片清理 系统,软接触镜片的成型盒,微型过滤器,渗析膜等。PSU 还可用于镶牙,其 粘接强度比丙烯酸高一倍。世界范围内,医疗卫生市场中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份额比例通常是 1:1, 而 长期以来我国的药械比接近 10:1,器械市场份额的扩充仍有充分的空间。我国 医疗器械行业近 15 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十年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 十分迅速,预计 2020 年可以超过 7000 亿元的规模,并且在近几年都增速都保 持 20%左右。疫情下医药生物行业得到重视,发展势头正佳,带动医疗器械稳 定上升。另外,新政策 MAH 制度对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巨大。允许研发机构和科 研人员申请上市许可。MAH 制度改写了过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相互捆绑”的历史,允许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研发机构、科研人员、 医生等成为 注册申请人,单独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委托有资质和生产能力的 企业进行 生产。持有人制度还将改变我国原有制度下,科研人员只能通过技术转让或隐 名持股获得短期利益、隐名利益的尴尬局面,极大地鼓励研发机构和科研 人员 从事医疗器械创新,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我国由医疗器械生产大国向创新 大国的转变。日用品:PSU 可用于制作加湿器、吹风机、服装汽蒸、照相机盒,放映机元器 件等耐热、耐水解产品。经 0.4-1.6MGy 辐射和良好干燥过的 PSU 粒料,在 310℃和模温 170℃下很容易注塑成型,适用于层压材料的粘合剂,所有带硅烷 的聚砜如 PSU-SR、PKXR 等均可作为粘合剂,用于上浆玻纤和石墨纤维制作 复合材料,用石墨织物增强的带硅烷基的 PSU,可制作升降舵等飞机部件。PSU 在加上固体润滑剂聚四氟乙烯后,可增加耐磨性和物理机械性能,也应用于制 备耐磨性涂料;除此之外,PSU 还可制造各种化工加工设备(如泵外罩、塔外保护层等)、食 品加工设备、污染控制设备、奶制品加工设备及工程、建筑、化工用管道等。聚砜膜属于高端应用领域,生物医药和燃料电池需求旺盛另一板块是聚砜类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燃料电池领域,大部分膜 类应用还在试验中。比较典型的有血液透析膜、电池碱性膜、聚砜纳滤膜等。生物医药领域:聚砜类分离膜由于毒性低、化学稳定性好、与血液相容性好等 性能,被应用于血浆分离、血液透析、蛋白质吸收等。通过 SOD/CAT 在膜表面的嫁接,在 PSU 膜基础上可制成血液透析膜,很大 程度增加了与血液的相容性,降低血浆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沉积。使用原子 转移自由基转移,分别将两性离子化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到 PSU 膜和 PES 膜的表面,改善膜表面的亲水性,和原膜相比,降低血液中蛋白质的吸附 和抑制了血小板的黏附。聚砜超滤膜同样适用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纯以及有 害成分和细菌脱除。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全国血液净化领域有效注册产品共计 384 件,其中国 产产品 274 项,进口产品 110 项。作为下游领域,血液净化发展非常良好,创 新后备力量充足,可以充分拉动聚砜膜的应用。燃料电池领域:燃料电池由于其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能质比高,而受到人们关 注,聚砜类膜的机械性能、溶胀度、吸水率以及离子交换量可以满足燃料电池 的要求。季铵盐的碱性膜(亚芳基醚砜,QPAES),对燃料电池内甲醇交换与利用有正 面的积极作用,用 QPAES 膜可以提高甲醇渗透量,对甲醇选择性高于商业膜 Nafion117。该膜进行改性后,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离子交换膜。污水处理领域:污水处理重点在于处理材料的通量、截留率等,聚砜优良的耐 腐蚀性、耐药性,可连续使用性能对处理污水有实用价值。海水养殖废水水量大、潜在污染物含量低,增大了处理难度。有研究表明.盐 度对微生物细胞造成不利影响,细胞因失水而死亡,降低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的去除效率。相比而言,膜分离技术操作条件温和,过程无相变,可根据膜孔 径的不同实现不同粒径的物质分离。聚砜纳滤膜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表现优异,可以通过改变蒸发温度与蒸发时 间进一步调节膜的孔径与孔隙率。含有 Al2O3 的聚砜复合膜对处理油田含油污 水效果很好。研究人员也利用磺化聚砜进行制备聚砜膜,该技术可以保持足够 的停留时间,并配备曝气和活性炭吸附工艺,在高浓度下起到杀茵效果的同时 也不会导致养殖鱼的变异乃至死亡。全球需求规模稳步增长,2019 年消费量达 8.76 万吨全球范围内聚砜聚合物市场主要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南美和世界其他 地区在内的区域市场。根据新材料在线数据显示,全球聚砜树脂市场预计达到 700 亿美元的估值,2018-2025 年以 3.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区域市场中欧洲的需求端主要为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亚太地区主要是 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北美地区主要以美国为主。聚砜类聚合物的市场潜力巨 大,仍然有大量国家还未启用聚砜产品。2014 年,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在全球 份额中占据主要位置,亚太地区紧随其后,中东和南美地区稍显逊色。但随着 北美研究领域发力,增长率远超其他区域,到 2019 年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已 占据绝对有利地位,预计 2023 年后北美地区份额增长趋于平缓,欧洲地区增 速同样放缓,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增速依旧维持高位。按收入计算,2015 年北美区域市场占有 39.40%的主要份额。预计在未来几年 中,区域市场的份额也将保持强劲。北美区域市场的增长主要归因于在各种医 疗设备中使用砜聚合物的日益普及,以及北美不同国家对汽车行业的需求增加。 美国汽车市场的复苏刺激了对各种砜聚合物的需求。2016 年全球砜聚合物消费量约 5.11 万吨、增速达到 6%,2019 年全球消费量 达到 8.76 万吨,2024 年消费量有望达到 9.3 万吨,2019 年-2024 年的复合增 长率为 6.64%。根据 Global Market Insight 的调查显示,全球聚苯砜市场在 2018 年已经高于 2.96 亿美元规模,在 2018 年-20245 间会达到 9.5%的年复合增长率,北美地 区聚砜行业的 CAGR 在未来高于 9%,而亚太地区市场的增长更快,将达到 10%。 到 2025 年,聚苯砜总市场规模估计将超过 5 亿美元,考虑到下游需求的应用 领域广阔,2018 年以前汽车是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婴幼儿行业会在未来成为 新驱动力,而在未来 5 年间,医疗器械会是聚砜市场主要驱动力,会迎来更进 一步的增长。砜聚合物有三类主要砜聚合物:双酚 A 型聚砜 PSU、聚醚砜以及聚芳砜。其中 PSU 的需求量在 2019 年达到 1.8 万吨,占砜聚合物总消费量的 20%左右,近 几年的增速均保持在 6%以上。可以预见,双酚 A 型聚砜 PSU 是当前市场发展 的主流方向,未来会形成稳定发展趋势。全球产能集中于北美,国内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全球产能增长迅猛,主要份额由龙头掌控2002 年全球聚砜总生产能力约为 3.5 万吨/年,总消费量为 3 万吨/年。到 2005 年,全球聚砜树脂消费量达 4 万吨以上。近五年全球聚砜行业产量年均 复合增长率超过 5%,2012 年全球砜聚合物产量达到 4 万吨,2017 年产量达到 5.4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8.2%,预计 2020 年产量达到 6.5 万吨。砜聚合物中的聚亚苯基砜 PPSU 的占比份额最低,2019 年产量大约为 8.5 千吨 左右,PEI&PESU 的占比最高,2019 年达 5.7 万吨,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快。 双酚 A 型聚砜 PSU 占比份额居中位,近五年全球产量平均复合增长率为 7%左 右,2016 年全球 PSU 行业产量达到 14900 吨,同比增长 7.97%,预计到 2022 年将突破 22000 吨,增速为 7.7%。目前,世界上聚砜类塑料的生产商主要有德国巴斯夫、比利时索尔维、日本住 友、印度加尔迈、俄罗斯谢符钦克及国内金发科技、沃特股份、普利特、江门 优巨新材、威海帕斯砜、津兰特聚。索尔维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地区, 巴斯夫公司产品除在欧洲销售外还在美国、东南亚、日本和中国销售。优巨新 材新建二期聚砜产品 3000 吨产能 2016 年底投产,成为名副其实的聚芳醚砜系 列产品全球第三大供应商。(1)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 SE)宣布将增建一条生产线,以扩大其旗舰聚 醚砜产品系列 Ultrason的生产规模。Ultrason 由聚醚砜(Ultrason E),聚砜 (Ultrason S)和聚苯砜(Ultrason P)组成。最新的扩建将每年增加约 6,000 公吨这些聚合物的生产能力,据报道,新生产线已于 2017 年底开始运营。在 此扩建竞标的条件下,砜聚合物行业巨头现在正不断优化其供应能力,以满足 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2)著名的化学公司索尔维(Solvay)最近宣布扩大其砜聚合物的全球生产 能力。为了增强在不断发展的砜聚合物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家总部位于比利 时的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其高性能热塑性材料的生产能力提高 3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索尔维生产的主要聚合物,包括 Udel 聚砜(PSU),Radel 聚 苯砜(PPSU),Veradel PESU,已在许多最终用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最新的扩展,该公司现在的目标是扩大对流程优化的投资,并改善整个生 产流程。此外,Solvay 目前正在印度建立新的生产设施,并宣布扩大其在美国 的业务。由于成熟公司采用了这种令人鼓舞的增长战略,因此砜聚合物行业的 份额将在亚洲和北部显著上升。国内市场高端产品不足,产能严重依赖进口国内部分企业经过持续的研究已经能够实现聚砜树脂的量产,产量突破了千吨。2016 年我国聚砜行业产量达 1230 吨,同比增长 18.27%,近五年复合增长率 超过 10%,生产规模仍然有限,预计在 2022 年可达到 2200 吨以上。相比之下,需求端达到 8100 吨,同比增长 8%,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6.5%。 国内整体聚砜行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上涨空间巨大。在需求端以水处理膜领域为例,我国生产的聚砜树脂主要被应用于生产超滤膜 和反渗透膜,2018 年水处理膜领域对聚砜树脂的需求量在 1300 吨左右,但我 国聚砜树脂年产量尚不足两千吨,不能够把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随着下游 领域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聚砜树脂供需缺口拉大,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发展机遇 较大。但在品质方面,我国产品目前还处于中低端位置,品牌知名度较低、产品性能 较差、在产品稳定性方面也与外企产品相比较大。因此,我国生产的聚砜树脂 多应用在食品材料、电子电器塑料器件和水处理膜等领域,在汽车、航空材料 等领域应用较少,市场占有率较低。高端聚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苏威和巴斯 夫两大品牌占据中国聚砜市场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齐头并进,国内企业产能持续扩张(详见报告原文)国内聚砜的开发工作在 1966 年就已经开始,研发机构主要为天津材料研究所 和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至 21 世纪初,国内聚砜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 这些企业生产装置规模小,技术进步慢。主要生产企业有大连第一塑料厂、上 海曙光化工厂、上海曙鹏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全国总体产能不足 1000 吨, 这些企业经营模式不够灵活,产品开发滞后,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不具有优势, 目前大多已停产。……(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作者:国信证券,龚诚、商艾华)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木笔

砥砺奋进一甲子 再创辉煌盐湖人——来自察尔汗盐湖的蹲点报告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太阳烘干了海的汹涌,生成了盐泽的世界,凝结了颗颗纯洁的晶体,于是有了万丈盐桥、有了铁龙轰鸣、有了厂房林立,也就有了盐湖人掺杂着血与汗的奋斗史,有了盐湖人永远的故事。在中国西部,青海省西北角,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的美誉和无比博大的内涵,让人们心生向往,在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又以它的神奇、富饶诱惑着一代又一代拓荒者在这里扎根创业。1958年,第一批盐湖开发大军浩浩荡荡挺进沉睡万年的察尔汗盐湖,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青海省察尔汗钾肥厂(青海盐湖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实现当年建厂当年就产出950吨钾肥的英雄壮举,正是这沧海一粟的950吨钾肥开创了我们农业大国钾肥生产的新纪元。创业的历史用血汗写成,光荣的传统靠奉献铸就。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财务总监朵万锋介绍说:“1958年的察尔汗钾肥厂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没有淡水,吃水要靠车到几十公里外拉运,并且定额分配;没有房子,几十个人挤在一顶帐篷里,没有生产钾肥的机械,硬是用铁锹、铁锤、铁耙、铁锅、汽油桶等工具生产出了第一批钾肥。从土法生产到机械化生产,一步一个脚印,无不渗透着创业者艰辛的汗水。从笨重手工艺简易生产钾肥发展到拥有三四万吨、二十万吨氯化钾的机械化生产、到现在年产几百万吨钾肥,从几百人的小厂发展到现在拥有上万人的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从简易帐篷、盐房走出,搬进了宽敞明净的砖房和楼房。”这漫长的发展过程,历经艰难困苦、万般沧桑,凝结着建设者无数辛酸血汗!他们不怕吃苦、积极奉献的精神,永远被后继者继承和发扬。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是盐湖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真实写照,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盐湖人,怀揣着产业报国的梦想,从毛头小子干到鬓角斑白,才有了中国钾肥“共和国长子”的称号,才有了中国盐湖生态镁锂钾园的宏伟蓝图。“我和兄弟们都是在盐湖上长大的!”孙西峰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哥哥、两个弟弟都是盐湖上的“盐二代”,平时都忙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每每聚到一起,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盐湖的视察,离不开盐湖的发展变化。孙西峰骄傲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公司视察,让我们信心更足。”钾肥分公司干包车间的职工王海梅与孙西峰曾经是盐湖上的邻居,家中三代人都在盐湖工作。带着记者走进她工作的干包车间,王海梅指着流水线说,“最早一上班我就在这里工作,那时只有一条包装线,全部是人工作业,我负责封袋子。你看,现在有几十条生产线了!”自动化的包装线上,王海梅的同事们熟练地操作,“盐桥”牌钾肥经她们的手,通过自动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出,王海梅倍感自豪。在盐湖上,像孙西峰、王海梅这样全家在盐湖奉献的干部职工不在少数,他们多数都曾住过用盐块盖起来的“盐房”。艰苦的环境没让他们退缩,反而培养了他们“责任、奉献、自信”的精神。一代代盐湖人,在这雪白的世界里默默工作,为盐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盐湖股份有限公司从1958年到目前为止,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钾肥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的过程,从刚开始的950吨,达到了今天的500多万吨的产能。从产能、质量、技术各个方面,在全国来讲都是领头羊的角色。未来,盐湖也将以钾肥产业为发展主业,在资源和政策各个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力争把钾肥的产能提升在一个有效、合理、科学的水平上,同时带动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化工企业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等的综合平衡发展。”朵万锋说。钾肥是粮食的粮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钾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钾肥资源开发,指出钾肥资源的重要性,强调国产钾肥对我国农业作出的贡献,对青海为全国农业发展长期的贡献给予肯定,也表达了国家对钾肥生产企业的扶持和决心。因此,国产钾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国产钾肥脊梁,青海责无旁贷担当我国钾肥需求供给的重任。习总书记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盐湖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在国家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标兵、我国钾盐行业引领者,不断推动技术进步。通过卤水提钾方法:生产氯化钾的反浮选冷结晶法、冷绪晶浮选法、尾盐热溶结晶法等独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产品具有质量高(95%、98%)、回收率高(>65%)、能耗低,颗粒状易使用等优点,钾盐开发利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释放产能、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品位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钾肥在价格上的优势,增加了国产钾肥行业硬实力。未来盐湖股份还将通过实施刚果钾肥项目,逐步推进在其他国家的项目合作,最终实现国内500万吨钾肥生产能力、境外建设500万吨钾肥生产规模,整体实现1000万吨/年的钾肥产量,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市场占有率。到目前,盐湖集团已经形成氯化钾肥500万吨,氢氧化钾50万吨,硝酸钾40万吨,碳酸钾7.2万吨,金属镁10万吨、氢氧化镁13万吨、碳酸锂1万吨、纯碱120万吨、烧碱20万吨、PVC126万吨等系列产品,总资产近830亿元。盐湖股份公司未来发展要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聚焦“镁、锂、钾”,按照“百年盐湖,生态镁锂钾园”的发展战略和“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的战略布局,以“一降二去三强”重点实施供给侧改革,力争镁产业成为行业主导,打造世界镁工业基地;锂产业成为有影响力的新兴力量,打造中国锂原料基地;钾产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打造世界钾工业基地;建设集热电、光热、光伏、风电、火电、天然气发电、水电为一体的盐湖能源微网,实现光(伏、热)发电——卤水炼镁(金属镁)高度融合发展,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发展的光镁循环经济园区,使“生态镁锂钾园”建设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升级版。

天爵

电解液产业链深度报告:价格传导机制与投资逻辑

1、 电解液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与投资逻辑根据对电解液、六氟磷酸锂(六氟磷酸锂)产品历史价格及企业经营特征的分析, 我们认为,电解液价格传导机制是成本推动型,而六氟磷酸锂价格由供需格局决 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高速稳定增长阶段,对产业链 需求拉动明显,成长动力足,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产业链迎来量价齐升的戴维斯 双击,有望成为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各细分领域中的领涨板块。1.1、 定价机制:锂盐看供需,电解液依赖成本推动电解液作为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电解液企业与动力电池厂商关系紧密,而 不同动力电池产品对电解液的需求不同,配方能力强以及添加剂具有优势的电解 液企业优势明显。电解液一般按照成本加成进行定价,而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关 键原材料,成本比例高。因此,电解液价格波动一般与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类似。六氟磷酸锂价格更多与供需格局相关,体现相对较强的周期性;而电解液价格主 要有原材料成本决定,虽配方能力强的企业议价能力强,但总体体现为成本推动 型。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历史表现来看,与成本端走势相关性弱,核心影响因素是 供需格局。2016 年 6 月~2018 年 2 月,六氟磷酸锂核心成本(单吨电解液耗用 2.64 吨氢氟酸+0.26 吨碳酸锂,两者占营业成本 50%+)呈现上升趋势,而六氟 磷酸锂价格在产能不断释放背景下,价格不断下跌。我们通过编制 2016 年 4 月 至今六氟磷酸锂核心成本曲线与六氟磷酸锂价格关系,两者相关性较弱,期间多 次走势相反。因此,我们认为六氟磷酸锂价格核心驱动因素供需格局,表现较强 的周期性。结合六氟磷酸锂售价情况,成本端可以用来判断价格底部区间,当售 价低于生产企业的现金成本时,企业将处于亏损状态,高成本产能将逐步退出。复盘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价格走势,可以看到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与碳 酸锂走势并不一致,六氟磷酸锂价格在 2016 年 6 月见顶回落,而碳酸锂价格在 2017 年 12 月才见顶回落,因此,此轮价格上涨,成本端不是影响六氟磷酸锂 价格走势的关键性因素,而是供需格局出现了变化,即主要受碳酸锂与六氟磷酸 锂的产能周期以及下游应用场景不同所致。2015~2016 上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大涨,期间相关公司积极扩产,在 2016H2 开始陆续释放,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 出现下跌,多氟多、天赐材料等相关标的的股价在 2016 年 6 月见顶回落。电解液价格走势与六氟磷酸锂高度一致,表现为成本推动。从 2016 年 4 月至 2020 年 11 月中旬,六氟磷酸锂价格与电解液价格走势高度一致,呈现同涨同跌 的相关性。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的核心原材料,成本占比约 40%~60%,下游 动力电池厂商对电解液厂商定价时一般采取成本定价模式,因此,电解液价格与 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电解液价格核心驱动力体现为成本推动,这点可以在相关企业毛利率上得到充分 体现。以新宙邦为例,公司六氟磷酸锂外购,毛利率维持相对稳定,一般在 30% 左右;而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价格弹性较大,毛利率波动 较新宙邦大,六氟磷酸锂上行周期充分享受价格弹性,毛利率快速提升,而六氟 磷酸锂下行周期表现相反。从天际股份六氟磷酸锂业务毛利率走势看,六氟磷酸 锂上行周期受益大,下行周期受损大。因此,对于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产业链,六氟磷酸锂上行周期受益排序是锂盐-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企业>锂盐企业>外购 锂盐的电解液企业;六氟磷酸锂下行周期抗周期能力排序是外购六氟磷酸锂的电 解液企业>锂盐-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企业>锂盐企业。1.2、 投资逻辑:锂盐触底反弹,龙头竞争力凸显2015~2016 年六氟磷酸锂供不应求,产品价格进入上行周期。六氟磷酸锂或六 氟磷酸锂/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企业弹性较大。外购六氟磷酸锂的电解液企业由于 成本推动,起始阶段成本抬升,阶段盈利受损,后续电解液价格回升能覆盖成本 并有溢价,表现为产品毛利率提升。但电解液价格弹性远低于弱于六氟磷酸锂产 品。随着六氟磷酸锂产能扩张、释放,价格进入下行周期(2017~2020H1),期 间六氟磷酸锂或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对外购六 氟磷酸锂的电解液企业影响较弱,毛利率表现相对稳定。从 2020Q3 开始全球电 动车进入新一轮需求高速增长阶段,将明显拉动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需求,六氟 磷酸锂与电解液产业链均显著受益。我们判断,六氟磷酸锂/电解液进入新一轮 上行周期,但投资逻辑与 2015~2016 年有本质区别:1)上一轮供给短缺,需求跳跃式增长,供需严重错配;体现为强周期性。2015~2016 年电动车销量快速上涨,且为带电量较高的商用车,产能供给严 重不足,供需严重失衡,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爆涨,价格从 8 万元/吨上涨至 高点 38 万元/吨。2)本轮价格弹性相对较低,体现为弱周期性。价格上涨核心逻辑在于需求,但 供给端具有弹性。在高盈利预期下,2016~2018 年六氟磷酸锂企业加大资本 开支,产能成倍扩张,致使供过于求。叠加国内补贴退坡,造成需求增速大 幅回落,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叠加 2020H1 新冠影响,低端产能不断退出, 产品价格也迎来约 6.5 万元/吨低位,已经处于或接近头部企业成本线。随着 2020Q3 下游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的需求的快速复苏,库存被快速消纳,供 需逐渐平衡并日趋紧张,随之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反弹上涨。我们判断本轮 价格上涨具有趋势性,将让头部企业盈利能力回到相对合理水平,但上涨幅度或更加平稳,价格上涨斜率与高度将弱于上一轮。3)新型锂盐与配方构筑护城河,头部电解液企业将溢价明显。电解液行业集中 度提升的逻辑在于添加剂及新型锂盐的应用将为技术领先的企业构筑更高 的壁垒,赋予头部企业更高的议价,实现更高的盈利水平。例如,新型锂盐 LiFSI 受下游客户认可上量快,头部锂盐企业有望凭借技术的跨越、低成本 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动力锂电池具有长寿命、低成本、高性能的 综合要求,尤其是在追求高续航里程下对三元的应用比例提升,比 2015~2016 年大规模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阶段,下游客户对六氟磷酸锂、电解 液供应商提出更为苛刻的产品要求,例如天赐、新宙邦、多氟多等头部企业 具有明显优势,未来电解液产业链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4)兼顾价格弹性与企业长期竞争力。以上核心因素决定本轮投资不仅仅停留在 短期六氟磷酸锂价格周期上,而需要更加重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短期既可以享受六氟磷酸锂价格弹性又可以通过新型锂盐 LiFSI 等新产品以及配方能 力提升电解液价值量,从而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理想选择。综合行业 属性以及各企业经营状况,当下重点推荐具有产品一体化凸显成本优势的天 赐材料,以及技术优势明显、重视研发的新宙邦。建议关注弹性标的:六氟磷酸锂龙头企业多氟多、天际股份以及溶剂龙头石大胜华。2、 六氟磷酸锂产业链:供需偏紧+成本支撑,价格 触底反弹供给端:根据我们统计,2017~2019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分别为 3.4、6.1、 6.6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 71%、83%、7%,预计 2020、2021 年六氟磷酸锂行 业全球产能为 7.2、8 万吨(主要新增来源于天赐材料,公司 2 万吨新增产能预 计 2021 年下半年投产,假设 2021 年实际有效产能 0.5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 10%、11%,同期国内分别为 5.2、6 万吨。近 2 年行业新增产能非常有限,主 要集中在头部企业。预计2021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得益于动力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全球需求将达 5.1 万吨,名义产能利用率将达 64%以上。主要原材料:形成重要支撑,碳酸锂底部企稳反弹。2017~2018 年碳酸锂扩产 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导致行业性的供过于求,进而产品价格下行。碳酸锂从 2014 年底约 4 万元/吨的价格上涨至 2016 年初 18 万元/吨,然后高位横盘震荡 至 2017 年底,之后一路下跌至 2020H1。碳酸锂价格已经在 2020Q3 触底反弹, 为六氟磷酸锂价格提供强支撑。大部分六氟磷酸锂相关企业处于或濒临亏损状态,产品涨价驱动力较强。其中 2020H1 九九久、新泰材料、宏源药业等企业六氟磷酸锂毛利率分别为6%、-1%、 -19%,随着低端产能的逐渐退出,供需格局发生变化,行业底部特征明显,产 品涨价驱动力较强。2.1、 需求端:2020~2025 年 CAGR 为 35%电解液扩产周期短,投资门槛较低,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讨论“产能” 并无太大意义,因此,相较于产能供给研究,对行业需求以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的研究意义更大。换而言之,产能本身不是问题,客户与需求才是竞争力。而讨论六氟磷酸锂时,需要重点研究供需格局。六氟磷酸锂下游是电解液,电解液下 游是锂电池,锂电池应用于 3C、动力、储能等领域,自下而上的推理是需求测 算的核心思路。电解液下游应用领域是锂电池,而锂电池需求主要分为 3C 类产品以及动力电池 电解液。根据 GGII 数据显示,2015~2019 年国产电解液的出货量分别为 6.33、 8.53、11、17.3、18.3 万吨,对应地同比增速为 49%、35%、29%、58%及 31%, 期间年均复合增速约为 35%,呈现高速增速状态。就国内电解液细分市场增速而言,动力电解液占比从 2014 年的 39%上升至 2019 年的 59%,出货量从 1.65 万吨增至 10.7 万吨;同期的数码电解液占比从 52%降 至 30%,出货量从 2.2 万吨增至 5.52 万吨。动力电解液增速最高,2014~2019 年 的 CAGR 为 45%;目前储能领域处于萌芽期,体量相对较小,但增长快速,对应CAGR 为 38%;同期的数码电解液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20%,因数码电解液市 场逐渐实现出口替代,从全球市场而言,数码电解液整体保持 5~10%的增速水 平。综上,电解液行业从出货量及增速来说,目前主要来自于动力电池领域,对其未 来增长水平进行研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基于历史销量数据以及现行产业状况 对全球与国内电动车及动力电池进行预测,进而推断动力电解液及对应锂盐的市 场需求。电动乘用车销量预测及假设前提:销量是对行业发展进行预判最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 Marklines、乘联会与 GGII 的销量/装机量数据,同时结合对产业理解,我 们对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及相应动力电池需求进行预判,并在预测中包含以下几 点假设:电动车方面:1)全球电动车的增量主要来源于电动乘用车,因此,国外销量以 电动乘用车销量做简化代替;商用车与物流车影响较小,因此文中忽略不予考虑。 2)国内销量除了本土车企外,还包括特斯拉与大众 MEB 平台在上海工厂的销 量。3)伴随国内特斯拉产能扩张+新势力上量+MEB 投产+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 品牌转型升级,我们预计 2021 年国内增速较高。动力电池层面:1)单车带电 量提升:主要是电池成本下降、车型升级、EV 占比提升以及技术提升等综合影 响所致; 2)因商用车、物流车的销量增速对整体影响很小,其对应的电池也可看成稳定数值且数值较小(稳定在 15~20GWh),文中不做计算与讨论。2020 年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承压,海外增长约 70%。结合现有数据与产业基本 面,我们判断 2020 年海外与国内电动乘用车销量增速分别约为 67%与 4%,两 者同比增速较 2019 年的 17%与 1%有所改善,但海外增长显著高于国内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欧洲销量高速增长,得益于欧洲高额补贴及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倒逼。2021 年海外与国内共振,销量向上。展望 2021 年,国内电动乘用车增速较 2020 年有较大幅度提升,预期海外与国内增长分别为 38%与 61%(包括特斯拉中国 与大众 MEB 平台),其主要原因是特斯拉中国产能持续提升+大众 MEB 平台投 产+新势力销量攀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带来增量。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预测,6 年 6 倍增长空间。至 2025 年,我们预期全球电动 乘用车的销量为 1401 万辆,同比 2019 年 200 万辆有 6 倍增长空间,期间 CAGR 为 39%。其中,至 2025 年国内(含国产特斯拉及大众 MEB 平台)销量与海外分 别为 631 与770 万辆,2021至 2025 年 5 年期间的 CAGR 分别约为 42%、37%。 与此同时,我们预测 2020 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销量预计分别约为 109/160 万辆, yoy+4%/+45%;展望 2021 年,预期国内外销量分别 175(含特斯拉出口约 10 万 辆)/232 万辆,yoy+61%/+45%。全球电动乘用车对动力电池需求量的预测,6 年近 9 倍增长空间:至 2025 年, 我们预期全球电动乘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886GWh,同比2019年92GWh 有近 9 倍增长空间,期间 CAGR 为 46%。其中,至 2025 年海外与国内动力电 池需求量分别为 516 与 371GWh,2021 至 2025 年 5 年期间的 CAGR 为 45% 与 49%。与此同时,2020 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分别为 50/82GWh,yoy+18%/+67%。展望 2021 年,国内外电动乘用车对应动力电池 需求分别为 92/125GWh,yoy+82%/+54%。根据国内国内商用车与物流车每年大约需求 20GWh 稳定需求,叠加后期随着需 求大幅上升后电池更换需求,我们计算出全球电动车对应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全球电动用车对动力电池需求量的预测,6 年 7 倍增长空间:至 2025 年,我们 预期全球电动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 983GWh,同比 2019 年 118GWh 有 7 倍增长空间,期间 CAGR 为 42%。全球电解液的需求量预测:由于 3C 锂电池需求相对稳定,假设增速 5%左右; 而储能电池基数较低,需求增长快,预计未来 5 年维持高速增长。结合以上假设, 我们测算全球2025年锂电池需求量为1202GWh,对应电解液需求为132万吨。 预计 2020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为 264GWh,对应电解液需求为 29 万吨,期间 CAGR 为 35%。全球电解液对六氟磷酸锂需求量预测:根据我们测算,按照每吨电解液配比 0.12 吨六氟磷酸锂,预计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量为 16.5 万吨,2020 年全球 六氟磷酸锂需求为 3.5 万吨,期间 CAGR 为 35%。2.2、 供给:六氟磷酸锂在 2021 年或持续性短缺于前文所提及,电解液因投资门槛低、周期短,“产能”的并无实质性意义,因 此,相较于产能供给研究,电解液对下游需求以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的研究意义 更大。换而言之,产能本身不是问题,客户与需求才是竞争力。电解液行业集中度高,龙头效应明显:电解液的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2020Q3 电解液企业 CR2、CR3、CR5 分别为 47%、60%、74%。从内部格局来看,新 宙邦、天赐材料、国泰华荣领先,2020Q3 新宙邦市占率为 17%,天赐材料为 31%,国泰华荣为 13%电解液双龙头:天赐材料与新宙邦。电解液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明朗,从行业格 局与企业自身优势综合判断,国内的天赐与新宙邦各具优点,前者具有碳酸锂锂盐-电解液的纵向成本优势,后者具有电解液-溶剂-添加剂-锂盐的横向协同优 势,看好两者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看好电解液龙头的配置价值,其中新宙邦具 有长期α投资价值,而天赐更多受锂盐(LiPF6)的周期性影响,兼具弹性与成 长性。电解液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国产电解液季度产能利用率处 于 50%上下。2020Q1 国内电解液厂商产能利用率触底,2020Q2~Q3 不断回升, Q3 产能利用率回升到 60%左右。但整体产能比较充裕,仍处于供给过剩阶段。值得指出的是,电解液核心主导因素是成本端的变化。六氟磷酸锂是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电解液产业链中的价格波动更多的 是来源于六氟磷酸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上一轮上涨主要是因为碳酸锂叠加六 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电解液产品价格趋势性上涨。因此,我们对六氟磷酸 锂产能供需平衡进行测算,以期判断六氟磷酸锂供需格局。国外六氟磷酸锂产能:规模较小、新增扩产小。2020 年,国外六氟磷酸锂产能 主要集中在日韩企业,总产能约 2 万吨,其中,森田化工 2020 年约 7500 吨,产 能较大。其他海外企业有关东电化、瑞星化工、韩国厚成、釜山化学等,2020 年底产能分别为 4500、2100、4000 与 1300 吨,相较于国内,其产能规模相对较 小。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近两年扩产放缓。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在 2016~2019 年 的产能分别为 1.1、2.1、4.45 以及 4.73 万吨,其扩产速度远高于国外。然而受 制于环保、技术以及产品等多重影响,其产能利用率低。国内锂盐企业较大的有 天赐材料、多氟多、新泰材料等,其中 2020 年天赐材料六氟磷酸锂产能约为 1.2 万吨,多氟多为 9000 吨左右,新泰材料为 8000 吨左右。2021 年新增产能有限, 主要集中在天赐等头部企业。天赐材料在 2019 年 12 月公告将投资 6 万吨液体六 氟磷酸锂(折合约 2 万吨六氟磷酸锂),截止到 2020H1,该项目整体进展为 0.6%, 预期 2021 下半年陆续投产,后续产能具体释放节奏仍需跟踪。2019 年供给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从全球六氟磷酸锂供需结构来看, 2016 年供不应求,出现了短缺现象,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在此背景下, 行业出现比较多的资本开支进行扩产,根据我们的统计,2017~2019 年的全球 六氟磷酸锂产能供给分别为 3.4、6.1 与6.6 万吨的产能供给,在需求端分别 1.9、 2.6 与 2.8 万吨。基于六氟磷酸锂产能释放约有 1.5~2 年时间,2016~2017 年的 布局产能基本在 2018 年释放,供给端出现了大幅释放,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下 跌。2021 年供需偏紧,价格有望持续上行。结合行业需求及供给端预测结果,我们 预计 2020 年全球对六氟磷酸锂需求量为 3.6 万吨,而供给端为 7.2 万吨。预计 2021 年全球对六氟磷酸锂理论需求为 5.1 万吨,全球名义产能为 8 万吨,国内 新增主要源于天赐材料,其中外资企业预计 2 万吨产能,几乎无新增产能。若考虑到库存、季节性、材料损耗等因素,行业整体将呈现紧平衡状态,价格有望持 续上行。2.3、 产品价格:底部企稳,触底反弹影响投资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对未来产品价格的判断,电解液产业链可视作化工 领域的细分子行业,具有周期性,如原材料有萤石、氢氟酸、碳酸锂,溶剂有碳 酸二甲酯等表现出产品周期。因此,对产业链中核心产品的价格判断具有重要意 义。首先,我们分析电解液与六氟磷酸锂价格,然后再对核心原价格材料进行判 断。电解液价格已企稳,后续有涨价动力:国产电解液价格在 2015 年初出现价格低 点,同期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为 8~8.5 万的价格。对比类似 2015 年初,目前的 价格处于相对底部区间,并在底部区域实现了价格逐步修复性上涨。随着需求持 续高速增长,尤其是当化工类产品出现季度性的价格企稳向上,后续延续上涨的 概率较大,结合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判断 2021 年六氟磷酸锂/电解液获将实 现持续性上涨。碳酸锂价格企稳反弹:总体而言,过去几年碳酸锂扩产增速远高于需求增速,致 使行业性的供过于求,进而导致产品价格下行。碳酸锂从 2014 年底约 4 万元/ 吨的价格上涨至 2016 年初 18 万元/吨,然后高位横盘震荡至 2017 年底,之后 一路下跌至 2020H1。随着电动车大规模复苏,拉动了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使得 碳酸锂价格已经在 2020Q3 触底反弹,为六氟磷酸锂价格提供较强支撑。碳酸锂二甲酯(DMC)价格处于相对高位:DMC 价格 2016 年之前与油价几乎 同步变化,无明显明显的季节性规律。2016 年开始随着新能源车放量,溶剂需 求释放,Q3-Q4 呈现阶段性供不应求的局面,2016 年 DMC 年内高点达到 6700 元/吨,2017 年高点达到 8000 元/吨,2018 年高点价格达到 10300 元/吨,2019 年价格有所回落,2020 年价格上涨明显,成本传导动力强,对电解液价格形成 支撑。六氟磷酸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产业链最受关注的原材料, 虽不具有资源属性,但作为锂电池产业链中核心原材料之一,具有化工产品的周 期,价格弹性大。在 2004 年之前,六氟磷酸锂供给基本被日本的瑞星化工、森 田化工和关东电化等海外企业垄断,当时六氟磷酸锂价格在 60 万元/吨以上。从 2011 年开始,国内以多氟多为代表成功突破了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进入国内 电解液企业的供应链,促使六氟磷酸锂价格逐渐走低,2012 年价格为 25 万元/ 吨。2013 年后,六氟磷酸锂出现产能过剩,至 2014 年底价格下跌至 8 万元/吨 以下。2015-2016 年,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电解液需求快速上涨,叠加碳酸锂价 格上涨的传导机制,六氟磷酸锂价格出现暴涨,高点超过 35 万元/吨。在高额利 润的驱动下,2016~2017 年众多企业增加资本开支进入该领域,随着产能释放, 供需反转,叠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降,六氟磷酸锂价格一路跌至 2020Q2 约 6.5 万元/吨,目前反弹至约 10~11 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主要制备方法及生产原料:六氟磷酸锂代表性的制备方法是将 LiF 用无水氟化氢处理,形成多孔 LiF,然后通入 PF5 气体进行反应,从而得到产品。 六氟磷酸锂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氟化锂、五氯化磷和无水氟化氢,而对应上 游的矿石原料为萤石及碳酸锂,因此,萤石与碳酸锂的价格走势将影响六氟磷酸 锂产品价格。氢氟酸价格或已触底:2018 年春节过后北方地区萤石复产,价格从高位向下, 同期氟化氢随着萤石价格同步向下,从 2018 年约 15000 元/吨的高价跌至目前 7600 元/吨。而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的无水氢氟酸的价格低点分别为 7000、 8000、7700 元/吨,目前氢氟酸价格处于低位底部运行。根据我们测算,六氟磷酸锂供需格局在 2021 年有望明显改善,或将出现持续性 偏紧,从而推动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上涨。而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将驱动电解液 价格上涨。当前电解液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基本已经触底反弹,成本端形成支撑。 2020H1 九九久、新泰材料、宏源药业等企业六氟磷酸锂毛利率分别为 6%、-1%、 -19%,企业盈利修复诉求强烈。2.4、 产品成本:逐步向上,龙头相对优势凸显六氟磷酸锂成本端测算:在六氟磷酸锂成本构成中,碳酸锂、无水氟化氢及五氯 化磷是占比较大的三大原材料,假设 4.4 万元/吨碳酸锂、1.1 万元/吨五氯化磷、 0.76 万元/吨氟化氢,测算成本占比分别为 19%、30%、32%,合计原材料成本为 5.11 万元/吨,考虑到折旧、人工、能耗成本,预计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为 6.2 万元/吨,其中原材料占比约 8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成本是满产条件下的理 论值,考虑到产能利用率情况,实际成本比上述成本要高。电解液成本端测算:在电解液成本构成中,由于六氟磷酸锂单价变动范围大,是 影响其成本的核心因素。在六氟磷酸锂价格为 10 万元/吨假设条件下,电解液生 产成本为 3.15 万元/吨,对应当前 4 万元/吨售价,毛利率约 21%。若六氟磷酸锂 价格上行,将推动电解液价格上行,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纵向一体化企业受益明 显。电解液与锂盐在锂电池成本占比较小,客户容忍度较高。考虑到原材料涨价对 电池成本的影响,我们基于不同成本价格的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对锂动力电池成 本占比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国内电池领先成本约为 0.65 元/Wh 为例,当六氟磷 酸锂成本分别为 6、9、12、15 万元/吨时,占电池成本分别为 1.3%、2%、2.7%、 3.3%;对应电解液的成本分别为 3.5、4、4.5、5 万元/吨(假设电解液厂商获得 25%毛利率),占电池成本分别为 6.5%、7.4%、8.3%、9.2%,其总成本占比较小。3、 LiFSI:构筑壁垒,提升价值,前景甚好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锂盐)、添加剂三部分组成,锂盐对电解液性能影响较 大。电极表面在首次循环后会形成一层固态电解质膜(SEI 膜),这层钝化膜能 够允许 Li+而阻挡电子通过,并阻止电解液的连续消耗,对电池循环稳定性具有 重大意义。良好的锂盐需要对电极形成稳定的 SEI 膜,以保障后续循环过程中 电解液不会被持续消耗。而六氟磷酸锂热稳定性较差,对水分敏感,容易生成氟 化氢,从而造成 SEI 膜被破坏,导致电池性能衰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锂盐提上日程,而当前商业化前景可期的主要是 LiFSI, 其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导电率高。但其制造工艺也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技 术、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但其壁垒高,有利于提升电解液企业竞争优势, 同时售价也高于普通电解液,有利于提升产品价值。日本触媒、韩国天宝、天赐材料、新宙邦、康鹏科技等在 LiFSI 走在世界前沿, 根据我们跟踪的信息来看,各企业积极布局,对未来前景乐观。3.1、 特点:与六氟磷酸锂有效互补,强化电解液性能电解液主要由六氟磷酸锂(锂盐)、溶剂、添加剂(部分锂盐也可充当添加剂) 组成,锂盐是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提供者,目前常见的锂盐有六氟磷酸锂、六氟砷 酸锂、高氯酸锂等,但六氟砷酸锂具有毒性,且价格昂贵;高氯酸锂具有较大的 安全风险。因此,这两种锂盐罕有使用。而六氟磷酸锂以其良好的离子导电率, 优异的氧化稳定性和较低的环境污染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液质锂盐。但 六氟磷酸锂也存在热稳定性较差、遇水易分解等问题,容易产生氟化氢,而氟化 氢不仅会导致正极材料金属离子的溶出,而且会导致石墨化碳负极表面的 SEI 膜的化学性腐蚀,从而导致电池性能衰减。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相关新型 锂盐孕育而生。一般来讲,理想的电解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较高的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 适当的粘度,对隔膜和电极等表现出良好的浸润性。②化学稳定性好,电解液自 身,电解液与电极材料、隔膜以及电极表面的 SEI 膜等在搁置或工作状态下不 发生化学反应。③对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④在石墨负极等材料表面 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 膜)。⑤较高的安全性,对环境友好。⑥较低 成本,可以大规模生产,实现商业化应用。而电解液的性能很大部分取决于锂盐,除了成本低廉,无公害之外,理想的电解 质锂盐需要具备以下特征:①低解离能和较高的溶解度。②良好的 SEI 成膜性 能。良好的锂盐需要对电极形成稳定的 SEI 膜,以保障后续循环过程中电解液 不会被持续消耗。③对 Al 集流体具有良好的钝化作用。六氟磷酸锂热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氟化氢,此外,六氟磷酸锂中的 P-F 键对水分非常敏感,当微量水分存在时,也容易反应生成氟化氢,这会破坏 电极表面形成的 SEI 膜,还会溶解正极活性组分,导致电池循环过程中容量严重衰减。为了弥补六氟磷酸锂热稳定性差,对水分敏感等问题,新型锂盐成为近年来研究 的热点话题。主要的新型锂盐(添加剂)包括 LiFSI、二氟磷酸锂、LiTFSI、二 草酸硼酸锂等。而 LiFSI 得益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高导电率、对水敏感性低等特点,是当前重 点研究领域,也是最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前景的新型锂盐。相较于六氟磷酸锂其热 稳定性高,分解温度在 200℃以上,而六氟磷酸锂为 80℃,导电率为 9.8ms/cm, 高于六氟磷酸锂的 6.8ms/cm。3.2、 工艺:较为复杂,流程较多工艺较复杂,技术门槛高。LiFSI 制备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双氯磺酰亚胺合 成、用双氯磺酰亚胺通过氟化反应合成双氟磺酰亚胺、LiFSI 制备。各企业在生 产工艺上有差别,我们以氟特电池的双氟磺酰亚胺锂生产过程为例,由氯磺酰化 反应、氟化反应、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组成,工艺较为复杂。具体工艺流程如 下:(1)氯磺酰化反应。以氯磺酰异氰酸酯和氯磺酸为原料,加热至 100℃左右, 常压下反应生成双氟磺酰亚胺。(2)氟化反应。以双氯磺酰亚胺、三乙胺、氟化钾为原材料,二氯甲烷为溶剂, 加热至 60℃左右,常压下,双氯磺酰亚胺先于三乙胺发生中和,再和氟化钾发 生氟化反应制得三乙胺-双氟磺酰亚胺。该工艺为高危工艺,一般企业会为其设置DCS 连锁温度控制系统、SIS 系统等。(3)中和反应。以三乙胺-双氟磺酰亚胺和碳酸钾为原料,控制温度在 10~60℃ 左右,常压下进行反应,生成双氟磺酰亚胺钾。(4)复分解反应。以双氟磺酰亚胺钾、氯化锂威原材料,丙酮为溶剂,在室温 常压条件下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整体来看,以氟特电池 LiFSI 生产工艺为例,其过程较为复杂,进入门槛较高, 部分涉及到高危环节,当前各大企业在不断探索更加简单有效的制备方法,降低 制备成本。3.3、 前景:技术不断成熟,大规模商业化可期供给:技术不断成熟,产能积极扩张。技术不断成熟,当前已有 LGC、CATL 等全球领先的电池厂商在应用。全球来看,日本触媒首先在 2013 年量产 LiFSI, 公司现有产能 300 吨,同时规划产能 2000 吨,预计在 2023 年春季投产,同时, 公司预计 2024 年销售额达 100 亿日元,约合 6.3 亿人民币。此外,韩国天宝也 位居前列,当前产能 720 吨,规划产能 280 吨预计于 2021H1 投产,届时年产 能达 1000 吨。国内方面,天赐材料当前产能已达 2300 吨,其中有 2000 吨在 2020 年4 月进入调试阶段,在规划中的产能 4000 吨,预计在 2021 年底前投产。 新宙邦、康鹏科技等居于前列,新宙邦当前产能约 200 吨,主要自用,同时公 司部分外购,新宙邦规划产能 2400 吨,原计划于 2020Q3 投产。康鹏科技当前 产能 1700 吨,其中 1500 吨于 2019 年底投产,目前产能正在爬坡。根据我们 梳理,当前全球 LiFSI 产能约 6720 吨,规划产能 1.12 万吨,稳步推进产能扩张, 前景可期。成本:LiFSI 制造费用占比较高,规模化降本。以康鹏科技 2019 年 LiFSI 制造 成本为例,直接材料占约 43%,直接人工占约 10%,制造费用占约 47%。而六 氟磷酸锂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约 80%,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各占 10%左右。 可以看到,LiFSI 在制造费用上占比显著高于六氟磷酸锂,是未来降成本的主要 方向之一。此外,规模化制备 LiFSI 也有利于降低单位能耗、原材料等,推动单吨成本下降。以康鹏科技 LiFSI 生产成本为例,公司 2016 年开始量产 LiFSI,产能 200 吨, 2017、2018 年单吨成本为 34.8、25.4 万元,同比下降 37%、27%,呈现快速 下降趋势。2019、2020H1 单吨成本为 25.9 万元、27.8 万元,分别提升 2%、 8%,主要原因是公司 2019 年底 1500 吨新产能转固,处于爬坡期,导致折旧等 费用较高,而 2020H1 是由于“安全事故”导致停产检修,产量较小,单位成本 较高。价格:以较快速度下降,盈利能力较强。伴随近年来 LiFSI 产能不断投放,规模 化效应明显,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以康鹏科技的销售价格为例,2016 年 ~2020H1 分别为 87、69、53、49、45 万元/吨,2017 年~2020H1 价格分别下 降 21%、23%、7%、9%。盈利能力方面,康鹏科技 LiFSI 业务 2016 年~2020H1 毛利率分别为 36%、49%、52%、47%、38%,其中 2016~2018 年毛利率不断 提升,主要受益于规模化导致成本下降快于价格下降速度;而 2019 年、2020H1 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1500 吨新产能处于爬坡阶段,2020H1 受安全事 故影响导致停产检修,产量较小,成本较高。需求:前景可期,头部企业积极添加 LiFSI。当前 LGC、CATL 等全球领先的动 力电池厂商积极添加 LiFSI,改善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循环寿命。根据康鹏科技预测,国泰华荣 2021 年对 LiFSI 需求不低于 550 吨;扬州化工(日本宇部国内 贸易商)2021 年需求不低于 600 吨。假设按照 1.5%的添加量,预计新宙邦、 天赐材料 2020 年需求约 600 吨、1050 吨。在此基础上,预计国泰华荣、扬州 化工、新宙邦、天赐材料四家 2020 年需求 2550 吨以上,2021 年需求 3670 吨 以上。成本敏感性分析与展望。若添加 LiFSI,电解液成本会上升,动力电池厂商会在 成本与性能之间做适配性选择。为了更好地说明添加量对成本的影响,我们做了 如下测算。首先,假设六氟磷酸锂售价 10 万元/吨,对应电解液成本约 3 万元/ 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 LiFSI 售价下,用 LiFSI 替代六氟磷酸锂对电解 液成本的敏感性分析,在 4 万元/吨电解液售价条件下,如果自产 LiFSI,成本 25 万元/吨,对应的替代比例极限忍受度为 40%~50%左右(此时电解液厂商在 电解液售价 4 万元/吨条件下,对应的毛利率为 0~5%)在以上六氟磷酸锂价格假设条件下,再假设替代比例为 30%,电解液售价提升 到 5 万/吨,若 LiFSI 自产,对应成本 25 万元/吨,测算出电解液厂商毛利率可以 做到 27%,与当前毛利率相当,添加动力强。参考康鹏科技售价,假设 LiFSI 销售均价由 2020 的 45 万元/吨下降到 2025 年 的 26.5 万元/吨,对应年均降幅约 10%,假设动力电池电解液 LiFSI 添加比例由 2020 年的 1.5%提升到 2025 年的 4%(六氟磷酸锂为 12%,替代约 30%),测 算出 2025 年 LiFSI 对应市场空间为 112 亿元。LiFSI 资金门槛、技术门槛高于六氟磷酸锂。以投资门槛为例,六氟磷酸锂、电 解液、LiFSI 单吨投资额平均约 5.8、0.5、14.5 万元。由于 LiFSI 工艺较为复杂, 扩产周期一般也高于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若相关电解液企业能够寻找到合适的 工艺,降低生产成本,通过 LiFSI-电解液纵向一体化生产,有利于降低电解液生 产成本,以优异的性能抢占电解液市场份额。我们看好具有资金优势、成本、技 术优势的头部 LiFSI-电解液一体化生产企业,重点推荐新宙邦、天赐材料。4、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给予电解液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布局产业链相关头部企业:在全球电动化 3.0 大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锂动力电池体现出高速、稳定的旺盛需求,由此驱动 的电解液与锂盐行业出现由严重过剩→相对过剩→高端产能偏紧的演变,预期在 2021 年产品价格持续上行,未来 1~2 年内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有望呈现量价齐 升的良好格局,因此给予电解液行业 “推荐”评级。推荐电解液、锂盐细分行业的投资逻辑:1)供给端:低端产能逐步退出,供 给相对刚性。由于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整体缩减资本开 支,未来几年仅有天赐材料、多氟多等少数头部企业布局新产能,供给相对刚性。2)需求端:我们测算全球 2025 年锂电池需求量为 1202GWh,对应电解液需求 为 132 万吨。预计 2021 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为 371GWh,对应电解液需求为 41 万吨,对应 2021~2025 年 5 年增长空间为 3.5 倍,CAGR 为 35%。按照每吨电解 液配比 0.12 吨六氟磷酸锂,预计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量为 16.5 万吨,2021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需求为 5.1 万吨,2020~2025 年增长空间为 3.5 倍,对应 CAGR 为 35%。3)2021 年供需有望持续偏紧,驱动产品价格上行。根据我们测算结果: 2018~2021 年的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供给分别为 6.1、6.6、7.2 与 8.0 万吨,需求 分别为 2.6、2.8、3.6 与 5.1 万吨。名义产能过剩,考虑到国产锂盐低端产能复产 难度较大,供需有望持续偏紧,促使需求放量驱动产品涨价。4)电解液与锂盐 在锂电成本占比较小,涨价空间可观:考虑到原材料涨价对电池成本的影响,我 们基于不同成本价格的六氟磷酸锂与电解液对锂动力电池成本占比进行敏感性 分析,以国内电池领先成本约为 0.65 元/Wh 为例,当六氟磷酸锂成本分别为 6、 9、12、15 万元/吨时,占电池成本分别为 1.3%、2%、2.7%、3.3%;对应电解液 的成本分别为 3.5、4、4.5、5 万元/吨(假设电解液厂商获得 25%毛利率),占电 池成本分别为 6.5%、7.4%、8.3%、9.2%,其总成本占比较小,未来对其涨价的 容忍空间较大。5、 重点企业分析(略)建议布局电解液产业链头部企业:电解液及锂盐的投资价值兼具周期弹性与成长 性,是 2021 年确定性相对较高的量价齐升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戴维斯 双击,投资价值凸显。重点企业:具有锂盐/电解液一体化优势且技术优势凸显的 双龙头天赐材料、新宙邦,具有预期差且业绩反转确定性高的六氟磷酸锂龙头多氟多、天际股份,以及溶剂龙头石大胜华等。……(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海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